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l0001 唐六典-唐-張九齡 (master)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唐六典卷七     唐 張九齡等 撰
  尚書工部
 工部尚書一人
  侍郎一人
  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主事三人
[007-1b]
  令史十二人
  書令史二十一人
  計史一人
  亭長六人
  掌固八人
 屯田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主事二人
[007-2a]
  令史七人
  書令史十二人
  計史一人
  掌固四人
 虞部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主事二人
  令史四人
[007-2b]
  書令史九人
  掌固四人
 水部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主事二人
  令史四人
  書令史九人
  掌固四人
[007-3a]
工部尚書一人正三品周之冬官卿也漢五曹尚書其/三曰民曹後漢以民曹兼主繕
修功作城池園苑之事自晉宋齊梁陳營宗廟則權置/起部尚書事畢省之後周依周官置大司空卿一人隋
開皇二年始置工部尚書皇朝因之龍朔二年改為司/平太常伯咸亨元年復為工部尚書光宅元年改為冬
官尚書神龍/元年復故
侍郎一人正四品下盖周之冬官小司空中大夫也漢/已來尚書侍郎今郎中之任也後
周依周官隋煬帝置工部侍郎皇朝因之龍朔二/年改為司平少常伯咸亨光宅神龍並隨曹改復
工部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澤之政令其
属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尚書
[007-3b]
侍郎縂其職務而奉行其制命凡中外百司之事由於
所屬咸質正焉
郎中一人從五品上盖周禮大司空属官下大夫郎中/之任也晉宋齊後魏北齊皆有起
部郎中梁陳改置起部侍郎後周置冬官小司空下大/夫隋初為工部侍郎煬帝除侍字又改工部為起部皇
朝因之武徳三年改為工部郎中龍朔二年改為司平/大夫咸亨元年復為工部郎中光宅神龍並隨曹改復
員外郎一人從六品上後周依周禮置小司空上士盖/員外郎任也隋開皇六年置工
部員外郎煬帝改為起部承務郎皇朝改為工部員外/郎龍朔二年改為司平員外郎咸亨光宅神龍並随曹
改/復
[007-4a]
主事三人從九品上
郎中員外郎掌經營興造之衆務凡城池之修濬土木
之繕葺工匠之程式咸經度之京城左河華右隴坻前
終南後九嵏南面三門中曰明徳左曰啟夏右曰安化
東面三門中曰春明北曰通化南曰延興西面三門中
曰金光北曰開逺南曰延平今京城隋文帝開皇二年/六月詔左僕射高熲所置
南直終南山子午谷北據渭水東臨滻川西次澧水太/子左庶子字文禮創制規模将作大匠劉龍工部尚書
賀婁子幹太府少卿高龍又並充撿校至三年三月移/入新都焉名曰大興城東西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歩南
[007-4b]
北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歩墻高一丈八尺皇城之南東/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東西各一十二坊兩市居四
