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408 林野奇禪師語錄-明-通奇 (master)



林野和尚語錄序



余讀我友黃元公作《天童密雲和尚語錄序》,始知臨
濟一脈嫡派兒孫迄今三十一傳矣。林野師則親稟
承於密雲悟和尚者。凡所至處,緇素雲集。余雖未及
參承,而與其高弟二隱謐公交。以師語錄見示,受而
讀之,知師之道迥出常情,吐語縱橫,無容意解。正如
轟雷迸地,聲聲谷應,是不一聲,卻無第二聲。如百川
赴海,水水逢源,是不一水,卻無第二水。快矣哉!昔船
子和尚從西川來,扁舟往來三泖,其與夾山一段因
緣,一何直截了當。余家東干,去覆舟處一水相望。每
誦「夜靜水寒,滿船明月」之句,往往從煙水間覿其顏
面,至握六尺漁竿,何異一條白棒。今師與船子暨謐
公皆同鄉,而師與謐公針芥水乳處,余得窺一班。豈
東干叟與峨眉山有夙世因耶?敬附數言,以致嚮往。


順治戊子新春禮部右侍郎曹勳題







林野禪師語錄序



自達祖有「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之偈,而後來南
嶽下有溈仰、臨濟二宗,青原下有曹洞、雲門、法眼三
宗,合為五宗,以應五葉。今見所代傳者,止南嶽臨濟
一宗。青原曹洞一宗,則是二葉集菀,三葉集枯。豈達
祖之偈,久而不倦哉。埽道人獨謂三葉非並枯,二葉
非獨菀也。何以故?禪宗無上義止在「截斷眾流,函蓋
乾坤」兩言。截斷之義,似於臨濟偏勝,而函蓋實具焉。
函蓋之義,似於曹洞偏勝,而截斷實具焉。三宗要旨,
究無踰此二宗。舍此兩言,究難別立門戶。溈仰之所
[001-0625b]
以歸併臨濟,雲門、法眼之所以歸併曹洞,薪盡火傳,
絕終不絕,五燈一燈。惟白地風光,超方越格之人,乃
能以一門深入,使萬法歸一。則眼前所見如林野奇
和尚者,的的不假聲援,不立標幟,而以一身擔荷大
法,永紹孤峻之門庭者也。江南法席莫盛於天童,密
老人為明代三百年所希有。而一時得法於濟者多
自洞來,得法於洞者每從濟往。朝秦暮楚,投足重輕
者不少。獨有一林和尚,自十九歲出蜀南游,閱歷講
肆十有四載,一知有西來直指大事因緣,即皈向密
老人,相與眉毛廝結,寸步不離。自丁卯至巳卯十有
三載,三登九上,總在天童趨侍。痛棒熱喝中,究得當
陽付囑,親為墮地獅兒,遂繼通玄,之席弘法五載,乃
應吾禾福城東塔之請,自此而棲真,而苕溪度生,而
終主席於天童。五會大道場,說法浩浩。並當滄桑陵
谷之際,無非入泥入水。為人所最洽眾心者,全在廓
然平等,澹然虛游,無我無人,時行時止,而縱奪神明,
自現筆舌。明眼人直作無字句觀。所謂若形楮墨,豈
有吾宗者也。即如林和尚主天童時,於東谷諸影堂
不分洞濟,悉見鼎新之績,為諸方所讚服。蓋當其得
法,則能深入一門;及其開法,又能眾善歸一。是豈尋
常行解所能彷彿萬一者也?余嘗于甲申丁亥間兩
得瞻師道貌,因知其間得法機緣之最奇特者。密老
人末後一日,於吾里素園付浮石賢林、野奇兩法嗣;
而林和尚最初一日,於天台通玄付二隱謐、自閒覺
兩法嗣。先後勝因,一彩兩賽,若合符節。閒公主龍淵
時擬梓林師全錄,旋應請芙蓉而未果。比隱公從洙
涇來,值清白常公主東塔相與尋舊盤桓,而剞劂流
通之願力始就。即向有佛古聞公所梓,編次未盡莊
嚴;而乳峰溧公近主吾里,石佛適有九華之行,非得
隱公矢志弘深,未有能圓此附藏慧業。而埽道人所
[001-0625c]
得,交四公並林和尚法嗣中之最軼群邁等者也。特
附筆之。


