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08 道德真經疏義(二)-唐-趙志堅 (master)


[005-001a]
道德眞經䟽義卷之五悲九
        趙志堅著
德經
   使我章第十六前眀開兊有爲危亡/難救此明用知行道
   畏懼誠深殷勤戒朂所以爲次有三/别初明假設法言令物依信次明人
   好邪道財德兩傷後明盜以/誇人足驗非道三句一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甚畏
 使我者假設之辭介大也臧劉並以爲小
 今依二德有知者有圖之智小有智心行
 大道施爲教方以勞己十殺一人父兄猶
[005-001b]
 戒況有知施教者上悖日月之明下爍山
 川之精中墮四時之施端蠕之蟲坐而受
 害淳常之俗因以澆漓三才不和五行失
 據天下可畏孰有比此所損若是故不敢
 以纖芥之心有知行化下九句二
大道甚夷民甚好徑
 徑邪道也仁義小行有爲薄福俱非正道
 並以爲邪繁徒逐之唯恐不及心迷遠大
 豈知非正哉大道平夷無欲無事内不勞
 心慮外不費資財安坐無爲天下從化此
[005-002a]
 謂大道之行也人莫能知之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虚
 朝者弘道之庭也五等同會四夷共歸應
 表之以謙柔旌之以儉素除殿階也亦謂
 除故飾新也毁茅茨土階之質飾飛軒文
 陛之華極雕峻以誇人肆崇侈而自貴此
 言朝甚除也奪農功役丁壯東臯不作南
 畝荒凉田甚蕪也嘉穀不登垣頽室露百
 姓不足家國無儲倉甚虚也理身者朝謂
 心也心爲五神百靈之所會名利得失之
[005-002b]
 所交是非思慮都集於心故以爲朝也自
 可損之又損以至無爲而乃輕質素鄙淳
 樸言無信實詞尚浮華朝甚除也嗜欲盈
 懷是非積慮靈府昏穢智識不生心田蕪
 也道業不修功行虧闕堅頸陳允倉甚虚
 也
服文綵帶利劍厭飲食資貨有餘
 身尚華飾衣必輕綺服文綵也心好貪殘
 益己損物帶利劍也百味盈前無堪舉箸
 厭飲食也海内珍奇積充府庫資貨有餘
[005-003a]
 也下兩句三
是謂盜誇盜誇非道
 此前所有之貨本非己有割剥百姓如行
 盜矜己所有謂之誇禍咎誠深何得是道
 上來所斥俱爲不行大道行仁義者已云
 廢道況仁義之外别遊邪徑哉
   善建章第十七前明好徑無厭損人/益己此明貴眞守分
   修身利物前病後藥所以次之有三/别初明善人建志守道不移次明修
   身及家爲利漸廣三明以此/觀彼知爲至親三句一
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005-003b]
 建者立事之初拔者傾敗之後立志爲道
 正其始固其基不爲時事傾拔者可謂善
 其始也抱守持也脱失離也守道堅固終
 无脱失者善抱也
子孫祭祀不輟
 輟止也子孫祭祀夫有宗廟者子孫興則
 祭祀續子孫衰則祭祀絶若建立雅志守
 道无虧積善之家餘慶弘遠上延祖禰下
 及子孫代有賢明相繼不絶或有以子孫
 爲淺俗者然此經所說不以道俗爲限有
[005-004a]
 子孫者豈不得懷道邪下文則云修身修
 家廣及天下故知經意普被道俗咸資不
 可以黃服先生頓隔白衣道士下五句
修之身其德能眞
 用道修身者去嗜欲除邪偽精專守一其
 德眞矣
修之家其德能有餘
 翼成後飛德備能化修身事畢以此理家
 兼使妻子還淳安貧樂道俗態時盡德行
 日新道業滋長故是有餘
[005-004b]
修之鄉其德能長
 有道居鄉鄰里景慕尊卑識序貪競知廉
 其德增優故曰長也
 修之國其德能豐
 用道理國人咸受潤風移俗易人淳物盈
 故云豐也
修之天下其德能普
 道之所在類彼傳燈人無獨親我有重積
 化被遐邇恩及幽明蓬艾咸安蠢動得性
 無所不利故謂之普也下七句二
[005-005a]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
以天下觀天下
 夫欲觀人先自觀身然觀有多法今略言