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開元十/四年又取東面兩坊為興慶宫皇城在京城之中東西/五里
一百一十五歩南北三里/一百四十歩今謂之子城南面三門中曰朱雀左曰安
上右曰含光朱雀門正南當明徳門正北當承天門/外横街正東直春明門正西直金光門
面二門北曰延喜南曰景風延喜門在承天門外/横街東直通化門西面
二門北曰安福南曰順義安福門西/直開逺門其中左宗廟在安/上門
内之/東右社稷在含光門/内之西百僚廨署列乎其間凡省六寺
九臺一監四衞十有八六省謂尚書中書門下秘書殿/中内侍省九寺謂太常宗正司
[007-5a]
農太府鴻臚衞尉光祿太僕大理寺一臺謂御史臺四/監謂少府将作國子都水監十八衞謂左右衞左右金
吾衞左右驍騎左右武衞左右威衞左右領軍衞左右/監門衞左右千牛衞左右羽林軍衞今按中書門下凡
有三所並在宫城之内國子監在皇城之南左右金/吾衞在皇城之東西左右羽林軍在𤣥武門之北
宫官屬凡府一坊三寺三率府十一府謂詹事府三坊/謂左右春坊内坊三
寺謂家令率更僕寺十率府謂左右衞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司禦率府左右内率府左右監門率府
城在皇城之北南面三門中曰承天東曰長樂西曰永
承天門隋開皇三年作初曰廣陽門仁夀元年改曰/昭陽門武徳元年改曰順天門神龍元年改曰承天
門/若元正冬至大陳設燕㑹赦過宥罪除舊布新受萬
[007-5b]
國之朝貢四夷之賓客則御承天門以聼政盖古之/外朝也
北曰太極門其内曰太極殿朔望則坐而視朝焉盖古/之中
朝也隋曰大興門大興殿煬帝改曰䖍福門貞觀八年/改曰太極門武徳元年改曰太極殿有東上西上二閣
門東西廊左延/明右延明二門次北曰朱明門左曰䖍化門右曰肅章
門肅章之西曰暉政門虔化之東曰武徳西門其内有/武徳殿
有延/恩殿又北曰兩儀門其内曰兩儀殿常日聼政而視事
盖古之内朝也隋曰中華殿貞觀五年改為兩儀殿/承天門之東曰長樂門北入恭禮門又北入䖍化門
則宫内也承天門之西曰廣運門永安門/北入安仁門又北入肅章門則宫内也兩儀殿之東
[007-6a]
曰萬春殿西曰千秋殿兩儀之左曰獻春門右曰宜秋
門宜秋之右曰百福門其内曰百福殿百福之西曰承
慶門内曰承慶殿獻春之左曰立政門其内曰立政殿
立政之東曰大吉門其内曰大吉殿兩儀之北曰甘露
門其内曰甘露殿左曰神龍門其内曰神龍殿右曰安
仁門其内曰安仁殿又有興仁宣猷崇道惠訓昭徳安/禮正禮宣光通福光昭嘉猷華光
暉儀夀安綏福等門薰風就日翔鳯咸池/&KR0916昭望僊鶴羽乗龍等殿凌煙翔鳯等閣大明宫在禁
苑之東南西接宫城之東北隅龍朔二年高宗以大/内卑濕乃於此置宫
[007-6b]
面五門正南曰丹鳯門東曰望僊門次曰延政門西曰
建福門次曰興安門南當皇城之啓夏門舊京城入苑/之北門開皇三年開餘四門並與
宫同/置丹鳯門内正殿曰含元殿殿即龍首山之東趾也/階上高於平地四十餘
尺南去丹鳯門四百餘歩東西廣/五百歩今元正冬至於此聼朝也夾殿兩閣左曰翔鸞
閣右曰棲鳯閣與殿飛廊相接夾殿東有通乾門西有/觀象門閣下即朝堂胏石登聞鼓如承
天之/制其北曰宣政門門外東廊曰齊徳門西廊曰興禮
門内曰宣政殿殿前東廊曰日華門門東門下省省東
南北街南直含耀門出昭訓門宣政殿前西廊曰月華
[007-7a]
門門西中書省省西南北街南直昭慶門出光範門宣
政之左曰東上閣右曰西上閣次西曰延英門其内之
左曰延英殿右曰含象殿宣政北曰紫宸門其内曰紫
宸殿即内朝/正殿也殿之南面紫宸門左曰崇明門右曰光順
