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54 慈湖遺書-宋-楊簡 (master)


[016-1a]
欽定四庫全書
 慈湖遺書巻十六    宋 楊 簡 撰
  家記十論治務/ 論治道/ 論封建/ 論兵/
方今治務其最急者五一曰謹擇左右大臣近臣小臣
 二曰擇賢乆任中外之官三曰罷科舉而鄉舉里選
 賢者能者四曰罷設法導滛五曰教習諸葛武侯之
 正兵以備不虞其次急者八一曰募兵屯田以省飬
 兵之費二曰限民田以漸復井田三曰罷妓籍俾之
[016-1b]
 從良四曰漸罷和買折帛暨諸續増之賦及𣙜酤而
 禁羣飲五曰擇賢士聚而教之於太學教成使分掌
 諸州之學又使各擇邑里之士聚而教之教成使各
 掌其邑里之學六曰取周禮及古書㑹議熟講其可
 行於今者三公定其議而奏行之七曰禁滛樂八曰
 脩書以削邪說○何謂謹擇左右大臣近臣小臣周
 公作立政之書専言王左右常伯常任凖人綴衣虎
 賁為出治之本至於黙然良乆太息曰甚休而人主
[016-2a]
 知以是為憂恤者鮮哉盖周公深知熟諳治亂之機
 在此而不在彼在近而不在逺的然無疑確然無易
 故特而言之其情狀切至至於此近治而後逺治近
 臣賢而後逺臣賢小臣雖卑賤而人主之徳性實薰
 染漸漬於左右親近孔子謂居室出其言善則千里
 之外應之居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治亂
 安危之機皆自乎近可不謹乎講筵宜擇有道盛徳
 之士使得從容問答又使忠信秉正之士得應奉代
[016-2b]
 内侍之雅事内侍内人有一語一事之善上即稱善
 或有賞宫閫善心興起則小人無隙可投君子可以
 安民安宗社安○何謂擇賢乆任中外之官今夫官
 不擇賢不乆任之害人皆知之所患員多闕少今選
 人三年為京官二年為任吏部猶病其冗而况於乆
 任則何以處夫至多之員故士大夫一聞乆任之說
 不復長思輙以為不可行不思國家設官分職將以
 治民治國非徒欲給飬天下逐逐羣羣無徳無行之
[016-3a]
 士也士大夫不念夫下民被害怨及朝廷苟曰乆任
 之不可行盖不以國事為家事視國之利害終不如
 己家利害之切故不復深思亦其人自度其徳之非
 賢其才之無能知其必不在選用之内故决然以乆
 任為不可或又曰懼失士大夫之心吁士大夫之賢
 者能者國家既選而用之其不賢無能者奚足恤賢
 者甚無幾不肖者滿天下不肖多臨民故多怨嗟郡
 邑無乆逺安固之備其患不可勝言送徃迎來徒勞
[016-3b]
 徒費居官不為長乆之計貪墨以為待闕之資雖間
 有賢者方諳物情利病又已將代而治歸裝守禦無
 素備冦至輙潰民知其不乆於位不服從其教令奸
 頑好訟俟新更訴幸新至未諳情偽姑肆其欺擾害
 善良無有巳時使乆任則不敢矣官司數易苟且圖
 書散亡夲末無考吏弊滋蠧民病滋深怨積於中安
 保他日無一夫大呼同聲相應禍有不可言者是故
 當今治務擇賢乆任為急宜升縣為州大州為監司
[016-4a]
 各辟其屬謹簡乃僚先王令典縣稱百里奚止百里
 乆任雖非世繼亦幾於古之侯國事力不可太厚立
 法當闗盛衰故必縣升為州大縣即大州凢州皆得
 専逹於朝苟非其人則罷去無古者諸侯難制之患
 其甚賢有功者有褒焉有賜焉有増秩焉有貼職焉
 雖終其身可也必不可不升於朝則升○何謂罷科
 舉而鄉舉里選賢者能者自漢以來古道滋䘮學徒
 䧟溺於經說琢壊道心不務實徳唐鳥獸行君臣相
[016-4b]
 與其勢競趨於粉飾華藻十八學士以詩咏為事業
 劉考功加進士以雜文㓜能就學皆誦當道之詩長
 而博文不越諸家之集六經未嘗啟巻三史皆同掛
 壁本朝雖不廢經史而虚文陋習尚踵餘風士子所
 習唯曰舉業不曰徳業高科前列多市井無頼子弟
 篤實端士反見黜於有司何以徳行為文華而尊榮
 相師成風淪肌浹髓欲使事君而君獲其忠使臨民
 而民不被其害可得哉雖間得其人而亦無幾仕宦
[016-5a]
 大槩惟羣飲惟求舉惟貨惟色惟苟且甚者民思寢
 處其皮而食其肉或曰鄉舉里選善矣任選之官牽
 於私壓於勢賢者不舉不肖者舉矣能者不選無能
 者選矣曰既擇賢則舉選之官賢矣自無私私則罷
 黜終其身不得復用敢乎哉况監司賢察官賢敢私
 乎哉况今日罷科舉行鄉舉里選之制天下士心即
 趨於善而况於舉選之官乎或曰詩賦經義論策亦
 無害於取士奚必革曰駢儷之文大不典雅惟助浮
[016-5b]
 華不可不罷經義論策雖不必於廢而襲今時文可
 笑之式則亦不可為士而言辭大不成文亦難斷不
 可糊名棘圍月書季考唯考實徳實行言辭不拘郷
 里自有公論三嵗大比興其賢者能者以禮禮賔之
 獻賢能之書于朝三省奉其書獻于上周禮王再拜
 受之登於天府今若未能遽行拜禮則聖躬宜興以
 敬受取書藏於至尊嚴之所○何謂罷設法導滛周
 書痛禁羣飲至於殺之漢律猶禁羣飲罰金四兩施
[016-6a]
 大㤙則弛其禁謂之酺至五代猶有酺知其猶有禁
 也今既縱民羣飲又群官婢盛妝䴡服飾花木之房
 導民為滛盖自夫犒設軍將之法甞用官婢今乃用
 以導民羣飲官司沿襲不知愧耻殊可怪嘆而進言
 之臣未敢請革者亦有說行都繁䴡滛侈之地恐一
 日不設法則飲者必頓减課入必大匱大軍乏支禍
