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30 法華經玄贊要集-唐-栖復 (master)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十六
鏡水寺沙門 栖復 集


言果決者。略舉十事名果決。一割肉飼鷹。二投身餓
虎。三抽心為法。四挑眼施人。五剝皮為紙。六削骨為
筆。七刾面為墨。八研頭謝王。九臂燃千燈。十燒身供
養。如是十事。實為難事。皆為求法。故名果決也。


言一句投火者。若能投身七仞火坑。當施汝法。菩薩
聞巳。歡喜踊躍。作是思惟。我為法故。尚應久住阿鼻
地獄。一切惡趣受無量苦。何況纔入人間火坑。即便
聞法。但為我說。我入火坑。不將為難也。又昔佛為智
光仙人。變身為兔。投火求法。


言半捨身者。世尊初入僧祇資糧位。作雪山童子。為
求半偈。捨全身而五羅剎。


言增長心者。二意。一約增自功德心。如今之大德。為
名位所繫。恐名不稱。專修善事。名自增長。二約自名
遠振。他人聞巳。希慕高蹤。見賢思齊。勤修善事。名增
長他人功德也。


言由所成法者。秀云。即是智性涅槃。是未曾有。名快
[016-0539c]
妙事。能成之心。四智菩提名快妙心。由所證理快妙
事故。能證智名快妙。快妙之所說。於教故難知心。名
大智斷。一體用分。了俗證真。不相違故。


言無上深者。永泰云。快妙即舉所取能。意取能證之
智。無上深舉能取所。意求所證理名無二種。意者互
相影發。說令證故。初解取能。後解取所也。


言或難解法者。秀云。並屬於理。唯佛能知。是甚深義。
由甚深理。方說於教。名甚深也。


言入甚深者。入者解也。有二意心。一如來自入。二能
合他人入文字章句。意難得也。如言一切眾生咸皆
成佛不解我意等。


言佛自持者。秀云。如此難事。佛自任持在身。任持不
失故。


言不同外道者。如來說法因緣道理。以親證而方演
說。不同外道。自不能解。何能令他解。


言說因緣法極等者。因緣道理義。即是如來說名字
章句。道理極甚深。佛自能證亦令他解。如化眾生從
初至末。與說其法。稱彼根機。令得道果。名為說因緣
法極甚深也。


言二隨宜所說者。有五。一者知時。若為他說。復知時
節不得過分。二者知處。如邊地及不律處不須說法。
三知根性樂欲。量根機授藥。隨宜而說故。四者。若不
解深密法者。舉世喻說而令解也。五者。若屬甚深理
者。久學之人為說深法。由斯五種。故隨宜說。意趣難
[016-0540a]
知。


言所作住持者。外利他故。名為所作。內自利功德故。
名為住持。即他受用變化身。是利他。名為所作。自受
用身自利功德。窮未來際。無斷無盡。名為住持。然聲
聞之身。多不百年五十年壽命。故無住持自利功德。
又不能廣化眾生。無利他所作故名不共。聲聞等雖
度人。籌盈石室。亦不為多。不及如來所度有情無有
邊際等。


言不同二乘者。秀云。謂二乘人緣教起行。及化生等。
名外所作。若證所證理。及持經教持戒等。名為內利
住持。雖作此利。而皆狹局。不名甚深。如來外利說法。
百千法門。廣利群品。內利能證。無上清淨。法界住持。
恒河沙功德。名為甚深。又外利所作。利他行圓滿。內
利住持行。自利行滿故。名住持甚深也。


言上來總說等者。由近諸佛結受持讀誦深。


言修行者。結修行甚深。經言盡行諸佛無量道法。


言果決者。結果行甚深。經言。勇猛精進。


言增長功德心者。結增長功德心甚深。經言。名稱普
聞。


言證快妙事心者。結快妙事心甚深。經言。成就甚深
未曾有法。


言成無上法者。結無上甚深。經言。難解法者如來能
知。


言隨宜說難可得解者。結第七甚深。
[016-0540b]


言二乘不了者。結第八甚深。由佛成就。前四甚深為
因。第五第六為果。果既成就。所以第七甚深外為眾
生說。由佛說法。所以第八甚深一切聲聞辟支佛所
不能知也。問此八甚深與教理行果及二甚深相攝
如何。答第一第七是教。第六是理。第二是行。第五第
八是果。第三第四通行果也。二深相攝者。第一第七
是阿含甚深。第二行餘。皆是證甚深也。


言況佛智慧非甚深哉者。謂上來八甚深。但釋慧門。
不釋智慧。慧門尚自甚深。況佛智慧。二乘豈能測度
者哉。


言上嘆所證所說法者。法妙是所證。如來是能證。法
是所說。如來身能說。


言嘆下如如來能證能說等者。問前說二甚深巳了。
今又嘆法師功德。是何意。答聲聞人四十年前執所
得。與世尊同。兼執身。與佛無異。所得法既同。能得人
身亦不異。前嘆二甚深。令知法異。今嘆法師功德。令
知自身與如來別。


言依論牒經等者。准梵本經。第八甚深後續。次便合
有一个何以故。一个徵詞。徵前來智慧。向上五種甚
深教門。向上八種甚深。何皆言二乘不知。答云。舍利
弗。諸佛如來自在說因成就故。此上梵本經文也。諸
佛如來自在成就為一段。又諸佛如來說因成就為
一段。由自在成就。即是內證智慧甚深也。由說因成
就。即是教門甚深。又自在成就成前三句。說因成就
[016-0540c]
即是成前第四種種言詞等四七辨。只緣自在成就。
所以諸佛智慧。有五種甚深。只緣說因成就。所以教
向上五難八甚深二乘不知。


言舍利弗如來等者。問云何名為自在說因緣成就。
答疏牒。經言。舍利弗。如來成就種種方便種種知見
種種念觀種種言詞。此總四句。何名方便知見念觀
言詞。答向下論主三段五番解釋此總四句。金城云。
此秦本經與梵本經。有三種差別不同。一脫少。二不
次。三離合。且脫少者。即是第六難解法者。如來能知。
又云。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儥。次又有一个何
以故徵問。經家答云。舍利弗。諸佛如來自在說因成
就。故此上四節經文。梵本經具有。秦經所無。即是第
一少意。二前後不次者。若秦經。先言舍利弗吾從成
佛巳來。然後引總句經文種種因緣種種譬喻。若是
梵本經。先言舍利弗吾從成佛巳來。然後向下引別
句經文。廣演言教無數方便。此名前後不次也。三離
合不同者。梵本經云。種種方便種種知見種種念觀。
秦經合成種種因緣。梵本經云。種種言詞。秦本經云。
種種譬喻。西國言詞多說諸譬喻故。故喚言詞作譬
喻也。梵本四句。秦經兩句。離合不同。有此三種差別
不同也依論記了經


言展轉意言等者。略申大意也。展轉意言以下別句。
釋上總句。名展轉也。三番名為展轉也。初以論往成
就等四義。釋上總四句。次以經巳下別句。解上總句。
[016-0541a]
後暗配論文一番。名為展轉。問何以知成就總四句
法。法師身上功德所證所說。二乘不知。答謨云。先於
證成就。後方說因緣圓滿。即照理不圓。功德不滿。功
德不滿說即不深。證理既圓。功德滿故。說即甚深。將
彼內證之法向外說。說彼所證智慧及門二皆甚深。
二乘不知申意了。


言何等名為說因等者。依論配經。問何故名說因成
就。答疏言。謂種種方便等。


言准論解經等者。重明論意。此說秦本經中只有兩
个總句種種。因緣種種譬喻譬喻。巳上是總句。廣演
言教巳下四唱經文。是四个別句。第四唱中有七唱
經文。總科為一个別句。


言展轉訓釋等者。問此後展轉與前展轉何別。答前
初如來內證真理。方有自在說因成就。後為眾生解
說。名為展轉也。此句後展轉。即總四句為所。釋下三
段五番為能釋。能釋句名展轉第一往成就等。一番
釋總四句。名第一展轉。二明配經句。名第二展轉。三
暗配論文。名第三展轉。所以疏言論有三解。次下三
段五番解釋。有云。總四句是所解。三段五番為能解。
且總四句者。秦經只有兩句。梵經本有四句。種種方
便種種知見種種念觀。秦經合前三句。為種種因緣。
梵經種種言詞。多說諸譬喻故。疏主却依梵本經中
四个總句。向上作三段五番解。


言初論自別釋初四初四句者。即是論主先將一番
[016-0541b]
論文。解上總句。經文一遍。便是三段之中第一段。五
番之中第一番也。第一往成就。釋上種種方便。第二
教化成就。解種種知見。第三功德畢竟成就。解上種
種念觀。第四說成就。釋上種種言詞。此是論主自解。
上總四句一遍說。


言次論如經巳下等者。即是經家四个別句。兩番配
此總。四句分二。初明配經句。為一番。後暗配論文為
一番。故名兩番也。


言其後二番中者。且明配經句。暗配論文。對前往成
就等。名後二番也。即是論主將經家向下四个別句。釋
上四个總句。一如經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
令離諸著。解上種種方便。二如經所以者何。如來方
便。知見波羅蜜。皆以具足。解上種種知見。三如是舍
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禪定
解脫三昧。解上種種念觀。只此前三个別句。亦名前
三義一處明。第四別句亦得名第四義一處明也。二
云。意言緣前三論一處明故。隔斷第四句經。故成兩
此解正。從前別句。至此第三別句解了。便不解第四別
句。論家復以三節論文。解上三个總句。第一往成就。
可化眾生依止善知識。解上種種方便。第二成就。根
熟眾生令得解脫。解上種種知見。第三成就。力家自
在淨降伏。解上種種念觀。名暗配論文。初配經句。後
暗配論文。總當前三義。一家明後引。第四別句釋上
第四總句種種詞也。經言。深入無際。成就一切未曾
[016-0541c]
法。巳下七唱文。經總屬第四別句。疏文分二。初明配
經句。後暗配論文。上來往成就等四句。論文三段之
中。為第一段。次四个別句。解總之句中。前三義一處
明。為第二段。第四義一處明。為第三段上來三段。言五番
者。往成就等四句論文。三段之中第一段。五番之中
第一番。前三義一處明中明配經句。三段之中第二
段五番之中第二番。後暗配論文。三段之中第二段。
五番之中第三番。第四義一處明中明配經句。第三
段中第四番。暗配論文。第三段中第五番。亦有作三
番五段。往成就四句論文遂長配為第一番。四个明
配經句為第二番。四个暗配論句為第三番。何名五
段。答前三義中明配暗配。第四義中明配暗配。便成
五段。今當三段五番之中第一段第一番。上來法師
功德分中初科了。次下正解。


言初番別解等者。初總標初番也。


言一往成就等者。賀云。謂背法身而起應化。往犯往
生死。故名往。金城二義。一約所化解者。背小向大。名
來。如經言。漸漸遊行遇向本國。又云。遂到父舍所止
之城。若背大向小名之。為往。經言。不如往至貧里。肆
力有地。衣食易得。若久住此。或見逼迫。強使我作。作
是念巳。疾走而去與論不相應。一云。約能化解者。若他受
用為大。菩薩現即名來。是大菩薩所來之處。由十地
菩薩得通。自在遊十方淨土。是菩薩所來處故。若約
化身上說。往往就眾生。如來有自在力。隨應可度。能
[016-0542a]
往十方。即是往義。經往到子所。方便附近。但是乘非
願力起感現身。名往。又從因至果。名來。往果向因。就
生死名往。攝末歸本名來。從本起用名往。果中佛相
望某甲佛。入生死去。好往生死名往。眾生見佛來名
來也。


