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30 法華經玄贊要集-唐-栖復 (master)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十五
鏡水沙門 栖復 集


方便品



言方便品略者。三分分經。今當正宗中八品經文三
周說。今方便品法說。此品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
三出體。二十八品中。唯此品無解妨。有出體門也。


言來意有三者。一八品為來意。二十九品為來意。三
論家為來意。且八品中第一三分為來意。序分正宗
流通。今解序分了。次明正宗。正宗中最初方便品。故
序品後。方便品來。此第一來意。望前序分為來意。第
二八品正宗為來意。八品中此品最初。故有方便品
來。第三八品中三周說。今當第一周法說。法說最初。
故序品後。方便品來上總科文


言一者依八品為正宗者。言八品為正宗。簡不取十
九品為正宗故。安中字也。


言蓮華有出水等者。出體也。今擬取正宗為來意。正
宗有二。八品為正宗。十九品為正宗。今先定却八品
正宗分齊。然後說來意。問疏主何要說取八品為來
意耶。答准法華論及法華經八品為來意。則勝十九
品。疏主云。夫論義者。先觀題目。題言妙法蓮華。即須
取蓮華為正宗。蓮華者。開敷出水義。捨權取實。破二
會二。唯在八品。離此八品巳外。更無說處。欲擬取向
下八品為正宗去。所以此間先解蓮華。意言有蓮華
處。即正宗也。問此間解方便品來意。何要說正宗。答
[015-0515a]
科八品為正宗者。意明序品後即說正宗。正宗中先
合說方便品。所以先向此中商量也。欲擬解開示悟
入。三果一因。故致斯語。蓮華有出水開敷之二德。既
有出水開敷之德。所以喻妙法具果秀行竦之兩能。
果秀即同出水。行竦便類開敷。即一乘因行。從下直
取至上上佛果。故名行竦也。佛果菩提甚高廣深遠。
此一乘行直能取得佛果。高即出過三界。廣即遍滿
十方。深即不可測量。遠即時長難至。故佛果雖高廣
甚深。無物可到可取得。唯一乘因行。能取得高廣深
遠佛果菩提。名行竦。即開敷義。故八品廣明行果出
水開敷之義。故八品名一乘之正宗也。國語云。竦者善
也。御惡也。廣雅云。竦者敬也。謂高上也。行能崇善。上
昇而取於佛果。故云行竦。有作疎字。順蓮華開敷義。
不妨上依論解開敷出水義。問如何不取教理為蓮華。唯說果
秀行竦行果蓮華耶。答若論一乘體。教理不妨總取。
若論蓮華義。行果則勝。教理則劣。若取教理為蓮華。
第一周方便品初巳說教理。得名蓮華。則第二第三
周唯說行果。應非蓮華。初周開示悟三。是果。入佛知
見。是行。第二周牛車。是行。第三周寶所。是果。故知蓮
華多取行果。故言行竦也。竦為息惡務善進也。有云。
疎者。即疎條行扶。能疎條而取於果。辨云。疎者開也。
行能開果。故喻開敷行。若開敷果即出水。如世間未
有果不從華生。未有華不招於果。此華不有則巳。有
則華實俱含。法中論。此行不有則巳。有則必招佛果。
[015-0515b]
未有行不招於果。未有果不從因來。疏言佛果不可
虗成。必由業行方得。竦字有據。不及疎字順開敷義
雙取則勝


言又經下言等者。今此經中唯說一。乘簡去二乘也。


言故以破二會二等者。一乘即是正宗也。此經既以
破二會二為正宗。離此八品。無破二會二處。所以唯
取八品為正宗也。四十年前執二乘為極。世尊破云。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第二周云。如
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第三周
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知所執之城是權。能執之心
亦破。故名破二也。會二者。四十年前。於一乘道。分別
說三。會權入實。會二歸一。是法華之正主。主者宗義
依疏科八品正宗義


言故三周說等者。意言上依論依經科了。就八品之
中三周說此。周者。周圓周足。四分皆足。故名周也。法
說。譬說。宿世因緣說。名三周。逗者。字書云。逗留也。說
文。上也方言住也。有云。逗者繹也。此解為善。易彼二
乘執心。而皈一乘之位。三周逗彼三根者。初世尊法
說。欲令一切聲聞總解。及至說了。只鷲子一人解。將
謂世尊唯為鶖子一人說。餘五百千二百人總未解。
不可還更法說。遂著喻也。及至喻說。只有四人解。恰
似只為四人喻說相似。中根四人信解。佛說藥草喻
品。佛重述成。授記品為之授記。餘下根千二百二千
人。聞法說不解。聞喻說不解。不免宿世因緣。說說過
[015-0515c]
去結緣之事。為第三周結緣始悟解。又初周因果理
智雙說。第二周偏說因智。第三周偏說果中理。是故
名三周說。逗彼三根也。


言此品初說一乘等者。問三周八品。何故前說方便
品。不說餘品耶。答疏言此品初說一乘。為鶖子也。最
初從定起。唱二甚深。經言。爾時世尊。從三昧安祥而
起。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
入。次鶖子請有三。初狹自他疑故請。經言。我自昔來。
未曾從佛聞如是說。次陳大眾植因故請。經言爾時
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所以者
何。是會無數百千萬億阿僧祇人等。後從化堪聞故
請。經言。今此會中如我等比。有千萬億等。如來三止。
初讚希有止。經言。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
有法。佛悉成就。論云。初止為相。令真聖者。問取一乘。
令假聖者避席而退。二恐驚時會止。經云。爾時佛告
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
人皆當驚疑。三恐墜大坑止。經言。佛復止。舍利弗。若
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驚疑。第三開斯
實相。啟彼權門。分二。初取記。許攝授故。後與記。正與
陳說。六段文未聞令聞。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
時乃說之。二者。說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
三依何等義。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等。四令住。
經言。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等。五
依法。經言。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等。六遮。
[015-0516a]
經言。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故言
此品初說一乘等。


言最初於譬喻品等者。分二初標聞法巳喜生。經言。


爾時舍利弗踊躍歡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
言。今從世尊聞此法音。心懷踊躍。得未曾有。後釋歡
喜之所以。分四。一失大法以興嗟。經言。我昔從佛聞
如是法。見諸菩薩等。二處小階而起嘆。經言。我常獨
處山林樹下等。三喜今聞而惱盡。經言。而今從佛聞
所未聞未曾有法等。四知佛子而道成。經言。今日乃
知真是佛子等上領解。次述成分三。初陳往遇。經言。爾
時佛告舍利弗。吾今於天人等。次述今逢。經言。我以
方便。引導汝故。生我法中。後顯還令依權取實。經言。
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等上述成。第四為之授記分
二。初因記。經言。舍利弗。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
可思議劫。供養若干千萬億佛。後授果記。經言。當得
作佛號曰華光。


言乃至等者。經言。昔在波羅奈。轉四諦法輪。分別說
諸法。五眾之生滅等初周了


言譬喻品中舍利弗請者。經言。爾時舍利弗白佛言。
世尊。我今無復疑悔。親於佛前。得授阿耨多羅三藐
云云。爾時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諸佛世尊以種
種因緣等。舍利弗。今當復以譬喻更明此義云云。次
正說喻分二。初喻昔權。後喻今實。昔權有四。一三界
佛有喻。經言。舍利弗。譬如長者有一大宅。二五趣危
[015-0516b]
亡喻。經言。多諸人眾等。三見設權方喻。經言。見是大
火等。四依言免難喻。經云。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等。後
今實分四。初諸子索三。經言。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
先所許等。二父但與一。經云。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
一大車等。三釋成父志。經云。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
隱得出等。四越子本心。經言。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
未曾有。非本所望等上喻了


言中根四人領解者。分三。初敘四人之喜敬者。經云。


爾時慧命須菩提摩訶迦葉。至從佛所聞未曾有法。
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發希有心。
歡喜踊躍。次中四人之領述。經言。我等居僧之首。年
並朽邁。後陳四人之荷恩。經云。世尊大恩。以希有事。
憐愍教化。利益我等。無量億劫誰能報者上領解了


言佛說藥草喻品為重述成者。分為三。初讚印者。經
云。爾時世尊告摩訶迦葉及諸大弟子等。次述成分
二。初法述分四。一佛興於世。經言。迦葉當知。如來是
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虗也。二法利群生。經言。於
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三受道有殊。經言。如來
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四不能自達。經言。又於諸
法究盡明了。次喻說分四。一法王出世喻。經言迦葉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谿谷。土地所生。卉木藂林。
及諸藥草。此上總喻。後別喻。密雲彌布。三法王出世
喻。經言。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二說教普滋喻。三稟潤
各異喻。經言一時等澍。其澤普洽卉木藂林及諸藥
[015-0516c]
草。四不自覺知喻。經言。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
草木。各有差別。後結成。經言。今為汝等說㝡實事。諸
聲聞眾皆非滅度等。


言便為授記等者。大迦葉號曰光明。須菩提號曰名
相。迦旃延號曰閻浮那提金光。目楗連號曰多摩羅
䟦旃檀香上第二周了


言化城喻品說往結緣等者。經言。諸比丘我等為沙
彌時。各各教化無量千萬億恒河沙等眾。又云。爾時
所化無量恒河沙等眾生者。汝等諸比丘。及我滅度
後。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上說
結緣


言利彼下根滿慈等者。分三。初滿慈心念領解。經云。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從佛聞是智慧方便隨宜
說法。又聞授諸大弟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領授
。復聞宿世因緣之事。復聞諸佛有大自在神通領化
城了


言佛印述訖者。分三。初問眾見否。經云。佛告諸比丘。
汝等見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不。二歎其今德。經言。
我常稱其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三歎其往德。經言。
汝等勿謂富樓那。但能護持助宣我法。亦於過去九
十億諸佛所。護持助宣佛之正法。


言便與授五百等者。富樓那當得作佛。號曰法明。陳
如與五百。號曰普明。二千人同名寶相第三周了


言自下更無說一乘處者。簡異正宗。此結皈頭頭破。
[015-0517a]
二會二為一乘體。兩頭相應。故知八品為正宗也。


言今既眾集等者。結皈來意。眾集即十五類眾也。緣
和者。如來是能化人。在靈山所化眾。又在靈山。能化
所化相逢。故名緣和。又云。魔事既無。若有一人作魔
事。不名和。今既無魔事。名和也初解勝


言警之巳畢者。動地雨華放光等。名警畢也。


言根器等者。此不約身與佛相逢。但約根熟。合聞法
華。名根器符會。根與法華經相符會符契也。正可陳
宗。且說一乘法華。既說序分。即合正宗。此品正宗居
首。故序品後。方便品來也。


言二者依十九品等者。總科也。方便品下。初十二品
明一乘境者。疏主依瑜伽。作境行果三科也。此經中
無境行果三名目。只是疏主安立著也。十二品對能
緣心名境。兩品明行。安樂品所行行。涌出品能行人。
行人無別人。攬法成人故。人亦名行。果者。如來壽量
品。果中之果。餘之四品。因中之果。如來壽量品極淨
圓明果。分別功德品因聖分證果。隨喜功德品福利
超勝果。法師功德品經力難思果。常不輕品引巳曾
證果。


言說境令知等者。疏主斷也。亦云。正明說意也。問何
要說境。答疏言。說境令知乘之權實。問如何喚權實
兩法。作一乘境耶。答聲聞人四十年前所得二乘教
理行果。不知是權。執為究竟。對二乘能緣心。說名權
境。法華會上。唱阿含甚深。即昔三教所詮智慧。唯真
[015-0517b]
實乘。阿含甚深。及所詮知。盡名為實境也。今向聲聞
人說。汝四十年前所得。是權非是究竟。勸令知權可
捨。知實可取。所以初之八品正明權實者。初周為上
根說。經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是實境令取。經
言。無二亦無三。令捨。經云。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
況有三。第二周為中根人說牛車。是實境令取。羊車
鹿車。是權境令捨。經云。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
乘。分別說三。第三周寶所。是實境令取。化城是權境
令捨。


言次之三品嘆人美法等者。美法即是嘆法。以上句
有嘆字。下句即言美法也。法師品初一長行一頌嘆
人。後一長行一頌美法。人者。經言。藥王若有惡人以
不善心。於一劫中。現於佛前。常毀罵佛。其罪尚輕。若
人以一惡言。毀呰在家出家讀誦法華經者。其罪甚
重。又云。若親近法師。速得菩薩道也云云。美法者。經
言。巳說今說當說。而於其中。此法華經。最為難。信難
解。又云。藥王今告汝。我所說諸經。法華為第一。


言勸募持行者。問佛何時召命其持品稟命。答寶塔
品云。聖主世尊。雖久滅度。在寶塔中。尚為法來。諸人
云何不勤為法。天授品云。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
華經。無有懈倦。又云。若有深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
墮地獄云云。兩品俱是勸募。勸者勉也。募者召募也。
又寶塔品。言勸募。以大音聲。普告四眾。誰能於此
娑婆國土。廣說妙法華經。佛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屬
[015-0517c]
有在。天授品。身勸募。經云。採果汲水。拾薪設食。乃至
以身而為床座。身心無倦。上二品言勸身勸。想名勸
募也。二云。法師品雙嘆人法。寶塔品別嘆法。天授品
別嘆人。辨云。寶塔品別尊於法。天授品別尊於人。勸
募亦通三品。三品之中。勸募文即暗。以義而說有也。
法師品雙嘆人法。亦是勸募持經之人。寶塔品別嘆
法。天授品別嘆人。並是勸募持經之人。總名勸募。若
望佛意。三品總通勸募。若依諸抄。勸募唯在寶塔提
婆二品也。准此聲聞稟命捨權持行實法。唯在持品
也。持行二字唯在後品。


言後持一品等者。准此聲聞稟命捨權持行實法。菩
薩稟命持。聲聞捨權持。即是二萬菩薩此方持。四類
聲聞他土持。八十萬億那由他菩薩彼此俱持也上總
科也


言科初八品等者。下別科也。意言境行果三之中科。
八品亦是法說權實。喻說權實。宿世因緣說權實。故
十九品正宗中科八品。與八品正宗。道理不別。十九
品正宗中。最初是方便品。故序品後。方便品來。又境
行果三之中。未明行果。且初明境。境中有十二品經。
方便品是最初說一乘境。故序品後方便品來。又就
十二品中。初之八品。正明權實之中。初法說權實。喻
說權實。宿世因緣說權實。令且初明法說權實。故序
品後。方便品來也。


