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001a]
三洞羣仙録卷之二筵二
正一道士陳葆光撰集
楊君司命子晉侍宸
真誥楊羲和句容人幼而通靈與二許結
神仙友道成真仙屢降授以道法九華真
妃告之曰夫處風塵之休盛者乃多罪之
下鬼趨死之老質也夫富貴淫麗是斷骨
之斤鋸有似載罪之舟車自後衆真屢降
月無虚日至二十年楊君乘雲鶴白日昇
天補華陽司命真人王氏神仙傳王喬字
[002-001b]
子晉周靈王之太子生而神明幼而好道
好吹笙作鳳鳴之音而白鶴朱鳳翔集復
過浮丘公授以道要接上嵩山不歸一日
忽乘鶴駐山巔而童謡曰王子喬好神仙
七月七日上賔天初補南嶽司命侍宸再
補桐栢真人
謙之師位道翔仙真
高道傳道士㓂謙之隱嵩陽修鍊感太上
道君下降勑仙伯王初平引謙之而前曰
吾得中嶽主表云自張天師登真之後而
[002-002a]
作善之人無所師授今道士㓂謙之行合
自然宜處師位
真誥道翔許長史第三子之字也君糠粃
世務專修上道長史君器之極通真靈與
師契合今在東華為仙真授書除侍帝宸
俞叟誡魄夏馥鍊魂
宣室志唐王公潜節制荆南有吕氏子窮
窘來謁公公不為禮寓居逆旅月餘窘甚
鬻所乘驢於市中市門監俞叟者召生問
其所由生曰吾家渭北家貧親老王公乃
[002-002b]
吾之重表父也乃不遠而來公不一顧豈
非命也叟曰我見子有飢色今夕為子具
食幸宿我宇下於是延入一陋室共坐弊
席陶器進脱粟飯而已夜徐謂生曰當為
子設小術致歸洛之費因取一小缶合於
地上食頃舉手視之見一人長五寸許紫
綬金章俞曰此王公之魄也俞誡之曰吕
乃汝之表姪家貧遠來曾不為禮豈親親
之道耶可厚其資賄以一馬一僕二百縑
遺之紫衣者俛首受教於是却以缶合於
[002-003a]
上有頃視之亡矣明日王公果召生宴游
累月生告去贈以僕馬及二百縑生歸渭
北不敢形言後數年方告於人
真誥司命君曰夏馥少好道入吴造赤須
先生授鍊魂之法再遇桐栢真人得道今
在洞中仙矣
道榮焚櫬惠宗積薪
高道傳道士勾道榮不知何許人名聞於
蜀與幸陽丞吕翼友善自言去世月日當
送我東郊巨松之下以薪火燎棺為惠翼
[002-003b]
與其友章升常粲數十輩共誌其日以俟
之前一夕道榮徧諸知友家飲酒言笑至
暮宿於逆旅翼使密視之見寢處如常黎
眀則已化而顔色不變於是為置棺櫬送
於巨松之下致薪次火已發棺中烈焰不
可近見道榮出於煙焰上冉冉淩虚而去
又趙惠宗天寳末忽於郡之東積薪自焚
僚庶往觀惠宗怡然坐火中誦度人經斯
須化為瑞雲仙鶴而火盡其下草猶緑遺
簡得二詩其一曰生我於虚置我於無至
[002-004a]
精為神元無為軀散陽為明合陰為符形
為灰土神與仙俱衆垢將畢萬事永除其
二吾駕時馬日月為衛洞躍九霄上謁天
帝明明我衆及我門人偽道養形真道養
神懋哉懋哉餘無所陳
徐釣塗心錢朗補腦
續仙傳徐釣者不知何許人自稱蓬萊釣
者常腰一葫蘆棹扁舟泛五湖所得魚治
江博酒吟詠而歸或見疾病者取藥一粒
如麻子許令人以酒塗心上皆安或有問
[002-004b]
之此藥可食否曰可食恐憎飯耳有好事
者吞之自然絶食人方信之一旦遁去
又錢朗登甲科累歷清顯所治皆有遺愛
