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m0046 錢通-明-胡我琨 (master)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錢通卷六
            明 胡我琨 撰
  三之象
   攻泉之道必自載于象者始也是故攻泉自品
   始品行始以正行乃偽作而神竒者雜出矣刀
   布雜而稽諸天則勝者必有厭矣厭其勝而流
   之四夷服之則采厥産以資疆餙鄙鑄金之狀
[006-1b]
   圓亦中規方亦中矩肉亦中蟲背亦中籕文同
   而各異其品彚而辯諸所匪以貢而致之天官
   氏式其地圖而物之尊洪氏也則校其品之鴻
   纎可以類從者或辯其嵗年或辨其名號或辯
   其制體或辯其官私或辨其妖祥錯其説於他
   門叙其署者與其貫者而一綜于象凡象於夷
   者各憲之於所冶之國乃弗分如洪氏所括若
   弗從其類也若欲其一也故象曰三
[006-2a]
  正品
 
 
右虞錢 賈逵注周語曰虞夏商周金幣三等黄為上
幣銅錢為下幣
 
 
右夏錢 鄭暐南北史雋曰禹遭大水以厯山之金鑄
[006-2b]
錢救人之用
 
 
右商錢 鄭暐南北史雋曰湯遭大旱以莊山之金鑄
錢贖人之賣子者
 
 
右周錢 太公立法鑄 荀悦漢紀曰周制錢有文外
[006-3a]
圓内方 李竒曰圜一寸重九兩 顧烜曰重十二銖
 李孝美曰按二家之説若謂重九兩則景王時不患
輕也若謂十二銖則更鑄者又何加焉
 
 
右景王錢 前漢食貨志曰景王患錢輕更鑄大錢文
曰寶貨肉好皆有周郭 唐固曰重十二銖又曰大錢
五十
[006-3b]
 
 
右齊錢
 
 
右晉錢
[006-4a]
右楚錢 楚莊王行 越世家曰楚王每赦使使者封
三錢之府
 
 
 
右趙錢 洪遵曰余謂春秋之時下迨戰國以鑄泉立
幣各擅其利惟齊志見之管子故暴白後世諸國無所
稽考遂致淟汨不𫝊耳
[006-4b]
 
 
右秦錢 惠文王初行
 
 
右秦半兩錢 𫝊瓚曰錢之形質如周錢唯文異耳
顧烜曰秦始皇鑄重十二銖 敦素曰嘗得此錢徑寸
三分重八銖
[006-5a]
 
 
右莢錢 如淳曰如榆莢也 伏無忌曰漢鑄莢錢重
三銖 顧烜曰今世猶有小錢重一銖半徑五分文曰
漢興小篆文
 
 
右八銖錢 前漢髙后紀曰二年行八銖錢 舊譜曰
[006-5b]
重八銖文曰半兩
 
 
右四銖錢 食貨志曰孝文五年更鑄四銖錢其文為
半兩 應劭曰今民間半兩錢最輕小者是也
 
 
右三銖錢 建元元年鑄 顔師古曰新壞四銖造此
[006-6a]
錢 封氏曰半兩錢重三銖兩字中唯作十字不復為
兩人穿下有三竪文豈以三畫為三銖之記耶 洪遵
曰余按此錢史氏以為銷半兩更鑄三銖錢重如其文
則三銖之文明矣李孝美又畫半兩錢于下葢蔽封氏
之説也
 
 
右半兩錢 建元五年鑄 半兩之品甚衆有𫝊形者
[006-6b]
有肉郭者有對文者有隱起字者
 
 
右五銖錢 元狩五年鑄 食貨志曰有司請郡國鑄
五銖錢周郭其質令不可摩取鋊 舊譜曰此錢厚大
者徑一寸重五銖 李孝美曰今世所見五銖如張台
之説一一甚多但赤側四出文蜀梁當兩女錢并穿上
下各一星者自有品目不當更引于此
[006-7a]
 
 
 
右鍾官赤側錢 元狩年鑄 如淳曰以赤銅為其郭
也今錢見有赤側者不知作法云何
 
 
右五銖錢 建武年鑄
[006-7b]
 