言從兜率天退等者。申論意也。始從天退沒。迠至涅
槃。巧用多端。利益眾生。名為種種方便。種種即方便。
方便不一。名種種。


言起難思化者。如佛身。本唯有一。即依一身。而起百
億身。如身事等。非凡夫心思口議事等。名難思也。


言權巧智用者。解方及便。本無而有。應物權現。故名
方便。八相成道。皆是本無而有也。天親菩薩體經意。
諸佛方便。不過生死。教化眾生故。喚作方便。問菩薩
何故不生餘處。唯居此天。答色界境妙。彼諸眾生貪
著樂勝。難可教化。無色界是難地。菩薩不生於彼。欲
界之中三塗眾生。苦逼化不得。六欲天中下三天。著
樂化不得。上二天亦爾。唯此天受樂知足。故聖教說
晝三時夜三時。為色界天子。說四靜慮法。為六欲天
子。說十善法。晝夜六時。一一時中。教化五百億天子。
令得聖果。如是共化三千億天子。日日如是教化也。
故唯生彼天。


言八相者大般若等者。陳相烈名也。由方便善巧願
力。為有情類。示現入勝。乃至涅槃。


言嬰兒者。菩薩為示現嬰兒童子後宮遊戲。菩薩若
[016-0542b]
作餘像說法。後宮女人則不信樂。故現嬰兒。


言苦行者。謂諸天人作是念言。端坐受樂。不得聖道。
菩薩示現苦行。亦為降伏苦行外道。示現種種難行
苦行。


言成道者。謂有高行人。常能離俗。菩薩示現出家成
道也。


言入涅槃者。復有天人。樂聞圓寂。為彼示現涅槃。


言彼經者。即般若經也。


言最勝天子者。簡要云。最勝者。知足天中一小天子
也。有云。但是釋迦說般若經會下。不妨是諸天天子。
未必定是知足天子也。


言云何菩薩行深等者。意云。世尊說般若無相。今如
何說有八相耶。


言相不可得者。有二說。一智說證理時。冥然一體。其
實無相。當情名不可得。向上能取所取相。不可得也。
二者。所現之相。不執為實有。熾燃現相不生執著。執
著相無。名不可得。


言菩薩相不可得者。所學之法。既相不可得。能學般
若菩薩相。亦不可得。若有少法得阿耨菩提者。燃燈
佛則不與我授記。又說授記。又說彼遍計之相。而不
可得。不說依圓也。但由方便。教化眾生。示現有生相
及涅槃相等種種諸相上總答


言諸天計常等者。有二意。一破常計。二破樂計。


言是故菩薩等者。入胎之相。即是從天墮落也。入胎
[016-0542c]
者。華嚴經說。菩薩在胎內。即能轉正法輪。又能善知。
入胎住胎出時節。又說菩薩處胎。常得天龍八部衛
護。香潔自在。不同凡夫也上出意也


言世間最勝等。簡要云。兜率天名世間。菩薩為彼天
主。世間最勝。有云。有情世間。菩薩於彼有情中最勝。
名世間最勝。菩薩雖處欲天。而無欲染。一是最勝。二
是於欲不染。尚有墮落。況餘不勝。況欲染者。而得常
耶。


言如見日輪等者。菩薩如日輪。尚有墮落也。著樂起
常計者。猶如螢火。豈得久停。


言如救頭燃者。如火燃頂。豈得寬慢者哉。菩薩在生
死火宅之中修行。修行勝。如火燃頂。無容放逸。如諸
天常行放逸。不肯來見菩薩禮拜受法。故示沒墮。即
餘天子不肯來者。咸來見菩薩禮拜聞法。又云。但是
諸天。是著樂放逸之人。是頭燃。菩薩破放逸行。如救
頭燃者也。有作救字。捉入之義。如人落火坑。事須救。
如飛蛾投火相。似頭投皆得。


言二令有情咸見者。但是下生來。此界有情咸得見
也。


言乃至第八復有等者。大般若五百六十八云。一從
兜率天退。即入胎相。二嬰兒相。謂有一類下劣有情。
善根少故。不令得見如來成無上道。轉正法輪。菩薩
為彼示現童子相。方便說法。若作餘像。彼不信受。四
苦行相。為彼諸天。作如是念。端坐受樂。不得聖道。菩
[016-0543a]
薩謂彼示現苦行相。亦為降伏苦行外道。示現種種
難行苦行。五成道相。謂彼諸天長夜發願。願見菩薩。
詣菩提金剛座上時。成等正覺。無量人天既供養巳。
皆獲菩提因緣。六降伏相。謂彼天人作如是念。惡魔
外道。障礙正法。願得菩薩坐菩提樹。降伏惡魔及諸
外道。有正信者。令得正見。佛為此有情。坐菩提座。七
轉法輪相。復有天人。作如是念。願見大師。成一切智。
為諸眾生。示現三轉十二行相無上法輪。八入涅槃
相。復有天人。樂聞圓寂。菩薩為彼。示現涅槃。疏中開
童子嬰兒為二。不說出家。若准彼經。合嬰兒童子為
一。別開出家。


言攝大乘論第九者。指餘說。此間所引。依大般若。將
此八相。對攝大乘論及華嚴經。對辨差別。彼攝大乘
論云。一從天沒相。二受相生。即入胎相。三受欲樂。餘
五相同。四踰城出家。五苦行。六成道。七轉法輪。八涅
槃相。此攝大乘論。閻魔加從天沒相。名差別也。金云。
此經先說成道。後降魔。彼處先說降魔。後成道。華嚴
經辨差別者。金云。明住兜率天相為一。降下閻浮為
二。添前般若八相。成十相也。名往成就。紀國云。往者
赴也。逼三業。吾從成佛巳來。此身業化。即神通化。眾
生根熟。感而遂通。心水稍淨清。佛日斯應。所以上退
一生。下流八相。為三病之良醫。作四生之慈父。語往
者。廣演言教。是前雖現身丈六。但可覩相生忻。若不
教弘九部。無以憑論取悟。所以暢四辨於舌端。流八
[016-0543b]
音於聽表。開三乘正路。塞六師邪徹。使聞之者。識是
知。非行之者。從善而棄惡。意往者無數方便。前雖身
語未能說經。意業蜜加。方能演暢。欲使來生。功德念
念而增。巳生善根。新新不退。故說三業。名往成就。


言教化成就等者。二解。一云。前云。前示現者顯示義。
現有染淨之體。即同業果化。如官人清政。典吏倣之。
即名教化故。二云。後示現者。指示解釋之義。示現證
染淨之義。即說如來指示。此化身中顯現。有此染淨
因果故。名示現也。教化成就一句。牒論也。種種知見
一句。引經也。論主解經。知見者。即是教化成就。成就
者圓滿之義。若不就知見。因何能起化身。教化眾生
也。二云。種種知見者。論云。示現染淨諸因故。由如來
身向內具足知見。所以能於身上示現相有染淨諸
因緣。


言能示現有一切等者。因有二解。一者。因果之因。化
身中示現。集能招苦。道能證滅。名染淨因果。十年受
樂。納妻生子。此名染因。感火坑毒飯馬麥金鏘推山
出血等事。名染果。六年苦行。三十四心斷煩惱。名淨
因。感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名淨果。即是集
諦煩惱貪愛因。感苦諦果。道諦因感滅諦果。皆世間
受樂者。故示現有也。實久成佛。示近出家。學道成佛
也。


言或示染淨等者。第二解也。引示現兩字。與前別。前
解示現者。示相也。第二解示者。指示。開如來身中自
[016-0543c]
內證知染因果道理。知淨因盛淨果道理。染因感染
果道理。煞生短命報。布施富貴報。如來自知。向眾生
說。交猒染因果。欣淨因果者。因由所以義也。


言前能現身者。簡要云。指往成就中示現佛身。此解
非也。只是指當句教化成就中前解也。但是料簡兩
解。既無別事。前能示現於佛身上。示現有染淨因果。
大家眼見耳聞。皆是實有也。後解依佛身中證知染
淨因果道理。


言論下解等者。問此間有示現染淨因果。向下說成
就中。又染淨因果二文何別。答疏言論下解等。意言
此教化者。依證法故。彼說成就者。依說法故。意道如
來證會此染淨道理。教化之具。下文將四辨。為他說
也。如人甞味。後方說之也。


言三功德畢竟等者。論文也。謂種種念觀。牒經也。即
如來身中十力四無畏等。諸功德法。名為念觀故。論
名功德畢竟成就也。


言此意說言以說等者。解論文中。以說彼法四个字
也。


言彼念觀等者。解論文中。成就二字。


言如所說法者。解論文中。如法兩字。


言本末因緣等者。解論文中相應兩字。且釋經句。畢
者終也。竟者久也。終久成就。成就者。具足十三門功
德。菩提涅槃二皆具足。具足者。圓滿義。此解經中。種
種念觀如來身上功德。不具據念觀。勝法攝餘十三
[016-0544a]
門功德。論主解經云。種種念觀者。以說彼法者。即是
經中嘆法師功德分中十三門功德也。如來身中。一
一證得。名成就。內證為因。外說為緣。故名成就因緣
也。如法相應者。說合證故。不相違背上消論文。此意說言
乃至念觀等法。解上論家以說彼法也。彼念觀法佛
皆成。解上論家成就二字。如所說法。本末因緣皆相
應者。即是十三門功德如來內身成就得。名本因緣。
外為眾生說。名末因緣。內身成就。名本。外說名末。內
身成就。名因。外為他說。名緣也。相應二字。解上論家
相應字。即是內證外說相應。即是相當契會也。攝云。
一一法上。皆有本末報身成就。名本。化身起說。名末。
況詳凡所說法事必有因。名本。必有所歸。名末。或因
名本。果名為緣。唯緣生故。


言四說成就者。牒論也。謂種種言詞。引經也。今此言
詞句。即是。秦經種種譬喻。西國言詞多說諸譬喻故。
故喚言詞作譬喻。即不是喻。況之譬喻也。


言以四無礙依何等何等者。論家都有四个何等。問
論家分作四个何等。徵有何意。答緣能被所被相別。
所以分作四个何等也。上來兩句徵能被。教下兩个
徵所被根也。實泛說如來四辨。兩个何等。攝四辨足。
亦同唯識解第九地云。於無量所。說無量名句字。後
後慧辨陀羅尼自在。愚無量所說。即義無礙解。無量
名句字。即法無礙解。後後慧辨。即攝詞無礙解。辨才
無礙解。為攝二句故。重言後後。此亦如是。然今指法。
[016-0544b]
且說法華一會。


言依何等者。論主解經。經云種種言詞。言詞之中。說
何法所以。論家四个何等徵。疏主依四个何等。下一
一分別云。一依何等義。疏主答云。依法華經一乘為
說。即義無礙解。


言何等名字章句者。疏主答云。依法華經名字章句
為說。即法無礙解。


言隨何等者。答隨南閻浮提眾生言音為說。即詞無
礙解。


言何等眾生者。答隨舍利弗根器為說。即辨才無礙
解也。


言此四之中等者。疏主依論家解處料簡。第一句能
起化身。八相成道。往成就。問往成就中。既言唯起化
身。如何八相中。有轉法輪相。既爾。與第四說何別。答
往成就中。雖有說法。今從多分。正取身往。


