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30 法華經玄贊要集-唐-栖復 (master)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二十一
鏡水寺沙門 栖複 集


言諸法歸趣者。有三。一知遍計性。是一切妄法。所歸
趣處。二知依他起性。是一切緣生法所歸趣處。三知
圓成實性。一切常法所歸趣處。所以先權後實。說於
一乘。二者。明悟三性究竟歸趣一乘。一乘者。即成佛
也。由知遍計性是無。了依他幻事修淨分。依他證圓
成實性。三身究竟。歸趣於法身真如。所以疏言明悟
三性至一乘也。


言真如妙理者。解姓字。與萬法為體性。凝然之性。即
無漏無為法也。


言體性常者。解常字也。夫真如者。真謂真實。表無虗
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不同有為之法無常變易。不
得言常。


言佛能證知者。解知性二字。即是根本智知也上解知常
性了


言遍計所執二句等者。解知法二字也。


言體性是無者。解無性□□。遍計者。遍謂周遍。計謂
計度。遍緣一切。起計度分別。三性之中。遍計性也。一
遍而非計。即第八識。二計而非遍。第七識唯緣賴耶。
起計度故。三亦遍亦計。第六識遍緣一切。起計度。四
非遍非計。即五識唯緣五塵。無計度故。如來根本智
中。證達遍計性。後得智中。了依他如幻事上解一句經了


言佛證無我者。結前常性也。意言世尊能證二空理。
[021-0652b]
性知遍計所執。本來性無。亦知遍計所執。是凡夫虗
妄執也。故攝論云。依繩起虵覺。見繩了義無。證見彼
分時。知虵智亂。迷情不了本體是麻。妄作繩解。即喻
法執。復於繩上。妄作是蛇解。起螫蜇之想。喻我執也。
即遍計心是能執。我法二種是所執也。


言亦知此無等者。結前無性。


言無漏依他者。標也。問何名無漏依他。答疏言。報佛
種子四字解經中佛字。種子解經中種字。因緣二字
解經中從緣兩字。所生二字解經中起。又解云。從緣
所起。名緣。因修作故。名起。


言無漏依他者。問論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豈
成無漏。答有二解。一頌依染分說。故論頌言。分別緣
所生者。應知且說染分依他。淨分依他。亦圓成實故。
二云。分別者。非唯妄心能緣慮者。即名分別。故通無
漏論。或諸染淨心心所等。皆名分別緣慮故。


言因緣所生者。即本有種子為因緣。三慧聞熏為增
上緣。世第一法為等無間緣。遍行真如為所緣緣。報
佛種子初地起。從此巳去十地之因道。數數修新熏
者。生本有者。長妙平二智。前與後齊至。解脫中捨無
常色。獲得常薀。以四智種子。生起報身。報身得生。皆
因修作。作者起也。因修習故。方得起也。


言由證真理者。即圓成實性。若在十地。即證□真如。
若在佛位。證大涅槃也。


言斷能執心等者。能執既斷。所執我法亦無障。染既
[021-0652c]
無。既無染分有漏依他。便依淨分依他四智種子。生
起現行。成報身智。證法身理。名一乘。此偏取真如理
為一乘者。意欲令眾生斷染分依他。修淨分依他。證
法身理。故說一乘也。


言何者一乘者。答謂重顯常法。即圓成實性。若約常
無常斷。簡唯真如。為圓成。若約漏無漏門斷。簡亦簡
無漏依他。疏主意擬向第二行偈中取真如為一乘。
所以先徵問云。何者是一乘。答下解真如是一乘也。


言重顯常法等者。即前行經中。知法常無性四字。便
是第二行偈中。真如法也。以前偈中知法常無性。以
解圓成實性。今復釋之。故云重顯也。


言法住法位者。雙標住位兩法。真如法在一切有為
諸法之中。體性常住。故名法住。意言真如遍在一切
諸法中。如青青翠竹。並是真如。又言真如本有在生
死中住。名法住。言法住者。真如法住在三賢十聖及
二乘位中。斷染得。淨分位顯之。一切賢聖。皆以無為
法。而有差別。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法身德也。


言世間相常住者。即前法住法位在世間中。即此世
間以真如為體。體即既常故。世間亦常。名世間相常
住也。經言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至如斯之眾事生住
在世間相中。元來不見世間相。若法性宗。世間相即
常住。迷即生死。悟即涅槃。如波之與水。體不相離。若
迷時世間即生死。若悟時世間相即是涅槃。至佛位。
生死涅槃二皆平等。故云世間相常住神智解依性。惑世
[021-0653a]
間相是無常住。常住之真如也。住在世間相中攝相
歸性。將相就性。故言世間相常住。世聞相情與非情
相狀之相。即是無常真如。與世間為體相之相。即是
常住。故云世間相常住也。


言於金剛道場等者。解經中於道場知巳。問何名道
場。答四智菩提名道。無為理名場。由證法身理。方成
報身智。此得道之場。名為道場。又著糓處著麥處。名
為糓場麥場。果中法身理。是塵沙萬德法所依止處
故。功德法名道。所依理名場。法身當體即道。或自受
用身名道。法身理名場。自受用身果。於法身場上證
得。故云得道之處。謂之道場也。於道場中。知此法住
法位世間常。以且就化身三十四心成等正覺一期
化相而說。名於道場知巳。


言於無名相中等者。解經中導師方便說也。若論諸
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今於無名相中。以名相說。若
論無名相法。口欲談而詞喪。心欲緣而慮絕。今所說
者。只得其名體。如人喚火火不燒口等。四諦是名。一
一諦中有四行相等。即是相也上定三性義門了


言一切法中略有等者。空謂遍計性。有謂依他及圓
成實性。善戒經云。有為無為名有。我及我所說為空。
若清辨宗云。世俗門中三性俱有。勝義門中三性俱
空。護法宗云。勝義門中非空非有。約詮而辨。亦可言
有也。


言空無差別總立一性者。謂遍計性。
[021-0653b]


言有法有差別等者。此門之中最狹。常謂圓成實性。
唯真如理也。


言無常常者者。謂依他性。依他性不得向常法中收。
但有漏即向依他法中收。唯識第八云。無漏有為離
到究竟。勝用周遍。亦名圓成實性也。真如具三義。故
名圓成實性也。一體遍。即是圓滿義。二體常。非生滅
故。即是成就三義者。體非虗謬。諸法實性。即是實義
也。淨分依他。亦具三義。一者勝用周遍。謂能普斷一
切染法。普緣一切真如法。故是圓義。二者。究竟能斷
諸染法。是成義。三者。離到體非虗妄。是實義。由具三
義。淨分依他。亦名圓成實性。言今依前門。指前常無
常門中。兼取無常法淨分依他無漏現種。藉眾緣生
起。故云種從緣起。


言意顯能證無我理故者。重解經中知法常性二
字也。


言乃能了知二我為無者。解經中知法無性二字。意
顯能證者。問三性次第云何。若依先證如。後斷惑者。
何故論解無間解脫。斷惑證真心別故。若先斷惑者。
何故論云。非證見此圓成。而能了得依他起。答由數
修習勝二空觀。令無漏種熏習力強。此智生時。惑障
不起。遂令永住不生法中。任運證於一真法界。即此
物名真。見道中若說證時。都無前後。後得智中。倣法
範儀。說有次第。若說真見。初是無間。次即解脫。後乃
勝進。故說無間斷惑。解脫道中。證於滅理。及除習氣。
[021-0653c]
若說後得。即先證真如。方能見彼依他起。如幻事等。
於本智中。以達遍計所計空故。故論云。無分別智證
真如巳。後得智中。方能了達依他起性。如幻事等。即
先證而後達也。先斷後證。約真見道論。先見圓成。後
依他起。約相見道說故。問無始時來。緣自相見。如何
後得方說了達。答無始時來。二執俱故。雖緣自境。不
覺境空。如逢市人不識名字等。故論云。雖無始未時
心心所法。巳能緣自相見分等。而彼我法二執常俱
行。不如實知。眾緣所引。自心心所虗妄變現。


言依他於善友等者。解經中法位。即是地前一劫。有
漏三慧聞熏。令報身種子氣力漸盛。乃至初地初起。
十地漸修。果位之中。名覺滿也。即四親近行中。親近
善友行等。四勝力中。善友力也。


言今為眾生等者。由佛了知三性。自證一乘。方能令
眾生趣證也。


言今此依他等。通難。問上說一乘通理及智。云何以
真理。重顯一乘耶。答疏云。今此依他等。


言由斷有漏依他等者。顯初權後實之意也。遣於我
法二執。證涅槃菩提二果。


言由了依他等者。配三時教也。第一時說有者。設有
於依他。不言遍計。第二時中說空教。所言空於遍計。
不言依圓。第三時中方說真實。


言今三俱者。第三時中。三教俱說。故名真實。問三中
二乘如何名真實。答四十年說小乘。皆隱密說。大乘
[021-0654a]
顯了說。十二年前說有。隱密說空。今靈山會顯了說
有。顯了說空。第三時中總說故。名真實也。


言三性之義如別者。唯識論中。解三性義。十二門分
別也。


經言天人所供養亦說如是法者。亦說一實稱可
眾生。故名安隱。


言經雖示種種道者。開權也。其實等者。顯實也。亦同
下文以種種法門宣示於佛道。又同前更以異方便
助顯第一義。


經言知眾生諸行。疏解總句心行相也。知字通貫下
諸句。


言或勝解者。問眾行何智力知耶。答諸行初為心也。
行相是總句。此解諸行。即眾生之勝解也。如來勝解
智力。知於諸有情淨與不淨。勝解差別。如實了知。淨
令增長。不淨令離等。樂三乘等行。名淨勝解。樂煞生
等。名不淨勝解。


言心所念等者。知別句各各趣向。不同遍趣行智力。
知眾生有。於一切苦。能出離行。皆如實知。


言業力者。一切眾生自作業。自受果。佛自業智力知。
言欲力者。起希望愛樂。佛勝解智力能知也。


言性力者。於諸有劣中。如界部分差別。如實了知其
根性。於彼彼趣入門。無別教受。如應安立。亦即大論
四種界也。一本性住種性界。二習所成界。三可對治
種種界。巳種解脫分善。四不可對治界。謂無種姓人。
[021-0654b]


言精進力者。有云。向處非處智力中收。以處非處智
力寬故。佛法正因名處。外道邪因名非處。等字之中。
等取自業智力。或由眾生精進。感得善果。由行惡行。
感得惡果。此是處非處智力行相。如來能知。名之為
力。二云。或精進力等。等取信及念定慧。意言精進力
即是力。以種性體。即五根也。精進是五根一數。故言
體即性力。前解欲性精進三力各別。後解精進力即
性力。性力即五根。精進力不別。


言下力者。將下力字。貫通上力也者。不屈伏義。


言前未來佛等者。問何故前來佛唯說悟三性。不說
知眾生根。此現在佛知眾生根。不說悟三性。何也。答
疏言。互相影顯故。初權後實。義皆同。


經言今我亦如是宣示佛道者。此一唱經文。配為
說實也。問種種法門一句似說權。何故說實說權耶。
答有云。種種法門者。序品之中。雨華動地。菩薩問答
意。徒宣示於佛道。或種種法門者。四十年前說。權教
也。宣示於佛道者。正是會權入實。正是說實也。


言我亦是釋迦同等者。前長行中。亦無釋迦。同彼之
文。此間科。但是疏主體彼經意。言釋迦同也。三世佛
先權後實。說法皆同。莊嚴論中。由三義故。一切諸佛
三身平等。一由所依同故。一切諸佛。法身平等。法界
無別。二由心同故。一切諸佛。生身平等。同佛心無別
故。三由業故。一切諸佛。化身平等。同一所化故。今言
同者。即是業同。化不定性。權實同故。所以經言。今我
[021-0654c]
亦如是。教主同也。安穩眾生者。意用以同種種法門
者。開三同。宣示於佛道。顯一同。我以智慧力。智力同。
知眾生性欲者。觀根同。方便說法。設教同。皆令得。利
益同也。且如根未熟。聞少即歡喜。若大根熟。聞大即
歡喜。三乘各稱其根。名皆歡善。歡喜不一。名皆。皆者
俱也。


言請念等。請即諸天請說。念即示相思惟也。權方即
權誘也。


言般若經說等者。緇州以五門辨。出體釋名。得人相
五攝癈立。且總名者。梵云。般遮斫蒭。般遮者。此云五
義。斫蒭者。此云行盡。斫者行也。蒭者盡也。謂於境行。
盡見諸色故。傍從於此。飜名為眼。非是正釋。眼者照
燭義。體用相當。依唐立名。五者數也。帶數釋也上解總名
下解別名


言一肉眼者。今取根是眼。不取識是眼。決云。肉謂業
異熟色。肉即是眼。持業釋。章敬或即可見彼塵名肉。
能依色根。依彼肉之眼。名肉眼。依主釋。


言非於定生者。顯是業所招感也。


言四大所造者。潞府兼取能造四大。地火水風為性。
此解非也。今唯取所造色香味觸為性。不取能造也。


言長養者。有二長養。一長養。養瘦令肥。二養短令長。
名為長養。長養有四。一飲食。二睡眠。三梵行。四等至。
法苑云。長養類者復有二。一處寬遍。即前飲食眠。梵
行等至。二相增感。亦由於食及勝作意故。即是通心
[021-0655a]
心所。令明了故。今肉眠有前二長養。謂飲食睡眠。段
食是睡眠之加行。故名長養。如阿那律。不睡喪眼。由
不得長養故也。


言或異熟淨等者。此五色根。是第八相分。由先業力。
牽引今生。異時而熟。異類而熟。變異而熟。為異熟。異
熟即色也。問長養色與異熟色何別。答則云。一種是
色飲食等。資助所生。名長養色。從過去業所引起。名
異熟色也。


言二天眼者。有二。一者。生得天眼。從天身上。得名天
眼。此間之不取也。二者。修得者。決云。天名雖同。唯取
修得者。欲界六欲天南三洲。總許修也。四禪根本定。
名天眼。定起眼。天之眼依主。或即定□光潔名天。天即
是眼。持業釋。由坐得色界□。依此定力資益。依眼肉
根。能發天眼根。能見障外境。名天眼。


言斷於定障等者。疏主斷也。定障有二。一者。下劣受。
領納下地境。不欣上地定。二者。昏沈掉舉。據實而言。
貪等煩惱。總能障於定。故論云。此但迷事。依外門轉。
散位麤動。正障定故。此唯事觀心麤。不能伏彼迷理
之惑。及網俱生。但能伏彼迷外五塵起者。非能伏彼
與見俱生。


言修習所起者。顯不同肉眼業招感故。言雖是養四
大者。言長養者。即不取飲食睡眠長養也。簡要云。自
有禪定梵行。決云。因此修定。得名為長養。賀問天眼
通以慧為性。如何乃言。所造淨色為性。答由斷定障。
[021-0655b]
得上界定。依定引得天眼淨色。在於身中。然慧還依
天眼根生。名天根通。亦不相違。


言觀事有等者。觀事有慧。對根本智緣有。此名觀事。
對觀空名有慧事。亦是教。慧眼為本智。法眼謂後得。
後得智有二。一緣理後得。變影緣如。二緣事後得。今
取一乘緣事者。名法眼。通緣一切。若色若心。佛身百
四十種功德。一切事法。皆能觀也。亦云。是後得智。能
緣百千教法。即名法眼。緣理者。慧眼收此二。俱慧為
性。


