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j0122 澗泉日記-宋-韓淲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澗泉日記卷上
             宋 韓淲 撰
淳化二年十月丁亥信州言玉山縣民俞攜八世同居
内無異爨䛇旌表其閭常税外免其他役
真宗天禧元年始詔兩省置諫官六員不兼他職攷所
言以為殿最首擢魯宗道與劉煜為右正言時諫官章
須繇閤門進且得對者尠宗道請得面論事而上奏通
[001-1b]
進司案宋史職官志通進司銀臺司隸給事中掌/受天下章奏及閤門百司奏牘表疏以進御遂為
故事原註兩朝國史魯宗道傳○案此條宋史魯宗/道傳及陳均編年備要所載與此互有詳畧
明道二年春二月乙巳皇太后朝饗太廟乘玉輅服褘
衣九龍花釵冠齋于廟質明服衮衣十章減宗彞藻去
劍冠儀天冠皇太妃亞獻皇后終獻薛奎嘗諫不見聴
案石林燕語云天聖初明肅太后欲被衮冕親祠南郊/大臣爭莫能得薛簡肅問即服衮冕陛下將為男子拜
乎議遂格愛日齋藂抄引燕語證誤湘山野録辨其非/親郊即謁太廟也攷宋史新編載明道元年䛇講皇太
后謁廟儀云云明肅本傳薛奎傳俱云后以衮冕謁太/廟奎力諫不聴陳均編年備要所載亦同是先一年䛇
[001-2a]
議禮儀而次年舉行謁廟之典顯然無疑豈天聖時已/將有事南郊而不豫䛇廷議者乎歐陽似為奎作墓志
亦載此事而日后不能奪為改服雖改服之説與各書/微異終未聞格而不行也然則夢得之言不特誤謁廟
為親郊并誤明道為天聖/且誤已行之事為未行也
皇祐四年謂輔臣曰朕臨御以來命參知政事多矣其
間忠純可紀者蔡齊魯宗道薛奎而已宰臣如王曾張
知白輩履行忠謹雖時有小失而終無大過李迪之心
亦樸忠自守第言多輕發耳朕寧記其小然近世之名
臣也
[001-2b]
熙寧二年十一月翰林學士權知開封府韓維言處士
孫侔昨除試大理評事知滁州來安縣以疾不就今聞
疾殞望除一職官詔以侔依前官權常州團練推官案/宋
史隱逸傳侔字少述事母盡孝屢舉進士不第母卒自/誓終身不求仕劉敞知揚州薦授揚州敎授辭治平中
沈遘王陶韓維連薦之授忠武軍推官常州判官皆不/赴與此所載除授官職少異其身後追賜史亦不書
哲宗曰仁宗朝委事執政而臺諫實參論議可以為法
然不可用非其人
崇寧間程振伯玉奏立孟子祠以公孫丑萬章從祀案/宋
[001-3a]
史禮志崇寧中封孟軻鄒國公議者請與顔子竝配又/政和五年䛇鄒縣孟子廟以樂正子配享公孫丑以下
從祀與此所載/少異附識于此
大觀四年四月丁酉命禮部尚書鄭久中翰林學士承
旨鄧洵仁翰林學士張閣修哲宗正史吏部侍郎范致
虛禮部侍郎霍端友殿中監姚祐同修限一年成書至
政和二年四月壬子詔哲宗帝紀進呈畢修史官蔡薿
鄭久中姚祐張邦昌宇文粹中各轉兩官鄧洵仁張閣
霍端友轉一官以不經進呈故也案文獻通攷蔡京撰/哲宗前録一百卷後
[001-3b]
録九十四卷語多厚誣紹興四年䛇令宰臣重修為一/百五十卷京修實録未知在何年第京于大觀四年出
居杭州與此所云鄭久中等修哲宗正史自非一時事/久中鄧洵仁史皆無傳張閣諸人傳中亦不言其修史
事惟范致虛傳有預修國史之語而不詳所修為何帝/之史及修于何時陳均編年備要則載大觀四年十一
月張商英請編熙寧元豐事號皇宋正典明年局旋廢/與此所載是年四月修哲宗正史政和二年四月哲宗
