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54 慈湖遺書-宋-楊簡 (master)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慈湖遺書卷五     宋 楊 簡 撰
  行状
   象山先生行状
先生姓陸名九淵字子靜其先偽姓至齊宣王少子元
侯諱通始封平原般縣陸鄉因以為氏曽孫諱烈為吳
令子孫遂為吳郡吳縣人自吳令四十世為唐宰相文
公諱希聲是為先生八世祖七世祖諱崇六世祖諱德
[005-1b]
遷五代末避地于撫州金谿髙祖諱有程曽祖諱演並
以學行重扵鄉里祖諱戬父贈宣教郎諱賀生有異禀
端重不伐究心典籍見扵躬行酌先儒冠昏喪祭之禮
行之家家道之整著聞州里母孺人饒氏生六子先生
其季也先生幼不喜弄靜重如成人三四嵗時常侍宣
教公行遇事物必致問一日忽問天地何所際宣教公
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角總經夕不脱衣履有敝
而無壊韈至三接手甲甚脩足跡未嘗至庖厨常自掃
[005-2a]
灑林下宴坐終日立于門過者駐望稱歎以其端荘雍
容異常兒也五嵗讀書紙隅無捲摺六嵗侍親㑹嘉禮
衣以華好却不受季兄復齋年十三舉禮經以告先生
廼受與人粹然樂易然惡無禮者讀書無苟簡外視雖
若閒暇而實勤扵攷索伯兄總家務常夜分起必見先
生秉燭檢書伊川近世大儒言垂于後至今學者尊敬
講習之不替先生獨謂某曰丱角時聞人誦伊川語自
覺若傷我者亦嘗謂人曰伊川之言奚為與孔子孟子
[005-2b]
之言不類初讀論語即疑有子之言支離先生生而清
明不可企及有如此者他日讀古書至宇宙二字解者
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
乃已分内事已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又嘗曰東海有聖
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
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
也千百世之上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
世之下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乾道八年登
[005-3a]
進士第時考官吕祖謙能識先生之文扵數千人之中
他日謂先生曰未嘗欵承足下教僅得之傳聞一見髙
文心開目明知其為江西陸子靜也其始至行都一時
俊傑咸從之逰先生朝夕應酬荅問學者踵至至不得
寐者餘四十日所以自奉甚薄而精神益强聽其言興
起者甚衆還里逺邇聞風而至求親炙問道者益盛先
生既受徒即去今世所謂學規者而諸生善心自興容
體自荘雍雍于于後至者相觀而化猗歟盛哉真三代
[005-3b]
時學校也有一生飯次微交足飯既先生從容問之曰
汝適有過知之乎生畧思曰已省先生曰何過對曰中
食覺交足雖即改正亦放逸也其嚴如此先生深知學
者心術之微言中其情或至汗下有懐扵中而不能自
曉者為之條析其故悉如其心亦有相去千里素無雅
故聞其大槩而盡得其為人嘗有言曰念慮之不正者
頃刻而知之即可以正念慮之正者頃刻而失之即為
不正有可以形迹觀者有不可以形迹觀者必以形迹
[005-4a]
觀人則不足以知人必以形迹䋲人則不足以捄人又
曰今天下學者唯有兩途一途朴實一途議論嗚呼至
哉足以明人心之邪正破學者之窟宅矣嘗攻切問者