 在朝夕故不敢輕罷循仍到今然某究知情狀利害
 曲折甚乆行都諸庫設法課利反少諸店不設法課
[016-6b]
 利顧多以飲者憚庫設法支費多某為樂平為東嘉
 皆罷設法酒禁亦寛而酒課無損○何謂教習諸葛
 武侯之正兵以備不虞夫舉明主於三代之隆士君
 子至願而武備不脩空談不詳慮為宋襄為成安貽
 笑百世不可李衛公入對太宗曰陳數有九中心零
 者大將握之四靣八向皆取凖焉陳間容陳隊間容
 隊以前為後以後為前進無速奔退無遽走四頭八
 尾觸處為首敵衝其中兩頭皆救數起於五而終於
[016-7a]
 八此何謂也靖曰諸葛亮以石縱横布為八行方陳
 之法即此圖也臣教閱必先此陳世所傳握竒文盖
 得其粗也八陳本一也分為八焉黄帝始立丘井之
 法因以制兵故井分四道八家處之其形井字開方
 九焉五為法天四為法地靖曰臣討突厥西行數千
 里若非正兵安能致逺項羽所以敗於垓下者以不
 習觸處為首之法故為孔費二將軍夾攻其兩旁韓
 信反力攻其前三靣受敵故敗也武侯之七擒七縱
[016-7b]
 孟獲者此法也今州郡教閲猶有古制其圓陳此法
 也將勅圓陳咸内嚮者䛕佞特改舊制曰捉將團非
 正兵之法也有曰弩鬪鎗者此法也顧知者鮮以為
 古法不可用者所至如是也今七書首孫子孫子善
 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
 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孫子之書非
 無善者而率然之喻驗其不逹正兵之法正兵者不
 可敗之法也馬隆用此法以三千餘人而平涼州謂
[016-8a]
 竒兵在陳内唐太宗善用兵猶不知此法某屢聞兵
 將官知此法者殊不易得古者六軍軍將皆命卿孔
 子曰我戰則克學者不可不講習他日得君行道有
 文事而無武備不可○何謂募兵屯田以省養兵之
 費古者兵出於農無坐食之費今國家財計大槩十
 九養兵今將理財罷横歛不屯田何以省費法當因
 募補籍之兵而新其制曰吾授爾田以為衣糧之資
 兵多死亡補以屯田兵則費可漸省得良將善教之
[016-8b]
 可用也况諸州守乆任則守禦自備大軍亦可漸减
 ○何謂限民田以漸復井田諸儒言井田詳矣田不
 井則貧富不均貧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育
 妻子樂嵗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救死不瞻奚暇
 治禮義無禮義則亂亂則國危限田井田之漸也初
 限以寛在限外者可減不可増民析産異戸無時無
 之漸析則漸均矣再立限漸減又幾年則又漸析漸
 均矣○何謂罷妓籍俾之從良壊亂人心莫此為甚
[016-9a]
 盛妝䴡色羣目所矚少年血氣未定之時風俗乆壊
 其能寂然不動者有幾至於名卿才士亦沉浸其中
 不知愧耻每每發諸歌詠舉世一律不以為怪人心
 蠧壊邪僻悖亂何所不至前代亂亡之禍皆基於人
 心之不善周家徳行道藝之俗成而緜祚八百後世
 君臣胡得無懼而官僚士夫中懐大欲襲循流俗重
 於罷去致國家受末流之禍嗚呼痛哉○何謂漸
 罷和買折帛暨諸續増之賦及𣙜酤而禁羣飲所謂
[016-9b]
 和買初未嘗不給錢今直取於民又不止於直取而
 已又俾納折帛每疋六貫五百其價大過於絹直至
 於夏稅折帛則每疋七貫以折為名實强取多此類
 奚可殫舉𣙜酤雖非强取而壊亂人心為甚酒誥諄
 諄禁羣飲至於殺今反導之羣飲世以酒為狂藥民
 為邦本本固邦寜士大夫當愛䕶邦本愛䕶人心使
 毋致於壊亂右所條邦賦國家方資以給軍未能省
 費未可省賦次第而舉可也故次於省兵費之後禁
[016-10a]
 羣飲不禁禮飲○何謂擇賢士聚而教之于大學教
 成使各掌其邑里之學自孔子殁學者異說到於今
 不勝其紛紛似是而非似正而邪各狥偏孤罕由中
 正不得大賢教救之則刑名者自刑名清静者自清
 静楊者自楊墨者自墨任俠者自任俠文華者自文
 華議論者自議論其孝弟忠信脩謹之士雖未知道
 未至背道至於無忌憚之中庸雖亦罕見而不可謂
 無一二十年來覺於道者寖多古未之見幸多篤實
[016-10b]
 吾道其亨乎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
 失之唯大賢可以司教○何謂取周禮及古書㑹議
 熟講其可行於今者三公定其議而奏行之不以堯
 舜三代所以治民者治民賊其民者也不以堯舜三
 代所以治國者治國敗其國者也由漢而下其規模
 皆本以覇王道雜之覇以利王以義義利雜施猶不
 可而况於以利心為本乎上帝降𠂻于民若有恒性
 克綏厥猷惟后人主本職如此漢唐諸君安知此漢
[016-11a]
 唐士夫孰深知此周六官分職皆為民極漢唐君臣
 所以治其民者皆極乎舜特命納言一官以治䜛說
 殄行䜛說不正之說殄行不中正之行訓方氏布訓
 四方以觀新物訓士民如訓子弟皆後世未之識未
 之知周官有比閭族黨之教有徳行道藝之書漢唐
 無此政事也司市之屬不一而足市井小人皆教之
 以善道之以政漢唐無此政事也職方氏其任甚重
 其屬甚盛周知中國外域人民與其財用九榖六畜
[016-11b]
