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81 籌海圖編-明-胡宗憲 (master)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籌海圖編目錄
  經略二
   禦海洋
   固海岸
   勤會哨
   謹瞭探
   重隣援
[012-1b]
   散賊黨
   慎招撫
   擇守令
   拯民窮
   嚴城守
   築城堡
   廣團結
   行保甲
[012-2a]
   降宣諭 用間諜附/
   通貢道
   開互市
[012-3a]
欽定四庫全書
 籌海圖編巻十二
            明 胡宗憲 撰
 經略二
  禦海洋
予按防海之制謂之海防則必宜防之於海猶江防者
必防之於江此定論也國初沿海每衞各造大青及風
尖八漿等船一百餘隻出海指揮統率官軍更畨出洋
[012-3b]
哨守海門諸島皆有烽墩可為停泊其後弛出洋之令
列船港次浙東於定海浙西於乍浦蘇州於吳淞江口
及劉家河夫乍浦之地海灘淺閣無山嶴避風之處前
月把總周易等所領戰船被賊燒燬僅遺十餘隻近又
報為颶風擊碎不若海中洋山殿前窩集反可泊船也
吳淞江口及劉家河出海紆迴又非泊船防海處所議
者欲分畨乍浦之船以守海上洋山蘇淞之船以守馬
蹟定海之船以守大衢則三山品峙哨守相聯可扼來
[012-4a]
冦而又其外陳錢諸島尤為賊衝三路之要兵部原題
副總兵俞大猷統領戰船駐劄海上防賊截殺則如陳
錢乃其所當屯泊而提督軍門及海道等官毎於風汛
時月相叅巡察有警則我大船火器衝截賊入使不得
越過各島則彼毒無所施釁孽不作而内地安堵矣
  此言哨船當泊/於外洋山島
又云直𨽻與浙江名雖異地而實則一家若不設官總
理則彼此自分門戸賊一入内地隨風南北可以互犯
[012-4b]
故必共守陳錢分守馬蹟等三道而後賊無遁情兵可
夾擊必得總兵官正副二員分駐金山臨山要會之地
先守陳錢以春秋分任更畨出入而叅將分畫三道馬
蹟等三山各督信地則人易為守而守無弗力矣
  此言總叅當/分任哨責
通政唐順之云禦倭上策自來無人不言禦之於海而
竟罕有能禦之於海者何也文臣無下海者則將領畏
避潮險不肯出洋將領不肯出洋而責之小校水卒則
[012-5a]
亦躱泊近港不肯遠哨是以賊惟不來來則登岸殘破
地方則陸將重罪而水將旁觀矣臣竊觀崇明諸沙舟
山諸山各相連絡是造物者特設此險以迂海賊入冦
之路以蔽吳淞江定海内地港口也國初設縣置衞最
有深意而沈家門分哨之制至今可考合無春汛緊急
時月蘇松兵備暫駐崇明寧紹兵備或海道内推擇一
人暫駐舟山而總兵副總兵常居海中嚴督各總分定
海面南北會哨晝夜揚帆環轉不絶其遠哨必至洋山
[012-5b]
馬蹟
  此言海中/遠哨近哨
又云國初防海規畫至為精密百年以來海烽久息人
情怠弛因而隳廢國初海島便近去處皆設水寨以據
險伺敵後來將士憚於過海水寨之名雖在而皆是海
島移置海岸聞老將言雙嶼列港峿嶼諸島近時海賊
據以為巢者皆是言國初水寨故處向使我常據之賊
安得而巢之今宜查出國初海防所在一一脩復及查
[012-6a]
沿海衞所原設出哨海船額數係軍三民七成造者照
數徴價貼助打造福船之用
  此言水寒哨/船舊制當復
兵部尚書楊博云平倭長策不欲鏖戰於海上直欲邀
擊於海中比之制禦北狄守大邊而不守次邊者事體
相同誠得先發制人之意國初更畨出洋之制極為盡
善至於列船港次猶之棄門戸而守堂室浸失初意宜
復祖宗出洋之制
[012-6b]
  此言舊制原/禦冦於海中
南京工部尚書馬坤等題乞聚船於馬蹟山以為諸路
水軍老營仍於揚山設水營以扼賊入乍浦川沙窪由
吳淞江口入蘇松之路於大衢山設水營以遏賊入寧
波台温之路專設海上總兵特造出海大艦如古拏飛
艦飛虎艦戈船樓船將軍之制仍大申出洋之令脩復
大青風尖八漿等船以便行使
  此見與禦冦遠/洋大同小異
[012-7a]
在京各衙門會議云倭奴長技利於陸我兵長技利於
水歴查連年用師凡得捷俱在海戰利害較然明矣海
中陳錢大衢馬蹟揚山諸島為賊南犯必由之路先該
督察侍郎條陳會議海防長策首列此條今又該南京
工部尚書馬坤左通政何雲鴈題相同合咨新任總督
令總兵官速集太倉崇明嘉定上海沙兵及福蒼東莞
等船分為二哨專守揚山馬蹟又將紹興温台捕魚及
下八山採捕福蒼東莞等船分為二哨專守普陀大衢
[012-7b]
其陳錢山為浙直分路之始所宜更畨共守
  此言禦冦遠/洋之策為是
略云諸將海戰而勝者常十一其内地戰敗者常十八
何勇於海而怯於内也其故有四士卒入海人無還心
皆殊死戰無所逃難一也洪艟巨艦易以凌賊勢便二
也毒藥火器且戰且焚三也賊載水而飲開口待鹵勢
不能持久四也而其後不能禦賊者亦有四犯不測之
險以命愽賊而常賞不酬勞其怠心一也海中無人易
[012-8a]
以為解二也旣不能賞易於姑息將不能驅三也海波
不常或利或否四也議者皆言益修戰具反言四失守
馬蹟殿前諸山以控吳守大衢諸山以衞越守陳錢諸
島以制賊往來之衝夾擊互救三道鼎峙賊不足防矣
  此言海/戰利弊
南京兵部尚書張時徹云今之水戰止能要擊去賊而
於來者未能遏其烽夫來賊鋭而去賊惰擊惰易而攻
鋭難人情所習知也然擊來賊者譬之撲火於方然之
[012-8b]
始火滅則棟宇可以無虞擊去賊者收燎於旣燼之後
此其利害則有間矣自海上用師擊來賊者僅一二見
而要去賊者亦不過文其縱賊不追之罪耳今若以擊
來賊之賞優於追去賊之賞以縱來賊之誅嚴於縱去
賊之誅而當事者同心僇力急如救焚盡遏海外方來
之冦則邊鄙又何不寧耶
  此言海戰以擊/來賊為竒功
總兵俞大猷云倭賊自彼島入冦遇正東風徑由茶山
[012-9a]
入江以犯直𨽻則江内正兵之船可以禦之遇東北風
必由下八山陳錢里西倒球干邪清水馬蹟蒲嶴丁興
長途衢山揚山普陀馬墓等嶴經過然後北犯南直𨽻
西南犯浙江請於浙江共設樓船二百隻蒼船一百隻
分伏於前項海嶴往來巡探攻捕名之曰遊兵而遠遏
之於大洋之外
  此言當設哨船/於浙直外洋
又云大洋以外欲就諸山隨處結營隨班分哨常得勝
[012-9b]
勢似足以賴然萬里風濤不可端倪白日隂霾幾如黒
夜故有相遇而不可擊亦有未必相遇者
  此言外洋/禦賊之難
主事黃元恭云或者曰我兵長於水戰短於陸戰而倭
奴則長於陸短於水故禦之莫要於海中陳錢馬蹟大
衢殿前揚山當倭奴往來之衝誠設總兵官駐陳錢叅
將三員分駐馬蹟大衢殿前洋山常川督哨禦其來而
邀其去賊殆盡殱而魚矣愚竊謂其策甚善而難行蓋
[012-10a]
海棲經月必有颶風巉崕劍峰難於椗泊癸丑春叅將
俞大猷圍王直於馬蹟蛟龍驚砲而起幾至覆没師旋
賊逸乙卯秋浙直會兵大衢前殿邀賊歸路疾風暴雨
大作飄没舟師以千萬計是亦乗危幸功者也夫大海
無際何獨稱四山為賊出之衝葢航海者必晝行夜止
依山宿泊自倭東南而來望中惟此四山相去各一二
日程始至陳錢必泊次泊馬蹟次泊大衢次泊殿前洋
山若驛𫝊駐蹕然固非若子午谷東西莫適必由隘中
[012-10b]
行者賊誠知山有兵東西南北何所不適雖失所依泊
然與犯戎兵之必死寧冒風濤之不測且聞長老云起
椗揚帆舍山泊而適大洋此避颶風之妙術而豈謂必
死地哉知戎地而不避有生途而不趨賊必不然矣然
則禦其來而邀其去不可為歟曰依此四山但嚴會哨
應援之令潛師伺之萬無不中若設官顯駐是示趨避
之標耳故是策也宜潜不宜露宜邀其歸不宜伺其來
蓋歸路可計日候風信故也
[012-11a]
  此言陳錢諸山但/可設伏以撃去賊
副使茅坤云方其海冦之舳艫相望必由通海之門戸
而入於蘇松之吳淞江劉家港之類是也古人云守險
者必先設險於險之外守之其所謂海戰之重兵如各
叅將所提閩廣募兵之類當設戰艦備火攻而謹斥堠
以迎擊於淞海之上賊未泊岸則當夾水而陣以遮擊
之賊旣及岸則當隨其賊艘所泊之處而直搗之此則
海上格鬭之兵也將之最猛兵之最精者可以當之
[012-11b]
  此言當禦冦於海中將近港岸/之處與陳錢馬蹟遠攻之説異
禦海策云備倭之術不過守禦二者而已未聞泛舟大
海遠征島夷雖以元世祖之威伯顔孛朩兒之勇艨衝
千里旌旗蔽空一遇颶作萬人皆為魚鱉此其明驗也
而况沙石起伏洲渚驅阻風候向背潮汐髙下波濤洶
湧至到淺深彼皆素所諳練以我之迷而蹈彼之危能
為必勝哉
  此與前/説相反
[012-12a]
海道副使譚綸云陳錢馬蹟洋山在内海之外止可出
哨不能設守蓋恐糧餉易匱聲援莫及不如荆川備倭
之説為善且自來水寨設在沈家門遇有緩急戰守兼
得耳
  此言設險遠洋不/如守近洋為穏便
都指揮戴冲霄云浙洋諸山沈家門居定海之東相去
二潮乃寧紹之外戸也陳錢馬蹟大衢洋山尤為窵遠
乃沈家門之外藩也外藩設而門戸固門戸固而後堂
[012-12b]
室安故有識者咸欲設險于陳錢四山以扼來冦以愚
