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c0050 五百家註柳先生集-唐-柳宗元 (master)


[027-1a]
欽定四庫全書
 栁先生集附錄巻一
  勑賜靈文廟額牒
尚書省牒栁州靈文廟禮部狀准都省批送下廣南西
路轉運司奏據栁州申據本州鄉民父老嚴後等狀陳
伏覩唐栁州刺史元和年立廟於羅池至今三百年來
廟享不絶州境凡有水旱疾疫之災及公私祈禱無不
感應乞加封爵或廟額栁州本司保明委是詣實尋符
[027-1b]
太常寺依條看詳據太常寺狀勘㑹唐栁州刺史立廟
於羅池係前代名賢轉運司及州司保明立廟至今三
百年來廟享不絶凡有水旱疾疫祈禱感應自熙寧三
年八月已後至去年六月計十餘次祈禱感應伏候指
揮牒奉勑宜賜靈文之廟為額牒至准勑故牒元祐七
年六月三日牒
 中大夫守右丞蘇 右光祿大夫守左丞蘇 右正
 議大夫守左僕射
[027-2a]
  初封文恵侯告詞
勑文章在冊功徳在民昔有其人是為不朽生而昭爽
後且不亡恵我一方是宜崇顯栁州靈文廟唐刺史栁
公仕于唐室卓有才名勵志精顓記覽浩博貫穿經史
溢為詞華覽其遺編灼見志學龍城雖逺不鄙其民爰
出教條動以禮法家富有業經學有師風行俗成田里
悦喜自言將死館我羅池今數百年英靈猶在祈禳禱
祀如響應聲水旱疾憂咸有歸頼啓封侯爵因民之情
[027-2b]
尚其知歆永庇南土可特封文恵侯
 崇寧三年七月七日中書舎人臣薛昻行
  加封文恵昭靈侯告詞
勑栁州靈文廟文恵侯生傳道學文章百世之師没以
神靈福祐一方之庇是有功徳於人者其於爵號何愛
焉惟神望冠河東名髙唐室其才足以命世其政足以
裕民出守栁城終享廟食焄蒿之際肹蠁必通屬者春
夏之交雨暘愆候禱焉即應嵗以是豐故郡人願請諸
[027-3a]
朝而使者遂上其事朕嘉神孚恵爰益褒封尚赫光靈
保有常享可特封文恵昭靈侯
 紹興二十八年八月二十六日中書舎人臣王剛中
 行
 栁先生揚子新註
  學行篇
如將復駕其所説則莫若使諸儒金口而木舌
 先生云金口木舌鐸也使諸儒駕孔子之説如木鐸
[027-3b]
 也
  修身篇
熒䰟曠枯糟莩曠沈
 先生云熒明也熒䰟司目之用者也糟當為精莩如
 葭莩之莩目精之表也言䰟之熒明曠久則枯精之
 輕浮曠乆則沈不目日月目之用廢矣以至於索塗
 冥行而已
擿埴索塗冥行而已矣
[027-4a]
 先生云糟當為精言盲矇之患神光久曠則枯目精
 則沈於是以杖擿地而求路冥冥然行矣
  孝至篇
勤勞則過於阿衡
 先生云阿衡之事不可過也過則反
漢興二百一十載而中天其庶矣乎
 先生云揚子極隂陽之數此言知漢祚之方半耳
 羣公書贊題跋碑記
[027-4b]
  荅栁子厚書         劉禹錫
禹錫白零陵守以函置足下書爰來屑末三幅小章書
僅千言申申亹亹茂勉甚悉相思之苦懐膠結贅聚至
是泮然以銷所不如晤言者無㡬書竟獲新文二篇且
戲余曰將子為巨衡以揣其鈞石銖黍余吟而繹之顧
其詞甚約而味大淵然以長氣為幹文為支跨躒古今
鼔行乘空附離不以鑿枘咀嚼不有文字端而曼苦而
腴佶然以生癯然以清余之衡誠懸于心其揣也如是
[027-5a]
子之戲余果何如哉夫矢發乎羿彀而中微存乎他人
子無曰必我之師而能我衡茍然則譽羿者皆羿也何
乎索居三嵗俚言蕪而不治臨書軋軋不具禹錫白
  又與栁子厚書
間發書得筝郭師墓志一篇以為其工獨得於天姿使
木聲絲聲均其所自出抑折愉繹學者無能知繁休伯
之言薛訪車子不能曲盡如此能令鄙夫冲然南望如
