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443 紫山大全集-元-胡祗遹 (master)


[021-1a]
欽定四庫全書
 紫山大全集巻二十一  元 胡祇遹 撰
  雜著
   論治道
古人立言定名一字不苟不謂之百事而曰百揆不謂
之萬事而曰萬幾不謂之庶事而曰庶政又曰庶績因
事明理因理垂戒揆度也不致度則苟而已幾微也小
有不善則激觸起發盛大而不救政正也身正則萬事
[021-1b]
正績功也不盡美盡善則何以成功不能成功則傾覆
敗亂矣今之從政者不師古不度理不慎微致逺而慮
不及逺不正其身而以督逼急切責人以必不能行肆
口從欲而行不圖其成敗其于前人所謂功不百不變
法利不百不易業功利之效尚不信從尚不加意其於
正義明道無所望矣
韓子曰古之為民者四今之為民者六若之何民不窮
且盜也以今觀之所多者奚啻佛老氏而已佛一也師
[021-2a]
異道人異徒支分𣲖别不勝其繁悖逆本宗莫之有禁
老氏亦然大抵世治則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世亂則
反是惟民生厚因物有遷生民有欲無主乃亂又曰一
人元良萬邦以貞又曰君子之徳風小人之徳草草上
之風必偃又曰惟皇上帝降𠂻于下民克綏厥猷惟后
為人君者民可以不禁身可以不修乎又曰天下有道
國無幸民凡今身不在四民之列僥倖以蠧國者反以
才俊有道有徳待之欲求天下之治豈不悖哉
[021-2b]
士之論治者如庸醫之治病不問病之虛實寒熱各隨
其性之所好而用藥已性優柔雖大實大滿大熱之證
而不敢寒以下浚以削消導和解而已已性峻决雖至
虛至羸寒弱不足之證又投以酷烈病本不死醫殺之
也天下之勢亦然為治去其泰甚救其偏而不起之處
防其將然未著之患寛猛剛柔簡易具備一相其時之
可否如良醫之對病用藥後世論治者不相其時之可
否君臣之能否一隨性情之好尚好有為者専振起好
[021-3a]
鎮静者専苟且寛者一主於含容猛者一主於摶擊正
如庸醫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若此之流雖不能
得其中要之胷中有主不務隨人降及近代専務逢迎
揣摩唯恐其不工間有出一直言也則必羣聚而沮毁
之多方以傾䧟之必使之見怒於上見惡於衆不謂之
誹謗必謂之妖訛不致廢退獲罪不已是以五年十年
之久内外小大之臣略無一言之論治豈為國之福歟
兩漢去三代不逺為政者終能窮理盡性治民之道雖
[021-3b]
不能以躬行心得之餘推以及人無為而治然亦知本
而示之以好惡故刑罰清而風俗美所行者不煩今年
詔曰孝弟力田者復其身明年亦然又明年亦然髙惠
文景而下以至於凶國莫不皆然人倫不過内外内能
事父母孝而友兄弟外而事君長則必順交朋友則必
信必讓不犯上不作亂不廢惰先業放辟邪侈民心至
此則囹圄空虛刑措不用史書為實録豈虛言哉以後
世觀之愈見愈信兩漢之知本末不勸激以孝弟力田
[021-4a]
已為不知急務而又縱子訟父弟訴兄妻妾言夫婢僕
訐主雕文刻鏤刺繡纂組嘉美而榮寵之民俗從風而
靡歳歳豐穰不免凍餒糓帛收成價愈湧貴近年以來
民日流移或不幸歳一不熟以不孝不弟無禮無義背
本趨末之凶人而處乎困約吾恐笞杖不能禁獄犴不
能容豈止於犯上作亂而已耶智者防患於將然不救
患於已然區區以簿書期㑹不報為大務者不以我為
迂必以我為狂誣妄是古非今好生事端一腐儒耳
[021-4b]
西漢言治之事不諱君惡不隠民瘼昭言天譴思患預
防以秦為戒以三代為法以道徳仁義禮樂教化為君
徳政幾之先務以孝弟忠信修身敦本為臣民之事業
以簿書期㑹問刑讞獄為可鄙為俗吏以後觀之俗吏
亦不可得鄙事亦不能辦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
至於道後世之政去齊太逺不知何時而可望乎魯為
君者以聖智自居為臣者以僮僕自處言何可能行此
孔子所以辭尊居卑也耶又曰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021-5a]
為政之要大體則因依前代救滯補弊則或損或益欲
輕之於唐虞三代則為貊越欲重之於唐虞三代則為
桀紂為政大臣不通經學古不知後世之虐政殊不出
於堯舜禹湯文武皆出於漢唐好大喜功誇侈奢滛立
官無法取民無藝檢身齊家臨下御衆無制舍三代不
遵而遵秦西漢乃萬世之罪人武帝之罪甚於秦始皇
始皇之未嘗行者武帝創行之後習熟見聞以為當然
不以為虐踵踵不廢有増無損若之何民不貧且病也
[021-5b]
若之何政不紊且亂也官冗則事繁欲多則財傷政紊
則民病吏不循良則禍速通典一書三代之所無者十
盖八九非三代之君立政立事不智不才不能如後世
之詳備凡後世之所有三代之所無者皆病國病民不
可行之政也不可常行何以為之典哉
   論治法
法者人君之大權天下之公器法立則人君之權重法
