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083 淨名玄論-隋-吉藏 (master)




淨名玄論卷第四宗旨上



第二論宗旨



凡有二。一總定宗旨。二別
釋二智。

一總定宗旨者



論曰。已知名字。宜
識旨歸。旨歸不同。凡有四說。有人言。此
經名不思議。即以不思議為宗。標淨名。敘
能說之人。題不思議。辨經宗致。故肇公以
四句明不思議本。四句明不思議迹。本跡雖
殊。不思議一也。有人言。此經雖明不思議
解脫。正以因果為宗。如佛國初會。明淨土
因果。方便品至不二法門。明法身因果。香
積以去竟經。重明淨土行及法身因果。宜以
因果為宗。有人言。此經以二行為宗。一淨
佛國土行。二成就眾生行。初會明淨土行。次
會明成就眾生行。方丈重會雙明二行。問疾
[004-0876a]
至不二法門。重明成就眾生行。香積重明淨
土行。菴薗後會。且雙明二行。菩薩行品。明成
就眾生行。見阿閦佛品。明淨佛國土行。故以
二行為宗。菩薩得無生忍以後。更無餘事。但
欲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故一部始終。明此二
要行。為此經宗。今所明者。非無前義。但師資
所習。正以二智。為宗。問。以何文義用二智為
宗。答。法供養品。天主曰。以我雖從佛及文
殊。聞百千經。而未曾聞是不可思議自在神
通決定實相經典。夫實相是入道本。不思議
神通為化物之宗。法中要極。莫過斯二。現自
在神通。即實慧方便。決定實相。即方便實慧。
雖實相而神通。雖神通而實相。動寂不二。而
權實宛然。一部之經。盛談斯法。故以二智為
宗。又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是淨名父母。
即為淨名經宗。又此經所興。正起於疾。疾是
方便。方便由實。故以二智為宗。又此經名維
摩詰經。以菩薩為教主。正以二智名為菩薩。
方便實慧。不同凡夫。實慧方便。簡非小道。又
方便實慧名為菩薩。實慧方便。名摩訶薩。故
以成菩薩法。為菩薩經宗。問。二智由二境生。
何故不境智合為經宗。答。爾炎雖是智母。而
三乘共觀。二智獨菩薩法。故般若不屬二乘
佛。但屬菩薩。般若之巧。名為漚和。般若尚不
屬二乘。漚和即聲聞絕分。故以智為宗。不取
境也。問。此經。始自淨土終訖法養。其文雖
殊。不思議一。何故不用不思議為宗。答。一部
之教雖皆是難思。別而言。正以解脫為不思
議。故云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思議。住此
[004-0876b]
解脫。能現一切形。能說一切教。而物不能測。
故通名不思議解脫。則是二智。故以二智為
宗。問。解脫云何即是二智。答。二智無累。故
稱解脫。則此解脫。心行處斷故。意不能思。言
語又滅故。則口不能議。故知二智則解脫也。
問。解脫是二智。既以二智即解脫。何故不以
二智解脫為體。答。正以二智為解脫體。不以
解脫為二智體。何以知之。經云。慧有方便解。
方便有慧解。不言解脫有方便。解脫有於慧。
故知二智為解脫。體不以解脫為二智體。問。
若以二智為解脫體。何故不稱二智不思議。
而名解脫不思議。答。一切法門。凡有二種。一
者立名。二者辨體。不思議解脫。即經之名。而
此解脫。以二智為體。故名體兩舉。義則多含。
若以不思議為名。復以不思議為體。則名體
相監。義無多兼。問。無為法身為果解脫。無
漏智為因解脫。若以解脫為宗。則因果皆備。
今以二智為體。但得因門。答。無為法身。無漏
智。不思議解脫。名雖有三。而體無二也。無累
不盡。稱為解脫。無境不照。名為智慧。真極可
軌。故目為法。即以法為身。故名法身。非但義
含因果。而亦體備三德。


二別釋二智。有十一門。一翻名門。二釋名門。
三境智門。四同異門。五長短門。六六智門。
七開合門。八斷伏門。九攝智門。十常無常門。
十一得失門。


一翻名門



昔在江南。著法華玄論。已略明二智。但此義
既為眾聖觀心法身父母。必須精究。故重論
[004-0876c]
之。此義若通。則方等眾經。不待言而自顯。具
存梵本。應云般若波羅蜜漚和波羅蜜。故此
經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智即波若。度
謂波羅蜜也。但翻波若不同。或云智慧。如叡
法師云。秦言智慧。或翻為遠離。出放光經。即
釋道安用。或翻明度。出六度集經。或翻清淨。
此出大品。叡法師用之。但般若具含智慧明
淨遠離等義。譯經之人。唯取其一。以用翻之。
般若能斷眾惑。遠離生死名相之法。故云遠
離。明了無暗。故稱為明。體絕穢染。名為清
淨。達照解知。名為智慧。雖有諸義。多用智
慧。智慧單複。又各不同。或單名為智。如釋論
及此經。稱為智度。或但名為慧。如釋論云。波
若秦言慧。或是具翻智慧。經論多爾。今詳會
此意。義各有由。通而言之。即智為慧。指慧為
智。廣略不同。體無異也。


