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30 法華經玄贊要集-唐-栖復 (master)



法華玄贊要集卷第九
鏡水寺沙門 栖復 集


然法華論中十五義解。應婆沙六義解應唯識論三
義解。應言一應受飲等者。問阿羅漢是何義。答疏言
一應受等。


言堪為福田者。疏解也。糅云。凡夫之具諸煩惱身器
不淨。如醎鹵田不生苗稼。不資長一切功德。即是諸
煩惱未盡。名為舉倩。即是不堪為福田。見修皆盡。故
是良田。問如說見道及修道。出慈心定供養。皆獲現
世之報。何非應供。答有學之人修惑尚在。猶有妻子。
非一切時堪受供養。故不應也。
[009-0364a]


言二應將大眾等者。將者將護。眾生愛多說法。即與
多說。愛少說者即與少說。二將者上聲呼。將者㢡義。
餘義。若有煩惱貪嗔名利。不堪傾御大眾教化。


言三應入聚落者。問羅漢是何義。答云。疏言三應入
菩提。


言得真自在者。是十六句中第四句。


言非為欲境者。問何要事須證得真自在。答疏言非
為欲境等。凡夫不得真自在。得假擇滅。煩惱暫伏不
起。遇緣却起。如鬱頭藍子伏彼事惑。得非想定。後時
乘通。往來王宮中。因嬪妃等。青峨皓齒傾城。腰無咫
尺。笑直千金。於是失通墮地。步行而出。欲境牽心。故
不應入。即是。欲境不牽。堪遊聚落。五塵在意。莫到城
隍。


言心善解脫者。此心若是緣慮心。離性障得解脫。若
是禪定名心。離定障。得勝定。起神通。


言具智辨者。煩惱既斷。慧力堅強。智辨過人。故能降
彼。即是。拙口鈍詞。難申立破。捷才智才。可伏魔怨。又
亦分得四無礙解。名具智辨也。


言五應以智慧速者。有智慧能觀於空。有何法與眾
相應。速者即是慧性捷利也。觀察者。即是簡擇義。觀
彼諸法剎那生滅無常無我等。盲無慧眼。不了苦空
有慧之人速能觀察。


言六應不遲等者。牟云。說法之議有三。一順法體。二
稱根性。三說合時。不少說名不遲。不多說名不速。又
[009-0364b]
眾生根熟不與說。名遲。若根未熟與說。名速。二為利
者速說為疾。鈍者遲說。如鷄附卵。啐啄同時也。三樂
遲說與遲說。樂速說與速說。名不遲不速也。


言如法相應者。即順法體義。只此不遲不速說法。善
順人心。即是所被之人。與能被法相應。相應者。契合
之義。若解闊堪能說法。唯知我意。必不稱人。春秋云。
以欲從人即可。以人從欲鮮濟。此上契根法。稱體而
說。名如法相應。名契理也。


言如調慧馬者。不是羅漢調眾生。名調慧馬。但是羅
漢三業。隨順如來。順眾生故。如調慧馬。慧馬即善順
人心。羅漢乃不違佛意。善解調心。堪能說法也。


言七應靜坐等者。問第一應受飲食。第二應將大眾
入城此義寧通。答彼約利他。此約自利。名靜坐也。


言少欲知足者。巳得之財不積。未得之財不聚。積而
能散。聚由礙也。上求也。知足故不積聚也。龍則好靜
處。羅漢不樂生死。


言離闠閙者。市門也。不寂靜義也。顯能龍能離。此少
欲義成。


言八應一向行等者。貪修諸行。不著於禪。名為一向。
若人貪著禪味修行。則有間斷。更不異緣。名為一向
也。四禪根本定。十八禪支。總名諸禪。非同今時禪師
少時心安執為勝定。遂於文字一向撥無。此大羅漢
於禪不著。道諦雖滿。而復進修。躭著諸禪。不行善行。
精懃無足。常樂進修。問既稱無學。寧有進修。答二乘
[009-0364c]
究竟道。欣大菩提故。諸佛究竟道。樂利樂他故。若是
不定性聲聞求大菩提。慧解脫求四禪八定。練根除
障。亦名進修。若定性無學。未入無餘巳前。求勝智慧。
求勝神通。亦有進修也。問羅漢亦有無記心。何得一
向行善行。答據於加行心說。問如何不著諸禪。答巳
作所依故。所作之事作巳訖故。或約此會。皆不定性
故。即無足精進中。不捨善軛也。


言九應行空聖行者。即是依空解脫門。觀我我所空。
所顯空理名巳辦所辦。滅諦理也。我執既無。成空聖
行也。


言十應行無相聖行等者。即無相解脫門。觀滅諦理
時。當苦不生。集因既無。苦果當滅。生死因果。皆巳斷
故。名棄重擔。重擔即生死二法。押溺有情如扇擔物。
不出離故。即生死未盡。有相牽情。重擔既無。能行無
相也。


言十一應行無願等者。即是無願解脫門。謨云。既得
有餘依涅槃之巳利。云何求生死劣法。未得聖智巳
前。出於生死之法。有所求。今既成無學。依此解脫門。
於有漏法。更不願。便捨生死。得證有餘涅槃。名為巳
利也。問此三聖諦行。與十無學智行攝云何。十智者。
苦集滅道法忍智類智世俗智他心智盡智無生智。
相攝者。空聖行攝八。法智類智四諦智盡智無生智。
無相聖行攝五。法智類智滅智盡智無生智。無願聖
行攝六。法智類智苦集二智盡智無生智。問此與三
[009-0365a]
性攝云何論云。理實皆通。隨應各一。空攝遍計。無相
攝依他。無願攝圓成也。


言十二應降伏世間禪等者。問第八不著諸禪。與十
二不生味著何別。答若是第八。一向行善。貪修諸行。
不滯著諸禪。若是第十二。降伏世間禪。不緣修諸空
行。於禪定中。不起愛味煩惱。名不著。兩般差別。如二
人向講。一人不肯受八戒去。一人貪聽經。不肯受戒
那一總不聽經。亦不受戒。一種不受戒。淺深別也。


言世間禪定者。即有漏定也。凡夫有學雖修禪定。味
著隨生。今者無學。三有愛結。既說永亡。得淨定時。不
生味著。故說名降。定有三種。一者愛味定。金云。謂初
得時。於根本定。起愛染煩惱。躭著於定。更不起進修。
名為愛味定。二者淨定。雖是有漏。不味著。名為淨定。
此二雖俱有漏。味不味殊。故云分為二。三者無漏定。
體是無漏。離愛味故。即是貪心。貪心若在。尚染禪支。
諸結永亡。能障愛味也。


言二有界定者。三有之中。除欲界。取上二界。名二有
界定。及二禪不生味著。問禪唯色界。何故言二界攝。
自問自答有三。一云。疏本脫第字。應言第二界是。二
云文總。應云於色界不著於禪。於無色不著於定。三
云。無色界亦得名禪。禪者。此云靜慮。亦云功德叢林。
能生一切諸功德故。若不爾者。禪波羅蜜應攝定不
盡。問諸教之中。何故禪與定別。答色界具支。無色不
具。勝故偏說。云何具支耶。答俱舍云。初靜慮五支。尋
[009-0365b]
伺喜樂定。二禪具四支。內淨喜樂定。三禪有五支。捨
念慧樂定。四禪有四支。捨念中受定。然禪定二名互
相通論。若不兼定。智論云。云何定禪。謂四禪四無色
定。定不兼禪。云何言此本等至八也。


言十三應起諸通等者。問前來上云。起門中將第二
句諸漏巳盡。釋第四句云。正智解脫。正智是能證智。
解脫是所證理。此間何故喚解脫作神通。答此論主
意別。前來由煩惱覆真如理。正智未斷之時。一則理
未解脫。二兼能證智未解脫。由智起未斷却理上煩
惱。理智二種皆得解脫。智既解脫。便起得神通。未斷
理上煩惱障。他神通起不得。煩惱斷盡。起得神通故。
此處喚正智解脫。作神通也。二者。前門約正智證理。
說解脫。此間兼約同時能證智上。起得神通。神通因
智。解脫分能起得。故喚解脫。作神通也上二解正。問如何
言神通是勝功德。答久學一切變現。皆由神通故。勝
功德也。


言十四應到第一等者。無為滅理。是第一義功德。此
第一義是所到。心是能到。問如何名主心自在證無
解耶。答前云。無學之智名心自在。假者身名主。由主
自在心位。獲無解理。第一義功德也。


言波羅蜜多等者。論云到彼岸。彼岸者即是波羅蜜
多。聲聞廣度眾生。羅漢自成就得十六句功德。將此
功德。願一切眾生令同巳利。身得此功德。釋云。廣慧
聲聞。攝生同體。合同巳身。得功德故。名同生眾也。顯
[009-0365c]
此是俱解脫羅漢。若是慧解脫鈍根羅漢。不能廣度
眾生也。


言第八修行不息等者。問前第八言不著諸禪。第十
二言不生味著。此二何別。答第八修行不息。即是一
向行善行。不著諸禪。第十二云。不生味著。此前進善
邊。後約破惡道說也。牟云。如聽人。一人受戒了。貪聽
經。無功聽律。有一人亦不聽經亦不聽律。不聽所望
義別。又云。第八約迴心聲聞不著諸禪。常精進故。第
十二羅漢將自所得定。降伏凡夫外道等定心故。


言恐厭文繁者。意道前來配屬經論。恐文煩廣。但是
略陳。然於此義中。隨釋可知。


言應說頌曰受生入降巳等者。結偈備意也。受者。應
受飲食。將者。將諸大眾教化。入者。入聚落。降者。降外
道。以者。以智慧速觀察法等。


言第一應等。經云諸漏巳盡。


言第二應將者。經云無復煩惱。第十一應行。逮得巳
利。


言第十二應降者。盡諸有結。


言第十四應到者。經云心得自在。初阿羅漢。是總句
故。所以不配也。


言攝取事門者。標門名也。


言以十五句攝取十種功德者。此經十六句。攝得阿
羅漢身上十種功德。或二或三句合與說之。攝一句
功德。或一句經攝一句功德也。
[009-0366a]


言此中意說十五句者。十六句經中。說著有為處。即
是攝得十種功德中不可說果。說著無為處。即是攝
得十種功德中不可說果。問法性離言。何唯無為。是
不可說果。答若法體一切皆離言。若約有為法。證得
共相。證他自相不共相。若是無為。舉體皆證不著。故
言可說果不可說果。意道。向下十種功德。不過有為
無為也。果者。即是無學果位功德。故名為果也。集論
云。若法生滅住異。是有為義。有為相違名曰無為。然
其無為大少乘異。且小乘經部宗立三。謂虗空。擇滅。
非擇滅。若大乘宗中。掌珍五薀論立四。謂虗空。擇滅。
非擇滅。真如。若百法唯識立六。更加不動。想受。無為。
今言無為果。是擇滅。非擇滅。無為果也。金云。先於見
道門中無間道證。斷三界四諦下。分別煩惱盡。解脫
道中證無為。又三界九地斷俱生惑。地地九品惑故。
九九八十一品。通前總證見道無為。成八十二品。名
無為果也。其有為功德有二十八。謂遍行別境各五。
善十一。不相應中取五法。一得。二生。三住。四異。五滅。
并無表色。及心王。計二十八。法中有為法。與言說為
依名可說果。無為不墮世故。名不可說果也。


言下隨應配者。謨云。第四得真自在。第十所作巳辦。
第十二逮得巳利。第十四正知解脫。此等四句唯是
無為。疏云。十功德中。第一句第六句。唯是無為無相。
微細難了。名不可說果也。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第
九句。唯是有為有相。麤顯易知。名可說果。問云何不
[009-0366b]
可說。答言詮不及。若爾一切有為法體。亦是言詮不
及。豈是無為。如呼火時不得體。答雖不得體。呼時火
來。呼無為時。火不至故。成差別也。二七八句通攝有
為無為果也。且第二諸功德中有三句。得真自在。唯
是無為。餘二是有為。七中有三句。逮得巳利是無為。
餘二有為。八中正智是有為。解脫是無為。十中到彼
岸者。理智二種俱到彼岸。故通攝彼有為無為也。


言纏及隨眠等者。疏解也。纏是現行。即是諸漏巳盡。
隨眠種子。即前經中第三句無復煩惱。由成得上二
句。諸漏巳盡現行無。無復煩惱種子滅。故能攝得三
德中斷之功德。名得功德。問俱解脫羅漢。望十五句。
總名為得。何唯初二句。答先由二或亡。成上二句功
德。是以能得以下諸句功德。故偏名得也。向上德字。
是斷德之德。向下德字。是功德之德。牟云。第一功德。
是無為不可說果。攝於斷德。道理稍親。縱為得字。此
亦無爽。離繫果上。許有得故。然尋論文疏本。亦有無
得字。俱言攝功德。隨取皆得也。


言二攝取諸法功等者。功德不一名諸也。


言此三句中得真等者。得真自在一句。是無為。降伏
世聞功德者。世間是有漏功德也。


言世間之心不得等者。前上上門中。以盡無煩惱。釋
得真自在一句。總別相門中。應入聚落。此中言永離
或嬈。故能降世間之心。不得自在。由被或嬈。如鬱頭
藍子。雖得非擇滅。非真自在也。
[009-0366c]


言未得離二等者。即相應纏。二所緣縛。九品煩惱之
中。一品未盡。不名離縛。九品總盡。名離縛也。前來上
上起門中。離定障名心解脫。離性障名慧解脫。就上
上起門中。第二解離無明貪愛等體。名心慧解脫。今
此門中。降伏世間及出世間學人功德。未得心善解
脫。未離相應縛。未得慧善解脫。未離所緣縛。或心善
解脫離自性縛。慧善解脫離相應縛。名離二縛也。


言三攝取不違等者。由如良馬。良馬不違人心。善隨
人意。今此羅漢順如來一乘教行。或順佛教。依之修
行。行字通平去。問何不順理果。答教是因。但隨教行。
即順理果。所以互舉一邊。一羅漢不違如來教。二則
不違一切眾生心。羅漢如馬。亦則眾生如調馬人。約
不定說。


言四攝取勝功德者。即勝劣義。初門云。對治煩惱怨
歒故。是勝上之義。勝即功德。


言亦如大龍者。永云。龍有威靈。調和陰陽。興雲起雨。
離於闠閙。今者羅漢神力圓滿。種種變現故。如於龍
有威靈故。今此無學得俱解脫。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四禪八定。總得之故勝前五種羅漢。故言攝取勝功
德。前來上上起門中第一釋云。如龍威德。雖行生死
險惡之處。如平坦路。無所抅礙。又第九句重釋云。應
作者。人中大龍。巳對治降伏煩惱怨歒。故此中云。亦
如大龍。有大威德神力圓滿。行險阻之處。不被抅礙。
羅漢降伏世間煩惱怨歒。不被生死抅礙。故名勝功
[009-0367a]
德。


言五攝取所應作等者。永云。依教修行。是所應作。羅
漢今巳作此所作事。故依修行觀行。如來令作五停
心等。諸餘觀門。羅漢亦巳依教作。佛教令斷分別俱
生煩惱重障。羅漢巳斷種現俱盡。由巳作此所依事
故。能攝取所應作勝功德也。


言非財供養等者。永云。但依教法。則是恭敬供養如
來。同下經云。汝等若能如是。則為巳得報佛之恩。其
有能護此經法者。則為供養我及多寶。准此故知。依
法修行。則是供養恭敬於佛身。如言立身行道。揚名
於後代。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今阿羅漢巳依教法。修
行供養。是所應作。則是正行法供養。行字通平去呼
者。正行即是法供養。即十法行等法行。道諦攝故。無
學巳滿。自我道巳作供養也。


言六攝取滿足等者。牟云。即能滿足學地。是無學位。
有學之人修惑未盡。擇滅不異故。此據一相。說至無
學位。何不滿也。永云。滅諦是羅漢所辦之事。由證滅
諦。具足辦所辦。滿足學地也。問如何攝滿足功德。答
以羅漢所證有餘涅槃。名滿足功德。有餘涅槃是所
辦法。今巳辦故。名滿足功德。即是滅諦滿足也。


言七攝取過功德者。過字唯去音。非平聲也。


言初句過愛者。經云棄諸重擔。生死因果名重擔。本
從貪愛所生。今棄重擔。故名過愛。下經云。諸苦所因。
貪欲為本。凡夫不能棄生死重擔。為有貪愛。今阿羅
[009-0367b]
漢無於貪愛。所以能棄生死重擔。過於愛故。


