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449 吹萬禪師語錄-明-廣真 (master)


吹萬禪師語錄卷之十五
嗣法孫燈來重編




楞嚴夢釋序



竊聞三界蘧廬一生旦宅牽纏繳于古槐之穴逐幻
遺真豎柴柵于華胥之塗將清換濁豈謂迷其珠而
非醉烏知魅其首而自狂觀夫脫粘之猿則勞息之
絆盡矣旋及奔燄之鹿何貪妄之懆如之故我薄伽
之寶筏欣開易攪溟而變酪乃爾族姓之蓬心太蔽
難握土以成金象墜兜天後覺引先覺而俱夢鐘鳴
祇樹無言借有言以齊瘳弗假幻身焉趨聖域雖編
百門九部之內典為五千餘卷之梯航要在八還七
處之靈章繞四大六根之命脈所以楞嚴末轉鴻福
匪翻既遠那爛之藏更新般刺之願顯音輪于慶喜
壯華筆于房融獅乳未乾擬獻玻璃之盞牛血不濺
合任庖丁之刀欲全備行之頭陀應探發光之海印
詎依滿腹之偃鼠而肯飽瑤池寧效馳河之商蚷而
甘汩性水始徵辯而剖析諸相繼解忘而會歸一源
過選擇之圓通且停鋒而反視履持誦之妙用方縱
轡以前驅地位進修頃刻超善財彌勒區宇直破須
更滅外道陰魔登高之想極詳湛入之境最細曩叨
囑累今獲招提建巴國之雞園就居龍屋續嵩山之
熊岫以紹虎溪黃侯再出于浯江正受重逢于蘭若
乘禪教並行之職闡宗說同暢之標字字擊響敲空
卻聽聲來寒雁送行行擒風捉月遍隨影去落花飛
嗚呼了義離詞玄談杜舌紙上若留活計鬼窟仍舊
家常。


太極圖說序



道學之所從來也始自國一禪師傳于壽涯禪師涯
傳麻衣衣傳陳摶摶傅种放放傳穆修修傳李挺之
[015-0530a]
之傳邵子穆修又以所傳太極圖授之濂溪巳而濂
溪初叩黃龍南教外別傳之旨南諭之曰只消向你
自家屋裏打點孔子謂朝聞道夕死可矣畢竟以何
為道夕死可耶顏子不改其樂所樂者何事但于此
究竟久久自然有箇契合處次扣佛印元禪師曰畢
竟以何為道元曰滿目青山一任看濂擬議元呵呵
笑而巳濂脫然有省又扣東林總禪師太極圖之所
繇總曰壽涯禪師得國一禪師之心傳其來遠矣非
言事物而言至理當時見圖之意據吾教中依空立
世界以無為萬有為祖以無為因以有為以真為
體以假為用故曰無極之真妙合而凝濂溪諭學者
曰吾此妙心實得啟迪于南老發明于佛印易道義
理廓達之說若不得東林開遮拂拭斷不能表裏洞
然該貫宏博矣陳后山曰余觀周程推已教人之所
以反觀孔孟以來實未嘗有此寂然危坐做工夫尋
樂處以為斯文之究信乎周程體道之源蓋有所別
流矣余以此而觀之自後世之學信儒者謂釋不如
儒之正崇釋者謂儒不如釋之尊是皆未能了達木
源而互相憎愛也如濂溪太極圖說雖得真傳不敢
盡泄其所顯者惟指天地萬物之陰陽動靜而言未
嘗說出天地萬物之所以陰陽動靜耳余故特出太
極圖說以為向上者知焉。


