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72 東巖集-明-夏尙樸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東巖集巻二
            明 夏尚樸 撰
 序類
  奬異賢能詩序
吾邑譚侯在湘南為名士以易經領鄉薦上春官屢屈
於有司正徳丁丑拜吾邑令長下車首以民俗為問僉
謂吾邑僻處山中故家巨族率敦尚禮義鄉里小民亦
[002-1b]
樂於耕桑無外慕特其中時有儇黠數輩黷貨健訟為
民害然無根據薙而去之不難也顧其才亦能集事前
此為令者當叢脞急遽之時或欲駕砌以用之往往墮
其術中以致掣肘敗官而去者有之遂使一邑䝉刁頑
之名至今未有以雪也侯曰是誠在我乃籍積嵗在官
為民蠧者悉去之由是姦邪屏跡民獲以安侯莅官行
已一以清心省事為本門無苞苴廨宇蕭然舉家蔬食
越數日方仰一肉間行阡陌悉減導從所至民不擾禮
[002-2a]
賢下士作興學校尤得賢士大夫之心未踰年政聲籍
甚聞於當道先是鉛民有與巨室為仇遂刼以威懼罪
逃竄山谷據險拒捕以自固勢頗猖獗朝廷患之事下
有司用兵勦捕欽差巡撫都憲孫公躬至其地檄侯置
幕下㕘决謀議事獲以平侯與有力焉孫公由是知侯
可大用特書其最敦遣厚幣奬異之以為陟明之地其
僚佐黄君輩倡邑之士夫作為歌詩以詠其事走書山
中命予序之竊嘗觀之中庸論獲上治民本於明善誠
[002-2b]
身而悦乎親則知居下位而得上官之愛重顧亦有道
耳豈必如世俗之所為哉侯之尊府君某先生嘗為博
邑未幾棄官而歸享有髙年為鄉邦舊徳侯自幼得之
庭訓讀書纉文飾躬修行而左右就養無違禮甚得其
親心之懽守官於此恒切思慕間㑹予言及輒停杯惘
然有古人望雲思親之意非質之近於誠明疇克至此
宜其試政未幾遽得上官之愛重至於如此也方今朝
廷急於求賢凡有才徳而困於下僚者例䝉簡擢布列
[002-3a]
臺諫部寺而有服大僚者甚衆未嘗以科第拘也侯既
受知當道行見膺薦而起大用有日尚當以古之賢傑
自期明善誠身以為之本使他日見之建明措之事業
光明俊偉足以流聲光於無窮庶可以答孫公之知而
於諸君詠歌期望之意為無負矣庸書此以俟
  賀劉君伯鳳卜居祈峯序
三代之教民也以有用之學後世之教民也以無用之
文予觀周禮大司徒三物之教本末具備皆切於民生
[002-3b]
日用之實不為無用之空言士之入學率以是教之教
之無成功歸之於農當是時也學無濫士野無濫農達
則舉其所學而措之於政不幸而窮焉則亦有以自樂
而無待於其外後世先王之教廢父兄之所訓迪子弟
之所誦習率以舉子之文及其老而無成雖成而不中
有司尺度然後罷而出之則舉平日之所業者曽糟糠
瓦礫之不如以故得志則驕縱失志則悲愁自非志氣
不羣之士鮮不以得失為心而䘮其所守者蘆塘劉伯
[002-4a]
鳳氏少遊邑庠從搢紳先生業舉子經書傳註及性理
史鑑諸書有闗於舉業者誦之其習為文典雅簡明亦
不大戾於尺度不幸屢屈於有司晩乃得廩於學而卒
為巧而力者所奪用是困頓而罷歸於家君長不滿數
尺而有英氣人皆慮其抑鬱無聊將舉其所守而䘮之
而君慷慨自若議論侃侃是非無所回互視在邑庠時
不少挫非志氣不羣者疇克爾哉晩厭所居喧雜改卜
於祈峯之下兩山環抱掬為漫池前面鶴山而靈山鵝
[002-4b]
湖諸峯隠隠約約出沒於烟雲百里之外有山可樹有
園可蔬有池可魚有田可稼皆足以養生喪死無待於
他求者暇日客至則剪蔬取魚開樽布席相與飲於堂
上醉則攜客而出尋壑經丘髙登逺望超然如在物外
皆斯堂之助也君有二子方在髫齔而斬然露頭角課
農讀書之暇能以古人之學自其幼而導之竢其長而
有得焉然後俾之修舊業以為仕進之堦則所以成君
志而昌大其門者端在此矣堂既成予與元素仲素飲
[002-5a]
而樂之有感乎先王之教也於是乎書
  書感興詩後
古人之學惟務養性情故其為詩自然止乎禮義後世
先王之教廢而人不知所養其為詩也率皆鑿空强作
不復發乎性情之正矣雖漢魏盛唐等作猶不能無憾
況其下者哉予觀子朱子感興之作纔二十篇耳天人
稟賦之理聖賢傳授之㫖異端悖謬之失俗學支離之
陋與夫千古史學難决之是非而超然得於獨斷之餘
[002-5b]
者率於此發之誠無愧於三百篇之作矣然公豈嘗規
規學為如是之文哉盖由平日涵養之功已至故其性
情所發自然止乎禮義如此竊嘗考之本集至日感懐
之作有顧以多言害道戒不作詩之語而此諸篇實繼
其後則知公之有得於言者正惟有得於多言之戒之
力耳故嘗訓學者云平淡自攝豈不勝如思量詩句至
於真味發溢又却與尋常好吟者不同真名言也後之
