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30 法華經玄贊要集-唐-栖復 (master)




妙法蓮華經玄贊要集目次





* 卷第一

* 自釋疏卷一疏主敘釋敘經起之意
* 卷第二

* 自釋敘經起之意釋破疑執
* 卷第三

* 自釋後破執釋後彰行
* 卷第四

* 自釋利今後釋施鹿林
* 卷第五

* 自釋四種種性釋第三解經品得名
* 卷第六

* 自釋第三解經品得名釋第六釋經本文
* 卷第七

* 自釋論說序品等釋經我聞
* 卷第八

* 自釋經一時釋經阿羅漢下第二總別相門
* 卷第九

* 自釋一應受飲等釋疏卷二經皆得辨才等文
* 卷第十
[001-0170b]

* 自釋皆得陀羅尼樂說辨才釋迦樓羅王
* 卷第十一

* 自釋人王眾釋眉間白豪相光
* 卷第十二

* 自釋照境釋頌境所見分齊
* 卷第十三

* 自釋頌照境所見六事釋經演大法義文
* 卷第十四

* 自釋經即說大法于序品終
* 卷第十五

* 自釋疏卷三方便品始釋八甚深中第三果行甚深
* 卷第十六

* 自釋果行甚深釋解脫三昧之總標
* 卷第十七

* 自釋八解脫總名釋解脫體性己下逸失
* 卷第十八

* 自釋是法不可示釋疏卷三終
* 卷第十九

* 自釋疏卷四一乘章釋第二疑經所以者何至無有是處
* 卷第二十

* 自釋第三疑釋無數法化門其實為一乘
* 卷第二十一

* 自釋諸佛兩足尊等文于方便品終
[001-0170c]
* 卷第二十二

* 逸失經卷二譬喻品疏卷五
* 卷第二十三

* 逸失
* 卷第二十四

* 自釋經而告之言至皆當與汝釋疏卷六經墻壁𡉏坼等文
* 卷第二十五

* 自釋經泥塗阤落等釋八寒八熱處所經其人命終至至無數劫
* 卷第二十六

* 自釋八寒八熱果相釋信解品所以者何至云是我子等文
* 卷第二十七

* 自釋經所以者何等文釋疏卷七藥草喻品諸樹大小至各有所受等文
* 卷第二十八

* 自釋經一雲所雨至華菓敷實釋化城喻品時諸梵天至唯願垂納受等文
* 卷第二十九

* 自釋經爾時諸梵天王至當演深遠音釋十二緣起中第五諸緣生攝門經無明滅至憂悲苦惱滅
* 卷第三十

* 逸失
[001-0171a]
* 卷第三十一

* 自釋經卷四疏卷八五百弟子受記品其後得成佛至亦無諸惡道頌文釋見寶塔品爾時佛前至住在空中等文巳下逸失
* 卷第三十二

* 逸失
* 卷第三十三

* 自釋經卷五疏卷九安樂行品但以因緣有至故說釋壽量品
* 卷第三十四

* 自釋分別功德品釋藥王菩薩本事品燒身行
* 卷第三十五

* 自釋燒身行釋勸發品終



妙法蓮華經玄贊要集目次No. 638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一
鏡水寺沙門 栖復 集


栖復自大和末。罷律講後。屢涉京師。輙廁經論末行。
[001-0171b]
多戴星霜。不憚寒暑。然精神曚昧。巡歷數度先輩法
席。隨記得少善言。集成一家之說。冀其易見云爾。


今此玅法蓮華經。本末前後。一十六譯。若真偽相兼。
一十七譯。若約全部而論。總有六譯。六譯之內。傳於
漢國。三本流行。正法妙法添品法華。今此講者。是後
秦弘始七年。鳩摩羅什三藏。譯出妙法蓮華經七卷。
或八卷。六萬九千七百五十四言也。然造疏。前後十九
餘家。盛傳於世者。即天台紀國嘉祥慈恩也。天台疏
名文句。紀國名讚述。嘉祥疏名義記。慈恩疏名玄贊。
今之講者。即慈恩疏也。西國有千部論師。造論解法
華經。即天親菩薩。唐國有百本疏主。造疏解法華經。
即慈恩和尚。古來諸德。科判此經絕多。今且道安和
尚。科一切經為三分。暗合西天佛地論親光菩薩。科
一切經三分。將釋此經。大分三段。初一品序分。序者
始也由也。即三根聲聞。大乘之性巳熟。世尊集十五
類徒。先談無量義經蓮華體性。後入定雨華動地。放
光照境。彌勒發問。文殊為答等。皆是欲說正宗之漸
由。名序分。第二從方便品。至授學無學記品。為第二
正宗分。即是佛出定。三請巳後。如來法說。喻說。宿世
因緣。說於一乘。令聲聞捨小歸大。授菩提記。化彼二
乘。出濁水故。正為二乘。傍為菩薩。名正宗分。第三
從法師品。至普賢勸發品。一十九品。是第三段名
流通。即是顯於此經書寫供養。施他聽聞。乃至思惟
修習。十種法行。若人若法所得功德。流通此經。正為
[001-0171c]
菩薩。傍為聲聞。是為第三流通分境行果三科。今且依初
八品。為正宗分。所釋之經。既分三段。能解之疏。分三
亦然。初從蓋聞。至覺權真巳下。疏之序分。將釋此經
略以六門料簡下。第二正宗分。某談遊之際。徒次傳
陵巳下。疏主流通分。之段不同。初序中有二。初解疏
題目。後釋本文。且解題目。言題目者。即是經題。目者
即是疏目。故言題目。然今疏本。多云妙法蓮華經玄
贊卷第一。妙法蓮華。即是本名。玄贊即是疏語。既有
本名。今當略釋。


言妙法蓮華經者。上之四字。即是別名。唯此經故。經
之一字。即是通名。不異諸經故。初中分二。初妙法二字
是法。蓮華二字是喻。妙法如蓮華。蓮華是能喻。妙法
是所喻。故先解妙法。後解蓮華。先總解妙法。二別解
妙法。先總解妙法者何義。答即是甚深難解。微妙希
有。無上殊勝。故言妙法。妙法者。是一切有情心心中
有佛性。佛性即名為妙法。本在有情妄想心。猶如何
等。如木中有火性。地中有水性。壁中有金性。鏡中有
明性。即驗有情心心中有佛性。見即雖然不可見。佛
性元居各自心。人人身中有佛性。佛性即妙法。妙法
有二。一理妙法。二行妙法。理妙法所謂真如。行妙法
即是菩提。菩提者是圓滿報身。言理妙者。即清淨法
身。即此法身。是此經題妙法體。究竟窮其妙法處。各
自心中法報身。既說有情各各心中。一一心中有妙
法。未審遣修何觀行。即得心中妙法生。有人若要礦
[001-0172a]
中金。鍊鑛之時金自現。有人若要木中火。鑽火之時
火自生。有人若要鏡中明。磨鏡之時明自出。有人若
要地中水。穿地之時水自來。應是有心有識人。人人
若要心中佛。聞思惟修慧斷煩惱。障。盡心中佛自生。
聞教思惟修學人。貪心嗔心癡心薄。一二三僧祗劫
滿。法報化佛果周圓。欲得成佛。但修心修淨。則心生
佛。善惡由心。心是主。修心決定得菩提。佛遣修心敢
不修。實有心中妙法否。妙法在心元不見。何以修心
妙法生佛道。佛性實居各自心。見則元來不可見。只
為甚深難解了。分明舉喻況蓮華。蓮華性在蓮子中。
開破子時華不見。不以開時華不見。謂言蓮子裏沒
蓮華。有人於彼有情心心中。覓或佛時不曾見。不以
覓時不見佛。謂言佛性不居心。一一眾生五薀身。便
共蓮華池不別。各各心中有煩惱。即同池內有淤泥。
佛性只居煩惱中。便似泥中有蓮子。蓮子因緣未和
合。長時且在淤泥中。若到因緣會遇時。蓮子裏蓮華
自生長。我等心中有佛性。要須必假耳聞經句。聞經句
是因緣。滋潤心中佛種。漸漸心中能悟解。只向心中
佛自生。故將妙法喻蓮華。所即蓮華如妙法。妙法即一
乘。一乘即寶所。寶所即妙法。妙法即名佛性。故云妙法。


二云。妙法兩字屬佛身。俱合理智。通因通果。因理果
理皆殊勝。因智果智悉幽玄。因果理性名法身。因果
智相稱報佛。究竟窮其妙法體。是各身中法報身。故
名妙法。妙法難解難明。蓮華則易知識。不識心中理
[001-0172b]
及智。相似池中蓮與華。蓮者況果。表三身之果圓。華
即喻因。彰萬善之因滿。蓮華淤泥不染。妙法煩惱不
不侵。蓮華既生淤泥。妙法亦混於煩惱。煩惱之中有
佛性。淤泥池內有蓮華。蓮華緣會自開敷。妙法因圓
必成佛。欲使人人識佛性。故將妙法。況蓮華也。


三云。經亦得名中。三師解。初唯取行果名蓮華。行
為華。果為蓮。第二師。唯取教理名蓮華。教為華。理為
蓮。第三師。教理行果。總名蓮華也。教理行俱是華也。
理果俱是蓮也。教行並開敷。理果俱出水也。經云諸
佛智慧甚深無量。理出水也。入佛知見。經云盡行諸
佛無量道法。論令證不退轉地。并第二周牛車。此乘
此寶乘直至道場。行開敷也。開示悟三。并第三周寶
所。即果出水也。教有能敷妙理之功德。理有所敷出
水之力。行有因敷趣果之用。果有結實酬因之能故
上總明妙法次別明妙法


先解妙法。後解法。且妙者。初依疏主十玄門中。五義
解妙。後依北京瓚法師。十義解妙。一根本妙。二枝末
妙。三攝末歸本妙。四絕待妙。五無麤妙。一根本妙者。
謂華嚴會中。明一乘因果究竟法身。彼云。欲令眾生
生歡喜故。說王宮生。欲令眾生生戀慕故。示雙林滅
也。上名麤。又經云。如來實不出世。亦不涅槃。何以故
法身常住。同法界故。亦同此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
相常住義。又經云。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
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虗等。名根
[001-0172c]
本妙。二枝末妙。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三中之二。目之
為麤。佛乘為勝。故稱枝末妙。三攝末歸本妙。此經所
詮一乘。究竟圓滿。故稱為妙。四絕待妙。上之三義。皆
以對麤稱妙。未辨不對於麤自體之妙。今約妙體。本
自離言。強歎為妙。何所有文。答涅槃云。不因少涅槃。
名大涅槃。又智論云。十八空為相待空。獨空獨空非
相待空。既有待不待空。妙寧無待不待妙。羅什弟子
慧觀。著法華經序云。稱之為妙。而體絕精麤。寄華宣
教。而道玄象表。下云是法不可示。言詞相寂滅。什歎
云。善男子。若非深入經藏。不能作如是說無待名絕。
五無麤妙。即淨土法門。故香積佛品云。我土無有聲
聞辟支佛名。是即無麤也。唯有清淨大菩薩眾。即是
妙。智論云。七寶世界。純諸菩薩。亦同於此上根本枝末攝末歸
本絕待無麤五妙了也


次依瓚法師十義妙。一對揚妙。二補翼。三說處。四長
時。五法多。六名定。七中道。八威力。九利益。十挍量。一
對揚妙者。餘經化眾生。唯現在一佛身說。此經通十
方三世佛共說。三世者。多寶世尊是過去佛。經言爾
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等。釋迦如來是
現在佛。八萬菩薩未來。又文殊即過去佛。慈尊即未
來佛。本師即現在佛。又現在中。通十方故。經云爾時
一一方。四百萬億那由他國土諸佛如來。遍滿其中。
是時諸佛。各在寶樹下師子座。皆遣者。問訊釋迦牟
尼佛。各賷寶華滿掬。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往詣耆闍
[001-0173a]
崛山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詞曰。少病少惱。氣力安樂。
及菩薩聲聞眾。悉安穩否。以此寶華。散佛供養。而作
是言。彼某甲佛。與欲開此寶塔。諸佛遣使。亦復如
是。即是十方三世諸佛。共化一會眾生。不同餘經唯
一佛化。故言對揚妙。二輔翼妙者。前後二十一眾。初
十五眾。一釋種清高眾者。經云與大比丘眾萬二千
人俱等。二巳圓未滿眾者。經云復有學無學二千人。
三承恩入道眾。經云摩訶波闍比丘尼。四曩結深恩
眾。經云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五聖難思眾。經
云菩薩摩訶薩八萬人。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等。六帝釋臨天眾。經云爾時釋提桓因。與其眷屬二
萬天子俱。七屬護舒暉眾。經云復有名月天子。普香
天子。寶光天子。四大天王。與其眷屬萬天子俱。八小
大自在眾。經云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與其眷屬三
萬天子俱。九跨柅娑婆眾。經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
尸棄大梵等。與其眷屬萬二千天子俱。十翳虗令洒
眾。經云有八龍王。難陀龍王。䟦難陀龍王等。十一清
歌雅樂眾。經云有四緊那羅王。法緊那羅王。妙法緊
那羅王等。十二勝芳烈樂眾。經有四乾闥婆王。樂乾
闥婆王。樂音乾闥婆王等。十三動山涌海眾。經云有
四阿修羅王。婆稚阿修羅王。佉羅騫䭾阿修羅王等。
十四吞龍啖毒眾。經云有四迦樓羅王。大威德迦樓
羅王。大身迦樓羅王等。十五仁王自在眾。經云韋提
希子。阿闍世王上十五眾。後六眾者。一寶塔陵空眾。經云。
[001-0173b]


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縱廣正等二百五十由
旬。從地涌出。住在空中等。二質影殊形眾。十方分身
諸佛。集在八方三變土田八方嚴淨等。三涌海承蓮
眾。經云爾時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華大如車輪。俱來
菩薩。亦坐寶蓮華。四裂地星形眾。是諸菩薩聞釋迦
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一一菩薩。皆是大眾唱
導之首。各將六萬恒河沙眷屬等。五鸞歌逈發眾。經
云于時妙音菩薩。於彼國沒。與八萬四千菩薩。俱共發
來。所經諸國。六種震動。皆悉雨於七寶蓮華等。六御
象遐方眾。經云爾時普賢菩薩。以自在神通力威德
名聞。與大菩薩無量無邊不可稱數。從東方來。所經
諸國。普皆震動等。是諸眾等。莫不雲奔鷲嶺霧擁靈
山。同嗟昔處二權。共喜今聞一實。雖鹿園趍道之眾。
雙樹聞經之徒。方此來能過也。故云輔翼妙。三說處
妙。且諸經說處。各各不同。或在虗空。如勝鬘。佛於空
中現。仰惟佛世尊。普為眾生現。或唯在地。或居穢土。
或處淨方來。若此經三處皆說。初居穢土以陳說。欲
令捨權而厭俗。次居淨方以宣唱。欲使忻樂於寶方。
後處空中。畢竟歸於真性。是故稱說處妙。四長時妙。
且說諸經時節。各各不同。只如過去燈明佛。滿六十
小劫。為人演說。經云日月燈明佛。因妙光菩薩。說大乘
經。名妙法蓮華等。又妙光法師八十小劫。為人演說。
大通智勝如來。八千劫未曾休癈。經云佛說是經。於
八千劫。十六王子。八萬四千劫。為四部眾。廣演此經。
[001-0173c]
我今釋迦文佛。序正之中。不言時節。涌出品內。菩薩
讚歎。滿五十小劫。及說三身壽量時節極長。是故名
時長妙。五法多妙。且華嚴十萬頌。大梵本三萬偈。今
所傳本。纔七十千頌。未若此經。如威音如來說二十
千萬億偈。大通如來說法時節既遠。久亦應長。日月
淨明德如來所說法華經。六百八十千萬億那由他
等偈。以此菩薩具數多意。欲顯其義廣。故云法多妙。
六名定妙。且諸經名非一定。如涅槃經。俱留孫佛六。
萬歲出。名曰法鏡經。拘那含牟尼佛四萬歲出。名甘
露皷經。迦葉佛二萬歲出。名分別空經。釋迦牟尼佛
百歲時出。名涅槃經。名皆不定。此經不爾。燈明佛。大
通智勝佛。威音王佛。日月淨明德佛。皆同名妙法蓮
華經。云名定妙。七中道妙。如下云。十方世界中。唯有
一乘法。無二亦無三。無二者無第二獨覺乘。無三者
無第三聲聞乘。計二乘為究竟。即是遍計所收。即是
空也。唯有一乘法者。即是一乘理智二事。依圓有也。
不有者即空識義。即二乘無。不空者即有義。即一乘
有。不空不有。遠離二邊。故云中道妙。八威力妙者。如
龍宮海會等龍女道成。由經勝力。智積問文殊師利
言。仁往龍宮。所化眾生。其數幾何。文殊師利言。其數
無量云云。又言我於海中。唯常宣說妙法華經等。又
不輕品云。具聞威音王佛先所說法華經二十千萬
億等。九利益妙者如利今後中說。十校量妙者。如藥本事品
十二喻挍量勝。經云藥王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諸水
[001-0174a]
之中。海為第一等。如清涼地等。故挍量妙也。上別解
妙。一對揚。二輔翼。三說處。四時長。五多法。六名定。七
中道。八威力。九利益。十挍量上解妙十五義畢


