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083 淨名玄論-隋-吉藏 (master)




淨名玄論卷第五宗旨中


慧日道場沙門胡吉藏撰


三論境智門



智非孤生。必由境發。故境為智本。境非獨立。
因智受名。故之智為境本。非境無以發智。
非智無以照境。非境無以發智。故境為能發。
智為所發。非智無以照境。故智為能照。境為
所照。以境為能發。為智所照。即境能為智所。
智為能照。為境所發。即智能為境所。境之所
照。能發於智。故境所為智能。智之所發。能照
於境。故智所為境能。不得言境前智後。亦非
智前境後。亦非一時。唯得名因緣境智也。


問。以何為境。而能發智。答。如來常依二諦說
法。故二諦名教。能生二智。故二諦名境。關
中曇影法師注中論。親承什公音旨。什師
云。傳吾業者。寄在道融曇影僧叡乎。影公序
二諦云。以真諦故無有。以俗諦故無無。真故
無有。雖無而有。俗故無無。雖有而無。雖無而
[005-0883b]
有。不滯於無。雖有而無。不累於有。不滯於
無。故斷無見滅。不累於有。故常著氷消。寂此
諸邊。故名為中。詳此意者。真故無有。雖無而
有。即是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俗故無無。雖
有而無。即是不壞假名而說實相。以不壞假
名而說實相。雖曰假名。宛然實相。不動真際。
建立諸法。雖曰真際。宛然諸法。以真際宛然
諸法。故不滯於無。諸法宛然實相。則不累於
有。不累於有故不常。不滯於無故非斷。即中
道也。由斯二諦。發生二智。以了諸法實相故。
生漚和波若。以悟實相諸法故。生般若漚和。
漚和般若而宛然漚和。般若漚和而宛然般
若。以漚和宛然般若故。不著於有。般若宛然
漚和故。不滯於無。不累於有。故常著氷消。不
滯於無。故斷無見滅。寂此諸邊。故名中觀。是
以二諦中道。還發生二智中觀。觀二智中觀。
還照二諦中道。故境稱於智。智稱於境。境名
智境。故智名境智也。二境既正。則二智義明。
故須幻境以明智也。二乘不得二智。良由不
見此二諦。不得正觀。亦由不見二諦即是中
道故也。


問。般若照諸法實相。漚和照實相諸法。則般
若不照諸法。漚和不照實相。將非限局聖心
失無礙妙用。答。般若為漚和之體。漚和是般
若之用。體鑒實相。用照諸法。故開此二門。智
無不圓。照無不盡。若同照實相。並鑒諸法。則
二境不分。兩慧無別。問。舊說亦然。與今何
異。答。般若體非不能照諸法。但用既照。不煩
般若照耳。若用既照諸法。而體復照者。則一
[005-0883c]
境二照。既一境二照。亦應二境一智生。是故
但明般若照實相。漚和照諸法。舊義般若不
能照諸法。漚和不能知實相。雖復並觀。智用
恒別。則是格局聖心。封執二見也。


問。前云般若不著有。方便不證空。何故。復云
漚和涉有不著。般若照空無滯。答。不著空者。
凡有二義。一者般若照實相。實相既無所依。
則般若亦無所著。此是般若之力。二者不證
空名為不著。此方便力也。不著有者。亦具二
義。一者般若入空故。言不著有。二者方便為
般若所道故。能涉有不著。是般若力。是故。經
中或言般若不著空。方便不著有。或言般若
不著有。方便不證空。各舉一門。義無二也。


問。若般若照空。漚和鑒有。則二智俱照。云何
言般若無知。答。般若雖知而無所知。雖無所
知。而無所不知。問。般若知實相。故言無知。
亦則知般若。故言無知。答。既約二境。分於二
智。般若但知實相。故言無知。不得云知般若
故無知。若知般若。則是方便知。問。般若契
實相。則內外並[穴/俱]。緣觀俱寂。方便照俗。何
能知此般若。答。般若無知而知。為方便所知。
知而無知。則方便不知。問。般若無知而知。知
而無知。方便亦得爾不。答。指實為權。指權為
實。權實不二。亦得爾也。不二而二。則無知而
知。名為方便。二而不二。則知而無知。名為般
若。問。般若照空。具知無知。方便鑒有。何故
不具知無知耶。答。二而不二。皆具二也。不二
而二。般若所知之境是空。能知之慧為有。故
具知無知。而亦便能知所知境。智皆有。故波
[005-0884a]
若有知有無知。而方便但有知也。問。云何般
若具知無知。答般若知實相。是故名知。既契
實相。則內外並[穴/俱]。緣觀俱寂。故名無知。雖緣
觀俱寂。而境智宛然。故知無所知。無知而知。


