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75 南澗甲乙稿-宋-韓元吉 (master)


[017-1a]
欽定四庫全書
 南澗甲乙稿巻十七
            宋 韓元吉 撰
 論
  易論
天下之數其出無窮而天下之理皆本于一夫一者所
以為天下之數也自一而至于十百十百而至于千萬
有是理然後有是數焉葢理者存乎内而數者見乎外
[017-1b]
也存乎内者微妙而有所難言見乎外者纖細而可以
畢舉是二者其所由來皆始于一矣易者聖人所以窮
天下之理而非止論乎數也然而天下之理非數亦無
以明是故畫之不足而定以為爻爻之不足而變以為
卦卦之不足而繫以為辭辭之不足而衍以為䇿後世
以之窺天地厯日月占星辰騐風雨筮人事知鬼神而
推萬物之變自數而言葢有不可窮盡自理而言六十
四實本于一卦三百八十四實本于一爻萬有一千五
[017-2a]
百二十實本于一䇿也何也夫乾之初九即卦之震也
震之初九即卦之復也坤之初六即卦之巽也巽之初
六即卦之姤也夫豈非一卦耶自隂陽而畫二卦自二
卦而生六子自六子之交而為六十有四夫豈非一爻
耶六十四卦之爻皆歸于乾坤二篇之䇿皆始于太極
夫豈非一䇿耶聖人以謂天下之理一卦之畫不足以
盡而一爻之辭不足以載一䇿之少不足以推也是故
自一畫而分以為二自二而變以為八自八而生以為
[017-2b]
六十有四自六十有四而散以為三百八十有竒自三
百八十有竒而總以為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以明其時
以寓其象以定其體以作其用使天下之人由是以探
焉則亦庶乎其可喻矣世之言易者類不能喻乎此焦
贛京房之徒則曰吾知為數而已理則吾不知也王弼
韓康伯之徒則曰吾知為理而已數則吾不知也其言
數則蔽于卜筮福禍而入于瞽史之淫僻其言理則溺
于虛無汗漫而流于佛老之迂妄使聖人開物成務冒
[017-3a]
天下之道千載而不傳謂之不逹乎理可也謂之不明
乎數亦可也葢逹乎理則知所謂數矣明乎數則知所
謂理矣嗟夫天下安有理之外别有數數之外别有理
也哉
  禮樂論
儒者之效莫先于禮樂儒者之弊莫大于徇禮樂之名
而不識其實葢禮樂之實不可一日去于天下而禮樂
之名則天下有時而不用人見夫禮樂之名有時而不
[017-3b]
用也遂以為天下真無禮樂夫天下一日而無禮樂其
可以言治哉世儒之説曰王者治定制禮功成作樂陋
哉斯言也治未定獨無禮乎功不成獨無樂乎彼之所
謂制禮作樂云者惑其名者也今夫飾黼黻盛文繡築
壇于郊祖考廟而享主賓豆而宴可謂禮矣撞鐘而伐
鼓總干而獻羽鳴律而應吕可謂樂矣而禮樂之實有
不在于是夫天下一日而無禮則君臣父子夫婦長㓜
之節將大亂而不可為矣一日而無樂則陵暴鬬怒爭
[017-4a]
奪賊殺之禍將接跡而起矣是二者禮樂之實日用而
不知者也黼黻文繡鐘鼓干羽禮樂之名爾苟天下既
已享其實則夫所謂名者存可也亡可也而必待夫黼
黻文繡大備而始謂之禮鐘鼓干羽畢陳而始謂之樂
奈之何天下其不疲且病也夫世之儒者不識其實者
衆故必竊其名以自鬻于世謂時君世主將興于所謂
禮樂者非從吾言則不足以自見師以是傳之弟子父
兄以是詔其子弟譊譊然號于天下俾天下視禮樂以
[017-4b]
為難致而不易得之物而時君世主當功成治定之極
睥睨天下無可為之事則亦欲以夸耀于後世未有不
溺其説而信之者鑄九鼎作大輅不逺千里登㤗山之
穹崇輦石泗濱伐竹嶰谷有意于舞百獸而張洞庭也
百姓之力已竭大農之藏已虛而世儒之論未厭其斁
耗天下有異于軍旅者幾希嗚呼是真聖人所謂禮樂
哉善乎夫子之言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
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葢天下
[017-5a]
之論禮樂始于名正事成而刑罰亦在其間于是而可
以探其指矣又請問禮曰上下安之謂禮請問樂曰民庶
和之謂樂若是則先王之制禮樂非耶先王之制禮樂
其大要本諸此其下則因人情而為之節文者也何也
人君者其富甚矣其貴極矣其情則無以異于人也而
得肆而不巳必蕩蕩而不制則患生故必順其情而制
焉葢人情莫不好尊安為之堂陛以嚴之莫不好華好
為之服采以章之莫不好聲音為之歌舞以悦之莫不
[017-5b]
好馳騁為之蒐獮以行之莫不好顔色為之妾媵以娯
之莫不好飲食為之宴享以樂之莫不好鬼神為之祭
祀以福之莫不好遊觀為之廵狩以適之數者禮樂所
自出也使人君之治上下安焉民庶和焉則有不待堂
陛而嚴不待服采而章不待歌舞而悦不待蒐獮而行
不待妾媵而娱不待宴享而樂不待祭祀而福不待廵
狩而適矣苟為不然上下亂而不能安也民庶怨而不
能和也雖有堂陛其能安之雖有服采其能被之雖有
[017-6a]
歌舞其能玩之雖有蒐獮其能舉之雖有媵妾其能保
