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30 法華經玄贊要集-唐-栖復 (master)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十三
鏡水沙門 栖復 錄


言生死是總等者。謨云。通能所趣故。能招感是業。所
招感是苦。其生死中。有惑業苦三。故言生死本通惑
業。


言所趣是別者。即六趣果。以六趣中皆有生死惑業
苦故。生死是總。所趣是別。問何名惑業苦。答十二有
支中。無明愛取名惑。行支全有支一分名業。餘七支
全有支一分是苦。


言惑所趣果體者。以業煩惱假者為能趣。即生死是
所趣也。業煩惱為能趣。不同前解生死便是業煩惱
也。


言以業煩惱假者。惑生死果。先須有煩惱能造能發
[013-0465c]
五趣業。方能趣五趣生死處。此業煩惱。正是能趣之
法。其假者有情。即中有身。亦是能趣五趣果。若無中
有。傳識往五趣。如何有情得生彼趣。故中有亦是能
趣也。若中有屬生支攝。是死果者。但是生支方便。非
正生支。故名能趣。若屬果攝。中有所趣身也。今約方
便支。能趣攝也。


言受報好醜等者。問受報好醜是何法。善惡業緣是
何法。答疏云。受法好醜主因等。謨云。此言好醜。即是
愛非愛果。不以形體姝麗為好。卑陋名醜。但生人天。
雖陋亦名好。設生三塗。雖姝麗亦名醜。是疏意故。善
業感人天果。名端正報。惡業感三塗身。爰醜報。如畜
生等身極醜惡。就人中爰總報。人身即好。於中別報
還有善惡。端正醜惡。對三塗。總名好果。以人天端正
好報。說人身頭圓像天等。於中別報亦別等。


言由善業為異等者。問善業緣感何報。惡業緣感何
報。即與好醜如何屬對。答疏云。由善業為異熟因。至
所趣貪等。為潤緣者。論云。九種命終心。俱生愛俱故。
問人天可爾。若生三途。誰起於愛。答潤生有二位。一
本有末心。二中有沒心。即於本有起愛。愛於自身故。
或資具等。若有中起愛。即見巳同類。起樂馳趣。便被
拘礙。故設潤生。皆須有愛。問此所趣愛是何界繫。答
准論。是當生地繫故。唯識論云。身在上地。將生下時。
起下潤生。俱生愛故。若爾身在欲界。將生上時。亦應
起色界貪。未離下染。云何能起上地愛耶。答得生上
[013-0466a]
界。必離下染故。


言於此悉見者。見業等為能起外果。資具等總為所
趣等。


言獸歸等者。此證趣之義。


言即數種種者。謨云。前論開為四。所謂食聞法修行
樂等。然准前文。既除入滅。即頌樂也。


言冥真洞等者。本智冥真。後智洞俗。冥字莫經反。夜
也。本智證會理時。冥然無相。智理泯合。如夜暗時更
無所見。洞字去音呼。穴也。今言俗後智。了達種類之
義。無有權礙。猶如於穴。


言眾聖之主者。上解佛。為有慧之主也。


言此初也者。初三頌半閏開四辨也。謨云。四無礙解。
即是諸佛之慧。令相應四法。無權義邊。名為四無礙
解。解非聲境。不得聞名。但是作四辨之事。即是無漏
清淨之聲教。隨諸方言音。為眾生說。


言教離垢染者。此約諸佛本質之教。佛十八界皆是
無漏。故名離垢染。若影像。教皆非離染。體唯有漏。名
句約識。通漏無漏。因中五八未轉。以親相分故。是有
漏故。金云。一從法界等流。二者。為令所化生斷煩惱
故。名教離垢染也。


言照明佛法者。佛地論云。我今造論。為法久住。[二*ㄆ/耳]及
群生。意言將上法喻。上可以照明佛法。下可以開示
悟眾生。嘉祥云。此明佛說法之益。益有二般。一者上
弘。二者下利。教能顯理。如燈照明。理是所詮。稱為佛
[013-0466b]
法。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以無明為扇。邪疑為開。故不
悟佛性。諸佛如來去邪關。開無明扇。令見佛性。故名
為悟也。


經云若人遭若者。三苦五八等苦。有餘涅槃盡上來
苦。引明定性。若不定性。迴心受變易。即有八苦也。遭
者逢也。際者會也。水會於岸也。苦盡之處。名苦際。會
無漏故。背有漏苦。聲聞之人猒苦。佛教知苦。欲得知
苦。先須斷集。欲得證滅。無過修道諦。


經云若人脩福者。若人者。修緣覺行人。有福者。依十
善道。修福分善。依聞思修三慧。種解脫分善。依諸觀
行。習加行分善。曾供養佛。緣覺性雖出無佛世。初發
心時。事須逢佛親近善友。曾供養佛。志求勝法者。十
二因緣對四諦。名勝法。為說緣覺者。與說十二因緣
教法。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老死。由誰有老死。因生
支有等。


經云若有佛子等者。此大乘菩薩也。能紹佛位。故名。


佛子。修種種佛。萬行總修。求無上慧菩提涅槃。為說
淨道者。入佛知見。即無漏智。名淨。淨即是道。持業也。
若淨是果。道是因。六度萬行。是淨之道。依主也。又說。
六波羅蜜名淨道。布施淨慳貪。持戒淨毀禁。忍辱淨
嗔恚。精進淨懈怠。禪定淨散亂。智慧淨愚癡上三業法


言猒音猒於艷反食飽也。飫也。亦於鹽反。亦是食飽義。
前解為正。淤音衣倨反


言此一頌半見四眾者。經云文殊師利彌勒告也。我
[013-0466c]
住於此者。指靈山會也。見聞若斯。結前所見也。又云。
只緣所見七事中。六趣眾生。見佛四眾菩薩并佛入
滅後起塔。名見若斯。聞者。即聞四辨三乘法故。名聞
若斯。彌勒語文殊菩薩言。我住此靈山會。見若斯。聞
若斯。故名見聞若斯。斯由此也。結前所見也。此後解
為正也。經云。及千億事。如是眾多者。此兩句經。別明
見四眾。如是眾多。解上千億事也。四眾之中。有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相
狀萬差。名如是眾多。若論一一行相。卒陳難盡。但言
千億事。即是今當略說。望今經本極相違。既有當字。
則似今總未說。當擬說也。引是經本錯也。疏中引經
云。我當略說。若望他。疏主造疏時。經本云我今略說。
但言千億事。便是略說。


言便明覩彼等者。若准經文。全無四眾。疏主意以因
結前見佛聞法等。便明見四眾。即及千億事一句。前
長行云。因目見佛耳便聞法。便見四眾隨佛修行。義
略明彼。


言今此經中宗等者。問如何偈中。一偈半明見四眾。
三十一偈明菩薩道。何不廣明四眾。答此經宗明一
乘。破二會二。恐違經宗。所所以不敢廣明聲聞之行。
礙交他向下捨權取實。恐增其病。故不廣說也。所以
前三句因。使結前所見四眾。所以一行。二云。不唯空
見四眾。此從及千億事巳下三句經文。亦是下三十
一偈菩薩行經文。菩薩修行。地前地上。亦云如是眾
[013-0467a]
多。彌勒菩薩道。我今亦不廣說。今當略說。向下品說
三十一行。便是略說也。


言上明聲聞等者。問爭知此文兼是生下經經文。答
疏云上明聲聞等。


言前長行中等者。正出所由也。問前長行中。先明信
解。後明相貌。如何偈中先明相貌。後明信解。答疏云。
前長行中等。長行先說種種因緣。外良緣也。後明內
行。內行之中。先說凡。後說聖。先說信解地前位。後說
相貌十地聖位。從凡至聖。階降前後也。


言今偈等者。先說種種因緣。次說內行。內行之中。先
說相貌。後說信解。勝劣為次第也。


言相貌等者。初道漏無漏。及次習也。問如何十地菩
薩修行勝。先明相貌。答十地之中。七地巳前有漏無
漏雜修。八地巳去純無漏修。故有漏無漏間雜。是一
又六度次第修。是二勝也。次第修則難。亂修則易。如
童子念經次第不錯則難。亂念即易也。論云。謂由前
前引發後後說。由後後持。淨前前。又前前後後細故。
易難修習。次第如是也。


言信解等者。地前唯有漏修。是一劣。又地前亂修非
次第。是二劣。唯有漏。對地上通無漏。是劣。又唯亂修。
對他地上次第修。是劣。


言勝劣既殊等者。第二約時修行。多者為勝。少者為
劣也。長行凡聖次第。先說信解。後說相貌也。今偈中
依勝劣次第。先說相貌。後說信解。次下約修行。多者
[013-0467b]
為勝。少者為劣。意言勝者是相貌。前明。劣者是信解。
後明也。若是頓悟種現皆有漏。若是漸悟在法空觀
中種現唯有漏。若是生空門中種現通無漏也。


言然修六度略有等者。今云。若依十地經。有四位也
地前為一位。於一身中。唯修一行。一行之中。但修一
行。初地至六地滿。為一位。一身中修一行。一行之中。
修一切行。第七地為一位。於一身中。修一切行。一切
行中。行一切行。第八地巳去為一位。一切身中。修一
切行。一切行中。復修一切行。今此疏中依三劫。配有
三位。一見道巳前初劫之中。於一身中。唯行一切行。
一切行中。但修一行。亂修六度故。即信解位也。初地
至七地滿。第二劫中。於一身中。行一行。一行中。行一
切行。八地至十地滿。第三劫中。於一身中行一切。一
切中復行一切。純無漏修故。


言十地經言初地等者。問若一行中。修一切行。如何
十地言初地行檀。二地持戒。乃至第十地不說修餘
行也。答彼十地經。且據地地之中一行偏勝說。非不
修餘行也。十地經說。一一地中皆具三品。且初極喜
地布施有三品。財施。法施。無施。二離垢地持戒有三。
攝善法戒。攝律儀戒。饒益有情戒。三發光地能修三
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四焰慧地修三精
進。一被甲精進。二攝善精進。三利樂有情精進。五極
難勝地修三靜慮。謂引發安住辦事。六現前地修三
般若。一生空無分別慧。二法空無分別慧。三俱空無
[013-0467c]
分別慧。七遠行地修方便波羅蜜有二。一謂迴向。二
拔濟。八不動地。修願波羅蜜有二。一求菩提願。二利
樂他願。九善慧地修力波羅蜜有二。一思擇力。二修
習力。十法雲地修智波羅蜜有二。一受用法樂智。二
成就有情智。問十地總名相貌。相貌通十波羅蜜行。
何故經中只言六度。答據實。光中十波羅蜜總修。且
約法處。近人易見知處說。問如何六度次習之中。先
布施。後持戒。如是次第不同。答論中據四義。明次第
者。一引發勝。布施引發持戒。持戒引發忍。忍引發禪
定。禪定引發智慧。二云。淨治勝故。次第不同者。後必
帶前。且由持戒故。能淨布施。由忍辱故。能淨持戒。由
禪定故。能淨忍辱。由智慧故。能淨禪定。三云。麤細異
故。布施麤。持戒細。忍辱麤。精進細。禪定麤。智慧細。四
云。難易次第者。布施易故居先。持戒難故在後。忍辱
易故居先。精進難故在後。禪定易故居先。智慧難故
在後。准瑜伽論說六度。唯識論說十波羅蜜也。六對
治六弊勝故。偏說十波羅蜜。勝劣合說。又六度通三
乘。十波羅蜜唯大乘也。


言此頌因緣者。是前長行種種因緣也。涅槃經云。一
親近善友。二聽聞正法。是因緣。三如理思惟。是信解。
四如說修行。是相貌。


言殑音者。殑字其矜反。亦去音呼。


言無熱惱等者。摩竭陀國西北。有九重黑山。九重黑
山。三大六小。二小狹一山。九黑山北次有雪山。雪山
[013-0468a]
北有香醉山。氣芬馥。人聞皆醉。春夏秋時。人不得過。
冬月方行。香氣歇故。雪山北香醉山南。有無熱惱池。
其池縱廣五十瑜繕那。唯得通者。而能到彼。其池唯
在閻浮中。落其西北俱齊。四方漸下。其池四岸四寶
所成。金砂布底。水香美。具八功德。瑜伽云。一甘。二冷。
三耎。四輕。五清。六不嗅。七飲不損喉。八飲巳不傷腹。
其池四面。各出一河。東名殑伽河。從象口中流出。車
渠寶以為象身。南信渡河。從師子口流出。金剛寶為
師子身。西徙多河。從牛口流出。馬惱為牛身。北名縛
蒭河。從馬口流出。琉璃為馬身。如是四河。各繞池一
匝流。便流入海。此四大河。當出處各廣一由旬。以為
喻。然佛說法。多取兢伽河為喻也。涅槃經云八河。即
一河各分二道也。


言由沙多等者。問佛說法。何故恒河為喻。答疏言一
由沙多。


言二由世人等者。西方外道所計。此水為福水。昔有
女人。於河浴子。失手隨落。母愍其子。入水救子。一時
溺死。由慈心故。死得生天。外道得定。觀知此女人生
天上。遂計引水投死生天。入洗罪滅。有多外道。每來
擊兢伽河水。以濟幽魂。時有執師子國提婆清辨二
論師。為破此外道妄計。亦擊水詳波。稍異於眾。何名
異。以面伏地。以手把水。向外變覆而擊。意從外道問。
果然遂問。便問菩薩曰。仁者擊此福水。一何異乎。為
何事耶。而擊此水。菩薩答曰。我之父母眷屬。在執師
[013-0468b]
子國。恐彼飢渴苦。我擊此水。濟彼令得安樂。外道曰。
師子國去此甚遠。山川阻隔。何此擊水而能濟彼。菩
薩曰。山川阻隔尚不能濟。幽魂阻隔能濟耶。外道負
屈而退。便請為菩薩弟子。


言三雖經劫等者。問劫壞以人盡。誰以立名。答火灾
壞了。劫成。色界天人下界者。來則見巳。天人俱與立
名。


言五眾人共委等者。西國大家。知有此河。如此方黃
河。故言共委。


言六度次習等者。地持論說。度有三種。一時度。謂從
種姓。度三僧祗方得圓滿故。優婆塞經云。前二僧祇
所行檀。非波羅蜜。二果度。此六能得大菩薩果。三者
自性清淨度。修此六種。捨有為到法實性。具斯三義。
故名為度。次習者。唯識九云。謂由前前引發後後。復
由後後持淨前前。問六度與十度何別。答六度通三
乘。十度唯大乘有。故別也。二益者。即自利利他。名二
益也。


言次一內外者。總論內外。而有四類。一非情名外。有
情名內。二有情中。自身名內。他身名外。三自身中。非
色名內。色法名外。四心心所中。見分名外。後二分名
內。今說初二也。


言金有五色者。說文云。金是總名。有五色是別名。謂
青黃赤白黑。喚作金黃。為其為長。陟兩變聲呼。即世
間黃金最勝。正得能生土。云色。問金因何生。答土能
[013-0468c]
生。問土既生金。緣何五色別。答正土生者。是黃金。不
正方生者。餘色是。一青金。東方。甲乙。木。青色所生。金
亦青色。則鉛錫也。二赤金。南方丙丁火所生金赤。即
鑰石之類也。三白金。西方庚辛金。所生即銀也。四黑
金。即北方壬癸水。所生即䥫也。五金黃。即中方土。正
土所生。即黃金也。問何故黃金最貴。一種土所生。答
黃金緣是中方正位土所生故。中方黃帝之位所生
得金最貴也。餘四不是正位土所生。所以賤也。