言次句過邪命等者。經云。逮得巳利。阿羅漢證得有
餘依涅槃。為巳身之利。不假世間衣食活命。一切凡
夫未證涅槃。皆是邪命。今遠之。故名過也。


言後句過上下界等者。經云。盡諸有結。色界無色界
自是定地。故合為一名。故名上界。欲界為下散地。別
開為下界。九結煩惱是上下界因。今皆巳斷。故言過
也。若依小乘。斷五下分結者。一欲貪。二嗔恚。三身見。
四戒取。五疑。初果人斷後三結未盡。不出欲界。那含
果人。斷五下分結盡。但過下結名出欲界。五上分結
者。一色貪。二無色貪。三掉舉。四慢。五無明。無學人斷
此五結盡。名過上下結。問貪體通三界。於結即分三。
無明通三界。何故唯成一。答聖生猶有潤。開數故分
三。無明無再發。合故唯成一。問聖招生業顯。縱斯可
潤収。結中分別亡。業無寧有潤。答聖有前生業。仍招
後有愛。愛起相續生。由斯得有潤。問羅漢如何得過
功德。答以棄諸重擔故。羅漢未得棄重擔。羅漢不過
於貪愛。羅漢巳捨生死擔。所以過於愛。故名過功德。
問如何過於邪命。答以逮得巳利故。羅漢不證於涅
槃。更求邪業以活命。證得涅槃不死法。何要耶求財
利以資命。問如何過上下界。答盡諸有結。若三界九
地有一地愛結在。不得名為過功德。羅漢三界九結
皆巳盡。名過功德。初果三果結未盡。二果雖斷欲界
六品。三果巳過欲界結。由有上二界結在。總不得名
[009-0367c]
過功德也。今此無學三界總盡。所以得功德過於三
界。名過功德。故三句皆名過功德也。


言八攝取上上功德等者。永云。初果勝凡夫。無學勝
有學。無為勝有為。故得上上名。唯是解脫真無為也。
前來上上起門中。以第三句釋第十四句。第十四句
是正智解脫。正智是有為。由正智證解脫。解脫謂無
為涅槃。是也。即有為無為別也。第二解。以第十四句
釋第十六句。云善得心解脫。加心字。心即是定中智。
得神通諸功德。顯是俱解脫羅漢。第三解總解。別相
門中。云正智解脫。空言正智。無心字。即正智解脫。總
是神通。由被煩惱迷覆真如理。理俱不得解脫。由慧
解起來斷煩惱。理智俱得解脫。只此解脫之智。能起
神通。故喚正智解脫。作神通。第四解。今攝取事門中。
言正智心解脫。雖然加心字。總作無為果解也。問何
故疏中四說不同。答經與論不同。般若經云。正智解
脫。天親論云。正智心解脫。經論各據一義。疏主若依
經即違論。依論即違經。故此含兩勢也。疏主或則將
經解論。將論解經。二文不同。更無別過也。問經中何
者是上上功德。答疏言謂正智心解脫。正智是能證
智。解脫是所證涅槃。此經涅槃功德。名上上功德。問
云何智解脫是所證涅槃。答疏云。解脫者無為果故。
既解脫是無為果。即是有餘涅槃。問何知所證解脫
涅槃名上上功德。答疏言諸德之中最上上故。


言九攝取應作者。前來上上起門中。單釋十五句云。
[009-0368a]
至過見道修道智故。一切惑盡。至心自在。約智解。第
二總別相門。應到第一義功德。謂此至心自在證無
為故。約理解。第三解攝取事門。約神通解。由起得神
通心自在故。


言攝取利益之行者。二解。一由起得神通心自在故。
名利益眾生行。二自身離煩惱故。堪為福田。亦是利
益眾生行。此兩般行。具在身中。攝取利益之行。不過
二種。一者自乘行。二降伏行。今言得神通。是證降伏
外道行。離繫縛故。即是自利行中自利波羅蜜。今日
盡是迴心向大聲聞。故依大乘。作此解也。


言十攝取上首等者。經云。第一究竟。言波羅蜜多聲
聞。論文也。


言堪為到彼岸者。疏主解也。一得永為得。名究竟。理
智二種俱名為到。名到彼岸。問上上上首。二法何別。
答上上唯理。上首通理智。二種別。問疏主前來解疏
云。今隨所應配處。十種功德中。二七八十。通攝有為
無為。何故今解第八。便言上上唯理。答前約出體。理
智俱通。今約釋名。有為不得名上上。故唯說理。牟云。
上上約果。理智皆是上上。即是約法也。上首即到彼
岸聲聞。約人也。問二乘涅槃是法空。可名第一究竟
攝。二乘涅槃非法空。云何得名為第一。答將彼二乘。
對大乘生空涅槃。非第一。今約自乘極果論。是以亦
名第一。


言初二名攝取者。即是第一攝取功德中有二句。謂
[009-0368b]
諸漏巳盡。無復煩惱。


言次三攝取諸德者。即是攝取諸功德有三句。謂謂
得真自在。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言順勝作滿足者。順者。即第三不違功德。謂由如良
馬。勝者。即是第四勝功德。亦如大龍。作者。即是第五
攝取所應作勝功德。謂巳作所作。滿足者。即是第六
攝取滿足功德。謂巳辦所辦。所以疏云如次配四句
也。


言三句名攝過者。即是第七過功德。即是棄諸重擔。
逮得巳利。盡諸有結。三句攝也。初句過愛。次句過邪
命。後句過上下界。


言上上利上首等者。疏言上上者。即是第八攝取上
上功德。謂正智解脫。利者。即是第九攝取應作利益
眾生功德。至心自在。上首者。即是第十攝取上首功
德。第一究竟。


言此經六句攝取者。諸漏巳盡無復煩惱。此二句。攝
第一功德。逮得巳利盡諸有結。此二句。攝第七過功
德。至心自在。即是心得自在。攝第九利益眾生功德。
阿羅漢一句是總。此中不取。唯取下十五句攝功德
也。束十五句。一處即成阿羅漢一个應義。若開便分
十五个也。


言成唯識論中三義解者。羅漢與前三門配攝。問唯
識論中三義。此門中相攝盡否。答簡要云。上上起門
攝應永害煩惱賊。及不復受分段生。總別相門攝應
[009-0368c]
受妙供養。問攝取事門三義中。攝何義。答疏主攝取
事門。非彼三攝。三義皆不攝。彼寬此狹。


言彼三但約決定義者。緣彼論中。約總相。語六種羅
漢。不論利鈍。皆有三義。今此攝取事門。唯約俱解脫
羅漢說。故此攝取事門中。既言攝勝功德。故知是俱
解脫人也。


言又上上起門者。疏中將唯識論中三義。正配此三
門。上上起配永害煩惱賊。總別相門配堪受妙供養。
攝取事門配無分段生。


言宗義配之等者。且約麤相而配。未是巨細料簡。三
門大段。宗徒義意配之。非論本意及道理實。如此論
與經為宗徒義各別也。牟云。宗義者。既是羅漢後有
皆無。不論俱之與慧。故此非配。准法華論。道理則如
此。意取俱者。


言新翻經云。則云。陳所闕也。大唐所譯經論。皆除阿
難陀。此經無前來三門歎德。慶喜為在學地。故簡之。
智論問云。何故阿難猶在學地。答上歎諸羅漢。阿難
不在其數。何以故。以在學地未離欲故。問大德阿難
博證涅槃巳。經無量劫。常親近佛。任持法藏。利根智
慧。何以至今未離欲。作有學人耶。答本願如是。我於
多聞眾中最為第一。若取漏盡。便遠佛不得供給供
養。所以居于學地。此文中略不說也。但是唐三藏譯
經。總名新經也。


言列名者。十六句廣歎功能。德既尊祟。名應顯著。當
[009-0369a]
能增長功德。實亦願樂欲聞。二十一人。標成四唱。謨
云。大眾雖萬二千人。唯標二十一人者。但是結集家
意存省略。亦無別義。然列名中科文似斷。汎論科意。
總有四種。一分別不同科。二義類相從科。三以文從
義科。四以義從文科。所以科文。時或間斷。略云二十
一人。科為九對。一初二人捨邪離染對。陳如捨苦樂
行。名捨邪。迦葉離染。二次三人龍象山水對。優樓頻
螺從龍為名。伽耶象山為名。那提從河為名。三次二
人勝智妙通對。舍利弗勝智。大通目連妙通。四次三
人詞高見廣對。摩訶迦旃延詞高。阿菟樓駄見廣。劫
賓那能為二事。五次二人宿習今成對。憍梵。波提名
宿習。離婆多名今成。即今生事。六次二人餘習惡緣
對。畢陵迦婆蹉名餘習。薄俱羅名惡緣。惡緣即後母。
七次三人返迷割愛對。摩訶俱絺羅難陀二人返迷。
孫陀羅難陀割愛。八次二人化有談空對。富樓那化
有。須菩提談空。九次二人解深行密對。阿難解深。羅
睺羅行密。九對不同。今當第一捨邪離染龍象山水。
合為一唱。


言此二十一人中等者。有二。初總敘次第。後辨五人。
初文有三。一出家。二德。三辨異名。約依出家前後故。
先列陳如五人也。


言如報恩經等者。下七類人。盡是約出家次第。合成
一千二百五十人者。舉其大數也。結名之中。只結六
類。不結初五人。故有一千二百五十也。比丘都有一
[009-0369b]
萬二千人。唯列二十一人者。結集之家意存省略。更
無別義。


言或有行德大少等者。初度五人。次度大迦葉。次度
三迦葉。若約出家次第者。大迦葉在三迦葉後方出
家。鶖子在迦旃延後方出家。今此兩人既先列著。故
知不依出家次第列名也。但依德大小也。


言無垢稱經者。問為復唯依此經德行次第。兼諸經
亦爾。答疏言無垢稱等。以德行辨次第也。則云。簡餘
教也。


言十二由經等者。問前引因果報恩經云。佛成道後
三七日。外趣鹿林。初度五人。次度那含等。何故與十
二由經不同。答疏云。十二由經等。窟內室外上座大
眾等。所誦不同也上來總緣次第也


言無量壽經等者。次下正辨五人也。本際。謂四諦理。
了者解義。昔迷今解。故以名焉。永云。苦集為生死本
際。滅道為出世本際。名了本際。謂陳如了四諦理故。
本者真如。是法之本。解者。約有為為名。際者。約無為
為名。名了本際也。牟云。外道亦有本際。即論第一。破
一十三類大外道。此中亦說本際。論云。餘計執有一
大梵。時方本際。自然虗空。我等常住實有。具諸功能。
生一切法。皆同此破。即安荼外道。彼計本無日月星
辰虗空天地。唯有大水時。安荼生。如鷄子。周匝金色。
時熟破為二段。一段為天。一段為地。中間生一大梵
天王。為一切眾生祖翁。作一切有命物無命物之主。
[009-0369c]
是故外道安荼論師。說大安荼。出生梵天。梵天常一。
名涅槃因。如是本際。今非此義。


言梵云阿若多等者。顯此尊者。身是男子。若言憍曇
彌。彌聲顯是女人。西國此男女。二音別也。阿若是名。
解義。最初悟解。故立解名。一則是釋迦所度名初。二
五人之初。故言初也。路云。憍陳那。是婆羅門姓。准西
國法。大例以火器為姓。云憍陳那。此云火器。其先祖
事火。從此為姓。准憍陳那一人。加阿若多三字也。阿
若多。亦云無智也。巳悟無我理。而生智故。故名阿若
多。阿若多者。悟解之義。今言阿那若憍陳那。即姓名
雙舉。此乃淨居天子見其初悟。故立此名。簡餘聖也。


言因果經者。指教廣說也。


言內外親族者。父族三人。一阿濕婆。二案鞞。三摩訶
男。舅氏二人。憍陳那。十力迦葉。父族名內。母親名外。
同姓者名親。異姓者名族。此是諸㒒中親族也。


言五人交諍者。父親三人。計樂行為道。見太子日食
麻麥。捨之而去。舅氏二人。計其苦行為道。見太子食
乳糜。捨之而去。五人合會。同在鹿林。共議太子得失
之事。


言太子試驗依諸外道者。攝云。問六年唯苦行。如何
言樂耶。答於鬱頭藍子所。學非想定。定心適悅。輕安
樂也。對彼六年苦行。名樂行也。沼云。適身心故名樂。
牟云。定是善性。善心所中有輕安樂。亦名為樂。攝解
善。
[009-0370a]


言以過彼行者。彼外道日食一麻一麥。故言過也。術
者。二說。一則衛術。道路之義。二則法術。伎術之義也。


言捨食乳糜尊者。因果第五說。太子六年修苦行巳。
念言。我今不可以羸瘦之身。將成正覺。遂至尼連河
洗浴。洗浴巳。天神案樹下。太子攀枝得出。河邊有牧
牛女。名難陀波羅。淨居天勸煎乳糜供養。女聞甚喜。
巳地中涌出千葉蓮華。上有乳糜。女見巳生奇特心。
即將奉上太子令食。食巳呪願。然後趣菩提樹。路逢
吉安長者施草令坐。長者是帝釋化作。施草坐成正
覺。成正覺了。思察應度。唯鬱頭藍子者。證非想定。堪
受妙法。空中報言。命終巳來。巳經七日。如來歎曰。斯
何不遇。又更觀察。有阿藍迦藍。坐無所有處定。可受
至理。諸天報曰。死來五日。如來再歎。慜其薄祐。重更
觀察唯此五人。然後趣鹿野園。度此五人。初轉法輪。
佛問解否。五人之中。陳如先報言。我巳解法。如是展
轉。淨居天等。亦言巳解。故以解義標名也。


言那是男聲等者。西方詮法。有八轉聲。體業具為從
屬呼。以一切法。皆以八轉聲。男聲者。即雄重聲中詮。
若輕清呼。即女聲中呼。亦如此方四聲也。


言摩訶迦葉波者。此翻大龜氏。其先祖學道。感得靈
龜負仙圖而呈瑞。從此標名。故云龜氏。別名畢羅童
子。以畢羅樹下生故故為名也。為五山長老。作南閻
浮提僧中上座行十二頭陀難行苦行。迦葉波為第
一。大智論云。諸天請結集時讚言。耆年欲恚慢巳除。
[009-0370b]
其形譬如紫金柱。上下端嚴妙無比。眼目清淨如蓮
華。


