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c0050 五百家註柳先生集-唐-柳宗元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五百家註栁先生集巻三
 論
  封建論
   童曰唐宗室傳賛曰唐興疏屬畢王至太宗時/與名臣蕭瑀等喟然講封建事欲與三代比隆
   而魏徴李百藥皆謂不然顔師古獨議建諸侯/當少其力與州縣雜治由是罷不復議至名儒
   劉秩目武氏之禍則謂郡縣不可以乆安大抵/與曹陸相上下而杜佑栁宗元深探其本據古
   騐今而反復焉補註蘇内翰志林曰昔之論封/建者曹元首陸機劉頌及唐太宗時魏徴李百
[003-1b]
   藥顔師古其後劉秩杜佑栁宗元宗元之論出/而諸子之論廢矣雖聖人復起不能易也范太
   史唐鑑亦以公之論為然以謂後世如有王者/擇守令以治郡縣亦足以致太平何必封建哉
   又武威孔氏曰韓退之文章過子厚而/議論不及子厚作封建論退之所無
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
得而知之也然則孰為近曰有初為近孰明之由封建
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聖王堯舜禹湯文武而莫能
去之葢非不欲去之也勢不可也勢之來一有/則字其生人
之初乎不初無以有封建封建非聖人意也彼其初與
[003-2a]
萬物皆生草木榛榛童曰説文云榛叢也文選/註云聚皃○榛側侁切鹿豕狉
張曰鹿子曰狉孫曰/狉狉衆貌○狉音丕人不能搏噬摶噬音/博誓而且無毛
羽莫克自奉自衛荀卿有言必將假物以為用者也夫
假物者必爭爭而不已必就其能斷曲直者而聴命焉
其智而明者所伏必衆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後
畏由是君長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為羣羣之分其爭
必大大而後有兵有徳又有大者衆羣之長又就而聴
命焉以安其屬於是有諸侯之列則其争又有大者焉
[003-2b]
徳又大者一作徳又/有大者諸侯之列又就而聴命焉以安其
封於是有方伯連帥之類嚴曰禮記十國/以為連連有帥則其爭又有
大者焉徳又大者一夲作徳/又有大者方伯連帥之類又就而聴
命焉以安其人然後天下㑹於一是故有里胥而後有
縣大夫有縣大夫而後有諸侯有諸侯而後有方伯連
帥有方伯連帥而後有天子自天子至於里胥其徳在
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故封建非聖人意也勢也夫
堯舜禹湯之事逺矣及有周而甚詳周有天下裂土田
[003-3a]
而𤓰分之孫曰瓜分者言如/剖瓜也𤓰如字設五等邦羣后布履星羅
履一/作濩四周於天下輪運而輻集輪音倫/輻音福合為朝覲㑹同
離為守臣扞城童曰詩兔罝公侯干城扞/干同音户旦切守舒救切然而降于夷
王害禮傷尊下堂而迎覲者韓曰禮記覲禮天子不下/堂而見諸侯下堂而見諸
侯天子之失禮/也由夷王以下歴于宣王挾中興復古之徳雄南征北
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陵夷迄於幽厲王室東徙
而自列為諸侯矣孫曰國語魯武公以括與戯見王王/立戯樊仲山父諫曰下事上少事長
所以為順也今立諸侯而建其少是教逆也王卒立之/武公歸而卒及魯人殺懿公而立伯御宣王伐魯立孝
[003-3b]
公諸侯從是而不睦懿公即戯伯御即括孝公名稱懿/公之弟事亦見史記孝公二十五年諸侯畔周犬戎殺
幽王秦始/列為諸侯厥後問鼎之輕重者有之韓曰宣三年左氏/楚子觀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射王中肩者有之韓曰桓五/年左氏王
以諸侯伐鄭鄭伯禦之祝/𥅆射王中肩中音去聲伐凡伯誄萇𢎞者有之韓曰/隐七
年春秋戎伐凡伯于楚&KR0588以歸襄三年左氏劉氏范氏/世為昏姻萇𢎞事劉文公故周與范氏趙鞅以為討周