翻為慧者。凡有四義。一欲分十度不同。二開
空有義異。三明因果差別。四就凡聖為異。十
度不同者。第六名般若。此翻為慧。第十云闍
那。此名為智。問。闍那為智。術闍翻為何物。
答。此云明。猶是智見之流耳。空有義異者。
照空名慧。鑒有為智。故此經云。入一相門。起
於慧業。知一切眾生心念。起於智業。因果差
別者。論云。因名波若。果變名薩波若。薩波若
名一切智。則知波若名之為慧。慧名既劣。宜
在因中。智則決了。故居果地。又佛照空有皆
盡。加以一切菩薩未究。但名慧也。不得云因
中名智。果名一切智。亦不得云因名智慧。果
名一切智。但應言因名為慧果名為智。則於
[004-0877a]
因果。優劣義彰。凡聖異者。如涅槃云。般若
者。一切眾生。名此為慧。慧名既通。則凡聖並
有。如十大地中定慧之數。毘婆舍那。目之為
見。謂一切聖人明見理也。闍那為智。通達決
了也。


次翻為智。凡有三義。一者慧名既劣。智則為
勝。今欲稱難波若。故名為智。二者欲顯其
名語便。云智度。若言慧度。言不便也。三者欲
明智即是慧。名異體同。故隨舉其一。


次合稱智慧。亦具三義。一明波若具鑒有無。
故含智慧。慧則照空。智便鑒有。二顯波若通
果及因。因中般若為慧。果地波若為智。故三
德中有般若德。三者欲明六度義含於十。經
中但明六度。不明十者。以般若之名既含智
慧。第十智度。蘊在其中。問。既具三名。以何
翻為正。答。慧為正翻。餘皆義立。所以知然。
從多論也。此經云。慧與方便。釋論云。般若道
方便道。涅槃云。般若者一切眾生。闍那為智。
則配諸佛菩薩。故智非波若。又第六名慧。第
十為智。皆有彼此二名。故知以慧為正。又論
云。波若不屬佛。亦不屬二乘。但屬菩薩。菩薩
則道慧道種慧。佛具一切智一切種智。又云。
波若名諸法實相慧。如是等諸文非一。故以
慧為正翻矣。問。若以慧為正翻。何故經中多
云智慧。答。經中多說六度。故多云智慧。小說
十度。故小明慧也。又六度中。皆有複翻。如布
施等。不單名施。般若亦爾。雖複是慧。欲對上
五。亦存複名。故言智慧。


