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萬禪師語錄卷之三
嗣法孫燈來重編
普說
普說參禪一法。貴要真參實悟。切不可將雜毒蘊在
胸中。何謂雜毒聻。無明煩惱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
界。此是欲界有情雜毒。喜樂捨無心定無想定此是
色界有情雜毒。空處定識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
處定滅盡定此是無色界有情雜毒。見惑八十八使
思惑八十一品此是聲聞羅漢雜毒。三增進法十信
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此是權小菩薩雜毒。歡喜
地乃至遠行不動法雲能以一身變現一切色身得
身自在能以一心現一切處說法得心自在此是十
地菩薩雜毒。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
交過金剛喻定。便能應現無礙此是等妙二覺雜毒。
以圓方覺覺無不圓以覺規圓圓無不覺無一時不
圓無一處不覺此是圓覺菩薩雜毒。一為無量無量
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
裏轉大法輪。此是三世諸佛雜毒。拈椎豎拂行棒行
喝瞬目揚眉輥毬舞笏拈古頌古評古別古此是諸
大祖師雜毒。大眾我問汝等昔在母胎中六根未開
知覺未動。此是未生已前。看此中還具許多般也無。
及至㘞地一聲。睜眼即見見無分別。張耳即聞聞無
分別。鼻裏有氣嗅無分別。口銜血塊味無分別。手捏
拳頭觸無分別。見母不識母。見父不識父。意無分別。
此是初生一著。看此中還有許多般也無。長至三五
七歲十三四歲。三細並顯六粗齊成。如蠶作繭自纏
其身。如蛾赴燈自燒其體。反以不常為常。不樂為樂。
非我為我。非淨為淨。竟成四倒。執為我見。復有厭苦
欣樂者趣為涅槃。擔著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菩提八
聖道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又背真常為無常
[003-0481c]
真樂為不樂。真我為無我。真淨為不淨。湊成八倒執
為法見。所以佛言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秖
因妄想執著而不見得。及達磨航海而來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乃至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八箇
字如一燈然百千燈明明無盡。何謂體自空寂聻。向
未生已前六根未開知覺未動處薦取。何謂淨智妙
圓聻。向初生時見聞覺知全無分別處薦取。今日新
戒入山惹得老僧挑出許多葛滕。卻也當得入山拄
杖子再與一箇方兒。兩耳擔柴。兩眼挑水。腳板喫飯。
眉毛踢起有人問你作甚麼。漫說道冷灰裏曾爆豆
子。
普說。大慧禪師說盡人間禪病。此是三峰和尚語。然
禪本無病。因學人錯立知見妄自推排。古人目之為
病。如打地和尚凡見僧來問話。便打地。後有人私竊
其杖。令僧向前問話。地惟張口。何嘗有病。百丈禪師
謂眾曰汝等與我開義田。我為汝等說佛法。及至開
田畢。大眾向前求說佛法。百丈展手。何嘗有病。高亭
