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43 近思錄集註-清-茅星來 (master)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近思録集註卷十二
             歸安茅星來撰
  警戒此與第五卷相似而實不同盖第五卷就其/當省察克治者言之此則就人之不能省察
  克治者而摘其疵病以深警而痛戒焉則其意愈/深而語愈加切矣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
  下之事皆有之几三十三條/ 語類作改過及人心疵病
濂溪先生曰仲由喜聞過令名無窮焉今人有過不喜
人規如䕶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噫通書曰蔡/虚齋 周
[012-1b]
子謂仲由令名無窮者非謂喜聞過一事令名也因/喜聞過而勇於自修故有善可稱而令名無窮也
伊川先生曰徳善日積則福禄日臻徳踰於禄則雖盛
而非滿自古隆盛未有不失道而喪敗者也喪去聲同/易傳下
之泰九三傳行徳則善受禄則福徳為善之實禄為福/ 實故下止言徳與禄也臻至也踰過也隆盛而溢其
量曰滿盖三居泰之中在諸陽之上泰之盛也泰盛則/有將否之漸惟於方泰之時愈厚其徳而不敢自安逸
則可常保其泰矣有朱子曰漢初人未甚繁氣象較好/到武宣極盛時便 衰意人家亦然如家人嗃嗃悔厲
吉婦子嘻嘻終/吝亦此理也 人之於豫樂心悅之故遲遲遂至于
耽戀不能已也豫之六二以中正自守其介如石其去
[012-2a]
之速不俟終日故貞正而吉也處豫不可安且乆也乆
則溺矣如二可謂見㡬而作者也豫六二爻傳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繫
辭下傳夫子釋之云君子見㡬而作不俟終日邱氏曰/豫諸爻以無所係應者為吉豫初應四而三五比四皆
有係者也故為凶為悔為疾獨六二隂静而中正與四/無係特立于衆隂之中而無遲遲耽戀之意方其静也
則確然自守而介于石及其動也則見㡬而作不俟終/日盖其所居得正故動静之間不失其正吉可知矣
盖中正故其守堅而能辨之早去之速也豫六二象傳/象曰不終日
貞吉以中正也辨之早就介於石言明也去之/速就不終日言剛也介有分辨意故云辨之早 人君
致危亡之道非一而以豫為多豫六五傳五以柔居尊/威權去已不能自立如
[012-2b]
漢成宋徽之類皆是也然大約沈溺/于豫不能節制以至于此可不戒哉 聖人為戒必於
方盛之時方其盛而不知戒故狃安富則驕侈生樂舒
肆則綱紀壊忘禍亂則釁孽萌是以浸淫不知亂之至
臨彖至于八月有凶傳方盛謂二陽方長於下也周/易正義曰陽長之卦每卦皆應八月有凶但此卦名
臨是盛大之義故於此卦特戒之耳若以類言之則陽/長之卦至于終末皆有凶也 孔疏臨為建丑之月從
建丑數到否卦建申之月為八月也三隂既盛三陽方/退小人道長君子道消故八月有凶以盛不可終保聖
人作易以戒之也愚按此係臨彖辭自應從臨卦推去/孔氏說當為得之不知朱子何以不取也姑附記于此
以俟知者王伯厚曰臨所謂八月其說有三一云自丑/至申為否一云自子至未為遯一云自寅至酉為觀程
[012-3a]
傳取自子至未本/義兼取遯觀二說 復之六三以隂躁處動之極復之
頻數而不能固者也數入聲處震下坤上為復隂謂六/躁謂三 極之極謂居震體之終
也趙氏曰三為震/動之極故曰頻復貴安固頻復頻失不安于復也復
善而屢失危之道也聖人開其遷善之道與其復而危
其屢失故云厲旡咎不可以頻失而戒其復也頻失則
為危屢復何咎過在失而不在復也開下吕本無其/字 與許也
