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77 小山類稿-明-張岳 (master)


[019-1a]
欽定四庫全書
 小山類稿巻十九
             明 張岳 撰
  志論
   惠安縣志論有序/
惠安縣志十三巻嘉靖庚寅春邑大夫莫侯敬中以纂
述之職屬余余爲采摭故實旁徴故老聞見擇其可以
厚民生善風俗興政務者次第成巻巻有題辭不發凡
[019-1b]
起例而所以纂述之意各於叙論見之其非吾邑之故
不以勦入傳曰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時世
有逺近則其辭不能無詳畧也自有邑以來至今上下
五六百載中間陵谷之變尚不能盡同况於時事之因
革從宜寖逺寖忘豈一人一日所能盡識是故其遺落
多矣若夫記述近事欲以厚生善俗而興政務區區之
辭感發於所見聞有不覺其繁且多者世必有讀余言
而得余心則是十三巻者其亦足備吾邑之芻蕘也與
[019-2a]
形勝
論曰余行天下見江南諸山由西北昆侖發原至岷山
乃折而東爲楚越諸郡東北至吳淞際海而止江漢水
交流其下今以吾邑觀之亦然意天下山川雖細大不
侔其脉絡固有同歟古人建都置邑必審擇山川風氣
有以也夫
封域
論曰吾邑廣輪之數止是爾然且包山林並原隰椁其
[019-2b]
中斬長綴短可耕之田不能紓三之一斥鹵者㡬半上
承㑹府下引漳潮之衝并日以馳不足也夫不察地利
夲末猥令豐瘠同科顓顓焉執計簿以取盈爲事不已
虧乎
圗里
論曰周官井牧書自四井爲邑逓登其四以至於都故
都無殊縣縣無殊甸甸無殊丘丘無殊井是故賦平而
政一後世都圖倣是設也然非計丘畆以均其制多寡
[019-3a]
盈乏相懸絶大者自分爲二矣小者至不能都或比其
二三乃得與他都齒調賦經用胥吏舞手爲奸民仰首
受成莫有知所由然者故經界不行圖里不均由今之
道而欲以至於治難矣
險塞
論曰觀古人審畧封疆必先制其陿阸明斥堠其於折
伏狂狡之術可不謂豫哉吾邑山海之道交衝地小而
爲備者多幸時無事與四隣同其安靜一不幸有援桴
[019-3b]
馳羽之變寜能晏然而已乎故曰小國無罪恃實其罪
可不戒哉可不戒哉
諸山大勢
論曰余嘗登龍山絶頂環望邑中諸山自西北大㡌麓
别支分迤邐將窮則環以鉅海精氣停洩爲雲雨爲草
木爲庶品其最竒秀者爲人物嗚呼此造化之紀也邑
無大小必有崇山鉅川以奠地守彼徒探幽討勝蘄於一
賞者又烏覩所謂山川者乎
[019-4a]
諸水大勢
論曰吾邑北有楓亭溪南有洛陽江合山谷諸水受之
以獨趨於海山之出兩水之間爲邑境壤亦將至海而
窮矣而直數十里内洄洑嵁巖稍縁山麓以行其源流
逺近可知也然其流惡鍾美潤槁生物與人事相因爲
用則邑之農田蓋資之而不可以泯没者故各夲其脉
絡著之
潮汐
[019-4b]
論曰古稱善富國者為能擅山海之業通漁鹽之利也
余嘗東臨海門觀漁人所操諸網技極其纎備南循徼
海鹵地場團蓋纍纍焉可謂無遺利矣歲稍不登則漁
鹽之民輒先病何也豈所謂厚生足用者將不在是歟
不然則必有授之病者矣利不在民雖多奚益可不審

