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金匱鈎𤣥卷一
元 朱震亨 撰
中風
大率主血虗有痰以治痰為先或虗挟火與濕亦有
死血留滯者外中於風者亦有中氣者當従痰治
順氣化痰若口開手散眼合遺尿吐沬直視喉如
鼾睡肉脫筋痛者皆不治
[001-1b]
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屬死血無血在右屬痰有
熱
氣虗在左者四物湯等加桃仁紅花竹瀝薑汁在右
者二陳湯四君子等加竹瀝薑汁
痰擁盛者口眼喎斜者皆當吐
吐法輕用𤓰蒂鰕汁皂角重用藜蘆半錢或三分加
麝香灌入鼻内或口内吐痰出一吐不已再吐之
亦有虗而不可吐者
[001-2a]
氣虗卒倒參茋補之
氣虛有痰濃參湯合竹瀝薑汁
血虗宜四物湯俱用薑汁炒恐泥痰再加竹瀝薑汁
入内服䏻食者去竹瀝加荆瀝
又法以猪牙皂角白等分為末薑湯調下名稀涎
㪚
血虗者四物湯補之 挟痰者亦用薑汁竹
脉訣内言諸不治證見則不可治筋枯者不治舉動
[001-2b]
則筋痛者是筋枯以其無血滋潤故也
治痰氣實䏻食用荆瀝 氣虗少食用竹瀝此二味
用開經絡行血氣入四物湯中必用薑汁助之
肥白人多濕少用附子烏頭行經
初昏倒急掐人中至醒然後用去痰藥二陳湯四物
四君子等湯加减用
六欝
戴云欝者結聚而不得發越也當升者不得升當
[001-3a]
䧏者不得䧏當變化者不得變化也此為傳化
失常六欝之病見矣氣欝者胸脇痛脉沉澁濕
欝者周身走痛或闗莭痛遇隂寒則發脉沉細
痰欝者動則即喘寸口脉沉滑熱欝者必小便
赤脉沉數血欝者四肢無力能食便紅脉沉食
欝者噯酸腹飽不能食人迎脉平和氣口脉𦂳
盛者是也
氣血中和萬病不生一有怫欝諸病生焉
[001-3b]
氣欝 香附子 蒼术 川芎
濕 蒼术 川芎 白芷
痰 海石 香附 南星 𤓰蒌
熱 青黛 香附 蒼术 川芎 梔子
血 桃仁 紅花 青黛 川芎 香附
食 蒼术 香附 針沙醋/炒山查 神麯炒/
春加芎 夏加苦参 秋冬加吴茱茰
越鞠丸 觧諸欝 又名芎术丸
[001-4a]
蒼术 香附 撫芎 神麯 梔子等分為末
水丸如菉豆大
凡欝皆在中焦以蒼术撫芎開提其氣以升之假如
食在氣上提其氣則食自降餘皆倣此
癩
大風病是受得天地間殺物之氣古人謂之癘風者
以其酷烈暴悍可畏耳人得之者須分在上在下
夫在上者以醉仙散取涎血於齒縫中出在下者
[001-4b]
以通天散取惡物陳䖝於榖道中出取出雖有道
路之異然皆不外乎陽明一經治此證者須知此
意㸔其疙瘩與瘡上先見者上體多者在上也下
先見者下體多者在下也上下同得者在上復在
下也陽明胃經與大腸無物不受此風之入人也氣
受之則在上多血受之則在下多血氣俱受之者
上下俱多也自非醫者神手病者鐵心罕有免此
夫従上従下以漸而来者皆可治人見其病勢
[001-5a]
之緩多忽之雖按法施治病已痊可若不能忌口
絶色皆不免再發發則終於不能救也余曽治五
人中間惟一婦人不再發以其貧甚而且寡無物
可喫也餘四人三四年後皆再發孫真人云吾嘗
治四五十人終無一人免於死非真人不能治蓋
無一人能守禁忌耳此婦人本病藥外又是百餘
貼加減四物湯半年之上方得經行十分安愈
治法 在上者醉仙散在下者通天再造散後用通
[001-5b]
神散及三稜針於委中出血但不能忌口絶房者
不治
醉仙散
