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109 演山集-宋-黃裳 (master)


[053-1a]
欽定四庫全書
 演山集巻五十三     宋 黃裳 撰
  雜説
闕/為同闕/      道散同闕/ 冒天下之道
闕/ 所闕/        冒天下之道不足以闕/
                  道為天
下之母然後寂然之中生出有象長育有器建立有法
老者入死故窮則變少者出生故變則通徃來不窮新
[053-1b]
故相代故通則久夫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之道也
黃帝堯舜禹湯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遵易之道者也不以人廢天不以故滅命是以自天祐
之吉無不利乾坤役使六子者也其言能變化成萬物
所以不及天地其言山澤通氣風雷相薄則曰天地定
位而已
既有典常者易之書也不可為典要者易之道也言要
以其不及詳言常以其不及變典之為道要常而已
[053-2a]
典者道之降則者典之降法者則之降易之道至於為
書亦已粗矣然而不言法則何也以易而示他經則其
為書猶主於道焉禮以世法為主詩以人情為主書以
時務為主變動不居至惟變所適言易所以為道其出
入以度至既有典常言易所以為書易之為書有道存
焉故以同民患則有濟天下之仁以前民用則有周萬
物之智不可逺也尊之如父親之如母其入以度使内
知懼則雖入無保如有輔翼之者其出以度使外知懼
[053-2b]
則雖出無師如有教之以事者虚一之中真性存焉利
欲不能復炎其猶井歟既潔淨矣無事乎渫既正固矣
無事乎甃其地冽其泉寒供物之求而已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易之道也故能與天地
為終始萬物入死矣天地未嘗有終萬物出生矣天地
未嘗有始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易之道
也故能與天地凖是故形體之所覆載情氣之所交感
未嘗有餘未嘗不足天地物之大者爾未離乎物而不
[053-3a]
與物同為始終有餘不足夫何故也易有所與故也
反身自愛致靜而動之謂仁復本反始以齊萬物之謂
道復之初九一陽來復之時萬物歸根之地其㝠也爲
明之藏為物之復始其罔也為有之舎為物之資始以
人言之則反身自愛致静而動之仁以天言之則有復
本反始以齊萬物之道道與仁相為左右道與物相為
得喪六四與初為應從道者也上六迷復狥物而往者