言久埋不生者。金在土久。亦不生亦不滅。喻真如理
久處生死中。生死不能增染真理也。


言百鍊。一雨而無有滅。喻真如在四生九類地獄等
中。真理而無滅也。


言從革等者。革由改也。鑄寫自在。不守一形。打作𨥁
璫環釧不違。改練人心。況佛性在凡夫六道生死。其
性不違也。


言西方之行者。金木水火土。是五方之行。金之位在
西方。故土也。意取五方之行。金屬西方也。


言出土左右者。此是像形字。謂能生金。此是小今字
左右著兩土。是像形也。即土王四季。東西南北。俱有
土故。名出土左右。問既王四季。何方不是土左右。而
獨言金。答理實皆然。然五行中。土能生金。子似於母。
故獨言金。


言形今亦聲也者。形聲字也。既有亦字。亦字亦通形
聲。今是聲。土是形。故曰形聲。本來不喚向下作金。只
[013-0469a]
緣土向上有小。今字名今。所以兼向下土相和。喚作
金。故名形聲。被小金字聲形。著向下兩个土。總喚作
金。金是聲。土是形。將形就聲。故云形聲也。班固漢書
及許慎說文。字有六體。一曰指事。如上下。二象形。如
日月。三形聲。如江河。如鳩鴿。皆取一半字為名。四會
意。並戈為武。人言成信也。五轉經。如十字。向上著一
書名干。口中著轉名曰。竪書名田。向下出名甲。向上
出名由。六假借。如喚令字作令字。長字作長字也。


言珊瑚等者。出於海邊石上。脂入腹變為珊瑚。又云。
劫初時。石裂中出脂。變成此物。晉朝石崇家。有三十
株。高三四尺。今時貴也。


言真珠者。二解。一珠體不赤。從赤虫所出。名赤真珠。
即蜯蛤也。二珠體赤。名赤真珠。若准佛地論。從赤虫
得名。疏主解體赤也。


言五摩尼者。即末尼珠。即如意珠。所求如意也。


言既無瑠璃等者。問如何疏主將真珠。與摩尼珠。分
作兩个。答疏主意珠體不別。向下觀音品中七寶之
中瑠璃。便合真珠。與摩尼珠。為一[口/同-一/口+古]。今此七寶之中
闕瑠璃。故於珠中開出兩个。謂真珠與摩尼珠別也。
此摩尼珠。即是當來人壽六萬歲時。舍利化作。


言六車渠等者。梵云牟娑落者。云車也。揭柆婆者。渠
也。真云。車渠似玉。而貴於玉。馬瑙似珠。而賤於珠。


言青白間色等者。青色白色兩中。間色為碧色。赤色
白色兩中間為紅色。青色黃色兩中間色綠色。赤色
[013-0469b]
黑色中間色為紫色。其中青黃赤白黑為正色。紅紫
碧綠不正色也。


言杵藏也有云胎藏者。從喻為名。問胎藏有可破壞。
是不堅實法。如何言堅實。答此寶生在石中。不可破
壞。猶如子在母胎。業力所持。外風不入。內風不出。不
能傷損。就一邊說。哲云。似瑪瑙骨映。作淡緋色。字或
車作馬瑙。以是玉類。或從玉作馬瑙。劫初時。石脂流
入石。或從石作碼[石*巢-果+石]。字不定也。此雖似真珠。而賤於
珠也。


言此七不同等者。三文不同。無量經云。金銀瑠璃。頗
梨珊瑚。瑪瑙車渠。恒水經云。金銀瑠瑙。真珠車渠。明
月珠摩尼珠。佛地論云。一金。二銀。三吠瑠璃。四頗胝
迦。五婆揭拉婆。六遏濕摩揭拉婆。七赤真珠。此經受
記云。以金銀瑠璃車渠碼碯真珠玫瑰。七寶合成。


言金剛者。貞云。金剛異物。堅不可壞。而能壞諸物。隨
物色現。而色不定。能集眾寶。無能知價。錭字為正。其
形三稜。打破百分千分。皆須作三稜。為鑽破一切寶
也。唯羝羊角。能壞得金剛。拍著便破。又唯怕蠅。蠅坐
來喫却金剛也。


言諸珍帝青等者。帝釋宮中青寶名帝青。大梵王宮
中青寶名大青。又云。帝釋髻中寶名帝青。大梵王髻
中寶名大青。此解不正。二種俱是帝釋宮中寶。為正。
勝者名大青。劣者帝青。青寶體是一。勝劣分二。又梵
云因陀石羅。此云帝青珠。摩訶石羅。此云大青珠也。
[013-0469c]
人間有寶。形狀似彼寶。亦名帝青大青。故言之類也。


言奴等者。貞云。可以代勞困有五。一者。得罪役官為
奴。二不能自活。情願事人。三者邊方敗劫得。四展轉
相生。以財寶得。謨云。官戶抄口家生。樂事契券。


言四婢者。此會意字。女卑成婦。問奴婢既卑稱。如何
珍。答但人之所重。即名珍也。


言五車輿等者。輿輪各二別。不名車輿。輪一處即名
車也。如手足等。名之為人。故為總此解善。簡要云。輿者
箱也。脚也。


言夏后等者。國號也。夏者即夏家。即是舜後嗣位者。
后氏者。即君名也。爾雅云。后君也。即夏家有士夫。奚
仲能造車。此人當時為車政。即今大僕卿。因造車故。
授此官也。古音居。所以行人居也。今言車者。舍也。


言輦等者。力展變。古挽車人在前。引之故名輦。輦是
有輪人牽也。


言寶飾輿等者。古時輿。一似不著脚車。今時輿圓。說
文車無輪曰輿也。有作轝。非也。


言一頌施成度者。經曰。迴向佛道。願得是乘等者。由
得上佛乘故。三界第一。由說上佛乘故。諸佛稱歎。謨
云。前解所行施。今之迴向。即成度義。即是施家之成。
非是將成。度施與人。


言成唯識云具七等者。問施等迴向之時。即名為度。
有何教文。答疏言成唯識等。論云何證得二種轉依。
謂十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二種轉依。
[013-0470a]
由斯證得。要七最勝之所攝受。方可建立婆羅蜜多。
一安住最勝。謂要住菩薩種。事須得種姓地本有無
漏種子。以為安住。簡定性無性。雖行施等。不得成度。
二依止最勝。謂要依止大菩提心。若發生人天心。求
三乘心。雖施。不名成度。三意樂最勝。謂要悲愍一切
有情。事須有怜慜眾生心慈悲喜捨愍物之心。四事
業最勝。謂要具行一切。事須兼行二利行。種修習諸
善。空布施。亦不成度。五巧便最勝。謂要無相智所攝
受。布施時。觀三事體空。三輪清淨。不見能施人所施
物所受者。與此相應。方成度義。若無。不成度也。六迴
向最勝。謂要迴向無上菩提。七清淨最勝。不被二障
所雜。三時無悔。即名不雜。若非此七所攝受者。所行
施等。非到彼岸。由斯施等。一一皆應四句分別。一有
施非度。如布施時。不與七義相應。二是度非施。如精
進等。三亦施亦度。如布施時。與七義相應。四非施非
度。如自不將錢物布施。不是布施。見他人布施。不生
隨喜。不成度。大論云。菩薩所行惠施。由七相應。乃得
清淨。一淨物。二淨戒。三淨見。四淨心。五淨語。六淨智。
七淨垢。遠離懈怠貪嗔等。問何名淨物。答一淨物。謂
廣大平等。應時上妙。二淨戒。謂發精進。自手力等。三
淨見。謂不計我能施。不校量他。不布施等。四淨心。謂
怜慜珍重平等。五淨語。謂所施物。姿彼乞者。乞者來
時。稱善來。命進問安住。六淨智。謂惠施智。智清淨故。
求者智淨。住福田相等。七淨垢。謂懈怠貪嗔癡等。
[013-0470b]


言此中但舉等者。問既有七攝受法。何唯舉一迴向
耶。答疏言此中等。將欲顯此土唯一無二乘。故於光
中亦見是事。故言此中也。


言次一雜物者。經云。駟馬寶車等者。四音同。即是四
个馬齊行。駕一乘車。名駟也。古人有千駟。此依天上
車房星。有二十八宿。一方七个。四方合成二十八宿。
東方有七。角亢氐房心尾箕。此是仿皇四个居前。三
个在後。作倉龍之形。爾雅云。天駟仿也。古人倣之。而
作四馳車也。


言古人等者。承音逐也。可以馳逐。馳逐者。經營之義。
意道四个馬。駕一乘車。以可馳逐經營也。


言欄鉤者洛干反。手邊作爛。若木邊作木欄也。欄謂欄。
即車上欄竿也。門遮者。即是遮闌義。若言柬欄門。即
靈子東門。能鄣欄故。名欄也。闌欄皆得。


言楯音食尹者。食尹反。聲帶深也。順也。時尹反。聲帶
淺也。若准時俗解。橫欄竪楯。此間疏主解。竪欄橫楯。
即是縱曰欄。欄即檻也。竪柱子名欄檻也。欄者亦名
階。際木也。橫木也。切韻中。言欄是階際木。亦云橫欄
竪楯。橫是階際中。此解非也。但言階際木。竪柱子。亦
名階際木。即是竪欄橫楯也。


言華音者。初華美之葢戶花反。華美音呼。後以華餝葢
名為華葢也。


言依此俗釋等者。疏主作華葢解。𣵠鹿是地名。在幽
洲。轅黃帝。姓公孫。在位一百年。年一百一十歲。伏義
[013-0470c]
神農黃帝。即三皇也。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銅頭䥫
額。不歸於帝。常能興雲起霧五百里。黃帝感五色雲。
雲氣作華[昔*為]之形。在王頂上。因化黃帝。而有此葢。自
後帝王因作華。而有此之葢。


言據實理等者。作華音呼。疏主解。本來葢不作華蘤
形。以華裝餝。故言華葢。問此解東方世界中華葢。何
故引西域華葢。解東方華葢。答疏主將西域事。證先
中世界有華葢。不是將西解東也。經中設作華字。亦
化華音呼。正也。


言軒音者。軒餝之葢。安於車上。名安車上也。若正解
經文。車上有華葢。不關人帶也。曲輈者。車轅也。轓者
箱。甫煩反。車耳者。助句。即曲轅車也。


言車四馬駕等者。總解意也。巳上四行外財施也。


言次一內外等者。經云。又見菩薩頭目身體等者。此
二煩中。初偈別施身肉手足。後頌總頭目身體。此二
頌通總通別也。身肉施等者。如須闡提太子。割身肉。
供養父母。如慈力王。施身與五百夜叉。又如尸毗王
救鴿。藥王菩薩燒身燃臂。及妻子施。如須達挐太子
捨妻子。又見菩薩頭目身體。如月光王捨千頭。鶖子
捨目。問施妻子者。令他離隔。即惱所施。損惱淨心。復
毀受者。如何。答菩薩以彼妻子施。必先立契約。若求
者施請無違。既有誠言。施亦無過。


言施有五相者。一至者。到義極義。表此心盡處無不
到。隨願心名極。即慇重之心。謂無上菩提。在三大阿
[013-0471a]
僧祇外。今施物之心。到大菩提。名為志心。二者信心。
信三寶。是所施境。信施因感無量福。信心簡不信心。
如世王候。及我愛重者。但借身命。於三寶所及天祠
等。種種植福處。而行數時。未必皆是信於彼法。三隨
時者。有二。一隨四時寒熱施物。一隨力辨得一千。辨
得五百。四自手施者。表殷重。昔時有王。號月光。行大
乘行。願施千頭。有婆羅門。從王乞頭。王捨國位。以後
所施。王禮十方。發願巳畢。即於後園樹下。命本樹神。
割我頭。向我手中。我自手施。王謂神曰。我於此處。巳
捨九百九十九頭。今更施一頭。檀度願滿。爾時八萬
四千小王。一萬大王。皆身投地。二萬婇女。悶絕擗地。


爾時王者釋迦牟尼是。婆羅門者提婆達多是。樹神
者目連是。五如法施。不是煞命沽酒得錢。總名如法。
及七攝受相應。總名如法行施。總是名施五種。


言不應施亦五相等者。一不淨物者。非理得財。倚官
狹勢。劫奪得錢。名不淨。二亂眾生物。酒及毒藥也。三
惱眾生物。置網等是也。四害眾生物。弓刀等。五壞淨
心者。音樂女色。問音樂既不許施。如何金藏論可音
樂布施得好音聲。及妙音菩薩伎樂布施耶。答彼約
聖人。此約凡夫說也。問女色既不許施。如何經云及
妻子施。答前約捨心。成難就捨物。而能捨得。所以許
施。此間約所授記者。二者。菩薩行施與妻。必先立契
誓。行菩薩行。若有施處。誓不相違。不作女色。心布施。
約久修行者。前文許施。此間約初心。能壞淨心。不能
[013-0471b]
持戒者。故不許。又菩薩施妻有二。一未先立契。亦不
強將他布施。二前人求色心乞來。亦不布施。又不應
施有五。一父母師長。不應將布施。二者為王。不應抄
掠他人妻子眷屬布施。三未共他立契約。不合布施。
四前人是旃荼羅惡人。不應布施。五乞得作奴婢。亦
不應布施。又菩薩布施有四思擇力。一布施時。觀現
世無安樂當來得利益者。施與。二現世得安樂當來
得利益者。菩薩施與。三觀現世得安樂當來無利益
者。菩薩不施。四觀現世得利益當來無安樂。菩薩亦
不施。


言施有五利益者。一得親近。是諸人天等。樂親近也。
二常樂見。如須達長者。賑貧愐寡人。皆樂見。又如講
人法施聽人財施。即日相親近。恒樂見。三宗敬者。得
人敬重故。如依止有財師僧。而行宗敬等。四得好名
聞。如藺祿子等。得好名聞。五復作後時因者。熏習所
成。百生千生而能行施。後作菩薩之因。所修施皆是
當來成佛之因。問現世間人多有錦帛。不樂惠施。據
今富有從樂施。成熏習強。何因慳恡。答此類之人。多
生巳來。非是常施。偶然因布施。供養羅漢勝福田人。
便於今生招。此富有非。常行施熏習不強。故於今生。
不必好施。今身能施。今身能施。是前身施來。今身若
施。來世更能施。


言於此施中應起等者。我由前生布施。今生富貴。今
生更不施。後生因何得富。又錢財是五家分。水火盜
[013-0471c]
賊。及王惡子。若被取來。爭惜得。忽被賊劫。忽被火燒。
爭惜得。不如布施自家獲大利益。今不行施。後忽貧
苦。或若身死。財不隨去。唯此施為善作。後世起此心
時。名覺悟智。


言二財物尠等者。菩薩念言。餘貧窮者。衣不弊形。食
不充口。我財比上不足。疋下有餘。於此無中。又分滅
施。能捨難捨。現世雖受小苦。當來必受大樂。今身若
不忍苦。當來大苦如何免得。名忍苦智也。