帝紀進呈事皆互異惜史佚其文無從是正然淲于大/觀政和時事乃所親見所記當自不誣固可以補正史
之闕/漏云
徽宗語左正言詹丕逺曰比聞中外有三不可之説法
度不可變劉逵不可用蔡京不可罷朕得之怵惕不寐
[001-4a]
者累夕丕逺因問劉逵何故不可用上曰如碎黨人石
刻寛上書繫籍人禁皆逵首陳力為朕論時政闕失有
何不可用丕逺對此必有媒孽逵者上曰今國是當如
何丕逺曰國是陛下當與挺之議法度宜隨時損益逵
用否在陛下若京不可不去上黙然案編年備要崇寧/五年丕逺因星變
上書乞謹天戒召對丕逺力陳時弊末乃及三不可云/云所載視此較詳丕遠終以此獲罪出知興化軍宋史
不載其事以此與編年備/要互証可補宋史之闕
宣和元年四月庚子臣僚言恩澤之行比年寖濫有入
[001-4b]
仕十二年轉十官者今兩選朝奉大夫朝請大夫六百
五十五員奉直大夫至光禄大夫二百九十員横行右
武大夫至通侍大夫二百二十九員修武郎至武功大
夫六千九百九十一員又言酬賞轉官不得回授白身
人自有約束今又稍稍通行選人在部者一萬六千五
百十二員小使臣二萬三千七百餘員吏員猥冗注擬
不行
靖康元年三月辛巳召南劍州進士鄧肅通州進士任
[001-5a]
申先常州布衣鄒柄赴闕並補承務郎
靖康元年四月乙巳少宰兼中書侍郎呉敏言布衣江
端友隱居京城東郊素有髙行當圍城時上書論事終
不肯一至公卿之門伏望特加官使以風四方䛇以為
承務郎賜同進士出身
髙宗謂輔臣曰朕嘗與臺諫論大臣出處或臣僚以罪
去但及其身足矣所薦引當觀其人如何若不問賢否
一切斥逐是使人為朋黨非公正之道也
[001-5b]
髙宗曰監司郡守固當久任然其間有癃老疾病之人
使之在職亦有利害蓋移易差遣不過有迎送之擾而
職事廢弛則貽患一州一路利害孰為重輕今後如有
此等可與宫觀仍理作自陳案編年備要崇寧元年行/久任法䛇臺省寺監外監
司郡守並三年成任宣和二年又䛇内外官並以三年/為任以治績聞者再任永為式故髙宗欲變通其法
髙宗曰有帝王之學有士大夫之學朕在宫中無一日
廢學然但推究前古治道有宜于今者要施行爾不必
指擿章句以為文也士大夫之學則異于此須用論辨
[001-6a]
古今以為文最不可志于利學而志于利上下交征未
有不危國者也
髙宗曰朕讀晉書愛王羲之傳凡誦五十餘過蓋其與
殷浩書及㑹稽王牋所謂自長江以外羈縻而已其論
用兵誠有理也
所司進呈諸路置放生池髙宗曰此事固好但恐有妨
細民漁採所害亦大止令原有處復舊可也淲因思歐
陽修集古録跋尾論唐置放生池一段甚有理今聖語
[001-6b]
如此卻不過又無不及極為中道
紹興戊辰太常少卿方庭碩使金展陵寢先是諸陵皆
遭發哲宗至暴骨庭碩解衣裹之惟昭陵如故庭碩歸
奏上涕下沾襟悲動左右時相大怒案宋史方庭碩無/傳攷紹興戊辰秦
檜方當軸力主和議稍異己者即/遭竄逐此所稱時相當即指檜也劾庭碩奉使無狀請
竄斥有旨除廣束提刑到官不逾月瘴死自是出疆者
不敢言陵寢隆興改元冬胡銓被召賜對首及庭碩語
上大感悟奮然有恢復意亟議遣使問發陵之故㑹時
[001-7a]
相方主和議而止乾道庚寅夏五月銓以温陵守奏事
上喟然曰朕復讎雪恥此志決矣銓奏云陛下此舉已
遲上黙然及是䛇丞相選材識有經學通達國體者一
人持節以往以申請陵之思由是范成大自起居郎兼
侍讀資政殿學士往使
祖宗時婺州貢羅一萬匹靖康間五萬八千九十六匹
後知婺州蘇遲乞減數葉少藴為左丞因奏陳之髙宗