 之數要周知其利害則無有一民不獲其所者矣漢
 唐無此政事也畧舉數端則三代而上兩漢而下其
 規摹不同如冠如屨士大夫不能舉明主於三代之
 隆而襲漢唐治少亂多可耻之規摹顧又不逮漢唐
 殊可惜也某末學不敢企望三代諸聖賢而中心所
 安終不肯為漢唐規摹始亦不敢自必曩宰樂平後
 守東嘉畧行己志頗有驗效於是益信其可行又信
 古者成人有徳小子有造亦非高絶不可企及之事
[016-12a]
 考諸古書固自有其道也固自有其政也舉而措之
 爾人性無古今感之斯應○何謂禁滛樂孔子曰移
 風易俗莫善於樂盖聲音之感人也易其入人心也
 深今之妓唱與夫雙韻鼓板之屬其氣志不為之浮
 動者有幾某初入大學聞太常古樂莊敬中正之心
 油然而生移風易俗於是乎切是故滛樂宜禁○何
 謂修書以削邪說夫聚賢士而教之固已明聖道之
 大體指異說之謬誤而經子史集差失已乆其惑亂
[016-12b]
 人心已深不修成書則邪說不衰熄正道不開明人
 心乖亂人心乖亂則禍作國危孔子讃易道以黜八
 索述職方而除九丘以其害道壞人心不可得而已
 孔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此思無邪至
 簡至易老師宿儒不知大道平夷反疑惑莫之觧孔
 子不作序正以思無邪之道自發見於詩章之中無
 庸為贅自能興起人之善心奚必究見何世何人及
 衛宏作序冠諸篇端而學者見序而不見詩見其序
[016-13a]
 說而不見思無邪之大㫖害道為甚使學者皆靣墻
 芣苢平常無說大道自明宏必欲求其說曲推穿鑿
 可笑摽有梅男女失時詩章甚明宏不詳觀雖失時
 而不敢萌淫奔之意不明此無邪之情而曲取以為
 及時此類不一戴聖何人其為曲禮記首言傲不可
 長亦可有而不可長歟是何言歟是何言歟又叙博
 聞强識於善行之先皆衰世小人之言此類奚可不
 削易大傳多非聖言害道者多左氏公羊榖梁三傳
[016-13b]
 春秋雖因是有考而失聖人之志不一諸子史集是
 非混殽蠧人心為多可削者甚多掃雲翳昭日月斯
 任至重非得有道盛徳之大賢同寅協心難乎有就
 已上見遺書/
或曰為治在轉其機而已矣其機一轉治功自成不必
 言三代之制也簡謂圗治而不本之三代之制終苟
 道也漢唐之治所以民不得其所者多禍亂多風俗
 不善享國不乆者職此之由也如欲生民之皆安禍
[016-14a]
 亂息風俗善國祚乆長則三代之制不可不詳攷熟
 講而圗復之也自漢以來公卿大夫不知王道無王
 佐之學雖有周官之書不能随緩急次第以圗復之
 惟定雜覇之規模以周官為無用之空文就有慕而
 行之惟行其末不治其大者急者誠可為長太息也
擇賢乆任誠為當今大利或者憚於改為姑循其舊守
 宰數易曽無固志豈不思沿邊諸州軍守臣果能固
 守以當他日數百里之敵騎乎不能乎甚可畏也而
[016-14b]
 猶憚於改為豈不誤國家大事乎闕少員多為今論
 治者之巨患而賢能之員殊不多也吾猶懼其不足
 以充數闕少員多非所患也
古者王畿千里天子所自治者不過千里餘皆侯國後
 世人主徳不逮禹湯文武而統理四海之内宜其治
 不及古然封建有春秋戰國之禍宜擇賢乆任職方
 氏雖通理九州四夷而實分國以治
晉人之覘宋者反報於晉侯曰陽門之介夫死而子罕
[016-15a]
 哭之哀而民說殆不可伐也孔子聞之曰善哉覘國
 乎詩云凡民有䘮匍匐救之雖㣲晉而已天下其孰
 能當之後世士大夫觀此雖知其善徃徃竊疑何以
 使天下之莫當也嗚呼至哉此道神靈通天地貫古
 今而况於人心乎即一驗百知宋之有政政者正也
 故孔子曰為政以徳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拱之
 確信此者可以治天下國家矣子又曰敬一人而千
 萬人說所敬者寡而說者衆此之謂要道
[016-15b]
人性自善人心自仁其於父自能孝其於君自能忠其
 於天下事自能是是非非善善惡惡此之謂天下同
 然之心孔子曰心之精神是謂聖言乎人心之靈與
 聖人同也深惜夫人皆有至善至仁與聖人同然之
 性偶為利欲所昏遂迷遂亂遂惟利是從而不顧夫
 大義也人性自清明自廣大自中正自無所不善無
 動焉無作焉直而出之自不肯行不義自不肯殺不
 辜使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自不肯為也此
[016-16a]
 非獨孔子伊尹伯夷及古列聖如此舉天下之人心
 未動利欲之意則皆不肯如此也三代衰孔子沒義
 利之辨寖不明利欲之說滋熾秦漢以來人心益昏
 益亂有君如漢高出秦民於湯火之中大恵也大功
 也獨惜夫以利心為之遂陶冶一世之心術盡入於
 利欲秦之禍止於毒人之身漢之禍乃足以毒人之
 心嗟乎縱觀秦皇帝曰大丈夫當如此矣此何等意
 念而不自知其可愧史氏又從而侈言之也陽城潁
[016-16b]
 川之民何辜而盡屠之也三川李由為秦守忠也何
 罪而斬之也類張耳者何罪而又殺之也㗖秦將以
 利義乎非義也從三老董公仁義之說以利心從之
 也其處心積慮率利而為之約三章除苛禁非一出
 於義也四海之内塊土耳何足為意而自潰亂至此
 也孝宣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覇王道雜之此灼見