言三者論云自此等者。自此巳下指方便品名。自此
[015-0518a]
巳下。論主意總自此巳下之言。八品正宗。總屬巳下
中攝也。且總解。論云。初周教理行果為因果。第二周
說因不說果。第三周說果不說因。教理行果四法。皆
有因果也。


言此意從前序品等者。體相相狀。疏主略解論中相
字。便有三師解釋。各自不同也。第一師取教理為因
果。依顯了因果。解體相相狀。能詮教為因。所詮理為
果。教是有為詮之。因但名相狀也。所詮理為果之中。
有為無為二種差別。道理理為相狀。真理理為體相。
第二師取行果為因果體相相狀。行為因。果為果。行
中初地巳去無漏智。但名相狀。十地所詮證真如。即
是體相也。因中有為為相狀。因中無為為體相也。果
中菩薩為相狀。涅槃為體相。故名因果體相相狀。即
開示悟入三是果。開佛知見。雙開理智二身通二種。
總名體相相狀。示佛知見。別明體相。悟佛知見。別明
相狀。第三師教行並為因。理果俱為果。是故名體相
相狀上疏主解論文


言一云所說等者。標也。第一教理師解。因果相教為
因。即是詮理之因。故名因果相。


言如門為入等者。問如何喚能詮教為作門。答疏言
如門為入室之所由。解門義。教為顯理之處。所解因
義也。無有理不因教詮。無有人家出不由戶。顯非親
因果。故說顯理之處。所顯理。即是法說喻說也。


言蓮華但說等者。第一師無量義經第十六名蓮華。
[015-0518b]
取教理。何故此經是蓮華不取教理。論主解教為開
敷。理為出水。教況華開敷。理況蓮出水。若蓮華向上
說有四義。不妨妙法向上還取四法。既蓮華向上只
說開敷出水義。所以妙法向上只喻教理。故言蓮華
但說二義。即是出水開敷。妙法向上兩能。乃是教之
與理。因果故。即智詮。智即理也。詮即教也。或智是果。
詮是因。故以教理因果相即。教理為蓮華也。


言二云三請巳後者。第二師取行果為因果相。三請
者。騰疑置惑請。供佛修因請。聞法勸喜請。亦云。初狹
自他疑故請。次陳大眾於餘佛所巳植因故請。後述
自他巳從今佛化堪聞故請。


言明一大事等者。即此經明因果一乘意。約行果名
一乘。前三是果。入是其因。此約生因因果。謂從因修
至果。但菩提智名曰生因。能證涅槃。所證名果。或可
前是了因。因果智照涅槃。亦名了因通二釋。


言初揚智門等者。釋難也。第一師問第二師云。汝唯
取行果為蓮華。不取教理者。如來出定唱二甚深。是
何法耶。答第二師通者。初揚智門之意等。初唱教理
者。緣鶖子執二乘為極。疑心易除。執心難斷。佛所以
迴執心作疑心也。不疑則不請。不請則佛無由說經。
所以唱二甚深教疑也。初揚智門者。智是理教之門。


言欲發鶖子等疑等者。等取三根疑文。即是令其生
新疑也。


言令其固請者。路云。總云因請。令其請。方說一乘。故
[015-0518c]
言因請。有本言。因請即是三請不退。堅固而請。漢書
云。班固注云再三也。如來初止。鶖子便請也。世尊第
二度止。鶖子又請。世尊第三遍止。鶖子更第三遍又
請。佛見之不巳。方順請而說一乘也。故知不取教理。
正取下行果。為一乘宗。固即殷重再三之義也。第一
師問第二師云。汝豈騰他。天親菩薩云。解蓮華尚自
取教理。汝第二師何故不取耶。第二師答云。汝第一
師自錯無量義經蓮華是菩薩蓮華。此性蓮華是聲
聞蓮華。菩薩蓮華是教理。聲聞蓮華是行果。不得將
菩薩蓮華解聲聞蓮華也。第一師又難第二師云。我
取蓮華向上開敷出水義。況教理。教開敷。理出水。汝
向行果向上如何作開敷出水義。第二師答云。法華
論中。開敷出水義。自是解他無量義經蓮華。不解此
經蓮華。汝必若要行果向上開敷出水義。我行果向
上亦有也。


言蓮華二義雖等者。通妨也。問若取開示悟入為因
果。何故論中以蓮華二義。喻於教理。為因果耶。答疏
言蓮華二義等。蓮華二義雖解無量義經蓮華。我行
果向上果秀為蓮華出水。行敷是華開。故取蓮華況
於行果。行果向上開敷出水義。未爽無量義經中蓮
華二義之通理。又開敷出水義。遍在四法向上總有。
名通理。爽由失也。乖也。未失通途道理。意言解無量
義經教理。不要同他行果。設同行果。理亦無乖失也。
故言雖也。問論中出水開敷二義。但喻教理。今明行
[015-0519a]
果。名為蓮華。未審教理二種。是何中攝。答以果攝理。
以行攝教。教行並開敷。理果俱出水。此亦未爽彼出
水開敷之二義也上初揚智門。通第一妨。蓮華二義。通第二妨也


言三云初智等者。第三四法師也。問三釋有何差別。
答初一釋依論巳明。而非是正。論解無量義經故。第
二雖正據勝而言。亦非總理。第三師更無別義。只攬
前二師。為第三師正義。離之兩傷。合之雙美。四法總
為因果相。如候白與二人。同相隨行。二介人。一个買
一个𩟘餅。侯白沒錢買。每人是半介。那二人出錢人。
一介得半介喫。侯白獨自得一介。此中亦爾。


言初智及門者。初陳宗也。智即理也。門即教也。門即
因也。智果也。


言令識昔等者。釋意也。金云。此證四法俱名蓮華也。
說教理令知方便。教雖有三。所詮之理。但唯有一。談
行果令識行。及方便有三。果體唯一。初說教理。如一
室而有三門。後談行果。如一池而水有三道。相國云。
但知談二甚深是實。表知昔日說三為權。權實相涉。
令其取捨。故取教理行果四法。道理周足也。今說教
深。令知昔日教是權。今說行深。令知昔行是權也。


言聽三乘之教等者。四十年前。說教行是權。究竟唯
一。四十年前聽三乘之教法華會上悟一乘之理。行
三乘之行。取一乘之果。所以四法之中先唱教理二
深。若不先唱教理。因何二乘知有權實。捨權就實。捨
權就實。事須是教理也。此中意言。對不定姓故。以三
[015-0519b]
乘之因。證一乘之果。若望定姓。行三乘之因。證三乘
之果。解三乘教。證三乘之理。若不定姓。經云。汝等所
行是菩薩道。又先雖是聲聞。後作菩薩故。


言如前巳釋者。指解經品得名中及十七名中三師
廣解也。


言此品具明等者。此第三來意。准法華論。為來意也。
唯約三周。為來意。不約序品也。此品四法總說。因果
雙陳。故最初說。餘品不具。故次居後。故有序品後。有
方便品來也。


言便者。切符連反。習也。安也不惡。又婢面反。利宜好
也。


言佛智有二者。問今解方便智。何要言佛智有二耶。
答欲說方便智。事須兼論後得。後得依他根本智。有
根本智故。方有後得。有後得故。故始有方便。方便智
是後得智上權巧作用。欲擬舉用。事須兼體。巳明體
即真實智。實智即是根本智。欲擬說後得。須兼論根
本也。亦通後得無漏實智。後明方便。即是善巧之異
名。後得智上妙用通三乘故。故云佛智有二也。金云。
真實智此通根本後得。二無漏智。總名真實。攝云。泛
明佛智。有此二智。更分為三。一根本。二後得。三方便也。


言實法亦二者。意言智既有二般。境亦分二種也。問
此明能緣智。何要明所緣實法。答有二意。一緣此二
智行相深隱難知。若不約境辨之。二智無由得顯。故
先從境。以明智因境起。先論實論境了。後方說二者。
[015-0519c]
智不孤起。託境方生。起依境立智。如解於信。先云於
實德能深忍樂欲。即是所信之境也。


言體實者。體實簡遍計性。依他圓成俱是實攝。從種
生故。有為即依他。無為即圓成。地持論云。有為無為名
為有。我及我所說為空。謂有為九十四。無為有六。有
為依他。無為圓成。俱是實攝。問有為之中。忿恨依嗔。
似長短方圓。依色上似何名體實。答攝似從實亦名
實也。二者。真實唯取圓成實性。兼簡依他。金問體實
既攝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盡。何須別說真實境耶。答
只為能緣智有二。所緣境上。別分二種。前體實通根
本後得勝。今此真實境。唯根本智勝也。前來有為無
為。是有體法。但名體實。不得名真實。以持依他法。如
幻事對妄。名體實身。若對真如法。不名真實。問體實
中無為。與真實中真如。妙理何別。答有二解。一體實
中無為。是六無為中前五無為。真實中真如妙理。是
六無為中第六真如無為。二云。體實中無為依詮所
顯。下真實中無為廢詮談旨。法爾但是所對。不同上
言無為。以對遍計。下言真如。以簡依他。由斯不同。遂
分二種境訖


言實智亦爾者。言亦者。亦所緣境也。一如體實智。即
根本後得。總名如實體。攝云。智依境起。實境既二。故
智亦二。本意欲辨方使之體。若不對真而明。以形何
法。得名方便。故先舉真。後明方便。所緣之境既有二
種。能緣之智亦有二種上標
[015-0520a]


言即觀體實者。釋也。意言即觀體實無漏真智。對凡
妄智。不知名實。結云。根本後得俱是如者。稱順義。稱
體而知。名如實智。若是後得智緣有為時。有為法上。
了依他如幻事。亦是如體而知也。根本智證如時。無
分別也。所緣境中有體實境為真境。境既有二。智緣
於此。亦有二智。故疏言實智亦爾。亦者。亦所緣二境
也。二智者。一如體實智。即根本後得總名如體實智。
此是能緣智也。即是觀前體實之法。謂有為無為。此
是所緣境也。問根本智親證如。可知如體而知。後得
變影緣如。不稱法體。如何言如體實智。答本後二智
親疎雖不同。約法體而論。總名如體實智。問何名實
智。答一緣實法。二對凡夫妄智。而得實名。以凡妄智。
不稱境智。權生分別。不得實名。故疏言。對凡妄智不
知。名實智。即諸有漏智。皆名凡妄也。然此親疎真妄
不定。可為四句。一非親即真。謂本識不變。緣三種境。
二有親即真。謂本智緣如。不變影故。三有疎即妄。謂
前七識託本質而反影故。四有疎即真。謂無漏後得
智。變影緣如故。後智緣如。雖不親證。然似故亦得真。
如鏡中火。今此本後二智緣境。雖有親疎不同。然皆
真也。故疏云。二俱是也。意者此如體實智。通根本後
得。根本智唯緣無為。後得智通緣有為無為也。


言證真實等者。簡依他法。依他法如幻事。不得名真
如妙理。即是此間證真實智。亦是第四勝義。廢詮談
旨。觀一者法界智。良問所緣境中有為無為二種皆
[015-0520b]
言實者。對何名實。答對遍計性故。依圓二種得於實
名。善戒經云。有為無為名為有。我及我所名為空。問
圓成可名實。依他何名實。答依他有體故名實。問此
所緣三性。體各有幾。答圓成有二。一離倒圓成。即無
漏。二究竟圓成。即真如。今即真如為所緣也。依他仗
因託緣。如心起時必具四。一從種生為因緣。二託境
而起為所緣緣。三前心引後心為等無間緣。四不相
障礙。為增上緣。遍計亦四種。一自然遍計。如僧佉外道。
執諸眾生。從於冥性。自然而有等。二名言遍計。如世
俗人。從佛乞得。名為佛奴。後執此名字。而生彼我。三
相屬著遍計。如世執是我田地等。四剎那遍計。如身
剎那生滅。凡愚計常等是。問此間真實與體實無為
何殊。答隨境分智。對後得不證為名。無為之智。對凡
妄智。不稱法體而立。今引真實。唯是廢詮談旨第四
智。


言此有五對者。一者。如來後得智。是一緣五般境。能
觀智隨所觀境。以得五个智名字。二者。根本智不隨
後得智。緣五般境。但得真實智名也。是能對。其所對
智有五。一知妄。二知事。三知相。四知詮五知權也。根
本智唯內證。不隨後得智。知妄知事知相知詮知權。
根本智對此五个知。但得名真實智也。路府由此略
敘八諦。令學者易悟。於此義中。初總名。後別名。且總
名者。一世俗諦。亦名隱顯諦。世謂隱覆。可破壞義。俗
謂顯現。隨世流布義。隱覆空理。有相顯現。如結手巾
[015-0520c]
為兔角等。隱本手巾。兔相顯現。此亦如是。今隨古解。
名世俗諦。亦名隱顯諦。二勝義諦。舊名第一義諦。亦
名真諦。別名者。依瑜伽唯識。二諦各有四種。一世間
世俗。亦名有名無實諦。二道理世俗。亦名隨事差別
諦。三證得世俗。亦名方便安立諦。四勝義世俗。亦名假
名安立諦。即二空勝義諦。勝義諦有四。一世間勝義。
亦名體用顯現諦。二名道理勝義。亦名因果差別諦。
三名證得勝義。亦名依門顯實諦。四勝義勝義諦。亦
名廢詮談旨。即此四个世俗。及四个真諦。成其八諦。
前一唯俗。後一唯真。餘中間三个。亦真亦俗。將此三
法。若對前瓶盆車乘。即名後三真也。若對後一真法
界。即名前三俗也。若據體只是為般事。如來後得智
是一。能知此五般事。立五个智名也。其能對治。唯一
正體智。即證癈詮談旨之真智知。何者五。一知妄智
者。如來後得智。是能知之智。妄法是所知之境。智能
知比故妄法。名知妄智。妄謂軍林瓶盆車乘等。即是
第一世間世俗諦。凡夫外道不了。是妄執為實有。如
來後得智能知妄法。名知妄智。如來根本智唯內證
一真法界。知真不知妄。對彼知妄智。名實智。問遍計
所執舉體是無。云何說為聖所行境。答彼約遍計體。
言智不緣。今知其妄計。後得智緣故。唯識云。凡愚執
有。聖者達無。許佛緣故。亦得說為凡聖智境。二知事
智者。事謂三科體事。即是第二道理世俗。亦名隨事
差別諦。三科等法。事相顯現。差別可知之事。為蘊處
[015-0521a]
界中都無有我。凡夫不了。妄執有我。有主宰用。如來
後得智知此三科體事從緣所生。都無有我。能知之
智名知事。如來根本智一向知理。不隨後得智事。名
實智。三知相智者。相謂行相。即四諦下十六行相。即
是第三證得世俗。亦名方便安立諦。染淨因果。其相
顯現。名之為相。後得智。知名知相。如來根本。知性不
知相。對彼知相智。名實智。四知詮智者。詮謂詮顯。即
依門。悟如二空。名之為詮。即是第四勝義。世依聖者
之智。依此二空門。能顯真理。名之為詮。後得智知。名
知詮智。如來根本智。癈詮談旨。不隨後得智知詮。名
實智。此上四對智。所對是後得。能對是根本智。後得
智唯是隨境。得五般名。更無別號也。根本智不隨後
得緣五般境。但得五般真實智名也。