言第二能示現等者。教化成就。


言第三如所說等者。即是經中所說十力四無畏等。
十三門功德。皆圓滿功德。功德畢竟成就也。


言由佛法師具此等者。總指於前方便知見等四。具
此四種說。因成就。假者佛身。得名勝妙。說法亦名勝
妙。又往成就等四種。初一身勝妙。第二第三意勝妙。
第四語勝妙。所以說二乘不知也。


言或前四種示者。疏主直下消當唱經。文總四句。方
便等意也。第一句。經言。種種方便。既有方便。即是起
[016-0544c]
化身德。八相成道。是也。


言第二句是報身德者。經既言知見。即是報身。四智
菩提即報身種子。斷染證淨道理。唯報身有。


言第三句等者。既言念觀功德。向下所作真如。即是
法身。亦云有為功德。復名法身。論說五法。名法身故。


言第四句是等者。既言種種言詞。即是四辨具足。


言由此三身等者。上來初解四句論文。唯是化相。後
解四句經文。通三身。疏主都斷。由此三身四辨具足。
故能起說。所以智慧門深。此雙會前教理上不知也。
既具前三種。三種方便。種種知見。種種念觀。即是如
今秦經中種種因緣。第四句種種言詞。即是種種譬
喻也上一段文總解四句了


言論復第二巳下等者。以如經巳下四个別句。釋總
四句。今當第一別句。經言。廣演言教乃至離諸著。此
唱經云無數方便。無數之言。巳是解上種種方便。方
便不一。故言種種也。問經家何以將廣演言教等。解
上種種方便。答由有方便故。能廣演言教。實無有二
乘佛。說有二乘教。於一乘道。分別三乘。名種種方便。


言此即第一者。問此廣言教等。一唱經文。是何句攝。
答疏言此即第一等。


言然初以兩番釋上三句巳者。問何名兩番。答明配
經句。為一番。暗配論文。為一番。即成兩番。問對往成
就。是後何名初。答五番之中。論家往成就第一番。下
經家四番。四番之中。初科兩番。後科兩番。今是初兩
[016-0545a]
番。故言初也。


言復以兩番等者。即是第四言詞句中。明配暗配。為
兩番。


言彼論文長等。疏主恐人難解。欲擬解四个別句去。
先依論牒三段五番科。經文一遍。


言此第一初番釋云者。此初字與前初字又別。前云。
初兩番約前三義。與第四義。分初後也。今此初字。解
四个明配經句。疏文皆有初字。對暗配論文。為初也。


言復有義種者。問何名方便。答論解云。示現外道。示
現者指示義。指示外道種種邪過失。如狗逐塊。毀責
邪法。令眾生捨邪法。入佛正法。即是鶖子本事珊闍
耶外道。後入入故。方便也。二者。方便故示現。諸佛正
法種種功德。接引眾生。入佛法中。名方便。此是所釋
經句下解能釋別句經文


言如經云。舍利弗吾從成佛巳來。九个字。秦經將向
總句頭上安著也。梵本經將向別句頭上安著。如經
舍利弗吾從成佛巳來廣演言教巳下是。梵本經云。
於諸著處。令得解脫。秦本經云。令離諸著。所以疏主
和會云。文雖小異。大意亦同。


言釋無數方便者。論解釋句中。廣演言教。無數方便。
有四番解釋。


言方便令入等者。方便之言。於下三處轉。即是未
入法者。令入佛法。未發心眾。教化令發心。入佛法故。
二斷諸疑者。即是巳教佛法。令斷疑。令舍利弗法華
[016-0545b]
會上迴心修行。破新舊二疑也。三疑即斷了。令入增
上勝智。舍利弗等修行。當來成華光名。得無漏勝智
也。四攝法攝取眾生令得解脫者。即是舍利弗將四
攝法。轉化堅滿菩薩。令得解脫。又有說。前云令入諸
善法者。無聞非法器眾生。令入法故。二斷諸疑者。即
聲聞人聞四諦法教斷疑。三令入增上勝智。即是緣
覺十二緣生教。得勝智。對聲聞名增上也。四四攝法。
令菩薩以四攝法。令眾生倣此。後鬘四種重任配。不
及前解也。問言入者。為約佛。為約所化。答約所化。眾
生四種。皆所化生說。不約能化也。


言此六釋中等者。亦有疏言四釋。亦云五釋。皆非。六
釋為正。此上四義。帖前示現外道種種過失及示現
諸佛功德。故成六釋也。一迴邪。是即初示現外道種
種邪法。即是外道執我我。今舉所取能。即是第一時
有教。二入正。即是第二時空教。說諸佛正法種種功
德。三進善。即是方便。令入諸善法故。四破惡。即前斷
疑。五百自入勝智。即前增上勝智也。六令他解脫。即
前四攝法化眾生。又舍利弗本事珊闍耶外道。我本
著邪見。為諸梵志師。住邪也。世尊知我心拔邪執涅
槃。迴邪也。我悉除邪見。於空法得證。名入正。迴心向
大名進善。法華會上斷疑。名被惡。初地巳去。直至當
來成佛。名曰華光。名自入勝智。又令他解脫。轉化堅
滿菩薩。亦得成法輪也。


言以此方便引攝等者。解經中引導眾生。令離諸著。
[016-0545c]
蔣音即及


言著者執本等者。執即是本。本即是著。執與生死為
本。故名執本。又執有二種。一者我執。與煩惱障為本。
亦與分段生死為本。二者法執。與所知障為本。亦變
易生死為本。所以疏言。愛染生死。即是著也。


言論云諸者。解經諸著字也。凡夫觸目對情。皆起執
著。經言諸著。論云彼彼。


言著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


言著地者。九次第定四禪八定并滅盡定。名九。生長
功德之處。故立地名。於此地上而生執著。名著地。


言戒取三昧等者。戒取見取。執此三昧。故名執著。問
其滅盡定。利根那含羅漢緣覺自在菩薩。方得滅定。
因何更有見戒取執著。名為著地耶。答攝云。二說。一
煩惱障中。見戒取不還巳無。所知障中。見戒取不妨
亦有。二者。未入聖位巳前。聞說此滅盡定。起見戒取。
執之修學。實是凡夫有執著。非聖人也。唯此著地。不
通聖人。況許取初解法執無失。說二乘諦執滅定。又
佛呵菩薩。不令入滅定。故妨何法執收。唯大乘義。要
其二為戒取。一執為最勝。二能得清淨。具於二者。方
得名戒取。若有一而不具二。皆名邪見。不同小乘隨
起一个皆成戒取。令此大乘如起最勝。及能得清淨。
菩薩同時五薀。見為先者。則見取攝。戒為先者。則戒
取攝。如諸外道。坐得四禪八定。巳執諸見及所依薀。
同時亦有上地意故。即總取而為戒取故。由此見戒。
[016-0546a]
執八定也。


言九次第定者。問為離八定別有滅定。為即八定耶。
答即於第八地中開。何故開之為二。答漏無漏殊。聖
凡求異故。若爾。此定依有頂非想。開為兩地。無想屬
第四禪。無想外道妄計亦開兩地。難曰。滅定心滅不
滅別。開與不開。外二定一種滅。兩處各開地。答滅定
心雖等。通依諸地故開。無想唯在四。雖復滅心。故合。
然此九定名地者。地者依止義。與諸功德。為依止故。


言著分者。如在家俗人父母。作農業商業工業散業
煞羊等業。事鬼神業。如是執著巳之事業。即子繼父
業。不依餘業。皆名著在家分也。


言著出家者。如出家巳後不修道業。苟求名利觀行
者。但作觀行。析伏煩惱。餘不作如此觀者。皆名為著。
問業著名利。可名著。如覺察煩惱。如何名執著。答雖
覺察煩惱。而於善品。無進趣心。亦名為著。如修不淨。
或作數息。而伏煩惱。即執此定。所學觀行之業。以為
究竟。更不作餘。名之為著。問覺察煩惱。理合名順。何
名執著。答執自觀。是將餘觀行。為非專住。此情名為
執著也。


言著乘等者。著小乘大乘。著分別種種法相道理。乃
至分別佛地。故此人貪分別法相。不肯修行。名為著
也。問法歸分別寧通。答但除執著之意。不言都不分
別。不爾。如來善能分別一切諸法。豈是著心。若爾。八
地巳還菩薩猶法執。當應一切不分別法。或分別法。
[016-0546b]
而有執耶。答此說如來方便。令彼一切眾生離諸執
著。誰言菩薩皆得爾耶。


言此第二句論云等者。此即經家第二別句。釋上第
二總句。總句云。種種知見。別句經云。所以者何。徵上
種種知見。問何名種種知見。答經言。如來方便知見
波羅蜜。皆巳具足。故總句云。種種知見。


言論諸番者。對後暗配。名初也。


言種種知見者。牒所釋經句。


言自身成就至菩薩等者。章敬云。此是論主釋別句
意也。自身解經中。知見波羅蜜多。皆巳具足也。真如
妙理。離言絕相。名不可思議。對能證之心。名為境界。
或真如妙理。名境界。只此境界。即不可思議。通此二
說佛德圓滿證。名為具足。根本智親證不可思議境
界。後得變歎證不可思議境界。


言與聲聞菩薩等者。此解經中方便也。由佛自到彼
岸。成就得知見。後得智中。為聲聞說。故名方便也。令
他悟解。迴心向大。名之為與。亦令菩薩修行。修行得
此佛果。名與知見方便上論生總解了


言到彼岸者勝等者。論主解到彼岸。由佛自身到彼
岸。成就得知見。後得智中為他說。名方便。令舍利弗
亦致岸。故云到彼岸者。勝餘一切諸菩薩故。


言文少不同等者。料簡闕具也。梵本經云舍利弗。秦
經云所以者何。有無不同。梵經知見在前。秦經方便
在前。正倒不同。且梵本經。先由成就得知見。次有後
[016-0546c]
得智。後有方便智。此依本末次第。若秦經在前說方
便。不依次第。梵經云到彼岸。秦經云波羅蜜。唐梵不
同也。秦經言皆具足。論中更加勝餘一切菩薩故。菩
薩證十真如。不得具足。如來方便亦具足。知見亦具
足。波羅蜜亦具足。故云皆巳具足。故名勝。勝餘菩薩
也。


言知見者。真俗者根本證真。後得智達俗解知見了


言方便者此等者。後得智上作用。八相成道。故名方
便。方便善巧者。將所成就知見。與諸眾生說。還令眾
生成就知見。名方便。


言由自成就等者。問何故如來知見亦具足。方便亦
具足。答疏言由自成就等。此舉理取智。意言先由成
就不可思議境界。境界即是涅槃。次成就知見。後起
方便。是此意也。先由身自成就不可思議境界。此境
界即是圓滿真如。塵沙萬德為境。能牽牛能緣心。故
具知見。根本智名知。後得智名見。此二智作用。與聲
聞菩薩等說。故名方便上舉理取智了


言波羅蜜等者。舉智取理。此解意先成就得知見。次
證不可思議境界。後以方便。為他人說。他人亦到彼
岸。故名方便。波羅蜜者。到彼岸義也。舊闕多字。唐三
藏加多字。波羅。此云彼岸也。蜜多。此云到。若順西方
語云。彼岸到。今依三藏云。名到彼岸。金云。蜜多。離也
到也。此有三對。一離有相此岸。到無相彼岸。二離生
死此岸。到涅槃彼岸。三離六弊此岸。六度彼岸。言六
[016-0547a]
弊者。一慳貪。二毀禁。三嗔恚。四懈怠。五散亂。六愚癡。
如次六度所治病也。今經取涅槃。為彼岸也。然二乘
等。即無波羅蜜多。故有頌云。麟角喻無有六波羅蜜
多。唯我最勝尊。具足到彼岸。