言四慧眼者。唯根本智緣勝義諦。證二空理。名慧眼
也。章敬云。案經文。先慧後法。疏引文倒也。


言因積而果者。三大阿僧祇劫。名因積。而果圓也。


言攬前四者。攬前四。通名佛眼。離四外更無別體。問
肉眼天眼。是有漏法。如何名攬四眼。名佛眼。答攬名。
不攬體也。問何以佛位中有肉眼。答佛位中有前十
五界。捨無常色。權得常色。從無漏五根種子生現行
也。問佛位中如何有天眼。答佛位天眼根。由定所引
淨色為性。辨云。六度之所感故。故於果中。得攬前四。
勝劣全別。但攬於名。故無有失。


言龍樹等者。問如何攬前四。總名佛眼。答疏云龍樹
等。龍樹菩薩造大智度論。釋大品經。說五眼義。喚大
海。作天池也。天池中無四河名。四眼至佛位眼。無餘
四名。四河未至天池。名字各差別。流入天池。總名大
海也。四眼未至佛身。名字各各差別。流至佛身。通名
[021-0655c]
佛眼上辨名了。下出體也


言初二體色者。業果定果二俱是色。牟云。然肉眼根
諸宗各異。順世外道。清淨四大。而為其體。勝數二論。
以火空地水風。如次為眼耳鼻舌身根體也。大眾部。
肉為體。若經部師。次實極為體。一說師。有名無實體。
若大乘宗。自有二說。一難陀師。以識種為體。二護法
義。以能造所造淨色為體。於中分三。一唯種。二唯現。
三通二。為正。故對法云。眼根者。謂曾現見色及彼種
子。二天眼以定所起四大所造淨色。為性。是通果故。
章敬問。因中肉眼天眼二。俱色為體。在佛果二體何
殊。答因位有殊。果無差別。


言次二體智者。通本後二智。法眼唯後得。慧眼為根
本智。


言後一通二者。只為佛眼。攬前四為體。故通色非色。
各二也。准疏意。通色及智。名為通二也。


言人等有肉等者。等字等餘四。四趣皆肉眼故。或即
是可見根塵。名肉。能依色根。依彼肉故。肉之眼。名肉
眼也。


言天等有天眼者。等字於三州人也。緇州云。人等六
欲天。及南三州人。得四禪根本定。皆能起天眼。以得
通故。屬天之眼。亦名天眼者。


言二乘有慧眼者。二乘證生空理。故有慧眼。二乘闕
種智。不立法眼。雖亦緣法少。故隱而不論。


言菩薩有法眼者。菩薩有彼種智。以百千教法。為所
[021-0656a]
緣故。佛有佛眼。由此說五。問若佛有法。即得名佛眼。
菩薩有法眼。應名菩薩眼。答佛眼唯佛有。從佛名佛
眼。法眼不唯菩薩有。從境立名。名法眼。問法不唯菩
薩有。法眼不名菩薩眼。天眼不唯天。何得名天眼。又
復天眼不唯天。尚得名天眼。肉眼不唯人。應得名人
眼。答肉眼通餘趣有。總故非人眼。天眼唯屬天定。故
名天。


言能照顯露等者。謂肉眼緣境。今言顯露。即是明緣
也。


言無障礙等者。即空緣也。或顯露。謂色無障礙。謂逈
色及空一顯色。


言二天眼能照隱顯者。天眼不假空。明二緣通。見隱
顯者。有無障色。


言照一切種者。後得智緣若色若是心心所法。名非
色。亦後得智緣若是真如。名非色。唯根本智緣也。


言法眼體慧者。法眼體唯是慧。更無別體。故合慧為
一。此一个慧眼體。亦攝法眼。故言法眼。體慧合為一
也。問般若經中五眼。其慧是根本智。法眼是後得智。
此二智體是慧。二智即別開。何故瑜伽論中。本後二
智。合說慧眼。答疏言法眼體等。又問二眼體是一。攝
法眼歸慧根。一種同是慧。何不攝慧歸法眼。答法眼
體是慧。理合攝歸法於慧眼。慧眼不緣法。所以不得
攝慧歸法眼。


言不同色眼境等者。問肉天二眼。俱是色。瑜伽論中。
[021-0656b]
即別開。法慧二眼。俱是智。何不分成於二眼。又問彼
此二拘色。即開為兩般。彼此二俱慧。何不開二種。答
疏言不同色等。一緣顯色。二緣隱色。意言教理二別。
不同一色。有隱有顯故。


言佛眼即等者。問般若經中攬前四眼。別開佛眼。何
故此經佛眼。不別開於四眼。答疏言。佛眼即前四等。


言或談因等者。此即第二解。唯三眼。即肉天慧。不說
佛眼者。且談因位故。略不說也。故知。彼論三眼之中。
具攝五眼也。


言一肉眼見一切等者。問一切色中。含隱顯色。障外
障內色。如何肉眼得見一切。答以彼肉眼中含一分
天眼境。一處說來。以天眼唯說緣生死境也。


言天眼見死此生彼者。問天眼只合見現在隱遠色。
如何得見未來生死。答神云。六通之中。天眼通即麤。
三明之中。天眼即細。亦名生死智明。體是慧故。能緣
生死。由生死智明。與天眼為門。引天眼緣未來生死
境。


言三慧眼見諸者。問何故前來慧眼觀理。此間慧觀
根性差別。答前是根本智。此是後得智觀根也。


言四法眼見一切者。言一切法。即一切法之真理也。
化度云。通因及果。一切皆見故。


言五佛眼見佛十力者。謂前五眼中。法眼是後得智。
能見如來百四十種不共功德。今言見十力者。取彼
法眼一分境為體。
[021-0656c]


言六智眼者。亦是後得智。了一切種事。


言七明眼者。能見自他諸佛光明。亦智也。


言八出生死眼者。唯見於理。是根本智也。初成佛時。
入三事涅槃也。


言九無礙眼者。有說唯見事。有說唯見理。亦通本後
也。


言十普眼者。簡要云。此約所證法身。遍周法界。能證
之智。亦遍無眼。故云普也。


言十中第一等者。問云何十中肉眼。兼攝五中天眼
耶。答天眼有二能。一見迷及隱顯色。二能見此死生
彼等。十中既言肉眼。見一切色。故知攝得一分天眼
境。以分從全。總名肉眼。


言此中第二是前五中等者。十中第二全攝。彼五中
第二分少。即是攝五。五中等二一分死此生彼境。


言此中第三九等者。五个眼。是前五眼中法眼也。
牟云。十中第三慧眼。見諸眾生諸根差別。唯緣根性
也。五中慧眼。唯緣真理。與前不同。此十中佛眼。見佛
十力。五中佛眼緣色非色。緣前四境也。


言或第四八九等者。此三眼皆取一分緣理處。第四
見一切法第一義。第八出生死眼。見涅槃法。疏言。第
九無礙眼。於理無礙。慧眼收。於教無礙。法眼攝。章敬
於此更三門解釋。一釋名。二次第。三依見。釋名前巳
解了。二次第者。初肉眼者。見近非遠。見麤非細。見明
非暗。見障內非障外。於用有闕。故修天眼。眼得天眼
[021-0657a]
巳。雖無前過。但見色中虗妄想。不見諸法實性。未出
生死。故修慧眼。雖得慧眼。於諸法中。無了知故。故修
法眼。雖得法眼。於所知中。由未周極。故修佛眼。三所
見者。智度論云。凡夫肉眼最勝者。無過輪王。能見百
由旬。二乘肉眼同凡夫說。菩薩肉眼如大品經說。少
者見百由旬。大者見三千大千世界。久持法華。肉眼
見三千界。亦見眾生善惡因緣。與天眼相似也。天眼
者。智度論說。凡夫修得天眼。見一四天下。小羅漢見
少千界。大羅漢見中千界。阿那律見大千界。少辟支
同大羅漢。大辟支任運見大千。菩薩天眼小者。見百
由旬。乃至最大菩薩。見十方無邊世間。及三世界。慧
眼觀知諸法實相。法眼觀事。佛眼觀一切若理若事
也。


言以佛眼觀者。今取般若經五眼中佛眼觀也。或是
自受用身居自受用土。或他受用身居他受用土。觀
見六道眾生。三根聲聞。貧窮無福慧。不修前五度。故
無福。不修第六波羅蜜。故無慧。無福故名貧。無慧故
名窮。


言十中佛眼者。問何不取華嚴經中佛眼觀耶。答疏
言十中佛眼。見佛十力。不見眾生也。


言不修福慧二因者。解經中我以佛眼觀。至無福慧。


言七種聖財者。謂信。戒。聞。捨。慧。慚。愧。由此七種資益
行行者。得到彼岸。名財也。人天七法財。施。戒。忍。勤。定。
慧。方便。資益有情。人天往來。亦得名財。不與七種最
[021-0657b]
勝相應。但求人天果報。順生死故。但名七法財。不成
度義。不名波羅蜜。但生得善攝。問既順生死。何名方
便。答修施戒等。求人天果。亦微有方便也。


言現苦沉溺者。佛眼觀見六道眾生。即是三根聲聞。
在六道之中。被現苦沉溺也。所以經言。以諸欲因緣。
墜墮三惡道。


言設求出要者。錯學亂行。經言。薄福少德人。眾苦所
逼迫。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墮三惡道。經言入生
死險道者。一切險道。不過二種生死。亦即是從地獄
出。當墮畜生等。天險不可昇。地險山川丘陵。王公設
險之以守其國。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謂天險其平如
坦。


言相續苦不斷者。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紀國云。
入生死險道。沈苦處。相續苦不斷。沉苦果。深著於五
欲。沈苦具。如犛牛愛尾。沈苦心。即同前來有惡之中。
由處俗塵。五欲沈沒。故不同。


言世間犛牛由自愛者。蕀㓨拘著尾。便不肯行也。遂
被獵師。於牛過處懸蕀㓨着。亦拘著尾。人向前煞。至
死不行。牛為愛尾。便喪其身。眾生為貪五塵。由貪墮
於惡道。


言藏身護尾者。糅云。藏身迷覆之義。以貪迷覆於尾。
護惜於尾。遂被煞之。犛牛早知是尾害身之本。即合
棄尾而存身。眾生早知身是輪迴之因。即合早生猒
離。刀上有蜜。不可愛甜。毒草有華。不可著。食中有毒。
[021-0657c]
不可喫。獸前有珠。不可取。羅網之鳥。恨不高飛。吞鈎
之魚。恨不忍飢。鳥由食以形。人由財以喪命。人為財
死。鳥為食亡。性性為酒喪其身。蜯蛤為珠喪其身。犛
牛為尾喪其身。眾生為貪愛故。失却此身。失却人天
身。便沉惡道。牟云。牛喻眾生。愛喻傍心。即貪心故。遂
喪於身。眾生貪五塵。遂沉於惡道。又傍心貪於尾。遂
乃煞其身。彼此之生愛心。故沈埋於惡道。弊財也掩也
二字。皆竪道也。


言西南夷者。若約別名說。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若約
總名說。四方名四夷。故名西南夷也。


經言不求大勢斷苦法者。金色三十二。十力十八
佛。及與斷苦法。三乘無漏聖道。名斷苦法。又聲聞人
七方便。緣覺四十四智七十七智。大乘人地前資加
二位。見道修道。


言深入諸邪見以苦欲捨苦者。且見迦葉三人事火
龍及行苦行等。紀國云。不求大勢佛者。迷緣良。及與
斷苦法者。與迷良藥。深入諸邪見者。入苦緣。巳苦欲
捨苦者。起苦行。為是眾生故者。慜苦人。而起大悲心
者。拔苦意。


言佛有神通等者。佛有度眾生勢力也。


言以智慧等者。佛有與眾生斷苦之能。眾生不能求
佛斷苦之法。名而起。


言不求趣等者。只是眾生身中二空智。與眾生說。令
依此修行。故名佛與。
[021-0658a]


言翻墮外道等者。即外道持鷄狗戒。編臥蕀五熱炙
身等。解經中深入諸邪見。


言所以六年者。問眾生著邪見。如何不出生死。答疏
言六年等者。


如狗逐塊等者。狗如外道。塊喻苦行。行於苦行。如狗
逐塊。當來苦果不斷。如塊來打一般。苦因即苦行。苦
果即三途。一塊去而一塊來。苦因畢而苦果至。


言師子者。喻佛弟子斷彼惡見。名為逐人。苦果不招。
名為非塊。入同集諦。咬人而塊自不來。斷集因而苦
果自滅也。


言思起因行者。問前云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是
其得果了。如何今時更思起於因行。答此說過去。為
十六王子時。其實早巳成佛。示居因行。起大悲心。而
教化也。故無有過。即同維摩云。雖得佛道轉于法輪。
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意言即彼王子示居因來。以壽
量品經驗之。又云。大悲心名因行。即指今生化相。起
此之因。是悲心。即示八相等。皆化相。示起因行也。又
云。佛昔為凡夫時。見眾生處難。自思行行。果滿方救
故。


經言為是眾生故者。故字意深也。何深意也。意言見
一切眾生有異故。即是經言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
法等。又言。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又言。薄德少福
人。眾苦所逼迫。又見一切眾生無善故。即是經言。見
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又云。於千萬億劫。不聞佛名
[021-0658b]
字。又言。斯人尠福德。不堪受是法。見一切眾生有苦
故。苦欲界生老病死。五苦八苦。色界壞苦。無色界行
苦。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云云。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
心。成所作智。而起化身。於兜率宮。降下閻浮。於王宮
生。八相成道。名起大悲心。亦同中周言。長者聞巳。驚
入火宅。又云。是時其父還來歸家。又如象王在圍不
顧其難。待男女出。後方自身出也。又如時富長者。於
師子座。見子便識。心大歡喜。即作是念。疏主科云。思
起因行。即是八相成道。七年作嬰孩等。故云為是眾
生故。


言有此二緣者。解經中故字也。一見現苦沈沒。煩惱
增多。二設求出要。而行邪行。故言見眾生。有此二緣。
此牒上近聞。又云。牒上無善有惡。名二緣後解勝也


言得果巳思者。問前言思起因行。未審得果巳否。答
經言。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是果也。不唯觀樹。兼
經行也。故名亦也。


經言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者。如是者指所思事
也。紀國云。我始坐道場。思惟處。觀樹亦經行。思惟相。
於三七日中。思惟時。思惟如是事者。思惟事也。


言觀樹喜自等。此樹本名畢鉢羅樹。其莖黃白。枝葉
青翠。如來此樹下。證大菩提。名菩提樹。此樹初生即
小。後漸長大。聳幹枝葉扶疎。清涼蔭覆。如來因位之
時。有菩提種子。在本識中。如樹子在土中。漸漸生長。
從初地至二地。乃至十地。成等正覺。漸漸圓滿。從微
[021-0658c]
至著。由如此樹。我今得道。故觀樹喜自道圓自利也。
章敬云。觀樹經行者。西域記第八說。菩提樹北。有佛
經行之處。如來成等正覺巳。不起于座。七日寂定了。
起至菩提樹。菩提樹北。七日經行。東西往來。如經布
絹。故名經行。行十餘步。異華隨迹。後人於此。疊塼為
基。高三尺餘。經行處北。有大精舍。中有佛形像。舉目
上望。昔者如來於此七日。觀菩提樹。目不暫捨。為報
樹恩。故此瞻望。疏中三釋。初解順同觀樹意。自道圓
思樹恩故。牟云。枝葉茂盛樹之圓。三增祇劫。修習果
圓。經行往來。名修。還起救此。據實報說。若依化相。六
年苦行等。名為果圓。


言又觀樹心凝者。根本智證真如。名心凝妙。經行即
後得智。想化羣生。垂形六道。教化眾生。一切諸國土。
無剎不現身。往來處處教化。如經行相化羣生。樹身
不動。表本智證於妙理。經行不住。表往來利生。