隔江見德山。山招手。高亭直趨而過。何嘗有病。秖者
三則公案雖出尋常。卻也深險。若謂張口展手是佛
法。遍大地人俱在張口展手。為甚麼不是。若謂張口
展手不是佛法。如何令諸方學人悟去。者裏參來參
去。將謂張口處是佛性展手處是妙心。纔有箇認性
認心底念頭。便落識神。一切禪病生矣。長沙和尚曰
學道之人不識真。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
本。癡人喚作本來人。便是者箇說話。
普說。師據座。首座代參頭請問法要。師云江遊船子
釣。樹唱柳堤鶯。春融三日雨。晚照一溪雲。此是法要
不是法要。座云白雲騎鶴鳥啣風。師云從來達岸者
不必問津梁。座歸眾。乃云坐參一法先以打斷葛藤
頓斷血筋為最義。日用二六時中若有纖毫不如意
[003-0482a]
事關於耳目。則身心不得潔淨。工夫不得親切。又與
未坐參者一般。倘能提起話頭如銀山鐵壁。處處木
馬遊春。在在石人觀戲。似將一箇硬石頭壘在胸中。
行也如是坐也如是。動也如是。靜也如是。美也如是
惡也如是。他日洗面摸著鼻孔。行路踢著指頭。喫飯
觸著缽盂。伸手穿著袈裟。硬石頭嚗地一下七花八
裂。也怪老僧不得。
普說。路行跨水復逢羊。獨自凄凄暗渡江。日下可憐
雙象馬。二株嫩桂久昌昌。此是西天二十七祖讖達
磨入東土底語。前三句事已見過。後一句應見於今。
只是不可錯會。即如達磨五傳至六祖。祖雖接得四
十餘人。只有懷讓青原兩派流行。喚作二株嫩桂久
昌昌得麼。懷讓得馬祖。馬祖得百丈天王。百丈下有
臨濟溈仰。天王下有雲門法眼。青原得石頭。石頭下
有洞山。洞山得曹山雲居。喚作二株嫩桂久昌昌得
麼。逮至宋元時。止有臨濟洞山兩宗。臨濟下有圜悟。
圜悟得大慧紹隆。洞山下有丹霞。丹霞得長蘆天童
紹隆至於龍池。大慧至於朝陽長蘆。天童至於湛然
博山。喚作二株嫩桂久昌昌得麼。諸大老應讖而出。
各有機用。如我大慧說一切宗門病痛盡在普說中。
鍛煉學人偷心盡在入室勘語中。法性寬波瀾闊盡
在上堂秉拂小參中。至於名公書札居士法語。皆是
就機接物應病與藥。千變萬化無所不至。當時得法
者不獨出世禪師。且有名公居士七人。比丘尼二人。
故存語錄三十卷入藏。你看他是甚麼作略。老僧於
此門庭操履二十載。開堂六次總為撐他門戶。比因
前後兩堂首座書記監院維那期主居士特啟老僧
陞於此座。願生生世世同續此脈以報佛恩以報師
恩。且道此中有甚麼奇特。良久云。崑崙奴虯髯客。神
出鬼沒人莫測。有時化作浪淘沙。轉身又是西江月。
[003-0482b]
疑殺天下老禪和。笑倒鬧市古彌勒。毘盧頂上出頭
來。海底紅輪一天雪。
普說。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唯有迦葉破顏微
笑。及至多子塔前傳衣付偈。豈謂後代兒孫全體大
用不載於是。但今之得有一橛。見有一隅。卻也行棒
行喝拈椎豎拂答話下語名曰見地。殊不知早已瑕
玷古人了也。若謂行棒行喝拈椎豎拂答話下語皆
是宗旨。何故獨立五派。既是五派齊行。何故單尊臨
濟。蓋臨濟宗旨悟在棒下用在玄要。所以法源長遠。
然此玄要豈是臨濟獨刱。自古佛佛祖祖箇箇皆具
一句三玄一玄三要。肯自得耳。不但佛法宗旨具此
玄要。即世諦語言百工技藝皆亦有之。所謂百姓日
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有謂臨濟宗旨但以直
捷痛快一著。不用多事。若多事則為旁枝。如是說者
當而不當。然而未然。旁亦臨濟之旁枝。直亦臨濟之
直捷。旁枝直捷取乎棄乎同乎別乎。寧用一半臨濟