言明佛等者。先舉智也。問何故相違。答有二意。一者。
欲顯佛所得法不過性相。二者。亦顯證無前後。如是
日照空中。闇暗盡明。佛成就理智二法。即是自利也。


言由具方便二智等。明佛利他行也。


言故能以此等者。准疏意。即是如來自性成就知見
性相。令彼聲聞等。還如世尊。成就得不可思議境界。
而能具足知見方便。名與聲聞菩薩也。


言此第三句者。天親菩薩將第三別句。釋上總句種
種念觀。問何名念觀。答下別句十三門功德。是念觀
所攝。合之則種種念觀。開之則十三門功德也。秦本
只有八門也。初番者。對後暗配。名初也。復種種念觀。
牒總句經文。


言經舍利弗如來知見至具足故者。引別句經也。具
足言之。言遍下十三門功德。


言文意大同等者。梵本經念觀功德有十三門。秦經
有八門。闕五。即無不共法根力三十七菩提分及三
摩拔提五門也。


言廣者。初解總句。問何名總句。答言總者。只於當句
中就總。不望他方便知見言詞總。今總就念觀之中
如來知見。是體。廣大深遠。是用。合此知見體用。名總
[016-0547b]
也。十三門功德。是別句。問何以知見體用是總句耶。
答以彼知見廣大深遠故。是總句。此知見向上廣大
深遠。遍在十三門功德中。一一向上。皆有廣大深遠
義。開之則十三門。合之則是一箇知見為體也。如來
知見亦廣大深遠。無量亦廣大深遠。無礙亦廣大深
遠。乃至三摩䟦提亦廣大深遠。此是秦經八門功德。
辨總別也。廣者無邊。所證理既無邊。能證智慧亦無
邊也。根本智證盡一切理。名無邊。後得智達盡一切
事。名無邊也。


言大者無上者。出過三界。體是無漏。故名無上。然佛
功德。即十地菩薩二乘人不能過者。


言深者難測者。唯佛能知。菩薩二乘不知。故名難測。


言遠者時長者。二解。一云。三大劫來修習得。名遠。二
者。窮未來際。不增減故。名遠。摩訶般若內照法身理。
解脫道巳去。窮未來際。故名遠。


言此上乃是等者。即是根本後智也。


言又此諸德等者。問十三門功德中。有是智慧性者。
不以慧為體。於中禪定等諸法。如何亦以智慧為體。
答疏言又此諸德等。即諸功德亦二智眷屬為體。如
無量無礙等。皆通心心所。是智慧之眷屬也。禪定與
智眷屬。三昧皆定。皆智慧眷屬。亦名知見也上諸德總句了


言依此經文無量者。即論牒經無障也。有解牒論。梵
本經剩無障。脫却無量。秦經有無量。闕無障。此解不
然。疏為也。無障即是經中無量也。法若有障。不名無
[016-0547c]
量。法既無鄣。故無量也。


言謂三十七菩提分者。問既說三十七菩提分。何故
別說五根五力耶。答由入道勝故。生長功德。勝故別
說也。


言三摩䟦提謂九等至等者。二說。一云。在定位之心。
安和平和平等。名之為等。此由定力。令身心至此平
等之位。名為等至。二云。等謂平等。惛沉掉舉名不平
等。由前加行。折伏却惛沉掉舉。平等持心。而至於定
位。名等。等即至也。初釋以定為緣。令心安和也。後釋
由前加行為緣。念心安和也。此之一種。秦經亦無十
三門中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唯佛即有。故不道菩
薩聲聞也。四無礙解通菩薩。餘者三乘共。即四禪八
定。兼通外道也。


言體即明記等者。意言如來得大總持故。此十三門
功德。明記不忘。故名種種念觀。觀即慧故。非此十三
門皆以觀為體也。八門中念觀兩法偏勝故。舉念明
記勝。觀是慧。慧簡擇勝。正合取慧。不合取念。慧同時
故雙取也。


言一列名者。問如何名四種無量。答疏言謂慈無量
等。此四無量。亦名四等心。亦名四梵住。攝引雜集云。
四無量具五緣。一以靜慮為依止。二者。有情為所依。
三拔苦與樂為行相。四定慧為自性。五心心所法為
助伴也。若空言四無量。通三乘人。若言大慈。大悲大
喜大捨。唯佛有故。謂慈無量。外道凡夫不妨有慈悲。
[016-0548a]
若喚作無量。即不得。謂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


言釋名等者。亦名四等心。緣一切有情。平等起故。亦
名四梵住。由行此四。當感無量大梵福故。一緣無量
境。攝云。菩薩藏經云。諸菩薩為菩提故。盡眾生界。慈
心遍滿。盡虗空界。是眾生界量。無所不遍。菩薩大悲
亦復如是。緣無量有情為意。故名無量。不同凡夫但
緣妻子眷屬方起。二乘唯依欲界起。如來大悲遍三
界起。故名無量。菩薩緣欲界四趣。但拔苦苦。不能拔
地獄地獄壞行二苦。今說如來遍緣三界。拔彼三苦。


言二起無量行解等者。行解不一。故名無量。所緣既
無量。能緣行解亦廣大。此約見分。緣所緣相分。境既
無量。其能緣見分行解。亦名無量。如外道六行伏惑
時。決於有情不為損惱。修上定時。亦有四無量。二乘
等亦有。但是假相菩薩通假實。但緣四趣有苦眾生。
起此四。故除天起。不能救壞行苦。名小四無量。如來
所作。是實通拔三界三苦。名大慈等四。


言三感無量果小者。有近果遠果。由行此四等心。近
果。即四禪梵王。初將四天下六欲天福集一處著。始
底一箇初禪梵王福。遠果。即成佛也。有漏心修四無
量。感四禪梵王果。無漏心修四無量。感無漏梵王果。
即如來身。即遠果之。問凡夫生上界。要須習定。今但
修四無量。如何得生。答嗔恚煩惱不生上界。慈悲既
是無嗔。何妨得生緣。憐兒故投水而死。生於梵天。女
人憐子。即是無嗔。心無果緣。即是捨定無嗔。有定得
[016-0548b]
生梵天。以母有真拔子之心。是悲心故。得生上。名盛
果無量。問其梵福分限如何。答菩薩藏經云。譬如三
千大千世界。下至金輪。上至四禪。水滿其中。取一牛
毛。竪分三分。取其一分。遍涅水中。以手拭乾。還放水
中。沾此水盡。梵福方盡。


言法界有情總為三類等者。金云。若約界地論。可為
四類。一無苦無樂。謂第四禪巳上并四空處。二有苦
無樂。謂地獄全。鬼畜一分。三有樂無苦。謂下三禪。四
亦苦亦樂。謂欲界人天及鬼畜一分。鬼即至五岳禹王
等。祀者畜生龍鳳象馬。亦有一分受樂者。又化度各
為四句料簡。一先樂後苦。如世人飛鷹走狗自樂巳
身。不知巳後地獄受苦。二先苦後樂。如今苦心持戒。
及內財外財施人。命終之後。生天淨土是。三先樂後
樂。如出家人離煩惱。名先樂。後成佛名後樂。四先苦
後苦。如外道鞭㭬臥蕀。後入地獄。然疏言三類者。總
相言。俱句即攝在苦樂中。亦無違也。然依此三類。眾
生中有七類人。依此人境向上行慈悲喜捨。問云何
七類。答且親有三品。一父母師長為上親。二兄弟伯
叔為中親。三朋友眷屬為下親。四非怨非親中容人。
怨有三品。五下怨。煞朋友眷屬。六中怨。煞兄弟伯叔。
七上怨。煞父母師長。於此七類人上。從淺至深修。事
須先修慈無量。慈無量以與樂。為行相。且樂有二種。
一有漏。二無漏。有漏樂有三品。人中四洲菩薩六欲
天為下品。初二靜慮為中品。第三靜慮為上品。又無
[016-0548c]
漏樂亦有三品。聲聞中聖有學無學為下品。辟支迦
為中品。菩薩佛為上品。有漏無漏不同。總相作三品。
配上樂如一貫金錢。中樂如五百銀錢。下樂如一百
銅錢。且第一上親是父母與上樂。如與一貫金錢。中
親是兄弟與中樂。如與五百銀錢。朋友遠親與下樂。
如與一百銅錢。此第一未是修行。作觀行人方法次
第。二方是觀行人。調練身心。如先於上品親與上樂。
此為最下修慈。次於中品與上。乃至上親與下樂。上
怨與上樂。有十九句。至此方名成就。其相云何。先上
親與上樂。中親與中樂。下親與下樂。三於中親與上
樂。下親與中樂。中容與下樂。三於下親與上樂。中容
與中樂。下怨與下樂。三於中容與上樂。下怨與中樂。
中怨與下樂。三於下怨與上樂。中怨與中樂。上怨與
下樂。三於中怨與上樂。上怨與中樂。上親與下樂。三
後於上怨與上樂。方是親行成就。由佛因中作此觀
行。果中任運怨親平等。見怨家如赤子也。


言一與苦樂者。總意說不獨指一方也。一世間有一
般人。衣食用得足。名無苦。更覔富貴不得。名無樂。非
是總無三苦八苦。二無枷棒臨身。名無苦。有生住異
滅還流。名無樂。此一類人無苦故。不旨造善。無樂故
又不肯造惡。事須苦逼身方乃造善樂。及身方能造
惡。此一類人苦樂總無也。佛若遇此一般眾生。事須
無倒與樂。問何名無倒與樂。答一為名分心與樂名
倒。離名利心名無倒。二有漏名倒。與無漏名無倒也。
[016-0549a]
意取無漏樂為政。此一類人無苦無樂。若更與世間
示與癡相應。不可救得。故無倒與樂。設是有漏。亦名
無倒。如言一乘。通有漏故。若與人天愛染。名為有倒
也。所以疏言無倒與樂名慈也。


言無嗔為體者。問何故辨相中出體。答此慈無量不
離。以無嗔為體。亦便以無嗔為行相。行慈之人。三業
不現嗔之相故。


言有苦者拔苦者。菩薩悲心。見諸眾生受於苦惱。心
生惻愴。而拔濟之。故為悲。釋名也。苦亦有三品。地獄
苦為上。餓鬼畜生苦為中。人天苦為下。路行相同前。
一上親拔上品苦。中親拔中品苦。下親拔下品苦。二
中親拔上品苦。下親拔中品苦。中容拔下品苦。三下
親拔上品苦。中親拔中品苦。下怨拔下品苦。四中容
拔上品苦。下怨拔中品苦。中怨拔下品苦。乃至上怨
拔上品苦。名悲無量。觀行方成也。即以善十一中不
害。為體也。


言三有樂者助喜等者。一上親助上品喜。中親助中
品喜。下親助下品喜。二中親助上品喜。下親助中品
喜。中容助下品喜。乃至上怨助上品喜。無量觀行成
就菩薩。見眾生有榮樂事。心歡喜。不生嫉妬。助彼慶
悅。故名喜也。