註劉質夫曰頻復不已遂至迷復劉質夫曰以下葉本/自為一條 劉質夫
名絢程子門人先世常山人祖舜卿以仕宦始家河南/以䕃為潞州長子令元祐初韓維薦其經明行修為京
[012-3b]
兆府教授王巖叟朱光庭又薦為太學博士卒于官迷/復上六爻辭也葉氏曰頻復頻失而不止乆則玩溺而
不能復必至上六之迷復矣徐氏曰上六位高而無下/仁之美剛逺而無遷善之機厚極而有難開之蔽柔終
而無改過之勇是昏迷而不知復者也但張氏曰人于/過失當時或不能自知過後未有不悔 不能乘此悔
心力圖自新他日臨事差忒如故韓昌黎所謂當其在/辱亦克知悔及其既寧終莫知戒如此則終身所言所
行只是有悔/安得悔亡 睽極則咈戾而難合剛極則躁暴而不
詳明極則過察而多疑睽之上九有六三之正應實不
孤而其才性如此自睽孤也睽孤二字上九爻辭葉氏/曰上居睽之終是睽之極
也以九居上是剛之極也/居離之終是明之極也如人雖有親黨而多自疑猜
[012-4a]
妄生乖離雖處骨肉親黨之間而常孤獨也此即上節/之意而申
明之以見其必睽孤也葉氏曰多自疑猜明極之患也/妄生乖離剛極睽極之患也 愚按前言顔子剛而明
故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則明與剛固美徳/也而此又云然者盖聰明剛果過甚則為患如漢明帝
綜核操切而漢業漸衰唐宣宗英明彊察而唐不復振/剛與明其可極乎是故古之賢若不耀威武不峻刑誅
降心以受言温恭以接下凡此所以濟其剛也不務苛/察不矜摘伏集公議以為耳目採羣言以驗得失凡此
所以益其明也不然/未有不至于睽孤者 解之六三曰負且乘致冦至貞
吝傳曰小人而竊盛位雖勉為正事而氣質卑下本非
在上之物終可吝也六三隂柔是小人也而居下之上/則竊盛位矣勉為正事謂貞也氣
[012-4b]
質卑下就六三隂柔而言本非在上之物謂下卦也辨/胡氏曰小人得有高位者盖由上之人慢其名器不
賢否而與之以至為衆人/所奪而致冦戎之害也若能大正則如何曰大正非
隂柔所能也若能則是化為君子矣大正就貞字而極/言之也如何者謂
可免吝與否也隂柔才弱不能奮/發有為故曰大正非隂柔所能 益之上九曰莫益
之或擊之傳曰理者天下之至公利者衆人所同欲苟
公其心不失其正理則與衆同利無侵於人人亦欲與
之若切於好利蔽于自私求自益以損於人則人亦與
之力争故莫肯益之而有擊奪之者矣上九象傳胡雲/峰曰二不求益
[012-5a]
而或益之自外來也上求益而或擊之亦自外來也孰/有以來之五之吉由中心之有孚上之凶由立心之弗
恒吉凶之道未有不自心生者愚按正義謂上九處益/之極益之過甚者也求益無厭怨者非一故莫益之而
或擊之也其言可謂深切著明/矣嗚呼為人上者可不戒哉 艮之九三曰艮其限
列其夤厲薫心傳曰夫止道貴乎得宜行止不能以時
而定於一其堅强如此則處世乖矣與物睽絶其危甚
夤音寅堅腰為上下之界限故曰限列判隔也夤脊/骨也其 強如此以上釋艮其限處世乖戾二語釋
列其夤葉氏曰三居内卦之上實内外之分故取象皆/為限止之義沙隨程氏曰限分上下夤列左右各止其
所無相資相待/之意故危薰心人之固止一隅而舉世莫與宜者則艱
[012-5b]
蹇忿畏焚撓其中豈有安裕之理厲薫心謂不安之勢
薰爍其中也固膠固也中即心也艱蹇忿畏四者皆其/所以薫心者也胡氏曰寂然不動者心之
體如之何而可以徇物感而遂通者心之用如之何而/可以絶物三過剛不中確乎止而不能進退以至上下
隔絶是絶物者也惟見其危厲薫心而已之楊氏曰此/爻是惡動以為静而反至于動心者盖心 與物本相
聨屬時止而止時行而行則事應于心而心常泰/然有意絶物則物終不可絶而心終不可靜矣 大
率以說而動安有不失正者歸妹彖曰征凶位不當也/吳氏曰卦以少女從長男