之雖有燕享其能居之雖有祭祀其能宗之雖有廵狩
其能備之何以言也漢高帝未嘗郊天豈妨為創業之
英主周宣王未嘗籍田不害為中興之賢君當是時也
天下謂之亡禮得乎景王鑄無射不捄周室之亂成帝
好聲音無益漢祚之衰當是時也天下謂之備樂可乎
故以漢高宣王之治問其四夷則服從問其諸侯則順
朝上之則天地悦豫下之則人神恊同豈非所謂得禮
[017-6b]
樂之實也以景王成帝之治四代之樂雖陳于庭三雍
之儀雖正于郊嫡庶亂而不分外戚强而不制豈非所
謂得禮樂之名也説者徒見夫子之告顔子有禮樂之
事遂以為治道不越乎此曾不知夫子之門政事征伐
皆禮樂也故以鐘鼓玉帛為不足議夫子之後惟孟子
為能知之故其論禮則曰執中無權猶執一論樂則曰
今樂猶古樂唐之諸臣如魏鄭公者舉其君于堯舜而
世儒訾之以為不能答禮樂之問嗟夫使天下而不知
[017-7a]
禮樂之實者斯人之徒有以啓之也
  詩論
聖人順民心以立法于天下者不過曰禮與義而已禮
義者非有以强天下也一家行之舉國異之聖人不遽
以為禮也一人是之衆人非之聖人不遽以為義也惟
其一人言之而衆人奉之以為則一家行之而舉國視
之以為制然後聖人揭而號于天下曰如是而足以為
禮如是而足以為義而天下莫敢不從焉非聖人為是
[017-7b]
紛紛以矯拂于人也亦曰天下之心吾先得之云爾奈
何務高其説以衒于世俗者則曰聖人之所謂禮義非
出于自然也忠信之薄而情文之繁者矣嗟乎為是説
者果足以知禮義哉葢其説出于老子老子之言曰失
道而後徳失徳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老子
之所謂失猶曰去之而一變云爾非果以為失之也今
夫穉而䝉長而健老而死者人之常也飲食牝牡居處
歩走日異而嵗不同老氏亦曰復歸于嬰兒者孟子所
[017-8a]
謂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如使天下之人去其飲食牝牡
居處歩走之事而悉效于嬰兒之匍匐以乳是何異于
絶吾禮義而必務于道徳之説也耶聖人之禮義將以
復民于道徳也禮義之興則道徳于是乎在謂雅與頌
者則固賢人君子之所作也其為風與變風有非賢人
君子之所作而出于匹夫匹婦之作矣以匹夫匹婦之
作宜其于禮義有不能合而當時君臣之間一悖于禮
義則匹夫匹婦羣聚而譏之至其甚則曰不可詳也不
[017-8b]
可道也鶉鵲之不若也夫國君之行事而匹夫匹婦乃
以為不可道以為鳥獸之不若是其心必有感憤而不
能安者矣心之感憤而不能安則求其所以安者非禮
義哉若是則禮義其出于人心之自然也明矣緑衣之
詩曰我思古人實獲我心雄雉之詩曰不忮不求何用
不臧由是言之履加于首徒𨽻忿怒祼裎適市童子羞
之吾是以知世儒之陋以禮為偽以義為外者曾徒隷
童子之不若也
[017-9a]
  三國志論
史之法以記事為先然其大畧不可以無春秋之遺意
也司馬遷作河渠書述禹貢作貨殖傳述子貢范蠡班
固因之夫遷之書五帝以來之史也固之書漢之史也
禹與子貢范蠡何以見于漢哉則亦不得乎記事之體
矣自遷固作吕后本紀而為唐史者則亦作武后本紀
夫呂后以女子而擅漢者也其國與主猶在也武廢其
國與主而稱周矣何以得紀于唐乎是大失乎春秋之
[017-9b]
意者也陳壽之志三國其記事亦畧矣欲取春秋之意
則未也壽之書以三國云者是矣以三國云者示天下
莫適有統也魏則紀之吳蜀則傳之是有統也魏之君
曰帝曰崩吳之君曰某曰薨蜀之君曰主曰殂此何謂
耶夫既巳有統矣而又私于蜀是將以存漢也存漢則
不可列于傳也且蜀者當時之稱也昭烈之名國亦曰
漢爾今不以漢與之者畏其逼魏也然其名不可没也
其所以名國者則漢不存矣無已則曰蜀漢乎孫氏之
[017-10a]
有江東其何名哉諸侯割據者也雖然魏巳代漢矣紀
之可也吾將加蜀以漢加其主以帝王而並紀之以其
與蜀者與吳易其名與薨而存于傳庶乎後世知所去
取矣
  魏論案集内上建康尚書書有云徃嘗著/三國論頗有意見此下所輯是也
姧雄莫不負天下之才與窺天下之志而其所以不得
肆者無窺天下之時爾聖人之治也必謹為夫天下之
時者故使奸雄之志無得而生亦使其才卒為我用今
[017-10b]
夫猛獸之在山也齒足以決而爪足以裂氣足以暴怒
及其既擾于人也可以玩之于掌股而納之于行陣用
其決裂之具而伏其暴怒之氣此豈有他哉制之有術
爾故時者亦聖人制奸雄之術也然天下之時不能常
治與安惟無使其至于不可治與不可安而已聖人者
知可治之時難得而易失也而奸雄者知可亂之時亦
難得而易失也故其心惟恐夫天下之治且安非恐其
治且安也恐無以肆其窺天下志也東漢之末也治天
[017-11a]
下者不思為其時而惟思去其患紛紛然召天下之兵
此奸雄窺天下之時也其窺之驟者固以倉卒而無成
其窺之深者禍至于不可救若夫曹操其可謂窺之深
者矣不先視其窺之跡而力為其窺之之時夫天下豪
傑奮臂而皆起此窺之之時也使之盡去而吾獨存不
亦可乎操則不然以為天下豪傑苟不至于皆起則吾
