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100 維摩經疏記-唐-湛然 (master)



No. 340-A


刻淨名疏記序


智者淨名經疏。部帙廣大。與三部殆比駕焉。隨部各
有荊谿之記。猶五經之有正義也。但記之為文。三部
則廣。淨名疏則略。均是大部。而其記有廣略者。蓋亦
有說。三部俱是九旬敷演。章安所錄。不得不略。其記
須委悉釋成。而義意始彰矣。此其所以廣解也。若淨
名疏。大師親令侍人筆錄。是故文廣義備。其記止箋
釋其難文要義。則足矣。此其所以略釋也。雖廣略不
侔。然其精揀教門。辨明觀道。以扶翼宗旨。則未初不
一致也。曩講疏。深見此記妙解巧釋。第全書久散
逸。不得復覩。斷簡殘篇。僅窺一斑耳。近橫川雞頭慈
瑗。特索諸南都興福。果獲全帙而還。靈空和尚一見
而喜。遂使謀參訂梓行。適病冗交沓。不能從事。
乃囑南谿寶積求公。公乃參訂命刻。完璧復瑩乎世
矣。寔盛舉也。學人苟藉斯記而商究疏文。藉斯疏而
講求經文。則不思議解脫。當下薦取。與古文殊老毗
耶。一鼻孔出氣哉。爰書數言於卷端。為之序云。



元文戊午仲冬望日天台山東溪沙門亮潤謹撰
[001-0870b]

No. 340-B


刻維摩經疏記辯語


智者維摩經疏文古義幽旨趣淵哉大矣故學者窺
測實難矣然其所難不在佗而在巳不在遠而在近
也其果難邪其果不難邪欲知其所以實難而得其
近在巳不難者舍毗陵之記何塗之從惜乎全函流
逸存而行者僅斷篇畸冊而巳蓋天之未喪斯文邪
獲復覩全帙寔是時也清求謬當拔正之任亦時也
不校刊以傳乎但其書乃本國傳寫疑誤不少無貳
本可校之浮昧惡能任其事也雖然勉強為之猶
賢乎巳哉可巳而不可巳乃遂徵諸世行殘簡與垂
裕記中所引用校彼訂此參互仇拔者數矣稍稍得
定鉛黃命刻梓人其間尚有疑似若差升者標諸頂
上不敢輙改彼全是者巨細悉皆標之彼全誤者槩
弗取兩可難裁者則亦舉之使以知異同覽者其察
諸嗟乎記之為釋使學者知文字與解脫可以即而
不即可以不即而即膏火相助經疏之宗而用即即
之不即永免說食數寶之支不即不即之即高超暗
證無聞之狂不即不離二病互救之妙焉則窺測其
[001-0870c]
實難哉其或不藉記解者不支則狂不狂則支則窺
測其實不難哉偉矣記也救弊正偏羽翼斯道此蓋
吾宗看教之常亡適不然記旨特在于此誰難乎知
常而常之言末之難矣末之難矣唯是為難矣非知
常之言難實得乎心之難者籍記解者終令難者難
而不知其近在巳不難也則窺測其果難邪其果不
難邪。


元文丁巳臘月朔天台山南谿寶積教院沙門清求
妙乘謹撰

No. 340-C


維摩經疏記序


原夫三才方判一氣生於道上三春殆回一陽復乎
地中三軸將行一卷顯于格下此世出世間自然之
數也葢荊溪述作之為維摩疏記也固有三卷廣大
悉備有三諦焉有三觀焉有三千焉一代時教八萬
法藏卷懷同在一性一心一念巾帙觀心為經諸法
為緯織成部袟不與他同斯之謂也廣矣大矣不可
得而思也甞稽羣書疏有廣略者各從機宜所好也
記有眾寡者葢由後人析卷也通慧僧傳所載略維
[001-0871a]
摩疏十卷維摩疏記三卷雖無廣言而對上略下的
指廣是以孤山垂裕敘於疏三十四卷記三卷疏廣
記略所由而出後學執廣疏記尋繹略疏文義迴互
慈雲函錄舉略疏十卷廣疏記六卷竟云記對廣疏
指文少殊釋義宛合東湖統紀荊溪本紀列出略疏
十卷記三卷廣疏記六卷其三卷似略疏記而至山
家教典志不載於記三卷舉廣疏記六卷紀之與志
何自反也叡山證真雖不載數而決記主云妙樂記
消廣疏道暹記釋略疏由是觀之荊溪不記略疏明
矣至其編數但是開合異耳何其致疑惑焉猶言兼
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又由一
月分為白黑則三春月成六數也夫一心者萬法之
總也分為戒定慧三學開而為檀那等六度也義真
座主撰維摩堂記云不經三祇頓滿薩埵之行不逾
一念直進遮那之果三身究竟無有過上良以淨即
真身名即應身真即所證之理應即所現之身一體
三身或時分為理智自他勝劣六身或時一一文字
皆現金粟如來今斯記數不是妙乎厥天台廣疏我
孝謙御寓鑑真和尚帶來東大傳教大師寫得南京
請益巨唐而傳荊溪之記復命本朝以置睿嶽之藏
是故慈雲云唐時有日本國僧最澄多取教卷往於
彼國惜乎諸說今無得而聞焉嗟夫教有夷隆書有
隱顯非惟震旦日域亦爾廣疏與記韜晦于世不知
幾載今夏曬陳編於螢雪軒時偶從書架下敞篋蠹
[001-0871b]
簡中得茲首篇不禁踊躍方思繡梓以公同好會書
商主齎一故策來謂余曰某有願刻維摩妙記旁叩
諸剎求未應手屬推洛北禪門如落樞臼不勞獲焉
雖卷不完鋟木流行以為他日擊發希聲之一椎耳
庶蒙倭訓并一校焉余聞領之啟卷頂讀菩薩品去
記而性具法門昭昭乎若大明麗天置書几案語曰
夫壽書木也者莫良於梓百木長故梓為木王董子
所謂古之造文字者三畫而貫其中者謂之王三畫
者天地與人也而連其中通其道也為是義故我山
王明神曰我名山王表三諦即一也山字豎三畫者
空假中也橫一畫是即一也王字橫三畫者三諦也
豎一畫又一也二字三畫而有一貫之象故我立為
號也一心三觀一念三千亦復如是是以我護持台
教鎮覆國家云云伯陽又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三此必然之理也我貯斯記一冊今方生二聖語信
有徵矣兩加點較共𢍉於子異日會當成三全本流
布天下商主大喜而去自時厥後且點且較時時與
夫關中注解方以融即匹以圓理豈得同日語其優
劣智者大師不言乎若尋什師生肇注維摩同用通
意陳梁諸法師講此經文今家往望皆是用通教意
釋此經耳聖師之語豈虗也哉是以寶雲道威云四
注淨名既將巳見注釋佛經猶難取信今則不然深
可取信依憑有在者即智者大禪師疏也月柏庭亦
云所謂什肇釋經多附通意雖得通意之權而失圓
[001-0871c]
頓之實苟為失實則權實俱非斯言至矣哉緬懷有
隋煬帝潛龍之時閣什肇注請智者疏大師滅後向
疏呪願夢感智者有悟疏旨以故逮登儲貳宣令慧
日道場道莊法論二師於東宮講淨名不據關注全
用台疏判釋經文副君臨聽以為心要弘通宇內天
挺睿智深哉朗矣加旃華嚴六祖大統清涼國師性
自天然解從上智才供二筆目視九行大曆十年習
學天台止觀法華維摩等經疏于荊溪大師凡歷唐
九朝為七帝門師撰華嚴疏完用天台判教相文及
三觀三德一念三千性善性惡等又宜矣乎繇是皇
明宋濂著華嚴古庭法師塔銘云清涼大士學無常
師習維摩等疏于荊溪賢首之學雜華為尊至若天
台性善性惡三觀三德之旨一念三千之文又曷甞
不引之而示人況修門之注釋乃止觀熏習次第亦
不外之實惟吾祖智者妙譚解行所以抗折百家獨
拔兩朝者以由三千性惡法門故也雖然陽春白雪
唱高和寡義疏雖存而隱不行吾甚傷之今時講釋
維摩者眾陞座握塵辯河馳電談玄說妙不過什肇
通意惡知今宗圓具豈不見無盡燈師云肇公觀談
雖善苟不明乎性具亦恐有言而無旨也肇師聖智
尚爾況叔世淺識乎故荊溪云忽都未聞性惡之名
安能信有性德之行弗知天台性惡融通寂滅魔界
即佛之理濫唱毗耶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說
非但墮鼠唧鳥空之責誚抑亦為眾魔羣道之嬈固
[001-0872a]
吁可畏者其在茲焉點藁既成投其書肆乃使筆生
淨寫登梓將得一序以安篇端俾人起信頻請不巳
因拭老眼呵硯冰而敘疏記顯晦之顛末云耳。



