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186 黃蘗無念禪師復問-明-深有 (master)


黃蘗無念禪師附錄卷之五
語溪參學比丘明聞刪訂


小傳南皋鄒元標



昔韓公上佛骨表尉潮陽與大顛往來留衣別士縉
疑之予謂此公聰明蓋世能轉法華必不為一疏便
了生平其言顛曰實能外形骸以理自勝不為事物
是非窒礙夫曰以理自勝猶未深悉其義也公亦達
矣歐陽蘇子才高八斗好與諸僧往還歐公曰時于
其人察其氣魄有為世用者而蘇子則時遇可人箭
鋒相射蘇公亦有逼人處諸先生皆一代鴻碩好與
方外人遊者何哉蓋身處火宅入林樾睹蕭蕭數竹
頓令心地清涼亦以夙因故予束髮每到蕭寺五臟
若冰不可言說鄉里中所與二三僧唯推魯摻作田
畝無敗行然亦足敬也浪游南北所接僧非無赫然
為世頂禮者大都落風流講解窠臼儼然如天竺古
先生者實難其人庚寅以吏部郎謫南比部時大司
成新建鄧文潔公為祭酒忽有無念禪師過公以賢
關不便款洽禮而之予衙齋予亦館之別室旬日茶
飯外無他語文潔過詰曰作何究竟予曰無語文潔
曰此透體漢無錯過予曰無忙在別去又數年念公
過而訪我古樹下坐對蒲團相視而笑予賦詩數首
別念公又別去數年不知念公入我深也者念公名
深有楚麻城人早年父母謝世家長者習其有奇因
縱之披剃一日有名宿謂曰生死事大須是參得明
始不負一生出世念公啟曰何之示而之伏牛伏牛
不契又之七尖峰之東臺之五臺之燕薊之丫住山
之廬山摻苦行者數十餘年凡五嶽名山無不跋涉
其所參承名師曰大休曰秋月曰無窮曰古清曰遍
融無不頂禮其所承指示也曰黃瓜茄子曰提話頭
曰還飯錢有言靈承如天帝語未明也如負鬚眉不
[005-0521c]
肯下誓死而巳志堅功苦蓋垂數十年諸知見若片
雪紅爐即證諸名宿名宿首肯始下山次與卓吾李
長者友長者以不善藏為世忌公終身左右之有告
之曰大貴人方怒熾曰斫首穴胸何妨予因是而知
念公之定也諸縉紳聞而爭倒屣直浙豫章七閩焦
太史陶祭酒黃庶子王方伯袁考功皆降心相聚念
公時有啟發如大雨普布隨根生活諸士縉欲徙舍
舍公未數日即飄然去野鶴冥鴻不可縶矣世有自
稱妙悟以為必依宰官大臣而闡揚佛法者予竊謂
清虛苦空佛之大旨不從一草一木降心而從萬紫
千紅處逐世佛之道有是乎嗟乎狂慧風熾毒流衿
珮念公獨藏鋒遯世此所以貌古風高獨步一世也
浩浩空門龍象有幾予柰何不思作念公小傳念公
懿行最夥以俟逸史夫使韓歐蘇諸君子及文潔公
起必以元標為知言。