無其時矣乞州焉與之州請命焉錫之命竊地不呵殺
人不問隂持其權以鬬天下而徐為自取之計且夫劉
[017-11b]
備者操之所深忌也得備不殺而又與之兵此所謂假
虎以翼者其飛去決矣非不欲殺也與之兵幸其或為
我用與之兵而少與之則雖不為我用亦不足以自立
起而収之未晚也孫權之有江東又非不欲圖也吾方
用兵于中原必先攻其易者而後攻其難者夫先攻其
易者則難者將不顧其易者而勢足以孤先攻其難者
則易者或合于難者而勢足以衆是故中原畧定然後
借劉表而加兵于吳當是時也備在荆州而備可得苟
[017-12a]
以襲權之無備也而權可除是一舉而二患去矣天下
將無如我何操之計信未失也雖然操精于用兵而拙
于此何哉奕者之鬬棋也志在于敵則必亂志在于己
則必審其勝與敗之形莫不先見而奕者有不能知也
必觀于奕者而後知之操之兵非素習于舟楫也不可
以施于吳也為操之計者使數十萬之衆水陸並進得
一戌焉而守一戌得一城焉而守一城連營列栅勢禁
而力逼之備之力既衰而呉之步兵亦不足用磨以嵗
[017-12b]
月而事舉矣不知出此而輕闘于江湖之上欲以虛聲
下之則不既踈矣乎嗚呼備亦嘗攻吳矣掃境内之衆
合五谿之蠻連營列栅七百餘里而亦至于敗何哉操
之敗在于不用歩兵備之敗在于不用舟兵也當蜀之
戰利以速當魏之戰利以久而以備之䇿資于操以操
之䇿資于備此固周瑜陸遜之所憂也
  蜀論
天下有大計有近功善為國者先定其大計而不急其
[017-13a]
近功不善為國者反是夫大計者吾之所以自立也近
功者吾之所以自利也負斧斤而入山林其志將以求
薪也遇横草而束之者此童穉之力而斧斤何預焉曹
操之盗漢也天下莫不欲誅之也然其誅之也無名而
强有力者又常急于自利是以易敗而卒無成劉備以
宗室之英則誅操之有名者也以區區之巴蜀豈誠足
以鬬魏哉雖不足以鬬魏豈不足以得魏之尺寸也哉
然而諸葛亮日動其師以臨其境而數徃數來若不勝
[017-13b]
其任者何耶吾然後知善為國者真不急于近功也夫
以亮之才天下可運于掌豈不能積粟而後動今嵗之
言曰吾糧匱矣吾兵不可以不歸明嵗之言曰吾糧匱
矣吾兵不可以不歸是不能不見嗤于愚夫愚婦况能
以保天下之英雄哉亮之告備曰天下有變命一大將
將荆州之軍以向宛洛而將軍自率益州之衆出于秦
川則百姓孰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嗚呼此亮之
始謀也始謀之而不能成之則是亮之無謀也雖然亮
[017-14a]
之言固曰天下有變云爾今也天下未有變則吾固不
可以輕用其師雖不可以輕用吾師而亦不可以忘夫
討魏之名懾其强大而遂已也于是齊其國家訓其士
卒揚旂荷戈日將討于魏者以隂俟其變而亦不貪其
尺寸之利不幸而變之無有也于是又託于糧匱而復
還外足以繫天下之望内足以養吾士卒之氣而不使
天下知漢之不可興而憂吾之師不復出也及夫魏之
三世也權臣弄其威柄而政日以弊土木戕民之務駸
[017-14b]
駸然而起是魏有可乘之漸也于是乎始為屯田久駐
之基而不復還矣嗟乎蜀之所以為國者以有亮也亮
死而蔣費繼之猶足以有立也蔣費死而繼之者非其
人塊然一隅國既不治而翹翹然競其小利今日拔一
縣明日下一城吾之國亦疲而吾之師亦厭天下且以
為吾之所以勝敵者止于如此而大計去矣噫亮之出
師也魏延嘗請以萬人東當子午而㑹于潼闗此韓信
之謀也而不可用乎夫與人鬬者奮梃而呼于門此鬬
[017-15a]
之常也挾刃而窺其室此鬬之賊也奪梃而呼其門是
度我之力足以勝之也挾刃而窺其室是幸其人之寢
且病也寢且病不可常故挾刃而窺其室者鮮有不敗
韓信之兵也當秦項之紛爭天下莫適為主之時也故
其謀可以遂今魏方無事而欲幸其寢且病此樊噲横
行匈奴之説也闗羽之圍樊也不顧其後而殱焉而况
于延乎故夫天下之勇而無謀者不可以用也
  又論
[017-15b]
人臣不可以無才而人君不可以有才人臣無才則無
以成其君之務人君有才必有以奪其臣之事故君者
天也臣者地也丘陵江河草木人獸皆附于地者也丘
陵之所以高江河之所以流草木之所以華且實人民
禽獸之所以蕃且育皆因地而見者也天固若無預焉
而人徒見其穹穹然而高莽莽然而大也夫穹穹然而
高莽莽然而大此所以覆地而成物者也必也物物焉
而降于天吾見其不足以為高且大也燭之以日星沛
[017-16a]
之以雨露鼓之以大風大霆摧之以大霜大雪而使物
莫不由于其中天之所為如是足矣三代而下人君未
嘗不以才勝也夫人君者必將有其君之度者也人君
而無其君之度是幸而居君者也兩漢之君也惟高祖
為得之而孝武為似之雖東京之光武唐之太宗未免
屑屑而任其才也嗚呼孰謂三國之際而有𤣥徳乎𤣥
徳之為人也用兵則不若曹操智數則不若孫權技勇
擊刺則不若吕布夫不若者誠不若也是以多敗而少
[017-16b]
成狼狽而屢走幾無以容于天下而吾以人君之事許
之者以其度也葢人君者無事于用兵無事于智數無
事于技勇擊刺苟度之不足也則不急于人而急于自