乎全用臨濟乎。譬如一箇饅首。已是磨麥為麵和水
合成。只取饅首寧去麥義。取其麥義捨其水麵。殊不
知一取饅首三義具足。棒下知機玄要歷然。不以智
知不以識識。故祖師直用一箇參字即是諸藥引子。
者裏不容不會。必曰立此宗者何謂如以一用饅首
之喻。箇箇盡知過去尊宿奚止千百餘員。獨不肯析
其微細究其底蘊。故臨濟之宗超邁耳。今唯以直捷
之處樹之。則類為諸宿何有臨濟。故我大慧老人中
興臨濟之宗。不唯破碎此宗。抑乃重加註腳。特為學
人不會故耳。如水銀撲地何曾破碎。如源泉放海何
曾註腳。若謂破碎。臨濟自破。若謂註腳。臨濟自註。非
我大慧破註也。試看臨濟棒下得悟之後。乃云山僧
今日見處與佛祖不別。若第一句中薦得堪與佛祖
為師。若第二句中薦得堪與人天為師。若第三句中
[003-0482c]
薦得自救不了。僧便問如何是第一句。濟曰三要印
開朱點窄。未容擬議主賓分。曰如何是第二句。濟曰
妙解豈容無著問。漚和爭負截流機。曰如何是第三
句。濟曰但看棚頭弄傀儡。抽牽全藉裏頭人。復曰大
凡演唱宗乘。一語中須具三玄門。一玄門須具三要。
有權有實有照有用。汝等諸人作麼生會。此第一番
破碎。又云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有時一喝如踞
地獅子。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時一喝不作一喝
用。此是臨濟大師第二番破碎。小參曰。有時奪人不
奪境。有時奪境不奪人。有時人境兩俱奪。有時人境
俱不奪。克符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師曰煦日發生
鋪地錦。嬰兒垂髮白如絲。符曰如何是奪境不奪人。
師曰王令已行天下遍。將軍塞外絕煙塵。符曰如何
是人境兩俱奪。師曰并汾絕信獨處一方。符曰如何
是人境俱不奪。師曰王登寶殿野老謳歌。符於言下
大悟。此第一番註腳。又示眾云。我有時先照後用。有
時先用後照。有時照用同時。有時照用不同時。先照
後用有人在。先用後照有法在。照用同時驅耕夫之
牛奪饑人之食。敲骨取髓痛下針錐。照用不同時。有
問有答立主立賓和泥合水應機接物。若是過量人
向未舉時撩起便行猶較些子。此第二番註腳。又賓
看主。主看賓。主看主。賓看賓。四機亦不離玄要權實
之轉變。若單用直捷痛快一著。不行玄要宗旨。譬如
天下第一等秀才。文雖光芒萬丈。只是不肯做官。以
謂此是功名於我無益。殊不知做官理事全是文章。
出入門戶何曾離得。若直體究玄要句法依樣描模。
不會本命元辰下落。譬如宋儒只能做得四書註子。
不能說得本文章句。若是會得。本也本得。註也註得。
玄也玄得。要也要得。直捷也直捷得。多事也多事得。
正也正得。旁也旁得。他元不是死煞底物件。老僧不
[003-0483a]
妨於臨濟破碎中更加破碎註腳外更加註腳如何
是第一句權衡一把秤如何是第二句一句梅花詩
如何是第三句十字街前走馬燈如何是金剛王寶
劍為斬不平如何是踞地獅子坐斷舌根如何是探
竿影草你也須是箇人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晝
夜十二時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只見拄杖子不見老
僧如何是奪境不奪人老僧放下拄杖子如何是人
境兩俱奪夜半老僧不行棒如何是人境俱不奪老
僧慣打人如何是先照後用我也為你著忙如何是
先用後照你也直須自著忙始得如何是照用同時