論曰世儒好闢佛佛不可闢所以闢者狂禪耳念公
名行冠一世恂恂若處子棲隱一山當楚中州界遙
瞻紫氣隱隱隆隆豈無謂哉。


贈無念上人序復所楊起元



世皆知佛為出世之學予以為出世不足以盡佛佛
亦精于經世者也後世稱君道者孰大于堯堯在位
五十載不知天下治與不治乃遊于康衢聞兒童謠
曰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又有老
人擊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
而食夫作息飲食泯識知而順帝則堯之所求于民
者止是耳矣而後世言治者莫加焉蓋道極于此故
治亦極于此也世之所以成人者日用而飲食也本
何識知之有唯治民者或乘以私智猶投石于定水
之中而波浪起以知應知以識應識是以天下擾擾
多事禹之言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為心寡人
[005-0522a]
之民各以其心為心嗟夫帝降而王其辨固在是歟
非民心之有異乃存于巳者未定也予觀佛之說汪
洋浩蕩縱橫變化不可窮詰而究其實際不出于現
量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如
此則念念寂滅雖有知識安可停哉如此則日出不
顧日入日入亦不顧日出耕田不顧鑿井鑿井亦不
顧耕田如耳目口鼻不相踰而互為用如此則善不
知愛惡不知憎生不知欣死不知惡大道之世何以
踰此予故曰佛精于經世者也彼出世者西域所歆
艷亦往佛所立之名色而佛因之也不然道固無有
不出世者也奚必立出世之名然後出世哉昔有僧
聞鼓聲舉鋤大笑而歸百丈曰俊哉此是觀音入理
之門後喚其僧問何所見僧云某聞鼓聲歸喫飯此
真悟入實際者也使其遂陳所見堪作何用哉無念
上人初參學善知識遇善知識于蔬圃中植蔬跪問
佛法大意善知識曰黃瓜茄子上人不契辭去歷盡
辛苦幾喪身命忽地夢醒方大徹悟依舊是黃瓜茄
子也黃瓜茄子誰不識之而上人獨不識必待歷盡
辛苦幾喪身命疑團啐破然後識焉又奚怪夫陶唐
之民處帝堯爐錘間五十年然後知作息飲食之事
哉帝堯之于其民竭其一生之精力尚且五十年然
後民知如此過活矧後之治天下者未嘗竭其精力
安可復望哉帝堯之求于民者合下止于如此尚且
積之五十年矧後之求于民不止如此也又安可復
望哉唯後世不能竭其精力以求于民而求于民者
亦不能止于此是以能竭其精力以求于民而求于
民止于此者莫過能仁氏也夫竭其精力以求于民
者乃竭其精力以自求者也求民止于此乃自求止
于此者也是故通于佛法者然後可入堯舜之道而
世之學佛者區區於西方淨土及了生死而巳其惑
[005-0522b]
者至求福田利益廣施財寶造寺度僧以為功德儒
者恥之遂謂佛之教足以惑人而讎疾之不復深惟
其理而吾儒之學竟止于粗淺而不足以入堯舜之
道此其故不可不一明也予賦性最拙於孔孟之言
茫然未有得也近因博之釋典而參之舊學殆似有
可以發明者遂不自揆而以經世言佛蓋言經世者
謗佛而言出世者亦謗佛也均一謗也不若言經世
矣無念上人其謂之何夫三乘十二分教不出黃瓜
茄子中黃瓜茄子豈出世者耶。


書龍湖圖贈無念上人卓吾李 贄



此石湖景也有石在兩水之間石殊不巨然其屋可
比維摩丈室能容瞿曇一千二百五十諸大弟子與
俱者風吹竹戶月落深潭朝煙暮霞足稱幽雅湖之
西架木為閣直侵湖上其名曰芝佛院有上人來居
之其名曰無念吾不知上人果能無念否也夫周子
講道于此多年矣一旦乃能得上人於戒律之外雖
上人亦不以戒律故滿足其意而時時與十方賢聖
窮究真乘觀其心不無念不止也湖之勝愈以有加
而芝佛之院棲佛之樓結構煥然非徒然矣雖然真
乘可冀無念大難夫學道者大都其心欲細細則能
入其氣欲麤麤則能出意欲其柔柔則善縱志欲其
強強則善奪守欲其密密則神不可窺發欲其疾疾
則魔不敢近方正也而遽奇雖八面掠敵可也甫奇
也而忽正可使千聖落膽矣彼以天地為棟宇者將
以為大矣不知特醯罈之雞耳以宇宙為幕席者自
以為快矣不知特甕牖之子耳要皆以一人之知慮
而欲測無窮之佛智以一巳之度量而欲忖無盡之
佛事以一二之手足而欲遍無邊之佛國是以北轅
轉疾去楚轉遠非有至人又安足與議至道哉上人
若無念乎無念是以語之。
[005-0522c]