言三財悅意心等者。即寶翫之物。良由妄情。計金銀
等為可愛。倒生愛重。不肯惠施。或可本來畜積。本擬
榮身。財物既多。營求廣。却生苦惱。今知此倒。名知倒
智。惠愚人多財益過。


言四忻世果而行等者。菩薩念彼三界眾生差別。悉
是泡幻。何乃願求。我今所施。願求菩提。金剛堅固之
身。或念世果受八萬劫終。必墮落。況滅百年。念此不
堅。應求堅固果。所以行施。問雖願求於堅固之體。有
實因。此得彼果否。答華嚴經云。昔於眾生起大悲。修
行惠等波羅蜜。以施其身最殊妙。能令見者生歡喜。


言施以無貪等者。問布施以何為體。答疏言施以無
貪等。無貪即是善十一中。無貪善根。意能惠捨。身能
自手施。口能讚嘆。如唱布施呪願。大論十七地中第
十名菩薩地也。此有三種施。財施。法施。無畏施。經文
但明財施也。無畏法施。通餘五度攝。般若論云。檀度
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
[013-0472a]


言此二頌戒者。經云文殊師利我見諸王往詣佛所等
者。諸王者。即光中萬八千世。宗中通輪王粟散王。往
諸佛所。問無上道。即菩提涅槃。經既言問。即合有答。
略而不說。光中國王。因聞一乘法。擬行一乘因。所以
捨國位出家也。便捨樂土。此捨不是將布施。但施却
名捨。經論中多言國杜。無此杜音。但是借吐字。音作
吐字。呼即是國之別名。土者吐也。萬物從地而生。如
口吐出相似。菩薩擬欲出家。先化國土。令一切眾生
作念。國王尚自捨國。棄榮出家。豈況諸凡庶之人。而
不出家耶。剃字。切韻作計變除髮也。鬢音即俞反。問何
去鬢髮。答捨餘好故。是毀色形故。且鬢髮如雲。可以
生貪。植髮衝冠。可以長患。虬鬢長鬣。為長染緣。故皆
棄之。用資入道。經云。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鵠能
違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既是出家
之人。具出家相好。必是持戒之人。故科作戒波羅蜜。


言戒有三種等者。第一明戒種類。且大小乘持戒各
別。大乘持遮戒性戒。小乘持遮戒。大乘通二利。小乘
唯一利。聲聞持戒。與菩薩四義不同。一自性差別。聲
聞持七眾戒。菩薩持三聚淨戒。二失不共差別。律儀
則同。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即不同。三廣大差別。大
乘持三聚淨戒。求佛果菩提。小乘持七眾戒。求阿羅
漢果。四甚深差別。聲聞持戒。是菩薩破戒。聲聞人持
律儀戒。止即是持。作是犯。菩薩持攝善法戒饒益有
情戒。止作則是犯上明差別下說種類。一律儀戒等者。即七眾
[013-0472b]
所受。律者法也。儀者軌則儀也。一比丘持二百五十
戒。二者。比丘尼法。說五百戒。正云三百四十八戒也。
三者正學。年十八便受學戒。佛許二年學戒。舊云或
叉摩那。四沙彌。五沙彌尼。此云勤䇿男勤䇿女。勤人
駈筞也。亦云息慈。受持十戒。息惡行慈。六優婆塞。七
優婆夷。受持五戒也。二攝善法戒。所修三乘一切善
法者。此即漸悟及彼頓悟所修。三乘有漏一切善法。
皆是此戒。定性唯修小乘法故。非此中意。三饒益有
情戒。即利益有情三業萬行。糅云。要受菩薩戒。於師
僧及佛像前。期誓斷惡。所行三業萬行。利益眾生。方
是三戒中收。若不受戒。雖利益眾生。是善非戒也。問
菩薩只今持攝善法。善法饒益有情。如何兼持律儀。
律儀是七眾戒益。疏主意云。只七眾所持律儀。便菩
薩所持戒。


言勝鬘經云波羅等者。問王身既是菩薩。即合受菩
薩律儀。何要剃髮被緇。受小乘戒。而祈解脫。答疏云
勝鬘經云等。如是六法。為大乘有二義。一為大乘故。
說名為大乘。二為大乘因。說名為大乘。若不是菩薩
所持戒。如何言為大乘故說耶。答波羅提木叉者。此
云別解脫戒。戒者動發身語思上。能防發功能。名戒。
功能不合名戒。成就彼所防所發。得戒名也。身有三。
是別。語有四。是別。此戒能棄捨彼別別惡法。別解脫
此有二說。一云。當來涅槃果。是解脫。由離別別惡法。
當來得解脫。二者。只離惡法便是。解脫戒也。云毗尼
[013-0472c]
律藏。糅抄云。廣戒六十卷律是。此上二種是行。言出
家兩字。即目沙彌沙彌尼也。言受具足戒。僧受二百
五十戒。尼即三百四十八戒。此上通難詞。雖引四種
沙彌沙彌尼受具足僧尼。意取後二僧尼。證菩薩。亦
持別解脫戒也。


言菩薩地言律儀等者。解當唱經文。引瑜伽菩薩地。
可有輪王。王捨位出家持律戒。意證此經中輪王捨
位出家。持是律儀。律儀戒不是餘戒。問經中只說剃
除鬢髮出家。不說持戒。未審何處是持戒處。答疏言
菩薩地言等。更問菩薩只合天冠瓔珞形相不定。何
故作比丘形。答只此菩薩出家形相。亦是菩薩律儀
所以引菩薩地言出家受具足。皆名律儀也。


言律儀為本者。問三聚淨戒總是菩薩所持。何故空
說持律儀戒。答疏言律儀為本等。意言但修律儀。餘
戒自成。所以菩薩先持律儀。不說餘戒。且先持律儀。
離諸惡故。然後修行六度萬行。問如何是律儀為本。
方有後二。若破律儀。三戒俱捨。答尸羅不清淨。三昧
不現前等。


言故四波羅夷等者。此文證。前言受具足住皆菩薩
律儀攝也。前來二本聖教。證此法華經云剃除鬚髮
出家相也。瑜伽又言。捨輪王位。如棄草葉。此總出家
相也。問五篇之中。上二為戒。下三威儀。今言律儀。不
攝上二。如何。答疏云四波羅等。若更能持沙彌十戒。
亦是律儀。更受具足。亦是律儀也。
[013-0473a]


言此明出家者。問經中所說。是何戒攝。答疏云此明
初等。


言有本言披等者。疏主更加梙著之義。亦得名被。梵
云支伐羅。此云法衣。通目一切出家三衣。經云法服。
服即衣也。


言出家寬曠者。問菩薩修行形相不定。何故事須出
家。答疏言出家寬曠等。牟者。堅固之義。獄者。鼻陶所
造。又經云。孔雀雖有色嚴身等。


言二捨命等者。持戒之人。必生善處。惡相不現。所以
歡喜。戒云如人自照好醜生忻戚。名聞及利益。死得
生天上。故歡喜。若破戒之人。一切惡相現前。生憂惱
也。


言三持戒者。為親友者。今生持戒。來生還持戒人。以
為親友也。


言四功德圓滿者。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等。即是
功德滿也。


言五生生者。一生天性不飲酒不煞生。故言戒。成其
性也。


言智論說等者。瓶若破一切。寶物散失。戒若破。一切
功德皆無也。


言一頌忍等者。經云或見菩薩等者。或見菩薩行忍
人。而作比丘行忍相。獨處閑靜行忍處。樂誦經典。行
忍行處。問菩薩行忍是何意。答菩薩云若我不行忍
辱。不得圓滿法身。又不得圓滿相好。淨穢土中說法。
[013-0473b]
教化眾生。終不能得。所以要行忍也。誦經有四勝利。
一者。能滅重罪。二者。常受法樂。三令法久住。四者。廣
種善根。忍有三種。金云。一者。耐怨害忍。忍受惡罵捶
打等境。二者。安受苦忍。寒熱等境。三者。諦察法忍。緣
法義境。又耐怨害忍。感當來化身果。安受苦忍。感當
來法身果。諦察法忍。感當來報身果。攝問云。菩薩當
作何念。能得菩薩。答當念忍力。能到菩提。不忍為因。
諸根不具。不能辦成諸有情事。故大般若云。我若不
修忍波羅蜜。當生諸根殘缺容貌醜陋。不具菩提圓
滿色身。問忍有三種。未審此菩薩是何忍。答唯是諦
察法忍也。經云。獨處閑靜。不對怨害寒熱等境。唯閑
處念經。故云諦察法忍。諦者實義。察者觀察也。忍者
是智。智於理上觀察。即境決定。名忍。


言舉難偏說等者。問餘二忍。何故不說。答疏言舉難
偏說等。路云。疏主合道舉勝偏說也。不合道舉難偏
說也。以彼諦察法忍。易於耐怨害忍等二種也。乍觀
似耐怨害難。於諦察法忍。若子細思。其實末法之中。
行諦察法忍。却難。金剛經云。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
命布施。中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後日分。亦以
恒河沙等身命布施。經百千劫。捨身命布施。不如有
人持一四句偈。捨身命者。即安受苦忍。能持四句。即
諦察法忍。被歌利王割截身體。即是耐怨害忍。問耐
怨害與受苦忍何別。答怨家逼來。而忍受得。而不加
報。名耐怨害。此唯對怨家說。若不對怨家。一切時遇
[013-0473c]
惡緣。能忍得。名安受苦忍。


言一頌懃等者。經云。又見菩薩行精進。勇猛精進。精
進體。入於深山。精進處。思惟佛道。所修善。又見菩薩
能修人。勇猛精進所行行。入於深山。來勝境。思惟佛
道。求勝果。


言此通被甲等者。且唯識第九。列二種精進。以解脫
文。經文略。無利樂有情精進。只有論家兩个精進。唯
自利也。問何以知。答疏主體經意如此。經云。入於深
山。思惟佛道。既言入於深山。明知無利他也。疏主所
以不引利樂有情精進。依論解云。云何精進。於善惡
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能治懈怠。滿善為勇。表勝進。
簡餘染法。悍表精純。簡淨無記。即顯精進。唯善性攝。
如人入陣著甲。而有威勢。法中論喚何佛作被甲。答
最初發願。願我救一切眾生苦。將身借一切眾生受
苦。發願願心。有大威勢。猶如被甲入陣也。二者。攝善
精進。從初發願巳去。加功用行。事無不成。三業精進
為能攝。功德法為所攝。故名攝善也。略無利樂有情
精進也。


言精進有五等者。初依論列名。亦是引經家五種精
進。對辨也。且喻伽論說被甲。即是經云有勢。如欲打
賊。若有被甲。即有威勢。瑜伽論云加行。即是經云有
勤加行者。加功用行。只為有勤也。瑜伽論云無下。即
是經家有勇也。下者下劣。若有退屈。即名有下。瑜伽
論云無足。即是經家堅猛。瑜伽論云無足。即是經家
[013-0474a]
不捨善軛上論經對辨云云


言最初發起等者。明五種相也。猛利樂欲。即是被甲
精進相也。


言次起堅固者。勇表昇進。簡諸染法。悍表精純。簡中
無記。此是加行精進相。


言次為證得者。若自輕蔑。向所修行。向上怯懼。名下
也。今無此過。名無下精進相。


言次能忍受者。若生喜足。名有退。此名無退。精進相
也。次將五修。配五種精進。一發心修。配被甲。二長時
修。配加行。三無間修。配無下。四慇重修。配無退。五無
餘修。配無足。次配五位。一資糧被甲。二加行位。配加
行。三見道無下。四修道無退。五無學位無足。


言二乘究竟道等者。問二乘無學巳至果位。佛果以
無學故。更求何法。得有精進。答疏云二乘究竟等。然
果位中。配無足。不捨善軛。有學有進修。可許名無足。
無學修巳息。云何不捨善軛。答疏云二乘究竟等。


言初一名初甲等者。相攝也。將唯識論中兩个。攝餘
教中五種。將此經中勇猛精進一个。攝唯識論中二
種。即是此經攝唯識。唯識攝大論等諸論等。


言此中合名等者。問頗有精進得佛果菩提耶。答實
因精進得佛菩提。莊嚴淨土。華嚴偈云。往昔勤修多
劫海。能轉眾生深重障。故能分身遍十方。普現菩提
樹王下。又此下經云。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便
得菩提。
[013-0474b]


言二頌定等者。經云。又見離欲者。除定障。常處空閑
者。修定因。深修禪定者。明定體。得五神通者。獲定果。
又見離欲者。攝散心。常處空閑者。樂寂靜。深入禪定
者。獲安樂。得五神通。起作用。又見菩薩修定人。安禪
者意業。合掌身業。又見離欲者厭塵俗。常處空閑者
趣真境。深修禪定者證無相。得五神通者降眾魔。又
見菩薩者利生人。安禪合掌者樂說法。以千萬偈讚
諸法王者口業。又見離欲者。明由離障染也。既言離
欲。即是頓悟漸悟人也。常處空閑者。離欲境也。深修
禪定者。即因第四禪根本定。名深修也。得五神通者。
定作用。由此因位菩薩。未得漏盡通。至三乘無學果
位方得。所以但言五通也。問如何安禪是定。而能合
掌讚嘆。答古師說云。梵云安禪那。此云合掌。梵漢雙
舉。而成偈文。屬及慧收。非是禪攝。准此解意。安禪不
是定。但是合掌也。此師意中。迴避入定。以彼定中合
眼閇目。爭能合掌讚歎。然實登地巳去菩薩。不起滅
定。而現威儀。在滅盡定。起身合掌讚歎。又八地巳去
菩薩。掌在定門。常起身佛前。聞法讚歎上消經也


言離憒閙故者。解常處空閑也。憒者。心亂也。閙者。即
闤闠也。亦通膾。亦是閙義。有作𠆴。不靜也。


言由安住靜慮等者。住身心於彼禪定。輕安法樂。名
住靜慮。慮慮是一。所作事別。故分三種。糅云。此三靜
慮。復有二種。一有漏。二無漏。有漏三者。一得世間定
身心。寂靜安樂住。二能引五通。名引發。三以得五神
[013-0474c]
通。利生說法。名辦事靜慮。無漏定有三者。一依止現
法樂住。輕安調暢名安住。二引無諍願智。十力四無
所等畏功德。名引發也。三能起神通。作十八變。利益
眾生。名辦事。


言引發靜慮等者。問何名引發。答得四禪根本。能引
於慧。慧能發通故。定名引發。故無性云。引發神通殊
勝功德。由辦事靜慮故。讚諸法王。能辦教化眾生事
也。問釋迦菩薩當日讚歎底沙佛。只說一偈。如何今
說千萬億偈。答只說一偈。表心專注一境。言千萬億
偈。表功德無量。問廣運三乘。二利長時。寂靜閑居。曷
有多益。答心猶野馬。意若巖猿。戒之一處。無事不辦。
由此四句分別。一靜而非慮。無色界定。二慮而非靜。
近分定。慮者慧也。慧強定劣。三亦靜亦慮。四禪根本
定也。四非靜慮。可知。大般若云。是諸菩薩入色無色
定。寂靜安樂。但欲引發自在神通。與諸有情。作大饒
益。亦欲調伏麤重身心。令有堪能修諸功德。又有偈
云。一念亂禪定。如煞三千界眾生。一念在禪定。如活
三千界眾生。華嚴頌云。佛久修行無量劫。禪定大海
普清淨。煩惱障垢悉除滅。廣有多能故菩薩。修行須
深入禪定。