人殺萇𢎞/○萇音長天下乖盭音/戾無君君之心余以為周之䘮乆
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諸侯之盛强末大不
掉之咎與韓曰説文云掉摇也左/氏尾大不掉徒弔切遂判為十二合為七
[003-4a]
合一/作吞威分於陪臣之邦國殄於後封之秦則周之敗
端其在乎此矣秦有天下裂都㑹而為之郡邑廢侯衛
而為之守宰據天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游攝制四海
運於掌握之内此其所以為得也不數載而天下大壞
其有由矣一無/其字亟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負鋤挺
謫戍之徒孫曰賈誼過秦論曰陳涉率罷敗之卒將數/百之衆轉而攻秦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
矣鉏耰棘矜不敵於鈎㦸長鎩謫戍之/衆不亢於九國之師而成敗異變何也圜視而合從孫/曰
圜視而起亦見賈誼論/圜視驚愕也從子容切大呼而成羣時則有叛人而無
[003-4b]
叛吏韓曰叛人謂陳/勝吳廣之屬人怨於下而吏畏於上天下相合
殺守刼令而並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漢有天
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數年
之間奔命扶傷之不暇困平城孫曰髙祖七年撃/韓王信困平城病流
孫曰髙祖十二年撃/黥布為流矢所中陵遲不救者三代後乃謀臣獻
畫而離削自守矣孫曰謂賈誼主父/偃欲分王子弟也然而封建之始
郡邑居半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韓曰叛國謂吳/楚七國反也秦制之
得亦以明矣繼漢而帝者雖百代可知也唐興制州邑
[003-5a]
立守宰此其所以為宜也然猶桀猾時起虐害方域者
失不在於州而在於兵時則有叛將而無叛州韓曰叛/将謂藩
鎮擁重/兵者州縣之設固不可革也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
土子其人適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者茍其心思
遷其秩而已何能理乎理一/作治余又非之周之事跡斷可
見矣列侯驕盈黷貨事戎孫曰戎謂戎/事黷音讀大凡亂國多理
國寡侯伯不得變其政天子不得變其君私土子人者
百不有一失在於制不在於政周事然也秦之事跡亦
[003-5b]
斷可見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
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
酷刑苦役而萬人側目失在於政不在於制秦事然也
漢興天子之政行於郡不行於國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
侯王雖亂不可變也國人雖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
然後掩捕而遷之勒兵而夷之耳大逆未彰姦利浚財
怙勢作威大刻於民者無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謂理且
安矣何以言之且漢知孟舒於田叔孫曰漢書田叔傳/文帝立召叔問曰
[003-6a]
公知天下長者乎叔曰故雲中守孟舒長者也時孟舒/坐虜大入雲中免上曰先帝置舒雲中十餘年矣虜帝
一入不能堅守士卒戰死者數百人長者固殺人乎叔/曰孟舒知士卒罷弊不忍出言士争臨城死敵以故死
者數百人是乃孟舒所以為長者上/曰賢哉孟舒後召以為雲中太守得魏尚於馮唐孫/曰
馮唐傳唐謂文帝曰魏尚為雲中守坐上功首虜差六/級陛下下之吏陛下雖得頗收不能用也帝悦令唐持
