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l0001 唐六典-唐-張九齡 (master)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唐六典卷九     唐 張九齡等 撰
  中書省
 中書省
  中書令二人
  中書侍郎二人
  中書舍人六人
  主書四人
[009-1b]
  主事四人
  令史二十五人
  書令史五十人
  傳制十人
  亭長十八人
  掌固二十四人
  修補制敕匠五十人
  掌函掌案各二十人
[009-2a]
 右散騎常侍二人
  右補闕二人
  右拾遺二人
  起居舍人二人
  通事舍人十六人
 集賢殿書院
  學士
  直學士
[009-2b]
  侍&KR0688學士
  修撰官
  校理官
  中使一人
  孔目官一人
  知書官八人
  書直及寫御官一百人
  搨書手六人
[009-3a]
  畫直八人
  装書直十四人
  造筆直四人
  典四人
 集賢殿學士
  史館
  史官
  亭長二人
[009-3b]
  掌固六人
  熟紙匠六人
 匭使院
  知匭使一人
  判官一人
  典二人
中書令二人正三品周官内使掌王之八柄掌書王命/盖中書之任也漢中書謁者令丞
属少府自武帝游宴後庭故用宦者司馬遷被腐刑之/後爲中書令即其任也不言謁者省文也宣帝時任中
[009-4a]
尚書官𢎞㳟石顯皆宦者恭為令顯爲僕射元帝即位/恭死顯代為中書令元帝以中人無外黨遂委以政事
事無大小皆因決白貴幸傾朝公卿已下畏之重足并/迹成帝改中書謁者令曰中謁者令罷中書宦官更以
士人爲之漢書儀云頒賛尚書出入奏事秩千石後漢/省獻帝時魏武爲魏王置秘書令典尚書奏事此又中
書之任也魏黄初改秘書令典尚書奏事為中書令又/置監與令各一人秩並千石以秘書左丞劉放為中書
監右丞孫資爲中書令二人用事權自此重矣魏置監/右於令故孟康目中書令遷中書監時以爲美也魏中
書典尚書奏事若宻詔下州郡及邉将則不由尚書晉/氏監令並第三品秩千石銅印墨綬進賢兩梁冠絳朝
服佩水蒼玉軺車監令掌賛詔命記㑹時事典作文書/舊尚書并掌詔奏既有中書官而詔悉由中書官也故
荀朂從中書監爲尚書令人賀之乃發恚曰奪我鳯凰/池何賀之有東晉朝更重其職多以諸公領之中興之
[009-4b]
後以中書九任并入散騎省後復置之宋齊置監令品/秩並同晉氏梁監増秩至中二千石令秩増二千石監
令並増秩至二品後定十八班監班第十五令班第十/四陳氏監令品秩依梁中書分爲二十一局各掌尚書
諸曹縂國機要而尚書唯聴受而已後魏置監令各一/人孝文初定命中書監正第一品中書令正第二品中
太和末監從第二品令正第三品北齊依魏後周依周/官春官府置内史中大夫二人堂王言盖比中書監令
之任後又増爲上大夫隋氏改中書省為内史省置内/史省監令各一人尋廢監置令二人正第三品文帝廢
三公府寮令中書令與侍中知政事遂爲宰相之職煬/帝十二年改為内書省武徳初為内史省三年改為中
書省龍朔二年改省為西臺令爲右相咸亨元年復舊/光宅二年改中書爲鳯閣令為内史神龍元年復舊開
元元年改為紫/微令五年復舊
[009-5a]
中書令之職掌軍國之政令緝熙帝載綂和天人入則
告之出則奉之以釐萬邦以度百揆盖以佐天子而執
大政者也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書立后建嫡封樹/藩屏寵命尊賢