則非其配偶說以動則恣情縱慾中爻不正則隂陽皆/失其常三五柔乘剛則不順宜其凶也然四者又以說
以動為重雙湖胡氏曰動而說為隨此陽倡而隂和男/行而女隨得男女之正故元亨利貞說以動為歸妹則
[012-6a]
是隂反先倡而陽和女反先行而/男從失男女之正故征凶無攸利 男女有尊卑之序
夫婦有倡隨之禮此常禮也若徇情肆欲惟說是動男
牽欲而失其剛婦狃說而忘其順則凶而無所利矣禮/葉
本作理而歸妹彖曰无攸利柔乘剛也此常理也以上/指恒卦 言㢲上震下曰恒震剛在上㢲柔在下尊卑
之序也震長男而動于外㢲長女而順於内倡隨之/禮也徇情肆欲以下則極言以說而動之不可也
雖舜之聖且畏巧言令色說之惑人易入而可懼也如
兊九五傳說見書臯陶謨篇但禹本言能哲而惠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而此直云舜畏亦斷章取義耳
又惟帝其難孔蔡傳並/作堯此則作舜說也 治水天下之大任也非其至
[012-6b]
公之心能舍已從人盡天下之議則不能成其功豈方
命圮族者所能乎圮從人已之已音杞與圯上之圯别/ 程子謂方不順也命正理也謂其
不循正理而毁圮族類傾陷忌克之人也朱子則謂命/命令也方命謂止其命令而不行也王氏所謂圖則行
方則止猶今言廢閣詔令也盖鯀悻戾自用不聽人/言語不受人教令也二說不同自當以朱子為正
雖九年而功弗成然其所治固非他人所及也惟其功
有叙故其自任益強咈戾圮類益甚公議隔而人心離
矣是以其惡益顯而功卒不可成也顯而下葉本有其/字 經說下同
 君子敬以直内微生高所枉雖小而害則大害下葉/本有直
[012-7a]
字/人有慾則無剛剛則不屈于慾朱子曰此亦只要學/問學問進則見得理
明自是勝得他不然則只/隨氣禀去便自是屈于慾 人之過也各於其類君子
常失于厚小人常失於薄君子過于愛小人傷于忍以/上
三條見論語朱子曰程子亦只是舉一隅耳若君子過/于廉小人過于貪君子過于介小人過于通之類皆是
愚按程子因本文言仁故以厚薄愛忍言之朱子則以/此為專言之仁故復就貪廉通介之類推廣言之真西
山曰此聖門觀人之法然為人君者尤當因臣下之過/而察其心如愛君而極諫不無狂訐之過愛民而違命
不無矯拂之過要其用心則皆仁也人君取其仁而略/其過可也若姦邪之臣巧於揜覆未必有過之可指而
其心則不可問矣/ 以上並伊川語 明道先生曰富貴驕人固不善學
[012-7b]
問驕人害亦不細遺書下同盡人之學問雖極富有日/新亦止以 人道所當然固不必驕
而義理無窮亦終身行之而不能盡則又無可/驕也况驕則氣盈氣盈則識量狹隘百病都生 人以
料事為明便駸駸入逆詐億不信去也說見/論語 人於外
物奉身者事事要好只有自家一箇身與心却不要好
苟得外面物好時却不知道自家身與心却已先不好
了也外物奉身者如宫室飲食衣服之類皆是身不好/謂身不修心不好謂心不正所謂以小害大賤害
貴也貨朱子曰人亦有奉身儉嗇之甚而篤好外物/如財 聲色之類盖亦只因私欲不能克之故也
人于天理昏者是只為嗜欲亂著他荘子言其嗜欲深
[012-8a]
者其天機淺此言却最是說見荘子大宗師篇嗜荘作/耆荘子名周字子休蒙人著
書名南/華經 伊川先生曰閱機事之乆機心必生盖方其
閱時心必喜既喜則如種下種子上種去聲下如字必/荘子曰有機械者
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見外篇天地篇朱子曰荘/老之言亦自有可取者但須中有所主不為異教所汩
識其意所以異于/聖人者何如耳 疑病者未有事至時先有疑端在
心周羅事者先有周事之端在心皆病也疑病者猜嫌/疑慮之病端
