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m0046 錢通-明-胡我琨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錢通卷三
            明 胡我琨 撰
  一之原
   貨一而命司焉者泉為多泉居三幣之下冶氏
   執齊改煎金錫知者創焉巧者劑之眡其物而
   絘其産然後貫利聖人之有作也掲而式其原
   則是以克鑄故原曰一
[003-1b]
  稽始
自太昊以來則有錢矣太昊氏髙陽氏謂之金有熊氏
髙辛氏謂之貨陶唐氏謂之泉商人齊人謂之布齊人
莒人謂之刀文獻/通考
神農列&KR0008於國以聚貨帛日中為市以交有無虞夏商
之幣金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錢或布或刀或龜貝
史/記
黄帝時采香山之金鑄刀此刀之始也範金為貨制金
[003-2a]
刀立五幣以制國用貨幣之制始也原/始
管子曰禹五年水民之無&KR1399賣子者禹以歴山之金鑄
幣贖之此錢幣之始也
管子曰湯七年旱民之無&KR1399賣子者湯以莊山之金鑄
幣贖之
周景王鑄大錢文曰寳貨錢有文其製始此原/始
秦始皇行半兩錢古人錢字作泉自是始稱錢而後之
八銖四銖皆原於此
[003-2b]
前漢食貨志曰太公為周立九府圜法錢圜函方輕重
以銖
漢文帝時除盜鑄錢令使得自鑄後世弛錢禁始此原/始
南北朝宋西羌未平東海王上錢二千萬助國諸王獻
助始於此
梁始鑄鐵錢以鐵為幣始見於此
隋賦民錢造佛圖經像此又増一賦也始見於此
唐髙祖初行開通元寳錢後世錢文用寳字始此
[003-3a]
𤣥宗以王璵為祠祭使用楮為錢以祭後世用紙錢代
幣始此
唐代宗稅青苖錢給百官俸青苖之名始見於此
德宗兩稅外取一錢者以枉法論行兩稅法始此初行
稅間架除陌錢法
五季楚鑄鈆鐵錢以鈆為錢始見於此
唐初聴民鑄田器計畝稅錢稅田器始此徴諸郡丁口
鹽錢後世徵戸口食鹽鈔始此
[003-3b]
周世宗發引之日金銀錢寳皆寓以形而楮錢大如盞
口其印文黄曰泉臺上寳白曰㝠遊亞寳據此則金銀
楮錠亦始於五代也
宋徽宗科免夫錢初收經制錢先是經制錢為東南七
郡之害
髙宗初置見錢闗子始收諸路月樁錢又一稅也
稱元寳自唐髙祖始稱重寳自唐肅宗始稱通寳自宋
人誤讀開通錢文始改元更鑄自宋太宗始俱同/上
[003-4a]
丘濬曰臣按鑄錢以年號為文始於劉宋孝建宋自開
寳每更一號必鑄一錢左/編
  釋義
錢之為幣以銅為之體圓孔方背面俱似皆有周郭周
流四方之象也事類/合璧
以珠玉為上幣以黄金為中幣以刀布為下幣管/子
夾漈鄭氏曰謂之泉者言其形謂之金者言其質謂之
刀者言其器謂之貨謂之布者言其用古文錢字作泉
[003-4b]
者言其形如泉文一變而為刀器再變而為圜法自圜
法流通於世民實便之故泉與刀為廢後人不曉其謂
也觀古錢其形即篆泉文也後人代以錢字故泉之文
借為泉水之泉其實泉之篆文下體不從水也文獻/通考
錢有字謂之面錢漫曰幕又曰幕皮師古曰呼錢背為
幕皮者謂其平而無文也
鋊銅屑也摩錢漫面以取其屑更以鑄錢也
偽錢私鑄之錢
[003-5a]
&KR0008穿錢索也
采山銅以為錢煮海水以為鹽伍被/傳
泉府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六人
周景王二十一年將鑄大錢以振救人於是乎有母權