言此云飲光者。飲光便是婆羅門姓也。


言上古有仙身等者。問何因姓飲光。答疏云上古有
仙等。有二因由。一者。上古有仙。身有光明。飲蔽日月
之光。迦葉是彼之種。因此姓飲光也。二者。自身亦有
光明。能飲蔽日月之光。故姓飲光。即以姓為名。名飲
光。問因何有身光明。答付法傳云。過去九十一劫。有
佛出世。號毗婆尸佛。入涅槃後。四部弟子。起七寶塔。
時彼塔中。有佛形像。而面無金色。有一貧女。遊行乞
食之次。拾得一个金珠。欲將此珠以修佛面。即往鍛
金師所商量。金師見巳。汝能捨珠。我能捨藝。因共立
誓願。常為夫妻。身金色。受勝快樂之身。常修梵行。從
是巳來。九十一劫。身真金色。天上人間。受勝妙樂。最
後一生。生於第七梵世少淨天中。受諸快樂。時摩竭
陀國。有婆羅門。號俱律陀。其家大富。比瓶沙王。千倍
為勝。其家有白氎。最下者價直百千兩金。有六十篅
金粟。每一篅有三百三十斛。其家雖富。而無子息。天
祠神庿。無不啟求。多年無徵。後於宅傍。有一神樹。夫
妻常往祈禱。共言呪祝七日之中。若無徵應。必當剪
伐焚燒。樹神愁怖。告四天王。四天王告帝釋。帝釋即
詣梵王。具陳上事。梵王乃見第七少淨天中。鍛金之
師。受天報盡。將欲下生。乃勸生彼俱律陀家。彼既生
巳。十月滿足。遂誕神儀。端正無雙。身如金色。金光傍
[009-0370c]
照四十餘里。相師占曰。此兒宿福。必定出家。父母聞
之。皆懷愁惱。共相議曰。世所躭著。唯有美色。若為娉
妻。必應顧戀。纔年十五。便為論婚。迦葉乃白父母言。
我志樂清淨。不願妻室。因福說計。白父母。若為我取
得金色女端雅無比者。我即取之。父母即召婆羅門。
遍以求覓。諸婆羅門等鑄得一金神。容貌端正。車而
遊諸國邑村落。高聲唱言。若同有女人。得見此金神
禮拜之者。出嫁之時。必得好夫。女人聞之。爭出禮拜。
乃見一女身如金色。顏貌奇特。異於常倫。此女邑往
昔之時。施金珠貧女也。諸婆羅門等遂共營謀。乃娉
與俱律陀子。為妻婚姻。既了夫婦二人。各發勝願。雖為
夫婦。無染欲心。各據一房。同修禪觀。梵行相似。父母
聞巳。密自念言。我恐出家。故為婚娶。今觀形候俱。欲
出家。遂毀兩房。同為一室。兼置一床。後時又立契要。
我若眠時。汝即行道。汝若臥時。我即行道。後時妻睡
著乘。著手床前。毒虵入室。欲螫其手。迦葉見巳。以衣
裹手。舉著床上。妻便覺悟。而責之曰。共我立誓。要不
相近。今復緣何功舉手。迦葉答曰。有虵入來。恐傷汝
手。舉之耳。於是妻以偈答曰。寧使我身盡毒虵。慎勿
虧誓束相觸。虵毒促令一身死。染毒淪沒無盡時。迦
葉答曰。利刀入火事雖難。對汝修行難於此。若能
守志無虧犯。此實世間希有事。父母知其志操不易。
遂放出家。至於佛所。為說法。證羅漢果。諸漏巳盡。脫
三界縛。得六神通。具八解脫。修菩薩行。作沙門形。居
[009-0371a]
曠野則寂靜安樂神。入王城。乃觀根授法。為佛弟子。
輔翼化揚。臘長年高。最居上首。時人中呼為迦葉上
座。如來入般涅槃時。迦葉在鷄足山入定。如來眼前
不見迦葉。遂作遺囑。三乘教典。付與阿難。三衣瓶鉢。
留與迦葉。迦葉來時。為吾傳語。吾待汝不得入涅槃
去。道吾與汝不見相也。努力努力。為吾修行。結集三
藏聖教言說。倚臥雙林。入涅槃時。諸弟子專記如來
遺囑之語。在後聖母摩耶夫人。從天降下。至娑羅雙
樹間。忽見三衣鉼鉢掛在娑羅樹下。使從十大弟子
乞。我兒悉達多生存之日。常用此物。我乞將天中供
養去得否。十大弟子咸皆不肯。白聖母曰。世尊親自
付囑大迦葉。時迦葉在鷄足山。入定之次。忽覺界動
搖。山川變色。知是不詳之相。尊重如來。不運神通。步
步而行。赴俱尸那城。見諸惡比丘皆相慶賀。時大迦
葉轉增悲愛。問諸聖弟子曰。如來臨入涅槃。有何遺
屬言語。諸聖弟子曰。世尊教一切經典付與阿難。三
衣鉼鉢留與迦葉。迦葉聞巳。舉身自撲。悲血流淚。遶
棺而行。又復頭禮如來足。又復頭禮如來頂。又復頭
禮如來背。又復如來胸。唯願世尊。大悲慈慜。示我身
心瞻禮之處。爾時世尊。於其足邊。放大光明。遺迦葉
禮。在後結集三藏聖教訖。便却入鷄足山。山為三分。
於中以草鋪地而坐。臨入定時。發三種願。然後入定。
一願三山覆身。如子入母胎而不失壞。二若阿闍世
王來欲得相見。山應再開。故以闍王不見我身。吐血
[009-0371b]
而死。三入定巳後。更住五十六億七千萬歲。彌勒佛
將九十六萬弟子來。取迦葉身。以示眾人。悉令學我
持戒功德。取我身再出。於將釋迦佛三衣。以奉彌勒
佛。迦葉將三衣付彌勒佛巳。於大眾前。度人無數。後
方入滅也。


言大富長者之子者。有四義。一大富長者之子。即俱
律陀長者。也二捨大財位。若不出家。合為輔相。名大
財位。三能為大行。十二頭陀。四大人所知識。故標大
名。簡餘迦葉。


言行杜多行者。頭陀訛也。此云斗擻。隱居淨處五塵
不染。義同斗擻。如衣有塵土。斗擻合落。此義亦爾。亦
云除棄。按十二頭陀經云。一阿蘭若。二者常乞食。三
次第乞。四一坐食。五節量食。六中後不飲漿。七著弊
納衣。八持三衣。九塚間住。十樹下止。十一露地坐。十
二常坐不臥。其妻於後。亦證阿羅漢。


言如因果經等者。結因由也。即上迦葉二姓上捨邪離染門


言次三迦葉皆飲光等者。是大迦葉之苗裔。故名飲
光種此三即龍象山水對


言梵云鄔盧牝螺者。此云木苽。問何名木苽答其胷
有一癃起。形如木苽。故為名也。又有一林。名木苽林。
迦葉在彼林中學道。以依處為名。名木苽。又傍邊有
一龍。名木苽龍。龍所居池。亦名木苽池。若約從龍立
名。約根本說。若立林名。約枝末說。今胸前癃起。乃從
龍得名木苽。此二解偏勝也。
[009-0371c]


言伽耶山名者。從山立名。西域記第八卷說。度尼禪
河至伽耶城。城西南五六里。至伽耶山。此翻為象頭
山。山東南有窣堵波。是迦葉本生之邑也。名那提迦
葉。次從河立名。


言正法華云。上時象江迦葉也。優樓頻螺迦葉名上
時迦葉。伽耶名象迦葉。那提名江迦葉。問何名上時。
答攝釋釋。西方一年有三際。一者熱際時。四个月。二
者雨際。次四个月。三者寒際時。後四个月。今此尊者。
熱際時生。故言上時。亦云。河上流最初得道故。言上
時也。伽耶從象頭山為名。名象也。那提從河為名。改
河作江也。


言因果經者。經云。爾時世尊初成道後。即便思惟。我
今應度何等眾生。而能廣利一切人天。唯有優樓頻
螺迦葉兄弟三人。在摩竭陀國。學於佛道。國王大臣
人民皆悉歸信。雖有聰明利智聞法速悟。然其我慢
難可摧伏。我今當往而度脫之。思惟是巳。發波羅奈
城。往摩竭陀國。日將昏暮。往優樓頻螺迦葉住處。于
時迦葉忽見世尊相好莊嚴。心大歡喜。而作是言。年
少沙門。從何方來。佛即答云。我從波羅奈國。當詣摩
竭提國。日既將暮。欲寄一宿。迦葉答。寄止宿者。甚不
相違。但諸房舍。悉弟子住。唯有石室。極為寂靜。可得
相容。然有惡龍。居其室內。恐相害耳。佛言。容聽主裁。
雖有惡龍。但巳見借。迦葉又言。若能住者。當自隨意。
佛言善哉。即於其時。而入石室。結加趺坐。而入三昧。
[009-0372a]


爾時惡龍毒心轉盛。舉體烟出。世尊即入火光三昧。
龍見是巳。火衝天。焚燒石室。迦葉弟子見此火。而還
向師。彼年少沙門。今為火龍所害。心乃傷。即勸弟子。
以水洗之。火不能滅。轉更熾盛。石室盡。爾時世尊。身
心不動。容貌怡然。降彼惡龍。使無毒害。授三歸依。置
於鉢中。至天明巳。迦葉師徒。俱往佛所。年少沙門。龍
火猛烈。將為此之所傷耶。佛言。我內清淨。終不為彼
外灾所害。彼毒龍者。今在鉢中。即便舉鉢。以示迦葉。
迦葉師徒見沙門處火不燒。降惡龍置於鉢中。嘆未
曾有。語諸弟子。年少沙門雖復神通。然不如我道真
正也。爾時世尊語迦葉言。我今欲停止此處。迦葉答
言。善哉隨喜。是時如來於第二夜。於此說法。時四天
王來聽。各放光明。照逾日月。迦葉夜起。還見天光。在
如來側。語言。年少沙門。汝事火龍。佛言。有四天王。夜
來聞法。是其光耳。是時迦葉語諸弟子。年少沙門有
大神力。然故不如我道真正也。至第三夜。帝釋來下
聽法。放大光明。如初昇日。至第四夜。大梵天王下來
聽法。放大光明。如日正中。迦葉見巳。心自念言。年少
沙門雖復神妙。然不如我道真正也。爾時迦葉五百
弟子。各事三火。於晨朝時。各欲燃火。火不肯燃。遂求
如來。火即燃之。供養畢。欲擬滅之。火不肯滅。迦葉見
巳。心自思惟。此亦是沙門所為。即與弟子。來至佛所。
具說前事。佛言。汝促却去。火即自滅。迦葉心自言念。
年少沙門雖復神通。然不如我道真也。爾時迦葉交
[009-0372b]
諸弟子。晨朝破薪。斧不能舉。遂求世尊。舉巳復不肯
下。來白世尊。世尊言。汝促却去。當令斧下。爾時迦葉。
而作是言。彼年少沙門雖復神妙。然不如我道真也。


爾時迦葉即白佛言。年少沙門。可止於此住。共修梵
行。房舍衣服。我當供給。世尊默然許之。迦葉曰。辨好
飲食。自行請佛。佛言。汝且先去。我隨後。迦葉到巳。早
見世尊在彼。問言。年少沙門。從何道來。而先至此。佛
以鉢中盛閻浮果。以示之迦葉。我此南行數萬踰繕
那。彼有一州。其上有樹。名曰閻浮。緣有此樹。故言閻
浮提。我此鉢中。是此果也。明日不食時。事須准此。又
向東弗波提。取菴摩羅菓。以示迦葉。又至明日。至西
瞿陀尼洲。取訶梨勒。又至明日。至北單越。取自然粳
米。迦葉言曰。年小沙門。雖有神力速疾。終不如我道
真正也。乃至廣現神變。准本行集。數至五百。皆言年
少沙門雖有如是神力。不終如我道真也。爾時世尊。
又從他日。心自思惟。優樓頻螺迦葉緣根熟。正是調
伏之時。即入尼連河。以神通力。令水兩開。佛所行處。
步步塵生。迦葉遙見佛被水溺。即與弟子。乘船而來。
既至所側。見佛行處。嘆未曾有。迦葉問佛。年少沙門。
欲上船否。佛言甚善。于時世尊。即巳神力。穿船底而
入。穴穿不漏。嘆言。甚為希有。年少雖有是神力。終不
如我道真阿羅漢。爾時世尊語迦葉言。汝非阿羅漢。
汝今何故起大我慢。迦葉聞說。心懷慚愧。身毛皆竪。
唯願大佛。攝受於我。佛言。汝與弟子。熟共議商。迦葉
[009-0372c]
還巳。集諸弟子。而語之曰。我今便欲歸年少沙門。汝
等云何。弟子答言。尊者既若歸依。我等亦隨從歸依。
迦葉與諸弟子。至佛所。世尊告曰。善來比丘。鬚髮自
落。袈裟著身。即成沙門。爾時世尊。即隨所應。廣說四
諦。于時迦葉及五百弟子。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初得
初果。乃至無學果。爾時迦葉及五白弟子。以其事火
種種之具。悉皆捐棄尼連河中。師徒相與隨佛而去。


爾時迦葉二弟。一名那提迦葉。二名伽耶迦葉。各有
二百五十弟子。在下流修道。見兄所事火具悉逐流
下。心大驚愕。而自念言。我兄今者有何不意。事火之
具。今隨水流下。將非惡人之所害也。其時二弟奔競
相就。而共議曰。我兄今者若復不為惡人所害。諸物
如何從水而下。苦哉恠哉。我等宜速共至兄所。便相
共逐流而上。至兄住處。空寂無人。心大悲絕。不知其
兄及諸弟子居處。四向推尋。尋見舊人。而問之言。我
仙聖兄及諸弟子不知所在。汝見之否。舊人答言。汝
仙聖兄與諸弟子。棄事火具。皆悉往於瞿曇處。出家
學道。是時二弟聞此語巳。心大煩惱。恠未曾有。又自
念言。云何棄捨大阿羅漢道。而復更求化餘結使。即
便馳往至其兄所。到巳見兄并及眷屬。剃除鬚髮。身
披袈娑。即便跪拜而問兄言。兄弟既是大阿羅漢。聰
明智慧無與等者。名聞十方。莫不崇仰。何故今日自
捨此道。還從入學。此非少事。爾時迦葉答其弟曰。我
見世尊。成就大悲。有三奇特。一者。神通變化。二者。慧
[009-0373a]
心清徹。決定成就一切種智。三者。善知人根。隨形攝
受。以此事故。於佛法中。出家修道。我今雖復國臣人
民所見崇敬。世論捷矣。無能勝者。然非永斷生死之
法。唯有如來。所可演說。能盡生死。既值如是大聖之
尊。而不自勵。師徒高勝。即是無心。亦為無眼。二弟問
言。若如兄語。決定是成一切種智。我所得智慧。皆是
兄力。兄今既從出家。我等亦願隨順兄學。即各語其
弟子言。我今欲同大兄於佛法中出家修道。汝意云
何。諸弟子即答師言。我等所得有智見者。皆大師恩。
大師若欲於佛法中出家者。亦願隨從。於是那提迦
葉伽耶伽葉。各與二百五十弟子。至於佛所。頭面禮
足。而白佛言。世尊。唯願哀愍濟度我等。爾時世尊。即
為那提迦葉及諸弟子。現大神通。又應其心。而為說
法。語言比丘當知。世間皆為貪欲嗔恚愚癡猛火之
所燒煑。汝等往事三火。既能絕棄除此外火。今三毒
火。尚在汝等身內。宜速滅之。時諸比丘。亦聞佛此語。
於諸法中遠塵離苦。得法眼淨。又為廣說四諦法。皆
悉得阿羅漢果。


言第三從何等者。淨三藏云。度多河菩提寺東有此
河。從修道處。以為名也。


言梵云舍利弗者。此下五人。勝智妙通。詞高見廣。合
為一唱。且舍利弗怛羅者。尊者有二名。從父母而立
其名。從母中有二。一者今生。二行願。舍利弗怛羅。翻
為鶖子。舊云舍利。此翻為申子。訛略也。鶖子從母為
[009-0373b]
名也。


言舍利云鶖等者。西方不妨喚百舌鳥作鶖。此間鶖
鳥與百舌鳥別。此間鶖鳥無能言語者。只百舌鳥亦
喚作春鸎也。


言以母才辨等者。子字屬尊者。鶖字屬母。母名鶖也。
西域記說。舍利弗尊者。大婆羅門稱。其父高才博識。
深鑒精微。凡厥典籍。莫不究習。其妻感夢。具告夫曰。
吾昨夜感一夢。夢一異人。身披鎧甲。手執金剛杵。摧
破諸山。退立一山之下。夫曰。夢甚善矣。汝當生男。達
學貫世。摧諸論師。破其宗致。唯不如一人為作弟子。
忽而有娠。母忽聰明。高論劇談。言無屈滯。尊者年始
八歲。名擅四方。其性淳質。其心慈悲。成就智慧。與沒
特伽羅。少而相友。深厭浴塵。未有所歸。於是與沒特
伽羅子。於珊闍耶外道所。而修習法。乃相謂曰。斯非
究竟之理。未能窮盡苦際也。願求明道。先甞甘露。必
同其味。各領一百門徒。舍利子却歸本城。時大羅漢
馬勝比丘。執持應器。入城乞食。舍利弗見其威儀閑
雅。即而問曰。汝師是誰。曰釋種太子。厭世出家。成
等正覺。是我師也。舍利弗問。所說何法。可得聞乎。曰。
我初學受教。未達深義。舍利弗曰。願說所聞。馬勝乃
隨宜為說偈曰。諸法因緣生。是法緣及盡。我師大聖
主。是義如是說。初句苦諦。第二句顯集滅。此偈雖有
三諦。正明滅諦。問何不說道諦。答鶖子利根。促說所
證。必知有能證也。時舍利弗聞說是巳。言下便證初
[009-0373c]
果。遂與其門徒。往詣佛所。世尊遙見。指告眾曰。我十
弟子中。智慧第一。至巳頂禮。願從佛法。世尊告曰。善
來比丘。聞是語巳。戒品具足。過半夏後。聞佛為長爪
梵志說法。聞餘法而咸悟。遂證阿羅漢果。


言不但今者亦者。經云。鶖子過去身為瓦師。逢值一
佛出世。亦號釋迦。復有弟子。亦號舍利弗。遂發願云。
願我當來逢釋迦佛。作智慧弟子。亦名舍利弗也。


言復名優婆提等者。此翻為論義。從父立名。父能論
義。西國解論義者。總名優婆提舍。即合從父為名。以
父劣母勝。從勝立名也。乍讀疏文。似鶖子自解論義。
自得此名。准智論說。從父為名也。


言此云大採菽者。即是取母姓為名也。菽者。諸豆之
總名。上古付仙。居山寂處。常採菉黃而食。因此立名
姓。尊者之母。是彼種族。取母姓氏。目連鶖子。才明見
異。尊者精鑒超群。才智相等。少為親友。動止必俱。結
要遊學。相與厭俗。皆出家也。