 三一者有觀二者空觀三者眞觀一有觀
 者河上公云以修道身觀不修道身孰存
 孰亡鄉國天下例然但以存亡有迹觀迹
 以知修與不修故云有觀二空觀者觀身
 虚幻無眞有處定志經云要訣當知三界
 之中三代皆空雖有我身皆應歸空故云
 空觀三眞觀者則依此經爲觀當觀此身
[005-005b]
 因何而有從何而來是誰之子四肢百體
 以何爲質氣命精神以誰爲主尋經觀理
 從道流來初經一氣次涉陰陽道布爲精
 神元和爲氣命陰陽爲質緒大道爲都匠
 總此數物陶治成身心是陰陽之精而爲
 嗜欲之主神是至道之精而爲氣命之主
 一身之用無不周矣諸縁共聚各有精麤
 精者爲賢聖麤者爲庸愚及諸鳥獸皆遇
 然耳此謂初身從此已後則以形相生有
 識無情各自爲種蓬惡漸起讀以成業草
[005-006a]
 木無情種性不易人獸有識隨業流轉以
 此文理次第審觀歷歷分明知道爲母道
 既是母己即道子識母知子應早歸母故
 文云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既得其母以
 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此誠眞理非
 明慧不知故云眞觀以是當須自愛自惜
 不墜道風專心事母竭誠孝養不可縱情
 貪染輕入死地將道種性淪没三塗既知
 有母不可安然有意尋求先須知母所在
 作何相貌今且當觀母之爲物既不是有
[005-006b]
 又不是無來無所從去無所適離諸色象
 不可相貌求出彼空有不可以方所定迎
 不見首隨不見後恍惚如失不知所之觀
 母既知神妙莫測實可尊貴深憶深思勤
 行法則法則之要事須異俗不得住有不
 得住無空無所據孤然不動乆而又乆不
 覺怡然如有所得向心比母安措之法虚
 靜相類心既類母與一和同道至神怡故
 如有得心冥此地則是弱喪至家玄珠己
 得萬事畢矣餘何所求身既如是次觀家
[005-007a]
 國乃至天下上從眞聖下及虻蟲同母共
 氣一法性耳孔懷兄弟未獨爲親故西昇
 經云道非獨在我萬物皆有之萬物不自
 知道自居之以身觀身要在於此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
 老君假稱吾以起問示人得知之所由之
 然猶如是也以此則此經也此經爲識母
 之良規告悟眞之要術總萬類而歸一混
 天地而大同者唯此經獨得之矣經理雖
 明得之者終須行合絶思慮杜事萌無爲
[005-007b]
 坐忘自驗非謬若勤如披誦則語熟心迷
 亦猶擊潭求影徒施鑒力其空觀者見空
 則諸有不染眞觀者識眞則偽妄自息然
 則見空之心猶對於有悟眞之慧空有俱
 眞空唯捨有眞出空有也文由理著理爲
 情通了則無言希同得意
   含德第十八前明用道修身鄉國/同化此明含德養物
   毒害無加自人及物所以爲次有兩/别前明淳和内充外物無害後明知
   和有益不知致/損十句前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005-008a]
 含懷道德深厚者和氣内充物邪無害其
 德深遠人莫能知赤子共見故借爲喻
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毒蟲蛇蝎類蛇以口齧蝎以尾刺螫行毒
 也攫搏也又云爪持物也此鳥能以爪搏
 持人將遠食之猛獸虎狼之屬含德赤子
 並爲淳和内充故得毒蟲猛獸不加搏捉
 善氣感物乃至於此
骨弱筋柔而握固
 赤子初生未有毛髮肉赤蠢蠢故云赤子
[005-008b]
 此時筋骨虚弱以四指握拇指謂之握固
 握者閉固和氣也淳凝未散握不勞疲自
 然如此非爲有心故然
未和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
 朘赤子陰作動也牝牡牝雌牡雄未知陰
 陽交合之事而陰動作者良爲和氣充盈
 非關情欲使然也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