問。此與開善至忌彌存義何異耶。答。彼彌存
之義。終非至忌。至忌之義。終非彌存。今以彌
存為至忌。至忌為彌存。是故為異。問。舊亦如
是。與今何異。答。彼至忌之義。知終不作境。
境終不成智。則是境智二見。何名至忌。若智
則是境。境既無智。無智亦無知。若境則是智。
智既無所不知。則境亦無所不知。而實不爾。
故終是二見。今對此一門。略敘大乘樞要觀
行淵府。經云。貪欲則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
三法中。具無量諸佛道。貪欲則是道者。求貪
欲。四句內外畢竟無從。貪欲本來自性清淨。
則是實相。如此了悟。便名般若。豈有實相之
境異般若觀耶。故境智不二。雖四句內外求
貪不得。而則見於眾生宛然有貪欲。便是方
便。傷眾生無貪謂貪。而欲拔之。故則此方便。
復名大悲。欲令悟貪無貪。與無貪之樂。則此
大悲。復名大慈。無故一句觀行。具足境智及
慈悲等萬行。初信此法為十信。解此法為十
解。乃至證悟此法為十地。究竟了達為佛果。
豈非一貪中具無量諸佛道耶。故無不同。舊
宗別有真境。會之而生慈悲。起境智至忌
就。就一貪作既爾。歷一切法例然。


問。大品明實相不生不滅能生般若。涅槃云。
十二因緣不生不滅。乃至非因非果。能發觀
智。此二同明境智。有何異耶。答。開合不同。
[005-0884b]
略有四句。一開因果開境智。二合因果合境
智。三合因果開境智。四開因果合境智也。開
因果開境智者。則般若所明。因有道慧道種
慧。果則一切智一切種智。謂開因果也。實相
能生般若。則實智之境。世諦能生方便。為權
智之境。謂開境智也。次合因果合境智者。如
涅槃五性之義。一者因性。二者因因性。三者
果性。四者果果性。五者非因非果性。此之五
性。更無二體。十二因緣能生之義。則名為境。
所發之義。便名觀智。觀明了故稱菩提。菩
提無累。即是果果。然十二因緣。本性清淨。未
曾因果。亦非境智。故名非因非果。然此五性。
既無二體。但轉境為智。變因為果。如此因果。
未曾因果。故五性一體。名合因果合境智也。
三合因果開境智者。亦如大品。以般若為因。
薩婆若為果。因果更無有二。般若之因。變名
薩婆若果。如什公云。薩婆若則老般若。此名
合因果也。開境智者。實相雖能生般若。而不
轉實相之境為般若。世諦雖生方便。不轉世
諦之境。為方便之智。故名開境智也。開因果
合境智者。亦如涅槃以轉境為智。故言合境
智。而有因與因因。果與果果。故言開因果。


問。涅槃既轉境為智。言合境智者。亦轉因為
果。何故非合因果耶。答。文開因與因因果與
果果。故言開因果。而取境智。並作因因之名。
沒境智之稱。故言合境智也。問。涅槃般若何
故開合。答。涅槃就十二因緣。辨境智義。欲明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眾生則是十二因緣。十
二因緣。能生則境。所生則智。更無二體。故明
[005-0884c]
合境智也。大品辨實相能生般若。所生即菩
薩觀智。是有為般若。能生實相即無為般若。
故不轉無為般若成有為般若。故開境智。故
般若明不二二。涅槃辨二不二。故二經同明
境智。境智不同。


四同異門



問曰。凡有五時二智。一照事中之法為權。鑒
四諦之理為實。謂三藏教二智也。二照真空
為實。鑒俗有為權。大品教二智也。三知病識
藥為實。應病授藥為權。淨名教二智也。四照
一無乘為實。鑒三乘為權。法華教二智也。
五照常住為實。鑒生死無常為權。涅槃教二
智也。如上所明者。乃是釋大品教意。云何乃
以解淨名經宗。答。五時之說。四宗之論。人師
自心乖文傷義。昔已具詳。今當略說。尋一經
之內。具有五文。不待始終。方備諸智。如大品
明。廣說三乘之教。則菩薩遍學諸道。即識照
四諦之理為實。鑒事中之法為權。故大品教
中。有三藏二智也。般若鑒空。漚和涉有。九十
章經。盛談此法。則空有二智。釋畢定品。引法
華之意。即三一二智也。法尚品說。諸佛色身
有去來。法身無去來。即常無常二智也。知病
識藥。眾經皆具。不待言之。故大品一經具五
二智。何得言但約空有權實。淨名經中。具諸
智者。問疾品云。三空自調為慧。嚴土化人為
方便。則空有二智。弟子品明。佛身無為不墮
諸數。謂本常住。但為出五濁。方便示疾。即迹
無常。照此本跡。則常無常二智也。不二法門
明。聲聞心菩薩心不二。則是一乘。明大小為
[005-0885a]
二。名為三乘。謂三一二智也。