言不嫉妬善根者。侚自名利。不耐他榮。今既反彼。助
彼令憙。名為不嫉。不嫉即無嗔分也。問憙無量。何故
不以無嗔為體。取不嫉善根為體也。答今此疏主從
[016-0549b]
根本立名。先由不嫉眾生。有榮樂事。所以助憙。故以
不嫉善根為體。


言復於無苦無樂等者。捨行相也。此一類人衣食自
充。無苦懃求。方[月*曼]無樂。心不了因果。見善不煞。又亦
不嗔。名之為癡相。佛菩薩等開決令修行進善。令離
癡也。


言於有苦者。見苦惱貧窮下賤。無手無足。兼無眼目。
而來乞者。必起嗔心。今者菩薩若見有苦眾生而來
乞者。不生瞋心。繫念彼苦故。又有眾生身上有苦。怨
天非人。菩薩聲離也。


言於有樂者等者。不了世間錢財。是妄計為實有。生
貪著故。令離故也。


言平等欲令等者。辨捨行相也。欲令離諸惡故。明捨
功能也。菩薩見諸眾生有憙樂事。於上不生貪愛。於
三種境上。不起貪瞋癡。三心總平等故。名捨。所以無
貪瞋癡精進四法為體。問此等四心。為實為假。若假
與樂拔苦。乃成虗設。若實者。世間如何有苦。可得佛
常起故。答二說。一假想心中。作如是觀。為前方便。引
後實觀。即能拔苦與樂等。二者。此但是佛菩薩。起此
四無量心。為善友緣。與諸眾生為緣故。過去諸佛。數
如河沙。皆是巳拔苦者。眾生因力。佛方為緣故。如天
雨故。只為眾生。法爾無量故。有苦可得。亦約根未熟
者故。非是如來四心虗說也。


言善捨為體者。出體簡法也。引唯善十一中行捨。謂
[016-0549c]
進三根。令心平等。無功用住為性。疏政作捨。意簡受
也。


言出體性者。合以等者。前來解喜。以不嫉善根為體
者。但是疏約根本立名。先由不嫉眾生有榮樂事。所
以助喜。故以不嫉善根為體。此是疏主直顯解義也。
若依論家。喜以無嗔為體。唯識云。云何名無嗔。於苦
苦具無嗔為性。對治嗔恚。云何行捨。令心平等正直
無功用住為性。對治掉舉。靜住為業。云何不害。於諸
有情。不為損惱。無嗔為性。能對治害。悲愍為業。問不
害是假為悲體。百法之中。別開數。不嫉是假。為喜體。
善法之中。何不立。答唯識云。謂顯慈悲此二勝故。故
離嗔立不害。不嫉不爾。問亦應謂顯喜捨離無嗔外
立不嫉。答論云。利益有情。此二勝故。


言此各有三等者。種類差別。初修觀行之人未能離
得我我所心。所以緣眾生時。當情見有有情。圓首方
足。張三李四。而能救拔。二者。法緣者。法緣雖除。我執
法執乃存。行拔苦與樂時。當情不見眾生。唯作三科
法想。而為利益拔濟也。


言三無緣者。既遣二執。復於諸法離分別。作真如想。
由前除却法執。心緣眾生不作眾生想。不作法想。當
情唯作真如想。潞云。離分別緣。名無緣。內冥真境。不
緣有情。乘國中大願。任運能度。名曰無緣。晢法師問。
既緣真如。真如上無苦。如何拔苦。名無緣悲。答拔苦
之時。不是拔真如上苦。真如向上。其實無苦。元來拔
[016-0550a]
眾生身上苦。當拔苦時。不緣眾生。唯緣真如。任運能
拔苦與樂。名無緣慈。問既實拔苦與樂。何名無緣。答
二說。一真如上。離言絕相。體是離緣法。故名無緣。二
者。不緣故無緣。拔苦與樂時。唯緣真如。不緣眾生。任
運能拔眾生苦故。故名無緣。由佛因中三大劫行四
無量觀。觀三事體空。今日觀行純熟。更不加功用行。
眾生熾燃離苦。解脫得樂。如陶家輪。陶家輪初時轉。
齊轉三匝五匝。却住去。漸漸輪齊清去。一迴拔轉。轉
得三十五十匝。若准疏中意。直是緣眾生。作真如想。
而救拔苦。問何名無緣。答云。離分別心。作真如想。涅
槃經說。五百釋女被挑其眼。受種種苦。即稱南無佛。
三度念之。佛力風吹藥。填其眼目。平復如故。佛言我
不與他治。當知即是無緣慈善根力也。


言或法無量等者。此第二解。疏主意。法謂十二分教。
修慈之者。欲令眾生。因緣十二分教。慈從教法起。故
喚教法。作法緣慈。或先因緣教。而後起慈。名法緣慈。
此經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又云。今此三界皆是我
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而今此處。多諸患難。唯我一
人。能為救護。由聞此教。故起悲心。乃至喜捨亦爾。


言此三之中等者。凡聖差別也。外道亦能行慈。樣危
救弱。作有情想。我見未忘。故當情見有怨親自家妻
子男女。


言次共二乘者。二乘巳離我執。當情法執未忘。故救
拔眾生之時。作三科法想。名法緣。
[016-0550b]


言後唯菩薩者。菩薩悟二空。法亦想無也。不見有情
及法。但作真如想。三事體空。故後得通前。前不兼後。


言初三安樂等者。利樂差別也。慈無量。悲無量。喜無
量。但拔令離苦。無樂者與樂。有樂助喜。此名三安樂。
現在因中。便得安樂。第四捨無量。欲令離諸惡。故離
貪嗔癡。但名利益。未必安樂。問若然者違他無性。攝
論云何四皆安樂。答彼論云。四皆安樂者。約捨無量
當來所感安樂果說。此間疏中。言捨唯是利益。約現
在法上說也。又有是利益。而非安樂。有是安樂。亦是
利益。論約俱句。疏主偏說。亦不相違。初通外道。外道
度眾生。唯得生天有漏樂果。二云二乘。二乘自利。小
果麤淺。後通菩薩。如來即觀空觀有。拔令出世證真
如故。熾然度生。都無彼我。三事體空。有殊勝功德之
利益也。


言感果可知者。果報差別也。有二。一總。二別。總果有
二。一遠。二近。近成梵福。為大梵王。菩薩藏經說。譬如
灾下至金輪。上至梵世。滿中皆水。遍三千界。假使有
人。以一牛毛。竪分三分。但取其一遍涅水巳。而復擎
出。以手拭乾。乾巳復涅。大千界中水可治盡。無量心
功德無盡。遠則感如來果。二別果。別果中此四無量。
若凡夫有漏心中。以煩惱資四無量。感人天果。若以
四無量心。資於煩惱。感地獄三塗果。凡夫慈悲。勸人
食肉飲酒等。是四無量。資煩惱也。若二乘人。四無量
心。資所知障。感變易生死。起慈悲心。救度眾生。誓求
[016-0550c]
菩提。執有情可度。菩提可求。即是所知障。由因此障。
而起慈悲故。受變易果也。若菩薩以四無量心資真
如。當得法身。以真如資四無量心。當得報身。並是能
感菩提涅槃二轉依異也。


言與大慈大悲等者。五勝劣差別也。此中有四差別。
一救濟假實。二依身因果。三所緣寬狹。四體性多少。
然慈悲喜捨。三乘共有。大慈悲等四。唯佛獨有。問四
無量慈悲喜捨。與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何別。答無性
攝論云。大悲者有五義。一福德資粮圓證故。二解脫
苦為行相故。三三界有情為所緣故。四於有情心
平等故。五決定無有勝此者故。又有說五義大。一資
粮大。六度萬行所成辦故。二行相大。三界有情平等
悲愍故。三所緣大。緣三界有情故。四平等大。即前七
品修怨親平等。五上品大。求大菩提。利樂有情故。更
無餘悲。能濟此者。又有頌云。大悲唯俗智。資粮行相
境。平等上品故。異悲由八因。俱舍有八因。與彼差別。
八因者。一自性異。大悲無嗔無癡自性異故。悲唯無
嗔。二行相異。大悲普緣。三苦為境。悲唯緣苦苦。三所
緣異。大悲普緣三界。悲唯緣欲界。四依地異。大悲唯
第四禪。悲通依餘地起。五依身異。大悲唯依佛身。非
通凡夫聖人。六證得異。大悲離有頂。悲離欲界。七救
濟異。大悲救有情。皆成實。悲但起假想。希望不實。八
哀愍異。大悲平等哀愍。悲即不爾。有不平等。


言彼唯實者。大慈大悲。實能拔苦。於一切處。能漏救
[016-0551a]
故。名實。若凡夫雖起四心。而心不稱。以少能拔苦與
樂。若極重處。如王法刑戮及諸病苦。而不能救。故名
假。若初地巳上菩薩。實有慈悲。垂形六道。拔苦與樂。
名實。此即八中第七救濟異也。


言唯佛等者。其四無量通凡聖起。若大悲等四。唯佛
能起。即第五依身異。


言依三界者。若大悲等四。通三界起。如乘等。依四無
量。多分唯緣欲有情起。即是第三所緣異。


言菩薩無癡俱者。四無量菩薩無癡俱。悲大也。由大
悲。無嗔癡攝。故自性不可俱也。即八中第一自性異。


言通假實等者。對上唯實等顯之。大悲以無癡為性。
唯識云。彼無癡以慧為性。大悲五力慧力攝。故知大
悲無癡為性。


言列名一法等者。四無礙解。因中分得。佛果滿足。解
者智也。菩薩後得智。於此法義詞辨四種境上。通達
無有權滯。名為四無礙解也。亦名四無滯智。初二從
境立名。後二從心立名也。


言法謂能詮者。法無礙解。法謂教法。能詮教總持自
在。於一名句字中。現一切名句字。故以名句文為體。
疏作教字。為正。有本作聲字。非也。尋常出教體。假實
合說。聲名句文為體。今對法無礙智所緣境。唯取假
法。不取聲。聲是詞無礙中攝。此法無礙智。不緣聲也。


言義謂所詮等者。義無礙解。即真俗諦。俗諦之理。所
謂有漏。真諦之理。所謂無漏。其中有有為無為。對能
[016-0551b]
詮教。總名義也。一切法但是所詮。皆名義也。俱舍云。
緣所詮義。名義無礙解也。


言詞謂等者。詞無礙解。謂諸方言音。如來悉知。於一
音聲中。現一切音聲。後得智一一皆能了達。名詞無
礙解也。


言辨才謂等者。辨才無礙解也。辨中謂七辨之中應
根巧說法。故是發語。即所起四辨。名辨才。若言無礙
解。約能起之智上。方無所拘礙。若言辨才。即約所起
四辨七辨。由能觀後得智起。此四七辨無有權滯。智
能起智。就所起立名。名辨才也。


言有多差別者。如決釋菩薩地說及十地論。總說此
四無礙解。初地分得。九地相續。佛位圓滿。菩薩入九
地時。得此無礙解。唯識第九云。九地菩薩成就微妙
四無礙。能遍十方。善說法故。即是此地菩薩所化眾
生數如雲雨。能令爾許所化眾生。一時發問。菩薩一
時俱斷眾疑。是也。能任運說法。名善慧地。問四無礙
解。依何界地得。答法苑云。四無礙解。皆依第四靜慮。
准此。唯依佛說。若通因位說法。一種通二地。五地初
禪有尋伺發語言故。二禪巳上借尋伺發語言故。亦
得名有也。辨才無礙解亦是聲。同詞無礙也。