觀之沈家門水寨乃信國公之所設其才識髙遠人所
素讓豈見不及此故舍遠而就近哉必其身親相視四
山太遠孤懸海中難於聲援不若沈家門與定海哨報
易及策應易施熟思審計夫是之處耳不然大海渺茫
風潮難犯水兵官可藉以躱閃萬一四山失備致冦直
搗追咎無及反致悞矣不若守之近海易於綜覈太祖
之所以聴從信國或者在於此耶太祖神明先見毫髪
[012-13a]
不爽信國公若有疎謬肯遽聴信之而已乎
  此説與譚副使所論相似而/推原舊制當守尤為有見
知府嚴中云外洋禦冦豈不是上策但在將官有難於
奉行者何也海中無風之時絶少一有風色天氣即昏
面對不相見矣須十分晴明方能瞭遠歲在已未颶風
大作四百戰船一齊覆没利害如此將官出哨豈敢遠
浮大洋必尋嶴内收泊令一二小舟行探耳若迎風而
上遇敵歸報賊使順風瞬息數百里報至賊亦至矣若
[012-13b]
順風而去遇敵歸報甚難甚難况遇賊被殺將官不知
此常事也故謂海戰為可恃者必其未常親至海洋者
也若見海洋自知此説之難行而以固海岸為不易之
定策矣
  此説以固海岸為上策與唐荆/川以固海岸為第二義不同
又云海防不設險於海岸而設險於海中山沙猶論北
方邊務者不可但守近邊須遠守於邊牆之外其見同
也昔者俞子俊嘗因修外邊費財甚多其後邊牆反易
[012-14a]
壞而難守何也離内地太遠照顧之力自有所不迨也
且如北邊之制每城垜相去六尺一軍守之積而至於
六百丈之遠不過守以千人而已虜來攻城動以數萬
計六百丈之間只此千人如何相策應而禦乎此與水
兵哨船出海太遠聲援不及備禦甚難同一義也國初
信國公不肯設險於險之外豈其智不及此哉可以悟

  此見與譚副使/王知州相似
[012-14b]
海道副使譚綸又云今之談海事者往往謂禦之於陸
不若禦之於海其實大海茫茫却從何處禦起自有海
患以來未有水兵能盡殱之於海者亦未有能逆之使
復回者不登於此必登於彼即十得其一二彼亦視為
不幸而遇風者耳僥倖之心固自在也若陸戰一勝即
可盡殱賊乃興懼不復犯我此水戰陸戰功用相殊而
將官則力主海戰為是者以海戰易於躱閃陸戰則瞬
息生死勢不兩立且萬目共覩不能作弊當事者宜坐
[012-15a]
照之勿墮將官術中自失長算可也
  此言與荆川之見不合然將/官閃避情弊洞燭無遺矣
寧波生員陳可願云吾昔使日本經歴海中諸山注意
觀之陳錢乃孤山突出極東大洋水深不可下椗又無
嶴可泊惟小漁舟盪漿至此即以舟拖閣灘塗採捕後
仍拖下水而囘欲以此為期會之地恐不便也馬蹟大
衢洋山則不然蓋馬蹟有小潭可以泊舟但有龍窟不
可放砲遇敵難戰此山雖在陳錢之西離大衢尚遠賊
[012-15b]
舟西來一過陳錢即是馬蹟以此為會哨之地可也大
衢與長塗相對其西有礁無嶴不可以泊舟且亦有龍
窟宜避之其東面有衢東嶴者可容廣福船四十隻但
水震蕩不寧舟泊於此久則易壞不如以大舟藏於長
塗之北而以哨舟泊於衢東嶴遇警舉號招廣福船𠞰
之豈非長久之計乎但大衢在北長塗在南相離不過
半潮之遠潮從東西行兩山束縳其勢甚疾哨船戰船
遇潮來與落時皆難横渡俟潮平然後可行策應亦有
[012-16a]
不便者
禦海洋之策有言其可行者有言其不可行者將以何
者為定乎常親至海上而知之向來定海奉象一帶貧
民以海為生盪小舟至陳錢下八山取殻肉紫菜者不
啻萬計每歲倭舶入冦五島開洋東北風五六晝夜至
陳錢下八分䑸以犯閩浙直𨽻此輩恒先遇之有被殺
者有被擄為鄉導者因此諸山曠遠蕭條無居民守禦
賊得以深入此禦海洋之議所由建也國初以來從來
[012-16b]
無人發此然事理雖長而未經試練嗣後將官遵而行
之或謂其間有不便者何也離内地太遠聲援不及接
濟不便風潮有順逆&KR1468舶有便否蛟龍之警觸礁之險
設伏擊刺之難將官之命危於磊卵無惑其爭執為難
行也然自禦海洋之法立而倭至必預知為備亦甚易
非若乙卯以前倭舶岸人猶未覺其為冦也茍因將官
之不欲而遂已之是因咽而廢食也烏可哉如愚見哨
賊於遠洋而不常厥居擊賊於近洋而勿使近岸是之
[012-17a]
謂善體立法之意而悠久可行矣
  固海岸
通政唐順之云賊至不能禦之於海則海岸之守為緊
闗第二義賊新至饑疲巢穴未成擊之猶易延入内地
縱盡殱之所損多矣然自來沿海戍守莫不以擁城觀
望幸賊空過謂可免罪而不顧内地之殘破内地戌守
亦幸賊所不到而不肯策應沿海今却不然宜分定沿
海保䕶内地内地策應沿海地方沿海力戰損兵折將
[012-17b]
宜坐内地不能策應之罪内地殘破沿海幸完宜坐沿
海縱賊之罪又如同是一様沿海地方賊由寧紹登岸
寧紹却不殘破而殘破温台賊由温台登岸温台却不
殘破而殘破寧紹自來則坐地方殘破者之罪今却不
然宜并坐賊所從入其沿海文武將吏有能連次鏖戰
抵遏賊鋒阻賊下船不得登岸深入者雖無首級以竒
功論一准平倭事例如此則人知謹於海岸之守不敢
幸賊空過以覬免門戸常扄堂嶴自安矣
[012-18a]
  此言沿海之兵與内/地之兵宜相策應
主事唐樞云國初湯信國經理海防北起乍浦南迄蒲門
縈紆二千餘里設九衞及諸所諸巡司總有百城又營
寨烽堠彼此聯絡援應接濟血脈貫通谷都司集侍郎
嗣為葺潤巳甚周密至今絶好能任事者只圖自守其
城其附近地方有事及鄉村殺掠坐視不理殊非立法
本意
  此言與唐荆/川所見脗合
[012-18b]
太常寺卿魏校云晉溪在三邊欲分軍守邊邃菴聞而
訝之使人往問晉溪答曰三邊數千里欲一一守之雖
盡天下之兵不能也只是擇要害處為朔部素所出入
之路把截則可耳晉溪威令素行凡遇有警衆軍爭相
救援無不擒獲邊境稍安
  此言北邊設險之法愚謂海/防亦然則兵不費而冦可遏
鎮撫蔡汝蘭云環海兵船之設其法不為不善其備不
為不周矣邇年倭冦往來兵船未收全功者必有説焉
[012-19a]
夫茫茫巨洋極目無際雖於要害之處聯艦設備而疾
風怒濤不時亦必擇善地而停泊焉豈得揚帆起椗常
出洋口而能盡阻賊船之不入盡遏賊船之不歸哉但
能於大數内打得分數中幾分耳必欲其盡收全功以
為經久不易之圖在於水陸夾攻盡之矣夫倭冦之發
䑸犯我也毎徒止備一月行糧而飄泊二月者有之毎
船可載百徒而滿載二百者有之及其抵岸困憊莫甚
使得焚舟登陸奪險鼓勢養鋭蓄精然後出我兵以臨
[012-19b]
之近者十日遠者一月方得與賊相望反主為客轉佚
為勞豈能得志於彼哉為今之計宜於春汛小汛先期
一月將各道兵士督發各海口要害之處如在嘉湖者
出三闗在紹興者出龕山出臨山出觀海出三江在寧
波者出定海出昌國出象山在台州者出海門出新河
出松門在温州者出楚門出盤石出金鄉等處安營操
練與兵船相表裏以為防守萬全之計設或賊船潜入
海口則水兵星羅於其外陸兵雲布於其内其將至也
[012-20a]
擊其困憊既至也擊其先登既登也擊其無備以疲憊
倉遑之賊而當我養盛豫備之兵一鼓成擒可不血刅
而收其全功矣春汛之期不過三月將終四月將半小
汛之期不過九月將終十月將半過此則非風汛所利
而倭警不必防矣今宜於毎年三月九月初將各道統
兵官分與信地令其督領部兵出沿海兵船停泊之處
守營操練防守賊至即擊春汛至五月終小汛至十月
終方令撤兵歸道嚴立限期通行浙直廣福提督總叅
[012-20b]
衙門永為遵守則防禦周而賊無返棹先聲播而賊無
伺志矣
  謹瞭探
兵備副使凌雲翼云哨探者兵之耳目也哨探既真則
先事有備今沿海守把官員遇賊初至皆不聞知及已
近岸倉遑失措甚則我船亦有被擄以為賊資者今後
把總官務要督同各哨官員多置蜈蚣梭船精選熟知
水性之人遠出外洋分投哨探如有聲息先來傳報其
[012-21a]
附近各港官兵一聞警急隨合䑸約㑹截擊大洋庶可
獲制勝之功如賊從某官某信地登岸把守官不先期
傳報附近官兵聞報不即時策應以致深入腹裏貽害
地方聴本道查實指名叅究坐以失悞重罪其有與賊
相拒衆寡不敵者原情另處庶人心兢惕海防可固矣
予按哨探與間諜不同間諜者使人於敵中設法離其
腹心覘其虚實之謂也哨探者將欲進兵預分遣人裝
作田夫漁樵之類於兵所經行險阨路口宵行晝伏窺
[012-21b]
輯於我兵將到之前夕某處有伏某處無伏逐路預報
兵得以安心前進也此惟極其機警熟知道路之人方
可任使乃將之腹心所托兵之安危所係也非平日恩
信相孚者不可
  勤會哨
廣福浙三省大海相連地畫有限若分界以守則孤圍
受敵勢弱而危戢捕之謀能不有賴於相須乎曽考入
番罪犯多係廣福浙三省之人通夥流刼南風汛則勾
[012-22a]
引夷船由廣東而上達於漳泉蔓延於興福北風汛則
勾引夷船由浙江而下達於福寧蔓延於興泉四方無
賴又從而接濟之嚮導之若欲調兵𠞰捕攻東則竄西
攻南則遁北急則潜移外境不能以窮追緩則旋復合
䑸有難於卒殄此夷船與草撇船之大勢也又有一種
姦徒見本處禁嚴勾引外省在福建者則於廣東之髙
潮等處造船浙江之寧紹等處置貨糾黨入番在浙江
廣東者則於福建之漳泉等處造船置貨糾黨入番此
[012-22b]
