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30 法華經玄贊要集-唐-栖復 (master)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六
鏡水沙門 栖復 集


言無量義解蓮華等者。謨云。斥前教理師引傍教間
為此經正教理也。前第二師。依論解無量義經十七
名中。第十六名妙法蓮華。又第十四名宣說一乘。即
是此經同無量義。故以彼蓮華。解此蓮華也。意言彼
取教理名蓮華。是傍對二乘得名。此經正是迴心。是
正蓮華。何得以彼傍教理。為此正教理也。引彼經意
證教理。是傍非正也。


言出水有二義者。且初義中。出水有二義者。一頓悟
菩薩身中。真如理性。離小乘濁泥水。縱有法執。自是
大乘法執。本來不與二乘法執相應。亦名出水。如二
人相隨。一人入水。從水中出。名出水。一人在岸。本來
不入水。亦名出水。二者漸悟菩薩身中。法空真理。雖
與法執相應。法執染不得。亦名出水也。所以名蓮華
出水。出水有二義者。物不可盡。有三解。一者眾生識
中。無漏種子。無始時來。有至於今曰。乃至當來生果
之時。窮未來際。名不可盡。即不斷常。二者唯依真理
[006-0286c]
解。體性凝然。常住不變。名不可盡。即凝然常。三者依
化身取化身功德解。以我此物周給一國猶尚不匱。
名不可盡也。即相續常也。今泛解不可盡三義中。若
依經宗。取真如理解為正。以彼經教下。唯詮真理也
意言此理性在三乘。乃至三塗五趣。此理體性。常不
變易故。若頓能發大心修行。便三乘成頓悟。問若是
先入二乘。後方迴心。可名為出。頓悟本來不入。何名
為出。答雖未曾入。性能出故名為出。此解頓悟蓮華
初時體出。登地巳上。證遍行真如。方顯用出也。


言後喻聲聞入眾等者。如來本意。為大菩薩。說無量
義。會下有聲聞。共菩薩一處坐。名入大眾中坐。顯彼
依大乘教。觀一乘理。觀一乘理。即真如理。八萬菩薩
隨眾生性欲。故觀教理。聲聞人知權實。故觀教理。此
是無量義。會下觀教理也。


言成漸悟故者。即是法華會上。迴心向大。成漸悟菩
薩。謂二乘人。在無量義會下。雖傍聞教理。根未熟故。
至法華會上。迴心向大。正名出華。如彼無量義會下
菩薩。故云且如菩薩當坐蓮華也。無量義會下。正為
菩薩說教理。不正為聲聞說教理。故指今法華會上
捨權就實。名當坐蓮華。當猶將也。經云今從世尊。聞
此法音。心懷踊躍。得未曾有。安住實智中。我定當作
佛。方是坐蓮華也。


言傍為二乘者。問無量義經。何故以彼教理二種。而
喻蓮華。答疏言傍為二乘。兼等何妨況蓮華也。
[006-0287a]


言或無量義經為菩薩說等者。斥前無量義經菩薩
蓮華是教理。會同此經聲聞蓮華亦教理也。亦是為
菩薩說教理意。或無量義經為菩薩說。對眾生性。以
辨無量。欲令菩薩以教理二。逗生根故。論解十七名
中。唯教理二以解蓮華。有二解。一菩薩自利行。教理
名蓮華。二若約利他行說教理。則名無量義。又為頓
悟小菩薩名蓮華。及大菩薩文殊等。則名無量義。


言此經化彼二乘等者。今此正為聲聞。故知行果以
及蓮華為正。章敬云。置傍就正也。意明正體。且置傍
兼。故彼唯以教理。此局行果也。上斥菩薩蓮華。會同
此經蓮華以說。


言又復此經化等者。定取四法為正。亦云重褒四法
師。令知教權設三者。教也。理體唯一者。理也。褒教理
發心修行者。行也。修成佛果者。果也。故四法得蓮華。


言教行並開敷等者。問若以四法為蓮華者。理稱出
水。教名開敷。義當可爾。行果云何。答疏言教行並開
敷等。章敬問引經文。證有四法。教理行果。並名法華。
此乃始自鹿園。終于鶴樹。凡所說法。無非是妙案。經
通旨。豈局斯經。又如首唱二深正陳。昔教引成。今妙
豈不相違。答以此持餘。餘方得妙。妙中極矣。故以題
焉。若局此經。論四法者。初三周說。一乘之境。此及理
妙。次文殊請說四安樂行妙。壽量品以二種常身。是
為果妙。三皆所顯。必有能詮。能詮之文。即是教妙。依
斯而說。經體顯矣。疏但論有。今則正陳也。
[006-0287b]


言若但以真如等者。破紀國也。章敬云。紀國疏云。法
者持義軌義。妙者為正為妙。一乘宗極。出離真如。能
持自體。復軌於物。內總眾德水外殄羣邪。灾橫斷除。
故稱妙法。


言蓮華二義出水等者。若蓮華向上。只有出水一義。
任許法上。唯取真如。亦只有出水一義。蓮華向上。既
有四義。何故法唯有一義。喻寬法狹。理必不然。路府
云。紀國兼取教理兩法。總取一開敷二出水。若爾取
教理蓮華。即與教理師一處破。何要別破。只緣唯取
理不取教。蓮華向上闕開敷。疏主所以別破也。路府
劫難疏主。疏主豈能勝他論主。論主解蓮華。尚自取
教理。疏主何故不取。答論中教理蓮華。自是解無量
義經。不解法華經蓮華也。此經蓮華。四法總取也。疏
主結自義云。況論釋經。非解於此也。論家本來解無
量義經蓮華。蓮華具二義。若將紀國。對無量義經。又
二義之中。闕開敷一義。若將紀國對此經蓮華。四義
之中。闕三義。闕兩个教行開敷義。闕一个果出水義
也。教行並開敷。理果俱出水。況論解無量義經蓮華。
非解此經蓮華。


言法即是妙等者。此下離合得名支。從唐三藏巳來。
始有六離合釋。巳前大德隨情解義。無馮據。或云當
體一義彰名。或云就義為目。或云隨能依立稱。或云
逐所依標號。皆由翻譯之家不善方言。遂率巳情。未
為其據。不免雜亂。從三藏後來。辨法體不相雜亂。梵
[006-0287c]
云煞三磨娑。此云六離合釋。梵云煞者六義。磨娑云
合也。即名六合釋。慈恩疏云。更加離字。意道釋名中。
先離後合解。故名六離合釋。磨音莫个反應為去音。凡
一个法。一義為名。不要六釋。於中無雜亂。只如菩提。雖
然字是兩个。字義只是一个覺體。所以不要六離合
釋。若言佛陀。此云覺者。便是兩个義。便要六離合釋。
覺是慧義。者是主義。覺不是者。者不是覺。此名離釋。
若言有覺之者為覺者。合釋也。一者持業釋。持謂任
持自體。業謂業用。將用顯體。體能持用。名持業釋。如
言藏識。識是體。含藏是用。攝含藏用就識。藏即是識。
名持業釋。如言增人。人即是體。增即是用。體能持用。
名持業釋。此中更分出同依釋。兩个用同依一體。名
同依釋也。如來後得智上。有包弘廣大之用。名大。復
有運載眾生之用。名業。一體之上。持此二用。名同依
釋。又云如言大乘。具七義故。形小名大。運載行者。名
乘。六度法體。有此二用。同依此體。名同依釋。一體一
用。但名持業。二者依主釋。依謂能依。主謂法體。能依
之法。就所依主法。以立自名。名依主。如言眼識乃至
意識。識即為自。眼即為他。依彼眼根。而能發識。故名
眼識。或主者君主。如王與臣。臣依於主。名依主。亦名
依士。士謂士夫。勝法依劣。名依士。三者有財釋。財謂
財物。從自財物。而立巳稱。如言富者。不說自身。但說
財物。名為財主。如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大乘對法論。
根本乃是佛經之名。集通能集所集。能集即論。所集
[006-0288a]
即經。今以所集為名。名有財釋。此有二義。一全取他
名。名有財。如言菩薩。依所求所度。以立名也。二分取
他名。如言他心智。智能知他心。名他心智也。四者相
違釋。兩法名別。兩義亦別。雖然名義各別。一處立一
个名。如言水火。如言明暗等。如瑜伽決擇分初云。五
識身相應意地者。非此五識身地。亦非以五識身地。
兩地各殊。共立一稱。二體各別。名相違釋。五者隣近
釋。如念處觀。同時身受心法。且觀察。是慧不是念。由
念與慧。於前境上。明記不忘。同時念力。教勝與念。極
相隣近。故說四念處。不說於慧。故名隣近。此通二種。
一依主釋隣近。如言念住觀相應。實以慧為體。思念
令住。得念住名。二有財隣近。如言念性。是慧非念以
取他名。名為念住。名有財隣近。問有財與隣近俱有。
用他得名。兩釋何別。答兩相有力名有財。兩相無力
為。鄰近。㽵法師云。四念住多是有財。亦通隣近。事中
隣近者。如世間人。問言君子是何處人。答言余是東
海人。東海而不是人。以近東海。故舉海名。名為隣近
也。六者帶數釋。帶謂狹帶。數謂從一至十。從十至百。
法體狹帶彼數而起。故名帶數。以數顯義。如言百法
等。二十唯識廣百論三十唯識十二門論等。問六釋
八轉。如何相攝。答持業如言藏識。是體聲。藏能持種。
名業聲。藏識執持緣境。名具聲。藏識為生前七。名為
聲。藏識從種子生。名從聲。藏識屬第七。是屬聲。藏識
依第七。是依聲。呼為藏識。是呼聲。依主中者。如言眼
[006-0288b]
識。名體。取色境。名業。能資根名具。從第八生名從。屬
眼名屬。為了色境名依。言眼識名呼上略明六釋下銷疏文。法
即是妙者。妙與法合解。法是教理行果四法。名法。餘
經皆有四法。不得名妙。此經中教有能敷妙理之功。
理有所敷出水之力。四法體持此妙用。離却體更無
別用。攝用就體。故名持業。


言是蓮之華者。第二句也。問將華況妙法即得。何要
更著蓮字。答以別簡通。若空言華者。餘華總是華。桃
華杏華亦是華。未審此華是而誰家華。答是蓮之華。
依主釋。事須著蓮字簡也。


言亦可大法等者。大法即是教理行果。諸經總有大
法。未審此經大法。是何誰家大法。答是向上有妙用
底大法。妙是大法之家妙。是依主釋。此解有人續添。
疏主本來無也。


言妙法如蓮華亦持業者。妙法是教理行果四法。總
名妙法。如者相似義。故言如蓮華。古因明師。只取喻
依。便是喻體。眼所見底蓮華開合。此是喻依。此蓮華
向上有開敷出水義。此是喻體。正取蓮華向上假功
能。今此妙法向上。亦有開敷出水之義。此開敷出水。
似彼蓮華向上開敷出水功能。故言如蓮華。今者攝
彼妙法向上開敷出水義用。就妙法體來。兼帶得色
塵蓮華向上開敷出水功能。就法體來。攝用就体。名
持業也。問何因攝得池裏蓮華向上開敷出水功能。
就法體來。成持業耶。答若取色塵蓮華。色是質礙法。
[006-0288c]
與心法一處。不成持業。今唯取池裏蓮華向上開敷
出水假功能。就心法一處來。故成持業。又妙法向上
開敷出水義。與池裏蓮華向上開敷出水義。若不相
似。即不成持業也。今妙法體上。有開敷出水義。一似
池裏蓮華向上開敷出水義。今攝妙法向上開敷出
水妙用。就法體來。兼帶得池裏蓮華向上開敷出水
假功能。與妙法向上妙用相和。就法體向上來。攝用
就體。故成持業也。


言今此不欲別解蓮華者。問何名不欲。答若別解者。
恐用因明古師。即將喻依便為喻體。梵云達利瑟致
案多。達利瑟致云見。案多云邊。由此比況。令宗成立。
究竟名邊。他智解起。照此宗極。名之為見。無著云。立
喻者。謂巳見邊。與未見邊。和合正說。師子覺釋云。謂
巳顯了分別。名巳見邊。未所顯了分別。名未見邊。今
順方言。名之為喻。未見邊是法。巳見邊是喻。聲是喻。聲是喻
依。無常是喻體。今取喻體。故非相違。今此亦爾。但取
出水開敷。不取蓮華質也。如因明論。對聲師立聲無
常。所作性因。瓶盆為喻。古師即以四塵瓶盆。而為喻
體。若爾聲即無見有對。瓶盆四塵即有見有對各別。
是相違釋。今取瓶盆之上。無常功能立所作。而為喻
體。此之喻體。於彼聲上。和合而轉。聲瓶既合。即非相
違。疏主不同古師。故此不相違解。古人只將色塵蓮
華為喻者。色法心法一處說。便是色法心法相違釋
也。以如來說經時。將蓮華況妙法。若作相違釋。即合
[006-0289a]
道。妙法不是蓮華。蓮華不是妙法。此者一則違著佛
意。二則別解蓮華。三則相違釋。所以疏云。今此不欲
別解蓮華。便不違佛意。免相違釋。免別解蓮華也。


言若理為妙等者。問教理行果。總名妙法。如何偏說
理為妙耶。答只此理中。含得理行果三法。總是所詮
理中攝也。經但是教。教即是名句文。理是本。教是末。
妙法蓮華是所詮理。經是能詮教。問一切經中。皆有
名句文。未審此經是何誰家名句文。喚作經。答此是
妙法蓮華四个字所詮理家名句文名經。故言妙法
蓮華之經。依主釋。永云。若理為妙是主。理通真理道
理。經但是其教。教是客。此教詮其妙理。教依理得名。
名妙法蓮華經。依主釋也。


言妙法是教經亦是教等者。問教理行果四法。總名
妙法。何故空言教耶。答理因教顯。所以將理就教說。
總名教也。二妙法者。是四法之中教妙法。教即是何
名經。經者繩墨義。攝持義。此名經。此經是他教妙法。
向上作用。此即名句文。是教是體也。繩墨攝持。是用
是經。妙法蓮華即經。持業釋也。


言若妙法是理經亦是理等者。問經是教。如何言理。
答將教就理論。教亦名理也。據實經不是理。是能詮
教。問何以喚教作理。答教能詮理。故教得理名。如文
字般若。般若不是文字。文字不是般若。以能詮般若
故名文字般若。二者妙法是理。真如理。經但是教。教
從無相海中流出來。教是真如向上用。教亦得名理
[006-0289b]
也。三者前來顯時中。為顯第三時真實之理教。故說
是法華。此則教是能顯。經是所顯。七卷妙法蓮華經。
權實道理。亦得名理。妙法蓮華即經。持業釋也。