言此三必由離欲等者。意云。得此三種靜慮。事須離
欲界。欲界地法無定故。假離欲也。問下界若無定。云
何別境許有定數耶。答此是等持通定散故。此但事
觀伏惑。引得上界定故離欲。問伏何等惑。答十煩惱
[013-0475a]
中六通俱生十分別起。分別起者。普不能伏事觀麤
故。六通俱生。又除二見細俱生故。伏餘四惑也。


言此一加行智者。經云。復見菩薩智深志固等者。智
慧有三種。一生空無分別慧。二法空無分別慧。三俱
空無分別慧。攝論云。又有慧三。一加行智慧。二根本
智。三後起。此加行智。即是地上也。頌文述前相。相貌
即前地上修行。


言妙達實相等者。智深者加行智也。實相即真如也。
謨問云。如何加行智能妙達實相。答此但是了達解
了之義。非是證達。又解地前加行位世第一。雙印二
空。能所皆無。微有少分相分。當情不名真見。除却少
分。餘皆是真實觀。但能少分能得心。便名加行位故。
此觀理多深。名智深也。二云。不取世第一。為智深。未
曾親證理故。入初地至七地巳來加行智。名智深。前
後曾親證理故。妙達實相。難勝地中真俗合起。何失。
又思慮遠故。名智深。今此智緣實相。所思慮遠。能思
慮智。得名智深。又思量佛果菩提功德。名思慮遠故。
名智深也。


言意樂不壞者。信心不壞信戒。名意樂不壞。不壞者。
固義也。凡夫解義。或是不名志固。菩薩當知不謬。故
名志固。又志求佛果不休息。故名志固。


言加功能問等者。加功兩字。解第二句志固。只自不
休息。便是志故義。能問兩字。解第三句經能問諸佛
故。云加功能問也。聞並能持。解第四句經文聞悉受
[013-0475b]
持。一得不失聞。並能持菩提。五蘊假者。身中念慧。是
能持佛說之法。是所持也。


言此二頌頌二智者。經云。又見佛子等者。又見佛子
者。能化人。定慧具足者。圓力化。以無量喻者。開解化。
為眾講法者。上首化。忻樂說法者。不退化。化諸菩薩
者。簡機化。破魔兵眾者。降魔化。而擊法皷者。法遠聞
化。經云。定慧具足。自利智。以無量喻為眾講法下。利
他智也。


言定慧具足者。經文問此。問說慧何須論定。若有二
種。一者定中慧。如室中燈。照物分明。二者散位慧。如
風中燈照物不定。今言定慧簡散慧。與定相應慧。總
巳具足。不是定慧兩法。總有此問。正明慧不合。言定
因定中慧。所以兼說定也。根本後得二皆具足。以彼
根智行相深隱。却在具足中含。得此一句經文。顯根
本智也。


言後得智中等者。解經。以無量喻。為眾講法。後得智
也。問如何菩薩堪為人講說法。答善調三業。能離毀
傷。能息偏儻情。棄貪求意。斯則可為善說法者。


言一忻樂說法者。五福經說。說法人獲得五種果報。
一長壽。由說法時令他不煞故。二者端正。由正說時
令他和悅忍辱故。三聰明。令他悟解故。四者多財。令
他不盜故。五者智慧。令他破癡暗故。問法本離言。何
須要說。答若無言說。無以解生。故華嚴經云。如寶在
暗處。無明故不見。真諦本無漏。雖慧莫能覩。
[013-0475c]


言化諸菩薩者。順一乘故。表此靈山會中教諸菩薩
故。二乘取二乘果。不是總不化。


言四擊法皷。擊法皷者。二乘大根熟。如枝擊。菩薩得
後智。如皷面也。感菩薩說。捨權就實法。如擊皷出聲
也。


言至下當知者。指八義中說也。


言魔羅等者。辨魔相也。梵云魔羅。此云破壞。魔即通
號也。十種皆名魔也。古翻為優亂破壞障礙也。擾亂
身心。障礙善法。破壞勝事。故名魔羅。


言波卑夜等者。此是天魔之別名。唯囑天魔。壞惡意
樂。樂行惡事。成就惡法也。若言天魔。通號也。若言波
旬。別名之中訛略也。若言天魔波旬。通號別名。二皆
雙舉也。


言雜寶藏中等者。疏主章中。出魔種類有二。分段變
易也。若三魔。如此經中說。見賢聖軍。五薀魔煩惱死
魔共戰等是。若瑜伽佛地等說四魔。加前天魔。成四
十魔者分三。列名次。第二釋名。後辨相。雜寶藏經中
說偈云。欲是初初軍。憂愁軍第二。飢渴軍第三。聲軍
為第四。睡眠軍第五。怖畏軍第六。疑軍為第七。貪毒
軍第八。第九利養軍。著虗妄名聞。第十軍自高。輕慢
於他人。汝等軍如是。一切世間人。及諸一切天。無能
破之者。我以智慧箭。修定智慧力。摧破汝魔軍。如[土*否]
瓶投水。釋名者。可忻名欲。心戚名憂愁。悕求飲食名
飢渴。躭欲名愛。令心昧略名睡眠。有恐怯名怖畏。猶
[013-0476a]
豫兩端名疑。損惱身心名毒。希譽貪財名利。自舉淩
他稱高慢。欲等即魔。持業也。辨相者。一欲即貪欲。世
間五塵境為因。能生欲故。是果。今取能生欲心故。名
欲。唯取色境向上貪欲心也。心戚名憂。憂是戚行。轉
即憂戚心也。謂飢渴逼。希求飲食。名觸。現有貪喜俱
行。名愛。貪愛煩惱也。癡人事業。昧略為性。名睡眠。即
不定四中睡眠。怖畏有五。一不活畏。由分別我執。身
為常。恐我斷絕故。緣中資具。恐有間斷。遂生怖畏。二
惡名畏。不行饒益。或不孝父母。恐眾人知此惡名。遂
懷怖畏。三死畏。由有我見。緣失懷想起病。即是失懷
想。見身無力。不能喫飯。恐死到來。故名死畏。四惡道
畏。造非法業。知此是三塗因。於此三惡道。遂生怖畏。
五怯眾畏。觀他人所得是勝。知自身所得是劣。於此
境中而生怖畏。五中初二。多是財利之愛。第三第五。
多是我愛。第四體是慧俱無嗔。或體是不愧。根惡法
也。疑者於事不決。毒謂三毒。即貪嗔癡也。及名利者。
貪求名利。亦是魔也。名即聲譽。利即資產。自高即是
慢也此上十軍也


言我智箭定力者。有定無慧。如弓無絃。故須定慧二
種相資。始能破魔也。有云。定能縛賊。慧能煞賊。定既
名刀。亦能煞賊也。案經本弓為正。謨云。十魔能障定。
慧。說二刀箭。但取其意。諸有智者。不應難喻也。


言摧[土*否]瓶投水者。[土*否]是未燒了瓦。[土*否]名[土*否]瓶。投。[土*否]瓶
投水。即破壞也。此是不堅之法喻。魔亦爾。
[013-0476b]


言或正智擊真如者。擊者打也。親輔義。親得其體也。
正智內證名擊。真如是教。面正智證時。名杖擊也。後
得智將所證無言說法。為眾生說。如皷上出聲。又後
得擊俗理。俗理如皷面。後得如杖。後智能達俗。達俗
之時。如杖擊。為眾生說。如發聲。二智之上。皆有說法
發響之義也。問三智種現歷位資糧等三劫云何。答
論九云。如是三慧。初二位中。種具有三。現唯加行。未
得無漏真正道故。於通達位。現二種三。見道位中無
加行故。於修習位。七地巳前。若種若現。俱通三種。此
位最寬。皆容起故。八地巳去。現二種三。法駃流中任
運轉故。究竟位中俱二。劣無漏智皆巳捨故。唯帶舊
種。非新熏故。


言此六度中等者。謨云。歸本所明。亦云。六度差別二
利不同也。以前來科云。十七偈種種相貌中分二。初
十五偈六度。次習二益。圓成自利利他。名二益。然此
六度。據實理論。皆各有二利。然布施中唯利他。內財
外財。此三唯利他。最後智波羅通二利也。定慧具足
唯自利。以無量喻。為眾講法。唯利他也。中間四度唯
自利。略無利他之說。問誰人略。答當時彌勒問文殊
時略却。或結集。或翻譯略。今取彌勒。為正。


言八風不動者。經云。又見菩薩者捨樂人寂然。宴默
者捨樂相。身心不動。名寂然。口不動名宴默。或心不
動名宴。語不動名默。天龍恭敬者。遇樂境不以為喜
者。捨樂心。天即帝釋等諸天。龍即諸龍。恭敬之言。義
[013-0476c]
貫通故。恭敬之時。於中得財利。得稱嘆。天龍恭敬為
因。不以為喜為果。只此不以為喜一句。含得八風。經
文不顯。准此四種。即是順風能生於喜。今言不喜。餘
即是逆風。故能生憂。經既不言。於憂即知順風吹不
喜。逆風吹亦不憂故。一句經含八風。


言宴音者。烏見反。安也息也。晏字烏間反。靜也默也。


言八風等者。瑜伽第二。名世法風者。是從喻名世法。
皷䔽喻若風飄故。無性第五有偈云。諸佛常遊於世
間。利樂一切有情類。八法熱風邪分別。不能傾動不
拘礙風者。即是吹動義。由此八法吹。令生憂喜等。菩
薩觀心對不被外境吹動故。淨名云。毀譽不動。如須
彌。見不動義。


言一利者。得可意事。名利生。不可意事。名利生。不可
意事。名衰。不現前誹謗。名毀。不現前讚美。名譽。現前
讚美。名稱。現前誹謗。名譏。逼惱身心。名苦。適悅身心。
名樂。毀譽稱譏。如名為體。苦以苦受為體。樂以樂受
為體。


言恭敬之言等者。問經中略無財等事。但說天龍恭
敬。如何舉四。答疏言恭敬之言等。意說為人恭敬。有
財位等。


言翻此四種衰等者。問經文只說順風。不說逆風。如
何言翻此四種耶。答天龍恭敬。利譽稱樂。既不生喜。
返顯衰毀譏苦。亦不生憂。


言此三悲接物等者。經云。又見菩薩者拔苦人。處林
[013-0477a]
放光者拔苦力。濟地獄苦者拔苦事。令入佛道者與
其樂。金云。一切理解。定是功德之藂林。智能安處於
定。能放光明濟地獄苦。故云處林放光濟地獄苦。二
者約事解。菩薩於藂林中放光。問菩薩之行。利生多
門。何獨舉放光。不說餘行。二云。眾生可救數亦無邊。
何唯地獄。偏言光照。答菩薩行雖無量。且舉一行。眾
生數亦無窮。且救重苦。其實亦濟餘趣。地獄眾生與
他說法無益。事須放光方能濟苦。


言悲謂拔苦等者。一眾生緣悲。處緣眾生。起悲濟拔。
二法緣悲者。緣眾生。唯有薀處界等三科和合。而有
實無眾生體性。三者。無緣悲有二。一者。緣眾生之時。
不見眾生。唯作法空解。名無緣也。二者。唯緣真如。亦
名無緣也。熾然緣眾生。不作眾生相也。但緣真如。而
起悲拔苦。名無緣悲也。今此是眾生。緣悲當情。見地
獄眾生而拔濟。名眾生緣悲也。


言行有多種等者。問菩薩之行既多。六趣眾生非一。
何故偏舉放光之行。唯照一个地獄眾生。答疏言行
有多等言故。


言放光等者。光即智慧之光。九地名地。三界名獄。菩
薩處定。能發智光。三界九地。悉能濟拔也。


言餘二悲行等者。法緣。即是不作眾生解。但作薀等
解。而起於悲。無緣。即是作二空解。而起於悲。問心不
孤起。託境方生。觀法皆無悲。緣何起。答菩薩智力作
用無邊。了俗證真。何方平等。
[013-0477b]


言此勤也等者。經云。又見佛子者精進人未甞睡眠
者。除精進障。經行林中者。現精進相。勤求佛道者。覔
精進果。又見佛子者修勤人未甞睡眠者。修勤行。經
行林中者。修勤處。以求佛道者。希勤果。睡眠是精進
障。樂著前境。名睡。身心昏昧。名眠。問爭得知是地前
菩薩。答前來經言信解不言證解。明知是地前菩薩。
又前來六度次習修。今此亂修故。是地前也。


言飲食知量等者。解未甞睡眠。甞由試也。未曾暫試。
貞云。甞由啜也殊雪反。如有美食未曾暫甞。況飲喫也
瑜伽論云。飲食知量減者。睡眠段食。生睡之緣。交知
量減省。不多不少。喫多即長睡。喫少人無力。多睡無
力。多睡無力。並闕修行。故言飲食知量。減省睡眠也。


言初夜後夜等者。彼中不說中夜修行也。則以許中
夜一時宵息也。覺悟者。修禪觀也。瑜伽者。含五義故
不翻。若翻失餘四義也。唯得一義。此云相應。相應有
五。一心與境相應。二定與慧相應。三教與理相應。四
因與果相應。五藥與病相應也。略云瑜伽。此翻為觀
行。


言遺教亦言等者。消息煩惱。不是睡也。遺教經制於
初心。全不許睡。然修行人有其三種。且如十二時中。
上根一時食。一時消息。此消息睡也。餘十時修道。中
根人二時食。二時消息。餘八時修道。下根人三時喫
食。三時消息。唐三藏每夜睡十六息。阿含經云。有五
種人。夜不得睡。一國王思惟化人。二作賤人。三女思
[013-0477c]
男。四男思女。五精進比丘故。經云。良馬不曾臥。半夜
暫時睡。盛事未必功。汝何安樂[窱-ㄆ/木+唚-口]。李北海賊云。遺名
利遣聲色。儲精魄養靈識。無言無事。不飲不食。造化
於我何功。帝王於我何力。世間之事。尚自遺云何。何
況能修出世等事。


言經行林中等者。律中說經行有五勝。一消宿食。二
除濕痺。三令身安和。四心易入法。五能遠行。問何名
經行。答經行有二。一者。經行意。且意有二種。一者。為
念經而行故。名經行。二為消食故。名經行。亦如布絹
之經來去。名經行也。如世尊於三七日中經行觀等。


