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f0007 聖壽萬年曆-明-朱載堉 (master)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聖夀萬年厯卷三


  明 朱載堉 撰


  諸厯冬至考


  治厯者以其新法與古人課疏密於千百世之上下則
往往新法能上合於古舊法不能下合於今布筭考之
愈前愈疏最後最密以理論之非前人拙後人工也蓋
前賢草創之初無所踵襲其法出於自心之精神其用
[004-1b]
力之勤百倍於後人也後人因前賢已有之法耽翫既
久開發益明積習考驗轉為精密略加潤色則青於藍
而寒於水其用力少而成功多是故後學之人當感前
賢之徳補其所未盡則可也以為莫已若則誣也厯代
諸厯可考者五十家今列叙其名目幷所造之人所距
之年各以其術推當時及近嵗之冬至復將新厯上考
與相參校則疏密異同從可知已


  太初厯漢武帝時鄧平等造


[004-2a]
  三統厯漢平帝時劉歆重造


  二厯並以太初元年丁丑嵗為距至萬厯二十二年
甲午嵗千六百九十七年以其法推太初元年天正
冬至得甲子及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癸巳
後天十四日唐一行以麟徳開元二厯上考太初元
年天正冬至當在辛酉謂太初所測非是今以新法
上考亦得辛酉與大衍所説同


  唐志大衍厯議曰太初元年三綂厯及周厯皆以
[004-2b]
十一月夜半合朔冬至日月俱起牽牛一度古厯
與近代密率相較二百年氣差一日三百年朔差
一日推而上之乆益先天引而下之乆益後天太
初元年周厯以甲子夜半合朔冬至麟徳厯以辛
酉禺中冬至十二月癸亥晡時合朔氣差三十二
辰朔差四辰此疎密之大較也僖公五年周厯漢
厯唐厯皆以辛亥南至後五百五十餘嵗至太初
元年周厯漢厯皆得甲子夜半冬至唐厯皆以辛
[004-3a]
酉則漢厯後天三日矣祖沖之張胄𤣥促上章嵗
至太初元年沖之以癸亥雞鳴冬至而胄𤣥以癸
亥日出欲令合於甲子而適與魯厯相㑹自此推
僖公五年魯厯以庚戌冬至而二家皆以甲寅且
僖公登觀臺以望而書雲物出於表晷天驗非時
史億度乖丘明正時之意以就劉歆之失今考麟
徳元年冬至唐厯皆以甲子而周厯漢厯皆以庚
午然則自太初下至麟徳差四日自太初上及僖
[004-3b]
公差三日不足疑也


  四分厯漢章帝時編訢等造靈帝時重修


  距熹平三年甲寅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千四
百二十年以其法推熹平三年天正冬至得丁丑及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壬辰後天十三日劉
宋祖沖之以大明厯上考熹平三年天正冬至當在
乙亥謂四分厯所推非是唐一行以大衍厯上考得
甲戌今以新法上考亦得甲戌與大衍同


[004-4a]
  宋志祖沖之議曰後漢書説四分厯法雖分章設
蔀剏自元和而晷儀衆數定於熹平三年四分厯
立冬中景長一丈立春中景九尺六寸㝷冬至南
極日晷最長二氣去至日數既同則中景應等而
前長後短頓差四寸此厯置冬至後天之驗也二
氣中景日差九分半弱進退均調略無盈縮以率
計之二氣各退二日十二刻則晷景之數立冬更
短立春更長並差二寸二氣中景俱長九尺八寸
[004-4b]
矣即立冬立春之正日也以此推之厯置冬至後
天亦二日十二刻也熹平三年時厯丁丑冬至加
時正在日中以二日十二刻減之天定以乙亥冬
至加時在夜半後三十八刻㝷古厯法並同四分
四分之數久則後天經三百年朔差一日是以漢
載四百食率在晦魏代已來遂革斯法世莫之非
者誠有效於天也


  乾象厯漢獻帝時劉洪造


[004-5a]
  距建安十一年丙戌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千
三百八十八年以其法推建安十一年天正冬至得
乙丑及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丙戌後天七
日以大衍厯上考建安十一年天正冬至得壬戌新
法考之與大衍同