問。不二法門云何則一乘耶。答。不二之理。則
是一乘本。由體不二之理。故生不二之觀。依
不二觀能導引眾行。出於生死。到彼薩雲。故
十二門論云。大分深義。所謂定空也。以通
達是義。則通達大乘。具六波羅蜜。無所障礙。
問。不二之理。通為三乘之本。豈但一乘本耶。
答。理既無二。乘豈三哉。但唱此言。則知歸
一。又尚明常住。豈未顯一乘。故知淨名經亦
具五二智。法華具五者。方便品云。我雖說涅
槃。是亦非真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昔
涅槃非真滅。今涅槃為真滅。則昔無涅槃非
真常。今涅槃為真常。天親之論釋壽量品。具
明三身。化身有始有終。報身有始無終。法身
無始無終。故知具有常無常義。又若一乘之
果。猶是無常。則果同灰斷。云何得因異聲聞。
故有常無常二智。安樂行品。明知一切法空
如實相。則是實慧。知因緣生。謂方便慧。亦具
空有二慧。歎聲聞德。猶依小乘。故知亦有三
藏二智。涅槃具五。不復待言。


問。若一教之中。具含諸智。即但是一經。何有
諸部。答。諸大乘經。通為顯道。道既無二。教
豈異哉。故亦得名為一部。所以諸大乘經。通
稱方廣。但顯道多門。故有眾經之異。又雖一
經之內具明五種。但一義有傍正。故諸部不
同。三藏教則但明事理權實。未辨餘門。故大
品以空有為正。餘義為傍。法華三一為端。餘
皆汎辨。涅槃以常無常為旨。餘悉並明。問。眾
經何故有此傍正。答。有二種菩薩。一直往菩
[005-0885b]
薩。二迴小入大之人。般若為直往菩薩。說方
便實慧。令不著三界。實慧方便。令不墮二乘。
有兩健人。各扶一腋。直至佛道。不須明三乘
為方便。一乘為真實。故法華云。有佛子心淨
柔軟亦利根。我記如是人。來世得作佛。是等
聞得佛。大喜充遍身。則般若時事也。而迴小
入大之人。大品之時。根猶未熟。故不正明三
一之義。而畢定品。引法華經明退不退者。蓋
是般若後分傍及之耳。三明無常之執。至大
品時。其根未傾。故不廣說常住。但般若謳和
既是因行。復須識果法。是故。大品後分。略明
法身常住。迹有去來。又常啼本求般若。故
以二慧為正。中路疑佛去來。故傍明本跡。


問。大品明有為般若無為般若。豈不正辨常
無常耶。答。無為般若。凡有二種。一者以實相
境名無為般若。所生觀智名有為般若。二者
以佛果法身名無為般若。菩薩因慧名有為
般若。大品中。正明境智。為無為義。傍明因
果。為無為義。是以論云。欲得有為般若。當學
無為。此明欲得觀智。當觀實相境。若言欲得
於因當學果者。於義不便也。又實相能生般
若。正是以境生智。若言以果生因。義非便也。
若以實相則是法身。以如為佛者。則此境智
便是因果。上五句中。已詳此意。法華經。正為
迴小入大之人。故明三乘為方便。令其捨小
乘。一乘為真實。勸其取大。故正明三一二慧
也。既捨小求大。則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復學
空有權實。不著三界。不墮二乘。直至佛道。但
大品既已廣明。故法華但略說也。三根聲聞。
[005-0885c]
當法華之席。不執無常。未明常樂。但既說一
乘之因。須辨法身之果。是故。後分略辨常與
無常。又說常住。成其一乘。若是無常。應同灰
斷。既異昔三。則知常住。皆是傍明。非正宗
也。


問。大品明境智為無為。云何傍正。答。實相境
雖是般若本。而大品始終正明二慧。二慧則
所生。是有為般若。故以有為是正也。故不得
以境為宗。


問。大品若正明有為般若者。不住法。住般若。
具足六度萬行。為是有為。為是無為。答。不住
法者。謂不住一切有所得法以不住一切法。
故住般若。此則實相般若。以下具足六度。六
波羅蜜中第六般若。則是有為般若。由不住
一切法故。住實相般若。故生觀智。便具足有
為波若。由有為波若故。導成萬行。故明三
法。一者實相般若。二觀智般若。三導成因果
諸行。問。何以知此是實相般若。答。二義論
之。一者前六家解中。第五名無為。第六非有
為非無為。則是實相。又若言不住法住般若
非實相般若。下六度中。第六復是何般若耶。
以第六是觀智有為般若。故知初是實相無
為波若。


問。大品何故以境智為無為是正。涅槃以因
果為無為是正耶。答。大品說菩薩行。實相生
於般若。般若故有區和。是故。以境智無正。
涅槃正明果得。故生死因位以來。皆是無常。
如來法身。始是常住。涅槃正辨果法。故以因
果為無為。是正宗也。涅槃教起。正為無常之
[005-0886a]
執。故開常住。三一空有。前教已明。故但略說。


