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30 法華經玄贊要集-唐-栖復 (master)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二
鏡水寺沙門 栖復 集


言第一敘經起之意等者。牒前也。夫立教之心。各有
所存。老聃涉流沙。而演道德。孔氏獲麒麟。以述春秋。
孫子臏足。而兵法聿興。屈原放逐。而離騷遂作。此固
寰中之說。未為方外之談。若乃本師利見大悲為先。
將以拯火宅之焚。憩畏途之險。馳牛車於八正。示寶
所於二空。乃是其言猶時而立也。然教之興意。總別
有殊。先德所陳。唯顯別意。今論總意。略啟二門。一之
以出生死煩籠。二之以達菩提彼岸。且初意者。按三
啟經云。佛告諸苾蒭。有三種法。於諸世間。是不可愛。
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何等為三。謂老病死。
若此三法。世間無者。如來應正等覺。不出於世。為諸
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是故當知。由有三法。如來
出世。說所證法及調伏事。第二意者。下經云。諸佛世
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廣說開示悟入菩
提涅槃。此通諸教。亦總此經。故名總意上總言下別意。疏中
字不定也。一有作序經起意。無之字。有本言起之意。
經即是起。恰似經在前。意却在後。三經之起意。之字
在起字上。向此則如來為能起。經為所起也。賀抄兩
義解起。三義解意。且初起者。通能所。第一佛五薀假
者身中後智。為能起。此則能起故名起。二者智之所
說教法名起。此則所起故名起上二義解起。次三義解意。
第一八識四智。總名為意。能說故名意。此依等無間。
[002-0198a]
以解意。八識總名意。第二約所說。一部法華。是佛意
況意趣。故名意。第三約梵王鶖子渴仰心。為意。賀自
評云。初後恐非也。第二為正。即取所說一部法華。為
正。牟云。三解總非。且初解太寬失。論云成所作智現身。
妙觀察智說法。唯是一識一智。今若八識總取為意
太寬。第二解違文失。若所說一部妙法蓮華經趣況
名起。此解經即是意。意即是起。此解違疏文。疏經之
起意。意與經別也。第三渴仰心為意者。此則唯攝得
酬請之中一分。失却酬因中之六義。謨敘正義云。意
有二般。一總。二別。總意者。降生成道。為說經之總意。
如法師昇座。是說法意。佛出世。意在說法。下經云破
有法王。至種種說法。又云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
二者別意。別意中分二。一遠意。十六王子二萬億佛。
特與今日說經。為遠意。二者近意。法華會上。授記說
經。名近意。近意中又二。一顯。二密。法華會上。顯說一
乘。名顯意。四十年前。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又云汝等
所行。是菩薩道。密說一乘。名為密意。


言略由五義者。問世尊何故四十年後。向王城鷲山。
說法華經。有何意況。而興起此經。答疏云略由五義
此略舉也。此略字。束略名略。開則一門。束為五義。


言一為酬因請等者。總列五義也。酬因即酬自。酬請
即酬他。佛因中三大劫勤苦修行。今得成佛。為酬因
中之行。故說此經。名為酬自。酬他者。佛成道後。梵王
鶖子等請說法。酬他者。名為酬請。


二為破疑執者。
[002-0198b]
破疑即令生信。聲聞四十年前。疑自身不得作佛。今
日說法華經。言彼作佛。故破彼疑。令其生信也。破執
令生解。聲聞昔日執小果。以為究竟。言三人同坐解
脫床等。堅執有餘涅槃。以為真實。今說此經。道羊鹿
非真化城不實。除彼執小之心。令解牛車一實。名破
執。令其生解也。


三為彰記行者。彰記受果。二乘既
除執小之心。世尊各各與授菩提佛記。故名受果。彰
行授因。靈山雖與授記。皆說當來之言。各各令修一
乘之因。此即名為彰行。


四為利今後者。利今約見。
即是靈山現坐一十五類眾。聞此經。皆蒙利葢。名為
約現。利後約當。即是佛涅槃後。受持此經。皆獲福利
名為約當也。


五顯時機者。顯時約法。即是十二年
前。大根未熟。且說有教。十二年後。多說空宗。未說此
經。四十年後。大根方熟。方說此經。昔日不說。說時未
至。因靈山會上說法華經。今正是其時。故名顯時約
法也。顯根約人者。佛欲說此經。先看根性。若聲聞根
熟。為說四諦法門。緣覺之人。為說十二緣生等法。今
既知大乘根熟。與說此經。故名顯根約人也。故疏主
說此五門。名敘經起之意也。


言酬因請中有二者。牒前重分也。問酬者何義。答酬
者報也酢也。今酬有三義。一者酬報。因中由聞法華
經。得成佛。成佛了報賞。上來法華經。口中宣說讚歎。
故名酬報。經云故為大國王。勤求獲此法。遂致得成
佛。今故為汝說。二酬對義。經云爾時世尊告舍利
[002-0198c]
弗。汝巳慇懃三請。吾今豈得不說。汝今諦聽。善思念
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鶖子等聲聞請境。文殊請行。
彌勒請果。五品明一乘果。三酬獻義。勸行此經。廣令
發願云。經云以大音聲。普告四眾。誰能於此娑婆國
土。廣說法華經。如來不久當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
華經付屬有在。經云今於佛前。自說誓言。遂得二萬
菩薩請此方持。四類聲聞請他方持。八十萬億那由
他菩薩。彼此俱持。周旋往返十方國土。能令眾生書
寫受持此經。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諸大菩薩。皆
於此經。獻忠赤之心。故名獻也。上來酬報。報其往恩。
酬對對其現眾。酬獻勸令修行。三義之中。酬報義偏
勝。如來因中。三大劫修行。因法華經得成佛。成佛了
却說法華經。名酬報也。問因中修一乘因。今得成佛
了說經。如何名酬因。答一乘因行。具在此經。但知說
經。便是酬因。二梵王鶖子請為因。佛為說為果。即是
酬因也。問既總是酬因。何要更說酬。答對佛自身。酬
因分明也。若對他人。酬請義不分明也。所以酬因之
中。分出酬請也。其實兩義不別也。


言佛果不可虗成等者。此酬行因也。亦是論因次第。
亦是建立因。亦云略明增減也。問何不增至七八。減
至四五。何不將願因居初。行因為第二。將行為第一
耶。答疏云佛果不可虗等。疏主一遮外道自然義。二
亦破一性宗即心是佛義。佛果不可虗成也。必由業
行。方得說因也。即是佛法因緣義。破外道自然。三有
[002-0199a]
一性宗禪師云。即心是佛。但知悟了。更不要修行。佛
道非遙。迴心即是佛在心裏。何假外求。不如禮自家
心裏佛。頭不屈。不如念自家心裏佛。聲不出。禪師多
作此悟。四亦破世間。又愛果不愛因。見佛有三十二
相八十種好。即欲得見道。修行便不肯。見宰相即愛。
令讀書便不肯。未有不讀書得宰相。未有不修行得
佛果。總不行行得佛果。名為虗成。且佛因中。若不布
施。如何指虗空為庫藏。變大地為金銀。因中若不持
戒。豈感得十地菩薩。而為眷屬。若不忍辱。如何得三
十二相。一一相中。有眾多媚好。因中若不修第六度。
如何得具一切智。凡修一善。皆須迴向無上菩提。經
云我見釋迦如來。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
菩薩道。至然後乃成得菩提道。得成佛了。穿針之善。
尚自不遺。豈況在因而不行行。未有不栽桃李。而得
其蔭涼。由如糓麥不可自出。必由耕墾而生。三祇劫
歷位修行。不可發心便成正覺。


言行不孤起等者。問空行行自然得果。何須發願。居
其第二。答疏言行不孤起等。結前行因。必假願者。生
後願因也。孤獨也。資助也。行事須得願助令生也。行
願兩法。如車二輪。如鳥二翼。闕一不可也。車無二輪。
即不能致遠。鳥無二翼。則不能冲天。行願相扶。亦復
如是。有行無願。行必孤。有願無行。願必虗。若行有於
願。行不孤。若願有行。於願即不虗。行如珍寶車。願如
御車者。寶車若無人控馭。必有傾覆。若有行無願。不
[002-0199b]
免沉淪。如人但修諸行。不發四弘誓願。得人天果了。
福盡還落三塗。以無願故。經云寶繩交絡。即是願也。


言行願雖復等者。解求因也。問行願既備。其因巳成。
此則足得菩提。更何須求因。答疏言行願雖復自興
者。結前二因。無緣不能獨會。生後求因。雖有願行。若
不逢緣。從誰修學。經云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
經。無有懈倦等。即是求因。時有仙人。來白王言。即是
緣。意道。雖有行願為因。若無外緣。則不可遇佛果菩
提。經云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謨
云無善友緣。不能獨會遇於佛者。故知有為之法。不
假因而不生。不約緣而不立。所以心法四緣生。色法
二緣起。豈有取佛果菩提。而不由緣會者矣。


言雖逢緣以求重等者。解持因也。問既有行願求三
種。足得佛果。何用持因。答疏言雖逢等一句。結前求
因。非率爾而果成等者。生後持因。若佛果菩提率爾
而得。不要持學經典。只緣佛果菩提。事須三大阿僧
祇劫修行。供養二十六恒河沙佛。个个佛邊事。修學
經典。勤苦累劫。具修諸度。然可得成。故非率爾。率爾
者。表因修暫爾豈得。持有二義。一受持名持。十法行
中一行。二任持名持。十法行皆攝。經云盡行諸佛無
量道法。又云若我於宿世。不受持讀誦此經。不能疾
得阿耨菩提。由受持故。所以疾得阿耨菩提。問持經
實得菩提否。答疏言要由持學等。


言得果既圓等者。相因也。問何要酬相因。答疏言得
[002-0199c]
果既圓等。結前持因也。將陳應物。生後相因。問早因
持經得果。又重言得果。有何意也。答果有因中果。果
中果。因中果者。有阿羅漢果菩薩十地果。地地名果
也。雖言是果。且不圓。疏言得果既圓。簡前因中果也。
如來因持經得果。故獨名得果。既圓。典終滿位。吹貝
知時。典終喻成佛。吹貝況說法。成佛既了。只令度眾
生。所以言將陳應物。將由當也。則是如來得成佛巳。
當為眾生。欲說法要也。


言表經宗等者。問既擬應物。便令說經。何要現相。答
疏言表經宗等。若說諸餘經。現小相亦得。今緣此經
深妙。所以先現大相。問此經宗旨。有何深妙。欲說之
時。事須現相表之。答佛自成道。唯為菩薩授記。只是
毀責二乘。永非法器。燋糓敗種等。唯毀責不曾記別。
故鶖子深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忽於靈山會
上。言二乘作佛。令窮子領知家事。受用珍財。恐不生
信。故現大相表之。若說不死之樹生華。不枯之楊生
葉。則人人皆信。若言枯樹生華。枯楊生葉。則人皆不
信。昔說二乘為實。今日却道是權。昔說不得菩提。今
日却言成佛。如是昔權今實。昔實今權。理趣幽深。下
經云。深固幽遠。無人能到。故將演說。先現大相以表
之。所以先說無量義經巳。便入三昧。天華四雨。地振
六動。毫相照輝。眾起疑。彌勒發問。文殊為答。先現如
是大相。方乃演說此經。故現大相表之。問若雨華動
地是大相。與說法華經為因。大相既是因。如何言之
[002-0200a]
因。若大相即因。持業釋。若大相之因。似依主釋。答雖
著之字。亦是持業釋。之言助句也。六因中。相因唯是
持業。不通依主。此解為正也。


言大相既彰等者。此兩句疏。諸科不定。行賀諸德等。
此二句疏屬下說因相。牟等。此二句是相因。意云。疏
主向下明相因。中言相既非常。故須說此。與此處言
大相既彰等。亦相似。屬相因勝。又准下說因疏文。言
三世佛成道究竟。必說一乘。即此言故標佛本出世
為一大事故也。便合是說□也。准行賀等科。此二句
即是說因。意言大相既彰。理須敷唱。敷唱何法。敷唱
一大事。大事因緣。是說法華經。所以疏言故標佛本
出世為一大事因緣故也。疏中二个故字。向上故字
是所以義。向下故字是結詞。由斯大相等。結前。理須
敷唱。生後說因。佛本現大相。只為敷大事因緣故。即
是明說因也。


言酬行因者。牒前行因也。問何名酬行因。答酬謂酬
昔報往之異名。因謂因由所以之別義。昔行與今說
為因。今說乃酬於昔行。昔行即為所酬。能所合說。名
酬行因。因中所行二利行。此行為因。如來說經。為酬
因行而說是經。如來因中行行。今得成佛。欲擬報他
昔日之行。無過說經。以彼七地四菩薩行。在此經中
具也。但說此經。便是讚歎所行行。便是酬行也。


言方便品中准論釋等者。西國梵本經。天親菩薩造
法華論。先牒梵本經。後方造論解釋。疏主和尚總引
[002-0200b]
來。此間秦本經。唯有六句。此法華甚深。是方便品初
唱二甚深處生起來。如來從定起來。忽然唱道。諸佛
智慧甚深無量。理甚深也。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教甚
深也。所以者何。是經家自徵詞也。徵云佛說解脫所
證理深。我巳得竟。能詮教深。我又得聞。更有何法。言
我不知耶。故言所以者何。徵也。向下八種甚深。盡是
答詞。教文甚深。不答理甚深也。所以者何下。八甚深
文。屬能詮教也。問此間說行。何用引教證耶。答八甚
深中。盡行諸佛等。修行甚深。正明萬行。與此中行因
同。唯此甚深。是正引。餘者相從而來也。


言佛曾親近等者。即是世尊經三大劫。供養二十六
恒河沙佛。个个佛邊事。須持經聞法。令其相續。不曾
暫癈。天親菩薩體此經意。論中解。名受持讀誦甚深。
問明受持讀誦甚深。何以論親近諸佛多少。答互舉
一邊也。經約所逢佛多少。論約所受持經多。此顯如
來親近佛多。反顯聞法亦廣。聞法亦廣。反顯受持讀
念甚深。不同二乘唯供養三个四个化佛。三生六十
四生一百劫便得。此則親近諸佛不多。親近諸佛不
多。反顯聞法不廣。聞法不廣。反顯受持不深也。問天
親菩薩爭知逢佛。是受持讀念甚深。答菩薩體下經
意。常不輕菩薩四位值佛。無有空過者。皆是受持法
華經也。於威音王佛涅槃之後。行不輕行。經云不專
讀念經典。但行禮拜。臨命終時。具聞威音王佛先所
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又命終之後。值
[002-0200c]
二千億佛。皆號日月燈明。常持此經。以是因緣。又值
二千億佛。同號雲自在燈王。亦於諸佛法中。受持此
經。此意亦是驚動二乘。令知不實。我曾三大劫修學。
方得菩提。汝等二乘。只經三生四生。豈得大果滿足。
故不名甚深也。


言盡行諸佛等者。論名修行甚深也。簡要云。諸佛是
果。道法是因中萬行。因中萬行雖殊。修行總盡名無
量道法。如來三大劫。修自利利他之行。福之與智兩
門。一一修行。總皆圓滿。所以得名甚深。不同二乘三
生六十四生百劫便得果滿。唯行自利行。唯證生空。
唯斷一障。修行時少。大行未圓。所以不名甚深。如來
時多行廣。得名甚深。是知櫻之長也。乃急急於仙桃。
松之長也。乃遲遲於凡木。故知大乘修行時廣。名為
甚深。二乘修學。時既不多。乃不名深也。准諸經論。修
行有五。一發心修。涅槃經云。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
二心初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頂禮初發心。二
心者。即最初發菩提心。及金剛心。後解脫道中名後
心。即是等覺心滅。妙覺心纔生。名為後心。最初發心。
與佛齊等。故言初心難。如言發無等等阿耨菩提心
也。二長時修。經三大劫。名為長時。故老經云。大方無
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問凡夫之心。性多
狹劣。若聞修行經爾許時。豈不辛苦。而生退屈。答故
攝論云。愚夫修少時。怠心疑巳久。聖修無量劫。勤苦
謂須臾。三無間修。心心相續無間斷故。如失驪龍珠。
[002-0201a]
潑盡大海水。四殷重修。志誠勇猛。三業䇿勵等故。五
無餘修。如言盡行諸佛無量道法等。