 
右四出文錢 中平三年鑄 舊譜曰徑寸一分重四
銖背文四出俗謂之角錢 洪遵曰余按此錢字畫明
澈徑寸重三銖一絫
 
 
右五銖錢 魏文帝黄初二年行
[006-8a]
 
 
右直百錢 建安年昭烈鑄 舊譜曰徑七分重四銖
 
 
 
 
右直百五銖錢昭烈鑄 顧烜曰徑一寸一分重八
[006-8b]
銖文曰五銖直百 洪遵曰余按此錢封氏列不知年
代品然考諸家之説則昭烈所鑄審矣錢凡四種有徑
九分重五銖者字文明坦肉好背面皆有周郭世多有
之有徑七分重三銖八絫者形制窳薄有一種面文相
類背肉粗惡穿左有一為字又有鐡錢重五銖四絫者
輪郭重厚字文湮晦
[006-9a]
右𫝊形五銖錢 顧烜曰劉備鑄直百錢𫝊形五銖今
所謂蜀錢即𫝊形五銖也時有勒為直百者亦有勒為
五銖者大小稱兩如一並徑七分重四銖三呉諸屬縣
行之其文為五銖者京師亦頗用焉 舊譜曰劉備與
直百同時鑄文字輕重大小與漢五銖無異但五字居
左銖字居右謂之𫝊形
 
 
[006-9b]
右大泉五百錢 孫權嘉禾年鑄 舊譜曰徑寸二分
重十二銖文曰大泉五百 洪遵曰余按此錢徑寸一
分重四銖六絫今世有之
 
 
右大泉當千錢 孫權赤烏年鑄 舊譜曰徑寸四今
重十六銖文曰大泉當千 洪遵曰余按此錢有二品
大者徑寸五分重十二銖六絫字文夷漫輪郭重厚小
[006-10a]
者徑寸三分重七銖二絫舊譜所圖葢其小者以為重
十六銖非也
 
 
右四銖錢 宋元嘉年鑄 顔竣𫝊曰輪郭形製與五
銖同用費損無利故百姓不盗鑄 張台曰據所見背
面皆有周郭徑七分重二銖已下文甚分明 舊譜曰
文曰四銖重如其文 洪遵曰余按此錢徑七分重二
[006-10b]
銖四絫肉薄好濶背面皆有周郭字文甚明
 
 
右當兩大錢 宋元嘉年鑄 舊譜曰重八銖
 
 
右孝建錢 舊譜曰徑八分半重四銖文曰孝建背文
曰四銖孝建則薤葉四銖則大篆其後稍去四銖専為
[006-11a]
孝建漸至薄八文字夷漫至明帝泰始三年罷焉 顧
烜曰孝建元年鑄四銖錢一邊為孝建一邊為四銖
洪遵曰余按此錢徑七分重二銖今世尚有之
 
 
右二銖錢 宋永光年鑄 舊譜曰重如其文
 
 
[006-11b]
右景和錢 宋景和年鑄 金光襲曰其文小篆 洪
遵曰余按此錢李孝美不入譜烜梁人距宋不逺其説
當審矣
 
右鵞眼錢 顧烜曰宋中廢帝景和元年鑄
 
 
右五銖錢 肉好周郭文曰五銖重如其文 顧烜曰
[006-12a]
天監元年鑄徑一寸文曰五銖重四銖三絫二黍每百
枚重一斤二兩 張台曰五銖錢皆無好郭惟此一種
有之 李孝美曰按此錢亦多見之復有一種徑八分
重三銖形製惟肖而面漫薄惡疑當時所盗鑄者
 
 
右公式女錢 隋書食貨志曰梁武帝又别鑄五銖除
其肉郭謂之女錢徑一寸 張台曰背有好郭者謂之
[006-12b]
公式女錢背無好郭者正謂之女錢葢聽民私鑄有不
精也
 
 
右五銖鐡錢 梁普通年鑄 顧烜曰五銖鐡錢徑一
寸一分文曰五銖背為四出文 洪遵曰余按此錢今
世有之輪郭重厚字蹟微漫背文四出徑七分重三銖
六絫
[006-13a]
 
 
右大吉錢 普通年鑄 顧烜曰錢大小輕重如銖文
曰五銖大吉背文四出
 
 
右大通錢 普通年鑄 顧烜曰大小輕重如五銖文
曰五銖大通背文四出
[006-13b]
 
