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大清㑹典卷七十九
理藩院
尚書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均滿洲或以/䝉古補授額外
侍郎一人特簡䝉古貝勒貝/子之賢能者任之掌内外藩䝉古囘
部之政令控馭撫綏以固邦翰所屬有旗籍王
㑹典屬柔逺徠逺理刑六司
旗籍清吏司郎中滿二人䝉古一人員外郎滿
[079-1b]
三人䝉古四人主事䝉古一人掌䝉古科爾沁
等諸部落封爵㑹盟及歸化城索倫除授官校
之事
王㑹清吏司郎中滿洲䝉古各一人員外郎滿
三人䝉古二人主事滿洲䝉古各一人掌科爾
沁等諸部落朝貢祿賜之事
典屬清吏司郎中滿洲䝉古各一人員外郎滿
五人䝉古四人主事滿洲䝉古各一人掌喀爾
[079-2a]
喀及西徼䝉古厄魯特諸部落封爵㑹盟準疆
屯田游牧察哈爾喇嘛番僧承襲之事
柔逺清吏司郎中滿一人員外郎滿二人䝉古
三人主事䝉古一人掌喀爾喀等部落及喇嘛
番僧朝貢祿賜之事
徠逺清吏司郎中䝉古一人員外郎滿洲䝉古
各二人主事滿洲䝉古各一人掌哈密吐魯番
及囘部諸城爵禄貢賦並移駐囘民耕牧之事
[079-2b]
理刑清吏司郎中滿洲䝉古各一人員外郎滿
洲䝉古各三人主事滿一人掌䝉古及番囘刑
罰之事
銀庫司官二人於本院司/官内奏委司庫滿一人筆帖式
滿二人庫使滿二人掌帑金出納
䝉古繙譯房員外郎主事各一人於本院司/官内簡委
唐古忒學司業助教各一人筆帖式䝉古四人
稽察内館外館二人由科道各部/司官内奏委
[079-3a]
堂主事滿二人䝉古三人漢軍一人○譯書漢
文堂主事滿洲漢軍各一人校正漢文官二人
於内閣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讀内奏委每三年更代
司務滿洲䝉古各一人
筆帖式滿三十六人䝉古五十五人漢軍六人
分𨽻各司視事之繁簡以為額
旗籍清吏司
國家肇基東土威德逺播漠南䝉古諸部落或誼
[079-3b]
屬戚畹或著有勲績或率先歸附咸奉其土地
人民比於内臣設官分職編户比丁與八旗無
異
定鼎以來屏藩攸寄帶礪之封爰及苗裔録功存舊
事隸所司
凡疆理科爾沁等二十五部落之地東至
盛京黒龍江西至厄魯特南至長城北至朔漠袤
延萬有餘里○科爾沁東至扎頼特西至扎魯
[079-4a]
特南至
盛京邊牆北至索倫東西八百七十里南北二千
一百里至京千二百八十里○扎頼特東至杜
爾伯特西與南均至郭爾羅斯北至索倫東西
六十里南北四百里至京二千有十里○杜爾
伯特東至黒龍江西至扎頼特南至郭爾羅斯
北至索倫東西百七十里南北二百四十里至
京二千五十里○郭爾羅斯東至吉林西與北
[079-4b]
均至科爾沁南至邊牆東西四百五十里南北
六百六十里至京千八百九十七里○敖漢東
至奈曼西至喀喇沁南至土黙特北至翁牛特
東西百六十里南北二百八十里至京千有十
里○奈曼東至喀爾喀左翼西至敖漢南至土
黙特北至翁牛特東西九十五里南北二百二
十里至京千一百十里○翁牛特東至阿祿科
爾沁西至
[079-5a]
熱河禁地南至喀喇沁及敖漢北至巴林及克西
克騰東西三百里南北百六十里至京七百六
十里○巴林東至阿祿科爾沁西至克西克騰