 嗄聲嘶咽也終日號啼聲而不嘶咽者和
 氣内全之驗也下七句後
[005-009a]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夫和之在身聲啼而不嘶物毒而無害人
 知有此益者故日日勤行守和之事以爲
 常業此是修行不斷之常下常是延生不
 變之常身既得常生知益明故云曰明上
 知但知和可行此知心猶闇下知爲守和
 得益則身常心明前因後果理自明矣
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强
 祥者吉凶之徴候行益則吉候行惡是凶
 候益生者多貪厚養日加祅怪不祥之候
[005-009b]
 也氣和氣也心虚靜則和氣歸奔躁則和
 氣散變柔爲剛日益强猛剛强者死之徒
 與死同類故是不祥
 物壯則老謂之非道非道早已
 物壯則老者法喻雙舉内言一身取諸物
 先壯後老天道之常何乃非道今言貪欲
 盛謂之壯心識昏謂之老二者俱失故云
 非道已止也既能告之以非道則不可使
 乆行須加勸勉令其早止
   知者章第十九前明益生使氣謂之/非道此明閉門塞兊
[005-010a]
   方謂之眞以謂對失所以爲次有兩/别前明塞兊不言敏於知道之行後
   明忘貴與賤成於離/俗之心九句前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夫道貴行不貴言心能知道身力行之不
 以利口多言謂之知道何則知道離言言
 則非道故不言也若知而不行言亦非道
 況不知道唯事多言
塞其兊閉其門
 門兊前已具釋塞閉有二一以事閉二以
 理閉事閉者口多貪味以薰血成罪自是
[005-010b]
 非他出言招禍耳目聞見過患彌多諸根
 起惡晝夜不息此則依經戒閉塞二理閉
 者爲能聞道境不亂心欲食亦無所味欲
 言亦無所道恣耳目之視聽不足見聞放
 心神於有城寂然不動中人閉塞先事後
 理上士悛悟心境齊忘心虚境無誠謂善
 閉
挫其鋭解其紛
 挫折除也紛結恨也六情外閉三毒内銷
 道來居心紛鋭自息昔有今無由道挫解
[005-011a]
 非謂尚在將道銷除
和其光同其塵
 和光晦已明也同塵順俗事也此六句前
 文已有今又言者爲其於人切要丁寧戒
 勸故再言之
是謂玄同
 玄者無滯之名是前諸行内能知道外能
 順俗内外中間亦無住著與理冥一故云
 玄同下七句後
故不可得親不可得疏
[005-011b]
 玄同之德虚淡之士神凝物表志洽道源
 雅趣懸殊故不可以俗情親附有道君子
 德芳蘭桂近益體薰望風愈疾故不可以
 常嫌疏遠
不可得利不可得害
 無營無欲不可以財色利無過無名不可
 以刑名害
不可得貴不可得賤
 鄙薄榮寵不可以爵命貴有道可尊不可
 同厮役賤夫親疏利害生於有心者也今
[005-012a]
 既萬慮都損嗒焉喪偶利害貴賤何能及
 之
故爲天下貴
 天下可貴者唯前行也至德高邈玄同清
 遠榮利不能加俗事無能動幸逢此德誰
 能不貴已上六者時代之所嬰常人之所
 患唯當有道者方能免焉
   以政章第二十前明塞兊修身以知/道爲務此明爲道畢
   次當化人自我及物所以爲次三别/初明三德爲用廣局不同次明假問
   知由示其可驗三明我但/不作國富人淳五句一
[005-012b]
以政治國
 用政治國者諸侯也政謂仁義禮信法令
 科條等以爲政教理人之法然行之者煩
 從之者勞可以理小不可以化大故云治
 國
以奇用兵
 奇詐也用兵者如四凶逆人悖亂天常萬
 姓不安應須良策用兵靜難智者當之難
 則權道貴詐不可乆行
以無事取天下
[005-013a]
 取天下者謂帝王也無爲無事者是帝王
 之德心無所欲事無所爲不召於人百姓
 歸慕四方同至者不爲有心取得故云無
 事取天下下十句二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
 何以知發問也之然猶如是也以此者只
 此三事校量以答釋奇政無事者才也軍
 國天下者位也位得才則事理才得位則
 道行是故見才則知位之理亂觀位足辯
 才之優劣故云以此也