元祿龍輯重光大荒落律中黃鍾月念有四蓂台宗
沙門秀雲筆于叡岫西塔東溪螢雪軒之寓居No. 340
維摩經疏記卷上
天台沙門 湛然 述


淨名疏卷第一



於釋經度不盡為三初正明不盡次意下明不盡所
以三問答料簡初又二初引古今五本次何以下正
示不盡文處可撿古本以資新見慇懃無量者凡有
二意一者當時佛語詞多二者通述不盡之相如世
人云無量無巳之類故知文殊粗宣佛旨不事餘辭
堪可承佛旨良有以也爰者於也于也爰至只是至
于耳震旦者如止觀記即是摩訶般若諸方等等者
此明共部非關共教故此二共俱共二乘謳和俱舍
優婆夷出舊華嚴始乎淨土終法供養者言淨土者指佛
[001-0872b]
國品肇師意謂淨土法供養皆屬正宗故正宗中皆
不思議以此一意冠之即足雖然諸品既異不無別
旨如觀眾生佛道不二豈無殊途巳如疏破傍經開
科等者意欲俱異二師故也傍經故異諸禪師不執
故異諸法師夫佛說法至備矣者五時不同逗機差
別故曰殊源源即水之濫觴用譬契機之始雖五時
不等無失機之辜故得善始令終具有三意序既元
序於正流通通於正宗三不可虧故云備矣必先現
瑞表發等者問何不述於序述之序用為表發而獨
云述現瑞序耶答序述還只述於現瑞及以二由故
不須也若爾經初何故著敘述耶答無亦何失故亦
有經無敘述序如欲說大品等者般若照也故光表
之所以彼經數數放光如法華經中放光表中故法
華經三段俱中如涅槃經常光表常三亦竝常故知
今經現國表國三俱佛國深會斯旨眾教炳然若爾
法華何故不以中為宗耶答取理同邊無非一乘堪
聞聖旨者故知由現瑞故動物機緣發起之名良有
以也亦如斥小訶大事在往時雖非瑞相亦表今經
吉兆預彰助成今事義既輔正理合先陳無滯無壅
者滯隔內法壅遮外事流至像末莫不沾濡故無壅
滯悉如來力助佛揚化者從人及以未印定時方乃
成正者法可印成正經人豈印成化主心心寂滅者
從名附近義當流通觀門亦爾故作斯解起盡者章
初章後意也如文所分二序三正正中室外室內出
[001-0872c]
室出室復分空假中等寶積請問佛國因果者願聞
得佛國土清淨問果也唯願為說淨土之行問因也
總明者未分四故於中為五初明來意次所言下佛
國得名三亦名下出其異名四佛國下分於事理五
或有下破四性義初來意者文雖未有義巳具足今
但重示其旨而巳分事理者常寂屬理餘三在事若
但云應報二身俱名為應次事即下先略述也而至
理下明有事之由然非本下明事理相關體亦相即
無因而有土者計雖性過本是理土生佛理具凡聖
一如計者成過土體何失若計成過性執須破破性
仍是從事以說破三可見不假別論言從事者若云
一向無有自他故使計者成無因失思益論染淨至
遊此土撿之問穢土至殊別耶者其因既同果不應
異如穢土善因報人天果諸淨土中亦有十善何故
報與此土永乖答意者名同事同解異願異如止善
是一對於止善加修願行故使諸土階降不同人天
名同隨土義別言二處者且以淨穢相對而論攝大
乘七種生死者如止觀記即因陀羅網者既一土攝
一切土故得此界徧攝下二唯不能攝上品寂光其
義既通理何隔異準此以說上能攝下有餘亦應攝
於同居體內外惑其相異故斷界內惑者與未斷者
報不相收別圓二人地住巳前觀道雖通未見理故
論其報相優劣尚隔修因無定者以修因時淨穢境
融不可以一異名之故云無定別教初地等有七淨
[001-0873a]
者此是今家義立七名前五體滿者體既居初故從
初四皆成就體此但成於正報而巳故須第五依報
住處依正具足故名體滿復由前四莊嚴於體故初
體有相有用三五屬相三正報相五依報相二四屬
用二利他用四自利用若爾相用應次何以間雜答
依正雖復通自他一往從便故別對耳六七雖云因
圓果滿既許初地具於七淨還是初地望於地前以
立因果即此因圓名為果滿常寂光者本是真境意
明境智其體本融故云即是常寂智性智是能照以
能釋所意欲顯同次不同去明體異者境異智故故
云偏真引涅槃經亦證同智次此經下證同所以指
無明性而為智體此智是境此體方同以無明性亦
境性故不思議去結成境名以向所釋皆通智境故
今結境還從境立亦名下列上異名次但真下明身
土一細思此意至下諸文及以教門所明土義皆以
此意而往申之其理方盡智集等者四智和合故名
為集識轉為智故名為通唯識之名猶通於惑故成
智巳方顯通名如是取者方曰寂光故此淨土唯法
身居法身非形得名第一以諸行願莊嚴之身方感
法性寂光身土竝得名為非嚴之嚴此乃方曰滿足
身土宛然相似者經有土名兼所化等名目雖異釋
使宛同問曰此經等者釋義違經其理何在答意者
應約密教一音異解即通顯祕二不定也橫解者如
前所引法華經文只於此土而覩上二故小被斥見
[001-0873b]
淨不驚足指案地即其事也縱對大豎說於小解仍
橫準其正理不聞為勝華嚴十種淨土檢之有人云經
明二十七種淨土檢之此經非但至之因也者故知直
心乃至十善亦名正因亦曰依因依因二種自行利
他今此正當為他取土自他相成土義方具隨機別
說時不同耳故利物依因由加別願故菩薩行一因
兩向上求自為下化成他於下化中分於兩異自行
利物之依正也故知自行依之與正一因成故云正
因感四佛果依因復云感四依土所以其因不殊而
義兩別故使寂光法身異而常一小妨者若四教因
對於四土雖有此義不無小殊何者藏通對於同居
淨穢別對有餘似如稍得若於土中辨教多少是則
不便故更對土用教增減委悉論之別圓眾生來生
其國者仍彼有餘用教之時云別圓耳若至實報失
別教稱唯一圓常以當土名盡未來際引法華經壽
量者引於實果以證權果所以過去若常未來必常
如從本果以垂於迹示淨土行以取眾生至論諸佛
至可見者仍以三土從常光論寂光無相故三皆泯
由不可見故得有見問曰經言去總問也先引經立
宗此為是下難也難意者為元只是一種飯色見自
異耶為元有多色見有異耶準下答文既有四句豈
但多一兩句而巳此中問答總有三重四句分別既
云於不可見而得有見即是寂光對於三土先以有
餘攝二同居對二同居而立四句以二土竝有實質
[001-0873c]
而辨同異故得約質以辨有無次以實報對於下二
以立四句以實報中色無障礙對下二土質礙辨異
三以寂光對於下三以為四句以寂光中色質永寂
故以有無相對辨四是故向辨第二四句約有色質
論障不障初四句中復更約障以辨四別若爾亦應
更於初四句前立四句淨質穢見如身子等淨質淨
見如安養人穢質淨見如大梵王穢質穢見如五濁
人即二同居相比望也今初四句中云別圓菩薩用
天眼者見土不應用餘眼故即此二人賢位眼也此
約身居此土以論若在方便見二同居必無異質次
於一質一見之中明五種人共見有餘更無別者五
人之中雖兼別圓且據三藏二乘通教三乘共見故
爾此之兩教三乘之人共稟近教故於有餘所見未
遠故使但以二同居土共彼有餘而為一見若於彼
土發別圓心便即同於別圓所見問那約有餘等者
一質與一見皆云有餘若二同居各各自見亦得名
為一質一見何必要須約有餘耶次答文中云三人
者當知前釋第四句中三種意生須指通中利鈍菩
[001-0874a]
薩但不得指利根見中以此菩薩但斷通惑與二乘
同以其適從通中來故是故答中且指三乘同見第
一義諦此等本異今皆成同故且言之若指二種同
居之人當土自見何往不得但為辨異故須此明言
無漏五陰至一往同者據未發於別圓之心論未見
中其事亦等故於真諦同一見也大品亦名往生亦
名來生者互相望故檢之次二土亦然者二同居土相
望既爾有餘實報相望亦然言然但橫豎之殊者二
同居橫望餘二土名之為豎若爾只可娑婆而往於
淨何以從淨却生此耶答下之八品不可來生上品
上生或可即能到彼土巳獲通故來故法華云是人
自捨清淨業報而來樂此多怒害處唯常寂光文無
往義上品可爾中下義通若中下無實報亦無若不
立於中下寂光中下猶屬實報故也又若義立不往
而往上品亦通何但中下善逝之言良有以也如來
之義信亦不無方便往來者往義可知所言來者但
有願來應在菩薩小從得記義亦同之次淨土中云
人天者彼土具有欲色諸天但無須彌地居而巳一
切皆依虗空而住具如釋籤別教十行及圓十信後
心者準理別教應云住向今不云者住巳同於藏通
五人十向修中雖亦同生有餘之土非為正意故取
尅體但云十行而立圓信復云後心者七信巳上亦
可得生但是略耳一者三昧正受乃至伏無明者釋
三意生皆云恐者尊重聖典兼示無執三種階降經
[001-0874b]
文義含為是何教三昧正受若約通教七地巳上或
至九地言自性者別住同通應取十行圓教既云伏
於無明即七信去所以別教云自性者若不見中則
不見於諸法自性未發真修者真緣之義義通通別
若約別教則有二義三俱名意三俱入地一者但是
未極名意二帶教道挫之言意若通教十地判三種
意等者準此即知前之所明一質一見即是二乘及
當教中三種意生異質一見而云即是別教菩薩當
知消於楞伽經文即別圓人有三意也故今別更從
通菩薩而說之也問曰分段至果報土也者以通見
思難別見思見思既同捨身應等問實報受生等者
遠取上文三土有生唯常寂光無往來生則應不合
更有此問答中意者但欲重顯從名消義亦約中下
在果報內約報論生是故有邊論於果報約所入邊
則非果報但所入邊即是見真故云不生上品無報
唯真無生而云生者不生而生故果報中見真亦有
果報不生生義究竟而論寂光唯真永無果報義而
言之亦可得云不生生義此則不復更有生也問若
不生生等者此問意者從名作竝以不生生與不常
常言勢欲同其義似反故以反義以問勢同答中意
者名異義同何以云似故許斯理以諾竝辭何者下
釋出名異義同之相究竟而論唯名常常及以不生
不生故引聖位即是不常之常不生之生四十一地
真理不生不生而生餘無明在名為不常見一分常
[001-0874c]
故名為常思之可見次問可見答中云本願說者上
品淨土不須開漸故云因願乃可有說香積無願故
不得說不說不聞故來問也如安養界樹說苦空人
開羅漢既不云願驗土非高故法華等者此有二意
一者通證一切開權二者別證二乘之漸皆法華意
是故引之若別教意但是開教不開理也或亦開理
以示圓中若約果報至所說法者果報邊須云苦集
以有苦集須具四諦於果報中分論寂光須從理說
故唯實諦義亦當於寂光說法下兩土類此分別者
有餘同居俱得橫論即寂光土若有餘中亦說無量
以對一實或說通以對一實故有餘中若說一實即
有餘中寂光說法實報例之亦應可見然約橫論同
居具四餘三漸減例之可見若兼體同一切皆四觀
心四土者先立心性為理寂光而眾生下明迷寂光
而見三土或失一諦而見四諦於中先通明起由次
無明下別示迷境次中道下正明觀心以成四土此
一品經文玄旨者此一品文義兼序正序中表發入
正宛然故下正說玄旨在茲界內結業未斷等者上都
管反下徒管反但未斷得生非全未斷二種眾生來生者從

方便品及斷有為緣集之人故作是說以方便品但
用二教故復亦但二教斷盡來生其土弟子品中以
三教訶故亦但有三教來生是則三教來生至彼但
稟二教菩薩品中但云一種來生者從所至說從實
教說下卷天女住室十有二年正引經文以證同住
[001-0875a]
常寂先耳不取十二通佛道品者即於不淨而現於
淨具如釋所化意是也然於此中且從橫說引淨名
偈者證初住去淨土之行不得不修因人果人皆悉
爾也若不精解等者若不始末解佛國義此品但云
菩薩佛土及眾生來生并淨土行如是等文何由可
識室外現土者現妙壽時不云室內但云眾見於內
見外理亦何妨摩訶般若等者若爾定應用序標品
問若爾者何以不同彼大品經從序顯名答意者引
金光明由藉之序與正同品非佛非阿難者序品一
切結集家置正宗諸品安則不定如法華疏初及記
所述高位弟子者如歎寶積神智高明況復或是化
佛示逃化佛亦復通於因果難測其本故亦具諸今
因別名有別序者如因維摩不思議名得有合葢等
不思議事因於經字得有如是我聞等言若因下約
行約理明通別者若無行理何須此教況此三事同
魔說故一切經皆具此三及以通別具如法華疏記
問曰若以觀心等者心通觀別今云觀心乃別前通
後如何得例通別二序答意者準世名便不可即云
心觀故也然亦且順此土之言若從西方心觀何爽。