南至翁牛特北至烏朱穆秦東西二百五十一
里南北二百二十三里至京九百六十里○扎
魯特東至科爾沁西至阿祿科爾沁南至科爾
沁及喀爾喀左翼北至烏朱穆秦東西百二十
五里南北四百六十里至京千五百十里○喀
[079-5b]
爾喀左翼東至科爾沁西至柰曼南至土黙特
北至扎魯特及翁牛特東西百二十五里南北
二百三十里至京千二百十里○阿祿科爾沁
東至扎魯特西至巴林及翁牛特南至喀爾喀
左翼北至烏朱穆秦東西百三十里南北四百
二十里至京千三百四十里○克西克騰東至
翁牛特及巴林西至正藍旗游牧察喀爾及蒿
齊忒南至翁牛特北至烏朱穆秦東西三百三
[079-6a]
十四里南北三百五十七里至京八百十里○
土黙特東至
盛京養什木西至喀喇沁南至邊牆北至敖漢及
喀爾喀左翼東西四百六十里南北三百十里
至京千里○喀喇沁東至土黙特及敖漢西至
正藍旗王屯界南至邊牆北至翁牛特東西五
百里南北四百五十里至京七百六十里○烏
朱穆秦東至索倫西至蒿齊忒南至巴林北至
[079-6b]
瀚海東西三百六十里南北四百二十五里至
京千一百六十三里○阿霸垓東至阿霸哈納
爾西至蘇尼特南至正藍旗游牧察哈爾北至
瀚海東西二百里南北三百十里至京千里○
蒿齊忒東與北均至烏朱穆秦西至阿霸垓南
至克西克騰東西百七十里南北三百七十五
里至京千一百八十五里○蘇尼特東至阿霸
垓西至四子部落南至正藍旗游牧察哈爾北
[079-7a]
至翰海東西四百有六里南北五百八十里至
京九百六十里○阿霸哈納爾東至蒿齊忒西
至阿霸垓南至正藍旗游牧察哈爾北至瀚海
東西百八十里南北四百三十六里至京九百
六十里○四子部落東與北均至蘇尼特西至
歸化城土黙特及喀爾喀右翼南至鑲紅旗游
牧察哈爾東西二百三十五里南北二百四十
里至京九百六十里○喀爾喀右翼東至四子
[079-7b]
部落西至毛明安南至歸化城土黙特北至瀚
海東西百二十里南北百三十里至京千一百
三十里○吳喇忒東至毛明安及歸化城土黙
特西至鄂爾多斯南至黃河北至喀爾喀右翼
東西二百十有五里南北三百里至京千五百
二十里○毛明安東至喀爾喀右翼西至吳喇
忒南至歸化城土黙特北至瀚海東西百里南
北百九十里至京千二百四十里○鄂爾多斯
[079-8a]
東至歸化城土黙特西至喀爾喀右翼北至吳
喇忒三靣距河南至陜西界長城是為河套自
山西偏關縣界至陜西寜夏衛袤延二千餘里
至京千一百里○歸化城土黙特東至四子部
落西至鄂爾多斯南至山西界長城北至喀爾
喀右翼及毛明安東西四百有三里南北三百
七十里至京千一百六十里
凡旗制科爾沁六旗扎頼特杜爾伯特均一旗
[079-8b]
郭爾羅斯二旗敖漢奈曼均一旗翁牛特巴林
扎魯特均二旗喀爾喀左翼阿禄科爾沁克西
克騰均一旗土黙特二旗喀喇沁三旗烏朱穆
秦阿霸垓蒿齊忒蘇尼特阿霸哈納爾均二旗
四子部落喀爾喀右翼均一旗吳喇忒三旗毛
明安一旗鄂爾多斯七旗歸化城土黙特二旗
凡封爵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鎭國公/輔國公為五等
秩視宗藩世襲罔替自扎薩克外皆屬散秩公
[079-9a]
主之子親王之子弟授一等台吉惟土黙特左/翼喀喇沁全
部稱塔布囊○凡言台/吉者塔布囊同後仿此郡主之子郡王貝勒之
子弟二等縣主郡君縣君之子貝子公之子弟