言勇猛等者。萬行若與精進相應。無事不成也。或一
句投火。半偈捨身。六年苦行。七日翹足。問成佛是他
萬行。何故宣說精進。答修行萬行時。事須得精進。阿
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是故我巳得成佛。精進能
攝御萬行偏勝。故偏舉之。論主名果行甚深。果行有
二解。一云果是佛果。精進是行。行此精進行時。而得
佛果。果家之行。名為果行。即是感果也。二者果者果
決。行是因行。此行望佛果菩提。果決而取。名果行甚
深也。不同二乘唯取小果。復時節不多。所以不名甚
深也。


言名稱普聞者。論解。名增長功德心甚深也。此有二
解。一者自菩薩知名聞遠振。心生歡喜。轉加精進。增
長自功德心。二者諸餘眾生。見此菩薩名稱普聞。各
自發心修行。名增長他人功德心也。若在因中。即二
利雙運。若在果中。唯增長他人功德。牟云增長功德。
雖通自他。今但取於他。不取於自。以果中不熏種也。


言成就甚深等者。未曾有法。即涅槃也。問涅槃本來
而有。何故言成就也。答雖本來有。此人未曾證得。今
日得故。名成就也。論解。名快妙事心甚深。此有二解。
一云真如理。是性事體事。故名事也。涅槃理。從來未
證得。今日忽證得。名快妙事。只此快樂事。便是心也。
真實之心故。名快妙事心。此唯是所證理也。二者真
[002-0201b]
如理是性事。體是涅槃理。名快妙。此事與快俱是所
證。如來五薀假者能證之心。因快妙事成就。得名為
快妙事心。此則舉所證。取能證也。却是能成之心。名
快妙心也。問何者是名教上甚深處耶。答教從彼快
妙心說。故教名快妙事心甚深。對彼二乘。立甚深也。


言難解法者如來能知者。此秦經無也。問何名難解
法。答涅槃是難解法。聲聞菩薩雖少分知此法。不名
難解。餘人不知。唯如來根本智。知盡此難解法。故論
名無上甚深也。有二義。一者涅槃當體。便名無上。當
體便是甚深。合而言之。故名無上甚深。二者涅槃體
是無上。二乘雖證。不名甚深。唯佛根本智。證悟此法。
得名無上甚深。前快妙事。舉所取能。今此無上甚深。
舉能取所。舉能證佛身。取所證理。名無上甚深也。二
乘不能證得法身。唯證生空之理。不名甚深也。


言隨宜所說等者。權實道理。一三不定。二乘不知。唯
佛能知。名意趣難解。論解名為入甚深。緣諸子未能
出宅。隨根唱有三車。商人擬却退還。密設化城令住。
見諸子出宅巳。後曉說羊鹿是無。知商人生巳度之
心。便道化城不實。言真言化。說有說無。隨宜所談。意
趣難解。二乘不能如此。故非甚深。唯有如來。入解斯
法。名入甚深也。


言一切聲聞等者。此秦本無也。論解。名不共聲聞辟
支佛所作住持甚深。不共聲聞辟支佛。外利所作。亦
不同也。內利住持。亦不同也言內外。即自利利他也。自受用身
[002-0201c]
自受法樂。名內。他化等身。名外。二乘內利。唯證生空。
緣覺化人。不過頂忍。佛可度眾生。動喻河沙。故名甚
深。不與二乘共也。此八甚深中。初四甚深。在因中也。
後四甚深。在果中也。今取四个因中行。就因中。盡行
諸佛無量道法。正相當也。


言經唯有六者。唐梵對明也。正法華及論。即八句足。
沼云。長行雖無。頌中即有。頌云如是大果報。種種性
相義。至乃能知是事。既言我及十方佛能知。即表二
乘不測。唯佛能知。即是無上甚深也。


言諸佛道法等者。明所起行也。結前第二甚深也。盡
行諸佛無量道法。正取第二甚深。餘者相從引來。諸
佛道法者。道是因義也。法者十二部經六波羅蜜。菩
薩因行。依此法故。故名道法。萬行雖殊。不過二利。一
自利。大智為首。上求菩提。二利他。大悲為先。恒度四
生。化他成佛既盡行者。四種修中。是無餘修也。


言具行等者。問既若萬行總修。得何果。答疏言具行
一乘等。問何不言根本智之因。唯言種智之因耶。答
此經化二乘人。二乘之人愛種智。自乘之中。又無種
智。如來虗指羊鹿車。後教捨羊鹿取牛車。正是種智
也。意令聲聞迴心向大。行一乘行。求於種智。緣彼聲
聞闕彼種智故。所以化城入之以息苦。羊鹿有名而
不登。為令迴心求種智故。故說法華也。


言故今酬因等者。緣具行一乘種智之因。方得佛果。
既得果巳。乃酬於因。所以于今說斯妙法也。
[002-0202a]


言勸修因行者。世尊空說經。由酬恐行不足。更勸眾
生。行一乘行。與世尊相共酬因也。故言勸修因行也。


言酬願因者。酬對報往之異名。昔願與今說為因。今
說乃酬於昔願。昔願是所酬。今說乃為能酬。能所合
說。名酬願因。何名願。願是祈求之義。問前來行業清
淨。足得菩提。何須行因復更有願因。答願能引行。有
所趣向。行若無願。無所成辦。由如世間車馬。能運重
致遠被駕了。若無人控馭。即墜壍坑。今所行行亦爾。
雖復修諸善行。若不廣發大願。只受人天有漏果報。
不能永超三界。成就佛身。故行行之後。要須發願。所
以前言行不孤起必假願巳資生。故酬行因後。有酬
願因也。夫願雖多。不過二種。一自利。二利他。因中具
二利。果中唯利他。大論云。願有二種。一求菩提願。二
利樂他願。天授品云。發願求於無上菩提求菩提願。藥草
云。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等。又令離苦得涅槃果
等。即是利他願也。阿彌陀四十八大願。藥師十二大
願。瑜伽四願。不越二願。自利利他也。問釋迦如來發
願。與諸佛同否。答一切佛皆同。經云諸佛本誓願。我
所行佛道。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問求菩提願。利
樂他願。二願中。說經酬於何願。答唯酬利樂他願。以
彼求菩提願。成自受用身。早酬□唯度眾生願。未酬
未了。問說法華經。與酬願如何相當。答因中發願。願
一切眾生總得成佛。欲得眾生成佛。無過聞法華經。
聞法華經決定成佛。經云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002-0202b]
所以今者為眾生說經。便是酬願也。


言舍利弗當知等者。我本者。果望拘因。名為本也。問
早晚是立誓願時。又復交眾生。一一總似如來三十
二相八十種好。名無異。名願滿足。為復教眾生。似佛
因地發心修行。名無異名滿足。答四解。一云佛因地
曾為瓦師。值一个佛。亦名釋迦牟尼。當時發願。願我
成佛。一如今佛。昔願今滿。名願滿足。二云大通佛十
六王子時。各昇法座。一一教化無量兢伽沙等眾生。
當時發願。願會下眾生。還似我身。因聞法華經。還行
因取果。當來成佛。今時會下眾生。從我聞法華經。還
行因取果。當來成佛。與我無異也。三云我與阿難。空
王佛所。同時發心。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是故
我巳得成阿耨多羅。四云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
願一切眾生。與我無異。我當日於大通佛所聞經。有
種性人遇緣。根熟發心。當得菩提。當時與會下眾生
發願。願有性有緣。根熟發心。當來成佛。與我無異。問
當日發願。願滿足否。答當日發願。直至今生。般若會
前生。猶未滿足。到法華會上。方願滿足。問當時王子
會下。有無量殑伽沙眾生。今日靈山會上。聞此經受
記。都無一萬人。何太生。答二解。一者靈山會上。聞經
授記者。與王子會下人。多少不同。且據少分。言一切
也。二者若取大通佛王子會下。是立誓願時。大極懸
遠。以彼王子時發願。所度眾生。有向諸佛邊。發心得
度。亦有當來遇彌勒得度者。望釋迦不名願滿。不如
[002-0202c]
取今生成佛巳後。三七日思惟。便是立誓願時。四十
年前。願未滿足。直至法華會上。以有二乘人。決定迴
心。修入佛知見因。取開示悟三果。故名願滿足無異
也。攝問。現覩四生沉淪九有。願滿無異。豈不爽歟。答
四解。一攝自答云。一約有種性眾生。言佛願滿足。不
取無性者。問豈大地沉淪受苦眾生。總是無種性。若
有一个眾生是有種性者入地獄。佛願未滿足。答空
有種性。亦不得更須共佛有緣。有種性有緣。方願滿
足。若無性無緣。願不滿足。問豈一切受苦者。總是無
性無緣。答兼須根熟者。佛願滿足。問豈一切大地受
苦眾生。總是無性無緣。根不熟者。答兼有種性。有緣
根熟。發心修行。入佛知見。當來取佛果菩提。佛願方
滿足此解善。牟云此兩行經文。分為二段。即無妨難。第
一段云。舍利弗當知等一行者。此一頌。是大事文中。
依何等義文。文中長行偈說。此頌長行悟佛知見。令
一切眾生悟身中菩提種性。名令悟也。十六王子時
發願。云一切眾生。與我無異。不是三十二相名無異。
意道。我昔為凡夫時。悟得身中報佛種性。發心修行。
當來成佛。遂令眾生悟身中種性。迴心向大。修一乘
行。與我無異。果然有舍利弗等三根聲聞。悟身中知
見。與我無異上解悟了


言如我昔所願等者。解入佛知見也。我緣身中悟得
報佛種性。所以修入佛知見。當時發願。願一切眾生。
還悟身中報佛種性。修入佛知見。與我無異也。果然
[002-0203a]
有舍利弗等。迴心向大。修入佛知見。世尊所巳言。欲
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至巳滿足。問如何是願滿足
處。答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此兩頌。若約本處經
文。第一行悟佛知見頌文。屬果。第二行入佛知見頌
文。屬因。疏主引來。向酬願因中。安著兩行頌。總屬因
中願也。


言壽量品等者。解果願也。賀云雖在果位。發願度眾
生。亦令眾生發此願。問如來行圓果滿。眾望皆息。於
一切法。任運思擇。如何果位更起作意。答但似作意。
非實作意也。每者數也。即是晝夜六反。觀諸眾生。常
作是意。以何方法。令諸眾生得入無上道。


言若昔者。結因中願。若今果位者。結果中願也。


言每皆發願等者。因中發願。亦願度眾生。由若我身
得入佛道。果中發願。亦願眾生由如我身得入佛道。
世尊自得入佛道後。所以因中果中。當願眾生。還如
我身。得入佛道。


言故酬本願而說等者。世尊因聞此經。得入佛道。因
聞此經。得成正覺。因中果位。皆有願眾生如我之心。
若欲入道。事須要因此經。所以酬願。說於此經。如人
把白絹。爭得似他以為紅色。但知將絹入紅汁盆中。
絹便紅色。欲入佛道。得成正覺。皆因此經。所以今時
說斯妙法華經云。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言亦令眾生等者。即是令諸眾生得入佛道。一則酬
昔時之願。二乃令眾生見賢思齊。勸眾生發利他願。
[002-0203b]
與世尊相共酬也。


言行願相符等者。出願功能也。大論七十八云。由此
願故。煩惱微薄。能修精進。是故我說願波羅蜜。智度
論。問云菩薩修行。自然得果。何要發願然後得果。答
作福無願。無所標立。譬如牛有挽車之力。要須御者。
福慧如牛。願如御者。善惡業報亦復如是。若有行兼
願。少因感大果。若有行無願。多因感少果也。化度問
行行發願。無非盡心。何故世出世果差別。不得平等。
答阿闍世王經云。往昔過去無量大劫。有佛出世。號
一切度。與弟子在路而往。時有三少兒。見佛及侍者
光明嚴肅。互相謂曰。可共供養。三少兒曰。既無香華。
以何物供養。其一小兒。即脫頂上白珠。以著手中。便
謂二小兒曰。可以供養。二小兒効之。亦以頂上白珠
供養。三小兒共議曰。今既供養。欲何所求。三中一个
不敢發願如佛。願如左邊侍者。一个願如右邊侍者。
一个願得如佛在中而行。時三小兒發此願巳。即以
白珠。同散佛上。二小兒發聲聞心。珠在佛邊兩邊。一
發願如佛者。珠在佛頂。變成寶蓋。蓋中有佛。佛告舍
利弗。願左邊者。汝身是也。願右邊者。目連是也。願中
央者。即我身是也。是知獻珠之日。彼此齊同。得果之
時。高低不等。皆由發願。問行願若雙修。有何利益。答
眾生行行。若無願與行相符。則如鳥一翼不可飛。如
車一輪不可轉。若舟無檝不越渡。眾生行行。得願相
符。則如鳥有二翼。而仲天不難。車有二輪。則千里可
[002-0203c]
往。如舟得檝。則蓬萊可登。故行行時。須得願相符。符
者即是節信契合之義。以竹為□。行願而相符。合致
出世故。致者至也。


言酬求因者。牒因也。昔日求為所酬。今日說為能酬。
能所合說名酬求因。酬者報義對義。求者規也。求有
二種。一則求人。二則求法。王聞仙言。歡喜踴躍。即隨
仙人即求人也。普為諸眾生。勤求於大法。即求法也。問前
來有其行願。自然足得菩提。何假更須求因。答雖即
行願二種。為內因力。若欲成佛。事須假外緣也。世無
有不親近善知識。得成佛者。過去釋迦修行行日。在
資粮位。遇一个世無佛法時。人不識佛法。生在難中。
釋迦當日作念。虗受一生人身。都無利益。所以白日
向夜。高聲唱叫狂走。時四天門王。空中報曰。去此不
遠。有一仙人。有勝妙法。汝當求之。菩薩依言。到彼求
法。仙人曰。汝若求我法。我乞汝一願與我。三年不睡。
能否。菩薩答曰能。所以端坐。若睡以針針身。後經三
年。以千針針身。仙人曰。汝真是精進之人。所以為說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也。又阿難一時於靜處思惟。善
知識者是半因緣。菩薩自家行行發願。更得善知識。
勸勵讚嘆。教一半功夫。名半因緣。如來知之。以種種
呵責。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道令得見佛。經云
其善知識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菩提等。天
授品云。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
等。問當時求經曰。有人有法。未審說經酬於何者。答
[002-0204a]
今日說經。唯酬於法。不酬於人也。告諸四眾。提婆達
多。却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就地獄
中。與授記。酬人了。問今日說經。何故唯酬於法。答經
云。普為諸眾生。勤求於大法。亦不為巳身。及以五欲
樂。至今故為汝說。當時求法。為他一切眾生求。今日
却為眾生說。便是酬法。二者我因他法華經。遂得成
佛。今日說經。便是酬也勝因也


言吾於過去等者。引經文也。疏主引經。闕具不定。擊
皷宣令巳前。略却十五句經文。即是爾時佛告諸菩
薩及天人四眾。至為於大法故。又時有仙人巳前。略
却四句經。即是誰能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
走使。又從乃至以身等巳前。略却兩句經文。即是經
云。採菓汲水等。都略却十九句經也論闕具了清疏