不立則人君之權去矣何以言之國之立法曰殺人者
[021-6a]
當某刑傷人及盜者當某刑使為惡者畏法而不敢犯
犯之則必當以法雖有奸臣老吏不能髙下其手㨿罪
舉法或失之輕或失之重則官吏抵罪是以善人有法
可倚良吏有法可守奸惡有法可恐可怖可殺小大貴
賤惟法之是視而不敢干越不怒而威死而不怨兹非
人君之大權天下之公器歟法不立則權移於臣下小
則一縣一邑大則一州一郡無法可守選官擇吏既不
精粹多非公清循㢘之人民有犯罪漫無定法或性情
[021-6b]
寛猛之偏或好惡不公之弊或惑於請謁或殉於賄賂
或牽於親戚故舊之情或逼於權勢或為奸吏之執持
恐逼舞智弄文或為佞言之說誘欺詐曖昩之間固不
勝其屈抑公明之下亦鮮有不失其平者也今既無法
邑異政縣異法州異文郡異案六曹異議三省異論寃
枉之情無所控訴生殺禍福一出於文深之吏比獲叩
九重而申明則枉死者已十九矣民知畏吏而不知畏
法知有縣邑而不知有朝廷故曰法不立則權移於下
[021-7a]
吏而人君之權去矣余所謂法者非止刑法而已也百
度百法皆是也故正人喜其法立奸人樂其無法有法
則權在君無法則權在巳權在君則奉而行之畏而遵
之權在已則輕重髙下以是為非以非為是放肆縱恣
惟我所欲為而莫之禁使民惟我畏在一邑則勢傾一
邑在朝廷則勢傾天下其原蓋出於無法而以法授人
也梓匠輪輿不以䂓矩不能成方圓君天下而不立法
使臣下人自為之誠未見其可也後世法令刑政繁多
[021-7b]
細宻於古百倍而於天性人倫畧不加意孝友睦婣任
恤美徳也反是則國有常刑今之薄俗皆犯此六惡執
政者恬不知問有所厚者薄則何以為人人失本心則
虎狼之不若何以為治
又曰法可恃乎無法則上下無所守㨿恃法則久無不
弊弊則姦生故古人為治無無法之政無不變之法一
弛一張相時救弊使姦不能生法不致弊使賢者創物
不肖者守法此聖人明義達權法以情立亦以情廢慮
[021-8a]
逺議公人存政舉兩盡其美也今日之弊法所以不能
立者其原有五慮之不逺見之不明論之不公信之不
篤用之不重議法者徇末而不知本泥古而不相時自
以為是一人沮之則巻舌而莫之能辯豈非慮之不逺
見之不明乎一念私起創置一法趨利避害鬻恩媚勢
自相矛盾為人据摭莫之敢言以爵塞謗補苴罅漏譬
若破釡壞舟彌縫固塞左完而右裂前止而後泄愈救
之而愈壞豈非論不以公曲盡私意人得而攻之者乎
[021-8b]
遂令上之人疑惑失恃曰汝等建議立法何不堅定也
若是人斥其瑕而不能辯自叛其說而伏其罪朕之任
卿也未嘗不誠卿等負朕也動必以偽朕誰適從矣卿
等既不可倚我自有以處之是用求之於道謀無稽之
言弗詢之謀自售自鬻者踵踵而來前以致春令而秋
改夏命而冬廢豈非信之不篤用之不重乎所以致此
者議法者之罪也而猶不悟不能擴示大公一洗曲弊
俛從衆論又刀筆俗吏小智自喜之人沾沾筆削將見
[021-9a]
窺間伺隙攻瑕好訐利口長舌數倍於前日矣吁法果
何時而定乎
法之不立其原在於南不能從北北不能從南然則何
時而定乎莫若南自南而北自北則法自立矣以南從
北則不可以北從南則尤不可南方事䌓事䌓則法䌓
北方事簡事簡則法簡以䌓從簡則不能為治以簡從
䌓則人厭苦之設或南北相闗者各從其重者定假若
婚姻男重而女輕男主而女賔有事則各從其夫家之
[021-9b]
法論北人尚續親南人尚歸宗之類是也
   論時事
時弊則難救法弊則易革法弊者一政一事或至訛壞
故易革也時弊者貴賤内外綱紀風俗皆壞也故難救
儒生俗士所見淺近所守執滯救時與救法混而為一
不能分别又不度徳量力弊不能革而禍已至身識時
務者在乎俊傑時者一時務者時内之一政一事自有
小大不可不别時者綱也事者紀也綱壞而區區修紀
[021-10a]
不惟無成成則亦不能為用此賢者避世藏器待時者

孔子曰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凡人血氣將至而貪得之
心愈甚雖貴為一人何求而不得富有四海何物而非
我有如唐徳宗置瓊林大盈二庫於殿側惟恐我之不
能有競為泚賊輩白晝而攘奪之鹿臺之財巨橋之粟
亦有是也財散則民聚財聚則民散豈不信哉
晉武帝之平吳隋文帝之平陳趙太祖之平唐皆以興
[021-10b]
國初王之氣人主英明謀臣策士衆多加以良將精卒
非不多也兵甲非不堅利也天時非不得也然而王猛
臨死諄諄然勿以南伐為諌君臣之間所敢言者正以
晉尚有人天未厭晉二事而已所不敢言者可勝計哉
苻堅之謀猷苻堅之將士豈能逃王猛之鑑哉盖以堅
非混一六合之英主一時將士又非智謀雄勇料敵應
變之材所恃者徒有百萬烏合之衆耳兵法所忌者莫
難於用衆以漢髙帝之駕馭羣雄韓信許以止可將十
[021-11a]
萬况苻堅乎用衆而不得其道祇益敗亂耳吳子謂能
使五萬人為一死賊可以無敵於天下師克不在衆亦
明矣勝敵之道無他知已知彼而已彼以弱昧我以强
明彼以衆叛親離我以風集雲㑹彼以不足我以有餘
彼以某人為謀臣為將帥我以此人為謀臣為將帥彼
之甲士若干我之甲士若干彼所恃者何物我所恃者
