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30 法華經玄贊要集-唐-栖復 (master)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十一
鏡水寺沙門 栖復 集


言此人王眾者。即第十五人王自眾也。


言佛以住此王城等者。問靈山會下。萬億輪王。而此
阿闍。位居粟散。何因列眾獨自標名。答疏言。以佛住
此等。當日如來說經處國主。是化闍王。故先列。又佛
滅後為結集主。所以闍王偏舉也。


言梵云吠題呬等者。吠題呬。唐言勝身。弗呾多。唐言
子也。即是勝身之子。古思惟子。以母思惟十六觀門
勝法。聞思教勝故。


言思惟子二者。父母思念。而乃養之。名思惟子。此乃
約子上說也。西國有父勝者。子依父標名。母勝者依
母標號。此母子雙列。即母勝也。今云吠題呬。此云勝
身。形教勝故。立名也。即東毗提訶州名同。非就彼東
毗提州乞得。問若爾。何名勝身。答西國自有勝身山。
山中神依山立名。名勝身神。韋提希從彼神邊乞。後
名勝身也。若言何即是男聲。若言呬女聲中呼。女養
後一子。母子雙舉。名韋提希子。吠題呬即正梵語。韋
提希即訛語也。


言梵云阿社多等者。阿之一字同也。闍社二字相近。
略却社字。言闍也。設世二字音相近。略却設字。空言
世也。并出路。都略三个字也。留三个字。訛略云阿闍
世。非唯訛。亦略也。


言未生以前巳結等者。昔摩竭陀國有王。名曰頻婆
[011-0417c]
娑羅。寶位既登。儲君未有。社稷無嗣。每事憂心。乃召
相師。問曰。三个夫人中。何者有子。答少壯夫人當有
子息。相師賀曰。王有一子。又復是兒。今在南山修習
仙道。命終之後。當此受胎。王聞大喜。後時思惟。我命
短促。仙命延長。豈有長壽仙人與短命國王為子。不
如殺却早得生來。遂出兵馬。入山狹獵。王有勅曰。圍
合之際。有異人物。輙不得傷。當時聞奏。于時果有一
人。左右引至王所。乃責曰。汝是仙人。深山習靜。何得
不相迴避犯我軍威。令朕畋遊一無所獲。宜付所司
斬。仙人臨刑而誓曰。不曾相犯。橫見無辜。怨恨不
捨。王既煞訖。火急歸宮。將謂仙人巳居夫人胎藏。因
緣未會。尚未有孕。更召相人。問其所以。相師奏曰。此
人宿因未合即生此處。今於王苑內。為白兔身。十年
後彼兔命終。方為王子。復作念曰。人食白兔。尚得延
年。況白兔身早脫肯死。又欲速生宮內。遂入苑中遊
獦。有勅令。有得白兔者奏王。既得兔巳。置在袖中。遙
見提夫人。報言太子來也。夫人欲生太子想。安置宮
中。日夕愛玩。野虫之意。不樂在人。意其惶怖。夫人遂
安板上。以針針之。於是命終。託胎腹內。與王為子。王
又召相師。問其所由。相師奏王曰。王抂害此仙。令他
中夭。今為白兔。王又煞之。雖與王作兒。終當煞父害
母。王曰。本求子息。欲令相紹。若為怨者。何用子耶。遂
勅夫人。於百尺樓上。平安此子。此子是女即留。是兒
便宜撲煞。既生之後。是一兒。夫人依命。遂擲樓下。惡
[011-0418a]
業之故。唯損一指。遂於宮內收養。後年長大。自見指
折。不知其由。遂被提婆達多造逆。擬損害如來。勸說
阿闍世交令造逆。具說折指之因由。阿闍世乃嘆曰。
本為父子。同立家國。骨肉尚自猜嫌。他人如何輔佐。
遂行大事。謀害父王。奏王聞。王聞言。恐子要其國位。
乃却位與阿闍世。無犯寶位。常懷殺父之心。時時仗
釰入宮。有懷反逆。門家搜獲。逐阿闍世。隨順調達惡
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深禁。制諸群臣。輙
不得往。經三七日。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在耶。守門
人白言大王。國大夫人。名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
淨。以蘇蜜和[麩-夫+少]用塗其身。諸瓔珞中盛蒲桃漿。密以
上王。爾時大王食[麩-夫+少]飲漿。求水漱口。漱口畢巳。合掌
恭敬。向耆闍崛山。禮拜世尊。而作是言。大目乾連。是
吾親友。願垂慈悲。授我八戒。時目連如鷹隼飛。疾至
王所。日日如是。受王八戒。世尊亦遣富樓那。為王說
法。如是時間。經三七日。王食[麩-夫+少]蜜。得聞法故。顏色和
悅。時阿闍世。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時守門
人白言。大王。國大夫人。身塗[麩-夫+少]蜜。瓔珞盛漿。持用上
王。大王。大目乾連及富樓那。授戒說法。日日如是。不
可禁制。時阿闍世毀罵聖人。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沙
門惡人幻惑呪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即執利釰。欲
害其母。時有大臣。名曰月光。聰明多智。及與耆婆。為
王作禮。白言。大王。臣聞毗陀經說。劫初以來。有諸惡
王。貪國位故。煞害其父。一萬八千。未曾聞有無道之
[011-0418b]
君害母。王今為煞逆之事。汙剎利種。臣不忍聞。是旃
陀羅。不宜住此。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釰。却行
而退。時阿闍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為我耶。耆
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聞此語。懺悔求赦。即便捨
釰。止不害母。勑語內官。宜閉深宮。不令復出。韋提希
被幽閉巳。愁憂憔悴。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未舉
頭頃。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希女之所念。勑大
目乾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闍崛山沒。王宮
出。時韋提希禮巳。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
色。坐百蓮華臺。目連侍左。阿難侍右。時韋提希見佛
世尊。自脫瓔珞。舉身投地。求哀懺悔。白言。世尊。我宿
因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
共為眷屬。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
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光臺之中。化出十方
淨土。韋提希揀得西方淨土。白佛言。世尊。我今樂生
極樂世界。不樂餘方。時佛為說西方十六觀門時。從
此韋提希。得生淨土。故言未生巳前等。


言由造逆業聞小等者。依小乘懺悔。顯小乘力劣。即
阿含經云。懺悔巳後。由墮拍毬地獄。後得緣覺果。問
何名拍毬。答如耀毬到地速起。名曰拍毬。二云。墮地
獄速疾。名拍毬。此亦名孤獨地獄。路云。許生身受。闍
王當日未死巳前受。不失王身也。


言涅槃經云等者。次依涅槃經懺悔。鄣罪實滅。涅槃
[011-0418c]
經云。闍王徧身生瘡。自羞身瘡。不向佛所。耆婆再三
勸。知交發心。又世尊知巳。放月愛光。照闍王家。照身
瘡苦息。方至佛所。而得解脫。問闍王早晚造逆。到涅
槃經會上。始身瘡發。答說法華經列眾處。早不說頻
婆娑羅王。明知早造逆耳也。問何故經如許時身瘡
始發。答內心不悔。身瘡不生。內心纔悔。身瘡始發。造
逆業了。至法華會。聞大乘經熏習。始知所造業過非。
所以生悔。內心悔為身瘡。因身瘡生。為滅罪本也。


言又有經云等者。即普超三昧經。表其示現。問緣何
前小乘經懺悔。由墮地獄。涅槃經如何不墮。答前約
五逆罪重。小乘經力劣。懺悔罪不滅盡。猶墮拘毬地
獄。涅槃言總盡者。表大乘經力不思議。問普超三昧
經第三云。阿闍世王所入地獄。名賓吒羅。既是大乘。
何故言猶墮地獄。答彼經說。懺悔巳後由墮地獄者。
此是示現。非是實有。顯五逆罪重。受業決定。懺悔難
滅。由墮地獄。令未來一切眾生。皆敬重父母。不造逆
業。問爭知普超三昧經是示現耶。答准道理。是化相。
若不爾。懺悔巳後。得柔順忍。後入地獄。未曾有四立。
六地菩薩入地獄故。知是示現。又有云。闍王見佛聞
法巳。隨順佛教。心善調順。名柔順忍。非是證理。名柔
順忍。故言示現。又彼經云。阿闍世王從文殊懺悔巳
後。得柔順忍。命終入賓吒羅地獄。纔入即出。生上方
佛土。得無生忍。彌勒出時。復來此界。為不動菩薩。後
當作佛。號淨戒如來。故知示現也。
[011-0419a]


言列眾中第二明其儀軌等者。即是見佛之儀軌也。
辨又十五眾中。第二段禮佛。屬前列眾中一處收。有
說。將禮佛向他後威儀中一處明。此非也。禮佛但是
見佛後。論家第四段。威是聽法威儀。尋常見佛。事須
禮拜。但是見佛威儀。非聽法也。後唱是論家威儀。此
疏家威儀也。乍觀文勢。似空說。韋提希子阿闍世王
并相隨眷屬禮佛。此通明十五眾禮佛也。


言尊敬情深等者。問何名各禮佛足。答疏言。尊敬情
深等。增一經云。禮佛有五功德。一得身端正。二得好
音聲。三生豪貴家。四為人恭敬。五必定生天。問支體
相好。皆可歸心。何故禮時。要假於足。答人之在世。頭
圓象天。足方象地。頂足便象天尊地卑。以至尊之頂。
禮至卑之足。欲表慕法情深渴仰殷重。故言尊敬情
深。按西域記說。禮者致敬之總名。致敬之。其儀有九。
一發言慰問。二俯手承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
五屈膝。六長跪。七毛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
地。□□九儀。始成一拜。此方書傳。說拜亦九。猒繁不
錄也。


言方受正法等。方者欲也。欲聽正法。故退坐一面。一
面者。解上法也。今准曲禮云。授立不跪。授坐不立。住
住恐煩。尊者俯仰也。授付授也。或受領也。授事既爾。
受法亦然。如來坐談。是故坐聽。退坐方面。表受正法。
正面稱方。立必方。不傾側聽。問但云豈乖方面。答人
坐巳立不。問佛坐眾立。何妨聽受。答說聽二徒。理須
[011-0419b]
相順。高下雖然有異。坐義則必皆同。仲尼談經。令曾
子復坐耳。


言上來列眾等者。辨兩處科別者。論家疏家科文。到
此相逢。辨差別也。疏主只合道眾成就中文分明為
二。此下明佛所威儀。疏主不合道言上來列眾。列眾
早隔一重。禮佛科文。使用巳訖。令更言列眾。諸抄皆
說疏主錯。其實剩兩个字也。若准疏主科文。當第二
段。初明十五眾。後明威儀。前來禮佛。是入道場之威
儀。今此聽法威儀。若准論家科文。一數。二行。三攝功
德。四明威儀。當第四段也。


言四眾者古云等者。明四重解義。緣經中有四眾。且
古人解四眾者。梵魔沙門婆羅門也。梵是色界天中
勝。魔是欲界天中勝。沙門是出家中勝。婆羅門在家
中勝。梵魔天中上首。沙門婆羅門人中上首。


言顗師云等者。即智者大師。影響眾。即八萬大菩薩
并分身佛。在座默然。不是啟請。又不是當根。默然而
坐。影餘人也。有質之處。皆有影有響。世尊行處。皆有
八萬大菩薩。如說王來必有臣從。二云。影響者。不實
義。有二義。一者身不實。二者聽不實。且身不實者。八
萬大菩薩。身在十方淨土。受變易身。今此間現化身
從實身。上來那箇實身。如聲如質。此間身如影如響。
謂時從佛故現身。身不實也。二者聽不實。八萬大菩
薩并多寶分身自解了。何要聽。謂引靈山一會聲聞
交聽。聽心殷重。此眾唯約聖者說。收他凡夫不著。疏
[011-0419c]
主亦不取。


言二發教眾等者。文殊彌勒名發教眾。彌勒三請。如
來為說三身功德等。因請方說。名發教眾。四句分別。
一發而不當根。文殊彌勒等。二當根而不發。即中下
聲聞。三亦發亦當根。即鶖子是。四非當根非發教。即
五千退席者是。


言三當機等者。八品為正宗。當鶖子等。二千人根唯
是當聲聞。下流通分十九品。當文殊彌勒等是。問鶖
子既為發教。與當根何別。文殊等既為當根。與發教
何異。答此中不分停止。但是在會聞經獲者。總名當
根也。


言四結緣等者。靈山一會。凡夫聲聞。聞法華經。總未
悟解。且與當來悟解為因。又三根聲聞。是當日二萬
佛時結緣者。宿緣深故。三止不退。又法師品初。四眾
八部。皆為授記。即是結彼得度因緣。乃至一句偈
等。


言又有四謂聲聞菩薩等者。安國云。聖者二種。謂聲
聞菩薩。凡有二眾。即客舊二眾。當處八部等名舊。餘
國天人但客。金云。舍利弗目連上茅城住名舊。阿難
那律迦毗羅城人名客。又文殊是天竺梵德婆羅門
家生名。䟦陀婆羅。是摩羯陀國人。名舊。妙音普賢名
客。上來三解四眾。疏主總引將來。皆有道理。不破。疏
主只取經中四眾。既有何假遠求也。


言然此後文又觀等者。問前列十五眾。色類既多。何
[011-0420a]
故聽法來。事須作人形。人形之中。不越四眾攝盡也。


言周迴曰圍者。問何名圍繞。答疏言周迴等。但坐匝
相續著名圍。若坐百匝千里名繞。


言進財進行者。問何名供養。答聽法之人。進財進行。
名供。行相則易。有所攝資。名養。行相則難。師僧受施
喫了。資長身根大種。發識明利。攝者領納義。資者資
益。問佛身金剛不壞。永離段食。何要資益。答自受用
身。無人可見。亦不要段食。今此化身示現。受食資益。
此上解皆非。金云。進財行之時。如來許可。攝順佛之
教修行。名資。不違如來言教。便是資益佛義。


言修謹曰恭等者。問何名恭敬。答疏言修謹曰恭。點
一畫謹書。時人喚真書。作謹對佛。如臣對君。如子對
父。故名修謹曰恭。問何名敬。答崇仰曰敬者。高山仰
志。瞻佛亦然。想佛若在靈中。自身由如泥下。意想雲
泥有異。故言祟仰曰敬。


言敬甚曰尊等者。問何名尊重。答敬甚曰尊。敬淺於
尊。尊乃重於敬。故言敬甚曰尊。解尊字。問何名重。答
尊深曰重。尊則淺於重。重則深於尊。故言尊深曰重。


言於理談美曰等者。問何名讚嘆。答是理談美曰讚。
稱理而談。故名是理。若欲凡夫德多不稱理。故不名
是理也。容顏甚奇妙。故言是理也。問何名歎。答觸事
諭德曰歎。將世尊比龍象牛王師子。故名喻德。舉自
對情名觸事。諭喻音。諭由曉也明也。東宮太子有諭
德宮。
[011-0420b]


言論牒經同此等。准上。引論文之中。具足四段文。及
至論家。牒法華經。則無前後義。若爾菩薩造論。事須
依經。經文既無。如何論中即有前後義。答緣經梵甲。
從西國在前來。羅什譯經。早見眾圍遶。更著前後義
似重。所以略却也。論梵本在後來。菩提留支譯論。依
梵本譯故。有前後義。及至引經文處。三藏見此間經
中無前後義。所以論中所引經亦不著。是此意也。讀
疏應云論牒經三句為一句。同此經之中無前後義。
即分明也。意道論中所引經。亦同此經。無前後義。


