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017 隆興編年通論-宋-祖琇 (master)




隆興佛教編年通論


 聖宋御製附


「太平興國三年。太宗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
大明廣孝皇帝。御製新譯三藏聖教序。賜天竺三藏
法師天息災。其詞曰。


大矣我我佛之教也。化導群迷闡揚宗性。廣博宏
辨。英彥莫能究其旨。精微妙說。庸愚豈可度其源。
義理幽玄真空莫測。包括萬象譬喻無垠。總法網
之紀綱。演無際之正教。拔四生之苦海。譯三藏之
秘言。天地變化乎陰陽。日月盈虧乎寒暑。大則說
諸善惡。細則比於河沙。含識萬端弗可盡述。若窺
像法如影隨形。離六情以長存。歷千劫而可久。須
彌內藏於芥子。如來坥蕩於無邊。達磨西來傳法
東土。宣揚妙理順從指歸。彼岸菩提愛河生滅。用
行於五濁惡趣。極溺於三業途中。經垂世之無窮。
道無私而永泰。雪山貝葉若銀臺之耀目。歲月煙
蘿起香界之自遠。巍巍罕測。杳杳難名。所以道資
十聖。德被三賢。至道啟於乾元。眾妙生乎太易。綜
繁形類。竅鑿昏冥。絕彼是非。開茲蒙昧。有西域法
[029-0252b]
師天息災等。常持四忍。早悟三空。翻貝葉之真詮。
續人天之聖教。芳猷重啟。偶運昌時。潤五聲於文
章。暢四始於風律。堂堂容止。穆穆耀華。曠劫而昏
蟄重明。玄門昭顯。軌範而宏光妙法。淨界騰音。利
益有情。俱登覺岸。無所障礙。救諸疲羸。冥昧慈悲
汗漫物表。柔伏貪佷啟廸昏愚。演小乘則聲聞合
其儀。論大乘則正覺立其性。含靈悟而蒙福。藏教
闕而重興。幻化迷途。火宅深喻。雖設其教。不知者
多。善念生而福量潛臻。惡業興而勝緣皆墜。調御
四眾。積行十方。澍華雨於金輪。護恒河於玉闕。有
頂之風不可壞。無際之水不能漂。澄寂湛然圓明
清潔之智慧。性空無染實相解脫之因緣。可以離
煩惱於心田。可以得清涼於宇宙。 朕慚非博學。
釋典微閑。豈堪敘文以示來者。如腐螢爝火不足
比於皎日。將微蠡量海豈能窮盡於深淵者哉。


咸平二年。真宗膺符稽古成功遜德文明武定章聖
元孝皇帝。御製繼聖教序。賜天竺三藏朝散大夫試
光祿卿明教大師法賢。辭曰。


高明肇分。三辰方乃序其始。厚載初定。萬彚於以
發乎端。清濁之體既彰。善惡之源是顯。然後以文
物立其教。以正典化其俗。利益之功同歸於理。於
是乎像法來於西國。真諦流於中夏。洞貫千古。真
實之理無以窮。囊括九圍。玄妙之門莫能究。言乎
妄想則五蘊皆空。現乃真容則一毫圓滿廣大之
[029-0252c]
教。豈能絕述者哉。伏覩
太宗神功聖德文武皇帝。法性周圓。仁慈普布。化
蠻貊則萬邦輻湊。躋蒸民於仁壽之鄉。崇教法則
四海雲從。惠蒼生於富庶之域。見尊經之浩汗。設
方便以救沈淪。知法界之恢宏。行精進而攝懈怠。
乃擇其䆳宇。校彼真文。命天竺之高僧譯貝多之
佛語。象管翻成於金字。珠編復置於琅函。龍宮之
聖藻惟新。鷲嶺之苾蒭仰歎。繇是三乘共貫。四諦
同圓。盡苦空真正之言。願秘密研精之義。讚相相
乎實相。論空空乎盡空。華嚴之理合軌轍。金僊之
教同規矩。 朕纘嗣丕搆。恭臨寶圖。常翼翼以撫
兆民。每兢兢而守
先訓。以至釋典猶未精詳。源其幽深曷能探測。有
譯經西域僧法賢。奏章懇切。致意專勤。以
先皇帝大闡真風高傳佛日。興前王之墜典。振覺
路之頹綱。欲旌天造之功。庸用廣聖文之述作。請
予製序繼聖教焉。自
聖考上仙。追號罔息。政事之外何暇經心。今巳𧝓
除思臻微奧。雖幼承
慈訓。柰夙乏通才。焉窮乎法海之津涯。莫造乎空
門閫域。略敷大意以徇輿情。蹄涔音岑不足擬浴日
之波。尺箠豈能量昊天之影。聊述短序以紀
聖功者焉。