言又觀樹想蔭者。如樹蔭物。能施化。如樹枝葉。依樹
能蔭。樹下眾物。表大悲心䨱陰四生。


言經行思施福慧者。佛樹下經行往來。表將彼福慧
十方散施均布之義。是所化思。彼所化之生。而行行
也。名經行也。


言諸經說佛等者。因說佛成道。觀樹經行。便生起得。
向下疏文。諸經說成佛巳後說法時節。各各不同。此
經三七日。


言彌沙塞者。梵語。此云化地部。即五分律主名也。彼
[021-0659a]
說佛成道後七日中。自受四禪八定三昧樂。由未說
法。與十地經同。十地經只言。成道後第二七日說。表
知第一七日不說。


言為令者。問如來出世。本為化生。何故成道自受法
樂。答疏言。為令眾生等。令一切眾生作念。佛尚自愛
所證之法。不肯說。將知此法殊勝也。


言律及薩婆者。言律者。即四分律。薩婆多。即就六七
日。受解脫樂。後方說法。問何故六七四十二日。遊諸
法門。以自娛樂。不說法耶。答一謂待五人根熟。二謂
令於佛法生尊重。詳而後說。三滿梵王本願。梵王願
佛成道。要先請說。章敬云。具有四因。疏顯三義。又兼
前十地。即是四因。


言又有說夏安居竟方度五人者。即婆沙論一百八
十二云。佛於迦栗底迦月旬半八日。度阿若憍陳那。
又釋律論云。佛與五比丘。四月十六日。結前安居。夏
中不得聖道。過一夏。於八月八日。憍陳如忽然見法
也。


言十二由經者。即一年不說法也。智度論等者。即計
三百五十日周。十二由經至第二年也。


言此諸部等者。此皆窟外窟內結集。宜見各異。不可
和會也。


言然今大乘者。經言。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初則
思起因行。後得果巳。思惟如是事。思惟如是事中。思
惟一切眾生現苦。沉溺煩惱增多。入生死險道云云
[021-0659b]
又於三七日思惟。設求出要。而行邪行。不求大勢佛。
又思惟云。我本來為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第一欲
擬頓授與眾生佛果。神通智慧。不教行行。便交取佛
果菩提得否。思惟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
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類。云何而可度。火宅喻思
果化。思而不設。阿耶孃憐兒不交讀書。便擬作牽相
得否云云。第二思與說大乘教。若有聞法者。無一不
成佛。交聞經作佛得否。答不得。經言。若但讚佛乘。眾
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云云。乃至我寧
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問却入涅槃得否。答巳張不卸。
覆水難收。羞刀難入筲。第三遍。又思尋念過去佛。所
行方便云云。初思頓授與智慧。十方佛不喜不出來。
又擬說大乘。十方佛亦不現。又更思惟說三乘法。作
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一時出現。歡喜讚歡。梵音慰
喻我。善哉釋迦文。第一之導師。得是無上法。隨諸一
切佛。而用方便力。獨好不如眾醜。


言此說通行者。問法華十地。俱是大乘。何故十地經
唯一七日不說法。法華三七日不說耶。答疏言。此說
通行等。問提謂經中。亦說三乘得果。何不名通行法
輪耶。答彼無三轉十二行相也。


經言我所得智慧而可度者。紀國云。此明所思有
三意。初二句思惟藥深。凡夫以三慧不能知故。即同
我身手有力云云。次二句思惟病重。後二句經。如斯
之等類。云何而可度。類者即流類。如世人言。是何色
[021-0659c]
類。即是如斯等類。此二句經結也。


經言爾時諸梵王者。初禪梵王輔梵眾。兼上界梵王。
名諸也。


言大自在天者。摩醘首羅天也。梵云莫醘伊濕伐羅。
此云大自在。即第四禪色究竟也。


經言眷屬百千萬。問靈山會上。寧容爾許聽眾耶。答
報化雙彰。故容爾許。如下涌出品。爾時佛以神力故。
見諸菩薩無量百千萬億國土來者等。若不爾者。極
相違。若爾。結集羅漢。如何得知靈山說法列眾。有爾
許人。答一曰佛加之。二云。此等羅漢。皆是不愚法。信
佛言故。信報化故。亦如涌出品菩薩。佛力所加。展轉
信故。


言今對三乘等者。問如來說法。何故事須待請。答疏
言。今對三乘等。若唯菩薩。不假待請。無問自說也。今
對三乘。必須要請。如彼洪鍾有嚮。必待扣而方鳴。佛
有法深。須待請而方說。若無請而說。企意難生。攝云。
為令請者生福故。故十卷金光明經說。請轉法輪。能
滅謗十二分教罪。


言四天王奉鉢者。四天各獻一鉢。初獻金鉢。次獻銀
等。佛不受。後獻石。或云瑠璃。世尊方受。合四為一。此
四天王各見佛受自鉢。


言佛初不許者。淨云。梵王初總相請。不言說大說小。
佛初答云。佛法甚深。眾生根鈍。違請不說。再三請說
三乘。世尊方乃許。智論說。初請說大乘。佛不許。後請
[021-0660a]
說三。佛方許故。問梵王何知三乘根異。答二義。一者
多是菩薩梵王。二者縱是實報。頻見佛出世請說。所
以知也。以彼梵王壽命六十个增減劫。於第九劫見
釋迦。第十劫減見彌勒。


言然下大通等者。問何須天請。答二意。一者。外道多
事梵天梵。天既請轉。外道亦順隨故。二者。以天勝故。
舉勝例餘請。天請因果。知請轉法輪。得大梵福故。又
初出家。門徒成就故。


言彼舉勝者。何故大通佛唯梵王請說。釋迦即通諸
天請耶。答疏言彼舉勝等。問何故大通佛有子請說。
此釋迦無耶。答章敬云。大通佛有十六王子請。先請
也。釋迦佛成道夜。羅睺始生故有異也。


經言若但讚佛乘等者。法華一乘如舟。舟能運載於
人。亦能傾覆於人。沉沒於人。眾生善根巳熟。聞大乘
生信。得成菩提。若眾生根未熟。為說大乘。毀謗沈淪
生死。同第二周。若人不信毀謗此經。即斷一切世間
佛種。順行速出。誹謗永沈。我若說大法。必謗。則必墮。
墮則無益於眾生。不如不說法。疾入於涅槃。


言以諸眾生處等。即是出家外道。生邪見故。沒沒無
暇。頓能悟大乘法。經言。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
墮三惡道。


經言尋念過去佛者。問釋迦既尋念過去佛。佛佛歡
喜否。答心事相知。故歡喜。經云。作是思惟時。十方佛
皆現云云。十方佛同病相憂。致使知此。
[021-0660b]


言釋迦姓者。糅云。有二義。一在家作輪王之能。二出
家有作佛之能。相國云。劫初之時。未有君長。眾推有
道德者。以為斯契。共立為王。號莫訶三末多。此云大
等意樂。大眾齊等。樂立為主也。即佛之高祖。以嫡相
承。曾無輪墜。共讚能二希。因斯遂姓釋迦也。亦有說。
昔有國王。正朝之日。問男女曰。汝今富貴因於誰人。
長子次子。答王曰。我今富貴。皆因於王。唯最小者言。
自是我合富貴。不由父王。王怒罸令出國。於空曠絕
人遊往之處。王子至彼。未經多時。舉國人眾。皆來奔
臻。空却父王。後鬱為強國。父王後命子令歸。王言。我
子能仁。能仁之姓。從此而興。佛是彼種。云牟尼寂號
者。有二義。一謂能寂照生死惡法。二能證得涅槃圓
理。故名寂也。姓號雙舉也。故言釋迦牟尼。釋迦姓。唐
言曰能。牟尼唐言曰寂。寂而仁字。盡是唐言。據此間
道理。即合道善哉釋迦。善哉釋迦仁只緣呼。不得穩
便。所以文字替仁字。故言釋迦文。文即仁也。


言法爾隨喜者。皆合言善哉。此上十方贊釋迦也。次
二句勸隨諸佛。而用方便力。隨過去佛方便力也。


言如音訓者。疏主自有經音一卷。別行也。


言引巳為證者。問十方佛既讚歎。勸說三乘。未審一
切諸佛。自家說三乘否。答經言。我等亦皆得一□等。
欲擬勸他。先須自作也。


言歸真實以不定者。問十方佛皆具說三乘。是何意。
答經言。小智樂小法至諸果。又云。我此九部法。至入
[021-0660c]
大乘為本。又云。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


經言雖復說三乘但以教菩薩者。結歸說權實意也。
經言。舍利弗當知我聞。至南無佛。諸聞之敬讚。聞釋
迦佛。既蒙化十方佛讚勸。豈不却酬答。俗語云。得他
一疋絹。還他兩疋綾。釋迦佛却讚。經云。舍利弗當知。
我聞聖師子。指十方佛。為聖師子。深淨微妙音。即是
前十方佛讚歎聲也。前蒙十方讚言。善哉釋迦文。此
却答云。喜稱南無佛。


言正言納慕。亦言納莫。此云敬禮。若言伴談。或言伴
題。此云禮拜。舊云和南訛略也。所言禮拜。只是釋迦
佛讚歎化佛。稱南無諸佛。未必要須禮拜。


言思順彼行者。有二思順。一則思順十方佛權。經言。
復作如是念。如諸佛所說。二則思順十方佛。出於濁
惡世。經云。我亦隨順行。


言既遇良緣等者。思者佛思也。有說。一思字屬佛。生
屬眾生。思彼所化之生處乎濁劫中。二佛自思身。生
在濁劫。如何不以先權後實法教化眾生。即是不得
於時山梁雌矯云云。不是未生。而名思生取前解


言婆羅痆斯者。痆音如點反瘡痛聲也。無歒對故不翻。
婆沙云。此是阿名也。去河不遠。建立波羅奈城。從河
得名。齊州三藏此明仙人初住於此。波羅奈者。初小
義。痆斯者仙住義。亦名仙人墮處。若准大集。即名住
處。或因墮而住。


言中印度等者。五天竺國之正中。西域記第七卷云。
[021-0661a]
波羅痆斯國。周四十餘里。國大都城。名波羅奈城。西
臨殑伽河。長十八九里。廣五六里也。


言畋者徒年反。獵之異名。取禽獸也。易云。可以畋。可以
漁。高曰原。下曰澤。川中無水曰澤。


言挾獵者。簡要云。挾者施功義。若欲獵時。先舉兵施
功巳後方獵。故名挾也。牟云。有二義。一李奇云。天子
出兵五挾步獵名挾也。二顏師古云。以繩穿木為欄。
遮止禽獸而取之。曰挾。


言燎音力召反爐照也。亦力小反亦云霄田也。放火也。郭
璞云。江東呼獵為燎。即夜獵也。車載爐。爐如風爐。爐
中著火照夜獵。名燎也。


言飛矢。放箭也。


言徒屬者。無親曰徒。有親曰屬。徒者同類也。屬即父
母兄弟等。


言斯辰者。如泣傷至晨者。食時晨。或辰盡一日。日辰
食時。乃是合煞。即食時名晨。或晨者盡一日。命終此
日晨也。


言充膳者切時戰反。食也。


言王善其言者。善由用也。


言誰不保命者。保由重也。


言吾王等者。一者自歎。自身不久即死。更不經日即
死。名死無日矣。二者。恨王死無日矣。意道何不早死。


言告急菩薩者。有言。急告寫錯也。勘西域記。急告是
也。
[021-0661b]


言未形之子者。胎子未有形貌可見。故曰未形也。


言馳觀者。奔也走也。


言不誠者。誠由信也。


言何遽者其踞反。急疾速也。


言王聞嘆曰者。智度十八云。說頌曰。我實是人身。名
曰人頭鹿。汝雖是鹿身。名曰鹿頭人。以理言之。非形
為是人。若能有慈愛。雖獸實是人。我從今日始。不食
一切肉。我以無畏施。且可安汝意。所言王者。名梵摩
達王也。


言慈育之心者。慈者愛也。育者生也。無愛生之心。


言即以其林者。散木為林。


言藪者。澤無水曰藪也。爾雅言。十藪云。魯有大野。晉
有陸。秦有陽[邱-丘+夸-ㄅ+万-一]。宋有孟津。楚有雲夢。吳越之間有具
區。齊有海隅。燕有臥郊。鄭有圃田。周有焦使。


言一切義成者。初生之日。諸國及天龍等。貢獻於王。
王曰。我兒與一切眾生為義利。在家為輪王。與一切
眾生為義利。出家為法王。亦與一切眾生。為生利義
也。


言忘身殉者。侚求也。殉葬也。亡身求法。不惜身命。


言家族三人者。家宗也。宗尊也。廣雅云。家由本也。楚
詞云。同姓曰宗。異姓為族。族即如王郭當家相似。今
言家族者。即約同姓說。據實。同姓異姓總得名族。如
言七族。上三世下三世并自身。即七族。若更兼異姓
相知。即九族。今約七族說。同姓者名族。三人者。十力
[021-0661c]
迦葉。䟦提。摩訶男。舅氏二人者。即陳如。頞鞞也。


言內則叔父等者。問師子頰王有四子。淨飯有二子。
悉達多。難陀。甘露飯王有二子。摩訶男。阿那律。據此
摩訶男望悉達多。是堂兄弟。望淨飯王。是子姓。何以
言叔父伯舅。答此依書史中。諸侯儀禮。天子以同姓。
諸侯長者為伯父。少者為叔父。以異姓諸侯長者為
伯舅。少者為叔舅。今十力迦葉等。望淨飯王。如古之
諸侯儀禮。同異姓者。故稱叔父伯舅。此伯內說。則叔
父伯舅。若約外說。即君而且臣也。


言銜命者。銜由承也。


言受乳糜者。糜即粥也。本行經說。爾時菩薩六年滿。
至春二月十六日時。內心思惟。我今不應不食證阿
耨菩提。我今誰邊求美好食。食巳證取阿耨菩提。菩
薩思時。天子知心。往詣善生女持主女二人邊。苦告
之言。汝若知時求食。食巳欲證阿耨菩提。汝等今可
為彼備辦之。是時二女聞巳。喜不自勝。速疾集聚一
千牸牛。而搆乳。更飲五百牸牛。五百牛乳。飲二百五
十。二百五十牛乳。還飲一百二十五。一百二十五飲
六十。六十牛又飲三十牛。三十乳飲十五牛。後搆下
十五牛乳。而煑乳糜。其彼二女煑乳糜時。現種種相。
或復出於滿華瓶相。或現功德河水淵相。萬字功德。
千轉輪斛。飲牛象王魚大夫。帝釋梵王。或上或下。高
一多羅樹等。現如是相貌巳。善生觀瞻巳。作如是語。
希有希有。是難得此乳糜而食。彼人食必當證甘露
[021-0662a]
妙藥。即將金鉢蜜和乳糜。向尼連禪河浴巳方食。即
棄金鉢河中。菩提樹下。證大菩提。鉢即龍王收之供
養。帝釋奪之。別抄說也。