言於多劫中等者。相國問。菩薩修行。現身多類。何故
定說為王。答王者自在。化他大故。偏說國王。舉勝身
隱劣身。舉難攝易。勸勵餘人。亦是皷擊二乘也。且言
為王非是不作餘類。問既亦作餘身。如何經言。於多
劫中。常作國王。答若不作國王則巳。但作國王處。便
為無上菩提。捨却國位也。問為復現為國王。搥鐘擊
皷。四方求法。為捨位了。四方求法。答通二解。一委政
太子。為庶人求。又言誰能為我。不言朕也。二云身現
為國王求法。經云來白王言。又云王聞仙言。問如來為
法。三劫常求。何不舉作餘身時求法。唯言作王。答意
表令生敬重。緣王位自在。世無所過。尚重此經。求之
[002-0204b]
無倦。豈況餘類而不敬重此經。問何要事須作王時
求法。答意欲化國人。悉皆出離。所以常作國王身。初
作國王。遣國人盡行十善。後時捨位求法。遣國人皆
敬重大乘。國王尚捨位求經。況我等不生殷重。故言
常作。十地經云。初地菩薩願為閻浮王。為主為首。引
餘勝類。行菩薩行。所以常作國王。問淨名云。夫求法
者。不著佛求。不著眾求。今言求法。此難寧通。答求法
有二。一有相求。二無相求。今約利生門中而說。且須
言於善友所專事求之。問何不先言無相求。答不可
求學有相。便言無相。


言即隨仙人等者。為法供承。人由法以成德。法藉人
以弘宣。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此
經不聞則巳。聞者定證菩提。所以敬法重人。供承無
倦。採菓汲水。拾薪設食。嗔責打罵。悉皆受之。捨輪王
身。以為床座。如是奉事勤苦。經于千歲。為重大乘。曾
無一念退轉也。


言爾時王等者。結會古今。將今會古。天授是往日仙
人。將古會今。王者則我身是。


言以佛過去等者。雖然行行發願。事須得善友為緣。
故於善友。求重大乘。因緣會合。方得菩提。若闕一邊。
不成正覺。當初求法。不為巳身。普為法界眾生。所以
行此苦行。既因求法。得證菩提。酬昔求心。說此妙法。
經云普為諸眾生。至今故為汝說。


言必由緣會等者。成立求因道理也。緣有二種。一人
[002-0204c]
緣。二法緣。欲得自身成佛事。須假彼外緣。求人求法。
會者會遇。要假又法二緣。方會遇得佛果菩提。故名
緣會也。恒重者。亦有二義。一重人。二重法。四方求法。
重法也。身為床座。奉事仙人。重人也。


言故今宣說者。問既求得法。未審酬否。答疏言故今
宣說。即是酬也。今日却為眾生說。便是酬也。


言令生求重等者。我因求法。所以得證佛身。今日說
之。還令汝等求重。一則酬昔求法之心。二則令他脩
學求法。與世尊相共酬昔日所求經也求因了


言酬持因者。酬謂對能酬所酬等。如前。問既行行發願。求重
此經。則因緣具足。自得菩提。今何須要其持因。答雖
然因緣具足。必須長時受持。若也初有後無。終不能
尅果。由是如來因中。經三無數劫。於二十六恒河沙
佛所。長時受持。剝皮㓨血。書寫大乘。如斯受持。方能
尅果。雖逢緣巳求重。非率爾而果成。要由持學。始能
得果。經云若我於宿世。不受持讀誦此經。不能疾得
阿耨菩提。既因持經。得成佛了。今時起說昔日所持
之經。故名酬持因。


言前八甚深中等者。初引受持文。問何故有此三段
科文。如是次第耶。答緣第一段云。佛曾親近等。天親
云。受持讀念甚深也。問經云百千萬億無數。無數之
言。是多少耶。答不過涅槃經中二十六恒沙也。乍觀
文意。引甚深文。次便說供佛。文似孤起。此上兩段文。
通一切佛皆同。問未審何處是佛持經處。答下疏言。
[002-0205a]
又釋迦過去曾為常不輕。至彼方是自持經文。略明
科意也。下解疏。佛曾親近等者。四親近行中之一行
也。一親近善友。二聽聞正法。三繫念思惟。四如說修
行。新經云。第三如理作意。第四法隨法行。問如何經
言親近諸佛。論言受持讀誦甚深。答經約所事。則言
親近諸佛。論約所修行。名受持讀念甚深也。


言初依菩薩等者。依謂依託依馮。救濟之義。即所依
義。如世父母為子所依。四依菩薩能救濟眾生。與彼
眾生為依託。故名為依也。問一依即得。何要說四。答
勝劣不同。故分四也。次配位者。攝相安國傳。有二解。
一光法師云。見道巳前初劫。為第一依。少伏煩惱故。
初二三地。為第二依。相同世間故。四五六地。為第三
依。相同二乘故。七八九十地。為第四依。純無相脩。唯
菩薩行故。第二真諦三藏配。地前初劫為初依。初地
至七地為第二依。八九十地為第三依。相好劫為第
四依。又第三解。依涅槃經澤州疏主解。一切地前菩
薩為初依。具煩惱故。同小乘七方便人。二初地至七
地為第二依。同小乘初二果人。初地菩薩斷分別惑。
同初果。二地至七地。更經一兩生。得入八地。受變易
身。同小乘二果。一來天上。一往人間。故得聖果。八九
二地為第三依。永捨分段身。更不起欲界心。同小乘
第三果人。更不還來欲界受生。第十地菩薩為第四
依。同小乘阿羅漢果。十地菩薩因究竟。阿羅漢小乘
之中果究竟。順疏意。三解中真諦為正。問何故將小
[002-0205b]
乘四果。同配四依菩薩。答約小分義相似。彼疏家作
科配。若據涅槃經文。亦無此勢也。若不約小分同者。
初果之人。極七返受生。菩薩受生不定。第二果人一
往來。菩薩化利人天。往來不定。第三果人。斷下修惑。
菩薩留惑潤生。第四果聖人。更不受後有。菩薩化身
無盡。故皆不同。問登地入聖。斷惑障。可是眾生所歸
依處。地前惑在。又是凡。何以配在初依攝。答登地斷
惑證真理。地上菩薩得為依。地前少分伏煩惱。亦得
與彼眾生依。如華嚴經。十信菩薩能八相成道。化利
眾生。為益既深。為依無失。問言四依菩薩供養二十
六河沙。未審每依具幾。答疏言初依供五恒等。依真
諦配也。問准下經云。阿難是諸人等。當供養五十世
界微塵數諸佛如來。至末後。同時於十方國。各得成
佛。皆同一號名曰寶相。准此與二十六河沙。多少何
故不同。答攝三解。一云供養自國佛二十六恒。兼供
養他國五十世界。二云業力供養。二十六恒。若神通
力供養。則五十世界。三云四依中皆有入住出心。若
約一心。論二十六恒。若約三心。論五十世界。攝自評
曰。前二解善。若約後解。三心通論。計七十八恒。對五
十世界。亦少也。又糅云。若捨身四事供養。二十六恒。
若一華一果。則五十世界。今准經文尊重讚歎。護持
法藏。乃是終身。路云。雖說四依菩薩供養二十六恒。
不言只供養爾許。便得成佛。不妨更亦供養。


言值多等者。釋難。亦云出以。問此間說持因。但引持
[002-0205c]
經文即得。何要論供佛多少。答疏言值多等。即是供
佛既多。受持亦廣。又云值多善友。結供佛。長時受持。
結前受持。


言又釋迦如來等者。問既言親近供養二十六恒佛
受持此經。方得成佛。亦大甚深。未審世尊曾為四依
菩薩。受持此經否。又今所說經。酬昔持因。自家因中
持經。文在何處。答疏言又釋迦如來等。經云爾時佛
告得大勢菩薩。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
僧祇劫。有佛出世。號威音王如來等。其威音王佛。滅
度之後。正法滅巳。於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


爾時有一比丘。名常不輕。得大勢。以何因緣。名常不
輕。是比丘凡有所見。若比丘等。皆悉禮拜云云。此是
釋迦因地。於二十六恒沙佛邊。持經處也。疏中不引
前來被打罵經文來。空引臨終受持億偈經文。由前
來向威音王像法之中。曾持經為因。所以臨終得威
音王佛加被空聲教示。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若
也總不曾持。滅度後佛又不曾見。因何令聞。又復二
十千萬億偈。如何記得耶。問法華只七卷。今說二十
千萬億偈。何以太多。答少化土經。少只七卷。大化土
多。不妨二十千萬億偈。如下殑伽沙頌。六百萬億姟。
不妨多也。本來持經在資粮位末。臨命終時。空聲教
示。為聞二十千萬億偈。即得如上六根清淨。從是即
得如上六根清淨。便入加行位。如上之言。指法師功
德。問爭知是加行位。答經文分明云。雖未得菩薩無
[002-0206a]
漏法生鼻。准此不是初地。又言父母所生清淨肉眼。
肉眼之言。表知不是天眼也。肉眼有如是勝用。資粮
位中。必無如此功能。若是諸根互用。事須初地。地前
無故。是加行也。


言即得如上六根等者。問菩薩因何增壽耶。答法威
德力增壽也。問偈中言神通力故增益壽命。不說法
威德力。答增壽有二。一法威德力。二神通力。長行與
偈。互舉一邊。理實雙說為勝。問如何神通能增長壽。
答夫四神足者。住世一劫。即是增壽處也。問本來此
菩薩。是何行位人。設使增壽太長生。如世間人持念
加被。只十年五年。即得絕。多亦不然。況菩薩增二百
萬億那由他歲耶。答安國云。此菩薩加行位中。命自
長故。況聞法力。問如何加行位中有四眾。答安國云。
此菩薩是資粮位末。所以有四眾。欲入加行位。兩盈
中間。有四眾也。問長命即指加行位。及說四眾。便云
資粮位末心此解不當。路云威音王佛。是他受用佛。所居
報土。菩薩處中命長也。言有四眾。即是化土一處見
異也。此亦不然。一處見異。約佛說菩薩。無此功能也。
今有解云。受持千萬億偈增壽。盡是加行位。問如何
有四眾。答是加行位菩薩。不妨四眾得見。只如西國
天親無著。是加行位巳去。及初地聖人。何妨四眾得
見也。


言常獲如上等者。便入初地也。問爭知是初地。答以
有常字故證常理。故常得淨六根。前未證理時。故無
[002-0206b]
常字。問如何是四位值佛。答第一威音王佛。像法之
中。行不輕行。直至臨命終時。具聞威音王佛先所說
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
淨。耳鼻舌身意清淨。得是六根清淨巳。更增壽命。二
百萬億那由他歲。廣為人說是法華經。乃至是菩薩
復化千萬億眾。令住阿耨菩提等。是第一位。從命終
之後。得值二千億佛。皆號日月燈明。於其法中。說是
法華經。是第二位。以是因緣。復值二千億佛。皆號雲
自在燈王。乃至於四眾中。說是法華。心無所畏。是第
三位。從於此後。復值千萬億佛。亦於諸佛法中。說是
經典。功德成就。當得作佛。是第四位。


言其常不輕等。結會古今也。經云若我於宿世。不受
持讀誦法華經。為他人說者。不能疾得阿耨菩提等。
得大勢。彼時四眾比丘比丘尼。以瞋恚意。輕賤我故。
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千劫於阿鼻地
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巳。復遇常不輕菩薩。教化阿耨
菩提等。問菩薩何不將獲眾生。禮拜他教嗔罵千劫
入於地獄。答眾生根性宜如此。當時四眾打菩薩。嗔
從心起。熏見分種。所造業是地獄業。菩薩當時從後
與伊授記成佛。兼以說法音聲入伊耳中。熏相分種。
在第八識中。經千劫在地獄。種子方熟。從地獄出。經
云畢是罪巳。復遇常不輕菩薩。教化阿耨菩提等經證


言故為往時等者。由昔持經。今得成佛。故今宣說酬
[002-0206c]
昔持經也。


言勸常受持者。今得成佛。由昔持經。汝愛菩薩。須學
我行。昔不持妙法。不能疾得菩提。今獲相好周圓。皆
由持經之力。汝既忻求佛果。事須受持此經。若無間
斷之心。果滿共吾無別。一則酬昔持經。二則勸他受
學。由斯二意。故說此經也。


言酬相因者。現相與說經為因。說經乃酬於現相能所
易知。問佛本出世。只為利生。便合說經。何須現相。答一

乘深妙。意旨極難。破二乘權。令歸一實。指昔無而言
今有。談前果為後因。恐有疑生便興異見。故現嘉瑞。
拂彼疑情。故須現相。相者相狀。相之一字。自古多解。
一安國十解。一外讚真乘相。說無量義經是。二內審
當根相。入無量義處三昧是。三天人散華相。天雨四
華等是。四地動降魔相。六振動是。五凡聖同歡相。四
眾瞻仰等是。六毫光遠照相。放毫光下是。七顯示他
方相。於此世界。盡見彼土下是。八此界莊嚴相。佛放
一光下是。九彌勒懷疑相。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下
是。十文殊為答相。文殊告言下是。於中第七第八相。
疏無明文。只於眾見此巳疑生中。有此意也。見彼土
之相狀。見此界之莊嚴。故疑生也。路有五。一外相。二
內相。三天相。四地相。五光明相。放眉間下是同安國前五也
金城有六解。前四同路。第五第六別也。第五他相。放
光明照于東方八千世界。六自相。見此國界種種殊
妙。諸抄解釋甚多。糅抄十二相。安國十相太寬。疏中
[002-0207a]
則有無者。金路或五或六解。則太狹。章敬六解為善。
一演導教物相。


巳四十年後。名將說此經耶。答一則通二身亦得。二
者取化身亦甚有理。以現相是化身故。


言先為菩薩等者。演教道物相也。本來此經合向報
土中說。將向靈山穢土中說來。緣根鈍之徒。法深難
解。聞恐生謗。遂初說有教。令證小果。次談空教。陶練
小心。今者父知子意。漸巳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
遂於靈山會上。廣召有緣。欲將家財付與窮子。說其
行果攝入功能。乃先為菩薩。談體出生。說無量義經。
令知藥病性無量故。法亦無量。法無量故。義亦無量。
義無量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謂無相。無相不相。
名為實相。意令皷擊聲聞迴心。意捨權取實。亦如菩
薩當坐蓮華故。無量義經與法華經。為時至成就也。


言次入無量義等者。問何要入定。答若不入定。爭知
鷲子是上根與法說。四人中性與喻說。五百千二百
下根。與宿世因緣說。若不入定。無由審根。後方演說。
為法深妙。所以如斯。亦為後人。作其軌範。由斯意故。
入無量義處三昧也。


言天雨四華等者。二儀呈瑞相也。且以帝王布慈。以
訓世。則感赤烏翔而老人星現。仁德育物。醴泉涌而
嘉禾生。是知盛德內充。禎祥外發。布慈雲於法界。息
火宅之炎極。朗慧日於大虗。破無明於巨闇。今說無
量義經巳竟。便入等持。此事難思。乃感天動地。天雨
[002-0207b]
四華。則表度四生而證四涅槃。除硬強執小之心。行
大因而尅獲大果。地振六動。則表驚動諸魔。破六賊
煩惱。令諸大眾不起散心。觀我如來說法之處也。問
何不雨菓子。雨於華。答若不行因而得果。即應雨菓
不雨華。今既要行因。後方得果。故唯雨華也。


言四眾瞻仰等者。群情咸渴仰相。問既雨華動地。有
何利益耶。答疏言四眾等。亦是凡聖同嘉相。得聞無
量義經。又見佛入寂定。天華亂墜。地動傾搖。所以四
眾八部悉皆歡喜瞻仰。