次解法者。可執義。可持義。夫言法者。必具斯義。且如
世出世法。悉備持軌之義。水有濕性。火有煖性。是其
持義。人聞水火。作濕煖解。即軌義。又如因明論中。佛
弟子對聲論師言。聲是有法。是持義。親證皆許。佛弟
子以無常故為宗。作無常解。是軌義。外道以常為宗。
即作常解。是軌義。佛弟子聲是有法。定無常故。宗因
之所作性故。同喻如瓶盆。異喻如虗空。即同品有。異
品非有。又所為喻作取。無常遠作之性。外道量云。聲
是有法。定常故。宗因云。所量性故。同喻如虗空。異喻
瓶盆。亦同品有。異品非有廣如因明論說。然此法者。貫一切
有為無為。若色若心。有漏無漏等法。今此言法者。唯
取一乘相應教理行果四種。名之為法。言教法者。即
能詮之文。總攝三乘之教。教有根本方便。方便教者。
經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
是經。勝鬘經云。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等。根本
教者。經云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是也。理法者。即二乘
所證生空理。菩薩所證二空理。皆是所攝。經云是法
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巳。導師方便說。勝鬘
經云。聲聞知有作四聖諦。佛知無作四聖諦。法華論
云。念觀者。聲聞人觀人無我等。行法者。即六度四攝。
七地四菩薩行。皆是行也。經云乘此寶車。直至道場。
[001-0174b]
又勝鬘經云。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毗尼受具
足戒。此六處為大乘。故說教是行所依此處。故法華
論。聲聞人觀陰界入。厭苦離苦。得解脫故。果法者。
即法報二身。方便品中。前三知見。及牛車寶所。壽量
品中。皆明三佛出現於世。又云是法住法位。果法也。
及彼二乘自昔所證。亦此所攝。故勝鬘云。四智不究
竟。名向涅槃界。由上所引。教理行果。根本方便。能成
佛德。皆號一乘。咸有運載之功能故也。此之四法。皆
具軌持。總名為法。一乘相應。故名為妙。此四法體上。
有此一乘相應之妙用。法體能持此妙用。故言妙法。
持業釋。問妙法是教。經亦是教。何名持業。答經即所
說之經。是體。妙法即是聲名句文。名詮自性。句詮差
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是經上之業用。故名持業。問
妙法是理。何名為教。答將理就教。俱得名教。能詮所
詮。總得名理。能詮所詮。總得名教。理為言生因也上解
法解妙。後解法。初總解妙法。後別解妙法。解妙法二字畢


次解蓮華者。問有何意趣。將蓮華況法華耶。答佛遣
修心敢不修。實有心中佛性否。佛性在心元不見。何
以修心佛性生。佛性實居自心。見即元來不可見。只
謂甚深難解了。世尊舉喻況蓮華。蓮華性在蓮子中。
開破子時華不見。謂言蓮子沒蓮華。有人於彼有情
心。心中不見佛不曾見。不以不見時不見佛。謂言佛
性不居心。一一有情五薀身。便與蓮華池不別。各各
身中有煩惱。即同池內有淤泥。佛性只居煩惱中。便
[001-0174c]
似泥中有蓮華。子華子因緣和合。長時且在淤泥中。
若到因緣會遇時。蓮子裏蓮華自生長。眾生心中有
佛性。要須必假耳聞經。耳聞經句是因緣。滋潤心中
佛種性。漸漸心開能悟解。只向心中佛自生。故將妙
法喻蓮華。亦即蓮如妙法。妙法本來是佛性。只在眾
生妄念心。三世諸佛說經時。一一諸佛皆同說。欲使
人解佛性。故將妙法喻蓮華。問何名蓮華。蓮華是何
義。答言蓮華者。即是有名相法。為眾生故。以名相說。
欲令眾生因此名相。悟無名相。是設意也。故大品經
云。一切眾生。皆是名相中行。今欲止其名相。故借名
相。悟無名相。通而言之。妙法與蓮華。皆是其名。經云。
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別而言云。妙法是無名之名。
蓮華是無相而相。以此經題法喻雙舉。妙法是法。蓮
華是喻。故名雙舉。故名妙法蓮華也。


又由十義。將喻蓮華。一者此華從種生。喻此一乘必
有其種。經云。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
是故說一乘。二者此華從微至著。喻於佛乘漸漸增
長。經云。漸漸積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巳成佛道。三者
此華增長滿。具出濁水故。喻功德無不圓。果無不盡。
出離生死諸濁泥水。經云。如來巳離三界火宅。四者
此華雖出泥水。而不捨離泥水。喻如佛雖出四流之
外。而不捨三界之中。經云。時宅主在門外立。聞有人
言。汝諸子等。先因遊戲。來入此宅。稚小無知。歡娛樂
著。長者聞巳。驚入火宅。方宜救濟。五者此華微妙。鮮
[001-0175a]
潔第一。如佛乘。五乘之中。最為第一。經云。是乘微妙
清淨第一。六者此華為凡聖之所稱歎。佛乘亦爾。為
世間出世間凡聖。稱歎愛樂等。經云。佛所悅可。一切
眾生。所應稱讚。七者此華臺蘂具足。喻於佛乘萬德
圓備。經云。無量億千諸力解脫。禪定智慧。及佛餘法。
八者此華諸佛菩薩。而坐其上。大乘亦爾。為諸佛菩
薩而住其中。經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
莊嚴。以此度眾生。九者此華開合有時。喻此一乘之
法隱顯有時。經云。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今正是
其時。決定說大乘。十者此華劫初成時。大梵天王。而
坐其上。為一切眾生之父。經云。譬如大梵王。一切眾
生之父。此經亦復如是。一切賢聖學無學。及發菩提
心者之父。又普賢觀經云。方等經是諸佛眼。諸佛因。
是得具五眼。及方等生。是大法印。印涅槃海。所以方
等經。生三種身。三種身者。由方等經故。故悟實相。斷
諸煩惱。煩惱斷故。即法身顯。法身顯故有報身。報身
有故。乃有化身。有三身故。說十二部經。說十二部經
故有法寶。有三寶故。有世間出世間三善。三善者。人
天并出世。故知法華經。是世間出世間之本也。故喻
蓮華也。


爾雅云。芙蕖又云芙蓉。通名蓮華。今佛取為喻者。依
本論師。解蓮華有二義。一出水義。出離小乘濁泥水
故。二華開義。以勝教言開真理故。前為教妙。後為理
妙。論中但解無量義經第十六名蓮華故。唯指教理
[001-0175b]
二種。准下疏解云。蓮華二義。雖解無量義經。果秀因
敷。未乖通理。即教行二種。並有開敷。理果之中。並能
出水。即同此體通四法也。不同無量義經。然亦不乖
蓮華二義。此中意言緣彼蓮華。有其二義。一者蓮是
臺。此即是果也。二者華即是外華葉。此即是因。今言
蓮華之時。雙說因果二義。此中教為能詮是因。為所
顯是果。所以易云。筌者在魚。言者在意。即知華不開
而臺不現。教不言而理不顯。因華開而見臺。教諭揚
而悟旨。故下疏云。如門為入室之所由。教為顯理之
處所。書云。誰人入門。不由戶也。由此即因為華。理蓮
果。故論云。以勝教言開真理故。經云。諸佛智慧甚深
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此即教理蓮華也。二者行
為華。而果為蓮。蓮非一葉而能得佛果。非一行而獨
成因。眾華葉而共長養一箇蓮臺。因萬行圓而同成
佛果。由此即以開示悟入為果。入佛知見為因。總合
二義。教行二種並名華。皆有開敷義。理果二種皆名
蓮。皆有出水義。況詳四法。並皆超過二乘。並名出水。
今者唯言理果出水者。良為理果之上不具開敷。所
以偏言出水。教行獨有開敷之義。所以偏言開敷。若
教行無出水者。豈教行不超出二乘。故知且約一義
而配。故下疏云。法既囊括四義。華亦苞羅四德。法四
義者。契秘賾之微詮教也。叶幽根之玄旨理也。尅上
乘之奧業行也。圓至覺之真宗果也。美無不殫。故稱
為妙。華四義者。萏菡披敷。以見蓮。類教論揚以悟旨。
[001-0175c]
芙蕖秀出於靈沼。喻理頻超於小運。舉蘤開而得實。
譬因嚴而果滿。標白華為色本。顯佛智為乘源。舉喻
蓮華。斯有由矣。


問但名妙法即得。何要將喻蓮華。共立題目。答下疏
云。然法藉喻明。微由著顯。假奔茶利之華實。況薩達
摩之果因。法既囊括四義。華亦苞羅四德。問若以蓮
華有因果二義故。取為喻者。餘一切華。皆應得喻妙
法。何以。有華有果故。答曰。諸華雖具因果。義乃不定。
且如桃杏。華開滿樹。結果能有幾多。何以蓮華个个
盡能結果。法中。論有因有果者。且如定姓二乘。行因
取果。如有果結。若不定姓二乘。捨小歸大。皆為一乘。
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即無二乘之果。便是有華而無
果。又解。有漏善而無果者。如善星比丘。佛[愍-民+牙]富羅輪
王業謝惡果者。闍王造逆。懺悔業止。皆是有因而無
果。今此一乘。六度萬行。定當成佛。恰似蓮華个个結
實。故取為喻。又陸地諸華。雖具因果。即無出水之功。
水中有草雖出水。即闕他開敷之義。陸地有華雖開
敷。即闕他出水之義。今此一乘。一則出水。出離少乘
濁泥水故。二則華開。開真理故。轉化生故。故疏云。華
兼秀發。總眾美而彰蓮。體業俱陳。法喻雙舉。由斯道
理。故取蓮華為喻。斯有由矣。況云華葉則同菩薩道。
蓮子還如諸佛身。要假眾多華葉。然後長養一个蓮
臺。要須萬行齊修。然後方成佛果。一个蓮子落池內。
一朵蓮華水上開。展轉相生無盡時。看即蓮華滿池
[001-0176a]
發。一个眾生若成佛。為眾又說法華經。此相生無盡。
斯何異蓮華滿池發。章僧錄云。蓮華萏菡若開敷。香
氣氳氳薰遠近。佛既轉凡成聖了。威德光明遍十方。
若將手觸一蓮華。香惹遍身生喜悅。一念善心親近
佛。罪障消除福德生。一切諸華悉是華。將比蓮華不
香潔。菩薩二乘雖是聖。望我如來聖未圓。淤泥池內
長蓮華。長得蓮華香郁馥。煩惱之中出佛性。出得佛
身身最尊。既知蓮子裏有蓮華。便了心中有佛性。欲
使人人生悟解。保知佛性在心中。聞思修慧善修行
戒定慧學懃觀察。佛意慈悲立此喻。指示一切修行
人。各各認得自心中。一一心中皆有佛性。誘進眾生
同出離。故將妙法喻蓮華。水深華亦出。水淺華亦出
二障雖淺深。真如總皆出也。


又有四種蓮華。一者泥裏蓮華。喻凡夫身中妙法。蓮
子泥中雖未出。必定生長白蓮華。眾生未解修行。且
在凡夫流轉。今日聞經修學。還如泥裏蓮華。煩惱如
彼淤泥。妙法還同蓮子。凡夫聞經心不退。一朵蓮華
泥裏生。二者濁水蓮華。喻二乘身中妙法。蓮華出其
泥裏。生在濁水之中。聲聞我執雖除。法執尚由未斷。
法執猶同濁水。我執恰以清泥。出却清泥在濁水。看
看即是見蓮華。三者清水蓮華。喻菩薩身中妙法。蓮
華出其泥裏。生在濁水之中。復出濁水之中。生彼清
水之內。清水蓮華。勝彼前來兩種。況菩薩證理次深。
至於凡夫及小聖。我法二執雙除斷。清泥濁水不霑
[001-0176b]
華。出水在清水中看。即開敷水面上。菩薩修行不斷
絕。何愁不證大菩提。四者出水蓮華。喻佛身中妙法。
蓮華開敷水面上。本從蓮子長生芽。諸佛證大菩提。
還是凡夫修得初法後喻解妙法蓮華了


言經者。下疏云。為常為法。是攝是貫等。雜心論五義。
結鬘。繩墨。出生。顯示。涌泉。又云。經者逕也。如人遠涉
向他邦。事須知其有徑路。不知逕路。徒費勤勞。虗過
時光。終無到日。修行之人。亦復如是。欲得求釋梵。修
行十善以化人。若欲得不失人身。持五戒而方得。若
欲得願生兜率。須藉八戒以莊嚴。若欲早見彌陀佛。
十念事須成熟。若欲得小乘羅漢。須依四諦以身安。
欲得緣覺辟支。假藉緣生而進道。欲得此身當作佛。
要依妙法苦修行。若也捨離此因緣。永失菩提佛徑
路。故將逕字巳解經。故云經者徑也。聞經必得菩提
果。未有聞經不得果。未有得果不因經。則知經是果
家因。因經必得菩提果。既也因經皆得果。人生須學
法華經解經了


玄贊者。問何名玄贊。答二義。一者所詮真如妙理名
玄。七卷妙法蓮華經。十卷疏文名贊。是玄之贊。依主
釋。玄者杳冥深遠之義。經云。是法華經藏。深固幽遠。
無人能倒。又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即同法華
經。教下所詮。真如妙法理。唯根本智證。餘智變影。皆
不親得。故名為玄。此解唯局真如理。不通教行也。問
何名贊。答贊者佐助義。如一縣之中佐官。名玄府。助
[001-0176c]
佐長官。理化一縣之事。名曰贊。真如理。既是離言絕
相法名玄。欲擬將此教化眾生去。事須假別法佐助。
眾生始會。是故如來後得智中。於無名相法上。安名
相說。說出七卷妙法華經。佐助根本智中無言說法。
經云。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異方便者。即法華經
也。如來說經時。詮真如理一遍。疏主又更造疏。就上
解釋。令義分明。眾生易解也。此解真如理名玄。七卷
經文。十卷文名贊也。第二義。妙法蓮華經。教理行果
四法名玄。此解兼通道理理也。十卷疏文名贊。玄者
玄妙。教理行果四法。總得名玄也。三周權實道理。早
甚分明。疏主又更造疏解釋。令人易解。只此十卷疏
文。便名為贊。此解玄者妙。法之異名。贊者佐助之別
稱。經是玄。疏是贊。是玄之贊。依主釋。此後義偏勝。問
何以後義偏勝耶。答若取真如理名玄者。豈教理行
果不名玄耶。問何以故。將至玄字。屬經教理行果耶。
答今總合諸文。玄有二義。一玄者懸也。即是遠義。經
云懸遠值遇難。二者黑義。即北方之行。名為玄虎。論
語云。羔裘玄冠。是依初義。復有二義。一者近遠名遠
意說。此經所詮。即是佛慧。佛慧有五種。一智慧性。即
是法身。二智慧相。即是報身。三智慧境。即真俗道理。
四智慧伴。塵沙萬德。五智慧因。所謂教行也。此經具
說性相法報二身。要三大劫。長時不息。方乃證圓。故
說佛果。名之為遠。猶如唐三藏和尚。天竺往來。經十
七年。即為所至遠也。故經時多。豈同二乘三生即證。
[001-0177a]
由此玄者即是妙法。故言玄也。此約證甚深說。法華
論有五甚深。一義甚深。差別義。二體甚深。自體性故。
三內證甚深。正智證如故。四依止甚深。法界法性。諸
佛本故。五無上甚深。體最勝故。名五甚深。甚深即妙
法。妙即是玄。下經云。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又云
五百由旬。方至寶所。故云玄者遠也。此遠名玄。二者
深遠名遠。即同咫千里。八寸謂之咫。此中意說。十方
世界中。唯有一乘法。雖昔說三乘。既無三乘體。由如
長者言有三車。羊鹿但有假名。實無二車之體。二乘
但有名字。究竟唯有一乘法。二乘法無。二乘不測設
教之意。遂乃執乘有三。即此不測。故名為玄贊。經云。
我說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又言。但以假名字。引導於
眾生。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我此九部法。隨順眾
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即謂二乘不知故。所
以教門名甚深。即論解五難云。其智慧門。難見難覺
難知難解難入真。彼五難二乘不知故。一由所證義
深故。其門難見。二由智體深故。其門難見難覺。三由
智內證深故。其門難知。四由智依止深故。其門難解。
五由智無上深故。其門難入。疏主依此故言玄。此依
四阿含甚深。解初近遠名遠。初義訖。二者黑義。復有
二義。一者二乘不測知。名之為黑。故論云。二者難了。
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不測言黑者。如道德經
云。恍兮忽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彼說道體難
知。今借彼文。以顯此義。即是二乘不測教理二種甚
[001-0177b]
深。下經云。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
能測佛智。會前二深。悉皆不測。故言玄也。即同歎法
師妙中。三番五段。證理不圓。功德不滿。說即不深也。
即是第二了義。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唯佛知
故。由此名玄。二者疏主自謙。故智論云。凡夫觀佛性。
由如生盲人。二乘觀佛性。如嬰兒見月。地前菩薩如
病眼人。初地至七地如電光。入觀即見。出觀即無。八
九如隔羅縠中見月。十地菩薩唯自見性。不見他佛
性。即是黑暗義。疏主意云。遠觀佛慧。冥若夜遊。故云
玄。今此所解。遠義黑義。古有釋名。未廣行相。今將二
甚深義解。道理應通也。故名玄也。贊者佐助義。縣烝
名贊。所以一縣之中。縣令名明府。諸烝曹名贊府。謂
以一縣之事繁多。故乃疎簡。別為曹目。功曹倉曹等。
然此諸曹。不離縣令所管。道理亦同。經如長官。總攝
眾義。疏如贊府。各別科條。即如科為三分三周之類。
一乘四諦等章。皆是助義。又如贊府等。皆須愽達之
事。諳古達今。將古治人之法。臨時隨制而用。以俾縣
令。今者疏主具依眾教。先自三周以釋經文。用俾佛
意。故疏下云。兢兢依於聖教。栗栗採於玄宗。由恐旨
謬言疎。寧輙枉為援據。諸廳雖各主領。所化不離縣
中。但是佐助分治。今乃舉一縣字。總皆攝盡。十卷疏
文雖廣。義理不離經中。但是助顯分別。故言贊。所以
疏云妙法蓮華經玄贊。