順治戊戍浴佛日國子司業前戊辰進士曹溪弟子
福徵道一居士譚貞默槃談書


















林野和尚語錄序



宗風薪接,祖禰雲昆,後先傳衍。其間法諦昭流,有筆
墨而無文字,有文字而無區等,此無慮百千萬億言。
正使相視同堂,撫肩大笑。林野和尚為密雲老祖正
系,兩坐天台者數十年。泉聲禽語,牧唱樵歌,總屬唐
宋以來諸鼻祖交盤至意。近山多搶攘。丁亥之秋,渡
浙來禾。禾固師舊遊地,望中廬郭鞠為煙莽而。近遠
之眾聞師至止,咸來瞻禮遮留,師益憫而安之。師善
病,煙霞舉體,縮縮如畏見人。杖履而外,衣不蔽脛,食
不兼蔬。時有布絮作供養者,每亦屏謝。澹泊刻苦,見
[001-0626a]
未曾有。若其應緣響答,所謂寂處聞音,音中聞寂者。
師概以為著衣喫飯之能事,第不得代他人飽煖耳。
山中語錄合若干卷,先以壽梓顧余,不知師之書者
也。竊計數十葉以來至於今日,凡師觸手衝口灑灑
離離者,其於守先待後之指,究未嘗添減一字,縱橫
一義。此無論師不能添減縱橫也,即嗣師而興者又
誰得而添減縱橫也?門外捉影,漫謂梯航。一切烹鍊,
龍象不愈,滋狂陋哉!刻成,輒附數語。深幸結此一段
文字因緣,迺師於百丈光中,作何置此饒舌漢也?


順治戊子仲春月雙谿汪挺沐手題





















[001-0626b]