胡麻仁 牛旁子 蔓荆子 枸把子各半兩/為粗末
同炒/紫色白蒺藜 苦參 𤓰蒌仁 防風各半/兩
右八味為細末毎一兩半入輕粉二錢拌匀大人
一錢空心日午臨睡各一服淡茶調下五七日間
必於齒縫中出臭涎水渾身覺痛昏悶如醉利下
[001-6a]
惡臭屎為度量大小虚實加减與之證候重而急
者須以再造散下之候補養得還復與此藥喫須
斷鹽醬醋諸般魚肉椒料果子燒炙等物止可淡
粥及淡煮熟時菜食之茄尚不可食惟有烏稍蛇
菜花蛇可以淡酒煮熟食之以助藥力
再造散
鬱金半兩/生用大黃一兩/炮皂角刺一兩黒/者大者白牽牛頭/末
六錢半炒/半生用
[001-6b]
右為末五錢臨夜冷酒調下以净桶伺候泄出䖝
如䖝口黒色乃是多年䖝口如赤色是近者三數
日又進一服直候無䖝即絶根也
寒 主乎温散
有卒中天地之寒氣有口傷生冷之物
戴云此傷寒謂身受肅殺之氣口食氷水𤓰果冷
物之類病者必脈沈細手足冷息微身倦雖身
熱亦不渴倦言語或遇熱病誤用此法輕者至
[001-7a]
重重者至死凢脈數者或飲水者或煩燥動摇
者皆是熱病寒熱二證若水火也不可得而同
治誤即殺人學者慎之
傷寒
傷寒必須身犯寒氣口食寒物者從補中益氣湯中
加發散藥屬内傷者十居八九其法邪之所凑其
氣必虚只用補中益氣湯中從所見之證出入加
減氣虚熱甚者少用附子以行參耆之劑如果氣
[001-7b]
虚者方可用此法 已上傷寒治法可用於南方
不宜北
暑
戴云暑乃夏月炎暑也盛熱之氣著人也有冐有
傷有中三者有輕重之分虚實之辨或腹痛水
瀉者胃與大腸受之惡心者胃口有痰飲也此
二者冐暑也可用黃連香薷飲蓋黃連退暑熱
香薷消畜水或身熱頭疼躁亂不寕者或身如
[001-8a]
針刺者此為熱傷在分肉也當以解毒白虎湯
加柴胡氣如虚者加人參或咳𠻳發寒熱盜汗
出不止脈數者熱在肺經用清肺湯柴胡天水
散之類急治則可遲則不可治矣或火乘金也
此為中暑凢治病須要明白辨别慎勿混同施
治春秋間亦或有之切莫執一隨病處方為妙
黃連香薷飲 挾痰加半夏 乘虚加人參黃耆
或清暑益氣湯加減用
[001-8b]
注夏 屬隂虚元氣不足
戴云秋初夏末頭痛脚軟食少體熱者是也補中
益氣湯去柴胡升麻加炒黃栢挾痰止用南星
半夏陳皮之類或生脈散出千金方
暑風
戴云暑風者夏月卒倒不省人事者是也有因火
者有因痰者火君相二火也暑天地二火也内
外合而炎爍所以卒倒也痰者人身之痰飲也
[001-9a]
因暑氣入而皷激痰飲塞碍心之竅道則手足
不知動躡而卒倒也此二者皆可吐内經曰火
鬱則發之挾火挾痰實者可用吐法吐即發散
也量其虚實而吐之吐醒後可用清劑調治之
濕
戴云濕有自外入者有自内出者必審其方土之
致病源東南地下多隂雨地濕凢受必從外入
多自下起以重腿脚氣者多治當汗散久者宜
[001-9b]
疎通滲泄西北地髙人多食生冷濕麵或飲酒
後寒氣怫鬱濕不能越作腹皮脹痛甚則水皷
脹滿或通身浮腫如泥按之不起此皆自内而
出也辨其元氣多少而通利其二便責其根在
内也此方土内外亦互相有之但多少不同須
對證施治不可執一
本草蒼术治濕上下俱可用
二陳湯加酒芩羌活蒼术散風之藥行濕最妙
[001-10a]
内傷
内傷病退後燥渴不解者有餘熱在肺家可用參苓
甘草少許薑汁冷服或茶匙挑薑汁與之虚者可
用人參湯試之病此者為多但有挾痰者有挾外
邪者有熱鬱於内而發者皆以補元氣為主看其
所挾之病而兼用藥
火
有可發者二 風寒外來者可發 鬱者可發