之疵問者不領惡聲輙至旁觀不能堪而先生悠然從
容乃及他事淳熈元年授迪功郎隆興府靖安縣主簿
未上丁繼母太孺人鄧氏憂服闋調建寧府崇安縣主
簿八年少師史公浩薦先生之辭曰淵源之學沈粹之
行輩行推之而心悟理融出扵自得得㫖都堂審察陞
[005-4b]
擢不赴九年侍從復上薦除國子正諸生叩請孶孶啓
諭如家居教授感發良多十年冬遷勅命所刪定官同
志之士相從講切不替僚友多賢相與問辨大信服先
生自少時聞長上道靖康間事慨然有感扵復讐之義
至是遂訪求智勇之士與之商確益知武事利病形勢
要害人物短長十一年當輪對期迫甚獨未入思慮所
親累請久乃下筆繕寫甫就厥明即對上屢俞所奏脩
寛恤詔令書成有㫖改承奉郎十三年轉宣義郎親朋
[005-5a]
謂先生久次冝求去先生曰往時面對粗陳大義明主
不以為非然條貫靡竟統紀未終思欲再望清光少自
竭盡以致臣子之義距對五日除将作監丞後省疏駮
得㫖主管台州崇道觀先生既歸學者輻輳愈盛雖鄉
曲老長亦俯首聽誨言稱先生先生悼時俗之通病啓
人心之固有咸惕然以懲躍然以興每詣城邑環坐率
一二百人至不能容徙觀寺縣大夫為設講坐扵學宫
聽者貴賤老少溢塞塗巷從㳺之盛未見有此貴溪有
[005-5b]
山實龍虎之本岡先生登而樂之結茒其土山髙五里
其形如象遂名之曰象山自號象山翁四方學徙復大
集至數百人從容講道詠歌怡愉有終焉之意扵是人
號象山先生十六年詞秩滿今上登極除知荆門軍是
年轉宣教郎又轉奉議郎紹熈二年九月初領郡事吏
以故例白内諸局務外諸縣必有揭示約束接賔受詞
分日先生曰安用是延見僚属如朋友推心豁然論事
惟理是從先生家書有云每一同官禀事衆有所見皆
[005-6a]
得展其所懐辯爭利害扵前太守唯黙聽俟其是非既
明乃從賛歎以養其徇公之意太守所判僚屬却回者
常有之先生教民如子弟雖賤𨽻徒卒亦諭以理義接
賔受詞無早暮下情盡逹無壅故郡境之内官吏之貪
㢘民俗之習尚忠良材武與猾吏暴强先生皆得之扵
無事之日往時郡有追逮皆特遣人先生唯令訴者自
執状以追以地近逺立限皆如期即日處决輕罪多酌
人情曉令解釋至人倫之訟既明多使令元詞自毀之
[005-6b]
以厚其俗唯怙終不可誨化乃始斷治詳其文状以防
後日反覆久之民情益孚兩造有不持状唯對辯求決
亦有證者不負自至問其故曰事久不白共約求明或
既伏㑭各持其状去不復留案嘗夜與僚屬坐吏白有
老者訴甚急呼問之體戰言不可解俾吏状之謂其子
為群卒所殺先生判翌日呈僚屬難之先生曰子安知
不至是凌晨追究其子蓋無恙也人益服先生之明有
訴遭竊脱而不知其人先生自出二人姓名使捕至訊
[005-7a]
之伏辜盡得所竊物還訴者且宥其罪使自新因語吏
曰某所某人尤暴吏亦莫知翌日有訴遭奪掠者即其
人也乃加追治吏大驚郡人以為神初保伍之制州縣
以非急務多下檢覈盜賊得匿藏其間近邉尤以為患
先生首申嚴之姦無所蔽有刼僧廬鄰伍遽集擒獲不
逸一人至是群盜屏息荆門素無城壁先生以為此自
古戰爭之塲今為次邉在江漢之間為四集之地南捍
江陵北援襄陽東䕶隨郢之脅西當光化夷陵之衝荆
[005-7b]
門固則四鄰有所恃否則有背脇腹心之虞由唐之湖
陽以趨山則其涉漢之徑已在荆門之脇由鄧之鄧城
以涉漢則其趨山之道已在荆門之腹餘有間途淺津
坡陁不能限馬灘瀬不能以濡軌者所在尚多自我出
竒制勝徼敵兵之腹脇者亦正在此雖四山環合易扵
備禦義勇四千强壮可用而倉廪蔵庫之間麋鹿可至
累政欲脩築子城憚重費不敢輕舉先生審度決計召
集義勇優給傭直躬日勸督役者樂趍竭力工倍二旬
[005-8a]
訖築初計者擬費緡錢二十萬至是僅費緡五千而土
工畢後復議成砌三重置角㙜増二小門上置敵樓衝
天渠荷葉渠䕶險墻之制畢備纔費緡錢三萬又郡學
貢院客館官舍衆役並興初俗習惰人以執役為恥吏
唯好衣閑觀至是風一變督役官吏布衣雜役夫佐力