言得大神通者。簡餘採菽。故得大名也。復歸大城。舍
利弗遇馬勝。得初果。轉為目連述而悟解。遂於舍利
弗邊。得初果巳。與其徒眾。俱到佛所。世尊遙指而告
曰。彼所來者。是我神通弟子。世尊曰。善來比丘。鬚髮
自落。袈裟著身。經七日巳。得阿羅漢果。佛於一時。在
無熱惱池。說法之次。八部四眾咸集。佛言。觀眾中空
缺。舍利子。何故不到。故令目連喚。正遇舍利子。山中
補衣之次。且須臾待我補衣竟。目連曰。若不速行。兼
[009-0374a]
山移至大會。舍利子便與衣帶置地上。語目連曰。若
舉得此帶。山亦動得。目連盡神力。舉不得。地為之振。
遙運神力却迴。早見舍利子在會中坐。目連仰而嘆
曰。今日乃知。神通不亦智慧勝智妙通了


言梵云摩訶迦多者。此第四詞高見廣對。摩訶迦多
衍姓也。那是男聲。此云剪剃種男。是婆羅門姓。以剪
剃為姓也。


言諸仙願護者。亦有疏本。為獲字。諸仙呪願云。汝成
佛道。故言諸仙願獲。因此立名也。


言尊者身是男者。二解。一簡餘卑姓。故云大。二云。佛
常讚嘆。我弟子中。說法人中。最為第一。以得佛讚嘆
故。云大也。


言古為繩扇者。西國多熱。人家門前置義扇。後有無
知人。旋旋將去。遂以繩結之。迦旃延母。夫亡之後。獨
養旃延。於一時中。母子相隨出。見人家門前。繩扇隨
風飄颺。不落於地。母問子曰。扇不落地由何。兒曰。由
繩繫之。母曰。我不改嫁。亦由於汝。故號繩扇。從喻為
名。


言真諦云思勝者。有仙人。由具聞思。勝於餘人故。尊
者是彼仙種。故名思勝。非也。


言梵云阿泥律陀者。是甘露飯王之子。淨飯王之姪
兒。世尊之堂弟。阿難之從兄。羅云之叔也。過去燃燈
佛時。為一長者子。名曰大才施。由百斛燃燈供養。常
得天眼第一。喻經云。無量劫前。阿泥律陀曾作劫賊。
[009-0374b]
夜遇風雨。遂入一佛堂中。止息之次。乃見燈欲滅。以
箭鏃挑燈。見佛光明。身毛皆竪。作是念言。他家能施。
我何盜耶。遂捨斯業。因續此明善根。九十一劫。常得
天眼。善根不滅。故名無滅也。又過去曾以一食施辟
支佛。五十劫中。天上人間。受勝福樂。後得無學果。常
得如意。無有貧窮。如來說法。阿那律多睡。處處會中
皆如此。佛對眾訶叱。咄咄何為寤。既螺蜯蛤類。一隨
百千年。轉輪無窮巳。那律聞巳。羞慚於眾。便以竹枝
挑眼。多日不睡。遂便喪明。喚耆婆醫。耆婆曰。多時不
睡。餓煞眼根。醫不得也。佛教修天眼。諸聖弟子之中。
天眼第一。路符云。見大千界事。時人號為半頭天眼。
具有名滿頭。失却肉眼。空有天眼。名半頭。如來會引
色界淨色名滿頭。那律分得名半頭。此二解正也。


言應[而/而*少/色-巴+兄]字者。不知菟字所從也。


言此房宿者。劫賓那能為二事。此比丘初出家。求見
佛故。欲向佛所。值雨。寄宿陶師家。以草為座。又有一
比丘來宿。即推草座讓之。在地而坐。後乃相問欲向
何所。答欲見佛去。後比丘即為說法。忽然得道。後比
丘即佛也。


言或云房星者。四月昏現於辰。五月昏見於巳。然二
十八宿隨上下右旋。日月五星左轉。然房星月月現。
此尊者當此星現時生。故言房星現時生也。


言梵云笈昇鉢底者。今當第五宿習。今成第六餘習
惡緣。并第七返迷。合為一唱。
[009-0374c]


言過去因摘一莖禾者。尊者昔曾作牛。向彼家場上
繫。夜後有一劫賊。場上偷糓來。牛便唱之。不教取糓。
賊向前擬取。又被牛唱。賊知是牛。問其所由。具說前
世事。摘禾之事。賊乃慙愧而去。問既似牛相。必隣近
畜生身。如何得聖。答假示相非實爾。


言牛呞比丘者。呞噍也。齝者。牛吐食也。安國云。分別
功德論說。佛恐人謗返招其過。佛令向忉利天尸利
沙國中脩習禪定。言尸利沙。即是此間合藏樹。佛涅
槃後。結集法時。大迦葉差下座。比丘名曰提多。令喚。
今僧中有大法事。應可速來。憍梵婆提問其來使曰。
佛涅槃耶。答佛入滅。又問我和上舍利弗在否。答先
以入滅。婆提聞巳。悶絕久而嘆曰。如來入涅槃。大師
和上復滅。世間空虗。不能復下。化火焚身。即入涅槃。
先化作四道水。流下閻浮提結集處。水中說偈曰。憍
梵婆提頭面禮。妙眾第一大德僧。聞佛入滅我亦滅。
如大象去象子隨。


言此云室星者。即北方星也。或云彗星。即妖星也。此
星出時生故。因以為名也。此或云巳下一節。疏文剩。
應勘諸本。有無不定也。


言智論二鬼者。論說一鬼食之。表生必有死。一鬼活
之。表死必有生。加於一時。離婆多受使遠行。獨宿空
舍。夜中有一鬼。擔一死人。在空舍中。復有一鬼逐後。
嗔罵前鬼云。此死人是我物。如何古認。前言是我物。
我自持來。後鬼又言實是我物。我自將來。所以兩鬼
[009-0375a]
各提死人。一手相諍。前鬼言曰。此舍中有人。請問即
知。後鬼便問。此死人是將來阿雖。其人怕怖。作是
念言。長短須死。既是死去。不可妄語。便依實說。咄此
死人。是他前鬼將來。後鬼聞之大怒。取此兩手兩脚。
拔相去離也。喫此人一个骽了便去。前鬼慙愧。其思
德。取別死人脚手。接續令活。其人思惟。我父母生身
被鬼食盡。今身盡是他肉。我今此身定有耶。為無耶。
若言有。盡是他身。若言無者。今身現在。如是思惟。身
心迷亂。討路行人。入一寺中。見一師僧。問曰。我身為
是有。為是無耶。諸比丘却問曰。汝是何人。答曰。我亦
不知。是人非人。具說上事。諸比丘言。此人自知無我。
易可教化。即便語言。汝身從本來。恒自無我。促以四
大和合故。名假和合。當時悟解斷諸煩惱。得羅漢果。
名假和合。攝云。問死屍無情。如何與有情。為支分。答
有二解。一云。鬼神之力。二云。實即不然。示相可爾。為
破有情執有實我故。顯假和合。示相無我故。攝自難
言。前解違唯識道理。諸異熟識。捨此身巳。令託餘身。
無再生義。如何斷巳却續。牟云。鬼神之力。此亦可通。
言離託餘身。依業力說。所言違理者。違於業力。又云。
定通之力。即不決定上宿習今成耳


言餘習尚在者。問如何羅漢有餘習。歎德中善得心
解脫。斷習氣故。今言餘習。一何相返。答習有二。一煩
惱即習。因智成故。二涅槃之智。惑氣分名習。如褁香
紙。羅漢不無。此由嗔習也。
[009-0375b]


言如罵河神者。恒河神女。前世曾與畢伽家作婢。後
生為河神。畢陵伽曾於一時中。渡恒河。河神是女人。
畢陵伽語言。咄。婢子勿使水流。我欲暫往。神女慚耻。
速往白佛言。令懺悔謝過。即合掌言。婢子莫嗔。早知
婢子諱婢子。不喚婢子作婢子。不知婢子諱。故喚婢
子作婢子。我前所有。喚婢子之過。願汝婢子布施歡
喜。婢子張眼怒觜。大眾一時笑。佛言餘習如是。非惡
心也。如聲聞起舞。獨覺臨粧。舍利弗見乾闥婆奏琴。
遂起舞。獨覺燕支注口墨筆盡眉。皆習氣也上餘習了


言持一訶梨勒者。金光明最勝王經云。訶梨勒一種。
具足有六味。能除一切病。無忌藥中王。譬喻經云。耆
婆死。天下藥草一時啼泣。各云。唯有耆婆。能知我等
功能。既無耆婆。誰能知此我等功能。錯用我等。或加
或減。令病不差。世人將謂無驗。唯有訶梨勒。呵呵大
笑。別在一面。自言我能獨治諸病。不假和合。故不啼
笑。此羅漢往昔為一醉客。於寺門首臥。僧見安在寺
中。夜間僧禮佛。有一僧。患頭痛。布施一顆訶梨勒。服
巳便差。從是巳來。九十一劫。天上人間受勝福樂。今
生婆羅門家。


言其母等者。又有經云。毗婆尸佛時。身作一奴。於僧
邊唯受不煞戒。餘四戒。我為下賤不能受。由此因緣。
經五不死。前是無病緣。後是不死緣。若是二百五十
戒。八戒一日一夜。事須全受全持。五戒受持。則令受
持。則通全也。其父遠出。後母便方煞之。經五不死。一
[009-0375c]
釜煑不死。二𨫼煿不燋。三水溺不亡。四魚吞不爛。五
刀割不傷也。


言目不視女人者。俗語云。傷弓之[厂@角*鳥]涉見曲未。曾被
虵咬。怕見斷索。曾被大虫驚。見犁則瞻怯。此尊者曾
被後母苦尅。怯見女人也。


言無憂王者。此羅漢在生少欲知足。後無憂王唯施
一金錢。塔涌不受。路云。同此等羅漢法華會上巳歸
大乘。身受變易。今何後有身骸骨之事。起塔供養。答
大論云。凡受變易者。先須別化起一分段身。入般涅
槃。以示外道諸凡夫等。若不爾者。彼外道疑云。此乃
龍鬼。非是於人。都無屍靈。故要現死。彼時有塔。亦不
相違。


言梵云摩訶俱瑟者。安國云。疏主隨古。且作此解釋。
梵云摩訶俱瑟耻羅。此云大肚持。摩訶云大。俱瑟耻
三字名肚。羅云持。三藏四圍經書。總含在腹。記而不
忘。名持。俱絺羅訛也。


言此舍利弗舅者。智論說舍利弗舅氏。然妹與兄尋
常論義。先妹懷子。妹不如兄。及懷胎後。兄多墮負。兄
作念。胎子之能。在胎尚自難當。生巳何由可敵。遂捨
家務。入山廣學。經十五年。無切剃髮。爪髮稍長。故名
長爪梵志。歸還之日。頭戴火盆。鐵葉褁腹。遊行人間。
漸次而歸。慜世間人暗。宜以火明照。學廣腹狹。所以
鐵葉褁腹。至家問妹。汝子在。妹報兄言。生經八歲。讀
盡一切經書。年十六。論義勝一切人。今以發心隨佛
[009-0376a]
出家。兄便嗔恠。我擬自教。欲使外生。聲名蓋於天下。
何等沙門敢行誘訓。乃往佛所。而求捔論。我若得勝。
還我外生。我若墮負。當相敬事。時舍利弗初受戒半
月。佛邊侍立。佛言。汝自立義。此外道憍立宗言。不受
一切法為宗。意佛若難。難皆不受。即順我宗。如來為
欲破此惡見。徵曰。汝自家受否。若受違汝自宗。若言
不。大家眼見耳聞。汝立義應非一切法收。汝若言不
受。則無所宗。前徵自語相違。後徵宗致缺減。量云。汝
見是有法。應非不受。是因云。自他許汝起故。同喻云。
如餘見。餘見自他許汝起。餘見非不受。汝見自他。許
汝起。汝見非不受。兩俱不成。即知屈負。撲下火盆揚
却鐵葉。請歸佛出家。時舍利弗初受戒後半月。佛邊
側立。因聞論義。遂證無學果。長爪梵志。是舍利弗舅
氏。鶖子是他阿妹兒也。


言梵云難陀者。此下第七割愛。第八化有談空。第九
解深行密。六人為一唱也。


言此翻為喜者。歡喜也。


言根本乃是牧牛者。譬喻經云。摩伽陀國頻婆娑羅
王請佛。三月坐夏。及五百弟子取新乳蘇酪。供養佛
及比丘僧。勅牧牛人。近城住。日日供送乳酪。三月供
養畢。王交見佛。即作念言。佛是一切智人。三藏曰。圍
陀經書。六十四種世間伎藝。不妨明解。要不知我牛。
牛事若知。我即歸依。問佛牧牛具幾法。牛群不資息。
佛言有十一種事。一者知色。由知毛知自他牛。表比
[009-0376b]
丘修行。須辨耶正內外道。經云。喻諸比丘知四眾造
色。二者知相。即是肥相瘦相。比丘修行須知善惡二
相。表修福慧。經云。喻諸比丘。應知癡相。墨業名癡相。
白業為黠相。三者知刮刷。除穢糞土。表比丘修行數
加懺悔。經云。喻諸比丘。雖起貪嗔。能制遠避。而數吐
惡見。即不覆罪。四者知瘡。瘡上事須著藥去虫𧉴。表
比丘防護六根門。不著諸境。五者知放煙。意去蚊虫。
表比丘修行勤斷惡法。經云。時時施煙。喻比丘所學
所聞所知。以廣說故。六者知所往。即識道路不損牛
也。表比丘修行知三乘。當行八正道。婬坊酒肆。諸博
戲處。不得妄入。七者知所至處。知牛安不安。表比丘
離惡支。經云。知愛牛。喻比丘見說法時。志心聽法。踊
躍愛樂。八者知度水。度水若不到岸。恐吹却牛。表比
丘修行。知四諦。度一切眾生。過生死海。至涅槃岸。九
者知飲餧分限。若水草過度。即損牛。表比丘修行。事
須少欲。經云。喻諸比丘四意止。四意止者。四念處也。
此牛計心於水草。比丘計心於四念處。又遺教經云。
飲食知量。十者知留乳。搆乳之時。事須留乳。若不留。
餓他犢子。表比丘足。經云。知搆殘遺。喻比丘施者雖
多。而自知足。不得盡受。十一者知牛牛主者。即群中
特牛。能主領諸牛不散失。眾善經云。分別牛好惡。知
可養者。喻比丘敬其長老。路云。又十一事。一不在高
山。二不居深淵。三草無硬澁。四水有三能。不冷不熱
不醎。五住處須平。六頭不加刷。七向水徐行。八一日
[009-0376c]
三飲。九一領三歇。十出入須明。即垂明也。十一主常
隨持牛。後難陀聞巳。知佛具一切知。將謂世尊不知
牛之事。世尊更好手牛。更無過者。後隨佛出家。具足
聲相。能作梵也。


言梵云孫達羅者以瞋反艶美色也。


言是佛弟子者。淨飯王子。往昔曾見佛塔。建立剎柱。
及安垂露盤。以是因緣。今生釋宮。身長一丈五尺二
寸。端正富貴。簡要云。四月九日生。短佛四指。容儀挺
特。與世殊異。若入大眾中。人未識佛者。錯喚作釋迦
牟尼佛也。