言義無礙解者。若真如名義。約緣而說。唯第四禪。若
所證理名義。即通一切地。何法不是所詮故也。第八
地菩薩自利行任運精修。若於利他行。功用猶劣。說
法之時。假乎尋伺。第九第十地菩薩。發語言語說法。
[016-0551c]
依正思惟。又不假尋伺。


言出體者。此四等者。何故多取無漏後得智為體。若
疏言非證真如故。問總合是後得智。如何言多以。答
次下疏言義無礙亦通正智。以真如理。亦通正智。緣。
故言多以。三全一少分。是後得智為體。一少分。是根
本正智為體。名多。


言初地分得九地任運等者。問九地菩薩離障圓成。
與佛果四智菩提圓滿何別。答言九地離障圓成者。
初八地說。非對佛位也。問無礙解與辨才何別。答自
悟邊名解。利他邊名辨。問佛菩薩何別。答七地巳前。
依初定。有尋伺。起語言。八地巳上。依第四禪。無礙伺
也。


言處非處。處非處所知之境。智力是能知之智。


言自業智力者。瑜伽等文。唯舉其因。不談其果。名自
業力。


言異熟者。般若經中因果雙舉。業者因也。果熟果
也。


言靜慮解脫者。金云。定有四種。一順退定。謂未淨定。
二順住定。謂淨淨定。三順勝進定。謂忻上定。四順決
擇定。謂將入見道。餘力准知。世尊於此十種境上。善
能了知。故名智力。


言總名力等者。如來身上二種。一身力中最強。是那
羅延力。佛身節節之中。皆有那羅延力。俱舍說。那羅
延節節皆然。象等七十增此觸處為性。凡象香象摩
[016-0552a]
諾健那鉢羅蜜健提伐浪迦遮恕羅那羅延。今不說
身力。但智力不被他人屈伏。故名力也。世間人力雖
能摧他人。還被他人屈伏。曹併雖然壯。還被管萬迪
撲。法中論。約於菩薩時。金剛喻定斷極微細礙著等
障。至解脫道中。頓得此十力。後起定。唯如來有。二乘
無故。小乘唯云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大悲。名不共
法也。菩薩名近。十力亦未得。唯佛有得也。然力有二
種。一身力。二心力。今取心力。心力即智。如來具二能。
名能摧怨歒。約所破得名。不可屈伏。約能破立名。所
破四魔。能破即談力自體。


言與一切種利樂等者。解經意也。一切種後得智也。
有二義。名一切種。一切如來後得智。是一能知一切
法。約功能。名一切種也。二云。所緣境上。萬類差別。種
類眾多。從境立名。一切種。即是後得智上。利他作用
功能。慧是體。功能是用。用與體相應。他性相應。非自
性也。


言畢竟勝伏等者。引論文也。畢竟者。即究竟也。糅云。
簡外道。外道雖暫能伏他。不能長時。有萎歇故。不得
畢竟。不名力也。如慶喜。被六萬億魔嬈。被如來勅文
殊以呪力取之也。即是不能長時伏也。今如來伏一
切天魔等。但利益他。無勝負心。能長時畢伏。問如何
如來有怨。答魔自於如來起怨。非如來有怨也。勝伏
者。不可屈伏義。伏者。能摧怨歒義也。故以威勢等。疏
主解也。
[016-0552b]


言對法云等者。緣菩薩藏經顯揭。與瑜伽文同。此前
一處引對法文。別所以再引也。善記問論者。有人徵
問。所問之論。名問論。如來言解釋。名善記。記者。分別
解釋義。即四記。四記唯約分段生死上說。且善降即
難摧。善記即難屈。所問有四。一者一向記。如有問言。
生者皆有死耶。三寶是良福耶。此義決定。一向記言。
生者皆死。三寶真良福田。二分別記。如有問。死以更
生耶。引不。則須分別。有煩惱者。死巳更生。無煩惱者。
更不復生。凡夫有學有煩惱因緣即生。如無學等。無
此因緣。即不生。若凡夫外道不善了達。作生死問。應
如是答。三反詰記。如有問言。人勝耶劣耶。則須返詰。
汝對於何。若對天人。即為劣。若對於畜。人則為勝。十
地菩薩相望亦爾。四默置記者。如有問言。龜毛為青
黃為赤白。兔角為曲為直。即須默置記。默然莫對。龜
毛本無。何得論其青黃赤白。若答者。應長戲論。終無
有盡。故言善降等。


言力用不同者。即是智體是一。所對不同。隨分十種。
帶數釋也。辨云。十即是力。持業帶數二釋也。


言因果相當等者。路云。處是道理義。非處是非道理
義。因感善果。是因果相當。是道理義。名處也。若如外
道。說持齋得飢餓報。此即因果不相當。非道理義故。
名為非處。又云。處者因義。即是惡因。與惡果為因。名
因果相當也。若因果不相當。名非處。外道有三。一無
因。謂自然而生。即烏不染而自黑。獸不畵而自班。二
[016-0552c]
惡因。簡要云。外道計苦因生樂果。樂因生苦果。世尊
責云。愚癡外道。豈有放逸受樂。而招樂果耶。三不平
等因者。一因感多果。如大自在天。能生一切。佛法責
之。如何一因之上。能生多果。故名不平等。


言瑜伽云淨不等者。淨因感淨果。染因感染果。非不
平。意道平等善惡二因。感善惡二果。不同外道煞牛
祠天。行不善因。望得生天善果。皆是因果不相當。即
是不平等。


言如實轉因者。疏主解也。有疏云。如轉變因者。攝云。
筆誤也。淄州云。近檢論文。如轉變。為正。大論三十九
云。非不平等。如實轉因者。遠離一切增上慢。智說名
如實。不同外道冥性為因。是不實。佛法依處道理。名
如實轉因。如者稱順義。實者真實轉起也。此因與當
來為如實生起之因。名如實轉因也。


言處者建立等者。問何名為處。答三義解處。疏言建
立義。二依義。三起義。


言能建立果者。解前建立義。


言為依能起等者。為依兩字。解前依義。起字解前起
義也。問何名處義。答處者建立義也。為因能建立果。
果為所建立。故名為處。二者依義。因為所依。果為能
依。名言種子生五薀現行。名依所也。善惡因招無記
果名處。三處者起義。因能起果。果為所起。故名為處
也。


言不平等因與上者。佛法善因感善果。外道善因感
[016-0553a]
惡果。一陪相達。今瑜伽說。處者因義。破外道不平等
因。無性論云。處者所以義。有所容受義。若無所以。若
無容受。說名非處。雙破無因惡因。合斯二論。義方周
上解處非處了


言於此二種等者。解智義。即處非處。名二種也。一切
智者。問此明後得智。何故引根本智。答智是能知。汎
解一切智是根本智。一切種智是後得智。今此四種
並是後得。後得智體唯是一。以作用不同。故說為四。
簡要云。即得後智也。不同尋常解根本智名一切也。
此中說後得智名一切者。能遍知一切法。緣一切境。
故名一切。一切者。章敬云。有四義。一者。緣一切界。二
者。緣一切事。三者。緣一切品。四者。緣一切時。於此四
境。無礙而轉。名一切智。一切界中有二。一器。二有情。
一切事中有二種差別。一者有為。二者無為。一切品
中有五種。一自相差別。二共相差別。三因果差別。四
界趣差別。五三性差別。時有三時。一過去。二未來。三
現在。即於如是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如實
而知。故名一切智也。


言無滯智者。暫時依意。遍於一切。無礙速疾。名無滯
智也。簡要云。不被外道問難屈辱故。


言清淨智者。一切煩惱及智氣畢竟永斷。故清智。二
乘世俗是有漏。不名清淨。今佛智世俗是無漏無愛
恚。名為清淨。


言離增上慢等者。不同外道未得謂得。佛證得福智
[016-0553b]
圓滿。具一切智。名離增上慢。離少得謂多得也。


言力義如前者。前十智是體。此四个智。是向上義。如
來以此後得三智。能知前二。處非處名智力。


言各自所作等者。自業智力於自所作。自受果報。如
實了知。及布施福移轉。不作而得。言施福移轉者。諸
外道言。今生布施。來生受貧窮果。今生竊盜。來世富
貴果。持齋餓鬼果。煞馬祠天。感生天長命果。乃至行
苦因得樂果。行樂因得苦報。如有人禮菩提樹及以
布施。有人不去。即用金錢買取不得。種種爭論。今說
業力。降伏此等垢。知諸業自受。問佛法之中。子孫設
齋為亡人。豈非此人造福他人受果。答地獄中有白
幡現。亦事須得亡人自發心始得。若不如此。十方世
界菩薩修行無限。个个總願。願一切眾生。總如我身
一切成佛。若許他人造業此人受。即事凡夫。總合成
佛了。我輩凡夫既不免生死。故須自作自受。故言各
自所作也。


言三世者。過去未來現在。三業者。或福業非福業不
動業。或即順現順生順後業。業能順果。果是所順果。
業是能順名自業。業有三。一非福。三塗。二福業。四洲
六欲天。三不動業。色無色。非福三品。上品地獄。中品
餓鬼。下品畜生。福業二品。下品四洲。上品六欲天。不
動二品。下品色界。上品無色界。或身業語業意業。或
順現受業。現世造業。現世受報。名順現受。或第一生
造業。第二生受。名順生受。今生或造業。第三生巳去
[016-0553c]
受。名順後。若不定業者。有三種。有時定報不定。時不
定報。俱不定。如來後得智。一一皆知。眾生身中。自作
業自受報。從因為名。名自業智力也。


言於此善惡業異熟等者。章敬云。指般若經業異熟
智力。因果雙舉也。問此自作業。自受果。與處非處何
別。答前處非處。遮他無因惡因及不平等因。無自然
樂因得樂。如數證計冥性。梵王帝釋等。此業異熟。約
自作還自受也。問前後二解憑何教說。答曰。若作集
論等。但能招彼順現受等三業。名為自業。若依般若
經。名業異熟智力。前能知業。此據能知業所感果。故
別也。


言亦名業異熟智者。業異熟屬眾生。智力屬佛也。


言四靜慮解脫等者。由定寂靜。能審慮故。慮體是慧。
定有靜用。能生慧慮。故名靜慮。有四解。一奢摩他。云
等持。通定散。但專注不散者。皆此攝也。惛沉掉舉。是
不平等。由所加行。折伏惛沉掉舉。平等持心。於一境
轉。名等持也。二等至。簡要云。三摩䟦提。此云等至。通
有心無心。唯定非散。此有二。一在定位之心。安和適
悅。名之為等。此由前定力。引彼身心。至此安和平等
之位。名為至。二解云。等謂平等。惛沉掉舉。名不平等。
由前加行。折却惛沉掉舉品。此加行之心。便是平等
品。此心等引。至安和分位。等能引至。此名為等至也。


言此等諸定通滿等者。有漏定通雜染清淨。無漏定
唯清淨。若但言染。唯愛味。不通淨定。若言雜染。即通
[016-0554a]
有漏淨定。兼愛味定也。若細分別。染中有二。一障礙
雜染。為求靜慮加行時。無方便故。及諸蓋間雜生故。
二自地雜染。雖離下染欲得上定。仍為自地纏隨眠
縛。不得清淨。有四番。二淨二染。二淨者。一善方便。二
善清淨。二染者。一離現纏。二離隨眠。故成四。此一節
疏文。會般若經中智與瑜伽論名自不同。意說如來
於此諸定差別。佛皆能知也。