子而行母重也重大倍故為母子輕也輕小半故為子
國/語
武帝時鑄官赤仄錢漢書音義曰俗所謂紫紺錢也
武帝又造銀錫白金以為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
[003-5b]
用莫如龜故白金三品前漢食/貨志
張宴曰按今所見契刀錯刀形質如大錢而肉好輪厚異
於此大錢形如大刀環矣契刀身形員長不二寸也其
文左曰契右曰刀無五百字也錯刀則刻之作字也以
黄金填其文上曰一下曰刀二刀泉甚不與志相應也
似札單差錯文字磨滅故耳張宴/論
如淳曰莢錢如榆莢也
惠帝紀云視作斥上者將軍四十金鄭氏曰四十金四
[003-6a]
十斤金也晉灼曰近上二千石賜錢二萬此言四十金
實金也下凢言黄金真金也不言黄金錢也食貨志黄
金一斤直萬錢也後漢何休注公羊百金之魚亦謂一
金萬錢緗素雜記引一金萬錢以證晉王導所市練布
之價則是一金萬錢不但秦漢為然自三代至晉莫不
皆然何千百年間金價一律如此今日之價視古又何
倍蓰耶野客/叢書
貨寳於金利於刀如淳曰名錢為刀以其利於民也莽
[003-6b]
造錯刀蓋身形如刀以黄金錯其文曰一刀直五千錯
塗也食貨/志
開元錢之文歐陽詢制詞其字含八分及𨽻體其詞先
上後下次左後右讀之自上及左迴環讀之其義亦通
俗謂之開通元寳錢食貨/志
泉府則以錢易貨常平則以錢易粟其本意皆以利民
非謀利也
王莽時主鑄錢官曰鐘官漢官/志
[003-7a]
撲滿者以竹為竅為蓄錢具有入竅而無出竅滿則撲

俗語謂錢一貫有畸曰千一千二米一石有畸曰石一
石二長一丈有畸曰丈一丈二之類亦有所本按考工
記殳長尋有四尺注曰八尺曰尋殳長丈二容齋/隨筆
錢以文言南史武林王曅華林園射賜錢五萬文
王昭禹曰古者寳龜而貨貝所以交易者惟貝而已至
太公立九府圜法始用錢代貝或曰錢或曰布布取宣
[003-7b]
布之義泉取流行之義其實則一而已臣按後世之錢
其形質外圓内方始此但未有文耳九府即周禮所載
九官是也九官皆掌財幣之官而所掌者黄金布帛錢
幣三者黄金以斤名布帛以疋計錢幣以銖重故凢貨
物之出入其輕重以圜法均而通之如黄金一斤該錢
若干帛一疋該錢若干之類是以國家有所用度也一
切皆財貨寳之以金利之以刀流行之以泉施布之以
布收聚之以帛所謂金即方寸重一斤者所謂刀即管
[003-8a]
子所謂刀為下幣者所謂泉即圜法也所為布帛即長
四丈為疋者大學衍/義補
按宋朝交子至是更名㑹不特此也又謂之錢引又謂
之闗子又謂之闗㑹其實一而已矣考夫唐之飛錢合
契特以通商賈之厚齎貿易者蓋執劵以取錢而非以
劵為錢也宋自真宗以後蜀始有交子髙宗以後東南
始有㑹子而始以紙為錢矣同/上
金者金銀銅錫之總名按五行地四生金是也財貨/源流
[003-8b]
赤金丹陽銅也漢食貨/志注
今江湖間俗語謂錢之薄惡者曰慳錢按賈誼疏云今
法錢不立農民失其耒耜冶鎔炊炭姦錢日多俗音誤
以姦為慳爾鶴林/玉露
錢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流行無不徧也周禮/註
今之錢數百錢謂之陌借陌字用之其實只是百字如
什與伍耳唐自皇甫鎛為墊錢法至昭宗末迺定八十
為陌漢隠帝時三司使王章每出官錢又減三文以七
[003-9a]
十七為陌輸官仍用八十筆/談
太公立太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職内職金職幣
皆掌財帛之官故云九府圜即錢也謂均而通也
大錢文曰寳貨肉好皆有周郭肉錢形也好錢孔也漢/書