言此之四種者。謂其簡濫故。恐畏人將謂。疏中云。知
妄名實智。乃至知詮名實智。只恐喚後得作其實智。
所以疏言此之四種實智。皆是唯觀第四真智。即是
證一真法界之智。即根本智也。


言餘四所對等者。即是知妄知事知相知詮。四般智
也。意者唯明如來後得智能知四世俗。名世俗智。據
實。二乘菩薩總得名知妄事相詮。然今欲解方便智。
故取如來後得。如來後得有此方便妙用故。問觀體
與智體何別。答體雖是一。望義別。照了名觀。決斷名
智。簡擇名慧。印持名忍。望義各別。得名有異也。


言五對知權名實者。如來後得智。知二乘人權所得
[015-0521b]
所證羊鹿化城。權時施設。如來後得智知權名權智。
如來根本智證一乘理名知實。不隨後得知權名實
也。問前四種智何不言知一乘。至此乃言一乘理智。
答此為對二乘權智。顯此究竟。唯一乘理。故言一乘
也。


言此依證智等者。即根本智也。第四真。即是四勝義
中勝義勝義諦。即癈詮談旨也。


言對後三俗智者。即是第二三科。四諦二空門。知事
知相知詮三也。問後三俗即是前三真。何故不對前
三真。乃言後三俗。答後三俗智。亦名權智。亦名俗智。正是
真俗權實兩法相對故。將第四真智。對後三智俗。問何不
對初俗。答以彼初俗所緣無體。唯是妄法。非俗證智。
故不對也。若爾二乘人證生空理時。亦是亡詮。何非
第四真耶。答二乘證理之時。雖得真。彼自不知。故二
乘權智非第四真。問二乘既無二空門智。如何亦對
第四俗耶。答二空雖不雙修。以分得生空故。須對。


言若依趣入至於三俗者。第三俗智。是四諦十六行
相。及七方便。是二乘趣入。四沙門果。及緣覺果。第三
真智。是二空門。菩薩趣入。初地見道。真實趣入也。如
來後得智能知大乘趣入。名知實智。如來後得知二
乘趣入。名知權智。此能對所對。皆是如來後得智。不
同前來諸解將後得根本也。問何不將第三真對第
一第二俗。答第一俗唯是妄法無體。不取第二俗。三
科法不是趣入之行相。所以不取也。問勝義世俗差
[015-0521c]
別云何。答有四別。一約法異。深妙之法名勝義。分麤
淺之法名世俗。二約人。上智所知勝義。中下智知名
世俗。三約體異。有實自體名勝義。無實自體名世俗。
四約漏無漏異。無漏之法名勝義。有漏之法名世俗
實智訖


言方便智有三或四者。疏主意欲擬解此經方便者。
但一切經中有方便字。總引來也。然後局明此經方
便。且泛明一切經中方便。方便善巧智體唯一。十波
羅蜜中第七所攝。或三者。一進趣方便。二施為方便。
三集成方便。或四者。於第二施為中。開出權巧方便。
攝則有三。開乃成四。


言進趣方便者。進趣即是方便也。秀云。是小乘說佛
及菩薩二乘。在於資粮加行二位。修七方便。進趣見
道巳去。四向四果。名進趣也。


言謂見道前等者。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三總想念。
四𤏙。五頂。六忍。七世第一。且五停者。一多貪眾生令
作不淨觀。為諸眾生不了世間。五塵境界皆是幻化。
又亦不知自身本是四大五蘊三十六物以成其身。
遂躭染五塵。保自身命。不能離染。由此長劫沈淪。故
佛大悲。欲令出離愛染。令其觀察諸法不淨。故作不
淨觀。能除四種貪。一者形色貪。謂見長短方圓容貌
美妙。生貪心故。緣爛壞等想而治之。二顯色貪。粧粉
衣服向上。作青淤等想。作不淨觀而治之。三者妙觸
貪。觸身細滑按摩等境。而生貪心。作虫䖵等想治之。
[015-0522a]
四供奉貪。謂衽奉合儀。歌悅歡適。因此生貪心。令觀
死屍不能舉動。而以治之。對法論云。隨境界力。煩惱
現前。此觀若成。觀一切境。皆為不淨。若食入口。不淨
想現。即便吐出。此觀乃成。二者多嗔眾生。作慈悲觀。
破嗔恚者。由諸眾生無始時來。常習嗔恚。相續不絕。
嗔若起時。眾生身中所有善法。悉皆滅盡。能害眾生
法身慧命故。遺教經云。當知嗔心。甚於猛火。欲令斷
嗔。絕不善源。應觀眾生。如巳子想。而修慈悲。三者多
痴眾生。作緣起觀。令觀十二因緣。愚夫於此。不了因
果。廣造惡業。對彼為說世間糓麥種子。如是因果生
生不絕。喻彼自身因果相續。無明發行。愛取潤生。後
得入道。四者著我眾生。作界分別觀。為諸眾生不了
此身。五薀十二處十八界。和合所成。實無有我。妄計
有我。由計我故。受生死苦。佛為愍此。令觀此身唯有
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法。實無有我。名界分別觀。五
散亂眾生作數息觀。由諸眾生無法繫心。縱逸放蕩。
情無禁制。故數息以止散亂。數者數數。息者止息邪
想。種種攀緣。造惡彌多。修善全少。故令數息。以上散
亂。謂彼息風或出或入。由中間蹔時止息。名息也。然
有六因而得圓滿。一數上聲呼謂計心緣出入息。唯念
憶持出入息數。從一至十。此有三失。一數減失。將二作
一。二數增失。將一作二。三雜亂失。將入作出。將出作
人。離此三失。是名正數。若十中間而數錯亂。復應從
入。次第數之。終復始。乃至得定。二隨者。謂繫於心緣
[015-0522b]
出入息。不作加行。隨息而行。所得何處。若息入時。入
內身中。遍身而行。若出身外。一搩手乃至一尋。隨所
至方。念當隨遂。三止者。若不數息時。不得令心散亂。
事須止心繫念在鼻端。或在眉間乃至足指。隨所著
處。數止其心。四觀者。謂隨觀察此息風巳。兼觀五蘊
身。乃能造所造。所造十二處十八界為境。五轉者。轉
謂移轉。緣息風時。安置後後。勝聖根位。乃至世第一
位。皆通作此行相。六淨者。謂後昇進入於見道。乃至
盡智。名之為淨。問停者何義。答攝云齊也。意說五停心
觀氣力齊等。隨修一觀。得入見道。力用均等。西明云。
停者住止義。此之五觀停止身心。停者住也。於此五
停。行者停住心也。二別相念觀者。論名自相念觀。身
受心法。各別自性。名為自相。大種所造身。是身自性。
受是受自性。心是心自性。除此三解。所餘說法。名未
自性也。一觀身不淨。除淨倒。有五。一種子不淨。牡丹
從子生還香。伊蘭從伊蘭子生還臰。二乘者施戒忍
生還淨。凡夫從無明貪愛生故。名種子不淨。小乘觀
行。觀行父母遺體。以為不淨。二住處不淨。生藏之下。
熟藏之上。臰穢之處。於此安住。三自體不淨。地水火
風。假令連持皮肉筋骨三十六物。以成其身。名自體
不淨。四外相不淨。九竅常流。垢汙臰穢。瘡痍膿血。𥄏
淚涕唾。名外相不淨。五究竟不淨。氣絕巳後。膖脹爛
壞。皆成可惡。及招後身。沈淪六趣。名究竟不淨。二觀
受是苦。除樂倒。有二。一觀三受為三苦。二觀八苦。為
[015-0522c]
苦。且三受者。一觀苦受為苦苦。二觀樂受為壞苦。三
觀捨受為行苦。二觀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
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三觀心無常。除
常倒。心心所法。剎那無常。前生後滅。猶如猿猴曾不
暫住。有非常有。不及無為。無非常無。不如兔角。無彼
有無二常之相。故號無常。經云。色如聚沫。不可撮摩。
受類浮泡。不得久住。想同陽焰。從渴愛生。行類芭蕉。
中無有實。識如幻事。顛倒所起。四觀法無我。除我倒。
法有三科法。觀此法中。都無有我。凡夫外道。妄計無
我之處。強執我也。即薀計我。離薀計我。佛教薀處界
中。但有從緣生法。都無有我上別相了。三總相念者。總將
身受心法。一處向上。作苦空無常無我觀。名總相念
觀。稍勝前位。名總相念觀。梵云毗鉢舍那。此云觀。觀
即慧也。四𤏙位。從此總想念住成就巳。次生𤏙法。聖
道如火。焚惑薪。聖道火之前相。故名為𤏙。此𤏙善根
分位長故。能具觀四諦十六行相。一觀三界苦果為
苦諦。二觀三界因為集諦。三觀無為法為滅諦。四觀
能趣行為道諦。此順決擇分善。初善根生。名為𤏙法。
是後聖道火之前相。立以𤏙名。此位之中。以有有漏心。
學觀四諦也。五頂位。此位之中。重觀前境。四諦十六
行相。𤏙後有善根生。名為頂位也。於此善根中。此最
為高勝。由如人頂。故名頂法。然此位中。於佛所說苦
集滅道。隨順觀察。於三中。信為上首。六忍位。謂頂法
後有善根生。重觀四諦。忍者。印可達悟之義。於四諦
[015-0523a]
理。能忍印持。此最勝故。故名為忍。又無退墮。故名忍。
下忍中忍。同前𤏙法頂法。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相。上
品忍位。唯觀世第一相隣接故。唯一行一剎那心。名
上忍。中忍等有減緣減行等。恐煩不述。七世第一法。
從上忍無間而生。此有漏故名世間。於世間中。是最
勝故。名為第一。唯緣欲苦。唯一行相。唯一剎那心。亦
同上忍。有仕用力。引見道生。故名最勝。名世第一。此
之七種方便。皆趣聖道之方便。名七方便也。


言進趣等者。進趣。解前進趣二字。向果者。此之七位。
趣向見道。見道名果。


言所學有則曰方等者。七方便是二乘人所學法。不
淨觀是多貪眾生所學。慈悲觀是多嗔眾生所學。三
十七方便。與修行人。作模軌法則。名所學有則也。隨
位者。五停心觀。別想念觀。總想念觀。並在解脫分位。
四善根在決擇分位。故名隨位。順宜者。多貪眾生作
不淨觀。著我眾生界分別觀。多嗔慈悲。多癡十二因
緣。散亂數息。名順宜。隨彼修行人地位。名隨位。隨彼
修行人根宜。名順宜。


言施為方便者。施由設也。為由作也。


言謂方便善得者。前七方便。進趣小乘人。今此施為
方便。為菩薩。即十波羅蜜中第七方便善巧波羅蜜
上舉體


言後智妙用者。顯用也。論云。後五波羅蜜多。皆後得
智善巧波羅蜜多。後智妙用。能行二利。故名方便。
[015-0523b]


言一教行等者。如來所說。可依可學。不同外道非可
學故。佛說法有可准承。故名方。此是教也。稟教獲安。
此是行也。三乘五性隨聞而學。皆獲自果名便。非如
舍利弗。令斷金之子作不淨觀。浣衣之子引作數息
觀。不名方便也。獲益得穩便。利便名便也。此唯利他
也。


言證行方便者。證謂所證理。行謂能證智。二空雙證。
理上無分別。名正直曰方。唯根本智內證。餘智不能
名智。順正理名便。此唯自利也。


言三不住方便等者。莅由臨也利音。根本智證真。名臨
真。後得智達俗。名入俗也。即後得智不住生死。不住
涅槃。名莅真。入俗即無住涅槃。能行二利也。或莅則
疎。入則親。後得智變影。緣如疎故。名莅真。後得智親
能達悟。名入俗也。方則約法。便則約人。即是證真達
俗之方便法也。


言三集成方便者。此與前二方便不同。唯取一个法
上能攝得多法。向一个能攝法上。說方便也。


言諸法同體巧成等者。引文也。有方便故。一法向上。
能集𣫍得多法。名巧相集成也。秀云。諸法雖異。由道
理等巧相集成。令多法同體集為方便故。名集成也。


言真如中等者。問如何名集成方便。答多法同體。總
有三種集成。一以真如中具恒沙功德。一切諸法。皆
不離真如故。一切法亦如也。二以智為門。攝一切法。
即一切法無非般若。即五種般若攝一切法也。三以
[015-0523c]
識為門。攝一切法。即一切法。皆唯識故。華嚴云。三界
唯心。萬法唯識等。


言以智為門等者。相國云。真如具德。雖過恒沙。空智
為門。理皆證盡。萬像凡境因從心生。一念制之。皆不
離識。以識為門。真俗咸達。以智為門。萬像如一。華嚴
頌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
心造。識智兩強。因果二位。如一池水。有無量門。閇餘
開一。即無量門水。皆名一門水。無量功德法。歸智慧
門。五位不同。總名為識。識自性等。問何名智上方便。
答果中智強識劣。攝餘歸智。自性總名智也。四智。菩
提。智自體色法。智所緣心心所法。智相應不相應法。
智分位無為法。實智性。總名為智也。因中以識為門。
八个識。識自體心心所法。識相應色法。識所變不相
應。識分位無為。識實性。又三義。一攝相皈真如性為
門。二攬餘皈智以為智門。三攝境從心以識為門。故
名方便。