「 石湖有潭無念居之石湖有屋無念止之石湖有經無念會之石湖有佛無念念之昔念石湖今念自己念而無念石湖澄止」



無念上人誕辰卓吾李 贄



有僧無念學道精勤眾人不知目為庸僧我與念僧
相伴九載知其非庸以念無故何謂念無與俗人處
念即自同于俗不見俗故將念離俗是故一時賢人
目之為俗然念僧真實俗也與賢人處念即自同於
賢不見賢故將念希賢一時俗人目為賢然念僧真
實賢也嗚呼佛澄塗掌羅什吞針念僧不能但不可
以念僧不能故而遂高視澄公與什公也汾陽腥穢
布袋街頭念僧不肯但不可以念僧不肯故而遂下
視汾陽與布袋也是歲也巳丑是日也二月十七念
僧生身實當是日載茶載歌載觴載詠聊以為歡共
登無遮道場永以為好不妨遊戲三昧念僧其欲為
名高乎抑且俗與同也俗與同則十方無壁落為名
高則大地生荊棘得力不得力皆于是乎在咄咄吾
且觀之。


贈別無念禪師定宇鄧以讚



余最善念蓋嘗求無焉而不獲今乃知不必無矣何
也念性本無非斷故無以覺此則為佛以此覺人則
為師予常以語人人如聾如啞今年秋無念上人來
自楚余留居五日則見其不寂不亂庶幾前所謂無
念矣然上人謂我曰前念即凡後念即佛是猶在轉
移之間夫既知念性本空則無煩惱而非菩提無生
死而非涅槃如釵釧是金非融故金泡沫是水非滅
故水是以舉一眾生而諸佛並攝舉一念而法界全
收又何前後之有歟上人爽然曰如是如是茲其歸
也書以貽之。


送無念禪師赴豫章請衡湘梅國楨


[005-0523a]


余得念師朝夕越十五年平生礙膺之物一旦消釋
是師大有造于余也師所居黃蘗山僻嶮而瘠磽豺
虎之所盤據人跡所不到師與徒眾披荊榛刱廬舍
擇可耕者耕之緇素麇至堂廡日臻巋然一大叢林
矣師每言為道真切無過鄧定宇三十年如一日也
今海內志道者多而江西為盛故其意常在江西茲
赴請往余老且病不能從期以明春歸如期而不歸
余即老病當扁舟從之還結夏于黃蘗山也。


送無念禪師還楚定宇趙用賢



不佞於佛理未窺一班也然亦時時好從學佛人遊
獲聆緒論其貢高執有者謬謂巳得法要而不知竟
落偏義苦行談空者自許既證大覺而不知亦墮迷
情蓋法等虛空而心執有無覺海滉漾孰窺真際宜
不佞之疑而增畏也庚寅春仲胡山人荊父過白下
荊父故善言名理稱辯才無上乃數推無念禪師不
事語言直契宗旨不佞因得一叩威儀少承謦欬目
擊道存無所容聲然後知菩提自有密義大乘自有
正法爽然心開幾不虛此生矣禪師復且杖鍚還楚
不佞恨從游之無幾而又愧攀留之無術輒呈短章
聊識私仰云爾。


頭白於今侍遠公南宗誰復悟真空帝城鐘曉秋雲
杳一葦相將度楚東。


贈無念禪師偈五臺陸光祖



「 有念念為邪無念念即正炳炳大師言指我成佛逕末季學語流勦襲皆戲論有無屬二邊正邪非自性一落語言筌執藥翻成病人言無念師宗門提正令本出庸流家薙髮修苦行歸依于空門遍參求悟證疑破黑漆桶皮毛脫落淨入佛兼入魔非凡亦非聖我聞如是言稽首遙禮敬師忽入白門隨眾得參請果聆玄妙談聾瞽詫觀聽辯才若風生說法似泉迸
[005-0523b] 德山臨濟機的的在杷柄老夫愚鈍人未能領上乘嘗聞古尊宿如實語相應出言昧本真天壤隔分寸鬥爭堅固時魔佛互衰盛吾黨二三子擇法孰為勝歸來讀我書聊取意根靜」



