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63 法華經三大部補注-宋-從義 (master)



天台三大部補注卷第九
妙經 文句 文句記
永嘉沙門釋 從義 撰


經云法師品


慈恩亦判自此巳下為流通分而云流通此經非
正逗二乘退大心者更無開權顯實正說一乘之
處雖此品及持品有八部授記因言總記非更說
一乘逗令修學也若以天台之意而詳慈恩之說
[009-0293b]
豈法師品去更無說於一乘乎或有說云法華一
經唯有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是法華經其餘皆是
因緣譬喻而巳嗚呼此說豈知此經句句無非佛
乘字字無非妙法耶常途謬說極多不能引之破
也。


記云凞連八恒等


大涅槃經四依品云若有眾生於一恒沙諸如來
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經愛樂
是經不能為人分別演說二恒正解信樂受持亦
不能說三恒受持書寫雖為他說不解深義四恒
廣說十六分中解一分義五恒八分六恒十二分
七恒十四分八恒十六分具足解釋盡其義趣所
謂如來常恒不變經文一恒之前又有一凞連河
未能信受共成九段。


十乘十境及破徧橫竪


十乘橫竪有通有別所言別者如不思議境窮實
相底名竪包十法界名橫發心上求名竪下化名
橫安心徹理名竪六十四番名橫破徧惑窮名竪
諸門相望名橫通至寶所名竪撿校塞著名橫道
品至後名竪品品相望名橫正助至後名竪法法
相望名橫次位至極名竪位位遍攝名橫安忍進
後名竪違順相望名橫無著入住名竪離似三法
名橫若通論者於一一位十自相望名橫一一至
極漸深名竪此約圓乘而說若望偏乘名橫名竪
[009-0293c]
亦如橫竪顯非橫竪若不思議非橫非竪又亦可
云前之七乘名橫知次位去名竪此是十乘有橫
竪也陰境不論發則無橫竪也煩惱境中利鈍使
足名橫利中禪復至無言鈍中剎那至重三毒名
竪病中四大及鬼魔等名橫相生相剋名竪業中
蔽度相對名竪蔽度彼彼名自相望名橫魔中三
種名橫先惡後善及墮二乘名竪見中外及佛法
名竪四句四門相望名橫慢中謂得諸禪名橫謂
得初果乃至四果名竪二乘中四諦相望名橫因
緣相望名竪菩薩中當位自行名橫三教相望名
竪此是十境之橫竪也破法徧中約無生一門竪
修三觀名竪約無量諸門望無生門餘門名橫此
是破遍之橫竪也。


經云告藥王及八萬等


有人云羅什譯法師品不載其初準正法華名藥
王如來品佛告比丘當學受持正法華經分別空
慧乃為供養不以香華為供養也如昔久遠佛號
藥王時有輪王名曰寶蓋於五劫中供養如來時
天告曰有法供養最為無極法供養者隨順如來
所說經法開化一切世尊復告八萬菩薩因藥王
開士緣諸菩薩等什師翻譯存略隨機難可議也。


記云此中容用別時意趣


四種意趣前巳引之然前文云亦不可以別時意
趣釋記聲聞今此略通故云容用也言說與意時
[009-0294a]
分有異故云別時謂觀懈怠不勤學者而說是言
若稱佛名生西方等此意乃是長養先時善根耳
思量名意理趣為趣今此亦然言說與意時分有
異故聞句偈便得菩提更須廣行諸佛道法所言
句偈便得菩提者當知此是長養先時善根故也
請細詳之文句中越板可以意知誤作何以意知。


文句云下周既爾中上亦然


此文恐閑何者以今八部四眾三乘聞經得記是
流通分非因緣周故不須例法說譬說若法說後
八部四眾引例得記斯可例於中下亦然故中下
周經文略之準上可知故知此文恐是𠝶也。


記云拘翼彼經無恐誤


文句中云因陀羅此云主也幢即勝幢帝釋天主
與脩羅戰勝而立幢也拘翼天帝名也又因陀羅
此云光明瓔珞經天帝作佛名無著也今文雖引
見實三昧經仍兼引於瓔珞之文耳翻餘天名義
如前後所辨文句云滿宿即馬師滿宿比丘是也。


乃至大師解經觀法


略引示之先具威儀次則運想後運誦聲遍十方
界是為假觀又作是觀何者是經紙耶墨耶乃至
推尋能所叵得是為空觀雖無而有雖有而無不
可思議是為中觀三一皆非三一俱立三觀圓成
六度畢備從凡至聖皆由此矣然更須知觀心十
二部經義何者直就說觀心空假中名修多羅重
[009-0294b]
復觀心即空假中名祇夜觀心空假中見一心三
智名授記乃至觀心何故空耶以緣生故何故假
耶但名字故何故中耶不思議故名優波提舍論
議經也廣說具如大師誦經觀法及章安觀心十
二部經學者尋之。


音樂如前


第五記云出家內眾音樂自隨云供養者自思巳
行與何心俱雖有此文必須裁擇只恐供養心微
增巳放逸長他貪慢敬想難成梵網誠制何待固
言亦不得聽吹貝皷角妓樂之聲等。


仍是業生未有通應願兼於業


眾生諸佛理性無二任運父子理性眷屬也說法
教化巳曾結緣未得度脫牽生分段值佛得度業
生眷屬也先世結緣雖未斷結以願故生聞法解
脫眾生眷屬也先世值佛發真見諦或在上界或
在他方今以通力來生下界輔佛行化神通生眷
屬也若破無明得法身本而能起應入于生死應
生眷屬也若神通生本受報處猶有報身以身通
力分形來此若願生者報處無身願力下生也三
藏不說斷結誓願受生通教誓願扶習而生論願
為便也橫從他土來竪從方便來皆有願通也今
言業生是說法華結淨業也淨業牽生故云業生
而未見真故無神通未得法身故無應生經云願
生者願生乃由先世緣業雖未斷苦以願故生所
[009-0294c]
以願生兼於業也親愛名眷順從名屬。


此偈及四法師偈如止觀第一記


有慧無多聞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暗中有目無所
見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
無照無聞無智慧譬如人身牛有聞有智慧是所
說應受多聞辯慧巧言語美說諸法轉人心自不
如法行不正譬如雲雷而無雨廣學多聞有智慧
訥口拙言無巧便不能顯發法寶藏譬如無雷而
小雨不廣學問無智慧不能說法無好行是弊法
師無慚愧譬如小雲無雷雨多聞廣智巧言語美
說諸法轉人心行法心正無所畏如大雲雷霔洪
雨。


八福田


菩薩戒云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戒疏
云一佛二聖人三和上四闍梨五僧六父七母八
病人或云三寶父母病人并路橋等為八福田也
又復應知三種田義佛及三乘名為敬田父母恩
田貧病悲田此三皆悉堪任種福俱名福田八福
田者義亦然也于偪者越本文句干誤為于。


匹夫


匹夫匹婦庶人也無別妄媵唯一夫婦相匹而巳
也。


豈持經者盡為如來荷擔等


慈恩亦云不但持經者能擔四生亦為佛肩之所
[009-0295a]
擔荷佛所重故稱佛心故。


經云秘藏


涅槃疏云隱故名秘覆故名藏所謂無常覆常住
等此是約昔談秘藏也正法微妙眾生不解名為
秘密法界包含用不可盡名之為藏此約今經談
秘藏也。


怨嫉


楚辭云害賢曰嫉害色曰妬怨字平聲下安樂行
多怨難信亦平聲呼怨嫌之心怨字去聲。


文句云四信


佛法僧戒所信之四也記云十戒即不缺不破乃
至第十具足戒也。


記云生處得道至如止觀第七


破法遍中云生處入涅槃等乃是通教耳若調道
品文亦略云而不委悉第十卷云佛坐道場轉法
輪入涅槃皆約十二因緣大品云深觀十二因緣
即坐道場諸佛皆於此觀而轉法輪及般涅槃輔
行中云今引大品坐道場義釋成法華諸佛於此
而坐道場轉法輪等言於此者只是三德實相一
乘三德只是十二因緣此等四法依於因緣以是
而知今文七字應作十字。


相半


論語云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注云彬彬相半也。


十七名中堅固舍利
[009-0295b]


法華論中此法華經有十七種異名第十二名一
切諸佛堅固舍利所謂諸佛真如法身於此修多
羅不壞故餘十六種名如序品補注。


巧度如止觀第六記


大論第七作巧拙二醫譬云如用針藥名為拙度
用呪術者名為巧度亦如二渡若用草筏名為拙
渡用方舟者名為巧渡方舟者並二舟也。


因明近果


明恐作名。


若止觀中復約四教等


止觀體相教相文云乾土譬初觀濕土譬第二觀
泥譬第三觀水譬圓頓觀又譬於教三臧不詮中
如乾土通如濕土別教如泥圓教如水輔行中云
疏為銷經觀約四教教約五時當知教觀俱成約
教方顯彼部稱為獨妙彼寄四教以釋觀者初三
藏教以眾生為高原習觀為穿鑿證理為清水別
觀以乾慧為乾土性地為濕土見真為清水別觀
以空觀為乾土假觀為濕土見中為清水圓觀以
五品為乾土六根為濕初住為清水彼約教中通
約漸中四時教也三藏為乾土方等般若為濕土
法華為泥見中為水二義並以初住為水今約修
觀但修頓觀圓教初心並名清水不同彼疏定取
初住以為清水判位雖殊初後不二故今即是依
經起觀又次文云取時不盡及不次第等者此以
[009-0295c]
今家五時之說耳若觀文句恐是他人五時之說
他人五時但於漸教開之成五即十二年前有相
教等如玄文第十卷。


此是未改時文等


嘉祥未歸天台之前巳自撰述疏文故也後雖歸
於天台大師其如疏文巳乃流行自唐朝來諸德
不知皆云法華但開二乘而不知此是嘉祥師未
解妙法之前所撰之文耳又復古來亦有此說也
前文云令開義善成者令須作今或𠝶今字或可
今字下添謂字。