 高祖之心術灼見自漢高以下之規模高祖未嘗口
 傳面授於其後人也而後人黙而承之如出一人何
[016-17a]
 也利心之同習俗之成不以為異也吾深念夫漢以
 來諸君其性即堯舜禹湯文武之性也其本心之不
 肯為不義亦與堯舜禹湯文武同也有堯舜禹湯文
 武之心而以利欲昏之殊可惜也孔子以喻於義為
 君子喻於利為小人吾深惜漢諸君之不得為君子
 也吾非不樂於成人之羙也漢諸君之善政善令出
 於義者吾所愛也而其出於利者吾不敢妄是之以
 亂惑後世也王通以仁義稱七制之主所以導後世
[016-17b]
 入於利欲之途致禍亂於無窮也房𤣥齡杜如晦傳
 其學故𤣥齡首勸太宗用周公之迹以文其利心而
 如晦賛之决又使太宗不自以為耻欲史氏明書之
 以比於周公烏虖痛哉周公豈詐為隋帝詔太原西
 河鴈門馬邑民年二十至五十悉為兵伐遼以激民
 思亂之心者也周公豈亂巢妃而生曹王者也彼君
 臣之微情相與為奸利又相與勤施寛利之政以恵
 百姓以干其譽以欺一世故人咸以太宗為賢君房
[016-18a]
 杜為良相一君二臣非無善者而總名之曰賢曰良
 則未可也以太宗為賢君是教後世之君為悖為逆
 為奸亂而文以飭之也以房杜為良相是教後世之
 臣為悖為逆為奸亂而文以飾之也痛哉吾懼君不
 得為君臣不得為臣父不得為父子不得為子兄不
 得為兄弟不得為弟夫不得為夫婦不得為婦天下
 之亂無時而已也此亦非有甚高難行而不可及者
 也使人心不起而為意則不入於姦利清明未甞不
[016-18b]
 在躬天下之所同也萬世之所同也皆不肯行不義
 殺不辜也雖禄之以天下皆弗顧也謂人之本心無
 此善者賊夫人者也謂己之本心無此善者自賊者
 也孟子所以諄諄必稱堯舜灼見人皆有堯舜之心
 病弗知耳弗信耳孟子知之而舉天下之人皆不知
 不信是以勞孟子之諄諄也吾徒不可以不熟講也
 不可以不自信也以此事君則可致君為堯舜之君
 以此治民則可使民為堯舜之民至易也至簡也或
[016-19a]
 者終疑堯舜之不可及漢唐之未可輕議此乃悖逆
 姦亂之源也此說不可長見訓語/
世論有唐盛時房𤣥齡杜如晦魏徴賢名特著及考本
 末𤣥齡乃首發亂謀如晦賛决建成元吉謀害太宗
 元吉秘計又將并除建成社稷傾危民將塗炭此固
 可誅也然惟天吏則可以誅之秦王安得而誅之𤣥
 齡首謀借周公以文其姦其辭則周公也其情則非
 周公也以晉陽宫人私侍高祖周公固如是乎行不
[016-19b]
 義殺不辜其諄諄號於天下則曰義師也天下之人
 心則未服其為義也自古君臣大抵同徳徳不同則
 不合不合則不能乆此三臣者惟其與太宗合故深
 相得杜則早卒房魏則乆於其位其所以合者非他
 也本以利雜以義正猶孝宣之言曰漢家自有制度
 本以覇王道雜之此豈惟漢之規模如此而兩漢三
 國晉南北朝隋唐五代之規模皆如此也幸而不遭
 變故其迹不露不幸而遭亟變履危禍則胥而入於
[016-20a]
 姦利為悖為亂為大惡勢之所必至也人心自靈人
 心自明其隠然不安於中者即天下人心之所不服
 也其餘衆善誠有可觀論者樂成其羙是以多稱其
 良不知夫義利之不明善惡之相掩啟姦雄自便之
 門開後世惡逆之路君子懼焉魏輔建成猶房杜之
 輔太宗也巢妃之穢三臣者熟視莫敢言魏雖言之
 僅使勿后使言而不聼則何不去至此而猶不去也
 夫是以太宗不親享太廟而不言也幸九成避暑不
[016-20b]
 念太安之在暑而不諌也與騶子倡人比肩於朝行
 而不知耻也三臣者殆欲為郷原而又不及焉者也
 而俗儒之論每槩稱其賢吾恐姦亂之禍接迹於來
 世未已也見訓語/
陸宣公可謂社稷之臣不可謂天民社稷之臣以安社
 稷為悦雖義可以已亦不已所謂天民者可則進否
 則退徳宗昏疑猜忌其不可告語之狀昭昭為日已
 乆矣宣公為宰相而進議不行已累累矣而猶强其
[016-21a]
 所不欲犯其所甚怒其得死幸矣使諌官無陽城殆
 哉盖其才有餘其學猶有不足誘人名利之論非正
 也宣公之意則善宣公之號則非執序遷之失說病
 乆任之確論漢唐人物有如宣公可謂桂林一枝崑
 山片玉而猶不滿人意至此所以愈使人遐想三代
 之世也見訓語/
范氏唐鑑羙太宗聼諌而曰雖過庸何傷乎予心深所
 未安夫惟士大夫不知改過之為至善也致久主終
[016-21b]
 耻於從諌堯舜舍己從人禹好善言仲虺稱湯曰改
 過不吝伊尹稱湯曰從諌弗咈孔子曰五十學易可
 以無大過曽子曰我過矣夫夫如是也子夏投其杖
 而拜曰吾過矣孟子切戒揠苖取芸苖芸苖改過而
 已學道之極終於改過無他竒功然則改過者聖賢
 之所尚進徳之極致而范公輕言之黙沮人主改過
 之心殊為不可道二是與非而已矣過則為非改則
 為是是則為賢為聖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同
[016-22a]
 道非則為愚為不肖與朱象桀紂盗跖同道是無二
 是非無兩非范公於一是之中而分為淺深過矣聖
 人復起不易吾言及攷范公古文孝經說尤為蔽窒
 見訓語/
范氏唐鑑論明皇友愛曰苟能充是心則仁不可勝用
 也至於為人父則以讒殺其子為人夫則以嬖黜其
 妻為人君則以非罪殄戮其臣下是皆不能充其類