原易說序



恣夏之月羽霄氏過我祗園干我坐塌余欣剖之以
自止即馬駒風味拾得關頭亦悉檀而弗吝遂與蹉
跎小嶂共踏月暉之霞徙倚疏林齊探三庚之色一
日跏趺于清涼之上羽霄前而白椎曰和尚知道安
禪師之逃玄耶抑知慧遠大師之訪儒耶余曰若故
何以是為異也玄之守一也儒之精一也亦何以異
于釋之歸一者乎羽霄則淡淡然退且復伸而揭之
[015-0530b]
曰精一守一之說今之人有言之者若道堯舜于戴
晉人之前者也不亦吷乎是必以一之所未然而衍
其兩儀變化之隱括以一之所已然而參其二五錯
綜之精神方得謂之儒與玄也和尚莫示以黃葉代
金錢耶曰善哉羽霄乎善哉羽霄乎真一之妙若三
月聚糧之程非果腹遊莽蒼者造次也余始謁希孟
先生于小峨眉先生見余有孚初示之以邵子數余
為性命學而不之受又示之以靈[匚@金]錄余為精性命
學而不暇入先生曰子之志一也可專易矣余聞天
隱子有言曰吾生子易而死于易故此面而侍先生
三年但得其皮膚耳先生囑累曰子後極于性命則
骨髓自生若之揭我兩儀變化二五錯綜者然盡載
易乎夫易者變也若蠦𧓋之有十二變也故先王借
之以為名易有三始自庖羲氏王天下而河馬出圖
彼則觀天察地而畫八卦因而重之以六十四卦至
烈山氏出則以艮卦敘之首而名之曰連山此一易
也至軒轅氏則以坤卦敘之首而名之曰歸藏此二
易也連山貯于蘭臺歸藏貯于太卜至大禹氏治洪
水而神龜負圖禹則衍文而列之洪範九疇蓋三才
之道備矣圖書出不一時而其象自相合符若書之
有圖而圖之有書亦庖羲之有大禹而大禹之有庖
羲也至文王以周室得名方其時巳知天地之交而
為泰水火之交而為既濟故畫後天八卦以乾坤為
首而名之曰周易此三易也卦體之辭乃文王之所
繫而六爻之辭周公之所繫也彖傳象傳六爻之小
象繫辭諸傳則孔子贊之焉然諸老之動變參窮亦
不外乎未然之一為體已然之一為推也矧余詎昧
斯一而肯以黃葉止啼耶因著原易說而效夫螳螂
也螳螂之所當者世路轍也余則所當白牛車也。


心經序


[015-0530c]


夫心經何為而說也曰為心而說也心譬之山當其
凡聖未分佛生未有時一切根源俱在絕頂上繼而
轉為業果矣眾生矣世界矣一箇箇皆從是山之中
路而下來若云流浪生死更不回頭轉腦者則是心
迷矣有導師者曰回光返照復歸云無何舊路茅塞
莫可下足是又不可無智慧刀也刀在手修之一步
直行一步修之一丈直行一丈正恁麼時不知有六
根六塵六識也不知有四諦十二因緣也亦不知有
信住行向四加行也唯知驀直頂上為休耳是故止
於麓者凡夫乘也進麓之上而止者聲聞乘也更進
而居於中者緣覺乘也復上而處於山之額者菩薩
乘也又復至頂之平原望四山而自遠者最上之佛
乘也玄奘法師云修習空花萬行晏坐水月道場降
伏鏡像天魔證得夢中佛果這裡會得依然只是一
個凡聖未分佛生未有底東西故曰揭諦揭諦波羅
揭諦云云


心經跋



余自著緇脫槐安國但見花飛鳥語牧唱樵歌莫不
是心之注腳無何讚唄按豆者終日行而不自覺知
良可悲夫海龍行雨舉念則滂霈而澍老母齧指兒
則心痛而返童子入定密室化為水池是心也人胡
不為之經也古皇先生曰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果得斯路矣無量億經皆從此經出。


簡易集題辭



憨山道人謂不讀春秋不知涉世不讀老莊不知忘
世不讀楞嚴不知出世蓋世有三過去未來現在也
既有是世必有是事有是事必有是心矣惡得不用
游衍之法乎山野昔居少峨峰一日思履簡履易之
道良久不得旨夜夢淨光童子發樂曰簡易之說如
子思之素位庖丁之解牛輪扁之斷輪三子進乎技
[015-0531a]
矣以而用之何心不素哉覺而記諸錄今觀中如居
士簡易集始而名若弗名則不知其世之所以也故
有名世之萃章世既見矣務必懸鑑於腔物我頻炤
故有醒世之語焉然醒以警為則也豫若冬涉川猶
若畏四鄰即周行而不殆矣故又受之以經世之言
夫所謂經者徑也若大路然荊棘茅茨自我脩之貞
吉憂虞自我履之縱一言一行一理一事莫不為後
世之楷故又受之以涉世之策也世一涉矣即形而
鏡即事而心鏡無其鏡桂輪引金璧之波心無其心
蜃氣傳煙霞之閣出世之辭迥脫無繫矣居士先得
憨老之見先聆童子之云故獵其古人函蓋之句類
而編之正所謂借他傀儡敲我機關實趙州渡世津
梁也善讀者請勿以遮睛按豆蔽其心始與是集少
分相應耳人間世奚足以盡諸。