臨軒僃禮/則用之二曰制書行大賞罰授大官爵釐革/舊政赦宥降虜則用之三曰慰
勞制書褒賛賢能勸勉/勤勞則用之四曰發日敕謂後畫發日敕也/増減官員廢置州
縣徴發兵馬除免官爵授六品以下官處流已上罪用/庫物五百叚錢二百千倉粮五百石奴婢二十人馬五
十疋牛五十頭羊五/百口已上則用之五曰敕㫖謂百司承㫖而為程/式奏事請施行者
曰論事敕書慰諭公卿誡約/臣下則用之七曰敕牒隨事承㫖不易/舊興則用之
[009-5b]
皆宣署申覆而施行焉尚書有典謨訓誥誓命之書皆/帝王詔制記于簡䇿者也蔡邕
獨斷稱漢制天子之書一曰䇿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敕䇿者以簡爲之其制長三尺短者半之其次
一長一短兩編下附篆書題年月日稱皇帝曰以命諸/侯王三公制書帝者制度之命也其文曰制詔三公赦
令贖令之属是也近道印付使逺道皆璽封尚書令即/准赦贖令召三公詣朝堂受制書司徒露布州郡詔書
有三品其文曰告某官某官如故事是為詔書羣臣有/所奏請尚書令奏下之有制詔天子答之曰可以為詔
書羣臣有所奏請無尚書令奏制曰之字則答曰巳奏/如書本官下所當至亦曰詔戒書戒敕刺史太守及三
邊營官被敕文曰有詔敕某官是為戒敕自魏晉以後/因循有冊書詔敕縂名曰詔皇朝因隋不改天后天授
元年以避諱改詔為制今冊書用簡制書勞慰制書發/日敕用黄麻紙敕㫖論事敕及敕牒用黄藤紙其敕書
[009-6a]
頒下諸/州用絹凡大祭祀羣神則從升壇以相禮亨宗廟則從
升阼階親征纂嚴則使戒敕百寮册命親賢臨軒則使
讀冊若命之于朝則宣而授之凡册太子則授璽綬凡
制詔宣傳文章獻納皆授之於記事之官
中書侍郎二人正四品上按環濟要略漢置中書掌宻/詔有令僕丞郎漢舊儀云置
中書領尚書事掌匃奴營部一郎民曹一郎謁者一郎/魏黄初中書置監令又置通事郎次黄門郎即中書侍
郎之任也魏志明帝詔舉中書郎謂盧毓曰得人與否/在盧生耳又司思直王辟王伯輿擢為中書侍郎則其
名起於魏氏晉令中書侍郎四人品第四給五時朝服/進賢一梁冠晉氏每一郎入直西省專掌詔草更直省
[009-6b]
五日從駕則正直從次直守東晉又改為通事郎尋復/舊宋齊並同晉氏梁功高者一人主直内事秩千石班
第九陳依梁後魏置四人初正第四品上太和末從第/四品上北齊因之後周依春官府置小内史下大夫二
人盖比中書侍郎之任也隋初改為内史省侍郎置四/人正第四品下煬帝二年減二員十二年改為内書侍
郎皇朝改為内史侍郎武徳三年改為中書/侍郎龍朔咸亨光宅神龍開元並隨省改復
中書侍郎掌貳令之職凡邦國之庶務朝廷之大政皆
㕘議焉凡臨軒冊命大臣令為之使則持冊書以授之
若自内冊則以冊書授使者冊后則奉/琮璽及綬冊太子則奉璽皆以授使者凡四夷來朝臨
軒則授其表䟽升于西階而奏之若獻贄幣則受之以
[009-7a]
授於所司
中書舍人六人正五品上魏氏中書置通事一人掌呈/奏案草魏志云明帝時有通
事劉泰是也高貴鄉公正始中改為通事舍人尋又改/為通事侍郎則猶兼侍郎之任也晉書百官志云晉初
中書舍人通事各一人至東晉合為一職謂之通事舍/人專掌呈奏後復省之而以侍郎兼其職晉令中書通
事舍人品第七絳朝服武冠宋初又置通事舍人四人/品亦同晉氏入直閣内出宣詔命而侍郎之任輕矣齊
武永明立中書通事舍人四人各住一省時謂之四户/既縂重權勢傾天下㑹熒惑入太㣲太史奏宜修祈禳
之禮太尉王儉謂之曰天文乖忤此由四户帝納之不/能改也而梁氏秩四百石品第八梁用人殊重簡以才
能不限資地多以地官兼領並入閣内專掌中書詔誥/猶兼呈奏之事故裴子野以中書侍郎鴻臚卿常兼中
[009-7b]