土田
論曰埭之受諸溪亦夲其地勢形便所趨爾要之發源
[019-5a]
不逺耕上流者復導以注其田豈有餘潤可以逺及故
埭田多旱若其鹹淡交蒸流淤盪委土力深厚得其術
以治之大抵皆渥壤也是以善爲國者常寛萊田之征
勸農功興水利於斯時也豈復有田荒弗治懸賦額以
爲民病者乎噫非一日矣
水利
論曰今學者多不譚水利以爲猥瑣無益於名理若周
官遂人匠人職爲溝洫之事謂爲水利非邪夫以吾邑
[019-5b]
之墝埆斗泄愆旬弗雨輒告旱若㑹覈土田以沃瘠燥
濕相乗除度其需於溉注者㡬何稍率民力以興之不
及數年其利猶可収豐年之半也事當爲而莫之爲惜

橋梁
論曰所謂橋梁道路者考圖經作於宋世居多南渡後
尤多今國家承平日久民物殷阜宜有餘力以興百務
也而橋梁道路之修反不及宋季世何歟或言宋海舶
[019-6a]
無禁利入甚富且易不捐之於橋梁道路則以崇侈釋
氏無所愛惜理或然歟不然則物力登耗必有任其責
者矣
夲業
論曰讀蟋蟀之詩見唐風之憂深而思逺以爲有堯之
遺焉吾邑亦然其土瘠而民貧土瘠則勤民貧則儉是
故善心易生而可致於理也雖然由君子觀之爲易興
於善由末世觀之無以堪上人之誅求不幸瘠與貧也
[019-6b]
祗有死亡而已豈非各繫其時不同哉悲夫
習尚
論曰聞之𢎞治前風雨時若歲頻有秋其時官吏亦奉
法遵職與民相安無事故俗號稱近古自正德初某人
以苛刻爲政剥膚敲骨者六年加之屢有水旱之災民
窮譎詐漸生風俗始爲之一變然其愿畏而儉朴者故在
也昔夫子論齊魯之俗不同以爲至道則有難易嗚呼
道不可得見矣長民者謹勿以魯而之齊也哉
[019-7a]
歲時
論曰今世所謂俗節者雖不能一一合於禮然行之既
久所以崇愛敬接慇懃使親疎上下聫屬而不散雖聖
王有作亦所當損益莫之有改焉者也夫能使民歡欣
和恱及時相樂而無愁怨之聲此非賦平刑省歲豐時
和不及此而豈一日所能强致哉可以觀政矣
雜占
論曰書稱敬授民時傳言凡分至啓閉必書雲物爲備
[019-7b]
也古人謹節候以重農如此近世歴書雜以修方剋擇
乃巫史小數非古人授時正法而占候之術又祕不傳
是以水旱災祥大率後時不及爲備蓋保章眡祲氏之
職廢久矣農夫野老欲拘滯歲時成迹以質諸未然不
近誣歟然其譚水旱災祥時或微中有不可廢者故擇
其稍闗分至啓閉者存之爲老農聞見資焉
穀屬
論曰吾邑論五榖重稻論歲豐歉亦唯視稻徃歲稻嘗
[019-8a]
弗登矣民食且急已而麥大熟黍稷粱豆之屬皆熟一
歲之蓄沛乎亦有餘計也特其夲在稻耳是故丘陵藪
澤髙下相因食地博而墾藝兼之以此治國則無敝國
以此治生則無匱民故曰黍稷重穋禾麻菽麥蓋兼之