卷者。開合卷舒。名之云卷。第者次也。一者極也首也。
[001-0177c]
疏有十卷。今居其首。故言第一。言并序者。作序者庠
序也。謨云餘邊作。又名敘。此敘字有二義。一者頭序。
二者次敘。且頭敘義者。義同絲邊。作者亦是頭緒之
緒。如城外人家㨸絲璽哀。得絲頭名緒。一卷疏文如
璽頭。一紙疏序如絲頭。欲擬撜絲去。先須得絲頭。欲
擬造十卷疏文解經去。先須得疏序。二者次序之序。
欲行千里。最初一步。欲次敘。欲擬造疏。先最初一紙。
巳下疏敘為次敘也。二義之中。次序為勝。然與疏中
敘字不同。序者庠序也。禮記云。國學也。國子監讀書
處。名國學也。乃至城邑村店學舘總名庠序也。今依
爾疋中解。與疏最相當。爾雅云。序者入門東西墻也。
即屏墻也。即是初始義。問何以東西墻。是初始義答
此國面南為上。衙門宅門皆面南。入衙門。得見東西
墻。便是見大官君子之初始。入宅門。得見板障屏墻。
亦是家宅好惡之初。十卷疏文。頭頭見此序。便是見
經義廣大。疏義深遠初始。上來頭敘。次敘庠敘。三義
中。次序庠序為勝。二義中。庠序為正也。


言大慈恩寺沙門基撰者。寺勝人尊。立制述之別號
也。大慈恩寺者。報慈母之恩。故名慈恩寺。大者即十
大寺之數也。左街有五寺。安國荷恩薦福慈恩興善。
右街有五寺。莊嚴改為聖壽永泰西明改為福壽興福改為奉恩化度。
貞觀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高宗皇帝在春宮日。
警大孝之廣。軫聖善之懷。為母文德皇后。奄棄萬國。
酬昊天罔極之恩。遣左庶子。宣令有司。出京城內。擇
[001-0178a]
一故廢伽藍。事須顯要勝地。挾帶流泉。遂出宮城南
進昌里古云里不云坊。面曲江池。有一尼寺淨覺伽藍。久而
隳壞。迴造僧居。號大慈恩寺。重樓幅殿夕惹雲。疊閣
層堂。朝凝彩霧。于時皇儲親降慈恩。京城之內。度僧
千人。諸寺請舉三百僧住。坊院資什。並令官給。故名
慈恩也。問大慈恩得名如此。寺者何義。答寺是此方
名字。梵云毗訶羅。唐云遊行處。即眾遊行處。意徒省
略。此方以寺名替之。釋名云。寺名嗣也。謂法官相續。
承嗣而住。即是舊官人下去。新官人上來也。謨云此
國有九寺九卿。即光祿酒肉司農碾磨莊宅衛尉卿
凶儀大常禮樂。宗正宗子大府斗秤大漢車乘鴻臚
賓客大理寺因提。今言寺。即鴻臚管也。本因摩騰竺
法蘭。初到漢國。同外藩客。到鴻臚寺。安置師僧。不令
與未戒人同住。漢明帝所重。從漢鴻臚寺。別造房僧
居。分出白馬興聖二寺。天下寺舍。寺之一字。從此興
矣。


言沙門者。所說沙門性之名婆羅門。亦名為梵輪。真
梵所轉故。沙門此云息惡。諸無漏道。是沙門性。懷此
道者。名曰沙門。


言基撰者。基字是疏主名。當時唐初未諱。今時國諱
字也。唐三藏弟子。多於大乘下。著單名。大乘基法師
大乘光法師等。亦有云慧基。亦云窺基。三名之中。基
與窺基最親。唐三藏臨巳謝寺表中。有窺基名字。又
於奏請御製經序表中云。大唐龍朔三秊。於玉華宮。
[001-0178b]
譯經六百餘卷。至十一月二十三日。令弟子窺基。奉
表聞奏。疏主名窺基。字弘道。相洲人也。姓尉遲氏。貞
觀二十年。抽簪入道。配住安定坊弘福寺。即今修德坊
與福寺今改為崇先寺。奉別勅擇聰睿五人。住大慈
恩寺。親侍奉三藏法師。習學梵語。一聞正說。一無遺
者。內外經典。目所覽而心傳。耳暫聞而口諷。實謂聖
哲間出。人寶挺生。一代莫豪。千齡俊彥。從思於文場
之內。遊心於翰苑之中。橫筆陳而詞落。褰風鑒偽邪。
而心瑩秋月。一乘奧義。親稟前英。百本深文。仰遵慈
氏。所修玄贊。理無不窮。妙絕古今。未曾有也。年逾二
十五。應詔譯經。兼講經論。三十餘年。并撰法菀大乘
唯識法華等疏。一百餘本。盛行於世。以永淳二年乙
酉十一月十三日。終於大慈恩寺翻經堂側少房。春
秋五十有一。其年十二月四日。葬于樊川北埠。唐三
藏和尚塋所。計從遷化。至今乾符四年。一百九十八
年。西國有千部論師。即天親菩薩。東土有百本疏主。
即慈恩和上。今此十卷疏文。即百本中一本也。


言蓋聞者。疏主自述謙字也。古來解釋。恭聞蓋聞。詳
夫竊以。奧推等書。是發語之端。問若總是發語之端。
何故偏乍蓋聞。答疏主將蓋聞來此安置。即不是發
語之論端。自有別意。何意也。答謨云。疏主自述謙意。
賀云設疑詞。問謙意與設疑詞何別。若乍觀名目各
別。若約道理。一種只設疑詞。便是謙意。知而故疑。即
是謙也。三葢者略也。設疑詞者。不定之義。疏主意云。
[001-0178c]
此經道理。或權或實。不退菩薩猶迷。凡者何能得解。
今則造疏釋經。不敢的言中理。所以言蓋聞。既於義
不定。如何製疏以示後人。答然則以凡測聖。天地實
以不同。今將性相道理。參詳上下經文比校。未必全
為不當。未必的定如斯。以斯不定。所以稱疑。置此蓋
言設疑意。論云。疑者猶預為性。問寧知疏主不敢定
言。答如下將火宅頌文。先科半頌喻貪。經云鵄梟鵰
鷲等。一頌喻嗔。經云蚖蝮虵蝎等。一頌喻癡。經云屎
尿臰處等。一頌喻疑。經云狐狼野干等。一頌半喻慢。
經云由是群狗等。經文無合等。奈寧知作是解。答下
疏中云。順古且爾。理未必然。義符順故。未必不爾。意
言宅既喻其本識。諸蘊即是墻壁屋宅之徒。五百人
是五趣名言。三十子。三乘種姓。既說有其虫鬼惡法。
即合喻十煩惱行相相當故。故云義符順故。若言定
了者。經無明合。不同涅槃經。或即不爾。以此不定故。
是設疑詞。問何以知蓋字是設疑詞。答論語云。子曰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有人求學事業心。得似求財
色心否。答若道總無。於中懸頭㓨股。鑿壁偷光。求學
事業心。與求財色心一種。若一向道有。只是耳裏聞
說。眼且不見。所以夫子云。蓋有之矣。吾未之見也。葢
者說疑詞。亦是謙退語。又孝經云。仲尼述五孝。天子
行孝。諸侯行孝。卿大夫士之孝也。皆言蓋天子之孝
也。及至庶人行孝。便言此是庶人之孝也。夫子曰。我
不曾經過天子行孝。夫子官至司冠。更不作大官。未
[001-0179a]
曾經過諸侯之中行孝。不敢定斷。故云蓋也。及至庶
人云。此是庶人之孝也。夫子曰。我庶人中事。一一親
曾經過。所以不言葢也。問夫子制禮作樂。豈不知天
子諸侯行孝耶。答夫子實知假疑也。只此設疑。便是
謙退之語。此蓋字。若向夫子身上說。即疑是假設。又
知而故問。便是謙詞。通此二說者。將蓋字向疏主身
上說。亦通二意。若疏主是菩薩化身。疑是假設。復得
名謙。若疏主實是凡夫。疑是實說。蓋之一字。唯通設
疑。不得名謙。疏主既是凡夫。聖智懸隔。未曾親證。不
敢定斷。故置蓋言。謨云。亦顯教法東流。轉喪真本。自
如來說。如手中葉。結集三藏。莫失曾文。菩薩造論解
不同。翻譯之家。傳不盡經。至於制疏。淡薄轉多。自述
謙敬。故言蓋也。如來在日。傳與阿難。阿難傳與千大
羅漢。羅漢書在貝葉。三藏將來。此間翻譯。如多人手
中掬水相傳。漸漸遺失。去聖遙遠。造疏解釋不測佛
意。不敢定准。所以設疑。故言蓋也。三蓋者略也。如大
般若經六百卷。多說性。當此經開佛知見。真諦三藏
傳云。龍樹於海中。見華嚴大不思議解脫經。三本上
本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
中本四十九萬偈。一千二百品。此上二本。並在龍宮。
以須彌山聚為筆。四大海水為墨書。海雲比丘所念
一品修多羅。上不能盡。下本。大唐顯慶二年。三藏實
叉難陀譯。然多說相。即此經牛車。悟佛知見。今此一
乘。雙說性相。故論解方便品云。自下顯一乘因果。疏
[001-0179b]
解云。體相相狀。有差別故。由此諸經。即是廣陳。此經
即名略本。故言蓋也。然有此解。蓋字乃屬於經。又非
發語之始。故不依。但取初二解。一設疑詞。二謙恭之
意也。


言聞者玉篇云。知聲也。切韻云。聞者耳知也。耳空為
門。方聞聲境。故今耳字安在門中。耳根聞聲。事須藉
空緣。塞却耳根。便不聞聲。空處著耳。方得聞聲。門者
即是空處。若四面打墻。不開門。來去擁塞處。一面開
門。是空處。空處著耳。方得名聞。耳識向耳根門中取
聲。故聞字門裏作耳。六書中會意字也。論中云。眼識
九緣生。耳識唯從八等。問何不言蓋見覺知空聞耶。
答但是疏主謙詞。且以聞思推度道理。如此言聞。未
是聖人親證。故不言見覺知也。疏主自述謙意訖。科
云通敘者。謂通三身。教通餘教。故言通敘。


言此宗者。唯屬此宗也。永泰科云。通列至教者。至覺
權真二句。歎三身通一切經。有名通至也。次言靈樞
二句等。名通教也。振融山等。別主教也。法華經是化
身佛。對二乘凡夫。靈山說法。故名別主教也。


且依謨科云言菩提現身者。初總歎實身能現權身。
上句總歎實身。下句能現權身。問何名菩提現身。答
菩提者。即自受用身。四智菩提也。有能現他受用身
大小化身功德能。名菩提現身也。言智辨應物者。次
二句疏。總歎實智能現權智。上句總歎實智也。下句
能現權智也。此自受用身。向上有四辨七辨利生功
[001-0179c]
能。名智辨應物。言成上身智者。後二句疏。總說權實
身智。即為能說法人。上句總說權實身。下句總說權
實智也。合此二句。即是能說法人也。振融山而秀大
千。成上第一句第二句佛身也。騰委海而津八萬。成
上第三第四句佛智也。問菩提現身者。未審三身中。
現何種身。答二解。一約性解。二約相解。一性師云。真
實至極之體。即法身。二者真實至極之用。即報身。體
用不相離。一身即三身。故涅槃經云。吾今此身。即是
常身法身也。一性解云。佛果位中。無有有為法。不可
三大劫修行。求有為佛果身。解脫道巳去。自受用身。
四智菩提。總是無為法。問若爾聖教中。如何說自受
用身是有為法。答一性宗會云。且約第十七地巳去。
菩薩所見之身。說是有為也。若有菩薩成佛去。同時
類菩薩相送。至大寶華王座上。入金剛無間道時。身
猶有限量。入解脫道巳去。此佛身形。無有限量。便是
無為。諸來菩薩。只見無間道身。不見解脫道身。只緣
見無間道身是有為。將謂入解脫道巳去身。亦是有
為也。所以五性宗師。向聖教中。說自受用身。亦是有
為法。此一性宗師會教也。計彼金剛無間道巳。前身
是有為。解脫道巳去。盡是無為。第二約相宗解。菩提
現身者。若法皈分別。不相雜亂。清淨法界為法身。即
是無為也。四智菩提為報身。及大小化身。即是有為
也。謨有二解。一者言菩提現身。通現法身報身化身
三佛菩提之身也。二者若據靈山會上。正為三根聲
[001-0180a]
聞說法華。唯丈六化身。名菩提現身也。破謨義云。初
則太寬失。法身無形無相。自受用身體是菩提。今言
菩提現身者。即合取菩提家所現之身。不合取他受
用大小化身。菩提為能現。佛身為所現。名菩提現身
也。後解太狹小。今言通序諸經。亦有是他受用身說
者。今若唯取丈六小化身。為菩提現身者。乃成別序。
不名通序也。今依大乘正直道理。自作二解。一者約
增勝義。解菩提現身。問何名增勝。答四智中三个智。
現身增勝。說法義暗。妙觀察智。說法增勝。現身義暗。
所以大圓鏡智菩提。現自受用身。平等性智菩提。現
十重他受用身。成所作智菩提。現大小化身。妙觀察
智菩提。淨穢兩土說法。此智唯說法。不現身也。二者
約平等道理。菩提現身。四个智皆能現身。皆能說法。
名菩提現身也。大圓鏡智菩提。能現身說法平等性
智菩提。能現身說法。成所作智菩提。能現身說法。妙
觀察智亦爾。若四个智。通現三身不得。又若唯說法
不能現身。若唯現身不能說法者。只如成所作智。既
是現身之智。如何論說起三業化。作四記等。此智既
爾。餘智亦然。又佛果位中功德。無自在義。無上覺者。
神力難思。無形質法。能現質影。又唯識論中有二解。
一者大圓鏡智。能現法身。平等性智。能現報身。成所
作智。現大小身。妙觀察智。淨穢兩土說法。二者清淨
法界現法身。大圓鏡智現自受用身。平等性智現十
重他受用身。成所作智現大小化身。妙觀察智淨穢
[001-0180b]
兩土說法。後解是正義也。今疏中意。菩提是自受用
身。四智菩提家所現身。即他受用。大小化身。正是菩
薩現身。道理方是也上問答菩提現身了下略說三身好。然後消疏也