節赦尚復以/為雲中守聞黄霸之明審韓曰漢書黄霸傳霸為潁/川太守外寛内明得吏民
心治為天下苐一徴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坐發民治馳/道不先聞又發騎士詣北軍馬不適士劾乏軍興連貶
秩有詔歸潁川太守官以八百石/治如其前前後八年郡中愈治覩汲黯之簡靖韓曰/汲黯
傳黯學黄老言治官民好清静不苛細為淮陽太/守卧閤不岀嵗餘東海大治上聞召為主爵都尉拜之
[003-6b]
可也復其位可也補註即謂孟舒魏尚/黄霸復守雲中潁川卧而委之以輯
一方可也補註即謂汲黯卧治東/海○輯音集藉入切有罪得以黜有能得
以賞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設
使漢室盡城邑而侯王之縱令其亂人戚之而已孟舒
魏尚之術莫得而施黄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明譴而
導之拜受而退已違矣一本違矣上/有斯必二字下令而削之締交
合從之謀韓曰締説文云結不/觧也○締丁計切周於同列則相顧裂眦
韓曰説文眦目匡/也○眦疾智切勃然而起幸而不起則削其半削其
[003-7a]
半民猶瘁矣曷若舉而移之以全其人乎漢事然也今
國家盡制郡邑連置守宰其不可變也固矣善制兵謹
擇守則理平矣或者又曰夏商周漢封而延秦郡邑而
促尤非所謂知理者也魏之承漢也封爵猶建晉之承
魏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不聞延祚今矯而變之垂
二百祀大業彌固何繫于諸侯哉或者又以為殷周聖
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當復議也是大不然夫殷周之
不革者是不得巳也葢以諸侯歸殷者三千焉資以黜
[003-7b]
夏湯不得而廢歸周者八百焉資以勝殷武王不得而
易徇之以為安仍之以為俗湯武之所不得巳也夫不
得巳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巳也私其衛于子孫也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
一已之威也私其盡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
秦始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賢者居上不肖
者居下而後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繼世而理繼世而
理者上果賢乎下果不肖乎則生人之理亂未可知也
[003-8a]
將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視聴則又有世大夫世食
禄邑以盡其封略聖賢生于其時亦無以立于天下封
建者為之也豈聖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非聖人
之意也勢也程敦夫論曰封建古之良法錯出于傳記/寜知非聖人意哉今曰堯舜三代以勢不
可而不欲去之審若是耶茍得其勢斯可去矣武庚管/蔡之難固當刑之如異姓之韓彭同姓之呉楚也然方
且命㣲子以繼商封同姓以五十何哉葢成王不以先/代之嗣為可廢周公不以害巳之親為可絶聖人意以
公天下也栁子何知焉若曰湯武不得巳者私其力耶/茍不私其力則無庸封之矣勝夏去商雖不期而㑹然
所賴者特在伊吕湯武待之固當如罷侯之秦錮親之/魏矣彼獨不然三等之爵初不之變而千八百國益倍
[003-8b]
于前何哉湯武知天下不可以獨治故強枝葉而固本/根聖人意以公天下也栁子弗察焉太抵子厚徒見魏
晉之弊思欲有所懲艾且又太宗以來羣議蜂起彼其/淺中狹慮期有以度越前人設為誇言不自知覺殊不
知公而不私者乃所以為聖人意也黄唐曰以封建非/聖人意歟則易于比言親諸侯于豫言利建侯于晉言
錫馬康侯而繫辭言研諸侯之慮列爵分土見于書諸/侯之地序于禮不能錫命諸侯刺于詩安得謂聖人之
