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m0007 東漢會要-宋-徐天麟 (master)


[022-1a]
欽定四庫全書
 東漢㑹要卷二十二
            宋 徐天麟 撰
 職官四
  集議
凡國有大造大疑太尉與司徒司空通而論之百官/志
  議典禮
光武立親廟祀父南頓君以上至舂陵節侯五官中郎
[022-1b]
將張純與太僕朱浮奏議當除今親廟四願下有司議
大司徒戴渉等議宜為南頓君立皇考廟上至舂陵節
侯羣臣奉祀時議有異者上可涉等議詳見祭祀/志及純傳
元和三年博士曹褒以為宜定文制著成漢禮太常巢
堪以為一世大典非褒所定不可許班固以為宜廣集
諸儒共議得失帝曰諺言作舍道邉三年不成議禮之
家名為聚訟昔堯作大章一䕫足矣詳見/褒傳
和帝西祠園陵詔大將軍竇憲㑹長安及憲至尚書以
[022-2a]
下議欲拜之伏稱萬嵗韓稜正色曰禮無人臣稱萬嵗
之制議者皆慙而止韓稜/傳
安帝永初五年謁者劉珍上言竊見永平初梁松言皇
太后宜入廟與陛下交獻孝明皇帝使公卿博士議鄧
禹奏如松言光烈皇后扵是入廟惟皇太后聖徳通靈
與神合契宜如光烈皇后故事事下公卿僉曰宜如珍
言六年正月皇太后親祭宗廟與皇帝交獻袁宏/傳
舊制公卿二千石刺史不得行三年喪元初中鄧太后
[022-2b]
詔長吏以下不為親行服者不得典城選舉時有上言
牧守宜同此制詔下公卿議者以為不便司徒劉愷獨
議曰非所以師表百姓宣美風俗太后從之劉愷/傳
元初三年有詔大臣得行三年喪陳忠因此上言宣帝
舊令人從軍屯及給事縣官者大父母死未滿三月皆
勿徭尚書令祝諷尚書孟布等奏以為光武皇帝絶告
寧之典不可改忠復上䟽云云宦官不便之竟寢忠奏
而從諷布等議陳忠/傳
[022-3a]
宦者孫程等既立順帝誅滅諸閻議郎陳禪以為閻太
后與帝無母子恩宜徙别館絶朝見羣臣議者咸以為
宜周舉謂司徒李郃曰諸閻新誅太后幽在離宫若悲
愁生疾何以令扵天下郃即上疏陳之太后由此以安
周舉/傳
永和元年灾異數見詔召公卿中二千石尚書詣顯親
殿問曰北鄉侯親為天子而塟以王禮故有灾異宜加
尊諡列扵昭穆議者多謂宜如詔㫖司𨽻周舉獨對曰
[022-3b]
北鄉侯無它功徳以王禮葬之扵事已崇不宜稱諡司
徒黄尚太常桓焉等七十人同舉議帝從之同/上
梁太后臨朝詔以殤帝㓜崩廟次宜在安帝下太常馬
訪奏宜如詔書諌大夫吕勃以為應依昭穆之序先殤
後安詔下公卿周舉議曰殤帝在先扵秩為父安帝在
後扵秩為子吕勃議是也太后從之同/上
元嘉元年桓帝欲褒崇大將軍梁冀使中朝二千石以
上㑹議其禮特進胡廣太常羊溥司𨽻祝恬太中大夫
[022-4a]
邉韶等咸稱冀之勲徳其制度賞賚宜比周公黄瓊獨
建議曰冀可比鄧禹合食四縣賞賜之差同扵霍光朝
廷從之黄瓊/傳
熹平元年將塟竇太后常侍曹節等欲别塟太后而以
馮貴人配祔詔公卿大㑹朝堂令中常侍趙忠監議坐
者數百人各瞻望中官莫肯先言忠曰議當時定陳球
曰皇太后以盛徳良家母臨天下宜配先帝是無所疑
公卿以下皆從球議帝曰竇氏雖為不道而太后有徳
[022-4b]
扵朕不宜降黜扵是議者乃定陳球/傳
  議䇿立
質帝崩大將軍梁冀召三公中二千石列侯大議所立
李固胡廣趙戒杜喬皆以為清河王蒜明徳著聞又屬