言捐功者。捐由棄也。


言猖蹶人耳者。蹶者失却。即唱狂顛蹶也。


言遁者。遁由隱也。


言曾磣切者。磣字。牟云。土邊作初朕反甚也。無名邊作
者也。


言鬱頭藍子者。智度論云。陀羅似仙人。此言猛盛。當
時太子欲六年苦行時。先於鬱頭藍子所。學非想定。
知非想定不究竟。捨之而去。鬱頭藍子語菩薩曰。汝
決定成佛。願相救度。菩薩辭之而去。又至阿藍迦藍
所。亦爾後成佛日。思之欲度。空中有聲。告曰。命終巳
來七日。西域記云。佛坐東度莫河池。至大林中。有大
石柱。是外道入定。乃發惡願處。鬱頭藍子既具五通。
坐得非想定。摩竭王特深崇敬。每日請於宮中供養。
外道凌空而往。王出遊云。令一小女承旨。瞻仰如儀。
大仙至巳。平捧而置座。既被女人染著。起於欲想。退
失神通。飯訖言歸。昇空不得。遂詭謂女人曰。國人願
覩聞之久矣。外道從門履地而出。林間宴坐。心馳外
境。聞林間鳥囀及池魚鱉聲。情散心亂。乃發惡願。願
我當來為暴惡獸狸身鳥翼。食彼生類。既發願巳。忿
心漸息。懃求須臾。復得本定。不久命終。生第一有頂
定。壽命八萬劫。天壽畢巳。當果昔願。得此弊身。煞諸
[021-0662b]
魚鳥。作無量罪。墮三塗獄。


言阿藍迦者。訛也。正云阿羅茶。此云逢遇。問初成道
者。何不說耶。至三七日。方生悔根。答妙音云。初得法
時。受重法故。多日思念。尚不及起求飲食之心。況能
起心。為他說法。又云。佛初成道。未建立三聚差別。未
知所應化導等。


言身瑩者。或作鎣飾。


言心期巳退者。本擬出家。金時不轍。名巳退。或云巳
返也。


言五人忘制者。婆沙云。爾時五人忽遙見佛。遂共立
制。彼喬答摩懈怠多求。狂亂失至。空無所獲。而今復
來亦相呼誘。我等宜各勿與言談恭敬。問信但敷一
坐。任其坐與不坐。爾時世尊漸行近彼。威德所逼。令
捨本期。不覺一時從座而起。趍走迎逆。合掌歸敬。於
中或有敷座者。或有取衣。或取佛鉢。或取淨水。或有
淨足。佛作是念。如是癡人。自立制約。須臾還破。


言又經云釋迦過去者。度五人緣也。往昔閻浮提有
大國王。名設頭羅健客。國人飢伇。欲得鯉鳥肉食之。
即差王捨位。發願為魚。投水而死。為大魚身。食者皆
愈。經十二年。翻覆食之。竟不能盡。時諸眾生食魚肉
巳。皆生慈悲心。命終之後。並得生天。爾時王者。今釋
迦是。五人先食者。陳如等是也。


言五人中者。一陳如。二十力迦葉。三頞鞞。四䟦提。五
摩訶男。問五人為復一時悟道。為復先後。答案五分
[021-0662c]
律。彌沙塞律云。陳如初悟。頞鞞十力迦葉次悟。䟦提
摩訶男二人後悟。婆沙云。陳如見諦時。餘四人在四
善根位。


言安居畢者。八月八日。方得道跡。


言諸法寂滅相者。即是真如法也。


言不可宣者。論云。假智及詮。不得自相。唯於諸法。共
相而轉。


言無名相法等者。乃是強以名字說。但令因詮悟道。
非體可說。就有為依他。尚非名言可得。況圓成真理。
而可言宣。故涅槃云。是大涅槃。強而立名。


經言是名轉法輪差別名者。是佛寶所轉四諦法。
名法寶。陳如等五人得聖果。名僧寶。所以疏言三寶
遂興也。


言俱舍論第二十四者。問科中既明婆沙。寧引俱舍。
答梵云阿毗達磨俱舍。此云對法藏也。今對法論。即
大婆沙。所言藏者。彼之堅實殊勝之義。今取彼義。以
成此論。故云俱舍。對者是慧。能對觀四諦。能對向涅
槃。故論彼云。淨慧隨行。名對法。及能得此諸慧論。攝
彼勝義。依彼故。此立對法俱舍名。簡要科云。初一偈
解異名。後一偈敘輪處所。疏中意正要後一偈。初偈
相從來。緣彼初偈是法輪異名。所以引來和會也。


言所說者。問梵輪有何以名。答有三異名。一名為沙
門。二名婆羅門。三亦名梵輪。問何名梵輪。答真梵所
轉故。且初句云。所說沙門性者。指俱舍論文也。問疏
[021-0663a]
中總未說。如何言所說。答俱舍中前文。解沙門義。初
二三果。總名沙門。緣向前說了。向後徵云。所以沙門
何性。答淨道是沙門性。問沙門有異名否。答有便引
所說沙門性。亦名婆羅門。亦名為梵輪。真梵所轉故。
問此中說法輪義。何故引說沙門性。答彼論釋云。諸
無漏道。是沙門性。懷此道者。曰沙門。沙門者息惡義。
以能懃勞息諸惡法故。法菀云。惡體不起。名息惡。惡
即息。若能息名息。息是聖道。所息即惡之息依主也。若
無漏智起。能息煩惱。有損壞義。故說沙門性。便是法
輪義相應也。如今師僧名沙門者。行沙門因也□沙門性


言亦名婆羅門者。意道前說沙門性。亦得名婆羅門。
若同人問。相向上說。沙門剃髮。婆羅門長髮不出家。
若約義論。一種也。息惡名沙門。淨行名婆羅門。無間
道名息惡。解脫道名淨行也。沙門息煩惱也。婆羅門
名無煩惱也。所以說沙門。亦名婆羅門上二句約法體說


言亦名梵輪者。約能輪人說。即前淨行及沙門性為
所說。所輪之法。推功歸本。誰為能說。誰為能轉。答即
如來真實梵王。為能轉也。故名梵輪。


言真梵者。問如何喚佛為梵王。答疏言。真梵所轉故。
如來與無上梵德相應。名梵也。所轉法輪。名為梵輪
也。問何名真梵。答梵謂慈悲喜捨。凡夫二乘所起四
無量。不能真實拔苦與樂。但名假梵。不名真梵也。如
來所有四無量者。真能拔苦與樂。故佛獨名真梵也。
[021-0663b]
亦同瑜伽第四云。若有漏修四無量成大梵福。若無
漏修四無量成如來。如來是真梵也。真梵雖通三乘。
意言疏中唯取為真實梵王。名為轉也上解輪異名下說輪處所


言於中唯見道者。問前來沙門婆羅梵輪。三名雖別。
與法輪體無有二。總名法輪。若爾。三道之中。在於何
處。答疏言。於中唯見道。說名為法輪也。簡修道無學
道。故置唯言也。


言說名法輪者。問何名法輪。答婆沙一百八十二云。
此輪是法所成。法為自性故名法輪。如世間輪金所
成故。金等為性。名為金輪。鐵所成故。名為鐵輪。以法
成故名法輪。或可此輪能治非法輪故。名法輪。非法
輪者。謂布刺拏等六師。所轉八邪支輪。名非法輪。問
何故唯取見道。名法輪耶。答婆沙師以見道中所轉
法輪。有速疾等五相似世間輪故。唯依見道。立法輪
名。若修道無學道。不具此等相也。


言由速等似輪者。謂此見道所轉法輪。有速疾行等。
五種之相。如世間輪。名法輪。婆沙師義。等字等餘四
義也。


言或具輻等故者。此妙音尊者義。等字糓輞上解頌了。下解
長行


言即於此中者。相國云。即於此真梵所轉法輪中。唯
依見道。立法輪名。此婆沙師。許沙門性通三道。總名
沙門性。若言法輪。唯在見道。不在修道無學道。又大
法輪者。須具轂輻輞三圓滿義。唯八支聖道則有也。
[021-0663c]
餘七覺支十無學智。則無圓滿義。所以唯依見道也。


言世尊有處說法輪者。即鹿野菀中名有所說。


言如世間輪者。四个字。疏本有無不定。章敬云。本論
中有如世間輪五个字。疏文若無。文義便隱。見道似
彼。故名法輪。問如何道與彼輪相似。答神云。一由速
疾故。似世間輪轉。聖王金輪。旋繞四洲。有速疾相。


言謂見諦道等者。問見道如何與彼相似。答疏言。謂
見諦道。速疾行故。似彼輪故。方言謂見道等。見道無
漏智巡四諦。斷四諦下惑。如一彈指頃有六十五剎
那。見道只有十五剎那。斷分別煩惱盡。不同修道。出
觀入觀。多時容預修故。或大乘只一剎那也。


言有取捨者。有取前捨後故。從東洲。捨却東洲取南
洲。西北亦爾。捨苦諦等境。取集諦等境。捨苦法智忍。
取後苦法智。捨苦類智忍。取苦類智。或取滅道。捨其
苦集。


言降未伏者。如轉輪王行到東洲。南洲早伏。行到南
洲。西洲早伏。行到西洲。北洲早伏。或能降巳伏。能摧
未伏。法輪亦如。正斷見惑時。有降修惑之勢用。或無
漏聖智。能降巳伏見道煩惱。能摧未伏修道煩惱。又
苦法智忍斷欲界惑時。從上二界苦諦下煩惱巳伏
訖。早不起名降未伏。


言鎮巳伏者。如聖王輪。降伏諸國巳。住王頂上。名鎮
巳伏。故巳被降者。更不敢起逆心。無漏聖智斷煩惱
巳。不離聖者心頂之上。名鎮巳伏。巳斷煩惱。永更不
[021-0664a]
起。名鎮巳伏。頌言。諸惑無再斷。離繫有重得。問如何
得有退法羅漢。有宗。退果不退根。如涅槃說。瞿羝比
丘得羅漢果。而起慾貪染想。因退所證。直至初果。凡
經七返。方始覺悟。欲持刀自害等。答依未來世煩惱
巳斷。不再起。若依大乘。六羅漢退定也。


言上下轉者。如聖王輪。四洲之內。有人不伏。輪到彼
處。或上或下。而能摧之。又如世間車輪。從上至下。著
地了。著地了却上。上了却下。無漏聖智起來。苦法智
忍苦法智。斷下界苦諦煩惱。名向下轉。苦類智忍苦
類智。斷上界苦諦下煩惱。名向上轉。以上三界定地。
合為一故。


言故顯宗云等者。即眾賢論師所造八十卷者是。牟
云非也。案藏中。顯宗三十卷是眾賢造。八十卷是正
理。此證前來有取捨及上下轉等義。賀云。此顯宗證
四諦理十六心前後即不得俱時。便有取前捨後。如
是五个行相。


言四諦理等者。牟云。小乘人見道時。其實三界所有
分別煩惱。一時頓斷。觀心麤故。將謂是十六心三乘
見道。皆一心故。


言尊者妙音等者。糅云。迦濕彌羅國五百羅漢。共造
婆沙。於中四師而為上首。即法救尊者。覺天。世友。妙
音等。諸餘羅漢每有解釋。皆於四人邊呈評其可否。
彼論往往言評曰是也。比印度境健陀羅國。有婆羅
覩羅邑。中有窂覩波羅漢。化波你尼仙後進之處。有
[021-0664b]
大羅漢。自迦濕彌羅國。遊化此方。便偈見搖訓稚童
時。羅漢謂梵志曰。何苦此子。梵志答曰。令學聲明。業
不時進。羅漢遛邇而笑。梵志云。慈慜為懷。見苦寧笑。
羅漢曰。汝頗聞波波你尼仙製聲明論。垂訓於世乎。
波羅門曰。此邑之子後進仰德。像設由存。羅漢曰。今
汝此子。即是彼仙。問既是製論之仙。何得業不時進。
習種姓義寧成。然則世界文詞。徒疲切績。豈若如來
聖教福智宜滋。西域記說。昔者南海之濵有枯樹。有
五百蝙蝠。於中穴居。有諸商侶。止於樹下。聚積樵薪。
止宿燃火。煙𦦨漸熾。枯樹遂燃。時商侶中有一人。夜
後諷誦阿毗達磨。諸蝙蝠等。雖為火所損。愛樂法音。
忍而不去。於此命終。隨業受生。故得人身。捨家修道。
以承聞法之聲。聰明利智。並證聖果。為世福田。迦膩
色迦王。與脇尊者。招集五百賢聖於迦滋彌羅國。作
婆沙論。斯並枯樹之中五百蝙蝠。余雖不肖。是其一
數。斯則優劣全異。仁今愛子。可許出家。


言如世間輪等。定之中等取轂輞也。


言八支聖道似等者。此即證如世輪。為所似。法輪為
能似也。見道有此圓滿義。名輪。所以取喻。如世間輪。
然俱取五義。名為法輪。是餘羅漢義。今此妙音有異
於彼。立義雖似。然俱於見道。名為法輪故。婆沙云。何
故唯說見道名輪耶。答彼有九師。第九妙音云。八支
聖道。展轉和合。一時至他相續中轉。故名法輪。此八
支見道位勝。是故見道獨名法輪也。
[021-0664c]


言謂正見等者。相國云。正見正思惟正懃正念等四。
要依於戒。而方具此四。故似於輻。依轂而有。故小乘
宗。戒正見等四。事須依戒方有。如世車輻。事須依轂
而住也。正語正業正命。以戒為體。戒是行所依處故。
如世車轂。與輻為所依故。正定為輞。能攝正見等四。
念不散亂。如世車網。能攝輻故。更有配云。一云正見
正思正懃為輻。正語正業正命如轂。正念正定如輞
也。二云。思懃念如輻。語業命如轂。定見如輞。三云。唯
正命為輞。今同此解。


言寧知法等者。此亦俱舍文。彼婆沙師自為問答。彼
論自問云。寧知法輪唯是見道。答彼婆沙師自答云。
憍陳如等見道生時。說名巳轉正法輪故。如來第一
示相轉。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
證。此是道。汝應修。如來問云。我以轉法。比丘解否。陳
如答言。我以解法。陳如至見道。餘四人在四善根位。
後陳如至中二果。餘四人入初果。陳如至無學。四人
至中二果。問初轉法輪時。亦與八萬諸天。亦同見法。
何唯但說五人。答此中但說正所為者。諸天因五人
得聞。非正所為。又言若於是處。名轉法輪。謂雖天中
有證甘露。若於人中無者。便不名法輪。是故但說為
五人轉法輪。問五人皆見。何獨陳如。答陳如先見。故
餘四人。在四善根位故。


言說名巳轉正者。陳如亦入見道。我巳解法。地神便
告四天王天如。是展轉。地居告空居諸天。唱言。世尊
[021-0665a]
巳轉正法輪故。故知見道名為法輪。問會中亦有諸
天傳聲。何故唯說地神。答一地神緣近世尊坐。二最
先發聲。次第法故。問何故發聲只至梵天。答以梵王
請世尊轉法輪。聲至梵世。令梵天聞。深生慶喜。問若
唯聖道。是名法輪者。即菩提樹下。為商人說法。巳得
名為轉輪。何故至波羅痆斯法輪。方名為轉約佛難也。答
轉有二。一自。二他。佛以饒益他為□事。今依他說。問
若他聖道起。名轉法輪。何名佛轉。答依能轉說。謂彼
身中雖有聖道。如來若不以言說。為其轉因。彼自聖
道無因生故。彼聖道生。皆由佛力。是故說佛名轉。如
轉輪王寶。王未以輪置於左右手轉之。即諸天神亦
不能轉。問若為他說。方名轉者。第二七日為提謂。授
三歸五戒說法。有大眾部等說。佛一切言說。皆成法
輪。答彼未三乘同所觀諦。非通行故。今約三乘通行
也。


言依經部宗等者。天親菩薩。本是健駄羅國人。於經
部宗中出家。後往迦濕彌羅國。習婆沙義。隨聽隨結。
日一偈。成六百行。然於偈中。讚以經部義。破於有部。
緣天親論主。以經部義。難悟入尊者。往尊者往通不
得。入定觀之。乃知以經部義。暗破有部宗。乃語天親
曰。汝速歸國。未離欲者。恐相害耳。天親遂以赤銅葉。
寫所結頌。欲將歸國。彌羅國中。有宗羅漢。秘所造論。
勅藥叉神。不令論出。天親遂記巳歸。于時有宗相賀
而喜。有宗盛矣。悟入曰。彼天親者。意弘經部。破汝有
[021-0665b]
宗。偈致傳說之言。似相調耳。如其不信。請釋即知。有
部羅漢。乃齊金帛。請天親自釋。釋中果如所說。此則
經部破有宗義也。