算沙如釋籤至船師婆陀羅


善財南行至名聞國於自在主善知識所習算沙
法門自在主言我巳先於文殊師利修學書算印
等法門入工巧神通知一切法門常與十千童子
在河渚上圍繞聚沙為戲因此法門得知世間書
算界處等法乃至菩薩算法一百落叉為俱胝乃
至不可說不可說轉等三十重算法以此算法知
無量由旬廣大沙聚乃至十方沙聚等也觀法師
云婆施羅此云自在謂於佛法海巳善通達於生
死海能善運度於一切法深信不壞故名自在今
文陀字應作施字故華嚴云見其船師在城門外
海岸上住百千商人及餘無量大眾圍繞說大海
法方便開示佛功德海具說如經今文合指舊譯
華嚴。
[009-0296a]


附五時三轉


三轉者一以有為俗空為真二空有為俗非空非
有為真三空有為二非空非有為不二二不二皆
為俗非二非不二為真今詳此語傍五時之意耳
轉是轉用轉次故也傍五時者多是嘉祥舊立今
不具引焉餘二但列者列恐為例也用勝鬘文者
彼經所明一乘三乘三外之一自為一機不同法
華會三之一亦權亦實文句云若開三者越本脫
落三字又云無猗著者猗訓倚亦可作倚。


經云爾乃


爾如向也乃指後也。


句逗


逗止也住也逗亦作讀讀音逗。


文句云十二那術


那術即那由他也古來譯經皆然前文徵字知荷
切者切親韻疎也正取陟里切。


記云曾撿大乘頂王經及方等頂王經各一卷並未
見等


此文誤也文句中云又問頂王如來十二那術劫
等悉是瓔珞經文何須撿頂王經耶故知誤也。


文句云薩雲分陀利至漢言等


亦言薩曇又云薩達磨此云妙法也分陀利此云
白蓮華也僧祐錄中此經失譯附在西晉既是晉
朝稱漢語者或云佛法之來始乎東漢故使後代
[009-0296b]
翻譯之人不忘其初也或云漢代長久故後譯者
皆本其始焉亦如唐朝長久今人多云唐言也諸
文多云漢語請以此意通之。


師言法身無來無出報身巍巍堂堂應身普應一切


記云雖云三身意將法報以斥地師無來者不合
東來無出者不應涌出巍巍者不應塔內應身者
不應唯此記中既云報身巍巍不應塔內雖云三
身意將法報以斥地師故知釋迦入於塔內定非
報身尊特巍巍高大之相但是分段應化生身而
巳故釋論說多寶化身今經謂之其佛神通願力
十方世界說法華經處寶塔涌現等況多寶是生
身全舍利釋迦是生身碎舍利豈非多寶及以釋
迦同坐塔內乃是應化分段生身乎若不爾者何
故謂之雖云三身意將法報以斥地師不云應身
耶故知記云尚非應身豈具三身乃是斥其不知
表然而能表實是應化分段生身所以謂之雖云
三身意將法報以斥地師良由此也四明立法華
教主是即丈六之劣為尊特之勝乃云世人不知
法華開權之妙即劣顯勝只執身大相多為執身
尊特故就其見斥云巍巍不應塔內此用世人通
解之義而破於彼不可據此便令法華相非尊特
只如記云尚非應身豈具三身亦非今家盡理之
說等云云嗚呼四明不曉記云尚非應身豈具三
[009-0296c]
身乃是斥其不知所表輙自臆斷謂非今家盡理
之說文句及記明法華師弟身俱卑劣俱隱寂忍
而耐其拙乃是隱勝現劣四明乃立法華教主即
劣為勝豈是傳於天台之教乎若謂尊特不是身
大相多輔行那云身聲既爾諸相例然坐蓮華臺
及色究竟皆是此相文句前文何故引小身大身
證丈六尊特莫是吾祖但執身大相多為尊特乎
而言世人不知法華開權之妙即劣顯勝只執身
大相多為尊特故就其見斥云巍巍不應塔內豈
非對文違戾之甚且文句云報身巍巍堂堂記中
乃云巍巍不應塔內若如四明所立即劣為勝分
齊即無分齊豈非正為記中所遮不應塔內良以
即劣為勝勝必巍巍故也光明文句云尊特身佛
巍巍堂堂而四明亦謂丈六三十二相之劣便是
尊特之勝巍巍堂堂若其然者即劣為勝塔內正
是巍巍堂堂文句記中那云巍巍不應塔內故知
四明立即劣是勝謬矣。


記云八不如止觀第六記


中論第一歸敬序云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
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我稽首禮佛諸法中第一是故當知此之八不明
佛所說第一義諦解釋如彼。


故安樂行未關踊出


此文蓋是斥慈恩也故慈恩云此安樂行品明所
[009-0297a]
行之行後踊出品明能行之人若無所學之行其
人何由建德若無能行之人其法無因廣布故有
安樂行及踊出也下去記中一二處文準此應知。


奈何章疏都不涉言至盤桓


此辨他宗固蔽理觀深微而但以事相釋義也一
宿覺云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
名相不知休等蓋是尋討他宗章疏耳若尋天台
章疏是則觀與經合何患乎却被如來苦訶責耶
人不知之輙謂學教聽經但是方便事相中下之
機參禪乃是真實深奧上上之機嗚呼哀哉何其
愚也余敢謂之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友為弘宣
自從認得天台意何須苦更別參禪清涼觀師亦
云昔人不參善友但尚尋文年既衰邁乃欲廢教
求禪豈唯抑乎佛心亦乃翻誤後學謹撮台衡三
觀玄趣使教合亡言之旨心同諸佛之心不假更
看他面謂別有忘機之門智者臨終說觀心論傷
念一家門徒隨逐多年看心稍久不知研覈問心
所以不染內法著外文字偷記注而奔走員經論
而浪行不能絕言置文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為
是因緣故須說觀心論諸來求法者多聽得言語
不知問觀心未得真實樂諸來求法者修三昧得
定不知問觀心盲禪無所見故知一家解釋佛經
觀與經合非同世間文字法師推功上位也點示
心觀微妙深遠非同世間暗證禪師壞驢車也具
[009-0297b]
如止觀補注中辨周易云盤桓利居貞正義云盤
桓不進之皃今謂停止之相也。


此下應云二十六品


文句云十一品此皆誤也應云十七品以達多一
品淹留在於長安內宮江東所傳法華只有二十
七品始從序品彌勒問來訖乎法師有一十品驗
知此品巳下乃有十七品耳光宅將欲說大法作
略開迹顯遠釋將演大法義作廣開近顯遠釋所
以今家破之。


經云龕室等


龕塔也亦曰龍皃又云塔下室也南北曰縱東西
曰廣釣攔遮也欄檻楯也多摩羅䟦此翻性無垢
賢栴檀義翻與樂餘如第一卷經補注。


記云具如止觀攝法中


彼文廣明止觀所攝理惑智行位教等六難以具
錄擇喜除捨定念精進名為七覺如大長者中說
者恐指多有田宅宅可捷身譬實境為智所託略
則十八空廣則無量空也又指垂諸華瓔譬四攝
神通也正指垂諸華旛香水灑地華即四攝旛即
神通也緣謂行住坐臥語作境謂色聲香味觸法
籍應作藉。


成佛竟始發願等


若準經文則是多寶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耳非
成佛竟始發願也故知乃是因中誓願果上神通
[009-0297c]
故云其佛以神通願力等也。


經中三變


初變娑婆不說無有地獄鬼畜及阿脩羅仍云唯
留此會眾者以達多品文殊從於龍宮涌出詣靈
鷲山及龍王女涌現佛前今之初變若無地獄鬼
畜脩羅不留此會何有文殊龍宮涌出詣靈鷲山
有此不便所以初變不說無有地獄鬼畜仍留此
會良以龍宮是畜生界所攝故也至第二變及第
三變方乃無有地獄鬼畜而初變文不變地獄鬼
畜脩羅其有旨哉今先點示至達多品須知此意。


林藪


野外謂之林又叢木曰林澤中無水謂之藪藪澤
也。


寶幔等


幔莫半切在傍曰帷在上曰幔網羅者以網交羅
也八道者爾雅云四達謂之衢注云交道四出也
八達謂之崇期注云四道交出也或云八方之道
也以金為繩分界八道也營居也聚眾也落居也
眾所共居名聚落也。


目真鄰陀


此云石山也摩訶此云大也山王者即華嚴云雪
香山等十山王也。


寶交露幔


以寶交飾於幔而承露也又幔或覆或露也又顯
[009-0298a]
露之幔也又以寶交雜覆露於幔也。


文句云三變土等


亦云土田梵云佛剎也物所生處名為土田即佛
生處也亦是諸法之所生處三變或是同居淨土
若據土相似同居淨準移天人置于他土唯有寶
樹聲聞菩薩又似方便有餘土及實報無障礙土
所以須變娑婆等者以分身佛本居淨土是故經
云頗梨地等故分身來上須清淨學者應須先知
此意一內有色外觀色乃至滅受想名八背捨一
內有色外觀色少若好若醜乃至白勝處名八勝
處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名十一切處但變八
方不變上下有所表故如下記中居地表文況又
上下儀式不便聖意難知更宜詳悉。


經云各齎滿掬


齎持也掬撮也作掬物在手也遣使文後開塔文
前合有使至問訊散華等文而今無者或以遣使
文當之以使來至不出此耳或羅什以前後而略
中也。


文句云僧中與欲


四分律鈔云凡言欲者希須為義欲明僧作法事
意決同集但由緣差不遂情願令送心達僧知無
違背法事如布薩說戒等其欲辭曰大德一心念
某甲比丘如法僧事與欲清淨然今記云故諸侍
者但申問訊無說欲辭者此亦不然何者經云如
[009-0298b]
我辭曰少病惱等則是問訊而作是言彼某甲佛
與欲開塔豈非說欲況大集云從我索欲我今與
之此則便是說欲辭耳至下記文釋囑累品破慈
恩中須知此意。


經云却關鑰


鑰亦作𨷲却退也去也以木橫持門戶謂之關固
關令不可開謂之𨷲又關所以閇也如關東關西
之關等也記云遮那合云舍那也論云者法華論
說多寶佛塔示現佛土清淨者說佛實相境界中
諸寶莊嚴故於中有八一者塔示如來舍利住持
故二者量示一切土清淨非有漏善世間所生故
三略者示多寶佛身一體攝取諸佛真法身故四
住持者示佛法身自在力故五示現者示諸作業
無差別故六離穢者示諸佛土平等清淨故七多
寶者示諸國土同實性故八同塔者示現化佛非
化佛法佛報佛等為成大事故。


