KR6l0010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唐-五百大阿羅漢 (TKD)


[26-0582b]


說一切有部有四大論師各別建立
二世有異謂尊者法救說類有異尊
者妙音說相有異尊者世友說位有
異尊者覺天說待有異說類異者彼
謂諸法於世轉時由類有異非體有
異如破金器等作餘物時形雖有異
而顯色無異又如乳等變成酪等時
捨味勢等非捨顯色如是諸法從未
來世至現在世時雖捨未來類得現
在類而彼法體無得無捨復從現在
世至過去世時雖捨現在類得過去
類而彼法體亦無得無捨說相異者
彼謂諸法於世轉時由相有異非
體有異一一世法有三世相一相正合
二相非離如人正染一女色時於餘
女色不名離染如是諸法住過去世
時正與過去相合於餘二世相不名
爲離住未來世時正與未來相合於

[26-0582c]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二張離二
世相不名爲離住現在世時正與現
相合於餘二世相不名爲離說位
異者彼謂諸法於世轉時由位有異
非體有異如運一籌置一位名一置
十位名十置百位名百雖歷位有異
而籌體無異如是諸法經三世位雖
得三名而體無別此師所立世無雜
乱以依作用立三世別謂有爲法未
有作用名未來世正有作用名現在
世作用巳滅名過去世說待異者彼
謂諸法於世轉時前後相待立名有
異如一女人待母名女待女名母體
雖無別由待有異得女母名如是諸
法待後名過去待前名未來倶待名
現在彼師所立世有雜乱所以者何
前後相待一一世中有三世故謂過
去世前後刹那名過去未來中聞名
現在未來三世類亦應然現在世法
雖一刹那待後待前及倶待故應成
三世豈應正理說相異者所立三世
亦有雜乱一一世法彼皆許有三世
相故說類異者離法自性說何爲類
故亦非理諸有爲法從未來世至
[26-0583a]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三張離
現在時前類應滅從現在世至過去
時後類應生過去有生未來有滅豈
應正理故唯第三立世爲善諸行容
有作用時故
復有三法謂善不善無記法問善法
云何荅善五薀及擇滅問不善法云
何荅不善五薀問無記法云何答無
記五薀及虛空非擇滅餘義廣說如
前不善納息
復有三法謂欲界色界無色界繫法
問欲界繫法云何答欲界繫五薀問
色界繫法云何答色界繫五薀問無
色界繫法云何答無色界繫四薀餘
義廣說亦如前不善納息復有三法
謂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法問學法云
何荅學五薀問無學法云何荅無學
五薀問非學非無學法云何荅有漏
五薀及三無爲問學等三法其義云
何答以無貪瞋癡道學斷貪瞋癡是
學義以無貪瞋癡道不學斷貪瞋癡
已學斷故是無學義與二相違是非
學非無學義復次以無愛道學斷愛
非愛事是學義以無愛道學斷愛者
[26-0583b]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四張離宗
*遮無學道非愛事者遮世俗道以無
愛道不學斷愛巳學斷故亦非愛事
是無學義以無愛道不學斷愛者遮
學道非愛事者遮世俗道與二相違
是非學非無學義復次學斷煩惱學
諦現觀是學義不學斷煩惱巳學斷
故亦不學諦現觀巳學諦現觀故是
無學義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
復次學斷二求謂欲求有求學滿一
求謂梵行求是學義不學斷二求巳
學斷故不學滿一求巳學滿故是無
學義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復
次若相續中有煩惱得亦有無漏道
得而學斷煩惱是學義若相續中無
煩惱得而有無漏道得不學斷煩惱
巳學斷故是無學義與二相違是非
學非無學義復次若相續中未離貪
愛有無漏道得而學斷貪愛是學義
若相續中巳離貪愛而有無漏道得
不學斷貪愛巳學斷故是無學義與
