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433 紫竹林顓愚衡和尚語錄-清-觀衡 (master)


紫竹林顓愚衡和尚語錄卷第四
住南康府同安寺嗣法門人正印重編


法語



示道生夏居士



淨戒弟子夏音本新安人。客於湖南邵陵有年矣。其
志好書好靜。在同道中謙柔閒緩端肅澹如。為人所
重。予自五臺散席孤露江南二十餘載。多居雲霧之
巔。因積異疾於甲寅春詣邵陵就醫。賴眾檀越結庵
於雙清磯。後為調息病軀之計。戊午春居士偕一二
侶造予寢室。一見如故。稍談愈契。別去孟夏居士以
書通意。乞諸佛淨戒予謂居士般若根深。乃能觸發
如是之速。遂許可。至後四月八日來庵營齋集眾。於
十方三寶座前自言歸依佛法僧寶。受持五戒。如是
三說。病僧為證明。從此相見益勤。相談益深。語益忘
而理益明矣。病僧自撰禮觀音文。以授居士。居士依
法薰脩。雖在稠人眾會中一無懈廢。予謂居士曰若
肯出家當大弘宗教。承病僧願也。居士曰弟子有老
父老母在。若終父母之事決從師矣。庚申居士接家
音。父病篤。二子因痘俱病。目居士雖有歸事之行。其
心澹泊如常禮誦不輟。諸人所難。予歎服。居士勝我
遠矣。此等定力不是一生一劫而來。乃能堅固若此。
居士將行。拈香請益曰。弟子此一回老父病愈。事養
期年方來。若父見棄。有意廬墓三載。大師可許否。病
僧摩頂謂曰居士真吾弟子。所言皆予未遂心願。居
士行之。即病僧行也。乃為發宣此行。若論佛祖無別
奇特。即此一孝心便是。但擴而充之。深而遠之。即與
諸佛諸祖把手共行。經云釋迦牟尼佛成無上覺。初
結菩薩波羅提木乂。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
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是知諸佛無量法門。不出
一戒藏。一切戒法。不出一孝行而已。是知菩薩萬行。
[004-0674a]
以孝為本。即釋迦老子說法四十九年。不過發揮此
孝差別之相。乃至末後拈花亦此一事。西天東土禪
講諸師雄談闊論。拈椎豎拂皆此一事。總之世出世
間。聖賢玅行世諦語言盡虛空界。無芥子許非孝道
也。孝順也。順根本而行故。稱為孝。世人以父母為根
本。是以順父母者曰孝。世人只見父母是根本。不知
天地是大根本。是大父母。如水中魚。小魚秖認大魚。
是父母不知水是大父母。設無水。大魚小魚俱無建
立。是知水是魚之大父母。天地為萬物之大父母。世
間聖賢悟此。乃體天地之心。仁覆一切。乃至鱗甲羽
毛蜎飛輭動草木之屬。不妄毀傷。咸生愛護。此孝望
凡常可為大矣。猶未也。天地是生生之機。生生以無
生為本。是以界外聖賢修空趣寂以順無生。此孝較
前似深一步。猶未也。趣無生尚有背向。猶有住相。不
知無生。以無住為根本。是以諸佛菩薩隨順無住妙
心。終日生死。終日涅槃。終日涅槃。終日生死。者邊那
邊無障無礙。方名究竟覺。究竟覺即孝之究竟處。是
名大孝。廣大孝。最大孝。無上孝。無住孝。無餘孝。圓覺
經云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即隨順淨覺。隨
順即孝順也。是知成佛。但滿其孝心。豈別有奇特玄
玅哉。居士此一行一步要踏著此一孝字。亦要步步
莫踏著此一孝字。若踏著時行也為斯。住也為斯。坐
也為斯。臥也為斯。視聽言動莫不為斯。如是行去。咳
唾掉臂皆無違也。此事孝也。若不踏著時。行也無為。
住也無為。坐也無為。臥也無為。視聽言動俱合無為。
如是行去。繁興鼓躍皆無為也。此理孝也。古人云終
日穿衣不曾掛著一絲縷。終日喫飯不曾囓著一粒
米。終日行不曾踏著國王地。終日動不曾觸著太虛
空是也。若理事兼行可謂孝之極圓。居士如是行去
雖與病僧遙隔千里。常在目前。居士作禮喜曰今日
[004-0674b]
在大師前方知一字法門。書海墨而不盡。今日自信
可稱音本真是道生。病僧曰善自護持。