次翻無翻義。有人言。般若名含五義。不可正
[004-0877b]
翻。宜以慧當其名。如釋論七十一卷云。般若
定實相。甚深極重。智慧輕薄。故不能稱於般
若。此格提用之。今謂不然。釋論乃明不可稱
義。非不可翻也。問。稱與翻何異。答。稱則天
竺已明。翻則成於振旦。反彼為此。前後不同。
義門各異。又論云。般若定實相。故不可稱。不
言多含故。不可稱故。此釋為謬矣。復有人言。
般若不可稱者。此明觀照智慧。不能稱實相
般若。實相般若。性相常住。觀照智慧。會
境始生。故實相為深重。觀照智為輕薄。北
人釋也。是亦不然。經以五歎。歎於般若。不
歎實相。云何言實相深重耶。又言。般若定實
相。則實相為所定。般若為能定。若言實相為
深重者。可以實相還定實相耶。復有人言。智
慧輕薄。不能稱般若者。此是世間智慧。離生
智慧。二乘智慧。不能稱量菩薩大智慧耳。何
者。大智慧照實相理。導成眾行。餘淺智慧。豈
能稱那。此南方人釋也。今謂不然。唯云智慧
不能稱於般若。則不言淺慧。不稱深慧。又淺
深俱名為慧。則俱是輕薄。並不能稱般若也。
今依論釋之。論云。般若定實相。故深重。智慧
不能稱也。所言定者。定是契會之名。夫萬化
非無宗。而宗之者無相虛宗。非無契。而契之
者無心。故聖人以無心之妙慧。契彼無相之
虛宗。則內外並冥。緣智俱寂。智慧是知照之
名。豈能稱絕觀般若。問。般若云何能契會實
相。答。由實相生般若。故般若能契會實相也。
問。依此釋者。猶是淺智。不能稱於深智。答。
深則愚智皆絕。淺則猶有知照。故非淺智不
[004-0877c]
稱深智也。問。定實相既是契會之名。與舊辨
冥會。義何異耶。答。語同而意異。但釋冥會。
自有二師。一云即會是冥。以符合故冥。冥契
不乖故會。無優劣也。此莊嚴龍光之義。二云
會是符合之名。冥是混一之義。則冥勝而會
劣也。何者。因中有四義故未冥。一或未盡。二
體有生滅。三智未周圓。四體依方所。故但稱
會。佛果離此四義。故所以談冥。冥與無生為
一。則境智不分。無應照異。而無生不乖俗。冥
亦不妨會。佛果舉體冥。舉體會。會故應照滿
十方。冥故一切皆絕。今總問之。冥既與境混
一者。智為成境。為不作境耶。若不作境。云何
言一。若智作境者。境既無知。智亦無知。智既
有知。則境亦應爾。以其一故也。若言與法性
同絕。故言冥會。猶與法性異者。即於會冥之
日。猶見境智為二。何得經云菩薩般若相應。
不見應與不應。合與不合耶。又具四義故。方
成冥者。般若教。佛智猶有生滅。則不得稱冥。
照無等法性義。故無冥實相之義也。問。云何
名甚深極重。答。夫論可稱。則不名極重。良由
極重。故不可稱。論主欲釋經不可稱義。故云
深也。問。但應言重。何故復云甚深。答。為欲
簡擇重義。非如重物重。乃是甚深。故云重耳。
問。但言深重。何故復云極耶。答。三乘同觀。
並契實相。但二乘猶如兔馬。未盡其原。故不
得般若之名。不名甚深極重。今欲簡二乘。明
菩薩照盡其原。得名般若。故云甚深極重也。
問。智慧何故云輕薄耶。答。般若體絕緣觀。智
慧名定於觀。般若體絕愚智。智慧名主知照。
[004-0878a]
般若體絕名字。智慧則猶涉名言。故對般若
之重。明智慧之輕。對般若之深。辨智慧之淺。
淺猶薄也。問。般若體絕愚智。何故立智慧名
耶。答。不知何以目之。強名智慧。雖立智慧之
名。實不稱般若之體。問。但應言般若體深重。
般若名輕薄。智慧體深重。智慧名輕薄。云何
乃言波若深重智慧輕薄。答。今依梵本。則云
般若體深重。般若名輕薄。但用此音。則應云
智慧體深重智慧名輕薄。恐此義難顯。故譯
經之人。借此方智慧。不能稱梵文般若也。問。
不可稱與不可量何異。答。經有五歎。謂大事
故起。不可稱事起。不可量事起。無等等事起。
不可思議事起。既別有無量事起。則稱非量
也。不可量則取無有邊際。不可稱明甚深至
重。例如法稱品明舍利不能稱般若經卷。今
智慧名義不能稱絕觀般若也。問。論云。智慧
小。般若多。故不能稱。云何為多小耶。答。有
人言。實相則無法不自在故多。智慧局之於
心故小。今謂不然。前就定實相故。明不可稱。
今約多含義。明不可稱。般若體非愚智。能愚
能智。智慧唯主於智。故般若多。智慧小。又般
若定實相。實相既遍。般若亦多。智慧不爾。故
云小也。問。已知般若翻不翻義。方便復云何。
答。常啼云漚和俱舍羅大師方便力。漚和為
方便。俱舍羅名為勝智。般若之巧。名為漚和。
其用既勝。名勝智也。淨名以方便為父。取其
生成之能。大品以漚和為師。明有訓誨之德。
善巧化物。不證二乘。皆大師之力也。