林野奇禪師語錄目錄




* 卷第一

* 序三道
* 上堂
* 卷第二

* 上堂
* 卷第三

* 上堂
* 卷第四

* 上堂
* 卷第五

* 示眾
* 開示
* 小參
* 晚參
* 法語
* 普說
* 警策
* 誡勉
* 卷第六

* 拈頌
* 行實
* 書問
* 卷第七

* 勘辨
* 應機
* 機緣
* 答問
* 卷第八

* 詩偈
[001-0626c]
* 像贊
* 佛事
* 附
* 行狀
* 塔銘
* 跋





目錄終
[001-0627a]
林野奇禪師語錄卷第一
住華亭船子法忍寺嗣法門人行謐等編


住浙江台州府天台山通玄禪寺語錄



師於崇禎癸未四月四日就本寺,受請開堂。拈疏示
眾,云:「此是姚江諸護法於毫端上吐出底一道寶光,
彌布法筵,光輝泉石。諸人還見麼?若也見得,不復者
也。周繇其或未然,卻請維那宣過。」宣畢,舉起衣云:「者
是先師用不盡底。爭之不足,讓之有餘。只得信手拈
來,大似鋪花錦上。」乃披,指法座云:「此者華王座,從來
無沮壞。山僧不免縱步踏破毘盧腦蓋。」遂陞,拈香云:
「此瓣香端為祝延
今上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伏願龍圖永固,帝道遐
昌,寶祚彌隆,亙河沙劫。」次拈云:「此瓣香奉為滿朝文
武各省尊官并本郡在任官僚,今辰請主鄉紳文學
遠近檀那本山耆宿,伏願同明般若正因,共證金剛
種智。」又拈云:「此瓣香光吞群象,氣絕諸塵。烈燄堆裏
拾來,奔流刃上拈出,爇向爐中供養再住本山傳曹
溪正脈南嶽下第三十四世先師密雲大和尚,用酬
法乳。」乃歛衣就座。維那白槌,云:「法筵龍象眾,當觀第
一義。」師云:「若論第一義諦,未白槌前早巳露布了。也
還有委悉者麼?若有,不妨出眾與山僧相見。」僧問:「高
提祖印,獨振寰中。且道祝聖一句如何展演?」師云:「天
高群象正,海闊百川朝。」進云:「恁麼則日月光天德,山
河壯帝都?」師云:「一句道著。」進云:「可謂聖明恒慶泰,臨
濟又重光?」師云:「誰不恁麼道?」問:「今佛放光明,助發實
相義。釋迦老子來也,和尚如何相待?」師擲拂云:「恁麼
相待。」進云:「賓主相逢,二俱作家,和尚如何相見?」師云:
「兩眼卓豎。」進云:「謝師答話。」師云:「向你道甚麼?」僧擬議,
師便打。問:「選佛場開花雨紛,鐘鼓交參龍象集。玄峰
迥出眾峰巔,無上法王登寶座。今日陞座,即不問個
[001-0627b]
中結解事如何?」師豎拂云:「會麼?」進云:「有水皆含月,無
山不帶雲。」師云:「且不是者個道理。」僧擬議,師便打。乃
云:「今日諸公畢集,咸欲山僧陞座。既然推免不下,只
得將錯就錯。鼓巳擊,座巳登,爭奈無禪可說,無理可
伸。幸喜時逢結夏,綠樹垂陰,水流碧澗,鳥囀幽林,歷
歷無回互,分明沒兩人。所以昔日韶國師道:『通玄峰
頂不是人間,心外無法滿目青山。』先師亦道:『通玄峰
頂別是人間,只緣不薦錯認青山。』此二老宿與麼?吐
露山僧與麼?舉揚大似,難忘熟處。汝等諸人還薦麼?
若薦得,方知不費纖毫力,便登解脫場。其或未然山
僧不免重為顯示。玉竹高高揮驟雨,楊柳紛紛舞翠
煙。」復喝一喝,以拄杖卓一卓,下座。維那白槌,云:「諦觀
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佛誕。上堂:「昔日吾佛降生,卻向金盤澡洗。便乃指天
指地,大似不知羞恥。更道惟吾獨尊,山僧未敢相許。
且道山僧有甚長處,便乃開許大口。」以杖卓一卓,云:
「當門不用栽荊棘,後代兒孫惹著衣。」


上堂:「今日端陽節,諸所咸無,有幸有化主歸,做得大
饅首。且道與觀音將錢買餬餅,放下手卻是饅頭,又
差幾許。」以目視左右,云:「座中亦有江南客,休向樽前
唱鷓鴣。」


解夏。上堂:「四月初四,雨灑長空。七月初一,涼生蘁首。
山僧如此告報,切忌腰包浪走。所以古人道:『不離當
處嘗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諸人還信得及麼?若信
得及,不妨拗折拄杖,高挂瓶盂。其或未然黃葉清秋
多勝致,天涯一缽任遨遊。」


中元。上堂:「此日中元節,令士庶咸欲報祖。爾我林下
道人,當合鳴鐘擊鼓。然雖如是,不用感傷。但能情無
倚托,便見祖父乘祥。且薦拔一句作麼生?道:『接引慈
尊曾弗隱,大千無不體全彰。』」
[001-0627c]


新方丈。師以杖指門云:「實相妙門,廓通內外。等閒出
入,全無障礙。何以見得?」拽杖便入,據座,云:「踞此室,坐
此座,任伊伶俐,衲僧到來,頂門一一按過。何故如此
驗人?端的處下口即知音。」


上堂:「去冬結制,囊褁十虛。今春解制,廓通萬象。然雖
結解,不同個裏,曾無背向。所謂歷歷明明絕覆藏,勸
君不必苦思量。倦頓不妨勤打睡,自然無夢到諸方。」
師誕。上堂:「等閒坐斷聖凡路,那管人間說死生。今日
香饈須飽食,免于此外別搜尋。所以道『動則乖乎自
性,靜沉昏醉之鄉。』且作麼生是衲僧行履處?」良久,云: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上堂。問:「轉凡成聖,即不問祈福延齡事若何?」師云:「天
長地久。」進云:「且喜福星臨北極,願同王母壽齊年。」師
云:「萬古長春。」乃云:「木叔陳檀越,忠孝素誠篤。而於途
次問,切囑吾禱祝。山僧但願今上龍圖固鎮,斧扆彌
隆;再願陳公萱慈壽算遐齡,恒居迪吉。今茲願祝正
其時,自是谷聲而響應。雖然且道融攝一句如何舉
唱?」良久,云:「金殿御前班列早,端恭朝拱聖明君。」