[005-013b]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此明有事取天下者損物如下忌諱言上
 政彌貧明下損忌非一類故云多忌諱則
 法令也嚴科峻法密若凝脂拱手則内迫
 饑寒從事則外羅刑憲今約事明諱者略
 言有三一者家國忌諱言談者失其意二
 者陰陽忌諱爲事者失其時三者法令忌
 諱營生者失其業法之所設本擬利人以
 衆從己則於人不便違則犯禁從則失利
 故貧也以此驗之知非無事之主若行至
[005-014a]
 禮不諱則人皆自富
民多利器國家滋昏
 人者貴賤之通稱利器謂機權謀計堪以
 損人益己者咸謂之利器唯家與國好事
 有爲上務權智以禁下下生姦計以侮上
 上下相謀不行正道人庶偽妄君臣昏惑
民多智巧奇物滋起
 滋益也夫智巧者憂勞之奇物謂非常所
 有智巧之徒好爲異物競相誇尚日益奇
 能良由上貴珍奇所以百姓澆華益甚
[005-014b]
法物滋章盜賊多有
 法物謂刑罰之具嚴科酷法枷鎖棰楚之
 屬施法物本擬防盜楚法多而盜賊甚者
 良由上好奇物下無則盜法網雖密盜者
 彌巧犯盜者衆故云多有下五句二
故聖人云我無爲民自化
 此下眀無事者之得我天王也假設天王
 辭云我在上無爲萬方自然從化無爲言
 上政自化明下益四修義意例然
我無事民自富
[005-015a]
 上無賦役之事下無勞擾之人萬姓安居
 四民復業女功杼軸男事耕耘淳德充於
 内良穀盈於外故云富也
我好靜民自正
 人猶水也不動則清平平則可以正物不
 動由靜下効上行物斷私邪人復淳正上
 文云清靜爲天下正
我無欲民自樸
 欲者須求愛染之始樸者心淳未散之前
 上能無欲下息貪淫厭薄浮華自還素樸
[005-015b]
 老君之教意不徒然舉此無爲之益對前
 有事之損皇王得失龜鏡在斯
   其政章第二十一前明化有奇政人/逐澆淳此明政有
   寬猛物致全缺除繁未盡所以次之/有三别初明政有寬急利害不同次
   明禍福循環未有窮極三明無/爲之政直己率人四句一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悶悶寬緩也有本作閔閔同門音蒙昩也
 淳淳質直也君上瞢瞢如闇政教寬緩則
 人皆任實淳厚若愚變澆反淳福之始也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005-016a]
 察察嚴急明政教之初缺缺具陳亡敗之
 後此爲福修身者心王寬靜則五臟安和
 百關調理如其好用聰察則行業虧於外
 神氣喪於内因以夭壽故云缺缺下八句
 二
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
 倚依也伏藏也禍福者善惡之報也人能
 空虚其心不爲善惡既無善惡何有福禍
 及其心行善惡禍福自來禍投於惡福亦
 在中但禍彰則言有福隱則言無人能改
[005-016b]
 惡行善則福從禍中而起禍藏而福見故
 云禍爲福之倚得福憍奢而行惡則福滅
 禍生禍爲福之所伏如其善惡不止禍福
 終無盡期心爲善惡之主其禍福倚伏同
 在心中禍福無形隨感即至耳
孰知其極其無正
 正者處中之主謂心也福由善至禍爲惡
 來禍福循環誰知限極良爲偏邪之心妄
 生善惡其能忘善惡之心者爲正心也
正復爲奇善復爲祅
[005-017a]
 上雖心忘善惡爲正未能無心執心爲正
 非至正也異他善惡故爲奇不招禍福雖
 言善未堪入道復是祅祅者道之邪也契
 道則滓穢未盡處俗則憎惡有餘適爲己
 之怪行未始近於眞善
人之迷其日固乆
 竒是住正之癖祅是執善之禍懷病不悟
 故謂之迷捨邪惡執正善如在囊檻謂之
 固始乎禍福終乎祅善年劫長遠故謂之
 乆聖慈善救屬在下文下五句三
[005-017b]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穢
 方正也割截也穢惡也有本作劌傷害也
 凡有執正直邪爲己祅行聖人行大方正
 混萬法以爲一不割截邪曲以從正直自
 以性足不求非爲己廉惡人貪穢以此内