書通事舍人别敕之詔誥自魏晉詔誥皆中書令及中/書侍郎掌之至梁始舍人爲之其後除通事直曰中書
舍人陳氏置五人餘同梁氏後魏第六品上史闕其員/北齊置十人品同魏氏並掌詔誥後周春官府置小史
上士二人此其任也隋初改曰内史舍人置八人專掌/詔誥正第六品上開皇三年加從第五品上煬帝三年
減置四人十二年改曰尚書舍人皇朝改曰内史舍人/武徳三年改曰中書舍人龍朔咸亨光宅神龍開元並
随省/改復
中書舍人掌侍奉進奏參議表章凡詔㫖制敕及璽書
册命皆按典故起草進畫既下則署而行之其禁有四
一曰漏洩二曰稽緩三曰違失四曰妄誤所以重王命
[009-8a]
也制敕既行有誤則奏而改正之凡大朝㑹諸方起居
則受其表状而奏之國有大事若大克㨗及大祥瑞百
僚表賀亦如之凡冊命大臣于朝則使持節讀册命命
之凡将帥有功及有大賔客皆使以勞問之凡察天下
寃滯與給事中及御史三司鞫其事凡有司奏議文武
考課皆預裁焉按今中書舍人給事中毎年各一人監/考内外官使其中書舍人在省以年深
者為閣老兼判本省雜事一人專掌畫謂之知制誥得/食政事之食餘俱分署制敕六人分押尚書六司凡有
章表皆商量可否則與侍郎及令連署而進奏/其掌畫事繁或以諸司官兼者謂之兼制誥
[009-8b]
主書四人從七品上周官天官有司書中士四人鄭注/云主㑹計之簿書掌邦國六典以
法九職盖此主書之任也王道秀百官春秋初晉中書/置主書用武官宋文帝改用文吏齊氏尚書置主書令
史梁氏不置陳氏中書置主書十人去令史之名後魏/中書有主書令史八人從第七品上北齊十人從八品
上天保中文宣躬親政事主書令史頗亦受委並得奏/事文宣曽立看主書令史題署嫌其遲語云但主書何
須復著令史二字也即以去之至武成河清初左丞劾/其輒改吏稱皆云文宣口敕尋属新令初頒遂去令史
之字文宣之代雖曰委任用人猶輕至孝昭武成召引/才學之士荀士遜李得林樊孝㢘為之頗曰清舉猶未
有灼然子弟屈為此職隋氏中書主書亦有令史字置/十人正第九品上用人益輕煬帝三年改減為四人皇
朝因之流外入/流累轉為之
[009-9a]
主事四人從八品下魏氏所置歴宋齊中書並置主事/品並第八梁中書令史二人品第
八陳氏及後魏北齊並不置隋初諸臺省並置主事令/史皆正第九品上煬帝三年並去令史之名前代用人
皆輕而隋氏雜用士人為之故顔慜楚文學名家為内/史主事㝷罷士人皇朝並用流外入流累轉為之舊令
從九品上開元二十/四年敕進入八品
令史二十五人書令史五十人魏置中書令史品第八/晉氏品第九宋氏品第
八齊中書令史品第六梁中書令史八人書令史十二/人品皆第九陳氏中書吏不置令史後魏北齊中書竝
有令史自前代以來令史皆有品/秩至隋開皇初始降為流外行署
右散騎常侍二人從三品故事已詳於左省顯慶二年/置龍朔二年改為右常侍咸
[009-9b]
亨元年/復故
右散騎常侍掌如左散騎常侍之職
右補闕二人從七品上廢置已詳門下/省左補闕注
右拾遺二人從八品上已詳左/拾遺注
右補闕拾遺掌如左補闕拾遺之職
起居舍人二人從六品上起居舍人因起居注而名官/焉古者人君言則右史書之
即其任也其設官㳂革起居郎注詳焉隋煬帝三年減/内史舍人四員置起居舍人二人從第六品上次内史
舍人下始以虞世南蔡允恭為之皇朝因之貞觀二年/省顯慶二年又置龍朔二年改為右史咸亨元年復故
[009-10a]
天授元年又改為右/史神龍元年復故
起居舍人掌修紀言之史録天子之制誥徳音如記事
之制以紀時政之損益自永徽以後起居唯得對仗承/㫖仗下之後謀議皆不得預聞
長夀元年文昌左丞姚璹知政事以為帝王謨訓不可/遂無紀述若不宣自宰相史官無從得書遂表請仗下
所言軍國政要即宰相一人專知撰錄號為時政記/毎月送史館自後因循錄付兩省起居使編録焉