言今准應言爾時等者。正當論文。


言其前後等者。別解前後也。


言望一一人皆有等者。此破古人義。南邊人坐。望南
邊為前。北邊人坐。望北邊人為前。南邊為後。此向佛
身上說前後。便是南北東西處。為前後也。佛身不共
功德無前後。今疏中意。却向聽人自身上說前後。眼
所見處。向眾生身上說前。眾生眼隔那邊不見處。眼
不見處。却向眾生身上說後面。向處即是眼見也。即
以八十種好中第五十八唯向不背好也。即維摩經
云。各見世尊在其前。斯則神力不共法。大品經云。是
時三千大千世界及十方眾生。各各自念。佛獨為我
說法。不為餘人。又彼論十一云。佛有二種神力。一者。
一處坐說法。令諸眾生。近處皆見。遠處皆聞。二者。佛
在一處說法。能令一一眾。各自見佛在前說法。譬如
日出影現。經云。為諸菩薩說大乘經等者。紀國云。為
[011-0420c]
諸菩薩一句。簡根。說大乘經一句。授藥。名無量義一
句。立名。教菩薩法一句。顯意。佛所護念一句。成就。未
說無量義經。不知早晚說法華經。但說無量義經了。
便是說法華經時至。十方諸佛。果去未取現在利生
方便。總同未有。說却無量義經。不說法華經者也。辨
云。自下五成就。皆發起序。發起正宗故。初淨語言說。
無量義經是語業。次整身意。即是身心不動。是三業。
內肅。則毫光外發也。


言略有三義等者。問何名時至。答疏言略有三義等。
一者。依人。先為菩薩說却無量義。次則合為聲聞說
一乘。此則從大向小。為時至。先為長子。次為中小。故
約人論次第也。二依利。利他教理說了。則合說自利
行果。不可說利他也。不說自利故。利他教理與自利
行果。為時至。問菩薩如何不為說行果。答菩薩巳能
行一乘因。趣一乘果。不要與說自利行果。緣所知障
未盡。於教化利他門。藥病未能精審。故須說利他教
理。聲聞之人自疾不能救。唯說自利也。問何故。教理
兩法名利他。行果二法名自利。答利他門中。事須與
說教。教下悟理。依理起行。行取果向。行果向上難作
利他行相。故不說。三依法者。無量義經是體。法華經
是功能。先談體。後說功能。故體與功能。為時至。成就
五義同故。一宗同。同是一乘為宗。二名同。俱名妙法
蓮華。三時同。皆四十年後。四處同。同在靈山王城鷲
嶺。五根同。鶖子等同聽此法故。問金云。既五義同。莫
[011-0421a]
下無量義經便是法華經。答由少義殊故。判為時至
者。問將陳遺教。先說涅槃。彼例此經。應名時至。答三
世諸佛將說法華經。前說無量義經。決定。遺教之前
說涅槃。不決定。若准金城意。兼取般若經。少時為時至。
亦得。問何不取諸經為時至。空取無量義耶。答若有
人問。法華經以何為體。即答之以行果為體。若有人
問。法華經以何為宗。即答之法華經以開權顯實為
宗。開權顯實唯在教上有。不在行果。如來四十年前
說教。唯是對根。不對理說。緣四十年前大乘根未熟。
將教就根。論根三教亦三。法華會上。大乘根性熟。將
教就理。論理一教亦一。二乘之人不知如來隨宜方
便之意。便執二乘究竟。不肯迴心大乘。如來所以向
三根聲聞前顯說。我四十年前鹿野苑後。直至法華
會前。總是權說佛本來從淨土裏來意。不為眾生說
大事因緣。欲擬說大事。事須得他。捨却權心。方堪為
說。所以說無量義經。本來為聲聞。若不為聲聞。為菩
薩者。何不向十重他受用土中說。既將向穢土之中
說來。明知為聲聞說。聲聞在無量義會下坐。世尊與
說。隨生性欲無量。又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我莫有
菩薩佛分。亦作此心。便與法華經為時至。如來觀知。
所以從三昧起。唱二甚深。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
知我四十年前方便隨宜說。又譬喻云。我以無數方
便。所以鶖子三請。如來為說示悟。教權說三。今日得
悟。教權說三。還由無量義會下。聞隨眾生性欲。故教
[011-0421b]
為時至也。上解成就所因。將無量義經與法華經為
至。有三義。一聞無量義。微有捨權取實心。只此心為
時至。二四十年前。執自乘為究竟。聞無量義經。有捨
小取大心。只此心為時至。三無量義經會下。體出蓮
華。法華會上。用出蓮華。體出與用出為時至。


言大乘經者。解通名中。初解總句。十二字略標也。有
二解。一者。大乘經一句。與一切大乘經為通名。二者。
但對無量義經。餘十七个名為通名也。前解大寬。後
解為正。經通十七个名。總名大。若准梵本。法華經文
一句總。十七句別。若依秦經。一句總。餘三句別上略標


言十二門論六義等者。廣解也。六義解大也。


言一出二乘者。謨云。出生故名大。金云。出過故名大。
二乘唯出生空故。大乘二空理智出於二乘。故名大
也。能出故名大也。


言二佛乘最大等。此乘能至大果。故因行當體不是
大。能至大果故。故名大。三乘總有果。佛果菩提名大
果。小行三生六十劫。四生一百劫不到。唯有六度萬
行名乘。此乘能至大果。果名為大。即所至故名大也。


言三佛之所乘者。如來五蘊假者身名大人。所得清
淨無漏四智心品名乘。佛為能乘。智為所乘。所乘不
合名大。大人所乘故。亦名大。如天子馬名御馬。此所
乘故名大也。


言四能滅大苦等者。約功能名大。問何名大苦耶。答
五苦八苦。無間地獄三途之苦。雖然極苦。佛言不名
[011-0421c]
大苦。分段變易二種生死之苦津無其涯岸。名大苦。
大即是苦。簡二乘人。唯生空智。唯滅分段。今此菩薩
無漏智。能滅二種生死大苦。與彼眾生菩提涅槃。名
大利樂。


言五觀音等者。十地菩薩名大士。六度萬行是所乘。
所乘不令得名大。是大士家所乘。亦名為大也。


言六能盡諸法等者。安國云。說文云。源水源本也。二
說。一云。有為名源。無為名底。如來後得智知盡有為
源。根本智證盡無為底。有為名源。修盡名盡。無為名
源。證盡名盡。問有為有分限。任許說名盡。無為無分
限。因何說名盡。答有為有分限。修盡說名盡。無為無
分限證。無盡說名盡。即是盡無源源。證無底底。二云
源者。源即是底。唯是無為法身真理。能證盡源。唯如
來根本智能證盡源底。虗空雖然無邊。日光起來。照
盡無邊虗空。法身理上。元來無源無底。根本智知盡
無源源。證無盡底。


言攝大乘云亦乘亦大等者。路萬行之體。乘是萬行
之用。將體就用。大亦即乘。將用就體。乘亦即大。總名
持業。謨云。此不成持業。後得般若智是體。一體之上。
持兩个用。一有包弘廣大用。名亦大。二有運載用。名
亦乘。一體能持二用。亦乘亦大。故名持業。言或乘大
性。將乘字大字。俱屬有為乘。向上著大乘之性。名為
大乘。即真如是。問有為有動轉。可得名為乘。無為無
動。如何說名乘。答如有為能動。乘用得名乘。無為無
[011-0422a]
動轉。是體得名乘。真如與彼運載。智為體性。亦得名
運。如海運船。雖不動。亦名運也上解乘名


言無著般若等者。問般若論中。但列七名。餘指瑜伽。
依撿瑜伽三十六釋。與對法論義有不同。云何得名
少別義同。答攝二解。一乍觀二論。似若肝膽。審而察
之。誠同水乳。如下疏引。會性等者。即體名乘。若是體
性。性字從心邊作生。即是真如體性空有。真如體性。
不得稱乘。事須與七種大性相應。即種姓之姓字。從
姓。意說所證大乘真性。與假者人七種種姓。和合相
應。方名大乘。闕一不可。所待別故。即此乘性之言。通
有為無為也。二者。相之名雖少別義。與對法論第一
同者。然般若論中。但列七名。餘指瑜伽三十六釋。與
對法論。義有同不同。今應略釋所引文。對法論為前。
無著論為後也。


言一境大性等者。謂十二分教中菩薩藏攝。方廣之
教。即依當體說也。對法對能緣心。名境大性也。無著
據體。彼名法大性。瑜伽無著二論無別也。


言二行大性等者。瑜伽云。心大性。謂有一類。於無上
正等菩提。發正願心。對法據二利行。名行大。或約二
利俱時之心。又有二說。一心大性。唯自利。二者。只此
心大性。亦通利他。問行與心既通二利。有何差別。答
初後別故。先由發心。後方行行。二能行所行別。心為
能行。行為所行。


言三智大性等者。瑜伽云。謂有一類於法大性生解
[011-0422b]
心。法大性。即是二無我之真理。對法約當體說。名智
大性。無著名信解大性。據隣近法。以彰名也。瑜伽取
所證理。名法大性。對法約根本智。名智大性。無著據
相應之信。故彼名信解大性。此三本論名自別。


言四精進大性等者。瑜伽云。增上意樂大性。謂有一
類。巳過勝解行地。證入淨勝意樂地。此大論意。別約
聖者說。對法據總。凡聖相合說。始從凡夫。直至成佛
巳前。三僧祇劫。䇿勤三業。修難行苦行。名精進大性。
簡異三乘精進不名大性。無著云。唯約初地巳去。證
四不壞信。故云彼名淨心大性。


言五方便善巧等者。瑜伽云。資粮大性。望佛果菩提。
名資粮也。對法云。方便善巧大性。假者身中。有大悲
故。不住涅槃。有大智故。不住生死。對法望無住涅槃。
名為方便也。瑜伽云。福智望佛果菩提。名資粮。無著
亦云。彼名資粮大性。無著與瑜伽同意。方便是用。悲
智二種。與無住涅槃。而為方便。資粮是體。二論互舉。
影略說故。


言證得大性等者。瑜伽云。證得大性。謂即所證無上
菩提。即是證得大性。不別也。對法云。證得大性。約現
在功德說。無著云。果報大性。對因業說也。


言十力者。此即百四十不共功德也。八十種好。添三
十二相。為一百十二。加四清淨四無畏。即一百二十。
又加十力成百三十。又加三念住三本護。又加大悲
無忘失法永拔習氣一切妙智。即一百四十。
[011-0422c]


言彼名果報大者。菩提涅槃名大果報。無著合說名
果。但名果報。對法別顯。名十力四畏等。成就二字。解
後得也。證實不謬。應言果大。不合言報。報屬異熟果
故。體是有漏果位。於百法內。唯有六十七法。清淨無
漏。云何言報。古人謬翻。云圓滿報身。正義應云自受
用身也。對法別顯十力四無畏等。無著名果報大。即
所證無上正等菩提。名別體一也。


言七業大性等。業通因果。今取果中建立佛事。利樂
名業。影取因中三無數劫。亦名業。無著云。時大性。時
亦體通因果二位。今取因中三僧祇劫。影取果中窮
生死際盡未來時。建立佛事。即果也。問窮生死際。為
說自窮。為說窮他。若自窮者。生死盡處。至解脫道。豈
過此巳不利樂耶。若窮他者。生死相續。無有盡時。如
何能窮。答應說窮他。後難寧通。答不望總聚眾生界
說。眾生法爾無盡。望一一眾生。至佛果位。名窮生死
際。齊此巳還。諸佛於彼。常行利樂。問有性可然。無性
之人。生死相續。無有窮盡。應不利樂。答既言盡生死
際。化利當休。呪不盡耶。而無別樂。如人畜子教之。直
至成人方息。此亦如是。化生死得盡時名大。三僧祗
劫自習業至解脫道。名為窮盡。順般若時。名大。對法
舉所行時。無著取三無數劫時也。問七大性幾通有
為無為。答路云。境大性。信解大性。果報大性。通有為
無為。餘四唯有為。問因果何別。答良云。境界精進唯
因。後二唯果。餘三通因果。
[011-0423a]


言乘體根本即等者。會經文。彼勝鬘經。宗理性一乘。
一乘即大乘。大乘即佛性。佛性即涅槃界。意道若約
大乘。根本唯真如。若據未則通萬行也。大乘兩个字。
真如是體。萬行是用也。將用就體。說未通萬行。既未
通萬行。亦乘亦大。是萬行向上用攝。此亦乘亦大。用
就萬行。體約末名大乘。若將末就本。將萬行就真如。
將相就性。攝用就體。總名大乘。義方周足也。謨云。此
中根本體。即下隨勝體中。攝事歸理體。經云。一切法
亦如也。若枝末。即下真實體收相。云未通萬行者。且
如般若。體稱智度。行解包弘名亦大。有所運載。名亦
乘。一體能持二般業用。名亦乘亦大。持業影名。非是
將用就體。名亦大。將體就用。名亦乘。雖有□□。終乖
本意。


言七大性體通等者。緣疏文奄含。總言通也。其實七
大性。唯是有為。有為是種姓故。故言七大性體。通有
為無為。


言當具顯示者。有二意。一近結乘體。即一乘章中出
體性門。總含隨勝真實等。為具顯示。二遠結大乘等。
即一乘章中出體釋名字。明說意彰差別及問等五
門。名具顯示也。


言此為總句者。結前大乘經。三个字是總。總有二義。
一者。大乘經三个字。是一切大乘經之總。二者。十七
句中總句也。


言名無量義等三句者。初標別句也。
[011-0423b]


言是所說大乘經別名者。出別句。即名無量義教菩
薩法佛所護念是。此間秦本經中之別名也。


言正法華中等者。竺法護三藏譯正法華。只有兩个
別句也。第一云。講宣菩薩方等大頌。即同此經教菩
薩法。第二句云。一切諸佛嚴淨之業。即同此經佛所
護念也。彼正法華中。略無量義一句也。


言論牒經有十七名者。指別句也。據論家。先合標列
十七句了。然後一一牒解。論無單頭便解。更不別標。
疏主與論家標列。所以疏云正合論文。


言應云為諸菩薩說大乘經等者。列別句也。十七名
中。復分總別。末後一句取上法門。是總也。下云。能生
一切能所詮故。此中大乘經名總。總一切大乘。第十
七名總。總大小乘故。故能生一切能所詮也。此十七
句中。除第十七最上法門一句。取餘十六句。束成八
對。一詮教顯理對。無量義經是詮教。最勝經典是顯
理。二總生別就對。大乘方廣是總生。教菩薩法是別
就。三勝依勝對。佛所護念是勝依。唯佛能說。餘人不
能也。勝緣者。諸佛秘法。名勝緣也。教義為所緣也。佛
智為緣。是佛之所緣法名勝也。四教含根熟對。諸佛
德藏名教含。教含功德故。根熟者。諸佛教法。待生根
熟與說。五生身法身對。能生諸佛是生身。諸佛道場
是法身。六破染成淨對。諸佛法輪是破染。堅固舍利
是成淨。七出生攝入對。善巧方便是出生。宣說一乘
是攝入。八勝法俗喻對。第一義處名勝妙法。蓮華是
[011-0423c]
俗喻。賀問云。此十七个名。為是經中本來有。為是論
家安立。答經唯有三句。餘十四句論家安置。以無量
經有如是義故。謨破云。此乃是違論害疏也。論分明
牒經。有十七名也。梵本經若無。無何牒舉。下疏亦會
云。於論句中。三義增勝。故偏說之。故知經家十七名。
本皆具足也。