端緒也周羅宋時俚語猶言兠攬也愚謂窮理之功/至則疑之病去矣自治之心切則周羅事之患去矣
較事大小其弊為枉尺直尋之病此言事無大小皆不/可以有忽也 朱子
[012-8b]
曰吴氏謂子夏小徳出入可也之言不能無弊盖學者/一以小失為無害而為之則于大節必將有枉尋而直
尺者矣川以/上並伊 語 小人小丈夫不合小了他本不是惡舊/本
並于他字句絶非孟不冝如此而如此曰不合今俗語/有之程子亦只據 子尹士章所謂小人小丈夫而論
之耳小謂識量之淺狹也盖尹士但未聞君子之大道/故據所見言之如此其心固無他也故云他本不是惡
若淳于髠陳賈之徒有意作惡自不得與尹士同科矣/ 愚按此條說者皆作泛論理甚難通如大學小人閒
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豈得謂之不是惡且又何/以必與小丈夫並論耶學者特習而不察耳 雖公
天下事若用私意為之便是私熊氏曰如見人飢寒與/之衣食稍有要譽之心
即私/矣 伊川先生曰做官奪人志趙致道曰或謂此亦/為富貴所移竊恐不
[012-9a]
特此也但纔仕宦則於窒礙處便有隨冝區處之意浸/尋至于隨時徇俗與初間立志頓别此所謂奪志也朱
子曰所論是也若欲救此但當/隨事省察以審其輕重可也 驕是氣盈吝是氣歉
人若吝時於財上亦不足於事上亦不足凡百事皆不
足必有歉歉之色吕本色下有也字遺上驕吝並言下/但就吝言之者按 書則人若吝時
以下乃程子因或人以吝何如則是為問而復告之如/此亦以言吝而驕可知也吝者百事皆不足必有歉歉
之色則驕者百事皆有餘必有盈盈之状程子所以不/别言也 朱子曰驕者吝之所發吝者驕之所蔵如理
本天下之公必吝惜而不以告人者盖恐為人所同得/則我便無以驕于人故必私之于已使獨自有之貨財
亦然惟其欲驕所以吝也愚按程子分二病言之朱子/則謂驕生于吝其勢相因盖人固有驕而未必吝吝而
[012-9b]
未必驕者亦有驕而且吝者程子就其分者言之故有/氣盈氣歉之别朱子以其合者言之則謂驕生於吝必
兼此二說而其/義始為完備 未知道者如醉人方其醉時無所不
至及其醒也莫不愧耻人之未知學者自視以為無缺
及既知學反思前日所為則駭且懼矣自視以為無缺/猶醉之無所不
至也既學而知駭且懼猶醒時/之愧耻也 以上並伊川語 邢恕云一日三㸃檢
明道曰可哀也哉其餘時理㑹甚事盖倣三省之說錯
了可見不曾用功恕吕本作七次曽子日以三事自省/恕誤以為三 㸃檢故程子警之
又多逐人面上說一般話明道責之邢曰無可說明道
[012-10a]
曰無可說便不得不說便不得不說言既無可說則亦/不必說矣便如此不得不說乎
乃詰問之辭驗此二者皆心不存之故也心存則隨時/省察隨事體 語黙動静皆不敢苟故無二者之失
按此條見外書謝上/蔡語録列遺書誤 横渠先生曰學者捨禮義則飽
食終日無所猷為與下民一致所事不踰衣食之間燕
遊之樂耳樂音洛者正䝉所猷為謀猷作為也下民凡/不知學 皆是 謂民斯為下者也 愚按
學者當以禮義為根本而後考之經史以究其藴反之/吾身與心以盡其實則知日以精行日以篤自可漸進
于聖賢之域不然則讀書作文皆以益其放而已又/何必所事不踰衣食燕樂間然後為與下民一致乎
鄭衛之音悲哀令人意思留連又生怠惰之意從而致
[012-10b]
驕淫之心雖珍玩竒貨其始感人也亦不如是切從而
生無限嗜好故孔子曰必放之亦是聖人經歴過但聖
人能不為物所移耳感葉本作惑好去聲言禮樂説音/意思留連三句總極 鄭衛之
惑人之/切也 孟子言反經特於鄉原之後者以鄉原大者
不先立心中初無作惟是左右看順人情不欲違一生
如此作吕本作怍一作主隨孟子說心先立乎其大者/見孟子初無作言其 人俯仰 中初未嘗有所
作為也渠以/上並横 語
 近思録集註卷十二