元旦。上堂,拈香,云:「元正啟祚,萬物咸新。就中一句,了
了分明。且道是甚麼句?」乃插香,云:「以此祝君壽,壽算
等須彌。」


景星奇和尚至。上堂:「連日天降瑞雪,片片不落別處。
且道落在甚麼處?若道落在地上,未出嘗情。若道不
落地上,卻又無處著落。脫或未知,幸逢景星和尚到
來,宜當端肅焚香,同申拜請。惟冀不捨慈悲,俯垂開
示。」


誕日。上堂:「窮訖歷劫至今日。」舉拂子,云:「個裏未嘗有
生死。既然無死亦無生,何用慶吾誕日子。然雖如是,
正眼看來,猶未是衲僧省要處,且作麼生是衲僧省
要處?」遂擲拂,云:「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來。」
[001-0628a]


貢法衣。上堂:「昔日吾佛道:『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
山僧肩披踞此,諸人不得錯過。所謂見之不取,思之
千里,敢問諸人取不取則?且止且道,不得錯過個甚
麼?還有解通消息底麼?試道看。」良久,無人出眾。乃云:
「設有也未免喚鐘作甕。何故?」遂拈起衣,云:「不諳者紅
色,將謂赤袈裟。」


武林金剛菴。上堂:「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
緣即應。茲因鳳儀曹居士四旬誕日,謹命山僧舉揚
般若。既爾諾聲於前,不免一陞斯座。且喜四眾臨筵,
人天駢集,眼眼相對,面面相看,歷歷孤明,纖無翳障。
若人於此徹根源,猶勝靈山親得記。且道應時一句
如何演唱?」乃展手作掬果勢,云:「象外仙桃端拱獻,壽
山高到大椿年。」


師至金粟,費和尚請上堂。僧問:「如何是賓中主?」師云:
「未問巳前先露面。」「如何是主中賓?」師云:「起坐甚分明。」
「如何是賓中賓?」師云:「三千里外辨淆訛。」「如何是主中
主?」師云:「無你話會處。」進云:「『賓主道合』一句又作麼生?」
師打,云:「向者裏薦取。」進云:「秪如『乾闥婆王奏樂,山河
大地盡作琴聲,迦葉起舞』,作麼生會?」師以拄杖卓一
卓。進云:「遍界且無尋覓處,分明一點座中圓。」師云:「閒
言語。」乃云:「未到此界時,移舟諳水脈。及乎到此界,忘
卻別波瀾。同門知巳驀相逢,不用抬眸列賓主。不意
堂頭法兄有此嚴命,理難固辭。然雖信口諾聲,未免
忘前失後。且喜行同行,坐同坐,無絃琴曲須同和。且
道無絃琴曲作麼生和?」驀拈拄杖,卓一卓,云:「擊目皆
子期,何妨再一曲。」復卓一卓,下座。


師過當湖德藏。上堂:「山僧昔年曾寓此,今日又重遊。
在座諸名貴,請予指路頭。」驀拈拄杖,云:「大眾還見路
頭麼?若然於此見得,折旋俯仰無非本地風光。其或
未然,業識忙忙,無本可據。且作麼生是諸人本據?莫
[001-0628b]
是百姓日用而不知麼?莫是終日圓覺而未常圓覺
麼?莫是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麼?莫是百年三萬
六千朝,翻覆元來是這漢麼?若作如是商量,正是癡
狂外邊走。且道畢竟如何即得?」復拈拄杖,卓一卓,云:
「鶴有九皋難翥翼,馬無千里漫追風。」