淨名疏卷第二



初安如是等者自此巳下釋通序文義具四悉少標
名目準法華疏比之可見今於此中指一兩節便下
比決則易可知今文初是世界又如是者善信去是
為人又大論去是對治又古來去是第一義如百論
[001-0875b]
意者具如法華疏記問毗尼明食時等者為異外人
暫時權制不應於此而求實理教意唯在求解脫果
真如玅理因緣假名中引般若華嚴者且從歷劫以
證假名非謂二經部全在假彼多說故故借用之佛
法有四種如是者欲約五時故且通途云佛法耳如
用金錢買銅錢等者聖人稱我人無怪者阿難陀食
得聞持緣出大論撿阿難從佛乞四願三如大論更撿又云
阿難亦結集不共二乘人說者據此應引大乘經證
今云正法念者且據迹中多種之文非謂小乘所明
阿難能持大小既有多種不可共持一小乘藏故小
多名密擬縱廣別教者然別所明非無諸部釋我等
義但非正意故不別云今從勝說故云自在問若爾
何得等者此問意者隨俗說我四教並應我是世俗
何得更立自在之名及以不二答中意者三教隨情
從多屬俗別雖自在望圓仍俗別教地前未觀不二
後心雖證從教不得名永自在圓教明我我即是聞
者能聞所聞皆法界故故使我外更無別聞大經生
生即十二因緣相續不斷者以生生法是世俗故通
教不聞聞別教聞不聞者若準諸文二句對教與今
文相有迴互者何耶以義互通故可通用於經本文
皆不爾也竝是隨義故得互論以大經中生等釋聞
生句與聞次第亦等以至釋生亦復如是故大經云
生不生不生生生生不生不生是故從義迴互無在
言義通者何以通教作不聞聞雖 而色聞不聞者
[001-0875c]
色即是空作別釋者不聞聞者從 出假聞不聞者
如空種樹雖種而空二義俱通守名何益問若無聞
相等者從第四句引大涅槃而為問也恐不了者見
第四句不聞不聞復云相盡謂永不聞與聞相違故
須問起以生後答此意欲顯二死聞盡自在聞生是
故答中若相似盡能相似聞若究竟盡能究竟聞問
大論等者前問俱應名世流布有何真我今問應令
一切俱無何得此中更論於有即違問也若爾下結
難答中意者若定有者不應有四若定無者亦不應
四若其不許下則有二失一者壞佛方便教失方便
對實則有四種二者增於不信之人破正教失以不
信者不信佛有逗機眾教今還不許佛法諸教義正
當於不信之人所不信境三藏教中尚有三文以明
於我假實不同更互破立顯我不無及後三教竝明
有我是故當知不可無也雖然許有不可定一意欲
竝存權實諸說以酬難者佛法無我故知任彼各立
其宗方便教中三藏巳多況復三權一實相對其名
不一何得一向云無我耶故知有無無非佛法大論
至陰持入等者持謂執持各有自分如山中物各不
相収陰入等是實是故不攝假名時數戒序者古梵
網經經初有序如苦忍一剎那者既不出觀無聞法
義藉於前聞得入見諦此以剎那而為一時世善機
發名多一時者不同苦忍一剎那故以有漏心時節
長故以世間善其心雜故下之三門亦復如是故前
[001-0876a]
三門皆具四悉唯第四門獨論時也約教者法無別
時必約實法以論一時攝大乘明數世識者若從分
別數之與世以辨識者數世事廣故屬別教況攝論
中不明小乘復少圓義故此世數必屬於別一時入
一切時等者具如華嚴剎那三世九世具足況復七
日對一劫耶華嚴十一切佛在者在即住之異名
者一切經初二名互用名異義同譯人參取佛所得
法等者佛以無依而為所依無所依者即常寂光現
三土者皆為利物住表無住故居此城世釋佛住唯
用世土此乃以佛同於世人今欲通明故通天梵況
佛所住兼天梵等次用至對法門者亦依四義以立
三身所依之土是故前三約性三德後一即約修得
三德從七覺華起慈悲者因相成時依之起誓大經
明摸象者汝存事釋不許法門如各據象互失其實
故一家釋義事理二圓豈非得象之全分耶如華嚴
中十城十園豈可准是世城園耶。


淨名疏卷第三



內無得道等者內無得道簡異二乘外闕化他簡異
菩薩如大論者引此釋者小則唯小大不定或並或
單竝是部意單從譯者故準論意金剛豈可是小乘
譯人存略故單列耳發迹等者問發本發迹同異云
何答具如釋籤此四種僧前二至非事和者不能分
別定慧二藏猶可事和戒藏不明持亦有闕故雖持
戒猶名愚癡況啞羊耶開士者心初開故始士者始
[001-0876b]
發心故問曰前兩教至二乘者依前藏通巳下文為
問也答中意者前云不得名薩埵者以無別圓薩埵
義故今云少有慈悲等者藏通菩薩亦有慈悲但異
二乘得名菩薩前斥云非薩埵者意令別起別圓慈
悲方乃別受薩埵之稱但藏通菩薩觀行同小故別
斥之通得名者各從當教今用前問答意者欲還取
藏通菩薩合成四種非正意者今經在衍故斥菩薩
有通有別通乃斥三別唯訶藏故使通別有歎有斥
三藏唯斥圓教唯歎通斥語見非教正體總歎為五
初正標章門者下去但是初德之別德耳次若無下
釋歎意也三此諸下釋知識義也四聞名下釋知識
名五但眾生下約教釋也於約教中二初來意次正
釋釋中復更約位而分別者至此位時方可通為眾
生知識若正歎者如下結文即補處位從今此下正
結所歎位中功用言同居等者有本有迹本則教教
發為三土之知識也迹則隨教隨位各各隨土細分
對之可以意得解此去釋大智本行四字所以二釋
者於他用義初似持業次似有財於今即當離合釋
也故法華下引證初引法華中上句證本下句證迹
依本修行故必作佛既云大智即是本行亦可本行
即是大智故但云本行即具大智次云從無住本以
證於本立一切以證行也南北二釋未見本文什師
雖云從下向上漸漸轉勝諸句未必後勝於前近無
等等者文約定義唯在等覺言相待者是約通義即
[001-0876c]
以住前待於二住以之為遠待於初住以之為近初
住待二住二住為近若望三住名之為遠乃至十地
比說可知皆以玅覺為無等等橫豎諸德者以種智
解歷一切行行名為橫以智詣理望行名豎豎理深
行廣故也又亦可云解橫行豎解初心具行漸方成
又亦可解行各有橫豎故知但語行解攝無不周亦
得傍成化他者化物必假諸佛加故內雖自有四大
者如種子中四大具足不能自生若外無下假外生
長外四大者即如文云地是地大日是火大雨是水
大風大可知大鵬等者明感應理玅不至而加無緣
慈悲也華嚴八地沉空等者舊經二十一云入八地
巳十方諸佛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巳得是
第一忍故慎諸佛法諸佛皆有無畏不共之法汝未
得之故勤精進此正釋前者正釋自行此指觀心即
名事釋亦可即名觀心釋前諸佛放光加方得說者
乃至十地尚須請加何況初心而欲揣拱是故自他
俱須請也大經云言佛性者亦師子吼三昧者若見
佛性方決定說如師子吼故云住此三昧耶能師子
[001-0877a]
吼如師子吼具十一事撿大論菩薩善巧至四種四諦
等者以四四諦各為當教無畏所依一切智依苦說
欲障道依集盡苦道依道漏盡依滅各隨教依名同
義別圓教菩薩能以四悉而作四說如師子子三年
能吼菩薩亦爾得至初住方能分吼若野干子雖復
百年不能作於師子吼也如諸外道兩教二乘及二
菩薩雖至極果永不能說眾生佛性以不聞故自未
行故然此觀解不必初住五品即能觀行說也若開
等者若開權者指法華教觀心中而云四心不請三
觀者指心為境境雖須觀義不名請以不請故勤勤
觀之方與觀合言令住者安是住義如經月喻諸教
不絕是異體義故不得以月愛為喻法如月體佛如
智德僧如斷德思之可見觀心紹隆等者此中觀心
先列事者以事為本故也復以紹隆之心而共為境
恐世昧者唯信觀心兼勵君主樹立像教紹隆無觀
尚成漏緣況迷紹隆相從心耶能表若失所表自亡
故一一文皆令觀於相從等也二王造像緣具如止
觀記明出家等者出家之徒巳在相從三寶數故且
云在家其實四眾咸須紹隆及觀相從況紹隆事大
非王力不辦敬像如真佛者大論引經云不於泥木
生難思想安能知像性等虗空三身宛然四德無減
是則第四觀於相從之心若能如是是則相從即真
佛也此明觀於相從佛寶心也從無離去觀相從法
見真法也賢愚經者觀相從僧心見真實和若不如
[001-0877b]
是豈見常流如身子耶如是紹隆真紹隆也若不如
是但於三寶縱見取心何由可見真三寶耶以是思
之有德未免大經八魔華嚴十魔具如止觀記如云
迦葉是界外外道訶須菩提意亦同之菩薩云何者
問前兩教菩薩也故三昧魔住小涅槃今謂下正釋
今師更約以近喻遠但枝葉異其名必同。


淨名疏卷第四



大論出異家解王三昧者雖有異釋不出此四依衍
但三三陀羅尼一一簡之皆令異別問此經等者既
約三觀復屬圓教義在初心故有斯問聲聞等者凡
云持者一者一攝一切二者生生不失小教無此故
不合論大品七辯具如止觀記大集二十四辯者準
第五卷乃以五重釋此四辯即有二十華嚴四十辯
還從定慧開出者大開合者隨事不定若通六度
而為開合具如止觀記今且論於三法開出巧拙者
只是方便若爾方便無拙何以言之相對故來非謂
有拙慳及以愚亦復如是逮之言及者得七度巳及
得法忍即無所得之法忍也不起只無生異名而云
無所得者此中二意一者去大寂近二者寂名不壅
重言無所得者即寂滅之無所得也又復恐畏都無
故云非是等也仁王明五忍者謂信伏順無生寂滅
瓔珞四忍闕於信也復言逮者下別釋逮字與前不
同故作自上及下釋之及是兼義隣果即是佛地所
兼今歎所兼故云及也問下文等者此問後前初釋
[001-0877c]
生也前云究竟寂滅故云不起法忍及以此中別圓
兩教皆以等覺通名寂滅等覺正是今之所歎何以
後文而違前耶答中乃用通別二意故大經云涅槃
言等者故引此文證於不生不生者只是寂滅故得
通用相好嚴身等者約教釋中前之三教第一者且
教奪邊用跨節說巳過量者重顯無量前雖約所化
今重約能教捨復入力者有入下力故云入力捨初
所得須入下位下法門也釋十力等文者約因緣也
從今但下約教者名同義異依諦不同分得力無畏
等具如止觀記列名者初三菩薩可對三觀次第屬
對亦應可見合體用得名者體即是等用即不等體
用不二名等不等前二乃是體用別論實論三人體
用悉等隨順物機得名不一即一一人皆具五十一
人德也故云乃至文殊等也此既三人合為一釋下
四十九多二二合或三或單今文為欲一一成觀故
不作對今順對文復不失觀應以次三共論體用次
光相等三能所相對光相即所嚴之體光嚴是能嚴
之用大嚴即欲能所相稱雖云能所莫不皆具觀法
故也下去悉爾次一雙亦約體用相對但寄積言之
以此為異寶積體也辯積用也寶譬辯法也次一雙
權實與雙非相對實相之印印雙非也次一雙上求
下化相對次慈悲相對次內外自在相對喜內辯外
也次能藏所藏相對空能寶所也次得法見法相對
得故勇也勇故見也次約差無差別相對帝顯差別
[001-0878a]
明無差別次積散相對次人法相雖俱在人得名別
故次破立相對壞魔破也見理立也次外內相對外
用內嚴也師子吼一獨顯無對佛性不與諸法共故
次二音相對以譬內照及外他也次二象相對譬二
諦也亦事理也次始終相對精進有始不休有終次
智斷福慧相對玅生智斷華嚴福慧此乃二雙共為
一雙次西方二待為對即折攝也次教法行儀為一
對梵網淨教法也寶杖福智行也次依正二因相對
無勝正也嚴土依也次權實二智相對次內慈外德
相對亦可云本迹相對彌勒本文殊迹亦可云古果
今因相對。