最尊親宜立為嗣而中常侍曹騰說冀曰將軍秉攝萬
幾多有過差清河王嚴明若果立則將軍受禍不乆矣
不如立蠡吾侯富貴可長保也冀然其言明日重㑹公
卿自胡廣趙戒以下莫不懾憚皆曰惟大將軍令獨李
[022-5a]
固杜喬堅守本議冀說太后先䇿免固持節迎蠡吾侯
志即皇帝位是為桓帝李固/傳
董卓為司空集議廢立百僚大㑹卓乃奮首而言欲依
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陳留王如何公卿以下莫敢對卓
又抗言昔霍光定䇿延年按劍有敢沮大議者以軍法
從事坐者震動尚書盧植獨曰今上富扵春秋行無失
徳卓大怒罷明日復集羣僚扵崇徳前殿遂脇太后䇿
廢少帝立陳留王是為獻帝卓/傳
[022-5b]
  議厯
安帝延光二年亶誦言當用甲寅元梁豐言當復用太
初下公卿詳議太尉愷等上侍中施延等議甲寅元與
天相應可施行博士黄廣大行令任僉議如九道河南
尹祉等四十人議四分厯最得其正不宜易愷等八十
四人議宜從太初尚書令忠上奏云云上納其言遂改
厯事
順帝漢安二年尚書侍郎邉韶上言厯事詔書下三公
[022-6a]
百官雜議太史令虞恭治厯宗訢等議宜如甲寅詔書
故事奏可
靈帝熹平元年馮光陳晃言厯元不正詔書下三府與
儒林明道者詳議羣臣㑹司徒府議議郎蔡邕議云云
司徒隗司空訓以邕議劾光晃不敬詔勿治罪蔡邕集/載三月
九日百官㑹府公殿下東面校尉南面侍中郎将大夫/千石六百石重行北面議郎博士西向户曹令史當坐
中布陳詔書公議蔡邕前坐侍中西北近公卿與/光晃相難問是非焉案此可見東都集議之制
熹平以後宗紺孫誠及張恂宗整言月食事詔書下太
[022-6b]
常其詳案注記平議術之要效驗虚實太常就耽上選
侍中韓說等扵太常府覆校記注平議難問耽以說等
議奏聞事下永安臺覆實皆不如恂誠等言劾奏欺謾
詔書報各以二月奉贖罪並厯/志
  議都邑
董卓秉政議遷都長安太尉黄琬與司徒楊彪同諌不
從琬退而駁議之曰昔周公營洛邑以寧姬光武卜東
都以隆漢大業既定豈宜妄有遷動時人懼卓暴怒琬
[022-7a]
必及害琬竟坐免黄琬/傳
  議食貨
明帝欲置常平倉公卿議者多以為便劉般對以常平
倉外有利民之名而内實侵刻百姓置之不便帝乃止
劉般/傳
章帝時榖貴縣官經用不足尚書張林上言榖所以貴
由錢賤故也可盡封錢一取布帛為租又言官自䰞鹽
及復均輸法扵是詔諸尚書通議朱暉奏林言不可施
[022-7b]
行事遂寢朱暉/傳
肅宗議復鹽鐡官鄭衆以為不可鄭衆/傳
桓帝時有上書言宜改鑄大錢者事下四府羣僚及太
學能言之士劉陶上言曰當今之憂不在扵貨在扵民
饑豈謂錢貨之厚薄銖兩之輕重哉帝竟不鑄錢陶/傳
  議選舉
章帝時陳事者多言郡國選舉悉非功次有詔下公卿
朝臣議韋彪上議曰士宜以才行為先不可純以閥閱
[022-8a]
其要歸在於選二千石賢則二千石貢舉皆得其人帝
深納之韋彪/傳
  議刑法
建武二年三月詔曰頃獄多寃人用刑深刻其與中二
千石中大夫博士議郎議省刑法紀/
十二年梁統上疏以為法令既輕下姦不勝宜重刑罰
事下三公廷尉議者以為隆刑峻法非帝王急務不宜
開可梁統/傳
[022-8b]
永平中竇固擊匈奴騎都尉秦彭在别屯而輙以法斬
人固請誅之顯宗引公卿朝臣平其罪科郭躬以明法