問。般若等經。為直往菩薩。法華之教。為迴小
入大之人。則攝緣已周。涅槃教興。復何取
為哉。答。設教多意。不可一途。大品十九因
緣。涅槃所為非一。依法華意釋此同者。諸
子有二。一者失心。則鈍根之人。二不失心。謂
利根人也。雖有直往之與迴小。聞般若法華。
並皆領悟。謂不失心子。利根人也。餘失心鈍
根。猶未服藥。故入雙林唱滅。為說涅槃。方乃
取信。若然者。始蓮華藏。終跋提河。但有利鈍
二種緣也。又般若法華之座。皆已得道。今聞
涅槃更復進悟。故云為人中象王迦葉菩薩
說是經也。又有二緣。一歷教已得悟緣。二直
聞涅槃則便受道。故波若法華。雖為二人。更
說涅槃二智也。別論二經。


問。大品二智與淨名二智何異。答。凡有三說。
辨五時義。如上所明。大品鑒空有為二慧。淨
名知病識藥。應病授藥。無為權實。用四時。義
云大品淨名。同為第二教。但大品通說淺深。
淨名徧明八地以上然同辨照空為實鑒有
為權也。此二南土人釋也。有人言。維摩是圓
教。非染非淨。染淨雙遊。此北土論師釋也。今
謂不然。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
師。無不由是生。豈得局在波若。不通淨名。又
鑒空照有。故名般若漚和。此多明菩薩自行。
知病識藥。應病授藥。蓋明大士化他之法。夫
為菩薩。皆具斯二。何得以化他而呈淨名。自
行以局大品。故前釋為非也。釋論列法華等
十種大經。而般若最大。豈言大品通說淺深。
[005-0886b]
淨名獨明妙道。若言淨名是八地以上之人。
故法深者。如來為究竟果地。於般若應為宗
妙。又身子善吉小人說之。便非大法。若云淨
名辨不思議。巨細容入。復為深者。般若明指
障風力。毛舉大千。豈不明耶。又般若謳和。不
思議之本也。借座請飯。不思議之迹也。大品
盛明二慧。則辨不思議本。淨名現通。乃顯不
思議迹。何得本通淺深。而跡謂為妙。若三乘
通學般若。故復般若通淺深。淨名釋於智度
菩薩母。則是般若。豈不通。又云。是圓頓教
者。是亦不然。般若等亦廣歎菩薩權道方便。
何故獨以淨名為圓頓教耶。今明。大品淨名
明二惠有同異。所言同者。智度菩薩母。方便
以為父。則知二經。皆照空為實。涉有為權也。
所言異者。大品先明實慧。後明方便。九十章
經。開為二道。六十六品。明般若道。餘二十四
品。辨方便道。所以先明實慧。後辨方便者。實
相為本。諸法為末。般若照實相。故波若為本。
方便照諸法。故方便為末。此示二本二末。從
本至末。從體起用。故先明實慧。後辨方便也。
又一切諸見。凡有二種。一者有見。二者無見。
般若破其有見。方便破其無見。則顯中道。遠
離二邊。故先明實慧。後明方便。則破見次第
也。又菩薩退有二事。一貪三界。二取小乘。方
便實慧故不著三界。實慧方便故不墮二乘。
故入菩薩位。得至佛道。要須先離三界。後離
二乘。故先明實慧。後辨方便。此如法華五百
由旬嶮難惡道。三界為三百。二乘為二百。先
離三百。後離二百。故先明實慧。後辨權慧。故
[005-0886c]
大品中。以二乘合為一百。但明四百。開合為
異。與法華大同。如彼廣說。又叡公釋論序云。
正覺知邪思之自起故。阿含為之作。鑒滯有
之由惑故。般若為之內照。若然者。波若則
明破小乘之有。故先明實慧。雖破著有。復恐
證空。故方便破空。此約教之先後。為次第也。
次就位明者。前明般若道。謂六地以還法門。
次明方便。則七地以上無生忍。此皆大判為
言。龍樹云。般若中非無方便。方便中非無般
若。但前多明般若。後多明方便。次淨名經辨
二慧者。先明方便。後辨於實。所以然者。此教
所興。正起於疾。故云其以方便現身有疾。以
有疾故。便有方丈二集菴薗兩會。故前明方
便。後辨實也。又成就眾生。淨佛國土。此是菩
薩方便之用。故佛國一品。明淨佛國土。方便
以去。辨成就眾生。是以此經多明方便也。又
大品多明自行二慧。淨名多辨外化權實。何
以知然。大品明。般若不著有。漚和不證空。此
多是菩薩自行二慧。淨名經。內靜鑒根藥。外
則廣現神通。故多明化他二慧。又大品多明
實慧方便慧。淨名經多明權實二慧。