因無念禪師示客偈訒菴方 沆



余將北行報滿以暑甚小憩城南會無念禪師自楚
黃石湖來因與王水部圭叔朝夕參承彼此甚適客
曰無念特禪寂枯槁者之為耳二君與游不虞妨正
道而廢職業耶噫嘻有是哉自無念之偕余山中予
見其饑餐倦息朝盥夕浴而未嘗有怠事也又見其
風月清佳據梧支策獨來獨往若神遊太虛而不知
其出於塵埃之表也有時接見士大夫主賓應酬杯
盤交錯徐察之無厭色也有時揮麈談空則理不必
天地有而語不必千聖道者無念肆言之吾兩人肆
聽之纚纚乎若旁之無人也蓋無念而無不念無不
念而實無念吾師乎吾師乎予且將終身與之游安
知其妨正道而廢職業耶遂作偈以示之偈曰。


「 真空妙智鏡同圓枉廢磨礱歷歲年到底憑君拈撲破始知父母未生前」



「 白牛閃爍秘形山牧子招尋日往還鼻孔拽來繩忽斷方知秪在故園間」



「 空谷何緣自應聲洪鐘待叩為誰鳴從他巧覓知音者唯有聾人聽得真」



「 真性圓明照大千還如片月落平川云何逐影生差別昧卻中天一點圓」



「 穿衣喫飯原無事兀坐閑眠豈是禪學道不從聲色薦工夫歷劫總如然」



「 無邊空界任周流一性能將一切收影裏覓心那可得大如捨海認浮漚」



讀龍湖集寄懷念禪師如真李 登


[005-0523c]


承惠龍湖集細讀數過乃知字字句句皆大乘法要
且直截簡明當下即得本心無可增減者師接引來
學功德懋哉懋哉別後二律錄呈。


「 杖鍚凌西去龍湖煙水深江山雖隔面風月自同心有念塵蒙鏡無情芥逗鍼瑤琴時獨撫天際托知音」



其二


「 錮疾悲無始輪迴似掌翻何期虛白室即是涅槃門人去遺規在心亡性自存秪今開寶月可復遣重昏」



禪那歌荊父胡懷玉



庚寅歲客白下同念禪師結夏鷲峰寺一時慕道之
士多落知解窠臼偶然有感作禪那歌并求印可。


「 禪那廓然包太古非色非空不可睹海底波斯駕鐵船個裏何曾有佛祖白象無端降梵宮天上人間擊法鼓周行七步復拈花心印相承入東土碧眼胡僧坐不言一花五葉蔭寰宇馬駒踏殺天下人棒喝縱橫互賓主傳燈邇來千載後衣缽生塵野干吼須彌欲傾龍象愁念師忽起信不偶披衣孤坐萬緣空白雲紅葉堆窗牖鹿女啣華虎受降魔王問道展兩手無非無有無非有鼻孔雙垂牙在口雪峰毬趙州狗八角磨盤空裏走維摩杜口毘耶城瞬目揚眉成過咎本來如是絕纖塵劫火洞然亦不朽德山持缽太連涎末後一句阿誰扣禪師劃開死生關明月清風自為友人我山無明酒日對空王勤抖擻夢裏翻身不離床稱錘是鐵原非垢憶昔燃燈授我記有情共證金剛際無鬚鎖子兩頭搖摩尼卻向衣中繫歷劫恒沙光不殊五陰浮雲亦難蔽定非定慧非慧世尊乞食入舍衛靈山一會坐儼然華藏莊嚴開聖諦白毫日照毘盧閣芥納須彌何廣略金毛獅子鐵圍山作者好求無病藥泥牛耕月火生蓮八風不動坐寥廓北斗藏身水逆流黃面老子難摸索說與閻浮世
[005-0524a] 上人火急回頭猶是錯」