示都護稚隆李公



都護李稚隆公湖之蘄陽世家。父兄伯叔皆冠蓋文
武森然名族也。公初為中丞府參軍。次推都護備兵
都梁。都梁雞肋之地。不足以當長才。每寄興於詩酒
之間。因有都梁游草而司院及諸當道無不改觀推
重。公間。禮司院。道經邵陽會予五臺庵中談次。偶曰
余貪癡猶可。唯嗔疾難遣。每為忿怒所苦。禪師何以
指示。病僧曰果無貪癡。嗔從何生。公默契其旨。復為
演之。曰心無善惡。善惡從緣耳。法無善惡。善惡從心
耳。如貪嗔癡本不善法。聖賢以無我心用之則成功
德林。戒定慧本善法。凡夫以有我心用之。則成煩惱
藪。是則諸法無性。緣會而生。識得緣生無性。則知諸
法本空。諸法既空而貪嗔癡何由生耶。原其貪嗔癡
皆一我愛也。因不明諸法無性無我。妄認為實。故生
我愛。因愛我故而生貪著。因貪著故或有人損我欺
我則生嗔恨。是則嗔恨由貪著我故。豈有不貪著而
有嗔耶。是嗔從貪生實矣。貪從我生亦實矣。而我因
不如實知諸法無性故耳。書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總一我字。有體聖言以功力降伏我心。若不如實知
無我處。我根終是難拔。是故世之學舌尖筆尖。每言
毋固毋我。及觸事當情。我心熾然猶在。是不如實知
無我之過也。抑人與物不出身心兩法。身有形礙。可
觀食息取捨。有實作用。如何得撲滅而謂無我耶。心
有知覺。可驗視聽言思。有實受用。如何得寂絕而謂
無我耶。試為密照觀察即如實知也。且人身雖有形
礙。可觀食息取捨。總不出堅溼煖動四相。髮毛爪齒
皮肉筋骨髓腦垢色是堅相。屬地大。唾涕膿血津液
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是溼相。屬水大。煖觸之相
[004-0674c]
屬火大。動轉之相屬風大。人之一身檢點將來不過
此四種物。將地大為我耶。水大為我耶。若地大是我。
豈有智人認著髮毛爪齒等物為我耶。若髮毛爪齒
等物非我。隨人欺凌也好。委曲也好。詬罵也好。苦觸
也好。何必貪愛而生嗔耶。若水大是我。豈有智人認
著唾涕膿血等物為我耶。如唾涕膿血等物非我。亦
可隨人欺凌亦得。委曲亦得。詬罵亦得。苦觸亦得。亦
何須貪愛而生嗔耶。火大風大亦如是觀。而四大非
我實矣。人所欺凌委曲。乃欺凌委曲四大。非欺凌委
曲我也。然四大非我易明。而人多有計心為我。最是
難破。以能視聽言思。能生死往來有實主宰故。此亦
不如實知心亦無自性。試為研之。此心因四大和合
妄成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和妄有緣氣於中積聚。
思量計度假名為心。若離四大六根此心畢竟無體。
將何為我耶。又則此心有四數曰受想行識。欲將孰
為我耶。若都是我則成四。我豈有一身而有四我。若
此四心非我。隨人欺凌亦好。委曲亦好。詬罵亦好。苦
觸亦好。亦何須貪著而生嗔惱耶。設有欺凌委曲乃
欺凌委曲受想行識。非欺凌委曲我也。如斯撿點。若
身若心俱非是我。不應身心外別有一物私為我也。
是則身心非我實矣。聖言毋固毋我亦是率性之言。
人肯率性而行。則貪嗔癡皆成功德聚。又則此身四
大合和曰生。四大散離曰滅。生則先從風生。滅則亦
從風滅。此身先因父母欲念欲行而有。首楞嚴經云
觀身動止。觀心動念。皆是妄緣風力所轉。是則父母
最初欲念。及淫躬摩蕩皆屬風大。摩蕩既久淫躬發
煖屬火大。是因風大相摩而生火大。淫躬既煖相蒸
而生津液。屬水大。是因火蒸而生水也。津液既交結
以成胎。屬地大。是因水火結成土也。是知此身生起
先因心動有風。因風有火。因火有水。因水火相結有
[004-0675a]
地大。又滅則亦先從風滅。如人能視聽言思食息往
來。皆風力所轉。奄忽氣絕神逝。不能視聽往來。是風
大息矣。初殞之人。雖無風力動轉。身猶煖。火大尚在。
殞久之身冰冷。火大亦息。如瓶中貯火。開口透氣。火
竟不息。覆口無風。火即隨滅。是則身之風大既息。火
亦隨息。所以久殞之人。身無煖氣。風火相持相蒸。能
生津液。風火既息。津血不生。故殞久之軀化為膿汁
乾枯唯白骨在。此時水大亦息。白骨屬地大。白骨久
之又久化為灰塵。散盡歸于虛空。到此時打破虛空
尋前所愛之身畢竟不可得。而此身生從風生。滅從
風滅。是此四大幻生幻滅詳矣。如何于此腥臭四大
之上妄生我愛。起貪嗔癡而自纏縛。又則此心原是
六塵緣影。色來分別色。聲來分別聲。如鏡現相。青來
現青。黃來現黃。若離六塵。則此分別心畢竟無有。如
何將此分別生滅去來之心妄執為我。起貪嗔癡而
自迷顛。若人時時檢點身心。密照觀察。明知無我。則
貪嗔癡不待功力降伏除遣而自不生。或曰若身心
畢竟無我。則業報輪轉聖賢脩證皆成烏有。謂聖賢
脩證業報輪轉則不無。皆無性無我故也。若有性有
我。凡則決定凡。聖則決定聖。又豈容脩證哉。又若有
性有我。此則決定此彼則決定彼。又豈容輪轉哉。因
斯無性無我。故有業報輪轉聖賢脩證。是則世出世
法皆是因緣合和幻有。更有真我一著唯人自悟始
得。無容言矣。