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復次見修
道攝是學義無學道攝是無學義與
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復次見修
[26-0583c]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五張離
地攝是學義無學地攝是無學義與
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復次未知
當知巳知根攝是學義具知根攝是
無學義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
復次隨信行隨法行信勝解見至身
證五聖者身中諸無漏道是學義慧
解脫倶解脫二聖者身中諸無漏道
是無學義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
義復次四向及前三果七聖者身中
諸無漏道是學義第四果一聖者身
中諸無漏道是無學義與二相違是
非學非無學義復次十八學聖者身
中諸無漏道是學義九無學聖者身
中諸無漏道是無學義與二相違是
非學非無學義問住學果者乃至
未起勝果道時諸無漏道云何名學
荅學阿世耶猶未息故彼無漏道亦
得名學
復有三法謂見所斷修所斷無斷法
問見所斷法云何答隨信隨法行現
觀邊忍所斷此復云何謂見所斷八
十八隨眠及彼相應心心所法彼所
第起不相應行是名見所斷法問修
[26-0584a]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六張離大林
所斷法云何荅學見迹修所斷此復
云何謂修所斷十隨眠及彼相應彼
所等起身語二業彼所等起不相應
行幷不染汙諸有漏法是名修所斷
法問無斷法云何答無漏五薀及三
無爲餘義廣說如前不善納息四諦
者謂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問何故作
此論答爲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
說有四聖諦雖作是說而不廣辯經
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未說者今欲說
之故作斯論問如是四諦自性云何
阿毗達磨諸論師言五取薀是苦諦
有漏因是集諦彼擇滅是滅諦學無
學法是道諦譬喻者說諸名色是苦
諦業煩惱是集諦業煩惱盡是滅諦
奢摩他毗鉢舎那是道諦分別論者
作如是說若有八苦相是苦是苦諦
餘有漏法是苦非苦諦招後有愛是
集是集諦餘愛及餘有漏因是集非
集諦招後有愛盡是滅是滅諦餘愛
盡及餘有漏因盡是滅非滅諦學八
支聖道是道是道諦餘學法及一切
無學法是道非道諦若作是說諸阿
[26-0584b]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七張離
羅漢但成就苦滅二諦不成就集道
二諦所以者何招後有愛諸阿羅漢
巳斷盡故學八支聖道得阿羅漢果
時皆巳捨故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若
墮自相續五薀若墮他相續五薀若
有情數及無情數諸薀如是一切皆
是苦是苦諦修觀行者起現觀時唯
觀墮自相續五薀爲苦不觀墮地相
續五薀及無情數諸薀爲苦所以者
何逼切行相是苦現觀墮他相續及
無情數薀於自相續非逼切故彼生
智論作如是說自相續薀極自逼切
非他相續及無情數薀非離自身他
及非情能相逼切無自身者他及非
情何所逼切故現觀時唯觀墮自相
續五薀爲苦非餘若墮自相續五薀
因若墮他相續五薀因若有情數及
無情數諸薀因如是一切皆是集是
集諦修觀行者起現觀時唯觀墮自
相續五薀因爲集不觀墮他相續五
薀因及無情數諸薀因爲集若墮自
相續五薀盡若墮他相續五薀盡若
有情數及無情數諸薀盡如是一切