言放毫光等者。他方遠示相。世尊將燃智炬光耀身
光。所以舒玉彩於眉間。現希奇於城外。令四眾倍生
渴仰。如來因此說經。大法師問曰。既言光照東方萬
八千世界。此方史籍。何不載之。答琳云。道合則千里
懸應。世乖則肝膽楚越。殷周之人。非釋教所宜。彥曰
有緣千里通。無緣隔壁聾。君子千里同風。小人隔陌
異俗。情若相得。則胡越為兄弟。若不相得。則肝膽為
仇讎。佛本放光。召有緣之眾。此土無緣。何妨當時不
見。問何故降生入滅。則令此土知之。答降生入滅。令
此土知者。遣知有佛出。有佛入滅。放光本召有緣。所
以則不令知見者。且靈山會上舒舌。經五十小劫。教
中只說。如來八十欠一。入般涅槃。又欲反淨方。移諸
天人。置於他土。此則於當會中。尚自有合見者。不見
之者。何妨此土而不見眉間光明。其猶日月麗天。非
盲者之所覩。八音六律。豈聾者之所聽聞。由是此方
[002-0207c]
書史不說也。


言眾見此巳等者。是大眾懷疑相。見佛說無量義畢。
不下於座。便入于定。天雨華。地振動。毫光東照萬八
千。異相西呈。皎然七事。靈山眾會。不惻大聖之徵。各
自心中。有懷疑惑也。


言彌勒發問等者。是賓主懸知相也。彌勒位登補處。
知佛欲說此經。為慜一切眾生。乃示相起於疑惑。挾
自他之兩意。發問文殊一人。導師何故今朝現此多
般瑞相。文殊菩薩。是九代佛之祖師。見慈氏挾自他
以陳問。欲知現相之瑞。以宿命智。現見過去因果相。
成就十種事。如現在前。答彌勒言如我惟□。意云。且
待我思量忖看度。佛今欲說大法去。欲擬雨大法雨
去。乃至欲演大法義去。簡要云。彌勒覩今相。以為問。
文殊舉古事。而為答。既知釋迦非化符會燈明將說
法華驗之在。即經云我見燈明佛本光瑞。至法華經。


言欲說大法等者。論云有疑者當斷疑故。今佛欲說
舍利弗等。先住外凡位。曾受我化。於大乘法。種解脫
分善。鶖子等不知有此解脫善根。未生信解。常起疑
網。今欲說此經往昔之事。斷其疑網。故言欲說大法。


言雨大法雨等者。論云巳斷疑者增長純熟彼智牙
故。今佛欲說成道巳後。法華巳前。四十年中。所轉法
輪。發生善牙之事故。時雨若降。無不霑洽。並皆如願。
法雨若降。未發大心。即便發心善牙增長也。


言吹大法蠡者。論云建立名字章句義故。今佛欲說
[002-0208a]
舍利弗當來成佛。號曰華光如來。說三乘法。猶如俗
間曲終之時。欲吹螺貝等。今佛亦爾。記鶖子成佛之
事名為曲終。更為他說。名吹法螺。經云華光如來亦
以三乘等。


言擊大法皷等者。論云聲聞權密境界。世尊密言。三
人同坐解脫之床。名之為密。今佛欲說法。警動二乘。令
捨小執。名擊大法皷。經云餘二則非真。開往聲聞乘。
為權密境界。令捨。顯今說菩薩乘。為實境界。令取也。


言演大法義等者。即是鶖子作佛。又為堅滿菩薩。受
記作佛。名演大法義。


言我於過去者。問文殊爭知。答疏言我於過去等。舉
古也。


言乃至廣說今日如來等者。證今也。賓主懸知相也。


言三世諸佛等者。辨有無也。問欲說此經。現斯瑞相。
唯釋迦如此。為當諸佛亦然。答疏言三世諸佛等。將
由當也。三世如來。當說此經。事須先現種種大相。過
去燈明。現在釋迦。未來華光。皆先現相後說經。相既
不一。名種種。


言不同餘經等者。問經教皆是佛說。何以此經不同
餘經。答此說曾所未聞。若不廣現禎祥。何以曉其執
滯。欲說此經。故現大相。謨云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
相。創說二乘作佛。恐彼不信。故現大相。表經微妙所
說不虗。問何名初大相。答無量義是此經初大相。問
說遺教經。前說涅槃經。涅槃與遺教為初相。即此遺
[002-0208b]
教亦有初大相。何獨此經。答二解。一則約決定義
說。法華經前。必說無量義。無量義畢。必說法華。遺
教與涅槃。則不決定。只如日月燈明佛。日月淨明
德佛。說法華經畢。便是唱滅。更不說涅槃經。經云諸
法實相義。巳為汝等說。我今於中夜。當入於涅槃。又
日月淨明德佛云。汝可安施床座。我於今夜當般涅
槃。亦付屬法華經了。便即入滅。二云約體用解。無量
義經是體。法華經是用。無量義經。為菩薩談體出生。
法華經。為聲聞談功能攝入。涅槃遺教。體用別也。二
者不取無量義經。唯取入定放光是初大相。問說上
生經。舉身而縱金色。說般若經。住對面念。說涅槃經。
從其面門。放種種色光。餘經亦放光入定。何言無。答
三者入定雨華動地。總名初大相。此經具足有六。餘
或一或二。皆不具足。問無量義經。諸相之中。最初首
說。何故不取作初大相耶。答攝云無量義經。正為菩
薩說。傍為聲聞。不可將菩薩所聞之經。與聲聞擬聞
之經。為初大相耶。說無量義經時。眾會不疑。所以攝
釋不取也。若無妨難。七成就中。除初二成就。是阿難
安置。非是初相。餘五成就。總是為初相也。謨云總取
為善。問放光入定。諸相之中居後。何名初相。答對正
宗前。總名初相。問何故現此初大相。然後說經。答此
經不同餘經。世尊四十年前。毀責聲聞。讚嘆菩薩。大
般若經云。佛告憍尸迦。若入聲聞獨覺正性離生者。
當知此人不能復發阿耨菩提心。何以故。彼於生死
[002-0208c]
作限隔故。又淨名云。聲聞之人。猶如敗種。設使溉灌。
不生芽莖。猶如高原不生蓮華。大樹緊那羅經云。聲
聞之人。燒敗於種。於大乘中。永非法器。唯菩薩人不
作是念。言我與如來一乘一種。而有進修。名為淤泥
可生蓮華。二乘之人。即作是言。我與如來。同坐一解
脫床。既有此執。名為高原。唯此經中。說聲聞作佛。其
事難信。恐生疑恠。所以先現大相。靈山一集。初則會
二歸一。迴小道而入大乘。次則三變土田。八方嚴淨。
引穢心而觀淨國。大乘巳入。無復小乘。淨國巳觀。何
有穢剎。始集分身佛普在淨土之中。而說常身之義。
餘經無此初大相也。誠證非一也。上來且烈序分諸
相。說正宗分正為酬之。問向下流通分放光動地等。
亦是相應說經酬之。答下文諸佛而重放白毫。召妙
音。而兼舒肉髻。慇懃而示。摩眾頂顯誠諦。而舌至初
禪。毛孔光明。謦咳彈指。重令地振。皆由囑累之深。再
現華飛。亦明功德之大。其餘天皷鳴而天衣降。寶盖
覆而寶瓔珞垂。眾相實多。蓋難以盡。皆欲流通至教。
貽厥後昆。非是正宗。不說酬彼也。路問云。論中第五
依止說因。與六因中相因。俱是放光。二義何別。答論
中說因。通眾生渴仰心。六因中相因。唯取佛事。不取
資事。


言相既非常者。問世尊莫空現相。不說法耶。答疏言
相既非常等。灼然說法也。說聲聞作佛極難。欲說之
時。故現非常之瑞。本現非常之相。為說非常之經。非
[002-0209a]
常之相既彰。須說非常之法也。


言即將說此等者。問世尊酬相說經。莫說諸餘經。答
疏言即將說此經等。顯相所為也。見相。依於此經也。
說經。依相也。


言酬說因者。牒因也。問何名為酬說因。答昔說與今
說為因。今說乃酬於昔說。昔說則為所酬。今說為能
酬。能所合說。名酬說因。此說因中。甚難得意。自古諸
師。計有二十餘解。的當者少。說著行行發願求持。被
前四因收。說著雨華動地放光。又被第五相因收。今
此說因。事須有因。方說與說為因。名為說因。有取我
此九部法入大乘為本。與說為因也。則能酬所酬。因
之與果。悉皆是也。又云說法華經為因。眾生聞音得
果。即此經便是說。說即是因也。所以甚難得意。第一
攝釋敘五解。初三解是古師義。後二自解。且前三解
者。一云四十年前。九部法為因。說法華是酬。經云我
此九部法。入大乘為本。即九部法是說。說即是因持業
或通依主。說字屬法華經。因字屬九部法。說家之因
依主。二云取依止說因成就中。眾生渴仰心為說因。三
云取所說法華經。即是因。眾生聞著得種智為果。故
所說法華經。正是說因也。攝敘古三解却破也。攝自
申兩解。一云成佛出世為說因。與沼同。所以疏言故
三世佛成道究竟必說一乘。二云取因中發願。願成
佛畢。說法華經。只此願說經心。是說因。所以疏云皆
是因中方便求趣。又云故赴宿因說斯妙法。第二金
[002-0209b]
城三解。一云眾生渴仰心為說因。二云內證深密。三
云外現神通。金云此第三解為正也。更有路府賀法
謨抄。牟等極繁。不可具敘也。今取攝釋。敘古師解中。我
此九部至為本。又取沼法師成佛出世為說因。問若
成佛出世。何唯此經。一切經皆如此。答雖說諸經。不
是佛本出世。本出世意。只為說法華經。更不為餘事。
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又云唯以一大事因緣故。
出現於世。如人家有一兒。愛宰相便讀書。應舉及第。
後中間尚書侍郎雖得。元來不稱他心。直待後時。得
宰相畢。方始稱得本心。此中亦爾。問若本來意。為說
法華經。何不出世便說。答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
根生說不得。所以別說方便。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
事。我所得智慧。總擬分付與。眾生入不得。又更思惟。
試與說大乘華嚴經。菩薩悟解。聲聞人如聾如醉。入
不得。不免先說權教。酬他成佛出世意。亦不著四十
年後說法華經。亦說便酬著成佛出世意也。故三世
佛。說大乘了。不說小乘入涅槃者。則有三佛五佛。若
說小乘了。不說大乘入涅槃者。則無也。佛若不為說
法華經出世來。何故日月淨明德佛。及日月燈明佛
亦說法華經巳。便入涅槃。表出世事了。更無事也。


言下云諸佛如來等者。大事即是開示悟入菩提涅
槃也。抄家取成佛出世。為說因者。問何者是能酬所
酬。又何者是果。答今此疏中引文云。下云唯以一大
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者。此是酬說因中。引能酬文
[002-0209c]
來。成佛出世為所酬。法華為能酬也。所酬是因。能酬
是果。諸佛如來。唯為說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說
一大事因緣者。即是說法華經。故云能酬也。問前五
因別總所酬文來。為說因也。說法華經為果。何故酬
說因中。偏引能說法華經文來。答制作之家。事不一
途。亦不妨也。既爾即取說法華經。開示悟入。一大事
因緣。為能酬。成佛出世。為所酬也。不違沼法師義也。
問若取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至
此巳來為能酬。成佛出世為所酬。問疏引下一節經
文云。乃至廣說。無聲聞弟子等文。應成無用。甚不相
當也。答灼然要當。夫成佛出世。本為說法華經。說菩
提涅槃大事因緣。不為說聲聞小事也。所以此一節
經文。分疎出世。不說小乘也。佛意本來降下閻浮。意
為說法華經大事因緣。不為說聲聞小事也。所以成
佛出世為說因。即是所酬。下云諸佛如來。唯以一大
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顯直至最後。但教化菩薩。無
聲聞弟子。長行欲徹巳來。總是酬說因之中能酬文。
問經言無聲聞弟子。現今教化三根。是何人。答雖教
化三根聲聞。先雖是聲聞。後作菩薩。故四十年前作
聲聞。迴心向大來作菩薩。究竟得種智故。上來雖有
多解。一取九部法。經文相當。二取成佛出世為正也。
一則順所引經文。二則順下結文。章敬云。則同長者
本意。總與牛車。緣中小不肯出來。所以權唱羊鹿。導
師本意。令到寶所。中途為商人。不肯前行。乃權設化
[002-0210a]
城令住。唱羊鹿。為牛車之漸。設化城是往寶所之基。
故知昔說小乘九部。是入大乘之因。今日說於此經。
乃酬彼往時所說。此解順經宗昔權今實也。荷恩云。
從方便品。嘆二甚深。至正說大事巳前。皆名說因。於
中除三請文。三請文屬他酬請收也。今取三止文。決
定心因。授記取授記至願樂欲聞巳來。為酬說因。亦
有取第二止後文。不取初止。以佛本來決定說法華
經心。從第二止後科出。論云佛心巳有決定所為之
人。由此便有後止及說也。


言故趣等者。通結六因也。問必若許是結六因文。疏
主何得更言上來義類經文甚多至指述。則是結六
因文。如何言皆是因中方便求趣。結前四因。修學雖
滿等。結相說二因。故趣宿因等。通結六因。故知安國
恐非為正。由斯則如牟所解。是結說因文也。問說因
是果中說。何言皆是因中方便求趣。由此結說因文
中。有指他指自。疏言故三世諸佛等。是指他。疏言修
學雖滿等。是指自。疏言故赴宿因等。通結自他也。問
前標中既無三世佛字。何故結文中。便有三世佛字。
答以前疏文有乃至廣說之字。文執寬含容得所以
結也。問安國意何要向他說因中結六因也。答六因
望說。總得名因。總合喚作說因。然於中隨勝。別立六
因名字。行行勝故立行因。發願勝故立願因。求法勝
故立求因。受持勝故立持因等云云。問六因總與說
法華經為因。未審為復是因由因。為復因果因。答有
[002-0210b]
三釋。一云六因皆是因由因也。二云六因皆是因果
之因。問相說二因果中之事。如何判為因果之因。答
昔見他佛現相。後方說經。今時傲斆他佛現相說經。
昔與今為因故相說。亦是因果之因。三平遙云。前四
因。因果之因。成佛因故。後二因。因由之因。說法因故。
說三解中。取初解為正。六因皆因由。所以因也。六因
既是經起意中收。是說經之意況意趣。正是因由之
因也。問後二因可然。前之四因攝萬行。萬行感果。如
何是因由之因。答前四因既是萬行。萬行有二義。一
者望自受身。是因果之因。二者望說法華經。因由之
因也。因中萬行。望受用身。是因果之因。但成自受用
身了。便是酬因了。成佛了。不可閑坐。事須說經。說經
因他成佛。成佛因他萬行。萬行望佛果。是因果之因。
萬行與說法華經。為因由之因。相說二因。因由義極
成。所以六因因由義勝也。


上來正明六因。次下諸門分別者。一釋名。二出體。三
辨相。四因果。五正助。且釋名者。初總名者。一者六因
為所酬。說經為能酬。所酬即因持業因體即酬故也。若
能酬為果。所酬為因。所酬是能酬。果家之因依主。因是
所行之行。感當果為名。酬乃果起名酬。對往因而立
號。酬家之因依主總名了。別名者。酬之行因。酬之願因。乃
至酬之說因依主。行即是因願。即是因求持相等此五等皆
持業此因體上。持二業用。因果因由。二皆持業。其說因

者。若九部法為說因。說即是因。若准路言。權說與實
[002-0210c]
說為因。昔說與今說為因。說即是因。有云所說法華
名因。眾生聞巳得果名酬。荷恩云。取方便品初三止
文為說因。正說大事名酬。說即是因持業。金云。內證深
密。沼云。成佛出世說法之因。