言論云一無量義者。牒也。


言成就義者。解也。解中以此法門。說彼甚深妙境界
故。即是經文。問無量義以何為體。答以一真法界為
體。何以知之。答以此法門說彼甚深妙境界故。即是
一真法界。問真如一體之法。何以言無量。答真如雖
是一體。有二義。得稱無量。一者真理體遍。名無無量。無處
不遍。量同虗空。無有一法不以真如為體。故青青翠
竹等云云。二者。真理一法。能生無量義。故名無量。問
言無量者。其事極成。如何喚一真法界作義。答兩个
意得名義。一者。對能詮教。此是所詮理。義之理。名為
義。是所詮義。名為義。二者。對能證智。此一真法界。是
所緣境。境義名為義。具此二意。故得義名。問一真法
界。名為無量。其義極成。未審所生教義。因何得名無
量。答所生教義。不合名無量。緣能生真如。是無量。所
生教義。隨彼能生。攝末歸本。名無量。二者。所詮真理
既名無量。能詮教詮彼真如理。理無量故。教得無量
之名。當詮之時。理上具塵沙眾義。義既無量。事須得
無量教詮。教無量故。義亦得稱無量。此中二義。解所
[011-0424a]
生教理。亦名無量。此是論家解。只此解與經家大段
同。於中少分不同。依經家解。教無量。一切對根。本來
設教。謂對眾生根。根既無量。教亦無量。教對根既無
量。每个教下所詮義。義亦無量也上懸說了下依疏辨


言論云一無量義等者。一真法界及能教并所詮義。
總名無量。成就者真如也。喚真如作能成就。出生眾
義。得成就名字者。教也。字有二種。一有功能字。二者
無功能字。堪與名句文為所依。名有功能字。不與名
句文為所依。即不是此間收也。問何名有功能。答能
詮是文。文即是字。與名句二而為所依。由能詮文義
得顯故。字即是體。文是功能。功能即名句。文即是字。
為二所依。方是能詮。若不與名句為依。但名為字。如
言斫蒭阿娑利縛。此云眼無漏。此字說之為句詮差
別故。若言斫蒭。但名為眼。說此為名詮自性故。此之
二字。亦是即文。與彼名句。為所依故。此是有功能字
也。若單言斫者。此但名字。不生眼解。非能詮故。此名
功能字也。今約功能字說。是能詮故。義者。所詮義故。
故成就字義。以此法門者。法門兩字。是向上字也。說
彼兩字。即是言說也。甚深妙境界者。即向上義也。所
詮義對能緣心。名境界。巳上經文。


言深妙境界者。論主牒經也。


言即佛最勝之等者。論主解經也。佛字解前經家甚
深也。真如法界。唯佛與佛。乃能知之。能知甚深故。佛
得甚深之名。最勝二字。解經妙字境字。與經家解同。
[011-0424b]
即是甚深妙境界。妙境界即是向上義字。對能緣心。
名境界也。


言能詮教法等者。問經云無量義目所義。如何教亦
名無量。答疏言能詮教法等。義既無量。教亦無量。如
阿耨池流出四河。四河無量。義體亦爾。所詮真理既
爾。能詮經教。得名無量也。


言由此字教者。結也。路云。由此法門。對眾生性。說勝
境界。故教及義。俱名無量也。


言無量義經云等者。引經證也。問何要爾許多教及
無量義耶。答疏言無量。經云以諸眾生等。意言眾生
病行多。藥鋪上藥般數亦多。眾生性欲千異萬異。將
教就根。根無量故教無量。教既無量。義亦無量。義無
量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如是無相。無相不相。名為
實相也。其一法者。即是無相。離十種相。故名無相也。


言如是無相者。重牒向上無相二字。此亦不解。唯解
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四个相字。攝釋都作三解。無相
不相不相無相。一云擎却最向上無字。唯取向下一
个相字。此相字是有相也。次下不相。不由無也。亦是
空也。却將最向上無學。向下兩處轉。此真如法上。亦
無有相。故名無相。此真如法。亦無無相。故名不相。成
上故云不相無相。二云擎却向上無字。唯取向下兩
个相字。兩个相字之中。初向上相字。是有相。向下相
字。是無相。却將一个相字。向下兩處轉。此真如法上。
亦無有為相。名無相。亦無無為相。名不相。無有一个
[011-0424c]
有為中。不以無為實相。而為體相。成上故云不相無
相。三云無者無遍計相。不相者不無依圓之相。却是
有也。成上故云不相無相。初解為勝。又詔云。真如離
相。名為無相。四相不遷。名為不相。問何名實相。答無
相當情。亦是有相。將向下不相無相四个字。解上實
相也。不相之無相。故名實相也。


言菩薩摩訶薩等者。顯益也。經云。菩薩摩訶薩安住
如是真實相巳。自利也。本智證如。名為安住。


言所發慈悲等者。便是利他行。菩薩成就得無緣慈。
真能拔眾生苦。如飢饉劫。變石為金。令諸眾生得實
受用。簡異凡夫二乘有願不能實救世諦者也。問相
隨於見。菩薩無漏相分。眾生有漏。如何能用。答詫彼
為質。自所變者。變是有漏。問變石為金之時。為石即
金。為於石上別變為金。若石即金。為同種生。為別種生。
若別變者。既不從石生。復從何生。答但詫於石。為增
上緣。其實變金。從自種赴。若親他種。即闕引自果義。


言於眾生所真能等者。行無緣慈。於一切眾生。向上
皆作真如觀。而能拔苦。苦既拔巳。後為他說法。能令
眾生得受快樂。即五種樂也。即菩提覺法樂。涅槃寂
靜也。無緣慈。眾生緣慈。及法緣慈。熾然觀真如。便能
於眾生身上。與樂拔苦。


言一種子等者。農有言。一顆種子。三年收得一百碩。
今者真如從一法生於百千義。百千義中。復生百千
萬數也。又解此唯約第八一个識。無漏一个種子。能
[011-0425a]
感異熟總報之身。即自受用。獨一種子起現行。見一
切相好之用。皆等法界。如一種子生百千萬等。前七
轉識。皆有無漏種子。皆起一个現行。隨其所應。莊嚴
三身此絕好


言論不唯取所生等者。會論文。亦云通好也。會論文
者。恐人錯會。將謂空取所生教義名無量。今兼取能
生真如。亦名無量義也。如阿耨池流出四河。四大河
出水既無量。其阿耨達池豈有量耶。通妨者。問無量
義遍於教理者。何故論家唯說所生。答疏言無量之
體等。金云。論以佛最勝境界體周遍故。或能成就彼
無量字義故。名無量義。由此能詮教及所詮義。亦名
無量義也。經中但以能詮教所詮義。名無量義。其真
智境名為一法。一法即是無相理也。意取真如也。合
論意。不唯取能詮所詮名無量。亦取能生真如理。亦
名無量。故名不唯也。問無量義體。正取何法。答經文
自有二釋。一云。如法說中言。是一法門名無量義。真
如體性難可測量。正名無量。對能證智。是境義故。亦
名義也。此當體立名也。二云。能生無量教法。從他立
名。名無量義也。


言二最勝經典等者。問制伏放逸。律教於先。究暢釣
深。論宗為上。各有一能。何故經藏偏勝。答安國云。今
此經中宗明一乘。會二歸一。形二藏也。准大論有四
釋。一除疑入法。經勝。離苦樂二邊。律勝。發生正慧。論
勝。二又生定故經勝。生戒故律勝。令生正慧論勝。三
[011-0425b]
離欲界生上界故經勝。離三惡趣生人天律勝。斷無
明惑出於三界論勝。四離貪故經勝。離嗔故律勝。離
癡故論勝。三藏氣力恰齊。何故此經獨於三藏中勝。
答此無量義經故。唯詮真如。真如是一切法中最勝
故。所以對於三藏教中偏勝。但表勝。誰遮彼勝。以經
破二歸一。不然。無量義經未破二也。


言三大乘方廣等者。理正曰方。包弘曰廣。唯大乘有。
若論正法。廣陳之方。廣通小乘有。大乘方廣。以無量
大乘法門為體。問如何是無量法門。答即是教法理
法。隨大乘眾生根器之教法及二空理法。此經具有。
名無量。大乘法門即此無量大乘法門。是菩薩二利
行名無量。問何以知。答下文云。隨大乘根器之法。此
經具有。名無量法問。二者。前來大乘方廣之教。名無
量法門。應是化隨大乘眾生根器之教法。此經具有。
此無量教法。皆從真如流出。故名住地成就。住持者。
即住持也。


言四教菩薩法至成就者。引論文。不化二乘等故者。
疏主釋也。應是教化菩薩之法。此經具有也。意言即
是說無相一法。生一切法。教根就菩薩也。下云。普令
一切眾。亦同得此道。若我遇眾生。盡教以佛道。問法
華經正化二乘。如何言不化二乘。答約聞法華經。取
聲聞果者不化。若迴心來。便是化菩薩。不喚作聲聞。


言五佛所護念等者。若他人總有此法。交他人護念。
今唯佛有餘人無。所以佛自護念。故如輪王髻寶。餘
[011-0425c]
人無故。善護念何別。答彼約利生明護念。愍念名護。
教菩薩法收。此約於法護持明記。名護念。故與彼異
也。


言六諸佛秘法等者。論文也。秘是藏義故者。疏主解
也。甚深秘要之法。餘人不知。似佛藏惜也。如王齒印
非餘人知。藏去聲呼。如世伏藏唯自得。此法亦爾。唯
佛知之法。名為秘法。亦如人王所居。名為尊位也。下
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實相即是無量義
處。真如法也。


言七諸佛德藏等者。此有三說。一切德與禪定藏別。德
是功德。藏是禪定。禪定能持功德。故定德藏名也。禪
定藏之與功德。俱在經中。故此經名諸佛德藏也。二云
禪是禪定。一切功德。因之所發。故只喚禪定。作功德藏。
禪定功德之藏。在此經中。故此經名諸佛德藏。三云
在二乘位。名解脫身。真如能生功德之時。能詮教不
名德藏。在大乘菩薩位。名法身。法身能生功德。教能
含容法身真理。故喚無量義經。詮教名藏。經即是藏。


言八諸佛密處等者。問與前秘法何別。答秘法望得
人。唯佛自得。餘人不知上法名秘。此密處。即根熟者
與說。根未熟者不說。望佛心名密。意道四十年前二
乘根未熟。但與菩薩說大乘。不分明為二乘說。唯佛
自知。餘人不知。今四十年後。眾生大乘根性熟。為說
大乘無量義經。引無量義法。令說不說。唯佛自知。他
人不知。名為密處。
[011-0426a]


言九能生諸佛等者。諸佛因聞此無量義經。修習得
成報化佛身。故名能生諸佛。謨云。自他受用。從二智
生。大小化身。從報質起。然報從果位勝智種生。劣無
漏皆巳捨故。若言三慧親成報體。恐疎也。


言十諸佛道場等者。論文釋也。如世積糓。積麥之處。
名糓場麥場。此經是能生無上道處。名道場也。此有
二說。一無為功德名場。有為智名道。此場向上是諸
佛得道之處。名為道場。二者。無量義經是詮顯法身
功德之處。名為道場。此法門者。教也。能成無上菩提
者。法身菩提也。問既是法身。如何言菩提之性。答前
來第九能生諸佛報身化身。此間言道場。顯法身也。


言十一諸佛法輪等者。喚此經作法輪者。法輪因故。
亦名法輪。破結障故。解法輪義。教能助智斷惑。又云
聞法華經。不墮地獄畜生。亦有摧義。名輪。問法輪自
性體唯智慧。經詮於理。何以言輪。答正斷惑障。智慧
為初。斷道起時。必先聞法。即法輪因也。故名為輪。推
功歸本。名曰法輪。


言十二堅固舍利等者。皆是論文也。堅固者不壞義。
不可失壞名不可壞。非是打不破。舍利者。佛體也。一
遺體舍利。二法偈舍利。教法能詮三身佛體故。亦名
舍利。問報化何故名法身。答與功德法為依止。總名
法身。非唯真如。猶名法身也。論云。此牟尼尊所得二
果。永離二障。亦名法身。無量無邊力無畏等大功德
法。所莊嚴故。體依聚義。總說名身。故此法身五法為
[011-0426b]
性。非淨法界獨名法身。二轉依果。皆此攝故。


言十三善巧方便等者。即佛果功德教化眾生方便。
因此經成。佛成就得彼方便故。喚此經。依方方便。從
所成名。如母因子。貴有方便故。能說三乘五乘教法。
故名方便。意說此經是彼成就智慧家之巧方便也。
即是彼所化眾生成佛之方便。雖舉五乘。意取成佛
也。


言十四宣說一乘等者。此全是論文也。教理兩法。總
名一乘。宣說即是說法。真如理從教下宣出來。名宣
說一乘。一乘之理。在佛身究竟。二乘不究竟。元來是
大乘中分將去。二乘中本來無也。問無量義一乘與
法華一乘何別。答別。無量義唯教理。法華四法。又無
量義約性。法華一乘通性相也。


言十五第一義處等者。此法門即是此經教法。教法
名處第一義。即是法身。八諦之中真如。是勝義勝義
諦也。諸教是前七諦處。此無量義經教。是第一義處
者。法身名第一義也。能詮教是法身。第一義住處境
界。經云。無色無形像。法身體遍無方處。無根無依無
住處。如何說住處。答據實。真理本無言說。約詮而論。
教是法身住處。法身由能詮顯。故立以處名。非言法
身定居此處。


言十六妙法蓮華等者。總標也。問佛為八萬大菩薩。
說無量義經。因何更蓮華名字出來耶。答望佛本意。
正為八萬大菩薩說隨生性欲教理。緣八萬大菩薩
[011-0426c]
自利行。任運進修。利他行藥病門中未能精審。未能
應病與藥。觀根受道。如來為說無量義經。及八萬大
菩薩隨生性欲說法。教化眾生。藥鋪上藥褁紙袋多。
只緣世間人病般數多。眾生性無量。如來說亦無量。
法無量故義亦無量。教義真如三法總名無量義。
正為頓悟菩薩說教理。次舍利弗等聲聞人。向無量
義會坐來。聞說隨生性欲教理。便作念云。我聞教理。
莫是世尊隨我性欲說。又聞無量義者。從一法生。我
所證悟法。莫是從一法中分出。微有捨權取實之心。
只此心與法華會上迴心為因。亦與說法華經為時
至成就。權亦未捨。實亦未取。却向聲聞身中法空真
如向上。說有出水義。名蓮華。正以教理為菩薩說。說
真如向上出水功能名蓮華。正說無量義。因便兼說
蓮華。蓮華名字從此而興。所以天親菩薩解。解論有
二釋。一出水義。論文以所詮義名華等。疏釋也。言即
證智甚深無量。阿含甚深。證開敷。經云。其智慧門難
解難入。疏主解四法得名處。喚他教理師。將無量義
經蓮華是教理。令同此經蓮華。亦取教理。喚他古師
取義不當。何故疏主今引法華經二甚深。證無量義
經教理耶。答疏主從寬為名。於中意別。能詮教中唯
取大乘教。同無量義經華開敷。所詮理中唯一真法
界理。證無量義經出水義也上解總標


