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75 南澗甲乙稿-宋-韓元吉 (master)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南澗甲乙稿巻十二
            宋 韓元吉 撰
 啓
  謝司農簿啓
百里之才曷勝選用一介之賤誤入招徠俾廁王官殆
踰已望竊以人之所慕者富貴葢富貴有時而不可求
士之所志者功名故功名無往而不可立然狃于富貴
[012-1b]
則見利不知有義急于功名則遇事或至失身此聖賢
以為行藏之幾而古今以為治亂之要在我而已其誰
念之惟國家取士既小異于漢唐朝廷用人抑又拘于
格法雖紀綱大治承平過于百年而風俗寖偷禍患生
于一曰重以權臣之荆棘了無國士之弓旌恩必已歸
爵惟私市幸聖人之更化仰明哲之佐朝苟一善之薦
聞皆趣召而賜對布在列位使無遺材自非猖狂疾病
之流孰不奔走竭蹶而至不特引君于道又将觀國之
[012-2a]
光夫何戇愚亦在齒録伏念某少知學問長廹飢寒一
經之傳既不足以自奮五斗之養特未免于為貧竊嘗
妄意于古人故亦希縱于諸彦三從吏選僅為祖逖之
先五試詞場迄拜孟明之賜朅繇縣宰始見公車詢事
考言曽乏過人之慮料敵制勝妄陳决策之謀方懼觸
于嚴誅乃遽叨于美仕宦于九扈職預百司祗懐受粟
之羞詎識獻芹之陋此葢伏遇某官道存經世業懋享
天藻鑑士流欲賢愚之並用權衡帝載思邪正之彚分
[012-2b]
舊䝉一盼之私曲示兼容之度致兹幼賤猥荷甄收某
敢不力探師友之淵源恪守髙曽之規矩惟農夫之有
畔豈敢越思若射者之反求粗知正已庶靡隳于職業
以無忘于恩憐過此以還未知攸措
  謝提刑樊郎中啓
右某啓伏惟照牒舉某治績顯著宜在陞擢者銅章問
政乆懐百謫之虞玉莭觀風乃預四條之薦静言僥冐
惟切悚慚伏念某禀質迂愚降材譾陋事業獨承于家
[012-3a]
法技能罔取于世資束髮從師雖斯文之粗見折腰為
吏曽所學之未行凡今之官莫難于令弛其規繩則下
或侮玩急于鞭轡則動致怨尤加之率辦之欲先重以
撫綏之昜失此畏事者所以如避原火而盡瘁者至于
若渉水淵深惟朝廷近置選擢之科将俾使者力行考
課之議不為虚文而所求實跡雖有定格而曽無限員
故四方未見于薦聞葢當路弗容于請謁矧兹一縣之
壯號稱八州之繁剽敚成羣土風形于帯佩員販為市
[012-3b]
獄訟極于錐刀徒殚刻鵠之勞偶脱聚蚊之謗豈特䖍
遵于法令是皆恪禀于教條敢希仁惠之名以玷循良
之舉此葢伏遇某官道追先學徳備老成清刑罰以服
民坐變海隅之俗順謀猷而告后式存王室之心將歸
輔于巖廓斯預牧于人物寵綏幼賤曲借品題某敢不
益勵亷隅誓酬知遇病駒依舊豈無歴塊之思倦翼因
風或有千雲之便其為感謝曷罄敷陳
  謝施資政薦舉啓
[012-4a]
十年知遇乆自信于生平千里薦延迄遂償其素志奇
窮已甚眷顧有加伏念某賦性迂踈降材譾陋學無所
用敢希當世之榮愚不自知每志古人之事遊士夫之
門者既罕識公卿之面則又踈一官姑切于為貧三仕
實忘于幸進昨從吏役早玷品題屢棨㦸之遽還偶囊
封之未上周流歳月仲卿未免于牛衣赫奕功名君房
已至于鼎足豈意迍邅之跡竟紆藻鑑之收諾有重于
百金古聞其語書或賢于十部今慶其䝉提撕之意愈
[012-4b]
加襃假之詞甚寵姬姜在列獨慚憔悴之容糠粃何知
乃費簸揚之力此葢伏遇判府經略參政大資先生道
追前哲徳重本朝機務均勞暫出分于閫寄賢愚罔間
思盡寘于門䦨敢云故舊之不遺是亦典型之尚有致
兹洪造逺施賤微某敢不佩弦而韋循規以矩慕荆雞
之化秖荷于生成懐尺蠖之伸亦期于報塞
  謝司農寺丞啓
入聫簿正已參列寺之華進貳司均更冐部丞之選知
[012-5a]
憐逾厚愧負有加伏念某才匪適時學惟為已猿投林
而競嘯窮已弗任驥伏櫪以長鳴志徒未改轗軻技能
之莫售棲遲禄位以常淹頃辭負弩之勞亦預招弓之
寵獻言文陛初何補于明時竊食太倉乃濫叨子滿歳
詰曲常思于避穽聱齡豈憚于揮車得路弹冠嗟簿書
之已暇閉門挾筴較州縣以過優方懐乞外以便親敢
謂叙遷而昜命介之推未嘗言禄夫豈遐遺燭之武少
不如人孰云可用祗荷無私之化曲推不施之恩激昂
[012-5b]
懦衷奮勵盛際兹葢伏遇僕射相公功存社稷道洽生
民舉天下一于仁侔伊尹之重任撥亂世反之正倚周