[26-0584c]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八張離
是滅是滅諦修觀行者起現觀時
唯觀墮目相續五薀盡爲滅不觀墮
他相續五薀盡及無情數諸薀盡爲
滅若墮自相續五薀對治若墮他相
續五薀對治若有情數及無情數諸
薀對治如是一切皆是道是道諦修
觀行者起現觀時唯觀墮自相續五
薀對治爲道不觀墮他相續及無情
數諸薀對治爲道如是說者若墮自
相續五薀若墮他相續五薀若有情
數及無情數諸薀如是一切皆是苦
是苦諦修觀行者起現觀時皆觀爲
苦問逼切行相是苦現觀墮他相續
及無情數薀於自相續旣非逼切修
觀行者起現觀時何故亦觀爲苦答
設彼於自不能逼切亦觀爲苦所以
者何無始時來於一切苦皆起無智
爲對治復皆應起智無始時來於一
切苦皆起對豫爲對治彼皆應起決
定無始時來於一切苦皆起誹謗爲
對治彼皆應起信故應通觀一切爲
苦况彼於自亦能逼切所以者何若
有爲他所打觸者亦生大苦豈非福
[26-0585a]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九張離切若有
空中木石瓦等墮自身上亦生大苦
豈非逼切旣有逼切自相續義故現
觀時亦觀爲苦若墮自相續五薀因
若墮他相續五薀因若有情數及無
情數諸薀因如是一切皆是集是集
諦修觀行者起現觀時皆觀爲集若
墮自相續五薀盡若墮他相續五薀
盡若有情數及無情數諸薀盡如是
一切皆是滅是滅諦修觀行者起現
觀時皆觀爲滅若墮自相續五薀對
治若墮他相續五薀對治若有情數
及無情數諸薀對治如是一切皆是
道是道諦修觀行者起現觀時皆觀
爲道如是名爲四諦自性我物自體
相分本性巳說諦
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諦諦是何
義荅實義是諦義眞義如義不顚倒
義無虛誑義是諦義問若實義是諦
義乃至無虛誑義是諦義者虛空非
擇滅亦有實義乃至無虛誑義何故
世尊不立爲諦答若法是苦是苦因
是苦盡是苦對治者世尊立爲諦虛
空非擇滅非苦非苦因非苦
[26-0585b]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十張離
盡非苦對治是故世尊不立爲諦復
次若法是薀是薀因是薀盡是薀對
治者立爲諦虛空非擇滅非薀非薀
因非薀盡非薀對治故不立爲諦復
次若法是疾病是疾病因是疾病盡
是疾病對治者立爲諦虛空非擇滅
非疾病非疾病因非疾病盡非疾病
對治故不立爲諦復次若法是癰箭
惱害過患是癰箭惱害過患因是癰
箭惱害過患盡是癰箭惱害過患對
治者立爲諦虛空非擇滅於彼皆非
故不立爲諦復次若法是重擔是能
荷重擔是重擔盡是重擔對治者立
爲諦虛空非擇滅於彼皆非故不立
爲諦復次若法是此岸是彼岸是河
是船栰者立爲諦虛空非擇滅於彼
皆非故不立爲諦復次若法是苦是
苦因是道是道果者立爲諦虛空非
擇滅非苦非苦因非道非道果故不
立爲諦復次若法有因性果性者立
爲諦虛空非擇滅無因性果性故不
立爲諦復次虛空非擇滅無漏故非
苦集諦無記故非滅諦無爲故非道
[26-0585c]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十一張離金一
諦復次虛空非擇滅不墮世故非三
諦無記故非滅諦復次虛空非擇滅
非薀自性故非三諦無記故非滅諦
復次虛空非擇滅不隨苦故非三諦
無記故非滅諦復次若法是邪見及
無漏慧所緣者立爲諦虛空非擇滅
非邪見及無漏慧所緣故不立爲諦
復次若法是無明及明所緣者立爲
諦虛空非擇滅非無明及明所緣故
不立爲諦復次若法是雜染事及清
淨事者立爲諦虛空非擇滅非雜染
事及清淨事故不立爲諦復次若法
是可欣事及可猒事者立爲諦虛空
非擇滅非可欣事及可猒事故不立
爲諦復次若法是欣作意事及猒作
意事者立爲諦虛空非擇滅非欣作
意事及猒作意事故不立爲諦
問若不顚倒義是諦義者四種顚倒
應非諦攝所以者何顚倒轉故答以
餘緣故立爲顚倒以餘緣故是諦所
攝謂三緣故立爲顚倒一決度故二
増益故三一向倒故是有是實實相
相應故是諦攝復次彼於無常計常