言出水有二義等者。第二別釋也。論云。出水有二義。
緣論主兩義。解蓮華。一出水義。二開敷義。今且解出
[011-0427a]
水義。緣真如在兩種人身中。出水便有兩般名字。一
對頓悟菩薩體出蓮華。二對漸悟菩薩用出蓮華。且
解第一義體出蓮華。問論文不說是頓悟蓮華。疏主
因何。第一義中安頓悟名字。答疏主觀第二義能出
水人。既是迴心二乘漸悟菩薩。疏主體此論意。第一
義中必是頓悟菩薩。所以疏云此談華體。巳下疏主
安置頓悟名字。論意巧略。第一義中。唯說所出水蓮
華。不說能出水。第二義中。唯說聲聞為能出水人。不
說所出水蓮華。出水者。論云。出水不可盡。不可盡即
出水義也。安國三義解。一約法性身離垢染。故名出
水。疏主解云。法體性常名不可盡。即是凝然常。不同
定性二乘涅槃時盡。二者。報身之體斷二障故。名出
水不可盡。窮生死際。盡未來時。建立佛事。功用無盡。
無萎歇故。名不可盡。即不斷常也。三者。化身之體。示
相超凡。名出水。教化眾生。大乘法寶。用無窮盡。名不
盡。經云。周給一國。猶尚不匱。正義取初解。法身真理。
名不可盡。論自解云。出離小乘濁泥水故。相國云。一
者。凡夫身中我執如泥。二乘身中法執如濁水。二者。
二乘苦依身如泥。有漏功德如濁水。出水亦二義。一
頓悟菩薩身中二空真如理。本來不與二乘法執相
應。名為出水。唯識云。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問頓悟菩
薩身中真如。本來不與二乘法執相應。所起執是大
乘家法執。不是二乘法執。如何言出二乘法執。答攝
云。由菩薩有彼二乘種性。今成菩薩。不取彼一乘之
[011-0427b]
果。亦名為出二乘濁水。若爾。無二乘種姓者。如何名
出二乘法執濁水。既有斯妨。第二解云。夫言出水者。
不要先在水裏後出名出。但本來不入水。亦得名出。
如一箇從水中到岸上名出水。一箇人本來在崖上。
不入水。亦名出水。頓悟菩薩身中二空真如理。本來
不與二乘法執相應。名出水。


言此談華體頓悟等者。疏解論文云。出離小乘濁泥
水故。解頓悟菩薩身中真如理體。性離泥水。故名出
水。解論家出水二字說。


言法體性常者。解論家不可盡三字也。


言談一乘理性等者。解論家出離小乘濁泥水故。上
解第一義頓悟菩薩體出蓮華訖。


言二復有義蓮華等者。論解漸悟菩薩用出蓮華舉
喻。蓮華出泥水。喻諸聲聞入如來大眾中坐。指無量
義會下聲聞。得聞無量義經教理。如諸菩薩坐蓮華
上。指無量義會下八萬大菩薩。世尊與說無量義經也。


言聞說無上智慧等者。法合也。智慧境界。智慧之性。
名智慧也。清淨境界者。對如來能緣心。名清淨境界
也。菩薩聞巳證如來密藏真理也上盡文也


言此意說言菩薩等者。疏主解論也。指無量會下菩
薩聞說教理。是頓悟菩薩在報土坐蓮華。聞佛說無
上法。證如來密藏也標了


言聲聞迴心巳去等者。疏主解釋也。聲聞迴心巳去。
得入大眾中坐者。此二句疏。標法華會事也。亦如菩
[011-0427c]
薩坐蓮華上。指無量義會下。聞說智慧。亦證密藏法
華會上事。聞說開示悟入。亦名為智慧。對能證智。名
境界也。智慧之性。真如理亦名密藏。問疏主但聞說
智慧清淨境界。證出水義。何要菩薩坐蓮華證耶。菩
薩設爾不聞無量義經時。亦坐蓮華。聲聞設聞無量
義經了。亦未坐蓮華。答若事上說。則不坐。若法中論。
則心緣教理。名為坐華。即聲聞菩薩兩處皆有也上來


言前解菩薩頓等者。料簡差別也。問前來出家有其
二義。二義皆名出水。既一種是出水。何故分成二義。既
分成二義。前解約何名出。後解約何名出。答疏言前解
菩薩頓悟等。意言二空真如理。本來不與二乘法執
相應名體。出體者體性。性能出水。故名體出。用出者。迴
心巳去。超過本位。捨於法執。得出水名。後時之言。目
法華會也。料簡。一總體出。一切梵天上至佛位巳前。真
如理性。本離執染。二別體出。地前頓悟菩薩伏煩惱。
身中真如有出水。望名別體出。三假用出。無量義會
下。聲聞未迴心。微有捨權取實心。身中法空真如。有
出法執濁水。望未是親證。名假用出。四真用出。初地
菩薩聖智親證。名真用出。有解云。今即不然。諸抄皆
指頓悟菩薩體出。便唯依體出。□解蓮華也。見道聲
聞人。微有捨權取實之心。便唯名用出蓮華。此總不
盡疏意。今准疏意。頓悟菩薩無量義會下。亦有體出。
亦有用出。聲聞人在無量義會下。亦有體出。亦有用
[011-0428a]
出也。且頓悟體出者。法空真如理。本來不與二乘法
執相應。名體出也。此既是八地巳上菩薩。初地時證
遍行真如。豈不是用出。又聲聞人。無量義會下。既有
用出。身中真如理性垢染。二乘法執不得。即是體出
也。問既若總有體用二出。何不向頓悟菩薩身中言
用出。聲聞身中不言體出。答但是隨增勝義說也。無
量義會下頓悟菩薩身中真如理。本來不與二乘法
執相應。體出相增。用出相隱。聲聞人無量義會下微
有捨權取實之心。用出相增。體出相隱。但是隨增勝
處說也。問既無量義會下菩薩聲聞。總有體出用出。
應可無量義經對聲聞菩薩總名蓮華得否。答無量
義經對聲聞。但名蓮華。不得名為無量義。無量義經
對頓悟菩薩。但名無量義。不名妙法蓮華。以彼聲聞
無量義會下微有捨權取實之心。不是正為。所以教
理二種名傍蓮華。因說著聲聞蓮華。乘便說著菩薩
蓮華。蓮華因。便說本來不是故。意說所以無量義經
對聲聞說。得名蓮華。若對菩薩。但名無量義。不得名
蓮華。若無量義會下。頓悟菩薩身中。真理法身。本來
不與二乘法執相應。名蓮華者。何唯無量義經一切
望手菩薩。總合名蓮華。故知無量義蓮華。不對菩薩
也。向下問答處。有說無量義。對菩薩。正名無量義。傍
名妙法蓮華。妙法蓮華經對聲聞。正名妙法蓮華。傍
名無量義者。彼處與此間義別。彼處約教理名蓮華。
心緣彼理名坐。不妨菩薩亦有蓮華。此間唯約真如
[011-0428b]
理名蓮華。即不對菩薩。故知疏主敘他義。後問答中。
方申自義也。疏主傍化二乘。故作此說。聞教理巳有
捨權取實之心。向身中真如理上。說傍蓮華。本來正
為八萬大菩薩說教理。傍皷擊著聲聞。名蓮華。故名
傍化聲聞。故作此說也。


言華開義等者。論家第二義。以華開義。解蓮華。此疏
全是論文教理。故名華開。


言眾生於大乘中等者。般若會下。未分明說。由自是
權。於大乘中起懸崖想。生怯劣心。此說四十年前未
說無量義經。不說蓮華。今說無量義經。顯示如來淨
妙法身。正是華開敷義。路云。准出水。初義正。以教理
化諸菩薩。頓悟者蓮華。准出水後義。以教理二。傍化
二乘。亦名蓮華。故第十六名蓮華。上來論家兩義之
中。第二義與時亦成就稍親。


言十七最上法門等者。引論文。總標名也。一切大乘
經。是最上法也。門者無量義。經與餘最上法為門。依
主釋。


言攝成就者。攝取一切諸大乘經。依能詮教及所詮
義并真如理。皆此經攝。無量義經名攝成就。攝取無
量名句字身。此上三句。是無量義經向上義也。亦是
無量義經功能也。


言頻婆羅等者。是解大乘經偈數。有說此最上法門
中。攝法華經中頻婆羅等偈數。此亦不得定指法華
經。亦不得定指大乘經。此舉法華經中名句。但是為
[011-0428c]
引意噵。諸餘經中有爾許多名句者。此無量義經之
中。皆能攝得。引論文了。


言此為根本攝餘等者。疏主解論意也。即是無量義
經也。沼云。有二義名攝餘。一餘十六句名餘。二通一
切經中名餘。


言此乃所詮是餘等者。第一重。此經能詮與餘經能
詮為門。此經所詮與餘經所詮為門。第二重。此經所
詮與餘經能詮教為門。問何以如此。答此經所詮是
真如。真如為能生也。教為所生。一切經能詮教。是此經
教下真如理生得故。此所詮與餘經能詮為門。又此
經所詮真如能生十二分教故。此經所詮與餘經能
詮為門。又此經能詮與餘大乘經所詮為門。一切經
所詮義。皆依真如。此無量義經教下是真如。由無量
義能詮教。詮著真如。真如向上有塵沙眾義。眾義既
遍在諸經教下。諸教下所詮義。是無量義經能詮教
詮得故。此經能詮與餘經所詮為門也。


言故頻婆羅是小乘等者。問前頻婆羅等五十二數
中第幾數。答頻婆羅。是小乘中五十二數中第十八
數。大頻婆羅第十九數。阿閦婆第二十數。大阿閦婆
第二十一數。問何故從十八。便至二十不次第耶。答
大頻婆羅是十九數。大阿閦婆第二十一數。以數同
故。略論不舉。俱舍論算數本是六十數。今唯有五十
二數。餘八遺忘。問誰人遺忘。答或結集時略却去。或
翻譯家遺却。亦不妬也。二云。從西國來時。只有五十
[011-0429a]
二數。餘八緣此方人根鈍。行用不得。略却去也。


言此是餘大乘偈等者。問何故唯攝大乘經教偈數。
答以十七名。是此大乘經家之別名。就大乘為論。言
攝彼頻婆羅等大乘偈頌。其實亦能攝餘乘所有。能
所二詮。九部之法。亦是真如法界中流出。


言即是二十千萬者。問所譯法華經但有七卷。寧言
二十千萬億偈耶。答此盡是指法。如此之類。皆此所
攝也。問釋迦何故攝他久遠偈頌耶。答二說。一攝釋
迦所證理。與彼不別。即彼此是從真理平等中所流
出。何緣真如不攝彼也。二不攝頻婆羅等偈。故指二
十千萬億偈。意言如此帶數之偈。此經所詮。是根本
皆能攝也。


言論云十七句中等者。證總別也。二解總別也。一云。
即是十七箇名總是總也。餘當經中文字是別。二云。
即十七句中最上法門名總。餘十六箇名是別也。問
此最上法門。與前大乘經名總何異。答此最上法門。
對當經餘十六箇。名為總也。第二安國云。前大乘經
名總者。對後十七句名總也。最上法門。對餘一切大
乘經名總。亦對當經之中十六句為總也。前大乘經
對別故總。此最上法門根本故名總。雖然互有寬狹。
取最上法門寬於大乘經為正也。


言此經但有三等者。指陳隨勝也。問十七名中。何不
取餘名字。偏取三名耶。答疏言一無量義等。真如是
體。當體是勝。能生教義之用。體用皆勝。
[011-0429b]


言二教菩薩法等者。人勝。所教菩薩。是勝人也。


言三佛所護等。說法化主勝。唯佛有故。餘人所無。化
主勝也。


言三義增勝等者。問無量義經有十七名。如何法華
經中但說三種。答疏云。三義增勝。故偏說之。三種順
彼本來說教之意。故名勝也。問此法華經有是名否。
答有經云。為諸聲聞。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
薩法佛所護念。亦與無量義教菩薩法同。故云此大
乘修多羅多有十七名。論說豈同餘教。答唯此經與
彼經體同。故同有之。不通諸經也。一無量義者。此云。
如來說法。一相一味。即是真理。即同成就字義也。又
云。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其所說法。皆悉到
於一切智地。二病行。經云如來于時觀是眾生諸根
利鈍精進懈怠等。同性欲無量。二最勝經典者。此法
華經。是諸如來第一之說。於諸法中最為其上。三大
乘方廣者。此經云。以我此物。周給一國。由尚不匱。何
況諸子。四教菩薩法者。下云。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
願所行道故。五佛所護念者。下云佛自住大乘。意云。既
住大乘。即是護念等。六諸佛秘藏者。經云。文殊師利。
此法華經。是諸如來秘密之藏。七諸佛德藏者。經云。
以要言之。如來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通之力
等。入諸佛密處者。如五千退席。觀根未熟。非是法器
不為說經。九能生諸佛者。經云。若有聞法者。無一不
成佛。十諸佛道場者。經云。當知是處即是道場。十一
[011-0429c]
諸佛法輪者。諸佛於此轉于法輪。十二堅固舍利者。
經云有如來全身。十三善巧方便者。經云。為求聲聞
者。說應四諦等。十四宣說一乘者。經云。今此經中唯
說一乘等。十五第一義處者。經云。而於此經中。法華
最第一。又云。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等。十六妙法
蓮華者。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教妙。諸佛智慧甚深無
量。理妙。乘此寶乘。直至道場。行妙。諸法寂滅相。說佛
智慧故。果妙。十七最上法門者。此經一切性相大小
乘故。


言問其無量義經第十六等者。問意前來說無量義
經。有十七名。十六與此法華經。無極妨難。更不論。唯
無量義第十六名妙法蓮華。與靈山會上蓮華。二名
何別。若一種。不合分二處說。若兩經異。何得同名耶。


言答有五等者。標五解也。五解有何差別。初答意。時
雖有異。體無差別。無量義經是未出水蓮華。法華是
出水蓮華。二能依所依別。無量義經是所依蓮華。此
法華經是能依蓮華。三體用別。無量義經是體。法華
是用。四教理行果。無量義經唯教理。此經唯行果。五
偏圓別。無量義經唯教理。是偏。此法華經具四法。名
圓。故五義各別也。


言一云蓮華有二時得名等者。此第一答中。有二師
義解蓮華。一頓悟菩薩體出蓮華。出水不可盡。名出
水。二彼復有義。漸悟等菩薩用出。蓮華無量義會下。
未出水蓮華。法華會下。迴心巳去。正名出水。故言巳
[011-0430a]
出未出別。設在無量義會下。在法執之中。亦名性能
出水。亦名蓮華。


言彼經亦爾者。即無量義會下。體出水也。


言性能開敷者。謨云。此據蓮華在水中。總喻真如理
性。故開敷義以解蓮華。若別配者。華開敷。蓮出水。


言彼時猶未化二乘等者。二乘之人。雖在無量義會
下。微有捨權取實之心。身中法空真如理。名傍蓮華。
彼時猶未化二乘。取一乘故。未迴心前。名未出水。


言今者此經正化彼大乘等者。指法華會上迴心了。
却向身中法空真理上。說正蓮華。名出水蓮華也。


言彼經正名無量等者。即教理對菩薩也。傍名妙法
蓮華者。教理對聲聞也。


言正逗菩等等者。彼經正化菩薩。對菩薩說。正名無
量義。彼經傍化聲聞。令生信解大乘。是勝傍益二乘。
所以對聲聞等。傍名蓮華經也。彼時雖未發心。警覺
信故。名傍蓮華也。