學者徒見其詩文之妙而不知其所本故其平生為學
[002-6a]
動以著述為事以致心愈勞而事愈左言愈多而道愈
晦可勝惜哉故予因書數語於後用以告夫後之君子
且以自警云
  書小陂集後
此康齋手刪本也康齋詩文近刻於撫并少作及嘗刪
去者悉存觀者病之予昔從遊一齋得見此本手自抄
録居恒諷詠於兹三十年竊嘗謂康齋為人嚴毅而詩
復和平中之所養可知迨至晩作類多愁嘆之語抑可
[002-6b]
見其好學之心至老彌切也凡此皆考徳者所宜知因
綴數語示兒姪輩使知康齋之詩誠可以獨步當世非
乆於玩索者不能知也後之欲刻者當以此本為正取
少作及嘗刪去者悉附其後庶乎其可耳
  重刋吳氏小學集解序
註小學者無慮十數家然詳者失之支離簡者失之疎
略獨海虞吳氏集解視諸家為善舊刻於某處惜嵗乆
板蝕字多殘缺建陽書肆傳刻亦復訛舛欽差提學南
[002-7a]
畿侍御某君重加校正命某郡守某君刻於郡齋而以
序屬予予惟古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塾謂
之小學庠序學謂之大學人生八嵗則入小學而教之
以小學之道十五則入大學而教之以大學之道周末
先王之教廢孔子於是誦而傳之以詔後世大學小學
之書所由作焉遭秦焚滅大學猶幸存於戴記而小學
不可得以復見矣尚賴曲禮内則諸篇亦於記存焉可
以見其與支流末裔迥别朱子因而廣蒐精擇以為小
[002-7b]
學一書葢嘗考其篇章次第其曰立教者胎教保傅之
教學校師友之教具焉其曰明倫者父子之親君臣之
義夫婦之别長幼之序朋友之信具焉其曰修身者心
術之要威儀之則衣服之制飲食之節具焉綱領節目
不越此三者其曰稽古者所以實此三者而已其曰嘉
言善行者所以廣此三者而已合而言之葢前四篇為
内篇三代之言行小學之根本也後二篇為外篇漢唐
宋之言行小學之翼衛也立言之意具見篇章若無事
[002-8a]
於註解者然初學之士知識未開茍於訓詁文義有所
未通其何以為持循用力之地哉吳氏集解雖不足以
比朱子大學章句之作然字求其訓句求其義章求其
㫖頗得朱子纂集之意葢朱子有功於聖門而吳氏不
為無補於朱子也我朝稽古定制大綱萬目無不畢舉
獨學校一事未甚詳備葢自國都郡縣莫不有學而鄉
校不設於閭巷設科取士悉以四書六經而誦習不及
於小學太祖髙覽逺識獨超於古特當時儒臣受命㕘
[002-8b]
詳學制者未及論定而致然耶今某君視學南畿之初
即命郡縣皆立鄉社之學又命郡守某君重刻此書以
惠學者且使窮鄉下邑皆得以資其講習焉其於國家
化民成俗之意豈不與有助哉
  贈邑博林先生序
晉江林君世仁蔡虚齋先生之髙第弟子也虚齋邃於
理學能發所見於舉業程度之外士子經其指授者類
能取髙科躋膴仕君領薦上春官竟以乙榜授清江教
[002-9a]
諭丁内艱去服闋改任吾邑日升講席課諸生如在清
江時退則不廢誦習解經纉文悉用虚齋之教不務穿
鑿詭異以要時譽涖任之明年典學憲副周公某移文
敦遣有司具禮幣以奬之又明年侍御巡按秦公某清
戎陶公某復舉奬異之典視周公有加焉學中諸生謁
予文贈之予舊官南都有友人歸自閩中以詩寄帶於
予謂此帶得之虚齋者予即再拜而受之居常佩服竊
取韋弦之義今虚齋吾不得以見之得見其帶猶見虚
[002-9b]
齋况見其髙第弟子如君者乎顧以拙學竊奉多言之
戒竟不能就之將考滿解任北上而諸生之請益力能
無一言為君贈耶竊嘗聞之英才何代無之特以師道
不立故不能有所成就師道立則善人多矣昔安定先
生當學絶道喪之餘慨然以師道自任弟子散在四方
者皆循循雅飭遇之不問可知為安定之弟子虚齋近
出南閩自為諸生時即有志古人之學潜心力究推所
得以淑人視安定為無愧一時出其門者類皆氣象可
[002-10a]
愛林君親承謦欬得之言行者尤深簡重寡黙克舉教
職盖亦無愧於虚齋宜其見信於諸生受知於當道至
於如此也近時銓衡用人不拘常資由教官而䝉顯擢
者衆君受當道之知而書其最於銓曹則凡世之所謂
功名富貴皆君所宜有不知何以砥礪於後以答諸公
之知耶昔尹和靖别伊川而歸請教於謝上蔡上蔡云
吾徒朝夕從先生見行則學聞言則識譬如人有服烏
頭者方其服也顔色恱懌筋力强盛一旦烏頭力去將
[002-10b]
如之何和靖反而告伊川伊川曰可謂益友矣林君今
去虚齋日逺恐亦不能無如上蔡之所慮者竊願以心
為嚴師而尚友乎古之人庶不負虚齋之教而於諸公
知人之明有足徵矣予嘗私淑虚齋而辱交於君乆竊
附上蔡益友之義亦因以自警云
 
 
 東巖集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