問權與方便。有何異耶。答。通則無別。皆是善
巧之義也。別而為言之。方便則長。權義則短。
今總明三意。一者明實相為實。鑒萬法為權。
二靜鑒萬法為實。外變動為權。三就動用。以
不疾之身為實。託疾方丈為權。初照實相名
為實慧。自餘三門。皆屬方便。故方便長也。權
義短者。但取靜鑒根藥為實。外示變動以去。
皆屬於權。故權智是方便中之別用。所以言
[005-0887a]
短。問。權與方便。既有短長。兩實亦得爾不。
答。方便之實。此實則長。以方便既無所不為。
實慧亦無所不為。照無爾為。而實無所為。
是故長也。權智但是有智中外變動用。則實
智但是有智中靜鑒之功。故權實俱短也問。
外示變動為權則迹。動無所動為實。但立此
二。成權實義不。答。外示變動為權。此是應病
授藥。必須內靜鑒根藥為實。方成二慧。空慧
不知根藥知故。不成二慧也。


五短長門



總攝眾經。具有四句。一實智長權智短。二權
智長實智短。三者俱長。四者俱短。實智長權
智短者。此約動靜分二智。靜鑒空有為實。實
則通照空有。所以為長。外變動之用為權。權
但是有用。所以為短。問。內靜鑒空有實智既
長。外變動用雙說空有。如說二諦。又雙現空
有。如文殊為世王現虛空之身。是為現空。示
丈六千尺。是為示有。若爾動用亦通空有。則
二智俱應是長。答。外雖說空有及示空有。但
從鑒有智起。以內鑒知病識藥故。外示空有。
所以為短。所言權長實短者。此約鑒空為實。
照有為權。分於二智。照空為實。實智唯是靜
鑒而非變動。故名為短。照有為權。權備動靜。
先照根藥為靜。外應病授藥為動。權通動靜。
所以長也。此二句。皆取動靜。分其長短。三者
二智俱長者。但就空有為判。實智照空。權智
鑒有。鑒有之中。明動靜二有。實智照空。明動
靜皆空。是則二智無有短長也。第四句二智
俱短者。俱就有智中分二智故。二智俱短。如
[005-0887b]
以知病識藥為實。應病授藥為權。此二智皆
有門所攝。是故俱短。要淨名不病之身為實。
示病之義為權也。問。但約有智開權實。明其
俱短。亦就空智具於權實。有短長耶。答。實智
明二不二義。又當其體。故不開權實。權智是
不二二義。又為其用。是故所開。若欲開之。義
亦為類。照生空之淺為權。照法空之深為實。
又照二乘之空名之為權。所以然者。實無二
乘所見之空。昭此權空。故名為權。照菩薩
之空。名之為實。以菩薩所智之空是實空。以
照實空故。名為實也。


六六智門



興皇和上講此經。明六種二智為三雙。謂方
便實權實。實方便權方便。方便權實權。故有
兩實兩權兩方便。方便實者。對方便以辨於
實。以明知諸法實相。故名為實也。權實者。凡
有二義。一就菩薩辨之。如照有為權。就此權
中。更復明實。如內靜鑒根藥為實。外變動為
權。故名權實。又如不病之身。為權中之實。亦
名權實也。二約聲聞明權實者。二乘照事之
智為權。照苦空之理為實。今以大望小。明一
乘之實者。蓋是權名實耳。非究竟實也。次雙
云。實方便權方便者。實方便。謂照實相諸法
之智故云名實方便。權方便權方便者。則
對上二乘之實。明二乘方便。此是權方便耳。
三雙云。實權方便權。實權者。從實起權。故名
實權。則照空照有。此皆是實。但取外用。名之
為權。又實權者。二乘之權是虛。權菩薩權是
實權也。方便權者。此以照空為實。照有為方
[005-0887c]
便。就方便中。更復起權。如內照有知於根藥。
及外現淨名長者之身。皆名方便。於此方便
中。更起權用。如示病等。此六門成上長短之
義。


七開合門



二智具有開合四句。一者開於二慧。如前所
明。照諸法實相。故名般若。照實相諸法。稱為
謳和。如來內照此二。故有二慧。佛從此二生。
故有父有母。外為眾生直說此二。如釋論云。
初說波若道。次明方便道。初明佛母。次明佛
父。經所以般若為十方三世諸佛父母尊經。
信之而得大福。毀之而招大罪。問。既以二慧
為父母。何者為祖父母耶。答。約境智分之。初
實相及諸法二境。能發生二慧則祖父母義。
是故爾炎名為智母。若據眾行為論。由大悲
故。方有般若。則大悲為波若母。亦由大悲故
有方便。是方便之母。則是父義。但合說之耳。
此則是開二慧也。問。若以般若為母。方便為
父。何故云般若為母般舟三昧為父。又云般
若為母五度為父。答。般若舟翻為現前。現
前者現前見佛。此是有行。故屬方便。名之為
父。五度有行。亦屬方便也。次第二句合二慧
者。明般若與謳和皆是般若。所以然者。波若
為體。謳和為用。體則般若之體。用是般若之
用。故皆名般若。故如來雖說大品九十章。開
於二道。皆稱摩訶般若經。不以復為方便經
故知二慧皆名般若。又如論云。以金為種種
物而物則是金。更無別體。又如云六度中合
方便與實慧皆名般若。問。何以知然。答。餘五
[005-0888a]
度。但明五種有行。不辨照知空有。今照空義
屬般若。知有義亦屬般若。故知二慧皆名波
若。則是合權實。皆名實義也。第三合權實皆
名權者。照有巧用既名為方便。照空之巧亦
是方便故。二照同巧。則兩皆方便。又如七地
中名方便波羅蜜者。釋論云。是時般若清淨。
變名方便。以至於六地時般若用猶未妙。故
不名方便。至七地則波若用妙。故名方便。如
七地文。從方便慧起十妙行。始知三界空。而
莊嚴三界等。故知二慧皆名方便。對此義。亦
得六地有方便與波若。皆名波若。又如勝鬘
經云一乘大方便。一乘之中。若照空照有。說
空說有。皆名方便。以悉是諸佛大善巧故。亦
是合二慧為方便也。四者二智不開不合。則
泯上三句。明諸佛正觀未曾有實。亦未曾是
權。亦未曾開。亦未曾合。故云是法不可示。言
辭相寂滅。佛不能行。佛不能倒。而今有開合
實權者。皆是無名相中。為出處眾生。明開合
不同。