三等台吉之子弟槩授四等均品如其等竢十
八歳入班供職若簡用扎薩克則秩皆一等應
襲爵之親王長子秩視公郡王貝勒長子視一
等台吉貝子公長子視二等如長子不稱襲爵
於餘子内擇其優者報院奏
[079-9b]
聞届期承襲○科爾沁親王郡王各四人貝勒二人
貝子一人鎭國公二人輔國公六人扎頼特貝
勒一人杜爾伯特貝子一人郭爾羅斯鎭國公
輔國公一等台吉各一人敖漢郡王二人貝子
一人輔國公二人奈曼郡王一人翁牛特郡王
貝勒貝子鎭國公各一人巴林郡王一人貝子
二人輔國公一人扎魯特貝勒二人鎭國公一
人喀爾喀左翼貝勒一人阿禄科爾沁貝勒一
[079-10a]
人克西克騰一等台吉一人土黙特貝勒貝子
各一人附喀爾喀貝勒一人喀喇沁郡王一人
貝子二人鎭國公一人輔國公二人一等塔布
囊一人烏朱穆秦親王貝勒鎭國公輔國公各
一人阿霸垓郡王二人貝子輔國公各一人蒿
齊忒郡王二人蘇尼特郡王二人貝勒輔國公
各一人阿霸哈納爾貝勒貝子各一人四子部
落郡王一人喀爾喀右翼貝勒一人貝子二人
[079-10b]
鎭國公一人吳喇忒鎭國公二人輔國公一人
毛明安貝勒一等台吉各一人鄂爾多斯郡王
一人貝勒二人貝子三人輔國公一等台吉各
一人歸化城土黙特輔國公一人
凡
册誥親王郡王貝勒受封
賜
册貝子公以下
[079-11a]
賜
誥命各赴
闕祇領有故不能來者報院遣官齎送遺失者罪
之因水火盜賊失毁者準復給
凡譜系䝉古諸部落世次及
錫封根源備載於册藏諸
内府十年一修換出舊册
凡儀從親王銷金赤繖二纛二小旗十典儀四
[079-11b]
品五品各一人郡王銷金赤繖一纛一小旗八
典儀五品六品各一人貝勒赤繖一纛一小旗
六典儀五品一人貝子赤繖一小旗六典儀六
品一人公旗繖與貝子同典儀七品一人王貝
勒貝子公冠服及長史司儀長䕶衛之制悉視
宗藩惟馬韁非奉
特賜不得用金黃紫色台吉冠服各從其品都統以
下官校視在内都統副都統叅佐領驍騎校各
[079-12a]
殺一級
凡軍功王貝勒貝子公量功議敘台吉得一等
功牌六次以上者為一等三次以上者為二等
一二次者為三等得二等功牌二次以下者槩
為四等○䝉古人以軍功
賜達爾漢號者以功之大小别承襲之差等世襲者
秩視都統雖世襲而功稍次者視副都統襲六
次五次四次者視叅領襲三次二次及授本身
[079-12b]
者視佐領
凡設官科爾沁等二十五部落五十一旗每旗
扎薩克一人或繋世管或由
簡任不拘爵秩協理旗務二人或四人以王貝勒貝
子公台吉為之每百有五十丁設佐領一人驍
騎校一人領催六人驍騎五十人六佐領設叅
領一人佐領多者設都統一人副都統二人十
佐領以下設都統副都統各一人都統副都統
[079-13a]
於本旗台吉内遴選以原爵兼任如台吉内無
人於叅領内遴選叅領於佐領内遴選佐領於
驍騎校内遴選以次遞升驍騎校領催選丁男
有力者充補自都統以下有年老殘疾或才不
勝任者罷之均由扎薩克秉公黜陟報院彚奏
以
聞○歸化城土黙特副都統一人𨽻綏逺城將軍分
翼其叅領佐領驍騎校及防禦等官均由該將
[079-13b]
軍等遴選擬定正陪送院引
見補授○圍場總管一人翼長二人五品官驍騎校
各八人○八溝駐劄司官一人筆帖式一人○
烏蘭哈達三座塔駐劄司官各一人
凡移駐内地之索倫達虎里總管副管佐領驍
騎校等官由黒龍江將軍遴選正陪送院引
見補授