 也苟不能充其類則其為善豈不出於利心哉范公
[016-22b]
 誠賢明皇誠有大惡因其不充類而遂謂其為善皆
 出於利心則不可春秋不以善掩惡不以惡掩善以
 明皇友愛之心為皆出於利心竊意萬世公論未必
 皆以為然方其為長枕大被殿設五幄與諸王更處
 其中之時雖非正禮謂之不出於誠心可乎人雖至
 不肖良心終不磨滅春秋於魯威書至至者至於廟
 是之也魯威大惡滔天而聖人是之者非是其弑君
 也是其至於廟也魯威至廟未必不出於利心而春
[016-23a]
 秋猶書之而况明皇之友愛乎明皇不足惜而人良
 心之所發使不自知其為是不自知其即道則道心
 沮遏而不伸善心愈消不善之心將愈長吾為此懼
 故諄諄乎為是辨
歐陽公作唐紀皆書其君曰大聖夫為唐臣猶曰不敢
 不書歐陽公宋臣而書唐君曰大聖是將以為後世
 之公言耶是誨天下後世胥為亂逆胥為鳥獸行也
 可乎正道不明姦邪雜說公行於天下學者不知其
[016-23b]
 非此有國有家者之巨害未有發之者明哲之主一
 旦覺省痛禍亂之浸淫壊人心危國家則削除邪説
 若斯類者急於救焚拯溺可矣不知世稱名卿賢大
 夫者胡為思不及此也
王明清揮塵錄謂蔡元長父子既敗其門下士楊中立
 孫仲益之徒攻其姦惡不遺餘力觀此則亦譏誚楊
 孫太過矣又記蔡元長晚年語其猶子耕道曰吾欲
 得一佳士以教諸孫汝為我訪之耕道云有新進士
[016-24a]
 張觷者遊太學有聲學問正當有立足可備其選元
 長領之涓辰延致入舘數日之後忽語蔡諸孫云可
 且學走其他不必諸生請問其故云君家父子姦憍
 以敗天下指日䘮禍惟有奔竄或可脱免諸生泣以
 愬元長元長愀然不樂命置酒謝之且詢救弊之策
 觷曰事勢到此無可言者目下姑且収叙人才改徃
 脩來以備萬一然無及矣元長為之流涕所以叙劉
 元城之官召張才叔楊中立之徒用之盖由此也簡
[016-24b]
 謂孔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楊
 張未能因蔡悔過之機導之十分誠實改過自暴其
 罪自求削奪盡反前為天豈不容人改過人心亦將
 大服社稷可以復安蔡氏亦保無虞見訓語/
本朝召命官謂之召唐謂之追聖朝可謂君使人以禮
 有三代之遺風唐陋矣見訓語/
嘗觀唐人本政之説不勝歎息既乆曰比世士大夫議
 論畧相似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沒道本平常人
[016-25a]
 自無睹本政之説曰長民者發一號施一令民莫不
 悱然非矣謂不可守遽變而從之譬將適千里雖矻
 矻不可暨原其始固有啟之者聞於師曰古之君天
 下者化之不示其所以化之之道及其弊也易之不
 示其所以易之之道政以是得民以是淳其有作者
 知教化之所由廢抑詭怪而暢皇極伏文貌而尚忠
 質茫乎天運窅爾神化道之行也其庶矣乎吁斯言
 似正其實失之夫政之本固不在於發號施令失其
[016-25b]
 本而事於末實徳未孚實徳未用而發號施令宜其
 悱然非矣孔子曰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古無不示
 之説易曰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又曰聖人乆
 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者本徳性而行之無非正道誠
 而無為乆而無違黙感天下同然之性故靡然化服
 是之謂神而非術也非為也禹曰克艱政乃乂黎民
 敏徳克艱者不放逸之謂又曰安女止謂性本静止
 不動此政本也此孔子曰為政以徳也此伊尹暨湯
[016-26a]
 咸有一徳也此文王不識不知順帝則也書又曰惟
 幾惟康其弼直惟動丕應徯志幾者初之心發不失
 本止則康矣安矣又得正直之臣弼以行之則動而
 民咸應矣自漢以來罕聞正徳之論故論治者惟睹
 其難徳性人所自有士大夫自明其徳者寡故無以
 啟其君見訓語/
漢唐苟就私刑亦明知人心之未深服岌岌乎曰安得
 猛士兮守四方而反者亦數起士大夫學業鹵莽大
[016-26b]
 智不明不深知三代所以治天下之本末棄固安取
 岌殊可惜也漢唐豈樂於岌岌哉誠不知所為竭思
 盡慮所見止此漢宣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覇王道
 雜之自漢迄唐一律也本以覇者本以利也以利為
 本雖雜以王道人心豈服人心不服危亂之道也誠
 純於王道則人畢服四海之内仰之若父母矣夫誰
 與之敵見訓語/
董仲舒之告其君曰願設誠於内而致行之嗚呼誠豈
[016-27a]
 可設也設則非誠仲舒尚不明己之心何以啟君之
 心孟子曰仁人心也又曰惻隠之心人皆有之恭敬
 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又指齊王易牛
 之心曰是心足以王矣又言必稱堯舜盖深知人性
 之本善故毎每言之人心本善當時雖戰國之君而
 興起者衆或議武帝不能用仲舒予謂武帝未可罪
 仲舒有可罪學者所治何事日夜口誦聖人之言心