言妙法是教經是理等者。問尋常理勝教劣。將理就
教。合名依士。如何名依主。答若約能生所生。說理為
能生。教為所生。理則勝。教則劣。將理就教。名依士釋。
若約能詮所詮。說教為能詮。理為所詮。教勝理劣。將
理就教。云妙法蓮華之經。依主釋。永云。妙法是教。能
詮教也。經是理者。即所詮理。所詮理便名為經。離所
詮理無別經。此所詮理所妙法。能詮教家所詮之理。
故名依主也。問前言妙法是理。經從所詮可名理。言
妙法是教。經依何義。亦名為理。答許有此。此是相望
得名也。意言經為能詮。妙法是所詮。所詮從能詮。亦
名為教。若不從能詮。但可名理。巳言生因此理。有生
言教之業用。言即能詮。故名持業也。教等者。四法並
屬所詮。是所說故。故名為理。如言講經經即所詮也。


言依順體義等者。辨得名所依也。依順體義。以立經
名。依處中因。以立經名。依出世報。以立經名。問疏主
解經。得名次第。忽然說依順體義等。是何意。答疏主
意緣。此間解經得名。皆依教理行果。向上立名也。內
外教典。皆有教理行果。顯佛法之中教理行果。與外
道并儒教不同。故此明也。宗輪論云。對彼外道典籍。
故於教理行果向上。一一各分三種。且教有三種者。
第一無量義。言教如外道說吠陀論。婆羅門諷之。音
[006-0289c]
聲清切。甚自愛樂。若尋其義。都無理趣。論偈云。我巳
飲甘露。成就不死藥。實非免死非。尋其語趣。都無意
義也。二者邪妄言教。如九十五種外道。亦說因果。但
明邪倒。二十五諦之教。說煞生無罪。是也。三者如法
言教。如佛說因果道理。苦集為世間因果。滅道是出
世因果。道理相稱。不相乖返。名如法言教也。理有三
種者。一者增益義。如諸外道橫計薀中無我計有我
也。二者損減義。如諸外道七斷滅等。依圓是有。却說
於無。是損減義也。三者順體義。如佛說法。有處說有。
如依圓。無處說無。如遍計。離斷離常。故名順體義。行
有三者。一者順世間因。如世間人。事君盡忠。事父母
盡孝。名順世間因。二邪辟因者。外道鞭椓臥棘。五熱
炙身。妄計鷄狗戒禁等。名邪僻因。三者處中因行。離
苦樂二邊修。不苦不樂行。名處中因也。果有三種。一
者諂詐果。如世間人求官軄。曲順王命。以取榮祿。二
虗妄果。外道計無想天。以為涅槃。三出世果者。如佛
法。能令眾生。出於生死。證涅槃樂。由依教理行果有
邪正故。立如是名。令捨邪歸正。問何要依人依法依
喻。以立其名。答依人立經名者。令修六和敬故。依法
者。令知了不了義諸大法故。依喻者。由根利鈍故。凡
是經教立名。莫過九種。一依順體義。立經名者。如十
二因緣經。二處中因立名者。如十地經本行經是。三
出世報者。如大般涅槃經。是也。四依人者。如提謂經
維摩經長爪梵志經。五依法。如解深密經無量義經。
[006-0290a]
六依喻。百喻經。枯樹經。象跡等經。七依人法。如勝天
王般若。八依人依喻。如佛藏經等。九依法喻得名。如
妙法蓮花。相國云。今此妙法二字。蓮花二字是喻。問
以何為妙法。答教理行果是。量云。教理行果是有法。
定微妙故。宗。因云。出水開敷故。同喻云。如蓮華。此量
不成。因中有不定過。出水於教行上。不通開敷復別
理果上不轉。若約教行二種向上轉。即共出水義。若
約理果二種。即失開敷。若爾即云。因之出水故。既言
出水。意道教行二是能出。理果二是所生。若爾因中
還有不定過。出水義即成為出。何者。妙法事須出有
漏麤法始成妙。今但言出為出。何者。為出理為出教。
若有過即言。量云。教行二種是有法。定微妙故。宗。因
云。開敷故。同喻如蓮華。蓮華能開敷。見臺實。故得最
妙。教行能開敷證理。同彼蓮華。得最妙。量云。理果二
種是有法。定最妙故。宗。因云。出水故。同喻猶如蓮華。
蓮華出於水不染。得最妙。理果出於教行門。同彼蓮
華。得微妙。今亦簡餘大乘。不得名妙。餘大乘師。盡皆
不許。今對彼宗。以立二量。如前也。問為唯即是識。為
唯之識為妙。即法為妙之法。答唯即識。妙即法。問若
唯即是識。何須更說唯言妙即是法。如何復言妙法。
答遮境唯識。識體非外有。法有麤細殊。簡麤故稱妙。
問蓮華況妙法。法妙華亦妙。將華況妙法。華萎法
亦萎。一乘亦虗設。答只取華盛之時況妙法。華盛法
亦盛。不取華萎況妙法。華萎法定不萎。佛面猶如滿
[006-0290b]
月。不可挂在長空。佛眼喻彼青蓮。不可出於泥水。喻
取少分也。


言序品等義等者。疏主造法華經音訓一卷徐〔善〕反。序
者人由也。致也。庠序也。序者舒也。學也。品者彚也。聚
也。類也。別也。梵云尼陀那。此云序也。梵云鉢利䟦陀。
此云品也。類也。第者居也。次也。一者首數之始也。初
也。


言其品得名等者。經得名是如來說。說大乘經。名妙
法蓮華。品得名者。亦有是佛說。亦有阿羅漢說。若准
文云。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據此品名是佛說。若安
向品頭。盡是結集家。取佛意安置。


言序品等者。然名也。正法華經云光瑞品。方便品譬
喻品。正法華云應時品信解品。授記品。正法華云授
聲聞決。化城喻品。正法華云往古品。五百弟子授記
品。正法華云五百弟子決品。學無學人記品。正法華
云阿難羅云決品。法師品。正法華云藥王如來品。寶
塔品提婆達多品。添品法華云寶塔天授同品。勸記
品從地涌出品。如來壽量品。彼云如來現壽品。分別
功德品。彼云行福事品。隨喜品。彼云勸助品。法師功
德。彼云嘆法師品。常不輕品。彼云常被輕慢品。如來
神力品。彼云神足品。屬累品。彼經之中。屬累居後。藥
王菩薩本事品。彼云藥王如來品。妙音菩薩品。彼云
妙吼品。觀音菩薩普門品。彼云光世音品。陀羅尼品。
彼云總持品。妙莊嚴本事品。彼云淨德淨王品。普賢
[006-0290c]
菩薩勸發品。彼云示普賢品也。


言一義為名等者。是依例辨名。依四例中。辨二十八
品名。今十五品。以一義名。於中復分為四例也。


言從法為名有四等者。初例也。方便者。即是百法中。
別境慧也。即是智慧有本後二智。此後得智。此方便
者。即是後智之妙用。


言信解品者。信即善十一中。信解者。即別境中勝解。
若慧解名解。即別境慧。若勝解名解。即別境勝解。問
此信與解為一為異。言一者。百法不合開為二數。言
異者。一義為名不成。答論信與勝解兩法。即似有殊。
此信起時。必有印持決定。謂印持此法。是妙法故。方
始信生。故成一義。謂四大聲聞。聞著一即解三。而不
信一。今時信一而後解三。信即解也。


言持品者。念慧為體。念能明記。慧能簡擇。二既鄰近。
故成一義。即十法行中受持。持即是法。故以為名。


言陀羅尼者。亦念慧為體。此總持。即念慧為體。此總
持即念慧。有四總持。一法。二義。三能得菩薩忍。四以
神咒等。


言從喻為名有三等者。此經喻即有七品。唯此三品。
將為品目。譬喻品經云。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若為
說生空法空。眾生即不解。為說三車。即易解。若為說
三界。即不能解。若為說火宅焚燒等事。即解。宅內先
許其三車。出門父但與大牛之駕。謂羊鹿二車無體
故。量云。二乘種智是有法。不堪遊戲故。宗。因云。假施
[006-0291a]
設故。同喻如羊鹿車二車。假施設無體。不登二乘種
智。是假施說。同彼二車不登遊。量云。大乘種智是有
法。定是實故。宗。因云。堪遊戲故。同喻如牛車。牛車實
有體。出門可遊戲。大乘種智是實有。同彼牛車可登
羊鹿為異喻。量云。三界是有法。定危險故。宗。因云。或火
所燒故。同喻如燒舍宅。世間舍宅被火燒。宅壞之時
甚危險。三界之宅或火燒。同彼火宅甚危險。


言化城喻品者。量云。法華會聲聞是有法。決定迴心
故。宗。因云。有大性故。同喻云。如大通智勝會中聲聞
等。此化城者。即有餘涅槃。量云。有餘涅槃是有法。體
非究竟故。宗。因云。半盡半不盡。假施故。同喻如化城。
化城中路假施設。蹔止息故非究竟。有餘涅槃蹔息
苦。同彼化城非究竟。量云。二空真如是有法。體是究
竟故。宗。因云。二障俱盡。是理果故。同喻云。如寶所。滅
其化城。至寶所故。是究竟大般涅槃。過小乘。同彼寶
所是究竟。


言從人為名有四等者。一法師品。人由法巳成德。法
籍人巳弘宣。有法之師。名為法師。從人名中攝。經云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
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
事。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名人法師。若法即是師。
從法名中攝。經云。一切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皆屬此經。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是法華經藏。深
固幽遠。無人能到。依法得名。法得法師。問法師品既
[006-0291b]
通人法。何故偏向從人名中攝。答如來偏讚持經法
師殊勝意。勸人持經。故偏向從人名中收。


言從事為名有四品等者。序品者。說無量義經了。入
定雨花動地放光。光中所見七事等並屬事。


言授記品者。論其因果成佛事。說法利生國土等並
是事。


言涌出品者。涌出品無量菩薩。俱時從地涌出是希
奇之事也。


言囑累品者。累音上呼音經云從法座起。現大神力。以
右手摩無量菩薩頂。是事也。


言從人法為名等者。一授學無學是人。記者是法。人
即眾同分為體。記者後得智為體。問何故授記品中。
有授記兩字。即向從事名中收。授學無學人記品中
有授記兩字。即向從人法名中收。屬人法耶。答三解。
一云只此授記。亦得名事。亦得名法。所以授記分兩
處用也。二云若人與授記一處明。授記對人。便屬法
攝也。若不對人。空說授記。授記便屬事中攝也。三云
學無學人記品中。八千菩薩壞疑。佛與說法。我與阿
難。於空王佛所。同時授記。發心挍量多聞不如精進。


阿難護持法藏。即時憶念過去無量千萬億諸佛法
藏。通達無礙。亦識本願故。此品讚嘆法多。雖有授記。
以少就多。向人法中收不同授記品空說授記。向從
事中收也。


言如來壽量品者。如來是人。壽量是法。即將命根為
[006-0291c]
體。


言法師功德者。法師是人。功德是法。


言如來神力者。如來是人。神力是法。舒舌過於梵世。
彈指聞於異方。


言藥王菩薩本事品者。藥王說過去燒身燃臂等事。


言妙莊嚴王本事者。定分緣境。無非現量。今如定緣。
彼境乃至普賢菩薩是人也。勸發是法也。


言能所及名有一等者。如來為能分別。功德為所分
別。因果為名。有一隨喜功德品。隨喜為因。功德為果
又云勸人聽經為因。轉身得梵王處是果。


言三義名有一等者。五百是數。即是二十四不相應
中。二十二數。弟子者。人眾同分所收。授因記果記是
事。即是如來後得智為體。後得智即是別境中慧也。


言不定名有二等者。問何故法師品名不定。則向從
人名中收。安樂寶塔名不定。則向不定名中收。答法
師品定名法師。法師名則定。於中義則不定。或人或
法。所以不向不定名中收也。若見寶塔安樂行品。名
亦不定。義亦不定。所以但向不定名中收也。


言安樂之義通因果者。若言見寶塔品。通能見人所
見塔。則合向能所名中收。若言現寶塔。所現即寶塔。
不分能所。即合從事名中收。問何故作此兩解。答經
文作兩意。經云我之寶塔為聽是經故。涌現其前。為
作證明。讚言善哉。即作現義解。即是一義乃名。若言。


爾時四眾。見大寶塔住在空中。便通能見所見二義。
[006-0292a]
名解也。只緣通見現不定。所以向不定名中收也。


言安樂在因等者。持經之人。行四行時。即得安樂。安
樂即行。即令從法名中。更加一品。經云讀是經者。常
無憂惱。又無病痛。乃至天諸童子以為給仕。行行之
時即得安樂。唯以一義為名。名安樂行。若行行之時。
未得安樂。安樂在果。即合向因果名中。更加一品。或
時在因。或時在果。以不定故。向不定收也。若安樂在
因。行因之時。便得安樂。即寶塔品見者現也。所見即
寶塔。即與安樂品。同是一義名中收。若行是因。安樂
是果。行四行時。未得安樂。至果中方得安樂。行與安
樂別。便是二義立名。寶塔品見者見也。便有能見人
所見塔。便與安樂行品。同是二義名中收也。