顯揚論歸敬頌云。善逝善說妙三身。無畏無流證教
法。上乘真實牟尼子。我今志誠先讚禮。若論諸佛之
身。本無有二。眾生所宜聞見。乃至三種。一法身。即離
垢之真理。二報身。即會真之實智。三化身。即應物之
權質。故佛地論云。自性法身受用變化差別轉身分
三。三身之義。准論中。十三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
三常三德。四說法不說法。五二利分別。六凡聖見殊。
七功德各異。八依止差別。九身土同異。十建立因由。
十一五法相攝。十二辨相多少。十三問答分別。此中
不可廣說。略解二門。釋名出體。且釋名分二。初解通
名。通名者。三是數義。身者。唯識云。體依聚義。總說名
身。二解別名分三。一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釋曰。斷
煩惱障名清。斷所知障名淨。二云。斷二障種名清。除
二障習名淨。三云。伏障現行名清。斷障種習名淨。最
勝王經云。譬如真金鎔銷冶練。既銷打巳。無復塵垢。
謂顯金性本清淨故金體清淨。非謂無金。如是法身
與煩惱苦集除巳。無復餘習。謂顯佛性本清淨故。非
謂無體。譬如烟雲塵霧之所障蔽。若障屏巳是空界。
非謂無空。如是法身。一切眾苦。悉皆盡故。說為清淨。
非謂無體。法者軌持義。身者體義。依止義。無為理體。
闕積集義。毗盧遮那者。此云遍一切處寂。問異生二
[001-0180c]
乘諸菩薩所有真理。名法身否。答未有依止義。不名
法身。故成唯識云。自性身者。謂諸如來真淨法界。受
用變化。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
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
功德法所依止故。大功德法者。即是四智菩提也。故
唯識云。故此四智品。總攝佛他一切有為功德皆盡
也。又勝鬘云。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大法身。釋曰。如
來藏有二。一空如來藏。煩惱有漏。虗妄不實名空。能
覆真如。名如來藏。慈恩云。亦名能覆藏。藏如土覆物
名藏。二云不空如來藏。真如無漏。體非虗妄。名不空。
彼煩惱所覆。名如來藏。慈恩云。亦名能顯得藏。如金
鋌等。問真如佛性。是所顯得。如何却名能顯得藏。答
謂真如佛性是本。能流出大定智悲等。如金鋌能出
釵鐺釧等。若准楞伽經。亦有兩種如來藏。一空。二不
空。有漏第八識。性虗妄故名空。能含四智本有無漏
種。故名如來藏。慈恩云。名能含藏。藏如庫藏等。四智
種子。體是無漏。非虗妄法。名不空。能含當來四智現
行。名如來藏。慈恩云。能生得藏。如穀麥等。二者圓滿
報身盧舍那者。釋曰。圓謂周圓。滿者遍也。舍那者。此
云光明光明遍照有二。一內。二外。內遍照者。目自受
用身。以無漏本智。照自內身中惑障闇也。外遍照者。
目他受用身。說十波羅蜜法。化十地菩薩。所化眾起
智斷惑。故報謂報。報者酬義。萬行所感。果報之身。酬
往因行。故名為報。身具三義可知。此有二種。一自受
[001-0181a]
用身。論云。謂諸如來三無數劫。修習無量福慧資粮。
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及極圓淨常遍色身。相續湛然。
盡未來際。恒自受用廣大法樂。名自受用。二他受用
身。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德身。居純淨
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決眾疑
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合此二種。名受用身。問十地
菩薩。出過見道。巳無疑網。如何論云決眾疑網。答慈
恩二解。一云。若約理疑。入見道即除。今據事疑。不妨
許有。二云。是法執異熟生心。於境不決似疑。故與疑
名說。後解善。三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釋曰。千百
億是數也。釋迦牟尼者。此云能寂。能寂有二。一能自
寂。即菩提樹下。三十四心。斷滅煩惱種習。百論頌云。
頂禮佛足哀世尊。於無量劫荷眾苦。煩惱巳盡習亦
除。梵釋龍神感恭敬。二能寂他。即是令所化二乘菩
薩眾。斷滅煩惱也。亦云。釋迦牟尼是姓。此云能。牟尼
是名。此稱為仁。能仁之號。因此得也。成唯識云。三變
化身。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淨
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眾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通
說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釋曰。變化者。轉換舊質名
變。無而忽有稱化。故言化身。問他化二身。俱從化五
蘊。如何報化名別。答他受用居純淨土。為登地聖眾。
現示相說法。故得報名。化身亦居穢土。為化中小二
乘凡夫異生等眾。示有妻子貪嗔癡等。或金鏘馬麥
背痛等。等現種種苦相。故名化。又他受用身。色相細
[001-0181b]
妙。故得報名。化身麤著。故稱為化。後結歸六釋。慈恩
云。三身皆唯持業。法即是身等。薦福云。兼通依主釋。
法是真理。理體為主。與恒沙功德為依止。身用屬客。
此是法家之身。名同體依主也。又云法身持業者。法
是真理。身者依止義。攝依止用。歸真理體。名法身者。
法即是身持業釋也。如言水即波。此亦未了。如何攝
所歸依止用。應云法身兩字俱通體用。法即是身。身
即是法。方為盡理。如言思量即意。意即思量等。報身
者。若約自受用說。自報即身。持業。若約他受用論。他
受用之身。依主也。二出三身體者。一自性法身者。於
百法中。取真如無為為體。問何不取前五無為為體。
答前五無為。是假非真實。法身體既是真如無為。俱
取果中無垢真如。不取因位有垢真如。問因中真如
既有垢。應不清淨。答成唯識云。雖有容染。而性本淨。
如玉處泥。蓮華在水。問真如本性非平等。有垢無垢
分兩般。真如既是平等法。如何因果分兩。答若約真
如離詮論。平等實性元無二。將就詮約位說。因果門
中分兩般。故唯識云。真如是迷悟依。在因是迷依。不
為法身體。在果是悟依。堪為法身體也。二者自受用
身。以實無漏五薀為體。是大圓鏡智。一分後得智所
現相分。故成唯識云。大圓鏡智。相應心品。離諸分別。
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淨。
離諸雜染。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
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雜。釋曰。離諸
[001-0181c]
分別者。佛地論說。離我所執一切所取能取分別。所
緣行相微細難知者。境及行相。二俱頗難測。不妄者。
恒現前義。由此如來不成妄失法。不愚者。不迷暗義。
由此如來。名一切智及一切種智。性相清淨離諸雜
染者。有漏永亡故。純淨圓德者。純者無雜。簡因無漏。
淨者離過。簡一切有漏功德。圓者滿義。簡二乘無學
功德。現種依持者。現行功德之依種子。持功德種故。
能現能生身土智影者。若自色心等。望第八識。別有
種生。名能生。若他身諸趣等。無別種子。但於識上現
影。名能現。問此鏡智王所。二十二法為共變。一自受
用身。各別變耶。答心王變此身是實。心所變是似。若
言心所同心王變。身是實者。即犯眾生界增過。若令
不變即闕緣。同義反例。因果有漏。本識王所變身。心
王相分是實。五所相分是假。實假令雜。共成一身。三
他受用身者。以化五薀為體。是平等性智。後得智相
分。此相與見。同種而生。此五薀相分。色薀是化有。似
色之用。餘薀是心有。似緣慮之用。此佛為居無漏淨
土。所化唯是登地聖眾。無天龍八部等。他心所中。但
有遍行別境善十一心所。無根隨不定四心所也。四
者變化身。亦以化五薀為體。是成所作智相分。佛地
論云。以化五薀為體者。即以所化眾生為本質。如鏡
外樹。能化佛身。如鏡中樹影。影似於質。名之為似。此
五薀中。色薀是化有。似色之用。餘薀是心有。似緣慮
之用下消疏文
[001-0182a]


言至覺權真者。三解。一云。至覺者。三身之總。名號不
配法身。唯取自他二報。并大小化身。總名至覺。不取
法身者。以無色相故。譬如虗空烟雲不染。亦如白玉
濕而不緇。問自他化三身。如何總名至覺。答梵云佛
陀。此云覺者。由此三身總名至覺。問何名權。答權者
大小化身具相好。隨類化身不具相好。總名為權也。
真者自受用他受用身。總得名真。問自受用身。實無
漏五薀為體。可得名真。他受用身。功德非實。如何亦
得名真。答對彼化身。亦名真也。二云。至覺同前自他
化三身之總號。總名至覺也。問何名權。答他受用大
小化身名權也。問何名真。答法身自受用身名真也。
法身離妄名真。自受用身真實名真。三云。至覺者報
身。權者化身。真者法身。謨云。二說。一至覺者。唯自非
他。唯自受用身真實。故名至覺。簡他受用身功德非
實。向權字中收。故云唯自非他。二者兼他受用身。亦
向至覺中收。問他受用身。何名至覺。答以能教化上
位大菩薩故。能化之主。就所化論。亦名至覺也。權字
亦有二說。一者他受用身。大小化身。總名權。問他受
用身。何以名權。答是彼平等性智之上。權巧智用。亦
名權也。二者唯大小化身名權。簡他受用身。非是權
攝也。真之一字。唯配法身也將至覺等配三身下消疏文也。至者極
也窮也邊也。覺即佛也。權宜也。真實也。簡要云至極。
至極即覺。至極之覺。持業依主二釋。問何以通此二
釋。答前來賀解至覺二字。通法身報身。所以作此二
[001-0182b]
釋也。問至有能至所至。何者是能至。何者是所至。答
四智菩提報身為能至。法身真理為所至。覺有能覺
所覺。何者是能。何者是所。答四智菩提是能。法身真
理為所。由此果中本智。證盡真理。名為至覺。問報身
是四智。可許為至覺。法身是真如。云何言至覺。答報
身是覺相。覺相名至覺。法身是覺性。亦得名至覺。問
報身是於智。可許名至覺。化身是於悲。云何言至覺。
答報身是覺體。覺體名至覺。化身是覺用。何妨名至
覺。南問云。菩薩二乘及與外道等。皆有覺義。應名至
覺。答外道邪覺。二乘偏覺。菩薩分覺。所以菩薩等。不
得名至覺。唯有如來。因圓果滿。得名至覺。至覺有二。
一至極之覺。二至到之覺。名為至覺。此即生死為此
岸。煩惱為中流。乘六度船。至菩提涅槃彼岸。如睡夢
覺等。名至覺。問如何外道名邪覺等。答外道不契正
理。名邪覺。凡夫不覺察煩惱。名不自覺。二乘見理不
正。名偏覺理智二利。各得一邊。名之為偏。故經云。眇
目矬陋。無威德者。菩薩名分覺。故唯識云。稽首唯識
性。滿分清淨者。菩薩雖斷二障證二空理。覺未滿故。
但名分覺。所以如來。即名滿淨。菩薩名分淨。故云滿
分清淨也上解至覺了


言權真者。謨云。變化名權。自受用身後智上。有隨生
性欲權巧智用名權。他受用身大小化身。本來無權
宜施設名權。後義勝。真者離妄名真。即法身也。若真
實名真。即兼自受用報身。今取真實義為勝。攝法寬
[001-0182c]
故。問此至覺權真。如何配屬三佛菩提。答至覺二字。
總目三身。權真二字。別配三身。問報化是有為。可得
名至覺。法身是無為理。如何名至覺。答法身覺之性。
故得名至覺。智度論云。菩提菩提斷。皆名為菩提。又
云。說智及智處。皆為般若。所以法身亦名至覺。問報
身體是實。可得名至覺。化身是化相。如何名至覺。答
報身是覺體。故得名至覺。化身是覺用。何妨名至覺。
故涅槃經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所以化身。亦
名至覺。問報身能證理斷惑。名至覺。化身不證理。不
斷煩惱。如何名至覺。答依彼報身。方起化身。報身是
本。化身是末。攝末歸本。化身亦名至覺。是三身總目
至覺下解權真別配三身


問權真二字如何別配三身。答化身名權。法報二身
名真。故權真二字。別配三身。問如何權之一字。配於
化身。答權者權宜。隨根化物。從後得智。現起化身。是
化五薀。故名權也。問法報二身如何名真。答真者實
義。法身是真如實理。故名為真。自報身從無漏四智
菩提種子生。是實五薀。亦名真故。法報二身。總名真
也。問他受用身。為屬於權。為屬於真。答是權所攝。問
如何是權。答以他受用身是化五薀。為應十地菩薩。
故名權也。若尅體就此疏說權。權宜權巧。即他報化
身。應有情根而現身故。如應初地菩薩根宜。乃現身
坐百葉蓮華。為二地菩薩。坐千葉蓮華說法等。為應
地前資加二位二乘凡夫。所現大小化身。如斯所現。
[001-0183a]
為應有情。故名權也。又云至覺二字。唯配自受用身
親證理。權之一字。配他化身應物權現。故真之一字。
唯配法身。不生滅故。問疏主欲解經。何要先嘆佛身。
答欲識所說之法。必有能說人。必有能說人。不過於
佛。故先嘆也。問佛有三身。法身最勝之法。報身化是
劣。何不先嘆法。豈有在最勝後歎法身耶。答三說。一
云。經以意趣求。隨文逐便。何先何後。不可一一難之。
二云。法身與報身。為平等所依也。能依化身在上。故
先說所依。法身在下故後說。三謨云。疏主造疏。釋經
體下經文之意。所以先言至覺。今此經中。化迴心聲
聞。令捨羊鹿。上大牛車。所以出宅巳後。先言諸佛智
慧甚深無量。求於種智。疏主得此意故。所以言至覺。
能化聲聞迴。心向大。是化身之功能。故能權。以此之
二種必依法身。故最後言。真之一字。三解之中。應存
後解菩提了


言乘物機而等者。明現身也。問有何所以而說現身。
答疏言乘物等。乘由駕也。憑也。今取憑義。憑託五乘
根性眾生。而現於跡。二云。乘者乘御。他化佛為能乘。
五乘根性眾生為所乘。經云。餘國有眾生。恭敬信樂
者。我復於彼中。為說無上法後勝。物者。品物人物。一從
喻為名。如世間非情物乃至一物。皆具能造四大。所
造四塵。色香味觸。除聲也。具此八法。然後得成。故言
物也。有情言物。亦復如是。五薀十二處十八界合成。
故言物也。二對乘稱物。如來身中有常樂我淨自在
[001-0183b]
真我。眾生身中。元來沒我。不合言我。故但稱物。根者
本來作機字。玄宗皇帝名諱。改為根。機者機巧機要。
今取機要之義。有情身中。有此機要。經云。如來于時
觀是眾生諸根利鈍。是也。機者亦是從喻為名。如世
之機。以足蹴踏。文顯即開。以擲之左右織絡。然後成
疋。法中論者。二深先唱。如以足踐踏。慇懃三請。文顯
即開。即是騰疑致惑請。供佛修因請。聞法歡喜請。如
來為說開示悟入。以言教拔左右織絡。然後當來成
佛曰華光。即是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即是綾錦華
窠也。改為根也。亦是從喻為名也。根上千華萬葉。顏
色各各不同。良由向下根。根大樹即大。根小樹即小。
一切眾生。三乘五性。各自修行得果。大小差別。良由
種性大小各別也。而者助句。誕者切韻育也。大也。即
大人降跡。亦為生也。大人生也。尚書四云。帝乃誕敷
文德。言降誕。即天子生日也。今取大義。跡者蹤跡。如
承雲中行有跡也。人所可見。見覩謂之跡。即他受用。
釋小化身。故名為跡。此說自受用身。誕他受用大少
化身跡。此正是此中疏意也。又云三身皆乘物根。三
身皆能誕跡。第一法身是佛身。乘自受用身三个根
本智并相應心品。各有二十二法。為物根。法身依此
物根之上。現一味清淨相。名為誕跡。唯果位出纏真
如。能現此相。第二自受用身。乘三無數劫。度眾生悲
願。為物根。誕自受用跡。眾生度盡。我即成佛。眾生界
法爾無盡。自受用身窮生死際。盡未來時。建立佛事。
[001-0183c]
故壽量品云。我本行菩薩道時。所成壽命。今猶未盡。
復倍上數。願既不盡。佛身終不盡。名乘物根而誕跡
又云自受用身。佛佛相見。語言談說。亦名乘物根而
誕跡也。第三他受用身。乘十地菩薩物根。誕十重他
受用身跡也。大小化身。乘四加行位菩薩二乘凡夫
物根。而誕大小化身跡也。上說三身總乘物根。總能
誕跡也。


問他化身等。為度眾生。可說誕跡之義。只如法身。體
是真如。在因不減。至果不增。無去無來。馮何誕跡。答
若望法身。不可言跡。以智證圓。方為法身。故說跡也。
問自受用身。體遍法界。自受用法樂。佛佛皆齊。不外
化眾生。馮何物根而誕跡。答他報身及化。悉皆有用。
有用之處。體必在中。化報身誕跡之時。則是自受用
身誕跡。又他化身皆是相分。無實緣慮用。明知說法
皆是自受用之身。故涅槃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
身。約此而論。自受用身。有誕跡也。又准壽量品中。解
三身壽量云。法身壽量住法性。報身壽量隨願緣他。
化身壽量應囑根。據此則自受用身。馮三大劫中悲
願之力。為誕於跡。由因中發願。無邊眾生誓願度。由
此願力。得成佛身。眾生度既未盡。明知佛身元來常
住。則是馮因中悲願之力。故說自受用身而誕於跡。
問即悲願之力。如何言乘物根緣。答對根性方現他
報大小化。亦得名乘物根。只他報大小化身。現身之
時。則是自受用身誕跡。問與前解在用中。用現體現
[001-0184a]
何殊。答前解則定約體用。不言乘悲願力。此解則兼
言乘悲願之力。故勝前解。由因中悲願之力。方現於
身。所以眾生善根若感。如來則現。善根若無。佛則入
滅。如月處空。有水影現。隨水大小。月影圓缺不同隨
根勝劣。佛身有差別。所以下疏云。澄空壁彩。洞晈無
涯。任水旋光。暉華有極。水清而月影便現。水濁乃月
影便沉。全破器現不同。暗明猶未有別。所以經云。菩
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據
此有感則應。感盡則無。經云如薪盡火滅。眾生善根
如薪。如來應之如火。善根感盡。有類薪無。佛入涅槃。
還同火滅。故知三身皆乘物根誕跡。此解勝。若約正
說法華經。二乘凡夫物根。誕丈六化身跡也。即是真
佛之身。眾生不見。見現令見。權於真身之上。現大小
化身之跡蹤。故名乘物機而誕跡也。