二釋名門



復有三門。一釋權實。二解大義。
[004-0878b]
三正二道。


一釋權實



通而言之。二智皆如實而照。並
名為實。皆有善巧。悉稱方便。就別言之。則般
若名實。漚和稱方便者。略有八義。一者般若
照實相境。從所照為名。故稱實。二者般若從
實相生。從能生受名。故稱為實。三者如實而
照。故當體名實。論云。般若波羅蜜。實法不顛
倒。體離虛妄。非顛倒慧。故名為實。四者對凡
夫顛倒不實之慧。故難波若為實。五者對二
乘未實謂實。故明波若為實。六者對方便之
用。以波若為體。故名為實。七者對虛故明實。
未是好實。非虛非實。乃名妙實。八者虛義為
二。非虛實為不二。二與不二。皆名不實。非二
不二。乃名為實。是故。論云。念相觀已除言語
法亦滅也。方便者。是善巧之名。此義多門。今
略論十對。一者直照空有。名為般若。行空不
證。涉有無著。故名方便。此之照巧。更無二
體。以巧而照。故名為實。以照而巧。故名方
便。問。能照之智。共名實智。所照之境。同稱
實境。實智之中。有空智有智。實境之中。有真
境俗境。此為例也。問。既有真俗。云何皆名實
境。答。是如實智境。故名實境。從智受名。
又實是真俗。非妄稱之。當體名實。二者照
空為實。涉有為方便。如釋論云。般若將入
畢竟空。方便將出畢竟空。是實相名為實。
般若照空。故名為實。雖復照空。即能涉有。
此用既巧。名為方便。問。若爾雖復照有。
即能鑒空。此用亦巧。應是方便。答。此照
雖巧。但實智為體。故隱其巧名。與其實稱也。
[004-0878c]
三者以內靜鑒為實。外變動為權。問。此義與
前何異。答。此明若照若巧靜鑒之義。皆名為
實。以外變動。故名為權。四者般若為實。五度
為方便。所以然者。般若為空解。空解故名實。
五度為有行。有行故名權。問。此與上照空為
實涉有為權何異。答。前明照空照有皆是智
慧。故以二解分權實。今約解行以開二門。空
解為實。有行為權。與上異也。問。有行何故為
權。答。雖復照空。即能起行。此義既巧。故名為
權。五者照空為實。知空亦空。即能不證空。故
名為權。所以然者。二乘不知空亦復空。以空
為妙極。故名但空。所以證空。菩薩知空亦空。
名不可得空。故不證空。即能涉有。故名為權。
此明重空義。明空義為實。實義即劣。知空亦
空。即能涉有。此用既勝。故名為權。就此二
慧。更無異體。初觀心未妙。故但能照空。既轉
精巧。即知空亦空。既知空亦空。而不壞假名。
即能涉有。始終論之。猶是一慧。約巧未巧。故
分權實。六者知身苦空無常。故名為實。而不
取滅。名為方便。以生死身實是苦空無常遇
患之法。如實照其。故名為實。二乘知此即滅
之。故無方便。菩薩雖知。而安身所疾。自行化
人。故方便。七者直知身病。非故非新。故為
實。而不厭離。稱為方便。此但就有行分權實。
八者淨名託迹毘耶。不疾之身為實。現病之
跡為權。此據虛實之義。以明權實也。九者以
上照空有二。為方便。照非空有不二為實。非
空非有。即一實諦。照一實諦。故名為實。雖非
空有。而空有宛然。不動不二。善巧能二。故名
[004-0879a]
方便。十者空有為二。非空有為不二。照二與
不二。皆名方便。照非二非不二。淨名杜言。釋
迦掩室。乃名為實。權實多門。略開十對。此之
十對。即一塗次第。並有經論。可隨文用之。