言佛到本城二日者。佛成道巳。經十二年。却向本城。
說法兩日。後方以說。法度云。本行經云。爾時世尊。教
化難陀童子。廣說出家功德。數數為說出家因緣。亦
復讚嘆出家因緣。勸令出家。難陀白佛。世尊我寧以
四事。供養如來及比丘僧。乃至盡形供養。我終不出
家。爾時世尊。於一時中。飲食訖巳。將一侍者。詣難陀
門。正見難陀共孫陀利。在高樓上。遊遊而坐。遙見世
尊將至。速起下閣。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從何遠至。
願入我堂。昇座而坐。世尊入巳。默然而坐。難陀白言。
願受我飲食供養。佛言食訖。不須備辦。難陀復言。今
有蜜漿。非時飲否。佛告難陀。我隨汝意。於是難陀執
持佛鉢。盛非時漿。奉上世尊。於時世尊。為未受取。持
與侍者。復不受取。佛從座起。欲向本處。其釋童子。亦
從重閣。持彼蜜漿。欲隨佛去。時孫陀利見釋難陀持
[009-0377a]
漿從佛。梳頭未了。便高聲喚言。聖子難陀。欲何處去
耶。爾時難陀指彼鉢言。欲送如來至彼即還。彼言。速
來莫久住彼。若久住彼。我少時就寺裏叫喚來。莫道
不道。爾時世尊。至伽藍所。喚一比丘。令搆蜜漿。難陀
辭佛。佛言莫去。汝應出家。難陀白佛。我今不欲出家。
我寧以四事供養佛及僧。佛為說出家功德。并毀諸
欲過患。然其難陀。心故不欲出家。但敬佛故。俛仰白
言。我當出家。爾時世尊言。當喚一剃髮人來。即喚眾
中一剃髮人。在難陀前。手執剃刀。欲為難陀剃鬚髮。
難陀捉奉。向剃師言。汝今何力敢剃我頭。世尊告言。
汝比丘入我法中。行於梵行。盡諸苦故。即成出家。受
具足戒。於是難陀。可喜端正。諸人樂觀。有三十二相。
是足不闕。身體金色。高下四指。不及如來。所作袈裟。
與佛衣服。等無有異。比丘遙見。皆疑是佛。欲起迎逆。
及至知非。但還本座。世尊知巳制等量。又彼難陀打
衣光澤。眼塗媚藥。莊嚴其身。脚著草履。右手執傘。左
手持鉢。佛皆制。又當憶孫陀利。念其包故。不行梵行。
欲捨戒還本宅。以是因緣。常取博瓦。或取木板。𦘕釋
女孫陀利形像。如是觀看。以過時日。比丘生嫌。比丘
白佛。佛又制戒。不許於女人身取能生欲想。又於一
時。難陀比丘。次到當直。守護寺舍。作如是念。佛入聚
落之時。我於爾時。當得還家。世尊知巳。難陀汝若欲
行閇諸房門。然後還去。語巳便即往入聚落。難陀欲
還。逐見世尊。房門不閇。作如是念。我閇此門。然後還
[009-0377b]
去。即閇佛門。見舍利弗門目連迦葉等門皆開。如是
次第閇巳復開。恐世尊不久來至。作是念巳。從尼俱
律陀樹林之內。將欲出時。世尊天眼見巳。從城隱沒。
出現於彼。難陀見佛。尋即依一尼俱陀樹。隱身而坐。
佛以神通。舉彼大樹。置於虗空。見彼難陀藏身而坐。
問言難陀。欲何處去。彼具陳情。佛為說法。復有長者。
請佛設食。爾時難陀。次當守寺。還念歸家。佛知告言。
難陀必須知時洒掃寺地。所有澡灌。悉皆水滿。告巳
赴請。難陀先掃地。從西掃東風吹。從東掃西風吹。四
向掃。旋風吹。添瓶瓶旋倒。水出咄咄作聲。難陀作念。
我今何用掃地添瓶。如來不久還歸。我今速至家內。
世尊天眼觀見難陀。巳從彼處。欲出向家。即別化身
難陀前。於難陀遙見。即隱山隈處。蹲身而坐。佛以神
力。地平如掌。見彼坐時。告言難陀。汝今在此。欲作何
事。難陀白言。我巳許孫陀利還家。為斯事故。多作妄
語。佛告難陀。汝今何須見孫陀利。其身如是。三十六
物。臰穢成身。何不厭之。爾時世尊。以此因緣。而說偈
曰。欲離稠林巳得離。從林脫巳還入林。汝富伽羅觀
此等。從縛得脫還復縛。爾時世尊。教難陁修行。清淨
梵行。滅除一切苦故。時難陀雖被教化。猶故不樂行
於清淨梵行。世尊知巳作念。然此難陀煩惱熾盛。豈
能少教破彼煩惱。我今者須作方便。令彼發心。喻如
世間。以火滅火。以毒治毒。念以執難陀手。以神力。隱
沒其身。忽然在香醉山上。爾時彼山。以風吹雨。樹相
[009-0377c]
揩。遂即出火。亘天煙焰。燒燃彼山。山多獼猴。其數五
百。被火燒毛。皆悉蹲地。摩滅其火。時有一雌瞎獼猴。
在其群內。辛撲身火。佛告難陀。汝今見否。答言巳見。
汝孫陀利。可喜端正。與此獼猴。何誰為勝。難陀向佛。
頻眉蹙面。默然不言。世尊執難陀手。從香醉山沒。至
三十三天。現於波利質多羅樹下。時帝釋入園遊戲。
五百婇女左右圍遶。佛告難陀。汝今見否。答言巳見。
佛言為當五百婇女端正。為孫陀利好。難陀白佛言。
如以瞎獼猴。比孫陀利。百千萬倍不可及也。佛言汝
意欲得共此女相娛樂否。難陀踊躍歡喜。白佛言。世
尊。如我意者。實欲得與彼五百婇女共相娛樂。佛語
難陀。汝今不可以凡身共彼娛樂。若欲得者。汝須以
歡喜心。於我法中。修行梵行。我當報汝。今者若能隨
順此法。行清淨行。命終必生此處。共婇女娛樂。世尊
復執難陀手。從彼天沒。還其本處。時難陀為求婇女。
以此因緣。盡其身力。初夜後夜。修梵行等。爾時世尊。
見難陀為諸婇女行於梵行。遂執難陀手。從尼俱陀
林而出。沒身入於地獄裏。見一銅釜下燃猛火涌沸。
無人中在受罪。難陀問獄主。為誰煎此釜。獄卒答言。
佛有姨母所生子。佛弟難陀。行於梵行。為求五百天
女。受天福盡。當生此中。受此罪報。難陀聞巳。恐怖毛
竪。發心悔過。修行梵行。為求六通八解脫等。佛告諸
比丘。於我聲聞弟子之內。調伏諸根。難陀比丘。最為
第一。到本城二日後。方得與度。不是教化經二日。據
[009-0378a]
實調伏諸根。日數不多也上明返七迷割愛


言滿是其名者。滿是尊者之名也。慈是母性也。牟云。
若作母性。其慈姓氏也。若言母性其慈。心性也。此尊
者是彼慈女所生之子。名滿慈子也。


言或滿及慈俱者。第二解也。多時無子。從天乞求。夢
一寶瓶盛滿寶物。忽然入腹。因此有孕。遂生尊者。滿
得慈母之願。名滿慈子。本是憍薩羅國聚落之中。去
迦毗羅城不遠。有一婆羅門。為淨飯王。作國師。其家
巨富。唯有一子。名曰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與悉達太
子同時誕生。性猒世間。志求解脫。如來成道巳後。求
乞出家精進。不久得羅漢。


言此云善現者。初生之時。家內有善相現。故名善現
也。


言舊云須菩提者。初生之日。家內庫藏。一切皆空。父
母怕。問相師。相師曰。唯善唯吉。云善吉。善吉之狀也。
亦曰空生。初生之時。庫藏悉空。表解空第一。故曰空
生。安國真諦三藏般若云。須菩提。是東方世界。青龍
陀佛。來此影嚮也。西域記云。如來從天宮。還瞻部州
日。時須菩提𡩷座石室。竊自思惟。今日如來降下閻
浮。眾人迎接。如我今者何要行耶。常聞佛說。知說法
空。知諸法性。即以慧眼。觀見法身。時蓮華色比丘尼。
欲初見佛。化作輪王。七寶千子。前後導從。四丘警衛。
至世尊所。如來告曰。汝非初見吾身。夫善見者。是名
初見吾法身也。
[009-0378b]


言慶喜者。智度論云。如來得道夜生。如來成道。天魔
波旬。將八千億人惱亂世尊。世尊入慈心三昧。魔軍
退散。魔王曰。既惱害瞿曇不得。便至淨飯王所。於虗
空中。作聲曰。悉達太子昨夜巳死。王聞語巳。驚落床
前。如熱沙中魚。宛轉于地。不能省覺。良久之間。菩提
樹神持曼陀羅華。報淨飯王曰。悉達太子。昨夜明星
出時。成等正覺。王聞語巳。前云巳死。今說成道。孰是
孰非。樹神報曰。前來者是魔。後來者菩提樹神。親見
世尊成道訖。故來相報。淨飯王大歡喜踊躍。報諸釋
種眷屬。國內臣民。平明大朝之時。普稱萬歲。歡喜作
樂之時。斛飯王入來。臣昨夜賤妾誕生一子。聞說此
巳。陪加歡喜。當大王慶喜時生。故名慶喜也。


言執日者。此有二解。一言執日是阿修羅王以手遮
日。當日蝕時生。故執日。二云。佛喻於日。執者障義。羅
睺在胎六年。障太子不得成道。障於佛日。故云執日。
問如何羅睺羅在胎六秊。答昔者有王。生其二子。大
者名日王。小者名月王。父王崩後。日王厭位。願求出
家。以國付弟。出家修道。遂發願言。願我此身。從今日
巳後。有主之物。不與不取。後於一時癈忘。夜行渴。悞
飲蓮華池裏水。飲巳覺悟。今日巳成賊也。詣月王所。
我得罪。願王治之。王曰。自然之水。何罪仙人。仙人不
肯。王遂令出後園。月王遂忘。經于六日後。因大赦天
下。囚徒釋罪。忽憶仙人飢餓起巳後倒。王自悔責。手
餧飯。佛告諸比丘。時仙人者。今我身是。時月王者。羅
[009-0378c]
睺羅是。為因仙人受無量苦。因其餘業。在胎六年。問
耶輸日懷羅睺羅六年者。答又於往昔。群牛在野。放
牧。其牛主妻。自將一女。往牛群。擔取乳酪。所將二器。
普皆盈滿。其器大者。遣女擔負。小者母自擎。將中路
語如曰。汝速行。此處路險。人所怖畏。如是再三。彼女
作念。遣我擎取大器。復更催促。因此嗔怒。而白母。與
我擎取最大器前行。其女於後。除除緩步。令母負重
行六俱盧舍。佛告諸比丘。彼女者耶輸陀羅是也。遣
母負重受無量苦。最後餘業。懷胎六年。又羅睺昔日塞
鼠穴。經于六日。於是太子欲得出家。淨飯大王不放。
待汝有子紹繼國位。放汝出家。太子逾城去。以手指
耶輸腹。遂有胎。六年滿足。始淨飯王曰。太子踰城去
來六年。耶輸不護於我。辱我眷屬。若是十五箇月。即
言遺腹。即集群臣。各進苦法。有一大臣奏云。當机其
髮。以杖打之。打巳即面記。復有大臣云。當截其耳。劓
去其耳鼻。有云擲置大坑。有云鋸解。有云節節分為
八段。世尊知耶輸陀羅母子在死難中。左右顧視。毗
沙門天王知佛意。摘貝多葉來。世尊作書與父。羅睺
羅實是我遺孕之子。佛歸到本城。父王請佛供養。次
摩訶波提請佛供養。次耶輸陀羅奏云。請佛及比丘
僧供養。耶輸陀羅以歡喜團一枝。置羅睺羅手中把
著。交覓汝父獻與。時羅睺羅。年始六歲。巡諸比丘。到
世尊前頭。便立頂禮。而說偈言。如是如是。沙門沙門。
薩涼薩涼。快哉快哉。爾時世尊。告父王言。莫疑。耶輸
[009-0379a]
羅睺實是我子。食訖散巳。時羅睺走。入佛衣裏。隱藏
而住。時諸比丘欲共遮入。佛言從入我衣中。羅睺隨
佛出宮門外。佛授手指及履。與令執捉。如繩繫馬。不
相捨離。至尼𤘽林。世尊問言。汝隨我出家巳否。答云
能。令舍利弗為和上。從此始有沙彌。父王在後不見
羅睺。一家喫飲覓不得。聞道世尊將去出家巳了。王
悶絕良久乃蘇。到世尊邊。種種道理論說。爾時如來
因此制。父母不聽。不得出家也上列名訖


言贊曰結名高者。經云。如是眾所者。如是者。指斥之
詞。指二十一人。故言如是。此諸羅漢。為凡聖諸眾共
所知識。皆是大阿羅漢也。經云眾所知識者。知其有
憶。識其形容。遠處愚者。亦不知有德。不識形容。遠處
智者。不識形容。知其有德。近處愚者。識其形容。不知
其有德。近處智者。兼識形容。知其有德。經云等者。有
二意。一向內等。二向外等。就內等中有二意。第一列
二十一人。向下著等字。向內只等二十一人。第二向
內等。將阿羅漢。等非阿羅漢。非阿羅漢即阿難一人。
經云。唯阿難陀獨居學地。第二解向外等。別二十一
人。等取萬二千人上消經也


言初解貴賤等者。問前論中解言。佛菩薩勝智者皆
識知。何故。疏解却狹耶。貴賤大眾。則言知不言識。佛
菩薩則言識不言知耶。答佛菩薩言識之時元來知。
言知之時元來識。二皆通也。


言無垢稱等者。引文雙證也。眾聖所識。結前知識。二
[009-0379b]
即貴賤凡聖之眾。含此兩義。即知識也。前解善也。


言舉二十一例取等者。例取餘人。餘人即二千人也。


言皆名大等者。略結大義。依德大義解大也。


言以即羅漢等者。解等義。問前來別列二十一人。阿
難巳是羅漢之數。何故更要等非無學。答經中列者。
約結集時。巳得羅漢訖。疏中言等。等取初位。未得無
學。說二不相違也。


言無名大德眾等者。經云。復有學無學二千人者。有
說。總此總是無學。所學之事。巳成辦故。故名無學。非
眾所知識。離前別列也。紀國云。此是三果四向。有學
之人學彼無學。未成辦故。名學無學。無學兩類各別。
二類之人雖殊。無名是一。故成一眾也。


言戒定慧三正為學等者。唯取無漏三法為體。其戒
中通漏無漏。唯取無漏。小乘定共戒通有漏無漏。道
共戒唯無漏。定共者。取四禪八定并滅定。分無漏定
為體。三者唯取見修無學道無漏慧。謨云。所學唯是
無漏。有漏之法不可學。此戒定慧在見修道。為有學
體。在無學道為無學體上解有學名字


言進趣圓滿等者。解無學名字。問俱解脫者。可言圓
滿。慧解脫人定學未圓。練根未滿。何言無學。答約自
位滿足。即名無學。若不爾。迴心向大。雖是俱解脫。亦
未滿也上解僧眾也


言尊重諸尼眾等者。謨云。大勝生主。如來之姨。養育
世尊。恩同於母。眷屬六千。同來法會。聽說一乘。故與
[009-0379c]
授記。名為尊重也。


言佛母有三等者。此為小母佛母有三。一大術。是生
佛者。二大勝生主。是養佛者。三非生非養者。經中多
不列也。問既非養生佛。何名為母。答父之妻。即母也。
母既有三。准知古之天子有一百二十房。十五日轉。
皇后一人獨知一夜。三夫人共知一夜。二十七世婦
共知三夜。九人知一夜。八十一御妻共知九夜。九个
人知一夜。直至九九八十一人。本行集云。去迦毗羅
城不遠。復有一城。城中有一長者。名曰善學。長者有
八个女。淨飯王兄弟四人。各取兩人。最大者摩耶夫
人。最勝者大勝生主。餘六女配三王。


言大術生佛七日等者。攝問但有歸禮諸佛。並得益
壽延年。何故親誕神儀。翻成短壽。答如來設化。事不
一途。舉動施為。非無所以。攝云。佛在知足天將下生
時。先觀四事。第一觀生中國。第二觀須是婆羅門剎
帝。第三觀眾生根熟。第四觀所生母七日命終。故大
方便經云。將下時觀摩耶夫人。又壽命報盡。十月滿
足。餘有七日。以女人德薄垢重。不銷菩薩臣子之禮。
所以命終。謨云。此解疎也。若大術不堪受臣子之禮。
即七日命終。淨飯既是所尊。何故多時不死。又本行
經總有三釋。一太子誕生。適滿七日。夫人不得諸天
威力。遂便命終。以菩薩在胎。諸天守護故。二云。以菩
薩幼年出家。母見是事。其心碎烈。即命終。三云。母見
子身洪滿端嚴。踊躍遍身。不勝其喜。即便命終。牟云。
[009-0380a]
三解恐非當。若言不得諸天威力。及守胎者。未降胎
前。諸天不護。即合早死。其次見子出家其心碎烈者。
諸部皆言二十九出家。林中剃髮。云何七日便見出
家。又言歡喜不勝因壽命盡者。若爾初生喜心偏重。
云何七日方乃薨耶。此乃經家敘。餘既說故。非斯解。
謨云。一期報盡命終。稍親也。又云。功德力故。合生上
界。為正義也。