用矣不能愛民而至于害民矣用兵智數技勇擊刺者
皆人臣之事也𤣥徳之為人也二者常有餘而數者常
不足其不能有天下者是其得臣之晚也夫孔明之才
非屈于吳魏者也非𤣥徳亦不能屈也後世知其君臣
之相歡而不知其所以相歡葢必有以相伏者也漆之
[017-17a]
合者以膠也酒之和者以糵也益以水焉則漆壞而酒
醨矣荆州之敗也曹操之師猛于風雨此人之疾走而
亟避者也而𤣥徳方愛荆人之歸一日一夜行不過十
餘里其言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
棄去嗚呼此虞舜文王之言也𤣥徳何自而得之哉吾
是知孔明之所為屈也冀城之拔也得士女且數千人
蜀人相賀而孔明獨愀然曰普天之下莫非漢民一夫
有死者亮之罪嗚呼此伊尹周公之言也孔明何自而
[017-17b]
得之哉吾是知𤣥徳之所為歡也故觀于𤣥徳孔明之
事君知所以為君而臣知所以為臣矣
  吳論
天下之勢一然後可以言治天下之勢不一而言治者
是猶同居而異戸也其道必離三國之鼎㨿也天下其
不可一乎雖然三人者皆當世之雄也曹操長于用兵
劉備挾君人之度若夫孫權有智謀而無逺畧者也雖
其成敗不可以豫測然不幸者備也而可責者權也備
[017-18a]
之不幸者無先為其資爾權之可責者葢嘗以其世而
論之也毁齒而藝木于國其實可跂而待也黄耉而藝
之則享其實也不能必矣操與備其年相若也其死相
先後也權為最少居位為最久而其立國無可言治國
無可稱也其君臣之日夜以為計者不過欲畫其長江
而有之爾且天下皆知魏之為賊也而已獨受其命夫
受其命則君也名為之臣而不實之其可也有事焉則
戰無事焉則聘吾不知其立國之説也外則嬖其臣以
[017-18b]
亂政内則暱其子以亂分吾不知其治國之説也故終
身言兵而不能望中原以發一矢其乘闗羽敗曹休皆
市井之小數而盗賊之淺謀也淮南之近曾不足以得
之而規規然逺求夷州儋耳尺寸之地且為大言以三
分天下葢亦可笑也已嗚呼使備而有吳之資與權之
年其中志不巴蜀而止也夫天下之相持也常懼其無
機至而失之者是無乘機之具也葢弩之發也必以機
其乘機也必以矢機發而弦絶者是無矢之過也善為
[017-19a]
射者必厲其鏃以符機善應變者必厲其䇿以狥時方
權之初也山越之衆猘其東交廣之寇梗其南武陵之
羌闞其西境内且未治而魏亦未有釁苟責權以討魏
是責人之無已也及夫五十餘年國内既富寇夷且平
勢足以有為矣魏人一旦不恤其民命司馬懿抗四萬
之衆以興遼東之役當是時也權臣自將而甲兵空葢
踰年而後反此取魏之機而不可失者也躊躇不顧魏
兵既歸而拾取其餘此不亦雀鼠貪生之計也哉官渡
[017-19b]
之戰也孫䇿欲襲許桞城之師也劉備請伐魏葢英雄
之志未嘗一日而忘機亦不可一日而失機也雖然曹
芳之踐阼也魏人益弱諸葛恪以二十萬曽不能以取
新城今是舉也能保其必勝乎吾之説為權設也司馬
懿既出魏之諸臣非權敵也恪之時權死久矣恪知賊
之衰而君臣㓜弱智能之士不用而不知己之主少國
危亦何以異于魏也噫此孟子所謂燕伐燕安徃而不
敗㢤
[017-20a]
  太公論
用兵之事有制有法而又有道積人以為伍積伍以為
兩積兩以為卒積卒以為旅積旅以為軍甲以副歩歩
以衞軍此所謂制教之以戰陣嚴之以鼓鐸表之以旗
物辨之以號名勸之以賞罰此所謂法度彼巳之强弱
較事理之順逆量仁義之有無明利害之輕重此所謂
道嗟乎後之用兵者其詳于制與法者有矣而知其道
者幾何人㢤太古之論兵天下皆曰黄帝黄帝之兵其
[017-20b]
制與法不可得而見矣其可見者不過曰去天下之害
云爾非若戰國之士角其詐力以朝夕從事于軍旅者
也使太公而有言亦用兵之道而已文王武王得太公
而為輔者也文王之用兵載于書者曰戡黎載于詩者
曰伐崇曰侵阮徂共武王之用兵亦曰戎車三百兩虎
賁三千人四伐五伐六伐七伐而已未嘗久暴師用衆
也然則太公之武功于是可見矣故詩人稱之曰維師
尚父時維鷹揚凉彼武王肆伐大啇㑹朝清明是太公
[017-21a]
之功特相武王伐商之事也伐商之事其用兵亦畧矣
戰國之時天下方以兵爭也好兵之士思寓其説而不
可得凡用兵之説乃舉而歸諸太公然則太公者其亦
好兵者哉而又有甚不可者任詐與術反覆機變之論
從而著之于書以為此太公所以造周者也天下從而
信之後世從而師之曰是真太公之言云爾今也請無
問其他彼其所謂十二節者有曰養其亂臣以迷之進
羙女滛聲以惑之遺良犬馬以勞之時與大勢而誘之
[017-21b]
然則紂之無道皆太公有以訹之歟文王武王其以是
而謀之歟是非特文王武王不以是而謀雖戰國之君
未有以是謀之而成者也其以是而成者僅見于勾踐
之亡吳有近于兒女子之戲非夫差之闇其亦覺矣嗚
呼而謂太公為之乎後世徒見其書有以窺天道察地
利明人事謹符節嚴號令潛謀應猝變化若神車旗器
械溝壘糗糧之具纖悉備見遂以為三代聖人之兵亦
復出此不知聖人用兵之有道也昔孟子稱太公以比
[017-22a]
伯夷曰天下之二老又曰太公望見而知之是孟子以