贈無念禪師偈時同卓吾住龍潭湖澹園焦 竑



念公過金陵予日與談禪得其慈力一時涉入如幻
三昧此其機緣非在一期果報間也賦此以贈。


「 春深聞爾百花潭曾與維摩共一龕浮世無成悲小草空門何意見優曇龍知聽法歸池缽馬為馱經度嶺嵐烏榜宗風今欲振好傳消息遍江南」



論禪石公袁宏道



禪有二種有一種狂禪於本體偶有所入便一切討
現成去故大慧語李漢老云此事極不容易須生慚
愧始得往往利根上智者得之不費力遂生容易心
便不修行多被目前境界奪將去作主宰不得日久
月深迷而不返道力不能勝業力魔得其便定為魔
所攝持臨命終時亦不得力無盡居士云世間粗心
於本分事上不曾于十二時中密密照管微細流注
此是業主鬼來借宅耳此病近于高明者往往蹈之
又有一種不求悟入唯向事上理會以念佛習定為
工課纔見人提起向上一著子便要抹去見執法修
行者則讚歎見心上乾乾淨淨灑然不挂一事者反
以為不修行而疑之謗之此等雖外面無破綻可摘
其實心火熠熠如欠二稅百姓相似至于遮障宗乘
害佛慧命亦終為地獄種子而巳蓋凡近于沉潛又
往往坐此病也余游天下所見者大都不出此二種
而執法修行不求悟入一病尤為近來無靈根者之
所托逃今年再會念公始知宗門尚自有人佛祖大
事猶有可與激揚者耳而念公猶然謂我曰大事未
明如喪考妣大事巳明如喪考妣大事既明矣若之
何如喪考妣耶又引古德云此事須悟始得悟後須
遇人始得若悟了遇人的當垂手方便之時著著自
有出身之路不瞎郤學人眼若秪悟得乾蘿蔔頭不
[005-0524b]
唯瞎卻學者眼兼自己動便傷鋒犯手予乃歎曰此
事以悟為極則矣誰知悟後政自有事耶若予者雖
幾番有所解入然猢猻子實未捏殺水牯牛實未得
純熟也若硬休去是未大死而求大活也悟且未能
而況于大慧所云之大法乎況于奪饑人食解耕夫
牛為人抽釘拔楔乎此念公既悟以後之事非予事
也。


再晤無念禪師紀事石公袁宏道



余山居九載再遊南北一時學道之士俱落蹊徑至
白下晤焦先生使人復見漢官威儀有來詢者余曰
焦先生洪鐘也試往扣之及予歸柳浪而念公適至
老成典型居然在目蓋予之耳不聞至論余之舌噤
而不得吐久矣撫今思昔淚與之俱夫使海內人士
無志大乘則巳若也生死情切則幸及此二老尚在
痛求鍼劄余非阿私所好者蓋予參學二十年而始
信得此二老及自謂不至誤人若但欲持戒學語則
無事此老錘鑿矣。


本住法頌壽念師八十有序并書憨山德清



不慧披服道風三十餘年矣竟無緣一睹光相且
以業力驅馳幻海將二十年如托異國故與法門
諸大知識音問益遠頃投老匡山望黃蘗剎竿咫
尺間側坐白毫相中日蒙照拂無由一致問訊前
秋陳無異居士入山道及老師慈念慇懃是知先
蒙攝受者非一日矣不慧何緣過辱加被之如此
也感謝無量比來宗門寥落野干亂鳴殆不堪聽
所幸老師踞窟獅子雖全身未露而爪牙無敢攖
者時聞吼音為之慶快惜乎頹波日倒難以障迴
狂瀾也若不慧者忝辱法門無一得可指寧不虛
生愧死耶頃侍者廣捨來知老師法筭喜登上壽
人天集慶不慧愧衰質不能從法會之末聊陳頌
[005-0524c]
祝少見一念嚮往之忱所願法身常住道化無方
豎金剛幢為眾歸仰無任翹勤瞻望之至不腆薄
供惟慈納受頃者復有曹溪之行奉覲之緣當在
龍華三會耳言之耿耿神與此俱。