當湖西林請上堂。云:「紅塵堆裏全彰古佛家風豬肉
案頭發明祖師心髓。但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所
以道『禪非意想,道絕功勳。直下承當,猶為剩說。』且作
麼生是無剩底句?來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
休。」


出隊歸。上堂:「昔日五祖道:『出門半個月,眼不見鼻孔,
忘卻祖師禪。拾得個骨董,且道向甚處著?一分奉釋
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五祖恁麼道,正是緊握
虛拳誑小兒。山僧則不。然出門兩月餘,兩眼卻能見。
不貴祖師禪,舉足甚輕便。其實空手去空手回,且道
與五祖相去多少?還有人判斷得麼?若然判得,便可
安閒過日。如判不得,瓶盂高挂禪床角,栗棘蓬當猛
力吞。」


密雲先老和尚大祥。上堂:「先師住世七十七,生平舉
止忘得失。手中握條楖栗杖,有問如何驀頭抶。前年
此日撒手行,信步縱橫離影跡。汝等諸人還知先師
去處麼?若也未知,好向真前普同作禮。」至真前,云:「大
眾,先師去世雖見兩載,舊日容儀纖毫不改。何以見
得?」遂上香,云:「面目現在。」


師五秩送法衣至。上堂:「山僧五旬之年,生平一無所
蓄。禪侶既贈法衣,普請諸人證入。」遂拈起衣,云:「高著
眼,莫躊躕,擬議尋思不丈夫。然雖如是,也須自肯。若
不自肯,終須不敏。且道敏捷一句作麼生道?」乃合掌,
云:「端坐受供養,施主嘗安樂。」


上堂:「吳寧何居士好善果誠篤,乃不惜家珍,遣使遠
[001-0628c]
植福,設供飽諸僧,其功難盡述。但願悟無生,時時親
面佛。我作如是言,須信無委曲。今此現前大眾,無有
不信者。信則不無,且道喚甚麼作佛?」遂顧視左右,云:
「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


結制。上堂:「每歲到冬方結制,知浴化主甚辛勤。遠近
檀越功猶勝,炷香懇請轉法輪。殊不知山僧居嘗十
二時,無一時不轉法輪。但是諸人情關固閉,識鎖未
開,故不聞耳。如不聞得,又何待山僧搖唇鼓舌而為
說法者乎?然雖如是,也不無些子好處。不見道『一翻
提起一翻新,一度贏來一度快』,『若是過量人,全超格
則外』。且道超格一句作麼生道?等閒散步籬門外,笑
問客從何處來?」


白雲洞靜主請上堂:「善友設齋,緇侶開懷。不用跏趺
入禪寂,從來個事絕安排。若便與麼薦得,始升得通
玄堂,未入得通玄室。若欲得入通玄室,須是等閒無
固必。」以拄杖卓一卓,下座。


密雲先老和尚忌日。上堂:「纔說有生早是誑,更說無
生轉見賒。兩種牢關如踢脫,方堪上奠先師茶。諸兄
弟奠則不妨上奠,且道先師還來也無?若道來,以何
為驗?若道不來,又成虛設。到這裏如何剖決?」良久,云:
「冬不寒,臘後看。」


二隱、自閒兩書記嗣法。上堂:「吾居此以來,將易三寒
暑。蓄得數虎兒,小半可解乳。且放兩隻行,須用藏深
塢。秪待力勝充,方踞路猛阻。擒縱殺活在臨時,隱顯
奔騰任意施。」遂各付衣拂。


元旦祝聖,陞座,拈香,云:「元旦初一,釋子翹勤。」遂上香,
云:「以此誠祝,答報聖恩。惟願聖君無量壽,永息干戈
樂太平。」


上堂。僧問:「陽春初放,萬木舒光,格外之機,請師道看。」
師云:「昨夜雨滂澎。」進云:「恁麼則通身顯露,處處圓明。」
[001-0629a]
師云:「如何是你圓明處?」進云:「禮拜和尚去也。」師云:「腳
跟下失卻。」乃云:「連日山僧掩室自若。既請登壇,當為
直說。喫飯濟饑,飲水定渴。二六時中,莫亂斟酌。何故?
『春風初解凍,萬象便舒容。』」