淨名疏卷第五



今傍涅槃經者彼唯一句舉勝況劣今附一句離為
四句於中先列句若通下別判也三即分為七門解
釋後六雖殊莫不皆成初乘戒也所謂乘戒之信法
乃至乘戒之自他亦可云信法之乘戒自他之乘戒
中五展轉更互論之若欲生起此七門者初為成根
具立乘戒為成乘戒須開信法又由信法種子別故
感於大小兩乘不同由乘大小有漸頓化能引之人
須垂應迹為成受化須示觀心以觀心故化物機熟
婆藪來者具如釋籤大經鬼神來者具如大經列眾
文明大品放光至來聽法舍衛三億具如止觀記
聽講講說為信乘者善自斟量勿失其旨言善得其
意者如佛意故既言為種種有明昧若微遠種畜生
[001-0878b]
道中久遠一句尚得為因況復聽講講說者耶故知
佛意不以但令聞巳說巳端拱待發若如是者精進
徒施必欲為種佛意欲令分起行故菩提故為利他
故伏煩惱故隨照了故厭生死故達文字故遠眷屬
故為乘急故為俱急故無悕取故遠名利故亡彼我
故折憍慢故敬求者故不請友故請加被故讚他說
故遠雜語故離戲笑故捨如是等二十法巳略可微
為信行乘種若不爾者為種實難木叉等者木叉戒
也念處乘也故云等者如止觀記以由造逆雖現墮
苦未造逆時為種巳定藍弗生天由無乘種福盡墮
苦若爾調達尚乃得為乘種何須上來二十法耶答
調達未逆巳得𤏙法尚不與向二十為儔何得却以
調達為比若不畏墮苦任如調達何須更論乘戒四
句況教門引逆勸進詞耳以此義故須善取意瓔珞
禪禪有梵王者處空浩漫者初禪覆於一箇鐵圍
二禪覆小千三禪覆中千四禪覆大千皆以下擬上
略知方所不同於空不可擬故但諸天身量壽命長
短於此非急故不具列問勝天甚多者何故於色但
列初禪僧護經僧護比丘為四龍說法等者龍有視
觸氣噓等毒有視者閉目有噓者閉口有觸者遠住
文云開口恐字誤也事相具如止觀記十寶山如止
觀記夜叉下諸部因緣略如法華疏記未可定用者
依餘經文但云近佛得善宿名不可定云男女不同
宿也一發起者至應土也者具表三正三依雖兼表
[001-0878c]
正意正在依若準此意說普集時身相巳勝但未論
勝土今於勝身加以合葢表說諸土問寶積是何時
來答準此經文似普集末何以知然經云爾時毗耶
城有長者乃至合成一葢此文既無聞經之言但云
持葢來供養佛驗知只是普集竟時云爾時也準下
歎於勝應法云說法不有亦不無等似如聞法何妨
爾前曾聞勝法以不云聞普集經故但是至此見勝
應佛約身擬法於理無妨復次下引法華意具騰五
時者所以此中騰五時者全借法華意明今部中五
第三若不具騰焉知近遠既表淨土法身等者既見
勝應必表法身土既表境境必有智故云豈不等也
離身無別土者此法身身土不二之明文也諸部文
中雖有此意文相不顯不得此文將何以消諸部碩
妨通前說普集經等者準此亦知寶積普集會末始
來既云彼時驗在前也例如先說無量等者彼乃由
開故合此明由正有依開意本合依正不殊不二而
二為物故爾如海水非等者此山乃是四寶所成依
阿含經東青南黃西白北頗而隨山變本無四色亦
表等者即為辨前後具如前說五種性者習種性道
種性聖種性等覺性一性有百各以十善互嚴故也
十善以為眾善之本故通淺深或可表器世間者然
前文中巳表依土依土即是器世間竟故知此中但
表依中小世間耳即如一山一洲之例。


淨名疏卷第六


[001-0879a]


神智高明者位居極故高以高故故云明也若準經
文與五百俱自非相亞豈堪隨從若非所將其位必
下至下請說仍云是五百等皆巳發心至下得道方
云得忍準此復似五百未與寶積同位縱述巳身在
五百數寶積豈可與彼全同況在數外仍須有本焉
知本位不廁名淨故今乃以高明通歎若不高者焉
知所表所現之瑞以擬淨身淨土之相智人知智故
能冥合淨名之情既了淨名亦可依俙裁於佛智述
歎者以述為歎故云述歎既現二身必依二土故述
兩應竝得為由故云述歎現相表發至遠由者勝應
之中別標法身而文但云尋應得法未云應身即法
身者猶帶方便劣應身故又以劣應色相劣故不可
尋之見法身也滅色即色方之可見況復即色所表
復通故法華云等者雖引彼經仍有三意一以劣為
由二以勝斥劣三引小歸大著脫之語不在今教此
乃直用塵土坌身狀有所畏釋所畏相具如釋籤引
成論文問何以至為遠由及答文者一者遠借法華
經意二者近用當部之文在昔必無為由之語於今
方可分置其言何以得知等者經既未來以現往驗
況復自有歎劣之文身勝法身勝劣法劣大經云佛
在者亦色亦非色者至無畏等歎勝攝劣者準凡
歎聖耳況應身之相教門自分故聖相中莫若毫髻
今從眼說故云眼勝況具五眼從名復勝故且歎之
以形於劣肝悲等者亦且準凡而擬於聖問自縱有
[001-0879b]
淚安知肝悲答肝實不悲若目欲淚必由於悲所以
目淚先動於肝其目既其非悲不淚驗目若淚即是
肝悲開佛目無淚豈可無悲答亦以聖準凡凡悲必
淚淚必在目如來即以利物表悲利必在智故眼表
智肝表於定智動於用故云肝悲則目淚也大論等
者既悲生於智智由於定定用即悲智用也肝悲目
淚況之可知問法身亦有相者既尋勝應以得法身
勝應有相法豈有耶答意者佛眼為四眼之體四眼
即是法身之相故便尋相見無相也況無相之相諸
相中上故引法華即其事也法華意者佛具五眼四
不獨立故三十二即法身相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斯
言有在但眼去總別釋之故別釋中最後佛眼而能
雙照乃至事理故知但是體用而巳若從修觀肉眼
居首今從歎佛體用同時前事釋者當因緣竟今約
下當約教也於中先略標教數次金剛下引證五眼
不可分張三今寶積下略以五眼用消經文四此但
下略約教判五問下料簡六今寶積下結歸寶積以
消經文於中又二先通次別初於通中先消法次消
喻別中云今略等者前通釋中悉從極判故云窮源
及遍法界今從別說故分五差雖復五差仍以教分
屬別圓也何以知然肉見有頂天見界外慧眼能破
內外見思既能過於兩教三乘驗知義當別圓教也
唯圓不應別說五用唯別不應天慧通外但是為令
五相區分故於圓中而兼別說次略約教中正以別
[001-0879c]
圓収前次以形斥通藏別圓但成次不次別藏通但
四義立於五況復依禪依真不同具如法華疏記那
律中明今寶積偈歎不乖佛心等者如向即是依佛
心釋既云不乖佛心故知其位不下後得無生唯在
五百以權覆實迹近何妨次約觀心釋者既云一心
五不應別不別而別暫屬對之故此應云只分麤細
境即中道也釋心淨中先略判文凡約教前多屬因
緣上下多然對下觀心即四釋中唯闕本迹或時義
立釋巳度中先通次別初若通論下先義立之故涅
槃下引通難別今約別下立別通然用消巳度若從
果者則不可云佛心名禪不可過故問下次難別中
從因所以既有通果何事立因答中引大智論及以
涅槃竝證從因則為因果各有文也且因翻名助從
因義故棄惡言定不唯果次約教中三藏亦云永離
法愛語通此中但是於禪離愛但當教佛於禪自在
故云離愛所以羅漢但云無間超入超出然論自在
猶不及佛又今約教者皆附前文從因義邊佛無所
斷故云自在及以無明永盡等也即於巳度義便故
也又藏通中一時之言但約當教真諦以說別圓九
禪義須約位分別故知名同其義永異所以兩教竝
有重玄及以真緣不約位消何由可判從自性至此
世他世等者第九既對等覺之位亦名為禪諸名在
九佛心過九故云巳度此亦從別九唯在因故也是
則雖淨仍未名淨以未盡度諸禪故也依清淨禪至
[001-0880a]
出過清淨者清淨之言即指第九清淨淨禪此約地
前修自性禪者未入初地未具佛法未名一切當位
別修故名自性昔在華嚴等者所言昔者一家五時
皆有結教以瓔珞經結諸方等故指華嚴以之為昔
猶隔鹿苑瓔珞在後道理必然故知他釋非但八禪
不成昔義未允次觀心中取本有理名為心淨能觀
此理得巳度名故諸禪語攝別地前及第二教歎化
他中云形聲兩益者準前開章只合云聲今加形者