意不在是乎以郡縣不可革而行之理且安歟則二漢/酷吏傳唐酷吏傳讀之令人拂膺安得謂不可革而治
安實賴乎大抵有聖君有善治則諸侯得人守令亦得/人非聖君無善治則諸侯不為用守令亦不為用人无
賢不肖顧所駕御者如何耳為治者/奚必執子厚之説泥一偏之見哉
   四維論
[003-9a]
   孫曰管子牧民篇曰國有四維一維絶則傾二/維絶則危三維絶則覆四維絶則滅何謂四維
   一曰禮二曰義三曰亷四曰恥禮不踰節義不/自進亷不蔽惡恥不從枉韓曰公意謂亷恥自
   禮義中出未有有禮義而無亷恥有亷恥而無/禮義故云吾見其二維而未見其所以為四也
管子以禮義亷恥為四維吾疑非管子之言也彼所謂
亷者曰不蔽惡也一無/也字世人之命亷者一無/世字曰不茍得
一無/也字世人之命恥者一無/世字曰羞為非也然則二者果
義歟非歟吾見其有二維未見其所以為四也夫不蔽
惡者豈不以蔽惡為不義而去之乎夫不茍得者豈不以
[003-9b]
茍得為不義而不為乎雖不從枉與羞為非皆然然則
亷與恥義之小節也不得與義抗而為維聖人之所以
立天下曰仁義仁主恩義主斷恩者親之斷者宜之而
理道畢矣蹈之斯為道得之斯為徳履之斯為禮誠之
斯為信皆由其所之而異名今管氏所以為維者殆非
聖人之所立乎又曰一維絶則傾二維絶則危三維絶
則覆四維絶則㓕並見/題註若義之絶則亷與恥其果存乎
亷與恥存則義果絶乎人既蔽惡矣茍得矣從枉矣諸/本
[003-10a]
作茍得而/從枉矣為非而無羞矣則義果存乎使管子庸人也
則為此言管子而少知理道則四維者非管子之言也
  天爵論
   韓曰孟子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
   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公以為未盡也作此
   論然所謂宣無隠之明著不息之志與孟子修/之之説有以異乎黄曰孟子以仁義忠信謂之
   天爵使人知有仁義篤于自信又知天天理之/自然則能求諸内而不求諸外此其意也子厚
   從而易之曰天爵不在乎仁義忠信而在于明/與志且謂仁義忠信非明不能鑒非志不能取
[003-10b]
   故有是説殊不知仁義忠信繼之以樂善不倦/雖不及明與志而二者固在其中矣樂善非明
   以鑒之者然乎不倦非志以取之者然乎孟子/之言簡而備學者可以意㑹猶以未盡而少之
   子厚亦費/于言哉
栁子曰仁義忠信先儒名以為天爵見題/註未之盡也夫
天之貴斯人也則付剛健純粹于其躬孫曰易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
粹精/也倬為至靈倬音/卓大者聖神其次賢能所謂貴也剛
健之氣鍾于人也為志得之者運行而可大悠久而不
息拳拳于得善孜孜于嗜學則志者其一端耳純粹之
[003-11a]
氣注于人也為明得之者爽達而先覺鑒照而無隠盹
盹于獨見韓曰説文云/盹目也音諄淵淵于黙識則明者又其一端
耳明離為天之用恒久為天之道舉斯二者人倫之要
盡是焉故善言天爵者不必在道徳忠信明與志而巳
矣道徳之于人猶隂陽之于天也仁義忠信猶春秋冬
夏也舉明離之用運恒久之道所以成四時而行隂陽
也宣無隠之明著不息之志所以備四美而富道徳也
故人有好學不倦而迷其道撓其志者韓曰撓釋文云/擾也○撓女巧
[003-11b]
切/明之不至耳有照物無遺而蕩其性脱其守者志之
不至耳明以鑒之志以取之役用其道徳之本舒布其
五常之質充之而彌六合播之而奮百代聖賢之事也
然則聖賢之異愚也職此而巳使仲尼之志之明可得
而奪則庸夫矣授之于庸夫則仲尼矣若乃明之逺邇
志之恒久庸非天爵之有級哉故聖人曰敏以求之孫/曰
論語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明之謂也為之不厭孫曰論語/又曰抑為
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巳矣志之謂也道徳與五常存乎人者也
[003-12a]
克明而有恒受于天者也嗚呼後之學者盡力于斯所
及焉或曰子所謂天付之者若開府庫焉量而與之耶
