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72 東巖集-明-夏尙樸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東巖集巻三
            明 夏尚樸 撰
 記類
  南京禮部題名記
我朝立國百五十年於兹典禮修明天下乂安近年權
姦用事禮之大體十喪七八賴天地祖宗之靈尋就誅
戮朝廷以南京為祖宗根本之重特命白巖喬公為禮
[003-1b]
部尚書甯庵吳公為禮部右侍郎二公同寅協恭日以
講求墜典為務退食之暇乃命掌故稽之載籍得自某
公以下若干人列其名氏用識於石其所不可知者缺
之而命某為之記予惟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
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是知典禮
雖出於天所以綱紀是道使之四達而不悖則存乎其
人耳粤稽唐虞有秩宗以典三禮周禮春官卿有大宗
伯以掌邦禮有少宗伯為之佐其下又有六十屬觀其
[003-2a]
㑹通制其繁簡雖有不同其所以綱紀是道則一而已
三代以上稱盛治必曰虞周有以哉洪惟我太祖髙皇
帝定鼎金陵稽古建官内設六部以分理天下之事而
禮部與其一總之以尚書佐之以左右二侍郎其下亦
有四司為之屬凡郊社宗廟之禮朝覲㑹同之典與夫
貢舉賢才賔禮四夷之事悉於此乎掌之太宗文皇帝
由燕藩入承大統遂升北平為北京府部之設一視乎
南京後雖遷鼎於北而以南京為留都官之多寡事之
[003-2b]
繁簡不同然此實惟祖宗根本之舊以故用人之謹一
視乎北京三代以下稱治朝曰漢曰唐曰宋而止耳求
其乆安長治未有若我朝者也豈非祖宗立國之固建
官之善而所以綱紀是道者又有其人歟然自開國至
於今百五十年而其人之名氏已多不可考矣將不遂
至於湮滅而無聞歟宜二公拳拳於此而有不容已者
嗚呼禮樂興天下所由治禮樂崩天下所由亂後之君
子其亦有感於斯夫其亦有感於斯夫
[003-3a]
  浴沂亭記
每疑豐樂亭非其故址暇日尋源獨上得紫薇泉於深
谷中信如記中所云欲作亭復歐公之舊未果也嘗賦
一詩貽龍泉寺僧懷聰聊志其地而寄吾興耳㑹予具
疏丐還故山因移疾居寺中命僧結亭泉上欲移亭扁
於此既而思之滁之有亭多矣人獨好遊醉翁豐樂諸
亭者葢慕公之為人耳匪直以其泉石之勝也今必欲
易扁置此惑矣因以浴沂扁之時或倚杖行吟泉上以
[003-3b]
為樂由泉東行數百步少折而南上有栢子潭在崖谷
中其深莫測我太祖髙皇帝龍興初嘗禱雨於此有應
後命有司建廟以為嵗時賽龍之所連山栢木隂翳下
有平地可憇水遶其前觸石噴薄可玩因除地為壇名
為舞雩壇由壇北行百餘步有石橋水流至此轉折而
東滙為小潭泓澄可愛餘波溢出鏗然有聲傍有土臺
出潭上可坐十餘人疏泉環臺而流名曰詠歸臺皆取
孔子與㸃之意朱子云顔子之樂平淡曽㸃之樂勞攘
[003-4a]
是知曽㸃之樂異顔子之樂而吾人之樂又豈若歐公
之能樂其樂耶舊嘗遊大學得逮事章楓山先生先生
一日謂予云陳白沙應聘來京師予在大理往候而問
學焉白沙云我無以教人但令學者看與㸃一章予云
以此教人善矣但朱子謂専理㑹與㸃意思恐入於禪
白沙云彼一時也此一時也朱子時人多流於異學故
以此救之今人溺於利禄之學深矣必知此意然後有
進步處耳予聞其言恍若有悟信以灑落為堯舜氣象
[003-4b]