無量金聲序跋



昔人謂至心稱念阿彌陀佛一聲如倚一座須彌山
搖撼不動余曰不然稱念既至心矣則全體須彌寶
座金焰赫奕何更倚之與有又謂娑婆世界以音聲
為佛事者此一說多令人妄生臆度乃云佛事止音
聲耳於諸禪宗旨趣又何得殊不知靈荒未形太音
範圍於殼外湫盤始結希聲陶冶於域中所謂威音
雷音梵音者皆繇是希聲轉變一月千江也況復舌
底機輪迦陵頻伽共語唇間清韻潮汐河漢齊吟在
在光明處處相好庸詎知世音即出世之音也歟哉
庸詎知有念即非有之念也歟哉中如居士自筆華
夢曉覷破塵緣欲效春山之釣則羊裘惡足銷雙鼠
欲追煙波之游則篛笠焉能避四蛇且稚聞木魚聲
而心醉是樂天之知無者也暮棲好音亭而念快是
堯夫之安樂者也猶較尼父蔬水中果其樂之否乎
一日掀翻多羅了義簡擇諸宗匠諸名公偈撰為小
[015-0531b]
集而自為之金聲引參同頌大都以念佛為捷徑脫
生死者纔見余不覺忠城巳毘耶中如即維摩矣倩
余亦饒舌以劂其傳若問殼外太音域中希聲幸勿
輟此彌陀始得。


中如居士不持缽不落髮乃與抖擻輩常相軼駕人
詫之曰雞窗唱語彀中便見豪人路柳彈聲洲上仍
窺學士居士胡為而偃蹇驕悍不圖祿栗欣欣然攢
眉於香社此其故何居士曰是非爾所知儒之任重
者非三錫命也仁也為政者非滅耳滅趾也德也矧
這瞿曇老子等萬象為一體變森羅為淨土醉使之
醒狂使之清愚使之智濁使之澄復令人隨聲住寶
所遇相識真如是則至仁至德矣夫何為而不趣哉
抑何憚而不速哉說是語人聞之杜舌余聞之快暢
似不可與歌麥取珠者同論故贅其辭以跋是書。


廛隱草序



夫詩何以稱也發聖賢之奧竅影君子之規模寫騷
客之清狂摹隱逸之雅況所以皎靈二沙門打破鐵
瓮之餘挑商刻羽歐蘇兩夫子開了關鑰之後賡韻
聯吟即寒山寫谿岫之影相舡子賦釣竿之浮沉要
皆不在詩而在遊戲三昧也遊戲三昧之妙得之心
而寄之詩也余嘗讀法華歌至我亦當年好吟詠將
謂冥搜亂禪定今日親聞誦此經何妨筆硯資真性
之句不覺精神舒展手足舞蹈呻之曰是先得我心
也得不以山花啼鳥松聲草色而賞吾之般若法身
耶有忠南任維摩魯揭云座下無事日靜坐有事時
應酬內守一外處和步伍徹顛謳歌讚詠其隱括容
儀吾莫知其所以然惟願授之何若余曰公自桂林
中來秋月猶存蒲珠玉運風雷雖假託於毘耶城而
囂壤塵坌巳卓越久矣其風雅賦頌興觀群怨之工
亦不思而自得焉余不過以廛隱草之名而為公引
[015-0531c]
鷓鴣號意耳又何必區區青蓮拈之於指上也哉。


艾語題辭



中如居士住白飲洞嘗語古人相敷於怛闥經籍裡
蓋惜跛鱉盲龜而喬詰卓鷙於愚法之中者甘勞騷
於彘乳之宅也湎寂擔板而秉羽弄九於面牆之下
者不究其無言之旨也負薪宵織而家忙內煮外食
而欠後居士乃以一片婆心作一灸艾欲墮鶖子之
花使天下之人揚其搉欲滅波離之光使天下之人
活其圓欲揭維摩之日使天下之人周其遍故一偈
一頌一論一說皆出大醫王手非若巫咸扁鵲以之
為頹靡波流縱之為膏肓豎子走而弗顧也余少讀
陰符經有曰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
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若蚤得居士之艾於機上一
灸又惡用殺哉又惡用殺哉。