言故菩薩地等者。善巧成。即方便也。


言十地云總同等者。引例成也。十地者。即十地論解
十地經。彼經中二十句。嘆菩薩德。論家釋前十句經
文。作六種義解。即是總同成。別異壞。彼論解前十句
經文。為十種入。入者證義。十種入者。一根本入。謂智
慧地。二攝入。謂聞慧。三思義入。謂思慧。四法相入。謂
了知諸法。五教化入。謂說法。六證入。謂見道。七不放
逸入。謂修道。八地地轉入。謂出世間道。無貪等善根
[015-0524a]
淨故。九菩薩盡入。謂第十地。十佛盡入。謂一切智入
智。彼論將此十種入。作六種相解。謂總相。別相。同相。
異相。成相。壞相。謂總同成別異境。以總對別。以同對
異。以成對壞。就十種入中。最初第一句根本入。初一
入是總。餘之九入是別。初第一入總攝得下之九入。
下之九入。因他第一入方有也。且依六相解十種入
者。一總。即根本入。問何名總。答總相者根本也。此在
種姓。由有種性。餘九皆成。所以根本入名總。餘九是
別。問何名別。答由初一个入。攝得餘九个入。入義是
一般所以初入名同。同相也。問何名異。答異相者。餘
九个之中。一一有多差別。名異也。問何名成。答最初
一句為能成也。餘九句是所成。成者略也。壞者廣多
說故。名壞也。又成是所喻也。成者如積集多塵。成世
界故。名成也。壞者喻如塵散世界。即壞也。十地論名
六相門。於一切法上。皆具此六相。且如此講堂。總名
講堂。緣等一一皆具此名。是別。此柱上有成講堂用。
名同。椽等不是柱。名異。此柱等和合共成辨。名成。各
守自性不相交雜。名壞相。問疏引總等。有何意趣。答
疏中只取總同成三个。不取別異壞。就三之中。唯取
總義。能攝餘九句。意取以想對別成立。此中以少含
多巧相集成。故名方便。如此經言。皆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不退轉一句。是總。是根本。具含得八地巳
上菩薩功德。經言。皆得陀羅尼等。十二句經文是別。
故名方便也。
[015-0524b]


言包。總有則等者。真如名總包。彼別法有軌則。故名
為方。以少含多。名便。以真如一法能含多法故。名便。
便者便宜。


言實無此事等者。如來實無叱呵調達。愛語羅睺。金
鏘馬麥。亦如瞿師覩三尺。五百婆羅門灰身。持衣說
淨乞食等事。今說有者。應物現權而有。故言方便也。


言謂以三業者。佛地論六云。謂成所作智起三業化。
一身業有三。一神通化。謂作十八變等。二受生化。謂
八相成道。三業果化。謂示現金鏘馬麥背痛等事。二
語業化亦三。一慶慰語化。謂弟子修行諸妙行。慶慰
令成。名慶慰語化。二方便語化。謂對放逸。讚不放逸。
安置學處。令厭惡法。名方便語化。三辨揚語化。謂說
決擇。隨諸有情種種意樂。而演說法。斷諸疑惑等事。
三意業化有四。一決擇有情化。八萬四千心行差別。
一一皆能起對治門。二造作意業化。謂如雨華動地
等。如來觀諸有情所行之行行不行。若諸惡行不行
有德行即有失等。三發起意業化。謂宣說發他人善
根故。化邪眾生。行實眾生等。四領受意業化。復有四。
一一向記。有人問生者死耶。答生者皆死。二分別記。
有人問死者更生耶。分別答云。阿羅漢人死了不生。
由無煩惱。入無餘涅槃故。凡夫死了却生。三返語記。
有人問言。人是勝是劣耶。返問言汝說人。為復對天。
對三途。若將人對三惡趣。人是勝。若將人對天。人則
是劣。四嘿置記。有人問言。我是常是無常。我是有是
[015-0524c]
無耶。嘿置記莫對。恐轉增其病。我若是有。則說常與
無常。我既是無。本來無體。何處說有常與無常。問成
事智是前五識俱智。何言意業化。答無上覺者。神力
難知。不可難也。


言此對實智等者。意對自受用身說。即根本智。權巧
方便。是後得智。潞問四種方便。皆對實智。何故偏說
此權巧智。對實智得名方便耶。答前三方便。於中兼
有實智。所以不對實智名方便。此第四權巧方便。無
而忽有。唯後得智上作用。所以偏對實智。立方便名
也。又前三方便。各對別法標名。且進趣方便。對果施
為方便。對教行集成方便。對以少含多。今此第四既
言權巧。事須對他實智。立權巧名。不爾。如何得名權
巧耶。


言利物有則等者。以法順根。解法也。隨時而濟者。以
根就法解。便眾生樂大小乘。佛與說大小乘法。若樂
人天乘。與說人天乘。或根熟者與說。名隨時。利物有
則者。如說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道。又剛強眾生。剛
強化等。意言如來實無羊鹿化城。但是隨根巧權。逐
便施為。故名權巧方便也。


言此體即於等者。問此權巧即於施。為中分出等者。
施為中三方便。問何方便中分出。答於教行方便分
出。兼是不住方便一分也上泛明一切方便了


言今此有三等者。局明當經方便。辨云。疏中四重。初
三種方便。次十二種方便。次六種方便。後二種方便。
[015-0525a]
亦可多種。初之一重。正解經意。後之三重。攝附論文。
三中復二。初總舉。後別顯也。此初總也。接下即引導
眾生。顯上乃發明佛法。通彰合斯二種也。


言此經下云十方等者。問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
乘法。此是顯上。如何言接下。答意取無二無三兩句。
名接下。今取上句一乘。


言又正直等者。正直是一乘。方便是二權。令捨昔時
方便。取今日之一乘。故名接下。經文三周皆有。初周
云。或說修多羅等。第二周羊車鹿車。今在門外。第三
周汝等勿怖莫得退還。今此大城可於中止。問十方
世界中。有二有三乘。又不除却方便說。即合是接下。
既除却方便說。又無二乘三乘。此是顯上。何名接下。
答二解。一云。若約無二無三。又除却方便。不令是接
下。今取所除三乘。所無方便。名接下。故三乘方便。是
接下。二者。頓悟菩薩。是上根性人。迴心聲聞漸悟菩
薩。是下根性人。只此經文。為迴心聲聞下根性人。前
領說此經文。故名接下。問若是委曲說。可名接下。今
既正直說。何名接下。答二說。一云。取所捨方便。對迴
心聲聞。名接下。二云。只正直捨方便之言。接引迴心
下根性人。亦名接下。


言於前四中等者。指文也。接巧之中通三業。今此多
是語業也。


言一身方便等者。經言。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身之
具。更著麤弊垢膩之衣。右手執持除糞之器。隱報身
[015-0525b]
之實德。名脫瓔珞。現化相之權形。相同有漏。名著垢
膩之衣。塵土坌身。示有煩惱糞器。小教詮顯。義同手
執。右者先也。用之先故。名為右手。


言我此九部等者。下科顯小法非真說。為大本證語
方便。


言又趣波羅奈者。言趣即是身業。轉四諦法輪。即語
業。身語雙證。


言尋念等者。下科。且說三乘眾生有益。問無漏尋伺。
但在因中。云何如來更言尋念。答此示相也。下科示
相思惟。


言上同古佛者。解上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二句
經文。


言下順有情者。解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二句經
文。


言佛地經云者。引教證也上解權巧之也


言依此解云等者。稱可法則曰方。言善逗者。逗者易
義。化二乘人。從淺至深。名易也。又住止義。法稱於根。
根住外法。名善逗也。


言往生論云正直等者。潞云。此所引論文。是潭鸞法
師註往生論文。問何名正直。答離諂為正直。解方字
外巳為便。解便字也。菩薩先人後巳。又外是眾生。巳
是自身。菩薩教化眾生。親於他人。疎於巳身。菩薩以
大悲。攝外眾生。同於巳身。故名外巳也上解巳是菩薩自身外屬
他之身也。二云。使巳如外人。將他如內身。將外同巳。無自

[015-0525c]
他故。無分別故。易云。君子外其身。而身先不[厂@既-旡-日+口*頁]自身。
而身先也。菩薩亦爾。凡所修行。不自為身。但為眾生。
令同巳益。故名外巳稱便也。


言隱便云方者。便是所接有情是劣。方屬能接之聖
智有情。穩便之方法。名便之方。依主釋接下了


言二顯上名方便者。顯勝上之法。即佛果理智。皆勝
上之法。言方便者。理體微妙有則曰方。智用雙巧為
便。故名顯上方便也。


言無垢稱云等者。彼經說。有智慧方便。能離於縛。即
顯上也。貪欲是凡夫縛。貪涅槃是二乘縛。貪禪定是
菩薩縛。有方便故。得離此縛。即是此間顯上方便。菩
薩登地巳上。起無分別智。以無緣悲。攝諸眾生。有彼
慧悲。不被空有所縛。名解。地前菩薩無彼慧悲。遂怯
佛果菩提時長遠故。又見眾生數多難度。怯彼所求
所度。遂住空有相中。被空有所縛。此由無方便故。解
即是無漏慧悲。名顯上方便也。潞四句。一有便無方。
地前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
無作法中。而自調伏。有利他之便。無斷惑之方。是名
無慧方便縛。二有慧無方便。謂二乘人有慧斷惑。而
不能利生。名無方便。三俱有方便。地上菩薩不以愛
見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法中。以自調伏。而
不疲。猒四俱無方便。餘一切凡夫。


言此經下云等者。我設是方便。教也。即是其智慧門。
即接下經文也。令得入佛慧。即所詮智。顯上也。又云
[015-0526a]
一切諸如來。以無量方便。度脫諸眾生。接下也。入佛
無漏智。顯上也。


言初設方便等者。意言此間是顯上方便。前行所引
經文。皆和接下引來。所以疏主分析云。初顯方便。後
顯佛智也。


言理妙可則等者。解方便二字也。可者堪可。堪與修
行人為法則。倣學名方。問何名便。答巧用能顯。曰便。
則謂所詮理。巧用能顯。即能詮教之能顯理。是方之
便。


言其義等者。其義即所詮理妙。名方。其語巧妙。即能
詮教妙。名便。攝教歸理。方之便。名便也。


言方之便者。方是理。便是教。先有所詮。乃有能詮。皆
依主釋。


言三通彰方便者。若能被一乘教。對根說。則是接下。
若談一乘自體。即是顯上。若別分接下顯上者。顯上
是法華會上一乘教。接下是四十年前三乘權教也。
然如來教上。有兩个用。一能顯所詮理。將教對理。名
顯上也。若教能接引下類眾生。入佛法來。將教對四
十年前根論。名接下。具此二用。故名通彰。


言下經大眾等者。正出通彰。經言。世尊何故。慇懃稱
嘆方便。是總也。方便兩字。含得接下顯上二種。總名
方便。故總也。佛所得法。甚深難解。即是諸佛智慧。顯
上也。有所言說。意趣難知。即是其智慧門。是接下也。


言又云佛悉知是以等者。潞云。佛悉知是巳一句。是
[015-0526b]
顯上。此所知法。唯佛則知。餘人不知。故名顯上也。以
諸緣譬等三句。是接下。有云。准疏意。總配通彰。不別
配也。但是總顯四十年前三乘權教。順三乘根。令一
切歡喜。名接下。法華會上。就大乘根。說一乘法體。是
顯上法。具此二義。故名通彰也。前來兩段。皆別配。唯
此一段不配。又疏言。二皆通故。故知是通彰也。問接
下等三。三周有文否。答潞云。初周開示悟入。名顯上。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是接下。遮令不退。故第二
周等賜牛車。顯上。以假羊鹿。引生出於火宅。接下。第
三周寶處在近。顯上。說二涅槃。接下。合取名通彰。


言即十二種等者。略標類攝也。此經中接下顯上通
彰三義。攝瑜伽論中十二種方便。彼論外六種。即是
此經接下。內六種即是此經顯上。合此內外。成十二
種。即是此經通彰也。


言方者統情機等者。統情機之法軌者。解方也。統者
攝也。情即有情也。機者尋常解。機者根機。即自有情。
此間解機。機者機要。即目教法之體。名機要也。


言法軌者。法謂方法。軌謂軌則也。此經有顯上之方
法軌。則能統攝。得能被眾生機要之法故。


言統情機之法軌曰方。問何名便。答便者。濟物理之
要宜也。便者。宜便要便也。濟者津濟也。濟者濟益也。
物者根也。理者法也。此經之中。有接下之便。作濟物
之要宜也。此經之中。有顯上之便。作濟理之要宜
也。
[015-0526c]


言方謂方軌方法者。顯上也。解方字也。問何名便。答
便即要便。濟理也。便宜濟人也。解便字也上略方便也


言情謂有情者。解前標中物字也。機謂機要。解標中
理宗也。統攝機情。人也。機要之軌法。名方法也。


言貫人貫法者。此經之中。有接下之方。貫人。此經之
中。有顯上之方。貫法也。


言物謂人等者。人物根性也。理謂道理。法也。此經有
接下之道理。能濟人。此經有顯上之道理。能益法也。


言濟人益法故者。別結便字。攝云。濟人則利有情。接
下。益法即令法久住。顯上。合此名通彰。


言此言意顯等者。雙結方便二字。有濟人之利便。有
益法之軌則。名方。故言方便。


言亦方亦便者。問方便二字。六釋中何釋。答疏言亦
方亦便。持業釋。將方就便。便則是方也。將便就方。方
亦即便。安國唯依如來後得智。智是體。方便是用。用
向上有益法。亦方亦便。有利生之便。名方便。


言由此義推等者。有取依主有財持業三釋。非也。今
准經中上下道理。接下顯上。通彰三釋上三方便了


言三種合是等。經論相攝內六種。是此經顯上。方便
外六種。即是此經接下。合此內外六種一處解。名通
彰也。


言瑜伽四十五說等者。初明所成十二種。次明能成
六種。前來當經之中。說有三種方便。正是所要。今此
疏主見論家說方便。故引來。非此所要。論具標云。云
[015-0527a]
何菩薩方便善巧有十二種。答依內修證。一切佛法
有其六種。依外成就。一切有情亦有六種。二六成十
二種也。