公之迓衡未忘特達之私益示兼容之度某敢不誓全
家法恪奉官常俾司萬石之儲詎知報國倘守一經之
舊猶足事君過此以還未知攸措
  謝周倉舉陞陟啓
湖海真已仙遊敢記追隨之舊山林未能獨往尚紆論
薦之公感激肺肝喜傾意氣伏念某迂踈自信濩落誰
[012-6a]
憐玩章句于簡編學惟甚拙釣聲名于場屋技輙不售
仕實為貧法當為縣遇事幾同掣肘干時敢復動心方
薄宦三年之淹信已歎羇窮于寸歩雖明公一日之舊
未嘗吐憤懣于片言豈意孤蹤竟䝉品録老馬猶知于
道路加以轡銜斷木或中于樽罍被之斧藻此葢伏遇
某官肅將使指妙柬人材識孟嘉于坐中適緣小異得
鬷蔑于堂下本自一言秉直道以事君効昔賢之薦士
致無肖似遂不遐遺某敢不據徳靡渝知言彌謹文章
[012-6b]
追古之作志實未忘政事惟公則明力猶可逮儻第全
于名節是所報于眷存過此以還未知攸措
  謝人賀七十詩詞啓
仕實為貧年遂臻于還禄學未聞道老何有于從心特
勤妙語之貽第切壯圖之恨襃嘉過甚藏弆為榮柬之
尚附于賢良乆忘此志充國漫懐于方略徒激懦衷
  謝生日啓
蓼莪興感已迂都騎之臨華衮増襃更奉佳章之况撫
[012-7a]
桑樞而自笑慨蓬矢以何施意厚情親既乏報瓊之愧
文髙辭縟第深懐璧之榮
  京鏜囬生日啓
輔贊無堪玷槐棘秉鈞之位愛憐有素記桑蓬垂户之
辰貺以琳瑯之章溢于錦繡之軸百圍不材之壽櫟幸
葢自天萬斛莫窮之詞源流非擇地展玩不容于去手
感藏第劇于靦顔深惟永隔于親闈莫逮慈烏之反哺
且懼乆妨于賢路秖同倦鳥之知還
[012-7b]
  賀虞樞宻啟
伏審光膺制冊升冠樞庭二府薦居乆已注安危之意
四夷聳動益将聞道徳之威矧在知憐尤深抃舞恭惟
樞密知院相公負時雅望為世真賢雋路彯纓轢諸儒
于歩武軍門秉羽摧勍敵于笑談未酬淝水之勲猶命
東山之駕朅從政地自佚真祠曽何破斧之傷已見賜
環之召上心有在英公寜計于去來輿論益歸令尹詎
懐于喜愠惟兹宥密足副經綸明君可與忠言既有資
[012-8a]
于啓沃上䇿莫如自治當遂底于安強佇聆彜鼎之書
進陟魁衡之拜某受知惟舊去徳未遐斷木委于溝中
固慚刻畫病駒伏于轅下敢惮馳驅尚欣難遇之時以
觀可大之業
  賀施樞密啓
伏審光膺制命擢貳樞庭瑣闥論思允著弼諧之望巖
廊注意併資寅亮之謨睿眷有加輿情胥慰恭以樞宻
參政量宏而徳粹學富而行髙文華搴兩漢之英議論
[012-8b]
躐衆賢之表出臨藩翰為一時撫字之良入歩禁塗極
當世儒先之選璧水道山之布武螭㘭鳯掖之並遊況
羽翼于春官繼儀型于夕省中立不倚知無不言果聆
籌幄之登仍預政機之峻同寅以司宥密之化佇見殊
勲夾輔以立太平之基尚觀顯拜某蚤聸徳宇乆闊光
塵託跡鄉枌竊有依憑之幸庇身祠館尚繄陶冶之歸
抃蹈之私實倍夷等
  賀張留守除端明啓
[012-9a]
伏審報政陪都弁華祕殿除音所暨嘉物望之逾歸詔
㫖甚明知上意之攸在恭惟某官行髙當代道合古人
敏識洞于蓍龜宏材屹如柱石長策逺慮耻為近世之
規模讜論忠言凛有諍臣之風采一去文昌之座屢分
連帥之符豈此居留可淹鉅用果覿恩榮之異備聞柬
注之深表裏江淮顧乆煩于卧䕶扶持宗社将佇慶于
遄歸庶幾慰斯民之瞻豈但為今日之賀某頃叨殊遇
逖逺崇墉俛仰一官敢歎衆人之待已經綸四海尚觀
[012-9b]
君子之得時抃蹈之情倍越倫等
  賀施參政啓
伏惟擢從銓部榮貳鈞衡老成延登未覺典型之重有
徳並進益知朝廷之尊成命甫傳輿情大慰竊以士君
子之行道所貴逢時卿大夫之致身必将輔國中興在
御不次用人苟非一代之豪英曷副四方之公望恭惟
某官器端厚而不撓學粹純而有源月旦之評至行存
乎孝悌蕃宣之效成績懋乎循良乆寓跡于林泉幾功
[012-10a]
名志大而不偶逮賜環于䑓省真富貴時至而自來然
丞疑之任雖協贊于上公而政事之聫亦調娛于萬務
歴觀近歳之比殊乏大臣之規自非從容中道而咸適
其宜則曷以進退有度而不失其正真賢得位多士嚮
風佇觀彜鼎之書遂正衮衣之拜某受知特厚趨慶莫
遑驤首轅間敢有弹冠之志庇身宇下徒懐望履之心
抃蹈之情實倍倫等
  賀樞密賀知院啓
[012-10b]
某伏審入對路朝登冠右府眷注攸在聲聞益隆竊惟
道學要在力行苟不合則孟軻有浩然之志事君本于
難進倘可就則伊尹亦幡然而來洪惟主上思致于明
公是亦古人難逢之盛際温詔甫下安車亟東信平時
深藴之永輸故一見當宁而可决克合上意光奉明書