錢銚也古田器从金戔聲詩曰庤廼錢鎛許氏/説文
前代錢文未有艸書者宋淳化中以宸翰為之始有艸
書者書成上以示近臣侯鯖/錄
緡錢二十而一筭李斐曰緡絲也以貫錢一貫千錢出
[003-9b]
筭二十也陌即百字唐以八十錢為陌宋以百錢為陌
筆/麈
唐莊宗置酒錢庫令其子繼岌為張承業起舞指錢積曰
和哥乞錢盍以錢一積與之錢積二字始此筆/塵
榖梁傳曰乗馬曰賵衣帛曰禭貝玉曰含錢財曰賻
導引曰倉收米榖者也庫收錢帛者也辯疑云大曰倉
小曰庫藏錢榖之所也始於陶唐兵軍所藏曰庫金帛
所藏曰帑始於湯武
[003-10a]
課者稅物之錢鈔也程者物有貴賤課有多寡如地里
之有程限也
綺錢苔錢也
法錢依法所製之錢也
乾封元年封岳之後改造新錢文曰乾封泉寳初開元
錢俗謂之開通元寳錢及鑄新錢乃同流俗乾字直上
封字在左尋寤錢文之誤却用舊錢舊唐書/食貨志
  資採
[003-10b]
荆州厥貢金三品禹/貢
古者金有三品赤金為下食貨/志
黄帝問於伯髙曰吾欲陶天下以為一家有道乎伯髙
曰請刈其莞而樹之吾謹逃其爪牙則天下可陶而為
一家夫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下有銅金上
有陵石下有鉛錫赤銅上有赭下有銕此山之見榮者
也茍見其榮君謹封而祭之距封十里而為一壇是則
使乗者下行者趨若犯令者罪死不赦然後析取之以
[003-11a]
為劒鎧矛㦸管/子
天下銅坑五十嵗采銅二十六萬六千斤唐/史
山上有葱下有緑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薑下有銅
錫山有寳玉木旁枝皆下垂酉陽/雜俎
小次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銅盂山其隂夕夕鐵其陽
多銅 咸山其上有玉其下多銅陽山其上多玉其下
多金 涹山其上多赤銅其隂多鐵橿谷之山其中多
赤銅鼓鐙之山多赤銅昆吾之山其山多赤銅此山出/名銅色
[003-11b]
赤如/火蠱尾之山多礪石赤銅 杻陽之山其陽多赤金
其隂多白金 松果之山濩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
多銅 符禺之山其陽多銅其陰多鐵 㻬琈之山其
隂多銅 英山其隂多鐵其陽多赤金 竹山其隂多
鐵 瑜次之山其隂多赤銅 二經之首曰鈐山其上
多銅 泰冒之山其陽多金其隂多鐵 龍首之山其
陽多黄金其隂多鐵 西皇之山其陽多金其隂多鐵
 烏山其隂多鐵 求如之山其上多銅 號山其隂
[003-12a]
多鐵 潘侯之山其隂多鐵 渾夕之山無艸木多銅
玉 縣雍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 諸餘之山其上
多銅玉 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 京山其陽
有赤銅 軒轅之山其上多銅 少山其上有金玉其
下有銅 柘山其陽有金玉其隂有鐵 維龍之山其
上有碧玉其陽有金其隂有鐵 白馬之山其陽多玉
其隂多鐵多赤銅 乾山無草木其陽有金玉其隂有
鐵 柄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 密山其陽多玉其隂
[003-12b]
多鐵 槖山其陽多金其隂多鐵 夸父之山其陽多