 惟聖人之道今也己之心不自知奚以告君漢有君
[016-27b]
 如文帝罷兵衛不私其子此古帝王之器質也惜乎
 其無臣賈誼誠羙才其學踈未知道故帝亦窺見其
 短
治天下之道本諸君心古聖王以我所自有之本心感
 天下所自有之本心書曰若有恒性克綏厥猷惟后
 禮樂刑政皆所以維持斯事今周禮一書可觀也士
 大夫不知道故不識禮樂刑政之原是故禮非禮樂
 非樂刑非刑政非政豈無善者大體失之皆非所以
[016-28a]
 若恒性綏猷也失上帝所以命君司牧斯民之本職
 矣見訓語/
人心皆善皆正惟上之所以治其民者反以壊亂之故
 雖有本善之性如金混沙如雲翳月矣必如周禮所
 以治其民者治民而後庻幾乎不失上帝所以命我
 司牧之職而後成人有徳小子有造而後兎置武夫
 皆公侯之腹心而後執訊連連攸馘安安而後漢有
 㳺女不可求思嗚呼周禮之書至矣見訓語/
[016-28b]
古聖王之所以教其民者每每因其日用而寓教焉書
 曰正徳利用厚生惟和是謂三事生民之所日用非
 利用則厚生聖人於民利用厚生之中而寓正徳
 車不雕器必度斑白者不提挈飲食必後長者童子
 不衣裘庻人耆老不徒食三易之占皆有書因致其
 教今周易之書具存其所以啟導人心至矣周官因
 賔興賢能而致徳行道藝之教苟惟民之所不用而
 特致其教則難以至於因民之婚姻而致婚姻之禮
[016-29a]
 以寓其正徳因民之祭祀而為祭祀之禮以寓其正
 徳後世之為教也徒恃詔令戒諭之暫聼暫觀其何
 能致化是無惑乎後世之風俗不如古也無浩歎乎
 後世之民不可化也終年耳目之所接心思之所及
 非淫聲則姦色非利欲則邪偽日夜沉浸乎匪僻浮
 蕩之中而欲以數行之詔令㧞其乆固之習難矣
人心易感化以其性本善故也曩宰樂平政事大畧如
 常間有施行而人心率嚮於善由是知人心果易感
[016-29b]
 化若先謂民頑不可化則必無可化之理見訓語/
古者納言之官出納五言訓方氏誦四方之傳道布而
 訓四方以觀新物自比長而上無非師儒教之徳行
 今之五家為甲甲有長又有小保長大保長保正副
 皆古制之道擇保甲之所推重者而長之倣古相教
 相紏禮敬其長又賔興其賢能則唐虞三代之化復
 行於今日矣
今之通議大夫以上即古之上大夫周之卿周有卿而
[016-30a]
 無上大夫今之大中大夫中大夫中散中奉即古之
 中大夫今之朝議大夫以下古之下大夫朝請朝散
 朝奉即古之上士今謂之員郎今之升朝承議奉議
 通直郎即古之中士今之京官宣教郎以下即古之
 下士今之選人承直以下即古之不命之士古簡而
 今繁爾非古制冺絶也大治之後徐釐正之
古者論道經邦三公之職也漢則轉而為大夫為議郎
 矣漢大夫多至數十人議郎員益多夫以三代盛時
[016-30b]
 猶難其人曰官不必備惟其人盖論道者非聰明睿
 智深逹乎道者不能自秦滅先王之學士失教養故
 人才欲求其有如三代者絶無而僅有而况於有如
 三代之三公能論道經邦者乎諸大夫諸議郎所論
 大抵淺陋是無惑乎自漢而下不復有三代之治也
 漢雖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為三公名則半存實則
 俱亡
揮麈錄載徐敦立語明清云凡史官記事所因者有四
[016-31a]
 一曰時政記則宰執朝夕議政君臣之間奏對之語
 也二曰起居注則左右史記言動也三曰日厯則因
 時政記起居注潤色而為之者也舊屬史舘元豐官
 制屬秘書省國史案著作郎主之四曰臣寮墓碑行
 狀則其家所上也四者惟時政記執政之所日錄於
 一時政事最為詳備左右史雖二員然輪日侍立榻
 前之語既逺不可聞所頼者臣寮所申而又多務省
 事凡經上殿止稱别無所得聖語則可得而紀錄者
[016-31b]
 百司闗報而已日厯非二者所有不敢有所附益新
 唐書載事倍於舊事皆取小説本朝小説尤少士大
 夫縱有私家所記多不輕出之簡竊謂左右史不可
 輪日所立之位不可去榻前逺二史因仍故事失於
 釐正
先生嘗言治道只在擇賢乆任又曰宰相貴知人知人
 甚難安得人人皆知但一路擇得一賢明監司使監
 司擇一路郡守使守擇諸邑令則得人乆任而無不
[016-32a]
 治矣乆任則諸縣皆得上逹郡守亦止治附郭縣治
 國小闕/
 
諸儒論封建詳矣而猶有未深當乎人心者今具論之
 以俟明智者擇焉封建有一利一害利謂藩維固可
 禦冦害謂乆則有背叛相侵伐屠殺之禍郡縣亦有
 一利一害利謂無背叛侵伐屠殺之禍害謂藩維不
 固冦至莫禦二者均有利害而封建之害重難救郡
[016-32b]
 縣之害輕亦可使之無封建之害難救攷之春秋戰
 國可覩已或謂用賈誼衆建諸侯而小其力之策則
 易制而夏萬國非不衆小至商侯國歸者三千周八
 百雖有不在其數中無數矣强凌弱小并大以至於
 浸寡勢也郡縣之害何以能使之無擇賢乆任則亦
 可以固藩維亦可以禦冦亦封建之意也或曰封建
 公也郡縣私也吾今舉天下之賢者而郡縣之乆任
 之其公猶封建也矧封之始公矣一再傳之後安能
[016-33a]
 保其皆如父與祖之賢也亂禮虐民天子之六師未
 能亟至其國而移之也是乃所以成其私郡縣則審
 其果亂虐下一紙之令罷之矣不得肆其私也不至
 於必勞天子之六師也或曰封建則有百里七十里
 五十里之國有井邑丘甸縣都之夫數有百乗千乗