朝廷隐然天下幸甚恭以樞宻知院相公行足以砥礪
當世名足以聳動四夷一弛一張識文武之大者三仕
三已無喜愠之私心葢逺引慕道初如李長源髙卧憂
[012-11a]
時中若謝安石濟以議論之堅正施之智略而疏通頃
繇銓衡嘗副幾政使節不屈李揆幾于見留情實備知
柳渾知其将畔雖遽告老逮兹盍歸倚精神之折衝副
帷幄之决勝注想所得疇咨若時矧兼任于部丞實慚
司于鼎軸昔秦繆詢于黄髪故能雪殽陵之恥魯僖朋
于三壽是以荒龜䝉之東今碩輔資于老成真賢布在
左右協濟大業共躋中興庶幾寛一人之憂敬以致四
方之賀嘗觀上之臨御所起耆耋纔一二公世之典型
[012-11b]
考其猷為無三數事亦既同升于廊廟旋聞歸逸于里
閭謂一言之興邦迄五經之掃地士所慨歎俗為詆譏
微夫子無以發言葢春秋之所責備嗟時深患豈獨外
國由羣臣莫肯任事而不能無私故人主因是致疑而
謂之有黨紀綱從而廢弛上下相與苟偷當度越于拘
攣用作興于痿痺譬之治疾已劇非大為湯餌則無以
囬隂陽之和作屋既傾不亟加斧斤則無以防風雨之
暴日月逝矣神明聽之佇觀素定之規模式建非常之
[012-12a]
勲業某蚤縁末契誤辱深知未為溝壑之歸敢望芻蕘
之獻飢寒已廹每恨無田之可耕廢置自甘孰知有路
之為報
  賀周知院啓
伏審顯膺制命升冠樞庭廟堂裁萬化之原乆資共政
帷幄決千里之勝兹賴本兵眷意式隆輿情胥忭伏維
慶慰恭以樞宻知院相公器博而量逺學富而識宏黼
黻之文濯江漢而並麗金石之操亘寒暑而不渝蚤繇
[012-12b]
異科徧儀華貫出處繫天下之重議論發衆人之難裁
詔北門明白適帝王之體典銓南省澄清無流品之淆
逮入輔于政幾果重承于帝賚是疇偉望獨總事樞太
尉而掌北軍幾資妙算冢宰之均四海佇見延登某夙
荷深知欣聆渥渙少年場屋敢論逸步之先晚景丘園
尚費鴻鈞之造其為欣蹈實倍等倫
  賀葉觀文致仕唘夢/得
伏審抗章謝事歸印綬于殊庭優詔頒恩賜節旄于重
[012-13a]
鎮凡此受知之舊悉髙昜退之風竊以臣之事君嘗有
失身之累上之待下亦著貪賢之心葢去就之際為難
而榮辱之機可畏唐之劉柳文章雖顯而道徳無以過
人漢之金張富貴無涯而功名不足葢世至于有文章
而濟以道徳處富貴而全其功名優游耆艾之年終始
明哲之義指日月以告老視軒裳如儻來非公而誰誠
古未見恭惟致政太尉躬持一節歴事四朝妙齡獨歩
于禁林晚歳入司于丞轄從容廟堂之論據經術而有
[012-13b]
餘密勿蕃宣之勞餙吏事而彌邵風采振秦淮之上威
聲播閩粤之間勲庸屢書眷意加重安車賜杖甫予香
火之間閉户著書自足林泉之勝兹為稱禮何遽引年
老成重于典型士實不忍其去忠信勸以厚禄上方有
寵其行載惟譽望之隆乆著登庸之峻雖孔戣未覺衰
老不為南省之留然裴公繫于安危難緩北門之拜願
少安于燕息當遂慶于來歸某猥以諸生嘗叨下客鉛
刀一割未忘鑪冶之收廣廈千間已被帡幪之賜尚徯
[012-14a]
槐庭之正位庶霑材館之後塵
  囬殿試第一人啓
伏審射策宸廷親被聖神之選鍚名天陛蔚為俊造之
先治世得賢文科増重竊以道術裂于天下由諸儒有
以自失其傳議論詭于聖人故衆言無因㑹歸其統於
昭大有之運思啓非常之元發明禮樂制作之原聿求
天人和同之際将修七政九賦之本以正中國之氣必
資三表五餌之策以制外國之謀大哉王言褎然舉首
[012-14b]
狀元學士學優而問博文贍而才華達君子之中庸知
吾道之一貫九重虗懐而動色欽味讜言多士斂袵以
嚮風共推雋望聳英聲于月旦首盛事于明時尚觀翰
墨之疇庸以啓功名而得路某乆聆雅譽未覿清揚辱
騎氣之臨已為甚惠荷函書之貺非所敢承感佩之悰
叙言奚既
  賀第二人啓案此賀啓三首中間但昜數語前後/皆相複葢一時應用之文宋人集中
  多有此種/姑仍其舊
[012-15a]
伏審射策宸廷親被聖神之選㧞拜恩天陛髙名遂亞
于倫魁治世得賢文科増重竊以道術裂于天下由諸
儒有以自失其傳議論詭于聖人故衆言無因㑹歸其
統於昭大有之運思啓非常之元發明禮樂制作之原
聿求天人和同之際将修七政九賦之本以正中國之
氣必資三表五餌之策以制外夷之謀大哉王言褎然
舉首狀元學士藴學至厚賦材不羣貫穿百家以求孔
孟之中酬酢萬事以為晁董之業小試絕塵之歩果先
[012-15b]
衆雋而鳴深惟平日之所期葢以盡言而無負上以稱
九重側席之意下以慰多士弹冠之心尚觀翰墨之疇