何物彼所畏者何事我所畏者何事事事物物幄謀廟
算如國手碁持子不下熟計多籌萬勝萬全然後下子
[021-11b]
如是而不勝者未之有也大抵用兵之道闕一不可者
也一人情國勢二君王三將帥四徒卒五戈甲器刃六
倉庫供應七天時地形七事皆盡其美鮮有不勝者以
孔明之材糧運不繼六出祁山而無功王翦之勇非六
十萬衆不可以伐楚兵甲不堅利是以卒與敵也士卒
不精練是以將與敵也將不智勇是以國與敵也君不
能馭將是以宗廟社稷與敵也然則國君之於用兵可
不慎歟以數十年之蓄積涵養角勝負於一舉苻堅之
[021-12a]
失足為明鑑可不慎歟
孔子對門人問為政者二一曰足兵兵所以平暴亂防
不虞重朝廷鎮四海雖九有無警亦不可一日而無兵
兵不可一日而無法無事則養育訓練恩威具舉有事
則發縱指示緩急得宜多寡悉稱處事故能閒暇則不
至于驕惰征伐則不至于困憊糜爛一入其籍死生有
數什什伍伍等而上之至于百夫長千夫長萬夫長官
無冗員卒無虛數節制盡善以一當十此養兵用兵之
[021-12b]
大畧也
嘗聞一聴訟者見負罪者當笞當杖必發忿怒疾惡之
心固不可無發為忿怒則過矣有罪則有法也者懲戒
報償之心也忿怒者好惡血氣之私也此心一怒不惟
有傷天和既怒則心為氣動輕重失宜以官府言之則
謂之法法非聖人之所敢私也天理之至公聖人代天
理物一死一生一禍一福順理而已誅四凶殺管蔡人
自取之也非我心之得私也然則忿怒者不亦過矣乎
[021-13a]
   論臣道
前車取覆之由不以亷節自守増禄自厚一也不能犯
顔直諌嘿嘿自保二也不能秉心公正専用私門三也
不能振立紀綱畏首畏尾不克恊心一力引養小人以
啓告訐四也不審大利病切切細務五也大臣之道先
能正已徳足以服天下才足以燭萬幾救亂于未萌致
治于未亂不動聲色懷忠貞盡瘁之節然後以義理雍
容不迫格君心之非養君心之良徳將順匡救以道事
[021-13b]
君必知其不可輔以義而去見幾而作此為臣始終之
義也若夫既不能正已又不能養君之德成事而說遂
事而諌既徃而咎知其不可而强為身名俱辱事亦無
成雖言有可采亦不足貴近世居大臣之位者不量已
不知君無徳行無才學依人而進人君之視已如路人
不相識漠然如貊越之不相信有無不係毫末之重輕
緘黙備員竊禄事敗禍至四海稱快斯人也又何責焉
君天下者用人如此哀哉
[021-14a]
前代大臣事業有看似平易而後人不能企及者蕭規
曹随是也當秦之末法煩刑峻民若鼎魚繼以高帝項
羽連年之兵困憊糜爛歳無定月月無寜日慘毒之氣
愁苦之聲上徹九天下入九泉求死而不可得一旦豺
虎屏迹炎祚既定漢政之所急所先應天順人者惟在
寜静簡易寛仁而已雖有三代禮樂文明之政皆無所
施矣譬如久患痼疾瘡毒之人一日病少瘳痛少定所
欠者安眠粥食耳若蕭曹者可謂知先務矣起身刀筆
[021-14b]
吏而智識有守也如是兹盖天姿高逺不為學術風俗
所奪者也後世為臣者喜于有為而昩于用静一秉國
鈞而求智名勇功是以紛紛擾擾求治而愈亂求利而
生害上無定政而下無寜心直至于亂亡而後已若夫
蕭曹之法不惟宜施之秦亡漢興之初雖萬世守之可
也大凡自古敗家之子弟亡國之君臣皆非靳靳無能
之愚人而悉壊于才俊騖馳之輩兹可見矣
古今大臣得君者其道有二君子之得君進以道合以
[021-15a]
義感以忠誠語以仁義如臯䕫稷契伊尹周公傅說是
也小人之得君揣知其意向逢其欲迎其志導其所欲
為而未能逞盡其心者必過其所期而後已籠以權術
曲邀固結如哲婦妬女巧謀鉗其悟先哀誓鍵于寵初
若戰國之蘓張秦之李斯趙高漢之𢎞恭石顯唐之盧
杞宋之王安石是也然歴觀徃古君子之得君者寡小
人之得君者衆君子之得君也難小人之得君也易盖
君子言不用道不合則納履而去小人則不恥自售枉
[021-15b]
曲求合一履君門如油之投麵膠之投漆牢不可觧宻
不可間始於趨利固權終於䘮身敗家失國而後止噫
朝廷之有小人如陽之有隂晝之有夜倚伏對待何時
無之窺伺人君一念之萌巧投其所欲如䑕之俟夜應
時而發為人君者好惡取人之際可不慎歟然而為小
人之所禍敗者載在史冊歴歴可見後來者又蹈覆轍
終莫之悟者何哉吁君雲者龍命律者吕則各從其類

[021-16a]
窮理治事而不造其精微受命居官而越職干分不惟
紛龎紊亂將見心愈勞而事益不集故唐虞聖君賢相
之相戒歌曰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墮哉莊周亦
曰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尊爼而代之矣前人亦有
以治家喻治國雞司晨犬司户奴職耕婢軄㸑主人提
綱振領於其上治天下亦猶是也天子擇一相一相擇
内外百官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
輿輿臣𨽻𨽻臣僚僚臣僕僕臣臺以尊統卑以卑承上
[021-16b]
各有攸司卑官專軄尊官總持專職者所掌不雜故辦