 心眞廉亦同穢俗破彼生祅執善之行
直而不肆光而不曜
 肆陳也身行正直口不申陳揚名激貪爲
 己怪行四句智德名義各殊論其内心虚
 忘一也善得虚忘名不出衆則愚者各自
[005-018a]
 得見智者効我韜光眀不亂群闇無所慕
 無爲之化於此大行
   治人章第二十二前明禍福無極由/乎政教有爲此明
   化人及天先以無爲法式化前從後/所以次之章中三别初明無爲法式
   化及人天次明能用無爲可以有國/後明無爲乆固自得長生十一句
   
治人及天莫若式
 及猶至也天自然也有本作事事業也式
 法也上文云聖人抱一爲天下式有本作
 嗇謂儉約也然儉嗇一行未足以伏天下
[005-018b]
 故以式爲正化理百姓遐邇同心咸得至
 於自然之理者無過用無爲之道以爲法
 式則人無不理天無不合其事業者理化
 萬人行無爲以爲事業者既得萬人之心
 又合自然之道
夫唯式是以早伏
 伏從也率化萬人四夷早伏者唯此無爲
 法式最爲切要
早伏謂之重積德
 德者行道之迹備含萬德增修不止謂之
[005-019a]
 重積難化之人早得從道者良爲此德深
 廣重疊厚積故得也
重積德則無不剋
 剋猶果獲也惟德在躬可以動天地感鬼
 神是物無違何往不剋
無不剋莫知其極
 德既重積物共尊崇承風慕道何有窮極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莫知極有二一者積德深廣量等太虚無
 可涯測二爲人歸者衆數無限極德至於
[005-019b]
 此方可爲主以養一國之人下兩句二
有國之母可以長乆
 國之母則道也道有生養之功故以爲母
 人能有道用道理國則國安人泰祚曆長
 乆下兩句三
是以深根固蔕長生乆視之道
 爲前積德之人以道爲國母而得長乆未
 言守母得乆所由今此具陳全生保國之
 妙用戒理人之益夫木之爲物下有本上
 有實本根深則不拔實蔕固則不落積德
[005-020a]
 之人身有道心有德無爲守道則命根深
 虚心養德則生蔕固根深則命不絶蔕固
 則身不滅命延則長生身全則乆視長生
 言體乆視言用故知深根固蔕者而得長
 生久視之道也
   治大國章第二十三前明無爲化國/澤被人天此明
   以道莅人恩及神鬼德覃幽顯所以/次之有三别初明舉事爲喻以明不
   可有爲次明就理正說以明人鬼蒙/慶後明德被幽顯人鬼交親兩句
   
治大國若烹小腥
[005-020b]
 烹煮也腥有本作鮮俱小魚也煮小魚任
 之則全撓之則碎喻理國者不可用有爲
 也上無爲則天下理而國存上有爲則天
 下亂而國亡天下存亡大事也人多不曉
 煮魚小事可以喻大理國既爾況修身者
 敢事有爲乎下六句三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莅臨也用無爲之道臨天下者非直人無
 惡逆以犯上亦令下鬼無神崇以害人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005-021a]
 非爲鬼無神靈而不傷害於人者爲上有
 道德之主下鬼不敢妄作精邪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此明歸功於聖人非爲鬼有神自不傷人
 直爲沐聖人之化鬼亦懷恩履正不敢傷
 害於人下兩句三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
 兩謂人鬼也人處明不爲掘塚戮屍訶駡
 神鬼此人不傷鬼也鬼無灾怪禍崇於人
 此鬼不傷人也人以正道莅天下恩霑白
[005-021b]
 骨祭祀以時則人德交於鬼也鬼以神靈
 衛護福祐於人則鬼德交於人也此無禍
 相及有福交歸
   大國章第二十四前明以道臨物人/鬼懷恩此明大國
   行謙華夷慕德前則用道被物此乃/行謙物歸有三别初明大行謙下示
   其柔勝剛劣次明大小俱謙更相畜/事後明偏戒大國特宜謙下四句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