玉其隂多鐵 少室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鐵 役山
之上多白金多鐵 荆山其隂多鐵其陽多赤金 岐
山其陽多赤金 銅山其上多金銀鐵 玉山其上多
金玉其下多碧鐵 仁舉之山其陽多赤金 岐山其
上多白金其下多鐵 玉山其陽多銅其隂多赤金
騩山其陽多美玉赤金其隂多鐵 葛山其上多赤金
 虎尾之山其陽多赤金其隂多鐵 雅山其下多赤
[003-13a]
金 丙山多黄金銅鐵無木 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
其下多銀鐵 陽帝之山多美銅 榮余之山其下多
銅其下多銀俱山/海經
緑銅之苖也亦出右江有銅處生石中質如石者名石
緑又有一種脆爛如碎土者名泥緑品最下價亦賤桂/海
虞衡/志
真宗咸平四年舊制犯銅禁七斤以上並奏裁處死詔
自今滿五十斤以上取裁餘第減之天禧三年詔犯銅
[003-13b]
鍮石並免極刑宋/史
髙麗地産銅周世宗時遣尚書水部員外郎韓彦卿以
帛數千疋市銅于髙麗以鑄錢王氏/彚苑
孔帖髙麗貢銅五萬斤
鹽鐵使李巽以郴州平陽銅坑二百八十餘復置桂陽
監以兩鑪日鑄錢二十萬天下嵗鑄錢十三萬五千緡
命商賈蓄錢者皆出以市貨天下有銀之山必有銅惟
錢無益於人五嶺以北採銀一兩者流他州官吏論罪
[003-14a]
唐/史
河北諸州舊少錢貨猶以他物交易錢畧不入於市二
年冬尚書崔亮奏𢎞農郡銅青谷有銅鑛計一斗得銅
五兩四銖葦池谷鑛一斗得銅五兩鸞帳山鑛一斗得
銅四兩河内郡王屋山鑛一斗得銅八兩南有青州苑
燭山齊州商山並是徃昔銅官舊迹見在六朝/史
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
之山三千六百九十山海/經
[003-14b]
魏採銅鑄錢崔亮請於王屋等山採銅鑄錢從之是後
民多私鑄錢稍薄小用之益輕㑹/編
西方日官之外有山長十餘里廣二三里髙百餘丈皆
大黄之金不雜土石上有金人髙五丈餘皆純金名曰
金犀入山下一丈有銀又入一丈有錫又入一丈有鉛
又入一丈有丹陽銅其銅似金可鍛以作錯塗之器也
神異/經
益州行事劉悛上言䝉山下有嚴道銅山舊鑄錢處可
[003-15a]
以經畧武帝從之遣使入蜀鑄錢頃之以功費多而止
經濟/類編
韓泗上言今商州紅崖治産銅而洛源監久廢請鑿山
取銅即治舊監置十爐鑄之得錢十萬二千緡孔氏/帖
宋張齊賢初除轉運使太宗謂曰江南多出銅即為朕
密經營之齊賢乃訪江南承旨丁釗歴指饒信處州山
谷産銅鉛錫之所又求前代鑄法惟饒州永平監周唐
開元錢料堅實可久于是定取為法嵗鑄三十萬貫凡
[003-15b]
用銅八十五萬斤鉛三十六萬斤錫十六萬斤齊賢詣
闕面陳其事帝許之
越絶書若耶之溪涸而出銅戰國策涸若耶溪以取銅
是也
丘濬云宋朝金銀銅鐵鉛錫之冶總二百七十一皆置
吏主之大率山澤之利有限或暴發輒竭或採取歳久
所得不償所費而嵗課不足有司必責主者取盈臣按
宋朝坑冶所在如此之多而元朝之坑冶亦比今日加
[003-16a]
十數倍何也蓋天地生物有與地土俱生者金銀銅鐵
之類是也昔者聖王定為取民之賦有米粟之征而無
有所謂金銀銅鐵之征者豈不以山澤之利與土地俱
生取之有窮而生之者不繼乎坑冶之利在前代則多
在後代則少循歴至于今日猶其少焉無足怪者我朝
坑冶之利比前代不及什之一二間或有之隨取隨竭
曩者固已于浙之温處閩之福建開塲置官令内臣以
守之差憲臣以督之然所得不償所費如宋人所云者
[003-16b]