[26-0586a]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十二張離
苦計爲樂不淨計淨無我計我故立
爲倒以有因性果性故是諦攝問若
無虛誑義是諦義者諸虛誑語應非
諦攝所以者何虛誑轉故答以餘緣
故立虛誑語謂違自想誑惑他故以
餘緣故是諦所攝謂是有是實實相
相應復次以餘緣故立虛誑語謂不
見言見見言不見不聞言聞聞言不
聞不覺言覺覺言不覺不知言知知
不知以餘緣故是諦所攝謂有因
性果性是故實義是諦義乃至無虛
誑義是諦義
問此四聖諦云何建立爲依實事爲
依因果爲依現觀而建立耶設爾何
失三皆有過所以者何若依實事而
建立者諦應有三謂苦集諦無別體
故應合爲一滅爲第二道爲第三故
有三諦若依因果而建立者諦應有
五謂有漏法因果別故旣立爲二諸
無漏道亦有因果應分爲二滅爲第
五故有五諦若依現觀而建立者諦
應有八謂瑜伽師入現觀位先別觀
欲界苦後合觀色無色界苦先別觀
[26-0586b]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十三張離
**欲界諸行因後合觀色無色界諸行
因先別觀欲界諸行滅後合觀色無
色界諸行滅先別觀欲界諸行對治
後合觀色無色界諸行對治故有八
諦答應作是說此則聖諦依因果立
問若爾應有五諦非四荅聖道因果
合立一故諦四非五謂無漏道因性
果性皆是能趣苦有世間生老病死
究竟滅行故合立一問若爾有漏因
性果性皆是能趣苦有世間生老病
死流轉集行亦應合一諦應唯三答
雖爾行相有别有摠是故建立聖諦
唯四謂於有漏果性有四行相一苦
二非常三空四非我於有漏因性有
四行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於無漏
道因性果性摠唯有四行相一道二
如三行四出有作是說以三緣故建
立四諦一實事故二因果故三諦信
故實事故者謂此四諦實事有二一
者有漏二者無漏因果故者謂有漏
事有因果性果性立苦諦因性立集
諦無漏事中有二種類一有因性有
果性二有果性無因性有因性有果
[26-0586c]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十四張離圴共
性者立道諦有果性無因性者立滅
諦問何故有漏事因性果性各立一
諦無漏道因性果性合立一諦耶答
緣彼諦信有別揔故謂於有漏因性
果性各別起諦一於果性謗實非苦
二於因性諦實非集又於有漏因性
果性各別生信一於果性信實是苦
二於因性信實是集於無漏道因性
果性摠起一謗謂謗非道摠生一信
謂信是道是故三緣建立四諦復有
說者依現觀故建立四諦問若爾聖
諦應八非四荅諦行相同故四非八
謂欲界苦及色無色界苦雖別現觀
而同是苦諦及同苦等行相所觀故
合立一欲界諸行因及色無色界諸
行因雖別現觀而同是集諦及同因
等行相所觀故合立一欲界諸行滅
及色無色界諸行滅雖別現觀而同
是滅諦又同滅等行相所觀故合立
一欲界諸行對治及色無色界諸行
對治雖別現觀而同是道諦又同道
等行相所觀故合立一故依現觀建
立四諦不増不減
[26-0587a]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十五張離圴共
問苦集滅道各有何相脅尊者日逼
迫是苦相生長是集相寂靜是滅相
出離是道相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流
轉是苦相能轉是集相止息是滅相
還滅是道相復作是說生依流轉是
苦相能轉生依是集相生依止息是
滅相能滅生依是道相大德說日於
實有事建立諦名謂五取薀如從爐
出極熱鐵團三苦所隨順苦流轉沒
在苦海雜苦而住如苦合成猶如鐵
團與火合故火契隨逐極熱如火此
五取薀亦復如是與苦合故如苦合
成故與苦合是苦諦相如是苦薀從
煩惱生由業轉變諸趣流轉無始相
續故能生轉是集諦相此煩惱業究
竟離故於諸趣生不復流轉故不流
轉是滅諦相修淨戒定正觀生滅能
斷有因能證有盡故能斷證是道
諦相
問若諦有四何故世尊說有一諦如
伽他說