後棄官入廬山遇人得還元補腦之術年
一百五十歲其顔如童子有玄孫戴人出
仕皆皓首朗一日與别云我䖏世多年道
為上清所召今當往矣遂解化去
伯高方臺玄解真島
真誥東卿君曰龍伯高漢人也伏波將軍
戒其兄子稱此人之佳可法伯高後從仙
[002-005a]
人刁道林授胎息之法託形醉亡隱䖏方
臺
廣記祈玄解老而顔童憲宗異之召問曰
先生年高而色不老何也答曰臣海上常
食靈芝故得然也遂剋木作海上三島綵
繪以珠玉帝觀之曰若非上仙無由及此
境玄解曰三島咫尺試為陛下一遊即隱
身而入漸覺身小無復見矣帝嘆異之因
號其山為真島
陰生乞兒寒嵓貧道
[002-005b]
列仙傳陰生者乃長安之乞兒也常於市
中求乞市人厭賤遂以糞潑之而衣不汚
疑以為妖囚之依前市人行長安有歌云
見乞兒與美酒庶免壞屋之咎而劉向云
陰生乞兒人厭其瀆識真者希累其囚辱
於我無汚彼灾其屋
廣記寒嵓子隱於天臺好吟詩多述山林
幽隱之句桐栢真人序而集之以行於世
咸通間出謁李褐褐見其藍縷不禮之次
日更衣乘白馬而來待之甚厚老人曰子
[002-006a]
知有寒嵓子耶曰知老人曰貧道即是也
吾謂子為可教今則未然也子未知其門
曰内修其心外檢其身所以無過知柔守
謙所以安身不善歸己所以積德如是可
以冀道之髣髴遂鞭馬而去
谿父煉瓜孟節含棗
列仙傳谿父居山間有神人來往賣瓜常
止其家遂授父以煉瓜子之法令春分食
之二十餘年昇山入水百餘歲絶居山頂
呼父説事遂去
[002-006b]
西漢逸史孟節西漢人有道術含一棗核
可至十年不飢又能結氣不息身不動摇
可至一年許士庶慕之為神仙後入山不
出
時荷一食青精九飡
西山真君傳時真君名荷鉅鹿人少時入
四明山遇神人教以丹訣㸃化金玉賙濟
困苦民受其賜後能驅逐邪魅役使鬼神
事母以孝聞善胎息得坐忘法或百日一
食半年一寢晉明帝時待之甚厚及許真
[002-007a]
君上昇師亦從而昇天
神仙傳青精先生年千歲色如童子行歩
日過五百里能終歲不食亦能一日九飡
天師三境翊聖九壇
本傳張道陵留侯六代孫也舉賢良方正
雖仕而志在鍊形遂退隱北邙山章帝以
三品印綬起之不就入嵩山遇神人告之
曰石室中藏黃帝丹經琅函玉笈之書子
行必獲矣師從之果得其書於是築壇朝
真以煉九丹丹成謂弟子王長曰服丹當
[002-007b]
冲天然吾未有大功豈敢遽服宜為國家
除害興利然後服之則吾臣事三境亦無
愧矣
詡聖傳 本朝建隆初翊聖真君降謂張
守真曰壇法有九上三壇為國家設中三
壇為臣僚設下三壇為百姓設而九壇各
有儀式焉
玄甫五藏叔期三關
真誥王玄甫授仙人吞日景之法積三十
四年乃能内見五藏冥中夜書道成太上
[002-008a]
遣羽車迎玄甫乘雲駕龍白日登天今在
玄圃臺受化為中嶽真人
又趙叔期於王屋山學道見一卜者曰欲
入天門諸三關存朱雀正崑崙叔期異之
拜請要訣卜者授書一卷曰三關者口為
天關足為地關手為人關三關調則五藏
安五藏安則舉身無病而仙道成矣
道君授劒玉女獻環
本傳天師功成太上道君下降授以雌雄
二劒而劍各有日月星斗之文道君乃曰
[002-008b]
吾憫下元生人執係幽魂人鬼雜處今子
為吾分别人鬼異位則子之功無量矣