事服勞尊官領其勤惰察其衆務故不親小勞宰相似
逸而實煩勞所司者衆也卑官似勞而實省力所掌者
一事也政如梓人大厦之百材成功之製度皆當照料
而又使之代斤者斤代斧者斧代鋸者鋸代繩墨者繩
墨然則一宫之規模百執事之孰工孰拙孰先孰後孰
從而聴之都省者梓人也六部者羣匠之各工一能也
百司庶府郡縣者羣工之執役者也賊臣阿哈瑪特違道
[021-17a]
干譽媚上惑衆以至接受司縣軄分所掌之辭狀親米
鹽之細務今日㸃倉明日㸃庫外示公勤内畜姦貪失
大臣之體辱朝廷之尊㸃倉庫則倉庫空竭而私室盈
溢親細務受詞狀則徒為煩擾民病増劇小大庶務百
不一舉徒使斷政者難自辨明不敢告勞上以風化下
遂致六部臺院諸司百局虛文百倍欺上罔下利己虐
人網羅督責姦吏因之而壊法羣小横恣以樹威朝政
更新以來兹弊猶存雖輿臺皂𨽻所當為之事部符下
[021-17b]
州郡州郡下司縣必曰委正官一員親身監視夫正官
有限公務無窮小縣三員大縣四員州府亦然然而不
三四事則無人可委矣倦勞避事者幸有所委府州司
縣公廨為之一空以至簿書堆積獄犴填滿民訟寃滯
百務紛擾者軄此之由胥吏抱案無人判署又懼提刑
司照刷稽遲不免倒提月日虛押催檢以塞杖責然則
何益於治欺紿益工姦偽益盛考文巻則無瑕可指責
成效則廢滯不前俗吏督責罔上之弊以至於此故六
[021-18a]
案自相戯調曰火速火速今畨火速不比前畨火速近
年吏風又於文背批寫曰𦂳𦂳不入逓今日四海昇平
内外無慮何苦如此郡官例階三品掌户數十萬朝廷
略不相信每事復委斷事官宣使奏差腹背相望驛塵
相屬使典郡者送迎祇待之不暇又何政事之暇問焉
兼所委吏皆貪汚荒淫下鞍則震怒嗔喝取招罵詈仗
朝廷之威以為一已酒色聲伎賄賂之資按大典本闕/謹仍其舊
   論按察失職
[021-18b]
不薦善不彈惡不振勵風俗不因外以知内書史書吏
奏差擇人不精欲精則必當程式看原本/釣巻照刷非良法
避形勢而威微賤省部弊政委曲随從如體覆之類一/切細碎煩文一
二年/轉吏府州司縣反為省部沮抑者不肯申明諸衙門司
吏必當程試諸官吏才有善有惡不能人人周知不察
民情之利病軍力不均民/差發不均水旱之灾傷既報雨澤水旱/月申随即合行
檢/路不察獄訟之稽遲刑名月申漫為/虗文不加詰問提舉學校有名而
無實按大典内此句下註疑有闕文/四字今無從攷訂謹仍其舊
[021-19a]
仁義禮樂治之本也法令刑罰輔治者也人而不仁不
義不循理不平和為惡而日不足鞭撻刀鋸竟何為哉
抵冒頑嚚不可救藥風俗至此使善人復起而治之不
百年三世之久不可以勝殘去殺亡宋南渡刑罰苛刻
吏人犯法徃徃黥靣何不仁不智之甚也人之欲動情
勝不能無過苟諄諄而教養以㢘恥開自新之路亦庶
幾改悟而恥為惡人靣一經黥湼雖欲自新人終莫之
敬信攬鏡一照不若速死之為愈既不能死則亦無所
[021-19b]
不至矣何不思古人先為庠序學校以教養士則鄉舉
里選胥史必推擇而得為又有官爵以尊榮之廪禄以
温飽之雖於用人若此之精宻尚有幽明之不齊三載
之久而一黜一陟故官得其人民被其澤此道一廢取
人以言不求其素行但使居民上以口舌得官放焉自
肆何者為律己何者為訓民苛刻嚴酷貪饕汙濫包苴
賄賂奔走於權門巧辨奸欺脅肩謟笑結為朋黨一唱
百和於斯時也府州司縣上下如一而欲以一二似是
[021-20a]
而非者為監臨彈紏之官以正攻邪尚不能勝以邪攻
邪不滿羣邪之一笑竟何為哉
   論除三冗
文冗則吏冗吏冗則事冗不削冗文則不能减冗吏不
减冗吏則不能除冗事三冗欲除大臣之中必得識時
務通儒明斷不煩有為之材為之綱領定立規模精選
六部左右司官吏事有條不紊自上及下自内及外各
有攸司遵法奉行無叢脞無推遞怠墮違越必罰不貸
[021-20b]
文有典册有案牘舉首見尾問無不知受授相承有行
無滯人材精政要舉文案明三冗不除未之有也人材
不精則政要不舉政要不舉則文案日煩紛然沸羮日
甚一日何以為治竊惟為政之方綱領節目固非一端
不敢妄言至於不稽遲無違錯亦非難事我朝官制内
立省部臺院外立府州司縣高下雖殊元氣宜一如人
之身心思耳目手足莫不相應乃為安康之完人少有
凝滯即疾痛害事省部臺院者人之心思也府州司縣
[021-21a]
者手足十指也一指之不可屈伸即非完人心思之不
神明不君主四體百骸孰從而孰聴之即今府司之案
例當申部有十年不裁决者有申至數十次而不䝉明
降者有屢申僅得一言曰不見原行文巻或曰仰申覆
若干部分或曰如何纔方申覆或曰仰仔細照勘再行
申來或曰不見前申事理或已申備申累申而取招問
罪不絶或體覆已完而再行體覆或倒逓月日三四十
日纔方到路者或今日到路明日便要到大都者諸如
[021-21b]
此類不可悉数依例之事尚且若是少有疑難莫望一
言此往來申報文案之弊若夫獄犴填滿不䝉處决司
縣人員無人主事不䝉填補錢榖不得准除軍民户籍
交参不獲開收田畆不得推稅州縣官或汙濫或疲軟
不勝任或老病不能治事不加退罷似此稽遲違錯罪
當誰歸伏乞巡按官毎次照刷有此違錯開欵申臺呈
省問罪懲科施行