八斷伏門



問。二智云何斷煩惱耶。答。此經云。佛為增上
慢人。說斷煩惱。實不斷也。問。大小經論。皆
明斷惑。云何不斷。答。若言斷者。今請問之。
為有惑可斷。為無惑可斷耶。如其實有。則不
可斷。又經云。若法先有後無。諸佛菩薩。則有
過罪。云何言斷。如其無惑。云何所斷。又有惑
則是有見。無惑名為無見。亦有亦無。非有非
無。並是煩惱。云何煩惱斷煩惱耶。又縱有煩
惱為所斷。慧為能斷。為見惑故斷。不見惑斷
[005-0888b]
耶。如其見者。則明暗竝立。云何斷耶。若不相
見。復何所斷。經若言解或相違而懸斷者。
則天竺燃燈破振旦暗。一品之解除一切或。
又慧獨能斷。借伴共斷。若獨能斷者。菩薩何
故修八聖道獨慧不斷。雖復假伴。亦不能斷。
如一盲不見眾盲亦然。又為一念斷。相續斷
經。若一念者。或亦一念則相與俱。與俱謝何
能斷經。若相續斷者。為滅故續爾滅續經。
滅則取無所續。不滅無復能續。云何續經。以
是權之則無所斷。是故不應言智斷惑。問。若
爾則應無斷。何故經云一念相應慧斷煩惱
經。答。如上推之。則畢竟無斷。如此了悟。則
是斷也。所以然者。於一切處。求解或從。則
知心無所依。心無所依。則眾累清淨。故名為
斷。與爾斷義無相違。


問。以所依名為斷者。為般若斷。為方便斷。
答。舊云般若是空慧故斷。方便照有義不斷。
今明有得出有二慧俱不能斷。無所得空有
俱能斷也。但不二而二。開二慧不同。方便實
慧。則不斷而斷。實慧方便。斷而不斷。問。何
故爾經。答。有所依著。是諸煩惱根。實法實相
是無著之本。由實相無所依。故生般若。般若
則無所著。故眾或清淨。故名斷也。


問。若會境生智。然後斷或。與舊何異。答。不言
或外別有實相。但了煩惱本自不生今亦無
滅。則是實相。故名會實相斷。問。為但般若
斷。薩婆若亦斷。答。此義舊有二師。或言金剛
心斷。則是般若也。斷或言佛智所斷。則薩
婆若斷。今明。大品云。菩薩無礙道中行。佛在
[005-0888c]
解脫道中行。無一切暗弊。詳此文意。無礙解
脫。俱有斷不斷義。若一念正觀。惑不現前。則
無礙正斷。解脫出居累外。故解脫不斷。故云
佛在解脫道中行。無一切暗穀也。若言解脫
續於無礙。鎮前無惑之處。遮未來或。令不得
續生。則有遮斷。故名斷。無礙正斷。故得言金
剛或盡。未有解脫。遮未來或。得言不盡。故盡
與不盡。二說不違。


問。般若為無礙。薩婆若為解脫者。得言地前
為無礙。初地為解脫不。答。有人言。亦得如
此。小乘則苦忍之前。習行未久。但伏非斷。大
乘地前明行積時。是故能斷也。今謂不然。大
小乘義。乃優劣懸殊。如來制立。大格相似。小
乘則七方便伏。苦忍斷之。大乘三十心伏。初
地斷也。初地中。自開無礙正斷解脫遮斷。如
上釋。問。為封無礙為解脫。為無礙謝解脫生
經。答。毘曇則謝。成論則轉斥此二說。餘處已
明。今略陳之。金剛若謝有佛果。云何般若變
名薩雲若。轉金剛而成佛者。云何轉無常之
法而作常經。今所明者。具有轉謝不轉謝。了
悟金剛本不生滅。故金剛是佛。故不轉不謝。
是故。經云一切眾生本來寂滅。不復更滅也。
於妄謂之心。息生滅之見。故名為謝。約了悟
之者。前謂生滅。今悟無生滅。是故名轉三文
一會義無所違。