門殿之東曰左銀臺門西曰右銀臺門次北曰九僊門殿之
北靣曰𤣥武門左曰銀漢門右曰青霄門其内又有麟徳凝霜承/歡長安僊居拾翠碧羽
金鸞蓬萊含凉珠境三清含氷水香紫蘭等殿𤣥/武明儀大角等觀欎儀結鄰承雲修文等閣也興慶
宫在皇城之東南東距外郭城東垣即今上龍潛舊宅/也開元初以為離
[007-7b]
宫至十四年又取永嘉勝業坊之半以置朝自/大明宫東夾羅城複道經通化門磴道潜通焉宫之西
曰興慶門其内曰興慶殿即正衙殿/有龍池殿次南曰金明門門
内之北曰大同門其内曰大同殿宫之南曰通陽門北
入曰明光門其内曰龍堂通陽之西曰花蕚樓樓西即/寧王第
故取詩人棠棣/之義以名樓焉樓西曰明義門其内曰長慶殿宫之北
曰躍龍門其内左曰芳苑門右曰麗苑門南走龍池曰
瀛洲門内曰南薫殿瀛洲之左曰僊雲門北曰新射殿
又有同光承雲初陽飛軒玉華等門飛僊交泰同光榮/光等殿初上居此第其里名協聖諱所居宅之東有舊
[007-8a]
井忽涌為小池周袤纔數尺常有雲氣或見黄龍出其/中至景龍中潛復出水其沼浸廣時即連合為一未半
嵗而里中人悉移居遂鴻洞/為龍池焉盖符命之先也禁苑在大内宫城之北比
臨渭水東拒滻川西盡故都城其周一百/二十里禽獸蔬果莫
不毓焉若祠禴烝嘗四時之薦蠻夷戎狄九賔之享則
蒐狩以為儲供焉東都城左成皋右凾谷前伊闕後邙
山南面三門中曰定鼎左曰長夏右曰厚載東面三門
中曰建春南曰永通北曰上東北面二門東曰安喜西
曰徽安都城隋煬帝大業元年詔左僕射楊素右庶子/宇文愷移故都創造也南直洛水之口北倚邙
[007-8b]
山之塞東出瀍水之東西出澗水之西洛水貫都有河/漢之象焉東去故都十八里煬帝既好奢靡愷又多竒
巧遂作重樓曲閣連闥洞房綺繡瑰竒窮巧極麗大業/末喪亂為王充所據武徳五年平充乃詔焚乾陽殿及
建國門廢東都以為洛州縂管府尋以宫城倉庫猶在/乃置陜東道大行臺武徳九年復為洛州都督府貞觀
六年改為洛陽宫十二年車駕始幸洛陽明慶元年復/置為東都龍朔中詔司農少卿田仁注随事修葺後又
命司農少卿韋機更加營造永昌中遂改為神都漸加/營構宫室百司市里郛郭於是備矣東面十五里二百
一十歩南面十五里七十歩西面連苑距上陽宫七里/北面距徽安門七里郛郭南廣比狹凡一百三坊三市
居其中焉開元十二年廢西市取/厚載門之西一坊地及西市入苑西連禁苑苑西四門
南曰迎秋次曰遊義次曰籠烟北曰靈溪皇城在都城
[007-9a]
之西北隅南面三門中曰端門左曰左掖門右曰右掖
門東面一門曰賓耀西面二門南曰麗景北曰宣耀東
城在皇城之東東曰宣仁門南曰承福門皇城在東城
之内百僚廨署如京城之制皇宮在皇城之北東西四/里一百
八十歩南北二里八十五歩/周回十三里二百四十一歩南面三門中曰應天左曰
興教右曰光政應天門端門若/西京承天之門其内曰乾元門若西京/之太極
門東廊有左延福門/西廊有右延福門興教之内曰㑹昌其北曰章善光
政之内曰廣運其北曰明福乾元之左曰萬春右曰千
[007-9b]
秋其内曰乾元殿則明堂也證聖元年營造上圜下方八/囱四闥髙三百尺元正冬至有時而御
焉/殿之左曰春暉門右曰秋光門北曰燭龍門明福之東
曰武成門其内曰武成殿明福之西曰崇賢門其内曰集
賢殿武成之北曰延夀殿集賢之北曰僊居殿其東曰億
嵗殿又東曰同明殿其内又有觀禮歸義收成光慶等門/延祥延夀觀文六合等殿宜春僊居
迎祥六合/等院也其西北出曰洛城西門其内曰德昌殿北曰儀
鸞殿德昌南出曰延慶門又南曰韶暉門西南曰洛城南
門其内曰洛城殿又北曰飲羽殿洛城南門之西有麗景/夾城自此潛通於上陽
[007-10a]
焉/上陽宮在皇城之西南苑之東垂也南臨洛水西拒/穀水東面即皇城右掖門之
南上元中營造髙宗晩/年常居此宮以聽政焉東面三門南曰提象門即正/衙門
曰星躔門提象門内曰觀風門南曰洛日樓北曰七寶