無央數


梵語阿僧祇此云無央數央盡也。


不自勝


勝任也劫燒者燒失照切手把者把搏下切接須
彌者手接取須彌故也。


記云八萬十二具如止觀及玄文


薩婆多云佛為眾生始終說法以為一藏如是至
八萬又云一坐說法為一藏半月說戒為一藏等
[009-0298c]
報恩經云四十二字以為一藏賢劫經佛初發心
至分舍利凡三百五十度門二皆有六度合二千
一百對四分合八千四百一變為十合八萬四千
也大乘有十二部小乘有九部又大小乘皆有十
二部阿含記彌勒有授記法空名方廣自唱善哉
有自說。


文句云寶唱等


梁朝楊都莊嚴寺沙門寶唱奉勑撰眾經目四卷
唱師俗姓岑吳郡人是僧祐律師弟子愽識洽聞
罕有其匹四卷經目尋之未見安汰者道安竺法
汰也龜茲音丘慈淹留久滯也江東者丘光庭兼
明書云晉宋齊梁書皆謂江東為江左明曰左當
為右案水之左右隨流所向而言之水南流則左
在東而右在西水東流則左在北而右在南水北
流則左在西而右在東建業之西江水北流則當
左在西而右在東今以江東為江左乃史官之失
焉或寫人之誤也今人言項羽起於江東謂之浙
江之東明曰古稱江東皆謂楚江之東耳非淅江
東也長沙郡在潭州也荊州有長沙寺耳。


記云新舊章等


慈恩云此經根本羅什所譯二十七品無達多品
南齊沙門道慧宋齊錄云上定林寺等如今記引
又云晉武之世竺法護譯正法華其達多品亦在
寶塔品後而什公本無者古傳云葱嶺巳西多有
[009-0299a]
此品葱嶺巳東多無此品良以什公在丘慈故無
此品也若爾法獻於于闐國何得此品以于闐國
亦在嶺東故也又引他云塔品命持而持品應命
言勢相接而間以天授則文勢疎斷什公所以刪
之若爾取捨真文並由羅什此未可也但應須知
梵本中有而什公闕之智昇開元錄亦云秦本闕
此品余謂什公所譯達多一品在長安宮昇師慈
恩皆不知也于闐者西域記云瞿薩旦那唐言地
乳彼王元是毗沙門像額上剖出不飲人乳神像
地前忽然隆起其狀如乳由是飲之地乳所育因
以為名俗謂之渙那匈奴謂之干遁諸朝謂之谿
旦印度謂之屈丹瓦官者此寺先是官之瓦坊也
三寶錄云法獻於宋元徽三年歷游西域於于闐
國得此品梵本來至齊朝有外國三藏達摩摩提
齊言法意永明年中為沙門法獻於揚都瓦官寺
譯達多品法獻于時為僧正也流沙者文選注云
遠國名也文云此經是五年譯者誤也今文云八
年譯之耳三寶錄云弘始七年正月什公譯妙法
蓮華經七卷弘始七年即東晉安帝大和元年南
山序云東晉安帝隆安年中者恐誤也太康元年
者南山經序及內典錄並云西晉惠帝永康年中
者恐誤也三寶錄云西晉武帝太康七年丙午八
月十日法護出正法華十卷聶道真者西晉清信
士也是聶承遠子晉懷帝永嘉中稟受法護撰錄
[009-0299b]
一卷支道林者東晉成帝時譯經也竺道祖晉世
雜錄云沙門道敷筆受內典錄云道馨也支彊梁
接者魏云正無畏也一秦姚錄是叡師撰準開元
錄宋涼州沙門智嚴譯法華三昧經一卷現存興
字去聲呼。


及止觀第一記等


序品補注巳引輔行𡸠正作磓亦作塠都回切作
𢈹撲物也更請詳之母指者母應作拇也釋籤第
三者文在第六大經云提婆達多教阿闍世放護
財醉象欲害如來并諸弟子爾時如來即入慈定
舒手示之即於五指出五師子象見師子而生怖
畏即便禮足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僧出血如是
五種名為業障故云五並業障也此業東西南三
洲則有北洲乃無故云約處人除北也𢮎正作搋
勑佳切此云黃門俱舍頌曰惡戒人除北二黃門
二形論曰於三洲內除扇搋及半擇迦具二形也
黃門有五一半擇迦是總名有男根用而不生子
也二伊利沙半擇迦此云妬見他行婬即發不見
即無亦具男根而不生子也三扇搋半擇迦即本
來男根不滿亦不生子也四博叉半擇迦半月男
半月女也五留拏半擇迦此云割被刑者也故云
約人除扇搋也其五業中四是身業一是語業故
云四身一語業也又此五業三是殺業一是虗誑
業一是殺生業道加行良以佛身不可害故加行
[009-0299c]
即方便也故云三殺加行等也破僧虗誑罪必無
間大地獄中一劫受苦應知無間獄壽一增減劫
亦云中劫全故云無間一劫熟也若作多逆罪皆
於次生熟如何多逆同感一生隨彼罪增其苦亦
增故云隨罪增苦增也要八苾蒭分為二眾以為
所破能破第九故眾極少猶須九人破法輪僧唯
在南洲破羯磨僧通於三洲以餘三洲無佛出故
有世尊處方有異師唯破羯磨通於三洲有聖教
故要一界中僧分二部別作羯磨準論具云汙母
無學尼殺住定菩薩及有學聖者奪僧和合緣破
壞窣堵波是五逆同類爪應作爪增一云提婆達
兜造五逆巳將入地獄口稱南無未及稱佛即便
入獄阿難問佛此人在獄為經幾時佛言一劫即
大劫也又問獄出生於何處佛言生四天王天乃
至生於他化自在天六十劫中不墮三惡後受人
身以信出家成辟支佛名曰南無以由口稱南無
故也目連于時往獄慰喻獄卒問言汝今為喚何
調達耶此間亦有過去諸佛調達目連答云吾今
所命釋迦文佛叔父之兒之調達耳於是調達乃
與目連相見云云又寄目連問訊世尊起居事等
于時獄中六萬餘人聞目連說法罪畢生天上學
者當知小乘尚有如此之說。


可以意知下云應重敘等


此說恐誤也今謂文句注云云意者釋迦既記調
[009-0300a]
達龍女應記文殊雖無文證其意合然故注云云。


經云波羅蜜


唐朝巳來乃加多字。


阿私


此云無比又云端正昔梁武帝前後三度捨身為
寺眾奴日常一食但用菜果於六齋日天下禁殺
講涅槃經大弘三寶垂老雖為逆臣所逼而帝乃
與公侯大夫集善法殿念於般若是則梁武至仁
大慈修菩薩行與夫釋迦昔為國王身為奴僕捨
於國城珍寶妻子及以巳身亦何異哉愚俗不知
釋氏之教而生譏謗猶可怒之奈何出家學佛之
人不能發明此意而訓無知之俗亦輙輕毀梁武
之行如神清等諸師皆然嗚呼仲尼所謂惡居下
流而訕上者大唐虞世南秘監帝王略論云公子
曰梁武夷凶剪暴克成帝業南面君臨五十餘載
蓋有文武之道焉至於留心釋典桑門比行以萬
乘之君為匹夫之善薰羞不染危亡巳及豈其道
非耶何福謙之無效先生曰夫釋教者出世之津
梁絕塵之軌躅運於方寸之內超於有無之表塵
累既盡攀緣巳息然後入於解脫之門至於化俗
之法則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為六
波羅蜜與夫仁義禮智信亦何異哉蓋以所修為
因其報為果人修此六行皆多不全有一闕焉果
亦隨滅是以鬷明醜於貌而慧於心趙臺高多才
[009-0300b]
而下於位羅褒富而無義原憲貧而有道其不同
也如斯懸絕興喪得失感必由之下士庸夫見比
干之剖心以為忠貞不可為也聞偃王之亡國以
為仁義不足法也若然者盜跖高枕於東陵莊驕
懸車於西蜀考終厥命良足貴乎公子曰人君修
道與匹庶殊乎先生曰人君者居尊高之地執生
死之權勢疾風雲力摧山岳其威德大矣其運行
遠矣夫修道宜以弘濟為懷仁恕為體一物失所
若巳納之於隍推此一言以及萬物則得道之真
也若乃澤不被於行葦化不沾於海外區區一介
之善亦無取焉。


果蓏


木上曰果地上曰蓏又木實曰果草實曰蓏又有
核曰果無核曰蓏。


文句云瘡疣


疣結病也釋名云疣丘也出皮上聚高如地之有
丘焉。


記云十之與六開合不同如止觀等


於禪定般若二度之中各開二種足六成十何者
如禪定度有願智力開出泥㳯波羅蜜有神通力
開出婆羅波羅蜜如般若度有道種智開出漚和
波羅蜜有一切種智開出闍邪波羅蜜是故當知
開則有十合但六耳言種種者尋文殊引往文未
見。
[009-0300c]