庸以啓功名而得路某早承雅契獲際英標辱騎氣之
臨已為甚惠荷函書之貺非所敢承感佩之悰叙言奚

  賀第三人啓
伏審射策宸廷親被聖神之選㧞拜恩天陛髙名遂亞
于倫魁治世得賢文科増重竊以道術裂于天下由諸
[012-16a]
儒有以自失其傳議論詭于聖人故衆言無因㑹歸其
統於昭大有之運思啓非常之元發明禮樂制作之原
聿求天人和同之際将修七政九賦之本以正中國之
氣必資三表五餌之策以制外國之謀大哉王言褎然
舉首状元學士學問深博才猷俊明氣槩騰虹貫井絡
千尋而下詞源翻水導岷峨萬里而來聲華靡愧于淵
雲名第果追于盧駱上以稱九重側席之意下以慰多
士弹冠之心尚髙翰墨之疇庸以啓功名而得路某乆
[012-16b]
聆雅譽未覿清揚辱騎氣之臨已為甚惠荷函書之貺
非所敢承感佩之忱叙言奚既
  囬李賢良啓
大廷發策盡循天聖之規多士嚮風復見元光之舊兹
為甚盛之舉宜得非常之才伏以賢良學士奥學自于
家傳敏識殆其天賦議論不苟悉本仁人之言治安可
期實明王事之體葢設施之有待豈誦説之徒云乆馳
藉甚之聲果占褎然之首顧慚衰懦獲際清揚究觀落
[012-17a]
筆之雄重枉飛書之貺文章擅于天下豈特振眉山之
風功業盛于朝廷當遂繼平津之踵
  囬周垍謝中宏詞啓
伏審校藝詞塲擅清時之偉譽奏篇黼座膺顯命之重
襃喜勸簮紳光生簡冊竊以國家設科取士雖均為羅
海内雋傑之才天子制度考文葢将以備朝廷著作之
選故于茂異之次别設宏博之名運際中興禮為特異
豈止儒學之冠率惟卿相之階宜得英賢乃厭輿議宏
[012-17b]
博省幹學士器宇深厚材猷俊明蚤擢秀于能書尚卑
棲于左宦習三墳五典之奥問祈招而足知通九夷八
蠻之殊識楛矢其來逺逮兹奮筆果見搴旗追劉柳之
詞華信為餘刃繼裴陸之事業即上要津某乆渴披承
重迂顧逮虺隤皁櫪秖有負于壯心凌厲烟霄第徒欽
于雋躅其為愧佩曷罄敷宣
  囬得觧舉人啓
伏審光膺里選榮與計偕朝廷合經術詞賦之科聿新
[012-18a]
多士有司考學問文章之藴葢難其人伏維觧元先軰
徳履粹純才華敏妙詞源如倒峽水乆知制作之工科
第猶摘頷鬚将有飛騰之便矧建安之名郡號儒素以
傳家鼓篋來遊小淝水鋭師之數百弹冠並進多魯堂
髙弟之十三既豪傑之靡遺宜鄉閭之無負觧元云既/豪傑之居
前/尚觀射䇿以慶成名某誤綰縣章欣逢歳比奉詔書
于庠序莫助品題辱翰墨于門闌惟知踧踖
  囬熊校書啟克/
[012-18b]
竊審奏北門之策親逢上聖之知讐東觀之書進陟諸
儒之右雋賢得路善類舉欣伏以校書學士積學宏深
摛文雅健揭聲名于江夏乆自無雙課治行于武城仍
推第一固宜在羣玉圖書之府乃廻翔百工技巧之司
兹覿除音允符公論授相如之簡即疇翰墨之功著祖
逖之鞭行赴功名之㑹某乆叨論契復幸齊年未遑尺
牘之修先辱雲箋之貺其為忭慶曷罄敷陳
  與趙運使啓彦/端
[012-19a]
伏審輙從公掾榮畀使華平曰從遊既誤叨于取友二
年出處乃皆幸于為僚聆郵命之初傳與部封而加喜
恭以某官器全璋璧材大杞楠邃學雄文帝支固已無
出其右嘉言美政士林詎可多得其人自歸贊于樞庭
尚廻翔于宰府持從臣之橐謂宜即侍于清光乘刺史
之軺乃復僅伸于雅志然聖朝方均内外之勢而君子
亦有去就之幾将暫倚于轉輸亟入承于選用顧慙衰
懦已積曠&KR1986六翮横霄税駕未容于噲伍長鳴伏皁齊
[012-19b]
驅敢在于盧前庶幾藏疾以匿瑕得以奉令而承教其
為欣慰莫罄敷陳
  與交代張彦輔啓
十年淪落乆依親誼之隆一邑蹉跎乃預交承之末雖
絶塵之瞠後真揚粃以在前覿徳可期嚮風増慰恭惟
交代知縣學士抱才宏偉藴質粹良問學有原得外家
之奥要詞章甚蔚追前軰之典型屢隨計吏之偕垂上
金閨之籍謂宜觀國尚屈字民顧兹百里之淹豈待三
[012-20a]
年之最璽書亟下端為華近之歸車馬旦來聊副空窮
之望某舊叨末契逖逺英標無令尹告新之言固知獲
戾有大夫失伍之愧益冀掩瑕歳律方春征途尚邈願
謹生經之衛行湏詔節之頒
  與諸司啓
掾于公府既慚禆贊之能職是祕廷更冐轉輸之委上
恩已厚已分則踰某學不成名仕由為養彈冠而從左
宦自知庸懦之才襆被以遊周行宜在譴訶之域閲歳
[012-20b]
時之無補叩軒陛而有祈尚玷使華得司漕計此葢某
官素推厚徳夙藴純成璞玉渾金器莫涯于近用盤根