曰否其各合乎氣者也莊周言天曰自然吾取之
  守道論
   孫曰左氏昭公十九年齊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不進曰昔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
   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見皮冠不敢進仲尼曰/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韙之韓曰孟子曰昔齊景
   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將殺之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孔子奚其取焉哉取非其
   招不往也守道不如守官信孔子之言矣公乃/曰傳者之誤其果然哉嘗味其言至有曰失其
[003-12b]
   道而守官者古人不與也意當時必有竊/聖人之言違道而居官者公故為此論云
或問曰守道不如守官何如對曰是非聖人之言傳之
者誤也見題/註官也者道之器也離之非也未有守官而
失道守道而失官之事者也一無/也字是固非聖人之言乃
傳之者誤也一無/乃字夫皮冠者是虞人之物也物者道之
凖也守其物由其凖而後其道存焉茍舍之是失道也
凡聖人之所以為經紀為名物無非道者命之曰官官
是以行吾道云爾一本作命是以/行吾道云爾是故立之君臣官府
[003-13a]
衣裳輿馬章綬之數㑹朝表著周旋行列之等孫曰昭/十一年
左氏㑹朝之言必聞于表著之位杜預註云/朝内列位常處謂之表著○行音户剛切是道之所
存也則又示之典命書制符璽奏復之文叅伍殷輔陪
臺之役孫曰周禮設其參傅其位陳其殷置其輔註參/謂卿三人伍謂大夫五人殷衆士輔府史庶人
在官者陪臺/者亦謂臣也是道之所由也則又勸之以爵禄慶賞之
美懲之以黜逺鞭朴梏拲斬殺之慘孫曰朴小擊也梏/拲者周禮上罪梏
拲而桎梏手械拲兩手共械○/梏居沃切拲居悚居玊二切是道之所行也故自天
子至于庶人咸守其經分扶問/切而無有失道者和之至
[003-13b]
也失其物去其凖道從而喪矣易其小者而大者亦從
而喪矣古者居其位思死其官可易而失之哉禮記曰
道合則服從不可則去孟子曰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
去然則失其道而居其官者古人之不與也是故在上
不為抗在下不為損矢人者不為不仁函人者不為仁
率其職司其扃交相致以全其工也一本工字作/公下有者字易位
而處各安其分而道達于天下矣矣一/作也且夫官所以行
道也而曰守道不如守官葢亦喪其本矣未有守官而
[003-14a]
失道守道而失官者也一本失官下/有之事二字是非聖人之言傳
之者誤也果矣
  時令論上
   韓曰嘗觀孔頴達禮記疏案鄭目録云名曰月/令者以其記十二月政之所行也本吕氏春秋
   十二月紀之首章以禮家好事抄合之後人因/題之名曰禮記言周公所作其中官名時事多
   不合周法今申鄭旨釋之案吕不韋集諸儒著/為十二月紀名為吕氏春秋篇首皆有月令與
   此文同是一證也又周無太尉唯秦官有太尉/而此月令云乃命太尉此是官名不同周法二
   證也又秦以十二月建亥為嵗首而月令云為/來嵗受朔日是九月為嵗終十月為朔此是時
[003-14b]
   不合周法三證也又周有六冕郊天迎氣則用/大裘乗玉輅建太常日月之章而月令服飾車
   旗並依時色此是事不合周法四證也故鄭云/其中官名時事多不合周法然案秦始皇十二
   年不韋死十六年并天下然後以十月為嵗首/嵗首用十月時不韋巳死十五年而不韋不得
   以十月為正又云周書先有月令何得云不韋/所造又秦并天下立郡何得云諸侯又秦以好
   兵殺害毒被天下何能布徳行惠春不興兵既/如此不同鄭必謂不韋作者以吕氏春秋十二
   月紀正與此同不過三五字别且不韋集諸儒/所作為一代大典亦採擇善言之事遵立舊章
   但秦自不能依行何怪不韋所作也然則月令/之書先儒固巳疑之公曰夏后周公之典逸矣