太公同于聖人從後世之言則僅足為孫吳之輩矣
  周公論
處天下之變者必思所以任天下之疑任天下之疑者
必思所以弭天下之禍今夫天下之變非聖人無以處
之也而不能使天下不致疑于其間惟聖人于此有以
任其疑而不顧夫雖有以任其疑而不顧若使天下之
疑久而不釋則上將見疑于君下將見疑于民天下之
[017-22b]
禍吾其無以弭之哉是故處之非難而任之為難任之
非難而弭之為難然衆人所謂弭天下之疑者不過曰
委而去之而已夫使聖人處天下之變而懼于天下之
疑亦不過于委而去則是天下之禍自我而啓矣曽何
足以為聖人惟聖人所以弭之者為道不特有以弭衆
人之疑而卒使天下之禍無自而發此其為聖人者歟
周之為周未再世也成王㓜冲不能紹文武之業此可
謂天下之變也舉天下之大而聴于周公天下不能無
[017-23a]
疑焉誅管叔放蔡叔流言四起而周公端委于上寂然
如不聞是周公有以任之也任之既久果何以弭之哉
雖然成王寖已長矣其聰明志慮猶未足自治其天下
而周公歸政焉以常人論之既歸之政則周公可以致
為臣而去矣公乃偃然自處于師傅之位而不去由是
知周公弭天下之禍之深也葢周公以謂成王之聪明
志慮雖未足以自治其天下而吾與一二賢者輔之則
亦足以治苟必待其聰明志慮足以自治其天下而政
[017-23b]
始歸之則天下之禍有不可弭者矣何也人君之聰明
志慮足以自治其天下而猶制于大臣則惡忌之心易
生納讒間之言况以叔父之尊而臨之哉故于是舉天
下還之君而不去其位以為之臣當是時也非特羣臣
不足以知周公之心雖召公亦不之知也故曰召公為
保周公為師相成王為左右召公不説夫召公之不説
謂周公歸政之早也故公為言嗣前人恭明徳在今予
小子旦而悉舉啇周輔相之盛伊尹伊陟巫咸甘盤虢
[017-24a]
叔閎夭散宜生泰顛南宫括之徒用乂厥辟受有天命
之事以廣召公之心其終又曰若游大川予徃暨汝奭
其濟小子同未在位誕無我責及成王足以自治其天
下而聰明志慮皆吾有以啓廸于前而惡忌讒間無自
而發君臣罔有間隙而至于太平此周公歸政之早之
效也由是言之周公之變召公有不能處而思弭其禍
者召公之智且有所不及而以責夫後世之臣此周勃
霍光不能自保者歟
[017-24b]
  老子論
昔者嘗怪太史公之書以謂申韓之學者原道徳之説
葢申韓之學自以刑名為宗而商鞅用其術使秦之民
重足而立身死名僇為天下笑豈與老氏所謂道徳同
日而語雖然其弊豈無馴致者哉夫老氏之説以無為
為宗者也天下之治而至于無為可謂極矣後世之能
致此者莫過于虞舜而舜之時嘗去四凶也舉十六相
也修禮而作樂廵狩之轍徧于天下皇皇然未之少休
[017-25a]
號為無為而亦無不為矣何則無為者其治之理無不
為者其治之具也是以儒者之學毎論其為治之具而
不論其無為之理使天下後世守其具而施之則亦足
以至于無為矣尚有虛言之務哉老氏則不然不先論
其為治之具而姑論其無為之理彼無為之説既勝視
夫為治之具若卑近而凂焉則天下之人惟其空言之
慕思所以致夫無為者葢亦不知所為矣不知所為以
號于天下而天下將何從是必紛紜膠擾以不順吾之
[017-25b]
令而吾之所謂無為之志無自而伸矣言發而下不隨
命出而衆不應故必刑法然後可以威之刑法之威既
立天下之人始無敢犯以成吾之所謂無為之治者嗚
呼是申韓之術如此而豈老氏之意哉今夫老氏之意
葢將以明吾道徳之歸而致天下于無為也葢世之欲
行禮者必教其升降揖遜之節然後上下之分明而不
亂今有人焉惡其升降揖遜之繁不若安坐拱手以為
無事至于少者狎之强者侮之而無以禁也然後為令
[017-26a]
以齊之曰不安坐而拱手者斷棄其命則鞭扑不巳而
刀鋸相尋矣不知聖人制為升降揖遜之節者將以使
民至于安坐而拱手也申韓之弊何以異此嗚呼孔子
之不言性與命與仁非不言也葢嘗發其端而使人之
自得也老氏之學則盡言焉後之人用而不知其要者
流而入于刑名習而不察其理者流而入于虛無刑名
之弊商鞅以之虛無之弊王衍以之二者皆貽患于天
下吾是以知太史公之言未為過也
[017-26b]
  孟子論
性者所以受于生者也自孟子道性善天下之言性者
猶惑之夫惑之者未能求之于天也夫天之所以為天
人之所以為人其有異者乎人之所以不能知性者以
不能知天也言天之道莫辯乎易欲知人之性盍觀夫
易之所謂天乎欲知人性之善盍觀夫天之所謂元乎
故易于乾則曰大哉乾元于坤則曰至哉坤元由元而
後有亨有利貞然則元者果何謂哉太極之未判隂陽
[017-27a]
之未形于是而有理焉天地萬物得之則生不得則死
聖人無以表之故曰元是元者善之所由出也人之性
有以異此乎喜怒哀樂愛惡欲者人之情也情發于性
而性非情也性則夲中而情則有正當喜怒哀樂愛惡
欲之未見于是而有理焉足以見夫人之所受者矣聖
人無以表之故曰善是善者出于元者也而天下之言
善者皆以對惡而言葢無以表之云爾今夫天下之人
指以為性惡者桀紂盗跖也桀紂盗跖之惡者不過于
[017-27b]
屠戮殘賊之暴而已然其屠戮殘賊之暴豈終食之間