又天師至仁壽縣遇十二天游玉女各獻
玉環一隻願事天師師合而為一環謂之
曰吾投於地中先得之者納焉玉女争取
愈取愈深即禁之不出因化為鹽井公私
取之以為利其邑因為陵郡自道陵始也
聖母穿雲周生取月
廣記聖母海陵人適杜氏為母遇人能易
形變化而夫不之信反以為妖告官下獄
[002-009a]
而母自牎中飛出人見穿雲去時留履一
緉於牎下海陵人為之立祠號曰聖母祠
宣室志周生有道術游吴楚人多敬之時
抵廣陵坐中秋夜會月色明瑩衆人談及
明皇游月宫之事周生笑曰吾常學於師
亦可以取之因取數百筯繩而架之曰我
將此梯取月乃閉户久之客歩庭中俟焉
忽天地曛黑仰視又無纖雲俄聞生呼曰
某至矣手舉其衣出月半寸許一室盡明
寒入肌骨食頃如初
[002-009b]
商唱陽春張吟白雪
詩史商七七有異術過潤州與客飲云某
有一藝為歡即顧屏上畫婦人曰可歌陽
春曲婦人應聲遂歌其音清亮似從屏中
出歌曰愁見唱陽春令人離腸結郎去未
歸家柳自飄香雪如此者十餘曲
悟真篇序天臺張伯端字平叔嘗罄所得
吟成律詩九九八十一首號曰悟真篇文
多不録其九轉金液還丹詩一篇云黄芽
白雪卒難尋達者須憑德行深四象五行
[002-010a]
全藉土三元八卦豈離壬鍊成靈質人難
識消盡陰魔鬼莫侵欲向人間留祕訣未
逢一箇是知音
張覩樓臺逢昇宫闕
北夢𤨏言張建章好經史每以清净為念
時往渤海遇風見一青衣人相引登山至
島上覩見樓臺巋然中有仙女處處侍衛
甚盛留飲少頃曰子不欺暗室可謂古之
君子矣遂令青童送還
廣記逢女幼而不食心慕清虚父母以為
[002-010b]
虚言忽一日見神仙在空中自南至北將
逾千里湧出金城玉樓於山頂一人招女
升宫闕衆仙羅列儀仗肅然曰汝有骨録
當為上真太上命我授汝以靈寳真文按
而行之飛升有期後果及期升虚矣
棲嵓洞室徐姑掘穴
傳記許棲嵓舉進士第而志在修鍊時因
入蜀登危棧忽與馬俱墜棧下進退不能
即隨馬而行至一洞室見諸仙羅列皆喜
曰此乃長史公之孫也有仙相矣衆真命
[002-011a]
坐賜飲且曰此石髓也汝得之矣無輸洩
無荒淫後復來相見遂以所乘之馬送行
曰此吾洞中之龍也因責出負荷子有仙
骨故得遇之若到人間放之任其所適後
棲嵓逡巡到故居而馬化為龍飛舉
廣記徐仙姑年數百歲而貌若二十許人
多游名山或時止宿於林巒窟穴之中往
來江表吴人見之三四十年顔色不改行
歩如飛咸通間至剡縣謂人曰我先君仕
於北齊有陰功而後及於我已得延年後
[002-011b]
人以此詳之方知姑即丞相徐之才之女
也
德玄五嶽偉道九嶷
真誥東卿君云宋德玄周宣王時人也服
靈飛六甲符得道日行三千里變形易質
今在嵩山游行五嶽
又韓偉道不知何許人隨宋德玄出入以
師事之而德玄授以道法今道成常出入
九嶷山
徐福白鹿䖏士黄鸝
[002-012a]
廣記秦始皇遣徐福并童男童女三千人
往東海取長生不死之草不歸及沈羲得
道黃老君遣徐福乘白鹿車來迎沈真人
方知徐福之得道
又元藏幾自號元䖏士隋大業中奉使過
海遇神人留外國遍歷仙境一日思歸即
時津遣不旬日至東萊問其國乃皇唐也
尋其子孫皆無人唯有二鳥類黃鸝隨䖏
士出入每翔翥空中呼之即下能傳口中
言語
[002-012b]