言二義名中思惟者。若寶塔品是一義為名。思量准
知。安樂品亦一義。若塔品二義。准知安樂品亦是二
義。


言總類者。且依總類。以辨二十八品。得名所從者。即
每品來意釋名。至品自釋。故名總類也。


言第四經品廢立者。既知經品得名。須開經品廢立。
經中有者名立。不立者名廢。羅什譯經。本來有二十
七品。無天授品名癈。後人安著名立。天授品有無。屬
累品前後。名品癈立。安著普門偈頌商攉。隨時添譯。
名經癈立。問疏主此明經品癈立。且如觀音頌及添
法華。乃是經癈立。如何總判為經品癈立。答謨云。離
經無別品。離品無別經。總是名為經品癈立。此經品
[006-0292b]
或有或無。乖失次第。是以疏主建此一門。揩定有無
次第真偽。故有此門來也。路府云。所譯之經。有真有
偽。偽者。有妙法蓮華度量天地經一卷。又有妙法蓮
華經天地變異經一卷。此二本經。並是南齊末。永元
二秊。大學博士。江泌出家。女子時秊九歲。名僧法。閇
目念出此兩卷。兼前後都合二十一部經。計三十餘
卷。揚州道俗咸云神受。長房錄云。宿習力。生而知之
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問爭得知是偽耶。答道理
中間是偽。此經宗明一乘。彼經品說星大小也。又無
來處也上偽了真者。初明全部廣略。後依品巳明。且全
部者。唐三藏云。依梵本譯。可二十卷。長耳三藏云。可
十七八卷。日照三藏云。十五卷。智度論云。法華經有
十萬偈。此經下云。二十千萬億偈。寶林傳說。此經前
後六譯。三本流行。餘三本闕。第一正法華十卷。二百
二十一帋。西晉太康七秊八月十日。三藏竺法護譯。
清信士張仲明張仲正筆授。僧曇邃日念一遍。遂感
神人請。九十日畢。施白馬一疋羊五十口絹九十疋。
二者。妙法蓮華經七卷。一百四十八紙。案寶唱錄云。
秦弘始七年六月十二日。或云九秊三月十八日。羅
什三藏於長安大草堂寺譯。或云逍遙園譯。秦錄云
弘始十秊二月六日譯。遠法師序為正。弘始八秊譯。
所記各異。難以定准。三薩曇芬陀利經一部六卷。案
西晉錄云。秦弘始元秊。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亦云
薩芸。四晉錄云。方等法華經五卷。無本。東晉咸康元
[006-0292c]
年。沙門支道林譯。無本。五法華三昧經一卷。前魏甘
露元年。沙門支謙於交州城譯。沙門道馨筆授。出魏
錄。六內典錄云。添品法華經一部八卷。一百八十九
紙。隋仁壽二秊。沙門闍那崛多笈多。於長安大興善
寺譯。巳上根本全部有六譯若約品論。更有十譯。
一提婆達多品一卷。齊永明秊。僧法獻於于闐國。得
經梵本。僧法意請法獻。於潤州瓦官寺譯。出長房錄。
譯之時別為一卷。未入部也。二觀世音經。宋代安陽
侯於高昌國譯。出長房錄。此經一卷。亦別行未入部。
三普門品經。一卷十二紙。晉太康七秊。竺法護單本
一譯。四普門經一卷。東晉代。沙門祇密多重譯。出道
祖錄及三藏記。五佛以三車喚子經一卷。魏代支謙
譯。出長房錄火宅品六妙法蓮華經普門品重頌。梁武
帝代。天竺乾闥國沙門闍那崛多。在益州龍泉寺。共
梁譙王等譯。七隨所添藥草品半日光喻。八陀羅尼
呪。又重譯。或安神力品後。此上二品。並隨時所添重
譯。九天授與寶塔同品。十正法華經內。譯出光世品
經一卷。西晉永嘉二秊。竺法護譯。出長房錄。巳上全
部單品。相兼十六譯。問何故不同。答但以秊代隔遠
開山阻遙。或所持未全。或隨時得續補。況華夏萬里。
流砂眇然。貝葉難存。貫華易失。廣略前後。有無不同。
問本論幾譯。答兩譯。一法華論一卷。梁武帝代。中天
竺國三藏勒那摩提。於洛陽殿內譯。侍中崔光筆授。
出長房錄。二法華論一部兩卷。二十九紙。後魏菩提
[006-0293a]
留支譯。曇林筆授。今此本一卷。疏依魏論。以釋秦經
下解疏


言案此經根本者。羅什譯時。為根本也。以今譯本有
天授故。不以先譯為本故。


言秦姚興者。不是秦始皇。乃是十六國時。有前秦後
秦。亦非周後三秦。十六國者。五涼。四燕。三秦。二趙。夏。
蜀也。唐內典錄云。十六國時。二秦為覇。前秦姓苻。後
秦姓姚。今此譯經。當後秦姓姚名興字子略。


言鳩摩羅什者。此云童壽姓是干。本印度人也。傳云
父炎。聰慜才智。將受相位。乃辭出家。東度䓗嶺。至龜
茲國。王見其棄俗。王出宮自迎。請為國師。王見聰奇。
王有女。秊可二十。或云妹。才敏聰明。妹與炎。生得羅
什。什母身有赤靨。合生智子。什在母胎。母通五天竺
之言。有羅漢名達摩劬沙。曰必懷智子。為說舍利弗
等。什生之後。豈妄前言。後必出家。證得初果。秊七歲。
日念千偈。偈三十二言。凡三萬二千言。九歲隨母。至
罽賓國。事盤頭達多法師。法師王之從弟。從旦至日
中。手寫千偈。從日中至暮。念一千偈。什從受雜藏中
長二阿含二十四萬偈。義旨亦通。聲徹於王。九歲與
外道論義。辨挫邪鋒。咸皆愧伏。王賜沙彌十人大僧
五人供侍。秊至十二。母將至月支國。有羅漢。記之謂
其母曰。常守護之。若秊至三十五。不破戒者。當證羅
漢果。大興佛法。度人無數。其母生什之後。亦即出家。
聰拔眾尼。得第三果。什既受具。母謂之曰。方等深教。
[006-0293b]
應大闡秦都。於汝自身無利益。如何。什曰。菩薩之行。
利物亡軀。大化必行。曷鑊無恨。什既道流西域。名被
東神。從此巳後。廣演大乘。西國諸王請什講說。長跪
坐側。命什踰高座。前秦之王苻堅。建元九秊。歲在丁
丑。太史奏曰。有釋星現外國。當有大德智人。入輔中
國。堅曰。朕聞西國有羅什。襄陽有道安。後遣將軍呂
光。將師七萬。西伐龜茲。得羅什。又使將軍苻丕。攻襄
陽。得道安。姚興曰。朕攻襄陽。得一人半在。後苻堅被
後秦姚萇所煞。萇是西戎羗。光不肯伏事。與什同至
西凉。一處停住。姚萇登位八秊。被苻堅領鬼兵。白日
入宮。刺陰出血。一石而死。其子姚興立位。光以什從
西凉。弘始三年方入長安。秦主姚興。厚禮迎之。弘始
七秊三月十六日。勅僧碧等八百人。諮授什旨。於草
堂寺。共三千人。手執舊經。參詳昔竺法護譯正法華。
天見人。人見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叡是弟子。潤文
人天交接。兩得相見。什公大喜。秦主姚興謂什公曰。
大師聰明之種。永無後世法種斷矣。遂將伎女十人。
勅令妻之。逼令交之。自後不住僧居。別立廳舍。供給
之事倍於常則。什公每上高座。先說喻云。譬如臰泥
生於蓮華。但採其華。勿取泥也。十一秊八月二十日。
終於長安大草堂也。羅什所譯經。只有二十七品。無
提婆達多品。


言沙門道慧宋等者。問羅什所譯既無。因何而有此
品。答疏言沙門道慧等。江寧人也。宋朝姓劉名裕。字
[006-0293c]
德興。皷城人也。身長七尺六寸。齊朝姓蕭。名道成。字
紹伯。有云蕃梁武帝。非也。梁武帝姓蕭。名衍。字叔建。
河內溫縣人也。宋非齊時也。宋齊兩朝。佛法中所有
事。即道慧抄記。名宋齊錄。錄中說上定林。定林在江
州廬山。良抄云。在江寧縣。今改為上元蔣山。緣是山
寺有上寺下寺。今此是上定林寺。釋法獻於于闐國。
得經梵本有此一品。


言瓦官寺等者。在丹陽郡江寧縣。先是官家。瓦坊造
寺。因此標名此寺。僧法獻於瓦官寺。譯出提婆達多
品。別作一卷。流行也。


言至梁末者。即梁武帝被侯景所囚。不逾多時。復被
誅煞也。


言西天竺優禪尼者。即是西天所繞小國之一數也。


言燉煌者。郡名也。舊是西凉府。今沙州也。


言竺法護者。月支國人。六歲出家。日記萬言。至晉帝
代。譯法華及賢劫光讚等。一百六十五部。廣流華夏。
高僧傳云。晉武帝末。隱居深山。山有清泉。恒取澡瀨。
後有樵者。穢其水傍。其水輟流。護乃歎曰。人之無德。
使水輟流。若也不續。吾當移矣。言訖清泉涌出。恒居
燉煌化導。時人號為燉煌菩薩。


言晉武之世等者。唐錄云。晉朝姓司馬。名炎。字安世。
河內溫縣人也。譯正法華。其提婆達多品。亦安見寶
塔品後。又至隋朝。國號隋。文皇帝姓揚。名堅。弘農華
陽人也。即位稱開皇元秊。後主二十一秊。改開皇為
[006-0294a]
仁壽元年。於仁壽二秊。崛多。笈多。此二三藏。於長安
大興善寺。譯出添品法華經。其提婆品。亦安在塔品
後也。上辨天授品有無中。巳明諸本翻譯不同訖。


言什公本無等者。敘古解也。問一種梵本翻譯。何故
羅什獨無提婆品。答疏言什公本無之者等。即羅什
弟子。生肇融叡。救此義也。


言若爾法獻於于者。疏主略出妨難也。量云。法獻於
于闐國。是有法。定應不得此天授品故。宗。因云。處在
䓗嶺東故。同喻。猶如龜茲。量云。什公於龜茲國。是有
法。定得此品故。宗。因云。處在䓗嶺東故。同喻云。猶如
于闍。于闍者。此云飲乳國。往昔之世。有一神廣。前有
二童子。從地涌出。有一乳池。亦從地涌。其二童子。常
飲其乳。長成巳後。其力當千人。吞伐諸國。自立為王。
子孫承嫡。代代不絕。故名飲乳國。


言又有解云塔等者。重牒計也。即嘉祥救也。塔品命
持者。經云。聖主世尊。雖久滅度。在寶塔中。尚為法來。
諸人云何不勤為法。又云。多寶如來。及與我身。所集
化佛。當體此意。諸佛子等。誰能護法。當發大願。令法
久住。又云。以大音聲。普告四眾。誰能於此娑婆國土。
廣演妙法華經。今正是時。如來不久。當般涅槃。佛欲
以此妙法華經。付屬有在。


言持品應命者。疏科有二。初二萬菩薩此方持。經云。


爾時藥王菩薩摩訶薩。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與二
萬菩薩眷屬俱。皆於佛前。作是誓言。唯願世尊。不以
[006-0294b]
為慮。我等於佛滅後。當奉持讀誦。說此經典。次四類
聲聞。請他方持。經云。爾時眾中。五百阿羅漢。得授記
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自誓願於異國土。廣說此經。
復有學無學八千人。得授記者。從座而起。合掌向佛。
作是誓言。世尊。我等亦當於他國土。廣說此經。後二
類尼眾請持者。經云。諸比丘尼說是偈巳。白佛言。世
尊。我等亦能於他方國土。廣宣此經。後八十萬億那
由他菩薩。彼此俱持者。經云。時諸菩薩敬順佛故。并
欲自滿本願。便於佛前。作師子吼。而發誓言。世尊。我
等於如來滅後。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眾生。書寫
此經。受持讀誦。解說其義。如法修行。正憶念。皆是佛
威力。唯願世尊。在於他方。遙見守護。如此命持經之
人。便合有二萬菩薩。應命請此方持。四類聲聞。請他
方持誦等。斯乃文勢則不疎斷。若多寶塔中。命持經
者了。更著天授品。說採菓汲水。拾薪設食。身為床座
等。方有持品。便則文勢疎斷。所以什公。恐末代之人。
見文勢疎斷。而成疑惑。是以刪之。葉者世也。代也。一
世為一葉。惑者疑惑。刪者削也。


言若爾即取捨真文等者。責其刪經也。留著名取。去
却名捨。真文若去却名刪。留著名繁。存著名醜。去却
名好。永意言。天授本在持品之前。而什公見文勢疎
斷。所以刪之。則取捨真文。並由羅什刪繁。好醜併在
一人。斯為未可。豈有如來所說真文。而什公嫌文勢
疎斷刪之。此亦未可也。故云若爾等。
[006-0294c]


言釋道安等者。引事難也。傳云秦時人。姓衛。常山扶
柳人也。少失覆蔭。外兄孔代養。秊七歲讀書。再覽便
記。鄉隣驚異。秊至十二出家。神性聰敏而形陋。傳云。
染道人驚四隣。不為師重。駈使田作。至于三秊。執作
懃勞。曾無怨色。篤性精進。齋戒無虧。後求念經。得辨
意經一卷。五千言。次得金光明經。一萬言。至夕皆記。
師驚異。與受十戒。後恣其遊學。至鄴中逢佛圖澄。澄
公嗟嘆。而語澄曰。澄暮講夜覆。以形陋故。或共輕慢。
澄曰。此人識遠。非汝所知。後過苻堅。建元四秊。太史
奏曰。東有智人。入輔中國。遂東伐襄陽破之。堅自出
東菀迎。命昇輦同載。僕射權翼諫之。臣聞天子法駕
侍中陪乘。道安毀形之人。未可參廁。堅作色曰。安公
道宜至聖。德為時尊。朕舉天下所重。未足多也。得與
安公同輦。乃朕之榮顯也。勅權翼。扶安公昇輦也。至
十八秊二月八日。無疾而終。七十有二。


言乃作五失等者。一正倒失。梵語皆倒。如言飯喫鐘
打齊盞。改梵從唐。名一失也。二文質失。梵經尚質。秦
人好文。譯質就文。名二失也。三廣略失。梵文委悉。至
於讚詠。丁寧返覆。或請或讚。三度五度。譯者嫌廣就
略。名為三失本也。四隨情取捨失。於時穩者即留。於
時不穩即除。解性宗者。譯就性宗。解相宗者。譯就相
宗。名隨情取捨失。五刪前留後失。西天梵語。多語愛
牒前生後。有人問事。答者事須先牒前人語。然後自
答。答有兩重。問亦有三个義。上問答便有四重。到此
[006-0295a]
間來。唐言好略。不牒前人問辭。名刪前。唯留後一重
答詞。名留後失。長行及偈具有名雙。長行重處巳略
却名刪。前向後又無重偈。名留後。故名刪前留後失。
三不易者。一時代不易。謂佛是周昭王二十四秊生。
周穆王時入滅。至翻譯時。約一千五百餘秊。正法五
百。像法一千。末法萬秊。翻譯之時。巳入像法。去聖時
淹。轉喪真本。豈將正法。同於像末之時。時代不易也。
改周禮之言。以從今人之語。尚猶不可。況聖教者哉。
二者愚智不易。昔日阿難親承付囑。千大羅漢同時
結集。皆不測佛意。自後翻譯。譯人不測阿難意。良由
愚智不易。三者兢慢不易。如來說法。觀眾生根性。無
有不契根者。及至結集法時。皆是聖者。二空雙證。理
智俱融。恐失一言。經即無力。豈將平平近意。測羅漢
兢兢遠心。名兢慢不易也。生死之人平平若是。涉斯
五失三不易。譯梵從秦。誰可不慎也。當說此經。彌勒
是當來佛問。文殊是過去佛答。總是聖人。今者並是
凡夫。如何測量聖智。輙欲刪之。平平者。次弱之義。亦
是怠慢之義。


言改千代之上微言等者。佛是千代金輪王孫。故名
千代。所出言教。故名微言。又云。千佛同說。故名千代。
代者約世代而論。百王約業而說。千代百王。文之屬
對也。百王。俗典諸子書等。改聖人言。同百王俗典。豈
不痛哉上責刪經了


言故天授品梵本等者。疏主立理中標也。
[006-0295b]