一擊雷聲天下響如何是照用不同時落花有意隨
流水流水無心送落花如何是賓看主飛鳥投鏡子
如何是主看賓江洲宿白鷺如何是主看主琉璃碗
盛夜明珠如何是賓看賓明月蘆花一片白大眾若
有箇旁不肯底出來云老和尚寐語作麼我也只得
低頭歸方丈。
小參
小參做工夫猶如喪卻生身父母行也思坐也思又
如負卻許多錢債行也愁坐也愁又如一人與萬人
戰不容眨眼又如墮入千尺井中單單只求出井所
以道一念萬年去寒灰枯木去一條白練去此正為
學人下箇做工夫底註腳昔有觀桃花而悟者有聞
擊竹而悟者有觸翻溺器而悟者總是念念逼拶忽
然到滑石頭上嚗地斷碎地折便爾七通八達去也
時節到來妙理自彰。
小參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者無字
如惡龍出洞疾風暴雨轟雷掣電無論山石叢林一
水拖盡到者裏始會得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本來面
目現現成成若是純任狂慧一向與無明撕結他時
惡龍有分既然如是何不早在聚雲寺裏變箇惡龍
[003-0483b]
從自己四大色身中發起疾風暴雨轟雷掣電將無
始以來習氣窩無明窟人我山煩惱礦現前理障事
障佛見法見一齊拖盡成一箇空空洞洞底物事好
喫老僧一頓拄杖子。
小參祖師門庭魔來殺魔佛來殺佛若起佛見法見
文殊墮入鐵圍山何以故只為諸人昧卻平常心地
著於奇特妄想纔聽說箇三身四智五眼六通菩提
涅槃真如佛性一箇箇聚頭商量胡思亂度以為上
上奇特事正如世人差愛異言異服一般若是說箇
饑來喫飯困來打睡冷來穿衣熱來揮扇便爾錯過
去也試看古人問如何是西來大意庭前柏樹子何
嘗奇特如何是本身盧舍那與我過淨瓶來何嘗奇
特如何是善知識燈籠露柱貓兒狗子何嘗奇特奇
特且置直今喚甚麼作平常心地良久云每日起來
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小參舉雲門云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
形山將燈籠來佛殿裏把三門向燈籠上老僧者裏
則不然涅槃之鄉常寂之國中有些子密在糞缽將
崑崙來大地裏把八海向崑崙上恁麼道與雲門是
一是二。
小參學人做工夫參話頭先從者一副臭皮袋上痛
劄一過你看髮毛爪齒皮膚筋骨是地性涕唾精津
血液涎沫是水性暖氣是火性動轉是風性四大分
張只今做工夫參話頭的又在何處安身立命若在
者裏參窮之極忽然見得如世小兒藏蒙相似即云
在者裏師復作貓一聲。
小參師云看箭以拂子東指云者一箭射透十方世
界一切眾生性靈只令山頭翻巨浪海底熱烽煙枮
木口喃喃髑髏淚潸潸以拂子西指云者一箭射斷
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命根只令撒手墮懸巖吐舌如
[003-0483c]
匾擔打碎頻伽瓶扯斷紅絲線以拂子上指云者一
箭射開十方世界一切眾生慧眼只令頂門光亞豎
驀直走金蛇百千手臂百千執萬億毫端萬億花此
是涅槃經上三點老僧用作三箭卻也當箭即𠁼當
𠁼即箭不曾是釋迦眉毛在下衲僧鼻孔掉轉僧問
射斷命根後如何師云斬釘截鐵進云如何是鼻孔
掉轉師云斑竹筒。
住金陵觀音庵小參從上古人單要明心見性所以
世尊上座文殊白椎世尊便下座逮至達磨安心二
祖懺罪懷讓打牛行棒行喝豎拂畫相皆未嘗違背
又天竺波羅提對異見王語其略曰王若見性必在
作用其作用者當有其八在腹曰胎生下名人在眼
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舌談論在手執捉在足