言此乃䇿勵等。解精進也。問經說經行林中。勤求佛
道。不睡經行。勤求前相。何為等事。不說勤求。何言前
相。答疏云此乃䇿勵等。勵即磨勵也。經中經有勤字
故。下說四正斷。亦云四正勤。四正斷尅體。唯是精進。
精進雖正斷惡。是智功能。由精進能助於慧。從助而
說精進。名斷。言四正斷中。對法論說。初二緣巳生未
生。所對治法為境。後二緣巳生未生。能對治法為境。
一巳生惡法。修律儀。斷惡法巳生現行。事須修能斷。
律儀即是因。事制戒等。若約能斷說。律儀即斷。持業
也。若約所斷說。律儀之斷。二未生惡法。修斷斷。如設
提塘。恐未生惡法起來。事須防被不交生。三業與精
進相應。初夜後夜覺悟瑜伽。惡法無容起得。向上斷
字。是能斷精進心。向下斷字。是未生惡法。為斷未生
惡法。所以修精進心。惡法是所斷。精進為能斷。能斷
[013-0478a]
所斷。是故名斷斷。三巳生善法。修防護斷。猶如種樹
善法。雖然巳生若不斷。精進防護。便被懈怠起來。損
却善法。由精進力。防護善法。不令退失。善既不退。惡
亦不生。却向能防護。向上說斷。善法為所防護。精進
為能防護。能防護即斷。名防護斷。持業也。四未生善
法。修修習斷。猶如鑽火。由精進力。修習一切。未生善
法。當可生故。却向能修習。向上說斷。還是三業精進。
身業禮拜。口業讚嘆。意業恭敬。為修習。未來善法今
生。所以修此精進也。善法為所修習。精進為能修習。
能修習即斷。名修習斷。持業也。


言故華嚴云等者。引教為證也。准華嚴經。有六偈。明
精進。文殊問勤首菩薩云。教既是一。眾生出離。何得
不同。答但由眾生勤隨不同故有此別佛子善聽等
四句。總標遲速行。


言欲求除滅等者。初一偈是法。後四偈是喻。法中唯
喻懈怠者。彼本文中有八喻。初四同此。後更有四个。
無手遍射喻。毛滴海水喻。微水滅火喻。端坐昇空喻。


言譬如微小大者。涅薪滅火喻。火況眾生身中智慧
煩惱喻柴薪。薪涅比懈怠。將火本燒薪。柴涅大還滅。
精進本斷惑。懈怠障勤心。火若遇乾柴。火即轉明盛。
火若遇濕柴。火即當時滅。智慧遇精進。智慧轉增長。
智慧懈怠。智慧當時滅。


言譬如人鑽火者。鑽火數休喻。眾生三業如鑽。身中
智慧如火。數休喻懈怠。相續不絕況精進。木中有火。
[013-0478b]
事須鑽研方出。身中智慧大。事須精進練磨。智火不
生。只緣修行懈怠。木中火熱不出。只為鑽研數休。


言譬如淨火珠者。離緣求火喻。心王心所況珠。珠即
陽燧。珠能生善法。事頃假精進也。心王況珠。火則況
心中智慧。布艾緣具。則比精進。布艾若闕況懈怠心。
心中智慧不生。只緣三業懈怠。火勢不起。只緣布艾
闕緣也。


言譬如淨明日者。閇自求見喻也。日光能詮教。萬像
況所詮理。閇目開目況懈怠。精進日光。雖能照萬像。
閇目之者都不見。眾生若起懈怠。因何得悟於教理。
日能照物。如教詮理。目喻精進。所見色喻智慧。謂有
精進。能發智慧。緣教得理。


言由初發心等者。述此光陳也。問何故登地相貌中
最初布施。云何地前信懈中最初精進。答此有二義。
一者。光中所見申難。無由隨見。即言何以論具先後。
二者。十地菩薩次第修。所以最初修者布施也。又地
前菩薩六度亂修。所以最初發心修行。先修精進也。


言信為欲依等者。問如何是先修六度中精進。答疏
言信為欲依等。先由起信。信後起欲。欲為因。方有精
進。為果故。最初修精進也。問既精進。向前是信欲。何
不六度中立信欲度耶。答六度中但立精進度。不立
信欲度。既信三寶。又起希望。希望巳後。便是精進。所
以最初說精進也。但立精進度。不立信度。精進善遍
䇿御眾業任持故。六度攝信。雖淨心。非遍䇿等故。非
[013-0478c]
度名也。


言故此但以等者。意言據實。合以信欲為先。非六度
行。故先精進。


言信後等者。謂十信心位中。初是信心。二念心。三方
是精進心。故言後精進也。


言一頌戒等者。經云。又見戒者。貞云。具性重之戒。名
具戒。威儀無缺者。即是息世譏嫌戒。又見具戒者。標
持戒人。威儀無缺者。舉小尚不犯。況餘重者。紀國云。
又見具戒者。持戒人。威儀無缺者持戒相。淨如寶殊
者。顯戒德。以求佛道者。顯戒果。又見具戒者。彰自體。
威儀無缺者。論功用。淨如寶珠者。戒圓明。以求佛道。
感當果。


言三業威儀等者。問如何是威儀具足。答疏云。三業
威儀常無缺減。故名威儀無缺也。


言勿輕小罪等者。問菩薩因何得威儀無缺。答疏云
勿輕小罪等。此解防護細行所以也。


言淨如寶珠者。舉喻也。圓者名珠。方者璣也。今取圓
者。珠以無翳無瑕為淨。或以無缺無滅為淨。又或有
三者。清淨如珠。二圓滿如珠。三可重如珠。


言一內外無瑕者。性戒名內。遮戒名外。若犯四波羅
夷。如玉內有瑕。自餘遮戒。如玉有瑕。意業不犯。名內
無瑕。身語不犯。名外無瑕。持性戒名內無瑕。持遮戒
名外無瑕。


言二戒德圓俻者。二百五十戒五百戒。名威德圓滿。
[013-0479a]
三千威儀皆圓滿。


言三威光日光者。相國云。有經說。堅持戒者。身諸毛
孔常有光明。天龍鬼神一切皆見。常以香華。遙散此
人。途遶禮拜。所行之處。鬼神下道。故華嚴云。若持淨
戒。正順教理。諸佛賢聖皆共讚嘆。故有偈云。戒是無
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也。珠體有光。喻戒光。能
照幽途名。曰光耀。


言四眾所愛樂者。鬼神教仰。如宣律師得毗沙門子
承事。若破戒者。鬼神常求其便。菩薩戒云。五百大鬼
神掃其脚跡。又云。持戒之人頭上有光。長一丈五尺。
破戒之人頭上有血光。長一丈五尺。飛鳥怕怖也。


言由此鵝珠被等者。疏主斷也。此四句中。初三句持
戒緣。第四句破戒緣。問第三句鴈隨知事之前。是破
戒。何故亦是持戒耶。等由持戒食淨肉。所以感應化
身墮落故。是持戒緣。有說。破戒緣。非也。昔有比丘。乞
食至賣珠家。亦云。國王家象珠。主人與取飯。沙門衣
赤。映彼珠色。猶如肉團。鵝將謂是肉。遂吞入腹。比丘
知巳。恐傷鵝命。忍苦不言。被打血出。鵝見地上血。遂
來噉血。隨飲命終。比丘見鵝命終。遂報珠主云。珠在
鵝腹。開腹得之。亦有云。比丘入王宮。於王宮殿上。珠
被鵝吞也。


言草繫捨身者。有一比丘。山中修道。有五百群賊。劫
奪三衣。賊不知比丘持戒。恐後尋逐。即結草縛比丘
身。比丘恐損草壞生。臥不敢動。時迦維衛國王遊行。
[013-0479b]
見巳以偈問曰。觀此少壯人。盛年多有力。如何草中
□。寂然不轉側。比丘以偈答曰。大王今當知。此草甚
危脆。我將轉側時。恐犯如來戒。王即令解之而去。


言鴈隨知事之前者。西國有寺。皆許初緣食淨肉。數
日之間。知事不得肉供僧。僧徒譏調知事。知事忽見
群鴈飛空而過知。事作念云。薩埵何不知時。交他一
堂僧眾。譏訶知事本。是時諸鴈應聲便隨。知事料理。
供養眾僧。上座恠而問之。知事具陳上事。上座云。此
是菩薩。非實鴈也。我不敢食。遂收其骨。起塔供養。鴈
塔之事。因此有也。因此制戒故。有讚言。英英法侶。嚴
栖饋絕。肅肅賓禽。投軀効節。誓徒頌味。甘從墜滅。水
羊上音呼斯橨墳音。式傅休列因。即斷肉矣。


言龍生伊蘭之樹者。迦葉佛時。有一比丘。於伊蘭樹
下。坐禪修道。被樹觸身。因即起嗔。析其一枝。命終巳
後。作大龍。號伊鉢羅龍王。頭上生伊蘭樹。盤根錯節。
枝葉無數。每至大風。起樹即搖動。龍頭遂裂。膿血俱
出。痛苦無極。一枝尚爾。何況壞多。此破戒緣也。


言瓶隨所欲等者。此通持戒破緣也。智度論及瑜伽
論說。有功德瓶。能隨意樂。流出珍寶。飲食渴藥等。受
用巳還。旋却歸瓶內。昔有夫妻二人。常求天祠。後感
天祠。與一寶瓶。寶瓶之內。出種種物。錢財飲食。莊園
宅舍。一切皆足。戒德亦爾。若全有戒德。常生人天。富
貴快樂。乃至成佛。戒德若破。一切不成。故經頌云。有
身不持戒。如弓不著弦。賊來無牽挽。如何敢向前。契
[013-0479c]
經云。依因此戒。得生初禪。及滅苦智慧。上來鵞珠被
打婆沙論。草繫捨身。莊嚴論。鴈隨知事之前西域記。
龍生伊蘭之樹本行集。瓶隨所欲智度論等戒了


言此一頌半耐怨等者。經云。又見佛子住忍辱力者。
此二句表度相。增上慢人惡罵捶打者。明忍境。皆悉
能忍以求佛道者。明忍所為也。紀國云。又見佛子者。
住忍人。注忍辱力者。安忍地。增上慢人惡罵捶打者。
遇忍境。皆悉能忍者。現忍力。以求佛道者。覓忍果。又
見佛子者。行忍人。住忍辱力者。修忍行。增上慢人者。
逢忍緣。惡罵捶打者。行忍處。皆悉能忍者。忍成就。以
求佛道者。行忍意。增一阿含經說。有六種力。一小兒
以啼為力。欲有所索。必須先啼。二女人以嗔為力。欲
有所須。必先嗔故。三國王以憍豪為力。四羅漢以精
進為力。五諸佛以慈悲為力。六比丘忍辱為力。今即
第六力也。今經言。佛子與比丘無違故。忍為大船。可
以度難也。謨云。先中所見行忍。菩薩有類。不輕往日
修行故。有偈云。力打千人例。此力不名壯。唾面不迴
頭。此力過無量。耐怨害忍。對增上慢人。行忍亦是安
受苦忍。


言少得謂多得等者。明被打所由也。四沙門果。是增
上法。得四禪定。計為四沙門果。凌著彼增上法。故名
增上慢。又得四禪定。謂少得。將謂是四沙門果多得。
名增上慢。論云云何為慢恃巳凌他。高舉為性能障。
不慢。生苦為業。
[013-0480a]


言恃族姓等者。問何名慢。答疏言恃族性等。博陵崔
范陽盧。河東柳[卄/障]隴栗子等。


言色力等者。色謂容色。如潘安仁。擲果盈車。何晏人
疑傅粉。聰叡如背碑䨱碁。財富者如鄒駱駝石祟藺
祿子等。名譽者如安遠慈恩等。於自身上。起高勝心
遂行打罵化也。


言菩薩以五種觀等。此明能行。所以菩薩五種觀行
忍。一菩薩被打之時。觀一切怨家親屬相。譬如父母
兄弟打來。爭不忍受。二唯念法相。不見能打人。唯是
三科五薀。如色薀打色薀。如空於空。關我何事。所罵
是聲界。聞是根聞。聲境罵耳。耳根取聲境。是本分。無
有主宰。唯法想。三念有苦想。菩薩作念。彼若無苦。即
須反報。交伊受苦。彼自家有五苦。苦本來在身。何要
更酬。即須忍之。又忽在山林。飛砂走石。打著何須更
酬。酬阿難去。又菩薩道。我本來拔眾生苦。如今交化
受苦。何成道理。我今此身。縱不打亦苦。故遭苦能忍。
四無常想。菩薩觀能打之身。彼日月夜被四相所遷。
念念不住。何須反報。剎邪生滅。畢竟命終。前打我者。
早巳落謝。彼自無常。何更須害。既作無常想。便能忍
受。五攝受想者。菩薩念言。我今攝受一切眾生。本欲
濟度。令至佛果。今我害他。則成棄捨。非名濟度。由能
忍受。若不忍受。惡罵等事。則不應攝受。彼類眾生。如
僧養小師童子等。若有過失。或起應諍。和尚皆方便
觀導。即能攝受於彼。是故菩薩攝受想。而能忍之。五
[013-0480b]
種想中。通於能所。無常唯能除。即屬他問。何言應觀
彼害者。答二解。一云。害通能所。二云。從多分說。言捶
音者。打即是捶也上解捶打了下解皆能忍仲尼云。天子忍之。成
其大。諸候忍之。國無害。吏人忍之。進其位。兄弟忍之。
家富貴。夫妻忍。家道昌。朋友忍之。名自彰。自身能忍。
患害巳。問不忍如何。答天子不忍。國城虗。諸候不忍
喪其。吏人不忍。刑罰誅。兄弟不忍。分異居。夫妻不忍。
令子孤。自身不忍。患害俱。朋友不忍。見疎也。


言二頌定者。紀國云。初一頌離亂相。後一頌現定相。
經云。又見菩薩者。亂人離諸戲笑者。離亂事。及癡眷
屬者。離亂因。親近智者。狎定緣。一心除亂。攝念山林
者。現定相。億千萬歲者。積定力。以求佛道者。覔定果。


言所離有四等者。菩薩修定之時。所離有四。一離戲。
謂分別戲論。問何名戲論。答疏有二解。有分別名戲
論。無分別名不戲論。問今此地前菩薩因何得無分
別智。答地前菩薩離能取所取分別之心。覺離名離。
二者。有漏名戲論。無漏名不戲論。


言笑謂謔者。詩云。謔浪笑。傲談謔。是散亂虗約反


言四離惡眷屬者。亦是散亂緣。離親屬尋故。尋有四
種。一親里尋。稱量親情眷屬。有貧富等事。二國土尋。
兵戰等事。三恚尋。嗔是也。四害尋。擬煞害眾生等事。
今者是初尋也。即是惡眷屬。親里尋也。更說欲尋曾
受用及所經過也。


言不離有二翻第四等者。經言親近智者。翻第四交
[013-0480c]
離惡眷屬。


言二一心除亂等者。經言一心除亂。翻前三種。一者
分別戲論。二離笑談謔。三離自愚癡。故名一心除亂
也。


言故遺教經云等者。苦諦名苦。集諦名本。本是因也。
欲斷其果。先斷其因。思滅苦諦之根本也。


言餘飲食等者。或見光中菩薩膳飲食施也。希字。單
作也。食也。啖也。


言菜之類等者。菜是所所食。所啖之物。不得取能啖
人也。希。眾也。所食之釆。曰希。亦云。豆實即菉豆角。小
豆角來。作菜名希上解希菜


言膳具食也者。疏主解。今時美物。亦曰珍膳。又有字
是菜。膳字是美好飲食物名也。


言俗解肴膳肉也者。即是國語之中。解希字。通菜通
肉。若向俗書中解。便是肉食也。嘉祥云。希細擘肉也。
便解云。法華會前。世尊由未制肉。尚自許弟子食三
淨肉眼。煞不應食。耳聞煞不應食。心疑是煞將來不
應食。疏主不許。嘉祥解。此西國之中。風俗如此。未必
光中將肉供養。