蔬屬
論曰夫蔬品之於民食切矣昔樊遲願學稼又願學圃
意其栽培䕶養必有成法如世所傳種樹書者古人作
[019-8b]
事不茍亦必待學而後能之周官宅不毛者有罰漢書
言千畝巵茜千畝薑韭其人與千户侯等其重如此惜
吾邑人之勤力於此者少也諸品甚多特據邑中所宜
取其美者列之以資老圃
木屬
論曰松栢楓楠以材桑柘以葉槐以華烏桕以實栟櫚
以鬷榕以䕃諸此類皆美材也徃年風雨時叙自海隅
逹之山陬莫不有茂林蒙密今則童山而樵矣擁腫拳
[019-9a]
曲之給薪蒸者無幾而况有所謂材且美者哉氣數有
盛衰則草木亦與之消長噫可畏哉
畜屬
論曰吾邑牧畜之利頗博假令一夫傭田以耕水旱災
眚卒然莫爲備有牝牛一羊豕之牝者一鷄鵝鴨雌者
亦一牛歲乳羊豕時乳鵝亦時乳鷄鴨以月乳胎伏者
不夭殰稿秸稃秕播屑雖微謹畜而時字之則孳息日
蕃衣食百需緩急亦或有賴也不至甚病漢世循吏常
[019-9b]
以時課民種蔥韭瓜匏及畜牛羊鷄豚葢古之勤民者
已如此
鳥獸魚蟲之屬
論曰吾邑地兼山海俶儻詭怪之産皆有然其肉不登
於俎皮革齒牙骨角羽毛不登於器雖有殊絶猶無濟
於民生也夫鳥獸魚鼈之登耗與政事實相流通故書
稱咸若詩歎於牣其理有足徴者余故列其可登於俎
與器者將驗其登耗以觀政理焉若其他則圖經本草
[019-10a]
載之詳矣
貨屬
論曰天生五材民並用之故先王之任民也審度天時
地利因民所冝榖粟桑麻爲夲佐以山海而權以泉布
使民通變不倦以成其務是故均之利也爲民興之則
王爲國興之則霸攘以自私而民與國無利焉則謂之
蠧嗚呼今之司民者其王邪霸邪蠧邪
户口
[019-10b]
論曰吾觀版籍軍民户額軍户幾三之一其丁口幾半
於民籍噫何其多也國初患尺籍不足三丁一抽有犯
者輒編入戎伍至父子兄弟不能相免也乃令户多耗
矣而舎匿隱漏之灋猶存先王之訓曰罸不及嗣嗣猶
弗忍也况於世世及之邪與先王異矣窮則變變則通
兹非其時歟
田賦
論曰自唐中葉以後田制不明至我朝版籍之法乃爲
[019-11a]
詳備觀其鱗次櫛比詳畧相因秩秩乎其條理之也及
夫法久弊生老奸巨蠧蟠穴乎其中於是田産有暗飛
詭寄包荒移換錢榖有駕空埋跡虛入實出之弊莫不
援引版賦以爲左驗自非精密小心傍推逺考未有不
爲所眩者况以簿書應接之閒而欲察見端緒不亦難
乎故曰盡信書不如無書盖存乎人焉爾矣
課程
論曰吾讀管子鹽鐵書至於日食升兩及一刀一鍼莫
[019-11b]
不𣙜算詳盡使利出一孔悲夫霸者之用心也彼嘗勸
其君務農重榖分業四民亦足以富國制敵而售其術
矣何乃瑣瑣若是而後世祖述之者又或失其意是以
或𣙜之而國貧或捐之而民富其利害相去逺甚然則
所謂鹽鐵者固必管子行之乃能無弊也歟古人推論
世變至五霸而止自霸以下尚足言哉尚足言哉
支費
論曰此所謂經常之費著在令式者如此冗費不在焉
[019-12a]
吾常論州縣冗費如投石於水石没而水無迹故敷配
不足以至折贖折贖不足必至科罰科罰不足必至抑
勸近者屢下省費之詔反復諄切吏直以尋常頒降條
格視之而已豈知民窮財且盡矣沉痛無所告則嗟怨
謗讟足以感傷和氣而生意外之災哉前後令長能省
費者不少唯陳令所裁定頗得中故表而録之
兵役
論曰民出食以養兵兵出力以衛民此雖後世之制然
[019-12b]