   政事
[021-22a]
國信使郝經為宋留滯當大舉臨江問罪索使勒和大
理叛逆以左手諸兵討平撫定國朝經制不定下無法
如律義律/令是也王言一出不宜反汗度其未能行不宜輕
發名器當靳惜不可輕授人宣命虎符今大泛濫宜以
法收集居重馭輕聖王逺謀當増選精兵宿衛固本開
御河立漕運豐實京師倉廩罷逺倉以紓民力南陲甲
兵當務屯田農隙乘釁則南伐三時務農以富實兵力
軍户貧富不均宜以物力分數納錢入官招募健卒以
[021-22b]
濟實用以紓疲乏無省部宻院元帥府統軍司應付飲
食草料文字不得於農家求取農家亦不得應付不造
作不急用工匠及一切雜户打勘見數與民一體當差
榖賤貨貴當重農抑末百貨當以工本價相半而已立
御史臺兼按察司紏察汚濫㢘舉公能以勸善懲惡以
消告訐
倉場庫務官令各處上三户入貲得爵増籌進秩無使
利歸於轉運司上自省部官下至州縣倉庫同為臣子
[021-23a]
廪禄不可不均救弊如治病去其泰甚最為先務漢高
帝入闗約法三章知民之所最苦者秦之苛虐耳後世
陋儒不識時務徒舉陳言不切之事亂人耳目言治於
無事之世則其言簡而易當言治於多故之際則其議
繁而難工僧道伎樂不可濫賞今之世動為賈䜿貪冒
譎詐之欺天子明照四海總天下户口止抵金朝河南
二十一餘縣一辟舉守令足以幹其事府州名實不相
副冗官可减百工諸府可罷百工所貴之技過於買價
[021-23b]
百工之力虛於所掌之吏伎樂頭目尤可罷不可以聚
歛貢獻為忠勤爵禄者人主之權衡以待賢者能者使
之趨事赴功而樂為吾用是故古之明智之君設為諸
科不惟使人難得而貴慕之抑不使不才無能之人各
安其分而杜絶覬覦今日之病失於取人無法輕以賜
與故得之者不以為恩而失之者足以興怨一人之身
始以勤約武勇而成事終以侈靡安逸而敗功况嗣守
之人乎自古得天下莫不以祖考英武勤約而得莫不
[021-24a]
由子孫宴安逸樂怠惰而衰故兵不可不蓄養精練本
不可不大末不可不小為子孫者不可忘祖考得天下
之由必欲息天下之欺明萬㡬之㣲駕御百寮㢘公畏
罪如事神明莫若自冡嗣以降下及諸王之子孫皆知
務學知為政知民事知吏情俗儒事實門類不切時務
陳言贅語無補扵治者不足以亂視聽豐本細末重内
輕外莫若推恩分力扵各王之諸子諸孫諸冑子從冡
嗣㳺學則久久敬愛畏服一旦命令則無不畏從諸宰
[021-24b]
職雖無功亦無大過語其權無笞人之威語其貪汙無
百金之賄縱有之不及贓吏十百之一方今無豪傑英
偉可負萬鈞之才莫若養以㢘隅推以赤心使其親舊
猶勝扵無行恃口之小人用一小人不惟啓覬覦之心
來䜛侮之口惑清明之視聽抑使方外輕笑朝廷有用
非其人之誚作事而不立法事終不能成治漢人必以
漢法治北人必以北法擇其可使而兩用之叅用之亦
可也未有無法而能立事者也官制之立後世有繁而
[021-25a]
無省何則恃權貪利天下之心一也苟可以得之安知
所謂蠧國生事禍及其身者耶國家主持名器相事之
煩簡人之賢否而授之今使貪利竊權之小人自售自
鬻曰我可為某官我願為某職不惟不責其實罪其妄
又從而信用之一人得之千人舉而謀之萬人跂而冀
之然則官制何時而定乎又安得而省之哉
古者明四目達四聰不偏聽不妄信不輕疑使端慤之
人采民謡聽公論國人曰賢而後用國人曰罪而後誅
[021-25b]
今則不然無稽之言弗詢之謀皆得而陳之究其情則
本非為國除姦一納其言則便欲居官而食禄是以紛
紛籍籍或采之㳺戲指以為罪甚無謂也
大府大州民物繁夥足以為政亦足以享崇高之貴與
其令輿臺皂𨽻掌一方之政令處禄食名爵之尊榮曷
若從其所屬分諸王之子孫弟姪慈仁愛物者主之一
則習知為政之要二則䝉國家推恩之福三則卒有命
令易使而無邪心四則親臨所有之士所有之民其霑
[021-26a]
體塗足之勞祁寒暑雨之苦各知愛䕶久自富貴趨利
希寵之小人粗見上意明察善惡乘時競進不過訕訐
飛謗舊過小疵殊無大利害今後指稱實事言不虛謬
賞可賞罰可罰則言無不實刑不濫及
天下雖無事不可無兵備近年以來京師奉衞之兵止
知服役戰陣擊刺之法則不知也邉陲之兵富厚者本
官得錢而放散窮乏者為本官服土木之勞亦不習戰
一旦有警皆不為用向來蕭縣宿州之敗豈非明效大
[021-26b]
騐歟當時差官㸃集精練所主非其人則易之
北方强勁所恃者馬力近歳馬極衰耗比之十五年前
十去八九國家宜兩平收買制官擇地而蓄牧之庶復
滋息以備一朝之急用
西南之釁不可不虞何則恩榮太重勢鈞力敵不相從
命强梁者宜置内地漸易以他職使莫知覺疲軟者冝
漸振其權毋致滋養姑息以消東南此消患未萌之良
圖也
[021-27a]
倉廪儲蓄不可不廣乗其豐歳包銀中宜度分數收粟
三之一随逺近貯積母致壊爛以備有用
官事在前必不得已而言者當裁减浮辭長語不惟養
氣亦少口過心如止水鑑物則明發言中節辭寡服衆
由我者當力行修/身不由我者任自然外/事人皆欲行善積
福無權位則亦莫能也胡子爾今總治百城凡害衆之
事無問小大悉除去之國家既無定制當見一事行一
法無厭繁也
[021-27b]