言靈樞擅妙等者。問既會證真理。復乃馮物現身。為
當說法。為當不說法。答疏云靈樞擅妙等。況能說法
辨也。靈者即是神也。周易云。妙萬物而為言。陰陽不
測謂之神。妙萬物而為言名神。妙者勝妙。過上之義
名妙。萬物喻佛。四辨七辨。利他門中。首出萬德。萬德
利他。更不過四辨七辨。陰陽不測謂之神。況佛說法。
凡夫二乘菩薩。不測知也。即是其智慧門。難解難入。
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新發意菩薩不知。不退
菩薩不知。喻佛四辨七辨。故名靈也。樞者樞要開要。
門下軸也。俗書偷人舌作樞也。樞機一發。榮辱之本。
[001-0184b]
不可不慎。樞者門樞機。謂弩牙有杪。喻佛舌根。非也。
今疏中意。喻佛四辨七辨。為正也。有二義。一開閇之
主。二明闇之主。十二部經。五乘教法。如門扉。四辨七
辨。是樞也。上至城門。下至獨扉門子。開閇之時。事須
得樞。華嚴法華。是大門扉。二乘教法小扉。大乘法小
乘法。說與不說。皆由四辨七辨。四十年前於一乘道。
分別說三乘。即是開門也。法華會上。破却二乘。即是
閇門。四十年前。久默斯要。不務速說。即是閇門。法華
會上。今是其時。決定說大乘。即是開門。門戶開之與
閇。皆由其樞。法教說與不說。皆由四辨。二云。門者明
闇之主。門若開著則明。閇著則暗。明之與暗。皆由樞
也。法中喻。如來說法喻明。不說法入涅槃喻暗。說與
不說。皆由如來四辨七辨。問若如此說。但喚作樞即
得。何更安靈字耶。答十地菩薩。二乘之人辨才。不得
名靈。二乘小分得。菩薩之人初地分得。九地任運。佛
位圓滿。因位菩薩。是有漏辨才依聲。不得名靈。如來
聲是無漏。能依辨才。亦名靈也。菩薩雖說。以彼舌根
是本識相分所變。所變同能皆是有漏。不名靈樞。菩
薩若與聲聞人說。只四諦。與緣覺人說。只十二因緣。
如來則不如是。本為聲聞。說四諦法。三乘各各稟解
不同。經云。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等。又云。於一語
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等。是故如來辨才。稱為靈樞。
擅有二義。一專義。二獨義。獨義為勝。唯佛一人。獨得
此辨。名擅也。妙者巧妙勝妙。簡麤得名。一簡外道說
[001-0184c]
法不得妙。二簡二乘說法。亦不得妙。唯有如來。獨名
擅妙。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等。如來說法。無非時失。
無非器失。無非處失。若合見靈山而得道者。即現靈
山等。故云靈樞擅妙也。


言應群品以揚筌者。問既有靈樞擅妙。因何說法。答
疏言應群品等。應字通平去二音。若樂法之心。如來
說則去聲呼。經云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等。若無
請與說。如來知眾生令聞此法。佛觀眾生根機器堪
說何法。乃先為說。則平聲應。音於興反當也。經云應以
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又云父知諸
子先心各有所好。種種珍翫奇異之物。情必樂著。而
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
悔。父知諸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貴。為子所難。今此取
去音也。


言群品者。對上物根。故云群品。三乘五性眾生。十地
菩薩。是也。群者眾義。品者品類。品類眾多。故言群品。
揚者宣揚。揚者說也。筌者教法。則是如來應諸根性。
宣揚教法也。疏中都有三詮字。第一筌字。竹下作全。
喚如來教法作筌者。從喻為名。此是取魚之器。江東
多有。截流而施。一面有孔。織竹為戶。猶如叉手。魚入
則順。魚出則違。莊周云。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蹄者尋脚跡也。則知言
所以表象。得象者忘言。今有二義。一者將教喻筌。將
理喻魚。即因筌而得魚。因教而悟理。二者教喻於筌。
[001-0185a]
眾生喻魚。無量義經云。張大教網。至生死河。漉人天
魚。置涅槃岸。欲得魚兔。無過結網織筌。欲得度眾生。
無過說於教法。二者金邊作全。秤權衡也。權是秤鎚。
衡是秤幹。銓是秤上星故。言筌者。秤量審定義。四分
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知輕知重。皆由秤權衡。改為
銓也。亦與銓曹字同也。兵部史部。東銓西銓。此銓揀
此銓揀擇身。言書判。堪與何官。故名銓也。如來教法。
銓量所銓道理。如秤權衡。故名銓也。誠將能銓教為
稱。秤量所詮道理。著輕重恰亭。又將五戒十善教法
為秤。坐人天果。向秤頭著。稱看恰停。試將三聚淨戒
法為秤。權衡稱量佛果菩提。看輕重恰停。又教能楷
定正邪。詮顯善惡。義亦同詮曾之詮也。三者銓言邊
作全。名為銓。切云平也。如來說法。稱物而談。即是平
義。表法中道。一則一等。言二乘是權。乃至謗法入惡
道等。決定果報。故詮平也。此是教法為詮。此解為勝
也。教法當體名詮也。


言振融山等者。振者動也舉。今此動義為正。即動轉
移動。名振也。自受用身。體周沙界。無有分限。向無限
身上。起有分限身說法。教化眾生。可見底。丈六化身。
乃是自受用身上。移轉動轉來。故名為振。振者動也。
融者明也。即是明山。明山即是金山。問何處經教喚
佛身作金山。答經下文云。又見諸如來。自然成佛道。
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如淨琉璃中。內現真金山。
既爾。經教有文。故言融山。問緣自受用身。從體起用。
[001-0185b]
攝用就體。體用不相離。為復只喚自受用身。作融山
秀出大千。為復自受用身。從體起用。所起大小化身。
只此大小化身。便是振融山。而秀大千耶。答若一性
而論。吾今此身。即是常法身。一身即三身。三身即一
身。若法歸分別。不相雜亂。靈山所見。唯丈六化身。若
准又准器教菩薩。而即報身感者。根器不同。應現故
通報化。若依此文。振融山而秀大千。通報通化。若疏
主深意。住標化處。說化身佛。即唯取化身。為勝也。秀
者出也生也。起化身出於三千界。名秀出大千。即是
成所作智。擊大圓鏡智。起化身出大千界。名振融山。
問既是小化身。只合出一四洲。如何出大千耶。答二
說。一約身解。云出大千界佛。是大化身。四加行位菩
薩所見。丈六釋迦。是凡夫二乘所見。只此丈六釋迦。
是大化身上現起來。攝用就體。舉勝身攝劣身。言出
大千。二云約界解。小化身只王一四洲。只合言出四
洲。以彼四洲是大千界中所管。不離大千界。舉其總
數。言出大千。如言長安城中住。不是總占得長安城。
所住宅子。屬長安城管。舉其總數。又云若從凡夫。化
入聲聞。即合是小化。不合言出大千。今既聲聞迴心
向大。則合是大化身。緣令聲聞所忻。所以疏言出大
千。故經云。如大雲起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大雲則是
佛身。所以言出大千也。問若言大化身是聲聞所忻
之境者。如何窮子遙見其父。疾走而去。故知大化不
是聲聞所忻。答當初見走。由來化以二乘。今既得聲
[001-0185c]
聞果。却化令迴心向大。何妨言大化身是聲聞所忻。
之前後兩存妙矣。


言騰委海而津等者。騰涌騰瀉之義。騰瀉正。謨云。委
源所成之海。委是能成。海是所成。納委細之流。積小
水以成其大。百川奔注。故得成海。喻佛智海萬德所
歸。果位智強。總名智海。此委之海。依主釋。禮記篇中
意。委即是海。持業也。三王之祭川也。或源或海也。皆
先河而後海。君子務其本也。問何名為源。答泉所流
處。水本曰源。河名委。泉所流聚之處曰委。三王欲擬
祭海。事須先祭於河。欲擬祭河。事須先祭於源也。問
何以如此。答源是河之本。河是海之因。黃河出於昆
崙山。江出堀山。淮出於王屋山。初之處名為水本。水
本曰源。是故積眾流而成委。眾流是能成。委是所成。
委即是海。故名委海。持業也。兩釋中。持業為正。委者
委輸。輸者輸納百川。輸納之處。名曰委。法中論之。自
受用身根本智。含薀萬德。萬德委積之處。名為委海。
最初為凡夫時。發得菩提心。如河出自崐崘。後供養
却二十六殑伽沙佛。或以身為床座。或一句投火。半
偈捨身。六年苦行。七日翹足。或剝皮為紙。刾血為墨。
折骨為筆。書寫大乘。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穿針
之善。尚自不遺。總喻積集眾流。而成委海來。三大阿
僧祇劫。所修福智。二種深廣如海。欲擬將此智海功
德。教化眾生。所以從無相法界海中。騰至根本智從
根本智。騰至後得智從。從後得智。騰至他受用身。從他
[001-0186a]
受用身。騰至大化身。從大化身。騰至小化身。從小化
身。騰至二乘凡夫耳中。直從無相海中騰瀉水。將來
灌注。令枯槁眾生。皆令離苦。得安隱樂。故言騰委海。
而者助句也。津八萬者。津潤八萬四千病行眾生。如
來後得智中海內。演出十二分教。利益五乘眾生。名
津八萬病行也。問何不言八萬四千。答舉其全數。如
言詩三百篇。俱舍云。數有八十千之類也。上解津者
潤也。又津者際也度也。如論語中微子云。長阻桀溺
[禾*禺]而耕注二人隱士也。夫子至齊。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
三日不朝。孔子行次。逢楚狂接輿歌而過。鳳兮鳳兮。
何德之衰。孔子欲與云言。趍而避之。不得與之言。後
逢長阻。使子路問津。注津濟水之處。故渡也。長阻曰。
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歟。曰是
也。曰知津矣馬曰言數周流自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
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歟對曰然。滔滔者天下
皆是也。而誰以易之孔曰。滔滔者周流之皃。當今天下治亂同空。捨此適被。曰誰己
易之。且而與其徒。避人之士。豈若避世之士哉出有避人之法。
有避世之法。長阻桀溺。謂孔子為士。從避人之法也。所以言津者。隆也。八萬

即是八萬四千法門。緣眾生有八萬四千病行。所以
如來說此際渡也。八萬四千病行者。一百二十八煩
惱。十煩惱。六通俱生。十分別起。取邪師邪教。引起十
煩惱。互相引起。即成一百。過去未來現在成三百。過
去漸長成一千。未來成一千。現在不長。但一百。三世
合說。成二千一百。對五停心觀。各二千一百。即成一
[001-0186b]
萬五百。巳起一萬五百。未起一萬五百。成二萬一千。
對多貪嗔多癡等分四種人說。即成八萬四千煩惱
門。今如將八萬四千法門。對治八萬四千塵勞煩惱
故言而津八萬也。


言靉慈雲而廣庇等者。辨此宗也。亦名別序。三身七
辨。通貫諸經。五喻四法。局此經內。問平等無上。何故
不欲。答平等無上。依理教行果向上功能分出。離却
四法。無平等無上。但歎四法。即攝得平等無上。故不
別歎。問經有七喻。何故唯歎五喻。不欲窮子繫珠。答
二說。一云窮子但是四大聲聞。領解火宅喻詞。更無
別義。故不歎窮子。其繫珠喻。但是五百弟子。領解化
城喻詞。屬化城喻。故不別歎繫珠也。以不是佛說故。
問若不是佛說。應非是經。答雖然不是佛說。佛所印
可。總名為經。如赦書敕所印可。總名敕語。問如何世
尊於藥草品初。歎言善哉善哉。迦葉善說如來真實
功德誠如所言。佛既印述。即同佛言。如何疏主而不
歎窮子也。答二云。五喻是佛自說。故主歎之。餘二喻
雖佛印述。但是聲聞親談。故疏主不歎。但嘆五喻也。
問此窮子喻有佛印可。故名為經。繫珠喻。無佛印可。
應非是經。答佛印有二。一則言印名印。二嘿印名印。
如下大通佛。嘿然許之。故名印也。問七喻之中。依經
文火宅居首。次窮子藥草。何故疏主先說藥草耶。答
四解。一云藥草喻中。說其五性。破乘同之病。疏主謂
順五性。所以先說藥草。顯三乘五性差別。二云先說
[001-0186c]
藥草者。疏主有深意。前來雖明菩提現身智辨利物。
未委現身之相。如何說法。復被何根性。所以疏主先
藥草。藥草喻中。說佛身現。猶如於雲。雲則遍於長空。
佛則遍於三千世界。雲起為下於雨。佛出則說法利
生。雨則本來是一。草木稟潤不同。教法元本無差。五
乘性殊。解亦有異。意明菩提現身之後。便通論如來
一世時中現身說法利生之相狀。所以先歎藥章。三
云疏主此處懸歎五喻。何必例便依經次第。餘四但
歎。即得何必例使一云依次歎。四云疏主將藥草。向
牛車喻。向前安置著順如來說。權實次第。如來初成
道後。唯說華嚴經。菩薩悟解。聲聞凡夫如聾如醉。如
來若強將大乘為他說。即破法不信故。所以於麤野
菀中。權說於一乘道。分別三乘。便轉四諦法輪。菩薩
悟實理智。聲聞人悟權理權智。不知是權。執為究竟。
所以如來靈山會上。說法華經。破權說實。各賜諸子
等一大車。不說羊鹿。即是執所以藥草喻。亦是如來
鹿野菀中設權。牛車化城。是四十年後法華會上破
權。順彼如來設權破權次第。所以先藥草喻品。順先
設權也。問疏主作此安置。應可疏主巧於如來。如來
當日。何故不說藥草。後說諸喻耶。答如來說經。其意
又別。且藥草喻品中。解來意處。疏主會前方便品初
阿含甚深。阿含甚深。即昔三乘教法。法華經不越教
理行果。理名證甚深。即是法華經。權實道理也。牛車
是行。寶所是果。若行若果。皆是所證理收。即是會理
[001-0187a]
也。藥草喻品。即會教也。三乘權教。唯藥草喻會教。故
居先說也。是佛意也。問准天親菩薩造論釋經。方便
品下。有二十七品經文。明其三法。所謂七喻三平等
十無上。此三是法華經大綱。疏主如何空歎喻文。不
歎三平等十無上。答三說。一云。喻文居初。所以先歎。
二種在喻後。所以不言。二云。經品題中。有喻名者。如
藥草化城等。所以先歎。平等無上。不為品題。所以不
歎。三云。平等無上之名。是論家安立。喻文是經中自
有。疏主若解造論文。即須三法總歎。今既造疏解經。
所以先歎經文自有者。不歎論家安立之者。故不歎
也。