錯節志嘗在于有為即膺從槖之聫榮已擁軺車而報
最致兹汲引猥逮迂愚珠玉在傍既仰餘光之潤芝蘭
同室庶祈賸馥之沾感愧以還敷陳奚究
 書
  囬吕氏定婚書
宋魯通盟聲子嘗聞于繼室郭崔論契伯深亦記于續
[012-21a]
婚顧慚舊族之餘疊奉髙門之貺伏承令姪孫宗教從
政早傳世學克自振于簮裳而某弟運判位第三女五
十一娘未習婦功恐粗聞于箕帚辱委禽之特厚将鳴
鳯以重占盛事衣冠既婚姻之是託百年琴瑟庻茀履
以咸宜
  囬吕氏聘書
淪落天涯尚有通家之舊扳聫門地欣聞合姓之期惟
親契之寖隆沐情文而甚腆篚箱将意固當傳示子孫
[012-21b]
榛栗告䖍庶亦宜其家室
  囬晁氏聘書
奉箕帚以從人舊儀敢廢實篚箱而致禮厚意有加惟
男女之及時将室家之望汝蓬蒿自蔽早為瓜葛之聫
蘭玉相輝益重絲蘿之託
  囬吕氏定書
彜鼎相望乆綴百年之契副筓有託遂聫再世之姻顧
齊秦豈云匹哉然孔李之交舊矣伏承某夙敦家學将
[012-22a]
克紹于芝蘭而某幼習婦功曽未知于蘋藻既辱貺之
厚禮敢不奉承嘉音惟親誼之益隆庶和鳴之式繼
  沆姪與吕氏言定書
契誼接于髙曽眷言舊矣婚姻逮于兒女亦既再焉滋
重親盟敢忘幣聘伏承某人第幾孫女内承慈訓綽有
采繁之儀而某第五十九姪沆長乏師模詎知操縵之
學佇以榛栗和于瑟琴撫外家之餘尚每襄于宅相介
夫人之喜庸申詠于鵲巢
[012-22b]
  囬孟氏定書
宦遊南北雖微韋杜之姻交契雲仍且有愈郊之舊辱
委禽之盛禮懐鳴鳯之好音伏承令姪主簿廸功早襲
纓緌志自收于科甲而某第五女子幼知筐筥躬未串
于容儀敢云蓬梗之疎乃幸絲蘿之託欽承嘉命第切
感悰
  囬孟氏聘書
榛栗未修甫結通家之好篚箱在列更勤委弊之儀辱
[012-23a]
厚意之有加荷嘉音之疊至宜其家室庶諧鳴鳯之占
如鼓瑟琴益佇乘龍之喜
  淲言定晁氏書
金石定交記兩家之父祖絲蘿論好懐累世之婚姻敢
云淪落之餘復有扳聫之幸伏承令弟通判位賢女七
十二小娘子凝姿淑厚宜遂友于瑟琴而某弟待制位
長男将仕郎淲禀質顛䝉特粗聞于詩禮慨茵憑之未
逺辱契誼之彌敦跡企髙門仰致委禽之請輝増蔀屋
[012-23b]
庶諧鳴鳯之占
  晁氏納聘財書
問名有請既辱貺之好音委幣無多顧敢忘于厚意尚
慚衰系薦締髙閎雖飄零俱吳越之鄉實往來有歳時
之喜百年夙誼孰知王謝之故家再世婚姻尚繼朱陳
之舊事
  上辛中丞書次/膺
某之得見于門下三矣始則閤下之在春官某以妄應
[012-24a]
科目贄其業而見焉中則閤下帥閩而歸某為縣于建
安以屬部之吏而見焉今也閤下召還于朝居中執法
之任某亦濫預于百執事之列而復見矣踽踽而趨寒
暄而詞意案此下疑/有脱文閤下曽未省其面目也閤下之名
滿天之下某之愚仰慕盛徳固将卜其遇否七年之間
乃三見而不得致其言焉亦異于古人一面而談當世
之事者矣今當世之事非某所得談也雖然不敢廢也
葢天下可憂者一可慮者二夫天下有所謂大計有所
[012-24b]
謂先務也先務審矣餘則可以序而推之今國家不議
其大計與其先務而乃姑試為之戰則姑試而戰也和
則姑試而和也守則姑試而守也朝夕自治者徒欲百
廢具舉一旦緩急計将若何豈非可憂者乎主上之求
治亦云切矣然前日在藩邸一二小臣使令于前故得
與議論今有天下之大則天下之才皆我用也外廷之
士曽未盡獲進見而左右近習日有聞焉宰執侍從之
貴臺諫一議則逐之矣内侍而典戎器武臣而治𣙜酤
[012-25a]
章四五上而幾不可逐也後有甚者臺諫之言何自入
哉此可慮之一也諸葛孔明有言親賢臣逺小人先漢
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逺賢臣後漢所以傾頹也人君之
患莫大于以近習為腹心而朝士為外人漢元帝有蕭
望之劉向不與之共政而乃任恭顯唐文宗有裴度李
徳裕不與之謀事而乃委訓注後世觀之則固顛倒錯
謬當時為之未之覺也葢小人得用之始莫不言財利
其終則足以盗威權不言財利則人君無以謂其能不
[012-25b]
盗威權則無以引姦邪而自助今主上勵精庶政每事
欲親而未得其要渉于叢脞則其間昜入以酒坊一事
言之小人駸駸其倡財利之端矣既已薦用人材士大
夫間豈得無劉柳軰儻復寖盛安能保其不從哉此可
慮之二也夫事固未至此要将有以折其萌而削其根
且以徳壽宫官屬觀之不選大臣從官為使而獨任宦