景祐三年。仁宗體大法道極功至德神文聖武睿明
[029-0253a]
哲孝皇帝。御製天聖廣燈錄序。賜護國將軍節度使
駙馬都尉李遵勗。辭曰。


惟大雄之闡教也。以清淨為宗。慈悲救世。解煩惱
之苦縛。啟方便之化門。安住雪山。始階於西域。飛
行漢殿。遂通於東旦。彼土得道何可勝言。此方承
流於是乎在。雖陰魔時有以侮伐。或示神通。而帝
釋常加於護持。無虧實相。自法眼授記。鞠多即心。
佛衣不傳。逮六祖而頓悟。牛頭析派。續千燈而罔
窮。繇斯慧炬益繁。法雲滋陰。旁行梵學。轉譯華音。
扣寂禪關。指迷覺路。了達者至乎離念。超登者于
以忘筌。為無所不通之明。處不可思議之首。歷代
聖帝明王旦有為之信向者矣。
我太祖之乘籙也。正法延乎住世。
我太宗之握紀也。妙供滿於諸天。
真宗皇帝密契菩提之心。深研善逝之旨。能仁之
化一雨普霑。外護之心二纓喜捨。 朕嗣景祚。子
育群黎。將以歐富壽之民。居常奉調御之本。丕胄
基搆。雖祇席於
蘿圖導引津梁。每欽惟於竺[畾/冗-几+互*毛]。茲乃遵前王之道
也。其可忽諸。天聖廣燈錄者。護國將軍節度使駙
馬都尉李遵勗之所編次也。遵勗承榮外舘。受律
齋壇。靡恃貴而驕矜。頗澡心於夷曠。竭積順之素
志。趨求福之本因。灑六根之情塵。別三乘之歸趣。
蹟其祖錄。廣彼宗風。采開士之迅機。集叢林之雅
[029-0253b]
對。粗裨於理。咸屬之篇。甞貢紺編來聞扆座。且有
勤請求錫序文。 朕既嘉乃誠重違其意。載念薄
伽之旨。諒有庇於生靈。近戚之家又不嬰於我慢。
良可嘉尚。因賜之題。豈徒然哉。亦王者溥濟萬物
之源也。其錄三十卷。時景祐三年四月日賜序。


建中靖國元年。徽宗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
憲慈顯孝皇帝。建中靖國續燈錄序。賜東部法雲禪
寺住持傳法佛國禪師惟白。詞曰。


昔釋迦如來之出世也。受然燈之記。生淨飯之家。
分手指乎天地。而真機巳露。游門觀於老死。而幻
緣頓寂。及乎唱道鷄園。騰芳鷲嶺。無邊剎境遂現
於一毫之端。大千經卷畢出於微塵之表。西被竺
土。東流震旦。編葉而書則一時聖教雖傳於慶喜。
拈華而笑則正法眼藏獨付於飲光。自達磨西來
實為初祖。其傳二三四五而至於曹溪。於是雙林
之道逾光。一滴之流寢廣。自南嶽青原而下分為
五宗。各擅門風。應機酧對。雖建立不同而會歸則
一。莫不箭鋒相拄鞭影齊施。接物利生啟悟多矣。
源派廣迆。枝葉扶踈。而雲門臨濟二宗遂獨盛於
 天下。 朕膺天寶命。紹國大統。恭惟藝祖闢度
門於緜㝢。
太宗闡秘義於敷天。
章聖傳燈於景德。
永昭廣燈於天聖。皆宏暢真風協助神化。以成無
[029-0253c]
為之治者也。於皇
神考尤嚮空宗。元豐三年詔於大相國寺剏二禪。
闢慧林於東序。建智海於西廡。壬戍之歲以越國
大長公主及集慶軍節度觀察留後駙馬都尉張
敦禮之請。後建法雲禪寺於國之南。於是祖席光
輝叢林鼎盛。天下襲方袍慕禪悅者雲集於上都
矣。今敦禮以其寺住持僧佛國禪師惟白。探最上
乘。了第一義。屢入中禁。三登高座。宣揚妙旨。良愜
至懷。昔能仁說法華經。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
萬八千世界。而彌勒發問。文殊決疑。以謂日月燈
明佛本光瑞如此。持是經者妙光法師。得其證者
普明如來。今續燈之名。蓋燈燈相續。光光相入。義
有在於是矣。噫。圓澄覺海本含褁於十方。生滅空
漚遂沉淪於三有。因明立所。由塵發知。織妄相仍
轉入諸趣。良可悲也。若回光內照。發真歸元。則是
錄也。直指性宗單傳心印。可得於眉睫。可薦於言
前。舉手而擎妙喜之世界。彈指而現莊嚴之樓閣。
神通妙用真不可得而思議也。嘉於有眾締此勝
緣。俱離迷津。偕之覺路。斯 朕之志巳。建中靖國
元年八月十五日賜序。」


【論曰。古稱至治之君不世出。然我
宋至治。聖君何其盛歟。昔熈豐間。議者以謂我
宋累聖規模絕勝漢唐之君遠甚。以今觀之。信
哉斯言也。恭惟
[029-0254a]
四聖御製序。發揮聖藻。宏闡宗乘。足見 天縱
妙悟得道之深。而崇尚之體無過與不及。凡歷
古以來盛帝顯王。得佛法味於此盡善盡美矣。
其可深秘法藏而不使之廣傳。同日月光明開
悟含識哉。是用著之終篇。仰師論語堯曰之意
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