言靉慈雲而廣等者。本喻有四段文。今歎中唯歎前
三段經也。靉慈雲而廣庇。歎法王出世喻。驟法雨以
遐清。歎說教普滋喻。滋兩木之分華。潤三草。之殊茂
兩句疏。嘆稟潤各異喻也。下喻有總有別。初總喻。經
云。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谿谷土地。所生卉
木藂林。及諸藥草。不歎總喻也。唯歎別喻。別喻有四。
第一法王出世喻。經云密雲彌布。即同此中靉慈雲
而廣庇。第二說教普滋喻。經云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即同此中驟法雨以遐清。第三稟潤各異喻。有二。初
一雨所滋。二稟潤各異。此中唯嘆一雨所滋。一雨所
滋中。初則橫滋。二乃竪長且一橫滋者。經云小根小
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葉。
即同此中潤三草之殊茂。二竪長者。經云。諸樹大小。
[001-0187b]
隨上中下。各有所受。即同此中滋兩木之分華。闕第
四不自覺知喻。且一雨所滋中。本處經文。先歎橫滋。
後嘆竪長。此先嘆竪長。後歎橫滋。滋兩木之分華。是
竪長。潤三草之殊茂。是橫滋。橫滋通三乘五乘。竪長
唯大木小木也。問經文既有四段。此中何唯歎前三。
無第四不自覺知耶。答二解。一云造文云人。要廣要
略也。要著即依文。不要著亦無過失。二云。長行法述
喻述。無不自覺知經文。經文幽隱也。問不自覺知。既
法述喻述無文。疏主依何道理開出。答疏主本處分
疎云。此解似疎。尋合當悉。緣向下合文云。如彼卉木
藂林諸藥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以此一段經文
分明。疏主返照向前法述喻述。合有此意。此是疏主
以義開出也。靉慈雲而廣庇者。此明能說人於代反。雲
者。玉篇云。山川之氣也。龍吟即雲起。靉靆謂翳薈也。
雲興盛皃。喻佛身也。如經云。靉靆垂布。如可承攬。喻
佛初作嬰童子。如雲未盛。三十四心成等正覺。如雲
興也。二靉者。如含雨未絕之狀。如慈心龍。欲下雨時。
先雲七日。待諸眾生作諸事業終畢。方降甘露。即同
如來下降閻浮。八年作嬰孩。七年作童子。四年學五
明。十年受五欲樂。二十九出家。六年行苦行。三十五
成道。成道後樹下思惟。三七日不說法。待眾生根熟。
方可說法。所以靉者。含雨未絕之狀也。又有一般雲
雨。總未下。早收雲了。如多寶佛。亦成道了不說法。却
入涅槃。問何喚佛身作雲。答從龍起雲。化身必從自
[001-0187c]
受用身起。自受用如龍。龍則必能吐雲。有雲必降甘
雨。有自受用身。必起他化。他化必說妙法。故喚佛身
作雲也。經言譬如大雲普覆一切。又唯識云。大法智
雲。含眾德水。問既喚佛身作雲。何故言慧雲。答彿團
智慧成佛身故。故喚佛作智慧雲。問既喚智慧作雲。
何故此間不言智慧。而慈雲。答如先有龍。然後吐雲。
由先有慈心於先。然後起智慧。慈心為能起。智慧為
所起。能所合說。故言慈雲。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
不同外道是無雨之雲。雖說法化眾生。乃是無利懃
苦。終不解脫。所說之法。不能潤菩提之芽。故外道與
無雨之雲不別。廣者寬廣無邊之義。庇者庇蔭覆蔭
之義。經云。密雲彌布。遍覆三千世界。又云。我今盧舍
那。方坐蓮華臺。周迊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
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意言密雲
滿空。行行皆能陰覆。萬億佛身。佛身皆慈悲利物也。
故云廣庇也能說人了


言驟法雨以遐等者。問雲既廣庇。未委雲中下雨不
下雨。答疏言驟法雨以遐清。驟者速疾之義。如經云。
四方俱下。一時等澍也。問小乘羅漢尚說法。不遲不
速說。況佛三十二相中。有遲不速說法之相。又經云。
久默斯要。不務速說。如何疏中言驟法雨。答不是忩
忩說名驟。應根說法。不失於時。赴救旋還。義同相驟。
如雞孚卵。呼啄同時。正是眾生根熟時。便是如來說
法時。所以四十年前不說。緣說時未至故。今正是其
[001-0188a]
時。所以靈山會上。說法華經。時既不失。便是驟也。法
者五乘教法名雨。雨者是喻。合說故名法雨。問何以
喚化教法。名法雨。答能生長萬物。雨若下時。萬草種
子。芽生吐葉開華。如來亦說法時。一切眾生菩提芽
長。故喚佛教法作雨。雨有三个功能。一者雨有清淨
功能。經云具足清白。又經云。佛音甚希有。能除眾生
惱。洗除眾生身中煩惱塵垢。是清淨義也。二者雨有
清涼功能。經云。佛教如甘露。除熱得清涼。又云。日光
掩蔽。地上清涼。三者雨有生長功能。經云。一切諸樹。
上中下等。稱其大小。各得生長。又云。一切眾生。聞我
法者。隨力所受。住於諸地。由具三義。故佛教法如雨
也。遐者遠也。四方俱下。流注無量。率土充洽。是遐義
遠義。此亦有三義。一云約器解。雲既遍滿三千大千
世界。雨從雲得。所以名遐清。二云約所被根。佛以一
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以一味雨。潤於人華。各
得成實。故名遐清。三云約世論。如來在日說法。滅後
向二千年。直至于今。眾生聞者。罪滅福生。又經云。從
久遠劫來。讚示涅槃法。生死苦永盡。從久遠劫來。是
遐義也。讚示涅槃法。雨也。生死苦永盡。清也。故遐清
上歎說教普滋喻了


言兩木之等者。歎稟潤各異喻也。問法雨既驟。今被
何根性。答疏主滋兩木之分華等。滋者潤益之義。然
疏中意。兩木配滋。三草配潤。經云。一切諸樹。上中下
等。稱其大小。各得生長。又云。放無數光。度諸眾生。是
[001-0188b]
名大樹。而得增長。即是滋長也。唯目兩木向上也。經
云。百穀苗稼。甘庶蒲桃。雨之所潤。潤即唯目三草也。
又經云。如其體相。性分大小。所潤是一。而各滋茂。此
滋與茂。便一處說。兩木者。大木小木。況大小菩薩。華
者美謂之華。華好菩薩所修一乘之行獨勝故。名之
曰華。大木小木。大小菩薩。各自差別。故名華。華字若
作花。音呼。即花者因義。因能得果。喚菩薩萬行作花。
地上地前。漏與無漏。各自差別。總能感果。故名分花
也。潤三草之殊茂者。對上分華。故言殊茂。小草中草
大草。故名三草。三草況五乘眾生。經云。小根小莖。小
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殊
者異也。榮茂三草。開華布葉。各各不同。法中論。三乘
五性眾生。得道尅果各異。故名殊茂。經云。一雨所潤。
稱其大小。各得生長。根莖枝葉。華果光色。一雨所及。
皆得鮮澤。上說分華。唯大小菩薩殊茂。通貫五乘也。


言然以幼商倦於等者。歎化城喻。然以者。謨云。雖明
蓋聞之種類。不辨然以之所由。意道解蓋聞處。詳夫。
竊以。元來不是蓋聞義。諸抄總引將來也。此間解然
以兩字。要解之處。諸抄盡無解處。今此都有三解。第
一是發語之由。問既然是發之由。即合向五喻頭安
之。何故置在中心。故此不當。第二云文家屬對。對下
由是。上安然以。若爾然以兩字與是。文勢懸遠。義亦
不相當。第三云通難詞。亦是答難詞。然則前喻文。以
者。即陳後所以。因說著藥草喻品。生得眾人疑心。藥
[001-0188c]
草喻品。是難詞。然以兩字。是答詞。藥草品經文。則屬
法華經正宗。藥草喻義。則不屬法華經正宗。以法華
權實為宗。藥草喻破乘同病。不說權實。法華經破二
歸一。藥草喻說三乘五性。如來本意。緣小菩薩。乍聞
著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三。便執唯有一
乘無別二乘。此名乘同病。如來破之。說藥草喻品。說
二乘五性眾生各自差別。問前陳藥草。所滋藥草。況
根性有三。說能滋之雨。以喻教唯有一。故經云。一雨
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一雨者。即昔三十年前所
說。三乘之教。經云。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既今一
雨。即昔三乘。何故四十年前。不會於教。言是一雨。答
疏言然以等。意言。然今一雨。即昔三乘。四十年前。不
言一雨者。有所以。有何所以。緣幼商倦於綿險等。恰
似幻商懼於路遠。初不言此路而往寶方。且說若
入城即便快得安樂。汝等勿怖莫怖。莫得退還。良為
二乘倦修大行。如來昔不言唯有一乘。且說有三乘
解脫不同。未為會言唯一。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則
不欲見佛。不欲聞法。今時根熟。為說一乘。所以竟照
進於等意。說二乘之人。不能直發大心。故說有三乘
解脫等。二問云。前藥草喻品說三草。以喻五性不同。
何故今此會中。言唯有一乘。無餘乘也。答疏云然以
昔言三乘。今言一乘者。良有所以。緣幼商倦於綿險。
始修等。順彼且言有三乘。今時大性以熟。故言唯一。
初得將能滋。後約所滋。故成二解此中二意。初初難不依不定性。三
[001-0189a]
云。問下言十方世界中。唯有一乘法。又云究竟令得
一切種智。以彼不定性人。無處令入二乘滅度。下經
云。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
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既也究竟唯有
一乘法。何故四十年前。不作是說。今修行大行。令他
鶖子日夜嗚呼。今日乃言唯一乘法耶。答疏言然以。
以鈍根樂小法。貪著於生死。於諸無量佛。不行深妙
道。眾苦所惱亂。為是說涅槃。似幼商倦於路遠。且說
入於化城。今時說一乘者。有佛子心淨。柔軟亦利根。
方竟照進於𤛾駕等。四云。問准勝鬘經說。四乘是實。
一乘是權。今此經中。二乘是權。一乘是實。說此兩本。
經教實有三乘五乘眾生。既若實有三乘五乘。則合
法華經羊鹿實登。化城實入。如何更說先權後實耶。
量云。二乘是有法。定實有故。宗因云。三乘中隨一攝
故。如大乘。如大乘三乘隨一攝。大乘是實有。二乘三
乘隨一攝。同彼大乘是實有。量云。大乘是有法定實。
是權不實有故。宗因云。三乘之中。隨一攝故。如二二
乘三乘隨一攝。二乘是不實。大乘三乘同一攝。同彼
二乘是不實此違理。二者違教。若不許二乘是實者。即
違勝鬘經四乘定實。違彼經文。如何通會。答疏云然
以幼商等。據其道理。然則如此。然則。然前難家之詞
也。以則生下答家之所以也。然則依定性人。以則約
不定性也。然依定性人說。實有三乘五乘也。以依此
經中為不定性人。事須先說權後說實也。先說權者。
[001-0189b]
鹿野苑中。順化小乘根性先熟。所以始修誘於化城。
轉四諦法輪。後說實者。則是法華會上。順他大乘根
性後熟。所以竟昭進於𤛾駕。交上牛車。然自目於難
詞。以字出答家之所以。兩字合說故然以。又然以者。
世尊一代時教。三乘九部法。總是一乘故。四十年前
所說。但名阿含般若。不名法華。法華會上說經。但名
法華。不名阿含般若耶。答若據其道理。然則如此。以
緣四十年前大乘根性不熟。於一乘道。分別說三乘。
說熟。與說法華經。但名法華。不名阿含般若。即是竟
照音於𤛾駕也。意言勝鬘經所對四乘定性。法華經
所為者。是不定性人。後必作佛。故言二乘權。非是此
經拔無定性。故不相違。故此經一乘。是密意說一乘
權實。道理亦同勝鬘四乘外權。一乘者。即指此經。且
對不定性。唯言一乘。不說有餘乘。是隨根權時說。故
言權。非體無名權。今言實者。說不定性後必作佛。故
言實。今言然以幼商倦於綿險。始修誘於化城。即說
二乘權。大乘根熟。即一乘實。便即晉於𤛾駕也。二經
亦不相違解然以了


言幼商倦於綿等者。化城喻也。有四。初將離險喻。中
途方退喻。為設化城喻。眾倦皆息喻。此疏中唯歎前
三喻。無第四眾倦皆息喻。且初將離險有四。欲過惡
道。將往寶方。商主諳途。方行引導。經云。譬如五百由
旬。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若有多眾。欲過此
道。至珍寶處。譬如險惡道。逈絕多毒獸。又復無水草。
[001-0189c]
人所怖畏處。即同疏中。幼商倦於綿險。又經云。導師
多諸方便。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云何捨大珍寶。而欲
退還。作是念巳。以方便力。於險道中。過三百由旬。化
作一城。即同此間始修誘於化城上引經配疏下解經文也


譬如五百由旬者。變易分段生死。惑業苦三。名為五
百由旬。生死苦逼。名為險難惡道。生死之中。本無聖
智。名曠絕無人。若有多眾者。二萬佛時。聞法華經眾
生也。欲過此道至珍寶處者。佛果位中。大般涅槃。大
功德法。而為依止。名珍寶處。白道師言。前路猶遠。大
乘行修行取果難。況前路由遠。不能復進。不肯修行。
今欲退還。即却退大乘。至第六住前。遇乞眼緣。退却
大乘。導師多諸方便者。導師者。佛也。多諸方便者。身
語意方便也。見他不肯修行。無計可為。不免別呈方
便。而於中道。向三百旬外。二百由旬裏。兩楹中間。名
為中道。即是為止息故。化作一城。是即為設化城喻
上略解經文。下消疏


幼商者。謨云。小乘之人。名為幼商。二乘種性。對大乘
名幼。幼者小也。又行賣曰商。坐賣曰賈。商人於諸處
補貨。向鄽市中。賣求宜利。三乘聖眾。於佛邊聞法。於
人天身上。規求二乘法寶。修行不住。義同行賣。名曰
商。得羅漢果名利。顯聲聞教化。唯行自利。不能利他。
劣於菩薩。名幼商也。若唯喻中意。幼商却是大乘人。
經云。獎導眾人。欲過此道。至珍寶處。珍寶處正是大
乘佛果菩提涅槃。此未起倦心巳前。是大乘人心。談
[001-0190a]
他本心。欲擬過五百由旬取寶去。法中論。本擬取佛
果菩提。無心取有餘涅槃。誰知中路怯行廣時長。所
以退也。談彼本心。是大乘也。退名幼也。退去巳後。方
入二乘。問若是大乘人。何名幼商。答大乘心初發。未
廣修行。名幼也。規求大乘法寶。名商也。倦者疲也。倦
用也。綿者遠也長也。五百由旬。前路長遠也。險者危
險。險阻惡也。則是商人。見於路遠。又復險阻不能前
進。故擬退還也。譬如險道逈絕多毒獸。又復無水草。
是險義。始者初也。問化城對前發大乘心名後。如何
言初始。答化城對向後發大乘心。亦名始也。以彼化
城。對他法華會上大乘心。化城便是初誘也。又依不
定性人。事須初說小乘。後說大乘。故化城亦名初也。
又鹿野苑。對法華會。亦名始修誘也。修者。爾雅云。從
也。順從之義。順從他小性設化城。名修也。誘者導也
引也。既見阻於路遠。恐却退還。所以且初順根誘引。
為設化城。令其心息也。意言則是如來。恐聲聞退入
生死。且初順根宜。權設有餘涅槃。令息分段生死之
苦也。又論語云。夫子修修然。此修學。是次第義也。夫
子依次敘。教人禮樂。名修修也。俗書作次敘義解。先
說權後說實。亦是次敘。


言稚子翫於羬軒者。歎火宅。皆是破權顯實。破羊鹿
權智。歸牛車實智。破化城權理。歸寶所實理。既一種
是破權顯實。如何疏主先歎化城。後歎火宅耶。答緣
二乘執。所得有餘涅槃為極。先說化城。破彼執極之
[001-0190b]
心。以二乘人。不執生空智為究竟。所以不先歎火宅
喻。故先歎化城也。問如二乘之我生巳盡梵行巳立
等。即是執生空智為實。如何不先歎火宅。答緣化城。
實能息苦。故即先歎。以羊鹿無體。又不能實息苦。所
以後歎火宅喻也。稚子翫於羬軒者。羊車也。竟照晉
於𤛾駕者。牛車也。稚子者。謨云。大乘人大心未久。名
為稚也。又云。稚者即是小乘人。對大乘名稚也。問何
名為子。答言教所重。故名為子也。翫習也。玩好也。著
也。經云。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種種珍翫奇異之
物。情必樂著。遂於宅內。權說有於二車。順於子心。故
是翫好。如來知二乘人大性未就。故且順根。為說二
乘。令取小果。法既契根。故名翫著。羬者五咸反爾雅云
羊高六尺曰羬。切韻。山羊曰羬。說文云。字從鹿邊作
咸也。又云。羬者羊之總名。雖有多解。疏主取山羊為
喻。緣諸羊多居閑處。唯山羊居山樂靜。似聲聞故。取
為喻也。又山羊少分似鹿。似鹿喻緣覺。樂靜喻聲聞。
是疏主深意。字書云。從鹿邊作咸。況緣覺。羊邊作咸。
為勝也。軒者車上作舍。似軒廊樣。故四羬軒。羬軒即
羊車也。