問。若地前伏。初地斷者。何故。釋論云。初地
時未捨結。七地方斷。答。眾師不同。生公用大
頓悟義。唯佛斷或。爾前未斷。故佛名為覺。爾
前未覺。瑤師用小頓悟義。七地方斷。引向文
[005-0889a]
證之。今明皆無所妨。大經云。唯佛名眼見佛
性。十地以還。皆稱聞見。則唯佛斷惑。爾前不
斷也。初地以來。但斷麁累。未除細惑。故言不
斷。七地除細。故言斷耳。故各有得義。不應
徧執也。


問。為中伏假斷。為假中斷。答。適緣取悟。無
有定也。自有中伏假斷。如求性有無不可得。
故名非有非無。目之為中。此但伏性有無。猶
未斷也。次明假有假無。則性有無始斷。所以
然者。既識假有假無。則知畢竟無有定性有
無故。定性有無故。名假名斷也。次言假伏中
斷者。對性有無。說假有無。以伏性有無。故言
假伏。次明悟假有不有。假無不無。非有非無。
名為中道。前性有無始得永斷。故云假伏中
斷也。問。亦得假伏假斷中伏中斷次不。答。亦
有此義。如識假有無。則性有無永斷。名為假
斷也。自有識假有無。但伏性有無。猶未斷也。
自有悟非有無。伏但性於。自有悟非有無性
惑永斷。不須說假也。


問。云何名假名惑實法惑經。答。成論師云。緣
假迷假。稱假名惑。則迷假人法等。緣實迷實。
名實法惑。如迷五塵等。今明此是三藏一部
之義耳。大乘假實或者。則向所明之假名為
假或。則前之實名為實或。所以者。諸法未曾
假實。今既有此假實。寧非或經。問。大乘亦有
假名實法義不。答。二諦是假名。不二為中道。
則是實相。故名實法。迷因緣假名二諦。稱為
假或。迷不二實相。目為實或也。問。云何迷
經。答。不二二。名為二諦。二不為中道。謂二
[005-0889b]
諦定二。故名迷假。不二定不二。稱為迷實。又
二不二。法名為假。非二不二。方名為實。迷
此假實名或也。


九攝智門



問。權實二智。攝智盡不。答。攝智皆盡。經有
一智二智三智五智乃至七十七智。皆二智
攝。言一智者。則如實智。如實則是佛眼。佛眼
無法不見。名權智。而無所見。名為實智。問。
如實智但是照實相智。唯應是實智。云何有
權智能。答。此明佛眼如實而知。名如實。故是
二智也。


次攝二智者。則一切智一切種智。但此二智。
凡有六門。一以空有分二。一切智為空智。一
切種智為有智。此則權實攝也。次總別分二。
總相知為一切智。別相知為一切種智。但總
別有三門。一以苦無常為總相。陰界入為別
相。二以無生滅為總相。知諸法差別為別相。
三以菩諦為總相。分別苦有無量相為別相。
三義中。初義第二義。猶是空有。第三義屬後
廣略也。三者略說為一切智。廣說為一切種
智。猶是向苦諦總別義耳。四者因為一切智。
果為一切種智。問。二智俱是果門。云何分因
果經。答。例如菩提涅槃為果及果果。涅槃既
是果果。則菩提亦得為因。此義論因果。今亦
然矣。五者小乘名一切智。大乘名一切種智。
此明小乘總相智十二入苦空無常。名一切
智。大乘別智一切法。名一切種智。六者一
切種智為空智。一切智為有智。以種種性則
實相理為諸法根本相名為一切智。知一切
[005-0889c]
法為有智也。雖有六門。不離空有。攝入二智
中也。


次攝三智門者。三智義門。涅槃云。一者般若。
一切眾生之慧。所謂下智也。二毘婆舍那。謂
二乘智。則中智也。三闍那。佛菩薩智。謂上智
也。又云。般若別相智。別知諸法。毘婆舍那總
相智。總知諸法。闍那為破相。破明者。般若
知有。毘婆舍那照空。闍那捨於空有。則中道
智也。又如般若三慧品說。二乘為一切智。菩
薩道種智。佛一切種智。二乘名為一切智者。
十二入攝一切法。二乘知十二苦空無常。名
一切智。論云。此但有一切智名。而無一切智
用。猶如盡燈。但有燈名。而無燈用。問。云何
無。答。佛具知一切法別相。然後能知一切總
相。二乘但總相知。不能二別相知。如涅槃云。
二乘但知於苦。不能分別是苦有無量相。我
於彼經竟不說之。故二乘不能別知。故但有
一切智名。而無一切智用也。菩薩名道種慧
者。菩薩知四種道。人天乘為福樂道。及三乘
道。知佛道。自度度他。餘三但度他也。佛名一
切種智者。此一切種智。異前一切種智。前一
切種智。但知有法。今合空有。名一切種智。經
云。知一切相故一切種智。又云。知一切法行
類相自。名一切種智也。此三智中。二皆具
照空有。皆有權實二智也。次地持論有三智。
一清淨智。斷五住惑盡。故云清淨。則第一義
空智也。二一切智。則有智也。三無礙智。無功
用智。知一切法無復功用。故名無礙。初是實
智。後二為權智。次攝大乘論有三智。一加行
[005-0890a]
智。則進求上地心。二正體智。證如之智。謂實
智也。三後得智。則寂而動。謂權智也。此三智
則為次第。前有進求之智。次正得實觀。後從
實起用。