言此證正名妙法蓮華者。問如何此經名無量義。答
此經正化二乘乘捨權取實。正名法華。化菩薩聞開
示悟入行果。蓮華對菩薩。傍名無量義也。


言正化聲聞入等者。問何故此經名正蓮華。答疏云。
正化聲聞等。化迴心聲聞行一乘行。趣一乘果故。經
云其兩足聖尊最勝無倫匹等。


言時位有殊等者。定前定後巳出水未出水。名時有
殊也。無量義會下聲聞位。法華會上迴心成菩薩位。
[011-0430b]
名位有殊也。問何名體性無二。答兩經俱以真如。為
體無二。但是彼正舉真如。此正舉行果。能依行果與
所依真如。俱有一體之義。若法歸分別而為殊。若依
證會之時。冥然一體。行與如一者。如入初地。妙觀察
智起現行時。本有種子為因緣。二空真如為所緣。緣
世第一法。為等無間緣。多聞熏重為增上緣。具四因
巳。剎那生現。正修如時。如函與蓋。更無差別。果與如
一者。如大圓鏡智起照真如時。理智一味。智亦如。理
亦如。木中火性。若陳其相。堅𤏙性殊。若能所二依體。
亦是一也。


言故將說此經等者。問如何說法華經。先入無量義
處定。答緣無量義。緣是體。此法華經是用。欲談其用。
故先顯其體。後說法華也。


言二云無量義經等者。無量義經舉能依教對菩薩。
正名無量義。正依真如。對聲聞。傍名妙法蓮華也。妙
法蓮華經能依行果。對聲聞。正名蓮華經。所依真如。
對菩薩。亦傍名無量義。又法華經以真如行果為體。
無量義經。以真如教理為體。同是三法。三法數同。又
無量義經舉所依真如。對菩薩。法華經舉能依行果。
對聲聞。安國云。二經名體無二。彼經真如。此經行果。
行果之體即真。體用不相離。即是體無二。俱號蓮華
名無二。


言三云彼據智慧等者。糅云。彼無量義名。蓮華體。是
無為德。此經名法華。體是有為德。此約智慧功能名
[011-0430c]
法華。如來後得智有會二破二之用。名慧功能。問此
第三答約何義。分成二經。答一約智慧體。名無量義。
名蓮華。二會不會異。彼經不能會二歸一。此法華經
能會二歸一。故二經有異。


言四云又彼以教理名為等者。無量義以教理為蓮
華。則狹。法華經以行果為蓮華。則寬。行通有為無為。
果中通理。果則寬也。無量義經教唯大乘理。則狹。又
有說。行中通萬行。行必因聞教悟理。自有取果。必因
聞教悟理。行行有是聞教悟理。不必行行取果。所以
行果寬。教理狹。


言菩薩巳修一乘等者。明不取行果所以。問何故偏
與菩薩說教理。不說行果耶。答疏言菩薩以修一乘
等。若是菩薩未修一乘因。未趣一乘果。故彼經即要
說一乘行。令菩薩行行說一乘果。令菩薩趣果。菩薩
既自能行一乘因。正趣一乘果。更何要說行果。故彼
正為化菩薩。所以不說行果蓮華也。


言由但不知等者。明唯說教理之所以。問如何彼經
唯取教理。名為蓮華。答疏云。由不知應病等緣。菩薩修
行多為眾生。說法教化。緣登地菩薩有所知障。不識
眾生根性。恐教化眾生說法時。不稱眾生根性。返招
其咎。要知教理之所以。所以世尊於彼經中。知菩薩
要教理之法。故說教理。化彼菩薩。故說教理蓮華也。


言今此會中二乘等者。正為聲聞人。說行果意也。


言五云彼以教理二等。指前解經品得名處。四法名
[011-0431a]
蓮華。教行並開敷。理果俱出水也。


言前三義釋彼此體同等者。前三義中。第一義。無量
義經。取未出水蓮華。此經巳出水蓮華。巳出未出俱是
真如。時位有殊。體性無二。第二義中。無量義與法華
經。各三法同也。無量義經舉能依教義。正名無量義。
所依真如。傍名妙法蓮華也。法華經舉能依行果。正
名妙法蓮華。所依真如對菩薩。傍名無量義。二經所
依。皆是真如也。第三義。無量義經約體。法華經約功
能。智性智相體用不相離。故言同也。第四義中。此名
法華。彼名無量義。無量義經以教理名蓮華。法華經
以行果名蓮華。二經各以二法。何故寬狹不同。答無
量義經唯教理。教中唯大乘。理中唯真如。法華經取
行果。行中通萬行。果中通理智果。又聞教悟理之時。
不必行行取果。若行行之時。必因聞教取果。取果之
時。必帶前三。第五義。無量義經唯教理蓮華。法華經
通教理行果蓮華四法。四法不同。名此寬彼狹也。


言由此義故等者。別結無量義。彼無量義經。唯以二
義故。名無量。一法教也。二義所詮義。成就字義故。


言彼無量義經云等者。問佛為眾生。談爾許多教法
作用。答疏云彼無量等。


言然今此經雖初等者。別結法華經。即指方便品初
智慧及門。


言後文多以等。即開示悟入名後也。


言實體上下等。前釋名解契秘賾之微詮教也等。
[011-0431b]


言後解為善者。意取四法得名句文。名後解善。教行
並開敷。現果俱出水名後。


言法華既爾一乘亦然者。第十六名與法華經同。五
重妨難問答如此。十七名中。有宣說一乘。還同法華
經一乘。亦合作此五重問答。故言亦然。准此法華一
乘。亦合如此。故云如來欲說法時。至成就也。


言第四所依說法等者。解成就名所依。說法隨順威
住成就者。此論文倒也。正合云住隨順說法所依威
儀成就。紀國云。□他敬畏名威。容止可觀為儀。次解
威儀體者。一入定。二雨華動地。三眾生。此三是隨順
如來說法威儀也。


言住者依心等者。問如何名住。答如來說法為能住。
此二種威儀為所住。此解住字。如來說法住此威儀。
故名為住。問何名所依。答即是佛自住所依威儀。而
說法故。此上解所依字也。問何名隨順。答說法是所
隨順。三種威儀為能隨順。未有說法華經。不雨華時。
未有不雨華。亦不說法時。此三種威儀。能隨順如來
說法。金云。威儀有三。一隨順同證理威儀。入無量義
三昧。二隨順古佛威儀。與燈明事同。三隨順眾生威
儀。下云一心觀佛。


言說無量義經訖等者。辨安坐義。亦云解殘經。佛說
此經巳。結加趺坐。此兩句經。論家不解。故言殘經。說
無量義經訖。即是解經中。佛說此經巳。明坐意也。此
經即指無量義經也。問何故欲說經。先結加趺坐耶。
[011-0431c]
答表擬入定。先結加趺坐也。問入定有何所表。答身
處於座。身為能依。座是所依。身處於座。智□深理。方
可法談。故入定也。


言如說般若等。問為復定說法華經入定。諸經亦爾。
答疏如說般若等。般若者。是能斷金剛般若也。此經
唐三藏於東京譯。太宗皇帝貴有疾。問三藏。有何功
德不思議。三藏云。有能斷金剛經一卷。陛下令翻譯
此經。有勅宣。依令於東京譯。如今金剛經。即無對面
念。問何名對面念。答有說。住背面念。面謂生死。定能
永棄生死面故。故得名背。婆娑云。面是定境。對是親
瞻。對真如境。同時念敷。明記不忘。雖然正證之時。都
無分別。須得念明記。後智方記。問何不言對面定。答
鄰近為名。其實定同時念敷。明記偏強。所以不說定。
但說念也。從定而起。後方說般若。


言後起方說經者。後解坐相。即是結加趺坐也。問說
無量義經時。莫垂足坐不如此。何故說此經巳。復言
結加。答此經雖不說。准正法華經。說無量義了。別昇
高勝之座。即是說無量義經時。所坐狹小。後說法華。
更別昇高座。為聲聞說法。表勝上故。所以重明加趺。
問何故說無量義。不現威儀。說法華。方有威儀耶。答
瑜伽論云。佛為聲聞說法有四事。一號勝高座。二現
諸威儀。三出聲謦咳。四顏色舒悅。


言坐有二相一降伏等者。因中所作之事。皆順生死。今
成佛巳。不順生死。降彼因中順生死心。所以左押右。
[011-0432a]
又右者用之先。故因中造惡。先舉右手。今日以左押
右。故名降伏坐。二者吉祥。以右押左。此方以左為尊。
以右為卑。西國以右為尊。以左為卑。此則以右押左。
以尊押卑也。又右者。隨順佛果位中所作善事。名吉
祥。如人作事。左則不祥。四十年前。聲聞修行。取小乘
果。名左。左不祥也。今日迴心隨順佛果。菩薩善事。所
以將右押左。名為吉祥。問未審此座其相云何。答路
云。有說以兩足趺加。結置兩䏶上。如龍盤結。故名結
加。應為加字重也。有作跏字。不知所從。疏主造疏時。
字未足。如今有也。又坐有兩重。一蹲坐。二舒脚坐。三
怙膝坐。四䠒坐。五垂脚坐。六駱馳坐。僧祇律六群
比丘作駱馳坐。諸比丘白佛言。自今巳後。令法加趺
坐。此中意雖舉結加趺坐。意取此坐時。所入定也。嘉
祥云。結加趺坐者。為入定之緣。此座不同俗人。又異
外道常立。或翹一足。身既不端。心則不正。結加趺坐。
是諸佛常坐威儀。表佛身端。即心正。問諸威儀中。皆
能修善。何故但說結加。答佛及弟子住威儀而入定
故。若行住。速疲勞故。倚臥。便增睡眠。唯結加坐不退
也。瑜伽論云。結加趺坐有五因緣。一順生安最為勝
故。二由此宴坐。能經長時。不疲倦故。三是不共法。不
同外道之所有故。四令見者發信心故。五佛及弟子
共許可最勝故。如是威儀。一切賢聖咸稱讚故。正觀
如是五種因緣。是故應當加趺坐也上辨安坐義了


言此明依止安處等者。出所依種類也。正是論主解
[011-0432b]
威儀成就。以彼論主科為三段。疏主都引論家三段
科文來。每段向下配屬經文。三段論文。經一處著總
威儀。威儀不一。所以謨科。科所依種類也。論主問云。
示現依何等威儀。而說於法。疏主解論家問詞云。此
明依止安處何等軌儀。而說於法。疏主自答云。依三
種法故。


言今依三種軌儀者。疏主解三種威儀。威儀即法也。
論云。一依三昧成就故。疏主配經云入於三昧身心
不動是。餘二准之也上疏主科經


言入定證真等者。疏主筆斷三段文也。問何要入定。
答入定為證真。問何要入定證真。答入定證真。只為
起通。問何要起通。答起通為警動。問何須警動。答令
眾生生渴仰心。故此分三。即是入定雨華地。眾生生
渴仰心。


言不唯等者。述古非。以彼威儀成就中加趺坐文。顯
古人疑。只喚結加趺坐作威儀。餘入定雨華眾生渴
仰心。不是威儀。疏主破云。不唯安座名為威儀也。


言梵云三摩地等者。釋三昧緣由。安國云。禪定諸名
不同。總略而言之。不過九種。一名三摩呬多。唐言等
引。三摩等義。呬多引義。舊云三摩提也。等引者。唯定
非散。通有心無心有漏無漏。此有兩師解。初師云。引
等故名等引。正在定位。身心安和平等之性名等。只
此等心由定力引起。定為能引。身心平等所引。引之
等故。名為等引。依士釋。二云。所引故。名為等引。謂由
[011-0432c]
定心起來。能析伏惛沈掉舉。離高下故。今定心平等。
只此等心。能引起定中心身。安和適悅。名為等引。此
即定心名等。身心安和適悅名引。等之引故。名為等
引。依主釋。二者。三摩地。唐云等持。舊云三摩。翻為正
定者。訛也。三摩。是等義。也是持義。等謂平等。由離不
平等煩惱心故。而得此平等故。名為等持。問若凡夫
位中持得不平心。名等持。佛位無此不平等心。如何
名等持。答如此平等持心。而至於境。名為等持。通定
及散。通漏無漏。唯有心。三者。三摩鉢底。此云等至。舊
云三摩䟦提。唯定非散。通有心無心根本近分。四駄
演那。此云靜慮。舊云禪也。五質多翳迦阿羯羅。此云
心一境性也。質多心義。翳迦云一。阿羯羅境也。多者
性也。六奢摩他。唯定唯有心也。七名現法樂住。唯定
非散。唯根本。八名心。九名定也。


言觀無相理等者。問此云三昧。是何三昧。答疏云觀
無等處者。真如理。名之為處。是無量教義所依止處。
名之為處。無量之處。名之為處。若解無量義經。釋名
處解了。今解處亦一字是真如。真如亦名無量。無量
即是處。持業釋。准瑜伽云。無相三摩地者。不低不昂。
違順境共二相應故。一不思惟一切相故。名為不低。
二不思惟無相境界故。名為不昂也。


言論解一依等者。標三昧成就也。論主問云。世尊於
何等威儀。而說於法。答依三昧威儀也。問何名三種。
答一依入定。二動地雨華。三眾生渴仰。問三中後兩
[011-0433a]
段威儀可然。未審世尊那伽常在定。何要入定。答論
有二解。一者。成就自在力。二者。離一切障隨自在力。


言一者成就自在等者。論初解也。問論中兩解何別。
答初約德明自在。後約障明自在。是二差別。論云。自
在力者有三。一者。只定便是自在力。同時定心起來。
令一聚心心所法。專住一境。因茲便有決擇智生。名
為定自在力。二者。由定同明起。得根本智內證真如。
名證自在力也。三者。由定同時起。得後得智。為眾生
說。說亦自在。名說自在力。由成就得三種自在力。身
心不動。故離分別計度憂喜等境。皆不能動也。設使
金剛神。以金剛杵。奮威懸擊。皮肉不傷。假使劫燒。亦
不能損。如再生尊者。林中坐禪。牧童見謂之滅度。積
聚此薪。荼毗供養。火滅出定。身毛不傷上引論文


言謂若不入三昧等者。疏主解也。問何要事須入定。
答疏云謂若等。問何名分別動搖。答心有分別。身有
動搖。二者。心有分別。心有動搖。若順情境到。心與喜
受相應。身帶悅澤光潤。違情境到來。心與憂受相應。
身帶憔悴枯槁也。


言今入三昧等者。今若入定。身心俱不動。故世尊欲
說此經。還須先入定身心不動。於證及說。得自在故。
故入三昧也。


言二者離一切等者。論第二義。十一个字。是論文也。


言謂入三昧離諸等者。疏主解也。一切煩惱。皆是定
障。就勝而說。下劣受變惛沈掉舉順逆差別。一者順
[011-0433b]
障。謂惛沈。二者逆障。謂掉舉。今入定離諸定障。令入
三昧觀無相理。起根本智。內證自在。由智慧力。外為
眾生說法。慧得自在。名得自在力。同時離定障。定得
自在。故言離一切障隨自在力。上依論雙標二義也。


言論次別釋者。論主重釋前二義也。


言隨順眾生不見等者對治道者。定慧兩法及菩提
分法。總是對治道也。若作覔字。錯也。正合作不見二
字。傳寫人相連書之。成覔字也。論云。不能任運見對
治道。明知作不見為正也。對治之法。莫過定慧。及三
十七菩提分法。總是能對治法也。所對治是法執煩
惱。如來入定隨順眾生。從定起慧。攝取菩提分法故。
攝取者。證會義。交眾生證會。取三十七菩提分法。一
則對治定障。二為成佛之因。上論文。