言三轉行相非唯等者。此正破前妙音云。法輪唯在
見道。憍陳那等見道生時。說名巳轉。天親破云。非唯
見道故。


言如何可說者。即是天親論主立理。


言是故唯應即此三等者。一自三轉。二他三轉者。初
印相轉。如實了知。是苦聖諦。如實了知。是集聖諦
。印四諦相故。名印相轉也。二應修轉。此是苦。我應

遍知。此是集。我應遍斷。此是滅。我應遍證。此是道。我
應遍修。三巳作轉。此是苦。我巳遍知。此是集。我巳遍
斷。此是滅。我巳遍證。此是道。我巳遍修。二他三轉者。
一示相轉。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云云。二勸修轉。
此是苦。汝應遍知。此是集。汝應遍斷。此是滅。汝應遍
證。此是道。汝應遍修。三作證轉。此是苦。汝巳遍知。此
是集。汝巳遍斷。此是滅。汝巳遍證。此是道。汝巳遍修。
問曰。一一諦下有四行相。謂眼智明覺。四四成十六。三
轉合有四十八。如何言十二。答且一諦下有四三轉。
言十二。以數同故。且言十二。據實。有四十八。若竪而
論之。言十二。橫而論之。有四十八。此是苦。眼智明覺。
此是集。眼智明覺云云。二此是苦。汝應遍知眼智明
覺。此是集。汝應遍斷眼智明覺。此是滅汝應遍證眼
智明覺。此是道。汝應遍修眼智明覺。三此是苦。眼智
[021-0665c]
明覺云云。然眼智明覺。小乘宗中解。於見道中。法忍
名眼。法智名智。類忍名明。類智此名覺。別知四諦也。
又解。親見名眼。決斷名智。照了名明。警察名覺。若大
乘。一無漏智。總名法眼。依去來今有差別故。非於一
諦別起四智。由真見道唯一剎那。不同小乘上下別
觀。


言通三世者。緣過去名智未來名明。緣現在名覺。通
緣三世名眼。眼是總。餘三是別。問苦集道三。是有為。
通三世智緣故。彼境名智明覺。滅諦是無為。無來無
去。如何言三世。答依詮而顯說。亦通三世。能智緣彼
滅諦。名智明覺。此解未解。二煩惱名證䨱障。滅諦煩
惱通三世也。無漏智緣著過去煩惱。名智。緣著未來
煩惱䨱真如。名明。緣現在煩惱䨱真如。名覺。故立三
世。所以疏言。是故唯應即此至正理。此是教法輪也。
問行法向上。有摧壞義。可名為輪。如何教法。亦名為
輪。答教法向上。有可說義。有可轉義。故名輪故名轉。


言可應正理者。應三轉道理也。


言云何名轉者。問教法既名輪。如何稱轉。答疏言。由
此法門等。相續者身義。令解義故。出世尊口。入陳如
耳。故名轉也。


言或諸聖道者。天親第二義。此解行法輪也。


言於所化者。則陳如是也。


言身中轉者。解轉義。即是無漏智起現行也。


言於他相續者。問經部義既許通三道轉。名法輪。如
[021-0666a]
何世尊為陳如轉。初入見道。便名法輪耶。答疏言。於
他相續等。但見從來總未曾轉。今日方轉。名轉初也。
有解。對後二轉說者。非也上天親難了下眾賢救


言此有釋言者。眾賢論師也。天親既以經部義。破有
部宗。因此多年其義不行。眾賢慨其破斥。救薩婆多。
造八十卷論。名俱舍雹。後從迦濕彌羅國。以雹繫在
象首上。以俱舍論繫在象尾。逼逐天親。欲求面破。天
親迴避。常挍一程。從之不及。天親門徒。謂其師曰。何
故迴避眾賢論師。天親曰。如師子王避豕。遠近方勝
劣。智者應知。後眾賢因遇痢疾。遂賷金帛及所造論。
以達書于天親。我所造論。願見觀覽。可即與之進得
遂流行。如其不然。甘從灰燼。天親覽曰。巳此即正順
我宗。遂為改題。為順正理論。即今藏中現有。然眾賢
論師總諱却。唯依見道名法輪者。非薩婆多正義。此
言唯依見道名法輪者。是我大婆沙中不正義也。非
薩婆多本意。


言雜心亦敘等者。問雜心論中。亦言唯於見道立法
輪名耶。答疏言雜心等。亦是我宗中不正義。婆沙論
中。既是不正義。向雜心中說。豈是正耶。


言俱舍復云或者。引俱舍。證有部宗中正義。或諸聖
道者。即見修無學三道。正名法輪。故名諸。是薩婆多
本意也。此上正理師所認義。


言故顯宗云毗婆者。疏主自解也。亦敘婆沙本意。牟
云。言以三周者。或云以三說轉者謬也。
[021-0666b]


言於他相續見等。問既若法輪通三道轉。如何初入
見道。佛問解否。答疏言。於他相續等。且約初轉入聖
說。未是果圓滿轉。此會通不唯見道獨名法輪。


言非唯見道八正等者。問婆沙中既言唯見道立法
輪者。是不正義。莫妙音轂輻輞三。莫是正義耶。答疏
言非唯見等。此妙音將轂輻輞三。唯見道立。亦頭破
也。


言成實論說等者。攝云。撿彼論上下。無如疏引。然疏
主取意而說。彼論二十三。三慧品。相依生起盡。是約
見道。巳說三轉也。又一諦品云。問若不以四諦得道。
當以何法得道。答曰。一諦得道。謂彼滅諦。如經中說。
行者觀此五薀無我故。如瓶中無水說為空瓶。如是
五陰中。無有神我故。故名為空。相國云。初轉至五停
心觀。生聞慧。第二轉至總別念觀。生於思慧。第三轉
至四善根位。生於修。唯觀滅諦。唯觀薀中。無我行相。
但作空而轉。無別十二行相。經部師子曰。末師義。本
數論中出家。同小乘許見道前有斷惑道故。從五停
心等觀。有轉義故。


言今者大乘總等者。瑜伽解深密法華。皆明法輪。然
大小乘皆說有通別。大乘通者。謂七覺支及八聖道。
通見修無學。唯十智在無學道。不通前二。與小乘同。
若大乘別者。七覺支在見。八聖道在修。十智在無學。
若小乘別者。八聖道在見道。七覺支在修。十智在無
學。通即大小皆同。別即大小有異。十智唯在無學。大
[021-0666c]
小皆同。


言輪自性者。初自性。順眾賢。後八支順妙音。問云何
順彼小乘宗說。答總貫諸文。是故順。今謂不然。疏中
二解。初約三道別修行相。後約總修配轂等相。名數
不同。豈得說名順妙音解。況疏自言不同小乘也。若
言前解約別修論。何故疏言通見修等。答彼論法輪
不唯見道。非約七八三道通修。


言擇法覺支者。見道法輪七覺支中。以擇法覺支為
體。擇法即是見道中無分別智。名擇法覺支。修道法
輪。八聖道中正見為體。無學道法輪。以十智中正智
為體。所言七覺支。謂擇法精進喜捨念定輕安。覺者
是智慧。支者分義。擇法一種。亦覺亦支。餘六是支非
覺。以助覺故。或覺相應性故。八聖道者。正見正思惟
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聖道。正者聖也。
道者遊履義也。大乘修道八聖道。於支中唯取正見
一法。為輪自性。體是慧故。潞府兼取正思惟。今唯取
一法。尅實體。唯是正見。十智者。依小乘說。謂苦集滅
道智為四。法智類智世俗智他心智為四。盡智無生
智為二。是為十智。問無學道中有十智。今何聖證智
為輪自性。答即是盡智無生智。令名正智也。問何故
此覺支中唯取擇法覺支。八正中唯取證見。十智中
唯盡智無生智耶。所餘七中六。八十七。十中八。何故
不取。答能斷惑相者。正是法輪。此之三種。體即是慧。
觀能斷惑。故得為體。餘法但是助斷也。三道之中。前
[021-0667a]
二道中。一一皆具七覺支八聖道。無學中亦具此二
也。佛位之中。若不具足者。佛位應無七覺支八聖道。
問十無學智。莫通見修有耶。答唯佛位有。不通前二
也。後必帶前。前不必帶後。


言正見正智等者。牟云。此等字。但是結前三義。如人
告身名等。但是向內等。非向外等。只等三道。非是攝
餘名等。此約尅性。餘道支等。入餘文故。


言瑜伽九十五云正見等。問疏主如何得知正見正
智是輪自性。答疏言。瑜伽九十五等。所成性者。由是
道前資加二道為能成。見道為所成也。見道為能修。
修道為所修。修道為能學。無學為所學也。無學中菩
提為能成。涅槃為所成性也。此大論引文齊中間。以
顯初後。舉修道八正道中正見等。取見道擇法。及無
學道中正智所成性者。即是果上菩提涅槃也。


言自他三轉者。世尊中從因至果。自有三轉。通見修
無學道故。諸聖慧眼。謂四諦下無漏道名真聖慧眼。
謂眼智明覺等。問因中有摧壞義。故可名轉。果中無
摧壞義。何名輪。答果中鎮巳復故。圓滿義故。亦名為
輪。


言俱舍亦云等者。證三道法輪也。


言或體唯聖八聖等者。彰輪自性。前來自他三轉。通
見及修。自他之中通見修。見修之中通自他。巳上唯
依通行相出體。七覺支八聖道。皆通三道上通修。下為別修行
。依八聖道出體。以八聖道具轂輻輞三圓滿義故。

[021-0667b]
此通妨難。難云。若大乘見道。唯取七覺支。為輪自性。
如何得具法輪義。無轂輻輞故。若疏云。或體唯取八
聖道等。


言正見正思惟者。正見是體。正思惟是用。體用俱是
慧。故名根本。如輪轂也。以慧簡擇。擇方能持戒者。正
語正業正命。以戒為體。戒為輪輻。戒從慧有。如輻依
轂而有。戒既清淨。定即現前。念能憶持。懃復遍筞。定
則專一故。能攝錄餘眾行故。如輞攝輻。不令雜散故。


言不同小乘者。簡異也。不同小乘。配轂輻輞三名。不
同有為乘中慧為最勝。若不先慧。即名乘緩。自利行
中。戒為首唱。若不先戒。即名戒緩。是故大小不同。問
一種取八支聖道圓滿名輪。大乘少乘何別。答一約
體別。大乘取慧為轂。小乘取戒為轂。於中別配法數
多小。亦不同也。二約道別。小乘別修行相。八聖道支
在見道。七覺支在修道。大乘七覺支在見道。八聖道
支在修道。大乘七覺支中。喜覺支順歡喜地故。於初
地見道修七覺支。八聖道支在修道。正語正業正命
是三業。菩薩習萬行。必依三業故。又思惟支順彼十
地菩薩。利生說法故。修道修八聖道支也。


言此八聖道別者。問大乘中此八聖道。唯在修道。何
因今說通三道耶。答此八聖道支有別。若據別行相。
八聖道支唯在修道。若據通行相。八聖道支通於三
道。見修無學故。若不爾者。世尊應無八支聖道。若論
通修。大小並同也。
[021-0667c]


言謂能生後聖道。後聖道者。即是見道也。教是見道
巳前教也。此教能生後聖道故。得名法輪因也。第一
因聞得生聞慧。因聞慧生得思慧。因思慧生得修慧。
此資糧加行位中。聞說此是苦此是集等教法。及有
漏聞思修三慧為因。能生見道無漏聖智為果。或修
為因。佛果為果。令此二種為因。無學道為果。又若不
聞教。如何見理。若不見理。如何行。如何證果。故教為
因也。


言諸教者。教既不一。名諸教也。或教通三道。轉亦得
名諸教。


言無量義經者。問如何將教為法輪。答疏言。無量義
經等。


言諸經論者。即金光明經名法輪。說三轉法輪。謂轉
照持。又下言。昔於婆羅奈。乃至復轉無上最大法輪。


言俱舍亦者。此證法輪因也。教為起行因也。


言名得所得者。所得是能得家所得。能得是所得家
能得。能得之方便。方便即是因也。所得是果。能得是
所得家之方便。依主也。


言前為後因者。教則唯因非果。佛果則唯果非因。故
名前為後因。或第一教為因。聞慧為果。聞慧為因。思
慧為果。思慧為因。修慧為果。有漏三慧為因。見道法
輪為果。修道為能得因。果中菩薩煩惱是所得果。或
解。果中菩提猶自屬三周。十二行相中收。猶是能得
方便也。煩惱是所得果。
[021-0668a]


言合為果因者。化度云。即前有學位中。若因若果。皆
與無學為因。故名合為果因也。


言又云三周正轉者。問此解與前解何別。答前解兼
通見道前。但是因皆引來也。此後解只取見道修道。
第一轉第二轉望第三轉為因。故名方便也。


言隨其次第者。總將三轉次第。配智見現觀也。所
言名為方便者。此有三解。初順次第配。智字配見道。
見道中苦法智也。見字配修道。修道中八聖道中正
見也。現觀二字。配無學道中有究竟現觀。二者逆次
第配無學。無學道中有盡智無生智。配智也。見者配
修道。修道中正見。現觀者配見道。見道位中亦有無
漏現觀。名現觀。三者亦依次第配者。金云。見道有三。
見道中正智名智。後得智名見。證理名現觀也。修道
有三者。本智名智。後智名見。證智名現。三無學道有
三。本智名智。後智名見。究竟名現。此觀引論者。意取
為得所得方便。方便兩字是法輪因。問如何智見現
觀名得方便。答有二解。一無學道中。菩提智為能得。
方便法為所得。二菩提智向上初得之時。一念心為
能得方便。後兩念巳去為所得也。今疏中意。只是智
見為因。現見為果。見修為因。無學為果。論中言三轉。
總為方便。方便者因義。此據總相說。


言三輪眷屬者。意者除智巳外所有俱時五薀等者。
皆名眷屬。


言謂諸聖道者。三道不一。名諸也。見道之中。除擇法
[021-0668b]
覺支。修道中除正見正思惟。正見是慧體。正思惟是
慧用。俱是慧故。無學等道中除正智。此三自是輪自
性收。餘法助伴五薀等。盡是輪眷屬也。


言瑜伽等說聖所等者。即是色薀。此有三名。一舊云
道俱無表。即取俱時現行思。有防惡。立名也。新名道
共戒。體是無漏。亦名聖所愛戒。聖人保重故。此初解
唯取道共戒也。二化度云。聖所愛戒。謂定共道共戒。
體是無漏。聖所保愛。若有漏戒。聖所猒惡。今唯取無
漏戒。


言及信等法者。信即四不壞信。信現觀也。即唯識論
六現觀中。第二信現觀也。等者等取二十二法心心
所也。


言助道除惑者。有說聖所愛戒助現觀。增明信等法。
助道斷惑。此解不義。意言戒及信皆助觀增明。助道
除惑。彼正智不能獨斷。如金輪寶降怨歒之時王之
千子亦同降也。


言法輪境者。如世猛將破賊之時。即青渠黃䔒為破
賊之境也。


言謂四聖等者。四諦之理。是斷煩惱處。名之為境。如
世居王降伏諸國。烈陣煞賊之處。名之處境。三乘之
人同觀四諦理。名之為境。三乘之人同斷四諦下煩
惱。名之為境。雖同觀四諦。今據增勝而偏說之。聲聞
人緣四諦為境。緣覺之人觀十二因緣為境。菩薩人
觀三性三無性為境。
[021-0668c]