 地廣人衆謂之大國自謙處卑謂之下流
 小國慕德競來交會
[005-022a]
天下之交牝常以靜勝牡
 牝雌柔和靜明行謙者牡剛强躁暴喻誇
 競者雌靜謙下則爲天下交歸故勝也剛
 猛躁暴則人皆叛散故劣也下八句二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
 大國爲能謙下於小國則取得小國來歸
 修身者心自謙柔則爲衆人歸仰王駘聚
 衆則其人也
小國以下大國則聚大國
 小國自知劣弱卑詞屈節伏事大國故得
[005-022b]
 聚會大國之中欽風請益亦猶小見之流
 除局促慕弘遠内遣我人外詢有道不自
 矜大謙損推人者此人之下流也
故或下而取或下而聚
 或不定也大小雖殊俱行謙下大者取得
 小國小者聚於大國謙下是同取聚斯異
 故言或
夫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大國行謙之意無過只欲兼畜小國之人
 小國意者亦無過欲事大國夫謙者立身
[005-023a]
 之道豈爲欲圖畜事然後行謙今爲大小
 自謙同氣相感小者入大如歸家大者畜
 小如子弟情得意洽同由行謙近既同人
 遠亦同道聖人說法時有淺深爲誘人我
 强梁且言不過畜事耳下四句三
夫兩者各得其所欲
 兩者大小二國也大欲畜小今已得之小
 欲事大今又得之兩遂其願故云各得其
 欲
故大者宜爲下
[005-023b]
 大小行謙從來自下今重云宜爲下者但
 爲大有凌小之法仍恐謙非乆固所以别
 戒大者令其善始令終也
   道者章第二十五前明大人有國天/下歸崇此明至道
   無形懷生共寳從德之道所以次之/有四别初明道奥深玄唯善能寳次
   明不善愚闇輕而不珍三明聖心平/等普救無遺四明求之易得有罪咸
   免三/句一
道者萬物之奥善人之寳
 奥深室也道之深妙如奥室之内不可測
 量也人從道生人自不知道在人中人又
[005-024a]
 不知者良爲人愚道奥不識不重唯當上
 智淑人方能寳愛下三句二
不善人所不寳
 不善人謂下士也行有邪惡故名不善心
 無明慧所以不寳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小人之求利也甘詞美說佞媚前人如市
 肆交易苟求賤得君子之爭名也尊高己
 行意在加於人上情圖我勝務取人先此
 並不善之人非有道者下七句三
[005-024b]
人之不善奚棄之有
 上來不善之人非樂然也情昏未悟寧應
 則棄方便設教漸有庶幾
故立天子置三公
 三公師傅保也既云不棄須有教方故立
 天子三公行權制伏懸厚賞以進善設嚴
 刑以止惡此天子之不棄也
雖以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此道則萬物之奥善人所寳者拱璧如兩
 手合拱駟馬謂一乘之馬天子三公之所
[005-025a]
 乘居則拱璧盈目行則駟馬先驅誠爲富
 貴之極終不如無爲坐忘進修妙道何則
 璧馬榮華未免憂患坐忘進道上獲神眞
 以此校量不如遠矣此勸天子三公進修
 上道前化不善令捨惡今化王公令捨善
 下四句四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
免邪故爲天下貴
 此明修道得益不曰求言不須勞身苦心
 日日遠索然后稱得直以無爲坐忘道自
[005-025b]
 來止故云得也西昇經云人能空虚無爲
 非欲於道道自歸之罪是往時惡報今因
 坐忘罪自銷滅不曰求明得之甚易以免
 明銷罪不難有此神妙故爲上古皇王賢
 明出處共所尊貴也
   爲無章第二十六前明道奥精微不/日而得此明不日
   能作唯在無爲須陳得由所以爲次/有三别初明無爲之行以德報冤次
   明無爲之心難大不起後明聖/絶機兆患難不生五句一
爲無爲事無事味無味
 事味者恒人之務也無爲無事無味者爲
[005-026a]
 道者之業也進德之人以三事爲正業故
 能得道凡人失道得罪者皆由有爲事味
 等今欲免罪得道者要籍捨有爲行無爲
 此明心也身廢營構以無事爲業此明身