 
右大富錢 普通年鑄 顧烜曰大小輕重如五銖大
富背文四出
 
 
 
右當十錢 梁元帝時鑄
[006-14a]
 
 
右四柱錢 梁太平年鑄
 
 
右五銖錢 陳天嘉年鑄
 
 
[006-14b]
右大貨六銖錢 陳太建年鑄 洪遵曰余按此錢製
作精妙肉皆有周郭徑寸重如其文
 
 
 
右太和五銖錢 後魏太和年鑄 洪遵曰余按此錢
徑八分重如其文銅質粗惡字文湮漫計當時令民自
鑄故其製不精也
[006-15a]
 
 
右五銖錢 永平年鑄
 
 
 
右永安五銖錢 永安年鑄 舊譜曰徑九分文曰永
安五銖重如其文 李孝美曰此錢徑八分周郭完厚
[006-15b]
所見至多
 
 
 
右永安土字錢 面文永安五銖幕文有一土字徑九
分重二銖四絫銅色純赤輪濶皆夷計後魏所鑄
[006-16a]
右五銖錢 大統年鑄 舊譜曰以赤銅鑄
 
 
 
右永安五銖錢 齊神武帝鑄
 
 
 
[006-16b]
右常平五銖錢 北齊天保年鑄 舊譜曰徑八分
李孝美曰此錢徑寸舊譜列在偽品
 
 
右布泉錢 後周保定年鑄 舊譜曰徑寸其文左曰
布右曰泉皆玉筋篆非男錢也
[006-17a]
右大布錢 建徳年鑄 舊譜曰徑寸一分 張台曰
此錢小者至徑六分其舊錢之文上五下行左大右布
又有大布字飜在上下者
 
 
 
右永通萬國錢 大象年鑄 舊譜曰徑寸三分重十
二銖背面肉好皆有周郭又有徑寸二分半重八銖己
[006-17b]
下者 張台曰此錢輪郭與布泉相似其小省至徑七
分亦有輪郭濶厚及對文者 李孝美曰此錢又有徑
寸五分重十八銖背面皆有此四字者銅色青白製作
尤佳
 
 
 
右白錢 隋開皇年鑄 背面肉好皆有周郭文曰五
[006-18a]
銖而重如其文每一千重四斤二兩 唐書食貨志曰
隋行五銖白錢 舊譜曰徑一寸重一銖六黍肉郭平
濶五字右邊傍好有一畫餘三面無郭用鑞和鑄故錢
色白
 
 
 
 
[006-18b]
右開元錢 唐武徳年鑄 新唐書食貨志曰徑八分
重二銖四絫積十錢重一兩得輕重大小之中其文以
八分篆𨽻三體 李孝美曰此錢元字次畫端或有挑
向左者世謂之左挑而俗甚愛重背文亦有兩甲㾗者
銅色黒濁不至精好 詳考此錢郭有大小肉有輕重
皆嵗久適然凡八分篆𨽻三品而皆有甲文者製作精
好今世尤多李孝美獨圖其一失之畧矣
[006-19a]
 
 
右乾封錢 新唐書食貨志曰徑寸重二銖六分
 
 
右乾元十當錢 乾元年使第五倫鑄 食貨志曰徑
一寸每緡重十斤 舊譜曰徑寸二分重五銖 李孝
美曰此錢今多大小不同寸二分至七分相較一分凡
[006-19b]
六品字體形製畧異
 
 
 
右重輪錢 第五琦復命鑄 徑一寸二分其文亦曰
乾元重寶背之外郭重輪每緡重十二斤 舊譜曰徑
二寸四分重十二銖 李孝美曰此錢有兩品小者至
薄而文字昏暗徑寸重五銖大者極厚而製作精好徑
[006-20a]
寸五分重十四銖與唐志舊譜所載不同
 
 
右小乾元錢 洪遵曰余按此錢重三銖三絫徑與開
元錢同今世所存至多計肅宗所鑄而史氏疏畧不載
 
 
大元厯錢 張台曰大厯是代宗年號計此時所鑄
[006-20b]
洪遵曰余按此錢徑九分重三銖六絫銅色昏濁字畫
遒勁
 
 
右開元大錢 徑寸二分重十二銖六絫
 
 
右建中錢 張台曰按此錢未施用今民間往往有之
[006-21a]
輕小于開元錢徑十分重二銖以下文曰建中通寶文
字漫暗銅色純赤肉好薄小殊乖白銅大錢之義
 
 
 