聞善音如見其師尋文寤事神騖心得倘佯伊鬱久而
[027-5b]
不能平嗟夫郭師與不可傳者死矣弦張柱差楚宜/反
然貌存中有至音含糊弗聞噫人亡而器存布方冊者
是已余之伊鬱也豈獨為虢師發邪想足下因僕書重
有槩耳不宣禹錫白
  又謝栁子厚寄疊石硯
常時同硯席寄此感離羣清越敲寒玉參差疊碧雲煙
嵐餘斐亹水墨兩氛氲好與陶貞白松窻寫紫文
  題羅池廟碑隂文       田 錫
[027-6a]
栁子厚終於栁州以精多魄强為羅池之神昌黎韓退
之叙其事而銘之于碑矣其有遺意錫幸得而紀焉古
人或有其言而無其行或有其質而無其文故周勃持
重而詞則寡焉子夏美才而行或缺焉猶能安漢皇之
祚游仲尼之門惟公之文緯地經天惟公之行希聖齊
賢彬彬然若黼黻之華衮鏘鏘然若咸韶之在懸古人
或有其才而無其時必避害以㢲令人以隨顔子之賢
當周徳之衰微孟軻之仁值王道之陵遲亦能服膺於
[027-6b]
聖人之道偃蹇為霸者之師惟公策名於貞元之間通
籍於元和之時闊歩髙視飛聲流輝謂佐王之才得以
施謂當朝大臣不我遺古人或雖得其時而無知已設
有知已一人而已故國僑出涕以子皮之死夷吾之慟
以鮑君亡矣唯公有劉公禹錫之交有韓侯退之在朝
有吕衡州以倜儻與公為游處有皇甫湜以文章與公
相遊遨而公位不過為南宫外郎命不過為栁州之牧
以謫而出至死不服如明堂之材朽於谿谷如千里之
[027-7a]
馬軛於輦轂時耶命耶以是知為仁者未必獲祐修徳
者或虧多福予聞四瀆視諸侯五嶽視三公為靈神甚
貴在祀典尤崇所職者以明以晦所主者為雷為風助
天以總萬靈助國以濟三農所以籩豆有加蘋蘩用豐
其疏爵也有衮冕劒舄其用樂也有簫笳笙鏞安得公
之生也恵惟及於一州公之亡也神猶介於遐陬唯裔
夷感慕而靈祠潔修迓神之威有荃橈兮桂舟饋神之
奠有椒漿兮蘭羞無金䇿追封之贈無衮衣加寵之優
[027-7b]
使公與沈湘之魂為偶而配濤之神作儔以公之齊聖
廣淵聰明正直宏深之量昭明之誠而不為星為辰斡
運隂陽拱於北辰不為嶽為瀆含吐風雲康於黎民胡
為在栁州之陋為羅池之神是知天命難諶兮命靡常
因紀為碑隂之文
  栁侯畫像贊并序/       鄒 餘
元祐七年春建安曹公出守龍城郡視事之初具肴酒
詣唐刺史栁侯廟祠之祠訖公徘徊廷序瞻想遺迹疑
[027-8a]
其嵗月之久塑像不類因博訪之得侯舊畫像於民間
公敬視之釋然自喜曰此真栁侯也天骨峻聳風度爽
秀雖圖繪剥缺而神采氣熖自爾卓越文人才士宜其如
此余將模之以廣其傳夫身賢賢也敬賢亦賢也栁侯
固賢而可敬者也曹公之來後數百年不縁姻故不附
勢利乃敬而慕之如此則曹公之心可見矣曹公諱現
字晦之是年四月屬吏鄒餘謹序而贊之贊曰
峩峩栁侯器範髙雅少年才名雷搏電射睥睨青雲萬
[027-8b]
里一跨憸人用事貶守龍城設教禁俗政治益精鵝山
栁水棲遲神靈廟饗血食逾三百年遺像在紙英氣飄
然宜其文章皎日青天建安曹公分符兹土下車之初
徘徊祠宇遐想風儀肅若目覩載惜遺像泯没無傳指
畫畫工模寫其全偉哉曹公心惟敬賢
  文恵侯贊并序/        吳致堯
崇寧三年秋七月戊寅詔曰文章在冊功徳在民昔有
其人是為不朽靈文廟唐栁州刺史可封文恵侯於是
[027-9a]
大司空丞相暨三省執政官頓首奉詔頒諸南服以慰
栁民之思夫文無古今其致一也俗無逺邇其化均也
子厚視古如今故能振一代之文而為之宗視逺如邇
故能恵一方之俗而為之師其人逺矣遺風善政凛然
猶存是以昭代崇顯之禮益嚴而栁民報事之誠彌謹
嗚呼在子厚可以無憾矣孟子言人之有徳慧術智者