一諦無有二衆生於此疑別說種種諦
我說無沙門
[26-0587b]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十六張離
此頌意言唯有一諦外道猶預別說
有多佛說彼法中無沙門道果沙門
道果依一諦故脅尊者曰言一諦者
謂四聖諦各唯有一唯一苦諦無第
二苦唯一集諦無第二集唯一滅諦
無第二滅唯一道諦無第二道故說
一諦不違說四復次言一諦者謂一
滅諦爲欲遮遣餘解脫故謂諸外道
說四解脫一無身解脫卽空無邊處
二無邊意解脫卽識無邊處三淨聚
解脫卽無所有處四世窣堵波解脫
卽非想非非想處佛作是說彼非眞
實解脫出離是無色有眞解脫者唯
一滅諦究竟涅槃復次言一諦者謂
一道諦爲欲遮遣餘道諦故謂諸外
道說多道諦如執自餓爲道或執臥
灰爲道或執隨日轉爲道或執飮風
飮水食果食菜爲道或執露形爲道
或執臥刺棘等爲道或執不臥爲道
或執著弊故衣爲道或執服諸藥物
斷食爲道佛作是說彼非眞道是邪
僻道是虛偽道是矯詐道如是諸道
非諸善士所應習行是諸惡人所應
[26-0587c]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十七張離
*遊履眞淨道者謂一道諦卽正見等
八支聖道復次言一諦者謂一滅諦
永捨一切生死苦故又一諦者謂一
道諦能斷一切生死因故餘契經中
說有二諦一世俗諦二勝義諦問世
俗勝義二諦云何有作是說於四諦
中前二諦是世俗諦男女行住及甁
衣等世間現見諸世俗事皆入苦集
二諦中故後二諦是勝義諦諸出世
閒眞實功德皆入滅道二諦中故復
有說者於四諦中前三諦是世俗諦
苦集諦中有世俗事義如前說佛說
滅諦如城如宮或如彼岸諸如是等
世俗施設滅諦中有是故滅諦亦名
世俗唯一道諦是勝義諦世俗施設
此中無故或有說者四諦皆是世俗
諦攝前三諦中有世俗事義如前說
道諦亦有諸世俗事佛以沙門婆羅
門名說道諦故唯一切法空非我理
是勝義諦空非我中諸世俗事絕施
設故評日應作是說四諦皆有世俗
勝義苦集中有世俗諦者義如前說
苦諦中有勝義諦者謂苦非常空非
[26-0588a]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十八張離
我理集諦中有勝義諦
者謂因集生緣理滅諦中有世俗諦
者佛說滅諦如園如林如彼岸等滅
諦中有勝義諦者謂滅靜妙離理道
諦中有世俗諦者謂佛說道如船栰
如石山如梯隥如臺觀如花如水道
諦中有勝義諦者謂道如行出理由
說四諦皆有世俗勝義諦故世俗勝
義倶攝十八界十二處五薀虛空非
擇滅
亦二諦攝故問世俗中世俗性爲勝
義故有爲勝義故無設爾何失二倶
有過所以者何若世俗中世俗性勝
義故有者應唯有一諦謂勝義諦若
世俗中世俗性勝義故無者亦應唯
有一諦謂勝義諦荅應作是說世俗
中世俗性勝義故有若世俗中世俗
性勝義故無佛說二諦言應非實佛
說二諦言旣是實故世俗中世俗性
勝義故有問若爾唯應有一諦謂勝
義諦答實唯有一諦謂勝義諦問若
爾何故立有二諦答依差別緣立有
二諦不依實事若依實事唯有一諦
謂勝義諦依
[26-0588b]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七十七苐十九張離
差別緣建立二種若依此緣立世俗
諦不依此緣立勝義諦若依此緣立
勝義諦不依此緣立世俗諦譬如一
受有四緣性若依此緣立因緣性不
依此緣乃至立増上緣性若依此緣
乃至立増上緣性不依此緣乃至立
因緣性又如一受有六因性若依此
緣立相應因性不依此緣乃至立能
作因性若依此緣乃至立能作因性
不依此緣乃至立相應因性二諦亦
爾依別緣立不依實事問世俗勝義
亦可施設各是一物不相雜耶答亦
可施設其事云何尊者世友作如是
說能顯名是世俗所顯法是勝義復
作是說隨順世間所說名是世俗隨
順賢聖所說名是勝義大德說日宣
說有情甁衣等事不虛妄心所起言
說是世俗諦宣說緣性緣起等理不
虛妄心所起言說是勝義諦尊者達
羅達多說日名自性是世俗此是苦
集諦少分義自性是勝義此是苦集
諦少分及餘二諦二無爲
如契經說出家梵志摠有三種婆羅