言大術姉妹等者。亦只是親姉妹也。本是阿姨。又為
小母。故為姨母。非是號為姨母。


言大勝生主等者。本是梵王名。名大勝生主。此尼從
彼乞得。就乞為名。名為大勝生主。亦云。計梵王生得
四州人。名大生。計梵王生得諸人。名勝生。合此二種。
名大勝生主。三云。佛是大也。生得地前一切凡夫眾
生名。是大之生。名大生。若生得三乘聖弟子名。勝生
佛名大勝生。此尼養佛。名大勝生。本梵王名者。梵王
是一切眾生之父。故名大也。其能生之用。故名勝也。
能生復是所生之主。名大勝生主。此姨母從彼梵天
神邊乞得。從所乞為名。二者。佛名大也。生得一切凡
夫。一切凡夫是大之生。名大生也。又佛亦名為勝也。
生得三乘聖弟子。勝之生。名勝生。生字目一切眾生
三乘聖眾也。佛是大是勝。名大勝生。此尼養佛。名大
勝生。屬佛。主字屬姨母。若准路府解曰。疏中初解。佛
全名大勝生。屬主。此尼養佛。就所養處為名。有財也。


言雖從彼乞得等者。結前二義。約所乞立名也。亦巳
[009-0380b]
義名。約義立名也。


言度此因緣如律等者。四分律云。爾時世尊在尼俱
律國。時波闍波提。與五百舍夷女。俱詣世尊所。白言
世尊。願聽女人於佛法中出家學道。佛言且止。瞿曇
彌莫作是說。莫令女人出家學道。令我正法減五百
年。不得久住。於後一時。佛在祗洹精舍。時波闍波提
俱共剃髮。各披袈裟。於祇洹門側立。塵土坌身。涕淚
啼泣。各請出家。求受具戒。爾時阿難聞巳。具陳上事。
第一直請。請佛與度。佛言且止。壞我正法。猶如長者
家。男少女多。其家必衰。譬如良田禾稼亦就。而有灾
風。令其穀復敗。亦如好田。多種蒺䔧。良田必敗。佛告。


阿難。佛滅度後。請俗人等。各將寶器。盛美飲食。在於
路側。迎請比丘食。由尚請不得。又將好衣。布在路上。
令比丘足蹈。又舒髮拂比丘足上塵。由度女人。此事
都盡。第二阿難舉恩養請。白言世尊。摩訶波闍波提。
於世尊有大恩德。生經七日。聖母命終。姨母収養。不
報乳哺養育之恩。佛言。吾報恩巳訖。由因我故。聞佛
法僧名字。我於姨母。有大恩德。第三阿難舉因齊果
故請。白言世尊。世尊許女人出家得聖果否。答言許
得。又問過去諸佛度父母否。答言許度。阿難言。世尊
何故不許女人出家。佛言由度女人。入我法中。減我
正法五百年。所以不度。若能盡形行於八敬。亦聽出
家。具足大戒。阿難聞巳。具陳上事。是時摩訶波闍波
提等五百舍姨女。即於言下。便得受戒。歡喜踊躍。作
[009-0380c]
禮而去。後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不忍見佛入滅。先
取滅度。與五百比丘尼。以手摩佛足。遶佛三迊。稽首
而起。作十八變。放大光明。入於涅槃。佛告阿難。汝取
舍利。置吾鉢中將來。佛以手捧接頂戴。以手捧。以示
眾人。斯舍利是吾姨母舍利。由養得吾身。令一切眾
生聞法。離苦解脫。是時阿難羅睺羅。各擬請佛母舍
利供養。佛止之。父母養子。愧有所益。長育哺我。自供
養報恩。父王身終之日。如來親自擔棺。姨母今時涅
槃。不許餘人備供。過去未來三世佛母。皆先滅度。皆
自供養。欲令一切眾生孝順父母也。


言四內眷諸尼者。謨云。耶輸陀羅。執日之母。有開中
饋。作配高人。如來既以道成。彼亦捨家聞法。既名內
眷。亦到靈山。故烈經首。是佛室家諸尼之眷屬。


言形容美麗等者。有二因緣。故有聲譽。一形容美麗。
二生育羅睺。


言相傳釋云者。通妨難也。緣諸聖教說。耶輸是乾闥
婆女。必是玉女。三節疏文。證不是玉女。一與佛為妻
非玉女。此一節疏文也。


言若稱玉女等者。二有子故非玉女。玉女無子。


言又佛出家後者。三父母迎歸。西國法。女事他家。三
年內無子。本家父母不迎。今持[丮-舉-與+言]父母將還。故非玉
女也。


言未曾有經等者。會諸教。諸經說羅睺羅是瞿姨之
子。約長母說。瞿姨却是玉女。佛有三夫人。以瞿姨是
[009-0381a]
長夫人也。


言彼經從是等者。問若准經。羅睺羅即是耶輸所生。
何故未曾有經乃是瞿姨所生。答瞿夷是玉女。元不
生子。就生子中。耶輸為長。若據年高。瞿夷為長。據實
只是耶輸生子。彼經中言瞿夷生者。但長母為名也。


言有經云佛有三子者。問涅槃經云。善星。是菩薩在
家之子。既爾如何當日太子。初擬出家。父母王不放。
待汝有子任去。後指耶輸腹。方有羅睺。不說有善星
耶。答以彼善星鹿母所生。不堪紹國位。當日不言有
子。問涅槃經說。善星是長子。如何法華經說羅睺為
長子。答涅槃經鹿生故善星長。法華經言長。約長夫
人所生。承嫡紹位。言長也。問亦有說。耶輸是長夫人。
不說瞿夷如何。答一瞿夷死後。筞為長夫人。二約母
因子貴。子堪紹位。母得長名也。


言有緣皆至等者。結亦與眷屬俱。問何不自來。答有
緣皆至。所以眷屬俱來也。


○自下釋玄贊第二卷。


言聖德難思眾者。八萬菩薩第三劫人。得陀羅尼。證
阿惟越。權居穢土示跡同聞。聖德難思。經標一眾。亦
云神功廣大眾。問聲聞眾後。更列菩薩眾。有何意。答
二義。一者。欲證阿難。阿難若共少乘。聞大乘法。聲聞
之人德量狹劣。未足可信。今共大菩薩八萬人。以聞
大法。故經可信。二者。為顯佛德。縱有聲聞。不顯佛德
尊貴。佛為大人。以輔翼大故。其德乃尊。唯有少人。圍
[009-0381b]
繞佛者。其德即輕。故標大人。以揚佛德。故列菩薩。如
說王來。必兼臣從也。問婆娑六義。應教化眾。眾十五
義中。應將大眾教化。大小二利。行相何殊。答二乘自
利心中。行利他行。如世求名之人行於布施。故菩薩
之人。利他心中。行自利行。如教曲人先習其曲利益
他故。問智度論云。菩薩之人。在家不越優婆塞優婆
夷。若出家不越比丘比丘尼。但舉四眾即得。何要更
列菩薩。答則不定。是菩薩必是四眾。是四眾不必是
菩薩。只如定性聲聞。無種姓人。不曾發大乘心者。是
四眾不是菩薩也。


言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者。唐言好略。略云菩薩。摩訶
薩下去提。薩下去埵。故言菩薩。亦云有情。菩薩之名
通三乘有。求聲聞菩薩。求緣覺菩薩。總名菩薩。今簡
去三乘。故加摩訶薩也。


言菩薩修行略等者。別解菩薩二字。都有四解。第一
第三是無性論。第二是佛地論。最後一解是疏主解
也。永泰云。佛所說法有其四種。所謂教理行果。三乘
立名。亦依此四。聲聞依教以立名。聞佛教聲。而得其
果。緣覺依理以立。名觀十二因緣之理。菩薩依行以
立其稱。能修自利利他行。如來依果以立其號。今顯
菩薩依於行立。故言菩薩修行略有二種。


言大智為首者。問何此問釋名說修行耶。答菩薩名
字依二利行立也。菩薩所修雖有萬行。總而言之。無
過二種。一者。自利大智為首。首字簡餘自利。雖多無
[009-0381c]
量法。總是自利。今唯取大智。向自利之中為首也。十
地菩薩所修。謂得二種菩提涅槃。名為大智。果雖未
圓。以法空智。漸除法執。及斷所知障。證法空理。故名
大智。大智之用。親冥證理。自受法樂。故名自利。多取
根本。方為大智。後得緣俗。自利少故。


言二利他大悲為先等者。先字亦簡餘他法也。四攝
等行。雖是利他。救生之要。大悲為先。有大悲故。不住
涅槃。同於塵類。救二生死。有大智故。不住生死。冥合
真理常法樂。不著真俗。不離真俗。勤修二利以求菩
提。問如何智是自利。答菩薩根本智唯自利。唯證真
如故。更不外緣諸法。無利他義。菩薩後得智。通自利
利他。其緣理後得智唯自利。緣事後得智中。緣自五
根五力緣自利六度求菩提心等。亦是自利。若後得
智修四攝法。及為他說教化等。名為利他。若修十度。
多是自利等。小分利他。若初地菩薩說百法明門。二
地千法等。教化眾生。故名為利他。今唯取根本智及
後得智自利修行。求菩提心。名為自利。大智為首。亦
智門也。二利他大悲為先者。飢饉劫中。化為魚米等。
濟益眾生。疾病劫中。化身為藥樹。救眾生病。於險道
中。能化橋梁等。及以說百千法門。利益眾生。皆名大
悲。唯取後得智一分。利益眾生者。名大悲門也。


言菩提覺等者。唐三藏所譯也。古譯云。菩提名道。薩
埵是眾生。大道心眾生。故名菩薩。訛而謬也。菩提覺
義。則是佛果菩提。不是菩薩身中大智也。菩薩假者
[009-0382a]
身中大智為能求。此佛果菩提。是所求也。薩埵者。有
情義。悲所度眾生也。菩薩假者身中大悲為能度。有
情為所度。即以所求所度。故名菩薩。以從所求為名。
名菩提。所度為名。名薩埵故。將能求能度身。就所求
所度得名。名菩薩故。所求所度即是所緣境。能求能
度。即是能緣。問覺之與智。有何差別。答前因後果也。
意言是前智門之中。所求之果。非悲門之中所度之
眾生。又云。前前為因智。後後為果智。地地品品不同。
故言智所求果也。


言依弘誓語者。攝論文也。即依弘誓語。立菩薩名。即
四弘誓中。無邊眾生誓願度。無上佛果誓願成。即簡
凡夫及定性聲聞。雖緣二境。不作佛弘誓。不肯發願
求菩提度有情。不名菩薩。今依弘誓者。即四弘誓願
也。眾生無邊誓願度。配利他。大悲為先。餘三願配前
自利。大智為首。又云。四弘誓願。三願名菩。初一願名
薩。故名菩薩。無上佛道誓願成名菩。眾生無邊誓願
度名薩。故言依弘誓語也。


言以二為境等者。佛地論文。菩提是菩薩大智家所
求境。有情是菩薩大悲家所度境。今不依能發願。唯
依所發願。今不依能緣悲智。唯依所緣二境。菩提有
情如是二法。故名菩薩。是有財釋。菩提薩。埵是菩薩
悲智家所度之財物。攝所求所度。菩提有情就菩薩
身立名。名菩薩。會依他名。名有財也。


言覺是所求等者。第二解也。與前解同也。將薩埵屬
[009-0382b]
能行菩薩行人身上著。只喚此作薩埵。薩埵有情義。


言求三菩提者。問一切眾生个个。總名有情。未審此
是何有情。答求三菩提之有情。三菩提者。或是聲聞
菩提。緣覺菩提。佛果菩提。路云。或是三佛菩提。唯大
乘也。即是法報化身菩提。或是正覺等覺。又正覺菩
提。若准佛地論。求三乘菩提。總名菩薩。唯不名摩訶
薩。問法身非智。如何言三身三菩提。答唯識論云。五
法攝三身。有二師說。初二清淨法界大圓鏡智攝自
性身。經說真如。是法身故。論云。轉去阿賴耶識。得自
性身大圓鏡智品。轉去藏識。而證得故。中二轉品攝
受用身。後一品攝變化身。二云。有義。初一攝自性身。
四智品中真實功德。鏡智所起。常遍色身。此即自受
用。具攝四智。平等智品所現佛身。攝他受用。成事智
品所現隨類種種身相攝變化身。今言三身之菩提
者。依第二師。唯取自他受用及變化身。不取自性。故
無斯過第二正說


言或菩提是所求等者。無性論文。問此與前何別。答
前解約身。此解約心。勇猛即是心也。前是身業。此是
意業。意即是心。謂勇猛在意故。又前約人。後約法。人
法不同。身心有異。薩埵通善惡。但有情邊。皆名薩埵。
今此所求菩提之薩埵。非是行十惡之法薩。埵薩埵
也是通名。菩提是別號。今言菩提。以別簡總。又云。菩
提是所求。精進是能求法。


言勇猛義等者。無性論文。改薩埵作勇猛。能求之人
[009-0382c]
心中。有勇猛勝過之作用。名薩埵。如世人欲上陣戰。
心中必須勇猛不怖。世間之事。有其勇猛。方得成辦。
今菩薩勇猛在身。菩薩必得將果中所求菩提。望用
中能求有情勇猛之心。因果合說。名為勇猛薩埵。西
方大家喚薩埵作勇猛義。凡一切事得勝。便名勇猛。
戰勝相打勝等。總名勇猛。問一切事中皆勇猛。未審
此勇猛。是何勇猛。答是求菩提之勇猛。簡餘無利益
之勇猛。以別簡通。言不憚處時等。問如何是勇猛之
作用處。答疏言不憚時等。憚徒但反不辭憚也。不忌憚
也。不憚處者。淨穢二土五趣等處。不憚時。三無數劫
寒熱等時。憚難也。如四類聲聞願他方國土持經。此
娑婆國中人多弊惡等。憚處也。三生六十劫等。取小
乘果。是憚時也。如菩薩能於三界五趣。種種變化現
身。如地藏菩薩常處地獄救眾生。名不憚處。經云。我
觀一切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
薩捨身命處。名不憚處。凡夫無智常沉生死。二乘無
悲滯住涅槃。


言有志有能者。無性攝論云。於佛果菩提有志。於度
眾生上有能。今解於三無數劫時。向上只有志。能於
十方界淨穢兩土。向上亦有志有能。志謂決志。能謂
堪能。志決堪能求大菩提。又云。志者。一者數之始。十
者數之終。有始有終。故名士。士人之心。故名為志也。


言二皆依主者。永問此二依主何別。答約人約法有
別。第一依主。求三菩提之有情。有情是自身。身則眾
[009-0383a]
同分中收。此約人。第二依主。薩埵是勇猛之義。則是
著善十一中精進。此約法皆從所求以得名。並是依
主也。


言又菩提即般若等者。第四疏解。菩提唯依因中立
唯依能行。菩提行人身上立也。改菩提作般若。改薩
埵作方便也。只此行菩提行人自身中。有後得智。名
菩提。只此菩提亦名般若。菩提與般若。二俱是自利
之智體。只此體上。有教化眾生三業。利他作用。名方
便只此方便。亦名薩埵。問如何喚菩薩身中後得智
作般若。答般若是十波羅蜜中第六般若波羅蜜。體
即是菩提智也。問如何喚後得智上方便作薩埵。答
方便不是薩埵。由能教化薩埵。亦得薩埵之名也。般
若是十波羅蜜中第六般若波羅蜜也。薩埵謂方便。
即是十波羅蜜中第七方便波羅蜜也。若約後得智
體名菩提。便名為菩。若約後得智上作用。便名為薩。
故名菩提也。如是二法。即是菩提薩埵體用合說。名
為菩提。體即名菩。用即名薩。意言菩之與薩。唯是其
菩薩身中智。智有能利能樂義。智即名菩提。不約所
度有情名薩。如是二法。能利能樂一切有情。故名菩
提。意言菩薩身中有此體用二法。即能利樂一切有
情。所以凡夫智體皆無。二乘之人有體無用。菩薩之
人具有二利體用。能利能樂不同。有其五義。一未來
得益名利。現在得益名樂。二攝善名利。離惡名樂。三
出苦名利。與樂名樂。四與出世善名利。與世間善名
[009-0383b]
樂。五與小乘果名利。與大乘名樂。


言菩提亦薩埵者。路云。將般若就方便。將體就用論。
菩提亦薩埵。若將方便就般若。將用就體論。薩埵亦
菩提。此但是兩法相對。何成持業。此解菩薩身不著。
相國云。菩薩身中具此二法。由有般若故亦菩提。方
便故亦薩埵。菩薩五蘊假者身上有二法。謂般若方
便。將般若就菩薩身來。名菩提。將方便就菩薩身來。
名薩埵。菩薩身是體。能持二用。名持業。猶如一人。亦
文亦武。名二用此說正。非是以用從體亦菩提。以體從
用亦薩埵。化度云。謂菩提即般若。般若即是智體。方
便即是業用。體能持用。是持業。即此二法不離菩薩
自身。故是持業也。