示五峰梁居士



湖南武攸紫陽五峰梁老居士。忽悟生緣有盡。欲作
來福。入五臺飯僧。從予受優婆塞戒。法名音範。受戒
訖。一日白予曰。老朽七旬。明知念佛成佛。但妄想不
能遣。被他擾亂。不奈其何。求師指示。予曰居士年已
七旬。還有好衣服不曾穿著麼。曰弟子七十年來本
[004-0675b]
地麤布衣服已穿足了。予曰居士還想好絲綿絹帛
穿麼。曰弟子田舍人家。豈妄想于此。予曰居士還有
好飲食不曾嘗著麼。曰若論本地麤茶澹飯。七十年
來皆已喫足。不過只是者箇滋味。若貴人之食。天人
之供。非弟子所望。予曰居士還想買田地起房屋麼。
曰弟子田地可以供朝夕。房室可以蔽風雨。縱無田
地房屋。七十歲人亦不復作意于此。予曰居士還有
恩不曾報麼。還有冤不曾報麼。曰弟子曾未有冤。縱
有今為佛弟子。只有解又豈肯結耶。世間小恩頗酬
一二。佛祖父母大恩。非一生一世可能酬盡。隨分做
去。亦不敢強作。予曰居士還有子孫之念未盡麼。曰
今幸有二子數孫侍前。頗知承順。不可謂之無子孫。
若是子孫後事。隨他各人自己帶來自己受用。天地
鬼神尚不能與奪。弟子又豈能與之耶。子孫後事亦
不敢妄慮。予曰老居士還有長壽之想麼。曰福壽亦
是前緣。非一時妄想可致。若一時可想得。諸人皆可
想得。古今皆有不老不死的人。從古至今有幾人常
住。若論仙壽夭壽。亦非一時可想得。弟子今則年迫
七十。往前縱多活幾日。只有老景衰景苦景。決無三
十二十歲強壯之樂境。又壽固當愛。能作為有益事
能修行能報恩可矣。而今頹齡之人。只是喫飯穿衣
而已。今日如是衣如是飯如是大小便利如是男女
奉事。明日亦不過如是衣如是飯如是大小便利如
是男女奉事。有何新鮮有何增益。依弟子拙見。人至
七十歲壽可知足。往前再有不得不受。若無亦不敢
妄求。予曰居士七十年來衣也穿足飯也喫足。子孫
足。童僕足。田地足房屋足福足壽足。禮懺誦經冤親
平等。事事都足。謂妄想不能遣。還妄想個甚麼。曰不
知不覺便亂想去也。予曰此是無計散亂。非善惡妄
想。吾今與汝指示一大妄想。則一切妄想都遠走高
[004-0675c]
飛去。若論居士事事都足。只是一件妄想不曾足。只
不曾見阿彌陀佛。如今只是要見阿彌陀佛。茶裏飯
裏只想見阿彌陀佛。行住坐臥念念相續只是者一
個妄想。如鐵囫圇相似。無斯須縫罅。一切妄想如何
得入。若一切妄想不能擾亂。當下便是解脫身。後決
定往生安養。面見彌陀。悟明心地。既悟明心地。百千
三昧無量法門了然當下。豈非頓登佛地。居士唯唯
領旨。晝夜只是一句阿彌陀佛無有間斷。與二子朝
夕課誦無少懈廢。二子善能承事。孝敬如手足之應
心。和合無礙。可謂難其父難其子。誠德星聚于一門。
金剛種子自一會而來。不然何父子上下同志同心
同見同行。若此在昔維摩詰龐公蘊。雖示居塵勞而
超然劫外。彼出正法象法時不足為難。若居士父子
出於今時末法之末運魔強法弱。而能全家和合。遊
心世外。實為甚難希有。若在名邑大邦。佛法興揚之
地亦不足為難。出此偏方僻地。曾不知三寶為何物
之處。而能挺然獨立。諦信無疑。不為患難逆境之所
移異。更為甚難希有。此非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
善根。曾於無量百千佛所種諸善根。乃有今日之信
根信力。如居士生平善行筆不能盡。描將來所作亦
不能先述。但麤計目前一二以鳴其後云耳。


示若訥舒公工夫切要



向上一事本無迷悟。豈容修證。既不容修證。何處得
工夫來。凡說工夫都是第二門頭事。雖是第二門頭
事。免不得做一番始得。做到那工夫不到處。知見不
行處。方見得本無迷悟修證。而不礙修證工夫。其修
證工夫總為消磨無始以來妄想習氣。又妄想習氣
雖多總不出我愛為根。若大丈夫將無量無邊妄想
習氣揉成一箇我愛。以金剛王劍一揮直斷。是謂頓
登佛地。古人謂撒手懸巖處。分身萬象中是也。倘未
[004-0676a]
能頓斷。便漸漸消除如是愛根。深隱微細。潛伏藏識。
游戲諸根無少間斷。若不諦審諦觀細微覺照。一坐
之間被他牽的天堂地獄走幾旋。復猶不覺知可不
慎哉。如斯我愛雖是游戲。諸根最切要處有三身語
意是也。如是三處我愛出入最多。向此三處把定不
要他行。或伏或斷諸根自然清淨。首楞嚴經云一根
既返源。六根成解脫。一根歸源六根尚爾解脫。此以
三處伏斷諸根豈不清淨。肯向此三處做手腳是為
切要。凡身妙行。行止安詳。先人後己。勿矜倨。勿掉舉。
凡語妙行言辭柔軟。悅可眾心不違諍。不譏謗。凡意
妙行舉心動念平等一照。弗憎愛。弗彼此。若于此三
處隄防。使我愛不行。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事事
圓備。超凡入聖。亦不越此是謂出世大功德。出世大
名稱。世之功名誰與語焉。離此別求功名別求工夫
別求玄妙別求解脫予不知也。若于我愛不除。縱得
玄妙工夫。深禪大定。智慧神通。皆為魔業。若于我愛
不除。人前不須說道理。說道理何為。人前亦不須談
佛。談佛何為。不唯不須談。亦不必信佛敬佛。既不從
佛所行。信敬何為。此是老實說話。肯虛心一照。未始
不無小益。若依此做工夫。又不必待林下時即。從今
日始即從今日立地成佛。若待林下時纔做工夫。即
屬休憩枯槁之行。若是向上人行。履決然不待。人都
為一待字。擔閣了一生。去也信之信之。