三省之通弊也故福建捕之而廣浙不捕不可也廣浙
捕之而福建不捕亦不可也必嚴令各官於連界處會
哨如在福建者下則哨至大城千戸所與廣東之兵會
上則哨至松門千戸所與浙江之兵會在浙江者下則
哨至流江等處與烽火之兵㑹在廣東者上則哨至南
澚等處與銅山之兵㑹遇有倭患互為聲援協謀㑹捕
賊勢豈有不孤窮而海患豈有不戢寧者哉
福建五寨烽火門水寨設於福寧州地方以所轄官井
[012-23a]
沙埕羅浮為南北中三哨其後官井洋添設水寨則又
以羅江古鎮分為二哨是在烽火官井當會哨者有五
小埕水寨設於福州府連江縣地方以所轄閩安鎮北
茭焦山等七巡司為南北中三哨是在小埕寨當會哨
者有三
南日水寨設於興化府莆田縣地方以所轄沖心莆禧
崇武等所司為三哨而文澚港哨則近添設於平海之
後是在南日當會哨者有四
[012-23b]
浯㵰水寨設於泉州府同安縣地方上自圍頭以至南
日下自井尾以抵銅山大約當㑹哨者有二
銅山水寨設於漳州府漳浦縣地方北自金山以接浯
嶼南自梅嶺以達廣東大約當㑹哨者有二
由南而哨北則銅山㑹之浯嶼浯嶼㑹之南日南日㑹
之小埕小埕㑹之烽火而北來者無不備矣
由北而哨南則烽火㑹之小埕小埕㑹之南日南日㑹
之浯嶼浯嶼㑹之銅山而南來者無不備矣哨道聯絡
[012-24a]
勢如常山㑹捕合併陣如魚麗防禦之法無踰於此
浙江六總浙海諸山其界有三黄牛山馬墓長塗冊子
金塘大榭蘭秀劍山雙嶼雙塘六横韭山塘頭等山界
之上也灘山滸山羊山馬蹟兩頭洞漁山三姑霍山徐
公黄澤大小衢大佛頭等山界之中也花腦求芝絡華
彈丸東庫陳錢壁下等山界之下也此倭寇必由之道
也海防莫急於舟師舊制邊海衞所各造戰船有七百
料五百料四百料二百料尖□之殊向因賊舟不大七
[012-24b]
百料停造久矣其餘五百料之類亦以不便海戰改造
福清等船復調發廣東横江烏尾船顧税蒼沙民船又
有小哨草撇船軍駕八漿船裝火器出竒埋伏划網船
四叅六總分哨守各洋港叅將原設二人分守浙東西/後分為四曰杭嘉湖曰寧紹
曰台州曰温處把總原係指揮四人今因地方多事衞/所窵逺分而為六曰定海曰昌國曰臨觀曰松海曰金
盤曰海寧裁去備倭總督而各把/總以都指揮體綂行事轄諸衞毎值春汛戰船出海
初哨以三月二哨以四月三哨以五月小陽汛亦慎防
毎年六七八月風漸險惡正月十一二月不常舟皆/不可行三月至五月東北風多倭來便易十月小陽
[012-25a]
汛亦可渡海冦有停泊海島乗間而/至者故春秋二汛皆當嚴為預防也其南哨也至鎮下
門南麂玉環烏沙門等山交於閩海而止其北哨也至
洋山馬蹟灘滸衢山等處交於直海而止陳錢為浙直
分綜之處則交相㑹哨遠探窮搜復於沈家門列兵船
一枝以一指揮領之馬墓港列兵船一枝以一指揮領
之舟山駐劄把總兼督水陸賊若流突中界也則沈家
門馬墓兵船北截過長塗三姑而與浙西兵船相為犄
角南截過普陀青龍洋韭山而與温台兵船相為犄角
[012-25b]
賊若流突上界也總兵官自列港督發舟師北截之於
七里嶼觀海洋而叅將自臨山洋督兵應援南截之於
金塘﨑頭洋而石浦梅山港兵船為之應援是故今日
之設險自内達外有三會哨於陳錢分哨於馬蹟羊山
普陀大衢為第一重出沈家門馬墓之師為第二重總
兵督發兵船為第三重備至密也所患者海氣溟濛咫
尺難辯風濤歘忽安危叵測兼之潮汐有順逆哨報有
難易奸將往往藉以規避吾何從而綜覈之哉自海上
[012-26a]
用師以來擊來賊者僅一二見而要去賊者不過文其
故縱之愆識者謂宜以擊來賊之賞優於追去賊之賞
縱來賊之罸嚴於縱去賊之罰風汛時月正副總兵不
拘警報有無而親出海洋嚴督各總僇力用命以遏海
冦於方來則何邊鄙不寧之有
福浙直海洋浙東地形與福建連壤浙西地形與蘇松
連壤利害安危各有輔車相依之勢故上命浙江巡撫
總督浙直福分哨各官互為聲援而不許自分彼已畫
[012-26b]
地有限責任相聯此廟謨之所以為善而海防之所以
為固也愚考海中山沙南起舟山北至崇明或㫁或續
暗沙連伏易於閣淺賊舟大者不能東西亂渡如遇東
北風也必由下八陳錢馬蹟等山以犯浙江而流突乎
蘇松如遇正東風也必由茶山西行以犯淮揚而流突
乎常鎮如遇正北風也必由琉球以犯福建而流突乎
温台三途窵遠瞭望難及須總兵官撥遊兵把總領哨
千百戸等船往來㑹哨以交信/票為驗其在浙江也南則沈家
[012-27a]
門兵船哨至福建之烽火門而與小埕兵船相㑹北至
馬墓兵船哨至蘇州洋之羊山而與竹箔沙兵船相會
其在蘇松也南則竹箔沙兵船哨至洋山而與浙江之
馬墓兵船相會北則營前沙兵船哨至茶山而與江北
之兵船相㑹諸哨絡繹連如長蛇羣力合并齊如扛鼎
南北夾擊彼此不容豈惟逐寇舶於一時殆將靖冦患
於無窮矣
閩縣知縣仇俊卿云國初沿海相近地方轉相哨報勢
[012-27b]
合情聯承平既久人多好逸事機漸疏即以東南沿海
直𨽻與各省相近之勢言之浙之海寧等處則北與直
之金山崇明等界相接其蒲壯等所則南與閩之流江
烽火等寨相接閩之銅山𤣥鍾等澚則又南與廣之柘
林寨蓬萊驛相接向來各省自分彼此不相哨報緩急
難備今欲與各省相近衞寨轉相會哨往來絡繹使萬
里海洋無懸料叵測之患其㑹哨官軍船隻須各給字
號牌票以防憸細混雜為姦併註到銷日期以杜偷玩
[012-28a]
又云兵法地有所必爭言其險要也嘗聞海冦往來
其大船常躱匿外洋山島之處小船時出而為剽掠
在浙常於南麂山住船雙嶼港出貨若東洛赭山等
處則皆其别道也在閩常於走馬溪舊浯嶼住船月
港出貨若安海崇武等處則皆其游莊也自浙迤北
則極於料角而屬於直𨽻自閩漸南則灣於南澚而
屬於廣潮中間所泊所經之處可以得其槩也以澚
屬經廣潮
[012-28b]
  重隣援
兵部尚書楊博題云南北總督總兵職專閫寄欽奉勅
諭一應事宜聽其處置並無中制之意至於止以血戰
應援為功不以損軍擅離為罪又節奉俞㫖永為定額
合行各官從實舉行以後隣封如果有警本鎮無警即
便發兵策應共保萬全如敢自分彼此秦越相視者聽
巡按御史指名叅奏
策略云列地定制犬牙相入所以相衛也封疆相錯所
[012-29a]
以相保也緩則相安急則相救非為自全而已也故
春秋隣國不能救則譏之桓公不能恤小則譏之此
天下之大誼也漢右渠之伐兩將軍異同而朝鮮幾
危唐祿山之變而賀蘭擁兵睢陽遂陷此天下之大
機也今地壤相接而坐視勝敗令賊長驅深入而無
顧忌之心此甚不可長也愚以為宜特嚴其法約曰
賊攻西則東出鋭師擊其左賊東則亦如之賊攻南
則北出鋭師繞其後賊北則亦如之賊攻中則左右
[012-29b]
前後各出鋭師四面而起非其守地而兵先至者有
異賞坐視其隣之敗者與同罰則賊腹背受敵我多
樹兵也賊亦安能肆而不顧哉此最多弭賊之道今
日之要務也
舉人王文祿云今當著為合救之令若攻一省諸郡救
之若攻一郡諸邑救之若攻一邑隣邑救之正猶子弟
之衞父兄手足之捍頭目保家保身而不可緩也夫所
謂救之者非盡撤居守之兵以救之也蓋毎郡毎邑毎
[012-30a]
所抽其精者而救之則合少而成多也惟抽其精者而
勵之以敢死之志歆之以信賞之榮或負砲夜偷或繞
擊不息則冦腹背受敵驚潰莫支解散而不暇攻矣蓋
城既被圍兵不能出以應敵必得隣境外兵始能救之
不然坐待其斃也况東南郡邑有數唇亡齒寒竹破瓦
解將安救哉必在位者調元氣倡大義震赫斯怒大為
之處凡有坐視而不救者與失陷同罪則庶乎衆志一
而援助之廣可以望其平也
[012-30b]
  散賊黨
都御史唐順之云逋逃不特如王𨫼李華山洪迪珍等
有名賊首力能搆倭為亂者而已以臣所親見三沙千
餘倭子起自𤓰洲一被擄人馮三嗾其揚州取寶遂至
鬨然遠來馮三之在中國不啻一蟣虱及在島中却作
此一番風浪雖旋就誅殛而流毒已多矣然則逋逃不
歸東南誠未可以息肩也
  此説恐難行蓋逋逃之人在彼得利招之不來况/殺王直誰其信之昔秦璠王艮之叛也當道嘗誘
[012-31a]
  其降而殺之莊渠先生曰後日招降之令從此更/不可行矣蓋招而處之則可招而殺之則不可寧
  可不招招後必不可以失信胡靜菴令軍門之條/曰已降者不殺再叛者不饒新起者必撲滅於微
  至哉/言乎
太常寺卿魏校云海冦須開其自生之路自古豈有二
三千人致死命不開其生路而欲盡殱之者諸人能不
以克勝受賞為心方與上帝之心合其事可成功
兵部尚書王守仁云出給告示凡脅從皆不問雖嘗受
賊官爵能逃歸者皆免死斬賊徒歸降者給賞使内外
[012-31b]
居民及鄉道人等四路傳播以解散其黨
副使吳子孝云中國昔年下海之人不得歸其鄉土故
反為海寇之用彼豈無父母妻子之思哉請開其求生
之路出給小方紙榜萬張以付彼來間諜之人往彼散
給招撫曰昔日吾民脅從海寇原非本心今日執此投
降悉免本罪願充行伍願歸鄉土者聴能自相擒殺者
賞如前説今松江上海招而殺之失信可惡當以守信
為主庶有功也
[012-32a]
副使茅坤云於閩之漳福泉州浙之寧波等處當行有
司嚴為保甲之法各籍其里之名氏而鈎考之而為之
鈎考者亦非欲據籍而罪之也特令見在土著者不得