言又天授品顯等者。疏主釋合有天授品。問何故梵
本合有天授品耶。答據向道理。合有所以。疏言又天
授品。顯巳重法。為床以求。經云。爾時佛告諸菩薩。及
天人四眾。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倦。
乃至以身而為床座。身心無倦。于時奉事。經於千歲。
為於法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言經力勢大等者。經云。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言。仁
往龍宮。所化眾生。其數幾何。文殊師利言。其數無量。
不可稱計。非口所宣。非心所測。且待須更。自當有證。
所言未竟。無數菩薩坐寶蓮華。從海涌出。詣靈鷲山。
住在虗空。此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具菩
薩行。皆共乃至其事如是。


言經威速疾龍女等者。經言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
言。此經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世所難信。頗有眾生。勤
加精進。修行此經。速得佛否。文殊師利言。有娑竭羅
龍王女。秊始八歲。乃至於剎那頃。發菩提心。至不退
轉。此顯經威速疾也。


言龍女道成者。經云。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
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
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言讚勸於人者。寶塔品言勸提婆品。如來身勸。提婆
品。正是所要。如何嘉祥言文勢疎斷。何不此提婆品
後。即有持品也。


言但知梵本有之者。疏主與嘉祥。出疎斷道理也。據
[006-0295c]
梵本定合有之。羅什將梵本來。在路線斷葉零。遺却
一葉。到此翻譯。故闕斯品。


言既非以東西等者。既非以東西判定。破四聖弟子
解。䓗嶺巳西多有。巳東多無也。亦不可以義趣刪之。
破嘉祥解。什公恐末葉多或。所以刪之。越者踰越也。


言但是什公梵等者。結也。什公所得梵本闕。隨本翻
譯。故無此品也。


言又此經中囑累等者。初述古人解。囑累品前後也。
古人意囑累居後。有三妨。居前有一順。囑累品安在
神力品後。即名經前。安在普賢品後。則名經後。經前
即是嘉祥羅什也。嘉祥云。羅什翻經。本來囑累品。在
普賢品後安置。同法華論。正法華添法華。安在普賢
品後。羅什解秦言。善得經意。所以移在神力品後。嘉
祥云。寶塔品中。變土召分身佛。從寶塔品至囑累品
巳前。是淨土。何以故。答以分身佛在也。若分身去。世
界却穢。問分身佛向何品之中去。答向囑累品中者。
其囑累品。在如來神力品後。從囑累品巳後。至普賢
品。却是穢土。何以知。答便有妙音被誡妨。禮敬成偏
妨。奉珠不極妨。即是嘉祥善得經意者。知有三種妨
難。所以不安經末。置在前者。緣寶塔品中。變土召分
身。囑累品中。事畢令分身佛各還本土。經云。爾時釋
迦牟尼佛。令十方來諸分身佛。各還本土。而作是言。
諸佛各隨所安。多寶佛塔。還可如故。若囑累品。安在
神力品後。囑累品巳前。分身佛在。世界是淨土。從藥
[006-0296a]
王品分身佛巳去。世界却穢。所以妙音菩薩見穢相
被誡。經云。爾時淨華宿王智佛。告妙音菩薩。汝莫輕
彼國。生下劣想。善男子。彼娑婆世界。高下不平。土石
諸山。穢惡充滿。佛身卑少。諸菩薩眾。其形亦小。而汝
身四萬二千由旬。我身六百八十萬由旬。汝身第一
端正。百千萬福。光明殊妙。是故汝往。莫輕彼國生下
劣想。若安經末。分身未還。此土尚淨。妙音欲來。緣何
被誡。以此故知。分身巳還。此土却穢。故被誡也。明知
巳說經了。經既巳畢。分身佛還。故知囑累在前非後
也。


言又下方涌出既等者。致敬成偏妨也。經云。是諸菩
薩從地出巳。各詣虗空。七寶妙塔。多寶如來釋迦牟
尼佛所。到巳向二世尊。頭面禮足。乃至諸寶樹下。師
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禮。又遶三匝。合掌恭敬。以諸菩
薩種種讚法。而巳讚歎。住在一面。忻樂瞻仰於二世
尊。


言東土妙音不應等者。抄云。經文並無禮多寶佛處。
唯有欲得見底文。世尊。我今欲見多寶佛身。唯願世
尊。示我令見。此是不細尋經文。經文禮處分明。經云。
我到娑婆世界。饒益眾生。見釋迦牟尼佛。及見多寶
佛塔。禮拜供養。即是禮拜文也。涌出品中分身在。涌
出普禮於分身。囑累品中。令分身佛各還本土。所以
妙音品中。妙音菩薩不禮分身。獨禮多寶。若囑累品
安在經末。普賢品巳前。分身多寶總在。妙音即合普
[006-0296b]
禮分身。既妙音不禮分身。明知分身巳去。故知囑累
合在經前。問何故囑累品中。分身佛去。多寶不去。答
多寶但是同塔坐也。經云。諸佛各隨所安。多寶佛塔。
還可如故。經文只言如故。不言去也。


言觀音奉珠等者。奉珠不極妨也。經云。即時觀世音
菩薩。愍諸四眾。及諸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
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言分身諸佛何過等者。若安囑累品。在經末者。觀音
品中。分身佛在。何故奉珠。分為二分。分身諸佛。何過
不蒙觀音奉珠。既不與分身。明知分身佛巳去。分身
既向囑累品中去。故知囑累安神力品後。不蒙有二。
不蒙妙音致禮。何過不蒙觀音奉珠上解三妨


言又囑累一品既將等者。明一順也。囑累品只合居
前也。更有人。助古人而作十證。囑累品合在經前。十
證者。一令還如故證。經云。爾時釋迦牟尼佛。令十方
來諸分身佛。各隨所安。多寶佛塔。還可如故。分身佛
既皈。塔依舊閉。明知囑累合在經前。二不言佛讚證。
藥王品中。但言塔讚。經云。多寶如來。於寶塔中。讚宿
王華菩薩言。善哉善哉。宿王華。汝成就不可思議功
德。但是塔門巳閉。分身佛歸。三妙音闕敬證。涌出遍
禮分身。妙音但禮二佛。明知分身佛還歸本土。四穢
土非淨證。若化佛未去。此土合淨。妙音來日。何故被
誡云。即汝莫輕彼國。生下劣想。若經修塔閉。何故巳
前不見。五者問佛來否證。經云。久滅度多寶如來。在
[006-0296c]
七寶塔中。來聽法否。既不見多寶。明塔巳閉。只緣塔
閉不見。故問也。六願見多寶證。經云。我今欲見多寶
佛身。若未閉塔。二佛同坐。自應得見。何假請見如來。
七請見唯聞證。妙音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欲見多
寶佛身。唯願世尊。示我令見。既唯聞聲。不言見佛。明
知塔門巳閉。八者敬塔非佛證。妙音菩薩言。我到娑
婆世界。饒益眾生。見釋迦牟尼佛及多寶佛塔。禮拜
供養。二佛同坐。應禮二尊。何故但言禮多寶塔。九者
二分不齊證。分身佛既若未還。何故觀音奉珠。分為
二分。何故不齊奉施。故知分身佛巳去也。十者無別
分身證。藥王品下。若有分身。何故經無文說。以此十
證。囑累不合居後。敬尋斯說。理奧文遵。然而義出百
途。今者翻歸正轍。上德既以十證。合在經前。今者有
十不可。曯累合居經末。且第一令還如故證不可。經
云如故。但云塔閉未還本土者。何故正法華經云。多
寶世尊。七寶殿堂。佛之塔庿。還旋故處。亦不可經本
有異。梵本同故。一佛說故。又不可見聞異故。二者。不
言佛讚證不可。下言多寶如來。在七寶塔中。讚善哉。
既言在七寶塔中。佛自發言。不言佛讚。不可也。三者。
妙音闕敬證不可。以下方涌出。遍禮分身。妙音不禮。
即證巳去。文殊不禮分身。亦分身巳去。提婆品云。從
蓮華下。至於佛前。頭面敬禮二世尊足。修敬巳畢。往
智積所。共相慰問。却坐一面。四者。穢土非淨證不可。
巳言有山。即證土穢者。塔品令侍者往山。即應非淨。
[006-0297a]
又文殊詣山亦爾。若言詣山。據其本相。土實是淨。妙
音亦爾。若言唯留此會眾。雖變淨土。靈山尚存。故不
為例者。靈山非穢。變土任存。既言土石諸山。如何留
也。又眾生聞法。可以留之。山不聞經。留之何益。問若
言無山。何故文殊言從海涌出。詣靈鷲山。答文殊來
日。時眾並在虗空。言詣山者。據初會說。其實無山。下
經云。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亦據本相說也。五者
問佛來否證不可。文殊請見妙音。經云。文殊師利。白
佛言世尊。是菩薩。種何善本。修何功德。有是神力。唯
願世尊示我令見。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師利。此
久滅度。多寶如來。當為汝等。而現其相。時多寶佛。告
彼菩薩。善男子來。文殊師利法王子。欲見汝身。來承
佛命。何假問之。為傳佛語。故有問詞。非妙音自問也。
六者。欲見多寶證不可。若言二佛同坐。即合俱見。何
須請見。菩薩下位。如來上位。加被令見。若不加被。即
不見之。希望佛加。故請方見。如妙音將至。妙音尚請
佛加被。同居因位。加被乃得見之。何況果位如來。不
請因何得見。非道請見。即證塔閉。故不可也。七者。請
見唯聞證不可。若以請見。經但言請。不言見佛身。即
明不見多寶。亦可文殊請見妙音。經不說見妙音。亦
應文殊不見妙音。若言請見如來即得見。何須說妙
音請見。尚即得見。何要文中。說見不可也。八者。敬塔
非佛證不可。若以妙音敬塔。即證塔同者。亦普賢來
日。不言敬塔。應無寶塔。不可言此時巳去無遣塔處。
[006-0297b]
故普賢雖不敬塔。不妨塔在。妙音不言敬佛。何妨有
佛。如世言置書。足下未必安其脚底。但是敬詞。此亦
應爾。又正法華。觀音奉珠。一分奉釋迦牟尼。一分奉
多寶如來。不言寶塔。明知塔未閉。妙音得見。今言唯
聞不可。九者。二分不齊證不可。若言不奉分身。即言
巳去。龍女不奉多寶。應多寶去。妙音不禮。觀音不奉。
何得即去。禮敬齊故。十者。無別分身證不可。經下文
不說化佛。何廢猶存。如藥王品下不言聲聞。聲聞豈
即非有。若以普賢說有。即證現有聲聞。正法華囑累。
既在經終。明知化佛亦有。故為不可也。


言上來所說等者。疏主申正難也。上來所說。指嘉祥
解也。乍雖可爾縱也。理者道理也。


言一眾本相違者。晉時。竺法護所譯正法華。及隋仁
壽二年。崛多。笈多。此二三藏所譯法華。名添法華。笈
其飯反負書籠也。正法華。添法華。囑累亦安經之末
故。故云眾本相違。量云。囑累品。是有法。定居經末故。
宗因云。三本隨一攝故。同喻猶如法華添法華。正法
華添法華。三本隨一攝故。同彼二經。合居末。


言二論經相違難等者。羅什所譯經。囑累品在神力
品後。法華論。囑累品在經末。與論相返問。菩薩造論
解經。即合與經相順。何故與經相返。答法華論本來
不解此間經。解他西國經。彼經之中。囑累品安經末。
梵本經與論相順。今秦經與論相返也。


言法華論中說修行力等者。一持力有三品。法師品。
[006-0297c]
安樂行品。勸持品。一法師品。通能持所持人。法師唯
能持。法法師唯所持。安樂行品唯所持。勸持品唯能
持。二說力有一品。神力品。示現顯佛世尊有此神力。
故能說法。皆實不虗。勸示眾生。故名說力。三者。行苦
行力一品。藥王品。示現藥王。時雖在會。說過去燒身
燃臂。自行以流通。四者。教化眾生行苦行力一品。妙
音品。示現藥王菩薩此方行苦行。內勸眾生。未有他
方上人他方勸說。故遠召妙音。他方行法。五者。護眾
生諸難力有二品。觀音品。護未發心眾生難。令離苦
發心持經。陀羅尼品。護巳發心眾生持經者。或令離
苦持經。六者。功德勝力有一品。謂妙莊嚴王品。此明
淨藏淨眼持法華經。因圓道著功德勝力。迴邪見之
父王。得當成之佛記。皆由法華功德之力。七護法力
有二品。一普賢品。及後品示現。及後品之言。正相當
也。


言又神力品後等者。神力品後。便說藥王。不言囑累。
將知囑累。合在經終。論家次第也。


言三諸教不同等者。即維摩金光明仁王等諸經。囑
累皆在經末。何故此經獨在前也。量云。囑累品是有
法。定居經末故。宗。因云。是佛說故。同喻猶如餘經。餘
經是佛說。囑累品居經末。此是佛說。同彼餘經。合居
末。


言四二事乖角難等者。妙音被誡。名一事。觀音奉珠。
為二事。妙音被誡。名一乖角。觀音奉珠。名二乖角也。
[006-0298a]


言若以令分身佛還等者。分身多寶。二遣俱齊。何故
被誡則取以為訶。奉珠乃至不生疑難。即是但責被
誡之妨。不掩奉珠之瑕。何故不難觀音品在囑累品
後。猶分珠為二分。即合唯奉釋迦。不合奉多寶。多寶
既在。珠為二分。名二事乖角也。


言五兩命不久齊難者。意言二今既等。何故一住一
去分身遣命。即還多寶。佛塔猶在。二命不齊。但妨難
於古人。不以非斥於善逝也。若言多寶但閉塔坐不
去者。何故正法華經云。多寶世尊。七寶殿堂。佛之塔
廟。還旋故處。疏主取意引來。言可還土。


言六塔無還處等者。意言我將囑累品在經終。分身
多寶。一時歸也。若多寶塔在囑累品中。閉塔坐迄至
終。何故更無還處。古人云。但說經了。則大眾散。更何
要還處文。答何故分身佛去有文。多寶塔無去處文。
金光明經捨身品初云。七寶制底。忽然涌出。此即初
來也。又去時云。其窣堵波。還沒于地。彼經塔涌及還
處。皆有文。此經塔涌經豈無還處。又云天龍八部作
禮而去。尚自有去處。豈塔無去處也。明知囑累安在
經末即是也。古人却問疏主。疏主設使將囑累品。在
經最後。著何處有塔還處文。疏主答。何要塔還文。說
經了大眾散去即了也。