言內六種等者。一慈悲顧戀者。即深念眾生心。如地
藏菩薩。見眾生入地獄。菩薩亦入地獄。不捨眾生。如
於父母怜愍於子。經言。大慈大悲。常無懈倦。恒求善
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又云。長者聞巳。驚
入火宅。問何名內修證。答為眾生而復發心。即以悲
心而名為內。


言了知諸行者。由不捨生死。亦能了知諸行。即厭離
有為心。一切有為法之總名。為了知諸行。有漏不淨。
無常敗壞。剎那生滅。而不染著。名了知也。


言忻佛妙智等者。菩薩所修行小善。忻求無上之妙
智。即四智也。初一化身因。次一法身因。後一報身因。


言不捨生死者。菩薩發願。若一切眾生不成佛者。我
終不取無上菩提。名不捨生死。不同二乘厭生死求
趣涅槃。


言輪迴者。菩薩雖處世間。輪迴六趣。教化眾生。而於
世間。不生染著。


言熾然者。菩薩行行如救頭燃。精進脩習無時暫輟。
由智故輪迴不染。樂利樂他故。熾然精進。有抄將下
三句。釋上三句。又云將上解下勝也。


言外六種等者。即菩薩利益眾生。令眾生捨微小物。
或一團食。或以一華。由迴向虗空法界一切諸佛。其
[015-0527b]
物雖少。而獲福無量。故頌云。若人好布施。天神自扶
將。施一得萬倍。安樂壽命長。如一食施辟支佛。天上
人間九十一劫常受快樂。


言令小戒等者。如薄俱羅持不煞戒。經五不死。乃至
當得無上菩提。亦引大善根也。亦簡外道持鷄狗等
戒。空無所獲。暫持戒八戒。生天受樂。遠招佛果。名大
善根。頌曰。若人於百劫。供養百羅漢。不如一日一夜
受持八戒齊。以八戒一日一夜得生天。名小戒也。


言增聖教等者。增謂增益。增嫌之義。有諸眾生。於諸
聖教。而不解了。隨文執義。而生增嫉。謂不解佛密意
有空二種言教道理。執空者。增於有教。而生恚惱。執
有者。增於空教。而生恚惱。如佛說空。本空遍計。不空
依圓。總撥為空。即是增益他聖教也。菩薩即以種種
善巧方便。隨順而會通解釋之。除其恚惱故。


言處中住者。於內外及空有教中。亦不生受。亦不生
增。名處中住。亦令趣入。即令種解脫分善根。不能進
修。菩薩以種種方便。令其趣入也。言巳趣入者令成
就。成就即是修行。巳修行者令得解脫。解脫即是三
乘無學果也。


言十二種中為成四等者。明能成六種。為成外六種。
所以修能成六種也。外六種為所成也。攝釋云。所成
六中。初二少施等善。感無量果。二小戒等力。引大善
根。由此初二種。巳成滿故。不要成也。從增聖教。巳後
成也。即是能成六種。成所成四種也。問何名能成六
[015-0527c]
種。答第一隨順會通。成前增聖教者。除其恚惱也。第
二共立要。契第三異分意樂。第四逼迫所作。成前處
中住者。令其趣入。第五施恩報恩。成前巳趣入者。令
其成熟。第六究竟清淨。成前巳成熟者。令得解脫。


言隨順會通者。諸謂眾生聞諸教說一切法皆悉是
空。遂生增嫉。菩薩即以方便隨順。而與會通。將欲說
時。先現柔義。身語接引。令生愛敬。除彼於巳所生恚
惱。彼生愛敬巳。於法起樂。然後為正說法等。


言將為說者。意言若先美人。後必慕法。


言彼不解空密意言教者。出不解人。


言一切諸法無性無等者。出不解事。論有五句。一皆
無自性。二皆無有事。三無生無滅。皆四等虗空。五皆
如幻夢。前三句法說。後二句喻明。疏闕虗空。或疏云
等者。亦是等虗空也。即是正出外人所迷之經也。秀
云。謂世尊經中。說一切法無性無事無生無滅。如幻
夢等。皆是世尊密意而說。非是諸法其體都無。所言
無者。但約遍計所執。眾生不解佛密意。言一切皆無。
遂生憎嫉。名為不解空密也。


言無性謂圓成。無事者謂依他。不同禪師。菩提涅槃
亦無。非此計也。


言如理和會者。正會有四句。問和會何法。答會前提
聖教者。除其恚惱也。


言彼經不說一切等者。會第一句也。經意不說依他
圓成一切諸法總無。其自體故。言不說一切法體都
[015-0528a]
無所有也。有為無為攝一切法盡。名一切法。即是依
圓二種是有也。


言但無所執可說等者。為有愚夫強執增益。我法自
性。恐不能斷。故密意言一切法都無所有。言無者。依
圓二性向上。遍計所執言教向下。都無定體。故言但
無所執可說自性。不說依圓亦是無也。問但無遍計
一種。云何經言一切法皆無自性。答能遍計心。執彼
彼物。所以遍計亦名一切。但約諸法上。可說自性。謂
一切法離言說。言說不得諸法自性。執有言說諸法。
皆是遍計所執。意言謂能遍計心。無始巳來。依名計
義。以義計名。此所計法。舉體非有。但是計心。執有自
性。今者說彼言無。非是無彼所遍計境依他性也。問
所遍計境為通何性。答攝大乘說。是依他起性遍計
心等。所緣緣故。既為所緣緣。必須有體法故。彼所執
我法。是所遍計。問執心起時。當情我相。說為何等。答
此但名境。不名所緣。緣境義寬。無亦名境。所緣緣狹。
無法即非取。彼依他法為所緣緣故。意言自心變起。
離自心外。無有別境。能牽於心。如彼依他。問圓成實
性。何非彼境。答真非妄執。所緣境故。若依展轉說。亦
所遍計。如計繩為虵。迷杭為人。麻喻圓成實。繩喻依
他。作虵解時。便是遍計。理實通迷也。


言據第一義非等者。此會前五句中。第二句經中無
事也。若依一真法界。此言說事。都無實體。意言雖有
依他圓成二法。所言說事。然依此事起遍計言。如此
[015-0528b]
遍計言下所說法之自性。如兔角等。性離言詮。彼執
法心無其自性。若爾。與前性何別。答前約無其體性。
此約無其事相。前即所計境。此即能計心也。


言既彼性事等者。攝云。會第三句。前說性事皆遍計
所執。本無自體。體既是無。何有生滅。皮既不存。毛將
安附。所以彼經言。一切諸法。無性無事。無生無滅等。
第四句如虗空等者。疏中闕不引。攝云。彼論云。譬如
虗空受種種色。色無之處。即顯空虗。猶如依圓。為我
法二執所蔽。執無之處。即顯真如等。


言又如幻夢等者。會前第五句皆如幻。夢明彼依他。
猶如於夢。如手巾上結兔。顯是幻也。睡中所見夢也。
既是幻夢。皆是虗妄所有。都無作用。又依他性但如
幻有。由此會通。令增聖教者。得除恚惱。意言一切諸
法。即依他起。皆如幻夢也。


言非如顯現者。依他法上。有體有用。名如理顯現。遍
計性無體法。不似依他法上體用顯現。


言亦非彼事都無等者。意道遍計性向下依他法。是
有遍計。不同依他法是有。故言亦非彼事等。


言二共立要契者。契者約也。論云。菩薩若見有情求
飲食資具。疾因名利。工巧藝術。即便共彼。先立契云。
汝等若能知父母恩德。及供養沙門婆羅門。乃至若
能持戒。我當隨汝所欲。與汝衣服等。如其不能。乘不
施與。此第二第三度。成前處中住。令其趣入。


言異分等者。有二意。一者先許者之名同分意樂。二
[015-0528c]
者異於彼故。名異分。又意。一者先許後通。異前分故。
二者非內心爾。外現違內。故言異分。論云。謂諸菩薩。
與諸有情。立要契巳。彼諸眾生。得如上衣服資具田
宅。不肯修菩薩行。及以利益之意。先許不與。或巳却
奪。非是惡意而不與也。彼若修善。還却與之。現憤恚
相。非內意樂。實欲拔濟。示現嗔恚。名為異分。


言此等權時等者。問菩薩教化。何起嗔恚。答疏言。此
等權時等。如世父母。憤責子時。汝甚愚痴等。非內心
實等。


言四逼迫者。或前處中住。令其趣入。


言有自在力者。論云或為家主。或作國王。名自在力。
不知恩德者。與錢財飲食。於彼前人。有大恩澤。彼不
順行。名不知恩也。先求所許。與錢財物。彼不修行。並
不與之。令斷所求。故大論云。諸親用等。若於父母。不
知恩報恩。乃至毀戒之者。乘即不與衣服。或當捶罰
或當駈擯。立一使人。當令伺察。由是有情怕怖治罸。
斷諸惡法。皆修善法。瑜伽論云。逼迫所作。方便善巧
也。


言五施恩報恩者。成前巳趣入者。令其成熟也。


言曾於彼所等者。菩薩曾於有情。或濟所須。或濟危
難。令得安樂。彼諸有情深知思慧。欲得報恩。菩薩爾
時勸令修善。以受報恩。菩薩告言。汝等以非世財成
相酬報為大恩。汝但修善。名大報恩也。此下第四第
五成度前巳趣入者。令其成熟也。
[015-0529a]


言六究竟清淨者。第六度成前巳成熟者。令得解脫。
究竟者畢竟也。清淨者離染也。果道滿巳。巳歷三祇。
令生忻樂。請轉法輪。論云。云何菩薩究竟清淨。答先
現上生覩史多天。無量有情。作如是言。有菩薩生此
天來。不久下生。往瞻部洲成佛。覺我有情隨佛下生
也。即是彌勒菩薩。於晝夜六時中。一一教化五百億
天子。成不退轉。


言此中方便等者。指方便品也。即是瑜伽論能成六
種中。隨順會通。成前增聖教者。除其恚惱。亦即通三
方便。會昔三權。接下。通今一實。顯上。合此二種。名通
彰也。


言決擇唯識等者。金云。兩文說有二種。皆是此法
華中方攝。設於二乘。即是拔濟。迴心向大。即是迴向
也。


言如其所等者。秀云。彼之拔濟方便。即此接下。彼迴
向方便。即是顯上。合彼二種。即此通彰也。


言皆此所攝者。潞云。拔濟是此會昔二權。迴向是此
顯今一實。問何名決擇唯識。答唯識有三名。成唯識。
淨唯識。三十唯識無決擇唯識。決擇即瑜伽決擇分
三十卷也。


言出體性者等者。即別境中慧也。


言無分別智等者。秀云。方便之體。合以名句文。而為
體性。今取智為體者。謂後得智有此言說方便故。但
約智而為性也。從本言之有二種。一本智。二後得智。
[015-0529b]
本智如啞受食。無言無說。又根本智如人遠行。渴得
一椀蜜漿。正喫之時。口說不得及。其喫了唱美。方有
言說。根本後得二智亦復如是。問今此品中明方便
智。以何為體。答唯後得智為體。通根本也。問如何解
方便。此間說根本智耶。答因有根本。方有後得。故先
說也。二者。後得智為他說法。必由根本智內證。所以
疏言。無分別智。內冥真理。後得智中為他說法。


言唯識等說等者。對法論說十度中。後四唯後得智。
第六唯根本智也。後五即般若方便願力智。此京說。
若約十度解。後四唯後得。第六唯根本。若約六波羅
蜜說。第六通加行。後根本行得三智。今授十波羅蜜
說。方便波羅在第七地。只合言後四波羅蜜多。皆後
得智性故。若言後五波羅蜜多皆後得智。濫他第六
度。唯是智根本。如何通會後五。答章敬云。今取後五
波羅蜜為一句。多皆後得為一句。則無妨也。以彼後
五中第六一个唯根本智。餘四唯後得故。言多皆後
得。意言疏約多分言。云皆後得。非唯後得。


言其能所詮等者。會違也。問前釋中方便通教理。如
何出體但言智耶。答有二。一依以別就總解。二依攝
末歸本解。且初解。疏自通云。其能所詮性又各別。是
第一義。因智而顯。是第二義。能詮是教。所詮是理。教
之與理。性各自別也。教是別。理是總。攝別就總。但言
方便智。二云。教理兩種雖殊。因智而顯。智為根本。意
言其能所詮雖二性別。並方便攝。俱因智顯。所以取
[015-0529c]
智因有後得智。方有能所詮故。


言下釋本文者。分三。初疏科初周。次論科此品。後眾
科此品。今當疏科初周。且序分正宗流通三段。不同
今當正宗。正宗中分三周說。法說。喻說。宿世因緣說。
三周不同。今當第一周法說。法說有四。初世尊曉喻。
方便品。二鶖子領解。三佛重述成。四為之授記。


言此四之中者。初曉喻。在方便品。


言後三等者。領解述成授記三文。在譬喻品。且領解
者。經言。爾時舍利弗踊躍歡喜等。三佛重迷成。經言。


爾時佛告舍利弗吾今於天人沙門婆羅門等。四為
之授記。經言。舍利弗汝於未來過無量無邊等。問上
根鶖子聞法說一乘。疏主何言曉喻。一何相違哉。答
此是開曉誘喻之喻。非是喻況之喻。問荷恩云。如猫
牛愛尾。如優曇鉢華。豈不是喻。答有二意。一曉喻之
字。從言傍作。論由明也。若喻況之喻。口誘傍作也。二
云。雖猫牛等。言非是此問。正說喻處也。


言佛曉喻中論判為五等者。只緣經是佛說論是菩
薩造。所以先依憑論家。科為五般。初歎法勝妙分。經
言。爾時世尊從三昧安祥而起云云。二歎法師功德
分。經言。吾從成佛巳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三大眾
定疑分。經言。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漏盡阿羅漢阿
若憍陳如等。千二百人。第四大眾定記分。經言。佛告
舍利弗。不須復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
當驚疑。第五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斷疑分上科
[015-0530a]