言根者信等者。根勝劣智力也。根者生長義。故說名
根。根即信進念定慧五根也。簡要云。此顯信等五根
有上下勝劣。上者名勝。下者名劣。佛於勝劣二根中。
皆能知故。名根勝智力也。然此五根道漏無漏。有上
中耎。菩薩五根為上。緣覺五根為中。聲聞五根名下。
中下二根合處說。名劣。上者獨勝。即菩薩也。此上三
乘通論勝劣二品也。疏中意。三乘各各有自耎中上。
耎者劣即下也。初聞教名耎。次修行行名中。後成熟
果上。此解總非正也。但是一人身中。有信等五根。便
自然有上者。有中者。有下者。中下名劣。上品名勝也。


言若從他等者。問一種是信等五根。如何則有上中
下差別。答疏云若從等。若論根勝劣智。文巳結了。即
合屬他後文。若准疏勢。屬根勝劣智力。為正。雖前結
了。但是結標文。此段疏結釋文。若從他以為其先者。
名隨信行人。是鈍根是劣。身中有三乘種姓。不能覺。
事須假他人教示方生信心。信從他人起。名隨信行
中等。或觀諸法。以為先者。即是隨法行人。利根人也。
[016-0554b]
先觀察而自起信心。不假善知識。名利根人。問此中
為但取信等五根。兼通餘根耶。答攝云。此約入見道。
且說信等五根。若通說生死。可兼二十二根。信等五
根體是善故。名別有體。簡前八根。唯是無記。意與五
受。通三性簡。三無漏體同一慧故。故於二十二根。唯
說爾許。非不知餘。


言愛樂勝解等者。種種勝解智力也。相國云。於三乘
處。各隨自情愛勝解。忻慕修學。名種種信解。心勝於
境。名之為勝。印持決定。名之為解。印持三寶。是良福
田。愛三乘行。取三乘果。名為愛樂。先由勝解。印證前
境。決定是因。不可引轉。是果如來能知。名智力。眾生
三乘五性勝不一。總名種種勝解智力也。或樂於善。
或樂不善等。佛悉能知也。


言若廣建立等者。種種界智力也。意言有情有種種
性。或一乘。或五乘。或通三性。善惡無記種子。乃至八
萬四千行。如來皆能了知也。建立者。施設義。種種界
者。界是因義。亦是性義。即是三乘五乘種子也。


言或四乘者。三乘外加不定乘。五乘者。四乘外加人
天乘。即無性人也。此約五乘種子。瑜伽說四種界。一
本性住種性界。二習所成界。三可對治界。染種子無
漏智對治。四不可對治界。即無種人身中。法爾種子
無漏智對治也。


言或貪嗔等者。有唯貪增。有唯嗔增。有唯癡增。有三
俱者。故名等分。
[016-0554c]


言乃至有情八十千等者。辨云。此據全數。故俱舍云。
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亦同詩三百。亦是舉全數。
理實八十四行也。詩三百五篇也。維摩經云。八萬四
千諸塵勞門也。種性不一。名為種性。種性者界也。知
諸眾生。多貪種性。多嗔種性。乃至多癡八萬四千病
行種性。佛智一一皆知。名種種界智力也。


言若即如是者。趣入聖道行也。若即如是者。指前門
中種子也。諸趣門中者。指此門中染法種子現行也。
諸趣門即是所趣。所趣即是佛所知境。所知有四。貪
嗔癡等分也。言順正行者。一句是能趣。貪嗔癡是所
趣也。修不淨觀慈悲觀界分別觀。為能趣行。今唯取
能趣行。是此間遍趣行。行收遍趣之行。依主釋。今趣
遍字屬如來。如來智家所知之如來後得智。遍能得
知眾生趣向之行。名遍趣行。


言或一切五趣之門者。福業。是趣向人天行。不動業。
是趣向上界行。慳貪業。是趣向餓鬼行。無慚愧。是趣
向畜生行。邪見謗法。是趣向地獄行。


言或諸外道等者。趣向執著行也。此解不同諸解。今
却取所趣行也。五薀假者身中異見。為能趣。行是所
趣。外道異見趣向鞭㭬臥棘行。沙門異見趣向三乘
行。執著幻術符書禁呪十二圍陀經書伎業。種種黨
類差別。各各修邪。互相違背。執巳為長行。餘為非等。


言或此世他世者。趣求涅槃行也。此世即現在也。他
世者。過去未來。總名他世。賀云。即三乘人。三世中趣
[016-0555a]
涅槃之行。名無罪趣行。涅槃體即無罪。無罪之趣行。
依主釋。簡要云。無漏聖道。越生死故。名無罪趣行。無
罪即趣行。持業。此唯取無漏太狹。若言無罪之趣行。
無漏有漏收盡也。三業有漏善順聖道。皆是無罪行
也。佛智一一能知四種行。名遍趣行智力。


言於能遍行等者。會般若經中名字。此遍趣行。是如
來後得智所遊履之處。名行行也。能了知智。就所了
知為名。名遍行行也。相國云。前解於遍。即佛能緣智
名遍。今此解遍。屬於所緣。諸趣之行名遍。問趣行智
力。與處非處智力何別。答攝云。彼是智境寬。此是趣
行即狹。彼兼緣非處寬。此唯緣處狹也。


言若於種種有情等者。宿住隨念智力也。緣過去境
也。前來遍趣行智力。是如來智。能知有情身中行。今
此中說如來智力。能知有情身也。宿者宿世。過法世
名宿也。所緣境住在過去。念慧兩法。同緣過去境揀
擇。是智也。念隨於智。同時緣境。名隨念智力也。解隨
念於智。隨字屬念也。二云。正能緣過去境。名念也。智
不能緣過去境。由念引皆。智隨於念。亦緣過去境。名
隨念智力。此後解智隨於念。隨字屬智也。前解為正。
緣智與念。是同起之法。今不言智力者。是隣近釋。餘
九皆依主也。若於種子等者。一一總知名種種。有情
言音。四方名字。東方世界眾生所有名字。張三李四。
南西北方眾生所有名字。如來一一皆能知也。自體
者。有情身體。體即身。
[016-0555b]


言八言說等者。即將過去盡辨。有八般事。為言說之
因。一一皆說。名八言說。一如是名字。如是言通下七
處轉。如帝釋過去名蠒兒。二如是生類。婆羅門剎帝
利等。三種姓。種姓氏之姓。即婆羅門六姓等是。亦如
張王等。四飯食。如帝釋宮中蘇陀味。北洲自然粳米。
五受苦樂者。謂苦樂。失財利名苦。得財利名樂。六長
壽。假如人合壽百歲。至嬰兒後。活至六十七十巳來。
名壽。七活至八十九十。名久住。八活至盡壽百歲。名
壽量邊際。


言於此八中等。智隨於念。緣過去境。即是於念。隨念
決斷即名智。念能憶念。即智言略所行行者。問如何
前說八。後略為六。答秀云。總門眾生身中。過去八事。
今略為六。即以八種。略為六故。據所行行。不過六種。
攝前長壽久住。總為壽量。故唯六也。但略其數。非略
行也。問八言說句。與略所行行何別。答說是能詮教。
六略行是所詮理也。此二俱是如來智所知境也。八
言說約法體。則有八種。六略行論佛所知。合成六種。
合壽量為一故。所以名略也。即六種種境。是宿住智。
所遊履行處。名略所行行也。


言一呼召等者。即前如是名字。二剎帝利等者。即前
如是生類。我是過去剎帝利婆羅門。三父母者。即前
種姓。四飯食等者。即前飯食。即變生為熟。亦只如冷
淘不詫等。名方軌也。五興衰者。興即樂也。衰即前苦
也。六壽量者。即前長壽久住邊際。是也。
[016-0555c]


言此等宿住等者結也。智與念俱時起。能緣過去。名
念俱行智力也。隨念相應之智力。依仕解。


言諸有情類等者。死生智力也。前來宿住隨念緣過
去。此生死智力緣未來境。即知三根聲聞。未來世經
若干劫。當得作佛等。及知諸弟子。若造善業者。來世
中得生善處。若造惡業者。來世中生三惡趣之處。又
能降伏執著斷見之者。佛語言。未來世中。若更無身。
可言斷滅。未來有其無量。如何執身而有斷滅耶。


言臨欲終沒等者。死謂本有最後一剎那心現在。只
有此一剎那。更無後念。此名為死。謨云。欲死正死。名
死也。


言住在有等者。慈恩云。取中有末後一剎那心。名生
時一念。第八識攬父母遺體而住。即名生時。不取生
胎方名生也。此中但說生死及降伏執斷見。是本意
也。如經中說。孝子比丘僧中惡口。在胎六十年。意言
如六十劫。皆名為住。如來一一能知。名死生智力。


言於善惡趣等者。解力義也。


言一切諸法等者。能知見修無學道。名漏盡。今說正
知若兼方便。亦通知資粮加行方便伏惑成道。名漏
盡。若種若現皆盡諸漏。是現行。及眠即是種子。如是
種現皆盡。名漏盡智力。問漏是種子。如來遍緣三乘
無學身中漏盡亦知。聖有學身中漏法不盡。亦亦知。
問若知漏盡。可名漏盡智力。兼知漏不盡。何不名漏
不盡智力。答影彰說故。或從勝說。問佛自身中諸漏
[016-0556a]
巳盡。佛自知否。知者何名此力。若言知見者。其相云
何。答見心故。果中作用強盛。見分亦得。及緣自證王
所。見分亦互相緣。不同因故。得能知自足漏盡。若爾。
何名同一所緣。不可現在心反緣自心故。答王緣於
所見分之時。與所自證因。緣此見故。無有失。


言智者是體等者。十種智皆是體。十種力皆是用。智
即是力。持業釋。


言此中宿住等者。秀云。然智不緣過去。念能知宿世
事。由智與念俱故。隨念亦緣過去。今從助伴。以得其
名。故隨念智力。隣近釋。或能緣過去境。與彼念俱。念
俱由近。彼念相從得名。隣近釋後勝


言處非處等者。並北依主也。


言雖復處三文不同者。是結前也。然體有五者。生後
也。


言一最勝體者。問何名最勝。答佛功德中。慧最勝故。
言最勝體也。


言佛具知根慧等者。佛具知根。含於九法。謂信等五。
及意喜樂捨。今取九中五根五中慧根。為十力體。無
漏根有三。一未知當知根。即見道十五心巳前。於所
未知。當知故。二巳知根。第十六心巳去。金剛心巳還。
於十五心前者。巳知故。三具知。謂解脫道後。故言具
知根也。問此三根為世俗。為勝義。答若准小乘。俱是
假法。皆名世俗等。論云。四塵雖有漏。實故名勝義。三
根雖無漏。假故名世俗。若大乘宗。既是無漏。故勝義
[016-0556b]
攝。


言二引出體等者。二說。一定能引慧。名引生。二者。定
是功德叢林。亦能生功德。名為引生也。慧是諸德之
主。亦能引生諸法。慧亦名引生。故十力以定慧為體。
又云。由定起根本。根本引起後得。後得智得上妙用。
名力也。


言三尅實體等者。問既尅實體。以五根為性。何不言
信力念力。答慧為勝故。空言智力。隨勝而就。據實。信
等亦得為體也。


言相應體者。智起之時。同時必有遍行別境善十一。
俱時而起。故論云。及相應也。


言四蘊等者。且智起時。必有淨識。心王是識。同時有
遍行心所。以為受蘊。想為想蘊。自餘遍行一分。別境
善十一等。並是行蘊。智起之時。與此眾生相應。故名
相應。雖有眾多之法。不離四蘊為性也。