示屏伯王公



若論此事。不揀在家出家。貴在極力承當。便能立地
成佛。屏伯王公年二十一歲。穎悟不群。內外博涉。蔬
食已久。身心益壯。是知從清淨慧根中來。勝性乃爾
精純若此。崇禎元年二月十九日。公造本庵。受佛淨
戒。病僧為證明。特曰戒之本體。未受之前不曾失一
毫。既受之後未嘗得一毫。其授受得失之跡皆隨妄
[004-0676b]
想分別耳。公之根性猛利。當究戒之本體。然本體既
明。行跡無往而不隨順矣。行跡者。迷悟染淨聖凡因
果。得失去來是非憎愛是也。本體者。本無明昧清濁
善惡業報。持犯取捨有無起滅是也。若不識戒之本。
體縱使戒行十成清淨。坐寶蓮華游十方界。成等正
覺轉大法輪。皆生滅門中事。肯能頓超生滅。但看生
從何來。滅向何去。看得生無來處。即生本無生。看得
滅無去處。即滅本無滅。生滅既空。何處得有賢愚貴
賤。長短高下。差別等相。若於此處放捨身命。是謂頓
超生死。是頓登佛地。是隨順覺性。是謂金剛戒體。而
苦樂榮枯毀譽起止。又豈能間奪哉。若然者便能出
沒自在。逆順逢源。觸處無礙。方是持戒到家。真實受
用。大解脫田地。爰公之尊大人。六來長者與病僧有
方外之好。凡書問往來唯以此事提撕。見諦高明。機
辨精銳。六來長者曾受教于塘南王公。塘南王公與
五臺陸公密契斯道。皆法門正眼。陸公深入達觀大
師之室。則知公今日信佛冥心向上。實道脈有宗。可
謂源遠而流長也。


示菩薩戒弟子公茂謝居士



楚南古潭湘中。昔時佛法興揚之地。南承衡嶽。東接
道吾石霜。西連大溈芙蓉雪峰龍牙。北近德山龍潭
藥山夾嶺。觀當時諸大老。往來上下湘地。乃咽喉之
所。其興揚光景不言可神會矣。病僧甲戌秋循方乞
食。謁諸祖道場。過湘中度歲。于李公園中。率同志者
六人乞佛淨戒。病僧為證明。公茂謝居士更有超然
處。是知湘中之地。佛法靈氣尚在。公一日請益曰。諸
佛向上一事可得聞乎。病僧曰若論向上一事諸佛
諸祖亦無可奈何。因無可奈何。所以諸佛諸祖退身
一步。向第二門頭拈花豎拳。言向上言本來面目。皆
無可奈何之舉。總與那邊不相應也。圓覺經云應當
[004-0676c]
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
幻者。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
諸幻。首楞嚴經云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滅
生俱盡。無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則名自然心生。生
滅心滅。此亦生滅。又云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
離。離合俱非。此句方名。無戲論法。祖師云與麼也不
得。不與麼也不得。與麼不與麼亦不得。大抵諸佛諸
祖只是一味鏟削去。令人妄想滅盡。而本有自現。病
僧不然。只教人增妄想。妄想增到極圓。亦與本體不
相違背。居士可信否。公曰請和尚指示。病僧曰居士
即今在甚麼處。公曰不知。曰觸公頭覺痛麼。公曰覺。
曰觸公足及左手右手覺痛麼。曰覺。曰正覺痛時還
護惜否。公曰護惜。曰離身一寸還覺痛麼護惜麼。公
曰尚不覺痛護惜甚麼。曰則知公妄想只遍一身只
護惜一身而已。公欲頓超佛地無別奇特。只將一身
妄想充而廣之。廣之又廣至於周遍法界。則與諸佛
同體平等。初將自身妄想。護惜自身之念。護惜父母
妻子。與護惜自身同。又護惜奴僕象馬牛羊雞犬貓
豕。乃至室中蛇蝎蚰蜒蚊蚋蚤蝨螻蟻等物。一一護
惜。又護惜宮室飲食衣服。書劍等物。是一身之妄想。
能周遍一家是為一家之長也。又將此妄想護惜鄰
友親眷。周於一方一境乃至四鄉。此妄想周遍一邑
即為一邑之長也。又復周於一郡一邦一國即一郡
一邦一國之長也。又復周於鄰國諸國一小洲諸小
洲乃至周於一南贍部洲即一洲之長。乃鐵輪王也。
又復周二部洲三部洲四部洲此妄想既周一四天
下即金輪王。為四天下之長也。乃至周鄰四天下或
十或百或千或萬乃至周遍百億四天下。上至非非
想處。下至阿鼻大地獄。若此三千大千世界同一個
妄想。苦樂均等即三千大千世界之長。乃一世界之
[004-0677a]
佛也。若周相鄰三千大千世界。或十世界。百世界。千
世界。萬世界。乃至恒河沙數世界。乃至周遍一世界
幢。或十世界幢。百世界幢。乃至不可說世界幢。是則
盡一世界海同是一個妄想。此一世界海中所有世
界。所有諸佛。所有眾生。一一莊嚴一一供養一一度
脫。是一身之妄想廣之至於一世界海也。又將此周
遍一世界海之妄想周於鄰世界海或十或百或千
或萬至於恒河沙數世界海。或百千萬億恒河沙數
世界海。至於一佛剎微塵數世界海。乃至百千萬億
佛剎微塵數世界海。廣之至於盡虛空遍法界一切
世界海。同一妄想周遍護念。如護惜現前一身等無
有異。是將一身妄想等遍法界其廣大何如哉。若果
以一身妄想廣至法界。返觀現前一身若有若無何
生何滅何彼何此何苦何樂何染何淨何聖何凡。即
一日萬生萬死又何為慮哉。豈不是大解脫大自在。
豈不是頓登佛地亦能超佛越祖去也。或曰縱使一
身妄想等遍法界。或可頓同諸佛。何能超佛越祖。曰
此妄想既等遍法界。此一真法界中豈有佛祖名位
耶。是頓能超佛越祖非虛語也。又則諸佛諸祖一味
鏟削去。病僧一味增長去。即將妄想作等法界智如
捏土成金。取水是酪。手段迥與諸佛諸祖不同。此亦
有超佛越祖標格。居士應諦信之力行之可也。