提刑之職一官吏二風俗三獄訟四農桑五學校六文
案七人才
俗儒論事不探其原不求其情用計用數矯枉救弊民
犯罪則峻以嚴刑民違令則繩以急法民澆薄則防以
網罟䧟穽殊不知法令愈宻姦惡日滋上失其道民散
久矣惟聖人為能以正名為先務懼夫弊必至於民無
所措手足也典故不可不知典故莫先於禮樂刑政然
孔子乃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仁則此
[021-28a]
心循序而和故禮樂為用不仁則玉帛戔戔鐘鼓鏗轟
文具而巳文具實亡何以得萬國之歡心祖考來格鳯
凰來儀神人咸和百福並至者哉人之趨利如鷙鳥之
求食鷙鳥之食惟食是視不知力之强弱人之趨利惟
利是視不知義之當否究其原則出於人之導誘何如
耳然則為人上者一喜怒一刑賞一好惡可不慎歟故
曰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
   銓調
[021-28b]
銓之為義衡也量也次也度也調之為義因其各人之
功過依法凖律宣之以言移徙也㧞擢也貶降也知二
字之義則銓調之法思過半矣後世用人懼其賢不肖
之混淆也則有移問慮其曠官棄職日月詐冒則有觧
由又恐其出身入仕之欺罔姦偽則有對憑又恐其老
疾不勝任假人替代因體貎應對以詳其真偽優劣又
察其才能宜任某職宜任某官則有引驗四者既得其
情然後銓次量度如衡之平而遷注升降之以歳月之
[021-29a]
累而待無功無過之庸才以升擢不次待茂才異等以
左遷逺貶待有罪者非特止於南移之於北東徙之於
西治州者復換授以州尹縣者復對授以縣如是則百
職得人庶官無曠此銓調之任也今之主銓調者能如
是乎能則當謹守而勿失不能則當盡其道外㨿移調
月日雖曰舊例以今觀之似為太速宜增縣尹一任五
十月州尹六十月散府七十月總府八十月何以言之
一省送舊迎新之勞費二省銓調之虚文求仕者道途
[021-29b]
徃返到部遲滯半年一歳之日月三則新官舊吏歳久
不敢欺蔽政成訟理民受其賜四職官知其責辦之久
不敢苟且保禄勵精其職
   銓詞
一求仕者到部比得新除近則三月逺則半歳中間胥
吏弄法調辭䟽駁甚則留滯經年或至再歳京師薪桂
米玉加以徃返二三千里道途之困敝徃徃至於貨馬
典衣一考之俸糜費無幾不惟沮仕者之心使壯歳精
[021-30a]
力虛度日月國家用人求治亦非便利此弊不可不革
宜令到部隨即發放不中格者即丁寜明白省諭還家
永不受理復有妄投詞狀告不以實者以誣誑抵罪如
是則僥倖覬覦者不妄進流品任事者咸樂為用
一即今調選立法似嚴而實無定法是以吏因縁而為
姦僥倖無資給者有時而得遷注循資厯級以亷恥自
律者齟齬而不得進至於引驗有名無實中間有廢疾
篤疾癃老昏耄百問而百不知如此之輩有司亦不詰
[021-30b]
問選人不精已至於此不可不革
一徇名而不責實拘法而不求情有厯仕流内職二三
十年選法未立以前本路及宣撫宣慰得以注官而末
後偶居流外職者即今選法一以無例不行遷注復有
素無勲業中統三年偶挂名仕版者不詰賢不肖便行
遷注流内流外之廢立國家之制也其名雖殊而其居
官任事負利害厯勤苦則一也法之廢革在乎國家其
人惡可而廢也均為人臣因革流外之名而併廢其人
[021-31a]
豈理也哉
一用人與取人相須而行不可偏廢前代以數路取人
内外猶有闕員故與時推移三年比士多寡而取舍今
取人之法未立而用人之法太拘見在職任者日老月
病年衰歳死有空闕之員無可用之人是猶塞源而望
其流之長無是理矣愚謂取人之法不可不立未立之
間選法宜少寛凡嘗經本路及宣撫宣慰委任歴職者
當取其籍姓名見數以備闕員
[021-31b]
一行充守試之法古人所以救滯補弊也員多闕少則
守闕多員少則或行或兼是以人無廢才而官無曠職
假若縣尹闕員數多而以縣丞者權行之給丞俸權尹
之任丞闕則主簿權之簿闕則尉權之若州若府凖此
之例國無費財下無滯賢職無廢事官無濫受一舉而
四得之何苦不為而令久闕其員虚滯其人而注守官
何膠柱鼔瑟之甚也
一循資格而無黜陟東移之於西南徙之於北功過無
[021-32a]
别賢不肖混淆若是則使一吏主之亦可以辦然則尚
書侍郎諸郎官何為而設也有銓調而無黜陟英偉之
才老死下僚庸庸之徒不失其資級即今司縣或三員
或四員而有俱不識一字者一縣之政欲求不出於胥
吏之手亦難矣憲臺既立宜令監察輩分路紏察守令
功過吏部得以憑黜陟庶幾絶素餐尸位之僥倖
一牧養小民培植根本縣令之任也即今縣令率皆庸
流又貴賤相遇之禮未有定制州尹府尹本路總管得
[021-32b]
以喜怒詈辱捶扑之故有志有為之士皆賤之而不欲
得前代省掾外除復注縣令今皆恥為之良以此也此
弊不可不革宜有定禮士之進身與古殊異三代興學
養士鄉舉里選未聞鬻技售能以求仕也士不求仕則
其自待也重不苟就不詭随不以富貴易其守有國有
天下者惟恐賢才之不我即國無仁賢則國如空虚吾
誰與守故有就見者焉有幣聘者焉論其位則君尊語
其徳藉其才則士重自射䇿决科之法行士求食於上