言釋初自在力等者。疏主解也。凡夫事須加功用行。
不能任運而得也。


言今佛亦爾者。諸佛菩薩任運。而得名自在解初自在力也


言二為對治無始等者。論主解。隨自在力也。


言釋隨自在力等者。疏主解。隨自在力也。謂定能起
慧。本後二智。內證外說。故名為力。隨彼定力。斷得定
障。隨彼慧力。對治堅執煩惱。名隨自在力。


言堅執煩惱謂分別等者。有堅執煩惱。於煩惱上。有
分別動搖。由心有分別。身動搖。即是見好生喜。見惡
生憂。因茲便有是非心起。是非心起。自是他非。因此
是者生愛。非者生嗔。便能發業。招後苦果也。如是輪
[011-0433c]
迴。被眾苦縛。盡未來際。沈淪惡道。無有盡期。推功歸
本。皆是眾生本來起堅執煩惱。分別動搖也。


言今為治此分別等者。故入三昧離堅執。或分別動
搖。故佛世尊示現入定也。


言論又解云等者。解器世間也。故佛知自身上三世
事。及知他人身上三世事。據實。亦合噵未來。論家文
略也。


言示相故也者。問佛何故入定。斷定障耶。答疏云示
相也。不是實入定也。


言問佛無不定心行住等者。問意佛無不定心。那伽
常在定。尚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若爾事須加功用
行耶。如來但任運起身說法。何須入定耶。下有十義
答也。


言一入出隨緣等者。入則靜。出動。出利物。即是說法。
化主入利物。則是動世界。或出動是說法。入靜即是
眾生見佛入定。亦是入利物也。


言二若不入定等者。定為瑞本。若不入定而現瑞者。
恐有人言非佛現也。意令知法妙而生尊重。是佛現
之也。


言三欲說法時等者。若不入定。爭知鶖子是上根法
說。中根喻說。下根宿世因緣。


言四顯法殊勝等。若不入定說法。恐人生容易心。顯
佛說法。事須先證而說。令生尊重。佛欲說之。尚須入
定。將知此法極是甚深也。
[011-0434a]


言五顯慧必由等者。欲得起慧。事須證理。欲得證理。
事須修定。又顯指後得智證理。指根本智後得說法。
根本智證理。必由入定方能起之師範。後學令向。後
一切眾生定慧雙也。


言六示定慧等。二乘唯得四禪八解脫等。唯是定滿。
未斷所知障。不得慧滿。又云。佛示定慧滿。若不定滿。
則定門不彰。若不說法。則慧義不顯。


言七者為末等者。為將來作說法摸軌。佛欲說法。尚
入定靜心。況於餘人。輕爾輙說。


言八示善思惟等者。金云。不同餘人。要假諮問。若能
入定思惟。即能解故。故是聰明。攝云。不思而說。說多
疎謬。思而方陳。陳乃審諦。審諦無過故。是聰明之相。
如夫子入大廟。每事皆問。亦如問馬足數乃方對。瑜
伽云。有三聰慧。一於善受行。二於善決定。三於善堅
固。名聰叡也。


言九入定現瑞等者。有三解。一云。彌勒四眾各有三
問。彌勒三問者。一問放光。今者世尊現神變相。次問
入定。今佛世尊入于三昧。後問雨華動地。現希有事
等。二者。四眾三問者。一問放光。二問雨華。三問動地。
眾生不知佛入定。故不同也。三者。彌勒問四眾問。為
二答。則文殊二問一答。名三問答也。


言十顯示三密等者。意密等者。意密即是意業教誡
輪。放光身密。即是身業神通輪。說法語密。即是悟業
記心輪。古人多取語業。名教誡輪。意業名記心輪。乍
[011-0434b]
觀似通。理即不然也。先由意業。思擇觀察眾生。然後
救度。所以意業名教誡輪。先由觀他人心。然後說法。
以語說法。屬記心輪也。


言偈曰隨瑞審妙等者。勒偈備忘也。隨是入出隨緣。
瑞是放光。現諸瑞故。審根故。餘准知。


言問將說法華等者。問意如來何不但說法。寧要入
定耶。又定中何不入法華三昧。入無量義三昧耶。


言答即如將說般若等者。例同此經也。問為復唯說
法華要入之。諸經亦爾。答如說般若。亦先入定。不唯
此經。說般若時亦入定。不言入金剛定。今說法華。何
要言入法華三昧也。


言法華體即無量義等者。理體無二。問夫說法華。即
合入法華三昧。何故入無量義定耶。答緣法華三昧
與無量義三昧不別。若依四禪定。觀著出生真如理。
名無量義處三昧。若依四禪定。觀著出水真如。即名
法華三昧。二經俱是真如。所以不別也。


言無量義經為菩薩說等者。對根名異答。無量義經
對菩薩說。但名無量義。法華對聲聞說。但名法華。


言無量義經談體等者。體用相增答。問二經俱以真
如為體。有何差別。答疏言無量義經等。且無量義談
體。能生教理。真如之體得名無量義。法華經約真如
之上。有能出二乘法執濁水功能。名為法華。二經俱
以真如為體。故將法華。且入無量義處三昧也。


言下文有悟等者。指陳隨勝答。問若無量義經為菩
[011-0434c]
薩說。法華經為聲聞說。何故下文為華德菩薩。說法
華三昧。不說無量義三昧耶。答疏言但是隨機濟等。
意導隨根不同。宜聞無量義經名目發心。便與說無
量義名字。宜聞法華發心。說法華也。


言又教理行果等者。明寬狹有殊也。問體既無差。何
故分於二經。答疏言又教理等。意言無量義。唯是教
理。法華通教理行果等四。如前者。此間還合有五重
問答也。


言又先觀察等者。證理推功答所以入無量義處三
昧觀理。後方說因果功能法華。故從無量義定出。說
法華經也。


言今此雨華者。經云是時等。嘉祥問云何入無量三
昧巳。現三種瑞。謂雨華動地放光。答今將明盡理之
法。故有三種極大之理。天為其大雨華。地為其大動
地。佛為其大放光。以表法不可思議。故現三種也。安
國云。雨華故。世界所以嚴淨。地動故。眾生所以調柔
方可化。以佛慧住。經之理之所感精變。天地不隱其
瑞。地不恡其動。問如來說此法華經。即應便說。何須
雨華動地耶。答正是四眾堪聞一乘時。既有非常之
瑞。必有非常之法。便感諸天供養。所以天雨四華。天
雨四華。與法華經。為瑞相也。亦表三世諸佛同說一
乘。三根眾生同歸不二。故現三瑞也。是時者。入定時
也。天雨者。涉云。忉利天人遊天園中。華向下散。名雨
天華也。今此解。皆是如來神力也。動地雨華。一切皆
[011-0435a]
向如來身上說。不得向天人身上地神身上說。問若
不約天人身上說。如何天雨華。答從上而下。似天降
下。故言天雨也。


言曼陀羅等者。問何名適意。答疏解云。見者心境。適
悅人心。故名適意也。摩訶者大也。適意大悅人身心
也。


言曼殊沙者此云柔等者。有二義。一體柔耎。故立其
名。如言耎草。二云。此華能令見者身心柔耎。離剛強
三業。礦者古猛反。金璞也。分麤弊三業不調柔。喻如
金曠也。摩訶云大。大柔軟華。表佛言調柔軟悅可眾
心。經云。有佛子心淨。柔軟亦利根。又云。聞佛柔軟音。
深遠甚微妙。又云。若人善軟心。所雨之華。見者身心
柔軟。佛說法華經。聞者離剛強礦三業。故四十年前。
聲聞堅執剛強。無人共他語得。今聞法華經。知二乘
果不究竟。故便捨二乘果。迴心向大。除彼法執。云乃
心性柔軟。有此所以。說柔軟華也。問此四華作何顏
色。答曼陀羅其色似赤而黃。如綠而紅。曼殊沙者。其
色鮮白。無能為喻。今時雨者。多是白華。有所表矣。如
白蓮華白毫等。路云。問涅槃何故列適意等四華巳。
復言曼陀等。答即翻譯謬也。


言欲明法悅心者。結曼陀羅等大小二華。調三業者。
結曼殊沙等大小二華。亦云。雨四華之意。爾時舍利
弗踊躍歡喜。又云。心懷大歡喜。身意泰然。快得安穩
皆法悅人心也。
[011-0435b]


言芋音者。一切神通力。雨華動地□事。皆約佛神力
說。若約能名芋。約所名雨。眾生見華從上來。故名雨
也。


言華有五德等者。一掩臰惡。庭前華始吐。臰惡早蠲
除。會下暫聞經。即能摧障垢。經云。我今復疑悔。又云。
疑悔永巳盡。又云。若有淨心敬信。不生疑惑者等。


言二嚴淨國土等者。天華若降了。國界自端嚴。身若
暫聞經。萬善皆增長。即是十一位得證。一位發心。二
十五位得益。又云。無量珍寶。不求自得法師功德品云云


言三敷榮見等者。華若不開則巳。開敷必見蓮臺。教
法不說則巳。說則必顯其理。華若現敷榮。必能見蓮
藥。如來說妙法。決定悟一乘也。


言四先花後果者。樹若華發。當知果不虗。眾生悟一
乘。必證菩提果。經云。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問何
不當日下果子。答若雨果子不雨華。應可不行因而
得果。


言五香氣遠騰等者。此華不唯能結果。抑亦香氣遠
騰。所以順風香氣遠。聞者必勸忻。名聲遍十方。聞者
皆歸仰。經云。見佛在大眾。名聞滿十方。又云。即時諸
天於虗空中。高聲唱言。過此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
僧祇世界有國。名娑婆。是中有佛。名釋迦牟尼等。


言唯雨此非餘者。表聞此經發心勸悅。雨初二華意
也。離執二乘硬強心故。出後二華。意四十年前執著
心名硬強。今日迴心名捨硬強心。故名雨。此非餘也。
[011-0435c]


言又將開一乘等者。五者無增減也。亦云。明四華雨
之所以。謨云。此則疏主以義推之。非不如是。未必即
爾。如火宅頌。亦作如是進退解之。一乘之中。法有四
種。故雨四華。不多不少。此上顯實。


言亦開示二乘者。開權之中。教理行果有四。故雨四
華。且大乘有四。經云。曼陀羅華況教。摩訶曼陀羅況
理。曼殊沙華況行。摩訶曼殊沙華況果。又小乘亦爾。
曼陀羅華配小乘教。摩訶曼陀羅華配小乘理。曼殊
沙華配小乘行。摩訶曼殊沙華配小乘果。


言亦為度四生等者。巳下十三重。俱是疏主進退。以
義安之也。胎卵濕化。此約具緣多少。從寬至狹。配卵
生。具四緣。一胎藏。二卵㲉。三濕潤。四因業。前三增上
緣。後一因緣。緣胎具三緣。除卵㲉。濕二緣。除胎藏卵
㲉。化依一緣。除濕潤。唯有業慧也。


言興四念者。觀身不淨。除淨倒。觀受是苦。除樂倒。觀
心無常。除常倒。觀法無我。除我倒。如次能作常樂我
淨。四德之因名。名四念住。問何不言慧。而言念住。答
積念能引定。此心無始時來。如猿猴。禁制不得。佛交
修四念處觀。先由於念明記。能住於心。專住一境。是
念功德。德引於定。定能引慧。從初緣說。名四念處。不
言餘法。以隣近為名也。


言修四正勤者。古譯云四正勤。新云四正斷。於此四
中。精進起用。能正斷故。名為斷。謨云。外道亦云有修
斷。錯行亂學。不名正斷也。一未生惡法修斷斷。下一
[011-0436a]
个斷字。是能斷精進心。上一个斷字。是未生惡法。恐
未生惡法生來。事須修精進心。防不交生起。三業
與精進心相應。初夜後夜學悟瑜伽。惡法無容生起。
惡法是所斷。精進為能斷。能斷所斷。故名斷斷。如設
堤塘。二者。巳生惡法修律儀斷也。殺盜婬妄名惡。欲
擬斷斯法。事須修能斷律儀。律儀即合掌禮拜。披陳
懺悔。此名律儀。為能斷。巳生惡法修律儀。律儀即斷。
若約所斷惡法。律儀之斷。如斷虵頭。精進能斷惡。能
斷說名斷惡法。能斷善惡法。亦名斷。三者。未生善法
修修習斷。善法未生。修習交生。還是三業精進。身業
禮拜。口業讚歎。意業恭敬。善法是所修習。精進為能
修習。能修習即斷。持業釋。猶如鑽火。四者巳生善法。
修防護斷。善法雖然巳生。若不著精進防護。被他懈
怠起來。損却善法。善法是所防護。精進為能防護。能
防護即斷。持業釋。如溉灌陸。


言獲四神足者。神謂神通。足者因義。因能得果。因得
足名也。欲勤心觀四法為因。感得神通為果。名四神
足。一欲以希望為性。擬修神足須得欲。然後修之勤。
勤即精進。心者果去世中劣定。定是心學。定得心名。
由曾修劣定。熏得種子。由曾修皮定。方始今生能修
定也。觀即是慧也。此有二解。第一欲勤觀為因。神者
定也。神定神變自在。禪定者名神。欲勤心觀為因。神
之一字是果。欲勤心觀為因。修得四禪定為果。四禪
因。足有四。名四神足。第二云。欲勤心觀為因。起得四
[011-0436b]
禪定為因。起得神通為果。此第二解恰似欲勤心觀。
一重因上。感得四禪定等神通四重果也。


言行四法跡者。跡者因義。因得跡名。四法者。無貪無
嗔正念正定。四法與三學為跡。對法第十六云。無貪
無嗔為戒學跡。由因貪嗔為門。毀犯戒學故。所以無
貪無嗔為戒學跡也。正念為定學跡。由念於境明記
不忘。然後定生。能令專住一境。故念與定學為跡。正
念與慧學為跡。由定令心專住一境。因慈便有決擇
智生。故定為學跡也。


言證四諦理者。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苦空無常無我
等。十六行相如下辨


言截四流者。漂人天趣。溺三惡道。令不出離。如世瀑
流。漂草溺魚浮向上。名浮漂。龜魚沈向下名溺。即四
瀑流也。路云。依大乘解。一欲界四諦。每諦下十煩惱
中除五見。為見流。又除一無明流。唯有四个惑。謂貪
嗔慢疑。四諦各四。成十六惑也。修道之中。三个貪嗔
慢。除無明并身邊二見。見修合說。總有十九惑。并忿
等二十。成三十九。為欲流體。雖所發業及所得果。亦
是欲流。非根本故。非能故。不取為體。或相從說。亦是
流法也。二者有流。謂上二界。各四諦下有三惑。謂貪
慢疑。二界四諦總有二十四。并修道每界有二。謂貪
慢。二界合有四惑。見修合說。總有二十八。并上二界
憍色諂誑共四。各有八大隨。計四十八。為有流體。問
彼界煩惱不能發業招於當果。應非瀑流。答上界諸
[011-0436c]
煩惱。雖非發業。以能潤故。亦名流布。三見流者。三界
見修合說。總六十六。為見流體。四無明流者。三界見
修。合有十五个無明。為無明流體。上來依路府抄。兼
取隨煩惱為流體。有解不取隨煩惱為流體。若據漏
義。總得名流。若據漂溺。有情不出三界。隨惑向上無
此流義。事須是發業潤生。煩惱隨惑。無此功能。故不
取也。


言斷四繫者。繫是縛義。身者定也。由被四法繫縛不
得禪定。名繫。一貪欲身繫。由有貪欲。求種種財。為散
亂因。不得上界定。名之為繫。二嗔恚身繫。由有嗔恚。
而興鬪諍。為散亂因。能障於定。名之為繫。三戒禁取
身繫。執戒禁修。苦樂行為散因。能障於定。名為身繫。
四見取身繫。由有此繫。顛倒推求。自是非他。為散亂
因。能障於定。名為身繫。初二在家起。後二出家外道。