運奔遍現俱該法界收來在一微塵知者喚作佛性
不知喚作精魂末代學者不識飯是米做衣是綿成
混於宗師門下學得幾句轉語記得幾則公案未得
謂得未證謂證出了山門狂走四方向無智人前胡
打亂喝或遇哺啜[飢-几+藍]糝一頓伸腳高臥鼾鳴達旦鳴
呯是道果若是易得耶果若是行履耶果若是證悟
耶昔神光未見達磨頭痛半日先變骨為五峰雪腰
斷臂方許可字馬祖得心於懷讓後執勞一十五年
末後開堂猶令侍者問得三十年不少鹽醬之語始
為法子長慶坐破七箇蒲團趙州八十行腳似者等
勤苦艱辛較今之參禪者則從上老宿與之提草鞋
亦無用處所以五祖衣缽不付神秀上座而付有髮
碓頭我固不當如是饒舌恐漸漸支離習染成風卻
又辜負現前出手眼之人。
小參末法時代去聖遠矣所出法門苗裔多務馳逐
蕩喪己靈縱有參禪慕道者亦各任性擔板墮入狂
慧執著之見每見棒喝堂中有順朱填墨者矣棒喝
[003-0484a]
室裏有敲關擊節者耶臨濟云大凡演唱宗乘一語
中須具三玄門一玄門須具三要有權有實有照有
用汝等諸人作麼生會復以四喝四賓主四料揀重
重顯示況復曹洞之三滲漏五君臣五王子彼雖出
自青原最初同一心宗既會得臨濟宗旨必會得溈
仰雲門法眼三宗三宗既會則曹洞之宗當會矣天
目中峰有五家之評謂溈仰嚴謹曹洞細密臨濟痛
快雲門高古法眼簡明然五者果可缺一乎用痛快
以絕狐窠使學人遊於細密而嚴謹居處自然高古
發藥自然簡明何不可之有哉今也不然且言飲酒
食肉無非宗旨持戒習定俱成繫縛長髮彩衣高歌
談笑謂為出格標榜吾是以痛哭也流涕也長太息
者也諸仁者寧可不作佛不作祖斷不可不具三無
漏學以趨百尺之竿頭以究五宗之玄旨也。
小參大凡學人請益問處真實方見答處的當若問
答相違則聾瞽不相入矣不見雲門大師出語高古
不墮常流後至曹洞門庭循規蹈矩細細討論正見
他法海神龍能大能小能昇能隱纔顯出老作家手
段到乾峰峰示眾云法身有三種病二種光須是一
一透得更須知有向上一竅門出眾云秪如庵內人
為甚不知庵外事峰呵呵大笑門云猶是某甲疑處
峰云你是甚麼心行門云也要和尚相委峰云直須
恁麼始得穩坐地門云喏喏到曹山山示眾云諸方
盡把格則何不與他道卻令他不疑去門出眾云密
密處為甚麼不知有山云秪為密密所以不知有門
云此人如何親近山云莫向密密處親近門云不向
密密處親近時如何山云始解親近門云喏喏到疏
山山上堂云病僧咸通年前會得法身邊事咸通年
後會得法身向上事門出眾云如何是法身邊事山
云枯樁門云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山云非枯樁門云
[003-0484b]
還許學人說道理也無山云許門云和尚道枯樁豈
不是法身邊事山云是門云道非枯樁豈不是法身
向上事山云是門云秪如法身還該一切也無山云
法身周遍豈得不該門指淨瓶云秪如淨瓶還該法
身也無山云闍黎莫向淨瓶邊覓門禮拜直者三段
因緣一一透得可為萬世法程見地行履無不具足
若有箇旁不肯底道和尚喫了常住飯為甚打別人
葛藤但向道病多諳藥性得效敢傳方。
小參不道無禪只是無師師勝資強古有明鑑昔者
大慧祖師初參奉聖初問云承和尚有言金蓮從地
湧寶蓋自天垂為是神通妙用為是法爾如然初云
金蓮從地湧寶蓋自天垂慧云鸞鳳不栖荊棘樹燕
雛猶戀舊時巢初云多年不見你有許多說話慧云
只如適纔僧問昔日世尊今日和尚又作麼生初喝
一喝慧云者一喝未有主在初取拄杖稍遲慧云掣
電之機徒勞佇思拂袖歸眾據他者些作略已是慣
排陣勢臨陣不怯底手段後參湛堂準準云你今日
為甚麼鼻孔無半邊慧云寶峰門下準云杜撰禪和
一日侍準入鄉村準指王十官人問曰此官人貴姓
慧云姓梁準以手抹額曰怎奈姓梁底少箇襆頭慧