言或及初解者。指四解中最初第一解也。彼處解約
所求所度。有以解菩提自名。名有財釋。安國云。今此
解持者。唯取能求能度。菩薩心上有大悲用。有大智
用。有智故能求菩提。有大悲故能下度有情。一个假
者身中。持此二用。攝就菩薩身來。名亦菩提亦薩埵。
故名持業也。若引菩提薩埵義解正相當。若引大悲
大智。與菩提薩埵。義疎遠。不成持業。安國解猶未親
的。今取依弘誓語。得名菩薩也。將行菩薩行人。發心
求菩提之言語。就菩薩身來亦菩提。將度有情言語。
就菩薩身來亦薩埵。亦菩提亦薩埵。故名持業。


言今此菩薩等者。問此菩薩有何功能。在於何地。對
何人說。得名為摩訶薩名。答疏言今此菩薩等。
[009-0383c]


言為簡前小等者。唯佛地論此有二義。一簡七地巳
前及地前。二簡二乘位。下有三過。名大。一過七地巳
前。七地巳前未得名大。經云是名小樹。亦云地前名
小。順下文故。前解為勝。七地即居八地前故。二過地
前故名大。三過二乘故名大。皆是八地巳上。經云。若
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求一切智佛
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智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
量眾生。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摩訶
薩。此所求果。問此等菩薩現居上位。何不單名摩訶
薩。而更言菩薩耶。答初言菩薩。即七地巳前及二乘
位。後言摩訶薩。八地巳上。所以大小雙標也。


言無著般若論等者。解大字。七種大性。故名大。一法
大性。二心大性。三信解大性。四淨心大性。五資糧大
性。六果報大性。七時大性。如一乘章具引二論一一
對列也上標類舉


言歎德者。佛地論云。云何讚說菩薩功德。答有二義。
一為除聲聞懈慢心故。所以歎菩薩德。聲聞形同諸
佛。剃髮披袈裟。時人道菩薩俗人之形。合禮拜聲聞。
所以歎菩薩德。更勝聲聞。除此慢心也。二者。令一切
眾生。於佛生淨信心故。菩薩尚有如是道行功德。如
此不可思議。尚自依佛。豈況如來功德。言之不及。謨
云。弘道由人。昇人在位高聽受。表經之可信。德高圍
繞。表佛之可尊。論以兩內。經標五唱歎德。


言支者分義等者。釋名配論。支者分義也。支者類也。
[009-0384a]
十三句中。初一句是上支問。餘十二句是下支內。問
何故初一句是上支。答初一句是佛果位中功德。五
法為體。勝上名上也。支者分義。上分功德也。問何故
餘十二句名下。答在因中故。是果之下。支者分義。下
分功德名下支內。初一句是上支分。亦得名總相門。
餘十二句下支分。亦名別相門。問何名總別。答上支
分。佛果功德。五法為體。更無別法名總。餘十二句別
有體。體性眾多。著別之法名別。物一句是他十二句
相共成就得。成就名總。餘十二句是能成就。故名別
也。因果位別。故分上下。


言故論云應知等者。引證也。問疏主何知總相是上
支分收。別相是下支分攝。答故論云等。


言此總相也者。經云。皆於阿耨多羅等者。皆者盡也。
此八萬菩薩盡依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法上
不退亦不轉。總依皆於並通。由初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不退轉一句。便生起得下十二句經文。總是
不退轉。十種不退轉。亦是初於一句分出也。若於初
一句無上菩提。向上有退轉。餘向下諸句盡不成也。
此約名。只是一个不退轉。若約義。便有十个不退轉。
此菩薩皆得陀羅尼。論云。住聞法不退轉。由於所聞
之法成就得不退轉。所以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向上不退轉。經云。樂說辨才。成就得樂說不退轉。所
以能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向上不退。亦不退轉。
乃至第十亦爾也。問何故羅漢歎德有上上起門。菩
[009-0384b]
薩無耶。答二說。一羅漢在果。功德決定故。立上上起
門。菩薩在因。功德不定。故不立也。二者。影略說。菩薩
有上支下支門。影取羅漢。有上上起門。影取菩薩。歎
德亦有也。


言無上正等覺等者。論云。應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不退轉者。是總相門。餘是別相門。今是總相。問何
名為總相。答一切經中。說佛果功德。無不攝盡。德之
主故。名為總。論文既言總相。依梵語也。疏主便依唐
言解總。前文既是梵語。譯就唐言。具足應言無上覺
正覺等覺又正覺。疏主言無上正覺。亦略也。翻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報身。此云正覺等覺。正覺體即
佛果。清淨法界四智心品。此於無上菩提。體本來菩
提。只合是智餘心心所相應而起。故言四智心品總
名菩提。問由何而知。但有五法。答佛地經言。爾時世
尊告妙生菩薩。當知有五種法。攝大覺地。何等為五
法。答所謂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
成所作智。此解經中阿耨菩提也。假者證得真理及
智。名無上正覺也。清淨法界涅槃真理。四智菩提心
品者。品是品類。初地菩薩。轉有漏第六識。得無漏第
六。與妙觀察智相應。轉第七有漏。得無漏第七。與平
等性智相應。佛果轉眼等五有漏。得無漏五識。轉第
八得無漏第八。智起時同時有助伴二十一法。同時
起。并取心王。是彼品類。名之為品。謨問佛果五法。為
唯無漏。亦有漏耶。答唯識偈云。此即無漏界。不思議
[009-0384c]
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問集論云。前十五界
是有漏。如何如來豈無五根五識五外界耶。答三解。
初云。如來功德甚深微妙。非有非無。離諸戲論。非界
處等法門所攝。故與彼說。理不相違。二法。如來五根
五境。妙定生故。法界色攝。如來五識界。經說佛心恒
在定故。言說五識性散亂故。三云。如來功德身上。隨
應攝在薀處界中。彼三皆通有漏無漏。集論等說。十
五界等。唯有漏者。彼依二乘麤淺境說。非說一切。問
何名無上覺。答不由於理。名無上覺。由智滿故。名無
上覺。且如凡夫耶。更不說之。二乘偏覺。唯是生空。菩
薩雖二空智。能覺亦未滿。此能證智若流至佛果位
中。智為能覺。理為所覺。以此智圓故。覺證於理。由智
圓故。所以約智名無上覺。


言無著者。無著菩薩造論釋金剛經也。


言阿耨多羅者。四个字法身也。三藐三菩提者。報身
也。顯示菩提者。解上報身也。及菩提道者。即是四智
心品。今時經論道者。因義。古時經論道者。即是菩提
佛果。總名道果也。亦云。道者所遊履義。亦通無礙。名
之為道。真如大道通洞無礙。唯四智菩薩之所遊履。
故名為道。然諸聖教。即說真如。為菩提者。約有三義。
一者。菩提之境故。二者。智能斷惑。證真如理故。三者。
真如之理。諸法之性。具此三義。無著依此真理體性。
稱為菩提。故經云。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
少法可得。彼論云。顯示法身菩薩。即是此經中阿耨
[009-0385a]
多羅等義也略解也


言阿耨多羅此顯菩提者。此是真如無為也。


言自相解脫者。說真如向上義也。自相者。真如體相
也。凝然不變。即凝然常。名自相也。解脫相者。體離障
縛。名解脫相。


言三藐三菩提顯示者。解報身也。即是有菩提之假
者。只此假者。佛身喚作人。一切諸佛皆有此四智菩
提。名平等相。佛佛共有。名平等相。然平等有四。一者
壽平等。報身盡未來際。利樂無有窮盡。二者證理平
等。十方諸佛皆同證二空理故。三斷障平等。皆同斷
二障故。四者身平等。十方諸佛皆一一身廓周法界。
無有障礙故。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顯示三世諸佛功德均平。名人平等
相也。以菩提法等者。餘定性二乘及無性人身中。亦
有真如理。無三覺菩提。不名佛故。佛身中有此真如
理。兼有三覺菩提。得知是佛。意顯於菩提法得此平
等。即知是佛。故以能證平等之智。為菩提法也。


言大智論等者。問有為法可得名智。無為法何故亦
言智。答大智論等說等。真如是智之依處。智所緣境。
亦名為智。若約真如理。不合名等。是斷障處。顯等亦
名菩提。


言菩薩地說者。智名菩提。真理名斷。因斷障得。立以
斷名。引此二文。證理智二。皆名菩提義。則云。智為能
觀之智。即觀照般若。處是所觀之理。即實相般若。
[009-0385b]


言一無上覺總也者。正解義也。非束下三。立初為總。
但不別簡。故立總名。更無上過。名無上覺。路云。對下
三覺名總。三覺是別也。由能證智具所證理。得名無
上覺。若能證智不具三覺。所證理亦不名無上覺也。
由能證智具圓覺。所證理名無上覺。由能證智具等
覺。所證理名無上覺。由能證智離外道邪覺。所證理
名無上覺。謨云。唯是無為。未有所簡。故言其總。下疏
結云。真理所覺名無上覺。下之三覺是有為相形立
之。方名為別。安國云。只無上覺。設不對下。三覺當體。
亦名總。體是無為。向下不可分別。故名總也。


言即顯清淨法界者。解無上覺義。意取菩提。性名菩
提也。


言二正覺者。邪正之正。簡外道邪覺。


言三等覺者。均等之義。簡二乘人唯了生空偏覺。瓔
珞經云。金剛三昧名為等覺。此中等覺不同於先。先
約菩薩。此據如來。諸佛如來共有生法二空種智。故
俱有四智。斷障證真。故名等覺。偏空之覺。不名為等。


言四又正覺者。圓正名正。如鏡面正。先圓滿故。簡因
位菩薩離具二覺。覺亦不圓。不名正覺。


言此顯菩提道者。賀云。此四智心品。能遊履故。名道。
即能證智也。


言下一覺字等者。唐言四字向下。皆安覺言。即是無
上覺等覺正覺。


言由具下三一切等者。真如理若未被下三覺證著。
[009-0385c]
由有所喻。未得無上之名。由成就得三覺證著真如。
真如得無上覺。名非喻所喻非思議所思議。說亦不
得。喻亦不得。路云。此無上覺體。唯真如理。二二乘分
同得之。未彰殊勝。由具下三覺唯佛獨有。尚無齊等
者。何有能過。故唯識云。超過古臥反尋伺言語道理。非
諸世間喻所喻故。論家只作超過。抄中涅槃經二十
九。作超過喻也。彼經云。喻有八種。彼說如來初以油
喻煩惱。燈喻眾生。一切眾生由煩惱油故。不入涅槃。
若得斷者。則入涅槃。師子吼菩薩言。世尊。燈之與油。
二性各別。眾生煩惱。則不如是。煩惱即是眾生。云何
如來喻之於燈。佛言。善男子。喻有八種。一者順喻。次
第喻故。從小至大。從因至果。展轉而增。法喻皆爾。
名為順喻。即次第故。二逆喻。逆次第故。至極處巳。却
尋所依。尋至初首。法喻皆爾。名為逆喻次第也。三現
喻。以現法比喻故。四非喻。如四山等喻。五先喻。六後
喻。七先後喻。八遍喻。且初順喻者。經云。天降大雨。溝
瀆皆滿。溝瀆滿故小坑滿。小坑滿故大坑滿。大坑滿
故小河滿。小河滿故大河海。大河滿故大海滿。如來
法雨亦復如是。眾生戒故滿不悔心滿。不悔心滿故
歡喜滿。歡喜滿遠離滿。滿安隱滿。滿三昧滿。滿正智
滿。滿正見滿。滿猒離滿。滿呵責滿。滿乃至解脫滿。滿
故涅槃滿。二逆喻者。大海有本所謂大河。乃至溝瀆
有本所謂大雨。法中涅槃有本所謂解脫。乃至持戒
有本所謂法雨。三者。現喻者。如經云。眾生心性。猶如
[009-0386a]
猿猴。猿猴之性。捨一取一。眾生心性亦復如是。取著
色爾。無暫時住。眾生及猿猴現皆不住。將現比現。名
為現喻。四者非喻。如佛先言。四山從四方來。欲害人
民。四山即是眾生生老病死。常來切人。云何大王
不修於施戒等。實非是山。而名為山。故名非喻。五先
喻者。譬如有人。貪著妙華。採取之時。為水所溺。眾生
生亦爾。貪著色欲。為生老病死之所漂溺。初喻貪欲
能為後患。為先喻。六後喻者。即是先法後喻。法句經
云。莫輕小罪以為無殃。如水滴雖微漸盈大器。依取
後時盈大為喻。七先後喻者。譬如芭蕉結果則死。如
騾懷姙命不久全。愚人受利亦復如是。謂以生死兩
時為比。名先後喻。八者遍喻。遍以此法。以比彼物。名
遍喻。經云。如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等。其根入地
除深五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葉熟則
黃。諸天見巳。心生歡喜。合云。葉色黃者。喻我弟子念
欲出家。其葉落者。喻我弟子剃除鬚髮。其色衰者。喻
我弟子白四羯磨受具足戒。初胞喻弟子發菩提心。
[口*隹/乃]者喻於十住菩薩得見佛性。開敷者喻於菩薩得
阿耨菩提。香者喻於十方無量眾生受持禁戒。華者
喻於如來名聞無礙周遍十方。夏三月喻三三昧。三
十三天受樂者。喻於諸佛在大涅槃常樂我淨。是名
遍喻。一切莫過是一句。超遍等喻為一句。舉第八遍
字。等於前七。即舉後攝初也。今此無上菩提超前八
喻。不同餘法八喻所及。意云有為有相可喻。無為無
[009-0386b]
相。故不可喻。故言無上。所以真理名無上覺。辨云。眾
取超遍等喻為正。


言真理所覺者。金云。問真理如何名覺。答然真理名
覺。總有三義。一真如理。是覺之果。從因為名。名覺。二
覺之性故名覺。三云。覺之境故名覺。今此約境名覺。
故智論云。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華嚴云。自性清
淨心。亦名無師智。此意顯所覺。同合智論華嚴。


言然諸經論者。接大般若三百八十七云。此本性空。
即是諸佛所證無上菩提。又二百三十云。謂無上正
等菩提。佛言諸法真如。謂無上正等菩提。菩提之性
亦名菩提。


言體以根本故者。問准大般若及智論。唯取真如理。
名無上菩提。何故此經通理智。答疏言體以根本故。
真如即是一切法之根本。法實性故。


言今此雙取等者。生起也。安國云。即無上覺是理。下
三覺名智。故名雙取。不同諸教。四个覺字。總名真如
也。雙取佛果理智俱名無上菩提者。即同下開佛知
見。雙開菩提涅槃二種無上也。問無為對有為勝。故
稱無上。有為劣無為。如何亦無上。答有為對無為。是
劣非無上。無為有為自類論。亦得稱無上。


言於此二果等者。即是菩提涅槃。理果智果。即二轉
依果。唯識頌云。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麤重
故。便證得轉依。菩薩摩訶薩。於二果向上。求不退轉。
問如何菩薩中更解不退。答緣疏中有此雙取佛果
[009-0386c]
理智。俱名無上菩提。所以生起向下解不退轉等義。
緣疏道於此二果俱不退轉。承次便言。云何不退轉
等。所以謨科為生起也上總解也


言由具下十因等者。問此菩薩有何功德。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法上不退轉。答由具十因。方於無上
菩提法上不退轉。十種不退轉。即因中巳得不退轉
故也。於果能不退轉者。此望佛果位。未得法上不退
轉也。將因望果。成二不退。巳得未得。今意正取未得
不退也。十因具足。方於無上菩提法上。方能不退轉。
十因是別相門下支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總
相門上支分下解別相門也


言決定當證等者。問何名不退。答謨云。決定當證名
不退。念念進修名不轉。行上不修名退。退者失。煩惱
所動名轉。轉者動也。相國云。上句配不轉。下句配不
退。倒配非也。


言八地巳上等者。八地巳上菩薩。法駃流中任運轉
故。剎那剎那轉增進故。此於未得法上不退也。


言於大菩提者。菩提有五。一發心菩提。在十信初。二
伏心。在十信等。三明心。在初地巳上。四出倒。在八地
巳上。五無上菩提。在佛位。所以以無煩惱故。前四菩
提。展轉皆是有上。後之菩提更無有過。稱為無上解不
退了


言亦復不為一切等者。解不轉也。唯識云。八不動地。
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五地巳前。
[009-0387a]
有相觀多。無相觀少。第六地中。無相觀多。有相觀少。
由此八地巳前菩薩。被有相所動。第七地中純無相
脩。猶被功用所動。長時無相。事須加功用行。方始能
為也。由此八地不被有相及無相功用所動。名不轉
也。問何故八地不退轉地。答相用煩惱不能動故。意
不名為動。此約遠勢說。只如初地巳去八地巳上菩
薩。不被煩惱動故。簡地前菩薩。不被有相動故。簡六
地巳前。不被功用動故。簡第七地。彼之中長時無相。
作無相觀時。一剎那間。即空方便智。發起有中殊勝
行。本後同起。真俗雙觀。雖爾事須加功用行。便被功
用所動。八地巳去任運作無相觀。第六識純無漏。在
定門無欲界心。