相勉以義不專以威盛役如此而人情晏然郡中恬若
無事荆門兩縣置壘事力綿薄連歳困於送迎藏庫空
竭調度倚辦酒税先是日差使臣暨小吏伺商人于外
[005-8b]
檢貨給引然後至務務唯據引入税出門又入視官收
無幾而出入其費已多初謂以嚴禁𣙜杜姦弊而門吏
取賄多所藏覆禁物亦或通行商苦重費多由僻途務
日入縮先生罷去之或曰闗譏所以防姦列郡行之以
為常一旦罷廢商冒利必有至務者先生曰是非爾所
知即日揭示俾徑至務復減正税援例是日税入立増
有一巨商已遵僻途忽聞新命復出正路廵尉卒扵岐
捕之先生詰得其實勞而釋之巨商感涕行旅聞者莫
[005-9a]
不以手加額誓以毋欺私相轉告必由荆門旁觀者詰
其故商曰罷三門引減援例去我輩大害不可不報德
税收増倍酒課亦如之荆門故用銅錢後以近邉以鐵
錢易之銅錢有禁而民之輸扵公者尚容貼納先生曰
既禁之矣又使之輸不可即蠲之又減鈔錢罷比較不
遺人詣縣給吏札置毉院官吏民咸悦而郡亦貧而樂
獄卒無以自給多告罷先生以僚屬訪察得其實遂廪
給之朔望及暇日詣學講誨諸生郡有故事上元設齋
[005-9b]
醮黃堂其説曰為民祈福先生於是㑹吏民講洪範歛
福錫民一章以代醮事發明人心之善所以自求多福
者莫不曉然有感扵中或為之泣湖北諸郡軍士多逃
徒視官府如傳舍不可禁止緩急無可使者先生病之
乃信捕獲之賞重奔竄之刑又數閲射中者受賞役之
加傭直無饑寒之憂相與悉心弓矢逸者絶少他日兵
官按閲獨荆門整習他郡無所先生平時按射不止扵
兵伍郡民皆得而與中亦同賞薦舉其屬不限流品嘗
[005-10a]
曰古者無流品之分而賢不肖之辨嚴後世有流品之
分而賢不肖之辨畧先生之家居也鄉人苦旱郡禱莫
應有請於先生乃除壇山巔除已雲交及至禱太雨隨
至荆門亦旱先生每有祈必疎雨隨車郡民異之治化
孚洽久而益著既踰年笞箠不施至扵無訟相保相愛
閭里熈熈人心敬向日以加厚吏卒亦能相勉以義視
官事如其家識者知其為郡有出扵政刑號令之表者
矣諸司交章論薦丞相周公必大嘗遺人書有曰荆門
[005-10b]
之政于以驗躬行之效三年冬十一月語女兄曰先教
授兄有志天下竟不得施以没女兄䀌然又嘗謂家人
曰吾将死矣或曰安得此不祥語骨肉将奈何先生曰
亦自然又告僚屬曰某将告終先生素有血疾居旬日
大作實十二月丙午越三日疾良已接見屬僚與論政
理如平時晏息靜室命掃洒焚香家事一不掛齒庚戌
禱雪辛亥雪驟降命具浴浴罷盡易新衣幅巾端坐家
人進藥先生却之自是不復言癸丑日中奄然卒郡屬
[005-11a]
棺歛竭誠哭哀甚吏民哭奠充塞衢道各有辭以叙陳
痛戀之情柩歸門人奔哭㑹塟以千數郡縣扵其講學
地為立祠先生遺文諸生已次第編紀先生生於紹興
九年二月乙亥享年五十有四娶吳氏封孺人二子持
之循之女一明年十有一月壬申塟于鄉之永興寺山
距妣饒氏孺人墓為近先生之道至矣大矣某安得而
知之惟某主富陽簿時攝事臨安府中始承教於先生
及反富陽又獲從容侍誨偶一夕某發本心之問先生
[005-11b]
舉是日扇訟是非以荅某忽省此心之清明忽省此心
之無始末忽省此心之無所不通某雖凡下不足以識
先生而扵是亦知先生之心非口説所能賛述所畧可
得而言者日月之明先生之明也四時之變化先生之
變化也天地之廣大先生之廣大也鬼神之不可測先
生之不可測也欲盡言之雖窮萬古不可得而盡也雖
然先生之心與萬古之人心一貫無二致學者不可自
棄紹熈五年二月十有六日門人奉議郎知饒州樂平
[005-12a]
縣主管勸農公事楊某状出甲藁/
  墓誌銘
   銘張渭叔墓
越之新昌張渭字渭叔某之為國子博士以言事罷歸
也韓侂胄方用事時論誣善類曰偽學舉子文字由是
大變不敢為理義之言如某見謂偽學之尤者而渭叔
不逺數百里與其兄弟皆至願摳衣焉從容數月未嘗
一語及舉子事業某扵是信其人與之語無他説大㫖