言去四軛者。軛者縛義。如牛被軛。不得解脫。大論十
九云。一染汙尋伺軛。二不染汙尋伺軛。三喜樂繫縛
軛。四一切色想軛。由此異生雖至有頂。而被四軛所
繫縛故。於彼下地。還復受生。辨云。依初禪定。能離初
軛。依第二定。能離第二軛。依三四二定。離第三軛。依
四無色定。離第四軛。


言得四妙智者。即大圓鏡智。妙平二智。成所作智。初
三通本後。第四唯後得也。


言如悟四涅槃者。如下說。


言證四德者。即常樂我淨。是涅槃德。謨云。表義有十
[011-0437a]
三重。此則疏主以義推之。若准道理。非不如是實有
此理。若准擬。決定合他經意。未必則爾。如下火宅品
頌疏意也。


言散佛以申供養等者。釋經餘句也。問何要將華散
佛身上。答以表佛身供養。問一華散佛即得。何要四
華。答四華到佛身。表佛前來十三重四事巳周。四華
到眾生身上。亦勸眾生當來成佛。成此十三重四事
四華。


經言普佛世界等者。二義解普。一云。只動三千界普。
普動。二者。放光照萬八千。動地亦等。故言普動。


言釋迦所王三千等者。明動境。釋迦所王。不越三千。
名佛世界。此皆普動也。問靈山說經只是小化身。王
一四洲。如何言三千界耶。答一云。言三千界者。依大
化身說。約二乘迴心巳後。入大乘位。當得見大化身
也。二者。釋迦所往只是一四洲。以彼一四洲小化身
佛。是大化身上分出來。舉勝攝劣身。所以舉大化身
所王境。故言三千界。三者。只此四洲是化。大化身所
王。三千界中所管。舉其全數故。言長安城中住。不是
總占得他長安城。但是所住宅子。長安城中住也。


言此動處也者。此上解佛放光照一萬八千世界動
地。唯在娑婆。


言下頌中言等者。問疏主何以知唯動娑婆。不動餘
界。答疏主之我體。向下頌中經意。經云。而此世界六
種震動。故知唯動釋迦所王世界。非一萬八千世
[011-0437b]
界。


言或此普動與等者。問疏主何故作此第二解。答疏
主體向下經意。故作第二解。經云。一切諸佛土即時
大振動。既言一切。故作第二解云。放光與動地等。立
理云不爾。放光乃寬。動地乃狹。


言下文據近等者。問既言放光與動界等。如何言而
此世界六種振動。答疏云下文據等。下文據近不說
遠。顯化此界有捨權就實故。下言而此世界者。且據
此界有捨權就實。要警覺聲聞。且作是說。且局近處
說。其實普動也。


言若依初解等者。重正當前義也。問光中世界既有
權實。何故不動。答他方世界不動有二義。一根未熟
故不動。二設有根熟。彼界自有佛教化。不開此界佛
事。所以不動解普佛世界了


言振動也者。經言六種振動。初動相。次動因。且動相
者。一動地者。不安之相。表二乘是權。振擊二乘法執
堅執之心。執二乘為極。不肯迴心。今世尊振動世界。
表二乘非究竟也。二動地者。希奇之相。表思渴聞法
也。


言長阿含說六時等者。六時動中。轉法輪時。不是唯
約鹿菀說。一切說法時。總名轉法輪時。


言二六方動大等者。忽然東頭高西頭下。如廗上翻
糓。名東涌西沒。西頭高東頭下。名西涌東沒。涌起也。
南北亦爾。中涌邊沒者。中心高四方下。名中涌邊沒。
[011-0437c]
如𨫼上下也。若中沒邊涌。如水池裏石顆打波。四向
去名邊也。中沒者。鑄子瀉油。四面中心下。又三。約人
說。西涌東沒者。妙音普賢從東方來。名東沒。至靈山
會。名西涌。此間聞經了。却迴去。名西沒。到東方名東
涌。南涌北沒者。文殊與彌勒問答了。從此往娑竭羅
龍宮去。名北沒。到彼處名南涌也。龍女從海發來。名
南沒。到此間名中涌。此間事了却去。名中沒。中涌邊
沒者。十方分身從本國來。名邊沒。到此間名中涌。此
間事了却去。名中沒。到彼處名邊沒也。


言今或是此者。意言此佛欲說此經時。地六震動。或
是此大般若中六方動。名六動也。


言三六相動等者。標六相也。


言搖颺不安等者。釋六相。颺者。風吹雲飛也。鱗壠等
者。鱗謂魚鱗。壠是新耕地。凹凸壠中。鱗壠相似。凹凸。
即是高下不平之貌也。


言或六方等者。問何名涌。答六方出沒為涌。即前來
佛菩薩也。


言隱隱有聲者。問何名振。答隱隱有聲。如雷起。威懼
之義。如立春地下即有雷聲。人自不知。野鷄即知。聞
便警覺作聲也。


言舊云自下等者。問何名擊。答古解。自下昇高起作
一塠土。平地生骨地也。今云。有所扣打名擊。扣音如
打物相似。名相似也。


言砰礚發響等者。問何名吼。答砰礚等。砰音普耕反
[011-0438a]
口問反並雷聲亦名聲。


言舊云令生覺悟者。問何名爆。答舊云。令生覺悟。見
外邊地動。知身無常也。今云。出聲驚異為爆。忽然作
霹靂發。故相似也。問六相有何差別。答動者。平安之
相。涌者。高下之相。振者聲小而長。擊者。聲小而促。吼
者。聲大復長。爆者。則聲大而促。是差別也。


言但爾小動名動等者。問如何名動。答初動一字但
名動。次動大地名等極動。涌等極涌。振等震等極震。
擊等擊等極擊。吼等吼等極吼。爆聲次大。等極爆聲
最大。舉初攝後。故言餘五相皆准知也。


言今此舉總等者。問既有十八動相。如何大般若但
說六相動也。答疏言今此舉總等。謨云。經中六動兩
字。有二總義。一則總前三種六相。二則總十八相。


言唯是十八變中者。即十八變中第一震動也。


言勝思惟梵天等者。動因。問世尊起六種震動。有何
所以。答疏云。勝思惟梵天經論。為句讀也。菩薩造論
解勝思惟梵天經。經與論是一處也。若別讀。即自諸
餘論也。以具七因故。振動世界也。此經有四卷也。


言一警怖等者。令知佛出說法。令相怕怖。不被違害
佛故。


言三令放逸等者。外邊大地尚自有動搖。況此身豈
得常耶。放逸塵境。當便沈論。能生覺心。息諸苦縛。故
有頌言。寧使現在於財位。遠離惡趣及惡行。勿使富
貴亂諸根。令感當來諸苦器也。
[011-0438b]


言四令念法相者。安國云。觀此動欲令眾生思念。世
尊將說何法。金云。令諸眾生。見地動巳。作念云。一切
法皆悉遷謝。大地尚爾。何況餘物。令念苦空無常也。


言五令觀說處者。攝釋云。二說。二云。處者法也。今見
地動。即知諸佛欲說餘法。二云。處謂處所。見地動巳。
思念如來何處說法。後解為正。若准前解。與念法相
不別也。


言六成就者。相云。如聲聞。三生巳來是根熟者。見聞
地動。便得初果等解脫。


言七令隨順問正義等者。如來心中欲擬說一乘。為
所隨順。彌勒問四眾問。為能隨順。問正義者。今佛世
尊欲說何法。問正義故。如風靡草。化人從巳故。謨云。
如來心中擬說一乘。故現此瑞。彌勒遂問。文殊答等。
名為隨順也。


言此眾生世間者。不是依人數。但取眾生身中渴仰
之心也。


言鄔彼近等者。鄔波迦三字男女皆同。索與斯字便
別。索是雄重聲。斯是雌聲。輕清聲。男女遂別也。


言以諸男女等者。問此諸男女二眾俗。具何德能。有
何所以。名近事男女等。答疏云。以諸男女等。即五戒
是也。有抄配成就五戒男。堪可親近比丘。成就五戒
女。堪可親近比丘尼。不要作如是配。若不成就五戒。
即不得。既成就五戒。何妨二眾總通。問經會既有菩
薩。如何不說菩薩。答以菩薩現身教化眾生。不離四
[011-0438c]
眾。攝得菩薩。云必在四眾。四眾不必在菩薩中。故不
說菩薩也。經云。天龍者。有解天上龍名龍。此解非也。
天與龍別。天眾龍眾。前解訖。


言夜叉者。其身赤色。雖無翅羽。而能飛空。有有大神
變。作大音聲。故名勇健。亦有翻為天使。諸天使故。紀
國翻為輕捷鬼。亦云天狗。正法念經云。夜叉性好熱
血。每上妙高山。瞻望何處兵戰。未得食中間。因此長
噓嘆息。氣上天為帚星。亦云彗星。亦云攙搶星也。天
上有星。必有兵甲之事也。在須彌山第三層住。


言攝地行類者。羅剎是地行類。今經中只言夜叉。不
言羅剎。羅剎向夜叉中攝。夜叉飛空。羅剎地行。向夜
叉中攝也。金問因修何業。生羅剎中。答法炬陀羅尼
經云。違拒師教。生夜叉中。口說不行。疾他名利。生羅
剎中。以類同故。攝得羅剎也。


言彼皆訛者。空言夜叉羅剎。名皆訛也。


言大蟒田蚊等者。蟒字魚朗反虵也。爾雅云。蟒王虵蚊
切無大蝦蟇也。問蚊有脚。如何言腹行。答曰。有脚
腹著地。總名腹行。


言餘如前說者。今言人即四眾。非人即八部。八部多
變為人。而來聽法。故言非人也。指前解說。此間更不
說。故言如前也。


言轉輪聖王有四等者。解二王也。經云。及諸小王轉
輪聖王。小王是粟散王。粟者是喻。散者多也。小王數
多。猶如散粟前來列眾處解了。次輪王。輪王有四。仁王經兩
[011-0439a]
行偈明五忍法門。初一行偈忍方便。隣十信。後一偈
明伏忍。在三賢位。頌云。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
苦輪海者。此解仁王經第一行偈中。上二句。十善菩
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者。發大心者。四弘誓願
心。一煩惱無邊誓願斷。所斷大故。眾生無邊誓願度。
所度大故。法門無盡誓願學。所學大故。無上佛道誓
願成。所成大故。故名為大。所求所度既名為大。能求
能度之心。故名發大心。三界生死。十二有支。輪轉眾
生名輪。漂溺義邊名海。若迴心漸悟菩薩。至此位中。
名長別。頓悟菩薩至此位之中。發心將別。故名別也
解上二句了


言中下品善粟散等者。解次二句經。此位之中菩薩。
修行十善。有三品。上品十善為鐵輪王。南閻浮提。感
得鐵輪二百五十輻。住在頂上。當州內不賓者。將兵
烈陣。交鋒得勝。便更無損害。降得將來。交行十善。更
不敢起惡心。從人壽百歲時巳上。至千歲巳來。有此
王也。中下品善感粟散王也。就中下品十善之中。十
六大國王。此唐國王。中品十善感也。若迴鶻土番王。
下品十善感第一行了


言習種銅輪二天等者。彼仁王經中。十信攝入十住。
四加行位攝入十迴向。唯有十住十行迴向。此前三
十心名伏忍。二信忍在初二三地。三順忍四五六地。
四無生忍七八九地。五寂滅。前四各三品。第五唯二
品。下品第十地菩薩等覺位菩薩。上品是佛位也。偈
[011-0439b]
云習種銅輪二天下者。金云。謂十住菩薩作銅輪王。
王東州南州。此位菩薩修下品忍。漸伏見道煩惱。住
十住位。感得銅輪五百輻。住王頂上。東州南州有不
賓者。一降巳後。更不起逆心。勸行十善。從千歲巳上。
至四萬歲巳來。有此王出也。偈云銀輪三天姓種性
者。謂十行位。漸伏見道煩惱。修中品伏忍。作銀輪王。
王東南西三州。感得銀輪七百五十輪。住王頂上。三
州人有不賓者。遣使傳語便伏。巳後更不起惡心。勸
行十善。從一萬歲巳上。至六萬歲時。此王出現。性種
性菩薩作銀輪王也。偈云道種堅德轉輪王者。問何
名道種性。答道無漏聖道。問道種性在何位。答此在
十迴向位。近後主聖道。感聖道之因。名道種性。作金
輪王。王四天下。感一金輪。純金所成。而有千輻。住王
頂上。四天下四州。各有八萬四千小國。望風順化。無
有不賓伏者。各持寶物。而來請王。各請向本國行化。
從人壽六萬歲。至八萬歲巳來。有此王出。聖德堅固。
名堅德也。聖教說。唯金輪王具相好。餘者不爾。


言七寶金光等者。路云。准彼經說。唯金輪王具七寶。
餘三無也。一者女寶。王夫人身中。常出無價栴檀之
香。口中常出優鉢羅華香。身觸細耎。如迦陵伽鳥。若
有觸此鳥者。得遠離疲乏飢渴憂愁苦惱。彼之輪王
夫人亦爾。若見若觸。皆受快樂。寒時身溫。熱凉冷。一
切男子見此女者。心善分別。如母姉妹。而有五種功
德相應。一順夫意。二多生男子。三種姓不劣。喜樂好
[011-0439c]
絕。不生妬心。四夫共餘女娛樂之時。不生嫉妬。五所
生男子皆悉勇健。人中第一。能壞他軍。與轉輪王種
姓相。問何以業招。答離嗔善業勢力感故。二者珠。此
有八德。一於夜暗中作善。光明滿百由旬。若於晝時
日熱。能放冷光明等。二若行曠野。能令多有八味相
應清淨水。除一切渴。三若輪王憶念水時。隨王意流
出。四具八楞。一一楞中有青黃赤白紫頗梨等光。五
能令五百由旬內人。皆離病惱。心行正直。六能令惡
龍不降惡雨。七於矌野處。能令地樹木泉池蓮華青
蕖軟草。八能於令人無撗死。無不盡壽。能令畜生不
相食噉。不相憎嫉珠八般三輪寶者。具有五德。一具足
千輻輪。其體皆閻浮檀金。廣五百由旬。如第二日。二
行無障礙。乘空而去。一日能行百千由旬。三隨王憶
念。於彼彼處。非空而往。四若有不順之者。能令降伏。
五無能為敵。若王王等。見即歸心。四象寶者。調順第
一。支案地。所謂四足尾根牙等。若有如是七相具足。
勝餘弱一千倍力。三處能鬪。水陸飛空。於一日中。繞
閻浮提。能行三帀。彼性調順。以一縷線。繫咽牽行。輪
王乘之。隨意即至。小兒見者不怖心。若鬪戰時。甚能
勇惡。五馬寶者。色如白鵝。普身皆有天旋等相。以為
莊嚴。於一日中。繞閻浮提。能行三帀。而身不乏。六主
兵臣寶者。隨王憶念。而知主意。所為所作。皆能成辦。
利益一切世間眾生。猶如父母。七主藏臣寶者。即是
主藏大臣大富長者。能以金寶因陀羅青色寶珠種
[011-0440a]
種諸寶。於一切坑㵎深山幽谷不平之處。皆令填滿。
不待王勅。寶終不盡。何況金銀等。當知轉輪聖王具
足如是七寶用故。皆是十善中。一離嗔所感也。又有
相似七寶。一者釰寶。二者皮寶。三者床寶。五者殿寶。
六者衣寶。七者履寶。具釰寶者。若有國土。起拒逆心。
如是釰寶。疾走而去。不害於人。見則降伏。二皮寶者。
出於海中。適人得之。以奉輪。廣五由旬。長十由旬。海
龍王皮也。雨中不爛。風不能動。火不能燒。寒時能溫。
熱時能冷。隨王軍眾之所將行。能為屋舍。悉能容受。
王并軍眾。一一隔別。妻婦不離。各不相見。其色鮮白。
如日光明。三床寶者。柔而細滑。坐則凹。起則還平。若
坐彼床。心念欲等即能離欲。諸有婦女。雖復於王極
生染心。見此床寶。心則無染。四林寶者。若王憶念遊
彼林中。出生華果。賖居尼鳥。蓮華池流。於彼濟口。天
樂綵女。亦來集會。五殿寶者。王在殿中。夜偃臥時。欲
見星月者。則有星月。於其中現。見巳眼樂。為之是珠
眼安樂睡。睡巳善夢。見妙樂事。寒時有溫風所吹。熱
時則有凉冷觸樂。六衣寶者。縷成密緻。第一柔軟。無
垢所汙。王若著時。無其寒熱飢渴。消疲倦乏極。火不
能燒。刀不能割。七履寶。王若著時。水行若陸。百由旬
亦能行去。不損威儀。而身不乏。如是輪王具足七寶。
復有如是相似七寶。隨心受用。何業所招。答離嗔善
業之所招感也。