言名不退轉者。一句合結不退轉也。


言由此八地名等者。別結不轉也。


言不退有四者。問但明不退。即得何用。引他四種及
二種不退耶。答緣疏主此問。正要引不退。聖教之中。
有說四種處。有說二種處。疏主都會將來。四種之中。
取行不退。二種之中。取未得不退。


言一信不退等者。此位菩薩信成就故。簡要云。自後
不退生邪見。不造無間業。不墮無間獄故。經偈云。若
有成就世間。增上品正見。雖經歷千生。終不墮惡道。
問何故四大聲聞修行過十信者。第六心至第六住
前。如何言周流諸國五十餘年。即是入五道生死。入
無間獄。造無間業。答聖教言不入者。不入第八無間
[009-0387b]
獄。不妨入餘前七地獄。又說不造無間業者。不造撥
無邪見業。不妨有煞父害母無間業。若爾鶖子修行。
至第六住前。如何言我本著邪見。答兩說。一云。但是
鶖子大性遠生。近就會遇釋迦佛得授記。佛未出中
間。且在外道法中。求覺出離。非真邪見。若是實者。如
何佛亦出世。遇著馬勝。便得初果。若實不妨。更經三
生五生。始得聖果。二者。修行有三品。聖教說不退者。
約上品心也。若中下品心。不妨退也。


言二位不退者。安國云。十住第七心。方是不退。第六
心由居退位。所以舍利弗第七住前。遂退大心。至本
凡夫位。修行小行。今遇釋迦。便得初果。瓔珞經云。諸。


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
從初住至第六住中。若修正觀現前。諸佛菩薩善知
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住前。名為退
分。如淨目天子法財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惡
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法中。問此位不退於何位中。
答自後不退入二乘故。未至第七住前。修大乘之行。
緣初修故。大性未得堅固。怖大行難修。數數起二乘
心故。欲求二乘果。故名二乘作意障等。還聞佛教說
法。令入第七住中。得位不退。自後永不起二乘心。永
不退入二乘。故名不退也。


言三證不退者。初地所證得遍行真如。所斷煩惱。所
獲聖性。所悟百法明門不退失。名不退菩薩。二地巳
去法仍未得。故名為退。今取初地。章敬引唯識。難陀
[009-0387c]
云。有義初地以上菩薩。巳證二空所顯理故。巳得二
種殊勝智故。巳斷分別二重障故。能一行中起諸行
故。雖為利益。起諸煩惱。而彼不作煩惱過失。故此亦
名不退菩薩。


言所證得法者。謨云。即是遍行真如。根本智證賴耶
識性。後得智了賴耶識相。如是之法。一得巳後。更不
退失。問不退何法。答所證得不退失故。謂菩薩在地
前時。於大菩提。數數生退。不肯修。雖作生法二空觀。
伏所取能取空。數數煩惱起。障二空觀。不現前故。名
為退轉。今聞佛教化。令入見道。雙斷二障。及證真理。
所證得無漏智品。及所證理。永不退失。名證不退。


言四行不退者。八地巳上。方名不退也。


言無為法皆能者。問無為法如何說修。答有為修生。
無為修顯。又云。有為是本後二智。無為是理。理者只
言證。不得言修。今總言皆能修者。文勢隱便。亦可修
前說勝


言故不退者非即等者。疏主料簡。不退與不轉別。恐
人疑不退即不轉兩義各別也。地前菩薩有煩惱故。
退者失也。七地巳前菩薩雖無煩惱。但名不退。未得
名不轉。猶被相用所動。動者轉也。即有是不退。不妨
被轉。如今八地巳上菩薩。一則不轉。念念取佛果菩
提修行。更無間斷。名不退。於中不被相用煩惱所動。
故名不轉。如人遠行不息。名不退。中路更不被賊劫
狼咬等事。名不轉。若不轉則望佛果菩提。若不轉約
[009-0388a]
外緣說。二法各別。故名非即不轉上四不退了


言又不退有二者。是標也。


言一巳得不退者。初地即得遍行真如。斷異生障。名
巳得法。決定不退。若八地兼望初地。亦名巳得。若三
地巳上佛果功德。名未得法。七地巳前菩薩。於巳得
法上不退。未得法上有退。唯取無上正等菩提。是未
得法。八地巳上菩薩。能於未得法上不退。問若唯取
佛果菩提。是未得法覺。初地巳上菩薩於佛果菩提。
未得法上覺。豈退耶。答初地巳上七前巳前菩薩。被
煩惱動。有相功用動。於未得法上。未立不退之名。故
不退不轉。唯在八地巳上。被八地巳上菩薩。第六識
一向無漏功用。任運進修。問入滅定時。如何進修。答
不起滅定。而現威儀。不妨說法教化。十地經云。八地
精進。於第一剎那。倍前二大阿僧祇劫所得功德一
倍。第二剎那更倍於前。故名不退也。問疏主但說四
不退了即得。更何要說兩種不退耶。答疏主有深意。
以彼四不退。收法不盡。疏主所以作後解二不退。問
前四不退與後二不退何別也。答別。前四不退與不
轉。兩義各別。不退者非即不轉。後二不退。不退即是
不轉。望佛果菩提進修不息。名不退。不退即不轉。轉
是不退蒙別名。不退與不轉。總望佛果說。不得望相
用煩惱說。安國云。進修不息名不退。更不異緣名不
轉。止不息時。便是不異緣也。進修與不異緣是一體。
如一人尋路行更不落道。名不轉也。
[009-0388b]


言情祈正覺等者。心進解不退。不動解不轉。


言法駃流中等者。別簡第七地中功用行也。唯識云。
不動地巳上菩薩。一切煩惱永不行故。法駃流中。任
運轉故。於諸行中。起諸行故。剎那剎那轉增進故。此
位方名不退也。駃者。水疾流貌。金光明經云。恒河駃
流水也。


言此不退等者。放不退即名不轉。正不轉時。是不退
故。名異體同也上支了


言下支分有十二句等者。歎菩薩德。都有十三句。初
一句經。佛果功德體故。立上支分。餘十二句。因功德
非勝故。立下支分。佛果功德。是他因中十二句功德
所成就得。對他十二句名總。餘十二句能成就。對總
名別。問經中十二句盡無不退轉字。諍爭知將十二
句經文。經成十種不退轉。一一皆安不退轉字。答論
主緣見頭分總句經上。有不退轉之言。總句既有。明
知別句亦然也。所以一句總上。分出十不退轉。十不
退轉若不成。便於無上菩提亦退。由此十二句經。便
是不退轉。


言以十種示現者。以十二句經。以十種示現。第四第
十各攝二句故。論科為十。疏分四唱。且十種不退轉
者。一聞法不退轉。經云皆得陀羅尼。二樂說不退轉。
經樂說辨才。三說不退轉。轉不退轉法輪。四依止善
知識不退轉。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植眾德
本。此攝二句經文。五斷一切疑不退轉。常為諸佛之
[009-0388c]
所稱歎。六為何等。何等事說法。入彼彼法不退轉。以
慈修身。七入一切智如實境界不退轉。謂善入佛慧。
八依我空法空不退轉。通達大智。九入如實境界不
退轉。到於彼岸。十應作所作住持不退轉。此攝二句。
名稱普聞無量世界。能度無數百千眾生。


言初九自利等者。十中分二。初九自利。後一利他。利
他謂名稱普聞等。


言初九又二者。初八有為。後一無為。無為即到於彼
岸。體實性故。


言初中又二者。初五福慧。後三悲智。悲智謂以慈修
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三也。


言初五又二者。初三彰內行。後二善緣修行。謂供養
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植眾德本。常為諸佛之所
稱歎。


言初中有三者。初一薰修自利。經云皆得陀羅尼。次
一利他。謂樂說辨才。後一利法。經云轉不退轉法輪。


言善緣中二者。初一遇緣修行。供養無量百千諸佛。
於諸佛所。植眾德本。後一讚美除疑。經云。常為諸佛
之所稱歎。無除疑文。准義則有也。眾疑菩薩住於何
位及所得證。今聞佛歎。故斷眾疑。由是科為讚美除
疑也。


言三悲智等者。初一慈悲。經云以慈修身。以慈悲重
修身心。拔苦與樂故。是慈悲。後二智慧。經云。善入佛
慧。通達大智。是智慧也。問前來疏科為九自利。後一
[009-0389a]
利他。如何今者自利之中。更分別他。答前科自利約
法體具德。由菩薩具四辨七辨。前言初九自利。後科
利他。約位起用。說法教化。即是利他。


言一住聞法不退轉等者。天親菩薩解經云。住聞法
不退轉。此言倒故。應合言聞法住不退轉。八地巳上
菩薩一聞之法。記之在心。名住不退失。故名不退。更
不被妄念動搖。名不轉。由成就得因中陀羅尼。所以
於佛果菩提。未得法上。不退亦不轉。此舉聞慧。理實
思修二亦在其後。舉初攝後也。


言一攝二散等者。攝即後佛聞法。攝之在心也。散施
也。施與眾生。轉為他說。又云。攝者。約初聽聞證得陀
羅尼。聞時熏與第八識中。名為攝。散者。約與他說時。
攝者是因。散者是果。攝者包合義。以含多名攝。總持
者。即是聞慧。與念同時聞教。所聞教義。一一能持不
忘。故名持。能持有二。所持有四。以小含多。名總持。今
立持名。事須於能持法上立也。問總含兩義為總持。
其義照然。散者不攝法。如何名總持。答所持四法就
能持立。亦名總持。四法亦名法陀羅尼。義陀羅尼。菩
薩忍呪等。


言此即聞持等者。化度云。聞持者。即是聞慧。聞於文
義者。即是思慧。任持不忘者。即修慧。即所聞字之能
持。即是所聞之法而能持。能持即是念慧也。路府云。
應言聞之能持體即念慧。理實思修亦能總持。文略
不說。由念明記。慧能簡釋。故能持法以少攝多。以總
[009-0389b]
含別。令不忘失。陀羅尼三地成就。九地相續。佛位圓
滿。


言所聞之能持等者。依主解發聲。能說即唯一人。若
所聞之人。即有多眾。若能持所持法。即是所持人能
持能聞所聞法。是所聞聞。即耳識持。即第六竟念慧
等。即別境中二數也。若無念即忘失。若無慧不能簡
擇。即不正知。此隨或二也。


言聞即總者。問若准瑜加論中十法行。前八為聞慧。
第九思慧。第十修慧。十法行既通三慧。何故此聞空
說聞持。不說思持修持。答有四義勝故。偏立聞持。一
緣外境故。二緣散位名句文。三是三慧之中最初故。
四攝持勝故。簡未成就者。聞而不持。故偏立聞持。思
修二慧不立持者。有四義。一唯緣內故。二於義決定。
三非初慧故。四簡別義微。故不立也。唯此亦非文略
義不立也。


言十地經云八地巳上等者。永泰云。意證八地巳上
菩薩有於聞慧故。有聞持三慧。即是聞所成慧。思所
成慧。修所成慧。問何名所成慧。答因聞教為能成。慧
得生長為所成。因思駈伇為能成。中品慧生為所成。
由定熏修於心為能成。上品慧得生。鑒照諸法。斷染
成淨。說所成慧。聞為能。慧為所也。


言於一修慧分三用等者。唯一意識正聞時。即名聞
慧。思惟義理。即是思惟。定中意俱。即是修慧。通難亦
得。問八地巳上菩薩。常在定中。唯有修慧。又復不起
[009-0389c]
欲界心故。云何得名聞慧。答疏言於一修慧等。修慧
體唯有一。於一慧體上。一剎那中能取外教。而尋於
義。先文後義。名為聞慧。能深籌量。先理後文。名為
思慧。於此二中。能證明了。即名修慧。聖智迅疾。於一
念體上。義分三故。故無別體。問聖即可爾。凡夫如何。
答大小二乘不說色界有思體。不說無色界中有聞
慧體。無色界天佛邊聽法等事。但依修慧緣教義故。
又目連向獼猴池邊入定。狂象聲亦是修慧法教。非
聞思故。欲界無修慧。以是散地故。色界無思慧殿心。
即入定故。無色無聞慧。以無聲境故。意說八地巳上
菩薩。常在定中。妙觀察智。常遊十方。聽聞正法。不假
更起散五識故。故瑜伽云。聞謂比量。問如修道中有
八正道正思惟。又八地巳去。第六意識。但是無漏相
應之思。亦皆無漏。何故不許有思慧也。答意識相應
雖思數。然是作發動於心。相應之思。行薀所攝。非是
思慧。思慧極微。言故意彼。但發三業。非引慧也。問三
義緣境有何差別。答准大乘宗如實義者。大論七十
七。深密經二云。三慧皆緣文義。初依聽聞。以文為先。
而觀於義。名為聞。次依思慮。以義為先。而觀文者。名
為思。次依於修。俱於文義。證解明了。而名為修。此在
因位。八地巳上。一體用分。七地巳前各別有體。若此
至佛位。都無未曾得。更無聞思。唯有修慧。


言散者施也此有四種者。解所持四法也。一法陀羅
尼。二義陀羅尼。三能得菩薩忍陀羅尼。四呪陀羅尼。
[009-0390a]
且法者。謂諸菩薩念慧力持。由此力持。聞未曾聞。言
未曾溫習。未善通利。名句文身之所攝錄。次第結集。
無量經典。於無量時。住持不忘。名法陀羅尼。二義陀
羅尼者。謂諸菩薩獲得如是念慧力持。即於彼法無
量義趣。心未溫習。未善通利。經無量時。任持不忘。名
義陀羅尼。三忍陀羅尼者。謂諸菩薩成就堅固具足
妙慧。獨處空閑。持此名句。便能依此名句。入加行中。
唯自觀察。此呪名字自性。遂入初地。得無漏智。名忍。
其詞曰。壹[目*弓/一]蜜[目*弓/一]吉[目*弓/一]毗羼底丁履反鉢陀膩婆訶。


若誦此法門。能得菩薩無生法忍。即三無生也。菩薩
得此忍故。以一言中。現一切言。如是一字呪亦含多
法義。四呪陀羅尼者。謂諸菩薩獲得如是等持自在。
由自在力加被。能除有情灾患。諸呪章句令彼章句。
悉皆神驗。無有唐捐。如火頭金剛軍吒利等。名呪陀
羅尼。問呪是何義。答大師秘密妙法綱紀。顯正摧邪。
除惡慕善。靈祇敬奉。賢聖遵持。威力讚加。故名為呪。
呪詛也。問此兩道呪何別。答前呪進善。後呪破惡。菩
薩忍是自利。呪則救眾生。利他也。問攝與散何別。答
一自利。謂聞持思持修持。二利他。積而能散。君子之
仁惠。攝而能散。菩薩之弘慈。故此總持。通於二利。


言此中二種初是等者。問能持有別。可言總持。所持
各一。何名總持。答且如法中。以一言中現一切等。如
一呪中亦含多義。准此亦名總持。路府云。或說所持。
顯能持用。所持法體。亦名總持也。
[009-0390b]


言因果別者。化度云。謂自利聞持為因。攝屬巳故。利
他法義等四。即自利為因。利他為果。能持為因。所持
為果。攝為因。散為果也。


言二樂說等者。謨云。得此辨才。樂為眾生說。故名不
退。無斷絕故。名不轉。以此辨才為因。所以於無上菩
提。不退亦不轉。辨才是說法器。具由前聞持積集。得
千教法。又具辨才。所以樂為眾生說法也。辨才是體。
樂說是用。問四無得解與四陀羅尼何別。答四陀羅
尼中。法義二種攝初二無礙解。無礙解即初二陀羅
尼中攝也。後二無礙。即初陀羅尼中分出。問何名辨
才。何名無礙解。答疏云。智慧是一。在耳為聽。在目為
明。在口為辨。在意名解。此解亦非。但是古譯經論總
名四辨。新翻云。無礙解法義詞辨。此四是境。對能解
心。一一總能解得。更無擁滯故。名四無礙解。亦名四
無滯智。凡夫不得辨才。不樂說法。便有退轉。菩薩有
此辨才。樂為眾生說法。辨才為因。樂說為果。問樂說
不退轉。與後說不退轉何別。答樂說約辨才。向上功
能說。不退轉望名句。向上說無斷絕。辨才則約能緣
說。礙解約境說。問法無礙解與詞無礙解何別。答法
則約名句文。詞唯緣於聲。
妙法蓮華經玄贊要集第九



弘長元年辛酉八月上旬天法隆寺石藏院書寫了。


同年九月二十二日一交了。
[009-039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