[005-12b]
惟本孔子之言曰心之精神是謂聖孟子仁人心也人
心即道故舜曰道心日用平常之心即道故聖人曰中
庸庸常也扵平常而起意始差始放逸渭叔領㑹無疑
今其季汾清叔曰渭叔蓋頓有覺焉後移書曩所師寺
丞吕先生先生甚善其有覺賀先君有子先生諱祖儉
渭叔弱冠有俊譽富户欲妻之渭叔笑不顧以為論財
夷虜之道後知玉牒趙共甫賢遂聘其兄之子雖甚窶
安焉親故洪雨若之親喪未舉告渭叔命其室人傾囊
[005-13a]
周之衆人咸以爲難篤於好善勇於改過朋友之所共
敬得年僅三十七而不禄實嘉定元年二月望日哀哉
越三月而趙氏産男名堅老将以庚午正月戊戌塟於
其鄉之董墺渭叔之父諱汝弼某已嘗銘其墓今又銘
渭叔墓銘曰人心虚明變化云為不可度思渭叔覺斯
   宋母墓銘
宋母者嚴陵王氏祕丞庭堅之曽孫吾友宋修叔之母
節行一世罕儷四方士友尊而稱之曰宋母某事象山
[005-13b]
陸先生于今幾四十年矣近四五年始識修叔修叔澹
然修潔亦承事陸先生冡子伯㣲亦言其澹然修潔修
叔遽丁其母憂既葬持其所自記母王氏之行實再拜
又再拜而請銘扵某某觀其四嵗喪母哀事繼母杜宜
人以孝聞宜人愛同已出及禮如成人歸金華郴守宋
子華之子沆字叔子三十而寡長子甡纔十有二次林
即修叔生五嵗而有一月而朋始生既久或告以嵗月
尚賖何恃能自守王氏泣曰女不讀禮乎信婦德也一
[005-14a]
與之齊終身不改夫死不嫁古志甚明甡年十有五六
較藝郡庠數居前列王氏誨之曰女父無恙時講道於
家未嘗强以語人而就問者衆每使學者熟味論語學
而時習一章所學果何學所習果何習是弗之思詎可
效舉子習小技角勝負止於科第而已耶一日具冠帔
請扵舅乞擇大儒俾就學時吕太史祖謙名動一時遣
之從逰大見稱許其舅欲以致事任甡王氏請曰傳長
法也恐難以卑踰尊况孤寡之人越受恩榮萬一不克
[005-14b]
負荷則上孤慈祖之恩下失孀母之望不若聽其脩身
俟命後甡登紹熈龍飛進士科以及禄養甡字茂叔不
幸蚤死吕子約哭之為慟王氏通詩禮史傳不為辭章
見世之婦若女以文章筆札傳於人者以為非處逆順
事泰然喜慍其家三世衣無常主㸑無别膳少長良賤
不聞忿爭皆王氏化之後居隆興開禧三年冬十有二
月己巳以疾終夀七十有四明年嘉定改元冬十有二
月壬申葬隆興之新建縣桃花鄉白鷺嶺孫男九自適
[005-15a]
自道自逄自迪自述自遜自逹自逺自逸四明楊某銘
曰宋母節義秉心不貳此心即道學子疑貳
   半亭髙祖墓記
朝請郎權發遣温州軍州兼管内勸農公事楊某字敬
仲之髙祖考九府君諱論居于明州今為慶元府之奉
化縣之忠義鄉之半亭殁而塟焉西子伯與季及其子
孫多環而居之叔子無嗣仲子諱宗輔即某之曽祖考
獨徙而居鄞故曽伯祖考及曽叔祖考之子孫從而徙
[005-15b]
焉者亦間有暨先大夫始又自鄞而徙慈溪先大夫乾
道中嘗命仲兄甃九府君墓刻石為望屋其門今門圮
北赴東嘉奠拜墓下感復興懐思復修興而食指衆新
俸無幾方坎坎忽半亭曽伯祖下族兄百六府君之子
子才子富子祥合計恊力作新門墻邑里改觀又族兄
名居立石使億以書來欲某識其事某祗惟髙祖府君
本性清明無體量廣大無際畔萬善本備不假造為日
月運行雲雷風雨霜露即吾髙祖府君之變化也草木
[005-16a]
林生山川峙流人物羣居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
聴長惠幼順即吾髙祖府君之變化也有孔子之言為
證曰心之精神是謂聖孟子亦道性善此萬古人心之
所同五世介孫朝請郎權發遣温州軍州兼管内勸農
事楊某不勝興敬興慕以書于永嘉郡齋
   蔣秉信墓銘
舜曰道心明心即道動乎意則為人心孔子語子思曰
心之精神是謂聖孟子亦曰仁人心也心可言不可思
[005-16b]
孔子知門弟子必多以孔子為有知明告之曰吾有知