閣其内曰觀風殿殿東面其内又有麗/春臺耀掌亭九州亭其西則有西上
陽宫兩宮夾殿水虹/橋以通徃來北曰化成院西南曰甘露殿殿東曰
雙曜亭又西曰麟趾殿東曰神和亭西曰洞𤣥堂觀風之
西曰本枝院又西曰麗春殿東曰含蓮亭西曰芙蓉亭又
西曰宜男亭北曰芬芳門其内曰芬芳殿又有露菊亭互/春妃嬪僊杼氷
[007-10b]
井等院散/布其内宮之南面曰僊洛門又西曰通僊門並在/院中其内
曰甘湯院次北東上/曰玉京門門内北曰金闕門南曰泰初
門玉京之西曰客省院䕃殿翰林院又西曰上陽宮宮西
曰含露門玉京西北出曰僊桃門又西曰夀昌門門北出
曰𤣥武門門内之東曰飛龍廐禁苑在皇都之西北拒北
邙西至孝水南帶洛水支渠穀洛二水㑹于其間東面十/七里南
面二十九里西面五十里北面二十里周廻一百二十六/里中有合璧冷泉髙山龍鱗翠微宿羽明德望春青城黄
女陵波十有一宮芳樹金谷二亭凝碧之池開元二十四/年上以為穀洛二水或泛溢疲費人功遂敕河南尹李適
[007-11a]
之出内庫和顧修三陂以禦之一曰積翠二/曰月陂三曰上陽爾後二水無力役之患京都之制
備焉凡興建修築材木工匠則下少府將作以供其事
少府監匠一萬九千八百五十人将作監匠一萬五千/人㪚出諸州皆取材力强壮技能工巧者不得隐巧補
拙避重就輕其驅役不盡及别有和顧者徴資市輕貨/納於少府将作監其巧手供内者不得納資有闕則先
補工巧業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後不得别入諸色其和/顧鑄匠有名解鑄者則補正工凡計功程者夏三月與
秋七月為長功冬三月與春正月為短功春之二月/三月秋之八月九月為中功其役功則依户部式
屯田郎中一人從五品上漢尚書郎四人其一人主户/口墾田盖兼屯田之任也故
汜勝之為侍郎教田三輔是也魏有農部郎曹晉始置/屯田郎中東晉及宋齊並左民郎中兼知屯田事後魏
[007-11b]
北齊並置屯田郎中梁陳隋並為侍郎亦郎中之任也/煬帝曰屯田郎後魏北齊祠部尚書領屯田陳左户部
尚書領屯田隋則工部尚書領之皇朝因稱郎/中龍朔二年改為司田大夫咸亨元年復故
員外郎一人從六品上隋開皇六年置煬帝改曰承務/郎武徳三年改曰員外郎龍朔
咸亨隨/曹改復
主事二人從九品上
屯田郎中員外郎掌天下屯田之政令凡軍州邊防鎮
守轉運不給則設屯田以益軍儲其水陸腴瘠播植地
宜功庸煩省收率等級咸取決焉諸屯分田役力各有
[007-12a]
程數凡營稻一頃将單功九百四十八日禾二百八十/三日大豆一百九十二日小豆一百九十六日烏
麻一百九十一日麻四百八十九日&KR1291黍一百八十日/麥一百七十七日蕎麥一百六十日藍五百七十日蒜
七百二十日葱一千一百五十六日𤓰八百一十/八日蔓菁七百一十八日苜蓿二百二十八日凡天
下諸田太子左右春坊各五頃太子左右衛率府太史局各四/頃宗正寺左右千牛衛太子僕寺左右司禦率
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監門率府各三頃内坊左右内/率府率更寺各三頃其有管署局子府各準官品人數
均/配皆視其品命而審其分給
虞部郎中一人從五品上周禮地官有山虞澤虞盖虞/部之職也魏始有虞曹郎中
一人晉因之宋齊省梁陳為侍郎後魏北齊並有虞曹/郎中後周冬官有虞部下大夫一人隋虞部侍郎煬帝
[007-12b]
但曰虞部郎梁陳後魏北齊並祠部尚書領之隋工部/尚書領之皇朝因焉武徳三年加中字龍朔二年改為
司虞大夫咸/亨元年復故
員外郎一人從六品上後周依周官有山虞澤虞中士/盖今虞部員外郎之任也隋開
皇六年置煬帝改曰承務郎皇朝復改/為虞部員外郎龍朔咸亨随曹改復
主事二人從九品上
虞部郎中員外郎掌天下虞衡山澤之事而辨其時禁