  景初厯魏明帝時楊偉造


  距景初元年丁巳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千三
百五十七年以其法推景初元年天正冬至得丁未
[004-5b]
及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丁亥後天八日以
大衍厯上考景初元年天正冬至得甲辰新法考之
與大衍同


  泰始厯西晉武帝時劉智造


  距泰始十年甲午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千三
百二十年以其法推泰始十年天正冬至得辛酉及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丁亥後天八日以大
衍厯上考泰始十年天正冬至得戊午新法考之與
[004-6a]
大衍同


  三紀厯東晉孝武帝時姜岌造


  距太元九年甲申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千二
百一十年以其法推太元九年天正冬至得戊戌及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丁亥後天八日以大
衍厯上考太元九年天正冬至得乙未新法考之與
大衍同


  按自前漢太初已後至於劉宋元嘉已前諸厯所
[004-6b]
置冬至率皆後天三日葢由踵三綂之訛承四分
之謬不過為合以驗天非順天以求合故也一行
所謂有效於古宜合於今此乃前人定論今以諸
厯下推近嵗冬至差多者至十三四日少亦不下
七八日其當時亦未必與天合可知也自何承天
造元嘉厯測驗之後迄於授時則轉為精密矣是
故新法上考多與之合間有不合者其説放此云


  元嘉厯前宋文帝時何承天造


[004-7a]
  距元嘉二十年癸未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千
一百五十一年以其法推元嘉二十年天正冬至得
乙巳及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甲申後天五
日以新法上考元嘉二十年天正冬至得乙巳與元
嘉厯合


  大明厯前宋孝武帝時祖沖之造


  距大明七年癸卯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千一
百三十一年以其法推大明七年天正冬至得庚寅
[004-7b]
及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一日以
新法上考大明七年天正冬至得庚寅與大明厯合


  正光厯後魏孝明帝時李業興等造


  距正光三年壬寅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千七
十二年以其法推正光三年天正冬至得己亥及推
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一日以新法
上考正光三年天正冬至得己亥與正光厯合


  興和厯後魏孝静帝時李業興等重造


[004-8a]
  距興和二年庚申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千五
十四年以其法推興和二年天正冬至得甲戌及推
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辛巳後天二日以大衍
厯上考興和二年天正冬至得癸酉新法與大衍同


  天保厯北齊文宣帝時宋景業造


  距天保元年庚午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千四
十四年以其法推天保元年天正冬至得丁卯及推
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壬午後天三日以大衍
[004-8b]
厯上考天保元年天正冬至得丙寅新法與大衍同


  天和厯周武帝時甄鸞造


  距天和元年丙戌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千二
十八年以其法推天和元年天正冬至得己丑及推
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一日以大衍
厯上考天和元年天正冬至得庚寅新法與大衍同


  大象厯周静帝時馬顯等造


  距大象元年己亥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千一
[004-9a]
十五年以其法推大象元年天正冬至得戊戌及推
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一日以新法
上考大象元年天正冬至得戊戌與大象厯合


  開皇厯隋文帝時張賓等造


  距開皇四年甲辰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千一
十年以其法推開皇四年天正冬至得甲子及推萬
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一日以新法上
考開皇四年天正冬至得甲子與開皇厯合


[004-9b]
  皇極厯隋文帝時劉焯造


  距仁夀四年甲子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九百
九十年以其法推仁夀四年天正冬至得己酉及推
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辛巳後天二日以新法
上考仁夀四年天正冬至得己酉與皇極厯合


  大業厯隋文帝時張胄𤣥造煬帝時重定


  距大業四年戊辰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九百
八十六年以其法推大業四年天正冬至得辛未及
[004-10a]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一日以大
衍厯上考大業四年天正冬至得庚午新法與大衍


  戊寅厯唐髙祖時傅仁均造


  距武徳九年丙戌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九百
六十八年以其法推武徳九年天正冬至得乙巳及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壬午後天三日以大
衍厯上考武徳九年天正冬至得甲辰新法與大衍
[004-10b]