解制。上堂,舉:「洞山道:『眾兄弟東去西去,直須向萬里
無寸草處去。』石霜聞云:『何不道出門便是草。』又有老
宿道:『直得不出門,亦是草漫漫地。』此三尊宿,與麼激
揚個事,各各將謂見地絕倫,仔細簡點將來,猶是節
外生枝。通玄雖則舌頭甚活,終不教諸兄弟向這三
途著足。何故?『白雲乍可來青嶂,明月難教下碧天。』」


上堂,舉:「古德道:『即色明心,附物顯理。』山僧今日分明
剖陳,諸人也須一回猛鑒。」舉起拂子,云:「這是色,何者
是心?」次指爐,云:「這是物,何者是理?若人於此明辨,多
生罪障瓦解冰消,歷劫愆尤當下頓釋。如未明得,等
閑拈匙把箸,切忌熱碗鳴聲。」遂卓拄杖,下座。


出關。上堂:「山僧掩室月餘,胸中了無順逆。口雖漢語
胡言,究竟佛祖難識。所謂言無展事,語不投機。承言
者喪,滯句者迷。只饒不承言不滯句底到來,山僧拄
杖子尤未放過在。何故?『曹溪波浪如相似,無限平人
被陸沉。』」


上堂:「連日割麥插秧,滿院道侶俱忙。今朝方得少暇,
又煩普眾趨堂。然雖如是,須知日用動靜,有不涉閑
忙底一著子,始可飽食高眠。若或未知,喫水也須防
噎。」


同門和尚至。上堂:「昨夜燈花開,今晨喜鵲噪。低首方
忖量,卻報同門到。到底恰好到,迎底恰好迎。兩兩抬
眸覷,元是舊時人。」驀拈拄杖,云:「唯有這條拄杖,不屬
舊新,等閒越量,力鎮乾坤,只是不得將眼見并耳聞。
何故?若知撲落非他物,始信縱橫不是塵。」復卓一卓,
下座。
[001-0629b]


師過法祥,請上堂。僧問:「佛祖從來無法可說,今日法
祥請師直指。」師云:「兩眼對兩眼。」進云:「請師更道。」師云:
「堪作甚麼?」乃云:「夙聞法祥寺耆舊甚有體者回,親到
來果見無彼此,可謂全賓即主,全主即賓,賓主通同,
一天和氣。卷舒自在,定動一如。不息化城,端安寶所。
且道主賓慶賞一句作麼生道?」驀拈拄杖,卓一卓,云: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密雲先老和尚三周。上堂:「上前年此日午,先師撤杖
超今古,遍覆三千及大千,分明覷見沒可睹。然雖如
是,設有個忍俊不禁底衲僧出來道:『既是分明覷見,
因甚沒可睹?』山僧但向他道:『丹青描不就,終不為君
通。』」


上堂:「月半巳前,巳往之事巳往了,月半巳後,陰晴風
雨固難知。今朝正當十五日,門外幽松微露濕。諸禪
德莫動著,動著三十棒。何故?『青山只解磨今古,流水
何曾洗是非。』」


上堂。僧問:「要知端的事,須問個中人。世尊未降王宮
達磨未來東土巳前,佛法如何舉揚?」師云:「突出威音
上,萬象莫能該。」進云:「恁麼則『紅日當空炤,清風匝地
寒。』」師云:「未是你立地處。」進云:「珍重。」師云:「普!」乃云:「每月
有個初一,日月運行不息。臨濟無位真人,全無些子
定力。若人當面識破,管取日日好日。便將雲門二十
五遺來,今朝當初一。」乃呵呵大笑,下座。


臘八。上堂:「昔日吾佛微時,胸次偶生惑亂,慌忙走入
雪山,坐得通身疲倦,究竟虛度六年,何嘗用得思算。
且喜夜睹明星,一見不復再見。既然如此,且道轉身
一句作麼生道?」良久,云:「早知燈是火,飯熟巳多時。」