二解大義



問。何故般若名摩訶。漚和不名
摩訶。答。通皆得稱大。如上云漚和拘舍羅大
師方便力也。別而言之。般若稱大。略明十義。
一者實相曠而無邊。深而無底。彼無有一法
出法性外。般若照於實相。故名大慧。漚和雖
巧。不照實相。故不名大。問。二乘亦照實相。
何不名大。答。二乘未盡其邊。菩薩照究原底。
故名為大。二者三乘實智。皆從般若中生。所
以然者。所實相既一。則能照般若無三。但
根性不堪。故於一般若。聞為三乘智慧。三
乘智慧。皆攝入般若觀中。故名為大。問。云何
於般若出生三乘慧。答。由實相故生般若。由
般若故有菩薩。由菩薩故有佛。由佛故有三
乘。則般若為本。故出生三乘。所以名為大。
問。三乘同觀實相。乃以實相為本。云何以般
若為本。答。要由諸佛菩薩體悟般若。然後說
三乘教。始得同觀實相。故般若為本。問。般若
為本。出生三乘。應是三乘通教。答。勝鬘攝受
正法出生五乘。猶如大地出四實藏。涅槃
云。即是聲聞藏出生聲聞。即因緣藏出生緣
覺。即大乘藏出生菩薩。可是三乘通教耶。又
如法華明。長者宅內。非但具七珍。亦有瓫器
等物。而名長者大宅。不名通宅。般若亦爾。雖
具有三乘之慧。而名菩薩法。不名三乘通教。
問。若非三乘通教。何故勸三乘同學。答。勸三
[004-0879b]
乘人同觀實相。不勸三乘人同學摩訶般若。
問。摩訶般若。何故非三乘通學。答。論云。般
若不屬二乘。但屬菩薩。所以然者。既稱摩訶
般若。即是大慧。簡非二乘。故知般若獨菩薩
法。又此般若名波羅蜜。波羅蜜者到佛道彼
岸。二乘不到佛道彼岸。非波羅蜜。故摩訶般
若波羅蜜。獨菩薩法。不屬二乘。問。經但云欲
得聲聞果當學般若。云何乃言當學實相般
若。答。釋論作此判之。尋文自易見也。以理推
之。必非勸二乘人學摩訶波若。摩訶波若。既
是菩薩觀智。豈令二乘學耶。如涅槃云。下智
觀故得聲聞菩提。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此
乃明二乘同觀中道。豈可勸中下二智學上
智耶。問。摩訶般若乃是獨菩薩法。而般若教
中。說三乘人同觀實相。則是三乘通教。答。若
爾般涅經中說三乘人同觀中道。應是三
乘通教耶。問。若非三乘通教。何故令二乘人
說耶。答。長者付財。凡有二意。一欲顯教菩
薩。二密教二乘。此乃是息於二乘同成菩薩。
云何乃言三乘通教耶。三者由實相生般若。
實相既無所依。則般若亦無所著。以般若無
所著。能導成眾行。亦無所著。故不住三界中。
不息二乘。直趣佛道。以有引導之能。故名為
大。問。五度本非度。般若引導。故名為度。亦
應五度本非眼。般若引導。故得有眼耶。答通
義亦類。別則不齊。如五盲雖隨有眼者趣道
入城而得度名。而盲體性。終自無眼。五度雖
隨般若趣八正路至佛道城。而五度體性。終
非般若。故開福慧二嚴。意顯於斯。問。金剛般
[004-0879c]
若云。菩薩不住相布施。如日光明照見種種
色。何所云般若導五不成眼耶。答。本以般若
為眼。五度非眼。但般若導之。令成無所得。不
住三界。不墮二乘。直趣佛道。故名有眼耳。非
是成般若之眼也。問。若眾行中。以無所得為
眼。亦應以無所得為慧。云何開福慧二嚴。答。
無所得則通。福慧則別。以無得為慧。亦有此
義。但非般若之慧。所以然者。般若有無所得。
復有鑒照。五度但有無所得。無有鑒照。故不
名慧也。四者五十二種大賢聖位。皆在般若
藏中。故名為大。所以然者。合則唯一般若。但
明昧不同。故開成五十二位。五者三大阿僧
祇劫。修此大慧。故名為大。六者能斷大惑。所
謂無明。是故。經云無明住地。其力最大。二乘
雖傾四住。未能斷之。菩薩照究實相。方除此
大惑。故名為大。七者能拔三界內外一切大
苦。故名為大。八者諸大菩薩之所行法。故名
為大。九者於眾行中。最勝無過。故名為大。十
者信之而得大福。毀之而招大罪。故名為大。
此之十義。自有遍約緣。自有具通二慧。可隨
義配之。問。般若待小名大。不待小名大。答。
具有二義。一者待二乘小慧。故名為大。問。二
乘為小慧。菩薩為大慧。二乘小般若。菩薩大
般若。何故言般若不屬二乘。二乘心中名道
品耶。答。講者不體其旨。嘻滯此言。論云。般
若不屬二乘。此是摩訶般若菩薩大慧。故不
屬二乘。非二乘之人無有空慧也。二者不待
小名大者。般若體性是大。故言不待小。不如
二乘智慧形凡則大望菩薩則小。問。菩薩形
[004-0880a]
二乘則大。望佛則般若為小。故在佛心中。變
名薩雲若。寧言體性大耶。答。般若是因中之
極。功在十地。故名為大。不望佛也。又般若通
因果。果地般若。則最上無過。故體性是大。如
什公云。薩般若即老般若也。又言絕待大
者。待小名大。雖復絕小。猶未不絕大。為名
言可及。故非好大。大小雙絕。方是好大。問。
何文證之。答。題云摩訶般若。般若深重。智慧
不能稱。亦摩訶深重。大不能稱。即是證也。又
照明品云。不作大小。名為摩訶。復是良證也。
問。雙絕大小。可名絕大。今非大非小。歎美為
大。還復待小。何名絕待。答。此大絕小絕大。
故名絕待。今問絕大絕小。名之為大。則待
大待小。皆名為小。乃是大小相待。何有絕待
大耶。答。望前則絕。觀後便待。義不相違。問。
般若之大與涅槃大。有何異。答。通而為言。即
無有異。是故。論云。若如法觀佛般若及涅槃。
是三則一相。涅槃之照即是般若。般若之滅
即是涅槃。涅槃無累不盡。名解脫。無境不照。
名般若。真極可軌。稱法身。故具於三德。名為
涅槃。般若即是涅槃故。亦具三德。般若但是
智慧。既名為別。涅槃亦但是果。果亦是別。
問。般若是涅槃。三德中一德亦應涅槃。是般
若三德中一德耳。答。亦得為例。以般若之別。
成涅槃。亦取涅槃之別成般若。般若之別。即
是智慧。涅槃之別。名為滅度。故果德涅槃。佛
地般若。皆具總別也。問。解脫三德成涅槃。何
故不言三德成般若。答。隨舉一德。皆攝一切
德。何故無耶。但教起各自有由。涅槃所興。正
[004-0880b]
為斥小乘灰斷不具三德。歎大涅槃具於三
德。般若教興。正明因行。斥二乘無二慧。辨菩
薩具權實也。問。涅槃何故據果。般若何故約
因。答。涅槃名滅度。滅度者。大患永滅。超度
四流。此名必是究竟。故就果門。般若名為慧。
慧猶未決了。宜約因也。