云襆頭雖無鼻孔彷彿準云杜撰禪和乃歸僧堂看
經準問云看甚麼經慧云金剛經準云是法平等無
有高下為甚麼雲居山高寶峰山低慧云是法平等
無有高下準云你到做得座主使下秪者三劄從前
臨陣慣敵底鎗刀器械都不見了又參圜悟悟令下
東山水上行底語連下四十九轉不契一日圜悟在
天寧上堂舉僧問雲門如何是諸佛出身處門云東
山水上行若是天寧則不然設有僧問如何是諸佛
出身處但向他道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慧於座
下始有悟入自謂暢快平生悟見而謂曰也不意你
[003-0484c]
到者箇田地可惜死了不曾活得不疑言句是為大
病不見道懸巖撒手自肯承當絕後再甦欺君不得
又令參有句無句底公案苦參不入問悟曰和尚昔
曾請益師翁來師翁有語不妨拈出悟曰老僧曾問
先師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時如何先師云描也描不
成畫也畫不就又問樹倒藤枯句歸何處先師云相
隨來也慧於此方得徹悟遂舉淆訛公案答無滯礙
大眾你看此老若不遇湛堂圜悟兩員真宗匠早已
墮入野狐隊裏要且是他虛心受鍊實領鉗錘纔得
如是透脫所以語有真語有實語有相似語有合頭
語量有現量有比量見有了了見有相貌見果能透
得者些關節始可喚作真正師真正禪莫只學箇名
字禪和子口口吐出野狐涎將來有甚麼用所以古
人道參須實參悟須實悟閻羅大王不怕多語。
小參舉長沙岑命僧問惠安因緣師云長沙老漢未
守本分且要管人屋上霜惠安長老退已讓人卻也
受屈不少古人道心如工技兒意如和技者五識觀
技眾看來大好一場曲調一箇運籌帷幄一箇折衝
千里一箇死守聊城惹得箭頭帶紙倘不是五丁力
士自西來一向危乎高哉則屙金鐵牛作麼生到得
浣花溪裏去。
小參舉萬法歸一因緣師云者不唧溜漢動轍說萬
稱一較百數千且要見丁子有尾若不是趙老在大
日山中推出一箇無孔錘來依舊教人郎當不少。
小參舉臨濟云有一無位真人在汝等面門出入未
證據者看看師云聚雲者裏又不然三世諸佛歷代
祖師一切天人阿修羅等俱在無位真人面門出入
已證據者不消看得未證據者不消看得恁麼道有
過無過。
彌陀會圓滿請小參佛界世界皆在一心十善十惡
[003-0485a]
不離方寸迷雲覆之淨地乃成渣滓日輪照之濁土
盡是琉璃又安知日可冷迷可悟復乎無住之本也
老僧恁麼道不過效雲仙之扇耳切不可認卻紅羅
昧卻面目復頌曰從是西方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
宿列張十萬億佛土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爾
依位住有佛世界隨緣自在手把豬頭口誦淨戒名
曰極樂綿絮為腳先喫冷淘後喫餺飥其土有佛在
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號阿彌陀上宮秦娥春
草碧色秋水綠波今現在說法付了言無法各各須
自悟悟了無無法。
小參舉靈雲睹桃花因緣師云打破鬼門關日輪正
當午一箭中紅心大地無寸土玄沙聞得不免倒退
三千里靈雲見得依舊暢快平生何故酒逢知己杯
杯樂話不逢時句句愁。
小參舉乾峰舉一不得舉二因緣師云乾峰老漢雖
解山頭鼓浪海底揚灰怎奈跛腳雲門原是慣吞秦
時𨍏轢鑽底人出來道箇南山起雲北山下雨管教
乾峰只得趁風倒雨壇一場敗闕。
嗣法孫燈慧重梓
吹萬禪師語錄卷之三終
[003-048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