言今則不然等者。若兩个字總向食邊作。兩字皆非
若兩字總向古肉邊作。皆非希字單作。膳字古肉作。
為正。俗中肉邊作於食。體善字形聲。膳者善也。初造
字時。意未足。不妨唯喚肉食作膳。自後來一切飲食。
總名膳也。問膳是飲食之總名作。故從古肉耶。答此
[013-0481a]
解不爾。菩提菩薩不是草字。從草下作。膳字不是肉。
何妨字從古肉作。


言旃檀等。亦臥具攝。問作故疏主此間解栴檀。答緣
經有栴檀字。意道此界所有栴檀。不過三種故。赤謂
牛頭等。意說但似此間紫檀。白檀非直指此間檀木
上三行心事施了


言上妙施中者。解上妙施。問前四事何故不名上妙。
答前經文不言清淨故。不名上妙也。今言。清淨園林。
華菓茂盛。流泉浴池。施佛及僧。正是上妙施也。問上
妙施經文。只施佛僧。不言父母病法師最後身菩薩。
將及字。就佛身。兼攝得父母也。將及字就僧。兼攝得
法師。并最後身菩薩故。有頌云。父母病法師最後身
菩薩。設非證聖者。施果亦無量。一父。二母。三病人。四
法師。五最後身菩薩者。小乘中解。王宮生悉達太子。
未成佛巳前身。是有漏。名最後身菩薩。若准大乘。示
現也。


言設非證聖者。問小乘最後身菩薩。如何亦成上妙
施。答疏言設非證聖等。


言又云若有戒足等者。問凡夫比丘及破戒法。如何
亦成上妙施耶。答疏言若有戒足等。佛言有二正行。
速得生天。一者。供養父母。二者。於父母所。作諸眾善。
俱舍亦供養者。病人尚得現報。何況親供養病人。又
菩薩戒云。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最為第一。問此頌中
前後法師何別。答有戒無別。
[013-0481b]


言一頌意樂施中等者。准論中樂施。有六種意樂。一
廣大意。問前經家四事施。及上妙施。成此意樂。此二
解。一物體廣大。將國城妻子滿閻浮提金銀等。四事
布施也。二於能施心上。說廣大意樂。不簡怨親識與
不識。皆能行布施。故云廣大。二無猒施。經云無猒。三
歡喜施。不與嗔心相應。四恩德施。慚愧佛。於我有恩。
想一切眾生。於我有恩。由受我施。令我得成菩提。五
無染有二。一三時無悔名無染。六善好施。迴向菩薩。


言此中有三者。即此經中。據經文有三種。今將經中
三種。與論中六種相攝。經文有歡喜施無猒施善好
施。此三與論家三種。名字同一。經云歡喜。即是論家
歡喜施。二經云無厭。即是論家無厭施。三經云求無
上道。即是論善好施。此經中三種與論家三種名目
同。便將經家三名。攝論家三名。


言前四事即等者。從此論家。更有三个名字。謂廣大
恩德無染。論家有。經家無。即將經三種義。攝論家三
个名字也。前來經中。四事施具足。論家廣大施。經中
菩薩施時。荷彼受施人恩。由受我施。令我成檀波羅
蜜。即是論家恩德施。經中菩薩布施之時。無悔加行
根本後起。即是論中。無染施也。


言以飲食施等者。此中二意。一世間果具。以飲食施
等者。出世果。不墮飢饉劫故。世間果也。


言以醫藥施當得等者。出世果。無諸病故。世間果。


言以臥具施等者世間。
[013-0481c]


言入空寂舍等者。出世果。又前來四事施。一一所招。
皆有理事二果上妙意樂。唯約理明也。法食名理。不
墮飢饉名事。得法藥名理。無諸病名事。七寶衣名事。
具慚悔名理。具資緣名事。入空寂舍名理。然法喜禪
悅。名為食者。資長任持智慧身故。法名藥者。對治病
行故。柔和忍辱。外境不侵。義同於衣。捍蔽形體。具慚
愧者。配惡不現。如衣蓋故。並名衣。菩薩安處心。於畢
竟空及慈悲處。故得名舍。


言以園林施等者。具諸功德。猶如園苑。諸無漏法者。
生長資茂。名之為林。七覺是因。因能感果。故譬於華。
前苑約體。此苑約用。故成差別。


言以菓施得四聖果者。問如何大菩薩行施。不取佛
果。取四聖果。答四聖果即是羅漢。羅漢通三乘。有亦
名羅漢也。又有說。但總言四聖果。未必一一實取四
聖果也。


言以浴池施等者。小乘除色貪。大乘除變化障等。


言初一後得智者。經云。或有菩薩說寂滅法者。涅槃
當體名寂滅法。有餘涅槃寂障得。無餘涅槃寂苦得。
又云。菩薩兩法。總是寂滅法。若依此後解。雖順經。違
當唱經意也。若望此唱。經文說寂滅法真如也。根本
智證後得智中說故。名說寂滅法。經云。種種教詔。無
數眾生所被根也。經云。或見菩薩觀諸法性等者。此
一行根本智也。真如是一切法之性也。無有二相者。
離分別執著相。離能取所取相。名無二相。此性之上。
[013-0482a]
有相不可得。無相亦不可得。故言無有二相。或云。離
有無二相。名無二相。問無有二相。似何物。答猶如虗
空。經云。又見佛子心無所著。以此妙妙慧。慧智也。此
一行加行智求二道。真見道。相見道。求無上道者。佛
果菩提涅槃也上消經了


言法施無盡故者。初一行明後得智。只此一句疏文。
便是解說寂滅法一行經文也。只緣說法不同。生滅
法說。有可盡也。經云。從久遠劫來。讚示涅槃法。生死
苦永盡等。


言迦葉經云等者。證說法無盡教。雖將財供養。不及
一法施也。


言不如法施等者。非將法施。以如來名為法施。但說
珍寶供養。如來不如以法施眾生令成佛故。


言次一正智證無相故者。經云。無有二相。


言二相者謂分別也者。疏主解。離分別。即能取所取
相。或云。無空有二相。名無此二相也。


言無二相者。總指餘經也。


言如彼三類說等者。何名不二法門。答疏主如彼三
類。說不二義。按維摩經。三十三聖。明不二義。分為三
類。第一寶印手等三十一人為一類。以分別執心為
二。無分別理名不二智。會此理名入不二。此以言遣
相。此即存言。第二類。文殊菩薩以彼言說。名之為二。
離言真性名為不二。智達此理名入不二。此以言遣
言。名為不二。第三類。維摩詰假智言說俱名為二。法
[013-0482b]
性真如名為不二正智。證真如理名入不二。此以默
遣言。名不二法門。此即言智俱遣也。


言地前學作等者。問地前菩薩如何得根本智。證無
相理耶。答疏主地前學作有相等。唯識九云。此位菩
薩於安立諦。非安立諦。學俱觀察。為引當來二種見
道故。及伏分別二種障故。此有二種。一上下八諦。二
所取能取。皆名安立諦觀也。二者。非安立諦。亦有二
種。無相真如離諸相故。名非安立諦。二三心相見道。
所觀二空境界。名非安立。非如四諦差別安立故。問
地前何須作此二觀耶。答一為引當來安立。非安立
二見道故。二為伏除分別煩惱所知二障故。相國云。
地前實智但有加行。今說學作故。通二智也。其實此
位有無二相。當自情故。彼論云。彼空有二相。未除帶
也。其實此位有無二相。當自情故。彼論云。彼空有二
相。未際帶相。觀心有所得故。


言後一加行求正等者。求正道故。此解加行義。加功
用行求無道。先由有加行智折。起求二正道。即是真
見道。相見道也。由此三智根本。正證後智分別。加行
起求故。立三智故。有頌云。如啞求受義。如啞正受義。
如非啞受義也。


言照者照由明也。


言闇於成事者。愚人闇於成事。智者達於未萌。預知
前事。愚人闇於成事。事成了喫。始知罪過。只緣暗不
明也。成事即是事成也。只為暗昧不分別。即有所執
[013-0482c]
犯。說向前人令知改悔。名詔。詔由明也。


言教無平音者。古時字不足。如今通交音也。


言第六段有七頌頌起塔等者。唯不頌入滅。經所以
長行有七。頌文唯六。經云。文殊師利又有菩薩佛滅
後供養舍利者。大和尚科云。七頌見佛入滅。起塔供
養。此初一頌。正是頌入滅。如何言不述入滅。餘六行
頌述滅後起塔也。初經文不善翻譯。正合言文殊師
利又見諸佛現般涅槃分布舍利。有能改者。得福無
量。假使不改。亦福無量。且經云。佛滅度後供養舍利。
正是頌入滅也。若准疏主科。七行述滅度後起塔供
養舍利。不述第六段入滅。又所以長行有七頌。文唯
六也。今疏主義中。兩遍科。第一遍科。初一行佛滅度
後供養舍利。後六頌造塔供養。即後六頌總述長行
滅後起塔。若爾便有濫。若將此間六頌。總述長行造
塔者。經云。諸佛子等為供養舍利嚴餝塔廟。至其華
開敷兩行頌。長行中總無也。如何六頌總述長行滅
後造塔。由此科義不盡。疏主更作第二遍科也。


言又七頌分二者。第二遍科也。初五頌述長行造塔。
後二頌結造塔勝也。若科作結塔勝。即科盡也。


言此初者。七頌中最初一行。說菩薩供養舍利。即當
唱經文也。此一頌唯明供養舍利。不說造塔。今供養
中。有菩薩燒身鍊臂。將香華供養也。疏主今頌中。既
別有供養舍利。起七寶塔。長行舍利也。舍利有三。一
髮舍利。二肉舍利。三骨舍利。白白中有二。一粟舍利。
[013-0483a]
二靈牙。此三舍利。一興供養。千返生天。末後海龍王
收將入海。宮中供養。經劫巳後。化為如意寶珠上行供舍
利了


言三頌起塔一頌數者。經云。又見佛子造諸塔廟等
者。窣堵波有舍利處。無舍利處。亦云靈廟。似今佛殿。


言一頌量者。經云。寶妙五千由旬等。


言一頌嚴者。經云。一一塔廟各千幢幡等者。貞云。一
一塔廟。各五莊嚴。一一塔上各千幢。幢植於地。周遍
高直。二一一塔上千幡。幡懸之於剎。處處從風。三一
一塔上各千珠。珠交則寶網羅覆。四一一塔上各千
露幔。盤結上乘。五一一塔上各千寶鈴。角乘牽索。寶
鈴和鳴。和者調和也。鳴者聲也。如來本現世間。中品
為眾生根性熟。所化根緣巳度。說不可留身住世間。
令彼靈山大會人。意願欲聞甘露法。所以同凡現生
滅。隱却常身入涅槃。還令供養佛真身。造塔莊嚴極
高廣。幢幡寶蓋皆千萬。天樂和鳴微妙音。問何名縱
廣。答此有二解。一云。寶塔高五千由旬。上下量也。橫
闊二千由旬。即是橫廣量也。此則上下曰縱。縱五千
由旬。橫曰廣。廣二千由旬。若爾如何經中言縱廣正
等。答向縱五千由旬。中減取二千。將橫二千。等取上
下。五千中取二千。只等上下。二千由旬。分外一寸一
尺不等。問廣多少里數。上下取二千。與廣恰等。名縱
廣正等。問經中云寶塔高妙五千由旬。高便是縱之
說。則合別說廣。如何重將縱廣一處說耶。答由此作
[013-0483b]
第二解。依俗中釋。南北曰縱。東西曰廣。南北二千由
旬。東西二千由旬。故言縱廣正等。於此義中。便有兩
說。第一師。取一面二千由旬。四面計八千由旬。南北
曰縱。縱二千由旬。塔西面西稜。南北量有二千塔。東
西東稜。南北量有二千。縱中兩面。合計四千由旬。名
縱也。又橫者。北面東西量二千。南面東西量二千。橫
中兩面。合說有四千由旬也。經文且據一面說。縱中
取一面。橫中取一面。故言縱廣正等各二千由旬。第
二師解。塔一面只闊一千由旬。四面計四千由旬。假
如縱中。東面東稜亦爾。兩合說縱有二千。若橫則還
兩面東西量一千。北面東西量一千。兩面合說。橫有
二千。故言縱廣正等二千由旬。兩義中。前義為正。經
云。縱廣正等。各二千由旬也上消經下解踰


言菩薩地說等者。明造塔多少等。


言當獲無量等者。明造塔果也。增一阿含經云。一閻
浮人福等。一輪輪王。王及閻浮人福等。一瞿尼人福。
如是四方人福。不如一六欲天人福。如是六欲天人
福。不如一梵王身福。比丘問佛梵福多少。佛言無量
無邊。菩薩藏經說。譬如水交下至金輪上。窮梵世滿
中皆水。假使有人。以一牛毛。竪分三分。取一分來。點
大地水盡。梵福不盡。有人問云。造塔散心。如何惑得
梵福耶。梵福必是定業所感。答約相分別。先由造塔
供養。聞法生得聞慧。聞慧生也巳。自此得生上界。第
二解。不要生彼天受果。名梵福。但欲界四洲受果殊
[013-0483c]
勝。與梵福相似。亦成梵福。亦與佛果。以為資糧。此有
漏梵福。與無漏梵福為因。佛是無漏梵福也。


言梵云瑜繕那等者。解由旬義也。大乘世界。從識所
變。小乘世界。從極微所成。


言俱舍頌云極微微金水等者。正辨之也。一者極微。
此七極微成一微塵。七个微塵。成一透金塵。七个透
金塵成一透水塵。七个透水塵成一兔毛頭塵。七个
兔毛頭塵成一个羊毛頭塵。七个羊毛頭塵成一个
牛毛頭塵。七个牛毛頭塵成一个隟塵。七个隟塵成
一蟣。七个蟣成一虱。七个虱成一麥。七个麥成一指
節。橫布二十四指為肘。量一尺八寸。四个肘為一弓。
量計七尺二寸。五百个弓量為一俱盧舍。有二里。計
七百二十步。三千六百尺。八个俱盧舍計十六里。為
一由旬也。


言若依餘經等者。以彼西國人王行程十六里。故多
取之。若庶人行程三十里四十里不定上解寶塔高五千由旬


言縱音等者。解縱廣正等二千由旬。古時字未足。縱
字是足容反。從由長也。今時字殊邊作。為正。切韻有
三縱。縱長也。蹤跡也。䡮車轍跡也。樅然亦通縱音呼。
有疏本作從字。廣由橫也。問何名縱廣。答不得約上
下論縱廣。前言寶塔高妙五千由旬。巳說上下量也。
今但依地面上。東西南北說量。韓詩外傳云。南北曰
縱。東西曰廣。此則方所決定。疏主意不約方所。但約
人身上。說縱廣也。若向東西立。向西者看塔。即東西
[013-0484a]
論縱。南北論廣。人若向南邊立。向看塔。即南北論縱。
東西論廣。