裴諶佳會蘭香玄期
廣記裴諶昔與王敬伯梁芳為方外友入
山學道梁芳死敬伯下山調官至正元中
奉使淮南邂逅裴諶維舟慰問汝何所須
諶曰吾儕野人心近雲鶴廣陵之西即吾
宅也倏然鼓櫂而去敬伯詣宅見諶衣冠
偉然設宴就座諶酒酣謂左右曰此人乃
吾昔山中之友道心不固以明自賊將浮
沈於生死海中求崖未得今日之嘉會誠
難得也子其往矣
[002-013a]
又有漁父於湘江岸側聞小兒啼聲四顧
無人唯有一女子三歲許父抱歸養之十
餘歲天姿奇偉忽一日見一青童自空而
下携女子而去謂其父曰我仙女杜蘭香
有過謫於人間玄期有限今往矣
謫仙呼鼠祝公養雞
廣記永明中鍾山有隱者蔡生毎養老鼠
數十枚呼之即來令之即去語言怪異時
人謂之謫仙
列仙傳祝公洛人也居北山好養雞百餘
[002-013b]
年雞千隻皆有名字暮棲木上日放散去
呼名即至積錢千萬置錢去吴開池養魚
登吴山有白鶴孔雀數百常止其旁
李珏販糶安公伏冶
續仙傳李珏世居廣陵城市以販糶為業
年十五父傳業而珏受之升斗俾之自量
不計時之貴賤衣食豐足年八十不改其
業適會李珏相公出鎮淮南而珏改名寬
一夕李公夢入洞府有金書李珏名視之
甚喜忽見二仙童自石壁出珏問曰此何
[002-014a]
所二童曰此華陽洞天也此名非相公也
公曰非我何人童曰公之部民也珏悟遍
尋問於里巷得李寬之名迎入府拜為年
兄問以道術寬曰不知所修具以販糴事
對公曰此常人之難事陰功不可及後寬
尸解蟬蜕
列仙傳陶安公鑄冶師也數行火火一旦
散上紫色衝天安公伏冶下求哀須臾朱
雀止冶上曰安公安公冶與天通七月七
日當迎爾以赤龍至其日赤龍果至安公
[002-014b]
騎之上昇而去
馬湘紙猧章震泥馬
續仙傳馬湘字自然錢塘人幼好文學有
道術一日過菜圃見蘿蔔甚盛因丐之園
叟弗與湘於篋中取紙裂為一猧子又裂
一鷺□飛走園中而猧子趕趂之菜踐踏
俱碎園叟知是異人乃祈謝之於是取紙
猾及鷺□致篋中視菜如故略無所損
抱朴子章震在周幽王時屢召不起師長
桑子得其術能分形化影折草化為龍虎
[002-015a]
噴水為珠玉一日與弟子行即以泥圓化
為馬乘之日行千里後入崆峒山白日上
昇
程妻致縑蘇母思鮓
神仙傳期門郎程偉妻者能神通變化偉
當從駕出行而服飾不備甚以為憂妻曰
出而闕衣何愁之有妻即為致兩縑忽然
自至前偉復作黃白術連作不成妻乃出
其囊中藥少許投汞銀中煎之須臾成銀
欲從求方終不可得云偉骨未應得之逼
[002-015b]
不已妻尸解而去
蘇仙傳仙君姓蘇名耽桂陽郡郴邑人也
生於前漢幼丁父憂奉母潘氏以孝聞温
清定省禮無違者晨羞夕饍人莫及焉常
感神仙授以道術能隱形變化一旦侍朝
飡於母母曰吾思鮓汝可致之曰唯即捨
七筯輟食携金而去須臾持鮓而至母食
未畢得鮓甚喜母曰此去市甚遠何䖏得
之其速如此答曰便縣市中買來母曰便
縣山路危險去一百二十里如此之速汝
[002-016a]
誑我也答曰買鮓之時見舅在便市語耽
曰明日來此請待舅來以驗虚實翌日舅
果至乃首説市中相見之事母始知其非
常乃潜察之見常持一青竹杖衆疑之為
神杖也
道人兩口先生䨥踝
王氏見聞録梁況之居鄂州忽一道士至
况之與之對飲道人求綿袴遂與即捲投