凡㑹盟簡稽軍實廵閱邊防清理刑名編審丁
[079-14a]
册每三年疏列領侍衛内大臣散秩大臣一等
侍衛滿九卿八旗都統副都統前鋒䕶軍統領
暨本院尚書侍郎請
簡命四人率刑部暨本院司官筆帖式齎
勅以徃各扎薩克以時赴盟長所在罰後至者科爾
沁扎頼特杜爾伯特郭爾羅斯四部落十旗為
一㑹盟於哲里穆敖漢奈曼翁牛特巴林扎魯
特喀爾喀左翼阿禄科爾沁克西克騰八部落
[079-14b]
十一旗為一㑹盟於召烏達喀喇沁土黙特二
部落五旗為一㑹盟於卓索圖烏朱穆秦阿霸
垓蒿齊忒蘇尼特阿霸哈納爾五部落十旗為
一㑹盟於錫林郭爾四子部落喀爾喀右翼吳
喇忒毛明安四部落六旗為一㑹盟於烏蘭察
布鄂爾多斯七旗為一㑹盟於伊克召每㑹設
盟長副盟長各一人歸化城土黙特㑹盟集於
本城不設盟長聽
[079-15a]
簡命大臣裁決
凡軍紀一旗戰郤一旗力戰在戰郤旗分分一
佐領人丁給力戰之旗各旗皆戰一旗戰郤一
旗之王貝勒等皆降為庶人所屬佐領盡數徹
出散給各旗之力戰者若一旗之内力戰者半
戰郤者半戰郤之王貝勒等降為庶人所屬佐
領盡給本旗之力戰者若各旗未及整備而一
旗獨先衝鋒斬獲立功者按功之大小獲之多
[079-15b]
寡分别給賞
凡軍器自親王以下均不得私藏甲胄弓櫜鞬
刀槍過二十鳥槍過十矢過千硫黃硝過三十
斤者皆奏
聞購買頒給信票沿途察驗放行不及前數者由院
轉行兵部給票違者論如法
凡比丁每三年由
簡命㑹盟之大臣㑹同盟長編審如停止
[079-16a]
簡命由各扎薩克具册送院以
聞以周知䝉古人丁之數丁男年十八以上六十以
下者皆入册老疾除名隱匿者罪之每三丁共
一驍騎遇有征伐以二丁遣戰一丁留家壯丁
不務本業私投喇嘛為徒及為伍巴什者罪之
婦女非年老殘疾不得為齊□罕察
凡户口以籍為慿乏嗣者告明佐領於族内擇
繼族内無人方準乞養異姓不得私自繼立絶
[079-16b]
户家産聽扎薩克充公用
凡族長每族各設一人擇有行誼能任事者為
之台吉以下有不率者則舉以告
凡什長十家設立一人視十家有無違法以别
功過不設什長者王以下議罰有差
凡力役親王隨丁六十郡王五十貝勒四十貝
子三十五公三十一等台吉十有五二等台吉
十有二三等台吉八四等台吉四固倫額駙四
[079-17a]
十和碩額駙三十多羅額駙二十都統四副都
統二叅領佐領各一均於所屬人丁内選擇使
令兼任者不重給○親王守墓十户郡王八户
固倫公主與郡王同貝勒貝子各六户和碩公
主郡主與貝勒同公四户郡君與公同縣君鄉
君從夫之爵
凡婚婣以時嫁娶聘物以馬二牛二羊二十為
率少者聽多者罰聘定後壻故全還女故還半
[079-17b]
王以下有悔婚奪娶者罰如例
凡徴收所屬畜産二十而取一有乳牛五者納
酥羊成羣者納氊丁至百户以上出車一牛一
馬一濫徵者禁
凡寄籍内地人民寄居䝉古部落所在部長察
明耕種貿易踪跡無可疑者給與印票安置其
地有專理民事之官則㑹同察覈並取鄉長總
甲牌頭甘結存案
[079-18a]
凡游牧近山河者以山河為界無山河者設鄂
博壘石為坵/曰鄂博為界越界游牧者王以下議罰有
差
凡採捕各依界限毋得越境滋事私入禁地採
捕者逐令遷移仍治以罪○索倫捕貂者計丁
貢貂貂分三等賞賜有差
凡汛地各設斥堠以資防禦有關隘者以時啟
閉詰姦宄禁逃亡兵弁有曠誤者罰無赦
[079-18b]
凡郵政每百里為一傳自喜峯口至扎賴特置