言露謂不覆等者。明幔覆也。經云。一一塔廟。各千幢
幡。珠交露幔。此則蓋著處名覆蓋。不著處名覆也。


言此明報土寶塔等者。塔量廣大。个數又多。此是上
位菩薩所見。一个塔量五千由旬。況乃至無數。故知
是報土中塔也。


言不爾此洲等者。變成是報土中塔。不爾。此洲南閻
浮提著一个塔。不得況此南洲。誰安多塔耶。問此解
東方世界寶塔。如何將此洲安塔不得證耶。答此方
穢土南洲。安不得變。顯光中穢土南洲亦安不得。每
洲安不二个。尚自不約。設使四洲。安多塔亦不得。故
知是報土之中塔也。但說此方化土安塔。不約使是
解東方世界。化中安土不得也。東西雖珠。報化佛土
佛佛皆同。舉此化境。不堪安多。明知報土方可安矣。


言有云幔幕等者。在上繒綵蓋著處。亦得名幔幔幕
也。


言露謂覆露者。解露字也。前初解蓋著處。名幔。幔覆
蓋不著處名露。後解蓋著處。是即覆着處。亦得名露。
問著之處如何名露。答如猶露木桶。緣蓋着之處。不
得名露。即以珠繩交終。以御猛風。即同諸經珠。交露
蓋猶終也。


言有作縵字者。應作幔字。無文作縵也。


言結造塔勝等者。彌勒菩薩問文殊菩薩言。何故諸。
[013-0484b]


佛子等供養舍利。嚴餝塔廟。本來造塔。只為供養。乃
至塔成之後。國界自然嚴好。種樹本從結果。華開樹
自端嚴。造塔本為供養真身。其塔成巳。國界自然嚴
好。問由造塔故。國界嚴好。本從嚴國。何開供養真身。
答疏言結造塔勝等。意言華開本為結果。不妨樹自
莊嚴。造塔本欲供養全身。何妨國界嚴淨。


言逈者遠也。


言第二段有八頌請等者。問請字有何來由。答下經
科文中。有推時請答。推事請答故。此問安請字也。


言此初也者。經云。佛放一光。此界光也。我及眾會。見
此國界種種殊妙也。又云。佛放一光。此界光也。我及
者。指巳身名我也。眾會者。即他人也。見此國界娑婆
世界種種殊妙。近奇。奇者異。即放光也。


言後頌牒見遠奇者。經云。諸佛神力等者。神力者。即
放光也。智光希有故。淨光明照無量國土萬八千世
界遠奇。問釋迦一佛獨放神光。何故彌勒問詞。乃言
諸佛神力。答准論所化同異中云。所化有情有共。所
化共者。同處同時。諸佛各變。為身為土。形相相似。不
相障礙。展轉相雜。為增上緣。令所化生。自識變現。謂
於一土。有一佛身。為現神通。說法饒益。故得言諸。約
眾生論。即言一佛。或據神力無二。故言諸也。


言初頌牒自他之兩見者。經云。我等見此等者。我字
指自身也。等字指他。攝取云。四眾八部。名自他兩見
也。佛子文殊願決眾疑也。文殊語彌勒。大眾見放光。
[013-0484c]
何故。獨自出頭惱事言語。汝何以不問諸人耶。彌勒
答云。不是我獨自欲得問大士。我亦不自由。經云。四
眾欣仰瞻仁及我。是化四眾八部意也。瞻仁欲得仁
者答也。瞻我欲得我發問。所以更不著別人。我亦更
不問別人也。問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即同長行挾
自他之兩意也。自見他見為一个二事。此彼瞻為兩
个二事。問何故此間偏說放光明。答意表放光正是
說因也。


言此初也者。一頌推時請答也。亦是文殊答放光也。
經云。佛子時答決疑令喜等者。演者。水長流貌。光從
此至彼也。名演。今此一頌。推時請答也。文殊語彌勒
言。待世尊出定來。自家說法。云何要預忩忩。彌勒言。
早晚待得世尊出定。只如大通佛入定八萬四千劫。
釋迦如來忽若如此。何待得耶。彌勒語文殊言。佛子
時答。獨紹法王之位。故名佛子時答。時中有二意。一
道菩薩知時與答。善知時者。名大法師。二云時者。正
是眾生渴仰時。更是菩薩為答時。眾生見今仰渴。菩
薩正是答時。正是鷄子作聲時。便是鷄母啄破時。正
是大眾懷疑時。便是文殊為答時。經云。佛子時答。決
疑令喜。眾人有疑。心懷不樂。眾人疑斷。方始歡喜。欲
得歡喜。事須斷疑也。何所饒益。演斯光明消經了


言四眾忻渴等者。即是願樂欲聞。即是決疑令喜。意
四眾若不忻仰。不堪聽聞大乘。既生忻仰。方堪為說
勝道。即是說經也。
[013-0485a]


言正是時者。正是四眾堪聞法時。便是菩薩為答時。


言凡說法者必逗者。逗者留也。住止之義。意言說法
必須令住法止。有情身中。今時會欲聞。必須為說。名
逗機也。事須得謂。渴仰心方說法也。


言初頌推二事者。經云。佛坐道場所得妙法等者。彌
勒語文殊。莫相邀勒我。自惻量者。十中得八九。今日
雨華動地。不越兩途。一則欲說解脫中所證之法。二
則與聲聞授記。經云。佛坐道場。所得妙法。一乘果也。
為欲說此。為當授記。一乘因。又云。坐道場。顯一。為當
授記。破二也。文殊語彌勒。汝若說得。但自說。何要問
我。彌勒答言。我奄含說即得。若定通說法授記。即是
不得。我尋常塵事。即斷割得。今日是極大之事。事須
得大士答。餘答不得。


言後頌明事極大等者。問爭知是大事。答經云。示諸
佛土眾寶嚴淨。及見諸佛。此非小緣。若說人天果二
乘果。名小因緣。二乘之人行處不廣。不名大事。今是
一萬八千个報化國土。極大因緣。故云此非小緣。頌
云。又見諸佛土。以眾寶莊嚴。琉璃頗梨色。此由佛光
照。若見報土琉璃為地。黃金為繩。七重欄楯。七重羅
網。水鳥樹林。念佛念法。若見佛。便是報身。佛目如四
大海水等。若見小化土。一切眾生生死業報處。便是
四大洲日月等。問此等佛身。依何等土。答唯識十云。
自性身依法性土。然隨事相。其量無邊。譬如虗空遍
一切。雖此身土體無差別。而屬佛法性相異故。意言
[013-0485b]
屬佛名身。屬法名土。屬佛是相。所以名身。屬法是性。
所以名土。受用身還依自土。周圓無際。眾寶莊嚴。自
受用身常依而住。他受用身亦依自土。隨十地菩薩
所宜變。為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前後改轉。他受
用身依之而住。若變化身依變化土。隨未登地有情
所宜化為佛土。或淨或穢。或小或大。前後改轉。佛變
化身依之而住。問何故前偈云。眉間光明照于東方
萬八千土。皆如金色。此間言示諸佛土。眾寶嚴淨。答
此約本質。本質眾寶嚴淨。彼處約佛光照。皆如金色。
示現佛國土清淨。


言正請彼答等者。經云。文殊當知。四眾龍神。瞻察仁
者。為說何等。問何故前言瞻仁及我。今此但言瞻仁。
答前言瞻我忻我問。何故眾人瞻我。我既問了。唯獨
瞻仁希仁答。決眾疑網。疑者猶豫兩端。或進或退。喻
如於網。網羅眾生也。問何故釋迦放光。彌勒問。文殊
答。言意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佛同在靈山開發大
乘也。釋迦是現在佛能放光。彌勒是未來佛故能問。
文殊是過去佛。故能答也。


言論云文殊師利以宿命等者。初依論略標出文殊
答意也。宿者宿世。境在過去。住宿世中。菩薩智能一
一觀之。能緣之智。名宿命智也。現見者。分明見也。現
量見。名為現見也。因果相者。即是因相也。此之因果。
並約妙光一身上立也。謂妙光身望前。為果。望於後
後。迄至文殊身及菩薩提果。為因也。妙光前是因中
[013-0485c]
因。妙光後是因中果。佛菩提是果中果也。


言成就十種事等者。問十種事中八大義。是靈山會
上事。如何亦名過去。答只八大義。文殊過去亦曾見。
所以今日指來亦名過去也。文殊師利過去二萬燈
明佛時。為妙光法師十種事。一一親證來。今日定心
之中。一一觀見。見此十種。如現在前。是放能答。問大
乘之義。過未無體。如何十種事。如現在前。答文殊久
巳成佛無上覺者。神力難思。無形質法。而能現起。於
定心中。却能變起。分明顯現。故名現見。十種事如現
在前。是故能答。


言非比度非搆等者。疏主解非比量非搆虗。非量即
顯文殊菩薩現量心也。問將今證古。將古證今。又經
云。我於過去諸佛。曾見此瑞。斯光。即說大法。是故當
知今佛現光。亦復如是。又云。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
此。以是知今佛。欲說法華經。何言現量。答菩薩定心
唯是現量。今引過去佛。比今日事為言。生因作生起
之來由。事須引過去與今日同證。從此發言。答諸大
眾。眾聞疑斷。以為此發言之處。實是現量也。問既是
現量。如何言如我惟忖。答示相故。示非是實也。是菩
薩謙讓之詞。順世間故。且言惟忖。非是度也。疏主結
云。故非搆虗能答也。定心緣境。是現量故。問如鶖子
記云。白額及生。乃是尾白。故知地前小聖及二乘定
中緣境。不必皆是現量。亦有定心。非現量故。答但是
定心。有麤有細。非是非量。如眼緣色。總聚而知。豈得
[013-0486a]
便言。此是非量。故離比非。由自證解。發言申宗故。是
言生因故。因明論云。為自開語。當知唯是現量。文殊
為眾生。立量云。今佛釋迦。是有法。欲說大法故。宗因
云。現大相故。同喻。如燈明佛。燈明現大相。燈明說法
華。釋迦現大相。彼同燈明說法華也。


言論云因相者。文殊自見等者。引論解因相也。佛土
不一。故名彼彼。即是三大阿僧祇劫。於五河沙佛國
土。聞法修行。名彼彼。於十地受用土中。聞法修行。名
彼佛土修菩薩行。二云。彼彼佛土者。文殊菩薩自見
巳身。於過去二萬佛燈明會下。歷事供養。佛土不一。
故名彼彼。


言修行是今時等者。菩薩見自身當時修菩薩行。是
今時文殊菩薩因。只因當修菩薩行。感得今日文殊
身。故言今時之因。問既與文殊菩薩為因。如何疏主
下解言。菩提因行故。答攝云。文殊菩薩久巳成佛。示
現作菩薩。與今日文殊為因。即是菩薩因行也。故有
頌言。昔為能仁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並化。故我為
菩薩。都有三解。一作三世解。一文殊菩薩從日月燈
明佛巳後來。並過法華會巳前。總名過去。當來所成
普見佛身。名未來。從法華會巳去。直至當來未成佛
巳前。名現在。文殊菩薩自見巳身。於過去彼彼佛土。
修菩薩行。與今日現在文殊菩薩。作菩薩因行。即是
菩薩身中菩薩之因行。二云。過去所修因行。與今日
文殊菩薩身為因。亦與當來普現如來身中。為因行
[013-0486b]
也。恰似一因感兩个果。三云。文殊菩薩自見巳身。於
過去世。修菩薩行。與何誰家為因。答是文殊菩薩成
佛因行。此解總與文殊菩薩。作成佛之因行。總望普
現如來佛果說上解因相門


言果者過去所依等者。解果相也。過去所依身體六
度萬行說法華經。為能依也。三科法為所依。自即是
妙光法師身也。


言論云文殊自見巳身等者。論主解也。過去曾作妙
光法師。於彼彼佛所。聞此法門者。日月燈明佛邊。聞
法華經。轉為眾生說。即是經云。八十小劫為人演說
論解果相


言是前前世過去等者。疏主解果相。此果是妙光法
師身。望何誰為果。答是前前世五戒十善。為因。妙光
身望五戒十善。為果也。答前前世修行。自是佛果因
也。今生妙光身。前前世是持五戒因出家之果也。疏
非是所見因之果也。妙光法師於過去二萬燈明佛
邊。聞法華經。轉為人說。名所聞見。因此聞見因家所
感果。即是今生文殊菩薩身也。恐人錯認五戒十善
果。是所見聞之果。所以分疎。


言彼因者是等。疏主雙科。簡因果。彼因即是今時佛
果因也。五戒十善之果。問文殊菩薩何要見過去因
果相。有所以耶。答妙光法師身。乃是多生積集。方感
妙光身。於此身始得聞法華經。當時妙光由持法華
故。成得文殊菩薩。此因果相。皆是經力所置。表此經
[013-0486c]
不思議。是故偏說果相。


言彼果者。即妙光身通因果。將彼妙光及果。皆是今
歡喜藏佛之因。今此成佛。皆是果。


言此即初也者。初標名總告也。經云。爾時文殊師利
至善男子等者。具十一種德。方名善男子。一具足慈
悲。二三業無失。三親近善友。四不顯巳德。五隨順眾
人心。六不說化過。七不求名利。八但樂道德。九自業
清淨。十心貴實相。十一輕於染法。


言然依論本此答之中等者。初配十因。問十因從何
處經文生。答從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雨大法雨。至放
斯光巳即說大法。於此經文處生也。問得知。答天親
解云。文殊菩薩以宿命智。知現見過去因果相十種
事如現在前。是故能答。若不見此十種事。因何能答。


言現見大義因等者。若准論文。十因之中。皆有成熟
字。疏引文略也。現見者。分明見彼八種大義。今能答
也。現見大義即因。持業釋下准知


言現見世間文字章句等者。問如來無漏聲上建立。
如何喚作世間文字。世間可破壞義。答有三義。一對
治有情世間故。名世間文字。二約佛本質教。是無漏。
今約影像教有漏識變。名世間。三借世間故。名世間。
文字屬他世間。借他世間文字。顯出義故。名世間文
字。巳上三解違疏。疏自云。戲論名世間也。一有分別
戲論。無分別名不戲論。二言說皆是戲論。總名世間
文字。問世間文名何其深意。答世間文字。本非甚深。
[013-0487a]
被如來意排比著。二乘不測也。一種是文字。不解作
詩排比。不得甚深。被一个解作詩人排比。便甚深也。
故意名深。即說教所以也。


言現見希有因者。即是讚時。久遠希讚佛名號。希讚
法勝妙。希讚生利答希。


言現見勝妙因者。即是名同妙。名日月燈明。姓同妙。
姓頗羅墮。號同妙。十號具足。法同妙。初中後善。


言現見受用大因者。即在家受用五欲樂。出家受用
法樂。


言現見攝取諸佛轉法輪因者。問佛滅後法輪。誰人
攝得。答妙光菩薩攝得攝受領納之義。如講座主。學
人攝受也。


言現見善堅實如來等者。妙光教化八个王子。令其
堅固阿耨菩提。堅實者不退義。於如來法輪。向上更
無退轉。


言現見能進入因者。即是燈明八王子得大菩薩。名
進入也。進者進取。入者證入。即是八王子。皆成佛也。


言現見憶念因者。問十因總是文殊憶念。何故唯第
九因偏得此名答有三意。一文殊憶念。著彌勒為求
菩薩名。二憶念著八子聲後成佛。名曰燃燈。燃燈是
釋迦和向。三憶念著自身。為妙光法師緣。前八因中。
八子未有名字。今此因中成佛。故名憶念相也。