   信/然
[003-15a]
吕氏春秋十二紀漢儒論以為月令措諸禮以為大法
焉其言有十二月七十有二候孫曰每月六候故十/二月為七十二候
日步氣步謂/推步以追寒暑之序類其物宜而逆為之備聖
人之作也然而聖人之道不窮異以為神不引天以為
髙利于人備于事如斯而已矣觀月令之説茍以合五
事配五行而施其政令離聖人之道不亦逺乎凡政令
之作有俟時而行之者有不俟時而行之者是故孟春
修封疆端徑術徑古定切術音遂/按禮記當作遂相土宜無聚大衆季
[003-15b]
春利堤防達溝瀆音/讀止田獵備蠶器合牛馬百工無悖
于時孟夏無起土功無發大衆勸農勉人仲夏班馬政
聚百藥此一句在禮記/乃孟夏非仲夏季夏行水殺草糞田疇美土疆
土功兵事不作孟秋納材葦此一句季/夏非孟秋仲秋勸人種麥
季秋休百工人皆入室具衣裘舉五榖之要合秩芻養
犧牲此二句季夏/非是季秋趨人牧斂張曰趨疾也逡/遇切韓曰音促務蓄菜此/二
句仲秋非/作季秋伐薪為炭孟冬築城郭穿竇窖韓曰説文云/竇空也窖地
藏也上音/豆下音教修囷倉此四句仲秋非孟冬韓曰説文/囷倉之圓者也○囷區倫切謹葢
[003-16a]
才浪切/又如字勞農以休息之韓曰説文云勞/慰也朗到切收水澤之賦
仲冬伐木取竹箭季冬講武習射御出五榖種計耦耕
具田器合諸侯制百縣輕重之法貢職之數自合諸侯/以下至此
季秋非/季冬斯固俟時而行之所謂敬授人時者也其餘郊
廟百祀亦古之遺典不可以廢誠使古之為政者非春
無以布徳和令行慶施惠養㓜少省囹圄韓曰省察也/審也囹圄獄
也○省息井切/囹音零圄音語賜貧窮禮賢者非夏無以贊傑俊遂賢
良舉長大行爵出禄斷薄刑決小罪節嗜慾靜百官非
[003-16b]
秋無以選士厲兵任有功誅暴慢明好惡修法制養衰
老申嚴百刑斬殺必當丁浪/切非冬無以賞死事恤孤寡
舉阿黨易闗市來商旅審門閭正貴戚近習罷官之無
事者去器之無用者則其闕政亦以繁矣斯固不俟時
而行之者也變天之道絶地之理亂人之紀舍孟春則
可以有事乎作淫巧以蕩上心舍季春則可以為之者
乎夫如是内不可以納于君心外不可以施于人事勿
書之可也又曰反時令則有飄風暴雨霜雪水潦大旱
[003-17a]
沈隂氛霧寒暖之氣大疫風欬鼽嚏瘧寒疥癘之疾張/曰
鼽月令云人多鼽嚏説文云鼽病/寒鼻塞也○鼽音求嚏丁計切螟蝗五榖𤓰瓠果實
不成蓬蒿藜莠並興之異女災胎天傷水火之訛冦戎
來入相掠兵革並起道路不通邊境不寜土地分裂四
鄙入堡韓曰説文堡堤/也障也堡音保流亡遷徙之變若是者特瞽史
之語非出聖人者也然則夏后周公之典逸矣孫曰夏/小正周
時訓二書名夏后/周公之典謂此也
  時令論下
[003-17b]
或者曰月令之作所以為君人者法也葢非為聰明睿
智者為之將慮後代有昬昧傲誕而肆于人上忽先王
之典舉而廢之近而取之若陳隋之季是也故取仁義
禮智信之事附于時令俾時至而有以發之也不為之
一無/時字將因循放蕩而皆無其意焉爾于是又為之言
五行之反戾相盪相摩妖災之説以震動于厥心古之
所以防昏亂之術也今子發而揚之使前人之奥秘布
露顯明則後之人而又何憚耶曰聖人之為教立中道
[003-18a]
以示于後曰仁曰義曰禮曰智曰信謂之五常言可以
常行者也行字下一/有之字防昏亂之術為之勤勤然書于方
冊興亡治亂之致永守是而不去也未聞其威之以怪
而使之時而為善所以滋其怠傲而忘理也語怪而威
之所以熾其昏邪淫惑而為禱禳厭勝鬼怪之事以大
亂于人也且吾子以為畏冊書之多孰與畏人之言使
諤諤者言仁義利害焯乎列于其前而猶不悟韓曰焯/説文曰
明也/音灼奚暇顧月令哉是故聖人為大經以存其直道將
[003-18b]
以遺後世之君臣必言其中正而去其竒衺孫曰竒衺/不正也上
居宜切不與邪字/同二字出周禮其有嚚然而不顧者韓曰説文云嚚/語聲也左氏口
不道忠信之言為/嚚○嚚魚中切雖聖人復生無如之何又何冊書之
有若陳隋之季暴戾淫放則無不為矣求之二史豈復
有行月令之事者乎然而其臣有勁悍者爭而與之言
先王之道猶十百而一遂焉然則月令之無益于陳隋
亦固矣立大中去大惑捨是而曰聖人之道吾未信也
用吾子之説罪我者雖窮萬世吾無憾焉爾
[003-19a]
  斷刑論上文闕/
  斷刑論下斷都/玩切
余既為斷刑論或者以釋刑復于余其辭云云余不得