言瑜伽又說者。前輪因中文巳引了。今取方便家果。
前取於因。今說於果。所望別故。


言此經亦說者。爾時大通智如來受十方。至所不能
轉。


言解深密等者。經云。初於一時。以四諦相。轉正法輪。
次於一時。以隱密相。轉正法輪。世尊于今顯了相。轉
正法輪。即是非空非有教。第二時中說三無性。即隱
密說。說隱密言。非顯了義。第三時中。無即遍計。有乃
依圓。故是顯了。


言瑜伽說為得所得者。謂大菩提為得□方便因所
得。即菩提。涅槃果所得。是能得家之所得。是所得家
之能得。故名得所得也。此有二解。一菩提涅槃俱是
所。二涅槃為所得。菩提為能得因。


言後又說四沙門者。依小乘雖烈四果。意取有學為
因。無學為果也。前三果能得方便。第四果所得也。


言所攝受者。聲聞菩提獨覺菩提所攝受為果。能攝
受即方便也。


言又三周等者。今唯取所得。不取能得。能得屬前法
輪因也上來有五。第一輪自性尅實名為輪。第二法輪因
方便名為輪。第三輪眷屬助伴名為輪。第四法輪境
境界名為輪。第五行法輪果所得名為輪列五名了


言然此五體等者。教理行果為體也。即攝取前五法
輪。一者。教攝法輪。因中一分教。及果法輪中一分梵
音聲相。並是教收也。二者。理攝法輪境及法輪果中
[021-0669a]
涅槃理及四諦理也。三行者攝取法輪自性一分。謂
見道中擇法覺支。及修道中正見。并法輪因中聞思
修三慧。眷屬中一分唯。取因位。眷屬助伴五薀。並是
行行中收。四果者。攝取法輪果中菩提涅槃。并梵音
聲相。并攝取自性中一一分。謂正智。及果中輪眷屬
五薀。並是果攝。又前法輪因即是教。法輪境即是理。
法輪自性及眷屬即是行法也。輪果即是果法也配五般若
輪自性即觀照。輪因即文字。輪眷屬即眷屬。輪境即
境界。輪果即實相般若。


言梵輪者。是人輪者。法梵之輪故依主


言梵增語者。章敬三解。一如來非梵非不梵也。為化
物故。強因於梵。故名增語。二喚佛所轉法。名梵輪。增
語者增加。法體本來離言絕相。無言無說。方是不增。
今以名句向上安置梵輪名字。增加其語故。名梵增
語。三增者無上義。喚如來作梵。緣與無上梵德相應
四無量心。名梵德。一切眾生聲聞二乘雖有慈悲喜
捨。是假非真。到佛身上。慈悲喜捨真能拔苦與樂。慈
悲喜捨名梵德。就中佛身上最殊勝故。名梵增。佛所
說法名梵增語也。問前來偈中有三名沙門性婆羅
門。此中何故不解空。解梵輪。答緣沙門婆羅門向下
無輪字。故不解也。唯梵輪法輪有輪字也。


言二名法輪者。如金輪王輪。金為能成。輪為所成。擇
法正見等為能成。輪為所成性也。若小乘宗。若有戒。
萬善因戒而生。即正語正業正命此為三轂。正見正
[021-0669b]
思惟正懃為輻。正念正定為輞。若大乘宗。正見萬善
依見而生。所以將正見正思惟為轂。正語正業正命
為輻。正懃正定為輞也。以法為輪。故名法輪。法即是
持業。軌謂軌則。令生物解。持則任持自體也。無漏智
是體。摧壞等義是用。此三道法輪皆有軌持義。不但
摧壞。亦有軌持也。


言一圓滿義等者。謂七覺支中擇法等及八聖道支。
具轂輞輻。圓滿義故名輪如前廣辨


言或擇法覺等者。問八聖道支具圓滿義。可名為輪。
若七覺支不具圓滿。何名為輪。答疏言。或擇覺等支。
見道中七覺支。斷分別別煩惱。證理斷惑。名體用周
備。此七覺支三道皆有體用。問果中不斷惑。如何有
體用耶。答果中證理盡分。達事盡分。亦名為輪。問若
爾。因中證理達事未遍。因智未滿。應不名輪。闕滿義
故。答此亦不然。但約有體有用。即是周備圓滿名輪。
誰言種智皆圓。若不爾者。見道何名法輪。疏主豈不
智。因智未圓。意者但取圓滿義。不唯八道。即彼七覺
支等亦有體用圓滿義。疏主意者。若但以轂輻輞三
義名圓滿者。恐失前三道自性義。故以體用。而解圓
滿也。


言此四種法者。即教理行果。若伏教也。若斷理也。若
助行也。若正果也上配為正。若據此中。疏意前來不說教
理行果。忽然此間配。有似孤起。但是無漏智具此四
義。名摧壞義。且若伏伏現行。若斷斷種子。若助心心
[021-0669c]
所。若正無漏智。智體能正斷智眷屬為助斷故。牟云。
若伏若斷。約煩惱說。若助若正。約能治說。助即眷屬。
正即自性。意將此二望彼煩惱。皆有伏斷。故名為摧
不爾無行相更問。糅云。此四皆通本後二智。於中本智正
斷迷理惑時。兼伏迷事。同時五薀名助。後智不斷迷
事惑時。兼伏迷理亦爾。應作四句。一伏非斷。地前。二
斷非伏。金剛無間道。三亦斷亦伏。初地巳上。金剛無
間巳前。四非伏斷。諸凡夫。


言三鎮過義者。無學道中。雖不斷惑。鎮巳伏故。如轉
輪王。金輪住王頂上。摧巳伏之者。悉皆不起。今此無
間道斷二障永盡。解脫道鎮令不起。無間道如駈賊。
解脫道如閇戶。閇戶即是鎮遏義。


言令勢轉遠者。巳斷煩惱。永住不生。名遠。有二。一令
惑轉遠。惑既伏巳。聖智增明。能治力強。說彼名遠。如
言日能消惡。二者。智力轉遠。又彼治巳。念念落謝。望
能治道。亦得遠名。如言智隨果長。即轉齊也。


言四不定義者。如車造了不可停住。須有運動。法輪
亦爾。從自見至自修道。從自修至無學道上自三轉也


言從自無學智者。他三轉為陳如也。佛將心中所解
之法。與陳如說。令陳如身中三時智起。轉自解心。入
他人身。他從言教解於諦理。即同陳如。入見道巳去。
從於諦理起於正行。即是從自見至自修。從自修至
無學。


言如是展轉者。即陳如當來成佛。復為他說。他得果
[021-0670a]
巳。又為他說。名展轉故。名不定也。


言如轉輪王者。舉喻結四義。一如轉輪等。結前圓滿
義。二能降未伏諸煩惱故。結前摧壞義。三能鎮巳伏
等。結前鎮遏義。四往復故。結前不定義。


言往復往者。如來置聖道於陳如身。巳是一重往。陳
如又隨轉置餘身中。又是一重往復重也。


言瑜伽論說等者。證不定義。即世尊為陳如說。陳如
為他人說也。


言法即是者。此中所轉法。法即是輪。持業也。


言轉者。問法既名輪。如何名轉。答疏言。轉者。動也顯
也運也起也。


言動宣言教答疏言。動宣言教。即是世尊言。此是苦。
此是集等。宣說教也。


言顯揚者。問何名顯。答疏言顯揚妙理理也。


言運聖者。問何名運。答疏言。運聖道於聲前行也。


言起真智者。問何名起。答疏言。起真智於言後果也。
即配教理行果。


言運聖道於聲前者。潞府云。聽人聖智。起於說法者
聲之前。此相對名前也。起真智於言後。前後名後。若
約陳如一人說。見道起時。此則相對名前。名運聖等。
若約如來聲也。落謝過去。餘之四人方始得道。名前
起真智於言後也。此第一解。唯陳如一人得。名運聖
道於聲前也。四人便不得。第二解。轉法輪時。聽者聞
彼聲名句文。重得種子。落在第八識中。至夏滿。方始
[021-0670b]
得聖道。如來聲是現在。聖道在未來起。如俗喚未來
作前程事。如今聖道在聲之未來。聲之前故。名聲前。
此解為正。他第三由如來先內身自成就得聖道。總
未曾向人說聖道。在說法聲之前。名運聖道於聲前。
唯望如來自身說起真智於言後。如來說了。聽人聖
智起於言後。


言圓摧障惱者。圓滿義。摧壞義。以彼法輪向上圓滿
義摧壞義偏勝。是故偏結。餘鎮遏義不定義非非勝。
故不舉之。


言所轉即法者。法之輪依主。或法是聲。教法也。輪是無
漏智。陳如聞如來教聲。起無漏智斷煩惱。名輪。法家
之輪。依主也。或無漏智起。能斷煩惱。法即是輪。持業
釋。


言由五種相者。問今轉法輪作何行相。而能轉耶。答
疏言。由五種等。前三轉約佛因中。若報若化。皆屬自
轉。為得所得也。後二種即約世尊。□□陳如等。他三
轉令他入見修無學道故。此五即是大乘法輪之根
本也。


言為得所得者。為得即方便。所得即菩提涅槃。


言所緣境界者。即是三性十二因緣四諦理也。


言為得所得方便者。為得即是三周十二行相。十二
行相。為得涅槃之方便也。


言證得自所應得者。即是菩提涅槃。金云。三乘自無
學果。名自所應得。又此第三相。唯是所得。不是能得
[021-0670c]
上三明佛轉了


言四者得巳等者。下二問為他人三轉。問何用後二
轉耶。答謂如來初得前三轉道果滿巳還。以所證見
道等法。為陳如等。說陳如等得巳還。有如前三種相。
巳後得為他說。


言樹他相續者。立也。相續者身義。如來自解了。欲擬
轉此解心。向陳如身中著得否。答安立名教。施設語
言。為陳如說。言下便悟。便是如來轉自解心。到陳如
身中也。問既是自解。何名佛轉。答只此解心。因佛言
教。故名佛轉也。


言於自證深生信解者。謂陳如等。初見太子行苦行。
皆捨離者。共相謂曰。云何見之晚歟。此但猖蹶人耳。
由此五人於如來所起不信心。不知如來身三轉道
圓果滿。故有慢也。是故世尊轉巳所得。令彼五人三
轉道圓滿故。始於如來三轉。深生信解。示相勸修。作
證等轉。


言五者令他等者。令他是地神也。於他是陳如也。即
是令他地神。於陳如深生信解。


言此意總說化時者。化身簡報身也。相者。從自見
至修。從自修至無學也。自證果時者。即是自成三轉
三十四心成菩提也。


言令聲等者。亦有所證。化三轉也。意言化身自三轉。
巳至于果中。為聲聞等。亦三轉之。亦令聲聞同是五
相復為他。轉重重能化有初三。後皆屬於所化行相
[021-0671a]
定也。


言不依菩薩報身者。若於化身上說。一坐之中三十
四心成道。自三道亦成。他三轉亦成。若於報身上說。
則初轉巳去。經二大劫。則難作行相。故不依菩薩報
自成義也。


言或亦依實菩薩轉等者。即約菩薩實身。經三大劫。
十地中修因滿巳。於色究竟天。成佛身色相好。一一
廓周法界。自他三轉成報身上。亦得有故。他受用等。
通他轉故。


言總依等者。問實報何容一會三轉得成。答疏言。總
依始終等。自他三轉曆三祇故。雖然一坐向世尊邊
聞法。成教法輪。初轉初見道。入初地時。更經二大劫。
方得佛果。亦是此間三轉所攝。雖然時節長遠。總約
始總而論。亦成三轉也。


言非安立者。有云。四聖諦是小乘四諦。此雜亂。此中
轉相。依大乘義說。見道巳去。根本智緣非安立諦。後
得智緣安立諦。本智緣圓成實。後智緣依他。菩薩依
於三無性。觀四諦境。疏言。皆此所攝。


言二方便者謂即菩提因故者。問見修二道何名
方便。答無上菩提。是所得果。與彼所得而作因故。即
三周十二二行相故。名方便。方便即因。能得即方便。
方便是法轉因。所得之方便。方便即法輪因也。


言謂昔菩薩入現觀等者。即說菩薩入見道時。有信
戒智諦邊。智諦現觀。唯識有六現觀。見道中有四。牟
[021-0671b]
云。此即智諦現觀也。彼了知時不作了解。說彼為真
了知。正證理時。都無分別。後分別時。元來分別不著
也。此即自三轉。初印相轉如實者。如者□義。菩薩入
現觀時。無漏智稱實。了知苦集滅道。苦集二法。實是
苦。滅道二法。實是樂也。問根本智中。證如之時。不分
能所。如何名為如實了知。答牟云。初後得智變影緣
如。名如實了知也。


言於中所有現量等者。即菩薩入彼真見道中。分別
煩惱悉皆斷盡。親證無漏二空真理。即此能證二空
真理之智。名為法也。


言即此由依者。此意說彼真無間道。一个智總能觀
三世四諦之境。即緣過去四諦之時。此能緣名為智。
緣未來四諦之時。此能緣名明。緣現在四諦之時。此
能緣智名為覺。初一總。後三別。總別合論。故言眼智
明覺也。


言此說一智總名法眼等者。四法同時。不同小乘別
起四智。


言非於一諦別等者。四諦之中。一一諦下。別起法忍
法智類忍類智等四也。意說不別起法忍等四也。


言由真見道唯一等者。問何以不別起。答疏言。由真
見道等。大乘見道一剎那。斷四諦下惑盡。意言唯一
心也。實非唯一剎那。以真見道時有無間解脫勝進
三故。論云。雖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用等。故總說一心。
或可且約無間□□正斷惑。故言一剎那也。
[021-0671c]


言上下別觀者。即法忍法智類忍等八也。


言依詮證滅者。問若苦集滅道有為。可說通三世。有
眼智明覺。滅諦一種。是無為。何故得通三世。答疏言
依詮證等。意言詮者顯也。如言詮故。由智斷惑。真理
顯故。即此顯智上假說三世。所以諦諦說有眼智明
覺也。糅云。如斷苦諦下。或時持過去。或令其永滅。治
現在惑。不能為因。治未來惑。更不流至。現在不為果。
令其永住。不生滅法。假說此智。通於三世。實唯現在
也。


言謂是有學者。從初地出心巳去。直至金剛心巳來。
在修道位。總名有學。初地巳去起加行智。加行智是
有漏。七地巳前總有。八地巳去則無加行智也。謂見
道巳後起加行心忻趣第二地中。無間解脫。先於加
行心中。即四諦相。故云我雖斷盡分別煩惱。由有俱
生煩惱。未能修行。


言以其妙慧者。准下疏文。即未斷煩惱前。有漏慧能
通達故。故得妙名。


言應當遍知者。未知苦諦。應當永斷未斷集諦。


言四種行相如前應知者。指眼智明覺也。


言巳得盡智無生智者。二障盡故。盡智後不復生。名
無生智。相國引集論說。煩惱盡處。而得此智。名為盡
智。即前五羅漢智說無生理。故名無生煩惱。後復永
不生。具此二義。名無生智。即第六羅漢。更不退起。生
煩惱故。又簡要云。集諦因盡故。名盡智。緣苦諦後果
[021-0672a]
不生之處。故名無生智也集論多說不過此也