經云紫磨等


一是處非處力乃至漏盡力名十力也一一切智
無所畏乃至說盡苦道無所畏名四無所畏也布
施愛語利行同事名四攝也一身無失乃至智慧
知現在世無礙名十八不共法也。


文句云奩底等


經音云盛鏡器名也謂方底也又盛香器也正作
匳力鹽切趺隆龜背者說苑云靈龜五色似玉如
金上高象天下平法地今云隆者即高也趺即足
上也甫無切合縵者經音云肉縵其指間也金光
明云網縵也縵莫半切繒無文也跟音根足後踵
也踝胡瓦切足骨也鹿膞腸者膊正作腨市兗切
即伊尼延鹿王腨也伊尼延此云金色伊尼延者
輪王子也雙腨金色如鹿王腨佛亦如是所以況
焉坐禪三昧經同此說也或云鹿王毛色多黑其
腨纖𦟛長短得所紺古暗切責赤色也𥇒音接正
作睫亦作䀹目旁毛也睫插於眶也頰古恊切面
頰也䏶應作髀亦作䯗傍禮切腕烏貫切手腕也
髂枯駕切腰骨也奇中奇居宜切髖尻上苦昆切
體也臀也正作髖上苦高切訓髖正作尻若作臀
徒昆切今作尻音居非也齊應作臍齶五各切齗
也齗魚斤切齒根肉也𩯭必刃切頰上髮也額亦
作頟五百切[月*叉]字誤也經音云應作[叉*頁]楚皆切頷
頜頤傍也頜音閤頷胡感切記云今文多在大論
[009-0301a]
兼在諸經者誤指也余謂此相好文全依菩薩善
戒經也故彼經云八十好者二十指為二十好手
足表裏八處平滿兩踝膝䏶六處妙好肩肘腕六
處髂奇中為三好髖及二尻為二好馬藏二膊為
三腰臍兩脇兩腋兩乳為八腹胸脊項是為六十
好上下牙齒上下脣[臄-豕+丘]兩頰兩鬢兩目兩眉及鼻
二孔額上兩[月*叉]兩耳圓足是為八十好[臄-豕+丘]經音力
䐗切皮也菩薩地持經云兩角不云兩[月*叉]也菩薩
地持經與菩薩善戒經經本大同譯人異耳當知
文句與經所列互有詳略故特引示耳𠝶二相者
今文有三十四相故也甞以法界次第對今相等
而法界次第又有兩腋下滿身上如師子及文句
有師子臆等更請詳之若八十種好對今文句頗
多不同胎經者菩薩處胎經也經最末云胎經故
也。


無量壽觀云處華臺久者為胎生實非胎也


此辨之也故觀無量壽佛經云下品下生於蓮華
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即是處於華臺最久者
也既云實非胎生則與大本無量壽經以疑惑心
修諸功德生彼邊地復受胎生不可參濫也以十
六觀經第三地觀心無疑惑第十一大勢至觀不
受胎生故也然若準寶積經云極樂世界人住胎
者如夜摩天處於宮殿乃至云於蓮華中不得出
現彼等眾生處華胎中猶如園苑宮殿之想據此
[009-0301b]
華胎復同大本所說胎生故經論異同不可一槩
矣又寶積經云若於華內結加趺坐自然化生此
與大本化生之人其義無別須知寶積化生胎生
即是大本化生胎生但寶積經說於胎生是華胎
耳此與十六觀經處華臺久者為胎生如何辨之
況十六觀經疏序云坐金蓮而化生更希詳之。


經云千葉蓮華等


大論云華有三種一者人華有十餘葉一者天華
乃有百葉三菩薩華有千葉也或云華山頂有池
生千葉蓮華人若服之則羽化矣娑竭羅此云鹹
海也幾何即幾許如何也頗有者慈恩云語辭也
今謂猶言還有也赤子者經音云生子懷抱之間
也仁讓者愛人利物謂之仁先人後巳謂之讓。


記中問三千之外無復大海文殊何故仍云海來答
以三義通之


今謂初變雖無大海而有龍宮及留此會耆山之
眾以龍宮是畜生界攝故初變文不說無有地獄
鬼畜正符文殊龍宮涌出詣靈鷲山初變若無地
獄鬼畜何有龍女涌現等事故知經舉大海以明
海底之下有龍宮耳其實大海之上巳變也故不
可執從於大海之語而棄龍宮涌出之言記中三
義與經相違學者詳之至下囑累慈恩安國淨穢
不同難中又須知此意。


文句云初半行明持經得解次二行明成就二身
[009-0301c]


言二身者即生法真應也真身亦名法身豈非微
妙淨法身乎生身亦名應身豈非具相三十二及
八十種好乎若不爾者兩行經文如何對於成就
二身耶妙玄三法妙中云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
方即報身微妙淨法身即法身具相三十二即應
身故知今云成就二身對兩行經須依妙玄對於
生法真應二身而文句中釋兩行經成就二身既
云深得法身之理即備相好豈非法身具應身相
豈非真身具生身相乎四明云龍女讚佛法身具
相顯是劣應以法身具故相相尊特是故荊谿類
同華嚴一一相好與虗空等此之妙身不名尊特
更指何身為尊特耶仍斥於他謂真法身具於生
應三十二相成乎誹謗今問四明兩行經文對於
生法真應二身文句妙玄其意昭然何得妄斥他
人謗耶若斥真法具於生應名為誹謗是則文句
及以妙玄皆成謗矣且真法身具勝劣用何得聞
於法身具相一向作於尊特而說豈劣應身非法
身具不名大用獨以尊特是法身具名大用耶智
與體冥能起大用能為身等何必一向指尊特身
是法身具名為大用若謂此身不名尊特更指何
身為尊特者祖師教文皎如明日何事蔽塞而不
見聞且尊特身乃是舍那他受用報妙玄既將深
達遍照對於報身豈不攝於尊特身耶以舍那報
身有自有他自報則以智慧遍照他報乃是光明
[009-0302a]
遍照況復他報亦名勝應應非無智智非無應故
盧舍那亦報亦應經文既云深達遍照妙玄復以
對於報身報身豈非尊特身耶今却反問四明法
師深達徧照既對報身此身若乃不名尊特更指
何身為尊特乎若指具相三十二者將何以對生
身應身耶若將釋迦劣應丈六三十二相便是舍
那報身光明色像無量無邊新譯華嚴將盧舍那
作毗盧遮那有何不可而須破云法報不分三二
莫辨莫是荊谿不知中道感應三一相即秘密之
藏但事分張進退俱失乎嗚呼四明以釋迦為舍
那以劣應為勝應灼然報應不分三二莫辨矣世
人不知望聲傳習誠可悲哉誠可悲哉荊谿類同
華嚴相好與虗空等自是依空亡相之義非相無
形顯於中道法身如空云何妄認以為尊特有相
之說以理為事不亦惑乎。


經云南方無垢世界


李長者云心得應真故云無垢正順本覺名曰南
方又南為明為虗為離離中虗八卦中離法心心
虗無故則明還依世俗八卦表之余謂此釋未為
雅當何則豈餘方成佛者心不應真非無垢乎又
無離中之虗將何以表之哉若知南方無垢世界
化緣將熟是故往彼成道應之則於八卦離虗之
表無所取焉況李長者為崇華嚴廣貶諸經實非
通見矣嗚呼世人不得今家約教約部判釋如來
[009-0302b]
一代之教所以撰述任運而生偏見者矣惜夫惜
夫。


文句云胎經魔梵釋女


魔梵帝釋三人并女是四人此四種人皆不捨身
不受身現身得成佛所言女者過去佛世彼時人
民悉受女身有七十萬二千億女一日一時即成
佛道不捨身不受身也然彼經說梵王帝釋現身
成佛梵釋天女皆得須陀洹果等梵王有宮女更
宜詳思之。


記云他人或云十地等


慈恩引伽耶山頂經云一證發心謂入初地二行
發心即是六地三不退發心即八九地四一生補
處發心即第十地今此龍女是第四發心化為龍
女也。


生八女


本行經云去迦毗羅城不遠有城名天臂城有長
者名為善覺有八女子一名為意二名無比意三
名大意四名無邊意五名髮意六名黑牛七名瘦
牛八名摩訶波闍波提此云大慧又云梵天時淨
飯王迎娶八女第一第八自以為妃以餘六女與
其三弟摩訶波闍波提亦云大愛道耶輸此云名
聞摩耶此云天后憍曇彌或云憍答摩又云瞿雲
彌此翻最勝亦云眾主正理論云憍答摩種生於
日光除天之外人類中勝故云最勝也別姓有五
[009-0302c]
一瞿曇氏二甘蔗氏三日種氏四舍夷氏五釋迦
氏具如諸文委悉分別。




烏貢切鼻塞也。




落蕭切無憀賴也。


審如賓頭盧知七年失國及稠禪師進否為王


四分律云賓頭盧本是優填王臣由精勤故王放
出家得阿羅漢王於後時出城參禮其寺去城有
二十里時諸佞臣見賓頭盧不起迎王即以惡心
而諫於王王受佞言危欲殺之賓頭盧後見王入
門即便下牀七步迎之王曰大德由來難動而今
避席迎者何耶賓頭盧曰王前好心故不起迎今
懷惡意若不迎者必當見殺王曰善哉弟子妄受
佞言不識凡聖王請悔過雖免地獄然賓頭盧即
記王曰由僧起迎七步之故却後七日必失王位
王於後時即如所記他國兵來捉王七年鎖脚囚
禁齊朝鄴西龍山雲門寺僧稠禪師從道房禪師
受行止觀又依涅槃聖行四念處法後詣趙州道
明禪師受十六特勝于時魏朝孝明皇帝夙承令
德前後三詔稠師辭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乞在
山行道亦不爽大通帝遂許之及至齊朝文宣皇
帝亦乃詔曰久聞風德常思言遇今勑定州令師
赴鄴教化群生稠師即日拂衣出山帝躬舉大駕
[009-0303a]
出郊外迎之稠師乃說三界本空國土亦爾榮華
世相不可常保帝聞說法毛竪汗流於鄴城西南
八十里構一精舍名為雲門請以居之因以國儲
分為三分一分供國一分自用一分供養三寶眾
聖勅送錢絹令於寺中置庫盛之自茲巳後皇帝
躬牽羽衛幸寺禮覲禪師而稠禪師居房宴坐都
不送迎弟子諫曰皇帝降駕而不送迎眾情不悅
稠師應曰昔賓頭盧迎王七步致令於王七年失
國吾德雖不逮未敢自欺形相故也所冀獲福於
皇帝耳或人以此讒於宣帝帝便大怒自來加害
稠師冥知遂出寺中去二十里孤立道傍帝至問
之稠師對曰恐身血不淨汙精舍耳皇帝下馬伏
愧於是躬負禪師二十里地還于寺中帝曰弟子
負師徧于天下未足謝德弟子前身曾作何等稠
曰作羅剎王稠即祝水令帝自視其影即見羅剎
之形進否即進退之間皆為利益於王也。


五十法及十法


一緣佛恩常令在前乃至第五十教什眾生安住
功德一自在來去乃第十於空處住易生無障礙
想餘法在論今不煩錄。




奴烏切苛酷也戲弄也。




桑故切訟也。
[009-0303b]