[001-10b]
隂虚火動難治 火鬱當發看何經
輕者可降 重則從其性升之 實火可瀉
小便降火極速 凢氣有餘便是火
火急甚重者必緩之生甘草
兼瀉兼緩人參白术亦可
人壯氣實火盛顛狂者可用正治或硝水氷水飲之
人虚火盛狂者可用生薑湯與之若投以氷水正治
立死有補隂即火自降者炒黃栢地黃之類
[001-11a]
山梔子仁大能降火從小便泄去其性能屈曲下行
降火人所不知
凢火盛者不可驟用凉藥必用溫散
又方左金丸治肝火
黃連六/兩茱茰一兩或/半兩水丸白湯下五十丸
傷風
戴云新咳𠻳鼻塞聲重者是也
屬肺者多 散宜辛温或辛涼之劑
[001-11b]
發斑 屬風熱
戴云斑有色㸃而無頭粒是如有頭粒者即疹也
風熱挾痰而作自裏而發於外通聖散消息當以微
汗以散之下之非理也
内傷斑者胃氣極虚一身火逰行於外所致宜補以
降之發斑似傷寒者痰熱之病發於外微汗以散
之下之非理也
疹
[001-12a]
戴云疹浮小有頭粒者是隨出即收收則又出者
是也非若斑之無頭粒也當明辨之
屬熱與痰在肺清肺火降痰或解散出汗亦有可下
者
温疹
衆人病一般者是也又謂之天行時疫有三法宜補
宜降宜散
又方
[001-12b]
大黃 黃芩 黃連 人參 桔梗 防風
蒼术 滑石 香附 人中黃
右為末神麴為丸五六十丸分氣血痰作湯使氣
虚四君子湯血虚四物湯痰多二陳湯送下如熱
甚者可用童子小便送下
大頭天行病東垣有方
𦍑活 酒芩 大黃酒蒸/
冬温為病非其時而有其氣者冬時君子當閉藏而
[001-13a]
反發泄於外専用補藥帶表
又方以竹筒兩頭留節中作一竅納甘草於中仍以
竹木釘閉竅於大糞缸中浸一月取出晒乾治疫
毒
瘧 有風有暑有食老瘧瘧母痰病
老瘧病此係風暑入隂分在臟用血藥川芎撫芎紅
花當歸加蒼术白术白芷黃栢甘草煎露一宿次
早服之無汗要有汗散邪為主帶補有汗要無汗
[001-13b]
正氣為主帶散有瘧母者用丸藥消導醋煮鱉甲
為君三稜蓬术香附隨證加減
三日一發者受病一年間發者受病半年一日一發
者受病一月連二日發者住一日者氣血俱受病
一日間一日者補藥帶表藥後用瘧丹截之在隂
分者用藥徹起在陽分方可截
又方
草果 知母 㯽榔 烏梅 常山 甘草炙/
[001-14a]
川山甲炮/ 用水酒一大碗煎至半碗露一宿
臨發時前二時温服如吐則順之
截瘧青蒿丸
青蒿一/兩冬青葉二/兩馬鞭草二/兩官桂二/兩
右三葉皆晒乾秤為末法丸如胡椒子大毎兩作
四服於當發前一時服盡
大法暑風必當發汗夏月多在風凉處歇遂閉其汗
而不泄因食者從食上治
[001-14b]
瘧而虚者須先用參术一二貼托住其氣不使下陷
後用他藥治内傷挾外邪者同法内必主痰必以
汗解二陳湯加常山柴胡黃芩草果
瘧而甚者發寒熱頭痛如破渴而飲水自汗可與參
耆术芩連梔子川芎蒼术半夏等治
久病瘧二陳湯加川芎蒼术柴胡葛根白术一補一
發
咳嗽
[001-15a]
風寒 火主降火 勞 肺脹 火鬱
痰主降痰
戴云風寒者鼻塞聲重惡寒者是也火者有聲痰
少面赤者是也勞者盜汗出兼痰者多作寒熱
肺脹者動則喘滿氣急息重痰者嗽動便有痰
聲痰出嗽止五者大槩耳亦當明是否也
風寒行痰開腠理二陳湯加麻黃杏仁桔梗
火降火清金化痰
[001-15b]
勞四物湯中加竹瀝薑汁必以補隂為主
肺脹而𠻳者用柯子青黛杏仁柯子能治肺氣因火
傷極遂成鬱遏脹滿取其味酸苦有收歛降火之