者提舉宜其無所禆益致私酤之謗聞于天下而土木
花石之運未已也向使儒士參于其間當必有規正者
[012-26a]
矣故某竊願主上亦求儒士以與謀事于宫中也然士
風不振已乆以為不肖而無過之可指以為賢而無善
之可議要之其才為無所用徒欲偷懦苟容以僥倖于
富貴者甚衆不大有以區别之亦無補于國家之事也
夫天下大計不定人君之側猶有小人間之而士大夫
風俗如此閤下宜所深慮也孟子曰惟大人為能格君
心之非夫格之者漸之以言而後可也以閤下操履之
正名節之偉主上不即登之政路而尚以屈耳目之寄
[012-26b]
是葢欲朝夕聞閤下之言矣他人徒能言之而閤下之
言則能信于主上安有不格者哉皇祐中仁宗患臺諫
之任輕王安簡公以前執政命為中丞安簡受而不辭
乃慨然論事至留班以争張堯佐四使之除又言河朔
根本之地将帥之非其人者又言唐質肅之貶為過而
致言路不通狄武襄不當任樞筦之寄意氣凜凜廷臣
為之聳動仁宗謂其得風憲體葢風憲之地非老成重
臣無以振舉大體而搏擊瑣細之論世不乏也主上之
[012-27a]
待閣下有符于仁祖矣閤下之自任其無愧于安簡意
者造膝之言有不得聞于外也而某也北方之鄙人守
家世之訓不忍自同于流俗猶復嘵嘵於閤下之門多
見其不知量然就有道而正焉斯學者之事也故不敢
自以為是併以前者所上封事之副為獻惟閤下不鄙
其愚而教之或謂其可取因其言而陳之則某之幸也
非敢望也不宣
  上徐總卿書
[012-27b]
總領少卿閤下天下之士徒知以其所有責人而不知
以其人責人葢以其所有責人是猶貧者之望施于千
金之家也夫千金之家其勢可以予人也積之千金而
予人以十金此何如爾匹夫匹婦一旦號呼于千金之
家以其所求葢未始欲分其富也欲丐其餘以為其朝
夕之計不則終歳之計而已矣彼能狥其欲而予之者
則亦其人之好施也如不好施焉雖旦旦而號之僕僕
然呼之僵仆凍餒于其門曽不足以望簞食豆羹之賜
[012-28a]
而况于所謂十金者乎雖一金之微猶将握其掌而不
顧也故以其所有責人雖簞食豆羹有時而不遇以其
人責人雖十金之獲葢未為過也士之望于公卿大夫
之門何以異此夫公卿大夫其勢足以進天下之士也
天下之士奔走于公卿大夫之門孰不望其進哉肅拜
以為恭餙詞以為文而常歎于不遇是何也亦徙以其
所有責之而不知以其人責之也夫其勢足以進天下
之士者公卿大夫之所有也于是而不顧焉是亦其人
[012-28b]
之不好施云爾春秋之法常責備于賢者夫賢者然後
可以責其備如其不賢也聖人葢未嘗書之而况于求
其備哉某不佞竊誦此乆矣故其學也内以存其心外
以周其身而不敢自鬻于人其仕也上以飬其親下以
盡其能而不敢妄悦于人行年四十而自安于州縣未
嘗以希尺寸之進今也主上躬聼㫁起二三君子于閒
廢之中布之中外以圖天下之務意者風俗将遂稍變
此士之可以自奮而託于公卿大夫之時也然而貴者
[012-29a]
在朝廷逺者在方面不可遽見而聲名卓然有千金之
儲而不吝于施者閤下其人哉恭惟閤下文學行義著
在朝野暫為九卿以司戎馬之賦是固未足以究平昔
之藴然動心忍性捨窮海之濵而立于近甸之地其于
天下之士宜有以留意焉某是以忘其固陋誦其所聞
以卜于閤下不知閤下将何以予之也干冐臺嚴悚愓
俟命不宣某惶恐再拜
  謝張魏公書
[012-29b]
某愚賤無似比承少傅相公入覲幸獲趨拜屨舄之光
不量固陋妄以狂瞽之言干瀆嚴聽豈謂未賜誅責特
枉書教慰藉甚厚仰紉撝抑下情豈勝悚愓重惟國家
安危之寄元勲舊徳無出相公之右主上躬不世之姿
志清中原一時身任大事為中外所仰四夷所畏亦孰
踰相公者士挾區區一斑之見豈真足以助經綸之素
哉惟其相公功成名遂之切是以各務進其所有以為
門下獻而忘其恧焉而相公又不自居其宏逺髙大而
[012-30a]
納之則天下之善将舉為相公用矣何往而不濟昔楊
修丁敬禮作文案丁敬禮作文云云見文選曹植與楊/修書今此云楊修丁敬禮作文疑楊修
二字上/有脱誤好使他人潤餙改定曰文之佳麗吾自得之後
世誰知定吾文者此言雖小可以喻大恭惟相公功業
之就将自有之矣後世誰知助相公以言者而不棄微
賤無拒之之意盛徳偉度是以出此故某撫衷自幸而
姑述以謝萬分
  答吳偁書
[012-30b]
某頓首再拜知縣學士足下舊聞雅譽未有一見之幸
毎用悵然人至沐惠書副以盛文展玩披味不能釋手