望風而煽誘入海既羣聚入海者廣令招諭曲為緩其
罪而出且為之下令大略賊從以下有自縛來歸者並
得免死有能手刅其黨來歸者仍按給賞銀二十兩三
級以上仍命爵一級有能誘衆而縛來歸者亦如之有
能手刅所稱佐亂劇賊如某某者賞銀五百兩仍世襲
[012-32b]
千戸其嘗佐亂劇賊而能率所部來歸少或數十人多
或百人以上者賞亦如之所部人獲免死仍優恤以差
其能手刅首亂某某來歸者賞銀一千兩仍世襲指揮
使其為首亂能自歸者亦除罪免死而能率所部二三
百人以上自縛來歸者賞亦如之其所部人亦得免死
仍優恤以差凡賊中有能自縛告以賊情引導官兵擊
死得勝者毎二級准手刅一級爵亦如之有能焚溺其
舟并輜重兵仗因來歸者而告官驗實亦賞如手刅佐
[012-33a]
亂之賊又下令於閩之漳福泉州及吾浙寧波等處各
賊犯之父母妻子兄弟朋友隣佑有能自行首鳴者勿
連坐其為若父母妻子兄弟朋友隣佑不能首鳴而他
人告發驗實則以其罪罪之仍量以所犯之貲充賞有
能私縳所犯來歸者並亦得免死賞如之有能以姓名
聞官因而詐入賊黨本圖誘所犯來歸所犯率不聽因
而諜知賊情告官而令官兵擊殺得勝或左計陷賊或
自賊中焚溺其舟而出者賞亦如之其故行黨而不以
[012-33b]
告者並得論罪如律又下令傳示海島諸夷有能手刅
首亂之賊或擊滅其黨數十百人以上効首虜以聞者
賞萬金加之封爵願歲通貢入市者聴
主事唐樞云内地人入賊夥者須許親識的當人甘結
令其自新以散賊黨并可因而行間
閩縣知縣仇俊卿云海寇之聚其初未必同情有寃抑
難理因憤而流於寇者有凴藉門戸因勢而利於寇者
有貨殖失計因困而營於寇者有功名淪落因傲而放
[012-34a]
於寇者有傭賃作息因貧而食於寇者有知識風水因
能而誘於冦者有親屬被拘因愛而牽於冦者有搶掠
人口因壯而役於寇者諸如此類中間不無可矜雖在
冦盜之日未必皆無求生之心樂於犯法以甘必死者
豈人情之通好哉招徠撥亂轉移亦易吾將為攻心之
謀伐交之計必明掲榜於通衢或書黄旗標插冦所内
地之人有願歸籍許令不時投首官給口糧押赴各該
鄉井有親隣識認者即時放釋並不加罪中有豪傑能
[012-34b]
以智力取倭首來獻者另行重賞若能説誘謀主出降
者題封見任官職如此彼心危疑其黨易散又聞冦至
地方必先擄其土著之人以為鄉導吾即以鄉人之知
巧者遺之擄去反行間諜或假作接濟之人與之往來
使不相疑或暗貽之財使厚相結兼餽飲食使日相狃
如此未有不可得彼情形以行吾計取者也
  慎招撫
兵部尚書王守仁云招撫之議但可偶行於無辜脅從
[012-35a]
之民而不可常行於長惡怙終之寇可一施於囘心向
化之徒而不可屢施於隨招隨叛之黨何也寇亂之始
被害之民恃官府之威令猶或聚衆而與之角鳴之於
官而有司者以為既招撫之則皆置之不問盜賊習知
官府之不彼與也益從而脅之民不任其苦知官府之
不足恃亦遂靡然而從賊由是盜賊益無所畏而出刼
日頻知官府之必將已招也百姓益無所恃而從賊日
衆知官府之必不能為已地也夫平民有寃苦無伸而
[012-35b]
盜賊乃無求不遂為民者困征輸之劇而為盜者獲犒
賞之勤則亦何苦而不彼從乎是故近賊者為之戰守
遠賊者為之嚮導處城郭者為之交援在官府者為之
間諜其始出於避禍其卒也從而利之故曰盜賊之日
滋由於招撫之太濫者此也
兵部尚書胡世寧云自古盜賊之興即當撲滅於微若
其既久而多則不得不撫捕兼行者蓋以情則脅從當
罔治以勢則延蔓難根誅也故如漢武帝以南征北伐
[012-36a]
之威不能盡殺盜賊及後輪臺下詔休兵恤民盜賊不
見其迹又如漢龔遂當宣帝彊盛之時下令渤海諸持
田器者為農民吏無得問固不聞其誘使釋兵而盡殺
之也自古招撫之失有當戒者如唐宋金元之季官其
渠帥授以土地假以兵權更或因其懈弛而遂行誘殺
見其跋扈而復事妒忌以是威信兩失紀綱大壞坐致
衰微
又云已招者不殺再叛者不招新起者必撲滅於微
[012-36b]
又云齊民無故首亂必遏絶其萌決不可用招安之策
萬一不得已而用焉必播告之曰除首惡某人不赦外
其同黨有能自首及縛其人來者皆宥其罪量加以賞
  擇守令
策略云將之所轄者廣而守令之所守者專如使守令
能用其民則諸郡邑皆兵也否則將以賊所至而用兵
兵不得不寡如使守令能率其民以禦賊則賊所至皆
其敵也否則將禦其東而賊轉西將禦其南而賊轉北
[012-37a]
賊無端而將所向之方有限將不得不勞兵寡而將勞
立敝之道也故李廣守北平而匈奴避邊魏尚為雲中
守而虜不敢犯龔遂為渤海而盜賊散魯恭至樂安而
渠帥降此其已然之效也其法莫如部使者察東南諸
郡守令之宜而易置之又使天下部使者皆察其可為
東南守令者上之銓司又使諸臺諫徧察中外以請又
使銓司按諸察舉擇其宜而授之如賊小至則各以其
地戰大至則固其地以待援能守者與勝賊者同賞賞
[012-37b]
必速玩冦者與將敗者同罰罰必重如此則守令與將
同心而諸郡邑與幕同體合而為一以禦賊尚何賊之
不滅哉
  此言守令若皆得人則處處/自能守禦不全倚靠將官
裕州知州王宇云募調客兵措置錢榖以是禦倭非探
本之論也治道須有根抵擇守令是已蓋守令得人則
一方之民悉被其澤茍可以利民者無所不用其極食
如何而充兵如何而練民心愛戴逃亡自歸無有乎勾
[012-38a]
引無有乎接濟無有乎嚮導倭豈能自至乎即有外患
民將樂於效死以戰則克以守則固矣若守不賢則倭
未至而民先困倭將至而民益擾離心離德咸懷叛亂
之思矣兵食雖充何益乎
  此言守令若得人則小民之從賊者皆歸化而捍/賊否則民且為賊兵食有無何足恃哉觀於此言
  其人牧民之/賢可知矣
副使吳子孝云治兵以得民心為本今海隅之民富者
遇刼掠而盡其資財貧者謀逃遁而死於溝壑田不得
[012-38b]
種種不得收困不可言矣在城郭者官役其力而無所
給取其有而無所償遠近憤怨愁泣不絶上之人何由
知之書曰怨豈在明不見是圖必須軫惻怛愷悌之念
十分撫綏之而後可以得其親上死長之心撫綏之道
奈何曰緩催科輕徭役禁酷暴戒科罰視之如子孫則
民視上之人如父母而緩急濟用矣
  此言冦至之時若有司不得其人則但知科派/大戸與通逼小民苦無所訴可見守令當擇
副使茅坤云近海郡縣有司尤當别議者何則國無雞
[012-39a]
犬之警則廉靜長厚之吏當為治最矣時有羽檄之馳
則長駕遠馭之士亦所急使矣故語曰寛則寵名譽之
人急則用介胄之士方漢匈奴大入雲中上黨雖有龔
黄卓魯之賢無益於用矣故漢武帝方聞匈奴如雲中
上黨諸郡並出材官騎士若李廣程不識之徒以為守
尉竊謂今日近海之州縣也亦然為撫巡者當合郡縣
長吏及其佐貳並量其材而器使之大略近海者則擇
其彊智精悍之材一切練軍實築城堡謹斥堠嚴部署
[012-39b]
皆藉之以備緩急而其餘腹裏郡縣則擇其寛和柔靜
之士慎出納謹筦籥特務與民休息而已此郡縣有司
之略也
  此言擇守令當分有冦/無冦地方因材器使
太常寺卿魏校云欲重郡守之職惟是揀天下太守治行
髙第者拔擢為都御史則監司不敢捃辱之其職自重
兵部尚書胡世寧云知府知州知縣三等親民之官使
非其人則上司雖有好官行得好事不能實到百姓所
[012-40a]
以自古國家慎重此職漢制郎官出宰百里郡守入為
三公唐制不歴刺史不得任侍郎列卿不歴縣令不得
任臺諫給舍我國初取中進士俱選縣官徴至賢才多
選守令正統以來知府俱責大臣保舉知州知縣另委
吏部揀選所以得人且又立為定制知府知州見上司
不行跪禮以重其職其久任卓異者不次超擢如何文
淵由知府即陞侍郎胡儼由知縣竟陞檢討所以人多
樂為此官𢎞治初年又責其備荒積穀多寡以為殿最
[012-40b]
所以民受實惠固得邦本如此久長正德以來此官不
重輕選驟陞下焉者惟圖取賄要錢以防速退上焉者
惟事奉承取名以求早陞皆不肯盡心民事以致民竆
財盡一遇凶荒多致餓死今宜遵復先朝舊規知府令
在京堂上官於京官七品以上在外在閒五品以上官
内保舉在外撫按及布按二司掌印官於叅議僉事同
知知州内保舉其知州知縣俱聴吏部預行揀選仍責
撫按布按二司於府通判推官州同知知縣内保舉堪
[012-41a]
任知州之人於判官縣丞主簿儒學教職司府衞首領
官内保舉堪任知縣之人俱必其有愛民之誠有守已
之操有處事之才三者俱備而後可任此職後有不稱
舉主連坐誤舉者先能自首則免到任之後察其奉公
守廉而不盡心民事才力不稱者改任品級相應職事
貪酷罷輭者即時罷黜其稱職者留以久任知府九年
上者即陞四品京堂并布按二司長官次者照常陞叅
政副使等職知州九年上者即陞叅議知府郎中僉事
[012-41b]
次者照常陞員外府同知運同等官知縣上者三年行
取到京考其文學德行出衆者選翰林忠直剛正識治
體者選為科道才識明敏者分任部寺屬官其有深得
民心願留久任者超擢府州正職次者九年六年照常
遷轉如此選任方得民受實惠地方雖遇凶荒盜賊可
保無虞矣其在外知府知州知縣并凡方面有司等官