三正二道門



問。釋論云。菩薩有二道。一般
若道。二方便道。云何為二道耶。答。有人言。
般若道即實相般若。方便道謂方便般若。是
事不然。大判二道。以為三例。一今依梵本。應
言般若道漚和道。二具開此言。應云慧道方
便道。三彼此合目。如論所明。般若舉彼之稱。
方便有此之名。今若言實相般若方便般若。
皆稱般若。則二道不分。又實相般若是境。方
便般若是智。豈可以境智為二道耶。設言實
相般若是實慧。方便般若是方便慧。以為二
道。是亦不然。論云。般若方便。以為二道。何
得皆稱般若。若爾二道應俱名方便。又立三
般若。皆就般若道中開之。一實相般若。二觀
照般若。三文字般若。實相能生般若。故名般
若。文字能詮般若。以所詮為稱。亦名般若。三
觀照當體。名為般若。


問何故但立此不多不小。答。凡有三義。實相
為能生之境。觀照為所生之智。文字為能詮
之文。要具此三。不得增減。又合此三。以為三
雙。實相為境。觀照為智。謂境智一雙。境智為
所詮。文字為能顯。能所一雙。境智即自行。為
眾生說。故有文字。自行化他一雙。二者實相
即無為般若。觀照即有為般若。所以然者。論
[004-0880c]
云。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
滅如涅槃。實相既無生滅。故是無為般若。實
相能生觀智。觀智始生。故名有為般若。一切
般若。唯有此二。詮此有為無為。名文字般若。
文字從所詮為名。通為無為。當體明之。有為
所攝。三者實相常無為般若。文字是有為般
若。觀照亦通為無為。菩薩累猶未盡。則未免
生滅。故名有為。佛則無惑不淨。無復生滅。故
是無為般若。問。何故有煩惱。即有生滅耶。
答。以有煩惱。不得了悟。本自無生。故有生
滅。若無煩惱。即悟觀心本自無生。即是無為。
不言轉有為般若故成無為也。故此三門。總
攝境智為無為理教因果。故立三也。


問。亦得實相為實慧。觀照為方便以不。答。若
以佛性為實相。本自有之。名為實慧。觀照修
習始生。名為方便也。此非照有為方便。照空
名為實。若權若實。始有之義。皆名方便。本有
佛性覺照之義。名為實也。地論人。真修般若
則本自有之。緣修波若。則修習始起。性淨涅
槃。方便淨涅槃亦爾。此猶是舊本始之義。問。
與今何異。答。本性清淨。名為本有。約緣始悟
本淨。故名始有耳。然正道未曾本始。亦非垢
淨。又舊宗明為無為決為是二。今明未得菩
提。則無為成有為。若得菩提。則有為成無為。
豈離有為別有無為。如前釋也。又為無為例
然。諸法本性清淨。故名無為。未悟本無生滅。
故名有為。然般若未曾為無為也。


問。般若道既開三。方便道亦有三不。答。亦有
三。謂境智文字。但實慧從境立名。故必須辨
[004-0881a]
境。方便從巧受稱。故不須辨境。而文字即通
二道也。然方便雖不從境立名。實照世諦之
境。則亦具三也。觀照既有為無為。方便亦爾。
如來二智即是無為。菩薩二道猶是有為。問。
實相所表唯是境。亦得是智。答。有人言。實相
般若但是境名。引釋論四十三卷。


問。前辨智慧名般若。今何故說空為般若。答。
果中說因。如云食布。此義應是因中說果。而
言果中說因者。是逆罰不應是順討明義。智
慧正是般若。實相能生智慧。智慧是實相之
子。而於智生。說實相為般若。故言果中說因。
南北同此釋也。有人言。佛有三種。一法身佛。
二者報身佛。三者化身佛。實相即法身佛。實
相可軌。名之為法。此法有體。故名為身。而實
相非佛。能生佛故。所以名佛。二者報身。即修
行會實相理。實相既常。報佛亦常。以法常故。
諸佛亦常。三化佛。即應物之用。此北土論師
釋也。有人言。修空無相。於會理圓通。心意
識煩惱清淨。此無為般若即是實相。若有心
行境。未免生死。即菩薩六度。得十地差別。名
有為般若。此南方尚禪師義也。復有人言。實
相即真諦理。會此理。煩惱盡。故離生滅。同真
如。等法性。無為而無不為。則實於是境也。此
亦南方成論義也。今詳釋論意。可得有五句
文。一者因中說果。如名實相為般若。二果中
說因。如說般若為實相。三當因說因。實相非
般若。四當果說果。般若非實相。五非因非果。
非境非智。故論釋實相文云。因是一邊。果是
一邊。離此二邊。名為中道。緣是一邊。觀是一
[004-0881b]
邊。離此二邊。名為中道。故知實相未曾因果。
亦非境智。而隨緣逐義。有上四句不同。眾師
不應汎引集文以通圓旨也。