[021-33a]
而自輕為上者不以得士失士為重輕持貴人富人之
權而奔走羣才曰我不汝賴汝必吾依上之輕士也日
驕士之媚上也日卑日屈日謟惟恐不善逢迎以致乎
齟齬而不能入為士者曰苟能富我貴我惟君欲之隨
枉尋而不直尺庸何傷哉是以治少亂多身名俱辱今
日為吏部者亦難矣徳行才能勲勞歳月四者皆不以
守何以為吏部哉前人有言銓調之法止以日月而移
徙之一胥吏足以辦之今併廢是雖有臯陶九徳知人
[021-33b]
之明將安用之以似有實無不自信不自守之薄法而
進退遷除巧宦曲結怙寵恃勢貪欲無厭之小人惟斂
怨聚謗辨短論長較是證非之不暇又安能為國得人

   官吏稽遲情弊
稽遲害民甚於違錯若詞訟到官立便决斷案牘之間
雖欲文過飾非錯失自見小民銜寃随即别有赴訴司
縣違錯州府辨明改正州府違錯按察司辨明改正小
[021-34a]
民無淹滯枉屈之寃官吏當違背錯失之罪近年姦貪
官吏恐負罪責事事不為斷决至於兩詞屈直顯然明
白故為稽遲輕則数月甚則一年二年以至本官任終
本司吏更換數人而不决斷元告被論兩家公共賄賂
又不决斷歳月既久随衙困苦破家壊産廢失農務歳
計不免商和商和之心本非得已皆出於姦吏掯勒延
遲之計兩家賄賂錢多者勝以屈為直以直為屈不勝
偏倍條畫雖定大小中三事限次終無明白罪責擬合
[021-34b]
照依違限條畫初犯職官罰俸一月兩犯罰俸兩月三
犯的决罷職吏人初犯的决再犯决罷因稽遲而掯勒
商和者尤不可准罪責加稽遲一等伏乞申臺呈省如
䝉俯允乞賜遍示天下將此情弊斷例省諭府州司縣
大字真書於各衙㕔壁以示懲誡
   又稽遲違錯之弊
違錯之姦易見稽違之姦難明格例雖立小事中事大
事之限府州司縣上至按察司皆不舉行縱有依格欲
[021-35a]
舉行者多不通吏事姦吏倒提月日補貼虛檢行移調
發文飾揑合彌縫完備應對支吾恣為欺謾苦虐軍民
小民所争不過土田房舍婚姻良賤錢債而已是數者
皆非難問難斷可疑之大事有争田一二畆而稽遲不
斷受賂枉法巧文佞説直至三月務革十月務開又復
如前動經一年二年不决按察之於司縣釣巻求奸不
亦踈乎所争之物不直數貫隨衙經年累歳一家起訟
連累數家妨廢生理農功破家壊産寃抑百端然則稽
[021-35b]
遲之禍民豈為細過有司恬然不問縱遇鞫問明白者
不過笞縣吏一二十下不滿姦頑之一笑雖立按察司
與無何異又且動經二年不行照刷虎狼蛇虺何所畏
懼朝廷仁愛問民疾苦使訴陳官吏姦弊每人每月毎
年須上陳若干欵項及斷訖情由牒司申臺呈省
   又責吏不責官之弊
聴訟决事之稽遲違錯為總府為憲司者僅能粗責吏
人不問判署之官不惟責罰偏重不能服人將見司縣
[021-36a]
政日弛紊何則稽遲違錯之罪不専在吏吏請倒提日
月枉法决事判署官從之則其罪惟均故前人立政責
罰判署官吏今罪吏而不罪官正中姦吏濫官之計雖
日杖吏百政亦不舉何則不恥詈罵不苦杖楚苟得賄
賂甘心鞭扑者縣吏之素習也頗惜㢘隅避責罰者司
縣之官也今捨司縣官而責吏雖將違錯改正察司總
府既不親民安得事事詰問之今後稽遲違錯罪專在
吏者責吏在判署者責判署官罪均者均責之吏則受
[021-36b]
杖官則罰俸降等追官解見任庶幾令行而禁止
   又司吏遷轉之弊
人之所以為惡害人以利己者或賦秉貪饕或生理門
户所逼二者交攻寒餒切身而能晏然安貧不務苟得
二千年中惟顔子能之以顔子之行而責庸人何不恕
之甚也今之縣吏日俸二百一身不能飬活况父母妻
子奴婢乎所頼者不離鄉井特藉田園産業以身在官
門减薄本户差發庶能粗遣今令二年一轉挈家移徙
[021-37a]
他邑賃房糴糧創置一切什物器用柴薪芻豆沿路車
脚搬載脚錢一棄一置所費不輕諺語所謂無折匙良
以此也窮廹如此欲不取於人其可得乎又兼二年光
景三轉案則年限已滿以致案牘紊亂亡失前後承繼
不能通知不相接續雖有明敏剛斷官長非吏不行中
間情弊百端且如争田競土一切詞訟公務姦吏黙計
轉遷之限二三務革則稽遲之罪不在己一切違錯不
在己接巻承行者日月淺近罪歸前吏則罪亦不在已
[021-37b]
矣為官長欲窮詰前吏則已遷别縣問目今承行司吏
則日月不該遷轉吏人之弊以至於此執政者尚以為
良法何不思之甚也不務選擇人才專恃遷轉庶不為
惡不思本欲止惡反為助惡使本人賢良雖終身不遷
亦不害政害民使本人貪汚頑鈍無恥一日九遷所至
為惡譬如松柏之剛直藤蘿之委曲賦性一定雖移之
萬里之外豈能變易其性哉舊例省掾部掾百二十月
方許出職盖為主典案牘不可不久於其事數變易則
[021-38a]
不能周知親民之吏周知一縣官政民情前後文案轉
遷如此之速實為不便反致姦黠因之為惡蠧政害民
以此論之轉遷莫若擇人擇人主於門第清白産業富
實不貪汚慎行止之人日月深久定以出身
   又小民詞訟姦吏因以作弊
條畫四欵事闗投下約㑹不至者從本土官斷决姦吏
反藉約㑹虛調闗文累年不决諸交闗典賣文契自有
公據問賬正契然後赴務投税契本契尾印押方為完
[021-38b]