巳而為之一言焉夫聖人之為賞罰者非他所以懲勸
者也賞務速而後有勸罰務速而後有懲必曰賞以春
夏而刑以秋冬孫曰二句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蔡大夫聲子之言而謂之至理
者偽也使秋冬為善者一無/冬字必俟春夏而後賞則為善
者必怠春夏為不善者一無/夏字必俟秋冬而後罰則為不
[003-19b]
善者必懈韓曰説文云懈怠也/居隘切巳下並同為善者怠為不善者懈
是敺天下之人而入于罪也敺音區/下同敺天下之人入于
罪又緩而慢之以滋其懈怠此刑之所以不措也必使
為善者不越月踰時而得其賞則人勇而有勸焉為不
善者不越月踰時而得其罰則人懼而有懲焉為善者
日以有勸為不善者日以有懲是敺天下之人而從善
逺罪也敺天下之人而從善逺罪是刑之所以措而化
之所以成也或者務言天而不言人是惑于道者也胡
[003-20a]
不謀之人心以熟吾道韓曰熟或作孰非是當取孟/子仁亦在夫熟之而已之意
道之盡而人化矣是知蒼蒼者焉能與吾事而暇知之
哉果以為天時之可得順大和之可得致則全吾道而
得之矣全吾道而不得者非所謂天也非所謂大和也
是亦必無而巳矣又何必枉吾之道曲順其時以諂是
物哉吾固知順時之得天不如順人順道之得天也何
也使犯死者自春而窮其辭欲死不可得貫三木孫曰/後漢
范滂傳皆三木囊頭三木項手足皆有/械司馬遷曰魏其大將也衣赭闗三木加連鎻而致之
[003-20b]
獄吏大暑者數月痒不得搔蘇曹/切痺不得搖韓曰説文/云痺足氣
不至病○/痺必至切痛不得摩飢不得時而食渇不得時而飲目
不得瞑韓曰説文曰暝目不/明也○瞑莫定切支不得舒怨號之聲怨號/並平
聲/聞于里人如是而大和之不傷天時之不逆是亦必
無而巳矣彼其所宜得者死而巳也又若是焉何哉或
者乃以為雪霜者天之經也雷霆者天之權也非常之
罪不時可以殺人之權也當刑者必順時而殺人之經
也是又不然夫雷霆雪霜者特一氣耳非有心于物者
[003-21a]
也聖人有心于物者也春夏之有雷霆也或發而震破
巨石裂大木木石豈為非常之罪也哉秋冬之有霜雪
也舉草木而殘之草木豈有非常之罪也哉彼豈有懲
于物也哉彼無所懲則效之者惑也果以為仁必知經
智必知權是又未盡于經權之道也何也經也者常也
權也者達經者也皆仁智之事也離之滋惑矣經非權
則泥乃計/切權非經則悖是二者強名也曰當丁浪切/下同
盡之矣當也者大中之道也離而為名者大中之器用
[003-21b]
也知經而不知權不知經者也知權而不知經不知權
者也偏知而謂之智不智者也偏守而謂之仁不仁者
也知經者不以異物害吾道知權者不以常人怫吾慮
合之于一而不疑者信于道而巳者也且古之所以言
天者葢以愚蚩蚩者耳孫曰説文云/蚩蚩敦厚貌非為聰明睿智者
設也或者之未達不思之甚也
  辯侵伐論
   在集賢院為徴天下兵討淮西作孫曰徳宗貞/元十五年三月甲寅淮西節度使呉少誠反遣
[003-22a]
   兵襲唐州掠百姓千餘人而去九月丙辰詔削/奪少誠官爵令諸道進兵討之時公為集賢院
   正字作也韓曰公此論意謂淮右一方負固似/不足以動天下之兵誠有此理然自少誠死元
   濟繼立十有八年而兵不解迄憲宗元和十二/年始克平之則前日之所以申其惡于天下者
   亦所不/免哉
春秋之説曰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孫曰莊二十九/年左氏之文
周禮大司馬九伐之法曰賊賢害人則伐之負固不服
則侵之孫曰負恃也/固險固也然則所謂伐之者聲其惡于天下
也聲其惡于天下必有以厭于天下之心夫然後得行
[003-22b]
焉古之守臣有朘人之財韓曰朘縮也音宣朘字/一作沒一作私一作傷危人
之生而又害賢人者内必棄于其人外必棄于諸侯從
而後加伐焉動必克矣然猶校徳而後舉量力而後㑹
備三有餘而以用其人一曰義有餘二曰人力有餘三
曰貨食有餘是三者大備則又立其禮正其名修其辭
其害物也小則誥誓徴令不過其隣雖大不出所暴非
有逆天地横四海者不以動天下之師故師不踰時而
功成焉斯為人之舉也故公之公之而鐘鼓作焉夫所
[003-23a]
謂侵之者獨以其負固不服而壅王命也内以保其人
外不犯于諸侯其過惡不足暴于天下致文告修文徳