陞選俱合註於原籍相近地方廣西雲貴有司尤宜查
照𢎞治以前事例只以本省人員内陞選庶免其不服
[012-42a]
水土且得到任易不致地方曠官悞事
  此二條言重/守令之法
  嚴城守
唐節度使杜佑守城法在相機以應敵扇棧必塗泥城/門
扇及門上木棧皆以泥/塗之厚可三五寸備火樓櫓必芘籬上建候樓以板為/之跳出為櫓芘籬
戰格于女牆去跳出㭬牆去三尺内著横括㭬端/安轄以荆栁編長一丈濶五尺懸㭬端用遮矢石橋有
轉闗一梁為橋梁端著横括去其/橋轉人馬不得渡皆傾水中堞有積石毎一城堞/積石百塊
大小隨事或積長木/如標狀皆以備抛乂竿竿如鎗刄為兩岐用之又合/為飛梯或兩旁曲刀以鈎搭
[012-42b]
連棒如打禾連枷狀用打/女牆外土城敵人布幔椱布為之以弱竿懸挂/於女牆七八尺四折抛
石之勢則矢/石不復及牆水弩以黄連疑桑柘為弩弓長一丈二尺徑/七寸兩稍三寸絞居疑張之大矢自副
一發聲如雷疑/吼敗陣之卒行爐融鐵汁鑪也舁行/於城上以灑敵人遊火以鐵筐盛火/加脂臘鐵鏁
懸縋城下燒穴/中孔城之人灰眯灰□糠粃因風於城上擲之/以眯敵人目因以鐵汁灑之松明
積松明燒之夜以鐵鏁縋城下/巡城照敵人防其乗城而上燕尾炬縛葦草為炬尾/分為兩岐如燕
尾狀仍以油臘灌之加火縱/城墜下便騎朩驢而燒之鹿角鎗斬朩及竹如角狀/為鎗或交對突突
槎牙女柵狀髙一丈或五尺大小不等以繩或藤篾縛/而聯之列於城下以拒敵今九邊用之為擡營名鹿作
柞/朩柵無城壘去處乃建立朩為之方圓髙下隨事深/埋朩根重復彌縫其闕内重短為閣道外柱朩
[012-43a]
重長出四尺為女牆皆泥塗之内七尺又立閣道内柱/上布板朩為棧立䦨籌柵上懸門擁牆濠塹拒馬以守
鐵菱狀如鐵蒺藜要路/中置之以刺人馬陷馬坑長五尺濶一尺深三寸/坑中埋鹿角鎗竹簽其
坑似亞字相連狀似鈎鏁以草及細/塵覆其上軍城營壘要路皆設之拒馬鎗以朩徑二/尺長短隨
事十字鑿孔縱横安鎗長一丈銳其端可以塞城門巷/要路人馬不得奔馳近日九邊製兩頭裹鐵中施横棍
長七尺五寸毎七寸七分鑿二孔用鐵鎗五扞以/小棍五杆交界之連以鐵索令游軍伏其前後烽臺
於髙山四顧險絶處置之無山亦於孤迴平地置下築/羊馬城髙下任便常以三五為准臺髙五丈下濶二丈
上濶一丈形圓上建圓屋覆之屋徑濶一丈六尺一面/跳出三尺以板為上覆下棧屋上置突竈三所臺下亦
置三所并以石灰飾其表裏復置柴籠三所流火繩三/條在臺則近上下用屈膝梯上收下乗屋四壁開覷賊
[012-43b]
孔及安視火筒置旗一口鼓一面弩二張抛力壘朩停/水甕乾糧麻藴火鑽火箭蒿茭狼糞牛糞毎晨及夜平
安舉一火聞警戒舉二火見烟塵舉三火見賊燒柴籠/及毎晨及夜平安火不來即烽子為賊所捉一烽六人
五人為烽子遞如更刻觀視動/靜一人烽率知文書符牒轉牒馬鋪毎鋪相去三十里/於要路山谷間收
馬二疋與遊奕計㑹有事警/急烟塵入境即奔馳報探游奕於軍中選驍果諳山/川泉井者充常與烽
舖上河計㑹交陴日夕邏候於停障之外捉生問事其/軍中虚實舉用勿令游奕人知副使子將亞久軍行人
取善騎射者兼令人枕空胡祿卧有人馬行三十里/外東西南北皆響見於胡祿中名曰地聴則先防備
池接近蠻冦者不可不豫備也至於攻蠻冦破營寨則
有火攻水攻二法焉火攻者火兵以驍騎夜銜枚縛馬/口人負束薪麻藴懷
[012-44a]
火直赴敵一時舉火營中警亂急而乗之靜而勿攻凡/火攻皆因天時□旱舍茅竹積蕙糧軍營於結草宿莽
之中因風/而焚也又有火戰以艾煴火置瓢中瓢間四孔繫瓢/於野猪獐鹿項下擊其尾端向敵
營而縱之奔入/草中瓢敗火發火禽以胡桃剖分空中實艾火開兩孔/復合繫野雞項針其尾而縱之奔
草中器敗/火發也火盜遣人暗伏與敵人同者夜竊號遂便懷/火偷入營焚其積聚火發必亂而出
火弩以臂張弩射及三百步者以瓢盛火符矢/端以數百張中夜齊射敵營芻草積聚火箭以/小
瓢盛油冠矢端射城樓櫓板朩上瓢敗油散因燒矢焚/鏇内中射油散處火立燃復以油瓢翼之則樓櫓盡
磨杏子中空以艾實之繫雀足上加火薄暮/羣放飛入城壘上棲宿其聚廬舍須臾火發毒藥煙
毬重五斤用硫黄一十五兩草烏頭五兩焰硝一斤/十四兩巴荳五兩狼毒五兩桐油二斤半小油二兩
[012-44b]
半木炭末五兩瀝清二兩半砒礵二兩黄蠟一兩竹茹/一兩一分麻茹一兩一分搗合為毬貫之以麻繩一條
長一丈二尺重斤半為絃子更以故紙一十二兩半麻/皮十兩瀝清二兩半黄蠟二兩半黄丹一兩二分炭末
半斤搗合塗傅於外若有氣薫人則口/鼻血出二物並以砲放之害攻城者煙火藥毬即煙/火架
上所用作四方架綴毬其中遇風勢便用火攻以小艇/先潜使人架于敵舟上㸃著疾囘駛艇敵隨之則敵舟
盡焚/矣水攻者以水因地而成勢為原髙于城而斜小可/以遏而止可以決下流故平水可以
灌安邑汾水可以浸平陽先設水平可以漂/城灌軍沈營殺將而照版度竿亦不可無也水平槽長/二尺
四寸兩頭及中間鑿為三池池横濶一寸八分長一寸/深二寸二分分開相去一尺五分中間有通水渠濶二
分深一寸三分池各置浮水朩濶狹微小施巨厚二分/上建立齒髙八分濶一寸七分厚一分槽下置轉開脚
[012-45a]
髙下與服等以水注之三池浮朩齊起眇目視之齒齊/平則為天下准或十步一里乃至數百里目力所及置
板度竿亦白繩計其尺寸/則髙下丈尺分寸可知照版形如方扇長四尺下二/尺黒上二尺白濶三尺
柄長一尺/大可握度竿長二丈刻作二百寸千分毎寸内小刻/其分隨向遠近髙下立竿以照版映之
眇目視三浮朩齒及照版又以度竿上尺寸為髙下遞/而往尺寸相承則山峒溝澗水源髙下深淺可以分寸
而/度
  此古人守城之具以其/詳悉故採之以為式
凡賊圍城必須選募勇敢夜斫其營或夜舉銃砲使賊
警其圍自解
[012-45b]
  此言解/圍之法
 一凡賊可結巢去處如松江柘林陶宅等地方必諭令
  居民盡行搬移入城房屋拆卸務使賊難棲止
  此言清野之法/誠與城守相兼
 一大兵進攻賊巢城内不無空虚恐墮誘敵奸計或
  賊出我之背乗虚來襲吁則危矣必須嚴加防守
  仍撥人把截往來要路
  此言備賊乗虚來襲之/道嚴城守者不可不知
[012-46a]
海道副使譚綸云自來城守攻破者少襲破者多此嚴
夜巡詰奸細為第一要𦂳事也
  此總言城守要法其詰/奸細之規詳具於後
 一城守之器佛郎機發熕鳥嘴銃床子弩旋風砲最
  利弓弩次之到用刀斧是最下策矣然亦不可不
  備也
 一凡城有敵臺者最好守若無敵臺架櫓起望臺亦
  善或皆未備則用絮被挑懸出垜外五尺以蔽矢
[012-46b]
  石庶臨敵無失耳
 一凡敵在城外不獨當為守具亦當為修城之具如
  朩石灰磚之料與匠皆不可不備也
 一守城用燭不如用松明一松明可代十燈也
  已上四項俱言守城/之具當預為備者
 一凡遇勍敵則須在城外為三面壘屯兵拒守與城
  中為犄角勢至為上策敵築甬道架雲梯以攻我
  或穴地道以襲我則又當隨事有應免至臨時倉
[012-47a]
  皇無措也
  此言遇大敵攻城則城守/之法又不可拘於常格
 一凡敵夜襲我多在五更悉衆攻我多在黎明出我
  不意也
 一凡敵環而攻我至曠日持久計内乏薪芻則佯退
  數舍夜則還襲之或伏賊雜為採薪者入城為内
  應此皆不可不知也
 一凡敵用雲樓攻我必先驅吾人負土填濠我即當
[012-47b]
  為之備矣
 一敵毎擄吾人縶其父母妻子使為間諜内應此最
  難辨識當事者須嚴察之
  巳上四項俱料敵攻城必用之/計守城者所必嚴為之備者也
 一凡詰姦須立朩柵在濠之外百歩陳兵守衞而詰
  之城門之下又嚴兵以待之遇警則閉今人聞警
  輒將城門盡開或止開一門或日開二次而詰奸
  又在城門之内外避難之人一擁而入又孰從而
[012-48a]
  詰具辨之
  此言詰奸/細之法
 一凡敵在城外攻我不得須懸重賞選敢死士時出
  竒擾之或焚其資重攻具待其走而邀擊之乃為
  得策也
  此言守城者當/知攻賊之法
叅議唐爰云
 一守城之法毎垜口五個為一伍置朩牌牌上寫趙
[012-48b]
  甲錢乙孫丙李丁周戊毎夜一人守一更四人穏
  卧毎更置一小旗上寫更分夜巡兵姓名在上如
  趙甲為一更錢乙為二更之類巡更者執持在手
  只瞭望五垜口城下有無奸細一有賊至呌醒同
  伍四人執持灰瓶石塊器械攻打如此庶使五垜
  不過數步之内易於瞭望一人巡更四人休息
  精力不疲緩急有備餘垜照此式若毎垜口原編
  二人牌上備開十人毎更止用二人瞭望尤為加
[012-49a]
  慎酌行之
 一守城各垜兵夫勤惰不一不可不稽察使人人㸃
  名更更喧嚷則守垜者不能睡卧精神困疲非計
  也城小以城門為限如自東門至南門南門至西
  門西門至北門毎門用巡邏兵十名毎更分二名
  巡視垜口不許呌喝搖打梆鈴止挑燈巡視若有
  輪更守垜兵夫熟睡不行瞭望者則暗掣更旗明
  早稟治仍喚醒防守不得警擾擅自責打賣法并
[012-49b]
  究五垜之内燈火㫁滅即記輪更之人并治城夫