 也厭薄甘肥絶除有味餐服玄道此明口
 也身口者事味之所由論其本則心也若
 心得虚忘則萬累都盡何獨事味乎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大小言事味等之體多少言事味等之數
 侵奪名利爲小殺傷人物爲大怨恚恨也
[005-026b]
 或事有小能成大積少成多一小爲大猶
 自難圖況積少成多何可除絶唯當行無
 爲者舊罪日銷新業永斷以此德報對宿
 怨則何怨不盡故云報怨以德也下八句
 二
圖難於易爲大於細
 難是罪之報易是因之小無爲無事之人
 已無因矣罪無從生其有爲有事之人初
 因尚小當即除絶省功易盡既不斷除漸
 至於大事成重大難可圖謀
[005-027a]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大事必作於小
 作起也言天下者謂凡是難大之事皆起
 於易小之時色類既衆不可具言故以天
 下緫之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夫凡也諾許也凡是輕易許人者其言易
 也爲無其行後必違之是寡信也違則彼
 人致嫌因生忿恨故多難也前舉事物今
 就人流咸言先易後難欲使在因絶易兩
 句三
[005-027b]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聖人以是凡有易許多無信實自招後患
 不息前因是故聖有猶難之慎得無患難
 之苦輕易之因聖猶不作常人庸淺得不
 戒慎此皆引聖勵凡之辭非謂聖人自畏
 若是
   其安章第二十七前明積習無爲怨/患自息此明富心
   未動禍難不生前習後防同志相接/有四别初明心神安靜嗜慾無萌次
   明因小不除積成禍敗三明聖無敗/失由守無爲四明務學斷除資輔天
   性六/句一
[005-028a]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持者守其故謀者慎其新在安之時心尚
 虚靜既未動亂守持甚易其次未兆者心
 已微起未有所著心之與事未結萌兆此
 時謀絶得免成事用力甚少豈非易邪
其脆易破其微易散
 微者從無生有已彰色象形段輕虚易可
 銷散此時不除漸至聚結其次雖有形狀
 質猶微弱除破不難此四句論心從無向
 有自微成著皆勸早圖於事甚易如其不
[005-028b]
 早除絶事漸成長從斯已往滋蔓難圖從
 微至著理合其微在前何也爲微氣輕虚
 與無相近體微易散狀等烟塵故知時初
 而事微也其脆爲雖未堅牢已全體質破
 則云易分段猶存良爲時乆而事著也以
 此推究微前可知又前有其安未兆後云
 未有未亂彼四句皆先妙后麤此微脆兩
 句在中則先麤後妙此便文可不次義夫
 倫緒今以微後脆前者或恐録經者誤耳
 若是聖人本意愚所未詳
[005-029a]
爲之於未有理之於未亂
 未有者心未起時未亂者心未染時此兩
 句覆結其安未兆以起後義若在安能理
 不至有兆有兆能息不至微脆微脆早破
 不至合抱積小成大禍起細微具陳禍起
 所由次第除遣下流不信戒欲如何下八
 句二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合抱言大也毫末言小也今日之大從往
 小來在小不除漸成今大大則來風蔽日
[005-029b]
 卒難除斷喻人初心起染細如毫末長惡
 深廣蔭蓋眞性如庭樹也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層重也爲臺九重初因一簣之土積而不
 已層成九重此明今生積惡以至高大
百仞之高起於足下
 七尺曰仞登高山者先起一足之下移足
 不休高至百仞此明從今已去爲惡未止
 壘土起足是其爲也九層百仞成高危也
 因下漸高終至死敗有本作千里之行者
[005-030a]
 百仞千里意義相似但恐古人爲九層百
 仞俱從下起義勢以重故改爲千里不應
 本文千里改爲百仞今取百仞爲定
爲者敗之執者失之
 未有者營爲逐之已有者執而不散爲逐