功佐以海蛤粉香附𤓰蔞青黛半夏麴
食積痰作𠻳發熱者半夏南星為君𤓰蔞蘿蔔子為
臣青黛石鹻為使
火鬱𠻳者柯子海石𤓰蔞青黛半夏香附
咳𠻳聲嘶者此血虚受熱也用青黛蛤粉蜜調服
[001-16a]
久𠻳風入肺用鵞管石雄黃鬱金欵冬花碾末和艾
中以生薑一片留舌上炙之以烟入喉中為度
乾咳𠻳者難治此係火鬱之證乃痰鬱火邪在中用
苦梗以開之下用補隂降火不已則成勞倒倉法
此證不得愈者用之
𠻳而脇痛宜疎肝氣用青皮等方在後二陳湯加南
星香附青黛薑汁
治𠻳藥大槩多用生薑者以其辛散也
[001-16b]
上半日𠻳多者屬胃中有火貝母石膏能降胃火
午後𠻳多者此屬隂虚必用四物湯加知母黃栢先
降其火
五更𠻳多者此胃中有食積至此時候流入肺金知
母地骨皮降肺火
火氣浮於肺者不宜用凉藥用五味五倍飲而降之
有痰因火逆上者先治火後治其痰
肺虚甚者用參膏此好色腎虚有之以生薑陳皮佐
[001-17a]
之大槩有痰者可加痰藥治之
治𠻳多用粟殻不必疑但要先去病根此乃收後之
藥也 師云隂分𠻳者多屬隂虚治之
有𠻳而肺脹壅遏不得眠者難治
治𠻳烟筒
佛耳草 欵冬花 鵝管石
右為末用紙捲燒其烟薫之或白湯調亦得
治𠻳有痰天突肺腧二穴炙治𠻳泄火熱大瀉肺氣
[001-17b]
三椎骨下橫過各一寸半是穴
𠻳春是春升之氣用清藥二陳加薄荆之類夏是火
炎上最重芩連秋是濕熱傷肺冬是風寒外來用
藥發散之後以半夏必逐去痰庶不再來
又方治𠻳刼藥
五味子半/兩五倍子一/錢甘草二錢/半風化硝一/錢
為末以蜜為丸噙化之
痰 脈浮當吐
[001-18a]
凢治痰用利藥過多致脾氣下虚則痰反易生多也
温痰 用蒼术
老痰 海石 半夏 𤓰蔞 香附 五倍子
熱痰 用青黛 黃連
食積痰 神麴 麥蘖 山查子
痰在腸胃間者可下而愈痰在經絡中者非吐不可
出吐法中就有發散之義也
膈上之痰必用吐之瀉亦不能去也
[001-18b]
氣實痰熱結在上者則吐吐難得出或成塊或吐咯
不出氣滯兼鬱者此則難治矣
膠固者必用吐之
吐法兼用牙茶虀水薑汁醋少許𤓰蔞散少許加防
風桔梗皆升動其氣便吐也
吐法 用附子尖 桔梗蘆 人參蘆 𤓰蒂
砒不甚/用藜蘆 艾葉 末茶
右藥此皆自吐不用手探但藥但湯皆可吐
[001-19a]
吐法先以布搭膊勒腰於不通風處行此法蘿蔔子
半升擂和以漿水一碗濾去滓入少油與蜜旋至
半温服後以鵞翎探吐凢用鵞翎須以桐油浸即
以皂角水洗去肥晒乾用之
又法用蝦帶殻半斤入醬葱薑等料物煮汁先喫蝦
後飲汁以翎勾引吐必須𦂳勒肚腹
二陳湯一身之痰都能管如在下加下引藥如在上
加上引藥
[001-19b]
凢人身上中下有塊者多是痰也問其平日好食何
物吐下後用藥
許學士用蒼术治痰飲成窠囊一邊行極効痰挾瘀
血遂成窠囊
痰之清者屬寒用二陳湯之類
内傷挾痰必用人參黃耆白术之屬多用薑汁𫝊送
或用半夏之屬虚甚者宜加竹瀝
痰熱者多挾風外證為多
[001-20a]
濕者多軟如身倦而重之類熱者清之食積者必用
攻之兼氣虚者用補氣藥送
因火盛逆上者治火為先白术黃芩石膏之類中氣
不足則加人參白术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
到
脾虚者清中氣二陳加白术之類兼用提藥
中焦有痰與食積胃氣賴其所養卒不便虚若攻之
盡則虚矣
[001-20b]
眩暈嘈雜乃火動其痰用二陳湯加梔子芩連之類