  麟徳厯唐髙宗時李淳風造


  距麟徳元年甲子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九百
三十年以其法推麟徳元年天正冬至得甲子及推
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辛巳後天二日以新法
上考麟徳元年天正冬至得甲子與麟徳厯合


  神龍厯唐中宗時南宫説等造


  距神龍元年乙巳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八百
[004-11a]
八十九年以其法推神龍元年天正冬至得己亥及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辛巳後天二日以新
法上考神龍元年天正冬至得己亥與神龍厯合


  大衍厯唐𤣥宗時僧一行等造


  距開元十二年甲子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八
百七十年以其法推開元十二年天正冬至得戊寅
及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辛巳後天二日以
新法上考開元十二年天正冬至得戊寅與大衍厯
[004-11b]


  五紀厯唐代宗時郭獻之等造


  距寳應元年壬寅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八百
三十二年以其法推寳應元年天正冬至得戊戌及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辛巳後天二日以授
時厯上考寳應元年天正冬至得丁酉新法與授時


  貞元厯唐徳宗時徐承嗣等造


[004-12a]
  距建中五年甲子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八百
一十年以其法推建中五年天正冬至得癸巳及推
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辛巳後天二日以新法
上考建中五年即是興元元年天正冬至得癸巳與
貞元厯合


  宣明厯唐穆宗時徐昂等造


  距長慶二年壬寅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七百
七十二年以其法推長慶二年天正冬至得壬子及
[004-12b]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辛巳後天二日以新
法上考長慶二年天正冬至得壬子與宣明厯合


  崇𤣥厯唐昭宗時邊岡等造


  距景福元年壬子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七百
二年以其法推景福元年天正冬至得己未及推萬
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辛巳後天二日以新法上
考景福元年天正冬至得己未與崇𤣥厯合


  欽天厯後周世宗時王朴造


[004-13a]
  距顯徳三年丙辰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六百
三十八年以其法推顯徳三年天正冬至得乙未及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辛巳後天二日以新
法上考顯徳三年天正冬至得乙未與欽天厯合


  應天厯宋太祖時王處訥等造


  距建隆三年壬戌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六百
三十二年以其法推建隆三年天正冬至得丙寅及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辛巳後天二日以新
[004-13b]
法上考建隆三年天正冬至得丙寅與應天厯合


  乾元厯宋太宗時吳昭素等造


  距太平興國六年辛巳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
六百一十三年以其法推太平興國六年天正冬至
得丙午及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辛巳後天
二日以新法上考太平興國六年天正冬至得丙午
與乾元厯合


  儀天厯宋真宗時史序等造


[004-14a]
  距咸平四年辛丑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五百
九十三年以其法推咸平四年天正冬至得辛卯及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辛巳後天二日以新
法上考咸平四年天正冬至得辛卯與儀天厯合


  乾興厯宋真宗時張奎造命日起丁卯


  距乾興元年壬戌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五百
七十二年以其法推乾興元年天正冬至得辛巳及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辛巳後天二日以新
[004-14b]
法上考乾興元年天正冬至得辛巳與乾興厯合


  崇天厯宋仁宗時宋行古造


  距天聖二年甲子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五百
七十年以其法推天聖二年天正冬至得壬辰及推
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辛巳後天二日以授時
厯上考天聖二年天正冬至得辛卯新法與授時同


  明天厯宋英宗時周琮等造


  距治平元年甲辰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五百
[004-15a]
三十年以其法推治平元年天正冬至得辛酉及推
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一日以新法
上考治平元年天正冬至得辛酉與明天厯合


  奉元厯宋神宗時沈括等造


  距熙寧七年甲寅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五百
二十年以其法推熙寧七年天正冬至得癸丑及推
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一日以新法
上考熙寧七年天正冬至得癸丑與奉元厯合


[004-15b]
  觀天厯宋哲宗時皇居卿造


  距元祐七年壬申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五百
二年以其法推元祐七年天正冬至得戊子及推萬
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一日以新法上
考元祐七年天正冬至得戊子與觀天厯合


  占天厯宋徽宗時姚舜輔造


  距崇寧二年癸未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四百
九十一年以其法推崇寧二年天正冬至得乙酉及
[004-16a]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一日以新
法上考崇寧二年天正冬至得乙酉與占天厯合