 萬乗之車數有五兩卒旅師軍之制而兵農可以合
 今能屯田營田限田漸寓兵於農則古亦可漸復也
 或曰封建古列聖之遺法置郡秦亂世之法舍三代
[016-33b]
 而從亡秦不可此則不究事實以非亂是以惡揜善
 自古聖人非謂世襲至善斷不可廢侯國之封其來
 尚矣湯武豈能盡削而去之周所滅者五十國耳餘
 無大罪固不得而廢者勢也周之所封藩屏王室亦
 勢也使武王歴見春秋戰國之禍而又當秦已并天
 下之後未必以置郡為非也秦之亡也則有由盡掃
 先王之道焚書坑儒殺人如刈草菅然洊興大役民
 不堪命一夫大呼奔潰四出而不可収拾矣非罷侯
[016-34a]
 置守之故也漢四百年唐三百年郡縣之亦足以綿
 長不為無効也或曰柳宗元匪人其言不足用也吁
 以人廢言君子不爾矧馬周亦言之李百藥亦言之
 不較是非利害民被禍之輕重而貪慕古之虚文受
 執古之實禍智者切哂矧今又補羣論之闕而為乆
 任合封建郡縣之意而通之守令無罪終其身朝選
 上佐如古者一卿命於天子餘從辟召而責治効焉
 責貢士焉稱職則有賞増秩否則有罰鐫秩甚則罷
[016-34b]
 縣統於州州統於帥府帥府統於朝廷帥守令皆逹
 於天子諸路州縣之大者析之可也縣不治并責帥
 諸路不治責御史宰相或曰任之莫乆自歴代未之
 能改闕寡員衆何以處此曰才徳之足以父母斯民
 寡矣吾猶慮其不足以充數夫何患况當漸舉比閭
 族黨之制分職多矣鄰里推服即可任世變風移人
 心本善改過移善即可任闕寡非所慮也
聖人未嘗廢武備而後世之為將者至於用詐此天淵
[016-35a]
 之不相及氷炭之不相入也自宋襄公成安君以好
 行仁義不逹其道致敗而後人懲創之者亦不逹其
 道遂謂古道不可復行於今是豈真不可行哉夫道
 一而已矣孔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於
 武事每求諸義每喻於義得義之趣小人於武事每
 求諸利每喻諸利得利之趣君子之兵豈若宋襄成
 安之為哉且彼二君豈真得仁義之道而用之哉由
 道而行何徃弗利風后之握竒武侯之八陣未常用
[016-35b]
 詐也自司馬懿莫之能當而况於餘乎馬隆李靖皆
 得正兵之法皆規八陣而用之皆根本乎黄帝丘井
 之制二子之為將亦古今名將之所畏仰然則正兵
 何畏乎大敵豈正道獨可行於古而不可行於今乎
 豈正道獨可行於平時而不可行於戰陣乎正道之
 足以倚辨如此足以致効如此而小人志不在道不
 得道義之趣苟於目前之利遂至於詐古志謂言不
 必信謂義在於變不可固也小人直狙詐而已矣以
[016-36a]
 詐而勝既勝之後其禍方長求其如古者天子有道
 守在四夷不可得也求其折衝千里之外還師衽席
 之上不可得也自周衰道義不明義利雜施以詐術
 相魚肉可痛可念又自漢以來文武之道益離士大
 夫徃徃耻於言兵而狙詐狠暴之徒始得以攘臂於
 其間益肆其毒權謀益張忠信益冺良心益斵䘮幾
 於磨滅矣相凌相詐相簒賊之風何時而已有志於
 善世之君子安得不精究乎風后之握竒武侯之八
[016-36b]
 陣也見訓語/
漢高曰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不知猛士安能守四方天
 子有道守在四夷諸侯有道守在四隣韓信彭越黥
 布非不猛反以起亂夫武備不可已而非所尚也虎
 賁虎士所以行吾之徳威也禮樂刑政有一不於徳
 則人必有不心服者矣是為禍基自漢以來諸將多
 以智勇勇智如成湯斯善如後世則非道矣豈有不
 以其道而能安能治者乎諸葛之八陣李靖之正兵
[016-37a]
 畧近古矣見訓語/
今之五家結為一甲則周禮之五家為比為隣也今小
 保長大保長保正副即閭胥族師黨正州長之類也
 縣令得賢乆任行鄉舉里選徳行道藝之法則比閭
 族黨之制可脩矣所謂族師其賢可師者歟二十五
 家為閭百家為族百家之中必有賢者可師閭胥比
 長皆儒士故曰儒以道得民此都邑之法也周禮六
 郷之制如此若六遂農民則所以教之者畧其官亦
[016-37b]
 降一等誠使郷舉里選徳行道藝之法復行於今則
 士民亦何敢為不善此勢之所必至也縣令苟狥私
 則廢之終身將不復亦何敢以私比閭族黨之制行
 則徳行孝弟之俗成三代之治復見於今國祚之長
 亦可數百年漢唐之禍可息也
岳飛用兵有勝而無敗聞其欲有所舉也必盡召諸統
 制官環坐飲食之而與之謀先謀夫敵之所以敗我
 者至於六七備謀詳慮竭智共攻而終於無敗也乃
[016-38a]
 行故飛每戰無敗見訓語
今之樞宻元帥即古之大司馬必得夫大公無私大智
 無我大勇無動之人而任之庻乎可以為吾民之司
 命用不仁者為帥僥倖成功其禍方長魏之司馬晉
 之劉裕其事可攷見訓語/
盖嘗竊笑世有御將之説説者每難之講其説者輙歸
 諸術且曰惟英雄之主善御將嗚呼既曰御將矣安
 得有善豈不危哉唐虞三代之君不御將將未嘗為
[016-38b]
 亂後世以術御將術易窮將多亂盖後世不用賢將
 而用智將勇將後世所謂智不本於正率出於術用
 任術徒勇之將授之以専殺用衆之權是使之為亂
 也夫既已使之為亂又為小術以御之彼一日覺之
 適足激怒凡曰御將者皆可笑也此其患起於儒者
 不知兵然世亦或有之苟得而禮用之可以措國於