 
 
 
[006-21b]
 
 
 
 
 
 
 
右新開元錢背文
[006-22a]
 
 
右咸通錢
 
 
 
右天成錢 洪遵曰余按此錢徑九分重三銖六絫文
曰天成元寶計當時所鑄而五代史後唐紀不載
[006-22b]
 
 
右天福錢 洪遵曰余按此錢徑七分重二銖四絫銅
質薄小字文昏昧葢以私鑄不精也
 
 
右漢通錢 洪遵曰余按此錢徑寸重三銖六絫文曰
漢通元寶字文明坦製作頗精葢懲天福之弊則漢代
[006-23a]
所鑄明矣
 
 
右周通錢 鄭向五代開皇紀曰顯徳二年九月甲寅
詔禁天下銅器始議鑄錢
  偽品
 
 
[006-23b]
右項梁錢
 
 
右呉王濞錢 西京雜記曰呉有銅山鑄錢錢微重文
字肉好與漢錢不異 洪遵曰余按漢文帝時更鑄錢
其文為半兩呉鄧錢文字與漢錢同則錢之半兩也
[006-24a]
右鄧通錢 西京雜記曰文帝賜鄧通蜀銅山聽自鑄
錢文字肉好與天子錢同故富侔人主
 
 
 
 
右大錢 漢書食貨志曰王莽居攝變漢制更造大錢
徑寸二分重十二銖文曰大錢五十 敦素曰按今所
[006-24b]
見模狀不同字體各異小者不及二銖又有面文重外
髙内下精妙可觀殊不知莽之所鑄復是後人倣傚何
不相同也如此 張台曰此錢亦有數種有對文者有
穿上一星者有泉字諸畫並方者
[006-25a]
右小錢五等 荀悦漢紀曰王莽建國元年春更作小
錢徑六分文曰小錢與大錢一直五十者為二品並行
 封氏幺錢别種文曰直十 張台曰嘗見壯錢薄于
開元錢
 
 
右貨泉錢 王莽天鳳年鑄 食貨志曰徑一寸重五
銖文右曰貨左曰泉枚直一 張台曰此錢今世所見
[006-25b]
有徑寸四分重二十四銖者有徑六分重二銖者有玉
筯篆者有𫝊形者有肉郭重文者穿面四角决文穿背
四角决文穿上一星穿下一星濶縁細縁不少于五銖
 李孝美曰此錢今世多見有徑寸五分至四分者十
餘品而好郭或有或無或作重文種種不一
 
 
右鐡錢 公孫述鑄 舊譜曰文字輕重大小未聞
[006-26a]
 
 
右小錢 初平年董卓鑄
 
 
右五銖錢 董卓鑄
 
 
[006-26b]
右沈郎錢 呉興沈充鑄 舊譜曰或言小于五銖文
字輕重未聞
 
 
右五銖錢 晉張軌納太府㕘軍索輔言立制凖布用

[006-27a]
右河陽錢 三國王則鑄
 
 
右得壹錢 唐史思明鑄 舊譜曰徑寸三分重十三
銖 洪遵曰余按此錢重十二銖六絫
 
 
右順天錢 史思明改鑄 舊譜曰徑寸五分重十五
[006-27b]
銖 李孝美曰二錢如一但順天重而得壹輕 洪遵
曰余按此錢重十三銖二絫
 
 
 
右永通錢 南唐鍾謨請鑄 洪遵曰余按此錢有三
品字八分書者徑寸五分重八銖七絫背面肉好皆有
周郭篆文者徑寸三分重五銖七絫輪郭重厚銅色昏
[006-28a]
暗又有面為篆文背為龍鳳形者此錢見/竒品計皆李氏所
鑄李孝美獨載八分書者遺此一種豈未之見耶
 
 
右開元錢 洪遵曰余按此五錢制度大小各殊有徑
九分重三銖者有徑七分重二銖二絫者字文並類大
唐錢有徑寸二分重八銖與徑九分重三銖者形製相
肖文皆篆字有徑八分重二銖六絫者字合八分及𨽻
[006-28b]
體背文有圓㸃于五錢中最少又有小唐國鐡錢重二
銖八絫形製肖銅錢之小者
 