而無違哉其終食之間屠戮殘賊之暴有時而不作者
則其所謂善也所謂性也其作于屠戮殘賊之暴者情
奪之也使其屠戮殘賊之暴終食之間而無違則亦不
可以為人矣知此則知善之説矣天下之所以不知者
止以善為對惡而言不知其所謂無以表之之説也書
不云乎惟皇上帝降衷下民詩不云乎民之秉彛好是
懿徳夫民之衷天所降也其好徳者秉其常也是道也
[017-28a]
惟易言之孟子能明之耳荀况掦雄其皆未逹于易者

  荀子論
天下之風能變天下之士而士之所守要在不為天下
所移夫天下之風皆善而吾無移焉非所謂士也惟天
下之風未善宜吾有以易之斯可以謂之士矣吾之道
不足以易之而返懼其有不合也假吾道以務為合之
之説則未見其為不移者也當孔子之時天下未知以
[017-28b]
儒為貴也而孔子必自貴其儒者之説彼雖不吾聴而
吾亦未嘗屈焉故孔子之道日尊傳孔子之道曰孟子
當孟子之時諸侯惟知以利為急也而孟子則曰亦有
仁義惟知以地為廣也而孟子則曰闢土地者民賊惟
知以兵為事也而孟子則曰善戰者服上刑夫孔孟之
説其于當世不翅如水火之殊科方圓之異鑿也惟其
所守不為天下所移而亦不務于求合此後世之士跂
望而不可及也若夫荀卿子之書其亦未免于求合者
[017-29a]
歟何則卿所負者儒術也所遭者戰國也戰國之時非
富不安非强不立非兵不雄也故世之游士持是三者
以要諸侯曰吾足以富爾國吾足以强爾國吾足以用
兵決勝而謀爾國戰國之君非是三者亦莫之聽焉而
卿之書皆有之卿之意以為吾所謂富國者非彼之所
謂富國者也吾所謂强國者非彼之所謂强國者也吾
所謂用兵者非彼之所謂用兵者也由吾之説亦足致
富强而善用兵矣故富國之説曰節用裕民而善藏其
[017-29b]
餘强國之説曰道徳之威成乎安强用兵之説曰兵要
在乎附民而巳卿之言非不正也其所以為言者將以
求合也彼其見戰國之士以是得君則亦懼其言之不
入也飾仁義之説以附于三者焉然其論雄深而辯博
此其所以使李斯之徒學之而失其所後先哉然昔齊
王好戰而孟子請以戰喻好勇而孟子請無好小勇好
貨而以為公劉好貨好色而以為太王好色豈亦徇時
乎孟子之言因事而有諷以誘其君者非著之書以求
[017-30a]
合也
  管寧論後見蘇子由管寧贊乃有/同者然以偶合不復改也
人君不能必以擇臣而人臣能必以擇君不能擇臣者
一于失人不能擇君者一于失身或曰天下一家而君
可擇乎曰不食焉而已天下有大利害焉食焉而不告
之是不忠也不食焉而必告之是强忠也不忠者非聖
人之事也强忠者亦非聖人之事也雖然天下方貪也
而吾獨亷天下方愚也而吾獨智苟天下之尚賢也則
[017-30b]
其亷與智也皆足成名如不尚賢也則其亷與智也不
足以保身伯夷叔齊天下之亷者也比干子胥天下之
智者也何伯夷叔齊足以成名而比干子胥不足以保
身所遇之時異也伯夷叔齊而非成王也則亦足以殺
其軀而已君子不幸而處此既不可以失身于人矣亦
不可以不保身于時也當漢之大亂也田豐沮授其為
計非不忠且盡也而不知袁紹之不足用此失其身之
罪也孔融禰衡其智非不先見也而皆陷于死此不保
[017-31a]
其身之罪也彼荀彧郭嘉之流又以操為真吾主也拳
拳然導其私而成其志天下之士未有不惑而從之者
也其不從之者得㓜安一人焉夫盗方據主人之居吾
固知其非也知其非而力不足以救之請無汚于盗而
已迎而拜之餽而受之者是汚于盗也無汚者去之也
去之而盗知焉則以為將赴訴而圖已也露刃而見追
則亦不足矣故其去也必將偽為遊而逺之及其餽也
必將婉為詞而謝之如是則吾不汚而盗不疑雖不足
[017-31b]
以救主人之亡其與拜之受之者亦有間矣操之盗漢
也㓜安知其力之不足以救之者也逃于遼東則亦逺
矣彼有聘焉則亦不可以不返也雖然其禄不義也則
亦不可以不辭也故聘焉而返者所以解其疑也禄焉
而辭者所以謝其餽也厯其四世優游没于牖下而足
不一至于其庭嗚呼其權謀智畧雖不外見自其大者
而觀之吾意其為不用之孔明也雲之滃然見于山也
其勢將以成雨也大旱焉則山或不足于雲雲或不足
[017-32a]
于雨矣遂以為山無雲而雲無雨可乎其可以見者用
也其不可以見者不用也邴原華歆世以並于㓜安者
也原既無足道矣歆之才亦有過人者也然而躬引伏
后而斷其首則犬彘之不若也陳登之稱歆曰淵清玉
潔有禮有法夫清與潔禮與法果何事哉清與潔者處
世而不汚也禮與法者君臣之大義也歆之為操用也
則既汚矣而預弑天下之母也則大義去矣是語也吾
將移之幼安天下其不信之哉
[017-32b]
  孔明論
君子之事君也必將告其君以所欲為者而濟其君之
所未為者君以為然耶吾將起而就之其不然耶吾將
引而去之是故君不勞而臣不辱伊尹之于湯也將使
為王也管仲之于齊也將使為霸也其王與霸者莫不
一告其君而終身未嘗言也其終身言者附其王霸者
也其君也亦不以其一告于我者朝夕而問之也其朝
夕而問之者亦附其一告者也故上下寂然安坐以待
[017-33a]
其成嗚呼今儒之言曰吾君未能用我也吾將以其小
者告之小者而用也吾將以其大者告之而君之待其