乎哉無知也知即思又曰天下何思何慮周公仰而思
之夜以繼日即思非思孔子臨事而懼好謀而成即懼
非懼即謀非謀如鑑之照大小美惡往來參錯具有而
實無如日月之光萬物畢照入松穿竹歴歴皎皎而日
月無思曽子曰皜皜謂此也日至非果有所至不動乎
意澄然昭然一日之外或動乎意故曰日至自古到今
知道者千無一萬無一故學者以知道為至聖人與人
[005-17a]
群居不得不因人為言月至亦非有所至澄然昭然一
月之外或動乎意故曰月至顔子三月不動乎意故曰
三月不違仁某得之先兄和仲曰同舍蔣秉信因聞歌
朝中措之詞而忽有覺某厥後屢奉秉信周旋灼見秉
信之果有覺非學者所知今其云亡其子行中求言以
發其幽光秉信之光非幽所可間秉信諱存誠自其上
世居四明郡城中小湖之西南曽祖諱俊明金紫光禄
大夫祖諱琚大學諭父諱從儒者秉信幼不好弄母滕
[005-17b]
氏鍾愛之曰當成大器娶任氏盡以奩具助嫁諸妹全
身布衣見人所行當扵理必賛必譽有違乎理必告必
戒嘉定三年三月寝疾故舊訪問必謝曰萃聚許久今
告違矣母哭母訝七日而殁實壬寅十有一月丙申葬
于韓溪之青嶂嗚呼秉信之善人所共知秉信之心人
所未知人皆有此心多不自知友人楊某書
   宋舒子德彰墓碣
道之不明乎天下不知其幾世于茲矣道無不明人自
[005-18a]
不明孔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
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盡力乎溝洫又曰禹吾
無間然矣此三者苟其志于善亦皆可能也而聖人稱
禹之善何也道不離乎日用平常而已矣而學者率求
之過率作意孔子又曰舜其大知也與好問而好察邇
言隠惡而揚善人情率厭常而喜新翫平夷而尚竒偉
此自古學者通患聖人知學道者率求之髙深幽逺特
曰中庸庸常也平常也洪範曰王道平平聖誨諄諄聽
[005-18b]
者藐藐某之為樂平也舒同年之弟揚字德彰所居伊
邇節朔相過暨某拜國子博士之命也延某于其别圃
而餞焉于今幾二十年其子綸以訃告卒之日嘉定元
年季春己丑塟之日是年十有一月甲辰墓在長城鄉
饒娥廟冡之右麓新權知興國軍許公錫状其行曰孝
友曰睦婣曰任恤曰文雅與鄉貢雖未仕而道無窮通
無精粗無本末一以貫之綸請銘其墓某慮學者復扵
孝友睦婣任恤之外求道銘曰德彰之行平夷大道之
[005-19a]
妙在斯百姓日用乎平常大道之中而不自知顧舍之而
慕竒
   鄒魯卿墓銘
某為樂平首得鄒夢遇某字之曰元祥元祥自有覺某從
而滌其滓元祥之叔祖居徳興名近仁字魯卿又來訪道
某與語從容翼日又與語良久忽覺厥後數欵語益信其
果覺嘉定二年春至行都又從容累累歸未幾而疾作仲
夏癸卯忽盥手振衣而坐召子曽曰吾心甚明無事可言
[005-19b]
爾輩修身學道則為孝矣言訖而瞑元祥以訃來予哭于
寝門之内曽不憚修途至通名予意魯卿之子巳而問之
果然予哭曽哭而拜予答拜唁問既久留終日知曽因元
祥而又覺曽請銘其父墓在龍田山之阿魯卿祖諱聖徙
嘉州文學父諱孟登進士科初尉建徳後隆興録參魯卿
質直不事文飾以孝聞惡衣菲食窮居而樂和而敬或干
以非義則介焉弗受告以有過則歛袵謝服所當為雖强
禦弗畏以特恩為静江法曹再調龍陽丞娶董氏長子嶧
[005-20a]
次曽銘曰孔子殁月至日至者又殁誰其嗣之孟入聖域
濓溪明道似之象山陸子則有之魯卿同之
   鄒元祥碣
饒之樂平鄒夢遇字元祥四明楊某之宰樂平也夢遇與
鄉貢自是相與從容後某以職事至蘭若夢遇見次言近
覺某叩之知其覺矣而猶不無阻隨通之自是益澄明後
又得夢遇之叔祖近仁字魯卿與之語厥明再語而頓
覺末得比邑餘干之曹夙字叔達叔達留縣庠晝忘食
[005-20b]
夜忘寝旬有四五日而忽覺嗚呼盛哉自孔子殁學者