今則多行革罷而均其課於民賦之中矣雖然今日不
徒不得其利而徃徃又罹其害葢以山澤之利官取之
則不足民取之則有餘今處州等山塲雖閉而其間猶
不能無滲漏之微利遺焉此不逞之徒猶囊槖其間以
競利起亂也為今之計宜于坑塲遺利之處嚴守捕法
可築塞者築塞之可柵塹者柵塹之俾其不至聚衆爭
奪以貽一方生靈之害可也皇明經/濟錄
地鏡圖云青草莖赤秀下有鉛
[003-17a]
永昌郡中亦有金焉纎靡大類黍粟在水涯沙中民採
得日重五銖之金一色巵黄土生金土色黄漢土德也
故金化出金有三品黄比見者黄為瑞也王充/論衡
姑墨川水注之導姑墨西北赤沙山東南流逕姑墨國
西治南至於闐馬行十五日土出銅鐵及雄黄水/經
丹陽山東北逕冶東俗謂之丹陽城城之左右猶有遺
銅矣
若水又逕㑹無縣縣有駿馬河水出縣東髙山山有天
[003-17b]
馬徑厥跡存焉馬日行千里民家馬牧之山下或産駿
駒言是天馬子河中有貝子胎銅以羊祠之則可取也
同/上
銅井山在縣西七十里上有銅井一名銅官山一統志
謂銅井去縣西北五十里廣十餘丈深不可測舊于此
采銅有魚出其中其色如金滁州府/勝志
銅坑山鄧尉山西南一名銅井晉宋間鑿坑取沙土煎
之皆成銅故名上有巖洞其懸溜滙而為池清冽可飲
[003-18a]
名曰銅泉蘇州府/志勝
岑水一名銅水可浸鐵為銅其水極腥惡石色皆赭然
不生魚鼈禾稼之屬即曲江膽礬水同源異流也廣東/名勝
志/
明光山在騰越州西北一百二十里上有銀鑛銅鑛永/昌
府志/勝
陽碧山在陽山縣西南十里髙出衆山日光先照故名
兩峰上聳狀如丫髻亦名丫髻山又南七十里産銅者
[003-18b]
曰銅沙山東三十里産黑鉛者曰寳源山廣東名/勝志
梁水郡置在盤江南管二縣曰梁水縣有振山出銅曰
賁古縣有采山出銀鐵銅鉛又興古有律髙縣縣西為
石空山東南盤町山俱出錫故滇畧云錫則臨安者佳
最上者為芭蕉葉扣之聲如銅鐵其白如銀作器殊良
臨安府/志勝
鈆山在鈆山縣西北七里又名桂陽山又名楊梅山舊
經云山出鈆先置信州之時鑄錢百姓開採得鈆什而
[003-19a]
稅一建中元年封禁貞元年置永平監其山亦出銅及
青碌又有寳山連桂陽出銅又銅寳山在縣西南七里
一名七寳山下有竹葉猊平坑石竅中膽泉湧出浸鐵
成銅天久晴有礬可拾建隆三年置銅塲今廢其銅以
土垢淋水浸鐵為之廣信府/志勝
鎖山門浸銅之所在縣鵞湖鄉去治七十里許有溝漕
七十七處興于宋紹聖四年更創于淳熙八年縣尉馬
子巖有銘至淳祐後漸廢其地之水有三膽水礬水黄
[003-19b]
礬水各積水為池每池隨地形髙下深淺用木板閘之
以茅蓆鋪底取生鐵擊碎入溝排砌引水流通浸染候
其色變鍛之則為銅餘水不可再用信州鉛山膽水自
山下注勢若瀑布用以浸銅鑄冶是賴隨天旱澇而有
涸溢大抵盛於春夏微於秋冬古傳一人至水濱遺匙
鑰翌旦得之已成銅矣近年水流斷續浸銅頗費工力
凢古坑有水處曰膽水無水處曰膽土膽水浸銅工省
利多膽土煎銅工費利薄水有盡土無窮今上林三官
[003-20a]
提封九路簡踏無遺膽水膽土官亦兼收其利按浸
銅之説自昔無之始因饒州布衣張甲獻言可用膽水
浸鐵為銅紹聖元年始令本州差廂軍興浸其利漸興
紹興二年朝議以坑冶所得不償所費悉罷監官以縣
令領其事
安陽縣西北有銅山山多産銅
鉛山縣地出銅鉛青碌置塲以收其利舊在寳山偽唐
昇元二年遷置鵝湖山同/上
[003-20b]
劄龍山在路南州東八十里山下有小石可煉為銅澂/江
志/
 
 
 
 
 
 錢通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