 㤗山之安奚俟於御將見訓語/
古志曰天子守在四夷天子卑守在諸侯諸侯守在四
[016-39a]
 鄰諸侯卑守在四境簡初疑焉邈乎其不可以企而
 及意或謂時移世異古道不可行於後歟厥後忽省
 而言曰我愛彼彼如何不我愛我敬彼彼如何不我
 敬誠心感通四夷可使如一家然而舜誅四凶周公
 滅國五十其不可告語啟諭再三或于四于五有大
 義不可宥不得已用師則有法如後見訓語/
  擇師
周官六軍軍將皆命卿謂冡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冦司
[016-39b]
 空即今之左右丞相樞宻使知樞宻院事叅知政事
 同知樞宻院事孔子曰古之治天下者必聖人三公論
 道經邦爕理隂陽官不必備惟其人三公聖人也伊
 尹與湯咸有一徳武王師尚父周公然後可以作帥
 帥奉上帝之命以行上帝視天下生靈如子帥亦視
 天下生靈如子道全徳備有一虧焉必於此乎受敗
 敵窺吾隙以投之兵如水器虚必入帥不能不動於
 色則以色誘之帥不能不屈於威武則以威武屈之
[016-40a]
 帥不能不動於富貴則以富貴誘之帥之聰明知睿
 不能無所不照又不能稽於衆舍己從人則於其知
 所不及之隙以敗之帥好名則以名取之帥不能不
 動於玷辱則玷辱以動之此類不可殫紀
  始謀
有友為平冦之策曰殱厥渠魁脅從罔治簡曰脅從罔
 治善矣願亦毋置殱厥渠魁一語於胷中足下置此
 一語於胸中口雖不言而精神之所發施行之所形
[016-40b]
 見識之所在不可掩彼如足下欲殱之遣一刺客至
 如之何生靈皆吾赤子今守令不能一一皆得其人
 守令害虐小民小民困苦無告無所逃命聚而為盗
 未可遽取而戮之當諭之平之于再于三雖于五于
 六可也已上亦可也萬有一義不可不殺如殺吾之
 子則殺友不用簡言取七賊剮之或謂膾其心肝而
 食之彼雖嘗破縣未嘗攻州至是擁大衆欲取州以
 友在焉友及其未至用五六百騎摧其前鋒冦乃遁
[016-41a]
 㨗則㨗矣亦危哉又聞冦果嘗遣刺客至所幸免於
 難免則免矣危哉何如用守在四夷之道
  諭敵
諭敵之詞曰有國有家者必順承上帝之㫖廼吉廼福
 拂逆上帝之㫖必凶必禍此天下所共知上帝豈欲
 兩陣交鋒使無罪之民就死地今兹已令諸軍不得
 擅發一矢唯設布幔以待敵矢願同奉帝㫖同享吉
 福人皆樂生畏死願同奉帝㫖俾兩陣生靈均獲生
[016-41b]
 全不惟兩陣生靈大喜兩陣諸軍之父母妻子兄弟
 甥舅親戚朋友鄰里不知其幾千萬人皆喜不惟兩
 陣諸軍之父母妻子兄弟甥舅親戚朋友鄰里皆喜
 見者聞者不知其幾萬萬幾億億皆喜然則上帝惡
 得而不大喜吉福惡得而不大至
  軍法
軍法本於伍法五人為伍四人四隅長居其中長即四
 人之將也以此推之擊其左則左應擊其右則右應
[016-42a]
 擊其後則後應以後為前以前為後四頭八尾觸處
 為首此不可敗之法也孫子謂紛紛紜紜鬪亂而法
 不亂混混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似矣而又曰擊其首
 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非也垓下之陳韓信得此法
 故勝項羽失此法故敗五伍為兩兩有司馬即此法
 也四兩為卒卒有長亦此法也整於百人易於筭也
 自此而上皆五五卒為旅旅有帥五旅為師師有帥
 五師為軍軍有將皆五法之推也
[016-42b]
  賞罰
吳子謂能使衆整者智將也諸葛武侯之師止如丘山
 進如風雨整也能使諸軍不畏敵則整矣諸軍之愛
 敬主帥如父兄又賞信以誘於前必斬以俟於後則
 不畏敵矣必教習熟而後可
  生直
孔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謂夫不直者當
 死其不死者幸而免也異哉衰世之言兵也曰兵者
[016-43a]
 詭道也詭而勝者幸勝也適值夫彼之不善也非常
 勝之道也不直鬼神之所惡也上帝之所惡也不即
 死者幸也禍在其後也孔子曰好謀而成非謀為詭
 也正直之道中自有深慮逺計諸葛武侯不用詭而
 司馬仲逹畏之如虎李靖之取突厥止用正兵善謀
 者審諸此已上見訓語/
先生謂汲古曰武備曽講究否汲古曰愚陋未能盡逹
 惟知守戰之要當以將帥為要得人為先雖堅甲利
[016-43b]
 兵高城深池不足恃焉漢有飛將軍則匈奴避之而
 不敢入境唐有王佐才則能提孤軍以取定襄汲古
 又嘗聞高宗皇帝聖訓云選用將帥下至偏禆必審
 知其才能然後用之將兵之官所繫非輕豈可不選
 擇先生曰建炎間如岳都統欲有所舉必盡召諸兵
 官環坐飲食之而與之謀先謀夫敵之所以敗我者
 至於六七詳備乃行故有勝無敵又如徳安守陳規
 備禦有方具見於守城錄向者陳待制初鏤版於九
[016-44a]
 江知某喜此書遂取以納東嘉郡庫即命為帙分遣
 士夫以廣國家武備汲古曰有是人則必能成是事
 但患無若人也先生曰是見誨語/
 
 
 
 
 
[016-44b]
 
 
 
 
 
 
 
 慈湖遺書巻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