師誕。上堂:「『維揚秀禪德,來山避其亂,慣破舊時囊,供
眾曾不倦。尚切慶吾年,願吾綿壽算。今既獲飽餐,各
須乘快便。』且作麼生是乘便底句?『等閒踏斷千差路,
[001-0629c]
直向毘盧頂上行。』」


同日,上堂:「悉達四月初八生,老朽本月今日產。彼此
出世各乘時,個中初不較早晚。所以道:『過去諸佛亦
如是,現在諸佛亦如是,未來諸佛亦如是。』且道如是
個甚麼?」乃舉起拂子,云:「海神知貴不知價,留與人間
光炤夜。」


歲旦祝聖。云:「聖化無私,等育萬物。一人有慶,兆民賴
之。」乃拈香,云:「林下道流,肅此上報。惟願『萬邦歸聖化,
八表樂昇平。』」


解制。上堂:「歷祖出興,各有施陳。」驀拈拄杖,敲香几,云:
「怎如山僧者拄杖,信手擊開不二門。」復舉杖喚眾,云:
「者是山僧拄杖,且道不二門在甚麼處?若向這裏辨
得出,不妨緊帩草鞋。如辨不出,莫道通玄山勢險,前
頭猶有最高峰。」


上堂,舉:「昔日文殊問菴提生以何為義。提云:『生以不
生生為生義。』殊云:『如何是生以不生生為生義?』提云:
『若能明知地水火風四緣未嘗自得,有所和合而能
隨其所宜,是為生義。』又問:『死以何為義?』提云:『死以不
死死為死義。』殊云:『如何是死以不死死為死義?』提云:
『若能明知地水火風四緣未嘗自得,有所離散而能
隨其所宜,是為死義。』看他二聖如此酬對,真是棒打
石人頭。𥗋𥗋論實事。汝等諸人還委悉麼?如委悉得,
便見中也。」上座:「昔本不生,今亦無滅。妙淨明體,曾無
變異。設使劫火洞然,大千俱壞,亦不動著秋毫。『許動
不動且止,只如古今不異』一句作麼生道?『死生同一
際,萬化悉皆如。』」


上堂:「永懷善士兩到深雲,不獨捐巳資,亦且勸他施。
廣設香饌,謹供緇流。用薦宗親,令登淨域。吾既導眾,
當為指陳。佛祖有通津,古今無二致,切勿暗地躊躕。」
乃舉拂子,云:「請從這裏直入。且道這裡是甚麼處?『彌
[001-0630a]
陀非外得,即此是西方。』」


佛誕。上堂,維那問:「我佛誕生四月八,閻浮禍事從茲
發,開張大口獨稱尊,惹得雲門要打殺。學人只恁麼,
未審師意何如?」師云:「坐卻你頂門也不知。」進云:「恁麼
則當臺一鑒明如日,萬古晴空絕是非。」師云:「須知有
轉身句始得。」進云:「此心能有幾人知?」師云:「知的事作
麼生?」那便喝,師便打。乃云:「黃面老子示生此日,指天
指地有損無益,所以後代兒孫至今以虛為實。」乃舉
起拂子,云:「且道這個是虛是實?若向這裡薦得,佛病
祖病瓦解冰消,聖解凡情悉皆坐斷。如未薦得,山僧
更與諸人下個註腳。」復以拂子作點勢,云:「點石化為
金玉易,勸人除卻是非難。」


端陽。上堂。問:「艾葉桃枝翠,色映垂門之曉;包金切玉
朱,明迎午漏之祥。正當恁麼時,摧邪輔正一句作麼
生道?」師云:「當堂慵正坐,那赴兩頭機。」進云:「恁麼則『道
泰不傳天子令,時清休唱太平歌。』」師云:「易開終始口,
難保歲寒心。」進云:「一堂風冷淡,千古意分明。」師云:「快
便難逢。」乃云:「時值端陽節,世俗咸戴艾。惟我林下人,
而不作此態。不用貼鍾馗,自然遠諸害。但願秀公萱
慈,從此身心慶快。無論百[女*圣]千妖,到此一齊捉敗。且
道憑個甚麼,乃有如是威權?自從擊碎陰魔窟,舉首
低頭總是符。」