今上御宇之三年仲春二月十有七日迺黃蘗山無
念禪師四百八十甲子之辰也唯師少志向上蚤悟
自心開頂門之正眼豎無畏之高幢法門歸重衲子
趨風莫不指歸第一義令入自信之地誠末法之津
梁長夜之慧炬也宗門寥落賴師獨振其家聲不慧
雖未承顏而心光相照不隔一毫以法忘情無彼我
相為日久矣嗟予老矣愧不能一接麈尾以結法喜
之緣耳今幸值師示生之辰十方宰官居士緇白眾
等各持供養而興慶讚不慧聞而歡喜私謂悟無生
者離壽者相非四相之可遷安可以世諦而擬之耶
乃說本住法頌敬遣侍者遙持香華用申讚歎是以
滴水而稱大海以一隙而睹太虛非敢盡其涯量聊
見微忱以法供養之意耳而說頌曰。


「 諸法自性本寂滅湛然不動如虛空世界森羅及萬象唯此一法之所印佛未出世祖未來此本住法無欠闕草芥塵毛體自同白牯貍奴亦知有何況眾生各具足而與諸佛性平等平等自性無生滅又豈四相之可遷不來不去無始終是故名為本住法若人悟此體如如一超頓絕凡聖見正眼開時生死空迷悟兩關當下闢巳過關者掉臂行獨蹈大方無滯礙猶如獅子自在遊非是野干可隨逐揭開五蘊封蔀茅露地披襟坦然坐是名無畏解脫人從此常依本法住唯師了此本住法獨踞黃蘗最高峰魏魏不動若須彌萬象森羅齊頞首日月游行若電光世界山河鏡中影良以心空身亦空混融萬法無起滅是故一塵與空合而與虛空共一體一切微塵亦復然身
[005-0525a] 與微塵等無二身塵既入法界空自性體與虛空等此空即是本住法入此法者壽無量空中世界任起滅一切聖凡從去來是法不動相常住此是大地眾生壽眾生既與諸佛同吾師豈與眾生別但願吾師常化生證入眾生無量壽」



開黃蘗山記石公袁宏道



無念禪師少年苦參至四十始了初創金地龍潭參
禪最號勝處此地隔城二十餘里已為閑寂而師復
有深藏之志又得黃蘗山蓋師去黃檗正愚兄弟來
龍潭時也急遣使邀回對談數日語卒抵掌黃蘗之
勝云山極峻頂獨平上有荒田數畝麋鹿成群如嬰
兒頭上饑虱每钁山藥充食後徐行庵外看群鹿戲
鼓掌談之則皆星散有荒田可耕野菜可食麋鹿可
作伴此福宜為衲子受予志決矣遂入黃蘗山為終
老計且貽書我曰貧道巳事未明向天涯覓寶藏勞
碌三十餘年今識海少停只合插钁山居以盡天年
予曰此山寂寞久矣應有所待其待師耶遂書其顛
末以識之。