律召之議者皆然固奏躬獨曰扵法彭得斬之帝從躬
郭躬/傳
章帝建初七年三月詔曰吏多不良擅行喜怒或案不
以罪迫脇無辜致令自殺者一嵗且多扵㫁獄甚非為
人父母之意也有司其議糾舉之紀/
司𨽻校尉晏稱劾奏太尉張酺有怨言天子以酺先帝
[022-9a]
師有詔公卿博士朝臣㑹議司徒吕蓋奏酺位居三公
作色大言不可以示四逺扵是䇿免張酺/傳
安帝時河間人尹次潁川人史玊皆坐殺人當死次兄
初及玉母軍並詣官曹求代其命因縊而物故尚書陳
忠以罪疑從輕議活次玉應劭追駁之據正典刑為駁
議三十篇應劭/傳
安帝初叔孫光坐贓扺罪遂增錮三世是時范邵復犯
贓罪詔下三公廷尉議司徒楊震司空陳褒廷尉張皓
[022-9b]
議依光比太尉劉愷獨以為春秋之義善善及子孫惡
惡止其身有詔太尉議是劉愷/傳
獻帝時論者多欲復肉刑孔融建議曰末世陵遲風化
壞亂而欲繩之以古刑非所謂與時消息者也朝廷善
之卒不改焉孔融/傳
  議邉事
建武中匈奴薁鞬日逐王比自立為呼韓邪單于欵塞
稱藩事下公卿議者皆以為天下初定中國空虚夷狄
[022-10a]
情偽難知不可許五官中郎將耿國曰宜如孝宣故事
受之帝從國議遂立比為南單于傳下/同
建武二十八年北匈奴遣使貢馬及裘更乞和親帝下
三府議酬答之宜班彪曰可加賞賜畧與所獻相當帝
從之
北單于遣使貢獻求和親詔問羣僚議者以為不可班
固議曰漢興已來兵纒夷狄綏御不一建武之世修復
舊典至於其末始乃暫絶永平八年復議通之廷争連
[022-10b]
日異同紛回臣以為宜依故事復遣使者為䇿近長
建初元年大旱榖貴楊終以為廣陵楚淮陽濟南之獄
徒者萬數又逺屯絶域吏民怨曠上䟽云云肅宗下其
章司空第五倫亦同終議太尉牟融司徒鮑昱校書郎
班固難倫以施行既乆先帝所建不宜回異終復上書
帝從之楊終/傳
元和三年南單于與北單于戰斬獲而還武威太守孟
雲言北單于前既和親而南部復徃抄掠北單于謂漢
[022-11a]
欺之宜還所掠生口詔百官議扵朝堂太尉鄭𢎞司空
第五倫以為不可許司徒桓虞太僕袁安以為當與之
𢎞因大言激厲虞曰諸言當還生口者皆為不忠虞廷
叱之倫及大鴻臚韋彪各作色變容司𨽻校尉舉奏𢎞
等皆上印綬謝詔報曰乆議沉滯各有所志盖事以議
從䇿由衆定少加屈下尚何足病其各冠履袁安/傳
和帝時竇憲欲立降王阿佟為北單于事下公卿議太
尉宋由太常丁鴻光禄勲耿秉等十人議可許袁安與
[022-11b]
任隗以為不可宗正劉方大司農尹睦同安議事奏未
以時定安復上疏云云詔下其議安又與憲更相難折
憲毁詆安安終不移同/上
永初四年𦍑胡反亂殘破并涼鄧隲以軍役方費事不
相贍欲棄涼州并力北邉乃㑹公卿集議議者咸同虞
詡說太尉李修曰竊聞公卿定䇿當棄涼州求之愚心
未見其便修善其言更集四府皆從詡議虞詡/傳
熹平六年北地太守夏育請發兵出塞撃鮮卑大臣多
[022-12a]
有不同乃召百官議朝堂議郎蔡邕議曰雖或破之豈
可殄盡帝不從鮮卑/傳
中平二年關隴擾攘發役不供司徒崔烈欲棄涼州議
郎傅燮進曰斬司徒天下乃安有司奏燮廷辱大臣有
詔問本意對曰無涼州則三輔危三輔危則京都薄矣
遂從燮議亦不罪烈袁/紀
  侍講勸/學
趙典拜議郎侍講禁内本/傳
[022-12b]
桓郁復入侍講本/傳
張酺子蕃以郎侍講酺/傳
桓彬為議郎侍講禁中
黄瓊為太常以選入侍講禁中