  紀元厯宋徽宗時姚舜輔重造命日起己卯


  距崇寧五年丙戌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四百
八十八年以其法推崇寧五年天正冬至得辛丑及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一日以新
法上考崇寧五年天正冬至得辛丑與紀元厯合


  大明厯金熙宗時楊級造


[004-16b]
  距天㑹五年丁未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四百
六十七年以其法推天㑹五年天正冬至得辛卯及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一日以新
法上考天㑹五年天正冬至得辛卯與大明厯合


  紀元厯宋髙宗時陳得一造


  距紹興五年乙卯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四百
五十九年以其法推紹興五年天正冬至得癸酉及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一日以新
[004-17a]
法上考紹興五年天正冬至得癸酉與紀元厯合


  乾道厯宋孝宗時劉孝榮造


  距乾道三年丁亥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四百
二十七年以其法推乾道三年天正冬至得辛酉及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一日以新
法上考乾道三年天正冬至得辛酉與乾道厯合


  淳熙厯宋孝宗時劉孝榮重造


  距淳熙三年丙申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四百
[004-17b]
一十八年以其法推淳熙三年天正冬至得戊申及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一日以新
法上考淳熙三年天正冬至得戊申與淳熙厯合


  大明厯金世宗時趙知微重修


  乙未厯金世宗時耶律履造命日起壬申


  二厯並以大定二十年庚子嵗為距至萬厯二十二
年甲午嵗四百一十四年以其法推大定二十年天
正冬至得己巳及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
[004-18a]
辰後天一日以新法上考大定二十年天正冬至得
己巳與大明厯合


  㑹元厯宋光宗時劉孝榮重造


  距紹熙二年辛亥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四百
三年以其法推紹熙二年天正冬至得丁卯及推萬
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一日以新法上
考紹熙二年天正冬至得丁卯與㑹元厯合


  綂天厯宋寧宗時楊忠輔造


[004-18b]
  距慶元五年己未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三百
九十五年以其法推慶元五年天正冬至得己酉日
十六刻及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己卯日七
十八刻先新法八刻以新法上考慶元五年天正冬
至得己酉日十六刻與綂天厯合


  開禧厯宋寧宗時鮑澣之造


  距開禧三年丁卯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三百
八十七年以其法推開禧三年天正冬至得辛卯及
[004-19a]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一日以新
法上考開禧三年天正冬至得辛卯與開禧厯合


  庚午厯元太祖時耶律楚材造命日起壬戌


  距元太祖十五年庚辰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
三百七十四年以其法推元太祖十五年天正冬至
得己亥及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
一日以新法上考元太祖十五年天正冬至得己亥
與庚午厯合


[004-19b]
  按元太祖以宋寧宗開禧二年丙寅嵗即位其十
五年嵗次庚辰乃宋寧宗嘉定十三年庚辰嵗也
元太宗在位通無庚辰年元志以為太宗誤矣


  淳祐厯宋理宗時李徳卿造


  距淳祐十年庚戌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三百
四十四年以其法推淳祐十年天正冬至得丙子及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一日以新
法上考淳祐十年天正冬至得丙子與淳祐厯合


[004-20a]
  㑹天厯宋理宗時譚玉造


  距寳祐元年癸丑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三百
四十一年以其法推寳祐元年天正冬至得壬辰及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一日以新
法上考寳祐元年天正冬至得壬辰與㑹天厯合


  成天厯宋度宗時陳鼎造


  距咸淳七年辛未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三百
二十三年以其法推咸淳七年天正冬至得丙寅及
[004-20b]
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庚辰後天一日以新
法上考咸淳七年天正冬至得丙寅與成天厯合


  授時厯元世祖時許衡等造


  距至元十八年辛巳嵗至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三
百一十三年以其法推至元十八年天正冬至得己
未日夜半後六刻及推萬厯二十二年天正冬至得
己卯日八十六刻先新法四分刻之三以新法上考
至元十八年天正冬至得己未日夜半後六刻與授
[004-21a]
時厯合