言我巳遍知未知者。未知苦諦。我巳遍知。未斷集諦。
我巳遍斷。未證滅諦。我巳遍證。未修道諦。我巳遍修。


言亦有四行者。亦有四行相也。指眼智明覺。


言此差別者真聖慧眼者。秀云。此辨三轉行相差
別。是大乘辨差別三轉者。一印相。二應修。三巳作下自
引之。此唯依自身名轉。不同俱舍。示相勸修作證。唯為

他故。


言觀此文意初轉者。有說此中意說。見道中總有四
道。一加行。二無間。三解脫。四相見道。四道中初加道。
名為助。


言雖知四諦者。問加行位中。既知四諦。得名正轉否。
答疏中言。雖知四諦等。意言見道巳前。如行智位。雖
知四諦。但是轉因。未名正轉。未摧壞故。


言由此但名損力者。問既不正轉。是何轉。答疏言。由
此但名益力損能轉。轉義有六。唯識云。轉依義別略
有六種。第一損力益。能轉於初二位。由習勝解及慚
愧故。損本識中染種勢力益。本識內淨種功能。雖未
斷盡障種。實證轉依。而漸伏現行。亦名為轉。化度言。
漸近無漏。名為益力。有除惑用。名曰損能也。二通達
轉。三修習。四果圓滿。五下劣。六廣大。復有四種轉。一
能轉道。此復有二。一能伏道。二能斷道。二所轉依。此
復二。一持種依。謂第八識。二迷悟依。謂即真如。三所
轉捨亦二。一所斷捨。謂二障種。二所棄捨。謂餘有漏
[021-0672b]
劣無漏種。四所轉得。此復有二。一所顯得。謂四涅槃。
二所生得。謂菩提四智四種六種並唯識論中文


言入見道中者。正得名轉。


言真無間道等者。謂入真見道無間道中二空根本。
雙斷二障分別種故。獲得無漏智故。


言其解脫道及相等者。問加行無間助斷正斷可名
為轉。其解脫及相見道既不斷惑。何名為轉。答疏言。
其解脫至鎮巳伏故。又難如前。答根本煩惱。雖則不
斷。能斷麤重煩惱習氣。亦名為轉。又解脫道等。能斷
迷事惑故。亦名為轉。


言雖不斷等惑者。難云。如前不別。答疏言。雖不斷惑
等。一解脫道中。能斷習氣麤重障故。亦鎮巳伏故。其
相見道倣法擬宜。作四諦觀故。總名初轉也。


言別知四諦相者。牟云。相見道中。只是倣真見道
中事。更不別證四諦理故。總是初轉攝也。意者意成
相見。立名初轉。量云。相見道。是有法。定名初轉故。宗
因云。非別知四諦故。同喻。如真見道。問真見道實證。
相見道不爾。何名非別知。答別知有二。一不次第證。
二不重證。不次第者。如一心真見道。三界四諦所有
分別煩惱。一剎那中。頓更不別別知苦集。二者。不重
證諦理。此真見道。無始巳來。未曾證理。今始擬證。名
不別知。雖真相殊。於不重證。義皆相似。今約此義。故
相例也。量云。相見道。是有法。定名初轉故。宗因云。無
漏知四諦故。同喻。加真見道。雖相真殊。知四諦同無
[021-0672c]
漏不別也。若爾。加行位中。亦知四諦。應名初轉。答因
中以言無漏。巳簡此說。故無不定。此有二義。一者相
見。非唯能鎮巳伏。亦非別知四諦相。二者。亦前真見。
緣諦相故。


言此後修道未斷惑等者。有云。三人從於見道起巳。
在於修道。未斷修惑。即起有漏加行之心。或全斷俱
生等惑。此加行心折伏煩惱。但擬趣後聖道令生。由
此亦名正轉法輪。若從初地至十地所起真智。斷所
智障。亦是正轉法輪攝。


言應遍知等者。未遍知苦諦我應知。未遍斷集諦我
應遍斷。未遍證滅諦我應遍證。未遍修道諦我應修。


言但擬趣生者。即是加行道後斷惑。道即是無間初
加行智中依四諦相。但擬折伏忻趣生趣正智斷惑
道。故非正能斷。


言折伏正斷等者。問未斷惑前所起加行。何名第二
轉。答疏言。折伏正斷等。


言至無學解脫等者。意言未知苦諦。我巳遍知。未斷
集諦。我巳遍斷。未證滅諦。我巳遍證。未修道諦。我巳
遍修。


言然見道前等者。問見道巳前。能伏斷惑未斷不得
法輪。名修道。加行惑未除折伏之時非正輪。答疏言。
然見道等。見道巳前唯有漏。雖有伏道不名轉。修道
有漏及無漏由二間起。名為轉。謂修道十地中。地地
有二道。一趣生。二斷惑道。趣生即加行道。進起生起。
[021-0673a]
後後聖道。


言前無無漏者。問修道位中加行智並非無漏。如何
稱轉。答疏言。前無無漏等。意言見道前加行智。一向
是有漏。又未經無無漏無始未起。故不同修道中加
行智。有經前見道之無漏故。又修道中意。若言加行
智一向唯是有漏。加行道即通漏無漏也。


言如是菩薩自為三轉者。標三轉也。


言初轉在見道者。謂菩薩自斷煩惱。成三轉時。在見
道中。親自印證諦理。故名印相轉。次明修道出觀巳
後。起加行心。欲斷俱生煩惱故。名應修轉。後至無學
道。巳知四諦。名巳作轉。


言一一轉時於一一諦等者。三轉竪論者。謂見道修
道無學道三轉中。從見道苦諦修道苦諦無學道苦
諦。此三苦諦。各有眼智明覺四行相。三四成十二。集
滅道三諦竪論之。各有十二。故成四十八也。若橫論
之。據一轉四諦。諦各四行相。合成十六行相。計三轉
亦四十八也。


言如是四諦等者。問既有四十八。何言十二行相。答
疏言。不過十二以數等故。意取竪論三道三界苦諦。
諦各有四心。即成十二。餘之三諦。歷三道論。皆有十
二。以數等故。總說三道轉十二行相。


言俱舍亦說等者。疏主引俱舍文。論二乘人別觀四
諦。得成三轉十二行相。故彼論云。此是苦諦。此應遍
知。此巳遍知。是名三轉。即於如是一一轉時。別別發
[021-0673b]
生眼智明覺。


言彼以法忍等者。婆娑七十九卷中。有此四釋。由彼
論宗。唯於見道。作此上下八諦觀也。苦法智忍苦法
智。配欲界苦諦。苦類智忍苦類智。配上界苦諦。合上
下諦方成四行相餘亦爾。言若作九無間九解脫。不作
八諦。故無忍類智等。


言或忍智一一等者。此釋通三道。是大乘正義也。三
道各四。眼智明覺即成十二行法輪。問前解何別。答
前解唯見道。此釋通三道。初釋法忍法智類忍類智。
如次配眼智明覺。故唯見道。今後解即法眼為總。能
緣三世去來。今如次配眼智明覺。此解為正也。


言不同於此等者。小乘不同於大乘。大乘正義通三
道。以三道各四。眼智明覺即成十二法輪。彼俱舍論
與此大乘不同。故言不同於此也。問小乘何故不同
大乘。答小乘上下觀諦。唯見道有此行相也。若修道
無學道即無如是行相。又大乘通緣三世名眼。別緣
三世名明覺。故言不同於此。若經部師。不說眼等。唯
依四諦。說十二行相。故俱舍云。如何三轉具十二行
相。答三周修歷四聖諦故。謂此是苦云云。又此是苦
汝應知云云。又此是苦汝巳遍知云云。此是十六行
相也行相了也。言證人多求狂亂失志人否。又問我不證
涅槃。而誑汝耶。又汝知我世間心觀汝前際。若今日
不證聖道。向後無間地獄身無窮。不說相諸身。我化
得汝一人。入聖道出死苦了。我入涅槃。亦是陳如還
[021-0673c]
以三答。第一答言。我巳解法。實知世尊不是猖狂失
志人。第二答云。實知世尊證得涅槃而不誑我等。第
三答云。實知觀我前際。若不入聖。生死無窮。所以疏
言。我巳解法。


言從此巳後如前者。即指第三轉也。畢竟令被五人
證獲阿羅漢果。


言生解脫處果者。解脫即是盡智無生智處。即生空
理。是智依處。於中陳如最先悟道。餘人猶在四善根
位。或夏初或夏滿。陳如方得無學。餘方得初果巳。後
皆得阿羅漢果。


言同俱舍說三周者。引小乘證大也。言謂此是苦第
一示相轉云云。言謂此是苦。汝巳遍知。三作證轉。


言此是佛為他三轉者。攝問。諸聲聞入聖。皆賴世尊
三轉法輪耶。答不定。遇佛得四果者。佛為三轉。若不
見佛得果者。依如來三轉教法而得果者。攝教歸佛。
亦得稱佛。為他三轉也。


言後名作證者。問何名作證。答如來以現量智證知。
陳如得無學果滿。故云作證也。


言第二第三轉巳等者。即此解脫。是生智處。涅槃是
無為果也。世尊轉法輪。陳如解心起。是名轉。在地身。
令陳如於佛所證深生信解。


言五最後令他於他等者。標也。令地神於陳如所證
深生信解。問陳如證得無漏。於佛所證。深生信解。地
神未得無漏。如何於所證深生信解。爭得知耶。答佛
[021-0674a]
問陳如。陳如答言。我巳解法。所以地神信佛故。故於
陳如所證。生信解知也。


言謂如長老起世間心者。問何名世間心。牟云。陳
如世間心。直是出觀巳後散心。若是如來世間心。但
是緣事後得知定心也。


言如來知巳起世間心者。問何名世間心耶。答如來
後得智了世間故。名世間心。此疏文通兩意。若如來
知為上句。巳起二字屬下句。即是如來知彼陳如。巳
起世間心。世間心屬陳如也。若如來知巳。巳字屬上
句。起字屬下句。即世間心屬如來也。不如取世間心
屬陳如為勝。阿若下八字。是如來所發言語也。若如
來知巳起世間心。阿若憍陳巳證我法者。即是如來
知彼陳如巳起世間巳證我法。兩節起世間心。並屬
陳如也。若如來知陳如名緣事心者。通其四智。大圓
平等成所作三。知無別種起。緣事理心起。必同種心。
不能由諸等至。故緣於事起。必同種。若妙觀察智有
同種起者。有別種起者。令知陳如總得知也。名如來
緣事心也。


言乃至梵世者。問何唯至梵世不至諸禪。答金云。一
由梵主。是請主。最先請轉法輪故。唯至彼也。二語言
說法。表至彼地。


言緣事心者。緣事之心名世間。非要散心者。恐將謂
世尊亦有散心。故言非要散心也。


言五令他地神者。即是地神知陳如所證深生信解。
[021-0674b]
等字等取上界諸天也。婆娑三十一云。佛告地神言。
我轉法輪。苾蒭見法。故彼得聞。問何故告他。答世尊
自顯於九十六種外道中最勝。能轉法輪。亦顯陳如
為真福田也。


言四差別者。一種是四諦。如來無漏教聲。本質是一。
中間相分。三乘差別各各不同。名為差別也。


言雖轉四諦法相者。問三乘同觀四諦理。如何得果
而各不同。答疏言。雖轉四諦等。意言雖同觀四諦。然
前加行劫數不同。由是三乘得果各異也。


言巳於三生或六十等者。利根者疾則三生。鈍根遲
者六十劫。潞府三釋。一云。經三个父母。生第一生中。
發心修聲聞解脫分善。死巳更受第二生。盡此一生
身上修行入加行。加行死巳。入第三生身。得無學果。
二云。經於人天三返生名三生也。人中一度死。天中
一度生。又天中死。人中生。名第一生。第二第三亦爾。
受三个大生了。方得無學果。三云。經於三个化佛。第
一生逢拘那含牟尼佛。修解脫分善也。第二生迦葉
佛。修決擇分善。第三生逢釋迦得聖。六十劫者。增減
劫也。又云。六十劫此是練根及非鈍根者。經生是鈍。
即非練根也。俱舍二十三。諸有創植順解脫分。極速
三生。方得解脫。又正理云。聲聞加行。最久經六十劫。
自果必證。欲顯三乘聖果。非率爾成。同非禪師言下
便證。


言依蘊處界等者。問如何依薀處界等。作四諦觀。答
[021-0674c]
總觀五薀身。說為苦諦。別觀行薀煩惱及業。說為集
諦。智斷此二所顯得理。名為滅諦。行薀聖智巳能斷
故。說名道諦。處界准知。


言獨覺性人者。疾則四生。遲經百劫。問緣覺之人。自
觀因緣而得悟道。如何言遇四个化佛練根得果。答
緣覺無別教文。初業還依聲起。約初練根時。事須遇
佛。不約得果。


言四生百劫者。四生如聲聞說。百劫者。或增減。或成
住壞空等劫。亦不遮一二劫。乃至九十劫巳來。得獨
覺果。修道懃求。極數者說。若懈怠者。更經無量劫。不
得二乘果也。


言依十二緣起修等者。觀識等五支及生死支全。并
有支一分。而觀苦諦。無明行愛取四支全。有支少分。
而觀集諦。依苦集斷位所顯真理。而觀滅諦。依此能
斷之道。而觀道諦。此約緣覺。於加行位。聞佛說巳。後
自修習。得無學道。非於言下而得果也。


言三性者。相國。菩薩觀依他起性有漏身。為苦諦。觀
遍計性。為集諦。觀圓成實性。為滅諦。觀行薀聖智無
漏依他。為道諦。此中同觀四諦者。如同照鏡三人各
別影生上解通行法輪


言無量眾生發獨覺心者。問何故佛前無證果者。答
既言獨覺出無佛世。方證得獨覺故。佛前無證果者。
麟喻可然。迴心巳後轉名菩薩。巳得逢佛也。部行餘
時佛邊聽法。亦得發心。而無證果也。
[021-0675a]


言初地二地乃至十地一生補者。准此般若中一會
中得成三轉。初轉得初果。初地是。二三地。是第二轉。
一生補處成佛。是第三轉也。


言故鹿野者。三七日鹿野菀中。說四諦法。是三乘通
行故。名轉法輪。


言若不爾者。若不約三乘通行得名法轉者。第二七
日亦說十地經。應名法輪說攝故。答疏言。彼非三乘
同所修故。


言然實他身三時者。問鹿野菀中一坐三轉得成聖
果。可成三轉法輪攝。若有經生之者。始證聖者。如何
得成三轉法輪。答疏言。然實他身三時等。此說三轉
不必一生而得具足。賀云。然一坐三轉成就者。唯陳
如一人也。餘四人便不成一坐三轉。直至夏末。方得
聖果。亦有經生者。若有人巳入見道。成第一轉訖。其
人根鈍。不復進修。或經一生二生乃七生。方能斷惑。
得無學果。方成就第二第三轉也。又如佛為上流之
人。初轉入見道。第二轉得三果。遂至上流。至有頂得
無學果。豈聞第三轉也。又佛為一類初轉便般涅槃。
彼豈更聞第二第三轉並是經生方證。問既經生方
得無學果。既不見佛。如何名佛轉法輪。答世尊於鹿
野菀中。說四諦法輪時。三輪行相。總巳證了。巳後得
果時雖不同。總是此間三轉收。皆約從初一會為名。
亦成示相勸修作證也。


言一時等者。佛初趣鹿園。與彼五人同乞食。漸教導
[021-0675b]
彼。未既轉法輪。後方為輪。令陳如得初果。餘四人由
在善根位中。後更兩轉令修道。後至夏初。或夏滿巳。
陳如方得無學。餘四人方得二三果等。轉不一度。得
果亦殊。始終而論。名一時也。如經言。一時約事究竟
而說也。