言七淨穢有殊難等者。此難切當。汝古師引妙音菩
薩被誡。便云不是淨土。又緣娑婆世界有山林溝㵎
者。古人答言是。疏主難云。分身佛集之日。寶塔品中。
[006-0298b]
是淨土穢土耶。古人答曰。是淨土。疏主難云。何故各
遣侍者。詣靈鷲山。何處得如來。經云是時諸佛。各在
寶樹下。坐師子座。皆遣侍者。問訊釋迦牟尼佛。各賷
寶華滿掬。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往詣耆闍崛山。釋迦
牟尼佛所。又變淨土時。諸山皆無。經云。亦無大海江
河。目真隣陀山。鐵圍山。須彌山等諸山王。通為一佛
國土。何處得有山來。此中有二義。故無山。一云。爾時
如來以神通力。接諸大眾。皆在虗空。當佛去時。大眾
高至日天王宮。何處有山。二者淨。是淨土。何處有山。
既若有山。應非是淨土。古人被難。通不得。却問疏主
道。無山如何違經文。疏主答云。言有山者。說有山處。
即是舊置山處。妙音被誡。恐見向下穢土相皃。所以
誡也。


言又文殊海將至等者。相國云。疏主引提婆品文殊
海會文。有兩重。若取妙音菩薩來有華現。扶他古人
義。古人許妙音來。世界巳成穢土。若說花現。正扶古
人義。問何以成古人義。答若世界是淨土。自合有華。
何要華現。既若華現。自將華來。即是穢土也。又若取
文殊海菩薩來有華現。為證海菩薩來有無華現處。
若但取文殊海菩薩詣山為證。取其意也。若准化度
解。預者入也至也。海會至於靈山。入靈山會。所乘華
座。即是現也。非要預先華現隨身。後來方名為預也。
經云。爾時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華。大如車輪。俱來菩
薩。亦坐寶蓮華。從於大海娑竭羅龍宮。至却坐一面
[006-0298c]
此解疏〔引不謬〕。古量云。妙音品是有法。定是穢故。宗因云。有
靈山故。同喻。猶如岸品等。今量云。妙音品是劣法。定
是淨故。宗因云。劣靈山故。同喻。如塔品。塔品之中。有
靈山。即得名為淨土攝。妙音品中。有靈山。何得後言
是穢土也。


言八眾乖情者。標名也。


言又囑累品令分身佛還等者。此牒古人義。


言若非經末方囑累等者。說經未訖。歡喜何太旱生。若
不是聞法寶巳生喜。乃是見客佛去。巳歡喜。深成可
恠也。問何故生歡喜。答普賢未荷聞一部經。故歡喜。
經云。佛說是經時。普賢等諸菩薩。舍利弗等諸聲聞。
及諸天龍人非人等。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
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囑累品。賀如來摩頂授記。
付囑法華經。故歡喜。如世間人得寶了歡喜。又更得
珍帛錢物。更歡喜。歡喜雖重。自由各別也。問普賢品
中。眾既歡喜。作禮而去。囑累品中。應合無人。更何歡
喜。答二義。一將去名去。二正名去。普賢品中。將欲去。
所以作禮而去。囑累品中。正去。生忻有眾。何煩致或。
二種總名去也。有云。此但是譯經家結略出。令人生
善心。若囑累品。安在普賢品後說者。即移普賢品。後
歡喜文。向囑累品後安著。則普賢品後無歡喜心經
文也疏主正申難了


言但是先放神力等者。顯淨非常也。經云。爾時佛放
白毫一光。即是見東方五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
[006-0299a]
國土諸佛。彼諸國土。皆以頗梨為地。寶樹寶衣。以為
莊嚴。無數千萬億菩薩。充滿其中。遍張寶幔。寶網羅
上。彼國諸佛。以大妙音。而說諸法。及見無量千萬億
菩薩。遍滿其國。為眾說法。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白毫
相光。所照之處。亦復如是。故名先放神光也。


言故現淨土者。經云。時娑婆世界。即變清淨。瑠璃為
地。寶樹莊嚴。黃金為繩。以界八道。無諸聚落。村營城
邑。大海江河。山川林藪等。顯淨非常訖。


言由此土本穢等者。被誡無因妨也。若對二乘凡夫。
寶是淨土。若對妙音菩薩。是化淨土。恐透見向下穢
根所以被誡也。問若穢相在。何故經言無諸聚落村
營城邑大海江河山川林藪地獄等。答所言無者。以
淨覆穢。名之為無也。


言非妙音等者。此申正義也。雖佛放光而得清淨。謂
本此土穢。恐妙音來見。而生譏毀。所以本佛而深誡
矣。非妙音至而土唯穢也。純穢土名唯穢也。


言如雖淨土還見靈山等者。引例成也。望淨土中。則
無靈山。佛遣侍者。諸山還是向下重穢土有靈山處
也。既彼處有靈山。何妨妙音品中。有穢相也。安國云
如雖淨土還見靈山。此二句明他受用土有靈山。問
何故他受用土中。有靈山耶。答實有山也。如來壽量
品。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祗劫。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
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
滿。變不唯淨。兼見穢故。此二句證化土之中有穢相
[006-0299b]
靈山也。若是阿彌陀佛國純淨土。此是妙音品中。變
不唯淨也。兼見穢故。二云。如雖淨土。證塔品中。化淨
土也。還見靈山。證塔品中。侍者詣山。變不唯淨。兼見
穢故。證妙音品中。有穢土相也上科也下解。如雖淨土。還
見靈山。他受用土。尚有靈山。況是化淨土中。何妨有
穢相山耶。問何以如此。答變不唯淨。兼見穢故。二云。
如雖淨土。證寶塔品中。化淨土也。還見靈山。證塔品
中。侍者詣山也。變不唯淨。兼見穢故。證妙音品中。有
穢相穢土也。寶塔品中。是化淨土。尚自說有山。何妨
妙音品中。一種是化淨土。何妨見穢相。寶塔品中。侍
者尚自見穢相山。何妨妙音品中。妙音菩薩見穢土
穢相。問何以如此。答變不唯淨。兼見穢故。此第二解
為正。然佛變土有二種。一報。二化。化中有二。一淨。二
穢。通明凡聖所變。三義不同。一無漏識變。報化雖殊
淨穢懸隔。然佛所變起。皆成無漏。二者有漏變。地前
凡夫所變國土。唯是有漏變。純有漏種子生故。三通
漏無漏。十地菩薩。五八識所變。境唯是有漏。識未轉
故。六七二識所變。通漏無漏。轉成智故。正智不變。土
非漏無漏。理實亦變法性土故。故知三界唯心。萬法
唯識。相見但依自證生故。心不孤起。託境方生。見分
依於相分故。故又法華經通報土化土說。若通報土
說處。如阿彌陀佛國。菩薩在中。唯是實有。今此靈山
會化淨土。是隱覆名變。如來定果色。蓋却業果色。便
有水鳥樹林流泉浴池也。若是三惡趣。及山河大地
[006-0299c]
重地者。以淨覆穢。名移。若是人天二趣輕者。移却就
人天之中有二。一移相移心。名為移。二者以神通力。
移著他方。名移也。問何移相。答凡夫業果色為本質。
中間變起相分。質與影。俱是染境。能緣心起來。又是
貪愛心緣也。如來慈悲力故。為化眾生。故召分身。以
佛所變淨土。本質是如來定果色也。眾生緣時。中間
隔一重相分。只此相分。便是當情。有淨土相分。移却
業果相分。得定果相分。故名移相。移中間相分也。問
何故移心。答若不發心。則不移。若發心時。即名移也。
本緣業果色相分。能緣心是染心。今者所緣既是淨
土相分。能緣心是淨心。故名移心也。移有三種。一以
淨覆穢名移。經云。時娑婆世界。即變清淨。瑠璃為地。
黃金為繩。以界八道。二移相移心名移。經云。唯留此
會眾。靈山一會。根熟堪聞。留更聞經也。三移却名移
者。經云。移諸天人。置於他土也。


言上見下故何因不許等者。何因不許之言。屬上句
非也。屬下句為正。問言上見下故者。變土既是釋迦。
如何名上見下。豈釋迦是下。妙音是上耶。答但望處
說。不約佛也。妙音是上。穢土名下。只此穢土。是二乘
人。下位所見之境。故得名下。妙音是上位菩薩。從東
方來到此間。是化淨土相。兼見向下一重穢相。故名
上見下也。問若爾佛為二乘凡夫。隱穢彰淨。名變土。
何故乃言。佛召分身變土。答為驚二乘。令生忻慕。所
以變土。若不爾者。佛常居淨土。何須令變。故知為二
[006-0300a]
乘也被誡無因妨


言何因不許二佛等者。初會前妨。古師難云。涌出菩
薩。普禮分身。分身佛在東方。妙音來時。分身若在。何
故空禮釋迦多寶。不禮分身。明知分身巳去。疏主答
意云。緣釋迦多寶二佛。同坐相近。所以妙音致敬。不
禮餘佛。亦有何妨。何因不許二佛同坐。是化主偏霑。
何因不許分身別坐。不蒙禮贈何失。


言禮贈此二等者。問分身諸佛。何過不蒙。答疏言。禮
贈此二施主等。餘佛者。則分身也。


言只如天授品中等者。經云。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
面禮敬二世尊足。修敬巳畢。往智積所。共相慰問等。
意言文殊龍宮涌出當時。分身在。文殊不禮分身。何
妨致敬奉珠禮贈。不通餘佛也。問既若壽祥等道理
不是。何故羅什安在經前。答但是什公梵本參雜。貫
華線斷。經品失次。隨本翻譯。安在經前。亦無別意也。


言故知歸奉意別等者。以釋迦多寶是化主故。偏禮
奉珠。何故將分身為例。普同歸也。


言故知囑累合在等者。雖以十證囑累合在於先。有
十不可。是故囑累遂居經末。歡喜奉行。並居後故。


言又云觀音普門等者。標有無也。什公所譯。只有前
長行。無偈文也。或有安者。後人添足。亦通足音即超反
若本來少添著名足。若本來足。更添著名足即趣反。後
人者。路云。即是隋時三藏闍那崛多。於益州龍泉寺
譯出此偈。
[006-0300b]


言俗每疑云等者。或是疏主在俗時。於國子監讀書
時。轉讀著此經疑也。或大家俗人總說。故名俗也。疑
意有二。一者。疑什公既不翻出。如今忽有。恐是偽。不
是佛說。二者疑云。若佛說者。何故世尊自云。具足妙
相尊。偈答無盡意。若佛說者。何故佛自矜誇。故此
疑不是佛說。又解准科文抄記。若佛自說。何故矜誇。
經教之中。佛自矜處亦不少。此間却是疑說偈意。緣
經文云。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若向前是長行。則
合向後。言偈答。元來向前。是偈說偈之次。何故更言
偈答。諸人疑。則却疑此偈也。下通云。緣無盡意菩薩
問佛云。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
觀世音。世尊答。即合是長行。爾時世尊具足妙相尊。
以偈答無盡意曰。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等。緣半
行巳來長行。翻譯之主。嫌長行少。勒成二句偈文。故
云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也。


言此乃經家結集為偈者。會違文。經家有三。一是阿
難結集時。合却去。若爾阿難有增減過。二云。翻譯家
見長行文少。勒成偈也。三寫經人合也。


言如勝鬘云等者。引例也。爾時如來在舍衛國。大會
說法時。此國王及末利夫人。有女名曰勝鬘。嫁與阿
瑜闍國王。為夫人。其性聰慧。世所希有。波斯匿王。及
末利夫人。共相謂曰。勝鬘是我女。若見佛者。必速解
法。即遣內人名旃提羅。持書往報。勝鬘得書。歡喜頂
受。即於高樓上。而說偈言。今聞佛音聲。世所未曾有。
[006-0300c]
所言真實者。我今應供養。仰惟佛世尊。普為世間出。
亦應垂哀愍。令我等得見。此下便合是長行。長行云。
即生此念時。佛於空中現。普放光明。現無比之身。勝
鬘夫人。及諸眷屬。頭面接足。以供養心。歎佛功德。而
說偈言。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還緣兩頭。是偈中
心長行。長行文少。還被後人勒成為偈。偈云。即生此
念時。佛於空中現。勝鬘及眷屬。頭面接足禮。如來妙
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思議等上佛自讚義疑了


言又有疑云若佛等者。雙引疑文也。疑有二意。一疑
不是佛。二疑還著於本人之言。若佛說者。何故偈言。
咒咀諸毒藥。所欲害身者。還著於本人之言。問菩薩
利益眾生。救得一人。損他一人。利益在何處。何不能
損之人與所損之人。悉皆無事。豈不妨耶。所以言昔
亦致惑。昔亦致惑之言。應屬上句一段文。


言曾問先師等者。以疏主不能當頭面。問三藏和上
道。此偈是佛說否。所以別事問三藏。慈意慈音義故。
大師勘梵本。應云慈意。多是經筆悞。音下脫心。名為
慈音也。既是梵本。明知慈意也。既見梵本。明知還著
於本人之言不無也。


言故定有之者。申理也。證普門品偈是有是佛說。


言又有無失者。證菩薩方便教化眾生。合有此調伏
還著於本人之語。故名又有無失。問菩薩返害於人。
有別是失。何故言無失。答疏言乃是應宜者。出所以
也。菩薩剛強眾生。剛強化。不肯將四攝六度教化眾
[006-0301a]
生。只將毒藥。却化伊也。


言如巧獵師善取等者。舉喻也。金云。謂好手獦師。見
深窟中有惡熊羆。先以石打令起。次即叉之令死。初
嗔則損人。喻彼呪咀。後却叉死。喻還著於本人。准此
法喻。何處是益。潞云。取獦師巧便之用。以喻觀音。不
取彼斷命之功。而況菩薩。意取巧便之用。如五坊家
取獸。應坑者。應穽者穽。猶如菩薩。應反害者而返害
之。故是應宜。而為調伏。初雖有損。後必為益也。


言亦如良醫善用等者。第二喻也。返藥者。大家冷病
熱治。熱病冷治。若是好手醫人。熱病熱治。冷病冷治。
菩薩教化眾生。亦復如是。觀見眾生[采-木+貝]毒藥害人。被
害之人。念菩薩名。菩薩加被。還著於本人。若可中念
菩薩。名毒藥不傷。下藥之人。謂無功効。更求毒藥。轉
轉過深。遂交毒藥。返中其身。起追悔心。後更不作。然
後發心。深生憐愍。乃是菩薩應宜。而謂調伏也。問所
害免於呪咀。方是觀音之能。既令還著本人。菩薩之
心何在。答所害免於呪咀。反著息本。惡心利益。彼此
俱霑。是行方便名菩薩。


言初雖有損等者。若是菩薩方便初損。後必有益者。
則謂之初損後益也。後有損者。必不為之也。


言有偈既不乖宗等者。有彼普門偈述。但是三藏梵
本有。故有亦不乖經宗。道理本來合有也。問佛本來
說著。如今不譯出。著即是違理。何名不違理。答線斷
葉零。令梵本差脫。隨本翻譯。設無此偈。亦不違道理。
[006-0301b]
但是脫漏。何成過失也。