形未必聲聲必有形開章依別釋義從通況復經文
久積淨業及以導眾義兼身口故得雙明稱無量等
者文中雙約身心兩果二業相成方具相好無畏等
故故重引相好釋成心淨應云無量不思議相但云
三十二者且欲順前居相首等又解下重釋導眾句
者自行釋上句前約自行後約化他此句前約他後
約自自他相藉故也是則下示教成相又上形益中
兼出心德以顯於形故知聲益亦依於心故以色釋
色以心釋心聲從於口三輪具足故知以能導眾必
專於心故用二義以釋兩字若用此以字以字向下
若用此巳字巳字向上約色為神變者然其神變通
於一切具如止觀記釋種種神變中今此且從所變
事釋既引一切悉趣於色而為神變豈隔於心方得
名為一切法趣以此神變有法身本故也問今應歎
土何以歎形答形必依土驗正知依況事以隔從理
必同依事似殊其理無二此一行釋成色用者色心
[001-0880b]
言之聲亦屬色況舉說驗形其形方實若不驗說雜
魔外故問聞佛說法乃是聲益何名形耶答言形聲
者須從化主今此但是化事所現況復見佛及佛說
法皆屬於色況復說法亦是色用是故可得釋成於
色從若非是釋於得益之相非辨形益問曰此即是
等者此既現土親能表土何名為由由但正報何分
近遠答中意者然此頌中先歎於由次頌表發故不
可以由為表發故於答中便破他釋法王法力至歎
佛心用者前標章中形益色用今云心者此有三意
一心有用故色方有用如前略中亦以心釋形聲兩
益一切諸法皆趣於色不隔於心色方有益益如前
釋得三昧王三昧者以法在人人方稱王法力等者
法不出諦力即自在於諦自在法方有力超過者三
昧是斷諦觀屬智二俱超過是故云也既出十界三
界通外常以法財等者今以道諦名聖財者其實財
通一切諸法亦以無作聖財理通如云聞等不可局
故其實通四咸是所證苦集須破故不言之問法財
二字為屬色等者聲教屬色屈曲藉心況復答中引
無盡意色即是心故云通也但約能施是心者此語
尚通方便教意應云施由心玅財方有法是知由於
能施心融方乃可云施由心也能善分別等者言權
智是世諦者此約跨節指一實理為第一義諸教淺
深皆名世諦問上多約三諦等者如略歎形聲仍約
五眼及九大禪故此禪眼三諦具足言此經者非部
[001-0880c]
對部既云上釋多約三諦但釋上文今文為此答中
但是用開合異者只是一往今應以一期佛法事理
相對通論二諦亦得名為合真入俗故此方等具有
五種三諦離合次又解下以情智言之者應如法華
玄文七重跨節也俗諦離合並屬分別上現尊勝等
者先以形表聲俱正次以正表依正為依序說法不
有等者文既雙非又云說法當知雙非即是中道恐
人不了又更從說何等法下於所說法釋出其意不
可說於所非之法故知能非即所說也能非即是中
道法也何者下更舉所非釋出所說所說必非凡小
法也且舉凡夫二乘便耳亦應更云異於三教出假
菩薩多說中道者方等四教前二無中前二非正意
故得云多問上用二諦等者指上善能分別等文智
既照諦說必依智何得前後二三不同答意如前問
曰外道等者欲簡諸教眾多雙非顯雙非圓故設斯
問答中具答雙非不一若得方便等者此約奪邊但
云非有雖有四門奪但成無故云非有三藏教去雖
復與之有此滅故亦得是有但成有無尚無第三何
但雙非故前二教必無雙非次別教云藏性者須簡
別圓緣起有二種如前說者如前歎菩薩德中明有
迷悟二種緣起迷即十二因緣無明為本悟即觀於
十二緣智能滅無明今亦二種苦集是迷道滅在悟
悟兼利物迷全巳愚迷乃可盡悟必須興皆約中道
雙非理也然體非去結前二句不有不無結說法不
[001-0881a]
有不無雙照有無結前以因緣故諸法生此但疏家
結其義意無我巳去經中自結文相可知四教明三
種至云云者若有我者則有造作若有造作當來有
受故知無我則無造受但前二教約界內真後之二
教約界外真此中正約作時無我非謂不作方名無
我故知作時作體本無雖曰本無業不敗失只緣本
無得論約觀修令無我故約佛說作受本無而眾生
作及佛菩薩作不敗亡故得用結不有不無因緣生
此中歷教先約界內及以二乘二乘義當藏通二教
故次列於無量無作論不敗亡然道諦中但云善業
集諦之中論善惡者道中唯善道理應然集兼二者
如三界集善惡各三若無明不了染真之集真俗竝
善無明為惡若無作無量地住之集於位位中皆唯
法愛亦名為善亦名為惡唯佛獨善唯善不亡歎劣
應中言體用者劣應既無理性之體但以應色而為
其體以依色之聲而為其用魔王等者具如止觀記
菩薩中夜入四禪者一切應佛成道入滅轉法輪等
皆在此禪知一切有常無常等者常即定法無常只
是不定之法於三學中如毗尼藏有心犯重定為業
障名之為定餘戒不障故名不定無心意等者心意
只是識想兩陰受即受陰行字平去二聲俱得俱屬
於陰能所別耳大品明五受五行者有受必行五門
者只是五受以門為名門從教立受在內心於內受
中由受故行故皆有五具如止觀記長爪尚受第五
[001-0881b]
不受以受不受亦名為見故為佛責低頭默然用止
觀記第五記意細消此文言眾人者正意指於諸起
見者小小避就但云眾人問長爪是後時事者將於
長爪及以身子得道之時望佛初坐樹下之日所以
長爪却在後時答文可見五行六甲如止觀記陰陽
曆數具如大論非此所明三轉法輪具如法華疏及
記曇無德解三轉法輪者具如成論但四諦各十
二行他有法輪章於今非急引大集者引甚深理證
本來淨陳如但見小深理耳但拘隣一人不成僧寶
者此破古也若餘四人非見諦者陳如一人縱是比
丘不名僧寶何名三寶現世間耶先具此三然後依
之立相從三不用一體者有二義故一者漸化之始
未須一體二者以一體三消經不便以斯玅法者今
問他人若從名定應同法華故須簡於名義同異今
無漏真智斷結等者非但無漏過於世智於無漏中
佛必異於三乘弟子三十四心無間斷故佛無退緣
受更不超是故得有一受之言大涅槃云等者此引
治他證自不退治他既爾驗自可知案婆沙及曇無
德有退無退者取無退邊以證不退然婆沙中具有
二文今舉退邊成論依空一向不退兼雙引之非即
雙用又復婆沙約修道邊有漏智斷即無無生但有
盡智者則有退也見諦不退二論則同以大悲三念
之德者一切諸佛皆具此三謂得供不高逢毀不下
於不毀供而不生癡此意多在應化佛耳文中但引
[001-0881c]
女毀梵讚第三略無八風亦但舉違順後文自列故
此未具須彌者此云安明入水最深故名為安等諸
山上故名為明所言玅者新譯云獨有茲山四寶所
成羅睺三摩等者因身子駈而安慰之訶身子云汝
何以輕大龍之子語羅云言莫啼莫啼訶調達者具
如釋籤一香塗下此約色心具出二種三念相者雖
即由境方具三心義但成一今各明者欲顯二相令
後行者因外識內正述歎表發等者前巳破古故由
前二由方有表發因小果大者五百各各俱獻微葢
葢微曰小合表寂光大中之極豈過此未達表旨故
云莫測此乃為後淨土因果之先兆也何者由獻故
受由受故合由合故喜由喜故請由請故說由說故
聞由聞行因由因感果復有種種因果差別即成種
種淨土之行今從勝說故云無方又從總說但云因
果應身之事者之事兩字主彼所說之事故也譬之
如月方圓隨器者非但多少任器亦乃方圓遍臨多
少譬物類不同方圓譬機情非一方圓只是偏圓不
同四悉四門咸隨物應佛尚非梵音等者大音無聲
梵音只是隨於國土一類而巳梵尚非梵餘何所論
舉勝況劣他皆準知稽首十力等者只由具力方能
外用此即同體權實之體用也稽首住於不共法者
以不共故故能導物此從不共為名以導物故故有
不共此從導物為名左右共論故成二義即是化他
權實為智斷者斷縛到岸其名既通義分偏圓即權
[001-0882a]
實也況復眾言理含權實或斷眾結為權權到彼岸
為實據答問文通釋為便稽首能度等二句云結三
權實者三中一一皆有能度永離之義自度度他自
他相對其義並通結上三者若自度世亦自永離結
自行也能度結他永離結自即自他也度他令他永
離世間竝結他也。