第二出體者。行因尅
性業思為體。即遍行中善思。思即行故。能防者是善
思。所防即三業。此三業中。思是能起。身語二業為所
起。如無表不是色。就所防故得色名。又思以造作為
業。役心為性。小乘身業。以五根為體。語業以聲為體。
意業以思為體。大乘三業。俱用思為體。不同小乘。願
因者。以別境中欲勝解及善十一中信為體。欲者希
須為義。欲得修善。發勝解心。世人雖亦有故。是三塗
本。今此欲得作佛。決定印持。起殊勝而趣向之。以此
為體也。求因者。亦以欲勝解及信為體。經云爾時佛
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至六波羅蜜。持因者。若受持
名持。以別境中念慧為體。念能明記。慧能簡擇。若任
持名持。通三慧及念為體也。相因者。只是業果色為
體。有抄說。雨華動地放光。以法處中定果色為體。此
說不爾。動地雨華。只是業果色。不是定果色也。以佛
當時只動業果地。未必先變定果色了。然後振動。必
無此理。故不取也。此為正。定以別境中定為體。若准
涉云。雨華是忉利天人。擿園中華。向下散。還是天中
業果為體。若取無量義經為相因。并彌勒問文殊答。
以聲名句文為體。說因者。若九部法為因。以聲名句
文為體。若沼法師成佛出世為說因。即無漏化五薀
[002-0211a]
為體。


三辨行相者。行有二。一自利。二利他。即安樂
行品中四行。前二自利。後二利他。願因有二。一因中
願。我本立誓願。二果中願。每自作是念。求因有二。一
求人。王聞仙言。至即隨仙人。二求法。擊皷宣令四方
求法。又有二種。一自求。身為床座。經於千歲等。二他
求。令他人求。如龍女求法華經。於剎那頃。發菩提心。
至不退轉。又如淨藏二子迴邪見之父王等。持因有
二。一總持。即四依菩薩。向二十六恒河沙佛邊持經。
二別持。即常不輕菩薩。又有二。一近持。即常不輕菩
薩臨終時。得聞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二遠持。更
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此約命短長。論遠近也。
相因者有二。一今相。彌勒問二昔相。文殊答述古也。
又有二。一古相。我見燈明佛。二今相。以是知今佛欲
說法華經。今相如本瑞。說因有二。一權說。即鹿野苑。
二實說。即靈山會。


四辨位者。前四在因。後二在果。


五正助者。說因為正。餘五為助。五因望說。總得名
因。故為助也上來正解次義門業門料簡了


言上來義類等者。結略止繁也。義類即是行因義類。
願因義類。乃至說因義類。據論每品經文甚多。恐猒
繁廣。更不能具引。故略指述。路□□。六因各具四行。
行因四者。一道法具修行。經云佛曾覩近等。二□成
種智行。經云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等。三常修佛果行。
經云吾從成佛巳來等。四勸物同修行。經云舍利弗
當知諸佛語至。要當說真實等。願因四者一立誓邀
[002-0211b]
期願。經云我本立誓願等。二修因滿足願。如我昔所
願。至入佛道。三度生無盡願。盡教以佛道。四普得佛
身願。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求因四者。一歷劫長
時求。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等。二棄捨國位
求。為於法故捐捨國位。三身為床座求。乃至以身而
為床坐。四令他重法求。普為諸眾生勤求於大法等。
持因四者。一創聞增壽持。臨命終時於虗空中具聞
威音王佛先。至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二重
宣寶偈持。命終之後值二千億佛。至於此諸佛法中
受持讀誦為諸四眾說此經典。三乃至成佛持。得大
勢是常不輕菩薩摩訶薩供養。如是若干諸佛。供養恭
敬尊重讚嘆。乃至當得作佛。四勸滅後者持。經是故
行者於佛滅後。聞如是經。勿生疑惑。應當一心廣說
此經。世世值佛。疾成佛道。相因四者。一凝身不動相。
說此經巳結加趺坐身心不動。二天華落瑞相。是時
天雨曼陀羅華等。三地動傾搖相。普佛世界六種震
動。四照境希有相。爾時佛放眉間。至起七寶塔。說因
四者。一讚今隨古說。作是思惟時十方等。二接下方
便說。思惟是事巳等。三迴心向大說。我設是方便。令
得入佛慧。四舉古捨擁說。十方佛土中等。


言後酬請者。標也。請中有二。一總請梵王等。二別請
化佛等。亦得名為天請聖請。別請中有二。初化佛請
說權。鶖子等請說實。今言酬。唯酬請實。如來鹿野苑
中。轉四諦法輪。酬梵王請訖。化佛梵王鶖子等。皆為
[002-0211c]
所酬。今佛說者。則為能酬。能所合說。名為酬請。問如
來大悲。何須待請方說。答鴻鍾雖響。必待扣而方鳴。
大聖雖慈。必待請而方說。若不請而便說。企意難生。
必致慢法之𠍴。請而不陳。如來有恡法之咎。故須待
請。後方說之。請即如杵。酬即如鍾。杵亦擊而鍾必鳴。
眾既請而佛即說也。標了。


言如經中說等者。初敘降生成道。為所請境。若據文
勢。即是酬請便合。疏云是時三千大千世界主。標中
既言酬請。何故釋中都不論著請意。便說降生成道。
此乃疏文剩長也。牟云降生成道為所請境。後明能
請人。若依此科。疏文不剩。若擬請佛說法。未審所請
之佛。為是報佛。為是化佛。何處現生。何處成道。所以
賀云。若不說降生成道。便引請文。即義無來處也。如
經中說者。即是本行經大集經因果等經。智論四分
律等。處處皆說。准釋迦譜中說。有一菩薩。名為善慧。
修行行滿。住知足天。眾曰。善慧將欲下降。先現五衰。
諸天請曰。菩薩且住。莫現無常。答曰。有生必有滅。有
會必有離。我今降閻浮。轉正法輪。度諸眾生。便為諸
天。說百八法門。然後觀於十事。方始下降。同時有九
億人。同時下生。先問諸天。當現何相。諸天報曰。象形
為最。又本行經等說。釋迦菩薩。正念思惟。從兜率天。
託陰摩耶夫人。右脇而住。是時夫人夢見六牙白象。其
頭朱色。七支案地。乘空而下。入其右脇。至明清旦。白
其王曰。大王當知。我於昨夜。作如是夢。請占相師。可
[002-0212a]
以占之。時相師報曰。大王善聽。我見神仙天經所載。
夫人靈夢。必生聖子。以偈答曰。若女人夢見。日天入
右脇。彼女所生子。必作轉輪王。若女人夢見。月天入
右脇。此女所生子。諸王中最勝。若女人夢見。白象入
右脇。彼女所生子。三界無極尊。能利諸眾生。怨親悉
平等。度脫千萬眾。出深煩惱海。故知夫人所懷。必
生聖子。王聞歡喜踊躍不勝也。本行集云。聖母摩耶
懷孕將滿。垂欲生時。其父善覺長者。遣使詣迦毗羅
城淨飯王所。請夫人歸。春初二月八日約今即二月八日當初周
以十一月為正。即四月八日向彼嵐毗尼園。安庠徐步。四遠觀看。

然其彼林。別有一樹。名波羅叉。上下正等。枝葉垂布。
翠紫相翬。如孔雀項。夫人到彼。其枝自低。舉其右手。
攀彼樹枝。太子從母右脇而誕。九龍降水沐浴。太子
於十方面。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
唯我獨尊。受苦眾生。因茲解脫。


言行七步者。即於生處。各行七步。大集經云。我不行
七步。而言行者。示現行也。涅槃經云。東行七步者。西
國以東方為上。四季之中。東方主春。春為上首。表佛
世尊與眾生而作導首。南方行者。南方主夏。夏能成
長。萬物草木。榮盛之時。表佛與一切眾生而作福田。
生長功德。西方行者。西方主秋。萬物長足結實。更不
滋長。表佛成道巳去不受後有。是最後身。北方行者。
北方主冬。萬物彫落。更不生長。表佛我生巳盡。四維
行者。表成佛巳能破四魔。上方行者。表成佛巳不為
[002-0212b]
塵垢不淨之物所染行。猶如虗空。下方行者。表佛示
現法雨滅地獄火。問下方行者。莫入地獄去耶。答從
上下來也。問何故只行七步。答度世經云。表如來有
七聖財。章敬云。具七菩提分法故。問何名七菩提分。
答四神足。正斷。正勤。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支。束
則成七。開成三十七菩提分也。有高僧對武帝曰。佛
行七步者。表超六道。所以行七步也。


言放大光明等者。光能隱蔽世間日月星辰所有光
明。表成佛巳無有一人如法論義勝如來者。亦表破
癡暗故。遍照十方者。表慈悲普䨱。


言四[厂@既-旡-日+口*頁]觀等者。表成佛巳具四無所畏。度四生故。


言作師子吼者。是無畏義。自在義。表佛出世。世界之
中。而得自在。決定說故。


言說偈言等者。我生等苦諦盡。是㝡等集諦盡。我巳等滅諦
。當復等道諦滿。復由重也。受生無量。故云復也。問今

此說偈。復是何身。答是最末後身。瑜伽云。末後身有
二。一實。二化。實者第十地菩薩將成報身。於色究竟
天大自在宮中者是。若化。即從知足天中。下生成佛
者是。今疏所論。即化相。最後身復有三種。一者一生
所繫身。住知天是。二最末後身。王宮生者是。三坐道
樹身。即菩提樹下身是。上生攝一生所繫。下生攝後
二身。今此說偈。即第二最末後身。若成佛時。三身皆
盡。次依實報說三身。一者一生所繫身。初地菩薩。或
七地末心。只此末心。菩薩三界分段身盡。只有此一
[002-0212c]
生身。便受變易。名一生所繫身。二者末後身。八九十
地菩薩變易身。只將此身。直至成佛。名最末後身。三
者往自在天宮大寶蓮華王座上者。名坐道場身。瑜
伽論說。菩薩受生。不過五種。一除灾生。化身為魚米
等。濟飢饉眾生等。二隨類生。現同類身。彼所行惡。而
自不行。彼所行善事。而自行之。三大勢生。壽量形色。
種性富貴。最為殊勝。能斷眾生我慢等過。為除憍慢
眾生。種性色力。一切過人。四增上生。受十王果報。自
在化導。名為增上生。五最勝生。論云。云何菩薩受最
勝生。謂此菩薩於此生中。菩提資粮巳極圓滿。或生
婆羅門大國師家。或生剎利家。大國王家。既能現等
覺菩薩。廣作佛事。今言我生。即第五最勝生也。胎分
者。賀云胎生分位。今始方盡。准抄解。據實胎生分位。
受變易時。久巳盡矣。今言胎分盡者。約化相說。問眾
生界未盡。如何佛化身說胎分盡。答生既無窮。化亦
無盡。今言盡者。約一期化相。眼所見者。胎生身上。成
佛出世。據此一生之中胎生巳亡。故名盡。或約此界
眾生化緣盡。故名胎分盡。問此界緣盡不來者。違他
菩薩處胎經云。從此滅度。十方面各三十二該諸佛
國土。而復成佛。教化眾生。又違他壽量品云。其父聞
子悉巳得差。尋便來歸。咸使見之。答故知却來也。緣
亦未盡也。問何名胎分盡耶。答分者因也。約今生一
期化相身上說。不同凡夫造業招於後報。化相門中
分者因義。因盡名盡。又分者分位。胎中五位。實報門
[002-0213a]
中。盡來巳久。化相門中。亦巳盡也。問何故言我巳得
解脫。初生之時。未得解脫。何言巳得。答欲得大乘。從
成所作智起化身。應感而現。不同小乘計為實報身。
即化相之身。初生便得解脫也。問四生總離。何獨言
胎生。答濕化似淨。故不舉之。在胎穢惡。深可厭患。故
偏舉之。問四生之中。化生最勝。何不受化生。而受胎
生。答化身受胎。有五種意。一謂引諸釋種。入正法故。二
者令所化生。不起怯劣心故。若受化生。彼便作念。此
是天等。為天說法。不被我也。為引接此類。故受胎生。
三者謂令餘人於佛正法。生渴仰殷重心。便作是念。
菩薩捨尊位修行。今得成佛。轉正法輪。我等何為於
所說之法。不生殷重。四者謂降伏一類憍慢恃賴族
姓。不肯修行之人。是故菩薩捨轉輪王位。出家修道
也。五者為留遺形舍利。與後代眾生長福。一興供養。
千返生天。又更有說。恐當外道所記。所以不受化生。
外道讖云。過百劫後。有大幻人出世。所以不受化生
也。


言作是誓等者。即前四句偈也。誓即願詞也。發願度
眾生。菩薩亦說偈了。便更不語。更亦不行。便同世間
孩子不別。問何故初行又語。後即不行復不語。答初
生若不行若不語。便與世間孩子不別。巳後出家成
道說法。人不信受。言與我等何異。欲得異於世人。所
以現行及語也。若便連頭語及行。恐世人將謂。是精
魅幻惑。所以却現孩子相。不行不語也。
[002-0213b]


言身漸長大者。即是八歲作嬰兒。七年作童子。四年
學五明。十年受欲樂。菩薩少即有出家之意。父王恐
其學道。常以伎樂悅之。至年二十九。嚴駕遊觀。出四
門。時年二十九。真諦解為正也。准本起經太子瑞應
經。年七歲學書算。至十歲與調達捔之。至年十四。父
王遣遊觀四門。或有十九出家。多解不同。總是身漸
長大也。


言遊出四門者。問既嚴駕而行。如何輙有老病死人
來。答四人皆是淨居天中。化瓶天子化作。問何故遊
四門。更無增減耶。答東門見老人。東方主春。春生萬
物。表世間萬物生皆有老。所以見老人。南門見病。南
主夏。夏主萬物榮盛。以表有盛必有衰。所以見病。西
方主秋。秋主凋落。草木枯敗。以表有衰必有死。故見
死人。北方主殺。以表沙門能斷煩惱。故見沙門。問四
相之中。何唯現此三相。不現生相。答欲生厭故。故現
三相。無常經云。若老病死。世間無者。如來不出世也。
此老病死共嫌故。若現生相。恐更生忻。故不現也。五
分律說。菩薩年至十四。嚴駕遊觀。出城東門。逢見老
人。身分沉重。諸根熟昧。皮膚緩皺。行步傴曲。寢食不
安。起坐呻吟。喘息氣逆。所為縵緩。為人所輕。世情彌
篤。世事皆息。名為老相。問馭者曰。此是何人。答曰老
人。吾免之否。答曰不免。迴駕還宮不樂。王恐出家。復
增欲樂。又於一時。復勅馭者。嚴駕城南門。見一病人。
百節酸疼。四支苦楚。能壞一切安穩樂事。如電損苗。
[002-0213c]
頓傷興盛。吾免之否。答未免。又遊西門。逢見死人。舉
屍在野。家室男女。哀號隨後。問馭者曰。此是何人。答
曰死人。問何名為死。答風刀解支節。無處不苦痛。張
口太息。手足紛亂。翻睛咀沫。捫摸虗空。汗液交流。便
洟墮落。神遊氣絕。餘無所知。棄之曠野。離親戚。故謂
之死。問曰。吾免之否。答富貴雖殊。死路不免。菩薩自
念。未離老病死法。更增愁憂。即迴車還宮。太子迴駕。
出城北門。逢見一人。剃除鬚髮。被帶法服。執持瓶鉢。
視地而行。問曰。此是何人。答曰。沙門也。披雲宴坐等
云云。太子聞巳。三稱善哉。下車恭敬。慇勤致問。歡喜
踊躍。迴駕還宮。


言既問識巳等者。欲絕愛羅也。每見一相。輙問馭車
人。太子遂知不免斯苦。前三是厭。後一是欣也。問佛
未出世。未有沙門。如何說有沙門。答一云一切佛神
力所化。二云法爾出世。淨居天子化作沙門相。三云
外道亦有剃頭。似沙門。亦喚作沙門也。問佛化天化
即不妨。如何馭車者識知是沙門。答曰。夫為馭者。事
須博尋外教書史。書史之中。說有也。只如周書異記
中說。過千年外有佛法。到來事也。若據章敬抄。兼馭
者。亦是化瓶天子化來。能對答也。此解為正。依本行
集。故作此說。餘解無據。皆不取也。