言又隨時所添經中等者。路云三添。一添普門品偈。
二添藥草喻品後日光喻。三神力品後。添陀羅尼。具
隨時添經。即是添品法華經中。普門品內。從一分奉
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巳下長行經云。爾時
莊嚴幢菩薩。白無盡意。以何因緣。名觀世音。是時無
盡意菩薩遍觀觀音過去願海。告莊嚴幢菩薩。偈答
中即合道具足。無盡意偈答莊嚴幢。乃至偈中。却是
世尊答無盡意云。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能問之
人。亦不同。能答之人。亦不同。文既相違。故知差舛。意
道。文既相違。莊嚴幢文。不合有也。更有人解云。莊嚴
幢菩薩問無盡意。無盡意菩薩。轉問世尊。世尊便告
無盡意。亦不妨有此道理也。


言又彼經藥草喻等者。向前藥草喻。早有一長行一
偈。述說兩喻。三草二木。顯乘差別。後一長行一偈。述
說日光喻。顯乘同義。更增其病。化度云。一乘如日普
照十方。無處不遍。正是乘同義。


言論釋兩喻等者。論云。自此巳下。為七種具足煩惱
性眾生。說七種譬喻。對治七種增上慢心應知。何者
為七。一者求勢力人。二者求聲聞解人。三者求大乘
人。四者有定人。五者無定人。六者集功德人。七者不
集功德人。且第三大乘人。有一向決定增上慢心。起
如是意。無別聲聞辟支佛佛。如是顛倒取對治。為此
故說雲雨喻。下云第三人者。令知種種乘異。如來平
[006-0301c]
等說法。隨諸眾生善根。種子與生藥。故不說日光也。


言彼說乘同者。又引經云。譬如日光照臨之處。無外
二乘。無異眾生等道理。正增其病也。何成破病也。又
更有說。此亦是破乘同病。日光同天雨。所照同三草。
若然者。則天雨是一。所潤各別。日光是一。所照各別。
此亦不然。前來雨喻。破病巳訖。今又破病。此乃虗設。
應成無用。


言正法妙法兩經者。此違教也。論又不解者。法華論
亦無日光喻也。七喻所無也。


言四從三逆有爽者。意道。藥草喻後。更安後半日光
喻。正法妙法并本論並無文。違三本聖教。故言三逆
也。順一本經文。即添法華當第四本教。故言四從也。
爽由失也。無則順道理也。


言彼經又以陀羅尼等者。正法妙法。陀羅尼品。皆居
觀音品後。及違論次第。論說修行力。有五門示現。一
說力神力品示現。二行苦行力。藥王及妙音品示現。
三護眾生諸難力。觀音陀羅尼品示現。陀羅尼品。若
在神力品後。即違論中護法力之次第也。


言又云富樓那及法師等者。且如添品法華經中五
百弟子授記品。及法師品。此二品初加三四帋經文。
今妙法蓮華經中兩品。對他添品法華經中兩品。初
皆闕少。又云。妙法蓮華經中兩品。是添法華兩品。闕
少應檢。既無誠文。理難依信。


言又云依合有二十七品者。以天授品與寶塔同品。
[006-0302a]
故名合也。四本違三者。正法妙法本論名違三。寔由
實也。寔由未可也。


言彰品次第者。標也。經起意宗旨。得名廢立。意巳可
知。緣何品文。次第如是。故置此門。明品次第。賀云三
藏教法。各各不同。阿毗達磨以相性求。毗奈耶以因
緣求。修多羅意趣。亦以次第求。今明次第也。


言凡欲說法等者。佛說此經巳。結加趺坐。入於無量
義處三味。身心不動。是時天雨四華。地六振動。故毫
光巳遠照。經云。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眾見此。以
生疑。經云。於此世界。盡見彼土六趣眾生。又見彼土
現在諸佛。及聞諸佛所說經等。爾時比丘比丘尼。優
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鬼神等。咸作此念。是佛光明
神通之相。今當問誰。誰能答者。爾時彌勒菩薩。欲自
決疑。又觀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
龍鬼神等。眾會之心。而問文殊師利言。以何因緣。而
有此瑞。文殊師利答云。爾時文殊。語彌勒菩薩摩訶
薩。及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乃至我見燈明佛。
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說法華經。舉古正答。總
名序品。


言機集緣和等者。即是十五類眾集。名機集。眾生與
佛相逢。名緣和。佛入涅槃。眾生在生死。不名緣和。問
為是舊集。為是新集。答並新舊。非但聽於無量義經。
舊眾緣和。今說法華。亦乃放光。召於東土。有緣皆來。
此即新集緣和。從眾名序。
[006-0302b]


言乃應物宣暢陳說等者。即是七種成就。說宗即是
目正宗也。


言序品既說次辨正宗者。問何要說方便品。答疏云。
眾既集而未閑。閑由解也。須陳宗以訓誘。正宗法說
一乘。為實頌實。略開二運。為權開權也。經云。爾時世
尊。從三昧安祥而起。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乃
至汝巳慇懃三請。豈得不說。汝今諦聽。善思念之。當
為汝分別解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
於世。又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
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又云。說佛智慧
故。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終不以小
乘。濟度於眾生。一切諸如來。以無量方便。度脫諸眾
生。入佛無漏智。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言一實而導等者。問既開權顯實。有何利益。答疏言
言一實。而導彼歸途。顯實也。途者道也路也。顯二權。
而令斯返跡開權也。導者引也。歸途者修行向大。眾
生久在生死。今向佛修行名歸。來名歸途。二者。十六
王子時。發心退去。今日却發大心。名歸途也。返跡者。
一先執二乘為究竟。今說為權。返彼二乘導跡。名返
跡。二曾發大心。退入二乘中。今日却發大心。名返跡。
乍觀歸途返跡似不別。於中歸途從因向果。但望大
乘說。返跡則約從小入大說。歸途則修行向大。返跡
則約迴心也。
[006-0302c]


言智揚善巧等者。智是如來後得智。即是諸佛智慧。
揚者稱揚。善巧即是四辨七辨。向上權巧方便。顯上
接下。通彰方便。妙應上根。上根即鶖子等是也。故言
智揚等。


言語演神功等者。即是其智慧門。說權說實。名為語
演。只此權實道理。二乘不測。名為神功。陰陽不測。謂
之神。津冥邃理者。津者。謨云。津濟津潤。冥謂冥合。邃
由深也。只此言教。亦能津濟。津潤二乘之根本。亦能
冥合一乘深邃之理。即是契理契根也。故次有方便
品。


言上根領悟等者。領悟即領解也。賀云。此明不說領
述授記之由。意言方便品後。合有領述。及授記品。鶖
子領悟。不可一人安其領述。及授記等文。後小略故。
於譬喻品初。寄其領述。方與授記。鶖子領解分二。初
標聞法巳喜生。經云。爾時舍利弗。踊躍歡喜等。後釋
歡喜之所以。有四。初失大法巳興嗟。經云。所以者何。
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授記作佛。乃至失於
如來無量智見。二處小階而起歎。經云。我當獨處山
林樹下。乃至思惟取證。三喜今聞而惱盡。經云。世尊
我從昔來。終日竟夜。每自尅責。乃至身意泰然。快得
安隱。四知佛子而道成。經云。今日乃知真是佛子等。
總當鶖子領解也。


言佛重述成者。述昔成今。經云。爾時佛告舍利弗。吾
今於天人沙門婆羅門等。大眾中說。我昔曾於二萬
[006-0303a]
億佛所。乃至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


言有授記者。經云。舍利弗。汝於未來世。當得作佛。號
曰華光。


言應有領述等者。除方便品外。更合與鶖子。開三品
經。緣鶖子利根。故不聞也。


言良以鶖子獨等者。一部名頴。二禾末名頴。今取後
義。如禾之末出於眾禾也。孤由獨也。一利根故不開。
二文略故不開也。寄者附也。


言中根之類雖聞等者。賀云。此明譬喻品也。即須菩
提等。四大聲聞等。法說一乘。未能了悟。故以牛車。及
唯有一門。以喻一乘。經云。然舍利弗。今當復以譬喻。
更明此義。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經云。如此種種羊
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汝等於此火宅。宜
速出來。隨汝所欲。皆當與汝。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
玩之物。適其願故。心各勇銳。互相推排。競共馳走。爭
出火宅。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
車。願時賜與。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乃至令
諸子等。日夜劫數。常得遊戲。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
此寶乘。直至道場。以是因緣。十方諦求。更無餘乘。除
佛方便。


言智者因喻以領等者。經云。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亦云領慧。亦云領解。二皆得也。即是信解品經云。我
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阿耨多羅三菩提記。心甚歡
喜。得未曾有。不謂於今忽然得聞希有之法。深自慶
[006-0303b]
幸。獲大善利。無量珍寶。不求自得。今法王大寶自然
而至。如佛子所應得者。皆巳得之良云。慧解隨生者。
謂領納之智慧生也。因聞喻說。能隨彼生。故因明云。
由此比況。令宗成立。究竟名邊。他智解起。照此宗極。
名之為見。方能領者。因由之因。窮子喻領。即因依之
因也。


言雖少信解尚未等者。解藥草喻品也。經云。爾時世
尊告摩訶迦葉。及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葉善說。如
來真實功德。誠如所言。如來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
功德。汝等若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盡。故名尚未深知。


言為破疑情者。經云。今為汝等。說最實事。諸聲聞眾。
皆非滅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
問說藥草喻。四大聲聞。既信伏巳。云何有疑情可破。
答四大聲聞。說信解品了。心中疑我今說如來功德。
為是為不是。所以為破疑情。說藥草也。又疑情者。聞
火宅喻品了。便疑唯有牛車。無羊鹿。唯有一乘。無別
二乘。所以說三草各別。各有差殊。破疑也。問藥草喻
品。破執有一。正是破執。如何破疑。答但是疑無三乘。
兼有執一之病。由疑於先。執乃在後故。且說於疑。其
實亦有執也。為破執之疑情。重述三乘之別意。故說
三草。以喻三乘。約教說一。約根分三。經云。雖一地所
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故此亦名述成。故
有藥草喻品也。


言四大聲聞既深等者。明授記品也。迦葉名光明。須
[006-0303c]
菩提名名相。迦旃延名閻浮那提金光。目連名多摩
羅䟦栴檀香。


言上中二性等者。明化城喻品也。丁寧者。再三義。必
假再三。故言鄭重。鄭重者。慇懃也。初周法說時。下根
亦聞。中周喻說。下根亦聞。第三周若法若喻。宿世因
緣說。故名丁寧。三遍重說。故言鄭重也。


言說過去結緣等者。經云。諸比丘。我等為沙彌時。各
各教化無量殑伽沙等眾生。從我聞法。為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此諸眾生。于今有住聲聞地者。爾時所
化無量恒河沙等眾生者。汝等諸比丘。及我滅度後。
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故名過去。結緣之始。覺照
其心。覺者覺察。照也。曾結大因。今二乘。覺察身中有
大乘性。故名覺照其心也。


言述彼所得涅槃等者。經云。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
方便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但是如來方
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又云。若眾生住於二地。
如來爾時。即便為說。汝等所作未辦。汝所住地。近於
佛慧。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非真實也。既知息巳。而
告之言。寶處在近。此城非實。我化作耳。


言高名之輩因說等者。高名者。五百千二百人也。因
者因由。因前說化城喻。方有信解。即領解也。


言復重淨心等者。即述成也。問如何喚淨心作述成。
答未述成時。聲聞生疑。疑所解法。述成亦了。疑心須
除。益富樓那等解心明淨故。即名淨心也。問既有領
[006-0304a]
解述成。何不別開品耶。答有二義故。不別開品。一者
是下根人。三遍聞了領解。文略不開品。上根鶖子最
利根。領解文略。中根次鈍。領解文廣。別開領解述成。
問下根人根更鈍。即合領解文更廣。答緣三遍聞。故
却少也。心中疑妨少故。領解不多。二者。緣是下根人。
拙口鈍詞。多領不得。領文既少。不別開品。經云。世尊
甚奇特。所為希有。隨順世間若干種姓。以方便知見。
而為說法。拔出眾生處處貪著。我等於佛功德。言不
能宣。唯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願。


言印亦不廣等者。經云。爾時佛告諸比丘。汝等見是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不。我常稱其於說法人中。最為
第一。亦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今於我所說法
人中。亦為第一。於賢劫中當來諸佛說法人中。亦復
第一。


言先陳高名等者。解五百弟子授記品。富樓那名法
明。憍陳如號曰普明。五百羅漢優樓頻螺迦葉等。並
號普明。說當來成佛名號國土等相。名當果之相。


言下位之儔等者。釋授學無學人記品。至此三遍丁
寧。時時漸亦達。達由成佛也。經云。阿難號山海慧自
在通王。羅睺羅號蹈七寶華。千二百人同號寶相。


言三根並悟等者。總結三周。並悟說法利益。三根巳
畢。總與授記了。


言將使遠代同觀等者。釋法師品也。未來一切眾生。
名為遠代。還同舍利弗聞經作佛。名同觀。所以說法
[006-0304b]
師品。嘆人美法。歎人者。經云。若親近法師。速得菩薩
道。隨順是師學。得見恒沙佛。嘆人也。美法者。歎法法
師。經云。爾時佛告藥王菩薩摩訶薩。我所說經典。無
量千萬億。巳說今說當說。而於其中。此法華經。最為
難信難解。此經是諸佛祕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與
人。是名美法。問嘆人嘆法。有何利益。答令菩薩弘傳
大義。持經之者。若法可修。若人可依。若人若法。可師
範故。所以雙嘆也。


言破小執而成大道等者。解寶塔品也。破小執者。即
破二也。會權旨者。即會二也。指前八品。破二會二也。
昔持毀責聲聞。今言作佛。其事甚難。枯楊生蹄。枯木
生華。老烏頭白。馬乃生角。人所難信。貧士獲衣中之
寶。窮子領長者家財。甚為難信。所以多寶塔現。經云。


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
旬。從地涌出。住在空中。


言分身佛集者。經云。爾時十方諸佛。各告眾菩薩言。


善男子。我今應往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并供養
多寶如來塔。是時諸佛。各將一大菩薩。以為侍者。至
娑婆世界。各到寶樹下。一一寶樹。高五百由旬。枝葉
華果。次第莊嚴。如是乃至。十方諸佛。皆悉來集。坐於
八方。正集時也。勸由勉也。長者生長慧解之心。不疑
名明也。信即心淨也。


言證說不虗等者。經云。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讚言
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
[006-0304c]
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
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等。


言雖他佛等者。明天授品也。雖他佛說不思議事。證
信此經者。多寶塔現。分身佛集。名他佛說。經云。善哉
善哉。釋迦牟尼佛。快說是法華經。我為聽是經故。而
來至此。名他佛說也。