言法為佛師者。問何要取初嘆法勝妙分。答疏言。法
為佛師一句。是涅槃經諸佛所師。所謂法也。


言人由法以等者。問因何第二歎法師功德分。答疏
言。人由法以成德。書云。人能弘道。道以潤身。


言諸聲聞等者。問因何有定疑分。答疏言。諸聲聞等
五句。疏初三句解定義。後二句聞歎巳下解疑字也。
然定與疑別。並約鶖子說也。於自所證有餘涅槃。遂
執為決定。聞佛歎二甚深。遂有疑生。合此二種。名定
疑分。經云。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
是定義。而今不知是義。所趣疑義也。


言佛心所為等者。問何故有定記分。答疏言。佛心所
為等。謂先說無量義。後說法華。只為迴心聲聞作佛。
問定疑分與定記上何別。答前定疑屬眾生。今定記
分屬世尊也。本來放光現瑞。佛心決定。謂以有所為
之人決定。為舍利弗等。說法華經。


言唱止邀其等者。問既言決定。何故三請方說耶。答
有二意。一欲令聲聞生慇重心。聲聞之人多皆慢法。
於一乘法上。若生慢。永劫不得解脫。故令三請。二令
惡人退席。故有三止。一往者似佛不肯說。唱止之時。
却是說相。欲令聲聞生堅固心。三令不退其心轉轉
堅窂。定者佛心決定。記者分別解釋。


言眾人之內等者。問何故有斷疑。答疏言。眾人之內
等。聞前唱二甚深。及三請三止。遂生四種疑。一佛於
[015-0530b]
何時。出先權後實說。二云。何知是增上慢。三云。何堪
說法。四云。何不成妄語人。向下說經。為斷此疑。名斷
疑分。故論成五分也。


言或分為二等者。眾主欲擬科。當品經文去。先將論
家五般科為兩般。以義分出也。簡要云。三般科為定
疑分。後兩般科為斷疑分。


言二深先唱者。正宗之中三分科經。今當法說。法說
之中。今當世尊曉喻方便品。疏科為四。四般不同。今
當二深。先唱警察群生之心。如來入定。觀一切眾生。
根有上中下。名察也。從定起唱二甚深。名警。今取聲
勢穩。名警。警者動也。察者覺察也。先唱二甚深者。即
是警動覺察二乘也。


言初嘆所證等者。即是諸佛智慧是所證。其智慧門
是所說。則嘆所證法妙所說法妙。此皆盡屬所。二云。
二深總是所證也。說則說所證法妙。歎則歎所證法
妙。通此二解。


言初總標勝妙者。即是諸佛智慧及智慧門也。


言所以者何下釋等者。若約近說。五種智慧。五種甚
深。此釋中諸佛智慧也。又八甚深及五難。釋此中教
門也。若約遠說。一部經中。說理智處。總釋此間智慧。
說教權實處。總是釋此間智慧門。


言初顯自在等者。經言。爾時世尊從三昧安祥而起。
若唯論牒。梵本經云。爾時世尊入甚深三昧。正念不
動。以如實智。從三昧安祥而起。紀多十四字紀國科五句。
[015-0530c]
一爾時。二字。入定時世尊二字人。三從三昧起者。所
起定。四安祥者。現定相。五而起者。正起定也。問何故
論解與經不同。經言。三昧是定。以起也。何以論云。以
如實智觀。答緣經云。三昧是定。從根本智觀起。亦是
三昧。後得智觀起。亦是三昧。天親菩薩意從簡濫所
以言從如實智觀起。意顯世尊從根本定起。不從後
得智定起也。又攝云。論舉慧影定。隣近釋。意說本體
用分。了俗證真。不相違故。


言以如實等者以者。以由也。如者稱也。稱者可義也
實者如實。實者則真如也。唯用正體智。如實而智。名
如實智。內冥真如理。名之為觀。貫同。二云官音。如者真
如。如實者實相之智者。是慧也。觀者是實以如實三
个字。是所緣境也。智觀即是能緣心。此後解觀字。是
定不邪慧也。念緣曾習境。定緣所觀境。觀是定境。舉
所緣境。顯能緣定心。故名如實智。觀從定而起者。示
現出定相也。


言起巳告舍利弗等者。問佛無不定心。常在定中。何
故世尊從定起耶。答疏中二意。一云。初示現如來。得
自在故。二云。如來入定。無人驚悟故。如目連於獼猴
池邊坐得無所有處定。聞象哮吼聲。因驚出定。問象
哮吼聲為定中聞聲。為出定聞。答小乘不許定中能
聞。若聞聲時。巳是出定故。大乘不爾。許在定中聞聲。
如舍利弗坐定。被大力鬼柏頭。出定來。乃覺頭痛。此
並有驚動。不同如來入定。無人驚悟故論解了
[015-0531a]


言觀無量義等者。疏解論文。問無量義處定。與如實
智觀何別。答根本智證著出水之實理。名實智觀。若
證著出生眾義理。名無量義三昧。


言佛定殊勝入巳等者。問佛入定時。餘人還驚。得如
來出定否。答疏言佛定等。


言又顯於定中等者。問如何他人驚。不得佛自出定。
答疏言又顯於等。意顯佛自在故。要入便入。不假作
想。要出便出。不假驚故。不同凡夫等入定時。先種種
想加功用。方能入故。佛即不爾。出入縱任自在。從根
本起入後得。後得智中。徐審當根。故從定起。


言即由二義者。結前論處二義。即由二義者。一自在
力。二無人驚悟。


言雖是無量等者。料簡所依定。問既言入無量定。即
合是無量義。便為定名。何言第四禪。答疏言雖是等。
意言依第四禪。觀無相理。離八灾。定慧均平。是無漏
功德勝故。


言不告餘人等者。秦經云。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
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
知。論引梵經云。以如實智觀。從三昧安祥而起。起巳
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見難覺
難知難解難入。如來所證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
知。問會中聲聞無數。何乃偏告舍利弗。答疏言不告
餘等。意言此經智慧之經。唯與鶖子智慧。涉深相應。
利根第一。故告舍利弗等。相應者相當義。
[015-0531b]


言謂舍利弗聲聞者。問何故不告餘聲聞。告舍利弗。
答疏言謂舍利弗等。如來說法。鶖子悟解所以先告
舍利弗等。


言一聞即解者。簡餘聲聞法就未解也。


言佛凡說法等者。機謂機巧。開要有情身中有此機
要。或施或張。如來觀之。以接道法。如世之機。以是疏
之文巧。即開以總。擲之左右。交加織絡。乃成奇異羅
錦。此亦如是。此品初唱二甚深。二乘不知。便是如來
脚踐蹈。又云。假使滿世間等。鶖子驚恠。父巧大開。從
惡人退席巳去。世尊廣說開示悟入。擲言教總。交加
織絡。舍利弗未來世成佛。號曰華光佛。便同錦綺。故
喻於機也。


言根法相應者。初周法說一實。唯與上根鶖子相應。
故獨告彼。即是鶖子上根。而不假喻說。名根法相符。
問菩薩更利根。豈不與如來相應。答菩薩不是正為
也。


言不告菩薩有五者。問何故佛唯告鶖子不告菩薩
者何。答疏言不告菩薩有五義。


言一為聲聞者。問如何不告菩薩。但告聲聞。答疏言
一為等。意言即令二乘迴心。巳捨權取實。斷所知障。
脩法空智。令證無住涅槃。是聲聞所作事故。問第六
住前。多是驚怖菩薩。欲退住二乘。此菩薩云何不告
耶。答權有二種。一權心。二權乘。告聲聞意。令捨權乘。
彼是權心。故此不相應也。
[015-0531c]


言二為諸聲聞等者。前是捨權。今此取實。


言三護諸聲聞等者。防護聲聞下劣之心故。二乘本
來早起怖畏。生懸崖想。若佛出定。更告菩薩。不告聲
聞。聲聞轉生怯弱心。故決定却取二乘。不肯迴心故。
所以出定。先告聲聞等。


言四為令餘人等者。經言。大智舍利弗。令得授尊記。
我等亦如是。必當得作佛。


言五為諸聲聞不起所作者。即二乘云我生巳盡。梵
行巳立等。更不求趣大乘果故。所以佛破此執。聲聞
執極。遂先唱嘆二甚深。令除小乘究竟果滿之心故。


言果滿證圓者。道諦為因。滅諦為果。滅為所證。道為
能證也。


言菩薩於五事等者。問菩提既利根。此經是智慧經。
欲說此經。何不告於菩薩。答疏言菩薩於五等。


言傍告無爽者。問佛說此經時。諸求三乘人。有懷疑
網。乃有疑皆斷。即三乘中有大乘者。此正告不定性。
兼任持所餘何言不告。答疏言傍告無爽等。


言正告不定性等者。問一種不定性。何故聲聞正告。
菩薩言傍。地前小菩薩亦是不定性。答疏言正告不
定等。意言權有二種。一正告住權乘者。傍告住權心
人也。


言所嘆之法略有等者。然經文中。理上即有甚深。教
上但言難入。不言甚深據實。合言諸佛智慧甚深無
量。其智慧門甚深無量。若教若理。皆合有甚深。
[015-0532a]


言故論云有二甚深等者。問爭知教理皆有甚深耶。
答疏言故論云有二等。一證甚深。謂智慧者。此之智
慧。通性及相。性即所證理也。相即能證智也。本智親
冥證。後得變影證。皆名證甚深。通五智慧。皆是如來
所證法也。


言梵云阿笈摩等者。疏主解智慧門。古經論云阿含。
訛也。新翻云阿笈摩。此翻為傳者。瑜伽八十五云。師
資展轉。傳至今。由此道理。故名阿笈摩。即四阿含等
是。據實。一切大乘經論。名阿含。總是上古諸佛。展轉
傳來。下經過去無數劫。無量滅度佛。百千萬億種。其
數不可量。如是諸世尊。種種緣譬喻。無數方便力。演
說諸法相。或翻為教。或翻為淨。教有三義。一者。體是
無漏。故名淨。二者。從真如法界海中流出。故云淨教。
三者。教體是無滿。眾生聞者。除惑業。得除有漏。亦成
無漏。約用名淨也。


言此甚深義通等者。下疏主分配為緣。理上有五種
甚深。能詮教詮著五甚深。道理教上亦得五甚深也。
恐人疑只將謂理上有甚深。教上無也。問爭得知。答
論意如此。一證甚深。二阿含甚深。又云。一者體妙。二
者難了。問何故論家甚深通兩處說。及至解經文處
理上配五深。教上配五難。答所疏言。然理正得甚深
之名。門深乃稱難見覺等。緣所詮理勝。正名甚深。能
詮教。教對理劣。不得正名甚深。將教上甚深義。改作
五難。五難者。亦是甚深義。此各有二義。一所詮理。自
[015-0532b]
體是深。法當體正得名甚深。二者智慧。是佛所知法。
正名甚深。教上亦有二義。一者教。對二乘淺智。不正
名甚深。但名不知。二者教。因理深。教隨於理。亦名深。
不可共他理齊等。所以不正名深。但言難見難覺難
知難解難入。


言二乘不知等者。有二說。一云亦者。亦二甚深。意道
甚深之義。既通教上理上。總有其二乘不知之言。亦
通教通理也。二云亦字亦理。理向上不知。意道不唯
教上二乘不知。理上亦不知。今且說於教上尚自不
知。及顯理上更合不知。教尚分麤淺。由自不知。理更
甚深。灼然不知也。問何故但言諸佛智慧。不言諸佛
定。答智慧正是二乘所求。二乘所無。故先標唱。令其
問取一乘。亦是經之宗體。故不言諸佛定。


言自餘別列等者。攝云。五深別屬理。五難別屬教。五
深者。一義深。二體深。三證深。四依止深。五無上深。五
難者。一難見。二難覺。三難知。四難解。五難入。金云。甚
深別屬教。無量別屬理。謨云。自餘之言。自一分甚深。
通教及理。言理故教。二法無量。別屬理也。問五深五
難。有何差別。答五難得二乘不知。五深者據佛所證。


言論說智慧者。此一句引論也。謂一切種一切智智
義故。此標章也。此上十五字牒論標章也。謂一切種
一切智智義教。此是論家解。論云。一切種者。種即種
類。種類不一。名一切種。此解一切種三介字也。此一
切種。是向下智體。向上義也。且一切智三个字。屬如
[015-0532c]
來五薀身。假者身。是如來身。是一切智人也。一切智
人身中有此智。一切智智此智體。通性相。菩提涅槃。
有為無為塵沙萬德也。義者境也。義有二種。一義謂
義理。二義謂義境。初唯俗智境。後通真俗智緣也。若
真如。是根本智家所緣境。名義。若餘有為法及變影
緣。如後得智所緣境。名義也論文了


言一切智人之等者。疏主解也。一切智三字。屬如來
身也。向下重言智體。却是論家最上一切種。種者種
類。菩提涅槃含持眾多種類。名一切種。種即智也。此
第一解。疏主依人法解。緣經文中言諸佛智慧。智慧
兩字帶得人與法一處來。此人法中。解一切智智。兼
解向上一切種也。一切智者。一切智人也。一切智人
身中有此智。名一切智智。此第一解。順初周經文。理
智雙說。開示悟三。菩提涅槃。順此第一周。故作此解
也。


言或一切等者。第二解也。一切智者根本智。重言智
者後得智。相合一處著。名一切智智。


言義者境也者。問何名義。答疏主義者境。即是根本
後得兩个智家所緣境也。義有二種。一義謂義理。二
義者境義。問何謂彼境。答即一切智人之智境。名一
切智智義故。


言何謂彼境等者。疏主又將論家一切種三个字。作
種類義解。何謂彼境名一切種。答疏言謂一切種。一
切種者。謂若空若有等者。若空即二無我。即遍計。若
[015-0533a]
有即依他圓成有為有為即依他。無為即圓成依他
染分名有漏。淨分名無漏。若教。是十二分教三乘教。
若理。一切道理。理真理理。又有一百法。有為九十四。
無為有六種。有漏三十一根隨二十六無想定及事
異生性悔眠。無漏七滅定六無為。名一切種也。


言謂此一切種者。將一切種三个字。是他一切智家
所緣之境也。


言即此一切種等者。別結皈也。一切者。即根本智後
得智。境即真俗諦境。三種法總名所詮之智慧。總是
解諸佛智慧也。


言今以理窮等者。重明一切種。疏主前來雖有多解。
猶恐解一切種義不盡。又前來雖以本後人法解智
慧。疏主緣道理未盡。今以理窮。更作五種智慧。解一
切種一切智慧。乃盡也。五種智慧。即同般若五種也。
一智慧性者。謂實相般若。智慧相觀照般若。智慧伴
眷屬般若。智慧因文字般若。智慧境境界般若。