殘童子


截其兩手不能害物即是形殘。


三合聲等


以三字合為一聲也即拘盧奢是也三合聲者以
此國無故以三字連聲合成一字急呼之如勃魯
奄是也若二字合為一聲名為二合聲也諸經呪
中二合頗多如云娑他怛多等是也婆沙中說有
一字名二字名多字名身等問曰何故名多名身
答曰眾多名合聚故名多名身名句文身身義請
知於其聲上屈曲建立讚罵名句是不相應行蘊
所攝法謂軌持處謂處所即十二處中之一處也
耳根聲塵及以空識有此諸緣方成聞故亦云耳
識唯從八如前巳辨故云以聲對於等也聲界有
八者婆沙論云謂執受大種因聲非執受大種因
聲此各有二謂有情名聲非有情名聲此復各有
可意不可意故成八種也有執受者俱舍論云心
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名有執受損益展轉
更相隨故即諸世間說有覺觸眾緣所觸覺樂等
故無執受者與此相違故名無也大種者四大種
也婆沙問曰何名大種答大而是種故名大種如
言大地及大王等能減能增能損能益是為種義
體相形量徧諸方域能成大事是為大義也為因
者因謂因由假藉之義也情所樂欲名可意聲情
不樂欲名不可意聲雜集論有十一種聲謂因執
[009-0303c]
受大種聲因不執受大種聲因執受不執受大種
聲可意聲不可意聲俱相違聲世所共成聲成所
引聲遍計所執聲聖言量所攝聲非聖言量所攝
聲揚論中於前十一更加響聲以為十二五蘊論
中唯有初三形顯受者雜集論有受所引色即無
表色受謂領受因師因教領受引發不然即是受
想等也言異生者由二種障令趣差別名曰異生
又亦可云異聖之生巳上名相弗可不知故略示
耳。


今古釋品三五意


慈恩釋此品來意有五等。


經云行亦不受等


大品第三行相品云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亦行
亦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受亦不受
所言行者行般若也般若性空故皆不受矣。


如玄籤引


大經第十佛說偈云一切江河必有迴曲一切叢
林必名樹木一切女人必懷諂曲一切自在必受
安樂文殊白佛非一切河必有迴曲非一切林悉
名樹木非一切女必懷諂曲一切自在不必受樂
佛所說偈其義有餘唯垂哀憫說其因緣何以故
世尊於此大千有洲名曰拘耶尼洲其洲有河端
直不曲名娑婆耶猶如直繩入於西海如此直河
佛未曾說種種金銀瑠璃寶樹是亦名林亦有女
[009-0304a]
人善持禁戒功德成就有大慈悲釋梵諸天雖得
自在悉皆無常佛之所說是有餘義唯願如來於
此經中說有餘義令諸菩薩深信解之佛告文殊
我昔為調波斯匿王王子后妃憍慢心故說此偈
耳佛昔所說是有餘義文殊今說即無餘義也。




挂也謂但挂是七方便也又訓預也。


佛稱讚巳


此句訛也前持品中佛但眼視默然而巳諸菩薩
等復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見告勅。


經云甚為難有


此第五卷平聲呼者三十九字於中一十九字訓
是甚為難有則為大失此自有二為大法王最為
甚深為諸法王此經為尊最為上首為從何所來
甚為希有我亦為世父則為見佛斯人則為為巳
起塔則為以佛舍利則為於無量則為起立僧坊
是則為具足亦可訓名則為巳如上有一十四字
訓作以為親厚此自有二是則名為此自有二有
為無為能為難事以為給使而為供養如來為太
子時彌勒為首抹為微塵盡以為塵得無漏無為
有二字訓得常為比丘其福為如此有二字訓名
當知是為當知巳為有二字訓被為毒所中為此
所輕惱去聲呼者五十四字於中有三十九字訓
與能為眾生則為說法而為說法此自有三若為
[009-0304b]
女人說法為諸國王而為解說隨問為說和顏為
說亦不為多說為說諸經而不為說為說此法為
是眾生末後乃為為汝等說佛為四眾即為授記
聞法為人說為四眾說法誰為其說法願為解說
願為除眾疑願佛為未來願今為解說為是人說
為說無上法故不為現身乃出為說法或時為此
眾為說佛難值為說種種法不須為我為他人說
此自有二又為他人隨順為解說有一十五字訓
以乃至為法為聞佛道為利殺害為聽法故常為
法故為求佛道故此自有二為佛道故皆為度脫
眾生為度眾生為眾生故為度眾生故為治狂子
故為凡夫顛倒為阿耨多羅亦可平聲訓求故下
偈云若人求佛慧。


文句云二除口過


越本脫落除字。


記云畢意


意當為竟。


故玄文云世諦破性等


一家諸文言玄文者即妙玄也今此所引語猶訛
略應云故淨名玄云也故淨名玄問云空有二種
一者性空二者相空云何分別答前四句撿生性
不可得即是性空無生而說生即是假生假生即
是不生不生即是相空也故世諦破性立假真諦
破假即是相空也前四句撿生性等者淨名玄前
[009-0304c]
文云身見之心本自不生不生而說生者但是隨
順世間名字故說生名字不在內外等是字不住
亦不住等然世諦破性真諦破假具如止觀破徧
中說若曉彼文乃達今意。


斟酌


斟取也計也酌酒也挹取也。




正作擘。


經云梵志尼犍等


記云在家事梵者事梵天也以計梵天為父母也
尼犍亦云尼乾陀亦云尼犍連他亦云尼乾陀弗
怛羅此翻不繫亦云離繫也此之外道拔髮裸形
以手乞食也文筆者有人云文謂歌詩之流筆謂
銘賦之類又韻屬謂之文對詞謂之筆也讚詠者
顯德謂之讚寄情謂之詠也路伽耶等文句巳釋
今更示之經音義云逆路正言路迦此翻順世外
道慈恩云路伽耶此翻惡對答也逆路伽耶此翻
惡徵問也路伽耶是順世者以其執計隨于世間
之情計也逆路伽耶是左順世以其所計不順世
間故也記云亦云韋陀者韋陀亦翻智論即西方
外典也記云禮義名教者仲尼所修五常事涉於
迹故云名教也莊老玄書者老子莊子所尚虗無
道近於本故云玄書也兇者惡也扠正作搋勑佳
切以拳加人也文句云上伎戲者有人云西方呼
[009-0305a]
散樂為乾闥婆此自有二一者非絲竹即皷磬之
類也二者是絲竹即簫笛之類也非絲竹之下者
名為樂上者名樂音也是絲竹之下者名為美上
者名美音也今云上伎即樂音美音也綵𦘕者以
五色盡其身若綾綵也緣幢者幢幢應作橦橦柱
者戲竿也即戲場中輭竿也緣尋也上也即尋竿
而上也擲倒者擲投也倒什也投擲什倒如鬼刀
之類也記云捔力捔正作角抵觸角力戲也旃陀
羅此云嚴熾又云殺者其人若行則搖鈴自標或
杖破頭之竹若不爾者王必罪之畋獵者白虎通
云為田除害取禽獸也月令章句云獵者犍也以
揵取之鄭玄云田獵博獸也漁捕者說文云捕漁
也捉捕其魚於水也記云欲想如止觀第八記者
在第六記輔行云法華欲想者深防欲之過患也
尚不起況復形交大論云九想能治七種欲染一
或有人染著於色謂青黃等二或有人染著形容
所謂纖細三或有人染著威儀即俯仰等四或有
人染著言語所謂言說以動人心五或有人染著
柔輭六或有人染著人相七或有人雖得上六無
所著人猶無所解而隨至死寡女者無夫之女也
處女者居處在家未嫁之女也五不男者劇居言
切以刀去勢也十誦律云生半妬精病名為五不
男生半妬如記精者因他人婬身身分用是精也
病者朽爛蟲噉等是病也四分律云生者從生巳
[009-0305b]
來也劇者都截去也妬者見行淫時有淫心起也
變者與他行淫時失男根也半者半月能男半月
不能男也僧祇律云六種不男一生二捺破三割
却四因他五妬六半月生者從生來不能男也捺
破者妻妾兒等相捺破也割去者王臣取人割去
也因他者因前人觸故身生起也妬者見他行淫
身生起也半月者如向說是應知女人亦有五種
所謂螺筋鼓角脉也形曲轉如螺筋聚是筋形中
小如皷形不正如角只通泉出故云脉也如病將
身如止觀第四記者在第八記大論云菩薩應化
眾生云何深山自淨答身雖遠離心則不然猶如
病人服藥將身身康樂巳方可復業菩薩亦爾服
般若藥煩惱病除法身康樂為化未晚沙彌此云
息慈巳上名義文勢相連所以合為一段示耳。


記云具如止觀雙樹表之


法性之色非淨非不淨而凡夫計為淨二乘計為
不淨法性之受非樂非苦而凡夫計為樂二乘計
為苦法性之心非常非無常而凡夫計為常二乘
計為無常法性之法非我非無我而凡夫計為我
二乘計為無我皆是顛倒今觀法性即空空中無
淨乃至無我則凡夫倒破枯念處成法性即假二
乘倒破榮念處成法性即中中非二邊中間理顯
佛會此理故於中間而般涅槃。


文句云十八空等
[009-0305c]


今隨其難見者略示之第一義空者諸法中第一
是涅槃涅槃亦無故云空也內空無六入者無六
根之入也入謂涉入而此六根為識所涉故云六
入亦云根者根即能生此六並有生識之功也我
我所者能計即我所計六入即我所故輔行云陰
即我所能計即我所攬所計名為陰入橫計陰者
名之為我又我所有名我所也大空執方者十方
為方周徧名大此不可得名為大空不可得空者
以諸法空空一切法皆不可得此不可得亦不可
得故云空也散空者以空破散我人五陰滅盡無
餘故云空也。


記云委釋離合如止觀第五等


根檢不得心即內空塵檢不得心名外空根塵合
檢不得心即內外空離檢不得即空空四性檢不
得即性空四句檢不得即相空無十方分名大空
求最上不得即第一義空四句因緣不得即有為
空無為不可得名無為空四句求心生不得即無
始空心滅不可得即散空心不生滅不可得即畢
竟空心不可得即一切空心空皆不可得即無所
得空有見不可得即有法空無見不可得即無法
空亦有亦無叵得即無法有法空大經十一空二
十空楞伽七空合則有七離有十八具在彼文言
雷霆者爾雅云疾雷謂之霆也言總別通橫竪者
別即十乘有橫竪也若解別義通則准知何者如
[009-0306a]
不思議境窮實相底名竪包十法界名橫乃至離
法愛入住為竪離相似三法為橫具在輔行第八
卷辨。