示淨戒弟子覺華林公



若論此事無別奇特。只是放下身心便能頓超佛地。
今時學道種種取捨。要求妙悟要求辨才要求出生
死要求大自在。乃至要求超佛越祖皆是取捨之心。
我見未忘也。若無我見則種種馳求當下停寢。豈不
是大解脫人哉。古云苟無煩惱等病。法身當處現前。
是為明證。是則種種取捨煩惱起於我見。我見本於
身心。故身心放下。萬事畢矣。若放身心不下。當行時
[004-0677b]
看是何物。行坐時看是何物。坐住時看是何物。住臥
時看是何物。臥行住坐臥莫放絲毫縫罅。時時照管
自有看破時節。到那看破時。諸佛將光明相好之身。
廣大智慧之心放在面前。亦無愛樂。何以故。從門外
入者不是家珍。自能於無身中現種種身。於無心中
現種種智。盡未來際變現無窮。從此諸佛諸祖尚不
能瞞頇。而世間諸法又豈能障礙哉。豈不是頓超佛
地是妙法門。宜盡心焉。


示熙明周居士



邵陵周子號熙明。宿植德本。具大根器。幼年性多自
嗜。聞人說佛不言信。不言不信。但默之而已。病僧居
邵陵十餘年。未曾一識公面。一日同若訥公至庵聚
首深談。而信心愈堅。供養日密。相見日新。是知佛性
轉變在因緣時節。非人力所能強也。宅內修香水樓。
上供阿彌陀佛莊嚴佛像。務肖佛是求公。一日來庵
中痛為發之曰。聞公造佛欲求滿月像無異於佛是
否。曰是。但匠人不如意無如之何。病僧曰佛化身有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受用身有佛剎微塵數光明
相好。佛自受用身光明相好等遍法界。唯佛與佛乃
能知之。縱地上菩薩不能知其少分。況地前菩薩乃
至緣覺聲聞人天智慧可能知之耶。上至菩薩下至
聲聞緣覺人天所有智慧。盡未來際求佛受用身光
明相好不能知其少分。況自受用身可得知之耶。是
以菩薩乃至三乘人天智慧欲以色相肖佛皆未能
得。況世間一凡品之匠何能以色相而肖佛耶。故欲
色相肖佛不如求心肖佛為得矣。心肖佛者先觀佛
無無明。自應莫生煩惱。觀佛無嗔恨自應常生慈悲
心。本是佛體而又同佛慈悲喜捨之用。體用肖佛非
佛而何疑哉。豈不是頓登佛地。豈不是成佛妙門耶。
公肯其說。復為探之曰。公今所造佛是心佛不是心
[004-0677c]
佛。公曰造雖因心但色是外相豈可認作真佛。曰如
何是真佛。曰心是真佛。曰何者是心。曰慈悲喜捨豈
不是心。曰心則是心未必就是真佛。若論如來遍法
界智慧色相皆屬外相。皆心之用。非心之體。若得自
心本體即是如來清淨法身。何內何外何真何假。何
心何色之分別耶。古人云識得心。大地無寸土。拈來
一草一葉一塵一縷皆具如來全體。豈可於差別一
相一好中求佛肖耶。又謂曰公欲成佛否。公曰不欲
成佛修行何為。曰公已成大佛一尊何欲再成。公不
語。曰公視現前土木金石紙素白㲲是自心否。公亦
不語。曰公必欲肉身知心成佛。方是自已成佛耶。公
猛省曰某從今已去廣造金佛銀佛泥佛木佛紙佛
絹佛。即是自已分身無量。即是常住法身。再不分別
誰真誰假誰內誰外。病僧曰豈非儱侗如如耶。公曰
和尚再惑亂某甲不得。曰公已到穩當田地。善自護
持。