言一切智慧性者。性謂真如。故下經云。唯佛與佛。乃
能究盡諸法實相。


言論自釋云等者。問真如何名智慧。答二意。一云。論
云。謂如來藏。法身之性不變故。佛智具知此實相體。
窮源盡底。故名究盡。二云。謂真如在纏。名如來藏。出
纏名法身。既言如來藏性為體。真如亦名智慧。


言攬法成人等者。問此間是所證所說法妙中。如何
引能證能說法師功德經文來。解此間所證法妙耶。
[015-0533b]
答。佛無別佛。攬智慧為佛體。能成所成。皆是智慧。攬
法成人。人之所成智慧性。唯取真如。此真如又須是
如來身中真如塵沙萬德。十地菩薩攬法不盡。不得
成佛。此先由成佛。具能證智。證所證真如。方堪為智
慧性。性之與相。皆是智慧。皆是佛身。故引下為證也。
二云。攬者證也。先由窮盡諸法實相。證盡法身理。方
是佛身。佛身因此智慧性。成就得也。疏主下解云。法
即是佛。佛即是智慧。佛身不離智慧此正義


言無漏能者。無漏簡有漏。能觀簡所觀也。


言方便知見者。根本名知。後得名見。謨云。知約內心
自證。稍親。見約外緣於境。稍疎。故配本後。


言智慧伴等者。是相應功德。即佛身中心心所及諸
功德法。經云。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禪定解脫三昧等。


言智慧因者。因有二種。一言生因。名句文等。即是經
云種種言詞也。二智了因所起知解。下云。盡行諸佛
無量道法。因中萬行。唯因非果。能詮教通因中果中
也。所以能詮及萬行。為智慧因也。


言如是相等者。准下料。為佛所說法。如證而說。如是
相者有為。如是性無為。如是體五薀非五薀等。力常
法作無常法。因建立果義。緣成辨報義。果四果。報異
熟名報。本即不生。末即生。


言今智慧門既是等者。門既是能詮教不取取四捨
一。次依諸文。唯取一。然依諸教。五甚深中。多唯智慧
性。真如為體。取捨一餘四。後依此經。取二捨餘三上科
[015-0533c]
下解且初准理。通四慧者。准道理。不取能詮教。取餘四

慧。性相伴境。名諸佛智慧也。問何故不取能詮教。答
一緣是能詮教。二緣是權方便。故不取也。兼簡智慧
因中一分行。亦不取也。問何故不取智慧因中行耶。
答今此解果中功德也。教既是因。簡萬行。又是因非
勝故。不取智慧。因中萬行。一分但說四全。故言即餘
四慧也。


言義雖可爾者。明取捨也。諸教唯取一。向前說五甚
深。道理實如此。然依諸教五甚深中。多唯慧性。唯取
真如理。名智慧也。


言諸教者。即是勝鬘涅槃也。


言五甚深中等者。問何名五甚深。答即是義體。證依
止無上取此五種也。不是此間性相伴境。因此是五
種智慧也。然五甚深。唯依一真。如向上立也。疏主引
諸教來。例同此經。亦合取真如理。為諸佛智慧也。


言以阿含甚深即昔等者。問此經何處是取真如理。
名智慧處。答此經亦有處真如理作智慧。一乘亦名
為智慧也。所以疏言。阿含甚深。即昔三教。一往看。恰
似解智慧性處。忽然說阿含甚深。即昔三教。有似疏
文孤起。却是疏主深意成上。此經捨權取實。真如為
一乘體。問一乘以何為義。答一乘者真實義。唯真如
理。名一實也。阿含甚深。即三乘權教。教既稱權。返顯
教下。所詮理。是實將權教。顯實理也。問何以知此處
阿含教下唯取真如理耶。答論云。證甚深無上甚深。
[015-0534a]
疏主引此文。證真如理。名一乘也。彼證甚深無上甚
深皆以真如為體。


言無上甚深者。問此經何故喚真如。作智慧也。答疏
言無上甚深。是大菩提故。故知真如亦名智慧。


言勝鬘經中等者。勝鬘經中。說一乘體即真如。勝鬘
既爾。此經化城品寶所亦然。皆以無為為二乘也上密
會諸教但取一捨餘三


言今此經中等者。此經中依實勝慧。取二捨餘三。依
實二字簡權也。智慧因中。教行兩法。對果稱權也。勝
慧二字簡因伴境三是劣法。亦非勝也。今唯智性智
相也。問莫違他家五種智慧道理。答舉此二種。餘三
自成也。論家勝劣雙取。即言五種智慧。經家舉勝也。
偏言二種性。即涅槃相菩提此二為體。自餘三成。


言菩提菩提斷皆名等者。問為復此經獨取理智。為
復兼諸經。亦有說處。答疏言言菩提菩提斷等。此是
金剛般若論云。菩提斷障得處。亦名菩提。真如是斷
障顯處。亦名菩提。真如是智所依處。亦名般若。一切
有為無為。皆理智攝。名攝一切盡也。


言牛車言作者。經云。吾為汝等造作此車等。顯是智
相。有為之法。可言化故。無為常住。不可化故。


言各與一故等者。是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重
顯牛車。亦復有為。各各從自無漏種子生。無為常住。
一體不可言各與一也。


言寶所舊有即智性故眾共等者。眾商往寶所。共取
[015-0534b]
義昭然。佛子各證如。即名眾共取。如山中寶藏眾共
取。疏主緣古人取涅槃為車體說著處。皆便破古人
牛車言化顯是有為也。各與一故。顯不是無為。無為
共有故。寶所共有。是智性故。眾共取故。不言各與也。
示佛智見。是智性。悟佛知見。是智相。即是菩提涅槃
二故。


言由此有故等者。問此經既取智性智相二種。為諸
佛智慧。莫違他論家五種智慧道理。答疏云。由此有
故。餘三自成。問云何由智性相二種故餘三自成。答
既有智慧。同時心所。即是其伴。智慧要因於教及萬
行生起。即有因也。智不孤起。必託於境。故有伴境因
也。故言餘三自成也。


言下云一大事等者。開佛知見。雙開菩提涅槃。示佛
知見。別示法身理。悟佛知見。別悟報身智。性相二種。
即唯此二。若因若果。因中理智。果中理智。故言即唯
此二也上解諸佛智慧


言謂此智慧等者。問何法是理。何法是教。答疏言謂
此等。意言真實之道理。非獨真如名其理。諸佛智慧。
通性相故。又真者真實。理者所詮之理。對彼能詮教
權。所以理智名為真理。非是唯取真如名為真理也。


言三乘權教者。大乘教名權。對彼真理。亦名權昔。對
不定性。於一乘上。權說三乘。若離一乘。三義不立。一
乘教亦得名權。實無三乘。權巧施設三乘名等。


言總標實權者。雙結實權理教二別也。唱諸佛智慧
[015-0534c]
甚深無量。是標實。若近取同下五種智慧五種甚深。
是釋實。若遠取三周說行果處。是釋實。并兩品一乘
果。亦同於此也。唱其智慧門難解難入。即是標權。若
近取五難八甚深。是釋權。若遠取三周之內及十二
品一乘境中但說權教之處。總是釋權。譽云。智慧甚
深。教門難入。即表大乘理教。實二乘不知如來權說。
即表二乘理教權也。


言欲令二乘捨權等者。問世尊方便品初總標權實。
唱二種甚深。有何意。答疏言欲令二乘等。所以初唱
智慧甚深。令二乘人知實而可取。初唱教門甚深。令
二乘人知權而可捨。又前疏主解云。能詮之教名權
方便。所詮智慧名真實乘。真實乘中。欲令二乘行因
取果。


言故勝鬘等者。引彼經證正相當。問爭知世尊四十
年前為二乘人說權。令交法華會上捨權。答疏言勝
鬘由此等。彼經說二乘四智。即是二乘四諦智。四諦
智即是菩提。即當此經羊鹿。得涅槃者。即當此經化
城。彼經言。二乘四智不究竟而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方便欲令不定性二乘得羊鹿四智及化城。涅槃巳
後捨羊鹿四智。令取牛車。捨化城涅槃。而取寶所。故
言是佛方便。正同此經意。


言欲令捨二者。捨二乘生空理智。取一乘二空理智。
即是登牛車。至寶所也。


言證甚深論有二義等者。略標也。卞和獻玉。難了如
[015-0535a]
楚王。不識其體妙。唯佛與佛能知難了。乃至二乘不
測也。


言又甚深者一切等者。其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一切
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其智慧門甚深無量。一切聲
聞辟支佛所不能知。翻譯之家。意在省略。理上唯言
甚深。教門上甚深。迴作五難。五難即甚深也。二乘不
知。唯在教上。合一處說。意道二乘於教上不知。到理
上灼然不知。教門麤涉。尚自不知。理更甚深。實是不
知也。


言其五甚深者。今唯依真理解者。甚深二字。向上分
出五種甚深也。


言一者義者。真如向上有差別義。故有種種名。一名
法界。亦法性實際。常樂我淨。有眾多義。名義甚深。


言二體深者。自體性也。與萬法為體性。常住不滅。名
體甚深也。


言三內證者。凡夫總不證。聲聞證不全。唯佛全證。故
名甚深。唯根本智證餘加行。後得不證著。餘智不親
得故。


言四依止深者與迷悟為依。凡夫迷生死。真如亦與
迷為依。眾生悟解成聖。此真如亦與悟為依。又解云。
與十二分教為依。名法界。與有為九十四法為依。名
法性。與自他報化身為依。名諸佛本故也。


言五無上深等者。體最勝故。此解無為也。謂大菩提
者。即無上義也。所詮者。即是甚深義也。其五甚深。古
[015-0535b]
來唯依真理解。若依此解。前四甚深及第五所證。無
上正等覺。正等覺之性。真如亦名覺。唯是真如理也。
體是無為。後稱為大。若依般若經及諸論解。第五甚
深無上正等覺。通菩提涅槃。通性相。又准前來疏主
取捨疏文中。然依諸教。五甚深中。多唯慧性。既言多
字。即合小分通相。即是此間前四甚深。唯真如。第五
無上甚深。通性通相。即四全一小分。是慧性。餘一分
通相也。問涅槃是無為。可得稱無上。菩提是有為。何
故稱無上。答能證所證體不相離。總得名無上也。能
證為因。所證為果。無上覺是無為。正等覺是有為也
上唯依真理解


言若兼觀照等者。通性相解。若兼觀照。智性智相。合
名甚深。疏主意古人雖以真如為五甚深。今兼智性
智相。合名為五甚深。


言其義甚深等者。用者義用。真如體至極微細。被根
本智向上有斷惑證真之義用。親證得真如體。却向
上智。說甚深功能。名義甚深。此是智相也。


言體甚深者。真如與萬法為體性。淨名云。從無住本
立一切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名體深。喚真如化體
甚深也。此第二智性也。


言內證深等者。虗空雖然寬廣無窮。不那日光能
照盡也。空既無邊。日光亦得無邊也。真如加行智證
不得。後得智證不得。二乘菩薩分證。內證有限。不得
名深。唯有如來根本智證得盡。却向能證智上。說一
[015-0535c]
个功能。名內證深也。此是智相也。問此與第一俱是
正智。二法何別。答前約智上義用。今此約智體寬廣
也。


言依止深等者。與有為無為塵沙萬德為依止。與諸
佛為依止。問此第四與第二俱是真如何別。答前約
與一切法為體性德本。今此第四約與一切法為依
止。故是別也。


言無上深者。體通性相也。


言無著等者。問依何聖教。無上菩提。通性通相。答無
著金剛般若等。


言此之二種體遍一切者。菩提有為法中尊。體遍一
切有為也。涅槃是為無為法中尊。體遍一切無為也。
此是疏主敘唐三藏和上本意也。疏主是三藏弟子。
意言若諸經無上甚深。空取實相太狹。兼取觀照。疏
主敘來。為此經本意。


言若通義者。約所詮。四慧之中。智性智相。以此二種。
解五甚深。若通義釋。所詮四慧。性相伴境。一一皆有
義體證。依四種甚深。一智慧性。有塵沙萬德差別眾
義。名義甚深。二者。與一切法為體性。故名體甚深。此
不如取體性凝然不生不滅。名體甚深。三者。唯根本
智證。餘智不能。故名證甚深。四者。與一切法為依止。
名依止甚深一重解。一者。智慧相。相上有證理斷惑之
義用。名義甚深。二者。體是無漏。故名體甚深。三者。是
能證故。理雖普遍智證之時。如函與蓋。冥合真如故。
[015-0536a]
名證甚深。四者。與塵沙萬德為依止。名依止甚深也
二重了智慧伴有差別義。故名義甚深。各自有體。名體
甚深。與根本智同證理故。名證甚深。有為無為各自
有體。名體甚深。是本後智家所證知故。名證甚深。與
眾義為所依止。名依止甚深三重了。智慧境。境者義差
別也。差別眾義。名義甚深。為有為無為各別有體。名
體甚深。是所證故。唯佛智證達。窮盡源底。名證甚深。
諸佛功德法。更互相依。名依止甚深上能通義解訖四重了


言或智慧性相等者。一智慧性配義甚深。二智慧相
配體甚深。三智慧伴配證甚深。四智慧境配依止甚
深。


言唯無上深等者。唯無上甚深。在大菩提。諸德主故。
不配前來四慧義也。前來義體證依止。此四甚深勝
劣合論。配性相伴境四个智慧。緣第五無上甚深。攝
菩提涅槃。唯是勝故。不配四慧。四慧是劣故。由無上
甚深是諸德主故。總故。通有為處與有為中為主。通
無為處與無為中為主。菩提是有為主。涅槃是無為
主。意道唯菩提涅槃向上。則具說無上深。餘處盡無。
若空言甚深。不妨餘四慧總有也。唯無上深。是正主。
餘四甚深。隨他智慧。立甚深名。不是正主也。