言未顯自尊等者。未說自家尊重之事。勸人歸仰。故
須身作國王。經云。爾時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吾
於過去。求法華經。無有懈惓。又云。我念過去劫。為求
大法故。雖作世國王。不貪五欲樂。椎鐘告四方。誰有
大法者。若為我解說。身當為奴僕。是名自尊勸人歸
仰也。問說他自。有何利益。答說他佛令生信。說自尊
令生尊重。


言於怨家所為床者。經云。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
大乘。名妙法蓮華經。若不違我。當為宣說。乃至以身
而床座。身心無倦。于時奉侍經於千歲。又云。爾時王
者。即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名怨家所也。


言亦顯經威廣大等者。經云。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
言。仁往龍宮。所化眾生。其數幾何。文殊師利言。其數
無量。不可稱計。非口所宣。非心所測。


言法力速成等者。經云。此經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乃
至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


言化龍女以成道者。經云。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價直
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乃至坐寶蓮華。
[006-0305a]
成等正覺也。


言既顯自他者。自謂釋迦自身。常為國王。於仙人處。
為床求法。自寶重也。經云。若有人。聞提婆達多品。淨
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
前。所生之處。常聞此經。若在佛前。蓮華化生。他謂分
身多寶。經云。聖主世尊。雖久滅度。在寶塔中。尚為法
來。諸人云何不勤為法也。


言威弘者。經威廣大。龍宮所化之眾極多。名威弘。


言用速者。即龍女道成。南方作佛。名用速。


言聞經菩薩皆受教等者。聞經菩薩者。即藥王等。八
萬菩薩。是皆受教願持。經云。爾時藥王菩薩摩訶薩。
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與二萬眷屬俱。皆於佛前。作
是誓言。唯願世尊。不以為慮。我等於佛滅度後。當奉
持讀誦說此經典。


言因前勸與令持等者。即寶塔中言勸。經云。以大音
聲。普告四眾。誰能於此等。二身勸。經云。以身為床座。
經於千歲等。


言其有末代行多越軌模等者。此明安樂行品。一乘
法流行在世。名行法也。多越軌模者。若近十惡緣。名
越軌模。又近十惡緣。名難宣暢。近善緣。名不越軌模。
名易宣暢。軌模即四安樂行。經云。佛告文殊師利。若
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一者。
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云何名
菩薩摩訶薩親近處。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
[006-0305b]
大臣官長。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尼揵子等。及造世俗
文筆讚詠外書。及路伽耶陀。逆路迦耶陀等。


言八恒菩薩聞妙道等者。明涌出品也。經云。爾時他
方國土諸來菩薩摩訶薩。過八恒河沙數。於大眾中。
起立合掌作禮。即白佛言。世尊。若聽我等於佛滅後。
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進。護持讀誦書寫供養是經
典者。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言佛時不許者。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訶薩眾。止。善男
子。不須汝等護持此經。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自有
六萬恒河沙等菩薩摩訶薩。一一菩薩。各有六萬恒
河沙等眷屬。是諸人等。能於我滅度後。護持讀念。廣
說此經。佛時不許者。問八河菩薩。既請持經。佛何故
不許。答不是八河菩薩不堪持經。言不許者。意令下
方菩薩涌出。眾見生疑。既見以生疑。因此說如來壽
量品功德。故止也。此有二意。一顯彼菩薩皆是釋迦
所化。二顯報身壽量長遠。


言眾見涌出謂此化非等者。釋壽量品也。謨云。疑有
兩意。一疑是化現。不是實菩薩。二設許是實。疑不是
釋迦教化。初疑云。謂此化而非實。經云。我常遊諸國。
未曾見是眾。我於此眾中。乃不識一人。忽然從地出。
願說其因緣。二疑者。世尊。如來為太子時。出於釋氏
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從是巳來。始過四十餘年。世尊。云何於此少時。大
作佛事。乃至譬如有人。色美髮黑。年二十五。指百歲
[006-0305c]
人言是我子。其百歲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
等。是事難信等。


言今我道久成等者。經云。爾時佛告大菩薩眾。諸善
男子。今當分明宣語汝等。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
著者。盡抹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巳來。復過於此百
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故名我道久成等。


言報佛之身現壽量等者。經云。如來如實知見三界
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
非虗。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
明見無有錯謬。問法身既是正說。何故言亦。答本來
只要報身破疑既明報身。法身是不相離法。如影與
形相似。因說報身。便說法身。名亦也。又云。法身無為。
不可說其長短。但約能證。法身成道。證其長短。故言
亦。方便以宣揚也。


言故知釋迦由來等者。經云。或說巳身。或說他身。或
示巳事。或示他事。諸所言說。皆實不虗。報身既也成
道長遠。有法報二身處。即有化身。故釋迦面各三十
二該。教化眾生。化身來去故。不唯此生。何得此化身
難也。


言佛德深妙聞信等者。此明分別功德品也。經云。爾
時大會。聞佛說壽命長遠時。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祗
眾生。得大饒益。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
多。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
恒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
[006-0306a]
聞持陀羅尼門。乃至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
菩提心。十一得證。一位發心。是此品之行相也。


言時宜所益雖巳等者。賀云。此釋隨喜品也。經云。佛
告彌勒菩薩。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
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眾生卵生等。又令
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
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
至筭數譬喻。所不能知。問疏云何言亦。答指分別品。
有能隨喜福。亦不少對他十法行。此品傍行。故名亦
也。


言傍人隨喜尚獲等者。此明法師功德品也。經云。若
於大眾中。以無所畏心。說是法華經。汝聽其功德。乃
至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界。內外彌樓山。須彌及鐵
圍。父母所生耳。清淨無濁穢。以此常耳聞。三千世界
聲。是人鼻清淨。於此世界中。若香若臰物。種種悉能
知。是人舌根淨。終不受惡味。其有所食噉。悉皆成甘
露。若持法華者。其身甚清淨。如彼淨琉璃。眾生皆喜
見。是人意清淨。明利無穢濁。以此妙意根。知上中下
法。故有法師功德品也。


言法師持經必等者。此明常不輕品。經云。得大勢。於
汝意云何。爾時常不輕菩薩。豈異人乎。即我身是。是
名法師。必當作佛。毀法師者。獲罪無量。經云。得大勢。
彼時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嗔恚意。輕
賤我故。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千劫於
[006-0306b]
阿鼻地獄受大苦惱引巳為證。故有常不輕品。


言如來勸說者。明神力品也。寶塔言勸。提婆身勸。


言福事俱多者。勸人聽法得六根清淨。為福。多寶勸
說。天授為床。名事。


言恐眾生疑謂等者。眾字。去音呼為正。前來世尊。說
第五十人功德。說六千功德。十種法師。此言虗實。故
名恐眾生疑。謂佛虗唱也。謂遮此疑。如來出舌放光。
經云。爾時世尊。於一切眾前。現大神力。出廣長舌。上
至梵世。一切毛孔。放無量無數色光。皆悉遍照十方
世界。


言顯巳言之不謬者。引婆羅門相法說也。


言藥王昔者殉命令持經等者。釋藥王品也。殉音詞閏
秦穆公。即古時天子。以三良為之殉葬。三良。即三

个賢臣也。以人送死。墓巾生葬三个賢臣。名殉葬也。
殉字。從多邊作反割反。如蕃王等。忽有一家長死。一床
奴婢。隨遣駈使。多以生送死也。若自衒名侚。以身從
物作侚。巡師宣令作殉。今取殉藥王。今者不惜身命
持經。亦得名殉。經云。即作念言。我得現一切色身三
昧。皆是得聞法華經力。我今當供養日月淨明德佛。
及法華經。又云。於日月淨明德佛前。以天寶衣。而自
纏身。灌諸香油。以神通願力。而自燃身。又云。作是語
巳。而各默然。其身火燃千二百歲。過是巳後。其身乃
盡。三生死捨第三生。方能生捨身分也。


言說彼本緣等者。經云。佛告宿王華菩薩。於汝意云
[006-0306c]
何。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豈異人乎。今藥王菩薩是也
宿王華。若有發心。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能
燃手指。乃至是一指。供養佛塔。勝以國城妻子。及三
千大千國土山林河池。諸珍寶物。而供養者。


言流行正法此等者。釋妙音菩薩品也。一人知內。一
人知外。經云。爾時釋迦牟尼佛。放大人相內髻光明。
及放眉間白毫相光。遍照東方百八萬億那由他恒
河沙等諸佛世界。過是數巳。有世界名淨光莊嚴。其
國有佛。號淨華宿王智。有一菩薩。名曰妙音。即白佛
言。我當往詣娑婆世界。禮拜親近供養釋迦牟尼佛。
及見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等。故有妙音品來。


言眾生持經多諸等者釋觀音普門品也。


言必假普示諸門等者。隨眾生所念。現諸類身。救濟
非一。名諸門。經云。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
音力。火坑變成池。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
音力。波浪不能沒等。普者。平等遍滿義。門者。入出之
遊處。諸人三業。歸依菩薩。六通垂濟示現。出苦入樂
所由處。故名普門。別顯有厄稱名皆脫。初三水火風
灾。次四雜災。形罸不傷。非人不害。抅繫解脫。怨賊不
損。由是能除諸難眾生。故得持經。經云。爾時持地菩
薩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
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故觀
音品也。


言雖念觀音憑人等者。釋陀羅尼品也。觀音則約人。
[006-0307a]
此品則約法。觀音護未發心眾生難。陀羅尼護巳發
心者難。故有陀羅尼品。二聖二天。十羅剎女。欲說神
呪。擁護持經之人。若不順我呪。惱亂說法者。頭破作
七分等。


言持經之力等者。釋妙莊嚴王品。世尊因地。於提婆
達多所。求經不簡怨。妙莊嚴王。於二子所。受法不簡
親。又解。只妙莊嚴王品。便有怨親也。子與父是親。子
正見父邪見。故成怨。經云。爾時佛告諸大眾。乃往古
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雲雷音
宿王華智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國名光
明莊嚴。劫名喜見。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其王夫
人。名曰淨德。有二子。一名淨藏。二名淨眼。是二子有
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薩所行之道等。


言經福所資等者。顯妙莊嚴王。先持法華。今得為王。
況今受持前生勝處。又云。妙莊嚴二子。先持法華經。
得生國王家。名生勝處也。


言欲明古今相即等者。昔時淨藏淨眼。今藥王藥上
是。今同華德菩薩。及佛前光照莊嚴相。即是昔時妙
莊嚴王。并淨德夫人。故有妙莊嚴王品也。


言雖此土他土皆有弘德等者。解普賢品。此土者。藥
王等是。他土者。妙音菩薩是也。此方他方者。即普賢
菩薩。經云。我於寶威德上王佛國。遙聞此娑婆世界。
說法華經。他方也。經云我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
有受持是經典者。我當守護。除其衰患。令得安隱。此
[006-0307b]
方也。顯此方他方。俱能勸勵流傳妙法。故有普賢菩
薩品也。


言讚勸既周等者。釋囑累品也。經云。爾時釋迦牟尼
佛。從法座起。現大神力。以右手摩無量菩薩摩訶薩
頂。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
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應當
一心流布此法。廣令增益。爾時釋迦牟尼佛。令十方
來諸分身佛。各還本土。而作是言。諸佛各隨所安。多
寶佛塔。還可如故。乃至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
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說經畢。從此散席也。


言人情曲解者。謨云。解字。通會解解釋二意。謂什公
安在神力品後者。此是古人委曲會解釋解。他什公
意。契由明也。未明通途道理。其實是梵本差錯也。


言第六釋經本文者。謨云。原其判。疏只為釋經五門
玄談。先為敘致。今者結歸舊意。故曰。釋經本文。且疏
外科者。攝云。科此經文。古今寔繁。略敘一二。冀增異
智。第一有廬山龍法師。開為二分。一從序品至安樂
行品十四品。是開三顯一分。四十年前開三乘。法華
會上顯一乘。二開近弘遠分。從地涌出品下十四品。
亦疑釋迦成道來近。所化菩薩眾多。將釋此疑。現壽
量而長遠。故立開近顯遠分也。此二段中。皆有序分
正宗流通也。二光宅雲法師。科為三分。初序品序分。
二從方便品。至分別功德初挍量偈末巳來。十五品
半經。名正宗分。三從第二長行巳去。直至經末。名流
[006-0307c]
通分。吉藏同。三印法師科四分。初一品名序分。二從
方便品。至安樂行十三品。開三顯一分。三從從地涌
出品。至分別功德彌勒偈巳前。名開近顯遠分。四從
分別功德品彌勒偈巳後。至經末。名流通分。四河西
道朗法師。開為五門。初序品。序致法華必轉之相。不
說無量義經則巳。若說無量義經。必說法華經。不放
光雨華則巳。若放光雨華。必說法華經。故名轉也。二
從方便品。至法師品。明法華體無二之法。三從寶塔
品。至壽量品。明法華常住法身之果。四從分別品。至
囑累品。明修行法華所生功德。五從藥王本事品。迄
至經終。名流通分。五道融法師。判為九轍。一昏聖相
扣轍。序品。二識教歸真轍。方便品是。我此九部法。隨
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三興類潛彰轍。譬喻品。四述
昔窮速轍。信解品。五稱因進悟轍。化城喻品。六讚揚
理行轍。法師品。七本跡無生轍。寶塔品。八舉因徵果
轍。涌出品。九宣揚遠濟轍。隨喜品直至經末。攝議曰。
考尋古釋。皆存一理。然依理教。但取三分。夫說法必
有由序。驚駭諧揩反物情。令生信意。乃為正說有情無
盡。佛悲莫窮。冀傳不息。有緣流通。斯乃理矣。西方親
光菩薩。造佛地論。解佛地經。科為三段。一教起因緣
分。攝法門品類差別。三依教奉行分。攝時聞歡喜奉
行。雖釋一經。可為通軌。餘經亦有三分勢。故此方晉
朝道安法師。時人稱為寶印手菩薩。科一切經作三
分。序分正宗流通。問何名序分。答序彰起說之由。問
[006-0308a]
何名正宗。答正明即座之益。問名流通。答流通為澤
霑來兆。又由三義。故立三分。一除疑生信。立序分。二
破執令解。立正宗分。三依法修行。立流通分。道安和
尚。判教了後。佛地論從西國來。果然有此三分。暗合
親光菩薩科也。自後諸經。皆依三分判教也。