敘如藍禪那二草



東旭禪人自楚發足蚕叢地不拈搥不豎拂不拗拄
杖子要做個圓陀陀光灼灼底漢問水尋山看是如
來藏妙真如性不覺不知帶得尖頂老倉頭來也剛
到聚雲被老僧眉毛一喝即見出如藍草禪那草二
本雅有些氣息但未審揮灑運用時東旭禪人在否
若在放他三十棒得不為神通三昧遊戲耶雖然竹
裡金鱗千萬點月中玉兔一輪孤。


無量金聲題辭



宣聖謂西方有大聖人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行蓋
金聲早巳播於華夏矣然曰無量者何梵語阿彌陀
此云無量壽彼佛最初成道時發四十八種廣大行
願願云稱我名者定生我國若不爾者終不取證菩
提況復彼國道侶皆是阿鞞跋致周流行樹仙音唱
於迦陵朗映德池佛光同於優缽晝夜六時轉無量
音宣無量法放無量光挕受無量眾生是故號為無
[015-0532a]
量也古尊宿云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
陀何愁不開悟此以意念往生也又云行住坐臥之
間一句彌陀莫斷須信因深果深但要不念自念此
以心念往生也又云若能念念不空管取念成一片
當念認得念人彌陀與我同現此以性念往生也如
志在無量之國了是金聲之旨亦有年矣乃以尊崇
貧賤歲月日時直以一法印之而成偈則何地非金
何響非聲正所謂音輪勝會也倘能以一勸百以千
勸萬無量導師又當居士稱諸。


唐詩響韻聯珠題辭



伶倫取蟹谷之竹為籥音律成而鸞鳳皆舞善知童
子唱四十二字厥義串三賢十聖薩埵位曹子建遊
魚山聆穴中之音而作梵則東西兩土韻響始相協
矣或謂詩者歌詠性情也何拘拘於響韻哉山野紲
而示之曰怛闥老子大聖人也尚美頻伽未出之卵
蓋重其音也夫音借韻以成句續句以成章章之長
短即言之長短也是而有風焉有雅焉有三頌焉復
又稽之樂經[糸*息]之五音也析顯剛柔之聲一之六律
也潛通歲時之氣故音變則聲變律變則氣變所以
毛詩之後有離騷離騷之後有十九首十九首之後
變辭為絕敲樂為律殆捋龍門積石之源湧於唐海
金波玉浪大地皆響矣譬之尼俱樹蔭覆五十由旬
實有數十萬石究其根種則如芥子許噫世界一希
聲也布而為音為律為辭可令人念茲在茲詠茲在
茲惺惺成大丈夫相時而擊竹唱易水之歌時而飯
牛作南山之韻時而執爨題問影之詩時而躡屏調
天衢之句優哉游哉誠眾甫中之真逍遙也中如居
士既聆谷之音又聽童子之唱梵唄華音若指諸
掌乃取唐人之語編為上下六冊彷彿古樂俾爾識
韻歸響矣善觀者不可泥於韻而求義當於韻而求
[015-0532b]
響斯可與言詩並可與語道。


本行錄序跋



從來老和尚打破藥罐搗通桶底個個家醜外揚老
僧則不然山河大地森羅萬象總在自巳眉毛上你
向那個說去當知凡夫心中佛祖說法是佛祖心中
凡夫聽又當知凡夫心中佛祖無法說佛祖心中凡
夫無法聽這裡會得我也只是個銅鈴兒也何以故
言外百千三昧法因風說與個中人。


吹萬和尚為人一生只在擒風弄影不知實落在甚
麼處雖註如許經書說如許閑語問曰非我也燈籠
與露柱為之也當注說時普賢送紙文殊傳墨猶與
三十棒趁出去在。




錫杖寢蝸文



蒙莊謂觸蠻有攘地之戰伏屍萬里其說果真乎果
幻乎吹萬子曰唐虞推讓湯武奪征亦蝸角之墟也
何區區蒙莊之真幻哉蘇子瞻題蝸之說云蝸涎不
蒲殼聊足以自濡升高不知疲竟作黏壁枯後人又
指為知進而不知退者道也遯之月吹萬子揭慈氏
毘曇法於東窗之下以消焚暑因倦則掉臂而睨之
見一蝸晏寂於錫杖環股之上異哉物也何緣而至
此耶且彼蟋蟀床下入之以時也細鳥襲人進之於
外也況夫欲路師馬欲水師螻彼何人師而有若是
之委蛇也姑以渠之質而揆之凝泥滑壤若之體也
浸潤綿柔若之攖也縱裹腹聚糧莫知孰為彼之莽
蒼而且步階越限踰閫穿幃不顧艱險拔乎層危之
顛是役也何異迷七聖而知大隗之山是寂也何異
四時而抱綿上之樹是脫也又何異過慈雲而處
金剛之定若是則觸蠻之戰歸之烏有也唐虞之讓
付之三杯也湯武之征破之一局也於是乎涎枯矣
[015-0532c]
黏壁矣蘇子之說殆不可執矣。