凡採捕畋獵必以其時冬春之交水蠱孕育捕魚之器
不施川澤春夏之交陸禽孕育餧獸之藥不入原野夏
[007-13a]
苗之盛不得蹂藉秋實之登不得焚燎若虎豹豺狼之害
則不拘其時聽為檻穽獲則賞之大小有差諸有猛獸/處聼為檻
穽射窠等得即於官每一賞絹四疋殺豹及狼每一賞/絹一疋若在牧監内獲豺亦毎一賞絹一疋子各半疋
凡京兆河南二都其近為四郊三百里皆不得弋獵採
毎年五月正月九/月皆禁屠殺採捕凡五嶽及名山能蘊靈産異興雲
致雨有利於人者皆禁其樵採時禱祭焉凡殿中太僕
所管閑廐馬兩都皆五百里供其芻藳其闗内隴右西
使北使南使諸牧監馬牛駝羊皆貯藁及茭草高原藳/支七年
[007-13b]
茭草支四年平地藳支五年茭草/支三年下土藁支四年茭草二年其柴炭木橦進内及
供百官蕃客竝於農隙納之供内及宫人起十月畢二/月供百官蕃客起十一月
畢正/月
水部郎中一人從五品上魏置水部郎中歴晉宋齊後/魏北齊並有水部郎中梁陳
為侍郎後周冬官府有司水中大夫隋文帝為水部侍/郎煬帝但曰水部郎宋齊梁陳後魏北齊並郎官尚書
領之隋工部尚書領之皇朝因焉武徳二年加/中字龍朔二年改為司川大夫咸亨元年復故
員外郎一人從六品上後周冬官府有小司水上士則/水部員外郎之任也隋開皇六
年置煬帝改為承務郎皇朝復為/水部員外郎龍朔咸亨随曹改復
[007-14a]
主事二人從九品上
水部郎中員外郎掌天下川瀆陂池之政令以導逹溝
洫堰決河渠凡舟楫溉灌之利咸總而舉之凡天下水泉三
億三萬三千五百五十有九其在遐荒絶域殆不可得
而知矣其江河自西極逹于東溟中國之大川者也其
餘百三十有五水是為中川者也桑欽水經所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江河
在/焉其千二百五十有二水斯為小川者也酈善長注水/經引其枝流
一千二百/五十二若渭洛汾濟漳淇淮漢皆亘逹方域通濟舳
[007-14b]
艫徙有之無利於生人者矣其餘陂澤魚鼈莞蒲秔稲
之利盖有不可得而備云凡水有溉灌者碾磑不得與
争其利自季夏及于仲春皆閉/斗門有餘乃得聼用之溉灌者又不得浸人廬
舍壊人墳隧仲春乃命通溝瀆立隄防孟冬而畢若秋
夏霖潦泛溢衝壊者則不待時而修葺凡用水自下始
凡天下造舟之梁四河三洛一河則蒲津大陽盟/津一名河陽洛則孝義也石柱
之梁四洛三㶚一則天津永/洛齊中橋灞橋也木柱之梁三皆渭川也便/橋中渭橋東
渭橋此舉京/都之衝要也臣梁十有一皆國工修之其餘皆所管州
[007-15a]
縣随時營葺河梁橋所須竹索令宣常洪三州役工匠/預支造宣洪二州各大索二十條常州小
索一千二百條大陽蒲津竹索每年令司竹監給竹令/津家水手自造其供橋雜匠料須多少預申所司其匠
先配近橋人充浮橋脚舡皆預僃半副自餘調度預僃/一副河陽橋舡於潭洪二州造送大陽蒲津橋於嵐石
濕勝慈等州材木送橋所造河陽橋置水手二百五十/人大陽水手二百人仍各置木匠十人蒲津橋一十五
人孝義橋所須竹索/取河陽橋退者以充其大津無梁皆給船人量其大小
難易以定其差等白馬津船四艘龍門㑹寧合河等闗/舡並三艘渡子各皆以當處鎮防人
充渭津闗舡二艘渡子取永豐倉防人充渭水鴻渡舡/四艘涇水涇合渡韓渡劉控坂渡眭城坂渡覆籬渡船
各一艘濟川津平隂津風陵津興徳津船各兩艘洛水/渡口船三艘渡子皆取側近殘疾中男解水者充㑹寧
[007-15b]
船别五人興徳船别四人自餘船别三人蘄州江津渡/荆州洪亭松滋渡江州馬頬檀頭渡船各一艘船别六
人越州杭州浙江渡洪州城下渡九江渡船各三艘船/别四人渡子並須近江白丁便水者充分為五畨年别
一/替
 
 
 
 
 唐六典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