問。舊云實慧方便慧。方便並皆稱慧。何故二
道不得俱名般若。答。外國名般若。此方翻為
慧。梵本名漚和。此土云方便。譯經之人。欲定
彼此方言。故分於二道。若並云般若。則兩名
相濫。故叡公述羅什譯經之體云。胡音失者。
正之以天竺。秦言謬者。定之以字義。不可翻
者。即而書之。故知二道不得但稱般若。問。
若爾舊何得云實慧方便慧。答。欲明實與方
便。俱有鑒照之功。故悉稱慧耳。此是義釋。非
立二道之名。立二道之名。但云慧與方便也。
問。何故般若名慧。方便不名慧耶。答。通而言
之。般若既照。得名為慧。方便亦照。亦得稱
慧。方便既巧。般若亦巧。但立此二名。欲相開
避。隱顯互說。般若顯其照名。隱其巧稱。方便
顯其巧稱。隱其照名。所以然者。般若從實相
境立名。又當其體。故顯照隱巧。方便不從照
俗境立名。但取功用。故顯巧沒照。又慧名照
空。波若既是空慧。所以名慧。方便涉有。不得
名慧。問。般若照空名慧。方便涉有應為智。
答。如前釋之。方便非不照有。正取功能。故不
云智也。問。何以知般若為體。方便為用。答。
釋論第百卷云。問曰。上已付囑竟。今何故
復囑累。答。上說般若體。今說方便用。故知般
若為體。方便為用。論又云。般若與方便。本體
是一。而隨義有異。譬如金為種種物。此則明
權實一體。約義分二。金喻般若之體。金上之
[004-0881c]
巧譬於方便。方便為用。


問。般若何故為體。方便何故為用。答。實相為
本。般若照實相。故般若亦為本。所以為體。諸
法為末。方便照諸法。故方便為用。問。以何知
實相為本。答。論初卷云。三悉檀可破。第一義
悉檀不可破。壞滅一切言語。過一切戲論。第
一義悉檀即是實相。論又云。除實相以外。一
切皆名為魔。故知實相為本。又迷實相故有
六道。悟實相即有三乘。故實相為迷悟之原。
所以稱本也。此是對虛妄。名之為實。若無虛
妄。則亦無實。如前云。非境非智。非果非因。
不同舊宗有天然實相境也。問。若般若為本。
則般若勝。方便劣。何故六地名般若。七地稱
方便。答。金雖是體。未作巧物。則金為劣也。
制金為巧。則巧勝於金。六地雖得般若之體。
未得妙用。故言般若則劣。至七地時。得般若
妙用。稱為方便。故方便勝也。是以論云。般若
清淨。變名方便。此言變者。照空之慧。未能涉
有。復空慧未巧。但名般若。照空之慧即能涉
有。故轉名方便。問。既變名方便。應失般若之
名。便無二慧。所以然者。般若時未有方便。得
方便則無復般若。答。二慧更無兩體。巧之空
慧。即名方便般若。空慧之巧。稱般若方便。譬
如金巧巧金。巧不失金。金未有巧也。


問。空慧有二巧。一照空不著。二即能涉有無
滯。二巧之中。以何為方便。答。般若略有四
力。一者照實相。二者無所著。三者斷諸惑。四
者導方便。為之四用。即是次第。由不見一
切相。而見實相。實相既無所依。則般若亦無
[004-0882a]
所著。以無所著。則眾累寂然。以無累無著故。
能導方便。令涉有無染著。所以然者。照空於
空無著。是般若之力。故屬實慧。即空慧而能
涉有。此屬方便。故兩巧不同也。