吊灼然辭



天不足兮石可煉地不蒲兮鰲可斷子之歸兮固乘
風對月談兮誰與同想余之始姤也隨郴水之無端
起瀟湘之宿鴈運斧斤於湖東鼓蘭楫於書院子之
冰寒藍深余豈愧大緣之許可子之衲綴囊空余豈
愧瞿塘之敷座疇昔哉灩澦江頭共歌芙蓉之曲南
賓河下相釣華鱗之絲遂卻四愁於屏岫展六震於
玉溪扣我琵琶唯子之手啟我咳唾唯子之口雖更
一枝於枳水於我何功於子何咎嗟兮嗟兮無止我
心之傷悲兮悲兮悲兮孰比世路之情愛兮乃余之
慟也易何東痛余之授也道何南朱恪轉素火鏡無
炯禾露泣時天濕淚花顏墮處水痕斑赴茶毘之三
昧忘乎螻蟻背夫鴟鳶灼然汝之陀那不可以御夫
鹿車彼鹿車兮鼠毒逢雷群使作遮灼然汝之末那
不可以陟夫臺山彼臺山兮四住雖除二愚未參灼
然汝之幽見不可以趣夫膩吒彼膩吒兮八萬劫後
復染塵沙惟我泥洹子可以登惟我淨德子可以臨
漏殘天曉崑崙色鐘鳴雞唱海潮聲子有不昧之昭
昭先入昊昊之旻旻。


贈脩齋會茶文



維摩以舉足下足為大道場淨信以莊嚴聲教為大
道場然則聲教與舉足世諦所謂形者也而淨信之
至所貴使其形者也人天交接[糸*息]不越這一著吉祥
餘慶又豈外這一著哉翠屏氏無以鳴夫樂善之美
乃丐余一言而為之辭。


避亂問



暮春日余出錫聚雲泛字江訪碧空於白巖寺是時
通郡伊蒲皆為秦晉趙代之賊擊破夔關盡涉岸南
以避而江干葦葉悉空余得扁舟於石硤而舟子招
[015-0533a]
之甚速蓋恐隸人之刷取也使余匆匆然登之不亦
舟子之迫乎有見余而議之者曰釋氏之子得無怖
矣何乃亦笑其百步耶余則聞而悅之此深知我者
也避亂真矣而以訪友為諱人焉得而廋之哉雖然
訪友不過一交接人事也避亂竊得為至人君子之
事矣聞而悅之所以乃時有輝侍者啟余曰和尚飛
錫渡江得得為碧公而來也自耽臨難苟免之夫所
謂竊得為至人君子之事者有是哉惜乎愚昧之不
知也立吾語女昔瞿曇氏遭亂世而潛隱養馬院食
馬麥三月伯陽氏避七雄之亂駕青牛於西域孔子
之晉及河聞趙簡子殺竇舜二大夫乃曰吾聞之剖
胎殺夭麒麟不至其郊覆巢破卵鳳凰不翔其邑何
也君子諱傷其類也故回車而返此至人避亂之跡
也曾子遇寇至且曰無寓人於我室毀傷其薪木寇
去則曰修我牆屋我將返陳文子避崔子之亂棄馬
干駟而違之他邦此君子避亂之跡也況復萬菴禪
師被李成兵拘繫適大雪埋屋倒壁幸而逃之浮山
遠公橫羅於蜀先自以智脫之此古人處困窮之權
也故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化然非至人君子何以
當之今余過矣冒惠知我者之良譽矣小子記之輝
又曰坰聞所說非今有而昔無也乃執古以御今之
有也然則避亂者多矣果人人皆得為至人君子之
事乎曰非也余方外之流也無官守也無言責也左
右逢原心天之江月自普東西任運宗鏡之物我恒
新若夫眾人之趨避也抱胡茄之塞聲驚沙場之戰
氣負釜荷甑嗟怨譫譫耳尚至人君子云乎哉噫余
願得孫叔敖之寢扇市南宜僚之弄丸鄧隱峰之擲
錫俾綠林之眾賣刀買牛守劍得布則方內幸甚方
外亦幸甚矣又何避。