[26-0588c]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二十張離門
諦云何爲三謂有出家梵志作如是
說一切有情皆不應害如是所說是
諦非虛是名第一婆羅門諦復有出
家梵志作如是說我非彼所有彼非
我所有如是所說是諦非虛是名第
二婆羅門諦復有出家梵志作如是
說諸有集法皆有滅法如是所說是
諦非虛是名第三婆羅門諦問此中
何者是婆羅門何者是諦答此中意說
出家外道名婆羅門彼所說中前三
是諦餘皆虛妄一切有情皆不應害
者謂諸有情皆不應殺我非彼所有
彼非我所有者謂我不屬彼彼不屬
我諸有集法皆有滅法者謂諸有生
皆歸於滅復有說者此中意說住佛
法者名婆羅門卽前所說三種名諦爲
對外道佛說此經謂有外道自謂我
是眞婆羅門而爲祠祀殺諸牛羊及
多聚集雜類衆生而斷其命佛對彼
故作如是說損害他者非眞婆羅門
眞婆羅門者於諸有情皆不應害復
有外道自謂我是眞婆羅門而爲生
天受諸欲樂勤修梵行佛對彼故
[26-0589a]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二十一張離
作如是說爲天欲樂修梵行者非眞
婆羅門眞婆羅門者於諸所有志无
繫屬而修行梵行復有外道自謂我
是眞婆羅門而執斷常乖於中道佛
對彼故作如是說執斷常者非眞婆
羅門眞婆羅門者知有集法皆有滅
法集故非斷滅故非常非斷非常契
於中道復次此經意說三解脫門所
有加行一切有情皆不應害者說空
解脫門加行我非彼所有彼非我所
有者說無願解脫門加行諸有集法
皆有滅法者說無相解脫門加行有
作是說此經意說三解脫門如其次
第或有說者此經意說三三摩地謂
空無願無相三種如其次第復有說
者此經意說戒薀定薀慧薀三種如
其次第如說三薀如是三學三修三
淨應知亦爾
如契經說佛告苾芻觀四方者謂觀
四諦問世尊何故於四聖諦以方聲
說答觀所化者冝聞說故謂有所化
聞以方聲說四聖諦卽易悟入故佛
於諦說四方聲如餘契經佛爲所化
[26-0589b]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二十二張離於
八解脫說八方聲所化聞之卽易悟
入此經亦爾故於四諦說四方聲問
四諦四方有何相似而於四諦說四
方聲荅四諦四方四數等故問佛於
何諦說何方聲荅佛於苦諦說東方
聲於彼集諦說西方聲以現觀時先
觀苦諦次觀集故有作是說東方如
集西方如苦先因後果次第說故佛
於道諦說南方聲道諦南方倶應供
故佛於滅諦說北方聲滅諦北方倶
最勝故如
契經說於四聖諦應知慧根問此爲
依攝爲依所緣若依攝者四諦慧根
㸦不相攝如何於四諦說應知慧根
若依所緣卽一切法皆是所緣何獨
四諦答應作是說此不依攝不依所
緣而作是說然於建立四聖諦時慧
用最勝故作是說於四聖諦應知慧
根如於建立四證淨時信用最勝故
作是說於四證淨應知信根如於建
立四正勝時精進用最勝故作是說
於四正勝應知精進根如於建立四
念住時念用最勝故作是說於四
[26-0589c]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第二十三張離
念住應知念根如於建立四神足時
定用最勝故作是說於四神足應知
定根此中亦爾有作是說此依所緣
問慧根旣能緣一切法何獨四諦作
是說耶荅若法有漏無漏慧緣此中
偏說虛空非擇滅唯有漏慧緣故此
不說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七
甲辰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彫造
[26-0590a]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八離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結薀第二中十門納息第四之八
如契經說尊者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