經云屠兒魁膾


屠殺也裂也分割其肉者也魁苦面切首也帥也
膾古外切魚膾也細切肉謂之膾也。


販肉衒賣


販方願切買賤而賣貴也衒黃練切自媒也行且
賣也。


屏處


屏必靜切隱蔽無人之處也。


入里


五家為鄰五鄰為里。


文句云陰謀等


陰闇也典主也妊汝鴆切懷孕也摩隥伽者隥都
鄧切隥亦作鄧又作蹬並徙亘切亦作登摩隥伽
或云此翻本性準經中說其女之母是摩隥耳準
舍頭諫經過去有王名曰摩登此翻有志舍頭諫
者王太子也此云虎耳黿音元在波羅奈等者此
文全依出曜經說故彼經云佛在波羅奈告諸比
丘此苦原本本所未聞本所未見廣說此法為契
經藏佛在羅閱城時迦蘭陀子名須陳那出家學
道最初犯律故說戒藏佛在毗舍離見䟦耆子本
末因緣告諸比丘諸無五畏恚恨之心不落惡趣
[009-0306b]
是毗曇藏不知彼經難消此文今文中云在羅閱
祇諸文多云在毗舍離須那提者亦云須提那此
翻求得薩婆多云父母求神得此子故以其最初
犯不淨行故立毗尼毗舍離國菴羅園側昔有獼
猴共集為佛穿池故以名焉黃門者黃者主中謂
聖人居天下之中而治萬民主黃家門者名為黃
門亦云黃昏閇門也或云以雌黃塗之而守門也
又上古時五品以上貴人並以雌黃塗門後因反
逆遂壞根門於內宮中驅而役之其本元是黃門
家之子弟耳匄音蓋正作匈乞人也。


記云韋陀如止觀第十等


彼文與今所引經文大意無殊今文云千二百六
者彼文中云一千二百十六韋陀恐今文中落十
字耳更請詳之六諦二十五諦者一主諦二依諦
三作諦四總相諦五別相諦六摩婆夜諦此即六
諦也二十五諦者一冥諦從此生覺從覺生我心
從我心生五塵從五塵生五大從五大生十一根
此二十四即是我所皆依神我名為主諦能所合
論有二十五此且略引廣釋在彼龜鏡者鏡可自
照龜可自占皆所謂鑑於善惡者也慈恩云道安
與主上同輦一世之榮羅什與秦女別居千年受
耻余謂安師什師豈與凡僧同日而語哉那忽見
譏乎八精進等如第二者文在第七長阿含云於
四種事各有前後生於進怠名為八耳謂乞食執
[009-0306c]
作行李病患如乞食時若乃不得即作是念乞食
不得身中疲極不堪行道宜令且息若乞食得復
作是念身中沉重不堪行道是名乞食前後生於
怠也若少執作便作是念我今疲極不堪行道若
欲執作便作是念明當執作必有疲極若少行來
便作是念我朝行來身上疲極若欲少行便作是
念我明當行必有疲極若少遇患便作是念我今
重患身上疲極若乃患好便作是念病好未久身
上疲極是故此八名為懈怠若八精進則異於此
若乞不得念我少睡堪任行道若乞得巳念我飽
滿氣力充足堪任行道我向執作廢我行道今宜
精進若明當執作念當妨行道須預精進若行來
時念廢行道若明當行念當廢道若得重病當念
命終若少病患念恐更增是故此八名八精進文
句中行即行李也文句中役即執作也。


制面防喻及善法罵


四分鈔云有三罵法一面罵者言汝是除糞家生
等二喻罵者言汝似除糞種等三自比罵者言我
非除糞種等善法罵者亦有三種一面罵者言汝
是阿練若是坐禪人等喻罵比罵準前思之制面
防喻者即面罵喻罵也故持品中為斯所輕言汝
等皆是佛常不輕品輕賤是人為作不輕名者等
皆善法罵所收思之。


俱留孫
[009-0307a]


此云所應斷又云作用莊嚴也樓至此云可愛樂
也。


隨義而答有三


三應作二也文句云第二五行偈明口安樂行成
者二應云三也又云第三二行明內無過者應云
第二三行也。


經云討伐


討誅也治也伐擊也春秋左傳云有鐘皷謂之伐
也伐或作罰罰折伏也罪之小者也非今意焉文
句云盡智者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其智生也無生
智者於向盡智但加不復更知更斷更證更修耳。


文句云現生後


俱舍云此生造業即此生熟名順現業此生造業
第二生熟名順生業此生造業第三生後次第而
熟名順後業現生後義準此思之。


師嚴鞠躬


禮記學記篇云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
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也注云嚴尊敬也論語云
鞠躬如也正義云鞠曲斂也躬身也。


記云誰曉十方法界唯有一佛


入法界體性經文殊問舍利弗汝信諸佛是一佛
耶汝信諸佛剎是一佛剎耶舍利弗言我信以法
界不可分別故信諸佛唯是一佛也以諸佛剎依
如無盡故信諸剎唯是一剎也。
[009-0307b]


經云唱導


啟發法門名之為唱引接物機名之為導。


記云八自大之一


八自在中第四即是能作自在所謂以大為小以
小為大以長為短以短為長等八自在者一能作
小二能作大三能作輕五能有主六能遠到七能
動地八隨意所欲盡能得言先兆者即善惡之朕
兆也形兆也眹直引切又下文云焉知不是彼法
慧等恐成誤也何者地涌菩薩上首四人若是華
嚴法慧等四彌勒那云不識一人彌勒豈可不知
華嚴法慧等四以是而知記文誤也幸細研詳。


況常寂光端醜斯亡寂光所對咸有淨穢


舊本之中況常寂光字下更有土之一字義雖無
妨於文不便恐是後人擅添之耳況常寂光端醜
斯亡乃是談其寂光體性淨穢端醜斯亡叵得寂
滅泯絕十界三千三土依正空無所有如如意珠
及大圓鏡表裏清徹內外瑩潔也寂光所對咸有
淨穢乃是明於寂光體德淨穢端醜宛然無缺並
由寂光體德本具三土妙假方有十界三千事用
如如意珠雨寶無盡及大圓鏡形對現像也故妙
玄云寂光理通如鏡如器三土別異如像如飯又
輔行云常寂光土清淨法身無所莊嚴無能莊嚴
為眾生故而取三土又釋籤云諸佛寂理神無方
所所依寂境號常寂光沙石七珍隨生所感又下
[009-0307c]
文解常在靈山名為報土若準餘國指有餘土報
土須指他受用土據常在之言即自受用土若準
頌文寶莊嚴言則非自土即他土也又下文解第
四觀成見於實報方便土等乃云自心常寂光中
徧見十方一切身上乃是寂光本具有於實報等
土耳所以謂之理具此相依理起想故此想成便
見此相也若前文句解譬喻品一切世間乃云三
土皆是妙色妙心果報之處如來遍應三處即一
切世間記中釋云應三土者從化事說妙色妙心
果報處者既云一切世間之父故知三土皆是證
道色心報處寂光既遍遮那亦等諸身既與法身
量同諸土亦與寂光不異如像如飯如鏡如器方
之可知又前文云極果既成必遍三土土體雖則
橫竪相帶二而不二今從土用唯約竪論故寬狹
不等以顯居遍所言土體相帶不二者如義例云
寂光諸土無二無別法與報應一體無差體同相
即用異常分斯之謂矣請觀上來諸祖格言豈非
寂光體性端醜淨穢亡泯乎豈非寂光體性對於
三土事用方有端醜淨穢乎不二門云亡淨穢故
以空以中仍由空中轉染為淨由了染淨空中自
亡是則寂光空中尚自叵得豈存三土妙假者哉
一尚無一豈有九三因果既泯理性自亡對華說
空空無名字以此細推諸法皆爾而四明云經論
中說寂光無相乃是巳盡染礙之相非如太虗空
[009-0308a]
無一物良以三惑究竟清淨則依正色心究竟明
顯是則名為究竟樂邦金寶華池又復此就捨穢
究盡取淨窮源故苦域等判為三障金寶華池以
為寂光若就淨穢平等而說則以究竟苦域泥沙
而為寂光乃至云定執報土有金寶等寂光定無
斯乃迷名而不知義今詳四明建立寂光有金寶
華池泥沙苦城等但是寂光所對咸有淨穢耳何
關寂光端醜斯亡乎世人不深天台祖教濫用四
明胷襟之見是可哀矣。


六方便及身土四句


藏通各有二乘為四及藏通菩薩為六方便也一
身一切身一土一切土身土相即身說土說為四
句也後賢更請詳之下文又云淨穢國者淨名疏
云寂滅道場尊特之佛名為淨土為罪眾生作三
乘化名為穢國。


文句云華王世界


梵網經云於寂滅道場坐金剛華光王座淨名疏
云攝大乘說華王世界舊攝論云大蓮華王清淨
世界新攝論云大寶華王清淨佛土。


記云蛇識蛇


即大論中云蛇知蛇足耳蛇無足常談也如以桑
柴燒足現勿怪之也。


經云巨身大神通


巨亦大也本時弟子既是淨土淨穢故其身巨大
[009-0308b]
身雖巨大相好不出三十二種及八十等故前文
云三十二相無量光明故本弟子其身巨大不同
今日迹中穢土劣機弟子其形卑小本迹身量大
小雖殊遮那寂光體亦何別然須了知體同用異
故本迹大小勝劣宛然本時大身勝應也迹中小
身劣應也故茲大小勝劣皆是分段應化生身耳
若非分段勝應生身何得從地涌出耶又復須知
應化即法是故住於下空上空表常寂光故前文
明毗盧身土良由此也問本時巨身若是勝應分
段生身何以至今而不滅耶答例如多寶雖久滅
度生身全在故知乃是神通願力延壽至今耳故
下記云子不服藥且據不現劣應之身仍以勝表
本故云百歲乃至云不二藥者以延壽故現不二
身即是中道遮那之身住常寂光耳豈非巨身乃
是勝應乎問若爾今家何以破於古人神通延壽
耶答古人錯將報身常住作延壽說故破之耳今
論分段應化生身故不妨也身量之義非此可盡
具如十不二門圓通記及十六觀經疏往生記金
光明文句新記委明學者詳之。