代作賀石柱總戎文


[015-0533b]


嘗聞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觀我
大總戎之襲裔也繼金壇於建武續玉帳於東漢其
源以良工不示朴訓為矍鑠之豪大材當晚成竟作
堅壯之本所以割茅土於十有六朝而錫馬蕃庶晝
日三接者得不為善建善抱乎抑又觀我大總戎之
雄鎮也兩車得夫靈[匚@金]奇師受夫玄圃洗蕩藺巢之
塵煙巴水重新月粲揮滅遠塞之臭穢燕城依舊衢
謠故荊山之璧宜圍朱紱之衣宜繡子孫之廕宜榮
矣得不為子孫祭祀不輟乎與令子有雉壇交願
如芝蘭之室則不異白頭如新領蓋如故也敬聆錫
命歸師敢擬日重光之行而晉諸辭其辭曰日重光
兮玉馬燦月重輪兮金牛煥奪崑崙兮大樹雄定天
山兮幃幄算胡為而愷歌兮獻慶雲之遍彩斂夜行
之錦而歸兮受恩榮于鼎鼐歡九如之自麗兮酌以
兕觥享五福之頻增兮綿以庚長余安得不佩夫青
雲而與之徬徨。


壽徹菴耆舊九十文



華封人祝堯曰願祝聖人壽堯曰辭莊生云壽莫壽
于殤子而彭祖為天中郎先生奠子曰子生則為吾
兒今去異日則為吾兄矣故朝圂之與大椿不同年
也斥鸚之與大鵬不同知也此易見也非特見也余
嘗試論于海人曰一葉之舟可御風而泛諸海聞者
曰是我則曰一葉之舟能載滄溟而泛之天聞者曰
否山人曰鷦鷯小鳥鼓兩翼而之蒼蒼之極聞者曰
是我則曰鷦鷯小鳥衲蒼蒼之極而入人之腹聞者
曰否是今之所謂壽者庸詎妄祝于大德之耆年哉
蓋理與跡之不齊也德與形之匪一也惡惡可惡惡
可且觀大德之刱據拓提也而枌榆之園翁溪友黃
口白眉悉皆蔽蒙之屬蓬心未開疇卻異鵲之慕而
鞭策木叉耶奚法伊蒲之饌而曲跪乘門耶然一旦
[015-0533c]
而歸奉三尊止猿狙之躁動回風火之不足皆賴大
德之力也經云有四相即非菩薩離四相是名菩薩
值茲懸弧之辰而不敢以壽壽者不壽之以跡而壽
之以理也不祝之以形而祝之以德也堯之辭彭之
天袁之兄與夫山海之互論得不謂離相之說乎然
則大德之壽也必傳矣余因受請而會諸禪人于菊
隱菴皆稱大德今年有五百四十甲子矣乃白余成
文焉。


代作祭馬太公文



嘗謂安時處順而不拘拘者天之則也窮薪傳火而
吹累眾甫者天之倪也全是二者聽瑩烏能逮竟哉
如我太公之神生也再命三命奚獨僂且俯避在厥
真不在土苴也況復分衛我公奪瓊枝于棘圍頌南
山于巴國澤及鮮規而威持竺梵使三十二相重新
千七百則更唱是何翅傳帶留衣即傅大士來也故
我太公雖近也真也而不拘拘也護囑我公天也火
傳也而吹累眾甫也吾儕詎敢三號而往弔宜效子
桑戶子而歌矣聿為之歌曰天不足兮勞媧皇以煉
石兮地不滿兮藉鰲𩕳以為足兮何如采真以遨遊
兮上與日月合明兮傳清白于家國兮美德宿于難
兄難弟兮吁嗟吾儕之十幻兮而今猶是苾芻兮。


徵心文



傳云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論孺子將入于井見者無不驚徹世所謂惻隱之心
者也獨不知未見孺子時此心又在甚麼處若在其
視聽言動也則孺子未交孤根何以自照若在其行
住坐臥也則忽于尋常誰是乍見之機若在其無舉
無措也則頑空無作疇為惻隱之心所以靈雲有桃
花之悟燭吾燭也洞山有過水之惺見無見也此二
者較之惻隱何若哉故知視聽言動惻隱之由者也
[015-0534a]
行住坐臥由于惻隱也無舉無措由與未由之間也
噫天地一惻隱也萬物一孺子也其乍見夫何容心
耶。







吹萬禪師語錄卷之十五終
[015-053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