言五眷屬體等者。此體最寬。四蘊之上。更加色蘊。為
五蘊。疏主取定道二戒。為色蘊。問佛身何得成定道
二戒。答若准小乘宗。說定共戒唯有漏。道共戒唯無
漏。大乘宗。定共戒通漏無。道共戒唯無漏。今取大乘。
佛身無漏。戒隨於佛。定戒亦唯無漏。問因中定道二
戒。依現行思上立。此現行思上有遮防。彼身口七支
惡色不起功能。名無表色。若爾佛果無彼惡色可防。
如何亦名為色。答有三解。一云。雖無色可防能發善
色。亦名為色。二云。果中有彼防發功能在。亦名為色。
[016-0556c]
三云。從遠所防說。亦名為色也。


言此雖無文等者。疏主自添此一解。立理云。此雖無
文等。道理合有也。遮犯戒垢。助摧怨故。犯戒之法。名
之為垢。由無表戒能防此垢。永不令起。名遮犯戒垢。
既遮此垢。諸煩惱不起。名助摧怨。怨者煩惱。與無漏
智為怨也。


言餘之三門者。指餘門義。次有第三辨行相門。隨辨
名處。略巳解畢。


言第四次第者。如來初得無上菩提。即使頓得。後次
第起。初立一切無倒因果。起處非處智力。次第希求
欲界異熟為說。遠離諸不善業。令行善業。起自業智
力。乃至次令永斷一切煩惱。起漏盡智力。


言第五諸門。諸門者有五。一分別門。二不共門。三平
等門。四差別門。五引發門。一分別者有三。一時分別。
三世所知。隨悟入故。二品類分別。謂於一一。隨自相
共相一切行。而悟入故。三者身分別。十方有情。各各
差別。一切相續一切事義。隨悟入故。不共門者。二乘
所無。菩薩分得別。唯佛獨圓。平等門者。一切如來皆
悉平等。具足此力。無有差別。差別門者。如菩薩地廣
說其相。恐繁不可述。引發者。復有三種。一方便。二根
本。三引發。方便者。謂於教法向上定。數數思惟行相。
後使成滿。根本者。雖通諸靜慮皆悉有之。如來多住
第四靜慮。故言根本。引發門者。復有二種。一現前起
用。以後得智為體。二居住本性用。出世間正智為體。
[016-0557a]
即根本智。


言列名等者。佛四無畏者。疏中自列。菩薩四無所畏
者。一總持無畏。二知根無畏。三問答無畏。四斷疑無
畏。如常不輕品解。今此佛四無所畏也。


言四是數名者。釋名也。無所畏者。於此四處。能自了
知。此是總談無畏。於此四處。有人徵問。如來能自了
知。都無性懼。故名無畏也。


言坦然無畏者。身無畏也。言心無怯劣者。心無畏也。
言無所疑慮者。諸語無畏也。或怛然無畏。是總名無
畏。心無怯劣。心無畏。無所疑慮。語無畏。都無怯懼。身
無畏。故名無畏。結也。


言正覺諸法者。簡外道耶覺。只此正字。若是邪正之
正。簡外道。若圓正之正。兼簡菩薩。覺未圓故。


言等覺諸法者。簡於二乘。偏覺諸法者。即所知法也。
合而論之。正等覺。若開則言正覺等覺也。上正等覺
無畏。斷所知障也。


言諸煩惱漏種現者。漏盡無畏。斷煩惱障。知他人身
中漏或種總盡。名漏盡無畏。問他人身中漏不盡。亦
如何不言漏不盡無畏。答據實總知。但是就勝而說
也。問自身中漏盡知否。答亦知也。


言說鄣礙法等者。障法無畏。一者貪欲。二者全界煩
惱。總名為障。三界分別煩惱。望三乘人見道。總名為
障也。俱生煩惱前六品。望第二果為障。後三品望第
三果為障。上二界俱生煩惱。望第四果為障。總而言
[016-0557b]
之染法為障者。煩惱所知二障。


言說出離道等者。出苦道無畏也。正說見道修道究
竟道。名出離道。傍取方便及資粮加行亦伏惑。亦名
出離道。聲聞人觀四諦。緣覺人四十四智七十七智。
出苦道。菩薩二空智乃至三十七品六度四攝等。佛
即雙離二障。名出苦道無畏。出三乘聖道。是出苦道
法也。正等覺四不是無畏。無畏不是正等覺等四。此
四法是境。如來於此四之上。身心無畏。故以為名也。


言於此四中等者。簡要云。初二是自利德。即佛自是
正等覺。正等覺之無畏。漏盡之無畏。後二是利他德。
障法無畏。出苦道無畏。通三乘人。出苦道及三乘障
法也。無畏屬佛自身故。出苦道之無畏。障法之無畏。
皆依主也。


言出體性等者。五重出體。道理一准。前十力中釋。


言若起作用者。金云。等覺諸法。及斷種現。是住自性。
正智為體。即本智也。說障法出苦道等。是起作用。後
智為性。相國。此四無畏。各有自姓作用。


言發起者。因定發慧。而得四故。故引發故。以定慧為
體。此引發義。亦同十力中解。餘義并同。


言談實等者。同前尅實體也。


言如經言者。菩薩藏經也。


言復有沙門或非沙門等者。問世尊經教中。言佛具
一切智。無所不知。何故。比丘從他方來。佛問言安樂
住否。乞食易得否。事與教不相符也。
[016-0557c]


言遂於此中有立難云等者。世尊既有問詞。狀似不
知。便招傍人難言。佛若知。何要問。若不知要問者。何
得言具一切智。據實。如來所知障盡巳。但是如來示
相引導之門。垂軌後人。故陳是事。


言我於此難正見無由等。對法云。我於是事正見無
緣。緣者由也。意言我見汝難。無其來由所以也。無真
實道理緣由也。得安穩住者。身無畏無怖。無畏者心
無畏也。自稱我處大仙等者。由語業無畏也。


言攝受來者等者。問比丘乞食易否。今生歡喜之心。
無非利益。皆是法輪。


言欲令諸人審等者。問阿難言天雨下否。欲令阿難
審諦於事。佛知尚問。況餘不知。


言亦為後人作等者。如夫子入太廟每事問。例後人
也。亦是夫子禮也。然佛一切語言。皆為利益。皆是法
輪。如多聞等十部小乘。許諸佛言非皆利益。如問慶
喜天雨下否。問諸比丘乞食易不。此何利益。轉何法
輪。答大眾等十部小乘。諸佛言皆為利益。問天雨下
等。令審講事。佛知尚問。乞食令喜等發心修行。非無
利益。皆是法輪。四無畏中。前三屬佛。後一屬弟子。而
由世尊言我於四事皆悉了知。而無有畏。世尊既鳴。
是言於事中。多有違文。故即有難。


言遂有難言言諸漏等者。問如何初成道。降伏天魔。
佛即努眼。嗔魔王。言獘魔等。佛即有嗔。又如提婆達
多。見佛出家去。便言。我與邪輪共生羅睺。佛聞此語。
[016-0558a]
即嗔提婆達多。癡人愚人。經中雖言漏盡。相上貪嗔
癡宛然。叱呵調達有嗔愛。


喜漂溺。為對治第二禪喜。故第三禪立念支也。此第
四定為第三定中勝樂。留礙不能出離。是故世尊勸
住正念故。第四禪立念支也。此問答大小乘果。問初
二禪身光何別。答初禪身光。如末尼珠。內暗外明。二
禪身光。如燈明。內外俱了。今准此中。若依小乘。初二
定中無樂受。所言樂者。即是輕安。若准大乘。即是樂
解經禪字了


言定是四無色等者。分二。初釋名。後出體。釋名中。初
釋總名。後別名。且總名。總名無色。婆沙一百四十一
云。何故此四說名無色。答超過一切有色法故。色法
於此無主容故。說名無色。四者是數。名無色者。無色
謂無色。即是四箇根本上三近分。此七處名無色也。
空處近分。樂得此名。緣下地色。有色想故。若依大眾
化地部等。許見色界。有細業果色。以色細故。立無色
名。所言無色者。無彼麤色。若依大乘。言無色者。無業
果。許有果色。言無色者。據業果而論之上總名了。後釋別
名者。一空無邊處者。具依空無邊處近分定。先對治
却四禪巳下色。法苑云。空者空其色故。無邊者。十方
諸相不可分別。即無邊虗空也。處者。定與心心所法。
名處。空無邊是境也。處是能緣心。緣無邊之處。依主
釋也。色者質礙義。若不觀色作空。神通往來。即有障
礙。觀行成就。當情所緣。是空無邊行相也。問何名處。
[016-0558b]
答二解。一云。約修定人。說能緣心。緣空之處。名處也。
二者。處謂能緣定。心是生功德之處也。二者。識無邊
處者。當地能緣心緣空處。能緣空之識為境也。下地
空既無邊。能緣之識。亦無邊也。三者。無所有處者。小
乘二說。一者。觀此位。我我所無。名無所有處。問一切
地中。無我我所。何獨此地名無所有。答餘地雖有。勢
分羸劣減少。不同此地。二者。不者同下地觀識。此位
之中。總不觀境。寂靜而住。名無所有。大乘不然。以當
地二十二法為能緣。將識無邊處。能緣無邊之識為
境又云。或有所無邊處。所緣無邊之識為境通此二為前正
於此識上。思惟觀察。離識之外。更無一法。以無所有
為境。無少所有。故名無所有。問緣無不生心。如何牽
起能緣心耶。答雖然以無為境思惟。勝解之時。事須
依上觀察作無有解也。觀識外無有一法也。亦不緣
空。亦不緣識。唯觀無所有為境。四者。非想非非想處
者。緣無所有處。能緣為心境。第一非字。非由無也。此
定之中。無彼下地麤想。名非想也。第二非字。非由不
也。第三非字。非由無也。即不是無也。當地內心極細。
心想不無。故云非非想。法苑云。無所有處當地極細
心心所二十二法不無。故云非非想。次出體者。婆沙
云。一者修得。二者生得。若修得者。有定果色。兼有色
蘊。若生得者。四蘊為性。故大乘法苑云。眷屬五蘊為
性。此定果色。又言無色定者。四根本上三近分定。唯
緣無色定。其空處近分定。通緣下地色境。有色想故。
[016-0558c]
不空緣無色也。問色與無色定相狀何別。答入四靜
慮定時。其身相狀。如處室中。入無色定時。其身相狀。
如處虗空。問如何無色唯此四定耶。答離下地生得
分四種。離第四靜慮生得空無邊處。離空處生立識
無邊處。離識處生立無所有處。離無所有處生立非
想非非想處。又有說。由受生有四處。謂空處二萬劫。
識處四萬劫。無所有處六萬劫。非想非非想處八萬
解禪定了


言解脫謂八解脫等者。法苑十門分別。一烈名字。二
顯行相。三出體性。疏中有三門也。四釋名。五所緣境。
六凡聖得。七離障別。八依身起。九二得果。十有漏無
漏分別。


法華玄贊要集卷第十六



乹符六年冬溫州開元寺講大慈恩比丘弘舉傳
寫供養。


弘長元年辛酉漆月拾日寫之畢。  永實


同年十月二日一交了。
[016-055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