  自東門某窩舖至某窩舖巡邏週而復始毎更二
  人稽查均照前式
 一設巡邏之役又恐疎虞誤事毎門另選職官一員
  各與以馬給以更牌更箭如東門巡至南門時值
  二更東門巡警官將一更箭交付南門城樓上官
  驗收南門官隨付二更牌與東門官為號彼此各
  收次早送總巡官處查考若各官將牌箭私換不
[012-50a]
  親巡警者查出以軍法重治其巡警官先察巡邏
  十人為先次查各垜口偶有睡熟失瞭者許即責
  治執其更旗次早連巡邏人并送總巡官處究治
  巡警官止許巡視亦不得呼喝㸃名搖打梆鈴以
  警擾守垜之人此周圍夜巡之大略也若城有衞
  所者衞官有司分門巡警不必另選職官馬各自
  備尤便
 一城上白日止張旗號非寇臨城不許鄉夫上城以
[012-50b]
  疲其力臨晚登埤俱要雨具器械遶城不許喧嚷
  屏去鈴析若無人者使寇不知城上虚實且城上
  不譁城外有警庶可傳報以便策應各門另設遊
  兵五十人各持利器鳥銃俟有警脅力禦敵仍先
  示約凡遇夜間賊集衆攻門方許放火箭三枝再
  緊發銃三箇十分緊急鳴鑼三通原派本門遊兵
  一面禦敵總管另帶枝兵應援一門有警各門堅
  閉固守不得輕動以防聲東擊西之患尤禁垜兵
[012-51a]
  警擾離次至於疾風暴雨半夜黎明人易懈弛困
  倦賊毎乗間登城此當嚴加申諭可也
 一守城之具甚多急用惟灰瓶石塊為便俟圍久勢
  急因時出竒又當措備城上燈籠毎五垜口止用
  燈一盞用新紙油者方明亮燈上用一油紙蓋以
  防雨蓋上仍壓以一小瓦片以防風毎燈製一挑
  竿索懸城下離地七尺庶使賊抵城下我能照見
  我瞭垜口賊不見我換燭即輪更之人不許誤事
[012-51b]
  若官府給燭五人輪管使兵夫自備恐曠日持久
  所費不給未免誤事油燭官處為便不當靳小費
  可也
 一守城官兵至城邊向内射放箭銃城上不得喧嚷
  俟賊近城令慣熟銃手善射者乗便打射務要巧
  發竒中得斃賊人一二其餘自退更不知我兵伎
  倆虚實毋得一槩亂發以窮矢藥若四面雲梯攻
  圍當并力齊禦又難拘泥
[012-52a]
 一閒雜人等不許無故上城垜口窺視擾亂軍伍且
  防城外矢石誤中旁人趨避不便驚惑衆心倘有
  姦細亦難防閑相應嚴禁如賊向城射箭放銃守
  城官軍各帶綿被或用牌盾取便掩掛垜口露隙
  瞭望以防矢石
 一警報緊急城中居民近城者不宜堆積稻草蘆葦
  恐防城外火箭飛入在内柴堆亦易發火故宜禁
  諭少則收藏多則遠置隙地為便倘城中偶有失
[012-52b]
  火去處城上訛言賊入警亂為害不細平日有司
  分定坊隅編立保長小甲名色各分信地多備水
  桶籐斗鐵鉤麻搭竹梯斧鋸毎一坊隅火起即以
  本坊火甲捄之不得亂攘守城兵夫各顧垜口就
  使本家失火不許離次若係本坊火甲捄援不力
  致有延蔓及不係本坊居民乗機搶火者查出一
  體以軍法處治如此緩急有備防守無虞此在平
  日素講而預備可也
[012-53a]
 一城門多備水缸水桶一以濟渇次備火攻樓櫓城
  門當路間設火器品窖蒺痢以防衝突若賊囊土
  束薪填塹登城者此無别法惟鳥銃並發人不敢
  近此無庸慮然亦在臨時計策之
 一城包山者峻處城垣宜增培髙厚或内立一敵臺
  瞰外以便瞭望運發矢石城峻處賊不敢近則城
  中虚實不得窺測而平城易於防守矣若繞山築
  城勢若仰盂賊憑髙窺見城内更當盡驅老弱為
[012-53b]
  兵多用鮮明器械旗幟虚張聲勢使賊不敢易此
  不得已之策又在臨期應變何如耳難以懸諭也
 一城外民居近城者如賊勢重大將逼城下須用拆
  燬不然賊將藉為遮欄且登城尤便於雲梯是不
  當姑息若水門柴米出入所須尤急但要視勢緩
  急委官嚴加盤詰不致疎虞可矣一槩閉絶適以
  自困此守城者所深戒也若城中無水宜多穿井
  無米者宜多預備或勸富戸積粟許其乗時取利
[012-54a]
  官弗為禁或官移幣金先期買米以備緩急至於
  鳥鎗火藥燈籠油燭之類邊海衞所縣分賊毎登
  犯者尤當早為計處庶為有備
 一城外沿濠攔馬牆此不可不堅築用髙六七尺内
  多留穴空以便窺伺更容放鳥銃毎城一面另募
  敢死士百人各執鳥銃利器潜布在内賊夜攻城
  必渡濠踰牆而入使内有備不必喧嚷俟半銃擊
  之近牆手刅之城上城下俱不得傳呼呌喊使賊
[012-54b]
  不知伏兵故輕犯而多敗馬牆有備城上更無虞矣
  此詳言守/城事宜
松江府同知羅拱辰云頻年賊來野獲多得是以無攻
城之志今各鎮刼掠遷移己盡如其再來寧不垂涎於
城哉切照各城雖有濠河之險必須附城濠邊挑起淤
土離城脚丈餘臨隄圍築五尺髙牆使賊雖或渡濠難
抵城下此古人羊馬城之制也况不時出竒兵數十人
於城下得此遮蔽可以藏伏窺視如賊近對濠我兵即
[012-55a]
於牆内潜發火器使彼不知我兵在城下者多寡有無
所謂有有無無虚虚實實者此也且四鄉逃難男女得
此可以暫容其身既有此牆只須謹閉城門俟賊到城
方去吊橋亦不為晚况賊畏城上銃砲決不敢近毎敵
臺左右各置小吊車四五架以便兵上下及逃難者吊
人之法婦女隨即吊上若係男子須審其聲音貫址方
許吊入其城無敵臺則不能眺遠顧下何以言守必貼
城增築毎座相去五六百步或七八百步或二三百步
[012-55b]
各隨城勢曲直以為遠近臺下須離濠水丈餘有近濠
水者釘品字樁朩百餘根於水中髙出水面尺許防其
樓船臨衝我也各城樓設遊兵二隊毎隊約兵二十五
名左右往來巡警毎垜派兵一名專守之其敵臺上垜
口毎垜用兵三名選擇精勇者傾身外望以背向裏遠
近彼此互相顧視其守之法最禁諠譁庶臨敵不亂又
必將各臺編以字號分以信地别以號旗金鼓响器之
類日則觀旗色夜則聞號聲各將字號大書垜牆使各
[012-56a]
熟認各分信地俱以敵臺為準如天字號敵臺左邊向
地字號敵臺管垜若干地字號敵臺右邊向天字號敵
臺管垜若干兩臺中分信地如天字號該管四十垜以
一十為一號第一號十垜用紅旗用鼓則大書日觀紅
旗夜聴鼓聲八字於垜牆第二號十垜用黄旗用鑼則
大書日觀黄旗夜聴鑼聲八字於垜牆第三號十垜用
青旗用喇叭則大書日觀青旗夜聴喇叭八字於垜牆
第四號十垜用白旗用朩梆則大書日觀白旗夜聴梆
[012-56b]
聲八字於垜牆其餘敵臺垜口皆然如賊日犯天字第
一號信垜城下該管臺上摇紅旗而該垜亦䜿紅旗夜
犯天字第一號信垜城下該管臺上起鼓而該垜亦擂
鼓信守兵夫一齊戒嚴俟擊左右城樓各遊兵到彼應
援而兩邊附近敵臺相向䕶為催擊其餘臺垜官兵非
信地者不許亂動各門雖無警亦加戒嚴不許擅離應
援恐賊聲東擊西乗虚而上庶防守嚴備而靜治不亂
矣又慮賊攻日久我兵疲倦必更番休息又恐乗怠而
[012-57a]
入須於垜外蓋出浮棚毎扇約濶三四尺或長七八尺
環城架設其法或朩或竹毎根比棚濶三四尺以一半
横出垜外一半斂入垜内其外閣浮棚棚上壓以磚石
天晴加石灰數包於上其内用繩縛墜石虚懸若賊加
梯棚上則棚軟不能勝梯縛石將墜擊城下而牆内守
垜者且自警覺若賊置梯棚下而上登其棚觸首移動
而亂石又墜矣若欲再加嚴固沿城垜上堅架柰何朩
其制豎立架朩二根機闗横挑朩各一根上閣一朩謂
[012-57b]
之柰何朩朩上錯綜釘以竹簽其朩之輕重與挑朩相
稱賊來攀援則其朩自然下擊人旣不能攀駕又不能
放脱也敵至城下我兵輕動其朩墜下又可擊之此棚
朩易於成造費又不多今各縣城低難守相應速製至
於夜間守城燈燭費多且皆髙懸垜上是使賊得視我
我不得便視賊利在彼矣必造鐵火毬中燃柴朩則柴
朩之價比油燭相去倍蓰况火光散遠比燈相去十倍
毎垜口二十箇或三十箇止該用火毬一枚挑出垜外
[012-58a]
墜於城半則火光在下我視在上其光不悖我得以見
賊而賊不能見我其利在我矣又如製造紙糊圓砲今
製者不過震响而已無益也因此舊物而變為新製待
糊成紙殻之時中含小鐵刺菱二三十枚地火鼠一二
十枚入藥於内然後緊糊其口毎砲一枚開藥線眼四
處賊近城下時燃之砲一响而砲中刺菱自然布散其
中火鼠飛走賊被焚身必走而刺菱又傷其足城上且
擊之矣若城中一時火發恐姦細為内應或居民失慎
[012-58b]
守城兵夫未免驚疑往救家宅必棄所守請先出示禁
諭庶免疎虞各鄉村鎮蓄積米穀之類須於冬末春初
盡遷入城則村野既清城郭又固賊不得食則饑攻城
不下則勞饑且勞必思去矣我出兵以要擊之有不勝乎
  此亦詳言守城事宜/與唐叅議互有異同
主事唐樞云守城之法近日東南全不知此女牆不可
太髙厚堵空之欲如圭首斜鋭所以便外瞭便俯瞰城
上傳箭不敲梆所以便聴聞守者必更番所以養精力
[012-59a]
陟降有號頭夜有火晝有旗所以一衆伍違犯有決罰
所以定心志風雨露日有遮避所以安體力火器石塊
灰油懸槌鐵蒺藜諸物畢備所以供急用須叅酌定規
遍諭各城守習
  此言守/城之法
兵部尚書胡世寧云城門可去土塞止於門扇中當胸