率陷溺扵文辭論議喪其本靈而事意説寥寥二千載
其自知自信者有幾若三子者可謂自知自信孔子曰
心之精神是謂聖人皆有是心百姓日用而不知三子
知之魯卿之子曽字伯傳比年亦覺嗚呼盛矣元祥事
親至孝篤愛諸弟嘗語人曰事親從兄之際不思不勉
無非實地變化云為弛張闔闢宇宙在吾手又曰渾然
之中品節條理粲然以列又曰人皆以兀坐端黙為静
[005-21a]
吾獨以步趨應酬為静人皆以步趨應酬為動吾獨以
兀坐端黙為動其舅謂元祥色温言約神定氣和喜愠
不形動容周旋荘肅閒泰其處事一扵義理不可奪别
後進德厥效廼爾久欲來見嘉定四年春赴禮闈罷而
疾作不可來歸而畧平孟夏三日命二子扶坐艮齋自
謂氣雖㣲而神則嘉時齋明喜甚哦曰嘉木扶疎兮烏
鳴闗闗暑風舒徐兮庭中間間起視天宇兮浩乎虚澄
還中堂與家人茗飲罷就寝而殁訃至永嘉哭于燕堂
[005-21b]
遣奠臘月其子自得使弟自厚來某對哭自厚再拜塟
有日請志其墓銘之曰
人心至靈自通自明元祥無能有所増唯不動乎意不
昏其本靈
   鄒德祥尊人墓銘
某自微省而灼知人皆有至善至靈至神至明之性與
天地同與古聖賢同及為樂平尤欲使舉吾邑之人皆
為賢為哲矧凡學者尤所屬意開其所自有明其所自
[005-22a]
有相嚮相信者甚衆而其自信而不復疑通逹而無阻
留者亦寡矣金山之桐林有鄒生夢遇者初聽予言雖
不違察其神聽其辭氣未以發紹熈四年秋予視旱過
其鄉接語稍異於曩矣予從而剔其翳刮其垢渙然通
貫他日留縣齋益欵益驗益信于益喜某以所教養斯
邑之民功效僅僅獨扵鄒生自謂其庶幾夢遇自此無
逸無間無雜則進扵日至月至南野居士諱雯字德顯
者其父也雖弗獲接其辭色以氣類推之冝有善德今
[005-22b]
攷所状行知其孝于親友于兄弟居喪毀瘠哀敬雖功
緦亦素服終月數里俗鮮儷祀其先必齋三日臨祭夕
不寐與朋友交恭而忠淡而親居鄉惠和不失一夫歡
心有干以非義亦弗受聞人之善不啻扵已有有啓益
者躍如行之唯恐弗及告以有過歛袵謝服且覬其繼
與人無尊賤一用吾情不虞人之欺人感其誠亦自不
欺嘗有言曰正吾此心萬理畢見順理而出萬事自行
不假調停了無滯礙日進而久愈熟以安賢哉冝其有
[005-23a]
子如夢遇也所居之南治圃日涉林壑清邃牓曰南野
自號南野居士淳熈初慶朝錫類封初品紹熈三年十
有二月十有二日以疾終享年九十妻洪氏亦以慶典
封孺人夢遇将以紹熈五年十有二月庚申奉帷荒塟
于詔原之司徒山求某銘其墓銘曰
人性自善衆德自備無之斯闕有不為異故夫南野之
德之美皆非自外至維彼蔽焉而闕者衆而後斯之為

[005-23b]
   冢婦墓銘
新除将作監楊子字敬仲之冡婦恪之妻馮氏名媛安
字婉正孝友篤至静專無故不出户衣服不事華侈口
不言財利寛厚慈惠知過能改明白不藏襲病久常情
不堪婉正語其子埜曰我雖病實未嘗病生如死死如
生嘉定六年夏六月十有七日安然而瞑無一言越明
年祖奠遣奠而歸里至二月丙申葬于象山縣之崇仁
里至西溪之玉峯之阿子三埜□墓女湘銘曰
[005-24a]
嗚呼馮氏死生一致至哉斯言自古儒宗學子不知其
幾千萬覺此者有幾不謂婦人而有此
   葉元吉請誌妣張氏墓
某之至契葉元吉名祐之之母孺人張氏諱景昭故将
作監丞諱允恭之女孺人孝敬明悟自幼不獨治女工
常親書史事親竭情備養有孝女之稱後歸司農寺簿
諱大顯字仲謨有異質嘗親薛士龍鄭景望官居守正
民悦湖海羣冦仲謨每有韜畧用事者雖不行其策而
[005-24b]
輿論謂善孺人以夫家司計者倜儻廣費孺人長慮亟
出玩服治田太湖上厥後祖業果告罄而孺人所治之
田遂為祭祀伏臘之需祖姑適台倅孫君老而無子女
子之子曰傳或疑其名孺人曰是出樂天之詩留與子
孫傳孫君大驚他皆類此平居亦不切切讀誦過目輙
記元吉謂其虚明靜一如鑑中象自然畢照未嘗作文
章曰非婦人所當為從寺簿歴官中外言不及政曰非