被精進鎧等


被平義切服也覆也鎧者甲也阿逸多名也此云
無勝彌勒姓也此云慈氏憒古對切心亂也閙奴
教切不靜也奮迅者或云振也毛起而身大也展
舒四體通暢之狀也伽耶者此云山城也下文云
[009-0308c]
去伽耶城不遠者以菩提道場去伽耶城約有二
十里也餘如第一經補注辨。


記云前諸所釋用義不同


文句第一有兩節文一以師子奮迅是現在二以
師子奮迅是未來記云奮迅具二義左右如現前
却如未故下疏云釋此句者應具二解即現未也
今存後解故云未來前存前解故云現在。


九次第從禪至禪等


四禪四空并滅受想名之為九入初禪時其心次
第無有雜念而間雜之名為初禪次第定也初禪
既爾餘準思之故云從禪至禪無間入也從禪至
禪皆經散心以散為出者師子奮迅從喻立名世
之師子奮迅之時一為除其身上塵垢二為前却
捷疾猛利以喻此定一為除去障定之垢二為入
出捷疾無間奮迅入定者從於欲界入初禪中二
禪三禪及以四空并滅受想奮迅出定者從滅受
想出入非想又復出入無所有處如是乃至出散
心中雖經超散住禪宛然者能超諸地名為超越
諸地即是三界九地也從於欲界入初禪中從初
禪起超入非想從於非想入滅受想此是超入若
超出者從滅受想超出散心雖然入出住禪宛然
今云超散合云入出即是超入及超出也委辨具
如法界次第文句中入重玄門淨名疏云從凡心
入一切法門乃至上地從等覺地起入一切法門
[009-0309a]
住一切法門百千萬劫重修也釋籤云遍應法界
名入重玄今詳重玄二字名義者重是一切眾多
之義故云入一切法門等也玄是深寂幽遠之義
即是上位入一切法門將齊妙覺漸深漸遠也但
有融不融別以分圓別之異耳清涼云重玄者準
老子玄之又玄之義也。


玄文乘妙中


三法妙也三軌妙法運載名乘彼文中說第五始
終者以凡夫一念心具十界為始也。


引春秋事如止觀第五記


趙將伐燕蘇代為燕說趙王曰臣從外來見水蚌
出暴而鷸啄其肉蚌合而夾其喙鷸曰今日不雨
明日不雨必見蚌脯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
不出必見死鷸兩者不捨漁父得之今趙伐燕燕
趙相支以蔽其眾臣恐強秦為漁父也此出春秋
後語春秋後語者戰國䇿序云或曰國䇿又曰國
事或云長短又云事語又云長書又云修書臣向
以為戰國時游士輔所用之國為之筴謀宜云戰
國䇿其事繼春秋之後訖乎楚漢之興二百四十
五年之間之事有三十卷第三十卷未有此文也
扼者相持也蔽者困也彼但借相扼者總修止觀
但增暗散不可常與暗散相扼應別安心破其暗
散。


文句云實無量而言量如此品及金光明
[009-0309b]


記中但引彼經之文太成隱略今謂彼此文句解
釋壽量品題通具三身別但在報今從別意是故
云爾以報身壽實是無量而品題中但言壽量故
云實無量而言量如此品及金光明是也以此明
之方知記文隱略難曉或恐誤也學者詳之又云
後文具三句義者句字誤也當為身字。


記云問橋如止觀第十


方等陀羅尼云我於往昔作比丘見居士設大會
施一切人我以貧故來至會所於中路見一大橋
於上見眾人往來我即問言此橋何人作耶此河
從何來耶此木何林生耶以如是等種種問之時
有智人而語我云居士請汝汝但去會所可得悅
意汝今徒問何所益耶我即至會所食皆巳盡而
生悔惱徒問無益之事令我不值飲食于時智人
又語我言夫沙門者於身無益不用問也於身有
利即須問焉謂不讚巳不毀他等。


文句云盤桓阡陌阿梨樹


盤桓不進之皃也南北為阡東西為陌阿梨或云
此方無故不翻其樹似蘭香枝若落地時必為七
分義淨云梵語頞社迦曼折利此翻蘭香稍也新
譯亦有云阿梨樹枝也下文又云常波羅蜜等者
常則不變是故攝成我則自在所以安立樂無苦
惱故滅受想淨則無染不住身心此是法身常土
也次如寂下解脫德釋寂也乃至般若下般若德
[009-0309c]
釋光也又前文云大經云超前九劫者恐誤準經
乃是超十二劫章安云超十二劫者出曜佛藏等
經皆云超九劫或云根緣不同佛為增減說之準
舊婆沙舊俱舍九十一劫超九劫等並是大劫非
小劫也。


記云並具十號如止觀第二記


智契法身具法界號故能垂示應身十號法應十
號一體無二具如前文補注所引又下文云此用
金光明意者新金光明自受用報謂之應身應字
平聲即是報智與法身相冥相應故也十身舍那
亦如前文補注所引又下文云沃焦者或云沃焦
山也東海外荒海中有山焦炎而峙高深莫測蓋
稟至陽也海水投上噏焉而盡矣又次文云三融
通中四者誤也應云融通中三也以第四引論即
是前文分科中云三論云下引經論證也若爾下
文謂之次引論如文應云三引經論證如文也。


近代飜譯法報不分三二莫辨若言毗盧與舍那不
別則法身即是報身乃云至情通妙契諍計咸失


斯文著明其猶日月奈何有目略不仰觀誠可悲
哉且釋迦丈六之形彌陀八萬之相是同居淨穢
分段色身於三身中但是應身之所收耳即千百
億化身也釋迦既爾彌陀準知若尊特身準諸文
說乃是圓滿報身盧舍那佛而報身盧舍那與法
身毗盧遮那十方諸如來但同有一耳且無兩殊
[009-0310a]
也若乃分段應化之佛則十方名號身相別異如
東方阿閦等是也而四明建立釋迦丈六之形彌
陀八萬之相皆是尊特之身灼然以應為報而報
應不分三二莫辨矣豈可荊谿不曉三一相即中
道感應秘密之藏妄斥翻譯之人法報不分乎又
四明立法身寂土實相理體相相宛然今問四明
作此建立為是存於三身四土之義為是三身四
土相即之說為是一向從理之談為是事理相對
之意深願後德以記文中說不說等準例明於相
無相等則一家妙旨皎在目前矣。


具如止觀第三及記


諸大乘師說法身是體般若解脫此二當有隔生
跨世彌亘淨穢此字義縱也又云體義具不殊而
有隱顯之異俱不異未免橫隱顯異未免縱請以
此文對當今文一橫二縱之說妙玄云資成在前
觀照居次真性在後此竪別縱也此三並異是橫
也理乘本有隨乘得乘今有道後真如方能化物
是縱義也。


相照四句如玄文


玄文先破境智墮性計次約悉檀建立後明不思
議相照譬如鏡面相照又如一地能生芽芽能生
一地何者智既是心境亦是心既俱是心皆是法
界心心相照有何不可文句云攝褻者止觀中作
攝牒今詳攝襵並之涉切褻私列切恐非文意正
[009-0310b]
須作褺徒恊切重衣也攝亦書涉切以法入句謂
之攝褺以句入法謂之攝屬。


何以苦貶久成之德為釋疑耶


慈恩云壽量及分別功德品因釋前疑展轉生起
前明踊出皆言佛化眾大位高時會主疑今辨法
身本無起滅化佛近成報身久證化此大眾何所
疑哉當知若但作釋疑者不能彰於久成本佛諸
經所無有此失矣記主斥焉況他並判以為流通
及以十三品為正等者即慈恩及他宗有此判釋
所以斥之云爾種子無上者汝等所行是菩薩道
即是發心退巳還發者前所修行善根不滅故化
生無上者教化眾生指踊出菩薩是也其餘名義
可以思之奚字通平去二呼恐正取去呼奚屧奚
也屧先叶切履中薦也屐渠戟切履屐也釋籤云
蹊要路也作系者衣襻系也又下文云過去又二
初發近顯遠等者過去字上欠一箇上字應云上
過去又二等也。


文句云前後合五誡七請


亦應更云八請以舍利弗受旨之文義當一請故
又有三止是則八請五誡三止也況復序中彌勒
疑請文殊釋答地踊品中彌勒疑請何來何集師
誰大會同請如來誡令勿亂勿怠勿退動執生疑
因疑更請以至普賢從東來請唯願說之等又分
身佛從十方來所將菩薩以為侍者皆生疑念各
[009-0310c]
各白佛諸佛皆言彌勒巳問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諸佛既皆抑待彌勒豈非亦有諸佛請耶迹門請
說佛智慧本門請說佛遠壽而清涼以華嚴中菩
薩等請菩薩說十地菩薩之法而勝法華中菩薩
等請佛說佛法者深不可也況身子等內秘外現
及彌勒之問文殊之答皆顯佛法而與解脫月及
金剛藏問答十地菩薩之法不可同年也若謂十
地與佛法同華嚴經中何故將一塊少許爪上之
土校量十方大地無邊之土耶又華嚴中文殊普
賢彌勒各各自說來至法華咸請佛說是則此經
迹本二門若請若誡若法若人諸經所無良有以
也清涼觀師華嚴鈔云今此翻明法華劣此彼是
一家此有三家一不同也彼之一家但是聲聞此
之三家是佛菩薩二不同也彼唯三請此有五請
三不同也彼唯因人請此有佛請四不同也乃至
廣說如彼疏鈔余雖末學敢謂清涼率情建立毀
挫妙經請以向引請誡等文以難清涼之失。