法眼寺記石公袁宏道



余見天下衲子多矣窮山僻谷或未盡見然求苦參
密究具宗門正知見者如吾友無念禪師實近日海
內之優曇也禪師麻城人名深有十餘歲而遍參諸
方口無味身無衣足無履者幾三十餘年凡宗門大
老若遍融雲外大安大方輩靡不咨叩久之豁然有
入始卓鍚于麻城之龍潭湖與異人李卓吾為友後
復厭喧寄棲商城之黃蘗山山勢博大崇聳迥無人
跡念公見而愛之涉其顛復睹平衍乃曰是可田詢
之山下民則曰此商城張太學田也歲久不治巳同
石田念公曰田雖荒可墾僧眾居此參禪念佛之暇
令其開荒種畦可足一年糧吾可藉此為終老計會
[005-0525b]
十兄弟訪李異人及念公于湖上念公自山中來語
及山中事是時予同年范光父令商城予走一字語
之光父欣然以檀施事屬太學太學大喜願盡以施
僧念公念田荒蕪已久非數年可盡闢者今受田當
并受糧田荒糧重恐反成累遂語太學曰檀越以全
田見施極是利益但恐僧人一時難墾願開一畝則
僧完一畝之糧太學如命于時龍湖本色衲子安分
度日不為虛浮無忌憚之行者半居此山剪荊棘治
蓁楚虎豹之與居猿狖之與伍數年以後佛殿僧舍
粗可居住衲子躬耕自鋤自種自食無求于世即道
可辦居然有古叢林之風予聞而喜之嗟乎十方檀
施極非細事耕種而食雖較勞苦而食之無愧且古
大善知識皆親自鋤田栽菜腰鐮荷鍤不以為苦後
來學者纔有一知半解便思坐曲彔床受人天供養
次者鼾鼾飽食褡帽長衣燒香煮茶作山人冶客之
態耕種之事愈所恥而不為末法衰替景象於此可
見今黃蘗如是何異古百丈黃蘗乎又聞其上麋鹿
 多躁田苗僧皆架屋夜守佛聲浩浩山答谷應四
季有野菜黃精可食予又聞而樂之願與念公共住
昔五祖演云今年一寺庄田顆粒不收不以為慮唯
一千五百衲子一夏舉一個狗子無佛性話竟無一
人發明深為可憂今黃蘗山中諸衲子其有能發明
狗子無佛性話者有耶無耶或有所待耶皆未可知
然近日狂禪熾盛口談此事現成一切無礙者項背
相接與其豁達空以撥無因果真不如老實修行念
佛之為妥當也願念公嚴立藩蘺與此清淨道侶老
于此山其有詑詑然為無忌憚之言行無忌憚之行
口角圓滑我慢貢高者不許停此山一時一刻庶幾
兒孫相傳法堂之草永不復生矣。


護塔文長公梅之煥


[005-0525c]


恭惟無念禪師宿斷鈍根早磨慧劍言語文字不立
大心直取法王艱難險阻備嘗拼命始歸樂國一掃
三塗六道頓超萬劫千生正法眼方開老婆心復切
未明如喪明如喪似有情癡一法纔通萬法通更無
理障成巳以成物總此一成救世如救焚急于自救
點化者百之一二唯鄧宗伯尤高足之後許可者十
之二三於家司馬有祝予之嘆東宮衛尉西有道人
管各窺其一班竿更期于百尺西方有聖人出焉未
能或之先也東土以我公歸兮更莫為之後矣誓不
盡不佛何忍遄歸然有寄有還豈容久戀爰成寶塔
用備藏舟當如來誕生之辰正浮圖合尖之日息形
并息影翛然七尺之軀忘死未忘骸聊爾一杯之土
瑯函留半偈何須開石槨之文舍利吐毫光不用借
漆燈之焰巳無曉夢迷蝴蝶一任空山哭杜鵑獅子
潛聲林鳥猶疑說法麒麟高臥野狐不敢浪眠此日
雍門巳不隕孟嘗之泣他年華表復何有丁令之悲
求大藥而駐朱顏只爭蚤暮置虛器而運死想一視
與亡骨且與俱朽矣身隱焉用文之煥聞木樨轉語
不謂見而知之標黃蘗遺蹤或有聞而起者敢云譽
墓聊榜傳燈。





 直隸蘇州府吳縣事
佛弟子陸明和室人明杜女淨孟淨仲淨季淨玉
 陸目室人明月女淨貞淨秀 捐貲敬刻此
 無念和尚附錄一卷 九章朱袞對稿
 禹門金之龍書 金陵蔣成榮刻 丘淨孝助板
 天啟乙丑僧自恣日姑蘇兜率園識

黃蘗無念禪師附錄卷之五
[005-052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