[012-11a]
欽定四庫全書
 近思録集註卷十二
              婺源江永撰
 朱子曰此卷改/過及人心疵病
濓溪先生曰仲由喜聞過令名無窮焉今人有過不喜
人規如䕶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噫通/書○伊川
先生曰徳善日積則福禄日臻徳踰於禄則雖盛而非
滿自古隆盛未有不失道而喪敗者也泰九三傳○葉/氏曰徳勝於禄
[012-11b]
則所享者雖厚而不為過禄過其徳薄且不能勝況於/隆盛乎隆盛之喪敗必自無徳者致之○易傳下同
○人之於豫樂心悦之故遲遲遂至於眈戀不能已也
豫之六二以中正自守其介如石其去之速不俟終日
故貞正而吉也處豫不可安且久也久則溺矣如二可
謂見幾而作者也蓋中正故其守堅而能辨之早去之
速也○人君致危亡之道非一而以豫為多豫六/五傳○聖
人為戒必於方盛之時方其盛而不知戒故狃安富則
驕侈生樂舒肆則綱紀壞忘禍亂則釁孽萌是以浸淫
[012-12a]
不知亂之至也臨彖/傳○復之六三以隂躁處動之極復
之頻數而不能固者也復貴安固頻復頻失不安於復
也復善而屢失危之道也聖人開遷善之道與其復而
危其屢失故云厲无咎不可以頻失而戒其復也頻失
則為危屢復何咎過在失而不在復也本註劉質夫曰/頻失不已遂至
迷復○劉絢字質夫程子門人○葉氏曰頻復頻失/而不止久則玩溺而不能復必至上六之迷復矣
睽極則咈戾而難合剛極則躁暴而不詳明極則過察
而多疑暌之上九有六三之正應實不孤而其才性如
[012-12b]
此自睽孤也如人雖有親黨而多自疑猜妄生乖離雖
處骨肉親黨之間而常孤獨也葉氏曰睽上九居離之/終是明極也多自疑猜
過明之患妄生乖離/過剛好暌之致也○解之六三曰負且乘致寇至貞
吝傳曰小人而竊盛位雖勉為正事而氣質卑下本非
在上之物終可吝也若能大正則如何曰大正非隂柔
所能也若能之則是化為君子矣○益之上九曰莫益
之或擊之傳曰理者天下之至公利者衆人所同欲苟
公其心不失其正理則與衆同利無侵於人人亦欲與
[012-13a]
之若切於好利蔽於自私求自益以損於人則人亦與
之力爭故莫肯益之而有撃奪之者矣○艮之九三曰
艮其限列其夤厲熏心傳曰夫止道貴乎得宜行止不
能以時而定於一其堅强如此則處世乖戾與物睽絶
其危甚矣人之固止一隅而舉世莫與宜者則艱蹇忿
畏焚撓其中豈有安裕之理厲熏心謂不安之勢熏爍
其中也葉氏曰限界分也列絶也夤膂内亦一身上下/之限也三居内卦之上實内外之分故取象皆
為限止/之義○大率以説而動安有不失正者歸妺傳○葉/氏曰歸妺兑
[012-13b]
悦震動心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況從欲而忘返耶○男女有尊卑之序夫婦有
唱隨之理此常理也苟狥情肆欲唯説是動男牽欲而
失其剛婦狃説而忘其順則凶而無所利矣同/上○雖舜
之聖且畏巧言令色説之惑人易入而可懼也如此兑/六
五/傳○治水天下之大任也非其至公之心能舎己從人
盡天下之議則不能成其功豈方命圮族者所能乎鯀
雖九年而功弗成然其所治固非他人所及也惟其功
有叙故其自任益强咈戾圮類益甚公議隔而人心離
[012-14a]
矣是其惡益顯而功卒不可成也經説/下同○君子敬以直
内微生高所枉雖小而害則大朱子曰易得之物尚委/曲如此若臨大事如何
當有便道有無便道無/才枉其小便害其大○人有慾則無剛剛則不屈於
朱子曰慾與剛正相反若耳之欲聲目之欲色之類/皆是慾也才有些被他牽引去此中便無所主焉得
剛/○人之過也各於其類君子常失於厚小人常失於
薄君子過於愛小人傷於忍朱子曰厚與愛畢竟是/仁上發來其苗脈可見