言竟照等者。竟謂究竟。昭者明也。四十年前不究竟。
密說不分明說。名暗晉。晉者進也。今日靈山會上。分
明說法華。令進取一乘。故名照晉也。經云。今為汝等。
說最實事者。又云。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
本所望。意云。稚子雖復翫於羊鹿。究竟門中。昭進於
[001-0190c]
𤛾駕。故說一乘。無餘二乘也。長者初順子心。權與羬
軒之翫弄。若論長者之本意。究竟令進趣牛車。如來
初順二乘根宜。密意且說化城羊鹿。若論究竟昭進。
即令取寶所牛車。初順根宜。說化城羊鹿。是佛密意。
故疏無昭進之言。今迴心向大。知化城不實。悟羊鹿
非真。遣上牛車。令往寶所。是究竟顯了之說。故疏有
昭晉之言。謨云。若論密誘明進。三周皆有。四十年前
為說小乘九部之法。乃是權說。為入大乘之資粮。名
為密誘。今時靈山會上。為說法華。是真實言。即名明
進。經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
說是經。即密誘。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即名明進。
第二周中。長者知三子性。各各所受不同。故於宅內。
總唱三車。名為密誘。及至門外。則言羊鹿無體。唯令
上於牛車。即名明進。經云。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
至如此種種羊車鹿車今在門外。即密誘也。爾時長
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即明晉也。第三周中。導師知
商人倦於路遠。中路權設化城。即是密誘。商人息定。
乃滅却化城。令往寶所。即名明進。經云。我見汝疲極。
中路欲退還。故以方便力。權化作此城。即密誘。汝今
勤精進。共至寶所。此昭晉也。緣疏中𤛾宗。極多諸解。
今再論𤛾也。山海經云。東海有流波山。山中有獸名
𤛾。大如牛。蒼色獨足。唯有一角。其聲如雷。黃帝伐蚩
尤得𤛾。以筋作絃。發矢五百里。以皮作鼓。擊出聲聞
五百里。以威天下。出入水中。皆有風雨也。山海經云。
[001-0191a]
岻山多𤛾。只有一足。肉重千斤。日行千里。能興雲致
雨。疏主應見此文。將替牛也。意言一足者。將喻一乘。
肉重千斤者。喻一乘中塵沙萬德。即經云肥胝多力
也。此牛力大。能運載置遠。喻此一乘。能令眾生從生
死岸至涅槃岸。能興雲致雨者。況慈雲注其法雨也。
日行千里者。況本後二智。一剎那間。遍緣法界。了達
有情心行。有多功能。故取此也。若不爾者。牛之別名。
其類甚多。何偏取𤛾。以替牛也。賀云。此解有二妨。一
者牛之與車無別妨。二者與疏相違妨。且牛車無別
妨者。經中既言其車高廣眾寶莊挍。斯謂一乘也。駕
以白牛。行步平正。其疾如風者。斯即大乘也。今將牛
足。以喻一乘。故知牛之與車無別。二者與疏相違妨
者。經說牛車。疏主以喻於法空。根本後得二智。今以
牛一足。便喻一乘。豈不與疏相違也。自申解云。疏言
𤛾者。但是都釋白牛。不取一者矣。對於羬。標於𤛾也。
文章相對。詞云美斯。釋牛車有殊。不違疏也。


言由是摧十軍等者。此是解珠喻也。問疏主忽然言
由是二字。有何所以。答此生起之詞。此亦不然。喻以
說三。何要生起。又云對前然以。故言由是。此解不然。
若言囑對者。以隔數句。囑對之義亦不成。謨云。由前
捨權就實故。所以如來解珠授藥。由者因。是以。由前
聲聞捨權就實。是以如來解珠授藥。聲聞昔執化城
為實。羊鹿是真。未捨小心而歸於大。如來則不解珠
授藥。今既捨化城而歸寶所。棄羊鹿而上牛車。由除
[001-0191b]
昔日執小之心。歸趣一乘。以為究竟。是以輪王解珠。
醫師授藥。又准經意。前五喻即向正宗中說。正破執
小之心。後二喻向流通分明。乃表聲聞捨權就實。是
故如來說法華經分付。若不爾。何不於正宗分中明
此二喻。既此兩喻向流通分別明。乃知由是聲聞捨
權就實之後。是以世尊解珠授藥。疏主得此經意。故
安由是也。


言摧十軍之聖后者。摧者壞義。十軍者。有云十煩惱
為十魔。非也。今依雜寶藏經。解十魔為正。欲為初軍。
憂愁為第二。飢渴為第三。睡眠為第四。愛為第五。怖
畏為第六。疑為第七。毒為第八。憂為第九。名利為第
十。即合飢渴。今即開飢渴為正。欲通三性。九名利。十
慢。憂愁通二性。頌曰。欲憂愁飢渴。愛睡眠怖畏。疑毒
及名利。自高輕慢彼。汝等軍如是。一切無能破。我智
箭定刀。摧坏瓶枚水如下說。后者君也。佛是聖君。故名
聖后。爾雅云。皇王后譬君也。此間皇后之后。所以天
子亦為皇。復稱為王。亦號為后。三般皆是天子異名。
故如來為聖后也。因中自破十魔了。今此是破十魔
底聖后也。此中只要取聖后而解珠。不要摧十軍。只
要醫王。不要八諦。因便引來。


言解髻上等者。解者說也。如來四辨七辨。說法華經。
名解。髻者頭髻。明珠是輪王保愛之物。藏在頭髻之
中。法華經教。在如來大圓鏡智同時無垢識中。所以
如明珠於髻上。明珠於髻上。輪王長自守護。不妄與
[001-0191c]
人。法華經教。在如來心中。如來長自守護。不妄宣說。
經云。此法華經。是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與
人。諸佛世尊之所守護。輪王見於兵眾。昔日功勳狹
小。則賜與餘物。今見功勳大。乃賜明珠。如見聲聞未
迴心時。乃說餘經。今見迴心向大。當必能破變易四
魔。故為說法華經也。若得輪王之珠。威德與輪王不
異。若聞妙法蓮華。當必能得菩提。經云。若有聞法者。
無一不成佛。又云。若有聞是法。皆巳成佛道。問妙法
是如來所說本質教。是無漏。如何將世間明珠。以喻
妙法。答明珠是世間有漏之法。不合況本質無漏妙
法。珠上有於三義。所以將喻斯經。一者光明義。表於
此經。能破癡闇。經云。亦復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
二者圓滿義。表此經能詮之教。詮理周圓故。問妙法
華經。能詮所詮圓滿。即將明珠為喻。餘大乘經。能詮
所詮。亦圓滿故。何不將明珠為喻。答餘大乘經。無二
乘迴心。亦無授記之事。義理未圓。故不以明珠為喻
也。三者可重義。明珠在於輪王頂上。表此法華經諸
佛寶重。經云。此經為尊。眾經中上。我常守護。不妄開
示。今正是時。為汝等說。又云。巳說今說當說。而於其
中。此法華經。最為難信難解。緣明珠具其三義。故喻
此經也珠喻了


言建八諦之醫王等者。建者立也起也。施設也。法本
無言。如來於後得智中。以方便建立。經云。諸法寂滅
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是名轉法
[001-0192a]
輪。八諦者。有作四聖諦。無作四聖諦。名八也。二乘人
修有作四聖諦。斷煩惱障。菩薩人修無作四聖諦。斷
所知障也。二乘之人。唯斷煩惱障。未斷所知障。望後
更有一重。可修可作。名有作也。問若不定性人。斷所
知障之望。可名有作。定性聲聞緣覺。無斷所知障之
望。何名有作。答自是定性聲聞。無心迴向修行。無作
不得。豈得道無無作四聖諦耶。如一个僧。只聽百法。
便休去。豈得法華經。唯識亦無耶。此依三乘。立八諦
也。亦有依五性立八諦者。瓶盆車乘。唯俗非真。第八
一真法界。唯真非俗。中間六个亦真亦俗。兩解總得。
就中依三乘解八。為善也。醫王者。醫中自在。故號醫
王。空識病不識藥。亦不名醫王。空識藥不識病。亦不
名醫王。聲聞說法。雖解說法。不識根。如識藥不識病
人。亦有識根。不解說法。如識病不識藥人。善窮四病
之源。沙閑八術之要。故名醫王。如來說法。觀根受道。故
如醫王也。經云。譬如良醫。智慧聰遠。明練方藥等。又
云。依諸經方。求好藥草。言授掌中之妙藥者。有說。掌
中是男女。人喚男女作掌中珠。意道。醫王授與狂子
藥交喫。名授掌中之妙藥也。此解不然。掌中對髻上
文家屬對。六是向手掌之中著藥。與兒喫也。即經言
與子令服也。妙藥者。諸家抄記。盡喚法華經作妙藥。
若將向下疏照此間。即合是小乘法為妙藥也。本文
之中。三生四生。排到妙藥。是二乘教。即是經云。色香
美味。皆悉具足。㨶篩和合。與子令服。此二乘教也。若
[001-0192b]
不如此者。由是兩字。應成無用。疏主制作。多取向後。
却結前義。如前來成上身智也。此間由是之字。生前
起後也。前來幼商倦於綿險。始修誘於化城。下隔句
重成云。建八諦之醫王。授掌中之妙藥。前云稚子翫
於羬軒。竟昭晉於𤛾駕。下重成云。摧十軍之聖后。解
髻上之明珠也。所以掌中藥。成前來化城喻。將髻上
明珠。成前牛車喻也。謨云。明珠與藥。俱是法華。則重
言也。今取藥是小乘。珠是大乘。珠與藥。重成前化城。
升牛車𤛾駕也。若不爾者。由是之言。應成無用上五喻了
下四明法


言藻㧡眾等者。歎教也。藻者。切云。文彩也。水草有文
曰藻。詩云。魚在藻。王在鎬。藻況文章。況此經文詞句
美麗也。論語云。山節藻稅。亦此義也。有云。且如人天
交接兩得相見。僧大課叡公云文。香風吹萎華。更雨
新好者。詞揚笑詩人之筆。笈多之踐跡。竺護之推輪。
無以加也。掞者書炎反。如剔火令更盛之皃。意言。文章
炳煥。如火熾光焰上照。亦如夜設庭燎。文選蜀都賦
云。王褒暐曄而秀發。揚鳩含章而挺生。幽思絢道德。
樆藻掞天[廷-壬+序-予+手]。此法華經能詮詞句。對於諸文字。華麗
名藻。眾詮者。即是多也。筌者能詮也。即是四十年前
所說餘經也。表者上也。出過之義。意道。法華經文藻
能出眾經之上。名表也。經云。藥王今告汝。我所說諸
經。而於此經中。法華眾第一。又此深妙典。能光掞眾
經。故言藻掞眾詮之表也。問如何能光掞眾經。答佛
[001-0192c]
自成道來。處處毀責聲聞。此則化利門中道理。未是
了義。今者說彼聲聞當得作佛。此於化利門中。義理
圓。是則是餘經不了義教。總為不了義。所以道。此法
華經。能光掞餘眾經。問法華經教。對外道小乘等教。
可言眾筌之表居。對四十年前所說大乘。何得亦名
眾筌之表。答南曰。雖四十年前所說大乘。但為諸菩
薩。不為聲聞。說授說。方廣自說。不說聲聞當得作佛。
但得名大法輪。今日說此法華經。名為無上最大法
輪。今既言最大。信和能越四十年諸餘空教大乘經
之佛。昔於波羅奈。初四諦法輪。今乃復轉無上最大
法輪。故云藻掞眾筌之表也教了


言䆳百宗等者。歎理也。邃深也。遠即甚深之義。軼者
出義逸音。過義也。書云車相過也果个反。兩乘車竝頭行。
一乘牛牡。忽然向前去。名軼。軼者出過義果波反。又云。
況如眾車彼權。忽有一轍車。改而出越於諸車。名為
軼也。百宗者。二說。一云百家諸子書。名曰百宗。二云
九十六種外道。佛法四宗。破相立性立相四宗也。共
成百宗。後義勝。此經所詮道理深邃。出居百宗道理
之外。出居九十六種外道教法。佛法四宗之外。名䆳
軼百宗之外。經云。此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
理過一切。名邃軼理了


言籠七地而孤等者。歎行也。籠者籠羅。七地者。一種
性地。十信巳前。在凡夫位。總得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
在資粮加行二位。以勝解力。而修行故。能印能解。此
[001-0193a]
位菩薩。多住外門。修菩薩行。少分還住定門。唯識論
云。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
滅。此四十心位也。煗位明得定。觀所取空。頂位明增
定。重觀所取空也。忍位印順定。觀能所取空。世第一
無間定。一剎那中。入真見道。論云。現前立少物。謂是
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三淨勝意樂地。即
初地也。經云得無生法忍。初得在初地。四行正行地。
從二地至七地。皆此攝初二三地。相同世間正行。四
五六地。同出世間正行。從初至四地巳來。修菩提分
法觀。五地作四諦觀。六地作緣生觀。七地作六度三
性三無性觀。相同菩薩出世間故。問何名正行。答簡
異外道。名為正行。五決定地。即第八地。有三決定。此
即是第三不虗行決定也。六決定行地。即第九地具
四無礙解。七到究竟地。即第十地滿足。及佛地究竟。
有二種。等覺位因究竟。妙覺位果究竟。今歎行。但取
因究竟。不取果究竟也。又七地是所依。菩薩是能依。
今只取能依行。不取所依地也。若言七地。即寬。通攝
得地前。名之為籠。若言十地。即狹。攝地前不得。故言
七地也。孤榮者。孤者獨義。榮者榮茂。茂盛也。一切菩
薩所行之行。不離此七地。七地之中。所有菩薩行。此
經籠羅總盡。此經一乘行。有二功能。一能籠羅七地
菩薩行。二孤榮小乘九分教。故名籠七地而孤榮九
分。問此歎行。何故說說九分教。答此取九部教下所
起行。不取教也。此一乘行。向三乘九分教下所起行
[001-0193b]
中。獨自榮茂。故言孤榮也。問四五六地。菩提分法觀。
相同二乘。只此菩薩行。便是九分所起行。如何言孤
榮九分。答若約所似人說。即是相同二乘行。若望所
取佛果。論所修修行之行。即是菩薩行。問如何孤榮
大乘行。答治云。大乘行有二。一者共行大乘。二者特
達大乘。共行大乘行者。即四十年前。說三乘之行。雖
三乘人共行。是未了義。不名特達行。但名共行。如宅
內唱有三車一種也。今車四十年後。靈山會上。說法
華經。聲聞迴心授記。即是了義大乘。對四十年前大
乘之行。名為特達行也。即是出門巳後。唯見牛車一
種。此行殊勝。故云孤榮也。九分者。即是小乘九部教。
即經云。或說修多羅。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說
於因緣。譬喻并祇夜。優提舍經也。治云。或是大乘九
分。如涅槃經說。護大乘者。受持九部。但於大乘十二
分。除論義。以大乘菩薩人不假問答。故除論義。二菩
薩無犯。不假因犯制戒。故除因緣。三菩薩既是上根。
不假說喻。故除譬喻。謂疏中歎教理行果越於眾筌。
乃至千古。兼越大乘。小乘何故唯說孤榮。小乘九分。
違此疏文。今依涅槃經。取大乘九部為正。若說小乘
九部者。非也上行了


言冠五乘而獨等者。歎果也。冠在首。謂之貫。首者頭
也。一身之最上。莫過頭首。冠在頭首之上也。高上之
義。曰冠古說反。二十曰冠歲。今取去音。冠者蓋也上也。
此經最勝。能蓋於五乘。故言冠也。五乘者。定性人天
[001-0193c]
乘。定性聲聞乘。定性緣覺乘。定性菩薩乘。五不定性
乘。妙法蓮華經。出過五乘之上。故言貫五乘。蓋覆却
五乘。如向五乘頭土著蓋。故言冠五乘也。問若法華
經。離五乘外有。可言冠五乘。法華經是五乘內。不定
乘收。除却不定乘。只合言冠四乘。如何言冠五乘耶。
答二解。一云。法華經四十年前空教大乘。中道大乘。
出於破相大乘。名冠五乘。二云。此經一乘。出餘四乘
所得之果。又因一乘之中果乘。出於因乘。故言冠五
乘。問若如此說。餘大乘經皆爾。何獨此經。答但表此
經出於五乘。不遮餘經也。若似此經。指昔無為今有。
談前果為後因。明捨權熟實。與聲聞授記。如此勝事。
餘經即無。一則是中道大乘。冠彼故相大乘。二則嘆
果乘冠彼因乘。三則與聲聞授記。明權實之事。有斯
多勝。獨言冠也。頴者出也。禾末謂之頴。一段禾。於中
一穗獨出。出於眾禾之上。名頴。尚書云。嘉禾異壠同
頴。頴者出義也。千古者。對上百宗。而言千古。意表此
經出於五乘。獨逈千古。即自受用身壽命。塵劫不盡。
且說分限。故言千古。即是法華經。出於五乘。蓋覆五
乘。而獨頴出千古。歎果也上別歎四法了


言大矣哉者。標總歎四法也。大矣哉者。是極歎美之
詞也。如多寶讚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快說是法
華經。是極歎詞也。疏主以經宗玄遠論旨幽通。蓄吐
鳳之詞。[改-己+易]燭龍之智。融性相於一實。束波瀾於九流。
五喻舉而諸子知歸。四法標而百家悅服。願搜微於
[001-0194a]
盡美。指包博於經篇。故言大矣哉大矣哉。問何故別
歎了。更總歎耶。答緣前歎歎不盡。如言藻掞眾詮之
表。唯歎著教。其理行果三嘆不著。如言邃軼百宗之
外。唯歎著理。其行果二歎不著。行果亦然。所以此總
歎也。如愛一今君子人端正美皃。讚歎云大端正大
好人。可於總歎了。君言大好耳朵大好鼻孔大好眼。
從旦至暮。言語雖多。歎終不盡也。今此疏主意。徒嘆
四法總盡。都言大矣哉三个字。歎一部經教理行果。
總了上標之了下釋