失聲歎曰苦哉吾民何以堪止令存二萬匹餘悉蠲除
[001-7b]
議遂定既而曰此等好事每日做得一件一年也須有
三百六十件
主上嗣位降赦令減紹興和買繼差王寧許介往李信
甫劾其不近厚皆與添差倅紛紛一年餘議猶未定至
元年冬雖未定議但觀聖旨令紹興府將第五等下戸
拖欠淳熙十六年分和買絹二萬五千餘匹並特與蠲
放令本府多出榜曉示但未知誰為民請也濊澤如此
民命自延觸類而行便為仁政淲聞知欣然案此條前/稱元年冬
[001-8a]
後載蠲放淳熙十六年和買則所/稱主上乃光宗也然史不載其事
五代割據多于舊賦之外重取于民國初悉皆蠲正税
額一定其間有重輕未均處隨事均之福歙州税額太
重福州則令以錢二貫五百折納絹一匹歙州輸官之
絹止重數兩太原輸賦全除乃以減價糴米補之後人
往往疑福歙州折絹太貴太原折米太賤蓋不見當時
均賦之意也案宋史食貨志淳熙十一年臣僚言兩浙/江東西四路和買不均之弊送戸部給舍
等官議鄭丙丘呈議畝頭均科之法至公至平/䛇施行即此所云均賦之法可以與史文互證
[001-8b]
王黄州上疏云太祖之世每歳進士不過三十人經學
五十人先帝在位將踰二紀登第亦僅萬人案宋史王/禹偁傳真
宗即位求直言禹偁疏陳五事三曰難選舉使入官不/濫云云涑水紀聞亦載此疏皆與此所載大略相同而
疏語互有刪潤第此但云上疏而/未及五事蓋隨舉其一而言耳
差役法有里正又有戸長自韓琦吕誨有請欲罷里正
而以催科之事委之戸長其意亦未甚害也至有逃亡
使之償補為戸長者是誠可憫案宋史食貨志慶厯間/韓琦上疏論里正衙前
之役民甚苦之請更其法韓絳蔡襄亦極論其弊乃行/郷户五則法民稍休息此以為戸長可憫者特為逃亡
[001-9a]
償補者/言耳
北兵渡江建康五縣惟句容縣一鄉自保赤山並無侵
害故今戸口比他縣獨多此民兵聚結之利也
趙開府副呉玠軍須紹興四年總為錢一千九百五十
五萬七十餘緡五年視四年又增四百二十萬五千緡
案趙開府未詳何人攷宋史紹興四年呉玠以仙人關/之捷授川陜宣撫副使趙鼎亦于是年除川陜宣撫使
則云副呉玠軍須者當即鼎也然/史未載其拜開府或偶闕書耳
西安州定戎寨鹽池本州月收七百餘斤計為錢一百
[001-9b]
四十萬
髙宗因何若論君子小人上曰何時無小人但時察而
去之乃不害治
林文節公案宋史林希字子中福州人歴官/端明殿學士知太原府卒諡文節記禁中帝
后及兩宮各有尼并女冠各一人選于諸外内寺年三
十以上能法事者充隨本殿内人居處每早輪一尼一
道于上之道佛閣前贊念導上燒香原註佛道/各兩拜又導下
殿燒天香四拜又導至殿門候上出視朝方退
[001-10a]
林文節公記丙寅三月甲戌經筵諸公退乃赴實録院
御筵㑹者二十八人以丞相未出都知留後張茂則押
宴大資政韓維尚書王存韓忠彥承旨鄧温伯侍郎李
常趙彥若陸佃崔台符楊汲龍圖曾布舍人錢勰范百
禄胡宗愈給事傅堯俞待制蔡京蔡卞呉雍左右司林
希曾肇著作范祖禹左右史滿中行蘇軾司諫王巖叟
蘇轍正言朱光庭王覿中丞劉摯惟孫永不至
范醇甫將去講職薦王存等九人可充講讀王存蘇軾
[001-10b]
趙彥若鄭雍程頤孔武仲吕希哲吕大臨呉師仁其言
軾也文章為天下第一其名亞于司馬光但忌嫌者多
此在陛下主張而用之耳其言希哲也是司空公著之
子公著嘗言此子不欺闇室其人經術履行識者皆謂
可備勸講今已五十四歳是臣妻兄故臣久不敢稱薦
今將去朝廷言之可以無嫌大臨是大防之弟修身好