示念心袁居士淨土語



諸佛與眾生共一法性。同是覺知無二無別。眾生即
佛佛即眾生。平等故也。第眾生之覺。覺知有身心有
生死。有人我有憎愛。而生種種惱亂。業報生死苦惱
無有窮盡。故名眾生。諸佛同此覺知。能覺身心如幻
如夢。本無所有非生非滅。無我無人。遠離憎愛。無有
煩惱。故名為佛。是佛與眾生覺性本同。但有煩惱名
眾生。無煩惱名佛。故異耳。諸佛因覺身心本空澄湛
寂淨。而生種種光明相好。智慧神通。依報正報稱滿
法界受用無盡。眾生因覺身心實有。念生死念衣食
念名利念欲色念睡眠。被此諸念染污自心。猶沙土
濁於清水。汩昏未能澄湛映物。擾亂自心猶隙中塵。
飛揚不定失空澄寂。覆蔽自心猶鏡上痕。障蔽光明
不得顯現。故狹劣愚昧。沉溺苦海無有出期。是以諸
[004-0678a]
佛愍念眾生。雖有自性廣大。法財不會受用。因所念
狹劣。故能念之心不能超越。故示之以諸念佛淨土
法門。使所念殊勝。則能念之心自然清淨光明超越
世出世間去也。或教念佛名號。或教念佛光明相好。
或教念佛智慧慈悲。是藉諸佛慧力光明。洗滌自己
浮想雜念。諸念既盡。自己常光自然現前。與佛淨樂
無二。又念佛光明相好。將自念入佛光明相好之中。
藉佛勝妙印我諸念。亦成光明相好。與佛無異。依報
正報一切平等。究竟常住此二念佛實成佛妙訣也。
或教念佛清淨法身。即是自己本性。觀自性真空非
生非滅。不染不淨不增不減。寂照含融周遍法界。此
中寂而常照。名法性身。照而常寂。名法性土。身土一
如。湛然常住。此亦念佛成佛。出生死最上一路。此諸
念佛妙行。唯持佛名號一行。最簡最要。一句阿彌陀
佛。時時念去不著有不著空。自然圓妙。又仗彌陀願
力攝持自心。念佛為因。彌陀願力為緣。決定往生極
樂面見彌陀。此實念佛成佛無上妙圓法行。居士應
勉之應勉之。


示止甫蔡居士淨土語



蓋淨土者乃所依之境。清淨能生人智慧光明。超出
輪迴生死究竟常樂故也。一切眾生一念未生。者段
光明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是寂光真淨土縱現出山
河大地人畜鳥獸未嘗不清淨。眾生不了六塵境界
本自心光。妄生分別憎愛取捨。於輪迴中自取生滅。
故名穢土。是淨穢之名。但因眾生之念有分別無分
別耳。眾生妄起分別。即淨土名穢土。眾生一念不生
前後際斷。即穢土名淨土。是淨穢但轉其名而性無
移異也。若是大丈夫漢。一眼看破聖凡境界。當體全
空。盡十方界是一寂光真境。其樂又何如哉。其或未
能。但念阿彌陀佛淨諸雜念。諸念若淨。往生極樂花
[004-0678b]
開見佛。自然發明無生法忍。此二淨土皆出生死之
要門。居士應信之。


示真復譚居士法名音瀚



古潭州南雲乃江右與楚中兩地咽喉之處。唐宋佛
法勝時。南嶽青原兩宗衲子往來。必經此處。知當時
不論緇素信此道者必半叢於市。自宋末至明初以
來。法道漸微。南雲之地亦隨之闃寂。雖有古道場地。
亦皆湮沒無聞。自世宗年間法運復起。至於神宗時。
又大興禪講律。皆得其人。長者宰官互相酬唱。一時
內外諸大老光彌海宇。至於長汀幽谷處子小兒。皆
知有佛法。此道不可不謂之復興也。南雲乃有真復
譚居士諸上善人。常聚一處唯佛是從。故攸城環遶
梵宇盛多。僧行安和。皆諸上善人道力之所持也。真
復居士初訪病僧。於五臺庵中十餘年來。書問不絕。
知居士堅持準提咒大有定力。寒暑憎愛之境不能
間入。在世諦中有如是自在。實為希有。病僧楞嚴經
解稿成書。托居士成刻。居士歡喜應諾。期年梓訖。亦
一廣大發施。病僧甲戌秋訪諸聖跡。初之德山龍牙
諸處。欲問路青原。先訪居士於古攸休夏。雨花庵中
地僻園深。松長竹密。鳥語花香。流風疏月。與居士曉
夜對坐心跡頓超。曾未有佛法世法差互之見。如是
三月有餘。儼若須臾。臨別方言欲得一語。為一夏相
對信具。行時筆硯收什。但應諾而已。病僧別後先至
青原禮祖塔。次之西峰禪寺歇息。偶檢居士來書云。
唯殫精盡神於密也。一切人一切物皆一切己正密
中廣大實用。只此一二語則知居士已向百尺竿頭
進步。已向懸崖撒手。古人云懸崖纔撒手。萬象自分
身。又云百尺竿頭重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須是命
根斷時方見得一切人一切物。皆是自己。病僧喜為
發之曰。若論密之一字亦是強名。本無言說。本無名
[004-0678c]
字本無心識。故強名曰密。今從方便言說。略為顯發。
有密語。即諸佛總持咒語。及諸祖機語。在妙悟於意
外不可思議分解故。也有密意即諸佛諸祖神機妙
用。或語或默而歸趨難解故也。不唯向上一事在於
密傳。即世間法非密不成。故曰天機不密四時何行。
地機不密萬物何生。人機不密萬事何成。書云使由
之不使知之。此世間成聖成賢之密意也。有密因亦
名正因佛性此眾生諸佛共有大根本。佛外無眾生
眾生外無諸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曰密因亦名
密印。諸佛唯以密因印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無二無
二分無別無斷故。故稱密印。亦名密藏。即三如來藏。
微妙圓融不可思議。故稱密藏。亦名密身。華嚴經云
唯一堅密身。一切塵中現。無名亦無相。普現於諸國。
更有多名不復備舉。總之密語密意皆本此秘密妙
因。實相妙法也。使無此向上密事而密語密意皆虛
作矣。居士今日透得諸佛密意語。默動靜無非密處。
一切諸佛乃自己巳成之佛。歡喜禮敬供養不必更
要作佛。一切地獄等苦乃是自己斷不盡底妄想。急
要救拔不可坐視沉溺。乃至現前蚊蚋蚤蝨螻蟻等
物皆是自身瘡癬疥癩。必要醫得全體輕清方是大
安隱。大自在大解脫。如有一物不自在。即自身血氣
不和。地藏菩薩云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
不成佛。此亦密證一心無餘之實驗。居士從今已去
只以一密字廣作佛事。受用不盡。如是密意豈有是
非憎愛間之耶。豈有物我彼此隔之耶。豈不圓妙豈
不廣大。豈不解脫豈不殊勝。豈非頓登佛地豈非頓
超佛祖之外。居士直恁麼去。不唯天魔外道不能擾。
即諸佛諸祖不奈爾何。善自護持善自護持。