備中間猶有欺詐姦偽近見司縣斷案憑文契定屈直
所立文契無公㨿無問賬縱有正契無房親隣佑田畆
則無條叚尺寸四五經稅則無契本契末印押多使木
印篆文難辨明見詐偽司縣官吏便為凴據實為欺枉
諸詞訟文契元無隣佑姦吏欲行欺誑教令訴訟人虛
指隣佑干證引領作見人揑合虛詞强行指證潤飾文
案以為屈直分明雖使明敏公直者照刷亦以為處决
允當無瑕可指
[021-39a]
   論遷轉太速
古之用人論定而官任官而爵位定而禄既不苟進亦
不苟退才堪某職者或終身不移徙子孫能世其業者
襲爵不絶故子孫以官為氏曰倉氏曰庫氏司馬氏太
史氏羲氏和氏其才可大任者起畎畆版築魚鹽市井
屠釣而為輔弼故小材雖累歳不離於小官大才雖未
乆不害為輔佐自銓調遷除之法行止以日月為功不
考賢能為上庸庸碌碌汨泥揚波者反得升遷㢘慎公
[021-39b]
幹不交權貴者沉滯降落是區區之日月又不能守專
以銓調為巧宦僥倖之階梯貪競奔走既不守道又不
守官今日得七品明日望六品五品今日除五品便望
升三品二品名器有限貪欲無厭躁進易得故使人位
極人臣而不以為恩官至三品者連裾接踵七品八品
者十餘年不得代天下司縣闕員掌吏部者非不銓調
白衣者不能遷得品官在官者陞遷太速不十年而至
三品二品牧民急闕無人可注貴官疊積中外百人争
[021-40a]
填一闕銓調太速其弊至此可不更定其法
   論體覆之弊
功必賞罪必罰責任專一則下以忠信事上事實而不
文即今庶政賞不必罰不信責任不專下以巧偽報上
事遲惰而文具者殆非一端最不實者體覆是也或出
入錢穀或軍民告貧乏或出入户籍或地畆争差或官
吏薦舉才能或水旱灾傷或和雇和買或一切造作或
給散義糧例皆體覆起跡于司縣申觧于州府府下别
[021-40b]
管司縣體覆體覆相同復申觧至府府牒呈按察司按
察司以本府官未曽體覆覆牒總府總府行移同僚曰
請體覆某事同僚官體覆相同移闗總府總府再牒呈
察司體覆察司移牒本司同僚官一員體覆同僚官體
覆相同移牒本司按察司迴牒總府曰體覆相同總府
才方申部部呈省省復下部准擬施行少有疑難則反
復六降而至于縣再六轉申而至於省又三降而才至
于府每事畧無凝滯凢十六徃返而始得結絶一有疑
[021-41a]
難䟽駁則倍之噫若之何文不繁而吏不冗哉吏冗文
繁費時亂日事久不决置而無論敢問省廷果取信者
何司果責任者何人果可疑者何司何人自察司以至
縣司每事無不雷同安用其為體覆哉是無不可信之
有司也無不可委任之人也舉皆可信可任然則必須
徃返曲折果孰疑而孰責之哉推原此法是盖出於執
政者外示公慎詳宻不敢苟且一旦事或不完上位見
責明其罪之不在已也究其罪則有所歸若歸其罪則
[021-41b]
自上而下皆能脫免互相推逓必至於至賤至微之人
而後己何以言之事闗兵農則罪在於田夫野父事闗
錢帛則罪在於市井商賈行舗户牙人天下庻事有司
不任其責而罪歸於細民此姦邪胥吏之末技省部遵
而行之寜有愧於心乎然則體覆之無用更請以實事
明之且如官買諸物已赴大都送納了畢支用盡絶體
覆之文尚未至半體覆之人不見元物之形狀髙下好
弱漫為應答曰體覆相同非虛文而何舉此一事類皆
[021-42a]
如此雖欲不同不可得矣自縣司而至察司皆為虛文
為政者不信仁賢而信虛文於國何益矣難者若曰如
此闗防尚有欺蔽更不闗防姦偽日甚是盖不知為政
之要在信賞在必罰在責任之專在擇人之精又能誠
賞遇下則自無此蔽不然則法愈宻而姦愈巧矣以此
參詳體覆虛文即宜革罷如虛妄不實姦偽欺謾者坐
罪于起發事頭親臨之官吏㢘能不欺者褒美之作姦
造蔽者罪之職當紏察而失舉覺者罪之如此則虛文
[021-42b]
可削冗吏可減舞文弄法之弊日消下以情實忠信事
上事辦集而無凝滯政治清明百揆時序大凢弊政以
類而推皆當如是故姑舉體覆之一端以明庶政之無
不如是之漫應虛答伏乞酌斟可否而裁决之
   論沙汰
沙汰二字外若刻薄内實利益食不厭精去糠粃也鏡
不厭磨去塵垢也金不厭鍊去賊銅也當今政治失於
疎濶混淆而畧不程式㨂擇失於繁冗紊亂而畧不整
[021-43a]
齊裁削何謂繁冗繁文繁政冗官冗吏是也諭如造車
一轂九輞十八輻减之則闕増之則贅闕與贅俱不可
行任人何以異此又如牧羊千羊一牧則太寡十羊九
牧則太多不寡不多則人力得中羊亦安肥今日政治
文案設官置吏選才不精署員太多不精則十不如一
臨事又却不得用太多則互相倚靠躭悞政事文案叢
雜前後不一議論紛紜是非無定用兵亦然古之人以
二三萬之兵而破百萬之衆精與不精故也奚在乎多
[021-43b]
與寡設官置吏斟酌人民政事之多寡而増减焉今之
一州一郡不若徃昔之一大縣官吏無不具備而又加
焉孟子曰無君子莫治野人今日府州司縣為官吏者
果皆成徳多材藝可以治民之人乎不材者十盖六七
貪汚害民者十盖七八以賢治愚尚不能辦以愚治愚
烏乎治除達嚕噶齊縣尉外牧民者皆嘗試之以身言
書判而沙汰之吏民則試之以刑名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