終則授之於國史
通事舍人十六人從六品上通事舍人即秦之謁者漢/書百官表云謁者掌賔賛
受事員七十人秩比六百石有僕射秩比千石舊儀云/謁者有缺選郎中美䰅睂大音者補後漢百官志和帝
[009-10b]
時陳羣何熈為謁者僕射賛拜殿中音動左右後漢有/常侍謁者五人謁者三十五人二漢謁者臺並𨽻光禄
勲魏置謁者十人晉武帝省僕射以謁者并蘭臺晉初之/置舍人通事各一人𨽻中書東晋令舍人通事兼謁者
任通事舍人之名自此始也宋武帝置謁者僕射領謁/者十八人齊因之梁置謁者十人亦隸謁者臺陳亦有
之後魏謁者從第五品中北齊謁者三十人正第九品/下隋初罷謁者官置通事舍人十六人從六品上開皇
三年増舊為三十四員又置謁者臺改通事舍人為通/事謁者創置四方館於建國門外隸鴻臚寺以待四方
使者皇朝廢謁者臺改謁者為/通事舍人隸四方館属中書省通事舍人掌朝見引納
及辤謝者於殿廷通奏京官文武職事五品已上假使/去皆奏辤来皆奏見其六品已
下奉勑差使亦如之外官五品已上假使至京及/經京過若新授及駕行在三百里内過並聼辭見凡近
[009-11a]
臣入侍文武就列則引以進退而告其拜起出入之節
凡四方通表華夷納貢皆受而進之若有大詔令則承/㫖以宣示百察
凡軍旅之出則受命慰勞而遣之既行則每月存問将士
之家以視其疾苦凱還則郊迓之皆復命凡致仕之臣
與邦之耋老時廵問亦如之
集賢殿書院開元十三年所置漢魏以来其職具秘書/省梁武帝於文徳殿内列蔵衆書北齊有
文林館學士後周有麟趾殿學士皆掌著述隋平陳之/後寫書正副二本蔵於宫中其餘以實秘書外閣煬帝
於東都置觀文殿東西廂貯書自漢延熹至今皆秘書/掌圗籍而禁中之書或時有焉及太宗在藩邸有秦府
[009-11b]
學士十八人其後崇文館𢎞文館皆有學士則天時亦/有殊英學士皆其任也今上即位大收羣書以廣儒術
自開元五年於乾元殿東廊下寫四部書以充内庫乃/令右散騎常侍褚無量秘書監馬懐素搃其事置刋定
官四人以一人判事其後因之六年駕幸東京七年於/麗正殿安置為修書使褚馬既卒元行冲為使尋以張
説代之八年置校理二十人十二年駕幸東都於命婦/院安置十三年召學士張説等宴於集僊殿於是改名
集賢殿修書所為集賢殿書院五品已上為學士六品/已下為直學士以説為大學士知院事説累讓大字詔
許之其後更置修撰校理官只有待制官名其来尚矣/漢朱買臣待詔公車公車衞尉之属宫掌天下之上書
東方朔劉向王褒賈肙之等待詔金/馬門官署門也今之待制即其事焉
學士五品以上為學士每以宰相為學士者知院事初/張説為中書令知院制以右常侍徐堅副之自爾
[009-12a]
常以近宻官/為副兼判院
直學士六品以下為直學士/並開元十三年置
侍講學士開元初褚無量馬懐素侍講禁中為/侍讀其後康子元等為侍講學士
修撰官校理官同直學士無常員以佗官兼之又有/留院官檢討官皆以學術别勑留之
中使一人自乾元殿寫書則直知出/入宣傳進奏掌同宫禁
孔目官一人開元五/年置
知書官八人開元五年置漢劉歆縂羣書而為七畧凡/三萬三千九十卷遭王莽董卓之亂掃地
皆盡魏氏採掇遺亡至晉縂括羣書凡二萬九千九百/四十五卷惠懐之後靡有孑遺東晉所存三千一十四
[009-12b]
卷至宋謝靈運造四部目錄凡四千五百八十二卷其/後王儉復造目録凡萬五千七十四卷齊王亮謝朏四
部書目凡萬八千一十卷齊末兵火延燒秘閣經籍煨/燼梁帝克平侯景收公私經籍歸于江陵凡七萬餘卷
周師入郢咸自焚之周武保定中書盈萬卷平齊所得/纔至五千隋秘書監牛𢎞請分遣使者捜訪異書平陳
之後經籍漸僃凡三萬餘卷煬帝寫五十副本分為三/品大唐平王世充收其圗書泝河西上多有漂没存者