比辰祁寒伏審撫字之餘尊候萬福薦賢之道廢乆矣
某何足以預此屬在其職竊欲庶幾焉昨者陛辭亦嘗
極論此弊上意是之故到官以來雖有持鉅公要人之
書以取必者未始敢輙與俟有見焉非有見者拒而謝
之十七八年况于百姓之長朝廷所命以考其治状者
曷敢昜哉上以欺其君下以欺其心誠不忍爾足下為
[012-31a]
邑得于衆多之論因不自已敢以名聞初不在于識不
識也顧何能為足下重近者李溧水之政嘗一再薦之
又合諸君子之力然後有濟夫薦之濟否又不當為足
下道某盡其職而已足下益善其政可也乃辱貽牋為
謝禮意與辭皆過其宜甚非所望亦非所當得者也雖
然向見足下學校間舉進士之文演迤紆餘既臻其奥
兹辱貺以盛製傑然議論有古作者之風馳騁歩驟如
千里馬昂昂歴塊未見其止然後知賢者所長無施不
[012-31b]
可足下所謂三變其學者願少留意而無泥于文章求
聖賢之藴而期進于道徳則将又變而無疑矣古之為
政者觀一時之宜舉前人之偏救未來之弊使適其平
而不顧于流俗之議然後可以有立自一邑而上為一
州自一州而上逹之天下曽不外是足下既欲成一邑
之治而小人之侮非意之謗當有能辨之者抑又奚䘏
而來書切切尚以為言亦所未喻也無由面晤臨紙遙
企冀為逺業倍萬愛重匆匆布復不宣
[012-32a]
  上處守施察院書
某聞之藝莫貴乎士而餘民不能及也然餘民之業莫
不得售而士之業反有不得售者今夫農朝而耕暮而
耘以播殖五糓一旦負五榖以適市則市賈争趨焉而
世之人且曰此天下之良農也今夫工執技巧以事上
賈列其貨于肆而人見其器用之精珠珍之富則亦曰
此天下之良工也良賈也其術益夸而人益貴天下莫
不以其名歸之惟士則不然六藝之文無不習也百家
[012-32b]
之説無不講也天地萬物之理無不窮也古今治亂之
原無不通也藏之惟恐其不深養之惟恐其不固苟暴
于外曰我能工是道也我能明是説也天下之人非特
笑之又從而賤之且以為終無有矣夫以農商百工而
得良名以士而得賤名故為士者或老死而不遇則亦
號于世曰人不我知則貴矣人不知亦囂囂農商百工
守其業士守其道固自有輕重後世之士不知守道之
為務反自賤而輕用之此所以益見薄于世也雖然古
[012-33a]
之君子豈不欲用于世哉孔子孟子歴聘諸侯轍環天
下至于不得逞而後已葢士之于道其用也從而見諸
言事非可豫定也而發于言者有所不可隐當其可與
言而不言君子以為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君子以為
狂何者以顔氏之如愚非仲尼莫能識至鬷明之不言
雖叔向幾亦失之也某北方之鄙人少習于書顧其不
才方為縣之小吏以從事于簿書米鹽之間而幸閤下
來守是邦其于分際之相逺名實之未加固不可輕進
[012-33b]
其説以貽賤士之譏而石林葉公辱道其姓名于閤下
意閤下亦欲聞其言而察其為人然不敢以請姑道其
志恭惟閤下以通亮特逹之資濟博厚髙明之學嘗為
天子耳目以觀聼四方之事地方千里而為之侯伯可
以禁姦暴而安百姓退不肖而舉賢能而某者猥先衆
人以卜于閤下于是不可以不言閤下其亮之不宣
  上葉運使書
運使直閤郎中閤下論世之治亂孰不曰人材論人材
[012-34a]
之所以為治亂孰不曰賢不肖夫以一賢者與一不肖
者在上兹固未足以為治亂也惟其一賢者在上而衆
賢者将由是以進一不肖者在上而衆不肖者亦由是
以進賢者衆則天下之事斯日以舉不肖者衆則天下
之事斯日以廢此其所以為治亂之極歟雖然天下之
事所以不舉者此固不肖者之罪也而賢者預有責焉
夫既已號為賢矣而天下之事顧有不舉者哉是有二
説焉不肖者之弊在于不能為而賢者之弊在于不敢
[012-34b]
為也夫不能為者是其智不足而力不任也不敢為者
非其智不足而力不能時有以禁之勢有以奪之而已
天下之事不患不肖者之不能為而患莫大于賢者之
不敢為昔者西漢盛時汲長孺至以矯節而發淮南之
倉及其後也諸葛豊以司𨽻而返去其節以二事而校
之豈不繫于敢為與不敢為之時哉國家比年以來天
下之吏大而在朝廷小而在郡縣諂諛相師偷懦相承
號為不肖者葢已不勝其衆而其間所謂賢者縮手畏
[012-35a]
避亦近于不敢為矣今也主上舉權綱而大振之網羅
天下之賢者思盡付以天下之事不啻如退阿進即墨
也然而不能為者固無足以議此而能為者顧亦何所