淨名疏卷第七



是五百皆巳發心者問此之五百何處發心疏既不
云此難定判或是此生此會巳前或普集見聞勝報
人法或復適來覩佛神變或當聞向寶積述歎或可
具經上來諸處或再或三但所聞見悉屬方等含於
四教發豈不然但機宜聞淨土行教是故復須更請
問耳何者發心之中上求唯一下化猶通不出權實
歷教行理取土攝生是故更須問淨土教是故寶積
述發為請令得聞於淨土因果如來對大眾復宗等
者復猶複也佛初自說佛國因果而以為宗今重明
之故云複也況對淨名彈訶文殊往復皆順佛旨是
故如來重更說之亦得稱復從所以下具足騰之問
如何得知訶皆在昔五百八千皆云憶念我昔曾於
故是巳前今說淨土去命時近故知訶時悉在前也
何必一一須待詔者若非涉情先行後奏彌副聖懷
此聖臣也對佛述時契故默印昔日彈訶等者當彈
訶時佛國因果其言未興普集同席尚自未說故使
爾前但助二緣況今經中具足依正又普集前諸大
[001-0882b]
乘經但多說正故彈斥日總助成之該於二緣故云
通助問曰此半品等者問意言前云淨名助佛揚化
近聞向來通助正依若爾此中應當別在依報依報
既是別意所為應須處處盡明依報淨名所說品數
雖多若論依報其義未幾葢不足言者非謂全無唯
有空室現玅喜等葢少許耳答中意者何必說於土
名方是淨土因果行即是因因必招果即是其義何
固守名問始終等者始即佛國終謂菴園前問猶通
與其少分故云葢不足言乃由答中但以行因而為
答問其行猶總未足決疑今九品中二義不成一非
佛說二無土名而淨名說何者是依答中意者從義
非語理出常途豈執國土之名而亡方便之說故從
此下乃至宛然即其事也答至皆有其義者如問中
三義淨名一訶具其三理乃至九品意亦如之況淨
名始終悉成三義故從如法華下釋出其三初引法
華舉佛自淨佛土成就眾生永永不巳化主既然以
勵諸下是則下正明淨名但符成於如來淨土即釋
初意次淨名既能下釋出第二意次弟子下釋出第
三意弟子即指弟子品也菩薩即指菩薩品也問菩
薩可爾等者淨土之行必須願生小乘亡生生滅義
反何得引同菩薩事耶答意者引法華者從本說之
方有其事故示受折者皆是能同又問疾品去至之
宗也者別酬問意即更通引顯成佛國為宗義也故
因此往復往復乃是通指九品若不許下破古意者
[001-0882c]
此將巳釋以難古非以空室用表極淨之佛土也以
破古釋所生諸品意斥古人雖見經文十方佛土皆
空之文亦未肯以宗為佛國淨名意以十方三土亦
復皆空良由室表常寂光空當知古人未曉經旨問
此經等者此經雖即人法雙題恐單人名表法猶濫
故從法稱以為其問答中還從別名以答故不思議
最顯佛國但今意明不思議義有總有別總冠一部
故名為通以法對人亦復如是是故人法二意不殊
翻云無上正遍知道心者恐剩心字心者西音質多
菩提云道若加心者西土應云阿耨乃至質多故也
文中此音巳在心音但發心至分證者問既通列菩
提六即之中不列理即及究竟者其理可然何以不
云觀行即耶答今此發心對佛述行觀行功薄故不
足論況觀名通相似等別故相似分證非無觀行從
勝別立方稱所述若欲通收理何不可只恐長者位
巳過之今言下更從教簡於此三中但云相似者相
似居中名字無位分真正當無生之位故須正約相
似位判通別二教雙標二名通教之中不列地位但
列別教三十心者比說可知又別賢位皆能發故通
家十地有發不發有因有果故後答中唯約通教簡
初二地初地只名觀行發心故也二地於通雖名相
似於別則非故不用之問者長者但云發菩提心今
準何據云相似耶答中意者亦簡無生及觀行故故
知爾前發義不成前巳論竟今重問者欲簡異耳如
[001-0883a]
通教中相似初心尚未能發故知名字雖有發義去
無生遠兼復通漫此亦約於次第者耳所以引三教
者諸長者子義通衍故念之生修慧者念前聞思所
依之境當如聞思而修行之通於四教應此方等問
何故法華疏以念為聞答夫云念者通於通別彼聞
此修者帶通從別故也若唯別者則從別立唯論聞
等若唯通者俱名為念無可簡別而於念上別誡聽
思故以念之別對修慧是故聞巳必須思修故書云
思而不學則殆學而不思則罔其義則內修身慎行
恐辱先也俗但有名無出世實然土不在至如前具
說者問既非四句土定在誰答只緣定屬以成性過
故四句中皆云不在言四句者破凡非聖凡理本來
亦無性過眾生業力不可思議佛菩薩應亦復如是
豈兩難思合成性過離二無別不可思議應知思議
即不思議況不思議理可思議耶若離若合皆不逾
理作此觀之諸土永寂無可說示四悉示之隨聞獲
益餘何可論言有為者諸緣積集有為無為一切悉
然應知有為即緣名有為緣集若以無為為緣集者
名無為之緣集此三土眾生者若作都迷即二同居
及以有餘若兼分迷即指同居有餘果報若全取分
迷即是果報及中下寂光是故文中上句云乃至中
下寂光土也故全取分迷皆在無為緣集故也問何
故不依四種緣集者此問意者論師既立四種緣集
今家又立四種眾生何不以四而對於四有為生滅
[001-0883b]
等次第對之答中一往亦暫許之言有妨者因斥論
師自體法界不殊無為名異義同何須別立若於無
為義分三者容有是理然此三集竝在別圓住地巳
上故不以三對三眾生欲離無為以對三者無為即
是初地巳上自體即是第十地也法界可對等覺地
也然實不及直在無為無為悉是障中無明故須總
合為一無為觀心者為對二種緣集分明故今且以
二種緣集次第以對三觀觀相粗存緣集未盡故也
應須更論一心三觀一時俱破二種緣集即約六即
及緣集盡今明菩薩至調伏等者準此意教化屬初
句調伏屬次句故前二句竝後二句之方便也故知
教化調伏本為佛慧起根四隨諸下釋起根句意亦
如是言起菩薩根者既云要因六根起根取土當知
下文光明寂默佛菩薩等竝在同居淨穢二土以今
文中亦且在前二土故也具如下文菩薩行品者彼
品佛為阿難廣說佛土謂佛光明菩薩化人佛衣服
等總十七事以此四句在於二土故名為橫一一別
對故名為豎二豎對中隨土體別對惑增減得有諸
土多少不同故名為豎四起根中云總別見中以根
對境得總別名根六慧一隨宜不等非即有於總別
之土答因果與奪等者因之與果俱得無生寂滅種
智與則寂光而通於因通中下奪則寂光別在極地
以上下位俱行無生寂忍種智別則寂忍不通為因
如前等者指前橫釋同居具四復當今文通為四教
[001-0883c]
故令四釋通於同居其中寂光唯用中下教化調伏
佛慧漸深起根成就入於究竟常寂光故觀心中云
多少者即是因緣及空假中對論多少如初觀心未
敢遍緣且緣因緣於因緣中隨對隨照故云少也觀
境稍熟恣心遍攬即名為多次空假中多少準說境
即如土或增或減次及不次準例可知釋教化句竟
次若緣去釋第二句次隨觀去釋第三句次起菩薩
去釋第四句巳約豎釋觀心竟復次下更約橫初對
初句調與不調下即第二句得入不入即第三句若
起不起即第四句次深識下約觀明起誓橫取四土
以對四心但約二種緣集作之緣集在因最宜對觀
次若但下結上觀中必須行願事理相資故豎屬行
橫對屬願今行人下事釋橫豎本在觀心故將向文
以觀行者既云觀心須在於巳以諸眾生不出心故
巳心既爾他心亦然是故文云意在於此引大集者
證事須觀觀成心淨心淨必能事淨故也亦約教中
於一一句皆約四教各歷四土至果報中有別教者
存教道耳至寂光中云圓教者通中下耳又從有餘
以取果報用別圓者用別地前及教道耳下文多倒
釋者菩薩行品具足述前四義不闕而不次第第一
釋第四第二釋第三第三釋第二第四釋第一下文
雖是章安續補亦不違於先聽之旨初開成譬等者
所言空者四不可說言虗空者謂都無說是則失於
四不可說旨故須依於四不可說有因緣說具足悲
[001-0884a]
智取土利生能於空中以見不空教化調伏入慧起
根乃於眾生有所成辦故云空地隨意故有無礙故
空故云空者四不可說之理也地者即為悲願所依
空即地也言空室者生之所依為生取土土成物益
有因緣故下雙證空地若純用下此經斥二乘而云
通教菩薩亦入滯空數者何故復云通教菩薩有淨
土因然為遮其取空證耳廣長之相正表此也者廣
表於橫長表於豎竝現於葢正顯相資橫豎不二而
橫而豎又十方諸佛以表於橫諸佛說法亦可表豎
竝在葢中不二亦然論橫等者所釋文須達文旨廣
長相在身土亦然故表不二問淨土是菩薩行等者
此問意者經云直心深心是菩薩淨土等既此二心
是二乘心行菩薩何以行二乘心答中雖借通教義
仍未顯故引法華而通釋之雖為攝物行二乘心元
期淨土故得引釋問曰此中等者經文但云直心深
心如前所釋竝是菩薩行願大體若消文中淨土又
無二乘之心乃似妄加二乘之語答中意者但云直
深不云二乘者赴小則避大就小赴大則避小就大
不可一向專小唯大故云不指的也作此旨者亦可
通用言準望者今經此言宜有其旨未可即得彰灼
說之此座二乘頭角之輩元是修於淨土之人故云
菩薩修二乘行為攝生法若欲顯說須依大品法華
經意問準望法華可有此理大品如何答一切諸法
趣於諦緣是摩訶衍會法之言良有以也故有諸法
[001-0884b]
趣二乘心問雖作此說亦未消於大品之文大品但
云三乘共位菩薩十地皆學皆行何曾云是淨土行
耶答既云不取證理在攝生修淨土因而為攝法所
攝亦通二乘心也通教尚爾別圓灼然次引大論者
既云有土純聲聞僧即是聲聞來生其國既有所引
豈無能引四諦下結難也即是能引之人行也從多
為論者若望諸土道理合有未開顯者故云十方不
無此事但開顯者多是故前消教化等文雖有橫豎
通約諸土於中豈無未開顯者故此經文理須十方
橫豎消釋然雖猶有未開顯土忽若合時移入他邦
或用密教當土開之若法華疏釋照東方一切開者
為引同故但照於同證經意別不可一準無三差別
等者故約三心以明三德又此三心義雖通於別圓
二教然亦不可前後竝別言三德者異名者大乘即
解脫深心即般若直心即法身大乘但從悲願得名
故對解脫即是初心住於三德者既對三德理合各
三若昔論等者昔指普集今明至三土四者爾前諸
經但明正報唯說三身對於四教前二教佛俱名應
故若以依因對於四土者同居有餘俱名應土故合
身土或四或三依因者利物因也若對緣集有為無
為及以生死分段變易國須分四即二同居方便實
報二集二死各分二故次觀心中云空假二觀三心
等者還借前來通別二釋至此文中共成觀義三心
別者具如別釋若作通釋空假三心亦含於大以通
[001-0884c]
菩薩亦入空觀乃以諦緣假三心者藏通菩薩自觀
諦緣亦具三心中三心者而云一三三一者二未即
中中必即二凡覩萬境皆不二故若分圓別對此二
教初心後心別教初心義當空假與前兩教三乘義
同此十七句直居於初故於此中應知起盡是故於
中大分為八初從一釋下分於今昔以辨異次從問
下料簡通別三正釋四此五下判權實五今圓教下
明淨土行相六菩薩下明淨土行人入於似位七若
入下明分真位隨分果相八其義下結斥故後成佛
使修因時眾生來生前約教明等者前普集經準教
修行取法身果今非無教但於教行更加悲願成淨
土因問此前後文皆云此經並約依因此中何得還
引光嚴以證彼正答道場處義當依因亦可用表能
依法身況復今經雙表依正故列諸行並具二途問
何故等者此還用前別釋為問直通緣度豈獨諦耶
答中二意一者從便二者攝他是則二俱用彼別名
以成通義直心有五等者一往似豎如下布施以望
持戒亦名為橫一一復通五種直等亦得名豎是則
[001-0885a]
豎中以五望五復可為橫亦名為豎然終是橫專對
於橫良有以也一世間直中應有多種如三界中見
愛各別諺云癡直者但世間諸直以癡為本以是而
言亦具貪嗔下之通別具如前釋若得無作四法皆
實者苦集尚實何況道滅故無作四皆稱實也於正
釋中先列次釋依此方等必具五故此五直等者釋
權實也顯為方等當教菩薩密為此中兩教二乘密
但探用法華之意非今部體若論用教不無其理次
菩薩下明淨土行相者一切菩薩具此四心方名大
行今具後極故是圓也收下三故四心之相闕一不
可具如止觀記引大論文也故於五直亦具四相成
淨土行道理雖然識其旨故若實行者前二教人以
前二三而為權也別圓準說可以意得各誘令入當
教之實若本圓人但以同體之權而攝取之又復通
人亦云修於淨土行者若任當教雖有其文乃寄利
人堪被接者又成佛之言不必玅覺通取別圓地住
巳上從此位去皆八相故悉以十界身土取生或復
古佛埀迹利物今文正在菩薩實行故成佛言必須
通曉下去諸文大旨悉爾從似入真以成化相分真
果中三土不同以常寂光無成佛義若開中下準說
可知無二邊等者當地中惑名之為諂斷名直最後
復次是也深心巳下分文悉然下文或必須知大體
餘有闕者皆應準此為說緣覺者通中存別意仍在
通次但具有二種下分於橫豎通別兼具具於四種
[001-0885b]
四土故也菩提心至大乘即是四教等者問前別釋
大乘唯在別圓直深二心唯在二乘今此文中何得
通四答前別此通理數然也故通釋中雖皆五釋於
大乘中復除世間思之可見。