明道先生曰富貴驕人固不善學問驕人害亦不細葉/氏
曰君子之學為己而己學問驕人非特其學為/務外而傲惰敗徳學亦不進矣○遺書下同○人以
[012-14b]
料事為明便駸駸入逆詐億不信去也永按喜料事則/逆億之心熟雖
中猶為私意小智/況未必皆中乎○人於外物奉身者事事要好只有
自家一箇身與心却不要好苟得外面物好時却不知
道自家身與心却已先不好了也葉氏曰所謂小害/大賤害貴者也
人於天理昬者是只為嗜欲亂著他莊子言其嗜欲深
者其天機淺此言却最是永按天機天理/發動之機也○伊川先生
曰閲機事之久機心必生蓋方其閒時心必喜旣喜則
如種下種子葉氏曰莊子云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疑病者未
[012-15a]
有事至時先有疑端在心周羅事者先有周事之端在
心皆病也葉氏曰周羅事/猶言兠攬事○較事大小其弊為枉尺直
尋之病葉氏曰事無大小惟理是視或者有苟成急就/之意則道雖小屈義雖㣲害亦有冒而為之者
原其初心止於權大小遂至枉尺/直尋其末流之弊有不可勝言矣○小人小丈夫不合
小了他本不是惡葉氏曰性無不善而局於氣/質汩於利欲者自小之耳○雖公
天下事若用私意為之便是私○做官奪人志問仕宦/奪人志
或言為富貴所移愚意以為不特言此但才仕宦則為/事窒礙處有隨宜區處之意浸浸遂入於隨時徇俗之
域與初間立心各别此所謂奪志也不知程子意出於/此否又不知人未免仕宦而有此病又何以救之朱子
[012-15b]
曰所論奪志之説是也若欲救此但當隨事省/察而審其輕重耳然幾微之間大須著精彩也○驕是
氣盈吝是氣歉人若吝時於財上亦不足於事上亦不
足凡百事皆不足必有歉歉之色也朱子曰吝之所有/乃驕之所恃也故
驕而不吝無以保其驕吝而不驕無所用其吝此盈於/虚者所以必歉於實而歉於實者所以必盈於虚也○
一學者來問驕是氣盈吝是氣歉歉則不盈盈則不歉/如何却云使驕且吝試商量看吳伯豐對云盈是加於
人處歉是存於己者粗喻之如勇於為非則怯於遷善/明於責人則暗於恕己同是一箇病根先生曰如人曉
些文義吝惜不肯與人説便是要去驕人非驕無所用/其吝非吝則無以為驕○驕吝雖有盈歉之殊然其勢
常相因蓋驕者吝之枝葉吝者驕之本根故嘗論之天/下之人未有驕而不吝吝而不驕者也○問氣之盈歉
[012-16a]
如何曰驕吝是一般病驕是放出底吝吝是不放出底/驕如人病寒熱攻注上則頭目痛攻注下則腰腹痛熱
發在外似驕寒/包縮在内似吝○未知道者如醉人方其醉時無所不
至及其醒也莫不愧恥人之未知學者自是以為無缺
及旣知學反思前日所為則駭且懼矣○邢七云一日
三檢㸃明道先生曰可哀也哉其餘時理會甚事蓋倣
三省之説錯了可見不曾用功又多逐人面上説一般
話明道責之邢曰無可説明道曰無可説便不得不説
○横渠先生曰學者捨禮義則飽食終日無所猷為與
[012-16b]
下民一致所事不踰衣食之間燕遊之樂爾正/䝉○鄭衛
之音悲哀令人意思留連又生怠惰之意從而致驕淫
之心雖珍玩竒貨其始感人也亦不如是切從而生無
限嗜好故孔子曰必放之亦是聖人經歴過但聖人能
不為物所移耳横渠禮/樂記○孟子言反經者特於鄉原之
後者以鄉原大者不先立心中初無怍惟是左右看順
人情不欲違一生如此葉氏曰鄉原浮沉俯仰無所可/否蓋其義理不立中無所主惟
務悦人以是終身乃亂常之尤者君子反經復其常道/則是非昭然而鄉原僞言僞行不得以惑之矣○横渠
[012-17a]
孟子/説
 
 
 
 
 
 
 
[012-17b]
 
 
 
 
 
 
 
 近思録集註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