噫氣吞酸此係食鬱有熱火氣上動以黃芩為君南
星半夏為臣橘紅佐之熱多者加青黛
痰在脇下非白芥子不能達
痰在皮裏膜外者非薑汁竹瀝不可達
痰在膈間使顛狂健忘宜用竹瀝風痰亦服竹瀝又
又能養血痰在四肢非竹瀝不開
痰結核在咽喉燥不能出入化痰藥加軟堅醎藥味
[001-21a]
杏仁 海石 桔梗 連翹 𤓰蔞仁
少佐樸硝以薑汁蜜調丸噙化之
海粉即海石熱痰能降濕痰能燥結痰能軟頑痰能
消可入丸子末子不可入煎藥
黃芩治熱痰假以降其熱也
竹瀝可滑痰非薑汁不能行經絡也
枳實瀉痰能衝牆壁 五倍子能治老痰
小胃丹治膈上痰熱風痰濕痰肩膊諸痛然能損胃
[001-21b]
氣食積痰實者用之不宜多
青礞石丸去濕痰重在風化硝
潤下丸降痰最妙
陳皮半斤去白以水化鹽半兩拌陳皮/令得所煮候乾炒燥一方不去白甘草一/兩
右為末蒸餅丸菉荳大毎服三十五丸温水送下
油炒半夏大治濕痰又治喘止心痛粥丸薑湯下三
十丸
痰方
[001-22a]
黃芩空/心香附 半夏薑/製貝母已上治濕痰加𤓰
蔞仁 青黛 作丸子治熱痰
中和丸
治濕痰氣熱 蒼术 黃芩 香附 半夏各等/分
為末粥丸
燥濕痰方亦治白濁因痰者
南星一/兩半夏一/兩蛤粉二/兩青黛為/衣
右為末神麴糊丸
[001-22b]
痰𠻳方
黃芩一兩半/酒浸洗滑石半/兩貝母一/兩南星一/兩風化硝二錢/半
白芥子半兩/去殻
右為末湯浸蒸餅為丸
導痰湯
半夏四/兩南星 橘皮 枳殻 赤茯苓一/兩甘草
半/兩用生薑煎服
千緡湯
[001-23a]
半夏七枚泡製/四片破之皂角去皮炙一/寸二分甘草炙一/寸生薑
如大/指煎服治喘
治痰方
南星 半夏 滑石 輕粉各三/錢巴豆三十/粒吳
茱茰三/兩黃連八/兩粥為丸
軟石膏碾末醋丸如菉荳大瀉胃火食積痰
噯氣 胃中有火有痰
南星 半夏 軟石膏 莎草根 或湯或丸
[001-23b]
吞酸
戴云濕熱在胃口上飲食入胃被濕熱鬱遏其食
不得𫝊化故作酸也如榖肉在器濕熱則易為
酸也
必用茱茰順其性而折之反佐 茱茰 黃連
嘈雜 只是痰因火動
戴云此即俗謂之心嘈也
梔子薑炒黃連不可無 梔子黃芩為君 南星
[001-24a]
半夏 橘皮 熱多加青黛
肥人嘈雜二陳湯加撫芎用蒼术白术炒梔子
五疸
不用分五同是濕熱如盫麴相似
戴云五疽者週身皮膚并眼如梔子水染因食積
黃者量其虚實下其食積其餘但利小便為先
小便利白即黃自退
輕者小温中丸 重者大温中丸
[001-24b]
熱多者加黃連 濕多者茵蔯五芩散加食積藥
消渴泄瀉
先用白术白芍藥炒為末調服後却服消渴藥
消渴 養肺 降火 生血為主 分上中下治
黃連末 天花粉末 人乳 生藕汁 生地
黃汁
右二物汁為膏入上藥捜和佐以薑汁和蜜湯為
膏徐徐留於舌上以白湯少許送下
[001-25a]
能食加軟石膏 𤓰蔞根治消渴神藥
水腫
戴云水腫者通身皮膚光腫如泡者是也以健脾
滲水利小便進飲食元氣實者可下
此因脾虚不能制水水積妄行當以參术補脾氣得
實則自能健運自能升降運動其樞機則水自行
非五苓之行水也宜補中行濕利小便水切不可
下
[001-25b]
二陳湯加白术人參為主佐以蒼术炒梔子
治積方 用鷄子略敲殻損膜不損浸扵尿缸内三
四日夜取出煮熟食之効蓋雞子能去風痰
痢 身熱 後重 腹痛 下血
戴云痢雖有赤白二色終無寒熱之分通作濕熱
治但分新舊更量元氣用藥與赤白帶同
身熱挾外感