言此與餘經三種性別者。餘經無三種性。只有二種
[011-0440b]
性。應合道此經三種性與餘經別。仁王有三性。餘經
立二性也。餘經即是善戒經也。地持瑜伽唯識等經
論也。善戒經第一云。菩薩有二。一本性。二客性。瑜伽
唯識攝論皆言。一本性住種姓。二習所成種姓。皆與
仁王經有異。問何以故。答善戒經等。據法爾無漏種
子。後因修習增長。并新所熏種子。亦名習種姓。此乃
性種姓於先。習種性在後也。仁王經中不約本性種
說。但說新熏進趣修行。初習名習。習巳不退。名性種
姓。轉更增勝。名道種性。此乃則習種於先。性種在後
也。


言亦與十地經等者。只是配位不同。仁王經中。有十
四王。地前為四輪王。十地菩薩為欲界六天王。乃色
界四禪王。從下向上。次第配之。各為一王也。十地經
將十地菩薩。作輪王來。名金輪。位異也。且依仁王經
配者。初地菩薩為四天王。二地菩薩忉利王。三地菩
薩作夜摩王。四地菩薩作兜卒王。五地菩薩作化樂
王。六地菩薩作化王。七地菩薩作初禪王。八地菩薩
作二禪王。九地菩薩作三禪王。十地菩薩作四禪王
上二王配了。十地經配者。初地菩薩為閻浮王。即鐵輪王。
二地菩薩為金輪王。三地菩薩忉利王。四地菩薩夜
摩王。五地菩薩兜卒王。六地菩薩化樂王。七地菩薩
他化王。八地菩薩初禪王。九地菩薩二禪王。十地菩
薩四禪王。此依十地經配。不作東西二州王者。路云。
以偏僻故。又有說。願力異故。初地菩薩願力劣。作他
[011-0440c]
東西二州王。不得唯作南州王。乃至到二地菩薩願
力勝。不東西二州。便作北州王。如新受戒了。師僧未
合作典直。且作維那。後三年五歲作事。識其高下。不
作典直。便作上座也。若言偏僻。唯約此方說。若西國
以東為上。南北亦是偏僻也。不作四天王。天以臣佐
無主故。不作三禪王者。樂勝故。問何故二經配屬不
同。答輪王有二。一凡夫。二聖者。仁王經通內凡。作輪
王故。配四十心位也。十地經唯約聖輪王說故。配十
地菩薩。或仁王通業報。十地約願力也。問云菩薩所
求妙覺。復須謙巳利人。何得多劫為輪王。增其我慢。
答權生勝位。引餘智者。令其發心。利益既多。故無過
也。


言應會釋者。一句通上三種姓殊也。


言覩神變之希等者。路云。覩天華之悅目。覺地動以
驚心。合斯二種威儀。總名覩神變之希奇得未曾有
也。


言發勝心等者。謨云。根法扶。如二掌合。


言澄情寂等者。表無他念。更不異緣。名一心也。


言冀發金言等者。冀者希望也。金言者。如來金口所
出言教。名為金言。或一乘可重如金也。


言第五依止說因等者。如來說法為能依止。眾生心
為所依止。如來說法是果。眾生渴仰心為因。


言論有二釋者。問以何法為說因。答論有二釋。一取
眾生渴仰心。為說因。二取放光為說因。是疏主取論
[011-0441a]
意標。准論文意。合有二釋。非正論文也。


言一云彼諸大眾等者。是論主解說因也。彼論大眾
者。即是靈山會上十五類大眾也。


言現見異相不可等者。即是雨華動地。放光照境。所
覩合為異相。不可思議事者。正是能生渴仰心。問何
名渴仰心。答既現瑞相。巳後便作念。如來應為我說
何法。渴仰欲聞。生希有心。正取渴仰心。為說因。


言是故放大光等者。論主自結異相也。種種事者。即
光中七事也。


言夫佛說法等者。疏主第一解論意也。即是所說果
也。生發希渴之心。名為說因。即是說法因也。


言此明說法所依止因者。都結也。如來說法為能依
止。放光眾生渴仰心為所依止。眾生渴仰心為因。如
來說法為果上疏主解說因


言放光遠照等者。放光遠照牒前照境也。異相二字
牒前所見七事。七事與眾生渴仰心為因。


言大眾覩光等者。即是靈山上眾生見萬八千界光
中七事也。遂興正念者。即是如來為我等說何法也。


言是故放光能生等者。疏主法。第一解也。


言二云先示現等者。疏言等者。雨華合名說因。想名
先現。外事正宗前故。名之為先。問何故第二解通前
動地雨華。答以論中前解。唯取能生眾生偈仰心為
因。今此第二解通取雨華動地。為說因。並是外現神
變事故。故等字之中。不等入定。入定非外事。
[011-0441b]


言後示現等者。金云。法門即是放光名此法門。先因
動地。後放神光。對前動地故。放光為此法門也。此說
非也。但取向下方便品正說一乘開示悟入之處。名
為法門。通內證及外說故。故中論有中字也。


言內證深密法故者。即是佛內證成就。得菩提涅槃
二種法故。亦名授記經也。


言所以先現神外事者。疏主解也。此論法。是一乘教
法。乃由內證。此從外向內解也。問先示現神通外事。
有何意。答欲擬外為眾生說法華經。問因何事意。便
為眾生。說法華經。答只緣內證深密故。


言又由內證深等者。此第二解。從內向外解也。所以
內現神變向外也。問外現神變有何意。答欲擬為眾
生。說所之法。說所之法即是一乘法華也上來總標外事了


言雖先雨華動地等者。次下別因放光。亦表通難。前
來從外向內。外總兼雨華動地。此下正是疏主重料
簡。唯取放光也。問何故疏主前來總取。此間又簡。答
疏主意。若論主得眾生渴仰心雨華動地。不妨總有
此能。若取為第五說因成就。放光偏勝也。希奇等者。
更甚前雨華動地。雖是一事。此之放光。遠至他土一
萬八千。所見七事。此會一一皆見。是希奇也。


言一放光者。靜法師云。將然智炬。光曜其身。所舒玉
彩於眉間。現希奇於城外。眾生覩而渴仰。如來由此
說經。故取放光。為說因也。放光有二義。一展眉間毫
毛著。名放。二毛頭出光。任運遍三千。收即常光一尋。
[011-0441c]
展即彌遍法界。名放。放者舒展之義。如來大悲常自
制攝於身。四面各照一尋。項背圓光過百千日。


言眉者面首之媚者。經云眉間。即眉兩中間也。一箇
眉表。一箇眉表非有故。非空非有兩中間。間者中道。
眉者面之首。一面之上。最勝莫於眉。眉者媚也。面上
頭上。事須得眉。眉與頭面。為媚好也。食舉一。衣舉七。
作粧𦘕眉媚。賴當時出京兆尹張敞為婦𦘕眉臺司
舉奏對曰。臣有國房為婦。𦘕眉之果也。人面上若無
眉。害癩兒。盧少倫。是措大不信佛法。將佛經作承小
土。在後眉髮墮落。害癩自作詩云。癩去也癩去。最為
精。眉毛總落盡。愁來何處停。又一部蓮經。如美女面
頭。頭題五箇字。以雙眉美女。本來早端。況更面上𦘕
雙眉。遂得一顧傾城。千金買笑。二十八品經文。早不
思議。更向每品品。安妙法蓮華經五箇字。令一部蓮
經足姿媚。恰似女人面上𦘕雙眉。四十年前聲聞不
迴心。世尊眉眉頭不展。爭知父每念子。與子離別五
十餘年。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懷悔恨。
今日向靈山會上得聲聞迴心。從佛口生子。從法化
生子。世尊從此展雙眉。白毫毛頭放白色光。便是說
蓮經時。經云。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乘也。


言毫者長毛等者。長毛作毫。若取毫異之。毛取毫字。
亦得眾毛之中最勝也。豪者俊毛也。淮南子智出萬
人曰毫。二字皆得。


言中外俱空者。內空如瑠璃筒子。向內見外。名外空。向
[011-0442a]
外見內名內空。故名內外俱空也。內外互不相礙也。


言放之圓卷等者。放巳却收在額上圓卷。狀如秋滿
月。其色瑩淨似秋滿月也。


言圍如三等者。疏本定若作圓字。即毫毛以三寸圓
若圓字即毛。以方圓徑以橫竪三寸即有三。若作圓字。徑頭橫竪皆三
寸。但是卷之處。方圓徑也。一寸三寸也。非是毛頭方
圓一寸。此皆不正也。


言令生淨信者。既外有光時。必是內有勝德。名勝人
也。


言二能破暝者。日光出巳。世界黑暗皆除。毫光展時。
表破眾生身中愚癡併蕩。經云。日月威光所不照。與
皆大明。可了境界癡惑故。暗暝者。莫定變夕也。破器
世間暗愚癡。併蕩者。破眾生世間暗。


言三能導明等者。眾生眼雖有光明。白日則見物。夜
則不見。事須得日光月光照。向外引眼。光能見物。眾
生內身有智慧光明。事須得如來身光引方生。


言四表內發智光者。故外有身光也。


言五能濟眾苦等者。表佛放光故。息地獄苦。經云。處
林放光。濟地獄苦。涅槃經云。佛放月愛三昧光明。闍
王身瘡。遂得消滅。


言六警覺群情等者。由觀光明。有緣皆至。如俗講下
於種召人。如來說法。先放光召。令生覺察。來起道場。
問疏言有緣皆至。為屬此界。為屬他界。答惟屬此界。
尋下文。不見說他方尋光處。問下云。又諸萬億國轉
[011-0442b]
輪聖王至。如何路云。三千界亦有萬億輪王至故。若
淮下文。千世界微塵數等。及妙音等。亦通他方。此解
善。賀破云。准菩薩戒經。一華百億國。國既百億。輪王
亦然。云何三千國中有萬億輪王也。謨云。此破非理。
准菩薩戒疏云。新舊翻譯不同。十萬為億。即萬億。千
萬為億。即百億。如俱舍算說。十萬為洛叉。十萬洛叉。
為度洛叉。度洛叉為百俱胝。俱胝即百億。即十萬為
億。如三禪下有百億日月等。若依百億。算十个百萬
為一億。百个百萬為十億。即百億。此與路數同。故破
他非也。然路云。自三千界者。不然。准下疏云。解萬億
處。此土佛出。無輪王故。說他國至。梵網經云。各坐菩
提樹。一時成佛道。如何有佛。更有輪王也。


言七令厭色等者。謨云。如來神光。顯色無比。超出世
界五塵等境。故令生厭世。乃美色不如佛光。如世人
初婚醜婦。後取美室。二喻可知。


言遂然生死等者。令眾生見佛無漏毫光色巳。令知
自身有漏色是麤惡可厭之法。故云遂厭也。


言涅槃四色者。彼經云。種種色光。不言四種。然不過
四色是本。面門者口也。四色者意表涅槃四德。縱有
紅綠紫碧黑色類。例相從皆青黃赤白四色攝故。


言上生舉等者。舉者遍也。表慈氏慈悲平普也。


言各有所表者。涅槃表四德。常樂我淨。上生表彌勒
果滿故。舉身放光。所有佛事。皆付彌勒。光如金色。顯
可重故。舉遍身光。表圓滿義。經云。爾時世尊。於初夜
[011-0442c]
分。舉身放光其光金色。繞祇陀園。周遍七帀。照須達
舍。亦作金色等。菩薩方便經說。欲說聲聞法。即放齊
光。欲說辟支法。放口光。欲說菩薩法。即放頂光也。


言神境智通等者。指法相攝也。神境智通有十八變。
神是定也。此定作用不測。名神。定所變名境。智是如
來後得智。故名神境智通。智通中有二義。一能變。二
能化。化即無而忽有。變即轉換舊質。即十八變也。一
振動者。如此界六種振動。二熾然者。身上出水。身下
出火。三流布者。謂放毫光。遠照他力等。四示現者。謂
開多寶。以示眾會。於此世界。盡見彼土。五轉變者。如
轉娑婆而為淨土。龍女轉身為男子等。六往來者。如
文殊從此與彌勒問答了。隱身向娑竭龍宮。涌出來。
從龍宮又方來。望他名往。望此名來。七卷者。還攝舌
相等。八舒者。如出廣長舌相。九眾像入身者。像者顥
像。入者來義。如一鏡內有多像故。毛吞叵海。芥納須
彌。大論三十五云。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能攝現前大
眾及以一切村邑聚落草木林藂諸山大地一切眾
像。內巳身中。令諸天眾。各各自知。入其身內。是名眾
像入身。十同類往趣者。如經應長者身童男童女身
而說法等。十隱者。如變土時諸山不現等。如佛入涅
槃等。十二顯者。八相成道。如從地涌出等。十三所作
自在者。變大地為金銀。又擲世界於他方。十四制他
神通。制伏天魔波旬。令無神通等。十五能施辨才。如
加被須菩提說般若。十六能施憶念。如令阿難憶念
[011-0443a]
過去無量百千億諸佛法藏。又如婆私吒女。見世尊。
作巳子想。還得本心。十七能施安樂。如五百群賊。被
波斯匿王排其眼目。忍苦不堪。令念佛施。如來神力。
吹香山中香。填滿眼匡。普皆得眼。眾苦即除。名施安
樂。十八放大光明。即此放光。如眉間等。問此放光與
流布何別。答若直放光遠照。但名放光。不名流布。若
放光兼上下傍遍。即名流布。問此十八變。是六通中
神境通攝。未知初作何所得成。答作輕舉想故。瑜伽
三十一云。作輕舉想。謂由此想於身發起輕舉勝解。
如都羅綿。或似風輪。發起如是勝解巳。於彼彼處。飄
轉其身等。


言雨四華等者。屬當也。問前雨華動地放光見六道。
此十八變。何變中攝。答疏云。雨四華者。自在之變。即
第十三所作自在變。六動者。即第一振動變攝。放光
者。流布之變。即第三流布變攝。見六道者。即第四示
現之變攝也上能照光了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