言古遵法師等者。應是古時遵法師。或可名為古遵。
即遵古之義也。


言如來起化由序者。放光照境。動地雨華。十五類眾。
根器咸集。彌勒問文殊答。總名起化由序也。


言餘二十七品等者。化其聲聞迴心向大。名為正化。
或變化。即變昔執小生空之心。化令證入二空之理。
乃至分段變易。煩惱所知。有餘無餘涅槃。今變令取
無住大般涅槃。名為化。或云。教化將大乘教。以化聲
聞。如風靡草。皆順從故。彼科二十七品。三段總是正
化。一授記因果化。方便品至分別功德品。二現座獲
益化。分別品下至囑累品。三傳法利生化。從囑累下
至經末。


言序品陳其始由者。彼科序分。有三始由。一處眾所
由。即此初二成就。二理事所由。入定為理。放光雨華
為事。同此三四五成就。三問答所由。同此六七成就
也。


言迄至經末等者。問此釋如何。答理亦難容。若言得
益。即是正宗者。序品亦應正宗。舉動施為。皆悉佛事。
佛事遠近。皆有益故。若言授記得證發心等名益者。
[006-0308b]
應方便品。不名正宗。無上益故。若言鶖子悟解一乘
何非益者。彌勒發問。文殊為答。亦疑皆遣。何不名益。
若言文殊雖答。未見佛說。疑心猶在。不得稱益。亦應
鶖子方便品尚未得記。不名正宗。亦違佛地論三分
之道理。


言吉藏法師等者。即嘉祥。疏主即隋朝人。本是台州
國清寺智禪師弟子。姓安。本安息國人也。童孩之歲。
父母引見真諦三藏乞名因名。吉藏年七歲。落髮出
家。採涉玄微。日新幽致。隋開皇年中遊京。止于嘉祥
精舍。五六十年。常事敷演。後大唐啟運。隋薩國公夫
人氏。舉請住京寶隆寺。凡講法華經。三百餘遍。亦著
玄疏。盛流於世。常勤行業。願見彌勒。任寺之上座。春
秋七十有一。遷神于寺東房。舊曰實濟伽藍。即今時
溫國是。今又改為崇聖寺。經曆三代。講法華經。


言初校量頌末等者。此後更不說實也。法華以權實為
宗。故有說權實之處。即是正宗。問何不取第二長行
及偈為正宗。答此難不然。且分別功德品。一品都有
三个長行及頌。總名分別。總名校量。且第一長行及
頌。校量聞如來壽量功德。又疏中分明道取第十五
品半。明乘權實與身權實。為正宗。此初長行及頌。正
說身實。故為正宗也。第二長行及偈。校量生信心功
德。故配流通分段。直至經末。皆流通也。


言淨法師者。紀國慧淨法師也。


言十九品正宗者。紀國意。七喻三平等。為正宗故。其
[006-0308c]
十無上。既云餘殘修多羅。至普賢品來。亦有無上之
義。故不取也。謨言。此說亦疎分別品也。下並無七三
之義。何以正宗。攝十九品內。亦有無上。應非正宗。故
知不可也。


言雖有此判等者。疏主破也。雖科知此不知。是何意
不說來由耶。潞府云。疏主何以隱他人德。言不釋所
由。紀國云。序品明興致之由體。彰即坐之益。流通為
澤霑來兆。豈不是述所由耶。疏主云。只如此說。便是
不釋何由也。只如序明興致之由。有七成就。並不說
體。明即坐之益。三周之中利益。是何利益。為復是授
記。為復是聞經。空言利益。還是不釋所由。簡要云。雖
有正益之言。不釋益之所由。雖有澤霑來兆。不釋霑
之所以。故疏主斥云。不釋所由也。


言今為二解者。是疏主自兩科。兼存紀國共三科。


言次八品為正宗者。正宗中有三科。初八品為正宗。
次八品半為正宗。後十九品為正宗。


言正宗說一乘授三等者。解義也。亦云。立理有二意。
一正說一乘。二授三根記。夫論科經。先親題目云。妙
法蓮華。所以科八品盡蓮華也。說開敷出水義。正為
二乘說。餘處盡不說一乘。亦不說聲聞作佛。故不取
餘品也。


言根本所為者。簡傍為也。正為即三根聲聞也。


言今此經中等者。引證也。唯為退心聲聞。說一乘處。
總是正宗。
[006-0309a]


言而昔於菩薩等者。維摩經云。聲聞之人。猶如敗種。
若溉若灌。必不能生。猶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大樹
緊那羅經云。聲聞之人。永非法器。故名毀呰也。此引
文證。說一乘處。為正宗也。


言又提婆達多等者。引此智積請。還文。返成前八品。
為正宗也。攝釋難云。疏主引此一段文。證八品正宗。
恐成返[日*筮]。[日*筮]由傷也。問多寶如來為復聽經來。為復
證經來。若言聽經來。八品正宗說了。若言證經來。勸
證未了。如何智積請還聽。亦不成證。亦不成正。是疏
主自破八品正宗義。扶他紀國十九品正宗義也。正
說十九品。正宗之次。若聽若證。皆相當也。問若爾十
九品正宗未了。如何智積請還。答攝云。下根不測上
智之事。多寶擬聽向下經文。智積不知隨自意懷。請
還何失。問攝釋既設難詞。疏主八品正宗義莫破耶。
答疏主義灼然不破。疏主云。多寶如來若聽若證。皆
緣八品正宗。若論聽經。向寶淨國中巳聽了。普賢菩
薩尚自於寶威德上王佛國。遙聞此娑婆世界說法
華經。況於是佛。據實多寶為證經故來。非為聽經來。
就證經中。巳證說了八品正宗經文。不證未說經。所
以亦從本國到來不聽便證。故知是證說了經也。又
言中云。如所說者。既有如所說之言。明知證說了底
經也。經云。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讚言善哉善哉。釋
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
法華經。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
[006-0309b]
者。皆是真實。又云。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
有說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涌現其前。為作
證明。讚言善哉。本來智積。共多寶佛。相隨證經來。所
以菩薩見多寶佛證經了。將謂無事。所以請歸。問多
寶不言去。何故智積言去。答下知不測上知之心。所
以請歸。多寶欲擬聽向下殘經。所以不言去。知八品
為正也。路府云。疏主引此經文。似證十品半經文。為
正宗也。若不如此。何故正宗後。更說三品經文。方始
智積語歸。答此亦不然。多寶佛本國。亦聞八品正宗
了便來。乃至到來此間。是證法師品巳訖。便涌塔證
經。便有智積請還。次第排比。如此也。


言若不說一乘等者。古人立意。即紀國淨法師。但獲
益皆正宗也。


言普賢品中等者。引例成非也。直至普賢品來。不說
一乘。而獲益。皆應正宗。古師答云。直到普賢品。皆是
獲益。亦有何失。


言若爾古遵等了。縱許成非。意道有利益。皆是正宗
者。即同古遵法師義。二十七品明其利益。


言又事既未了等者。引文重破。破淨法師。若十九品
為正宗。正宗未說了。又古遵法師。從方便品巳下。二
十七品。明其利益。利益未了。如何智積中路請還。故
知八品正宗。為善也。


言或并法師等者。疏主更作第二科。兼取法師品。初
八部授記處文。求聲聞者。辟支佛。佛道者。如是等類。
[006-0309c]
咸於佛前。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皆
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至此經文。亦是
正宗。又云。防外難。難云。若但有授記處。皆正宗者。法
師品初中。亦有授記。何不判為正宗。量云。法師品是
有法。亦得名正宗故。宗。因云。有授記。同喻如前八品。
八品之中有授記。即得名正宗段。法師品中有授記。
云何不名正宗攝。法師品中有授記。不得名為正宗
段。八品中有授記。同彼不名正宗攝。答疏云。或并法
師等。


言持品雖授現座等。問疏言。若取說一乘。及授記處。
是正宗者。勸持品中為兩類尼。亦授記。何不正宗段。
答疏云。持品雖等。有三因由。不得正宗段。一因請持
經。佛與授記。二仍言前巳總與授記。三更不記一乘。
故非正宗。授記經文云。憍曇彌。我先總說一切聲聞
皆巳授記。今汝欲知記者。將來之世。當得作佛。號一
切眾生喜見如來。佛告耶輸陀羅。汝於來世。百千萬
億諸佛法中。修菩薩行。為大法師。漸具佛道。於善國
中。當得作佛。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


言因請持經者。經云。世尊導師。安穩天人。我等聞記。
心安具足。諸比丘尼。說是偈巳。白佛言。世尊。我等亦
能於他方國土。廣宣此經。問却是世尊。與他授記了。
然後持經。即是先因授記。後請持經。如何言因請持
經。後方授記。答望佛本來。賞他持經。持經心則在前。
授記心則在後也。本來擬捥持經。尼亦心懷憂色。然
[006-0310a]
與記請持經為因。後方授記為果。故言因請也。又云。
因前藥王請持經。佛意欲令二類尼眾。亦請持經。故
先與授記也。


言餘十九品總名者。路云。合言十八品半。答但是總
相科也。


言讚證受命等者。此有五種流通。一讚重。法師品初。
讚法師之德。令生敬重故。二證信。寶塔天授品。是也。
寶塔他證。天授自證。三受命。從持品至常不輕。是持
品。是正受命持經。餘品展轉生起。四付受。神力囑累
品。五分行。分行流通。從藥王品。至普賢品是。藥王
菩薩。自行苦行以流通。妙音菩薩。教化眾生行苦行。
故名令行。若准疏主科云。初四品讚重流通。讚法讚
人。可尊可重。即是跡中讚證。次七品學行流通。學弘
此經。正行助行。令無傷毀。即是疏中受命。後之八品
付受流通。示相付囑。稟命行故。即是眾中付命行故
上疏主第二遍科八品半正宗


言或初序分等者。此下淨法師科也。即是序品。彰興
致之由也。


言從方便品下至等者。紀國科十九品。為正宗。自依
瑜伽。作境行果三科也。問若是智積中路請還。十九
品正宗。如何和會。答即如攝釋。下根不測上智事。將
謂說正宗訖。是故請還。所以多寶不去也。


言說境令知等者。下釋意也。問何要說境。答疏言。說
境令知等。四十年前。如來說權。不知是權。執為究竟。
[006-0310b]
法華會上說實。不知是實。又復驚張疑恠。如來何以
說法華經。說權令捨。說實令取。捨羊鹿而上牛車。棄
化城乃歸寶所。只此權實。對鶖子能緣心。便名境。聲
聞聞此。遂便得記。經云。彼即是汝身。宜應自欣慶。又
云。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從方便品。至持品。合十
二品。明一乘境。境中有權有實。對聲聞能緣心物名
境也。


言說行令知因等。問何要說行。答前來境。鶖子巳知
權可捨。知實可取。未識一乘之行所巳說行。令知因
之是非。令識四安樂行為是。十種惡緣為非。勸令學
是而除非。經云。復次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
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此為學是。經云不親近國
王王子大臣官長。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尼乾子等。此
是除非也。如來正說行行之次。下方菩薩。從地涌出。
為感應之事。正是行四安樂行。持經之人。獲得安樂
一品。明所行行。涌出菩薩。悉是能行行人。兩品總名
為行。問如何能行行人。亦名行。答攬法成人。人之所
成。亦名行也。


言說果令知身之等者。問何因說果。答眾言說果。令
知身之真化等緣。聲聞前來捨權取實。行一乘行。取
一乘果。去只將謂丈六身。便是真佛。欲擬求靈山佛
身。所以彌勒請果。如來說三身壽量果也。就果中。疏
家科五品經。為一乘果。如來壽量品。至不輕品。是壽
量極淨圓明果。分別功德。因聖分證果。隨喜功德品。
[006-0310c]
神利超勝果。法師功德。經力難思果。常不輕菩薩品。
引巳曾證果。初二品明巳滿果。後三品明未滿果。若
尋常解。如來壽量品。并分別功德品。名巳滿果。分別
功德品。不合名巳滿果。因聞巳滿之功德。亦名巳滿
果。今此間解壽量一品。名巳滿果。餘四品名未滿果。
此門品雖明果。但是因中果。說四品中。初分四品名
未滿果此門品雖明果但是因中果說四品中初分
別功德品。無漏果。後三品有漏果。就有漏果中。一品
是傍行。二品是正行。又一品是所行之法。一品是能
行之人。又云。壽量品。究竟位中果。分別功德品。見道
修道果。法師功德品。加行位中果。隨喜功德品。資粮
位中果。問如何不說常不輕品。答彼是能行行之人。
證前四位。引巳曾證也。說果令知身之等。初三句標
巳滿果巳。問說果有何意。答說果令知身之真化。真
字。因法身報身。化字。謂化身。乃至十地菩薩。現十種
身等。並是化。化身及他受用身。如水中月影。法身如
虗空。自受用身。如天上月。但證法報。何愁不得化身。


言證之果因者。證字屬佛。佛果名證也。果因者。路云。
證因之果。名證之果。因之字助句。或證得果。證得因。
名證之果因上標巳滿果


言勸識之化等者。二句釋巳滿果也。勸識丈六化身。
知化身是權也。求證於真者。法報二身。名真也上明巳滿
果了


言漸獲因果等者。解未滿果也。因字。是未滿果。即是
[006-0311a]
資粮加行。見道修道也。果字唯因。即是見道修道果。
即是未滿果。故名漸獲因果也。合此因果功德。故名
二位勝德。


言菩薩知此遂便等者。二句顯能得人。即十一位得
證。是也。


言具顯果因等者。二句合解五品也。因是未滿果。果
是巳滿果。因果總說。故名具顯也。


言所成勝德者。是三身功德。是他未滿果家所成佛
果也上正宗十九品訖


言神力品下等者。餘八品名流通。有三流通。一示相
流通。神力品。舒舌放光示相也。二付囑流通。囑累品。
三稟命流通。藥王品。直至經末是。


言此等所由皆等者。是指陳永之前科。判序品等三
分。如此所由。皆至下釋本文中。廣有分別也。牟云。上
釋總是科判了。以三分為定。即當晉朝道安和上。判
一切經為三分。宜合西方親光菩薩佛地論。判一切
經。分為三分也。問世尊今者。說此三分。何所表耶。答
然大聖出興。務存益物。慈悲說教。必被根宜。所以四
十年後。會彼鷲峯。將啟妙門。聖凡雲集。身禪定窟。毫
相凝暉。地振動而覺小心。天華雨而驚大眾。便傍驚
耳目。與正說為因。說法前儀。稱為序分。何名正宗。由
序既興。正宗宜說。所以安祥起定。告令當根理事齊
明。法喻雙辨。加之一眾潤冷。三根益存。現緣名為正
說。何者。流通但以如來布教。非謂俱利。當時欲以遠
[006-0311b]
說斯經。遐沾末代。故三變淨土。四命持經。或目視向
心付。或手摩而上囑。遂有大心高行。應命弘宣。或護
法御人。或焚身燒臂。聞持總持之益。人逾塵數。一生
之利眾。越恒河沙。斯乃廣利無涯。傳流無際。被乎遐
代。故號流通。此即略明經之分齊也。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