開鑿五孔以五弓弩守之賊不能近矣
又云戰卒不睡恐賊夜乗其疲而竊入焉不若晝令輪
[012-59b]
班休息
又云箭將盡不宜亂放有號纔放發
又云無先閉門以示賊怯而使屬邑被殘
又云僧徒多善少陵棍法宜收進城内毋為賊用
  此言守城/當戒者五
舉人王文禄云海冦之來我兵俱守城中城外之民棄
之而不復顧不敢出一兵以撓之冦反多疑誠恐我兵
出城與敵佯以數冦為攻城之勢以綴遏我兵使不能
[012-60a]
出乃得深入内地横行而無阻是皆我兵不知攻守互
應之法也自古用兵非執於一攻之中有守守之中有
攻攻而無守則為無根守而無攻則為無榦且一城之
中不下數萬家若定守之而不外攻圍困日久食盡兵
罷冦雖不攻而我亦自潰矣安用其守乎凡冦攻城不
過數次甚急扞禦已過冦亦必怠乗其怠而懸兵夜出
負砲偷營冦亦撓亂自救之不暇而何暇攻我若狷焉
定守冦知我兵虚實併力夾攻曠日不解而援兵不至
[012-60b]
則我坐守以待斃無益也昔者已已北狩也先南侵攻
圍京城精兵皆出城外石亨于謙督兵於城北孫堂江
淵督兵於城西毎攻也先營殺傷相半也先退去若使
文臣謙淵無謀武臣亨堂無勇皆守城中不亦危哉而
大事去矣惟其知攻守之一道故攻不忘守而守不忘
攻是以克濟時艱也
  此言守城必須/時出兵以攻敵
鎮撫盧闕/云守城之法斷不可毎垜口一人守之止許
[012-61a]
三垜口用一人垜口之下用灰瓶五七箇大石子三五
百滚朩擂石皆設備凡守城切不可用貧民預用鄉士
夫舉監生員吏承義官與各有產之家或弟男子姪或
家人各帶器械編成隊伍急則上城緩則斂於教場操
練則各自為戰各自為守不惟可省有司錢糧而亦不
致貧民怨咨矣
  此言派城/夫之法
吳郡生員沈栻云凡冦賊未至城下則城守之夫晝夜
[012-61b]
不輟者似為贅設宜於晝日止令保長甲長在城俟有冦
警約鳴金鼓為號聚集人夫料不誤事俾人夫得在家
作業酉時方使之乗城其夜間守城亦有法夫人之常
情未有能終夜不寢者若使終夜不寢疲憊困倦勇如
闗張亦不能操戈赴敵矣是徒自弊其民而無益於用
也愚謂夜間城夫宜用五人為伍之法凡城垜口必取
大石塊方五尺髙稱之於五人中止令一人登而擊柝
站立旣髙得以俯瞰城下其餘四人聴之休息俟一更
[012-62a]
徹捱次番換是名雖終夜之守實則一更之勞勞逸有
節彼將勵精任役不敢偷安矣如有偷安者巡更官吏
痛責記仍罰之達旦不得番代則彼雖昏愚必不肯任
竟夕之勞而易一時之安也五垜之間其地甚近一有
冦警休息四人呼之即應何誤事之有
  此言城夫晝/夜更番之法
吳郡生員蘇獻可云倭冦生發大戸有饋餉之煩小民
有調遣之役實為民窮財盡柰何城上管夫之官索要
[012-62b]
常例有銀者則老弱不計㸃缺不究無銀則百般刁蹬
小民旣勞其力而又費其財苦楚何似至於府縣吏胥
皂甲賄賂尤甚或報大戸或拘舖戸莫不賣放其九而
拘認其一拘認者固當其費而賣放者亦損其財官府
之所用者有限而吏隸之所取者無窮人民瘠而官吏
肥可哀也已
  此言守城須禁/官吏刻剥之苦
又云地方有事之秋所賴者富家而已今富家往往變
[012-63a]
產遷徙地方若富者盡去貧者僅存其誰與守必將各圖
里甲人等取具執結不容逃散是亦保城之大端也
  此言守城須寛縻富家若逼走之則/城空虚矣為有司者所當深念也
御史邵惟中奏稱要轉行督撫二臣嚴令該府州縣衞
所出示曉諭沿海居民各將妻女財貨糧米及時搬運
入城僦居存貯仍留壯丁在家防守并將當年糧長人
等預令將應辦糧石收送城倉以聽運兑如有積粟數
多不搬入城者則官為扣糶給償時價即貯附近屯兵
[012-63b]
衞堡以充軍餉支用此權宜之術民必樂從事寧之日
仍復舊業則城中積粟萬餘財貨充盈賊外無所掠而
我内有所資矣
  此篇專言積聚不當/留在城外以資盜賊
海道副使譚綸云島夷志在得財因糧於我無他轉運
我能堅壁清野則失其入冦初意衆旣可離勢亦難久
乗其敝而擊之在我將易如拉朽在彼且終身創艾矣
攘夷安夏計無出於此者顧其事言之甚易而行之甚
[012-64a]
難何者邊氓習知利害故行之輒有成効今浙直之民
被害處少倖免處多凡聞冦至則彼此觀望不為遷徙
即有徙者又近在山林之間計小費而忘大計此行之
甚難一也世家宦族蟬聯鱗凑一令之出競相是非煽
惑齊民甘同燕雀有司督行之嚴輒飛語流布此行之
甚難二也浙直之地沃野千里宫室器用習為奢僭棄
徙為難冦至倉卒各以牛酒鏹幣開門延納以圖僥倖
又預集舟楫以資其去彼此顧其廬舍焉念法度自為
[012-64b]
一家一時之利曽無遠大之謀此行之甚難三也夫安
土重遷惡勞好逸古今所同然勞之固所以逸之擾之
實所以安之而况乎勞之擾之者暫時之事而所以逸
而安之者甚久且大也為今之計惟在責成有司親詣
各鄉多方譬曉使之預於二月初旬盡將婦女積聚徙
入附近城郭仍㑹同衞所掌印官為之安插得所其倉
廪搬運不盡者即及時發賣有司嚴督糧長糴買上倉
一切兵餉有可以徵本色者作速改議徵收凡城中榖
[012-65a]
粟止許於城中糶賣不許顆粒糶運出城其有不肯預
期搬運臨時棄遺在鄉致資盜糧及以牛酒鏹幣開門
延冦即係通賊之家查照律例從重問遣其有巳遺棄
而偶未遇賊亦通查入官以充兵餉有司務要用心毋
事姑息間有成績者即註以上考部院特加奬勵其有
偏抝悞事者即與失事武職官員一體從重叅究如此
庶法令必行而長䇿畢舉成効可臻矣
  此言倭冦深入皆由鄉民不遷積/聚入城之故善反之則冦念息矣
[012-65b]
都御史唐順之云春汛時月倭患雖熾然禦之於海禦
之於江又禦之於海塘禦之於江岸豈至盡是無策國
家平時養兵設官將何用之而稍聞警報只有塞城門
塞水闗風縫不通委城外於虎口遂為竒策甚至不論
有害無害輕意將城外房屋拆毀除塞城塞門任從有
司自行本部不敢干預外其近城房屋茍非倭患逼近
及與城垣委實干碍不許輕易拆毁使民無所棲若因
不拆屋以致失事本部自認其罪不以累有司
[012-66a]
丹陽邵芳云善守者必以城視地以人視城以粟視人
三相視而墨翟之衞宋可得而言矣何謂以城視地蓋
無不備則無不寡烏得城而守之必守一處足以保障
數十處扼一里足以牽制數百里斯能視地矣何謂以
人視城蓋除四門中軍應敵出竒外毎人轄地幾尺而
又有幾人更代休息幾人搬運器械幾人輪管炊爨如
百雉則用若干人與伍法無異斯能視城矣何謂以粟
視人彼探殻煑弓不鬭自困雖古名將不免有此者失
[012-66b]
於不審也蓋必計其積聚料其丁口毎粟幾斗可供幾
月斯能視人矣故余嘗曰以城為可恃則古有不破之
城乎以城為不可恃則古有必破之城乎亦在乎守城
之人何如耳
予按城一也有闗係一方之利害有闗係數十里數百
里之利害者闗係一方之利害者一守令慎之而足矣
此守令之事也闗係數十里數百里之利害者豈宜以
一守令支之乎為將帥者須提重兵以鎮之合羣帥以
[012-67a]
援之其城無恙則敵人不敢越此而他攻即有所攻亦
無闗係而非敵之所必欲取以為巢者矣是所守者雖
一城而所庇者吾不知其若干城也此將帥之事也若
為將者不論城之輕重緩急而漫焉以居之其身之所
居則力為之救而其所不居者雖有闗係亦聴賊攻取
萬一失守則樞要為賊所握而其餘所守皆無用也曾
是為善守城乎譬之海防焉自廣至遼迢迢數千里賊
舟無處不可登泊港堡無處不當設備若一一而照拂
[012-67b]
之則將帥之精神有限分用於無闗係之地則其有闗
係者反有遺而不到者矣惟諒倭所從來之道哨之於
遠洋𠞰之於近洋倭在洋先後而來星散而行風濤警
其心跼蹐苦其形吾以衆而待其寡以逸而待其勞以
飽而待其飢以備而待其所未備至簡至易之道也若
其近岸也惟擇總要之處為水寨陸寨以扼其衝以遏
其入其餘港堡堅營清野賊進不得攻退無所掠計自
窮矣予聞論守城者多矣率局於區區一方之見惟邵
[012-68a]
子與予合惜其引端而未竟也故詳之以為將者之助
蘇州府守城條件
  分信地
 一六門城樓各派定府佐一員專督該門守城夫役
  府佐不足以所屬州縣佐内科目出身謫官之才
  能者充之
 一城中心本府與長吳二縣掌印官住劄𤣥妙觀一
  以居重馭輕一以接應各門事宜一以近憲院謀
[012-68b]
  議一以便士友叅謀就以陳把總統兵六百名屯
  處其中作中軍名色
   府主上城縣尹不宜同事但係一邑之主諸事
   藉以奉行故須同處
 一府有府庫縣有縣庫獄囚皆須防守府中用守領官
  一員縣中用佐貳官一員看守
 一各城門另設府首領或縣佐貳有才官一員典守
  城上一應器用隨時給發
[012-69a]
 一分屯守城池之兵於六門附近寺觀無寺觀者近
  門公廨屯劄
 一請鄉宦分守各城門各就其家近便與/情之合者分配
  分職掌
 一設法大戸米穀進城
  右一項長吳二縣掌印官專督之
 一設法守城物料進城
   稻草 石灰 磚石 鉛鐵 火藥 油燭
[012-69b]
  右六項府佐一員專督之
 一設法竹朩遠去與進城
  右一項府佐一員專督之