言求無上果者。遠希大覺也。


言中夜等者。變易分段皆名夜。在彼中間人名中夜。
五分律云。菩薩為諸伎女作樂之次。菩薩蹔得睡眠。
[002-0214a]
伎女輩亦皆睡眠。菩薩即覺。觀諸伎女更相扶枕。或
露形體。狀如木人。鼻涕目淚。口中流涎。琴瑟箏笛。縱
橫在地。又見宮殿。猶如丘墓。菩薩見之。三稱禍哉禍
哉。遠視父王所住宮。住宮變狀。亦復如是。復稱禍哉。
深可厭患。所以父王設樂。本欲令欣。事與願違。翻成
厭境。


言即命車匿等者。遁跡逾城也。章云闡鐸迦。五分律
云。闡陀此云給侍。令被揵陟即駿馬也。又智論云。令被白
即朱綜白馬也。闡陀白言。夜非行時。不應被馬。不審何故
夜勅馬。太子曰。有大怨來。汝不知也。老病死怨。怨之
大者。莫過於此。汝速被馬。勿得稽留。即被得馬。牽至
中庭。白言馬巳來此。菩薩便到馬所。將欲跨之。馬大
悲鳴。天神恐有留難。即散馬聲。令人不聞。有一天神。
空中叉手報曰。太子時巳至矣。太子曰。左右侍人防
護。如何得出。諸天威力。令諸伎人。睡如死屍。都不知
覺。諸天捧馬足。夜半出城。表出生死長夜。所以半夜
出。簡要云。父王為防護太子。恐闇開門出去。所以門
上懸鈴。聞四十里。太子夜半開門出無人覺。前解踰
城墻出。此後解從門出前解為正。恐罪門司。故踰墻有理
也。諸天捧足。東北上十四由旬。至䟦伽婆仙人所住
林中也。諸天即淨居天子也。智度論僧祇律。皆言十
二由旬。此譯家訛謬。不可和合也。由旬者。一由旬為
十六里。十四由旬都計二百二十四里。若大乘依西
域記數量之稱。即踰繕那。舊云由旬。亦云踰闍那。踰
[002-0214b]
闍那由旬。並訛也。新云踰繕那。自古聖王。名一軍行。
舊相傳云四十里矣。印度國俗。乃四十里矣。聖教所
載。唯十六里。䟦伽婆者梵語。此云賢首仙人。此仙人
是賢人之首。故名賢首。此仙人住此胡桃林。林從人
得名。名賢首林。仙人久滅。其林尚存。或林名賢首林。
仙從林得名。賢首仙人林。


言以刀剃髮等者。有云淨居等諸天。自持刀來。與太
子剃髮。西域記說。太子向闡鐸迦邊。取刀自斷其髻。
天帝釋接上。天宮中供養。然後淨居等諸天。化作剃
髻人。手持利刀。徐步而至。太子見巳語曰。為我剃髻
否。幸為我淨之。化人受命。即為淨髮也。示現不貪一
切愛。故剃髻。貿鹿衣者。智論云。太子持妙寶服。貿鹿
布僧伽梨衣。西域記云。淨居天子化作獦人。服皮衣。
持弓箭。太子曰。欲相貿易。願見允從。獦師曰善。太子
解衣。持與獦人。獦人得以却伏天身。凌空而去。自誓
三昧經。佛念出家。淨居天子。持色界天繒。自然袈裟
而至。普曜經云。兜率天子號離垢光。即取天依袈裟
僧伽梨。化作沙門形。供養菩薩。瓔珞經云。福善天子
持八萬四千金縷袈裟。以上菩薩。瑞應經云。乃脫寶
裘與獵師。貿鹿皮衣。疏依此經也。


言遣車匿歸等者。使安親也。有云太子夜半通城至
此。既允宿心。乃形言曰。是我出煩籠之日。去羇鏁之
時。最後釋迦之處在。後父母憶念。計寢食不安。眷屬
憂愁。莫知為計。令他如此。豈曰大悲。車匿汝須却來。
[002-0214c]
歸報父王等。令知平善。車匿悲哀。不肯歸宮。欲得相
隨還國。白馬跪膝流淚。太子慰喻。方可肯還。菩薩是
時解天冠中末尼珠。命車匿曰。汝持此寶珠。還白父
王。今茲遠遁。苟復違離。散斷無常。絕諸有漏。假使恩
愛久共處。時至命盡會別離。見此無常須臾間。是故
出家求解脫。


言於凞連等者。摧邪六載也。遣使還巳。即捨此林。詣
阿藍所。學無所有處定。往鬱頭藍子處。學有頂定。平
遙云。雖言六師。是阿藍伽藍二人。非六師外道也。太
子捨仙人所住林。復至二外道所。學無所有處定。到
彼問云。汝行何行業。外道答曰。我坐得無所有處定。
即是涅槃。太子問曰。既是涅槃。為是有心。為是無心。
若言有心。即有緣慮。有緣慮故。有愛恚生。愛恚生故。
即生死相續。輪迴不絕。如何得言涅槃。若言無心。便
同木石。即是非情。何名涅槃。外道嘿然無對。菩薩捨
之而去。外道白太子。汝成道之時。願相度脫此外道名阿羅
姓加藍也。次至鬱頭藍子所。此外道坐得非想定。徵難同

前。此外道亦白太子。願相度脫。六師者。一滿迦葉迦葉
是姓。滿是名。即斷見外道也。二末薩羯離瞿舍離子上四字名。下三字母號。是
彼女之子。即常見外道也。三想吠多子上一字名。下二字母號。即苦行外道也。四無

勝髮褐無勝是名。垂髮披褐。即自然外道也。五犎府容反迦衍那初二字姓。本事
大自在天。六離繫子亦名苦行外道也。是彼所生名子。露形而行。

佛法毀之。名無慚外道。文中雖言六年苦行。兼有樂
行。夫求道者。離苦樂二邊。簡凡夫離樂。簡外道離苦。
[002-0215a]
行處中行。不同外道。日食麻麥。自餓投巖。入泉赴火。
編[木*彔]臥棘。五熱炙身。此之徒黨。皆非正術。遂捨而去。


言勤苦過彼者。自餓外道。日食一粒油麻。或豆或粳
米等。菩薩七日食一粒。如是經六年。名過彼也。


言厭其非等者。涅槃經云。菩薩為顯中道之行。行正
行故。降彼苦行外道巳。即於凞連河沐浴。緣身羸瘦。
上岸不得。淨居天子按樹枝低。令菩薩攀上。食乳糜
者。馬鳴經云。有牧牛長者二女。名難陀波羅。住彼山
林側。淨居天子報曰。菩薩在林中。汝應供養。女聞歡
喜。到彼林中。獻奉香乳糜。又普曜經瑞應經云。有長
者女。發願生男。當祭山神。遂搆千頭牛乳。飲五百頭。
如是展轉。取最後一頭牛乳煑糜。一云九斛。一云三
斛六升。佛欲成道夜。地六振動。時牧牛女。謂是樹神
所為。遂煑乳粥。將祭山神。山神曰。我不勝此供養。昨
夜子時。有悉達太子。於菩提樹下。成等正覺。但是彼
徵祥。非我為也。汝可將供養之。當煑之時。從釜中上
騰。一十六反。却入釜中。表其涅槃十六德也。當受乳
糜。時侍衛五人。二人捨去。乃至敗道虧志等。又大莊
嚴經云。菩薩欲受乳糜。時四天王獻七寶鉢。菩薩不
受。最後獻石鉢。所以受之。如是次第安置。以右手按
之。合成一鉢。四楞分明。菩薩以受乳糜。食巳氣力充
滿。


言受吉祥草等者。太子當欲往齊正覺山。成等正覺。
路逢長者負草而行。菩薩問曰。汝有名字何。答曰我
[002-0215b]
名吉祥。太子念言。逢吉祥者。必表我成大菩提吉祥
事故。菩薩又問。汝施與我一束草得否。答願將此草。
遂施與菩薩。是故草依人立名。名吉祥草也。經云示
現摧憍慢相。所以坐草也。一束既受草巳。登齊正覺
山。思惟果證。其山振動。山神白言。此非菩薩成道之
處。若此成道。我之眷屬。皆悉不安。此地不合勝致菩
薩之身。問歲星在所。其國有福。如來居處。人何不安。
答鳳凰干飛。王者之嘉瑞。然其栖息。唯在梧桐。如來
出世。大福群生。成道之時。宜居金剛寶座。此座威德
尊重。非餘所安。欲成佛者。去此不遠。有過去諸佛。及
賢劫千佛。皆於此處成道。名金剛座。菩薩蒙示。尋山
而下。見一石窟。菩薩欲就成道。有二盲龍。又言菩薩
欲成道者。就金剛座。若向此處者。必當摧壞我之窟
宅。菩薩告曰。汝今盲冥。何得識知。爭見我身。言得成
佛。答曰。人壽八萬歲時。我為一小師。說罪為福。受此
盲身。後至六萬歲時。拘留孫佛出世。從此而過。我眼
得開。遂至金剛座所。聽佛說法。彼佛滅巳。我眼還盲。
乃至四萬歲。拘那含牟尼佛。二萬歲時迦葉佛。具陳
上事。如是三度佛過眼開。今見菩薩來。又得眼開。故
知是大菩薩。必當成佛。釋迦菩薩留一身影。於石窟
中而去。于今尚存三藏親見


言詣菩提樹者。即畢鉢羅樹也。向樹下證菩提。故名
菩提樹。佛在世時。高百餘尺。屢經斫伐。猶高四五丈。
本行經云。其菩提樹。身形黃白。枝葉青翠。周匝圓滿。
[002-0215c]
猶如車輪。上下長遠。高餘尺。直至于今佛。樹猶在。涅
槃之日。葉即彫落。經于再宿。還復如故。每至此涅槃
日。諸國君王。異方諸俗。數千萬人。不召而集。香水香
乳。以用洗之。廣奏音樂。盛烈香華。燈炬繫日。競修供
養。後有外道國王。心生不信。斫伐其樹并根。掘至水
際。不留根蹤也。出後有國王。信佛法者。而嘆之曰。佛
日巳隱。佛樹摧滅。生靈何覩。舉身投地。悲感動地。以
數千牛。搆乳而溉。經宿即生。高一丈也。全取菩提。巳
為樹名有財釋也為於此樹下。成大菩提。名菩提樹也。


言坐金剛座者。在菩提樹下。居其正中。與世界同。成
周百餘步。南北長東西狹。下據金輪。上窮地際。與金
輪相連。猶如狼牙撮骨所成。西域記云。佛滅度後。諸
國君王。傳聞佛說法。金剛寶座。遂以鐵作兩軀觀自
在菩薩像。南北標界。東面而坐。彼諸耆舊相傳云。此
菩薩像沙土埋沒。此菩薩身形盡時。佛法當滅。唐三
藏至彼見。南隅者沒過至𦚾臆矣。然此金剛座。以三
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問答。且釋名者。此座從金
輪之上涌出。故依此座向上。入金剛喻定。名金剛座。
若無佛成道。即與地平。若佛欲就坐。即自涌出起也。
二者出體。小乘有宗云。三千大千世界中。唯此界此
州有。餘界餘州無。一切菩薩將登正覺。皆坐此座。大
乘不然。總有二解。一則約總佛四威儀中。皆有此座。
二約別此界此洲。有金剛座。他界亦爾。此依大小乘
辨通局。三問答者。問金剛座形狀如何。答小乘有二
[002-0216a]
說。一云如世糓塠。上尖下濶。若爾如何容受得八熱
地獄耶。答第二解云。上濶下尖。不妨容受地獄等。牟
云如世間重床子。應合方停。設使下濶。眾生業力。與
地獄不相障礙。賀云若依大乘。此座唯識所變。亦是
佛神力。福智所感。四智所變。是性境收能變之智。是
現量攝。若爾何要此座而成佛耶。答菩薩為具微細
二障。堅執難斷。要須此座。起金剛喻定。方能斷盡。餘
地不勝也。不同小乘斷煩惱障。隨處證果。菩薩將吉
祥草。鋪在座上。根向內。苗向外。鋪巳右遶菩提樹金
剛座三匝巳了。結加趺座。如蛇纏身。卓然不動。口三
唱言。我證甘露。又言一切諸漏若不斷盡。一切心若
不解脫。我終不起此座經云。示現摧憍慢相。故所以座草也


言以智慧力者。菩薩發願巳。後坐金剛座。作是念言。
有魔波旬好為損壞。若不降却。豈成大覺。遂放神光。
照彼天宮。天宮振動。魔王波旬愁怖不樂。先以三女。
幻惑菩薩。威神。變形改容。扶羸䇿杖。執手相携。跛行
而退。是時魔王誘亂不遂。心懷嫉妬。召集魔軍眾。往
菩提樹所。菩薩報曰。汝曾設一無遮會。今得如是大
威權。我曾無量億阿僧祇劫。為法曾修種種施。魔王
曰。汝無量劫修行。誰人證知。菩薩以手指地。地神出
來。我能為證。魔王即以種種幻惑妖異神變。擾動菩
薩。菩薩即入慈心三昧。是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振
動。作大音聲。猶如雷吼。波旬眷屬。一時退散。凡厥器
仗。變為蓮華牟破魔了料簡差別
[002-0216b]


魔有四八并十種。四魔者。煩惱薀死天魔也。八魔者。
即分段。變易。各有四。十魔者。欲憂愁飢渴。愛睡眠怖
畏。疑毒及名利。自高輕慢彼。汝等軍如是。一切無能
破。我智禪定力。摧瓶破投水。破魔中有二。一實報破。
二化相破。實報破有八。化相破有四。且實報破者。初
則分段四魔。後變易四魔。今說分段四魔者。華嚴云。
十信菩薩。八相成道。能破天魔。第四生貴住中。即伏
分別諸煩惱魔。資粮道漸。加行道頓伏。初地初心正
斷分別體盡。其俱生者。加行道漸伏。初地巳上能頓
伏盡。然故意力。七地巳前猶起。而不為失。八地巳上
一切不行。種子金剛心斷。其薀死二魔者。若依唯識。
初地巳上受變易生。即便伏薀死二魔。若至八地。受
變易生。即七地滿心。方捨薀死。二魔。其悲智平等者。
二三四地。皆受變易。次變易四者。煩惱魔謂所知障。
俱生分別二類別故。且分別所知障。資粮位中漸伏。
加行位中能頓伏盡。初地永斷。次俱生所知障障十
地。其六七二識中。俱生所知障。十地之中地地斷。金
剛。無間道一時斷盡。此是變易煩惱魔。其變易薀死
二魔。唯識有二師義。一云金剛道起。降薀死二魔。二
云解脫道起。方降薀死二魔。問變易天魔如何。答凡
作魔王者。多是不思議解脫菩薩。譬如香象。與香象
捔力。非驢所堪。菩薩既示相為魔。亦示相破。次下示相
降魔者。今此菩提樹下。說破魔者。化相破也。金剛座
上三十四心成等正覺。破煩惱魔。留第五分壽。與未
[002-0216c]
來弟子。破薀魔也。薀魔樂住生死。今捨第五分壽。名
破薀魔。受魔王請。却後三月入涅槃。表於死得自在。
破死魔也。然降天魔。有二說不定。一涅槃經說。菩提
樹下。未成佛時。魔王惱亂菩薩。菩薩入慈心定。起雷
吼三昧。即破天魔。又大般若說。得菩提巳。然後破魔。
法苑云。隨根不同。未可和會也。所以分段品魔障於
三乘。變易品魔障於菩薩。初障解脫涅槃。後障菩提
妙智。又煩惱魔障有餘。薀魔除無餘。死魔障生壽也。
十魔者。欲等者欲魔。謂五塵境。體是所造。能生貪欲。
從果為名。正是欲境之貪也。憂愁魔者。即是憂苦二
受也。飢渴魔者。即是二觸所生之二欲也。愛者貪愛
也。睡眠者。即是不定四中數也。怖畏者即五怖畏。疑
者即猶豫。毒者謂三毒。名者謂聲名。利者謂資產。自
高輕慢彼者。即是慢也。今言以智慧刀者。即非神通
伏之。二釋皆得。應攝受者而攝受。應折伏者而折伏
上道樹降魔了