郵十有六土黙特奈曼喀爾喀左翼科爾沁由/山海關外郭爾羅斯杜爾伯特由黒
龍江大路均無/庸别設驛傳自古北口至烏朱穆秦置郵九
自獨右口至蒿齊忒置郵六自張家口至四子
部落置郵五自殺虎口至吳喇忒置郵九又自
歸化城至鄂爾多斯置郵八仍為殺/虎口路均於水泉
形勢之地安設○驛官五路各設員外郎一人
由本院司官内奏委司其事筆帖式一人佐之
[079-19a]
均三年任滿更代○驛丁喜峯口六百名古北
口三百名獨石口四百五十名張家口五百五
十名殺虎口七百五十名均於各路窮户内選
充○驛騎每一傳馬五十匹每年均以三分報
銷疲乏發帑買補○驛使計程在千里以内者
乗官馬千里以外及奉要差不計程途均乗驛
馬仍以使臣之品級為差
王㑹清吏司
[079-19b]
漠南䝉古諸部落每歳
朝覲修貢惟謹燕饗
賜予舍館饔餼之禮分𨽻所司
凡朝期歳以十二月十有五日後二十五日前
咸集
凡朝儀王以下均行三跪九叩禮奉
制書亦如之
凡來朝班次扎薩克暨散秩王公分為三班周
[079-20a]
而復始一班哲里穆㑹盟内科爾沁親王郡王
貝勒鎭國公輔國公郭爾羅斯一等台吉各一
人召烏達㑹盟内敖漢郡王輔國公翁牛特貝
勒巴林郡王貝子各一人卓索圖㑹盟内土黙
特貝子喀喇沁貝子各一人輔國公二人一等
塔布囊一人錫林郭爾㑹盟内蘇尼特郡王貝
勒阿霸垓郡王貝子蒿齊忒郡王阿霸哈納爾
貝勒烏朱穆秦貝勒鎭國公輔國公各一人烏
[079-20b]
蘭察布㑹盟内吳喇忒輔國公一人伊克召㑹
盟内鄂爾多斯貝勒輔國公各一人歸化城土
黙特輔國公一人二班哲里穆㑹盟内科爾沁
親王郡王各一人輔國公三人扎頼特貝勒郭
爾羅斯鎭國公輔國公各一人召烏達㑹盟内
翁牛特郡王鎭國公扎魯特貝勒鎭國公喀爾
喀左翼貝勒敖漢貝子巴林貝子輔國公各一
人卓索圖㑹盟内喀喇沁郡王鎭國公各一人
[079-21a]
錫林郭爾㑹盟内蒿齊忒郡王蘇尼特郡王阿
霸哈納爾貝子各一人烏蘭察布㑹盟内四子
部落郡王毛明安貝勒一等台吉喀爾喀右翼
貝子吳喇忒鎭國公各一人伊克召㑹盟内鄂
爾多斯郡王一人貝子二人一等台吉一人三
班哲里穆㑹盟内科爾沁親王郡王各二人貝
勒貝子鎭國公各一人輔國公二人杜爾伯特
貝子一人召烏達㑹盟内敖漢郡王輔國公柰
[079-21b]
曼郡王阿禄科爾沁貝勒扎魯特貝勒翁牛特
貝子克西克騰一等台吉各一人卓索圖㑹盟
内土黙特貝勒附喀爾喀貝勒喀喇沁貝子各
一人錫林郭爾㑹盟内烏朱穆秦親王阿霸垓
郡王輔國公蘇尼特輔國公各一人烏蘭察布
㑹盟内喀爾喀右翼貝勒貝子鎭國公吳喇忒
鎭國公各一人伊克召㑹盟内鄂爾多斯貝勒
貝子各一人散秩台吉願隨入覲者視其旗台
[079-22a]
吉多寡分班來朝有千餘人者每次不得過二
百人五百餘人者不得過百人二三百人者不
得過六十人如扎薩克有故不能入覲者酌遣
所屬台吉代覲
凡位次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在宗室親王郡
王貝勒貝子公之下一二等台吉在内大臣之
下其次為子又其次為三等台吉又其次為都
統又其次為四等台吉又其次為副都統又其
[079-22b]
次為叅領佐領其男以下雲騎尉以上各依品
級
凡貢道科爾沁扎頼特杜爾伯特郭爾羅斯由
山海關土黙特喀喇沁敖漢柰曼扎魯特阿禄
科爾沁翁牛特喀爾喀左翼由喜峯口烏朱穆