臣亦曰是人其可用耶姑試其小者而徐咨其大者旦
是而夕非者有之矣朝可而暮否者有之矣是待凡君
與凡臣之道也望其成功者則不然也孔明之始告其
君也葢將以興漢室而取荆益也興漢室者所以正名
于天下也取荆益者所以為興漢室之資也善耕者必
有其地善賈者必有其財無地與財而言耕與賈者是
[017-33b]
惰農與游手也而天下非之曰曹操之得罪于天下者
以脅漢而取之也方誅之而亦脅人以取之則何以正
名于天下哉嗚呼帝王之興也雖湯武不能無慚徳孔
子與之者以其救民之功而贖其放弑之罪也曹操脅
漢而可以誅之者漢非有桀紂之惡也弱而不振散而
不守爾𤣥徳之于荆益賓客也非君臣也雖然景升之
既死也孔明欲襲其孤可乎此𤣥徳之失而敗于呉者
也𤣥徳之在新野也景升葢嘗疑之矣魏兵一旦加之
[017-34a]
其孤不愛其地而降焉而其民惟𤣥徳之歸也今也令
民之歸廢其孤而用其地則不失為湯武也非特不失
為湯武而其豪傑之衆猶可以効一戰戰而勝耶則荆
州固吾有也其不勝耶借力于吴而勝之則荆州亦固
吾有也尚何用假于人乎惟其小不忍而終無以寓其
足也于是從呉而假之夫假之者他人之物也假人之
車者必畏其折假人之馬者必畏其跌夫折與跌非所
畏也畏其傷輪與足也既假之必歸之傷且不敢而况
[017-34b]
于不歸乎不歸而猶怒人取之是已負其曲而他人擅
其直也猇亭之釁于是啓矣噫荆州者爭物也而曲直
不可以不先定故孔明之計吾未見其失也
  韓愈論
君子之所學葢思以造于道也聖人之立言葢將以明
于道也三代而上聖人之相授者以道故其治有不可
跂及三代而下聖人之道獨存于書故其治不見于天
下後之學聖人者能言其道者既罕矣况所以治天下
[017-35a]
哉昔者夫子之道葢詳于易矣曰立天之道曰隂與陽
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一隂一
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
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夫孔子所謂道人
與天地一也夫子之後言道者有子思則曰天命之謂
性率性之謂道子思之後言道者有孟子則曰仁也者
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子思所謂性孟子所謂仁其皆合
于孔子矣自荀况揚雄曾不知以道為何物董仲舒漢
[017-35b]
儒之盛者亦曰道者所繇適于治之路而已又曰大原
出于天則聖人之道人亦何自而求之何自而得之哉
葢天之所以為天人之所以為人其知之者葢鮮矣韓
愈之作原道可謂勇于自信者也非有假于他人之説
也其所見于道者如此也然愈者能明聖人之功而不
能明聖人之道能明其功故曰古之無聖人人之類滅
乆矣不能明其道故以仁為博愛若仁僅止于博愛顔
子所謂非禮勿視聴勿言動者果何事哉雖然愈之排
[017-36a]
釋老其無取乎昔者嘗讀中庸之書愚與不肖之不及
固易曉矣智與賢者豈有過之之患及觀釋老之學然
後知聖人所謂過之者也且夫棄君臣去父子絶生養
之道然後得其所謂清淨寂滅者則人之聞道者鮮矣
曾不知君臣之不棄父子之不去相生養之道不絶則
清淨寂滅者何獨不存子思子曰道不可湏臾離可離
則非道也葢絶而修之者易為力不絶而致之者難為
功彼其為中下之人言之爾孰知極高明而道中庸者
[017-36b]

 辨
  漢髙祖戮丁公辨
王可以有私乎何也漢高祖之戮丁公而封雍齒其無
私乎雖然雍齒之封則羙矣丁公之戮是欲欺天下後
世矣或曰帝之徇于軍中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
王失天下者也帝之窘于彭城短兵將接而遽退使後
之臣無效丁公也其戮則宜何用見其不公韓子曰不
[017-37a]
然高帝之危有甚于鴻門者哉前有范増後有項莊饗
士欲戰拔劒起舞而高帝幾于不免矣項伯者羽之諸
父也因留侯以見帝既為之緩頰而使亞父之謀不用
又躬蔽其劒而使莊不得逞然則使項王失天下者果
丁公乎果項伯乎彭城之奔苟丁公聞兩賢之言而未
退則帝豈拱手而就禽者其死生特未可知非若鴻門
之危一舉衆而成敗之速也畔臣有義之罪孰為重輕
帝之于伯事未成則約之㛰姻天下既定則封之列侯
[017-37b]
而賜姓劉氏于丁公則藉口而殺之帝王之道固如是
哉或曰若是則丁公不誅可乎曰誅可也而項伯反為
列侯二人者均宜死者誅其一而謝其一謂之曰無私
吾不信也
 説
  賈説
越之俗好賈有大賈賈且十年累鉅萬因不賈計曰吾
固賈也今棄其業而忘賈殆不可雖然吾老矣當坐于
[017-38a]
家縱不能賈盍使吾子代賈哉已而其子弱不任賈召
僕者一人誨之賈事賈視僕出入益信盡付之僕念賈
不親行又不賈且久物之貴賤不侔于昔賈付以十特
僕歸豕者數十賈為之喜旦日佐以百金則黄金也僕