法身應生等


亦如金光明文句釋不應思量如來壽命中云法
身菩薩法性淨土故不在言生身菩薩若在家為
天龍等所攝若出家為四眾所攝若法性身施權
亦為八眾所攝今云法身應生豈非彼文法身施
權乎彼文既云法身菩薩法性淨土故不在言所
以今文不言之也況今既云受法性身及法身地
[009-0311a]
故不煩耳下文解釋妙音品云師既施權弟子亦
隱其實俱隱寂忍而耐其拙豈非皆是隱於法性
尊特之實而施分段卑劣之權乎況光明文句云
八十是佛大用豈非法華丈六卑劣亦是大用乎
況文句云如來以慈臨大千等何不然哉然雖四
度現於尊勝蓋是暫現而為表彰耳其實丈六元
是施權隱勝現劣也若得實意方知四佛體同用
殊故法華教主是丈六垢衣豈乖法性實相之體
乎若執玄籤開垢衣內身即瓔珞長者何不執於
文句及記隱實施權乎莫是玄籤明開明即文句
及記明施明著施開不同著即有異成於增減天
殊之謗乎。


記云玄文十門至辨同異


一破迹顯本二廢迹顯本三開迹顯本四會迹顯
本五住本顯本六住迹顯本七住非迹非本顯本
八覆迹顯本九住迹用本十住本用迹同異者迹
中十用巳出諸教本中十用諸經無一廣在彼文
上文云具如玄文者只是以迹為他為麤以本為
自為妙等耳。


說他為我至平等意趣


慈恩云他眾疑云成道既久常此教化中間所有
然燈佛等成道入滅說法教化復是誰耶釋此疑
云如是中間然燈佛等如是皆以方便善巧說於
他佛非離我身別有他佛又云一者不廢釋迦實
[009-0311b]
成久化現新成二者何廢四意趣中平等意趣說
他為自也平等意趣前巳引之。


具如釋籤


問下下法界有上上機如地獄界有九界機此則
可爾如何佛界有九界機答所言機者可發為義
若下有上機則通因果所謂下果求於上果亦可
下因發於上因若上有下機則唯在果所謂下果
求於上果亦可下果發於上因如佛界機在地獄
者謂雖發心求於佛果破戒墮獄於彼可發成地
獄機餘八準此若爾此與地獄有佛界機何別答
若佛界心強巳名佛界益在九界則名佛界有九
界機若巳墮九界則名九界有佛界機具如彼文
下文云種種食者食字誤也應云種種色也。


經云年紀


夏曰歲取歲星行一次也商曰祀取四時一終也
周曰年取禾一熟也唐虞曰載取物終更始也十
二月為年十二年為紀。


記云佛性五名等


大經二十五云亦名楞嚴亦名般若亦名金剛三
昧亦名師子吼亦名佛性也本中大小不同優劣
相望及以彼此論橫竪者玄云年紀壽命也大小
長短也彼本壽命先辨迹中四教佛壽然後判云
大即大乘常壽小即小乘無常迹既如此本亦復
然所以名為大優小劣相望不同彼此橫竪者橫
[009-0311c]
彼即十方竪此是今古請以此義消通記文曾尋
玄文彼略未辨橫竪等也古師六釋今師三釋者
諸小乘師說般若種智巳圓果縛尚在解脫未具
身猶雜食又帶無常一優二劣譬之橫川走火又
云先有相好之身次得種智般若後滅身智方具
解脫既有上下前後之義譬之縱三點水若入滅
定有身無智羅漢在無色有智無身若入無餘但
有孤調解脫此義各各不相關並之則橫累之則
縱諸大乘師說法身是體本自有之般若解脫此
二當有此字義縱也又云三德無前無後一體具
足以體從義而有三異此乃體橫而義縱耳又云
體義俱不殊而有隱顯之異俱不異是橫隱顯異
是縱今明三德皆不思議那忽縱橫此約理也身
常智圓斷具皆是佛法同一法界此約行也即一
而三故不橫即三而一故不縱不三而三故不一
不一而一故不異此約字用也。


寄次論不次


清涼疏鈔有此之說寄其次第彰不次耳。


文句云正慧等記云乘栴檀等


大論云中陰知中陰入胎乃至出胎知出胎即正
慧也摩耶此云天后也巳斷苦集巳修證滅道即
盡智也更加不復更斷不更修證即無生智也華
嚴云乘栴檀閣託胎成佛種智圓明也瑞應云化
乘白象貫日之精託胎成佛正習俱盡也。
[009-0312a]


而雖作意


新舊二本其文並誤應云而隨他意。


記云淨名疏委出相等


斷枝葉盡計有涅槃此是迷法身而起若見真諦
涅槃是一法名見一處此見因無明起故名住地
亦名身見此從法身而起見也若於變易依正五
塵生於欲貪即欲愛住地變易色心是虗妄分別
即色愛住地亡色觀心猶見有心即顛倒想是有
愛住地也華嚴中說不可思議香華雲等此是菩
薩勝妙果報所感五塵是欲界思惑也一切菩薩
皆入出住百千三昧禪定心塵此是色無色界思
惑也玄文十門者一釋名二辨相三釋成乃至第
十悉檀通經次唯佛下釋第六句者恐唯佛下至
大品云第一義中無所分別也猶是解釋第五句
之文也以前五句經意乃是實智如理第六句是
權智如量故也文句總結乃云二智明審二諦耳
記中釋第五句云佛必權實二智具足者恐是取
總結之意而說耳更請詳之禪經從因者因則樂
欲故也大論從果者世界是陰入之果故也玄文
行起宿善治破現惡云云者玄文章安有十五番
料簡此義彼問為人生善如何斷惡答為人生善
是舊是正斷惡是傍是新對治破惡是舊是正生
善是新是傍新則名現舊只是宿又下文云此用
五佛章中施權之言皆云種種因緣等以申今文
[009-0312b]
者誤也以欲令下至若干因緣譬喻正是此中經
云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豈是五
佛章中施權云種種因緣耶故知誤矣。


旃延章五句


栴延為諸比丘說無常苦空無我寂滅義淨名呵
云勿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旃延不生不滅是無
常義五陰空無所起是苦義無所有是空義我無
我不二是無我義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
下文若了寂滅者合云若不寂滅更細詳之下文
又云先牒前說滅者應云先牒前不滅也。


若到故破凡夫能破等


此文恐誤經云若不到破者凡夫眾生則應能破
若到破者初念應破經中又云毗婆舍那能破煩
惱是義不然何以故有智慧時則無煩惱有煩惱
時則無智慧誰有智慧誰有煩惱而言智慧破煩
惱耶師子吼者即師子吼菩薩也故佛菩薩名師
子吼師子吼者名決定說說於眾生悉有佛性不
變易故毗婆舍那此云觀也奢摩他正云奢摩陀
此云止也憂畢叉此云觀止等也非為生盡者為
當作謂也。


巳生未生如止觀第七記


若依文便先除二惡次生二善若依行說必以巳
生善惡在先未生善惡居次雖云巳生未生善惡
文似次第意實圓融乃以三觀觀巳生惡令速不
[009-0312c]
生又令未生不生是以麤惑任運先除且得名為
巳生不生真諦先成為巳生善未得無生名未生
善無明細惑名未生惡又下文云凡對治言皆治
現惡者亦且從於為人破惡是新而說若準對治
破惡是舊恐非治現或恐巳生即現惡耳又下文
云名滅巳上上字誤也應作生字。


既是淨無垢稱王等


大經序品列眾中云二恒河沙諸優婆塞其名曰
威德無垢稱王優婆塞等常樂觀察諸對治門所
謂苦樂常無常淨不淨我無我等維摩結此云淨
無垢稱位居等覺故大經中無垢稱王優婆塞即
維摩也。


本劫等見各計四禪斷惑等


本劫等見出長阿含具如輔行第九所引彼中末
劫末見具計四禪四空得涅槃等文句中云一兩
有緣者恐指見思二惑及二乘之弟子耳六味者
苦無常無我劣三治耶三常樂我也常樂我勝三
治無常無我苦劣三也勝劣相對故有六味略而
不云淨不淨也三明者宿命天眼漏盡也如止觀
記者大經第二云復有明醫曉八種術從遠方來
經文自解八術有八復次一一復次皆自結云除
一闡提古師皆云喻八正道以治八倒章安云有
十種醫但除圓教後心即如來也餘有十人並須
治之果未極故圓教初中二心三教菩薩兩教二
[009-0313a]
乘斷結外道苦行外道空見外道此之十醫二是
圓也善下八法名曉八術又常無常等為八又三
達五眼為八也然輔行云經文自解有八復次及
今文云經中舉譬有八復次治八種病應知大經
第二卷中但言明醫曉八種術從遠方來至第九
卷菩薩品中乃云八術有八復次章安云八術者
一治身二治眼三治胎四治小兒五治瘡六治毒
七治邪八知星內合佛知八正道能治八倒之病
也又復應知今文句中兩教二乘合為一醫彼涅
槃疏乃開為二故十醫外乃云如來也。


經云子息等


在胎之時以母之臍注子之臍故母所食從臍而
入以資於子氣息亦爾子初在胎依於母息故俗
名子以為子息也文句云王數者想欲觸慧念思
解脫憶定受此十是通大地數也信進念定慧猗
捨喜覺戒此十是善數也。


宛轉等


此宛是宛然耳恐須作踠體屈曲也拜跪者跪去
委切擣篩者篩所飢切竹器也可以除麤取細也
若作簁所綺切籮也亦竹器也擣從木者誤也記
云具如止觀大小六義等者大小乘師說三德義
各有三釋故云六也今家三釋即圓三也如向引
文是也圓三空者空無相無作是三空門舉一具
三異乎偏小也文句中苦惱字下多乃至二字也。
[009-0313b]


孤露


孟子云幼而無父曰孤也大經云貧窮孤露也文
句云大聲者涅槃之時以大音聲普告眾生將入
涅槃也又以光召故云聲光召眾也毱多此云近
護也笈多毱多梵音異耳毱渠竹切如第五記者
毱多雖在羅漢之位既在付法聖師之類故知即
是四依人也圓十信為初依初住至六住為二依
七住至九住是三依十住是四依通而論之圓四
十心共為四依也金棺出入四門等者涅槃後分
下卷具說。


億載


千生萬萬生億億生兆兆生京京生秭秭生垓垓
生壤壤生溝溝生㵎㵎生正正生載載地不能載
也。


分別功德


禪波羅蜜云功是功夫此在於因積功成德可以
對果由運功故即成行因之德也又功是功用果
上有寂靜離過化物之用也應知功德俱通因果
因有行因功夫之德以此行因功夫成於果上萬
德即通果也。
天台三大部補注卷第九
[009-031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