  古有黄帝顓頊夏殷周魯六家之厯今皆不傳而
見於史志者自漢迄元凡五十家其積年日法雖
殊然用以推古今冬至則一也萬厯二十一年癸
巳嵗仲冬十一月二十九日己卯加時在夜半前
冬至此冬至乃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嵗嵗首黄鍾
建子之月一陽來復生物之始厯家所謂天正冬
至是也今以古厯五十家之法下推甲午嵗己卯
[004-21b]
日冬至其合者僅二乃其不合者四十有八此内
後一日者二十三家後二日者十五家後五日七
日十三日者各一家後二日十四日者各二家後
八日者三家以新法上考五十家厯所距之年天
正冬至則合者三十六不合者十四其不合者太
初三綂四分乾象景初泰始三紀興和天保天和
大業戊寅此十二家在大衍已前者今以大衍厯
考之皆與新法所推同則知新法非不合也葢彼
[004-22a]
造厯之時測驗未密祖沖之及一行已有定論矣
唐五紀宋崇天此二家者在大衍後葢寫大衍舊
率而失之後天也今以綂天厯授時厯考之亦與
新法所推同以此觀之古今諸厯相較新法為密
庶㡬千嵗之日至可坐而致云


  附録三條


  一自萬厯二十二年甲午已後六十年中間春秋
二分冬夏二至大統厯與新法不同者凡二十
[004-22b]
四條新法皆在大統前一日大統皆在新
法後一日夫二至二分乃四郊大祀之期
大統厯法或誤故不可不辨也撮其略列
于此


  冬至 庚戌年戊申己酉 甲寅年己巳庚午 戊午年庚寅辛夘


  癸未年辛丑壬寅 丁亥年壬戌癸亥 辛卯年癸未甲申


  夏至 丙申年壬辰癸巳 庚子年癸丑甲寅甲辰年甲戌乙亥


  乙丑年甲子乙丑 己巳年乙酉丙戌癸酉年丙午丁未


[004-23a]
  春分 丁酉年丙寅丁卯 戊午年丙辰丁巳壬戌年丁丑戊寅


  丙寅年戊戌己亥 庚午年己未庚申辛卯年己酉庚戌


  秋分 癸卯年庚子辛丑 丁未年辛酉壬戌辛亥年壬午癸未


  丙子年癸巳甲午 庚辰年甲寅乙夘甲申年乙亥丙子


  右二分辨之稍難惟二至憑晷景以驗之則真
偽最易辨而厯法疎密可決矣


  一凡厯法之疎密當以天為驗證是乃厯之本也
何謂天之驗證自古以來景長之極為真冬至
[004-23b]
長之不極雖名冬至實非真冬至也景短之極
為真夏至短之不極雖名夏至實非真夏至也
且如萬厯二十四年五月夏至大統厯推得癸
巳而新法推得壬辰此夏至之不相同也萬厯
三十八年十一月冬至大統厯推得己酉而新
法推得戊申此冬至之不相同也夫癸巳壬辰
己酉戊申此四日無題勒欵識孰知其真否可
與衆共辨者惟晷景是證耳若萬厯二十四年
[004-24a]
夏至之日其景不短而前一日之景卻短萬厯
三十八年冬至之日其景不長而前一日之景
卻長則知新法為密大統為疎亦昭然矣後漢
志曰厯不差不改不驗不用未差無以知其失
未驗無以知其是失然後改是然後用此前賢
定論也今亦未敢自以新法為是恭候欽依清
臺測驗可以決其是否耳餘條冬夏至悉皆放
此云


[004-24b]
  一萬厯三十八年庚戌嵗依大綂厯丙子日子正
二刻小滿該閏三月依新法乙亥日亥正一刻
小滿該閏四月萬厯四十年壬子嵗依大綂厯
庚寅日子正初刻大寒該閏十一月依新法己
丑日亥初三刻大寒該閏十二月皆因時差一
辰遂致氣差一日而致閏差一月若庚戌嵗者
不獨差一月又且差一季以夏為春矣傳曰閏
以正時時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於是乎
[004-25a]
在可不慎歟此亦厯家之所當辨者也


  已上三條乃議厯之要務是故表而出之伏候
聖明采擇






[004-25b]









  聖壽萬年厯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