不惡寒小柴胡湯去人參
[001-26a]
惡寒發熱為表證宜微汗和解
蒼术 川芎 陳皮 芍藥 甘草 生薑煎
服
後重積與氣鬱墜下兼升兼消
或氣行血和積少但虚坐努力此為亡血倍用歸身
尾却以生芍藥生地黄桃仁佐之復以陳皮和之
或下痢而大孔痛者此因熱流扵下也用木香㯽榔
黃芩黃連炒乾薑
[001-26b]
或纒退减十之七八積已盡糟粕未實當炒芍藥炒
白术炙甘草陳皮茯苓湯下固腸丸三十粒然固
腸丸性燥有去濕實腸之功恐滯氣未盡者不可
遽用此藥只宜單服此湯可也
或痢後糟粕未實或食稍多或饑甚方食腹中作痛
者切勿驚恐以白术陳皮各半盞煎服和之則安
或久痢後體虚氣弱滑瀉不止又當以柯子肉豆蔲
白礬半夏之類擇用以澁之甚則加牡蠣然須以
[001-27a]
陳皮為佐若大澁亦能作痛又甚者炙天樞氣海
古方用厚朴為瀉凝滯之氣然朴太温而散氣久服
大能虚人滯氣稍行即去之餘滯未盡以炒枳殻
陳皮然枳殻亦能耗氣比之厚朴少緩比陳皮亦
重滯退一半當去之只用陳皮以和諸藥陳皮去
白有補瀉之兼才若為參术佐亦能補也
凡痢疾腹痛必以白芍藥甘草為君當歸白术為佐
惡寒痛者加桂惡熱痛者加黃栢達者更能叅以
[001-27b]
嵗氣時令用藥則萬舉萬全豈在乎執方而已哉
諸不治證
下痢純血者必死 下痢如塵腐色者死
下痢如屋漏者死 下痢如竹筒注者不可治
下痢如魚腦者半生半死
噤口痢 胃口熱甚故也
黃連多加人參煮湯終日呷之如吐了再喫開以降
之人不知此多用温藥甘味此以火濟火以滯益
[001-28a]
滯哀哉
一方臍中用田螺盫之以引下其熱
亦有誤服熱藥澁藥毒之犯胃者當明審以祛其毒
痢方亦作丸
大黃 黃連 黃芩 黃栢 枳殻 當歸
白芍藥 滑石 甘草 桃仁 白术各等/分為
末神麴糊丸
孫郎中因飲水過多腹脹瀉痢帶白
[001-28b]
蒼术 白术 厚樸 茯苓 滑石
右煎服保和丸
小兒八嵗下痢純血以食積治
蒼术 白术 黃芩 白芍 滑石 茯苓
甘草 陳皮 炒麴 煎下保和丸
又下痢法熱不止者屬隂虚用寒凉藥兼升藥熱
藥
泄瀉 濕 氣虚 火 痰 食積
[001-29a]
戴云凡瀉水腹不痛者是濕也飲食入胃不住或
完谷不化者是氣虚也腹痛瀉水腹鳴痛一陣
瀉一陣是火也或瀉時或不瀉或多或少是痰
也腹痛甚而瀉瀉後痛减者是食積也
濕燥濕兼滲泄之四苓散加蒼术白术甚者二术炒
氣虚人參白术芍藥炒升麻
火宜伐火利小水黃芩木通入四苓散
痰宜豁之海石青黛黃芩神麴蛤粉或用吐法
[001-29b]
食積宜消導疎滌之神麴大黃
已上諸藥皆作丸子服之
凡泄瀉水多者仍用五苓散治之
世俗類用澁藥治痢與瀉若積久而虚者或可行之
而初得之者恐必變他疾為禍不小矣殊不知多
因於濕惟分利小水最為上䇿
止瀉方
肉荳蔲五/錢滑石春冬一兩二錢半/夏一兩半秋二兩
[001-30a]
又方薑麴丸
陳麴六兩/炒陳麥亦可/茴香五/錢生薑一/兩
右炒白术炒麴炒芍藥或丸或散或湯作丸子切
當
脾泄
治一老人奉養太過飲食傷脾常常泄瀉亦是脾泄
白术二兩/炒白芍藥一兩酒/拌炒神麴一兩/半炒山查一兩/半炒
半夏一兩/洗黃芩五錢/炒
[001-30b]
右為末荷葉包飯燒為丸
治一老人年七十面白脉弦數獨胃脈沈滑因飲白
酒作痢下血淡水膿後腹痛小便不利裏急後重
參术為君甘草滑石㯽榔木香蒼术最少下保和
丸二十五丸第二日前證俱减獨小便不利以益
元散服之
霍亂