證大菩提等者。悉達太子降魔既畢。當此土周昭王
即位二十四年。甲寅之歲。四月八日夜明星出時。三
十四心成等正覺。四月八日是佛生日。亦是成道日。
亦有傳記中。說二月八日。是佛生日。亦是成道日。問
何故亦說不定。答佛決定是四月八日生。當初周家
以十一月為正月。即今二月八日也。作四月八日。今時
二月八日。當往時四月八日。是成道日亦生日今特取四
月八日。浴佛者太過失。約彼周為論。天魔波旬既惱佛不得。夜後於淨

[002-0217a]
飯王宮殿前。空聲報曰。大王太子昨夜巳死。王聞巳
驚惶悶絕。撲落金床。如熱沙中魚。婉轉于地。良久乃
蘇。而說言。阿姨陀言虗。瑞應亦無驗。得利之真者。一
切無所獲。是時菩提樹神。心大歡喜。天曼陀羅華。至
父王所。而說偈言。汝子巳成道。魔眾皆巳散。光明如
日出。普照於十方。又空中報曰。悉達太子。昨夜明星
出時。成等正覺。王聞語巳。前言死者是誰。今言成道
是誰。菩提樹神答言。大王。前死者是天魔。後成道者
今是菩提樹神。我親見太子成道。故來相報。王聞心
大歡喜。平旦大都之日。百官慶荷。咸稱萬歲。正歡喜
作樂之次。斛飯王入來奏云。臣當房昨夜賤妾誕生
一男。即是阿難。當父王喜慶時生。故云慶喜。上來八
年作嬰兒。七年為童子。四年學五明。十年受欲樂。二
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成道巳後四十五年。住世說
法。


言是時三千大千等者。初請意也。牟科云。初明梵王
化佛請說權。二明鶖子等請說實。有說科疏意不盡。
若科梵王請權。梵王不唯請權。經云恭敬合掌禮。請
我轉法輪。但言轉法輪。不定權實。所以如來酬他梵
王請。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等。說權說實意亦不
定。故知總相請也。既爾應須初請意有三義。初梵王
總請權實。二化佛下。別請說權。三今既合宜等下。鶖
子別請說實。等取文殊彌勒。且三千大千世界主者。
是第四禪梵王。俱舍頌云。四大州日月等。又一四州
[002-0217b]
量等於初禪。一千初禪量等二禪。二禪下。名小千界。
一千二禪量等三禪。三禪下。為中千界。一千三禪量
等四禪。四禪下。為大千界也。主即是尸棄大梵。光明
大梵等。即是三千大千之主也。


言及餘天等者。即是餘梵王諸天帝釋。下經云。爾時
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至轉法輪。梵王作念。天佛出世。
必合說法。此佛成道。何故三七日空座。我須請說。不
解請權實。但知總相請也。下世尊酬。即趣波羅奈。轉
四諦法輪。即酬梵王一分請中權意也。靈山會上。說
法華經。亦遠酬著梵王請中一分實也。如來思惟時。
亦有此意。思惟云。梵王請我轉法輪。今緣根生。且說
權教。至後根熟。即說實法。今既梵王根熟。豈不為說
大乘上敘梵王總請了


言化佛讚等者。申化佛別請說權意也。初見梵王等
請。便擬宣說一乘。思惟根性。未堪為說。恐生誹謗。本
來出世。只為說法利生。今若讚一佛乘。聞說必生誹
謗。若也暫生誹謗。令他永劫沉淪。我寧不說大乘。却
擬入於圓寂。下云我即自思惟。至疾入於涅槃。又更
思量。過去諸佛軌則利生方便如何乃先說三乘。後
談一實。古佛既爾。我今亦爾。作此思惟。愜諸佛意。十
方諸佛皆現。梵意慰喻我善哉。至分別說三乘。此是
化佛請說權也。眾生根性未熟。且談小乘。三世諸佛
法式皆爾。


言今既合宜等者。三類不同。總是別請說實。問三類
[002-0217c]
人中。能請只是一人。如何言等。答發言啟請。唯是一
人。若同心合意。三根聲聞。八萬菩薩。故言等也。只如
鶖子請中云。我等千二百。又文殊請云。是諸菩薩摩
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意為持品中二萬菩
薩。四類聲聞請也。又彌勒四請。皆有我等之言。言等
何失。問鶖子請境。世尊說處。何故說行果。答只此行
果對能緣心說。總名境也。問何故鶖子唯請境。不請
行果。何故文殊唯請行。不請境果。何故彌勒唯請果。
不請行境耶。答鶖子四十年前。執所得之果。與如來
一種所修之法。與大乘不別。不識權實。所以偏請世
尊說權實境。文殊菩薩正是行一乘安樂行之人。所
以請世尊說行。彌勒道滿當生。欲聞當來佛果三身。
所以請果。第二重答意。唯向鶖子身上說也。以鶖子
不知權可捨。不知實可取。所以請世尊說權實也。雖
知取捨。未識所行之行。如何得離毀傷。所以文殊菩
薩與聲聞請行既知一乘行是可修。二乘行是權。一
乘是實。未識當來所取之果。前來聲聞授記果。是化
身果。未識當來報身果。所以欲令二乘生欣趣。所以
彌勒請果也此說勝也。今既合宜者。如來正意欲說法華
經。鶖子便請。故曰合宜。合者契合。宜者根宜。根宜成
就。方堪為說。名為合宜。賀云此顯四十年後。靈山會
下。請說實之意也。今一乘正合時宜也。


言鶖子等請等者。小乘教理行果名權境。大乘教理
行果名實境。對鶖子能緣心。總說為境也。即十二品
[002-0218a]
為一乘境也。上八品正明一乘境。法師品下四品。勸
募持行。即是兼一乘境也。又昔密說三乘稱權。今日
顯說一乘稱實也。


言文殊等請等者。賀云文殊請說四安樂行。此即是
一乘果之因。故名安樂之行也。


言彌勒等請者。彌勒請說三身真應之果。自受用身
名真。他報化身名應。或法身理是所證。自受用身是
能證。此二總名真。他化身名應也。


言故下經云等者。正引經證也。


言安樂行品中等者。文殊發請。世尊廣說四安樂行。
一正身行等。由行此行。當獲安樂。經云世尊。菩薩摩
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佛告文殊師利。若菩
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法華經。當安住四法。即
雨品為一乘行也。


言壽量品中等者。彌勒請果。經云爾時彌勒菩薩摩
訶薩。知八千恒河沙諸菩薩等心之所念。并欲自決
所疑。合掌向佛。以偈問曰。無量千萬億。大眾諸菩薩。
昔所未曾見。願兩足尊說。世尊告曰。此菩薩是我教
化。乃至壽量品中。三告四請。世尊方說五品。為一乘
果也。所以疏言三遍勸信。方說自身真應等。


言故為酬請等者。問既有請。未審世尊酬否。答疏言
故為等。緣聲聞之人。多皆慢法。若不待請。企意難生。
是故如來欲擬說經。事須待請。為酬此請。故說斯經。


言破疑執等者。問有何意興起此經。答如來說經。必
[002-0218b]
先有起意。起者興起。意謂意呪意旨。興起意旨。而有
五般。今當第二破疑執。緣三根聲聞。四十年前。有疑
有執。疑則猶豫兩端。執則堅著不捨。疑則不信。執則
不解。辨囿云。疑即猶豫迷上乘。而故起執乃封著。著
小果而遂生。除疑決定信生。遣執分明解起。諸聲聞
等者。昔日解三而不信一。執二乘為究竟。不肯迴心。
定不定性二小菩薩。信一而不解三。執聲聞而不作
佛。有欲退求小果。由是聲聞菩薩皆有疑執。今日說
經破疑。則交生信。信自身作佛。令交取實。破執令生
解。解二乘為權。令交捨權也。今當破疑。初懸談。後解
疏。諸抄或七門八門十門。廣略不同。今依謨敘七門。
一釋名者。疑如岐路。不肯進修。或疑者惑上乘而起。
又疑是不定義。後聞佛說法華。乃言為是究竟法。為
是所行道。乃至如今不知是義所趣等。疑者不定。猶
如門扉。


二出體有三。一定體。二約障。三種類。且定體者。唯識
六云。云何為疑。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善品
為業。謂猶豫者。善不生故。迷四諦理。以有疑故。迷善
惡業。招愛非愛果。於苦集而無知斷。迷藏識中智種
識性。為有為無。不能決定。起智證理。由是於滅道中。
而無修理。此約迷理出體也。是不善性迷事者。於一
一法上。不能了達。皆是迷相。大論五十八云。疑依五
事生。一謂疑他世。疑過去世有佛法僧三寶否。疑未
來世亦爾。二疑作用。疑父母胞胎之作用。疑化生有
[002-0218c]
情之作用。疑中有身傳識之作用。人死了為無為有
中有身為無。三疑因者。不知善因感善果惡因感惡
果。疑布施是富貴因。慳貪是貧窮因。四異熟果。疑異
熟果沙門果等。五疑諦實。苦集滅道佛法僧。是有是
無耶。此通理事也。若依法華會上破疑者。破事疑不
破理疑也。理疑自向初地門中。入見道破也。然唯識
論有二師義。初師云。有義此疑以慧為體。論云疑謂
分別異覺為體。覺慧即異決斷。覺說名為疑。護法正
義云。有義此疑別有自體。以猶豫為性。此疑只是與
慧相應。令慧不決。前安慧師取異慧為體者。由同時
疑。令慧不決。說為異覺。非即是慧。毗助末底。執慧為
疑。毗助若南。智應為識。意言毗助末底。以釋於疑。欲
令慧體便成疑者。亦可毗助若南。以釋於識。豈便將
智為識體耶。今既不許將智為識。如何以慧便為疑
也。意道末底是慧兩家共許。毗助之兩家共許是疑
義。汝即以執慧為體。若南是智。亦兩家共許。猶毗助
之即共許為識。汝即不許識用智為體。即許識別有
自體。如何毗助末底名為疑。即用慧為體。故知疑別
有自體。問前毗助末底名疑。何故毗助筏蹉又名疑。
答由是梵語不同。毗是種種義。又如六根本煩惱中。
五見世俗有。彼自釋云。即是慧分。故餘五實有自體。
彼言疑別有性故。故知疑非即慧。若疑即慧者。應同
五見說世俗有。此疑若望真如。即是假法。若望世俗。
即是實有。還將疑為性。量云。汝疑是有法。非即慧宗。
[002-0219a]
因云。六煩惱中不說。世俗有故。喻如貪等。貪等非世
俗有。貪等有自體疑。不說世俗有。同彼貪等。有自體
也。


二約障者。一煩惱障中疑。唯分別障。唯見道所
斷。二所知障中。隨無明住地疑。異熟生攝。如阿羅漢
疑黑鹽之類。菩薩之人。七地巳前有者。是異熟生疑。
此在觀行之中。不明了心假。喚作疑心。此疑從異熟
生。名異熟生疑。此七地巳前菩薩有故。欲界心有異
熟生疑心。八地巳去菩薩二空觀相續。一切無也。此
七地巳前菩薩其實無疑。疑唯見道斷訖。但是七地
巳前有者。是有漏心。無始時來。與疑同起。和雜一處。
疑雖斷有。有漏心時。便帶得一分疑。相狀起來。喚此
有漏心作疑。簡要云。今此二乘無學有者。更無別體。
異熟生攝體訖


三誰有疑者。亦名種類也。三乘皆有疑也。上根鶖子
中根四人。下根五百千二百。緣覺凡夫。聲聞凡夫。經
云及發聲聞辟支佛心者。第六住前頓漸二悟小菩
薩。八地巳上菩薩示現有疑。亦示相破也。并二乘聖
有學等。皆是有疑人也。且聲聞人。上根鶖子。有新舊
二疑。中下二根。有新而無舊。問上根鶖子。何獨有舊
疑。答以利根故。如世間人是智慧前思慮。先見未萌
之事。鶖子四十年前。往往疑自身。三人同座解脫床。
何故世尊金色三十二。我即一相也無。我到頭莫無
佛分。經云我常於日夜。每思惟是事。欲以問世尊。為
失為不失。又云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若坐若行。每作
[002-0219b]
是念。又云我常見世尊。稱讚諸菩薩。此是鶖子舊疑
也。鶖子新疑者。今聞世尊嘆二甚深。言一切聲聞辟
支佛所不能知。所以生疑。論家有定疑分。又云我今
自於智。疑惑不能了。為是究竟法。為是所行道。又云
今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此上根新疑也。次中下二
根。根鈍故無舊疑。唯有新疑。且中根四人新疑者。鶖
子請中云。而今於世尊前。聞所未聞。皆墮疑惑。又自
領解云。四十年前。於佛教化菩薩阿耨菩提法。不生
一念好樂之心。又云而無希取一飡之意。又云作是
念巳。疾走而去。准此文證。中根人唯有新疑也。下根
聲聞新疑者。下根自云。我等常作是念。自謂巳得滅
度。今乃知之。如無智者。又偈中云。我等無智故。不覺
亦不知。得少涅槃分。自足不求餘。准此等文。下根新
疑也。緣覺之人舊疑。准理則有。准文則無也。且准理
者。鶖子根利。而有舊疑。緣覺更利根於鶖子。何妨亦
有舊疑也。准文者。據經文則無緣覺舊疑處。又說文
殊菩薩言諸求三乘人。三乘人攝得緣覺。亦是舊疑
也。緣覺新疑者。經云其求緣覺者。比丘比丘尼。相視
懷猶豫。即新疑也。以彼法華會上無聖緣覺。是凡夫
也。菩薩疑者。資粮位中。頓漸二悟兩類小菩薩。准疏
中意。唯有舊疑。准抄家意。兼有新疑。且菩薩舊疑者。
四十年前。頓悟小菩薩。言我自得菩提。聲聞無分。論
唯我能然。餘不能爾。漸悟小菩薩。身中具彼二乘種
性。於佛果菩提。作懸崖想。不唯疑彼聲聞不得成佛。
[002-0219c]
我自到頭得成佛否。自他俱疑也。却擬迴取二乘。即
是攝論云。諸疑離疑。菩薩舊疑也。菩薩新疑者。路云
求佛諸菩薩。大數有八萬。又諸萬億國。至欲聞具足
道。此是菩薩新疑也。問此八萬菩薩。理事二疑俱盡。
如何法華會上。而有新疑。耶答示相有疑。非是實有
也。問菩薩示現有疑。意為何事。答為引實小菩薩。有
疑交破也。准此道理。實有小菩薩。到法華會上。起新
疑也。所以章敬云。取授學無學人記品中。新發意菩
薩八千人。咸作是念。我等尚不聞諸大菩薩。得如是
記。有何因緣。而諸聲聞得如是決。即是異生小菩薩
新疑也。又嘉祥云。此兩類小菩薩。具有新舊二疑。昔
稟三乘之教。疑其道理有三。擬趣入於二乘。名舊疑
也。今聞說一一與前乖。既無前說三。今不合說一。疑
其道理不定。故名新疑也。若依此解。菩薩具有新舊
二疑也。三疑起因者。初總明。後別明。且總明者。心不
孤起。託境方生。疑是心法。必仗於境。然後方起。疑起
之時。而有總因。亦有別因也。總因者。即是三乘之人。
皆不見世尊與聲聞人授記。所以三乘之人疑因。此
生。聲聞人因不得記。故生疑也。菩薩之人因得記。故
疑生也。或疑他不疑自。唯我能然。餘不能爾。或自他
俱疑。不定性小菩薩。不唯聲聞不得成佛。我自身得
成佛否。由是三乘俱有疑網也。二別因者。亦有是別
起因也。鶖子等舊疑因思起。新疑因聞起。且舊疑因
思起中有三。疑佛化偏。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
[002-0220a]
小乘法。而見濟度。二者疑菩提無分。金色三十二。十
力諸解脫。乃至為失為不失。上是舊疑也。新疑者。新
疑因聞起。即法華會上。唱二甚教理。甚教理是三根
聲聞。起新疑處。初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上舊疑因思起。新
疑因聞起。若通論新舊二疑。俱因聞起。新疑即因聞
二種甚深。言道聲聞不知。舊疑則因世尊獨與菩薩
記。言當作佛。不說聲聞作佛。又金城等諸抄云。所疑
有四。一疑化主非直。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二疑
所證理。佛所得法。甚深難解。又佛說一解脫義。我等
亦得此法。到於涅槃。三疑能詮教。而今從佛聞所未
聞。皆墮疑惑。又其智慧門。難解難入。四疑智未圓。我
今自於智。疑惑不能了。皆是此中疑起因所攝。