 不已則敗身事執有不散則失命財微脆
 不除終遭敗失下七句三
是以聖人無爲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聖人爲凡敗失皆因有爲有執而來欲使
 人無敗失故自說無爲無執夫有敗者必
[005-030b]
 敗於成今既無爲則無成無成何所敗失
 者必由有得我無執取則無得無得何所
 失此結上易持易破等不早斷除至此敗
 失無爲無執言能守初心無敗無失明免
 諸後患
人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幾近也從行也人之行事無論道俗有始
 者衆能終者寡功業近成已自隳敗有爲
 之事從來不乆無爲之業須能令終無終
 有敗天之恒理
[005-031a]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中人之性有始無終初雖有心尋以退墮
 若能在始之心見終之敗至終之戒終始
 不移者眞道可成況諸俗事下四句四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夫難得之貨爲貪欲者之所貴無欲者之
 所賤故凡人欲爲有欲則貴難得而貪之
 致有敗失聖人欲行不欲者爲賤難得而
 遺之故無敗失然於聖人本無欲不欲之
 二心但爲有欲者假云欲爲於不欲使諸
[005-031b]
 欲者效已無欲得無敗失
學不學備衆人之所過
 備防也衆人之過事非一條略言其要欲
 學爲首欲者貪求之本不欲以導小人學
 者分别之源不學以勸君子除本塞源則
 人無爭盜無爲無事天下同德賤貨不學
 其利在斯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爲
 自然者物之本性也性因欲學所傷欲學
 除則物性復故以不學輔助萬物之性言
[005-032a]
 萬物者及無情也爲人多欲自損傍及無
 情人除欲學物性得全故兼萬物也有此
 言者意在救物不敢自有營爲
   古之章第二十八前明從事有爲自/成敗失此明爲道
   棄智賊害不生因動教安自符玄德/有三别初明棄智如愚令過不起次
   明用智不用校量損益後明能/知損益德業深玄五句一
古之善爲道者非以明人將以愚之
 爲修也古者善能修道之士内修德業藏
 暉隱耀若愚而已不欲示人明白令衆尊
 崇俗則貴智貴明損人益已爲道者自愚
[005-032b]
 自昩利己利人此行入道故云善爲夫穿
 窬盜竊者小害也聰智亂羣者大害也能
 除大害小害不生故以自愚而除智害也
人之難治以其智多
 上用智下用詐姦猾多端謬妄非一進圖
 榮寵退避罪罰網之愈密避者愈巧下人
 有此難禁由上用智爲政也下四句二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德
 夫智有二一道智二俗智道智者心如道
 迹若過以無知爲上業以無事爲勝功俗
[005-033a]
 智者知道不足聰察有餘不仁之人懷矯
 以求賞奸佞之類用智以兆刑上下欺違
 更相利害爲國大賊者用智之流也其不
 用智者無爲任物度品愚淳取而不汙其
 廉與而不至其報下人至此由上之德也
 下七句三
知此兩者亦楷式
 兩者謂用智不用也言亦者爲上文皆云
 以無爲理國今復云不用智理國故云亦
 能知用智是害國之賊不用智是養人之
[005-033b]
 德者是爲得安國修身之法式
常知楷式是謂玄德
 始終不改謂之常能知不用智可爲理國
 修身之法式始終常行而不廢者乃是合
 道玄之上德
玄德深遠與物反然後乃至大順
 下徹曰深傍周曰遠其德如是謂之爲玄
 道被幽明德充宇内謂之遠矣凡人貴智
 玄德貴愚凡人貴積玄德貴散凡人從俗
 玄德從道故云反迹每安國利人故云順
[005-034a]
 而言大順者上順天道下順萬民在物無
 逆故云大順




道德眞經䟽義卷之五





[005-03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