行之既久兵民咸便近者畜兵不用緩急征調皆於民
兵乎事之是民既出食以養兵而又出力以衛之也何
其不幸或疑令甲臨陣損失官軍者罪至大辟夫令嚴
其灋者欲平時教閲精鋭戰無不克爾非以啓兵驕將
惰而專責戰於民也失初意矣
學政
論曰夫論學校教養之灋昔人備矣今制有卧碑有勑
諭有提學條教其灋制嚴密最爲戢斂學者使不敢肆
[019-13a]
若夫有志實學者豈必待此而後知自厲哉故曰義理
之恱我心猶芻豢之恱我口義理不足以恱心而徒恃
區區灋制其為教與學抑末矣
書籍
論曰兩漢時學者重專門誠太隘然習一經之士終身
守其師說如蓍龜然雖義理未精規模未𢎞不害其爲
篤信也故兩漢士習終近古今學者記問日富下筆動
數千言穿貫他書不名一藝郁郁乎盛矣然求一如漢
[019-13b]
儒名家且不可得况於深造自得者乎夫子云雖多亦
奚以爲蓋病之矣
典祠
論曰壇社稷於西郊北嚮陰神也壇山川風雲雷雨於
南郊南嚮陽神也故社稷有望瘞而山川有望燎各從
其氣也厲於北郊鬼之也而祭以反而伸之故亦南嚮
余嘗以諸生陪祀獲覩牲幣祝號奠獻登升之數秩秩
乎其文之也若其義則非博學精深者不能道孔子嘗
[019-14a]
曰祭神如神在又曰治國其如視諸掌乎聖人之不易
於祭也如是哉
鄉賢名宦
論曰自宋以來邑大夫政蹟不登圖牒獨斷碑殘刻時
髣髴見其名字又以他書參之知其決有善政者此數
公也鄉先輩行事舊志所載亦弗詳而得於故老聞見
猶灼然可考是以既敘其傳矣又擇其卓卓可入祀典
者以實鄉賢蓋善惡之公必越世而後定一鄉之嚮慕
[019-14b]
存焉其敢忽諸
雜祠
論曰張黄二將歿數百年尚能顯神靈以庇鄉人其事
甚怪此與三山志所稱鎮閩王事何異皆英雄猛悍之
氣久而磅結不散亦所憑山川使然也濟陽以下茫昧
遼邈然以其食於民也久故附列之與張黄異矣
丘墓
論曰吾邑薦經喪亂文獻殘缺先輩諸賢至於居址子
[019-15a]
孫今且無以知其所在而况於荒丘頽壠世遠堙沒者
乎夫操行之難也使越世之後丘壠翳然登者或歌而
過者不式趙文子雍門之徒所爲感歎悲哀而不能已
也是以謹表而録之
官職
論曰吾邑圖里之數僅齒中縣然其實地瘠賦重民貧
用嗇而額設猥多食浮於事儒者坐食以耗國能者生
事以擾民其勢不少加裁省則民困未易遽蘓也愚嘗
[019-15b]
通一邑官設而論其緩急輕重可裁省者不啻三之一
矣夫能使官與事稱繁簡得中體統嚴明而條貫辨舉
豈非理世之先務也哉
選舉
論曰余觀宋塲屋士習之變考其是非得失與國祚相
盛衰自開寳至嘉祐士氣淳厚中間文體雖病於卑弱
險怪然無敢爲私學曲說以亂之也不害其爲淳厚熈
寧以後乃有國是之說倡於新灋和於紹述蔓於和議
[019-16a]
而極於僞學士有一言不合國是者則指以爲怪妄斥
逐禁錮無餘力干時騖進之士莫不翕然附之而宋之
國事亦且變而南渡變而臣虜又變而之閩之廣而不
可爲矣故宋之不競也識者推原其故以爲士大夫爭
私意於廟堂之上學術不明人心蠧壊其禍乃至此極
豈非後來之永鑒耶故因科目而附著之爲辨志居業
者告焉
 
[019-16b]
 
 
 
 
 
 
 
 小山類稿巻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