淨名疏卷第八



若無等者真實是直高是深心廣即大乘前辨亦指
普集經也具足攬前總別二釋布施有五者亦是菩
薩心二乘人所行施等為淨土因故離為五思之可
見世間至六道者然知世間直深亦合離六及於六
中各更委分擇覺等者擇法屬慧今在施者為成施
故施不得慧不成出世阿蘭若至沙彌呪願者如是
方免摩訶羅之因也出世行者可以仿之各為鹿王
具如止觀記中彼經即是大拏經也華嚴十施
持九禪具如法界次第華嚴經如來檀大品等者
具如廣乘中品又云趣等者具如發趣品中具歷諸
法四教修相具如止觀記三十二相竝忍為本者夫
為忍者為端正因故出世忍能感相果故得以為一
切相本問曰凡夫等智等者問意者等智有漏依根
本禪若正定之言義通五者後四正定位在內凡世
禪全在有漏凡夫何意名為正定聚耶答意者分別
方異合說何妨正定望散亦可通用豈有行六度行
等者如向六度菩薩非不用之化人但法屬自行今
四無量非不自行法屬化他於今四六皆成大行咸
具自他一事至法緣者非謂三慈之中法緣慈也法
[001-0885c]
名既通故云皆法但是眾生緣之法耳故云事法下
之三教準說可知謂無生無量等法耳於無量中著
法字者即四無量家恒沙佛法耳即三諦中恒沙佛
法若是此法三慈中法法字何得亦在世間故知法
字亦可通五若在三藏但成生滅所緣之下三準知
圓教獨當無緣名者從勝說耳此四攝法非凡夫等
者如前三心直深通大大不通小以名局故是故通
中亦須別也但可通諸大乘而巳今亦如是如前六
度及四無量理通大小故此四攝及以大乘并下方
便迴向之文不通世間及兩二乘彼教必無其事故
也又四無量及以四攝歷教別釋修相證相不易分
別不可具存故竝略列言四攝者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約所同邊諸教似同細尋智願高下永別以其上
能兼下故也乃至位位節級不同即如本迹高下四
句今多分從下劣凡夫難化者說其名必通理不可
壅解脫所攝眾生等者能攝則有四教之脫所化雖
通世間之法菩薩化人無不皆令至解脫故彈指合
掌其例可從故今從於攝之本意自行方便等者問
自行等三及破等三有何差別答有同有異從名則
異從義故同雖此異同離合復別言義同者自行等
三名雖有三法但成二自他相對無別體故破立等
三亦有三名亦但二義破立二種通成自行教化化
他故但成二若爾何須重列答經論逗機各有其旨
此法二乘有分者以四諦法二乘初心即須觀故況
[001-0886a]
復四四各各不同生滅具用二乘之法故云有分三
十七品具如止觀及記并法界次第非此可具若準
婆沙有漏道品例前九五有何不可但凡夫外道所
修行者亦是佛法行者所修未發無漏名有漏耳但
外道法無念處名故令來生至具足也者若不迴向
施福有限唯感富樂迴向極果及與眾生令福具足
福智乘戒體用事理一切無闕若爾施等六度皆悉
具五豈不具足何須別立此一門耶答必須方便方
乃具足若爾迴向復還託於諸行諸行雖皆不云迴
向迴向又亦不云諸行存沒雖異誠無別體何須別
立答雖相導引所治各別得名又殊施為慳治乃至
智為愚治迴向自為自利近果之治所以有願無行
令修六度則以六度為名若有六度無迴向者令修
迴向即從迴向為名故也至善吉等者彼章亦只對
於二乘辨界外難亦不更約方便果報若欲略明則
有餘中三十心人為三惡道住無我法名為北洲地
前法愛如長壽天未有初地十種六根名諸根不具
地前智淺如世辯聰不窮中理如佛前後若實報中
位位相望節節作之此竝障於中道理也是故結云
約四土簡至具足者以向來意一一思之此非容易
不可濫述四句者準經正用四中第二是淨土因譏
他得宜第三通用初心菩薩未全自守故不論之第
四句中不譏一半理亦可通由不自守故亦不應唯
於初句都無所取次引大經證第三句故初句中既
[001-0886b]
不自守譏何益耶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故第二句不
令而行若見機者定用第二第三句也第二自行第
三利他利他即是淨土行也後四種十善者止惡義
通從願行別問此十善與前尸羅同異云何同何假
列別相如何答尸羅相通對一人說今離為十以對
多人十三番相資成淨土因者初資第二乃至十二
資於十三細尋具如下解釋中上從直心等者上釋
諸行諸行相望故名為橫一一皆從世間至圓其義
雖豎但經一往直列而巳終成橫行況雖豎釋但約
教判淺深不同是故窮源研於心念令從淺行直見
深理方乃名豎第一須約四教通釋成豎行者令出
圓教窮源易顯耳問三藏既無云何言四答即是釋
以有對無即名四釋若言有者即成身子之疑者三
藏教中無淨土教但以煩惱潤業而生故於穢土成
佛無爽忽聞衍門說有淨國故使身子由是致疑又
依衍門方有變地故用案地以斥身子豈成助於身
子之疑若三藏中立淨土教與昔教反佛無可以釋
身子疑無行無人者有六度行無淨土教教無行缺
終無成佛無淨土因無行之佛有教無人六度之行
有因無果行既無果反成無行問若爾何故前釋直
心等文而皆具五世直尚成菩薩之行三藏何失云
無行耶答從本則有據迹說無有教無人良可信矣
須泛論等者通別二教猶非正意只可泛論以為挍
捔次約通教釋於中初以直心對於見地而云登地
[001-0886c]
發真者何耶答於通教中上根菩薩初地見真義當
三人共位見真入第三地為深心者此十三句中云
深心者非前三心之深心也故前深心但是初發之
深心也望聲聞人得名深耳第四去云事理俱行乃
至智慧以對十地皆從成就別別言之通教初心既
事理俱行亦應合有教化調伏乃至起根得名處別
故別對之以成豎義通教尚爾況復圓耶言善慧者
借別詺通故所列地不標地稱但云初地乃至十地
唯此第九暫借別名至第十地攝後三句併結成地
借此十地者正借別也經文但云從初至後雖無地
名既云登地巳見真理豈可專用乾慧等者名通教
初地未名直故故可借別以名於通初地斷見仍成
通義又復通教地前無賢故第十地含於三句初之
兩地俱名為直故使第十含於三句問通教菩薩有
淨土行者菩薩知十方諸佛二乘如何答雖同一教
大小義別二乘道理不合知之雖與二乘同坐解脫
自鄙不發永不求故又菩薩雖知佛猶永滅永滅乃
與取土義乖故知此佛無人有教教既權施不稱因
行故於權教不須苦窮二別教中用二釋者初釋巳
將諸句對地次復更下約十四般若者對開合邊其
名便故以理合故名通初後故下法雲含取地前及
等覺也依十四般若然欲解釋出其理者即如向來
消文者是故一家釋義以義消文必不以名而局於
義故云無往不通故知以名局義無處不壅寂照之
[001-0887a]
智等者若從初地至於等覺但名照寂玅覺一位方
名寂照橫說則竝備眾門者於十二句句句遍攝前
十七句及以十方一切佛法故句句下隨其之言義
通橫豎發心正行等者圓人初心既在初住始得無
生既斷無明理合唯在果報土中傍為取機化下二
土即是方便及以同居何妨亦得化分寂光下二非
正故名為傍事理相資者事即如前十七句也理即
指今直心是也事理不善者事理二惑也佛土淨故
即是境界淨者境界即是所化生也所化境淨則說
法淨說法淨故內心智慧增明者由物機生令所說
穢故使未堪用淨智化化道未周未見四淨故使說
等未受淨名即於二土自行等者穢淨二種同居土
也謂住觀行相似位時修淨土因若入銅輪還於二
土以攝同類乃至令入有餘果報故下用經四句結
云教化眾生調伏等也即用前文橫豎對土釋於淨
穢二同居也若以上化下即有餘同居多是文字者
文字指前別釋文也別釋即對三教文故故前通釋
三心之中唯指自性清淨之心方近於觀餘皆言教
是故約心圓頓釋之以門深詣譬如非日等者但詣
理釋義當於橫對文字釋義當於豎其實圓釋不當
橫豎圓別俱教尚成橫豎互有資益況以教觀而為
橫豎亦以橫豎更互相資故以橫等對於三德即非
豎而豎般若德也非橫而德解脫德也即此橫豎雙
非之理法身德也故云非日無以等也日如橫行月
[001-0887b]
如初住歲等即如四十二位三土四土者於四土中
合於方便及以同居皆應土故故云三也直心即是
前圓教觀中道者圓教如前教觀中教觀二圓方是
圓門真淨土義言帖釋經文者向約教觀非不消經
未是逐句消文故耳眾生正報至佛土淨也者此中
分於止行二善但對依淨及佛土嚴者非獨依及土
嚴而巳正報亦合清淨及嚴但今正為明於依報故
耳正報止行即是惠施及以願加名為清淨如感五
度乃至十善一切皆然如四無量本是利他尚有止
行如治嗔等豈非止善為攝生故豈非行善自餘諸
行一切準知又如世人等者還是宿世以法相關方
乃感應只如尋常散心講說何必能令聽者爾耶佛
土淨等者依此經文初釋及以四種之文所以具二
種者前約當分從四下即約跨節自行約理性化他
約悲願願期皆令至自性故正意皆是淨心故也此
有二意一者句句名異不出淨心二者雖十二句意
在十三淨心句也故知淨心者先淨自心方淨他心
他心若淨於成佛處心淨眾生來生其國次跨節者
只由自性清淨心淨即入初住能現四土攝取眾生
四土四心皆悉清淨眾生四心分別殊雖究而窮之
不出一體故淨自他只是自性清淨心淨事理惑除
者至此方始兼論正報事理只是障真障中之惑耳
障真為事障中為理二惑俱除感常寂土四教四種
眾生者緣但有二從解分四如有為緣隨於界內析
[001-0887c]
體解異界外亦爾故成四別故止觀中云惑隨於解
集則有四解隨於惑但感二死二死為酬二種因耳
四土相望互論淨穢具如前釋四句中明前不許立
四緣集者惑體無別故也今立四者從解分耳大乘
方等至淨土也者自方等前不云此土穢中有淨純
小乘人爾來未知故云秘密良由爾前顯露未堪至
今經中方顯昔密以斥小宗故云有也約教暫無附
道理論所以云有未能稱機疑問者且從迹說乘佛
力故若從本論自力亦能自力雖能終歸讓主故引
法華以證發迹又若不蒙加無由能疑加為疑由可
加由智三藏教去立其疑宗三藏教宗三祗修時是
淨土行與十方佛正報果同作此下因聞置疑若三
祗行是淨佛土釋迦之土今即應淨此疑釋迦為菩
薩時其心不淨若不以下結疑言翻覆者以土疑佛
以佛疑土彼中有諸天子等者天子譬真身宮譬真
而云真應二者但是文略應云雙標身土故也四德
成身常能照於四土眾生者明真能起應故合標之
真應法身之所依者真是法身通云所依及以所照
即是同居淨等四土又譬等者前總日月及以天子
但作能照所依之譬今置天子又離日月作真緣譬
譬能成就及照顯也盲者二事俱皆不見故真緣合
時破一分無明即有真身依於真土而能照於三土
眾生成就即譬正報說法照顯即譬淨土攝生以真
緣合故此有四種淨土者有為置同居穢也為二緣
[001-0888a]
集等者此乃雙舉所除故也身子雖除有為緣集猶
有無為不見四諦又復身子縱除穢中有為緣集亦
未能見淨同居也故總二障障於五眼以責身子又
有為無為者釋通諸盲所以故也對曰等者身子亦
未悟於日月譬之深旨且依於事而為答耳眾生至
不見同居淨土者雖先從近說正以此文斥於身子
不見四諦是故且以同居言之豈可即令身子見於
有餘果報以從道理故文兼以有餘等合故從界內
罪去次第合之言界內罪者即以界內真諦之執及
以同居淨土之障此罪即與無為集合共障五眼故
使不見四種淨土若只單訶不見同居之淨土者則
不須云二種緣集以通責故次第釋出若爾同居淨
中亦有執真與無為合何以得見同居淨耶答以彼
生者巳除界內二種障故今從穢責故云障彼同居
淨土若從同居淨中責者只得責云不見有餘果報
等三正為前四種罪障故者界內有為緣集障界內
塵沙障界外塵沙障界外塵沙障界外無明障而此
四障障於四淨故知身子具四種障身子雖除惡有
為集然由有於淨有為集不依佛慧故使於垢不能
見淨是故四淨悉皆不見生聞信之善者初聞未信
覩相方伏伏巳方信所聞不虗是故二種俱名生善
梵王證者欲顯如來案地之奇其寶猶如第六天寶
問若同居淨對穢為橫者香積亦判為淨同居
何以在上如許恒沙答夫論豎者約理淺深未必重
[001-0888b]
累勝者居上若以二三同一處見故說為橫上下相
同豈得為豎若準其相不殊安養但以無小稍不同
耳雖安養兼小義亦唯大問寶莊嚴土為在何許答
只是安養但六天至舉近況遠者一往比之不必全
同梵王言故螺髻至但見垢也者此文且準明依佛
慧則見淨土應知佛慧理通衍門平等之言復兼三
教言不可思議佛慧者別在於圓尚通三教則是相
待不思議也故不思議只釋於佛慧尚通諸教則通
斥身子但見於穢不見四淨答曰有二意者第一則
別唯一同居二者理通通於四淨與前日月譬意亦
同大眾悉有生此淨土之理者坐華具表同居之淨
仍通四淨若至法華四淨因具足蒙授記後分破無
明豈非一分常寂光顯故寂光中三土具足自力生
當故云之理前說諸方等經等於前縱見佛勝應身
不謂此身別有淨土今藉佛力亦未了知佛常寂土
及以果報隨機見者置而不論故此隨機仍屬於密
不同華嚴一切皆見皆聞故也飯色異等者常寂即
器同居有餘果報為二并身子見理應有四同居淨
穢二土合說故但云三不得云四十番者初之一番
別斥身子後之九番通密斥之與盲者譬及案地譬
其意大同第十文云諸土非垢等者應將寂光却對
前九應云前九非垢非淨名之為垢常寂光土亦垢
淨而名為淨初同居淨穢云五濁重輕等者亦得輕
者名為五清彼見思輕眾生壽命劫量著相一切勝
[001-0888c]
此故名為輕三四五可見六果報與下品寂光竝者
問下品寂光猶是果報何故復與果報相比答既分
出巳還將所分屬果報者而為比耳亦可初住巳上
為下寂光寂光是理還對當地果報而比下品下品
純將寂光以比寂光以中比上不同亦然第十雖即
一切俱非垢淨而垢而淨亦成差也問何故皆云非
垢非淨答有事理故理論不當垢之與淨約事唯有
寂光永淨又寂光異諸土故非垢即諸土故非淨諸
土即寂光故非垢異寂光非淨問前釋天器中以寂
光譬器諸土如飯今那乃以寂光譬飯答不可以譬
譬真解脫若用譬者通別竝通別巳如彼通即如今
彼此俱譬理何晦沒諸土寂光竝非垢淨而垢而淨
以之為飯若寄辨者果報望寂光器色入飯色令飯
色有異故一飯色上有器飯二色亦名飯色異下中
上寂光展轉復相比器上有多色並皆入飯色展轉
互相比亦名飯色異若更以寂光而對諸土異雙非
淨穢別論飯色異者飯器俱四微各各非飯器雖各
非飯器而能成飯器故通別二其理皆善成若通途
[001-0889a]
往論既以通許三教無生故應將前展轉入後以論
於得或超或次或從博地凡夫中來或從小乘方便
中來八萬發心亦復如是或在前教巳曾發心聞於
後教重能發也若超若次凡來聖來準說可知。