衣袖中將投語曰入袖中再入凡投十數
次皆不能入道人咨嗟曰不免為㓂萊公
[002-016b]
矣道人遂引去約當再來後月餘復至門
人欲入白即曰不須見侍郎但報先去也
俟到彼相見况之貶化州久之一道人兩
口腹上亦一口既至廳舍索酒一斗引而
盡見况之言曰記得鄂州相見否音聲雖
同形貌非矣索錢二十七文而去出門以
檐穿腹中口鼓鐵笛取漁舟獨立其上風
引渡江而去後二十七日况之謝世
道學傳簡寂先生陸修静字元德吴興東
遷人吴丞相凱之後也母姚氏懷之有一
[002-017a]
老姥告之曰生子當為人天師及生足有
䨥踝掌有大字家本奥室早涉婚宦嘗謂
同僚曰時難再得乃遺棄妻子脱落營務
專精教法不捨寤寐卜居廬嶽召赴金陵
一旦謂門人曰吾將還舊隱俄偃然解化
膚色暉映異香芬馥山中諸徒悉見先生
還山儀服鮮華衆皆驚異俄失其所
樊英噀水朱倫駕煙
漢書樊英者濟南人也善圖經緯洞達幽
微隱於壺山之陽辟召不應嘗有暴風從
[002-017b]
西方來英謂生徒曰城都市火甚盛因含
水西向噀之輙記其時日後有客從蜀郡
來者云是日大火須臾有黑雲從東起大
雨滅矣英嘗云浮丘公與我遊天壇之上
一旦遂去
丹臺新録朱倫字德元凝心抱一不替感
太上下降開瓊藴給丹符與之曰爾能精
修上道守之能堅保爾昇度淩虚駕煙遵
則福降慢則禍纏子能行之慎勿輕傳倫
道成景王時太上授書除中嶽仙官
[002-018a]
抱一龍杖清虚蛇鞭
高道傳趙抱一年十二因牧牛遇一老人
問之子飢否先生但㸃頭而已老人探手
囊中取食與之其狀如蘿蔔而味甘又與
柱杖一條瓢子一枚中有藥乃豌豆也諭
之令人服食於是沈痾新疾服者無不愈
先生自食蘿蔔不復思煙火食忽之一日
信歩抵京城之西巴樓院過涅槃堂聞有
呻吟聲先生問何人若此僧曰數童行時
疫方甚先生自瓢中取豌豆以新水令嚥
[002-018b]
之即時汗如新沐人經夕皆愈後請藥者
如市傳于裏外時真宗東封未還丞相向
公留守京師陰遣人察其實飛奏詣行在
迨車駕遺召見真宗欣然拊其背曰子乃
朕之姓也封御披度為道士未幾求歸賜
金鍍龍頭杖銅朱記癭木柸香藥等差中
使張茂先道士胡太易送至石門山特與
建真寂觀以為登真之所
仙傳拾遺廖冲字清虚連山郡人也以才
德見稱為本郡主簿後辭其印綬遊探道
[002-019a]
要於衡嶽遇太平真人授道後歸郷里常
乘一虎執蛇為鞭先天二年風雲晦冥騰
舉而失所在
劉邦賔友虔子高仙
真誥劉邦沛人起自布衣破秦平項創漢
之基於漢有功上帝補為南明公賔友而
茅君云先世有陰德者徑補仙官或入南
宫受化不拘職位之高下例皆速詣南宫
受化
又華陰山中有學道尹虔子武帝時人遇
[002-019b]
異人服丹霞之道行之五十年色如童子
今太一君遣迎乘雲昇天在元州為高仙
矣
彭鏗出䖏仲倫留連
真誥彭鏗即彭祖也年八百歲而不作尸
解之絶南嶽夫人云諸公自欲出䖏語默
肥遁山林以遊仙為樂以昇虚為滅非不
能登天也不為耳
王氏神仙傳王仲倫時居鶴鳴山石自響
田宣見而問之曰彼何人也曰我神仙王
[002-020a]
仲倫也愛此石之奇響故留連而聽之耳
三洞羣仙録卷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