問。方便涉有。具幾力耶。答。一有照境之巧。
二有不證空力。三窮有行之用。問。涉有無著。
是方便之功。般若力耶。答。涉有即屬方便之
功。無著由般若之力。以般若無著。於般若觀
中。即有巧方便用。故此方便即能無著。問。方
便云何能不證空。答。般若照諸法實相。方便
即能照實相諸法。故不洗空觀。名為不證。
如釋論云。般若將入畢竟空。無諸戲論。方
便將出畢竟空。嚴土化人。此即證上諸力之
義。將入畢竟空。即是照實相。無諸戲論。即謂
無著斷惑之功也。方便將出畢竟空。即是為
般若所導。又是方便不證。照境起行之力。問。
般若照諸法實相。云何方便即能照實相諸
法。答。名為諸法實相實相諸法。諸法宛然而
實相。實相宛然而諸法。諸法與實相。不二而
二。二常不二。二境既爾。二慧得然。般若照諸
法實相。而方便則能照實相諸法也。問。雖復
實相。而宛然諸法。漚和照此。既名□者。亦
雖復諸法。而宛然實相。波若照之。何以不巧。
答。通義例爾。如上隱顯釋之。又波若照實相。
而能不著。二乘亦有其分。則巧義不彰。故不
名方便。即空而能起有。此用既妙。故聲聞絕
分。菩薩獨有。故與方便之名。


問。若即空而起有。既是妙。亦即有而照空。亦
是妙也。答。既能即有而照空。復能即空而照
[004-0882b]
有。此即空而照有。此是慧有方便解。方便有
慧解。如此二慧。無有優劣。但對二乘照空。不
能涉有。故明即空而起有為妙。稱為方便。又
對六地。但得般若空觀。未能即空涉有。今明
即空涉有。是方便也。


問。於有不著。於空不證。俱是善巧。何故不著
之巧名般若。般若則劣。在於六地。不證之巧
名方便。方便則勝。在七地耶。答。如上釋之。
又有是俗諦。離有則易。故般若巧劣。空是真
諦。免無則難。故方便則勝。又入實相觀。不著
於有。即免凡夫地。即實相觀而照謂法。故不
滯空。離二乘地。免凡則易。故般若劣。超聖則
難。故方便勝。所以有六七地。簡勝劣義也。
問。若爾六地二慧未均。何得上云初地已竝。
答。初地望地前則竝。形七地則未竝。所以然
著。初地以來。則得無生。動寂無礙。但寂義
小強。動用微弱。故云未竝。至於七地。動寂無
礙。二慧雙遊。故稱竝耳。問。何故知然。答。若
六地以來未竝。入空不見有。出有不見空。二
乘亦爾。與菩薩何異。故知初地以來。便能已
竝。但微有強弱故。說未均耳。問。於空不著。
於空不證。有何異耶。答。二乘入空。不存四
句。但是不著。而不能不證。菩薩入空。既無可
存。又即空能涉有。故名不證。


問。二乘菩薩入空同無所依。何故聲聞住空。
菩薩不證耶。答。二乘以空為好極。依此無依。
是故住空。菩薩不以空為好極。知空亦空。名
不可得空。不依此無依。故能不證。如大品云。
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亦行不行。非行非不
[004-0882c]
行。乃至不受亦不受。是名菩薩無受三昧廣
大之用。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是故能不證空。
又二乘無願行資空。故入空便證。菩薩大願
大行資空。故入空不證。


問。論云。因名般若。至佛則反名薩婆若。何得
復云六地名般若。至七地般若清淨。變名方
便。答。如前釋之。六地之時。般若體強。方便
用弱。以體強故。妙於靜觀。故觀空不著。以用
弱故。未能即空涉有於有無滯。至於七地。即
體用俱等。既能觀空不染。即能涉有無著。故
名等定慧地。等定慧地則般若用巧。故云反
耳。從八地以上。二慧俱巧。若至佛地。則兩慧
同變。實慧則變名薩般若。謂一切智。方便
慧變。名一切種智也。


問。若至果變名二智。則因中同名二慧。何故。
前云般若稱慧。方便不名慧耶。答。因果立名。
各有其義。果門照一切空境。名一切智。照一
切有境。名一切種智。但從境立名。故宜並稱
智。因門實慧從境。方便約用。故不得並名慧
也。問。若爾。何故。菩薩道慧道種慧。皆名慧
耶。答。因中之慧。自有多門。立名各異。道慧。
道種慧。亦是從境立名。故宜並稱慧也。問。
若爾。但應言道慧道種慧。至果變名一切智
一切種智。云何言般若方便變名二智。答。
論云。因中名般若。既反名薩婆若。因中方便
理巧。變名一切種智。二慧變名二智。故不待
言。


問。論云。波若變為薩波若。何處云方便變名
一切種智。答。般若名慧。是照境之名。果地
[004-0883a]
一切智。亦從照境為稱。二名相主。故云因名
般若。果名一切智。方便就用為目。一切種智
從境立名。兩義不同。故經論不云方便變為
一切種智。然方便雖不從境立名。而體實照
有。故得變為種智。雖復文理。權應爾。又因
中名權實二慧。果名權實兩智。亦得即是其
文。
淨名玄論卷第四宗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