猶八萬餘卷自是圗籍在秘書今秘書𢎞文史館司經/崇文皆有之集賢所寫皆御本也書有四部一曰甲為
經二曰乙為史三曰丙為子四曰丁為集故分為四庫/毎庫二人知寫書出納名目次序以僃檢討焉四庫之
書兩京各二本共二萬五千九百六十一卷皆以益州/麻紙寫其京庫書鈿白牙軸黄帶紅牙籖史庫書鈿青
牙軸縹帶緑牙籖子庫書彫紫檀軸紫帶碧/牙籖集庫書緑牙軸朱帶白牙籖以為分别
[009-13a]
書直及寫御書一百人開元三年十二月勅於秘書省/昭文館兼廣召諸色能書者充
皆親經御簡後又取前資常選三衛散官五品以上子/孫各有年限依資甄叙至十九年敕省官為直院也
榻書手六人乾元殿初置二人開元十四年奏/加至六人取人及有官同有院
書直八人開元七年勅縁修雜圗訪取二人八/年又加六人十九年院奏定為直院
装書直十四人開元六年置八人七年更加/十人十九年八月減四人
造筆直四人開元六/年置
典四人開元五年置二/人九年加二人
集賢院學士掌刋緝古今之經籍以辨明邦國之大典
[009-13b]
&KR0879顧問應對凡天下圗書之遺逸賢才之隐滯則承
㫖而徴求焉其有籌䇿之可施於時著述之可行於代
者較其才藝考其學術而申表之凡承㫖撰集文章校
理經籍月終則進課于内嵗終則考最于外開元八年/十月敕學
士等入經三年已上為年深若校理精勤紕繆多正/及不能詳覈無所發明委修書使録奏别加褒貶
史館史官周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而諸侯之國亦置/史官又春秋國語引周志及鄭書之説推尋
事迹以當時記事各有職司其後陵夷史官放絶秦滅/先王之典其制莫存至漢武始置太史命司馬談為之
時天下計書先上太史副上丞相談乃據左氏國語代/本戰國䇿楚漢春秋接其後事成一家之言談卒其子
[009-14a]
遷又爲太史嗣成其事名曰史記遷卒後好事者若馮/商劉歆揚雄等亦頗著述漢末扶風班彪綴後傳數十
篇彪卒其子固續成其志名曰漢書後漢明帝又召固/入東觀與陳宗尹敏孟冀共成光武本紀其後劉珍劉
毅劉陶伏無忌黄景等相次著述東觀所撰書謂之東/觀漢記然皆佗官兼領史職至魏明帝太和中始置著
作郎及佐郎隸中書省專掌國史至晉惠帝元康二年/改隸秘書省歴宋齊梁陳後魏並置著作𨽻秘書省北
齊因之代亦謂之史閣亦謂之史館史閣史館之名自/此有也故北齊邢子才作詩酬魏收冬夜直史館是也
後周有著作上士中士掌國史𨽻春官府隋氏曰著作/曹掌國史隸秘書省皇朝曰著作局貞觀初别置史館
於禁中專掌國史以佗官兼/領或卑品有才亦以直館焉
史官掌修國史不虗美不隐惡直書其事凡天地日月
[009-14b]
之祥山川封域之分昭穆繼代之序禮樂師旅之事誅
賞廢興之政皆本於起居注以為實録然後立編年之
體為褒貶焉既終則蔵之于府
匭使院知匭使一人垂拱元年置常以諫議大夫及補/闕拾遺一人為使專知受状以逹
其事事或要者當時處分餘出付中書及理匭使據/状申奏理匭使常以御史中丞及侍御史一人為之
知匭使掌申天下之寃滯以逹萬人之情状立匭之制
一房四面各以方色東曰延恩懐材抱器希於聞逹者
投之南曰招諫匡正補過裨於政理者投之西曰申寃
[009-15a]
懐寃負屈無辜受刑者投之北曰通𤣥獻賦作頌諭以
大道及渉於𤣥象者投之初置有四門其制稍大難於/往来後遂小其制度同為一
匭依方/色辨之其匭出以辰前入以未後
 
 
 
 
 
[009-15b]
 
 
 
 
 
 
 
 唐六典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