言得三果者。牟云。三轉之果也。即見初轉入見道。第
二轉入修道。第三轉入無學道也。故名三轉法輪。


言其輪能寂本性者。本性寂者。謂真如理也。能寂謂
正智。智證理時。斷障顯如。故言能寂也。


言希有法智等者。希有法即理也。三乘所獲無漏正
智。名為法智。此時天人方能證得。故名為證。牟云。此
言天人。三乘人見道之身也。入現觀故。證者證悟也。


言阿羅漢者即等者。羅漢與僧別說。所以疏主作第
二解也。


言四法巳周等者。涅槃是果。言音是教。能證智為行。
所證理法也。教理行果四法。法寶巳周也。配經。便有
涅槃音為法寶。及以阿羅漢為僧寶。佛為佛寶。


言既有體出者。意言四法并佛及僧。能化之佛。所化
是僧。既有三寶。名體出現也。


言佛菩薩并以聲聞等者。佛菩薩聲聞三。能轉法輪。
此三人能說法。令他得智斷惑。可名轉法輪。即如馬
勝說偈。令鶖子得初果。鶖子後令目連得聖果。又優
婆毱多說法。令人得聖果。此聲聞轉法輪也。


言不能令人得者。攝問。觀佛三昧海經第四說。諸辟
[021-0675c]
支佛擲鉢在空。作十八變。諸辟支佛一一足下皆有
文字。具說十二因緣。又本行經云。爾時梵德王到辟
支佛邊時。辟支佛少說法要。令王歡喜。踊躍無量。顯
示善事。何故言不說耶。答二意。一不多說故。故言不
說法。二說法不能令人得聖。故言不說。安國云。若現
通令人得果。可爾。說法即不能也。故大論獨覺地云。
為有一類獨覺。依彼彼村邑而住。善護諸根。善住正
念。隨入彼彼村邑聚落。或為乞食。或濟度他。不以語
言。示現種種神通境界。乃至為令誹謗者。生師向後。
故有經亦說緣覺化人亦得聖。如何言不得。答神通
化即得。說法即不能。


言聲聞等者。一云。舍言獨覺。又解聲聞亦不許轉法
輪。為由不識藥病。不能觀根受道。唯佛菩薩能識藥
病。能轉法輪。聲聞等不識根器。由此不與轉法輪。名
牛呞比丘周利槃豆。雖是羅漢。不能說法。如鶖子等。
能說法者。名轉法輪。理亦何失。


言非但今日者。非但今生所開權顯實。非但今生讚
有餘涅槃。息分段生死苦也。


言根熟來逢者。解小乘根。此非但是大乘根熟也。


言我見先以權者。即是三根聲聞。二萬佛後。退大乘
行。巳修小乘行等。經云。咸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二
句。大乘根熟也。曾從諸佛等二句。曾於釋迦權化也。
問此是過去釋迦。自身權化。何言諸佛。答釋迦一佛
是諸佛之數。亦得言諸佛。或兼於俱那含牟尼佛邊
[021-0676a]
聞解脫分善。曾於迦葉佛邊。聞決擇分善。於釋迦佛
邊。曾受二乘化。故總言諸佛也。經言。如來所以出為
說佛慧故。中間二句連讀也。意言如來出世。只為說
佛慧也。今根正熟。既是其時。何得不度。


言有五過者。有二意。一以一人具斯五過。二者。五過
各各屬一人。第一人無性凡夫。第二定性聖者。第三
通凡聖。第四唯有性凡夫。第五增上慢者。


言阿顛底迦者。樞要有三。一一闡人云樂欲。二阿闡提
云無樂欲。三阿顛底迦云畢竟畢竟無解脫因


言情見不廣者。或是不定性人。雖情見不廣。不必是
鈍根。自有利根。元來情不見不廣。如今之學百法人。
得少便為足。


言計執空有二相者。此後三四五。配有種性人。謂遍
計空有二相。或有執佛法為空。一切是無。或有執佛
法為有。一切皆有。所執空有。非是了義之空有也。今
南北二宗大小乘等。互執著等。


言或復具起七種者。具起七慢凡夫。盡是惡生。不堪
與說大乘。


言不嫉眾生者。若嫉眾生。則無盡也。


言理決定者。即是道理決定。若於道理不決定。如何
得成無異。


言對勝人者。即是文殊普賢等八萬菩薩。或即是舍
利弗等。迴心巳去。成漸悟小菩薩也。經言。菩薩聞是
法疑網皆巳除者。頓悟等小菩薩。皆起此疑。疑他小。
[021-0676b]
不自疑。大乘外二乘不得作佛。不定性小菩薩自他
俱疑。疑於自身。及二乘人為作佛。為不得作。千二百
羅漢疑自。不疑他。佛果菩提。於巳無分。聞法華經。一
切疑除。菩薩聞是一頌等。問烈眾中大比丘眾一萬
二千人。何故此云千二百人當得作佛。答烈眾雖多。
總言萬二千人。此間別舉有疑得記者。故數少。不同
烈眾中。二云。此千二百人。是高名者。佛乃偏舉。非不
記餘也。


言涅槃由此說等者。證不定性聲聞。作佛意說。四果
迴心極遲鈍。然不及頓悟初發心菩薩。簡要云。或經
十劫乃至五十劫等。便能得至十信初心。


言此據不定等者。涅槃經說。初果人八萬劫等。約不
定性人說。皆得作佛。


言我於一時說一乘等者。唯一佛乘。無餘二乘。一道
者。唯有一佛道。無二乘道。一行者。唯大乘二利行。無
二乘者。自利行。一緣者。唯有一佛因緣。無二乘因緣。
潞府。一者謂一大事因緣也。


言大寂靜者。是大涅槃也。由離一切生死囂動。名寂
靜。


言永斷一切結縛等者。無明愛取。名結縛也。愁苦者。
即是老死之果。苦者即是異熟果。苦因者。業煩惱也。


言到於一有者。即是佛果之異名。一佛之果也。簡要
云。菩提涅槃。唯佛獨有。獨自有故。名為一有故也。章
敬云。有是實義。即一實之果也上涅槃文。第一段證不定性迴心劫數。第
[021-0676c]
二段證定住人不作佛


經言說無分別法者。此以大乘唯有一體。體者即一
真法界三事涅槃。若向上分出生空智。為二乘說。分
出一分解脫。為二乘說。分出一分法身理。為二乘人
說。四十年前作此說。後法華會上。總說一乘。名說無
分別法。


言妙理體無分別等者。此以大乘體唯有一。三乘同
證。更無異乘。名無分別。故經言。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若實有三。不名於一分三也。


言一佛出希者。諸佛興出世。懸遠值遇難。無量無邊
劫。空過無有佛。說使者一个佛出世來。眾生在地獄
餓鬼畜生中。不遇佛出。故云懸遠等。二說法希。正使
出于世。說是法亦難。佛出世。眾生逢佛。說大乘法亦
難。有佛出世。不說法。却入涅槃。又有佛設說法。唯說
小乘。不說大乘法。故名說是法亦難。三難聞希。設使
佛說大乘法。眾生不在會。或造匱法業。不合得聞。如
五千人。是也。故聞是法亦難。四能聽希。設無匱法業。
合得聞法緣。法華經是難信解之法。眾生樂小悕大。
不肯聽故。故言能聽希。


言佛出希者。標也。如賢劫千佛至獨王一劫者。如賢
劫者。解劫名字所由也。謂劫初成時。於水輪上有一
蓮。有一千葉。而現於世。光明赫照第二禪諸天宮殿。
第二禪諸天人尋光來下。至於欲界。見此蓮華有一
千葉。葉中有賢聖之影。更相謂曰。當來必有千賢人
[021-0677a]
出現。得成佛果。故名賢劫也。此賢劫名。是二禪諸天
以立名。二定劫分齊。問此賢劫有多少增減劫。為一
賢劫。答成住壞空各二十增減劫。共有八十增減劫
為賢。問此一千佛共在賢劫出世。為不爾。答前九百
九十九佛同一火灾劫出世。至樓至佛出後。獨王一
火灾劫。合一百六十增減劫。為一賢劫。


言今第九住劫巳四佛出世者。明時節也。問為第九
劫中有四佛出世。為通前住劫共四佛出。答有二解。
一通前住劫。共四佛出。問從何劫即佛出。答住劫有
二十增減。總名住劫。初五住劫無佛出世。第六住劫
人壽六萬歲時。有一佛出世。名俱留孫佛。第七住劫
人壽四萬歲時。有一佛出。名俱那含牟尼佛。第八住
劫人壽二萬歲。有一佛出。名為迦葉佛。第九住劫人
壽百歲時。有一佛出。名釋迦牟尼佛。第十住劫人壽
八萬歲時。有一佛出。名曰彌勒佛。從此第十一十二
十三十四無佛出世。第十五住劫有九百九十四佛
出。俱有名字。通前成九百九十佛出世。從此巳後至
二十住劫。無佛出世。便即劫壞。經二十壞劫後。有二
十空劫。空劫後有二十成劫。成劫後二十住劫。此於
二十住劫中。有一佛出。名曰樓至佛。獨王一劫。通前
滿一千佛也。二准五濁經說。唯第九住劫有四佛出
世。謂第九住劫中人壽六萬歲。有俱留孫佛出世。人
壽四萬歲時。有俱那含牟尼佛出。人壽二萬歲時。有
迦葉佛出。人壽百歲時。有釋迦牟尼佛出。從此漸減
[021-0677b]
至人壽十歲時。然後劫增至八萬劫初減。彌勒佛出。
故即第十劫也。後第十劫彌勒出巳後。與前解同。唯
前四佛出。兩解別也。彌勒佛。是賢劫中第五佛也。今
取莊嚴劫末。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第三佛。并賢
劫初四佛。俱留孫俱那含牟尼佛迦葉。為七佛者。如
世人立七庿。


言此劫壞巳鶻盧支佛獨王者。舊云樓至佛是也。化
度傳有二釋。一者。此言所愛。以是最少父母偏愛故。
因以為名。亦云啼哭。由聞諸兄悉先成佛。恐無眾生
可度。恒常啼哭。因以為名。此之賢劫有兩个成住壞
空大劫。前八十劫共有九百九十九佛。後八十劫唯
鶻盧支佛。獨王一劫。從初減即出。直至壞劫。廣利眾
下明千佛往因。案金剛密跡力士經第一云。佛告真寂意
菩薩。過去久遠劫有佛。名曰淨光王。出現於世。世界
名莊嚴。劫名善見。人民熾盛。五糓豐發。時有轉輪聖。
名曰群勇。千子具足。將千子至淨光王佛邊聽法。滿
七日巳。各於王所。請求出家。王即聽許。既出家巳。王
欲驗之成佛先後。即勅工師。造七寶瓶。極令妙好。可
高七仞。又造寶籌。乃有千數。籌上書千名。第一第二
乃至千。令置瓶內。七日種種供養。至七日後。使人將
瓶於紫金案上。各遣諸太子。以手探籌。得第一者。最
先成佛。乃至得末後籌。在後成佛。其第一太子。名曰
離怖。得第一籌。即今拘留孫是。第二太子名離名聞。
得第二籌。以次成佛。即今拘那含牟尼佛是。第三太
[021-0677c]
子名曰寂根。次第三成佛。即今迦葉佛是。第四太子
名離苦。次第四成佛。即我釋迦牟尼佛是。次後一一
太子成佛。皆有名字不同。不可具引。其最後小者。名
意無量。得最後籌。即當最後成佛。其諸太子輕戲調
弄。眾共語言。我等諸兄總先成佛。度眾生皆盡。汝既
後成。當何所度。其最小太子愁憂。常多啼哭。因立名
名為啼哭佛也。父王謂太子曰。世界無盡。眾生界亦
無盡。何憂無眾生度。太子曰。願我成佛。獨住一劫。所
度眾生與諸兄等。諸兄成佛處。我常作金剛力士。護
持法藏。末後成佛。號曰樓至如來也。其最小太子云。
若我言至誠不虗。三千世界為之現瑞。當爾時。三千
大千世界一時振動。普雨天華。不皷自鳴。諸天伎樂。
而以供養。表最小太子決定成佛。獨王一劫。所化眾
生等諸兄也。


言經十二劫後始有等者。糅云。今言經十二劫後始
有星宿劫者。過鶻盧支佛後。經十二个大劫。並是星
宿劫攝。即未來千佛初。淨光稱王佛出世。亦名日光
佛。名別義同。此佛為首。下至須彌相。並是星宿劫出
世。當得作佛。後更經三百大劫。空過無佛。故佛希也。
由如星居希歷歷而住。佛出亦爾。名星宿劫。過去莊
嚴劫中。得成佛者。以華光為首。下至毗舍浮佛。並於
莊嚴劫出世。諸佛出世莊嚴國界。故名莊嚴。毗舍浮
佛。以七佛中。第三佛是。有疏本言。始有莊嚴劫者。寫
人錯也。又據藥王藥上經說。昔有三千人。稱三十五
[021-0678a]
佛名字。後時行滿。一千人於莊嚴劫成佛。一千人於
賢劫中成佛。一千人於星宿劫中成佛。然過去莊嚴
劫中最初佛出。名為華光。最後佛名毗舍浮。次賢劫
中千佛名。初俱留孫佛。最後鶻盧支佛。未來星宿劫。
名淨光稱王佛。最後須彌相佛出世。上來兩个成住
壞空。計一百六十个增減劫。總名為賢劫。前八十个
增減。名大賢劫。賢人多故名大。後八十个增減。名小
賢劫。以一佛出故。唯一賢人出。故名小賢劫。非時即
小也。


言迦葉佛住等者。有言。住壽七日。都不說法。便入涅
槃。問十二分教章中。迦葉佛說法。名分別空。豈不是
說法也耶。答七日內不說大乘法。牟云。迦葉佛住壽
為一句。七日不說此法為一句。意言。住壽七日內不
說。過七日巳方說與上文別讀。所以經言。懸遠值遇難。如
經中說。佛在之日。有婆羅門。其妻端麗。愛染尤重。不
肯出家。每日念言。世世有佛。後出家非晚。時遇世尊。
便白佛言。未來世更有佛耶。世尊答曰。未來世中更
有佛。數如恒沙。聞之便去。未遠之間。而自念言。過去
有佛乎。若有者。吾何不遇。遂迴問佛。佛言。過去佛亦
無量無邊。聞之便悟。乃知過去有佛。我既不逢。未來
佛出。焉知即遇。因便請出家。便獲初果。由此經言值
遇難也。


經言譬如優曇華一頌者。長行舉喻。不言讚歎。偈加
一行半讚希。即長行與偈有無不同也。問能聽與能
[021-0678b]
聞何別。答聞即約耳。聽即約心。優曇華人中希有。輪
王出世。法華經是法中之希有。法輪王出世方說。法華
言此為諸佛等者。能詮教也。勝道者。所詮理也。或密
藏勝報身道。法身報身。


經言終不求佛道者。只為不能。未自求如來。故須出
世作所求境也。若如此何名有感即應。答有一類人。
見佛色身。彼心方發。雖不求佛。亦現身故。今解。但言
不求佛道。即大乘。非是不求見佛也。


言一慚者。問何名慚。答疏言崇重等。心能對治無慚。
慚謂羞慚。祟賢人。重善法。


言復顧者。顧者護惜之義。顧視也。慚者於自身及所
得名利。向上愛惜顧視。名慚也。


言愧者。對治無愧。止息惡行為業。愧則輕惡人。拒惡
法。復顧世間形法等事。羞恥過非。名愧。


經言舍利弗當知等三行者。究竟入於一乘。一乘法。
事須修習始得。不修習不曉得了也第四疏了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二十一



乾符六年冬溫州開元寺講大慈恩比丘弘舉傳寫供養
[021-067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