淨名疏卷第九



初此品下總明來意次方開三總明中正為破有等
者且據婬舍酒家等處正當有為緣集之事既云欲
顯法身即指前經所明符成即指今經之說一往雖
爾不及云破有為無為緣集以成四土大聖於前普
集等者此經宗異體與彼同故亦真性而為其體所
以還用前經體者此法華顯獨尚與一切大乘同體
況俱兼帶體同何爽然但須以宗對簡之故云體是
宗家之體宗是體家之宗體為所取宗是能取故將
今經以望普集依正自分故使法華一乘因果宗之
所取不同諸經此經乃是佛國因果宗之所取故使
體家之宗永異諸說以體望宗同而且異以宗望體
異而復同深得此意可以判諸教可以會諸部今為
迷者依正各論其明了者豈聞正報而昧於依故今
明依應須重述故於文下問出其旨令離諸緣集者
總語諸緣集也略釋方便名者初通明來意次方者
下別釋二字法華疏中為顯實故分為三釋謂法用
及門并祕玅也今此廢二但取法用者門論趣入祕
玅開權今未開權故闕後釋不取門者菩薩可入二
乘闕之於菩薩中且約當分復置傳入故且不云據
[001-0889b]
理亦合用門一義以當分入與法用同故且唯用法
用一意又通祕教亦可具足用彼三義方便是智所
詣之偏法者今文且指三偏之法彼法華疏俱指四
教並名法故以未融故乃屬今經方便不同中乃約
四教次約四教辨不同者即是經論所出不同前文
皆但列於有無二門而巳闕三四者若了一二則曉
三四雙用為三雙非為四是故不復列三四也又後
後教望於前前若實若權說教說證若他若自自他
相對聞名權者既非當教之所行用望從說邊故皆
是權又當教中自他相對皆以前教若證若說皆為
權他者以互奪故奪前之實成後之權當教亦得名
為實者為欲對辨一雙故立自他如大經云世人所
見等也如毗曇有門至實智者問此中既云無常事
理事可無常理何故爾答照理所無亦名無常故使
成論以有門中事理俱權以有門理不即事故法障
者界內塵沙也次通教中亦可引大品若有法過涅
槃者證於實智亦名幻也是故文殊等者此正引證
自行實也亦應通引三十二人各各自說以證化他
門門不同即是權也門門不二化他實也亦可文殊
以證自他以有說故名為化他說於無說得名自行
三方便下明方便不同者先引當文次引瓔珞但先
總述瓔珞三種方便重釋方便所以故也意明此品
大士種種善巧方便備如瓔珞三種方便方今令正
法久住於世言久住者謂見佛性云遠近者室外處
[001-0889c]
處婬舍酒家如是事去今時遙故名為遠望為諸來
問疾者說去還菴園印述時促故名為近遠近皆是
助化之緣莫不為令正法久住是以中論等者即與
中論末代觀法大旨全同經論遠近不出此三故此
下引今經文隨方便言必含破立久住之意言助佛
者佛之大化亦不出三約三方便所用法中初文通
釋即是自行本無三業及以十界故非一異而以三
業十界化物如是等用他所不測藏通下攬向通釋
以示今品用與不同故於三業以明方便又云密者
一一界中各具十故不可以一界測不以多界測即
名為密次此品下正示此品得名之由先正示經文
以對三密次此三下釋密異名三從良以下正示同
居現疾得名名方便品一切至可知只是初修三業
十界諸根之相若破若立諸教諸觀元意只是令成
此觀問答者答中三意者此具三意而不及初何妨
一品是集經者以諸經中爾時等言悉是集者所以
不同次家釋者豈有寶積不云白佛便於佛前述淨
名事乃專輙云毗耶離等故知今解深得經旨以加
[001-0890a]
阿難本願等言有來處故功成者往益今益私益眾
益斥益熟益現益當益大益小益偏益圓益始終收
束疾無不攝疾為法界功之極也維摩義如前者具
如玄文釋名中明今明下分門解釋彼解長者離為
四義今亦具四初世長者借喻事理法身長者事理
相符名同理異觀心長者即法身長者之行相也亦
是法身長者之因果也帖釋長者即是因果長者之
誠證也亦顯經文次第有在問既云因果今修十法
即獲淨名之十法耶答依經修觀道理必然淨名既
一德具九修時必諸句互融若修一德尚具十德何
況修十不具十耶但以一德而為言端應修十德共
成一德餘德亦然方名具德故使修時一句遍攝則
令至果一德通收問若爾此之十德即十號不答名
殊義合何者從如實道故名姓貴堪應供故所以位
高以遍知故豈非多財既具通明即是威勢善契祕
藏由於智深解三世間必在年宿士中之上由三業
淨丈夫屈伏乃關禮備是天人師諸佛方歎世間之
長而為下歸故此一號亦具九德問淨名即是果佛
德不答從本必然迹為因化觀心十德尚得名為觀
行如來發心畢竟豈逾於此爵位者爵封也因官得
祿故云爵也寵者愛也若不寵民則無威德故知不
愛故物不敬不威故他不畏斯者惡也折也折壞者
惡之極也玉是貴質而內有瑕則不任用若是長者
具上六德而行有虧則無上敬下歸之理證無生忍
[001-0890b]
為位高者但讓佛寂滅則於無生最居其極降魔制
外者應云降制界內界外權實魔外即是同體權實
故也記莂應云授法身記釋梵且揚隨近以說人天
須約四教凡聖故能為釋尊等者應云能持十方四
土佛法淨土之言不局同居穢土而巳觀心釋中一
一皆附下文帖釋以為觀相教理有憑故與他人明
觀有異但異於果並名觀心今引法華初隨喜文正
是觀行四位之觀觀心灼然通於隨喜之前符契者
符合也契當也如世人符所行之處上合主心下契
黎品十法亦爾上符果理下稱物機供養諸佛為種
姓者如世父母所有子息自非所生焉能供養眾生
理等故能發心三慧與理者由圓賢位得入初住乃
至等覺故云相應從佛智生名佛真子從理法生名
法王子咸依佛慧是故爾耳深植者如世孝子存沒
無違父在觀行父沒觀志故知父母為德本也真性
以為眾善之元依之植善善有本也咸依本名真供
養觀畢竟空種大智者能觀屬智真空是境大智觀
境故名為種從解行者智為能觀故名大解從此立
行行方稱境境智既冥萬行具足引大品云諸法雖
空等者智應於空方令行足此義猶通者通上下地
也今淨名位別而不通別中三位有本有迹迹因本
果故也因中又有二位別者隨諸經中有立不立故
存沒異若居中下者立三品者通總言耳等覺所存
如向所明三業功德者即是三乘家之所有故屬財
[001-0890c]
也總持一切意業功德者且從別說若通途論只由
意持身口方持言逮諸者良由此也言及餘者三業
之外無復餘法今云餘者寄方便教從別說之故云
餘也圓三業兼方便中一切諸法如世大家必具小
家之資產也勞怨者最能勞累於我故也所以約害
權實父母者如世禮云父母之讎不同天兄弟讎不
同國故害智度善權父母即害內外一切權實莫若
內外天魔外道故能降者其力稱大所以不云內外
者內外則有四及八十其義兼故故不言之具如止
觀記入深法門者門教也由門深故所以智善正用
善字而為歎也明了眾生心之所趣所趣不同故云
為權今為釋實者趣有二種近遠別故具如法華藥
草喻疏釋終歸於空約七方便皆有二趣遠趣唯一
近趣不同今從遠說故云一也此若非實何須更立
久於佛道等歎修行者上句序上二句見理序決定
大乘年耆喻上二句見久喻下一句諸有所作者三
業隨智名能善思量智者慧也由慧善思令三俱善
三隨於智故次文云前智後作若前作後智雖名為
覺即是本覺地住諸聖悉皆如是除地住前及諸小
乘不入觀者但此不與下地同耳歎形心者上句形
也下句心也學佛象王迴者且寄應佛之儀式也世
人倣此未必全然不思議佛法亦爾者具如下文此
室所現八未曾有即佛性海諸法具足今文且用不
增減一眾流等者九道常投而佛界不增種智常煎
[001-0891a]
而生界不減應具以前二句合之九道雖投而由心
無取故不增種智雖觀而由心無捨故不減此則具
於事理二釋咨嗟者歎美之聲也此借事以表聖儀
弟子釋梵者舉形服同及二界主總而言之應云九
道及七方便等覺巳還無不歸敬居廣嚴國者如前
四釋並須至此以合淨名所居之處資財等者就此
為三初總示本迹次問答下料簡三資財下正釋初
資財等者六度之名近本故也故從本六以垂迹六
二十九事以為末也故云從迹資財等事是末故也
垂此末事攝取眾生令歸於實問意可見答六度等
者此據從理對事以問故六度滿亦名為身密之處
身口具足所以六度事理名同而本迹各別故下文
云從於本六以垂迹六若從事說身口是未元為同
凡先同後異方示其本三資財下正釋分為二段先
序舊釋次即今解若舊等者淨名非不世財攝生但
直云世財歎意不盡故應須約四土等也下去例然
故云有事理次今言下為四略釋文二約四教釋三
大士下別示今文大士之化以明淨土因果四故知
下斥他解初略釋文先釋上句次攝諸下以釋下句
於中先總次若是下分文別釋約教中三藏菩薩長
時六度故得富名別教橫豎知如來藏更富於前圓
教一切無非秘藏富中之極雖並名富展轉互奪是
故準歎富中之上大士等者述本也能起者舉迹也
了斯則曉又約頓者但是八相成道之處皆須八教
[001-0891b]
以顯一乘唯除獨顯大乘之國如香積等觀心者為
二先須事施以為觀境次方觀事為施法界次運大
悲成淨土行隨其方所有受化者先為施主方乃為
其取土豈同世人自謂高深但令他施為施所墮故
知斯等現闕攝生之始當無淨土之終必願學宗說
者行者細思易解之教以裨難行之行於中先正出
行相次是諸下明攝生取土三即下明結歸行人就
行相中先略立次若是下為後學者示無盡燈先法
次譬後合法中即是自行等四於取土中先權後實
故前文中令用八教次為實道之方法也若聞法華
下亦為聞法華之遠因也下諸文中但闕料簡耳此
行者之要術故委分之以為行軌觀心文中下云不
見施慳者即行施時不獨治慳見慳法界而行於施
施亦法界而用攝生攝生之時生亦法界如是亡泯
能治所治能度所度無非法界如是方便不見慳施
常途但亡三行施亡何等三凡修觀者但云無施而
無無慳縱似無慳非施法界況復更能利物為懷三
界有二種等者變易分段開合以對四土者開變易
合分段開變易者離出有餘果報二土合分段者不
分同居淨穢之殊問分段既合那云二土答分雖有
二莫非分段但論惡道五濁有無分淨穢耳變易開
者良由無明有斷不斷真應有無寂光見否須發心
及不更發又有功用及無功用有此多別須更分二
此巳下例諸句等者以一觀門通該諸說然於此中
[001-0891c]
及以前文豎觀心源不同他文觀心釋義他文觀心
並寄近事以明遠理因名用義借數辨從人顯法約
法通智今乃豎明即觀通事是故此品約事淨名密
勸後進修於觀門自行勸他加願利物權實雙用望
果行因我即淨名何須遠討故並寄白衣公私文武
以為興致雖暫寄之然應知之發心即是何簡黑白
故行效者真觀行之大士也是以四眾悉須欽風可
思齊焉可自軌矣然論菩薩雖遍四眾出家理順在
俗義違故云俗流立行特出具足眾德一切中尊斥
奪提蒙辯財無盡欲使後代莫不歸之常用四忍修
相好者此意如前淨土相好來生故立此門以招四
土博塞者博戲雙陸等也塞謂波羅塞戲以黑白子
如鬬戰勢他化物今不著等者凡示俗儀皆現堅志
世以混和合雜醜行欲引淨名深未可也無記者四
無記中即工巧也故論云異熟威儀路工巧處通果
直爾為之似屬無記因之得物況陷初篇況復道陌
定歸無救淨名示為意令不作今不曉者反欲效之
內長散憍全隨貧結不思來報倚託聖蹤為欲伏彼
[001-0892a]
初應受學者小乘破外稍通一時大乘標宗初心明
制妨入妙道故不令為五地菩薩方修世業是斷佛
種障道因緣今出家人戒定慧心一無所修而云伏
外義等倒裳散染易流道法難寄增長慢集反輕學
宗深可悲也甚為謬也況坐常住院著信施衣飡淨
眾厨踐無價地而三業泛俗四儀拘迷若欲倣之當
思十德從縱譬金示人無行於中點理後必殺人此
一句通下十九句者後十九句皆令生敬得最後益
若隨句消皆使成於見敬中最準此中意前文雖為
白衣句中乃有二總一總冠二十九句句句皆著雖
為白衣而有律行二者別在前八句首身口別故方
便與奪者禮以與之刑以奪之又行禮刑各有與奪
禮則奪小人而與君子刑奪重罪而與輕𠍴故今俗
官皆有大權寄之行事非是捨道等者此明淨名非
親職掌而善禮刑大論有三十六失復次酒是煩
惱等者準此句中作觀心義前文諸句亦應例之如
安樂行十纏惱亂尚作觀心但不及前釋資財等文
相周備策勵道俗令成真實淨名之行田主具如法
華疏釋王子中尊等者如太子未紹王位不得安眠
然是子是臣盡忠盡孝孝名為戒戒名斷惡是故戒
孝通四通五誨以勝慧者如禪觀支是名慧非勝梵
亦曾得不以為尊故示出世四種慧勝淨禪觀等及
無垢禪通明特勝帶根本修而無所著為說無常十
五種觀門者具如大論智度中明別教金剛巳前
[001-0892b]
皆無常者此他所計今因判之令屬別教又梵王保
常過於帝釋自謂眾生之父母故今梵不以無常為
治者諸梵巳得深根本禪但以勝慧奪其有漏剎利
婆羅門等通皆保常此亦置通而從於別各別說之
良由此也又復欲示教門種種不同令遍識故以各
各說。
維摩經疏記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