而又不變然後以師問焉是為制命之舉非為人之舉
也故私之私之故鼓鐘不作斯聖人之所志也周道既
壊兵車之軌交于天下而罕知侵伐之端焉是故以無
道而正無道者有之以無道而正有道者有之不増徳
而以遂威者又有之故世日亂一變而至于戰國而生
人耗矣是以有其力無其財君子不以動衆有其力有
[003-23b]
其財無其義君子不以帥師合是三者而明其公私之
説而後可焉嗚呼後之用師者有能觀乎侵伐之端則
善矣
  六逆論
   韓曰左氏隠三年傳曰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寵而好兵公弗禁石碏諌曰愛子教以義方
   弗納于邪驕奢淫佚所自邪也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逺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
   也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弗聴公謂石碏之論有
   不可槩者故/從而辨之
[003-24a]
春秋左氏言衛州吁之事因載六逆之説曰賤妨貴少
陵長逺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六者亂之本也余
謂少陵長小加大淫破義是三者固誠為亂矣然其所
謂賤妨貴逺間親新間舊雖為理之本可也何必曰亂
夫所謂賤妨貴者葢斥言擇嗣之道子以母貴者也若
貴而愚賤而聖且賢以是而妨之其為理本大矣而可
捨之以從斯言乎此其不可固也夫所謂逺間親新間
舊者葢言任用之道也使親而舊者愚逺而新者聖且
[003-24b]
賢以是而間之其為理本亦大矣又可捨之以從斯言
乎必從斯言而亂天下謂之師古訓可乎此又不可者
也嗚呼是三者擇君置臣之道天下理亂之大本也為
書者執斯言著一定之論以遺後代上智之人固不惑
于是矣一無/矣字自中人而降守是為大據而以致敗亂者
敗一/作賊固不乏焉晉厲死而悼公入乃理韓曰晉世家厲/公多外嬖欲盡
去羣大夫而立諸姬兄弟欒書中行偃襲捕厲公囚之/迎公子周于周而立之是為悼公悼公曰寡人自以疎
逺毋幾為君今大夫不忘文㐮之意而惠立桓叔之後/使得奉晉祀敢不戰戰乎于是逐不臣者十人修舊功
[003-25a]
施徳/惠宋襄嗣而子魚退乃亂韓曰宋世家湣公七年宋/大水魯使臧文仲往弔公
曰寡人不能事鬼神政不修故水臧文仲善此言此言/乃公子子魚教湣公也及襄公立十三年伐鄭楚伐宋
以救鄭襄公欲戰子魚諌公弗/聴遂與楚戰敗傷于泓而卒貴不足尚也秦用張禄
而黜穰侯乃安韓曰張禄范雎也穰侯魏冉也秦昭王/母宣太后弟先是穰侯事秦攻取無虚
日至周赧王四十九年秦拔魏范雎説秦王曰臣在山/東時謂秦之有太后穰侯不聞有王王于是廢太后黜
穰侯以范雎為相/封應侯事見史魏相成璜而疎呉起乃危韓曰成魏/成也文侯
之弟璜翟璜也文侯二十五年以成為相時呉起事魏/有功至武侯立以田文為相起不悦自是去魏之楚楚
以為相事見/史璜胡光切親不足與也苻氏進王猛而殺樊世乃興
[003-25b]
韓曰晉史苻堅招王猛一見如舊堅繼立遂以猛為中/書侍郎日見親幸特進姑臧樊世與猛爭論于堅前世
欲擊猛堅怒斬之于是羣/臣見猛皆屏息堅日熾矣胡亥任趙髙而族李斯乃滅
韓曰胡亥秦二世也李斯自始皇時已用于秦然胡亥/嘗有私于趙高及即位高遂誣斯反狀腰斬咸陽市夷
三族二世乃以趙/高為相事見史舊不足恃也顧所信何如耳然則斯
言殆可以廢矣噫古之言理者罕能盡其説建一言立
一辭則臲卼而不安童曰臲卼危也/上音孽下音兀謂之是可也謂之
非亦可也混然而巳教于後世莫知其所以去就明者
慨然將定其是非則拘儒瞽生相與羣而咻之童曰咻/説文云
[003-26a]
痛念聲孟子衆楚人/咻之音休又況羽切以為狂為怪而欲世之多有知者
可乎夫人可以及化者天下為不少矣然而罕有知聖
人之道則固為書者之罪也
 
 
 
 
 
[003-26b]
 
 
 
 
 
 
 
 五百家註栁先生集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