四何時起者。金等諸抄。晝夜等是起疑時。經云我常
於日夜每思惟等。問一切時中。皆有晝夜。何唯疑起
時是晝夜。問又佛未出時有晝夜。彼時應有舊疑起。
授記巳後有晝夜。彼時新疑應却生。故知不可。問經
文中晝夜文甚分明。何不取。答縱使文中有晝夜之
言。空說上根。不包餘類也。謨云取涅槃四十年前。起
舊疑時。法華會上。起新疑時。為正也。


五何處起者。有云山林樹下。是疑起處。經云我常獨
處山林樹下等。賀云有三妨。一者往日居山谷。是起
舊疑處。若爾今日居山谷。何不說起新疑處。二者若
要居山谷。是記疑處。若出山來。疑即合斷。何要說經
斷疑。三者身若能斷。即說山谷。是起疑處。疑發於心。
[002-0220b]
何故說身住處。問經文如此如何。答設經文如此。亦
是說鶖子一人。未盡理也。有解云。大乘教理行果。小
乘教理行果。是起疑處也。


六句數者。一昔時於大生疑。我常於日夜。每思惟是
事。至為失為不失。即是好滿不共德。具相降魔德。二
者昔時於小生疑。即是若坐若經行。常思惟是事。嗚
呼深自責。即是處小階而起嘆也。三今時於大生疑。
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而今不知
是義所趣。又云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
難知。於此大乘教理兩法。向上生疑。四今時於小乘
生疑。我今自於智。疑惑不能了。至所行道。於小生疑。
又有四句。一疑自不疑他。聲聞人疑自身永無佛分。
二疑他不疑自。即定姓小菩薩。三自他俱疑。不定性
小菩薩。數起異乘心。四自他俱不疑。聲聞授記巳後。
少分無疑也。


第七正明斷疑分位者。分二。初諸識有無。二正破分
位。且識有無者。唯識云。藏識全無。末那具四。意識有
十。五識唯三。意云。此疑既是煩惱。與何識相應。疑唯
在意。異熟生心從異熟起。名異熟生。異熟不同。有其
三種。一異類而熟。此第八識是無記。昔日所造善惡
之業。招得五趣等果。餘識所招。非此第八。與此異熟。
故名異。因是善惡。果是無記。名為異類。二變異而熟。
賴耶種子。未起現行。且同賴耶。是其無記。凝然不變。
起現行時。若心生愛。愛極即取。由愛水潤。轉體成有
[002-0220c]
有也。即生名為變異。三者異時而熟者。前念剎那落
謝。後念起未時。既前後不同。名為異時。此疑即從第
八識生。名異熟生類。末那具四。我癡我愛我見我慢。
此第七識。有執無疑。前五唯三。即貪嗔癡。且如眼見
色時。違情境即嗔。順情境即貪。中容即癡。乃至身識
皆准此。故知疑准在第六識中。雖言藏識全無。就現
行說。若論種子。不得言無。此疑即是後四障中。諸疑
離疑障也。下疏云。諸疑離疑。即是前二也。二正破分
位者。問今言破疑。破何疑。答新舊皆破也。理事之中。
唯破事疑。不破理疑。地前菩薩雖有。初地門中破也。
問何要破。答為令二乘眾生。生信心故。所以世尊出
定巳後。告四眾云。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世尊法
久後。要當說真實。問因何破得。答說經能破也。文殊
菩薩答云。諸求三乘人。至令盡無有餘。又云一切諸
世尊。皆說一乘道。今此諸大眾。皆應除疑惑。又云聲
聞若菩薩。至皆成佛無疑。問論云說即有驚。不說即
無驚。有因聞經。方生疑者。如何名說經破疑。答初聞
二深。咸皆有疑。後三周正說。聞者除疑。亦名說經破
疑也。謨云簡要等云。鶖子聞方便品了疑除。佛言汝
等既巳知。諸佛世之師。隨宜方便事。無復諸疑惑。又
云我聞是法音。得所未曾有。心懷大歡喜。疑網皆巳
除。初周上根未得記除疑也。中根下根得記了。方除
疑。授記品云。心猶懷疑懼。未敢即便食。若復得王教。
然後乃噉食。此未得記。尚自懷疑。得記了方能斷疑。
[002-0221a]
此中根人疑斷處也。次下根人。亦得記了疑除。五百
弟子授記品云。自謂巳得滅度。至我今乃知實是菩
薩。此是下根人疑遣也。次下小菩薩兩類之人舊疑
者。四十年前。見世尊不與聲聞授記。所以生疑。今日
見世尊與聲聞授記。便是小菩薩斷舊疑處。若菩薩
新疑。見世尊與阿難授記處生也。經云我等尚不聞
諸大菩薩得如是記。以何因緣。而諸聲聞得如是決。
世尊與他解釋。我與阿難。於空王佛所。發菩提心巳
下。斷新疑也。然疑不同有四對。謂種子現行對。煩惱
所知。理事。種子習氣。且種子疑。要三乘見道。方斷現
行。地前聞教即除。二煩惱所知。煩惱障疑。通障三乘。
所知唯障大乘漸頓二悟。若是小乘迴心。只斷所知。
煩惱自乘中巳斷。三理事者。迷四諦理。三性三無性。
見道斷。事疑修道中斷。羅漢疑黑鹽等。是事疑也。四
種子習氣者。種子即見道斷。習氣即無學位中方斷。
在見道中。雖即種子除。習氣上在。所以無學道方除。
種子如䔉醬。習氣如氣䔉。上來解義門訖。一釋名。二
出體。三誰有疑。四何時起。五何處起。六句數分別。七
正明斷疑分位。


言佛自成道等者。正是疑起因由也。亦名標所起境。
心不孤起。託境方生。佛自成道。四十年前。處處會中。
讚嘆菩薩。并與菩薩授記。毀責聲聞。復不與授記。因
此三乘人皆有疑網也。上辨成佛。下半行疏。解疑起
因也。
[002-0221b]


言聲聞等者。標起疑人。等者。等取三乘人。亦云等取
緣覺四眾等。今疏烈上根。不烈中下根。舉勝攝劣也。


言故舍利弗甚自等者。此舊疑文也。無量知見者。即
塵沙萬德。菩提涅槃。名無量知見。若得授記。即不失
此知見。緣不得記。將謂失此知見。所以感傷。今聞得
作。故疑即除。世尊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若坐若行。每
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
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至終日竟夜每自尅責。此上
舊疑也。


言而今從佛聞所未聞等者。新疑文也。


言諸小菩薩者。頓悟小菩薩也。即是論云言我能然。
餘不能爾。問何不言大菩薩。答示相有疑。亦示相破。
非此所要。故不言也。


言或不定性諸小等者。即漸悟菩薩。疑佛菩提。為得
不得。即是攝論云諸疑離疑也。或有疑者不疑者。疏
置或言也。


言由是三乘等者。結也。由者由不授記聲聞。是以三
乘人皆有疑網也。由是有疑。所以說經破疑也。


言由此經文等者。問說經破得疑不。答疏云由此經
文等。此一段文。方便品文中。唯說菩薩聲聞。不說緣
覺也。


言聞我所說法等者。聞佛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
由是昔今二疑並盡。所以然者。十方世界。若有二乘。
可捨於一。而就於二。既無別二乘。故求作佛。
[002-0221c]


言又云諸求三乘等者。疏主恐人疑道。說經不被緣
覺。所以引第二段經文。證有緣覺。經文雖不分明說
名字。以有三乘之言。攝得緣覺也。又疏主向下體經
意。緣緣覺授記處無。所以此間但奄含說了。更不分
明列也。問何故說經破疑。則被緣覺。及至授記。則不
為緣覺耶。答緣覺之人。一座證果。法華會上。又無此
緣覺無學之人。縱有者。盡是見道巳前凡夫。亦聞經
了。便斷疑。斷疑了。便迴心修行大行。所以不要授記。
聲聞之人。四果證聖。每果之中。躭翫無為理。不肯迴
心。事須得世尊與授記。方肯迴心也。所以聲聞得授
記。緣覺不要授記也。問疏主何要引序品中一段文
來。證說經破疑耶。序品中。如來由未說經。答文殊菩
薩見雨華動地等事。告彌勒云。據此瑞相。如來必合
欲說法。斷三乘眾生疑也。經文雖在序品中。元來指
方便品中斷疑事也。所以序品品末疏云。兩道牙生。
令進修故。正指方便品也。


言又云菩薩聞等者。方便品經文證也。疏引斷疑文。
唯引初周。理實下之二周。亦合具引。第二周云。而今
從佛聞所未聞皆墮。至令離疑悔。三周云。爾時會中
新發意菩薩八千人皆作是念。至得如是決等。


言此中破疑亦兼等者。問如來說經為破疑。疏中即
立破疑門。不唯破疑。兼破悔。何故不立破悔門。破悔
疏中不立門。應破疑門亦不立。答疏云。此中破疑等。
緣前標門。但言破疑執。此欲辨悔。故言亦兼也。
[002-0222a]


言悔昔修小等者。問悔何事。答疏言悔昔修小不得
作佛。出悔所以也。昔見菩薩得記。聲聞不蒙。便自尅
責。我何修小。不行大因。不如菩薩蒙記菩提。今蒙授
記。當得菩提。悔昔所修。惡先所作。枉費其功。修小乘
行。取小乘果。何不樂大乘行大行。令我經爾許時。不
得記別。不樂知金銀珍寶。止宿草菴。常乃愛其除糞。
不取牛車。愛乎羊鹿。不往寶所方便入化城。故知昔
日所作。大枉其功。經云不解方便隨宜所說。初聞佛
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證。嗚呼深自責。云何而自欺等。
故言悔昔等。


言今聞得作等者。問既有此悔。如何破之。答疏言今
聞得作等。將謂昔日所行。其功枉費。既是大因。何所
悔也。若不因除糞。如何後得家財。不入化城。如何今
往寶所。三百由旬巳過。但行二百。即到寶方。不為
取羊鹿。如何得上牛車。欲求菩提。萬行皆作。況小乘
法。而不修行。頓悟則先大而後小。後四五六地還相
同二乘。修小乘法。漸悟則先小而後大。更不學小乘
法。是知昔日修行。亦不枉也。經云我此九部法。隨順
眾生說。又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
佛。問疑生分別。入見即除。悔多憂俱。離欲便捨。今既
是無學。何有悔焉。答此雖言悔。但是惡作。惡先所作。
非是悔也。問既是惡作。何言破悔。答從果為名。故言
悔也。理實非悔。是惡作故。此悔有二。一則悔不修大。
二則悔昔修小。今但破悔昔修小。不破悔不修大。悔
[002-0222b]
不修大。正合所應。故不破。


言疑通三乘悔唯等者。問說經破疑。即立破疑門。說
經兼破悔。何不立破悔門。答疑通三乘等意言寬者
則立。狹者則不立。問何名寬狹。答賀云三義。一三乘
論寬狹。二三根論寬狹。三三性論寬狹。且三乘寬狹
者。聲聞之人。昔修小行時有二悔。一則悔修小乘行
二悔不早修大乘行。故言悔唯小有也。大乘即無悔。
不可悔勝而修劣。未見有菩薩悔不早修小乘者。
若爾文殊偈言。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如何菩薩
有悔。答彼處云有悔者。言總意別。悔實不通大乘。將
悔名字。寄向有疑之處。相合說。言總意別也。言中說
有。意中不通也。攝云文約義繁。合而為言。乍似難會。
意亦前不別。二云大乘不定性菩薩。於佛果菩提。起
懸崖想。退求小位。豈不是悔。答此揣量修行大行不
及。故取異乘。不名為悔。亦無破悔大文。攝云。信解品
云。悔來至此。即是有悔。疏主何言無悔。答疏主不障
他諸經中菩薩有悔。今言菩薩無悔。且約法華會無
也。信解品談往事也。亦有云。信解品云菩薩有。約身
即是菩薩。若約身中種姓論。即是二乘人。由帶彼二
乘種姓。所以起悔。悔屬小乘性。縱起悔心。是小乘人。
非大菩薩也。賀云小菩薩悔修大行。擬退去。約暫時
退入二乘。不久却歸修行大行。此約暫時有悔。疏言
無悔。約長時無也。今詳諸釋。皆歸有理。然疏意。悔准
小有。為正也。問何須破悔。答聲聞人有二種。一悔修
[002-0222c]
小乘行。因此停住。妨行大乘行。所以破也。將謂四十
年前所修小乘。不是大乘因。枉用功夫。所以世尊向
說。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所以除悔也。二者悔不早修
大乘行。此間不破。彼亦與無上菩提。為增上緣也。菩
薩人無此悔故。故言悔唯小有。未見菩薩住大乘中。
悔修大乘者。未見有文。不可捨勝而取劣耶。問何處
破。答隨說三周之處。疑斷之時。悔亦隨遣。三根寬狹
者。鶖子上根。有新舊二悔。中下二根。有新而無舊。且
鶖子舊悔者。經云我從昔來。終日竟夜。每自尅責。又云
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等。此是鶖
子舊悔也。鶖子新悔。經無明文。唯法華論中。解方便
品。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當驚疑處經文。彼論家。作
五種驚怖解。五中悔驚怖。正是此間鶖子新悔。謂大
德舍利弗等。起如是悔心。言我不應證如是小乘之
法。此是正義。又唱二甚深。亦是鶖子新悔起處也。問
上根可爾。中下根具新舊二悔否。答攝二解。一云亦
真有新舊悔。序品末。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又譬
喻品。願為四眾。說其因緣。令離疑悔。又授記品中。每
惟小乘過。不知當云何。得佛無上慧。又五百品云。悔
過自責。准此。三根聲聞俱有悔。就中中根四人。通新
舊二悔也。下根唯有新悔也。問中下許無舊疑。如何
中根說有舊悔。答第二解云。中下二根。唯有新悔。而
無舊悔也。然彼窮子及彼下根領解。皆陳自足。更不
求餘。寧豈昔時悔修小乘行。故中下二根無舊悔。為
[002-0223a]
正也上三根寬狹。三三性寬狹者。疑唯不善及有覆無記
性也。悔不早修大乘行。通善性。悔不作惡事。是不善
性。如急行失威儀等。後追悔。即威儀無記。如宣律師
從東京入正都。不乘安乘逢雨急行。後却追悔。故知
悔通三性。疏且依三乘三根辨寬狹。不依三性。若依
三性。疑狹悔寬。以疑寬□。別立破□□□。悔狹故。□
□□悔門。故言以寬攝狹等。問三乘有疑。何別答菩
薩起通理事。聲聞起者。唯事□□。


言至後卷中者。後第二卷經文。若論疏。早是第五卷
也。疑悔之差別。煩惱障疑。法執類疑。有煩惱伴悔。惡
作名悔。如是差別。皆如下釋也。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