槖白金二百而入僕稍稍得計而賈家無甚怪怒因大
積其私聘羙女建廈屋為樓居其上器用服飾猶賈之
家焉賈謝客過之亦疑其已之家也執馬者懟以告賈
歸勵其子曰是僕真能者也資賈以富吾家又資吾以
[017-38b]
富其家韓子曰賈為利者也其資于人亦巧矣
  徐大珪字子功字説
玉之用以圭為貴自天子至公侯其制有别也為之邸
則以祀為之瓚則以禄土云以測景琬云以結好其載
于禮則又不同然圭之大者則天子搢諸紳而未之或
執焉説者曰其度葢三尺也舜之修五玉史不具著而
圭之見則于禹乎始夫禹之功大矣而特命之以圭宜
亦異于常圭不獨以其色也故曰告厥成功雖然禹之
[017-39a]
徳非功則不可受雖堯之聖非功亦莫敢錫也則後世
之以無功而享于命服者寧無歉哉太學徐生以其親
之命更其名曰大圭而予易其字曰子功葢子功之為
人温厚而能文其質可用以為貴其進而自致也不曰
功乎功不立能顯于世則否矣故予所願其勉之也或
曰功則信然矣而禹之功若之何則可慕予曰不然昔
荀卿子以謂塗之人可為禹孟軻氏以顔回為同道吾
夫子自以為無間然則禹之功其果不可慕耶故又為
[017-39b]
之説以贈乾道戊子十二月庚戌潁川韓某云
  鄭光錫字説
鄭僖靖王之孫和州防禦使始名興宗字光祖今年春
將命朔庭還未數舍驛吏中夜馳呼曰御所召金牌書
鄭侯啓緘下拜則天子親灑宸翰更其名曰興裔也某
適與侯同使事顧而嘆曰古之氏族繼祖而别則謂之
宗世守而傳則謂之裔宗者子之支也裔則統言之矣
且鄭之得姓甚著武莊為周卿士見于緇衣之詩漢則
[017-40a]
當時康成唐則珣瑜餘慶聲名事業磊落相望今君奮
自戚畹而才力表表受知聖主持節七閩析利病而明
臧否風采凛然動一路上之用君將不特此而已也故
玠圭寶玉不以為榮路車乘馬不以為寵而錫兹羙名
俾振起其氏族在本朝諸公間被此賜者不過一二數
所以期君逺且大矣然而君之字亦未安某請易曰光
錫可乎光以彰君之徳錫以昭上所賜也鄭侯曰諾吾
懼弗稱爾願書而志之于是為之説以贈乾道九年四
[017-40b]
月申戌潁川韓某述
 考
  唐制兼官考
唐之制踵隋舊䂓文武各置散官凡文職𨽻于三省六
部武職𨽻于諸府十六衛未嘗相侵也然自武徳初武
臣大功重任或加之文職以為異恩故李靖平輔公福
則為東南道行臺兵部尚書葢行臺如分司然無職掌
也繼授刑部尚書命平突厥則後改兵部尚書為定襄
[017-41a]
道總管是帶尚書之職使之將兵以示寵爾靖自是遂
正遷僕射而為相考太宗之時武臣為尚書者例皆拜
相故李勣自并州大都督召為兵部尚書繼而同中書
門下三品張亮自相州長史召為工部尚書遂參預朝
政侯君集自右衞將軍遷兵部尚書遂參議朝政唐制/左右
僕射及三品或參預參議朝政皆為宰相/未有宰相執政之別非今參知政事比也此其騐也不
然當時諸將數十立功者甚衆如蘇定方薛仁貴之徒
豈不盡為尚書哉惟屈突通曽除刑部尚書自以不習
[017-41b]
文法固辭見其不能預政矣中葉後武臣致仕或除尚
書張仁愿張萬福等是也身後或贈尚書薛從郝廷玉
等是也以武臣平日不為此官于其仕及身後間以寵
焉始足為重矣故未嘗悉使武臣得之也夫太宗之法
善矣高宗中睿猶能守之逮明皇天寳中朔方總官牛
仙客以無功而亦拜尚書宰相張九齡固爭以為不可
九齡因是罷出及李林甫代為相姧邪迎合竟使仙客
為之而明皇不察復用仙客為相特激于九齡之論必
[017-42a]
欲用武臣初不問其賢不肖也其視太宗之用李靖葢
亦逺矣然終唐之世無武臣任侍郎者是未嘗除也太
宗嘗以番將阿史那社爾兼鴻臚卿亦異恩矣唐世武
臣遂以兼卿為寵高宗將伐高麗尉遲恭自開府儀同
三司致仕止授太常卿起為左一軍總管是亦帶卿職
使之將兵以示寵也至明皇時郭知運以隴右經畧使
田神功以平盧兵馬使高仙芝以安西都䕶並兼鴻臚
卿肅代時李嗣業以復東都兼衞尉卿馬璘以破史朝
[017-42b]
義兼太常卿叚秀實以懐州兼司農卿郭子儀鎮靈武
兼衞尉卿其子曜以子儀恢復功至徳初亦兼衞尉卿
次子卿為鴻臚卿論惟正以募兵靈武為光禄卿尚可
功自賊所來歸立功戴休顔以平黨項立功皆試太常
唐制試官猶/今帶欋子辛雲京積功至特進渾瑊積功至開封
府郡王止兼太常卿是武臣非有功勲者不加卿職其
重又可見矣亦未嘗悉得之也然終唐之世武臣無任
郎中員外郎者葢未嘗除也此其大畧可考矣嗟夫文
[017-43a]
武之任一也譬之舟車焉車之行陸舟之行川皆隨宜
而任重也後世文武之名太分而任亦徧于輕重故文
武相視如楚越然文臣常任内事武臣常任外事武臣
毎以不得文職為歉故唐間以異恩而加之及唐政之
衰武臣任藩鎮者例必兼臺省長官而其僚佐亦遥領
臺省之職大抵以悦藩鎮之意而臺省之官遂輕正官
不足又増檢校由是僕射司徒之稱逮于皂𨽻祭酒賓
客之號加于將校名實紛紏莫此為甚陵夷至于五代
[017-43b]
不可攷矣此本朝所以一釐正之也
 
 
 
 
 
 
 南澗甲乙稿巻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