言現觀自身所經事者。以文殊自身受勝妙樂。即是
自經妙光法師之事。
[013-0487b]


言因者所以義等者。解因者因由。以義十因。總與法
華經。為所以也。


言或此十事等者。即是少分屬現在也。十因中。七全
二因少分。在過去也。一因全二因少分。在現在也。第
一現見大義因。全在靈山。第二第十中少分。在靈山。
第二經云。我於過去諸佛。曾見此瑞。放光巳即說大
法。此是過去也。是故當知。今佛現光。亦復如是。此是
靈山現在也。第十中。爾時妙光菩薩豈異人乎。往世
也。我身是也。現在也。求名菩薩。往也。汝身是也。現在
也。


言此十因中總為五等者。辨其五對。一義教對。即八
大義所詮義也。教即世間文字章句。甚深意因。二希
勝對。希即希有。勝即勝妙。三轉嗣對。轉者轉法輪是。
時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
護念。[副-田+扁-戶]者繼嗣。即佛滅度後妙光菩薩。持妙法蓮華
經。八十小劫為人演說。即是攝法輪。故為嗣也。二者。
八个王子在俗。各領四天下。為轉輪王。非一時王位。
展轉相承名轉於遠反。轉也。亦通轉次之義於怨反。八子
出家成佛了。第一王子與第二王子授記。第二王子
與第三王子授記云云。亦有云。傳嗣各領四天下。相
繼嗣也。此解違論家科文名目。四堅進對。堅即善堅
實。如來法輪因。進者能進入因也。五他自對。憶念因
約他。自身所經事約自也。他即彌勒。自即文殊也。


言此中總分為四者。疏主束論家科文中十因。就經
[013-0487c]
家四答言。一示相籌量答者。文殊實知籌慮量度而
現見大義因下


言二舉古成今答者。謂舉昔燈明為能成。今釋迦為
所成。現見世間文字章句。其深意因。


言三指陳別事答者。指燈明事。一一別陳攝七因。


言古今相即答者。現見自身所經事因。將全就古。今
文殊即昔妙光。將古就今。昔日求名。即今彌勒。


言今此即示相等者。經云。如我惟忖等者。思也忖度。
我試思惟忖度者。據此瑞相。今佛必欲說大法。欲雨
大法雨。吹大法蠡。欲擊大法皷。欲演大法義也。


言論名現見大義因等者。金云。此明文殊得八大義
之意。況來由也。


言經有五句等者。論牒梵本經有八句。此間什云譯
經。只有五句。今疏主解他論中牒底。經不解他此間
經。此間經闕不足。故不解也。依論解八大義。如疏引。
別易知。


言論主第七方說不斷等者。就疏主解中八大義次
第。與論解不同。論主解第七。是不斷大法皷。疏主改
為第四者。意緣八大義最後雨。今是果法。前六今是
因。若論主將不斷大法皷。向第七中安著。共第八果
法一處。因果雜亂。所以改移為第四。順因果及鈎鏁
次第也。此上依疏主排化次第別也。


言今以義推等者。立道理。論中第七方說不斷大法
皷。今以義推。故第四說。亦不相違。
[013-0488a]


言從初變者。昌為變。平音呼也上解八大義經論有無也


言論云疑者斷疑故者。依論釋文。鈎鏁相起八大義。
古人解前二義。在法華會前也。第一義。從大通佛十
六王子巳後。直至釋迦今生成佛巳前。總名欲說大
法。三根聲聞。昔在凡夫位中也。問如何消他論文。謂
疑者斷疑者。答本來是千萬億種。皆生疑惑人。第十
六王子教化發心。即是疑者斷疑也。問即是疑巳破
了。如何疏云欲破。答彼鶖子修行。到第六住前。疑心
依前却生。向後欲擬說法斷疑。故云欲破也。第二義。
從鹿園巳後。直至法華會前。名雨大法雨。從外凡入
內凡。從內凡入聖也。上來古人二義。配在法華會前
也。第三擊大法皷。第四不斷大法皷。配在法華會上。
正是聲聞捨權取實。第五建大法幢。第六燃大法炬。
令鶖子成佛。號曰華光。第七吹大法蠡。第八演大法
義。還令華光說法。轉化堅滿菩薩。此古人兩義。盡違
疏違論也。次疏主解。正義。八大義盡是法華會上事。
就八義中。初六義令鶖子自身作佛。後二義轉令化
人成佛。就六句中。前四在因。後二在果。或第五通因
果乘。牛車通因果。論云。疑者斷疑。疑者即是鶖子四
十年有舊疑。聞唱二種甚深。三根聲聞皆有斷疑。故
名疑者。問何名斷疑。答三根聲聞聞法華經。即是斷
疑也。八大義。正指在方便品中正說巳下上解論文


言即欲說大法者。疏主引經文。法華經得名大法也。
文殊菩薩報消息云。欲說大法去。故先雨華也。
[013-0488b]


言欲破先疑等者。疏主解也。問法華會上。即是現義。
何成先疑。答對未破。未破巳前。總名先疑。問二乘之
人。巳得聖性。何言外凡。答攝釋二解。一云。十信巳前
名外。十信巳去名內。二云。十住巳去名內凡。十信名
外凡。今三根聲聞。准疏中意。取十信巳前名外。十信
巳去名內。今聲聞人。去十信位尚遠。總名外凡也。


言巳斷疑者增長等者。智身即是本有種子。純者淳
一朴之義。意言迴心巳後。當入內凡。六度亂修。智慧
淳熟。即同迴向大。便名假用出義。然實用出在見道
中。


言即雨大法雨者。文殊答彌勒云。如來放光。欲向後
雨大法雨去。謂交巳斷疑者。從外凡入內凡。地前一
大劫。廣聞思。熏習身中本有種子。令純熟故。


言先住內凡而等者。疏主解也。此語倒。應云先無疑
者。住內凡位。若論法華會上。聞法華。未至內凡位。未
滋萌牙。未入聖位。此談佛言究竟令入。非巳實入。當
必入故。如鶖子言。安住實智中。我定當作佛。當必作
故。問法華會上聞法華經。全未入內凡。未滋善萌牙。
如何法華經名雨大法雨。答因聞法華。斷却疑也。然
後迴心。入內凡位。增長萌芽。推功歸本。因聞法華經。
所以此經得名法雨也。此定在靈山會聞經得益。但
因靈山聞法華經。過五百劫千劫。修行時即雖長。亦
名法華會靈山益。雖然却後百劫千劫。增長智牙。不
妨靈山得名法雨也。資加二位。令入聖位。聖位即初
[013-0488c]
地也。欲增善故。即是漸入初地也。


言此本論意上下等者。疏主結前兩句。意道巳下諸
句。如前明生起說法等。次第等說也。


言論根熟等者。論家意合解第三第四二句大義也。
由前廣聞思。滋彼本有種子。漸入聖位。名根熟者。問
疏主分明說鉤鏁相連。即合法華會上最初說。根熟
聞法華經斷疑。捨權就實。方入內凡。如何今者先說
內凡。後方言根熟。答一往者次第。即似不順鉤鏁。於
中道理排比。即鉤鏁也。問何因斷疑又迴心。能入內
凡。答只為最先大乘根熟。始能捨權取實。斷疑修行。
至內凡也。聲聞境界。菩薩境界。名二密。如來所設權
實之事。意難知故。故名密也。對能緣心。名境也。問何
名二密境界。答三說。一聲聞權密境界。菩薩實密境
界。名二家也。二者。權密境界。是一般聲聞。菩薩有二。
故名二密。望聲聞有權密。菩薩有權密。名二密境界。
問何名菩薩權密。答漸悟菩薩恐退入二乘。故為說
無二亦無三乘也。故名菩薩權也。問何名聲聞權密。
答對不定性聲聞。聞道無二乘者。故聲聞權密也。三
云。先雖作聲聞。後作菩薩故。會上未迴心前。對聲聞。
名權密境界。迴心巳去。名菩薩實密境界也疏中帶此二意
也論文云


言即擊大法皷等者。配經也。不斷大法皷。論牒梵本
經。居第七。疏主移向第四安著。有二意。一緣大法蠡
演大法義。此二果中間。若不斷大法皷文隔。便意斷
[013-0489a]
故。二云。將向第四安著者。緣第三擊大法皷。是開權。
不斷大法皷。是顯實。文勢相故。安第四也。問何如擊
大法皷。答有云。如來舌根。名皷杖也。開權顯實教。名
皷。出言音說法。名皷出聲。二云。法華經權實教。是
大法皷。說二乘擊皷中。說權名出聲。此擊大法皷。是
開權。不斷大法皷。是顯實。又擊大法皷。是捨權巳了。
更不修權。如擊法皷。一期事。一擊了。更不擊也。不斷
大法皷。依大乘修行成佛。利樂無盡。故立名不斷也。
問開二乘權。如何名擊大法皷。即合是小皷。答亦得
名大法皷。小乘之人不肯說小乘是權。只是大乘中
說小權也。只此權實法。便是大乘。名大法皷也上解經了


言以遠聞故者。論主解也。遠聞之言。正是解皷義。皷
若打著。遠近皆聞。如來說法。梵音聲聞。遍十方界。名
遠聞也。


言次第配之者。疏主解也。有云。遠聞之言。不是解八
大義。但是分疎。將第七第四來道理也。只緣以遠聞
故。所以次第配之。第三擊大法皷。開權。第四不斷大
法皷。顯實。先權後實。如是次第也。從今巳去。修二空
智。當來成佛。窮生死際。終不竭故。名遠聞。連綿長遠
有遠聞之能。故居第四。


言即明今者等者。疏主解也。開往聲聞乘。為權密境
界。聲聞權也。解擊大法皷也。顯今所說菩薩乘。為實
密境界。顯實也。解不斷大法皷也。問聲聞乘如何名
密。答二乘是權。自不知是權。名密。對於不定性人。遮
[013-0489b]
無二乘。唯有一乘。唯佛與佛。乃能知之。菩薩乘對二
乘。名二密也。法華經能詮教。有二功能。一詮權。二詮
實。四十年前說三乘。二乘不測佛意。名密。今日法華
會上。阿含甚深。即昔三教能詮之教。即法華經。却說
四十年前教。是權。便是法華經開權故。此法華經能
詮三教開權之處。名權密境界。即是擊大法皷。羊鹿
經文證權。此法華經能詮教顯實之處。顯今菩薩乘。
為實密境界。即是不斷大法皷。牛車證實。


言令根熟等者。問佛說此聲聞權實密。有何意。答疏
主令根熟等。即令鶖子等。捨權取實也。


言論云入密境界等者。智為能入。境界為所入。謨云。
即是知二乘為權。知菩薩為實。見如來昔日。教權說
三實。說理唯一實。悟此意起。名之為入。乃至齊果巳
來。總名入密境界。


言令進取上上等者。謂果中無漏。四智菩提。超出因
中無漏。名上。又出二乘。名上上。離障名清淨也。今令
鶖子等修行。進取佛果四智菩提上上清淨。


言即建大法幢者。配經也。問前上上清淨義。何法是
上上清淨義。答疏言建大法幢。


言建立菩提妙智等者。疏主解也。舍利弗等當得菩
提。高顯如幢故。經云。當得作佛。號曰華光。牛車高廣
也。


言由知權實等者。初地巳上。則名建立修習。由來得
高顯。更經云大阿僧祇劫。建立出三界。故名高出。二
[013-0489c]
界名顯。故云極高顯故。離二障故。名離障。無漏故清
淨。


言論進取上上清淨等者。無漏名上出。二乘上上清
淨者。即無垢染也。文殊答彌勒云。如來放光者。燃大
法炬去也。論云進取者。修習義也。一切智者。根本智
親證真如現見也。


言即燃大法炬者。配經文。證取所證涅槃。兼取能證
智也。燃炬有二義。一破闇。除煩惱故。二顯物。照真理
故。令聲聞等。當證涅槃。故下經云。寶處在近。如炬除
闇等。


言既得真智等者。問如何燃大法炬。是法身理。答疏
言既得真智等者。如堂中本有眾寶。黑闇不得見之。
開門將燈到來。眾寶悉皆總見。人身總有真理。在纏
障覆不見。真如果中出障。圓明法身萬德皆見。


言如炬照物者。喻也。照者親見義。根本智緣如。親得
其體。名照。即是證涅槃也。


言論云取一切智現見者。第七句。吹大法蠡。文殊云。
如來放光。欲吹大法蠡。去取一切智現見者。牒前燃
大法炬菩提智也。


言為一切法者。即真如也。


言建立名字等者。即是於無言說法上。根本智證了。
後得智安立名句說。即是後智說法。如證而說十二
分教。故云建立也。


言既得真境必須等者。意道證理時能證所證義。皆
[013-0490a]
向理上證得也。諸佛成佛了。事須說法教化眾生。意
顯三根聲聞得果畢。須果畢須建立名字。如俗樂訖。
吹大𠼱吼。故華光佛得記。亦以三乘。教化眾生等。


言曲終滿位等者。引喻也。如作音聲曲終滿位。吹貝
知時。成佛況曲終。吹蠡喻說法也。前建大法幢。燃大
法炬。鶖子當來成佛也。吹大法蠡。即是鶖子後得智。
說三乘法。轉化堅滿菩薩也。燃大法炬。即是根本智
證理。


言論云建立名字等者。說三乘法也。


言令入不可說等者。即是令所化菩薩等。入初地巳
去。證遍行真如。名不可證智。即是妙平二根本智。冥
契理時。即此正智。名不可說。本智證無說法。後得智
為眾生說。名轉法輪。


言即演大法義者。演者流演。交不定性聲聞。迴心向
大。為說大乘。名演大法義。


言說於教等者。疏解也。即是華光佛所應度者。即是
堅滿菩薩。還令堅滿菩薩入於證智證真如。成轉法
輪。摧於煩惱。夫佛說法。令生有益。一令自得果。即前
六義。二令他成佛。即後二義。經云。號曰為淨身。當度
無量眾。此唯說得聖巳後。行法輪也。前六中前四是
因。五六是果。或可第五通因果。謂乘此寶乘。至道場
上解約鏁相起了


言此八句中等者。束八成四對也。一破惡進善對者。
欲說大法。名破惡。雨大法雨。名進善。二開權顯實者。
[013-0490b]
擊大法皷。開權。不斷大法皷。顯實。三得智證真者。建
大法幢。得智。燃大法炬。證真。四說法利生者。吹大法
蠡。是說法。演大法義。是利生。言如是循環。名為法輪。
自既得果。即是華光。欲令眾生證聖真智。即堅滿也。
論既鉤鏁解經故。此以相乘為對。


言可披解意者。謨云。可披覽此前來義理。會解其意。
此即自悟也。後人可披覽疏。知我解此經意。尋釋來
由。即悟他也。意言尋計八大義之來由。況詳可披解
意。披解此相承為對之意。尋此義理。以為法輪不斷
之來由也前解音鞋上況解音皆上


言破惡進善者。欲說大法。破惡。欲雨大法雨。進善也
說法利生者。吹大法蠡。說法演大法義。利生擊大法
皷。即權也。


言自餘顯實等者。不斷大法皷。實建大法幢。得智。燃
大法炬。證真也。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