常存乎疢疾盖其困於心而操心也危衡於慮而慮患
也深則志全而氣定不為外物所襲是其所建立卓乎
[027-9b]
其不可及已若荀卿揚雄之于書丘明馬遷之於史杜
甫孟郊之於詩皆以窮而後工者也韓愈謂子厚斥不
久窮不極雖有出于人未必傳于今無疑也真知言哉
致堯雖未獲登侯之堂拜侯之像竊嘗誦侯之文思侯
之政而喜為南方之民道也廼為贊以寄栁州朱使君
庶附于羅池集之末其詞曰
志以帥氣如帥三軍軍帥可奪我志獨我困衡以作惟
徳功言路且獲奮詘而克伸猗歟子厚超軼離倫仕于
[027-10a]
有唐籍通帝闉一斥湖湘易麾海垠平心正氣談笑遣
紛天馬脱羈朝吳暮秦又如長河浩浩東奔源守孔氏
詞嫓皇墳既落芬華廼復其根昌黎吏部推以雄渾思
軋莊騷才邁卿雲涵停鬱積式教逺民不鄙夷之是撫
是循侯來之初攻剽成羣枹鼓籠銅老壯愁呻至止期
月風移俗醇子嚴婦順屋美船新在昔孔圉敏學多聞
公叔同升暨大夫僎考行稱伐誄之曰文申伯邑謝南
國式遵子産相鄭法則是陳允謂之恵以詔徳人猗歟
[027-10b]
子厚亹亹温温貞符平淮鏘洋韶鈞以栁易播朋友歸
仁除復質子抑富紓貧蔽芾栁柑不夭斧斤文恵具美
祀典攸尊鵝山巉巉柳水沄沄荔丹蕉黄桂蘭苾芬欽
于世世有石祠門士民永思典刑弗泯古今名賢題䟦
評論
  題萬石亭詩寄永守/王顧      歐陽修
天於生子厚禀予獨艱哉超凌驟拔擢過盛輙傷摧苦
其危慮心嘗使名聲哀投以空曠地縱横放天才山窮
[027-11a]
與水險上下極㳂洄故其於文章出語多崔嵬人迹所
罕到遺蹤久荒頽王君好竒士後二百年來翦薙發幽
薈搜尋得瓊瑰感物不自貴因人乃為材惟知古可慕
豈免今所咍我亦竒子厚開編毎徘徊作詩示同好為
我銘山㟪
  又集古錄羅池廟碑跋
右羅池廟碑尚書吏部侍郎韓愈撰中書舎人史館修
撰沈傳師書碑後題云長慶元年正月建按穆宗實録
[027-11b]
長慶二年二月傳師自尚書兵部郎中翰林學士罷為
中書舎人史館修撰其九月愈自兵部侍郎遷吏部然
則據建碑時愈未為吏部沈亦未為舎人碑言柳侯死
後三年廟成明年愈為栁人書羅池事子厚以元和十
四年卒至後三年愈作碑時當是長慶三年則二君官
當與此碑同其書元年正月蓋傳模者誤刻之爾今世
傳昌黎先生集載此文與碑多同惟集本云渉有新船而
碑以渉為歩荔子丹兮蕉子黄碑蕉下無子字當以碑
[027-12a]
為是而碑云春與猿吟而秋鶴與飛則疑碑之誤也
  又般舟和尚碑跋
右栁子厚撰并書子厚所書碑世頗多有書既非工而
字畫多不同疑喜子厚者竊借其名以為重子厚與退
之皆以文章知名一時而後世稱為韓柳者蓋流俗之
相傳也其為道不同猶夷夏也然退之於文章毎極稱
子厚者豈以其名並顯於世不欲有貶毁以避爭名之
嫌而其為道不同雖不言顧後世當自知歟不然退之
[027-12b]
以力排釋老為已任於子厚不得無言也
  讀柳子厚傳         王安石
余觀八司馬皆天下之竒材也一為叔文所誘遂陷於
不義至今士大夫欲為君子者皆羞道而喜攻之然此
八人者既困矣無所用於世往往能自强以求列於後
世而其名卒不廢焉而所謂欲為君子者吾多見其初
而已要其終能毋與世俯仰以自别於小人者少耳復
何議於彼哉
[027-13a]
  又金陵語錄評論
柳開不及柳子厚穆修亦常儒耳張景道勝栁開如太
𤣥凖易論好餘文論亦多好
 
 
 
 
 
[027-13b]
 
 
 
 
 
 
 
 栁先生集附録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