戴云霍亂者吐也有聲有物凡有聲無物而躁亂
[001-31a]
者謂之乾霍亂也
轉筋不住男子以手挽其隂女子以手牽其乳近兩
傍邊此乃千金妙法也
内有所積外有所感陽不升隂不降乖隔而成矣切
勿與米湯喫之立死 脈多伏為絶
見成吐瀉還用吐提其氣起
大法生薑理中湯最好 有可吐者 有可下者
吐用二陳湯加减亦可 或梓樹木煎湯吐亦可
[001-31b]
乾霍亂
此病最難治死在須㬰升降不通故也
此係内有物所傷外有邪氣所遏有用吐法者則兼
發散之義也
吐提其氣極是良法 世多用鹽湯
有用温藥解散者 其法解散不用凉藥
二陳湯加和解散 川芎防風蒼术白芷
嘔吐
[001-32a]
凢有聲有物謂之嘔吐有聲無物謂之噦
有痰隔中焦食不得下者 有氣逆者
有寒氣鬱於胃口者 胃中有痰有熱
然胃中有火與痰而致嘔吐者多
朱奉議以半夏生薑橘皮為主
孫真人誤以噦為咳逆
劉河間謂吐者火氣炎上此特一端耳
胃中有熱膈上有痰二陳湯加炒梔子黃連生薑
[001-32b]
久病嘔者胃虚不納榖也生薑人參黃耆白术香附
惡心 有熱 有痰 有虚
戴云惡心者無聲無物但心中欲吐不吐欲嘔不
嘔雖曰惡心非心經之病其病皆在胃口上宜
用生薑蓋能開胃豁痰也 皆用生薑隨證用
藥
翻胃 即膈噎 膈噎乃翻胃之漸 發揮備言
戴云翻胃有四血虚氣虚有熱有痰血虚者脈必
[001-33a]
數而無力氣虚者脈必緩而無力氣血俱虚者
則口中多出沫但見沬大出者必死有熱者脈
數而有力有痰者脈滑數二者可治血虚者四
物為主氣虚者四君子為主熱以解毒為主痰
以二陳為主
大約有四 血虚 氣虚 有熱 有痰兼病
必用童便竹瀝薑汁牛羊乳
糞如羊屎者斷不可治大腸無血故也
[001-33b]
痰用二陳湯為主寸闗脈沈或伏而大
有氣滯結者通氣之藥皆可用也寸闗脈沈而濇
氣虚四君子湯為主血虚四物湯為主左手脈無力
大不可用香燥之藥服之必死宜薄滋味
馬剥兒燒灰存性一錢重好棗肉平胃散二錢温酒
調服食即可下然後隨病源調理神効
陳皮三斤/三兩朴三斤/二兩草三十/兩蒼五/斤
傷食
[001-34a]
戴云惡食者胸中有物導痰補脾
二陳湯加 白术 山查 川芎 蒼术
痞 食積兼濕 東垣有法有方
又痞滿方
右用皂角仁浸濃汁丸如梧桐子大毎服五七丸
黃連化痰丸
黃連一/兩陳皮五/錢吳茱茰酒浸/一錢半夏一兩/半
右為末入桃仁二十四箇研如泥和匀神麴糊丸
[001-34b]
如菉荳大毎服百丸薑湯送下
消痰方
益元散七/錢吳茱茰三/錢
治鬱痰方
白疆蚕 杏仁 𤓰蔞 柯子 貝母
喘
戴云有痰喘有氣急喘有胃虚喘有火炎上喘痰
喘者凡喘便有痰聲氣急喘者呼吸急促而無
[001-35a]
痰聲有胃虚喘者檯肩縮肚喘而不休火炎上
喘者乍進乍退得食則减食已則喘大槩胃中
有實火膈上有稠痰得食咽墜下稠痰喘即止
稍乆食已入胃及助其火痰再升上喘反大作
俗不知此作胃虚治以燥熱之藥者以火濟火
也昔葉都督患此諸醫作胃虚治之不愈後以
導水丸利五六次而安
凢乆喘未發以扶正氣為要已發以攻邪為主有氣
[001-35b]
虛短氣而喘 有痰亦短氣而喘
有陰虛自小腹下火起而上者
喘急有風痰者婦人大全方十緍湯
陰虛有痰喘急者補隂降火四物湯加枳殻半夏
氣虛者人參蜜炙黃栢麥門冬地骨皮之類
大槩喘急之病甚不可用苦藥凉藥火氣盛故也可
用導痰湯加十緍湯治之
諸喘不止者用刼藥一二貼則止之刼藥之後因痰
[001-36a]