示內白陳居士法名音潽



若論此事不在多知多能。只要直下承當。如何承當
[004-0679a]
承當我心即是諸佛。果體諸佛既以密證我心而為
果體。我心即是菩提涅槃也。既是我心即菩提涅槃。
豈非我心即佛耶。心既是佛心。身從心轉。身亦佛身
也。身心皆佛。非佛而何。居士如是承當身心全然是
佛。豈非頓登佛地哉。古人云不改舊時人。只改舊時
行履處。居士既知身心全然是佛。只為一向錯行了
路頭。走向眾生隊裏名為眾生。如今仍舊是此身心。
只轉回來向諸佛隊裏行去。豈可復名眾生哉。現前
眼即佛眼。常觀佛相好光明。觀一切大乘經典諦觀
三界有是無常是苦是空是無我種種不淨無可愛
樂。現前耳是佛耳。嘗聞佛法音聲。遠離淫亂人我鬥
諍是非之聲。鼻是佛鼻。嘗聞出世清淨功德妙香。遠
離世間男女身分欲愛之香。舌是佛舌。讚歎三寶發
揚人善。遠離兩舌惡口妄言綺語無益之談。身是佛
身。常親近禮敬供養三寶孝養父母。覆護一切遠離
諸天諸僊邪魔外道異類鬼神殺盜邪婬種種惡行。
意是佛意。常念佛慈悲喜捨智慧光明。遠離貪嗔嫉
忿疑惑惡見種種妄想。現前眼耳鼻舌身意既遠離
眾生舊習。則永脫生死輪迴之苦。而眾生類不能收
也。眼常觀佛。耳常聞佛。鼻常󵋲佛。舌常讚佛。身常禮
佛。意常念佛。是身心與佛常相聚會。行住坐臥須臾
不相遠離。實頓入佛類。若身若心無絲毫許為眾生
處。內之六根全然是佛。外之六塵亦全是佛。是則根
境一如。彼此一致。日用周旋。事事法法廣及十方。遍
滿法界。唯一佛體施諸佛用。別無片事可得。豈非廣
大解脫者哉。更有超佛越祖向上一事。應當薦取。古
人云男兒自有衝天志。不向如來行處行。居士可不
勉諸可不勉諸。


示聞孺尹居士



若論本分一事。只貴直下承當。不在工夫妙悟。縱使
[004-0679b]
悟得十成。行得十成。證得十成。到頭只成得個應化
佛耳。於本分事全沒交涉。如今諸方善知識。教學人
參話頭求妙悟。總為人信不及。承當不下。不奈何。生
出許多計較。要人參要人悟。如有信得及承當去。用
參何為用悟何為。楞嚴經云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
悟生死了不可得。于今學人多分為一悟字埋沒一
生。全無出頭日子。縱悟到佛祖頭上。若不吐卻終為
智障。既有悟必有所悟理。是為理障。所以雲門大師
云。法身有兩種病。般若亦有兩種病。此病多因一悟
字為咎。居士直下承當。自心即是諸佛果體。諸佛諸
祖既以我心為極果。是諸佛諸祖皆吾心之影響耳。
十方國土三世劫海情與無情亦吾心之影響耳。影
無實體響無實性。豈不諸佛諸祖十方國土三世劫
海情與無情都盧是自己妙心。是自己光明。是本來
面目。更有何法覆蓋不明。而別求開示求參悟耶。知
此喚自己面目為佛為祖為世界為眾生亦得。喚佛
祖依正世界眾生為自己本來面目亦得。所以道心
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放捨身命便無片事可得。將
手自摸自頭是佛頭。足是佛足。手是佛手。身是佛身。
眼耳口鼻渾身上下無非佛也。外之山河大地情與
無情亦無非佛也。古人云。若人欲識真空理。心內真
如還遍外。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全同真法界。居士
知此豈不身心世界全是一個面目。現佛也好。現眾
生也好。現天堂也好。現地獄也好。現羅剎也好。現菩
薩也好總是者個面目。分開也是自己。不分開也是
自己。豈不是大解脫豈不是大自在。豈不是頓超佛
祖之外。何處得有佛法知見。玄妙窠窟而為障礙哉。