楊秉為任城相以明尚書召入勸講並/傳
建寧初靈帝當受學楊賜侍講於華光殿中後帝徙南
宫得賜前侍講注籍乃下詔封賜臨晉侯賜與太尉劉
寛司空張濟同入侍講不欲獨受封賞乃上書願分户
[022-13a]
邑扵寛濟帝嘉嘆復封寛及濟子楊賜/傳
馬嚴拜御史中丞勸學省中馬嚴/傳
  上計
郡國嵗盡遣吏上計百官志盧植禮注曰計㫁/九月因秦以十月為正故
衆郡奉計明紀永平/二年詔
和帝永元四年初復郡國上計補郎官本紀按東都之/制郡國遣吏上
計其計吏即補郎官如王逸趙臺之類是也中問罷之/至是始復而紀注乃引武帝令郡國舉孝亷與計偕其
事不相類/是注誤也
[022-13b]
桓帝時郡國計吏多留拜為郎楊秉上言宜絶横拜自
此終桓帝世無留拜者楊秉/傳
 臣天麟按武帝毎因封禪泰山即受計扵甘泉通典
 云漢制郡守嵗盡遣上計掾史各一人條上郡内衆
 事謂之計簿嚴助傳云助守㑹稽願奉三年計最如
 淳謂舊法當使丞奉計今助躬自願入奉也至百官
 志則第言遣吏上計而所遣計吏遂補郎官盖與西都
 遣丞奉計已不同矣西都天子親受計而所謂計帳
[022-14a]
 則計相上之張蒼/傳東京但使司徒受計吏至扵長揖
 不拜趙壹/傳則其制浸以輕矣
  給事中
永平中鄭衆辟司空府以明經給事中再遷越騎司馬
復留給事中本/傳
桓譚拜議郎給事中宋𢎞/傳
 臣天麟按漢世給事中必用儒學之臣此意甚美後
 世雖以名官而其職乃在外庭非復東都之本意也
[022-14b]
  待詔
魯恭待詔公車本/傳
待詔馬援冦恂/傳
世祖即位召桓譚待詔本/傳
  圖功臣
永平三年明帝思中興功臣乃圖畫二十八將扵南宫
雲臺以鄧禹為首次馬成吳漢王梁賈復陳俊耿弇杜
茂㓂恂傅俊岑彭堅鐔馮異王霸朱祐任光祭遵李忠
[022-15a]
景丹萬修盖延邳彤銚期劉植耿純臧宫馬武劉隆又
益以王常李通竇融卓茂合三十二人馬援以椒房之
親獨不與焉功臣封爵見/封功臣條下
靈帝思胡廣舊徳乃圖畫廣及太尉黄瓊扵省内詔議
郎蔡邕為其頌云頌見本/傳注
  省官
建武六年六月辛卯詔曰夫張官置吏所以為人也今
百姓遭難户口耗少而縣官吏職所置尚繁其令司𨽻
[022-15b]
州牧各實所部省減吏員縣國不足置長吏可并合者
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扵是條奏并省四司餘縣吏職
減損十置其一是嵗初罷郡國都尉官
七年省長水射聲二校尉官
九年省關都尉官復置䕶羌校尉官
十一年四月省大司徒司直官是嵗省朔方牧并并州
十三年四月罷左右將軍官
十五年復致屯騎長水射聲三校尉官改青巾左校尉
[022-16a]
為越騎校尉致當/作置
十八年罷州牧置刺史
十九年復致函谷關都尉致當/作置
二十七年五月丁丑詔曰昔契作司徒禹作司空皆無
大名其令二府去大又改大司馬為太尉
明帝永平十二年罷益州西部郡縣並/紀
  官數
内外文武官七千五百六十七人一千五十五人内六/千五百一十二人外
[022-16b]
内外諸色職掌人一十四萬五千四百一十九人都計
内外官及職掌人十五萬二千九百八十六人其郷有
里魁里數及命數未詳通/典
 
 
 
 
 東漢㑹要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