學行如古人臣雖不熟識然知之甚久亦以宰相之弟
故不敢言陛下素知臣不附執政又臣乞外任故不自
[001-11a]
疑頤之經術行誼天下共知司馬光吕公著與頤相知
二十餘年然後舉之此二人者非為欺罔以誤聖聴也
頤在經筵竊望皇帝陛下進學故其講説語常繁多頤
草茅之人一旦入朝與人相接不為關防未習朝廷事
體迂疎則固有之言者謂為大佞大邪貪黷請求奔走
交結又謂欲以故舊傾大臣以意氣役使臺諫皆誣罔
非實也蓋當時臺諫官王巖叟朱光庭賈易皆素推服
頤之經術故不知者指為黨也
[001-11b]
少師自門下侍郎歸六丞相在潁昌既至謂丞相曰汝
且未作㑹明日自置酒念家㑹難以召客獨請岑嵓起
蓋公門下士也丞相預坐側明日丞相置酒亦不别召
人酒三行丞相起入更衣具朝服端笏親置于公前再
拜為壽公不為起飲訖再拜而入岑歸以語兄弟曰公
家法如此其他可知也案宋史韓維傳維拜門下侍郎/被讒分司南京以太子少傅致
仕轉少師又韓縝傳縝自知樞密院事除兼中書侍郎/右僕射為劉摯孫覺等所劾罷為觀文殿大學士知潁
昌府縝太子少傳億第六子也與兄絳維先後皆居政/府故此稱六丞相淲為維五世孫縝乃其從髙祖自述
[001-12a]
家事故皆/不著姓云
真宗朝翰林學士吏部郎中朱昂累表請老上召對諭
之其志彊確乃以工部侍郎致仕賜器幣賜宴恩禮甚
厚搢紳榮之既歸江陵閒居自稱退叟専以讀書為樂
弟協為翊善以書招之亦告老而歸時以比二疏後知
府陳堯叟署其所居曰東西致政坊昂又于所居建二
亭曰知止幽棲其歸之時乃咸平四年五月也
廖正一明略李格非文叔李禧膺仲董榮武子時號後
[001-12b]
四學士明略有竹林集文叔有濟北集膺仲武子文集
未之見也
王沂公試禮部及後殿皆為第一通判濟州代還復試
以文舊制當屬學士舍人院宼萊公入相時賢以公名
盛不與他埓特召試政事堂授著作郎直史館銀章赤
紱主判三司戸部案原註富鄭/公作志
韓魏公為相日曾公為亞相趙康靖歐陽公為參政凡
事該政令則曰問集賢該典刑則曰問東㕔該文學則
[001-13a]
曰問西㕔至于大事則自決之矣
范純仁諫神宗引漢文帝身衣弋綈事以致天下豐富
上曰致天下豐富亦須有政事若但人主服皂紬袍皮
履遂欲天下豐富亦無此理淲因思此語所以啓王安
石青苗之論惜乎范忠宣公不能再進言于君若因而
諫之謂以有限之財濟無窮之用恐難以豐富則神宗
亦必感動進言不盡其説適足以稔禍不足以弭禍
范文正公丁憂中上書政府謂其孝不逮矣忠可忘乎
[001-13b]
此所以居哀上書言國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㤀天下
之憂庶乎四海生靈長見太平觀此語便見有執政氣
象首以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備戎狄為言然後及杜
奸雄明國聴固邦本在于舉縣令擇郡守此親切見得
病原處案宋史范仲淹傳仲淹以大理寺丞徙監楚州/糧料院遭母喪去知應天府晏殊召置府學上
書萬言云云司馬光涑水紀聞謂仲淹遭母憂殊留守/南京請掌府學訓督諸生有法度四方學者輻輳服除
至京師上宰相書言朝政得失民間利病凡萬言王曾/見而偉之言于殊薦除館職與此所載互有異同據史
之言則萬言乃服中上殊書也洓水所記則服除而上/宰執也此亦謂丁憂上政府不必指殊也然所述孝不
[001-14a]