後讀二典三謨乃知兢兢業業方是堯舜氣象孔顔之
樂端不外於此矣故周子有禮先樂後之訓而程子亦
云敬則自然和樂和樂只是心中無事是皆吾心之固
有非有待於外求者必從事於敬庶可知其意味之真
耳豈必放浪形骸之外留連山水之間然後為樂其樂
耶因以告夫同遊二三君子且著諸篇以自警焉
  遊夢仙橋記
𢎞治甲寅孟春之月夢一老者偕予至一所得巖穴焉
[003-5a]
中有棲真辟榖之士視其貌甚古聴其言灑灑可愛予
甚竒之顧謂老者曰是宜名隠僊岩一日以事過東山
縁南山以返命一樵者導予登壠脊以望偶見一石横
跨山腰平衍可度有類象山僊人橋者忽憶所夢益竒
其事莫春過霞坊拜劉元素仲素談笑及此且欲以夢
中之名名之仲素笑曰宜名為夢仙橋為佳次月仲素
過予家拜先君墓時宿雨初霽隂涼爽快遂至其所列
坐於石乆之度橋登南山之巔而坐焉則羣峰四合間
[003-5b]
見層出靈山諸峰隠隠約約出沒於烟雲二百里之外
下視原野曠然四平新苗交翠一色際山流水屈曲映
帶其中樓臺墟落夾水而居者歴歴可指徘徊四顧既
去復留予欲作臺其上仲素以登仙名之既而語予曰
夢仙之橋勝境也今日之遊勝事也不可無詩以記其
勝遂賦五言古詩二章予率倚韻而和之詩成序記之
噫有此天地有此山川吾信佳山勝水載諸圖經者不
為不衆獨南巖鵝湖懷玉以朱夫子舊嘗講學游觀於
[003-6a]
此遂名著天下留為不朽故事今此山之勝殆亦不下
於南巖顧以辟處一隅雖郡牒亦莫之載其或有待於
今日乎使吾人克自砥勵奮然以朱子自期待則今日
之游未必不留為異時故事茍徒放浪於山水之間而
學問之功漫不加意則他日追想舊游之地觸物感時
抑恐為佳山勝水之所羞耳且一泉一石其所以闗於
得失者甚微茍有所遇接見於夢如此則凡事之得失
有大於此者誠亦莫非前定吾人其可汲汲於此不以
[003-6b]
古之先賢聖自期共留聲光於天地之間與山川同為
不朽也耶
  積善堂記
兄子貞聰明剛果足以有為使能致力於學亦可以取
一第見用於時幼年予嘗攜之出外讀書粗知句讀不
幸予父兄相繼淪喪不勝公私之叢委乃棄其業而總
理家政性勤稼穡知天時地利雖老於農圃者有所不
逮早起而晏眠糞多而力勤嵗之所獲率倍鄰壤里族
[003-7a]
游惰者興起皆知以勤生力穡為事盜竊由是少熄予
嘗賦詩貽之有阿咸也解作農師之句觀者皆以為然
晩以食指頗繁故居不足以容改築於其東有堂可以
供賔祭有室可以備棲息簷阿崇峻㢘隅整飭有足觀
者别築書屋數楹延師以教子孫課農之餘偃仰其間
時取古書翻閱粗識大義雜植花卉於庭每到開時輒
為予置酒延賔以為樂酒酣成詩率有竒氣觀其襟度
如此亦足以有為顧乃使之老於農圃而不自知此則
[003-7b]
予失教之罪也堂成之初舉酒為夀而請名於予懇求
一言以為訓因扁之曰積善堂且進諸子於前而詔之
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夫所謂
積者豈一朝一夕之故哉葢自祖宗至於子孫無不善
之人自幼小至於終身無不善之事自念慮之微至於
事為之著不敢以不善之心介乎其間夫是為之積行
之巳誠積之既乆則其世澤流衍洋溢豈可以一二世
計哉昔后稷躬親稼穡受封於邰千百餘年至文王受
[003-8a]
命以有天下卜世卜年卒過其厯視夏商為獨長此無
他世積忠厚故也周人世守以為家法故伯禽撫封於
魯而周公之所以教之者不越君子忠厚之道其言具
載論語故能與國同休至於乆而後失之逮今子孫蔓
延天下不可數計而乃知古今人同家國理一其所以
廢興存亡容有異乎哉予家自先世以來素以忠厚聞