秦巴林阿霸垓蒿齊忒阿霸哈納爾克西克騰
由獨石口四子部落蘇尼特毛明安喀爾喀右
翼由張家口吳喇忒歸化城土黙特鄂爾多斯
[079-23a]
由殺虎口均馳驛徃來
凡貢物每旗進羊一羫乳酒一埕
凡燕饗以歳除日新正十四日十五日各
賜燕一次餘日五旗王府各設燕一次自王貝勒以
下至長史護衛等官咸與焉儀詳/禮典
凡賞賚親王白金四百三十兩各部落同惟科
爾沁親王五百有二兩郡王三百十有七兩各
部落同惟科爾沁扎薩克圖郡王三百九十兩
[079-23b]
貝勒二百三十八兩貝子百五十兩公一百十
有七兩掌旗務台吉七十六兩散秩台吉一二
品者六十三兩三四品者五十三兩
凡廩給視隨從多寡以為差固倫公主五十人
和碩公主四十人郡主三十五人縣主三十人
郡君二十五人縣君二十人鄉君十人宗室女
八人公主郡主額駙各二十五人縣主額駙二
十人郡君額駙十有五人縣君額駙十人鄉君
[079-24a]
額駙六人親王四十人郡王三十五人貝勒三
十人貝子二十五人公二十人掌旗務台吉十
人公主子孫及有戚誼之台吉六人散秩台吉
二人都統子副都統男各與散秩台吉同長史
叅佐領騎都尉雲騎尉各一人餼羊按日散給
薪米之屬代以白金
凡牧芻固倫公主養馬四十五坐馬十有五和
碩公主養馬四十坐馬十有三郡主養馬三十
[079-24b]
五坐馬十縣主養馬三十坐馬八郡君養馬二
十五坐馬六縣君養馬二十坐馬四鄉君養馬
八宗室女養馬六坐馬各三公主郡主額駙養
馬各二十五坐馬各六縣主郡君額駙養馬各
二十坐馬各四縣君額駙養馬十坐馬三鄉君
額駙養馬六坐馬一親王養馬四十坐馬十有
五各部落同惟科爾沁三親王養馬各四十五
坐馬同郡王養馬三十五坐馬十貝勒養馬三
[079-25a]
十坐馬八各部落同惟科爾沁一貝勒養馬四
十五坐馬十有五貝子養馬二十五坐馬六公
養馬二十坐馬四掌旗務台吉養馬十坐馬三
公主子孫及有戚誼之台吉養馬坐馬亦如之
散秩台吉養馬六坐馬一都統以下養馬四叅
領以下養馬二坐馬各一領催驍騎各坐馬一
並給牧芻之費
凡路費視程途逺近按日給發科爾沁親王及
[079-25b]
一貝勒徃來給費餘惟歸途給之自散秩台吉
以下止給其身不及僕從
凡俸幣固倫公主俸千兩幣三十和碩公主俸
二百兩幣十有二郡主俸百五十兩幣十縣主
俸百兩幣八郡君俸五十兩幣六縣君俸四十
兩幣五鄉君俸三十兩幣四固倫公主額駙俸
三百兩和碩公主額駙俸二百兩均幣九郡主
額駙俸百兩幣八縣主額駙俸五十兩幣五郡
[079-26a]
君額駙俸四十兩幣四縣君額駙俸三十兩幣
三親王俸二千兩幣二十五各部落同惟科爾
沁三親王俸各二千五百兩幣各四十郡王俸
千二百兩幣十有五惟科爾沁一郡王俸千五
百兩幣二十貝勒俸八百兩幣十有三貝子俸
五百兩幣十鎭國公俸三百兩幣九輔國公俸
二百兩幣七掌旗務台吉俸百兩幣四
乾清門一等台吉俸百兩二等八十兩三等六十
[079-26b]
兩四等四十兩其子男輕車都尉雲騎尉等俸
各視八旗世爵減半
凡尚主者或遇主先薨逝如未别娶仍稱額駙
給以俸幣已别娶者停止
凡振䘏各部落偶遇歳荒扎薩克設法養贍不
足告盟長協濟再不足㑹報到院奏請發帑並
豫支王以下次年俸金以濟其乏
欽定大清㑹典卷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