言又非喻所喻等者。前來解甚深義。作三般甚深義
解。盡是疏主敘論。今此下兩句。疏主自出意。解甚深
兩字也。非世間物可以況。故曰非喻所喻也。不思則
慮絕。不議則言喪。喪言絕慮。非喻能喻。故曰甚深也。
[015-0536b]
問第五甚深。何不配四慧。答無上深中。具有性相二
種。是功德主故。非喻所喻等。雙顯性相二種體故。不
同前四有性無相有相無性。今此無上雙顯性相兩
種。故不配之。問前之四種。豈非果位。何故但言無上
甚深。答據實言之。此五甚深皆智慧為先。四種亦通
因果故。其無上深。唯在果位。故不別配。意此一句。是
餘甚深總德之主。故不別配也。


言上來解甚深等者。此是疏主唯經文道理解說。且
就一邊道理說。唯於理向上。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其智慧門向上不說有甚深無量也。


言准論解經等者。准論解經慧門。亦有五深。巳上論
家解。若准經文。甚深兩字是總。唯依智慧理上。說甚
深義。名總也。若別即合通教及理上。皆合有甚深兩
字也。問如何是教向上有甚深。答甚深義。即五難是
也。緣經文意。從文句穩便。上句早有甚深。不可下句
重說。所以改作五難也。又論家前解智慧云。一體妙。
二難了。後解教門。亦云。體妙難了也。經家空於理上。
言甚深者。是總句。問既通教上有甚深。甚深是別句。
文在何處。答疏引文。阿含甚深。即五難是上解智慧向上甚深
下解智慧向上無量


言無量等者。五種智慧中。一是能詮教。四是所詮理。
今無量只依所詮四智慧說。論家意。無量別屬所詮
理。慧門別屬能詮教也。智慧向上甚深亦是用。智慧
向上無量亦是用也下依疏說。一智慧性體遍。故名無量。
[015-0536c]
二智慧相用寬。故名無量。所證理既遍法界。能證智
盡無邊。如函與蓋。無處不遍。故名用寬。三智慧伴。總
攬塵沙萬德。為智慧伴。名德備。四智慧境。有為無為。
若空若有。真俗諦境。周遍十方。故名法廣。廣者多也。
前三約智體向上作用。立無量。後一約法體寬廣。約
境名無量。


言如空無限等者。章敬云。智慧性即體遍而如空。智
慧相乃相寬而無限。智慧伴乃德備。而德數無窮。智
慧境乃法廣多。而終畢無盡也。又云。如空無限。雙配
性相也。性向上亦有如空無限。相向上亦有如空無
限也。又伴境向上有德。數無窮終畢無盡也。智慧伴
德數無窮。終畢無盡。智慧德境數無窮。終畢無盡。疏
結云。故名無量。前來五種智慧中。疏主依所詮。四慧
配甚深。今以配無量。亦依四智慧向上。配體遍用寬
德備法廣也。


言然今但說等者。疏主前來。解甚深處。第二解云。若
兼觀照智性相合。名甚深。偏取性相。名甚深。今此解
無量處。亦作第二解。體者理體。德謂萬德。路云。體德
配智性。智性是諸法體。具塵沙功德。名體德也。作用
配智相也。有達理證真之作用。故名作用也。問何名
無量。答智性向上體德。故名無量。智相向上作用。故
名無量。體德向上德備法廣。如空無限。故名無量。作
用向上德數無窮。終畢無盡。故名無量。謨云。體遍用
寬法廣。與如空等四句。皆是無量之義。此之八句。一
[015-0537a]
一總解。即不離無量。一一皆是無量也。疏依總解配。
金依別義理。彼此無違也。


言皆具無限者。問何以性相向上雙配無限無窮盡
二句。答疏言皆具等。路云。疏中一是無限。二德數無
窮。三終畢無盡。略却如空一句。唯三句據理。合有四句。


言其門甚深亦有二等者。注經云。昔三教之言。通一
極之旨。開中云。知智在說。說即為門。智既甚深。門亦
難了。又云。堂隩者必由於門戶。達智慧者。實顯於名
教。堂隩無門戶。不可以遊。智慧闕名教。不可以證。為
門之義。其在此乎。智慧之門。依主釋。其門甚深。亦有
二義。一體妙。則如卞和獻玉。當體是妙。二者難了。楚
王不識體妙。則由教上有五難。五難即是甚深義。難
了即是二乘不測。准梵本。具足應言。其智慧門甚深
無量。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教門麤著。類黃葉
之不知。證理甚深。同紫金之難識。嬰兒之行實。賴於
斯孩子啼哭之次阿孃過與一挺黃金。唯更啼哭轉
多。後過與一片黃葉。便笑歡喜。不作聲。四十年前。聲
聞人愛假不愛真。與說大乘法。恰如孩子怕真金。華
嚴會下如聾如醉。諸大乘經會下。我時在座。身體疲
懈。恰如孩子怕真金。如來為說二乘法。但以假名字。
引導諸眾生。二乘聞了。歡喜修行。恰如孩子愛黃葉。
論家牒梵本經。唯於教門向上。說五難者。有二意。一
由所詮智慧上有五種甚深。能詮教門上有五難。二
者。二乘凡夫等。於五種智慧向上不知故。教上有五
[015-0537b]
種。亦有二義者。緣前證甚深。早有二義。亦智慧門。還
有二義。故言亦有也。


言論引經云等者。問何名五難。答疏言論引經等。謂
由所詮智慧是甚深故。其能詮即五難甚深也上略標了


言一由所等者。疏中二意。一約所詮五種甚深故。教
有五難也。二約凡聖智不知故。教上有五難。且初一
由所詮義上有塵沙眾義。名甚深。能詮教詮著其門
難見。難見者。二乘於此教門。莫究其由。故名難見。見
解也。


言二由智體者。所詮理上。智體深故。名體甚深。能詮
教詮著其門難覺。意言如來二智二乘不惻。於此教
門。亦難覺悟。所詮既不達解。能詮亦難覺了。


言三由智內證者。所詮理上有智體。內證深故。其門
難知。正智證如。真契一切。體同法界。與理無差。由此
二乘。於彼教門。不能知故。


言四由智依止者。由所詮理上與眾義為依止故。其
門難解。教詮智。智依如來體甚深。二乘不曉了。故於
詮門。實為難解。其由於教理即易彰。理深既尚難明。
於教因多迷謬。故教門難解。


言五由智無上者。由所詮理上無上深。菩提涅槃故。
其門難入。二乘諦觀十六行相。亦不能緣故不知。名
難入。入者解也。問何故將此五深。別屬五難。答欲顯
由詮深故。其能詮教門故。難見難覺等。問如何所詮
智慧。但言甚深。不言難見覺等。能詮教門。但言難見
[015-0537c]
等。不言甚深。答准論甚深亦通於門。經文從勝。但言
智慧難見難覺等。但說能詮。舉易況難。能詮之教。藏
識尚自不知。所詮之理。杳冥幽遠。灼然難悉。但於能
詮門上。而說難見覺等。


言以教五難等者。結也。以教上五難。別配五種智慧
甚深。今秦本經。只有兩个。難解難入也。


言又智有二一凡二聖等者。第二意也。一現者謂現
量前境。稱境而知。得法自相。名為現量。凡現智不知。
名難見。


言比智者。比度前境。名比量。彼此相比。如見煙等。比
智不知。名難覺。


言聖智者。此約二乘小聖。非大菩薩。及如來故。


言有漏者。有漏智不知。名難知。


言無漏者有二者。一根本。二後得。初無漏根本智不
知。名難解。後得無漏智不知。名難入。入者證解。問二
乘根本智內證生空理。於教上不知。名難解。菩薩二
空根本智內證二空理。豈能知能詮教耶。既不外緣。
何得更責不知。答依展轉說也。諸佛菩薩根本智。雙
證二空理。此理便是所詮。佛與菩薩根本智。既知所
詮。返顯佛菩薩後得智。兼知能詮教也。二乘根本智
唯證生空。不證法空。即是二乘之人不知所詮。二乘
人根本智既不知大乘所詮。返顯二乘之人後得智
兼不知能詮教也。問二乘有無漏後得智否。若許有
者。如何羊鹿不登。若言無者。如何此言後得智不知。
[015-0538a]
即是有何言不知。答據實有之。唯識五云。謂染汙意。
無始巳來。微細一類任運而轉。諸有漏道不能伏滅。
三乘聖道有伏滅義。真無我解。違我執故。解云。三乘
無漏正智。隨其所應。違二乘執。故不伏。又云。後得無
漏現在前時。是彼等流。彼亦違此意。解云。後所得智
一向無漏。此由二空觀所引。隨應違二乘執。故准此
文。有無漏後得智。然二乘人證理之時。後得擊起。緣
安立故。但為緣境不寬遍。故言小乘無無漏後得智
也。壽量品云。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不能思惟
知其限數。故知二乘有無漏後智。若爾。寧知不是本
智。答本智一向內緣。不外緣境。若爾。前難寧通。答法
華會上。正為不定性。迴心趣大。為求佛慧。隱彼後得。
杜絕彼心。猶如醫師教。並令斷故。說羊鹿有名不登。


言今經中唯等者。問天親論主。解梵本經。教門上有
五難。未審此經具幾難。答疏言今此經中等。初無漏
智不知。名難解。後無漏智不知。名難入。


言總顯證教等者。論主解不知義。證者。所詮證智慧
也。教者。能詮教門也。前來論家於證向上。亦說難了。
於教向上。亦說難了者。即是不知義。今秦本經只有
一个不知在教上。故言總顯。若開為兩處。即是別顯。


言一切聲聞等者。引不知文也。


言唯佛能知者。結也。唯佛所知境。所以二乘不知也。


言佛今所以歎者。問世尊何不直顯說法華經。何要
先歎智慧。後歎門深耶。答疏言。佛今所歎等。出唱二
[015-0538b]
甚深意。為意欲令舍利弗等生疑。若不生疑。則無第
三大眾定疑分。為緣鶖子等本來執自乘為究竟。執
則難除。疑則易遣。如來所以迴執心。作疑心。令鶖子
等生疑。求請說法也。乃至歎二甚深了。果然有疑。經
言。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漏盡阿羅漢等。疑云。今者
世尊。何故殷勤稱歎諸佛第一方便。即是疑前佛智。
有所言說意趣難知。即是疑前其智慧門難解難入。
疑則疑前二甚深。請說亦只是請說二甚深也。開示
悟三。即是諸佛智慧。三周權說。即是其智慧門。所以
佛歎二甚深者。論自解云。為諸大眾生尊重渴仰。欲
聞如來說故。二云。歎二甚深者。標也。


言為下將說等者。問何故雙歎二深。先歎智慧。答疏
言。為下等。歎智慧。為下三周。說一乘真實佛所得法
之由漸也。故先歎智慧深。謂此智慧即是三周真實
菩提涅槃二果。初周開示悟三。二種勝果。乃至三周
寶所實理。所以先歎智深。欲擬向下說佛所得法甚
深難解。所以先歎智慧。


言彰下所歎等者。歎教門。為下三周說權之由漸也。
欲擬向下說。有所言說意趣難知。法實之由漸。所以
先歎門深也。問何故先歎智慧深。後歎門深。答忻猒
異故。先歎智慧。令聲聞忻。後說教門令猒。又取捨異
故。先歎智深令取。後歎教深令捨。與下三周所說二
乘權教之由序也。謂此第一周中說。無二亦無三。第
二周云。羊鹿二車有名無體。第三周云。向者大城。我
[015-0538c]
所化作。乃至息處故說二。是權教故令猒。


言不爾唯應等者。緣前智慧深及教門深總解了。所
以此間解諸佛字也。總攬兩字解諸字。萬德以成佛
解佛字。一个佛以萬德。以成佛字。一个佛以萬德成
佛解佛字。一个佛以萬德。成一切佛。皆攬萬德成身
也。二云。意為世尊歎智慧深。智慧之中有五種智慧。
智慧因中。攝得能詮教。但歎智慧了。教門亦歎了。何
要智慧外別歎教門。答世尊為生下說權之由漸。只
為生下說權之由漸。所以別歎慧門也。若不爾者。但
空歎智慧即得。何要歎門深也。


言所以者何者。意言論佛智慧。乃至慧門。我以得之。
我得解脫。即得諸佛智慧。證甚深也。又得方便言教。
聲聞得四諦教。緣覺得十二因緣教。如何今說此之
二種皆二乘不知。不知之所以者。何謂也。


言又此徵意者。意言若諸佛智慧。二乘未得名甚深。
智慧門中。二乘權教。我以得之。何名甚深。是徵意也。


言所得解脫者。唯捨分段。斷煩惱障。證生空理雖同。
其摩訶般若大法身大解脫。所知障變易生死。智慧
相即般若。智慧性即法身。汝所未得。汝定未知。


言受持讀誦等者。信故能受。念故能持。披文名讀。背
文名誦。即十法中三行也。


言此顯世尊等者。三大僧祇供養二十六恒沙佛。地
前供養五恒河沙。初地至六地六恒河沙。七地至九
地七恒河沙。十地供養八恒河沙佛。既逢多佛。長時
[015-0539a]
受持。功積難思。故名甚深也。


言非如二乘略即等者。聲聞人利根三生。鈍根六十
劫。緣覺利根四生。鈍根一百劫。時既非遠。值遇亦希。
故受持等亦不名甚深。俱舍二十三云。諸有那植解
脫分。極速三生。方得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
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又正理六十云。以聲聞乘加
行最久經六十劫。自果必成。解云。猛利修者。經於三
生及六生及六十劫。若不爾者。或經千劫。婆沙七云。
種解脫分或經千劫。流轉生死。大論亦云。聲聞極精
進猛利。但三生。其次六十劫。其次無量劫。今准前文。
利者三生。鈍者六十劫。


言諸佛福慧者。唯識第九云。所修勝行。略有二種。謂
福及智。且依六種波羅蜜多。通相皆二。別相。前五唯
福德。第六唯慧。或復前三唯福。第六唯慧。餘二通二。
若依雜集。前三增上生道。名福也。後三決定勝道。名
慧。


言精純勇等者。勇表勝進。簡諸染法。捍表精純。簡淨
無記。即顯精進。唯善性攝故。是所作善事悉成滿故。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十五



乾符六年冬溫州開元寺講大慈恩比丘弘舉傳寫
供養。


[015-0539b]


承元二年三月二十一日書寫了。  凝圓


「 諸有書寫□□福
 後後勝善等流果
 願此相續盡未來
 利益安樂諸含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