於鄉予先君中憲大夫先妣太恭人其存心制行又汝
輩之所習見故能致有今日予竊一第以為官汝輩受
[003-8b]
一㕓以為氓門閭粗改其舊豈偶然之故哉第恐子孫
狃於宴安不知持盈守成之道或有狥利以忘義剥人
以豐己者出於其間世澤之延促未可知也庸書此以
為訓其詳具在六經子史取而觀之當自見矣何俟區
區之言耶故曰與治同道罔不興與亂同事罔不亡又
曰積徳百年其後必昌斯言豈我誣哉
  息庵記
偶感異夢遇異人得荒山數畝形勢為頗異穴其地得
[003-9a]
異壤焉命工為予營一壽壙壙成築室數楹於其側以
為遊憩之地自扁之曰息庵莊子曰造化勞我以生逸
我以老息我以死世皆以為曠達名庵之意葢取諸此
然稽之字書息訓止訓生葢造化之於物也生則必止
止則復生通古今為一息此乃萬化之機軸學者不可
以不知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夫能矜持於少
壯者鮮不失之於遲莫予生七十有一矣來日能幾何
哉要當戰兢惕勵體天之行深思平生之過而改之不
[003-9b]
以老耄而自逸庶幾無愧於心異時得安於地下雖歴
萬載猶有生氣否則腐同草木而已矣奚貴於息哉故
曰存吾順事沒吾寜也庸書此以自警併以詔夫後人
  郎川潘氏義冢記
天下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然多拘於勢分不肯以
有為其或勢分非所拘無所為而為者其為善之心誠
矣不然則亦有為而為至無所為而止矣而何有於義
哉正徳戊辰江南嵗大祲建平尤甚次年春復大疫餓
[003-10a]
莩相藉僵尸載途諉之者曰發粟賑飢掩骼埋胔國家
事也守令責也吾何與獨吾潘君時英素知尚義周貧
恤匱不遺餘力有司嘗奉詔旌為義官及此目擊其事
而寢食不安乃設粥以飼餓者施藥以療病者多所全
活其有輾轉溝壑率罹鳶鴟螻蟻之慘者為義冢城北
度田六畝鑿為深壙號於衆曰有能負一尸以埋者與
穀若干就食之徒争相負入壙而埋之不下數千人又
具酒食以時祀之於是死有歸生有養一舉而兩得巡
[003-10b]
按御史北平劉公以禮奬勸且路收二餒童付之歎曰
有司得如潘某者數人則江南之民我無患矣乃為立
碑於按治所以紀其事因以為守令之不職者愧邑之
慕義者又恐時移事改夷為平原相與謀議立石冢側
以垂諸乆而求記於予予惟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
心是心也固衆人之所同有也奈何世變日下殘忍者
多雖可為如守令亦置民瘼於度外顧時英者閭閻中
一齊民耳乃能推其所有於饑饉疫癘之餘使鄉之生
[003-11a]
死均受其惠如此非有所不忍無所為而不以勢分拘
者其能然乎朱子曰一命之士茍存心於愛物於民必
有所濟故陳堯叟為糜食餓汲長孺開倉賑飢富鄭公
活流民於青州范文正公復流亡於浙西民到於今稱
之使時英沾一命之寄則其所濟當不止此嘗聞之殷
仲堪葬漂流之棺郭元振助五世之葬後皆獲報於身
而併及其子若時英之隂徳雖非有為而為然為善獲
報將有不期然而然者時英名某於吾宗居父行其大
[003-11b]
父公諱灝嘗領永樂癸夘鄉薦有義方之訓時英能繼
其志為人之所不能為而又無所為焉是誠可尚也故
僭述其槩於此尚當俟作史者採之以垂諸永乆焉是
為記
 
 
 
 東巖集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