治痰因火治火椒目碾極細末用一二錢以生薑
湯調下
又法用蘿蔔子蒸熟為君又皂角燒灰等分為末以
生薑汁煉蜜為丸小桐子大毎服五七十丸噙化
之
哮 専主於痰宜吐法
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純用凉藥必帶表散黃芩麥
門冬制肝木若腹脹少佐厚朴氣不運加木香木
[001-36b]
通
氣若陷下升麻柴胡提之隨證加减必須補中
産後必用大補氣血為主少佐以蒼术茯苓使水日
降用大劑白术補脾壅滿用半夏陳皮香附監之
有熱當清肺麥門冬黃芩之屬
一方用山梔子去皮取仁炒槌碎米飲送下若胃脘
熱病在上者帶皮用
皷脹 又名單皷 其詳在格致論中
[001-37a]
大補中氣行濕此乃脾虚之甚須必逺音樂斷厚味
以大劑人參白术佐以陳皮茯苓蒼术之類
有血虚 當以四物湯行血
脈實兼人壯盛者或可用攻藥便用收拾白术為主
厚朴治腹脹因味辛以散其氣在中焦故也
自汗 屬氣虛 虛濕熱 陽虛
東垣有法有方
人參 黃茋 少佐桂枝
[001-37b]
陽虛附子亦可用
撲法
牡蠣 麸皮 藁本 糯米 防風 白芷
麻黃根 為末週身撲之
火氣上蒸胃中之濕亦能作汗凉膈散主之痰證亦
有汗者
盗汗 血虛 隂虛
戴云盗汗者睡則汗自出覺則無矣非若自汗而
[001-38a]
自出也 小兒不須治
東垣有法有方當歸六黃湯
盗汗方
白术四兩一兩用黃茋同炒一兩用石斛同炒/一兩用壯礪末同炒一兩用麩皮同炒各
㣲黃色餘藥不/用只用白术
右為細末毎服三錢用粟米湯調下盡四兩為效
吃逆 有痰 氣虛 隂火 視其有餘不足治之
戴云吃逆者因痰與熱胃火者極多
[001-38b]
不足者人參白术湯下大補丸
有餘并痰者吐之人參蘆之屬
頭風 有痰者多
左屬風 荆芥 薄荷
屬血虛 川芎 當歸 芍藥
右屬痰 蒼术 半夏 屬熱 黃芩
搐藥有用蓽撥猪膽
頭痛 多主於痰
[001-39a]
痛甚者火多 亦有可吐者 亦有可下者
清空膏治諸般頭痛除血虚頭痛不治
血虛頭痛自魚尾上攻頭痛必用川芎當歸湯
古方有追涎藥 出東垣試効
𦍑活 防風 黃連各炒/一兩 柴胡七/錢川芎二/錢
甘草炙一/兩半黃芩三兩刮取黃色剉/碎一半酒炒一半
右為末毎服二錢匕熱盞内入茶少許湯調如膏
抹在口内少用湯送下臨卧服之
[001-39b]
頭眩
痰挾氣虛火治痰為主 挾補氣藥并降火藥
屬痰 無痰則不能作眩
屬火 痰因火動 又有濕痰者 有火多者
左手脈數熱多 脈濇有死血
右手脈實痰積 脈大必是久病
眩暈 火動其痰
二陳湯加黃芩蒼术羌活散風行濕或用防風行濕
[001-40a]
之劑可也
昔有一老婦患赤白帶一年半是頭眩坐立不久睡
之則安 専用治赤白帶除之其眩則自安矣
眉稜痛
風熱痰 作風痰治類痛風
白术酒黃芩末茶調
又方川烏頭草烏二味為君童便浸洗炒去毒細辛
黃芩𦍑活甘草佐之
[001-40b]
耳聾
少陽厥隂熱多 皆屬於熱耳鳴者是
戴云亦有氣閉者蓋亦是熱氣閉者耳不鳴也
萆麻子四十/九粒棗肉十箇/
右入人乳搗成膏子石頭上略晒乾便丸如桐子
大以綿褁塞於耳中
又方用䑕膽入耳中尤好 仍開痰散風熱
大病復須用四物湯降火
[001-41a]
有隂虛火動耳聾者亦如上法
[001-41b]
金匱鈎𤣥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