四智攝入二智者。攝大乘論云。一切智。一切
種智。無相智。無功用智。前二空有。次一不從
師得。後一無功用。則法華經佛智一切智自
然智無師智也。前二別分空有。後二通空有
也。次四無礙智。此有多門。今略舉一義。知世
諦為知法。知第一義為知義。此則二智。樂說
及辭。皆世諦智也。次明四知。我生已盡。梵行
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釋此不同。婆娑
云。我生已盡者。斷集智。集因能生未來苦果。
名之為生。無學斷竟。名我生已盡。梵行已立。
是段道智。梵名為淨。無漏聖道。能除恬染。
離障清淨。名為梵。無學聖人。道行成滿。名為
已立。所作已辦。是證滅智。斷惑證滅。名為所
作。無學證果功成。名為已辦。不受後有。則斷
苦智。後世在報。名以後有。無學道。於此後
有。不復更受。名不受後有。問。經說四諦。先
明苦集。後明滅道。今何故前斷集修道。後證
滅斷苦。答。四諦示欣厭門。先苦集。後滅道。
於[丘*頁]厭門。逆觀次第。故先果後因。四智是順
觀門。故先因後果。故先集道。後明滅苦。又要
除障。然後善成。故先斷集後明道。後果中先
滅現過。然後不受未來苦報。故先滅後苦。勝
鬘涅槃釋四智又異。今不述之。四智皆入大
乘權智。是小乘之實智。


次五智攝入二智者。一法住智。二泥洹智。
[005-0890b]
三無淨智。四願智。五邊際智。依小乘法。法
住智者。知苦集相生諸法存立。名法住智。知
道及滅。名泥洹智。又云。知苦集道。名法住
智。知於滅諦。名泥洹智。令物不起諍。名為無
諍智。願智未來一切事則便得知。名為願
智。邊際智者。報身最後名邊際。聖人縱得自
在智。故於報身延促自在。名邊際智。小乘。前
二智通利能羅漢皆有。後三但利根羅漢有
之。又前二通一切定皆能起。後三但第四禪
起。前二通漏無漏。後三但有漏。前二三界身
得起。後三但欲界三天下身起。前二以三界
法為所緣境。無諍智。但以欲界體心為境。
大乘五智。一切處一切方五十二位皆得起。
通漏無漏也。小乘五智。皆為大乘權智攝。大
乘五智。泥洹則實相正法。屬實智。餘四屬權
智也。


十一智攝入二智者。十智照四諦。是差別智。
屬權智攝。如實智照一實諦。則是實相。謂無
差別智故。屬實智也。又論云。十智在四眼。如
實智為佛眼。若爾四眼中具二智。佛眼中亦
具二智。問。菩提與薩婆若。十智何智攝。答
云。并是十智。則是有智。薩婆若為如實智。謂
空智也。三十四智者。約十二因緣作之。如老
死苦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具四諦觀。七
十七智者。生緣老死不離生緣老死。初是正
觀智。次審法智。又正觀智簡無因。審法智簡
邪因。三世各二為六。此六是法住智。次一智
是泥洹智。法住為明生死因果故。多泥洹滅
之故。三世合一。此皆小乘之義。皆屬大乘權
[005-0890c]
智攝之。若大乘泥洹智。則是實知如上也。如
此皆是無分別中。善巧分別。雖分別。不動無
分別。不同數論有所得報。此是名教不得不
知。問。四十四及七十七。同從老死起。有何異
耶。答。四十四觀果由因。其觀易成。故為鈍根
人。觀果由因者。初觀老死是果。次明老死集
者。觀果由因也。七十七智。則觀因生果。如云
生緣老死。生是因。為老死之緣。不離生緣老
死亦爾。觀因生果者。事既難知。為利根人。四
十四。成論文云。在方便中。七十七。文不判
位。眾師云。在四現忍中也。問。何故不從無明
起耶。答。尋未至本。此觀易成。又四十四。但
得從果起。以具四諦故。若從無明起。無因緣。
復因云何得具四諦耶。七十七。應得從無明
起。但從老死起。觀易成故。不從無明起也。
問。菩薩觀十二。何阿智耶。答。菩薩無方妙
用。不可定判。釋論云。菩薩為示眾生故。從果
觀十二因緣。
淨名玄論卷第五宗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