婦人所當為太湖之田雖不多孺人銖積寸累調度有
[005-25a]
方日需不闕醯醢殽核備具賔客至不知其為事姑如
母惟所欲不問難易常儲以供而自奉甚約嵗時佐寺
簿羞饋祀必躬以嚴必豐以潔如是者二十有四年姑
殁獨春秋之事勤勞怵惕如初他皆付幼子米鹽靡密
則二女為之曰他日為婦人亦所當知孺人言必端荘
事必謹審髙明而色柔嚴正而氣和尊者不以貧賤廢
禮卑者不以貴盛降意奴婢不笞困乏必恤二女擇配
甚嚴或以為太過曰不然是家故嘗有了齋陳公為壻
[005-25b]
不可使俗壊其素風士之有學願請者令諸子與之逰
而逺其張皇虚憍者雖或以科第進每以為戒故元吉
曰祐之由是不敢苟專試業閉門不妄交某至吳元吉
來訪執禮甚恭自言弱冠志扵學而未得其方凡先儒
所視者依而行所訶者必戒如是者十有七年然終未
相應中間得先生子絶四碑一讀知此心明白廣大異
乎先儒繳繞回曲之説自是讀書行已不敢起意後寐
中聞更皷聲而覺全身流汗失聲歎曰此非皷聲也如
[005-26a]
還故鄉終夜不寐夙興見天地萬象萬變明暗虚實皆
此一聲皆祐之本體光明變化固已無疑而目前若常
有一物及一再聞先生警誨此一物方泯然不見元吉
弱冠與貢孺人不以為喜聞聲而大警悟孺人雖未喜
而至扵甚及元吉見某後歸道某言且謂若不見先生
止扵半途扵是喜甚某訪元吉孺人已疾病命二女聽
扵屏間盡記某之言以告孺人舉手曰幸甚吾兒得此
扵先生也吾死無憾矣垂絶神氣清明無一語之差時
[005-26b]
嘉定十有一年十有一月乙未終于正寝卜以明年正
月庚午祔于吳縣至德鄉陸公原寺簿之墓子五男祐
之輔之渙之二殀四女二殀其一許嫁迪功郎新台州
寧海縣尉陳自牧孫男一潜元吉泣血請誌銘扵某遂
為之銘銘曰
孺人張氏識髙行懿孝敬至矣衆善兼美子頓悟覺常
情大喜孺人雖喜以其微蔽逮其蔽除始不勝喜精明
若此古今鮮儷
[005-27a]
   錢子是請誌妣徐氏墓
某扵淳安錢子名時字子是至契子是已覺惟尚有微
礙某剗其礙遂清明無間無内外無始終無作止日用
光照精神澄靜某深所敬愛後遣冢子槱奉書至并其
妣徐氏家傳紀其孝敬燭疑事如見族人事有難決就
問一言而定閨閫不嚴而治嵗大歉數日杵米給隣里
有生子貧不舉者急諭止之給以酒米其捄活餓死不
可殫紀棺梧野殀捐地數畝為蒿里其夫號筠坡翁字
[005-27b]
晦仲吳越文穆王九世孫夫婦德同行合子是起敬請
誌銘其墓某與子亦嘗為至契銘其親墓今思孔子書
嗚呼有吳延陵季子之墓異乎後世繁辭某已戒子孫
我死後毋為誌銘子是欲其考妣之善譽垂扵不朽子
是之子槱字誠甫亦近扵嘉闕/
 
  文
   永嘉勸農文
[005-28a]
古者舜大聖人也而耕伊尹聖人也而耕耕者常情之
所賤君子之所敬尤為本朝列聖之所敬故守令皆以
勸農繫衘今争田之訟累累豈有田而不肯耕然大患
有二其一風俗好奢故雖耕而終貧其二風俗好爭以
好爭故雖耕而終扵貧人情豈惡富而喜貧哉風俗之
所習尚舉一世皆以奢侈為美為榮父子兄弟意嚮州
閭隣里意嚮無不趨扵奢無不羞扵儉今欲改奢而為
儉其勢固難但奢則坐見貧困鄰里罕能救雖至親亦
[005-28b]
罕能救審思至此則泛泛羞儉喜奢之浮毀譽何足顧
恤顔子簞瓢垂芳萬世崔烈雖富人謂銅臭願父老訓
諭子弟勿循羞儉喜奢之浮毁譽自取貧困顔子有負
郭之田六十畝尚簞食瓢飲今田家未必人人有田豈
可不計度孔子曰君子無所爭老子曰天道不爭而善
聖人情率喜爭豈以爭為美德私意作于中好已勝而
恥扵下人故爭不思爭則非君子爭則為小人爭則違
天道上帝所不與禍災隨之故好爭者多敗家遭刑願
[005-29a]
父老訓諭子弟切勿爭敗家遭刑自取貧困自陷於小
人之域戒之戒之小人以求己勝為榮君子以求己勝
為辱以求己勝者小人也天道虧盈而益謙人道惡盈
而好謙鬼神害盈而福謙謙即不爭謙反尊而光今不