因荒旱,上堂:「今朝鳴鼓,無別舉揚。廩將絕粟,須用商
量。現前大眾,雖則個個意底無私,分文不蓄。須知有
貧而自適處,始稱行腳高士。即今還有貧而自適底
麼?試商量看。」良久,無人出眾。乃云:「既然一眾吝慈,山
僧有個貧而自適之句,對眾拈出。」乃以拄杖架肩,云:
「楖栗橫肩不顧人,直入千峰萬峰去。」


師至靈峰。山翁和尚請上堂:「主款客優,客從主便。既
請登壇,當無疲倦。國師驅侍者,諸昆諒巳薦。其間過
[001-0630b]
量者,自是喜成現。同門復聚首,開懷忘顧鑒。忘與未
忘則且止,且道『主賓順適』一句作麼生道?」視左右,云:
「酒逢知巳飲,詩向會人吟。」


師過金峨。上堂:「古釋迦不先,今彌勒不後。所以百丈
祖面目仍如舊。」舉起拂,云:「現前大眾還見百丈祖在
山僧拂子頭上放大光明照十方界麼?若向這裡薦
得,便見自他不隔於毫端,始終不離於當念。如未薦
得,未免捨近趣遠。且道『不涉遠近』一句作麼生道?」遂
擲下拂,云:「打麵還他州土麥,唱歌須是帝鄉人。」


師再過。法祥請上堂:「昔日釋迦老子初生下地,一手
指天一手指地,乃云:『天上天下,唯吾獨尊。』所謂面赤
不如語直。雲門老漢道:『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
子喫,貴圖天下太平。』語直不如面赤,不若未生巳前,
不露這般消息。然雖如是,文彩巳彰了也。且道文彩
未彰巳前作麼生道?他家自有通霄路,不用當陽指
畫伊。」


師過乍城。請上堂:「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等閒運
慈力,接引無間歇。」驀拈拄杖,云:「現前大眾,還見觀音
菩薩在山僧拄杖頭上現隨類身演不思議法麼?若
然見得,轉凶星為吉曜,更短壽作長年。其或未然山
僧不免重為指出。」復以拄杖卓一卓,云:「將謂春歸無
覓處,誰知轉入此中來。」


師過西林。請上堂。僧問:「百匝千重關不住,縱橫遍界
自昂。然今日相逢呈舊面,慇懃末後請師宣。」師云:「有
棒且待別時喫。」進云:「光天化日憑渠力,一句無私耀
古今。」師云:「你向甚處見得?」僧便喝,師便打。進云:「有意
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師云:「未信你在。」乃云:
「鷲嶺家風,曹溪的旨,一切現成,切忌取與。若或厭凡
欣聖,正是對面千里。豈不聞僧問古德云:『月朗當空
時如何?』德云:『猶是階下漢。』僧云:『請師接上階。』德云:『月
[001-0630c]
落後來相見。』有般漢聞恁麼道,便道:『還家盡是兒孫
事,祖父從來不出門。』山僧要問他,即今祖父在甚麼
處?若或眼目定動,未免連棒打出。何故?選佛若無如
是眼,假饒千載又奚為?」


送法衣至。上堂。問:「如何是西來大意?」師云:「流沙河闊。」
進云:「不會。」師云:「待汝渡了來向汝道。」進云:「如何是佛
法大意?」師便打。進云:「如何是和尚家風?」師復打。進云:
「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師打。云:「汝試分析看。」僧擬議,師
以杖擉退,云:「鈍根阿師。」乃云:「昔日庾嶺提不起,今朝
這裏卻省力。雖然成就未曾披,草木昆蟲皆獲益。現
前大眾如解看,觸目分明無異色。所謂塵,塵爾;念,念
爾;法,法爾。等閒如薦得,不用分彼此。且道互融一句
作麼生道?」舉起衣,云:「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林野奇禪師語錄卷第一


信士胡行榮助刻
[001-063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