示上宇呂居士法名音習



上宇呂居士邵陽東鄉巨族。父子勤儉興家。惟知有
身家為上。餘則視為閒事耳。病僧甲寅春入邵陽。丙
[004-0679c]
辰年結庵於雙清磯後。以調理殘[口*舛]為計。合郡士夫
賢善以五臺庵新成。規矩頗嚴肅。居士夫婦入庵同
受五戒。同起法名。居士名音習。道伴名音翕。父亦領
五戒法。名音璿。予臥疾澬江二十載。居士常年惟禮
佛持經。隨喜功德。訪問師友為事。愛樂佛法。楞嚴經
十卷能背持。此居士之精進可知矣。甲戌予持缽諸
方。恨不能隨其行。每欲尋跡就我一晤。為母老不敢
私行為難耳。予丁丑冬謬膺雲居灑掃之役。己卯冬
居士安慰母懷。遠問雲居。一見道容大非昔日可比。
知其胸中深有契入。在山同眾飲食。同眾作息。同眾
入壇受菩薩戒。恐母在家垂念。再三告歸。將行拈香
請益。病僧曰。我在邵陽。居士往來庵中。已盤桓十餘
載。今又覓我於二千里外。見病僧有何長處而能忘
遠近疲勞。為我殷勤一至於此。居士曰大師深處弟
子何能知之。但見大師淺處與尋常僧俗迥然不同。
故願常親近。不喜遠離。曰居士見病僧淺處。可現前
指出為汝證明。曰每見大師身不私安。有所作為。人
皆樂從。語不私發。有所言說人皆樂聞。意不私欲。有
所思念人皆樂合。每見大師三處清淨與人不同。故
生愛樂常欲親近。曰居士愛樂親近可欲學病僧乎。
曰不欲學親近何益。曰病僧身口意學佛之身口意。
居士欲學病僧即學佛也。若學佛即佛豈容他說乎。
如世百工學磚師即磚師。學木師即木師。學醫即醫。
學巫即巫。學賢即賢。學聖即聖。學佛即佛。豈可名他
乎。蓋人一念未生前者段光明佛與眾生無二無別。
此是人人本來面目。亦名自性天真佛。是則人人本
來是佛。但以所行所言所念與眾生同故。名眾生。若
所行所言所念不與眾生同。豈可復名眾生乎。但身
學佛身口學佛口意學佛意。身口意全然是佛。眉眼
耳鼻髮毛爪指皮肉筋骨渾身內外無鍼鋒許不是
[004-0680a]
佛。無鍼鋒許不是大光明藏。無鍼鋒許不是自己本
來面目。但能學佛一切具足何須更待指示。居士即
今還願作佛耶。願作眾生耶。曰蒙大師如是指示。佛
不願為。豈為眾生耶。曰何因不願為佛。曰若見有佛
可為與眾生知見何別。曰不為佛不為眾生畢竟為
個甚麼。曰弟子到此稍知好惡。曰如何是知好惡底
事。曰從今已去遇佛即佛。遇眾生即眾生。但不生揀
擇耳。曰即此不揀擇便是。居士決定信處應善護念。


示伯賢王居士法名音蓉



諸佛諸祖種種言教機用總是念佛一事。但有理事
頓漸不同。究竟只是念佛成佛至矣。又則佛本是一。
唯念有差別。因念有理事頓漸不同。致所見佛有法
身報身化身不一。是佛無差別。差別在念耳。此念大
開二種。一理念即念佛法身。亦有二種。一離名字念。
但念一念未生。本無生佛之名。亦無罪福之相。但有
佛見法見即屬染污。失於正念。所以當時釋迦拈花
迦葉微笑不立言說。恐落名相。諸祖相傳唯此一清
淨正念。所以祖師門下凡見人起心動念非棒即喝。
如不棒喝即向異類中行去。總是善護念清淨自性
天真佛也。亦善護念一切眾生。使其一念不生。即如
如佛。是古人棒喝機用乃念佛之妙行。非別有奇特。
此是離名字念。二亦念佛法身。亦不以佛念不以法
念。不以有念不以無念。此與前念似同。此但見有法
身可念。前念法身亦不立。更有超越此二種。俱為理
念念佛清淨法身也。二事念。其要有三。一口念。常持
佛名號贊佛功德。二身念常頂禮恭敬供養親近。三
意念。有二。一念佛福究竟報身有無量無邊相好光
明。二念佛慧究竟智身有無量無邊慈悲喜捨解脫
神通。此三念五行。皆事念念佛報化二身福慧二嚴。
是則佛祖言教。種種不同。總不出此念佛二字盡矣。
[004-0680b]
又事念中五行唯持名一行最簡最要。不用觀性觀
相不用求解求悟。但持名號將無量劫來妄想習氣
都化為智慧光明。持此佛名時念念是法身現前。念
念是光明相好。念念是慈悲解脫。豈不是三身圓現
五眼圓明。唯此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盡矣。何用別求
玄妙。反為知見之累耶。居士宜勉之。




紫竹林顓愚衡和尚語錄卷第四





 盛京錦州府錦縣信官王世礽仰承
中憲大夫嘉興府知府先考王公號遵度遺願
 喜刻
顓愚和尚語錄第四卷計字壹萬貳千三百四
 十七個該銀柒兩四錢一分仗斯般若之因
 早證菩提之果者
 康熙十三年十二月 日楞嚴藏經坊附板

[004-068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