與尊光而取虧害利害甚明願父老從容暇日審思詳
慮與子弟共議切勿以奢為榮當以顔子簞瓢為榮切
勿以好爭為榮當以不爭退遜為榮勿以老太守諄諄
為虚文非真情此實老太守愛汝輩切至之實情
[005-29b]
  講義
   吳學講義
人心自正人心自善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及長無
不知敬其兄不學而能不慮而知人皆有惻隠之心皆
有羞惡之心皆有恭敬之心皆有是非之心孔子語子
思曰心之精神是謂聖人人皆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
孔子同人心非血氣非形體精神廣大無際畔範圍天
地發育萬物何獨聖人有之人皆有之時有古今道無
[005-30a]
古今形有古今心無古今百姓日用此心之妙而不自
知以其意動而有過故不自知孔子曰改而止謂學者
改過即止無外起意無適無莫蒙以養之孔子曰吾有
知乎哉無知也文王不識不知孔子每每戒學者毋意
意態有四必固我皆意也如蒙如愚以養其正作聖之

  䟦
   䟦汪尚書達古字碑刻
[005-30b]
自正學不明士大夫以放逸為事業夫是以草聖之名
出世俗所膾炙而不知古聖賢之所蹙額漢晉而降沈
浸乎飄逸放肆淵海之中不自知其非其字畫其辭章
議論皆自畧同故治日少亂日多哀哉且小學家推尊
王右軍第一某熟觀諦玩美則美矣要無齊荘中正氣
象無三代氣象然則今字畫宜何從古文世莫曉古文
一變而為篆篆一變而為𨽻𨽻又變而為楷至扵楷不
可復變矣而世為楷者其間亦或有飄逸放肆意態今
[005-31a]
能去飄逸放肆意態則正矣慈湖楊某敢奉上帝命鍼
千載之膏肓而疾勢方張一齊不勝衆楚所恃以無恐
者灼知舉天下萬世人心本善本正本清明本無放逸
本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同本與天地同俗習雖
深固其本有者豈不隠然有感于中
   䟦厲氏李氏墓碣
夫孝天之經地之義貞亦天之經地之義厲夫人李夫
人一心而曰孝曰貞人自謂之姑婦同德闔族敬之某
[005-31b]
書之
   書雲萍録趙德淵親書後
輿論謂數年前極有性氣及為僉判全不見有性氣永
嘉徐良甫與德淵至稔熟言其喜怒不形扵色同徐良
甫從少保墳所從容幾日德淵忽扵早食前驚曰異哉
良甫問状扵是知其有覺某後見德淵德淵曰與籌今
扵日用應酬都無一事只未知歸宿之地某曰不必更
求歸宿之地孔子曰心之精神是謂聖人皆有是心心
[005-32a]
未嘗不聖何必更求歸宿求歸宿乃起意反害道孔子
每每戒學者母意後再見德淵果平平不動乎意
   書馮師功
沈公甫言先世暨馮師稔治初顔亮決䇿渡江馮師斬
其筏而亮以死後又父子冒大險入峒而峒冦平其言
海上火失燎帆之功曰此猶未足為難公甫屬某題其
詩後某平生見人一言一行之善即興敬興愛矧馮師
有安社稷之功三是宜書
[005-32b]
  銘
   中庭召呼磬銘
辭氣惟謹執事惟敬斯謹斯敬動中之靜得此為賢盡
此為聖
   雲石銘
有石而雲有扣而聲匪聲匪形大哉一靈
   慈湖書屏
先聖有訓忠信篤敬參前倚衡虚明靜瑩曽子曰皜皜
[005-33a]
易曰蒙以養正又曰乾元曰性命孔子亦謂明目不可
得而視傾耳不可得而聽
   馮甥請書屏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馮甥請書于屏儆戒深意殊慰老
懐㣲意雲興日月虧照古聖猶兢業吾甥其戒之
 
 
 
[005-33b]
 
 
 
 
 
 
 
 慈湖遺書巻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