言揚一實而等者。問大矣哉則可知矣。未委大矣哉
義乃如何。答疏言揚一實等。揚者宣揚。揚者說也。一
實即一乘。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又經云諸
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一大事者。所謂開示悟
入。菩提涅槃。雖理智有殊。皆是一實也。包者含也。總
者總攝也。一乘寬廣。理無不包。事無不攝。亦說實亦
說似。門何物。答大似虗空相似也。虗空則參羅萬像
山岳草木無不含容也。一實者。若事若理。若權若實。
無不包盡。所以似太虗空也。


言振兩權等者。振者舉也。前振融山。振者動也。作移
動義解。今此振者。作舉義解。兩權者。即二乘教也。謨
云。揚一實。則上包總大虗。談實無不盡。振兩權。則下
維羅萬像。說權無不周。然則萬像不遍太虗。表二乘
之狹劣。太虗含容萬像。表一乘之究竟也。此經之中。
舉兩權。權行眾多。似虗空之中。維羅萬像。非虗空不
[001-0194b]
能含容於萬象。萬象依虗空。若不是虗空。含容他萬
象不盡。萬象不合依餘法。只是依託於虗空。虗空似
一實也。非一實不能含於兩權。餘經說兩權。說他權
行不盡。此經之中。說兩權。似虗空中萬象。非萬象不
能依託於虗空。非兩權不依託於一實。一實之中。含
兩權。似虗空之中含萬象也。有疏遺。遺者落也。即是
下義也。意道此經上包一乘萬行。如虗空相似。下羅
二乘之行二乘之行。如似萬象。故名遺也。有作維者。
維持也。即網上綱繩。亦名大也。此經之中。揚一實。萬
行皆成。此經之中。舉兩權。一切權行。無不攝盡。問似
何物。答似舉綱。提網萬目開張。舉裘。提領眾毛皆整。
故作維也。羅謂該羅也。萬象者。小乘五薀三科。有為
無為。若色若心。名萬象。大乘萬象。即六度萬行。三性
三無性等。名萬象也。


言豈可以溟輸等者。破古人。見下經文。以山海為況。
便將山海。以況此經教理。問古人是誰。答即紀國淨
法師。淨法師疏云。因以深同溟渤。高類須彌。照灼奪
朗月之華。破闇齊白日之力。以況此經也。故疏破云。
豈可以溟輸等。豈可兩便是責古人也。溟者。北溟南
海名也。輸網之處也。深旨者理也。古人見藥王品中
說眾山之中。須彌山為第一。又如一切川流江河諸
水之中。海為第一。此是分喻也。古人不知是少分喻。
只將山便喻此經教。將海便況此理。將喻全喻得了
也。疏主道。溟海雖深。八萬由旬之數。尚可知之。此經
[001-0194c]
二空之理。不可測量。豈法華經教。只如海耶。須彌雖
高。八萬四寶所成。亦有量數測知。此經一乘之教甚
深。不可將妙高為喻。減多經德。所以責之。豈可以等。
古人不了下文。取其分喻。乃將山海。全況此經教理。
故疏破云豈可以。豈可以者。不可也。峻躅者。跡也。即
是法華經教跡也。


言首稱妙法等者。標也。首者頭。是初始義。卷之初頭。


言藻宏綱等者。問妙法蓮華經者。何義。答疏言藻宏
綱等。謨云。藻者文藻。藻飾也。宏者大也。綱者網上大
繩。極唱者。即極說也。最初名極。亦是初首也。妙法蓮
華經五个字。是一部之首唱也。法中論。何名橫綱。何
名極唱。答二說。一謨云。法華經中。七喻三平等十無
上。是一部中宏綱。妙法華經五个題目。能與宏綱。為
文詞藻飾。亦能與宏綱。為極唱首唱。欲擬說經去。事
須先向頭。先向頭安妙法蓮華經五字。故名首唱。首
唱即初說也。二云。妙法蓮華經。即是宏綱。即是藻飾。
即是首唱。七卷妙法蓮華經。是綱也。網舉其綱。萬目
開張。提綱即目正。舉領即毛斊。網上眾目雖多。舉大
綱而皆見。經文義類雖廣。觀品題即知是妙。故言藻
宏綱之極唱也。


言旌一部之都名者。問何要經首安題目耶。答題目
能與一部經為旌表。故言旌也。如見樹居白鷺表
水。非無旌者。由如旌旗。官健千人萬人。一處爭簡得。
但看旌旗。便知是神筞威遠。軍驍騎龍武。將旗立以
[001-0195a]
為標。作三軍之標表。故旌者訓為表也。此經七卷。文
句雖多。見題云妙法蓮華經。即知一部經文。總皆是
妙法蓮華經。便知不是維摩經。不是楞伽經。涅槃經。
各自差別。不相雜亂。故喚題目為旌表也。問題目與
經本文。其義何別。答題目是一部之都名。一部經文。
是別也。教理行果。總是法華。散在一部之中。今此題
目。既言妙法。與一部經中妙法。為都名也。所以言旌
一部之都名也。


言序品第一者。牒也。序品兩字。是能詮也。一品之內
經文。是所詮也。能詮詮所詮。


言鏡義類者。序品者是何義。答疏言鏡義類等。如鏡
照物。鏡則能照物像。鏡中分明顯現。教能詮。能詮詮
所詮理。所詮理向教下。分別顯現。故教喻如鏡也。問
何故喚一品經文。作所詮耶。答自下解品經得名中。
能詮却是所詮。今此間經是能詮。一部經文是所詮。
對經題目。立所詮也。鏡者鑒也。明鏡挂臺。妍蚩自現。
序品兩字。如鏡也。義類者。即序品之中七種成就。七
種成就所詮義類。序成就。與眾成就。與說法時至成
就別。七般所詮義類。各自差別。雖然各自別。被頭上
安此兩个序品二字。照著一品經中七般義類。總屬
於序。由他頭上。安兩个字為鏡。故見面之好醜。犯鏡
照則便知。義類七種雖多。見品則知一品。皆是其序
也。問何名鴻標。答毛詩云。鴻者大也。大者曰鴻。小者
曰鴈。故喚鴻字作大也。能與七般義類為標題。舉著
[001-0195b]
序品兩字。七成就義類總名。故名鴻標也。


言顯異詮之別目者。七種成就。皆有能詮所詮。問何
名異詮。何名別目。答文字章句。名為能詮也。由所詮
道理別。故向能詮教上。有七般文義差別。故名異詮。
向異詮上安題目。名異詮之別目。別目者。序品也。七
種成就。題名言各異。名曰異詮。今安序品兩字。向頭
上著。更與異詮。為差別名目。遂令七種成就總名序
品。此序品兩字。與七般成就為鏡。亦為大標。亦為差
別目也上總解經題了


言法含持軌等者。解法字。持謂任持。不捨自體。軌謂
軌則。令物生解。故名法含持軌。問教理行果四法。何
名為妙。答綰群祥故稱妙。綰者攝義也。祥者善也。綰
攝眾善。故稱妙也。問何處是綰攝眾義。答教有能敷
妙理之功。理有所敷出水之力等。又契秘賾之微詮。
教也。叶幽根之玄旨。理也。尅上乘之奧業。行也。圓至
覺之真宗。果也。美無不殫。故稱為妙也。問此經有四
法。此經得名妙。餘經有四法。何故不得名妙。答餘經
有四法。四法不綰於群。祥此經有四法。綰群祥。故稱
上別明妙法


言華兼秀發等。別解蓮華也。問何名秀發。答謨云。秀
者出水義。發者開敷義。若爾一切陸地華。皆能結果。
皆能開敷。應名蓮否。答陸地者。但得名華。不得名蓮
華。以不具眾美也。餘華雖秀發。無眾美。故非蓮也。是
法皆含軌持。失群祥故非妙。此蓮華向上有二義。一者
[001-0195c]
結實義。二者開敷義。所以言兼也。又具眾美。獨名蓮
華。若依謨。前來解秀與發。俱在華上者。眾美不別。言
勢便重也。此華具有開敷義結實義。能含眾美。號蓮
華。妙法勝諸法。蓮華勝諸華。將來況妙法。法喻等無
差。[哉-口+万-一/立]得桃李與杏華。千樹萬樹不為誇。一朵蓮華供
養佛。福由無量勝諸華。大集經云。慈悲為莖。智慧為
葉。三昧為鬚。解脫為敷。菩薩蜂王採其甘露。故我頂
禮妙法蓮華。問何處是蓮華。具眾美處。答菡萏披敷
以見蓮。類教諭揚以悟旨。芙蕖秀出於靈沼。喻理類
超於小蓮。舉蘤開而得實。譬因嚴而果滿。標實結為
華本。顯佛智為乘源。舉喻蓮華。斯有由矣。此四句名
眾美。是蓮華向上德也。陸地華無此德也。


言體業俱陳等者。合解妙法蓮華也。體業俱陳。標也。
法喻雙舉。釋也。半滿巳下二句。結也。一云。法是體。妙
是用。二云。無量義經出生。是體。法華經功能攝入。是
用也。三云教理是體。行果是用。四云。一乘是體。破二
會二是用。五云。妙法是體。蓮華是用。諸抄偏取。法是
體。妙是用。但向法上解體業。不向喻上解體業。若爾
爭得名體業俱陳。今取妙法是體蓮華是用。為勝也。
空言妙法是體。更著蓮華是用。名體業俱陳。空名妙
法是法。法更著蓮華是喻。名法喻雙舉。今言妙法是
體。即教理行果也。蓮華是用。不取眼所見色塵蓮華。
准下釋名門中。妙法如蓮。亦持業釋。今此不欲別解
蓮華。蓮華是色法。妙法是心法。色法不成持業。今取
[001-0196a]
妙法教理行果體上。有開敷出水功能。只此功能。便
是蓮義。攝此功能。就彼法體。名體業俱陳也。此解一
則與下句疏文相承。法喻雙舉。二則與下釋名門中
相承也。


言半滿之途等者。二句疏。結前妙法蓮華四字。疏本
有作途路字。有作徒輩之徒。亦准涅槃經。云為聲聞
人。說半字教。聲聞人依半偈教修行。名半徒。菩薩依
滿字教修行。名滿徒。曉者。日欲出曉。世界明朗。萬物
皆都名曉。若天未曉。物皆不見。法華會前。聲聞人未
曉所修二乘法是半教。自身半徒。悟今日所聞是滿
教。依大乘修行。自身是滿徒。法華會上。是曉處也。若
作途者。途徹軌徹道理。對下取捨之路者。即知羊鹿
可捨。牛車可取。化城可捨。寶所可取。取一乘寶所。捨
二乘化城。取一牛車。捨二羊鹿。著者明也。對上曉也。


言經者等者。妙法蓮華。則可知矣。未委經者何義。答
疏言經者等。標也。


言常則道等者。問何者是常義。法義。攝義。貫義。答疏
言。常則道軌百王等。釋也。百王不可改易。名常。常即
經也。經與百王為遊履之處。名道。亦與百王為無為
治化之處。垂衣南面。故名為道。經與百王為軌徹軌
則。故名軌。一能與百王為大道。二能與百王為軌徹。
帝代相承。不可改易。名常也。常則是經。問何名為法。
答疏言法乃德摸千葉。此經法與百王為德能。名曰
之德。此經法與百王為摸軌。故名德摸千葉。一世一
[001-0196b]
代為一葉。千代之王。不可改易上二依俗


言攝即集斯者。問何名攝。答攝即集斯妙理。契理也。
問何名貫。答貫又御彼庸生契根。教能攝理。名之曰
集。貫者。貫穿不散。御者。控御制御也。西方持華供佛。
遇風吹散。皆以線貫。令不散失。眾生不造惡業。皆由
經教貫穿。華若得線。遇任風而不移。眾生聞經。逢邪
見而不動。故云貫。又御彼庸生。庸者次下義。庸愚庸
下庸鏁。謂之常人愚短也。本性與佛無差。不能學出
離修行。只擬輪迴惡道。世尊恐其墮落。故將經制御。
不令造惡輪迴。如銜制馬也。夫子曰。動行不知所務。
正立不知所定。日選於物。不知所貴。從物而流。不知
所歸。若此可謂庸流人也。


言庶令畢等者。問佛將經教貫穿攝持眾生。意在於
何。答疏言庶令等。歎經功德。庶者幸也普也盡也。具
此三義。畢者畢竟也。如來說法意。即是務令畢離苦
津。苦津即二障生死也。生死為此岸。巳起煩惱是。未
起煩惱為中流。大般涅槃為彼岸。六度為舟。越於此
岸至彼岸。名畢離苦津也。津際也。


言覺岸者。菩提涅槃也。


言序者由也者。問則何者是由也始也之義。答疏言
陳教起等。釋也。方便品說法一乘。名教起。此品放光
雨華等。為教起之因由也。問何名始。答始者初始。方
便品說法名法興。此序品放光雨華動地。與法興作
漸次也。
[001-0196c]


言品者類也者。標也。問何名品。答疏言區玄旨而異
類。區分也。玄者深也。旨者意也理也。區分所詮理。作
二十八段。故名異類。問何名別也。答疏言泒幽詮而
彚別。能詮教也。派者水分流皃普拜反。亦作怕音。亦如
一河水。分成數流。一乘法問。分成二十八品。為派也。
幽詮者。即是法華經教。意言。品能區分幽旨。道理成
其異類之義。七卷義理雖多。被品區分。乃成二十八
類。


言彚別者。位音。類也。周易云。拔茅連茹。以其彚征。茅
是茅草。此草千修萬修。皆同一根生。把著一條。連根
不斷。此經所詮理是一。能詮教。乃有二十八品不同。
雖二十八品不同。品品皆是同詮一乘之理。故言彚
別。若論一味之法。不合有品類多般。恐眾生難解。遂
分品類。令其易解也。名為彚別。


言經有二十八品類條貫者。都結一部經題目。品題
目也。


言如是我聞者。奉天云。緣第六門。有解釋經本文。故
前舉也。更解前雖歎序等。今總聊簡一部經文。欲釋
大意。故先舉四个字也。


言初釋經文者。標也。略以六門聊簡。是舉也。亦有疏
本作將字。將由欲也當也欲解擬解釋。其未解之前。
略以六門科簡。略有二義。一少略名略。玄談之中。不
能廣說。廣說不盡。且略以六門聊簡。二略者束略總
略。故名略。一部妙法蓮華經。三周大意。總作此六門
[001-0197a]
說盡。故名略。然天此經。體含理智。彰權表實。則大事
之因緣。會偏入圓。則玄經之旨趣。行斯羊鹿。終滯化
城。指彼牛車。直歸寶所。智生無漏之眼。方轉法輪。識
辨不測之先。詢文殊師利。多寶德圓曩劫。尚為法來。
慈氏位在一生。由迷佛事。不可六門究盡。疏首故置
略以之言。標舉訖。


言敘經起之意等者。正列六門也。六門分為五對。一
能說所說對。敘經起之意。一門為能說。餘五門為所
說。二能詮所詮對。明經宗旨為所詮。解經品得名為
能詮。明經宗旨是理所詮。經品得名是教是能詮。三
本末對。經得名。是佛說是本。品得名。是阿難結集安
置是末。又佛說是本。弟子說是末。四單重對。即是經
品癈立也。經癈立。藥草品加日光喻。普門偈頌也。此
是經癈立。名單也。問何名重。答單說經癈立。更明品
癈立。重也。即是天授品有無。屬累品前後。是也。五次
第釋文對。次第者。即是彰品品次第。釋文者。釋經文
本末。問何只說六門解釋。答則云將陳至教。必有所
從。雖聖人無心。而為物應現。故先之以起意。言教之
既立。固有所明。亦大言無黨。而對根遂顯。故次之宗
旨。實相雖著。假名尚存。則冥性無。而隨冥雖設。故次
之以得名。然後論其癈立。則有無斯備矣。論次第。則
前後斯成矣。離有無而即有無。非前後而仍前後。玄
關既闕。至教方陳。故次釋經文本。居後而說也。路云。
夫三藏教法。各有趣求。何者論以性相求。故今疏主
[001-0197b]
依斯上義。科判經文。先敘經意。雖知意趣。若不開宗
所修之行。而無所歸。故次第二明經宗旨。雖閑宗旨
巳明所歸。若不了知品號經題表彰何義。故有第三
經品得名。雖明品題。不開癈立。闕具由迷。故有第四
經品癈立。雖彰癈立。品次須分。故有第五品之次第。
既知次第。須識本文。故有第六釋經文本。由此疏主
立以六門。解釋此經也總別了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一


唐乹符六年冬。溫州開元寺講。慈恩比丘。弘舉傳
寫供養。


此書從巨唐來。在智證大師經藏。深秘不出。只聞
其名。今興福寺釋真喜仲算。與彼門徒智興闍梨。
有刎頸交。相曯借請。始以書寫。後賢鑒。于時天祿
元年。歲次庚午也。


弘長元年辛酉七月二十三日。法隆寺僧聖讚。全
本寫留之。施入于專寺大經藏。以無類本恐失墜。
更書寫之訖。


法隆學問寺 正應
[001-019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