[053-3b]
貌言視聽思五者君以仁民者也雨暘燠寒風五者天
以生物者也是故肅乂哲謀聖五物之時若之狂僭豫
急䝉五物之常若之聖人之治天下無狂而能肅無僭
而能乂無豫而能哲無急而能謀無䝉而能聖是故五
物未嘗極備而亦未嘗極無數或有之聖人能以五事
裁其有餘成其不足易曰裁成天地之道則成能乎其
中矣輔相天地之宜則成位乎其中矣
舜以禹臯陶為已憂故臣作朕股肱耳目特以命禹股
[053-4a]
肱喜哉元首起哉特以諭臯陶夫禹臯陶與舜為一體
者而舜或失之則一體廢矣為已憂也不亦大乎
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為惟辟作福言之無有作惡遵王
之路為惟辟作威言之好惡不作公生明夷曠之中遂
無萬物之累故言其無滯礙則曰王道蕩蕩言其無險
厄則曰王道平平言其無邪枉則曰王道正直
遵王之道則有作福之仁遵王之路則有作威之義會
而歸之以立有極之本散而行之以致有極之用方其
[053-4b]
會而歸之未始有好故能無作好未始有惡故能無作
惡無偏無黨或見於公無反無側或見於正此則有極
散而行耳
人之扵學有情然後好善有志然後向善情有好惡志
有向背以好惡之情好善而惡惡則孟子所謂若其情
者也以向背之志向善而背惡則書所謂遜志者也蓋
惟窮理之學為能遜志學在耳目之間未有能遜者也
惟學遜志則有受道之資務時敏厥修則有致道之力
[053-5a]
乃來為其質有所受力有所致故也髙宗之學暨厥終
罔顯豈非志之所在有所未遜歟故髙宗之命説曰爾
惟訓於朕志説之訓髙宗曰惟學遜志
學之序能辨志然後能遜志能遜志然後能繼志辨志
求道之時也遜志從道之時也繼志會道之時也志於
道則無累志於仁則無惡
伏羲唐堯周公無成與虧者同乎道也有成與虧者異
乎法也可異者法而已矣道不可異也荀卿以道過三
[053-5b]
代謂之蕩法異後王謂之不雅然則荀卿所謂道與法
者異乎吾所謂道與法也雄之言曰法始乎伏羲成乎
堯匪伏匪堯禮義哨哨其賢於荀逺矣
相道者天相天者人道無形也視之不見道無體也搏
之不得且無所由也無所居也無所行也無所止也及
其之乎上者其數三天之乎下者其數兩地參伍以變
錯綜其數偶者合之以竒竒者合之以偶生者斯成始
者斯終積刻而為辰積辰而為日積日而為月積月而
[053-6a]
為時積時而為嵗有生類不能逃此五行之數有生有
成有竒有偶有盛有衰有清有濁或相制或相順或有
餘或不足有生之類食息嚬笑上下小大不能逃此言
其道也或居乎小人或居乎君子言其位也或居乎上
或居乎下言其分也或居乎富貴或居乎貧賤言其情
也或居乎厚或居乎薄安其所居不相乖異此天相之
也五典以叙五禮以秩其為彛也始終之不可窮其為
倫也先後之不可亂然而九疇之類初一曰五行非人
[053-6b]
所與焉敬用五事農用八政協用五紀建用皇極又用
三德明用稽疑念用庶徴安其所居不相乖異此人相
之也叙者以惇秩者以庸不可窮者推之使通不可亂
者辨之使治
天子施禮於諸侯以十有二牢以多為貴也諸侯報禮
於天子膳以牲犢以少為貴也以多為貴者外心也以
少為貴者内心也禮器曰古之聖人内之為尊外之為
樂少之為貴多之為美諸侯之於天子觀天下之物無
[053-7a]
可以稱其徳者得不以少為貴乎郊特牲曰牲孕弗食
祭帝弗用諸侯之膳天子上同乎帝尊貴之也天子之
於諸侯為之牢禮之數而諸侯之待王官也令百牲皆
具樂美之也蓋謂待王以多則為䙝待百官以少則爲
簡故禮器曰先王之制禮也不可多也不可寡也惟其
稱焉
不矜而莊人之道也不言而信天之道也不厲而威神
之道也
[053-7b]
致民力而望地利可必也致地利而望天時不可必也
天時之運豐登中下未始有常先王以耕計積以仂計
用以鬴計食非其悋人以自養也為國備天時之變則
以耕計積為民應天時之變則以鬴計食
司稼一年之上不出歛法則其取財有義廩人以嵗之
上下數邦用則其用財有禮天時之變其所生者弗盛
而國之所積厚焉其所取者弗多而君之所用殺焉
六刑為六行而設造言亂民之刑為六刑而設六行之
[053-8a]
數不明造言者亂之也六行之俗不成亂民者害之也
孟賁之不動心也以力告子之不動心也以言孟子之
不動心也以徳有力者不必有言故孟賁之勇衆力能
勝之有言者不必有徳故告子之勇衆辯能勝之孟子
之勇不可為衆舉天下之辯窮天下之力未有能屈之
者孟賁告子區區言力之間何足道哉而公孫丑以孟
子過孟賁逺矣將欲賢孟子不知其實卑之也此孟子
所以言告子先我不動心者以鄙公孫丑之言歟告子
[053-8b]
先我不動心且未足以為貴則雖過孟賁逺矣何足以
進我哉
北宫黝之勇知用其氣而已不及自守孟施舍之勇知
守其氣而已不及自反知用其氣則飬之無所在故曰
北宫黝之養勇知守其氣則養之有所在故曰孟施舍
之所養勇也孟施舍量敵慮勝與夫自反相似視不勝
猶勝與千萬人吾往矣相似北宫黝惡聲至必反之與
夫不可者拒之相似二子之勇皆不及是故曰未知其
[053-9a]
孰賢北宫黝思以一毫挫於人若撻之於市朝此使於
區區之氣者孟施舍量敵而後進慮勝而後會此使於
區區之智者量敵慮勝能慮人矣不能慮已無嚴諸侯
惡聲至必反之且不能慮人而况於巳乎然而皆末耳
本之則無如之何及之有知居之有仁行之有義此曽
子所以為勇之大者直在人曲在我則褐寛愽吾不惴
焉曲在人直在我則雖千萬人吾徃矣
心志之君也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體氣之寓也人
[053-9b]
之氣時發於心君無志以將之則趨蹶而已君子嘗使
其氣次志之所至志之所至為之限而氣不得以過之
過其所至則猶新生之犢猖狂妄行驅而納諸罟擭䧟
穽之中莫之知辟者衆矣君將有為也任志而用之帥
將有行也任氣而用之持其志者心為之君而已
以北宫黝用其氣言之則孟施舍量敵慮勝為守約以
曽子自反言之則孟施舍量敵適足以為守氣曽子自
反乃真守約也言孟施舍守約所以抑北宫黝欲其尚
[053-10a]
曽子所謂勇故畧子夏曽子之勇孟子之不動心一也
孟子言曽子之勇所以自明言北宫黝之勇所以明孟
賁言孟施舍之勇所以明告子
不惑故能定不動故能應不得於言勿以不動求於心
則告子以心本於言矣不得於心勿以不蹶求於氣則
告子以氣本於心矣氣之不蹶本於心此固是也然而
心之所本吿子之見既已誤矣氣之所本何所恃哉言
屈則心動心動則氣蹶告子之言幸而勝天下之辨則
[053-10b]
可矣天下之辨有能勝之者則告子之心其能不動乎
告子之言所謂不必有徳者也夫誰不可勝哉有徳則
言本於心矣不得扵心勿求於言與氣然後其説具矣
言與氣之所本者心也心之所本者道也
欲其防氣壹也則曰志至焉氣次焉欲其防志壹也則
曰持其志無暴其氣存適不通謂之志壹趨蹶則氣之
動也流行不通謂之氣壹迷誤則志之動也虚一而靜
心之道也任志率氣以應天下之變志壹之患非特其
[053-11a]
氣趨蹶也反動其心則中之所主喪矣
言生於心而告子曰不得於言勿求於心此其所以不
知言氣集義所生而告子曰義外也非内也此其所以
不善養氣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豈有他
哉以言生於心以義在内而已
復為精氣則合天地之徳散為和氣則贊天地之化去
知與故循天之理以直養而無害者也
至大配道至剛配義無是餒也無是義道為配
[053-11b]
君子之氣復於仁生於義空於道有除害之心則怒氣
之所生有興利之心則和氣之所生興利除害之心忘
則仁守其氣矣
集義所生此孟子之養氣也義襲而取之告子之養氣
也慊者自反而足者也告子外義徒行其氣而已能無
餒乎中心之所畏言與義衛其外焉此其所恃以不動
者也其言不本於徳其義不根於性欲使其心不動亦
已難矣
[053-12a]
 
 
 
 
 
 
 
 
[053-12b]
 
 
 
 
 
 
 
 演山集巻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