逮矣數言頗不類仲淹自道語/集中亦未載謹附識以備參考
韓魏公言挺然忠義奮不顧身尹師魯之所存也身安
國家可保明消息盈虛之理范希文之所存也或問二
公公曰立一節則師魯可也攷其終身不免終亦無所
濟若成就大事以濟天下則希文可也
唐立夫為郡太守諸邑大夫入城府獨舍趙德莊于郡
治凡事必與之咨謀諸邑大夫或不咨于德莊則太守
亦不爾從一日鄱陽宰私有獻于太守羨餘僅二千緡
[001-14b]
太守咈然曰所以與諸公相處者為其問民疾苦也若
以錢而來獻非文若本心也曾謀之德莊乎曰未也既
而退見德莊德莊果抵掌大笑德莊固賢矣太守在今
日尤難能也案宋史唐文若傳文若字立夫眉山人庚/之子登進士第歴知邵饒温等州此所載
鄱陽宰事以史證之蓋文若/在饒州時也德莊趙端彦字
晁説之慕温公為人自號景迂生官至中書舍人太子
詹事侍讀經史律厯無不精攷文章雅正皆不膚淺兵
火未定時葬之金陵有經解著述行于世案説之宋史/無傳晁氏世
[001-15a]
譜云元豐五年進士累官徽猷閣待制蘇軾/以著述科薦之元符末與崔鶠同書黨籍
陳恬叔易號澗上丈人昔吾少師嘗薦之何麒為作誌
文極佳與崔徳符晁以道皆以清節照映潁湖案恬堯/叟之孫
居陽翟澗上村/故號澗上丈人
程俱致道與吾祖通判往還有詩篇程伯禹為作誌文
亦佳甚類致道文
崔徳符與田晝承君田亘元邈為友每罷官即挈家徑
投承君兄弟如兄弟也承君取與最嚴與鄒至完友善
[001-15b]
至完自嶺外召作諌官未及力言承君每切責之嘗比
之馬融至完每遜謝之案宋史畫陽翟人官宗正丞知/睢陽軍墨荘漫錄云黨論之興
指為許洛兩黨崔德符陳叔易皆戊戍生田承君李方/叔皆己亥生並居潁昌陽翟時號戊巳四先生為許黨
之魁至完當作/志完鄒浩字也
仁廟晚年大臣持重小臣欲作為神宗早年大臣欲作
為小臣多持重
王曾罷相章聖諭近臣曰曽廷辭旣退矣逡廵卻立戀
冀復用衆皆唯唯若水挺身對曰王曽以道去國未見
[001-16a]
有持禄意陛下料人何薄耶顧臣等棄此如土芥耳憤
而出即日毁裂冠帶被道士服佯狂歸嵩山上大駭累
召之不起以終其身
范醇甫安置化州安然而逝年五十八其子沖以書干
東坡為其父作傳答書云所諭傳初不待君言心許吾
亡友久矣平生不作負心事未死要不食言沖既歸葬
又得書云見委文字不敢不在意已託少游議其詳蓋
欲為范公作誌銘屬少游以行狀也後月餘少游卒于
[001-16b]
藤州比扶護至洛蘇公已卒于儀真矣案宋史載軾卒/于常州軾年譜
云建中靖國元年年六十六自南陵還五月將至真州/瘴毒大作病暴下止于常州七月卒于常此云卒于儀
真誤附/訂于此
吕祖儉子約作明州苗米倉因晁以道作船場之地為
作祠堂陸務觀為記典甚李纓伯清為景迂作家傳亦
綴葺可觀景迂乃淲室人之曾大父也淲之曾大父諱
瑨因元符上書盛年致仕與景迂往來甚厚死乃景迂
誌墓景迂作星譜亦甚精
[001-17a]
彭門陳師道嘗學于顔長道故相龐籍其外祖也
汪應辰字聖錫為吏部尚書人稱玉山先生有論著欲
作唐書未成而卒論駁石林燕語甚工先公與之同庚
在仕路亦數往來與其兄涓養源善聖錫子逵字季路
今在朝亦有時譽案應辰玉山人故/人以其地稱之
法照律師與林逋智圓為方外友圓字無外自號中庸
子神宇清明道顔凝粹妙年能屬文
 
[001-17b]
 
 
 
 
 
 
 
 澗泉日記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