 
右大唐錢 洪遵曰余按此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文
曰大唐通寶又有徑七分者字文相類豈當時盗鑄耶
[006-29a]
右永平錢 五代史前蜀世家曰王建武成三年十二
月大赦改明年元為永平
 
 
右通正錢 五代史前蜀世家曰王建永平五年改元
通正
 
 
[006-29b]
右天漢錢 五代史前蜀世家曰王建通正元年十月
大赦改明年元曰天漢國號漢
 
 
右光天錢 五代史前蜀世家曰王建天漢元年十二
月大赦改明年元曰光天
[006-30a]
右乾徳錢 五代史前蜀世家曰王建卒子衍立明年
改元乾徳
 
 
右咸康錢 五代史前蜀世家曰王衍乾徳七年改元
曰咸康 李孝美曰按此五錢文皆王氏父子年號計
當時所鑄並徑七分重五銖形製粗惡今世所存甚多
 洪遵曰余按通正天漢光天乾徳錢皆重三銖獨咸
[006-30b]
康錢重三銖三絫
 
 
 
右廣政錢 五代史後蜀世家曰孟昶明徳五年改元
曰廣政 十國紀年後蜀史曰蜀主昶明徳三年十二
月丁亥申嚴錢禁明年改元廣政 洪遵曰余按此錢
計當時所鑄徑九分重三銖銅質渾厚字八分書
[006-31a]
 
 
右鐡錢 一十國紀年後蜀史廣政二十五年以屯戍
既廣調度不足始鑄鐡錢
 
 
右乾亨錢 五代史南漢世家曰梁貞明三年劉龔即
位國號大越改元曰乾亨 李孝美曰此錢文曰乾亨
[006-31b]
重寶徑七分重六銖疑當時所鑄 洪遵曰余按此錢
止重三銖六絫
 
 
右鉛錢 十國紀年漢史曰劉龔以國用不足鑄鉛錢
十當銅錢一 洪遵曰余按鉛錢有二品輪廓鍥薄文
曰乾亨重寶大者徑寸重三銖九絫重寶二字𫝊形小
者徑九分重三銖六絫余抵嶺外始獲此錢若銅錢今
[006-32a]
世所存至多
 
 
 
右乾封錢 五代史楚世家曰髙郁諷馬殷鑄鉛鐡錢
以十當銅錢一 洪遵曰余按此錢徑寸七分重十七
銖圍五寸半文曰乾封泉寶以銅為之而楚史湖南故
事以為鐡錢豈當時鑄銅錢二種耶
[006-32b]
 
 
 
右天策錢 五代史楚世家曰馬殷請依唐太宗故事
開天策府梁太祖拜殷天策上將軍 張台曰馬氏錢
也 洪遵曰余按此錢文曰天策府寶徑寸七分重三
十銖二絫銅質輝重字文明坦史氏失其𫝊張董之説
當有所慿也
[006-33a]
 
 
右呉越錢 王俶議鑄
 
 
右鉛錢 王審知為閩王時鑄
 
 
[006-33b]
右鐡錢 王審知鑄
 
 
 
 
右永隆錢 洪遵曰余按此錢徑寸四分重十銖三絫
文曰永隆通寶字文夷漫製作不精以銅為之五代史
不載錢文十國史又遺銅品此錢計當時所鑄
[006-34a]
 
 
右天徳錢 董逌曰建州王氏錢面文天徳重寶背文
穿上有殷字 洪遵曰余按王延政以建州建國稱殷
故幕文為殷字通寶重寶之異亦當時鑄此二品耳
 
 
右大興錢 董逌曰張台云馮洪所鑄
[006-34b]
 
 
右土錢 宋白續通典曰劉仁恭造泥錢號為山庫
陶岳貨泉録曰劉仁恭下令境内以泥為錢以膠泥固
濟而鍜之大抵類甆様度麤鹵
 
 
右應天錢 董逌曰幽州劉守光錢而文曰應天元寶
[006-35a]
背文曰萬
 
 
 
 
 
 
 
[006-35b]
 
 
 
 
 
 
 
 錢通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