畏避而不為哉要湏有人焉而為之倡然後天下風俗
可以少變而趨于大治竊嘗反覆而思之其舉而倡之
莫如閤下夫以過情之語而妄説于人某亦不忍為也
葢去年冬主上始新政事驛而召者十人閤下實在其
中曽未數月自博士而為郎自郎而賜對遂寵以延閣
[012-35b]
之名而付以一路之事書名御屏賜以鞌馬禮遇之數
皆近世所無有是主上之待閤下将有不止此者矣以
主上之待閤下将有不止此則試于外也豈不亦觀閤
下所為而将有以付與之歟不識閤下何以為也以他
人之材固有不能為者閤下自少年以直亮聞于當世
而志氣日以宏聲名日以大苟從而見諸事業是猶騖
八駿于九軌之道縱横馳騁無不如意信非不能為也
閣下又素負敢為之名而遇可為之時八州數十縣之
[012-36a]
衆亦不為少貨財之虗贏獄訟之緩急奔走之吏引其
亷能而罷其貪懦與夫國家之利病民人之休戚問之
使者所不能為者豈無可為者哉某嘗怪世之士大夫
類知以其職之為職而不知其職之所以為職夫以其
職之為職是猶富人之營其家苟以利于我者為足以
富而已知其所以為職是猶亷吏之營其家得一物焉
必究其所從來不徒欲富而已也夫所謂部使者按籍
而督州縣之賦執筆以奉朝廷之命限歳以舉小大之
[012-36b]
吏是不可謂有為也州縣之賦敢究其所當得乎朝廷
之命敢論其可從與否乎小大之吏歳舉之外敢有所
論薦乎是猶可得而名言也至其不可得而名言者則
又在所設施耳以一道而推之雖至于天下可也某北
方之鄙人仕為郡之小吏顧其平生頗知自守未嘗以
進取為事非有左右為之先非有權貴為之援特以慕
下風而仰盛徳以求見于閤下乃刺口而論天下之事
此在古人則為言深然主上以特達而知閤下意閤下
[012-37a]
之待天下之士亦當以此是以自恃而不疑恭惟閤下
少霽其威嚴而幸聼其猖狂之論上以副主上之所期
下以為天下士夫之倡則某者儻受知于門下為不忝
矣不宣某惶恐再拜
  上信守周侍郎書
君子之學必其内有所主然後外有所不惑然世之君
子每切切然以得位為足以行其道及其未也則歉然
以為道将不行而不知不行者不害其為道古之聖賢
[012-37b]
其未得位也則養其所謂道其既得位也則行其所謂
道苟位不可居也則亦全其所謂道是故投之富貴而
不驚屈于貧踐而不耻凡吾之所以出處進退者無非
以道為凖的焉以一身而論之則有窮達之殊以道而
觀之葢未始有二吾知為道而已至此而不能惑者惟
其學之内有所主也昔者伯夷之清伊尹之任柳下惠
之和孟子皆以為聖人其清與任世固以為不可跂及
至于所謂和者遂以為将無所往而不合葢世俗之所
[012-38a]
謂和也及觀士師之三黜與孟子之所言然後知聖人
之和與世俗異何也進不隐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
阨窮而不憫此聖人之所謂和也夫聖人之所謂和者
進必以其道也使不以其道是安能不怨而不憫哉故
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又曰不以三公昜其介
則和之中又有直焉而天下之論遽以為無所往而不
合者則亦昧于聖人之道則有以悻為直者及其困也
于道不能無枉有以矯為直者及其過也于道不能無
[012-38b]
悖惟聖人寓其直于和之中故雖縱横萬變必至于道
而後已雖有鈇鉞之怒不能威雖有軒裳之利不能誘
何者内有所主故也某不佞學于聖人之門有志于此
乆矣少之時聞閤下之名常有願見之心不意今者獲
在幕府是以敢冐昧而自進其所言然竊觀閤下之在
朝廷自中祕而為御史自御史而司言動真以道事君
者退自吳門優游里社若無意于當世屬者天子感悟
驛召舊人閤下始以連帥之重留為春官以總成均之
[012-39a]
政意閤下之道將自此而得行之然而坐席未煖出守
于外質諸道路閤下議論之際又有所不容者士之聞
閤下之風意其特立獨行以傲睨天下之士言不可得
而交貌不可得而接也今也獲拜于庭以望見盛徳之
容寛然其不矜退然其不吝凡小吏之所以事大官者
至忘其所畏焉然後知閤下其和而直者也内有所主
者也深得聖人之道者也故某願三沐而受教焉
 
[012-39b]
 
 
 
 
 
 
 
 南澗甲乙稿巻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