 一查修城屋城門閘板製造城垜燈架燈籠燈架燈/籠俱照
  崑山/縣式
  右一項府佐一員專督之
 一製器械
   發鑛 佛郎機 鳥嘴銃 鉛錫銃 火毬
[012-70a]
   火箭 噴筒 煙鑵
   箭匠 竹匠 朩匠造火器/架子用銅匠 鐵匠合火/藥人
  右火器府佐一員專督之
   長鎗 刀 鐵盔 鐵甲 皮披牌 紙甲
   弩 弓箭太倉州取/弓匠來造
   鐵匠 皮匠 竹匠 朩匠 裁縫 弓箭手
  右兵器府佐一員專督之
   先揀選舊時所蓄可者用之不可者作急製之
[012-70b]
   某人某人長於揀選者也某人某人長於置造
   者也與府佐相協贊庶不為各匠所欺
  備儲蓄
 一區處米榖入城
  著長吳二縣正官先行密訪城外及各鄉鎮大戸
  有田收米在家者與夫田少用銀糴米待價者查
  審的實密稟察院差官二員著落兩縣糧塘嚴催
  搬運入城任民堆積開糶其時價髙下官府並不
[012-71a]
  叅與期定某日糧塘開報已經搬運入城者幾家
  本官親行勘驗恃頑不搬留資盜糧者治以養倭
  重罪糧塘囘䕶親故之家混開己運入城者許貧
  民出首一體加罪仍給賞首人十分之三其七分
  没官作養守城兵夫之用
 一區處鉛鐵入城
  鉛鐵資火器之用闗係匪輕不可棄以資敵蘇城
  客販冶坊俱在城外須先查鋪行及冶坊等姓名
[012-71b]
  賊有警報著本地方總甲押催依期搬運鉛鐵鐵
  鍋鐵器入城任從放置專督官再行逐一查訪不
  搬入城者本家治以與賊交通之罪總甲不行開
  報一體問罪鉛鐵等入官公用
 一區處火藥入城
  蘇州硝黄之類進城有限務先查定各南貨舖行
  賊有警報著本地方總甲押催依期搬運入城任
  從堆置如有公用照時價將銀見買專督官查訪
[012-72a]
  不搬運入城者治以私販火器與賊交通之罪總甲
  不行開報一體問罪
 一區處磚石入城
  城夫不閑武㙯須用磚石擊賊賊警急時城門已
  設盤詰矣軍民人等毎人各城門要帶磚一塊置
  於月城内空地守城軍搬運上城毎五十垜作一
  磊以石灰封識聴用如不帶磚者盤詰人員不許
  放入本職仍差湖船裝載西山石片交與把門人
[012-72b]
  員運置城上助用如不移運上城作磊罪加把門
  員役
 一區處石灰入城
  灰瓶毒藥修砌等項俱資石灰仰各窑戸領價依
  期送運石灰入城封識沿城寺院以須急用
 一區處稻草入城
  城上燒賊必資稻草先期派價與各糧塘領買若干
  萬束不拘蘆柴稻柴茅柴堆置空閑倉厫以須急用
[012-73a]
 一區處城外竹朩
  竹朩行俱附城郭若不遷徙皆賊攻城之具也須
  仰各商將竹朩行依期輪運入城開賣其在水各
  排移去五六十里外隠僻港中暫置以待賊退復
  業如不遷徙俱取入官公用
 一區處油燭入城
  賊臨城下缺乏油燭必無處置查各城門外一應
  油行及出販舖家仰總甲於有警之日押民依期
[012-73b]
  搬運菜油荳油欍油銅油白蠟等項入城聴從開
  舖交易如有公用照時價將銀見買如不依期搬
  入專督官挨查連總甲枷號問罪其油入官
 一守城器用明燈燈架三千六百三十副毎副價銀
  五分通計一百八十一兩五錢著長吳二縣設法
  處造勿累保長等人
  蠟燭毎夜二萬七百九十枝連六門城樓用通計
  三萬枝以一月計之計九十萬枝計銀一百一十
[012-74a]
  兩長吳二縣分備
  鐵鍋四百隻冶坊備之事已給還
  行竈四百隻毎隻價銀二分該銀八兩毎縣出銀
  四兩置辦
  水缸八百隻毎隻價銀三分該銀二十四兩以二
  徒罪贖銀辦之
  酒瓶三萬毎十箇價銀一分該銀三十兩
  簔衣篛笠一萬一千副毎副價銀三分該銀三百
[012-74b]
  三十兩兩縣置辦勿累城夫
  草薦二千七百五十條連預備三千條該銀十五
  兩大様蘆蓆一萬一千領毎領價銀一分該銀一
  百一十兩將賍罰銀給各區糧長辦之
  竹朩罸臨時不搬竹朩行者用之
  其餘物料先行預置寺觀公廨去處差官封識有
  事隨以本官給發
  慎防禦
[012-75a]
 一某官見練兵千餘名已有武舉三員統領若賊臨
  城某官帶兵六百名屯處𤣥妙觀中䕶衞以為中
  軍復以原統兵武舉一員統兵二百名屯處府前
  防守庫藏并司獄司獄囚再用武舉二員各統兵
  一百名屯處長吳二縣前防守二縣庫藏獄囚若
  賊未臨城之日上司有調遣之事先分若干應命
  賊入腹裏即收其兵入城原如前法處置名曰聴
  調之兵
[012-75b]
 一擇用官生六員俟其俱到即令會議各人平日所
  知精兵召募一千二百名團聚北寺中以團練府
  佐一員專督官生六員叅謀其中合聚訓練務期
  可戰可守以須實用待賊臨城毎門分遣原練兵
  官生一員各帶兵二百名屯處於府近城門寺觀
  中一處有變隨以本處兵應之别處不動若賊攻
  城危急應該用兵攻擊亦待中軍方略己定有信
  牌發遣然後行動名曰實用之兵
[012-76a]
 一城中先計道里適均定作十二處派定地方某處
  某處止分遣省祭雜色等官十二員毎一員率領
  火夫五十名屯處所分地方庵院中給與水桶水
  斗撓鈎等項以防一方火患假知某方火起止許
  信地火夫救䕶撲滅城上人夫不許亂動城中居
  民亦不許喧嚷奔走擾亂地方仍給虎頭火牌一
  面上書專委救火與夫禁緝擾亂地方等字樣以
  專委任亦便夜間救火執照以開巷門其火夫著
[012-76b]
  各該啚舉報極貧人戸毎名日給米二升自贍
  共計火夫六百名毎日該給米十二石通計一月/不過用米三百六十石此法一行名雖救火實則
  處置飢/民得所
 一賊將臨城先集保長給與連坐信牌使之各保自
  行曉諭各甲自相糾察如有容留奸細者一甲連
  坐軍法重罪不得與平時止坐直日者輕罪例論
  其寺觀給與住持使各房互相糾察待賊一退即
  收信牌不准此例及今閑時著官一員先刻小牌
[012-77a]
  計在城甲數毎甲一張印完以便臨時給發
 一盤詰奸細之法差官帶領知事人役在城門外吊
  橋邊逐一仔細認辨各色人并檢驗物件用衞官
  一員有精力教官一員省祭雜色官一員兼領其
  事守門官員再行查驗不可但恃官㕔為盤詰之地
  定夫役器械附/
 一姑蘇城垜九千七百九十新増敵臺大約不過一
  千毎一城垜用一人守之通計城夫一萬一千人
[012-77b]
  派夫照依先任温公之法大戸五名中戸不過二
  名下戸用二人三人朋充一名實為情法兼盡今
  長吳二縣除仕宦舉監生員外通將居民合二萬
  二千人之數分作兩班城夫雖有兩班口糧止用
  一班上城之日第一班直一晝夜至次早第二班
  人夫更替及今閑時先就居民近住城垜處寫定
  班名於各城垜上賊在百里外先用保長甲長到
  城看守俟賊近城五十里保長唤集散夫上城其
[012-78a]
  法以百人為率常以五十人分立一百垜口看守
  將身向外觀望五十人食息便厠則二垜常有一
  人看守至夜間亦用五十人立一百垜口看守五
  十人睡至半夜代換後半夜巡城官生至則五十
  人起而交代此勞逸適均之法也
 一城上各敵樓毎處派定舉人一人或監生一人各
  帶家丁生員二人不拘家丁有無專在上歇宿督
  視本處垜口城夫晝夜防守若各該地方有賊攀援
[012-78b]
  上城坐名申呈憲院提問亦不許科擾保甲長人等
 一指揮六員毎員派定一門白晝各行巡視以整齊
  保甲長散夫人等站立觀望及防不測之變其官
  生六人毎人派定一門給與巡視虎頭牌面上寫
  遇夜各行巡視信地站立人等至交界處方囘循
  環不息官生毎人給馬一疋
 一各城樓及對城外衝要之處各置佛榔機一座隨
  用裝火器二人帶火藥一桶備急用其城樓下預
[012-79a]
  置合用火器鋒利器械弓矢及堅固防牌使賊臨
  城隨取隨足官㕔庫中置放石灰油燭火藥等項
  備用若庫中封識不盡更用沿近居民空房一二
  間封鎖亦可須差官一員常時看取給發
 一保長毎人青衣裝束各帶腰刀一把號旗一面其
  散夫各備長柄鎗刀一把又帶鐵錐一箇或斧頭
  一把任從其便如缺一件即加重責毎三垜備明
  燈一碗燈架先置城垜外可照城足其燈毎一保
[012-79b]
  長給與二十三碗毎日著一縣佐次第分派本日
  一夜之燈與保長毎保長派好燭一百八十九枝
  任其分散丁夫以備一夜之用若保長有弊許丁
  夫口告罰燭一夜其合用煎油煎糞鍋竈等項毎
  保長一名預給鐵鍋二隻行竈二隻水缸四隻酒
  瓶二百箇檑朩二根備用如有警急再行分派物
  料至於暑雨合備細密堅厚篛笠簔衣毎保長一
  名給與百付分散丁夫穿用遇夜合備草薦等項
[012-80a]
  毎保長一名給與草薦二十五條大小竹一百根
  蘆蓆一百領以作蓋棚歇息城夫之用
 一打牲船上弩矢百發百中此船吳淞江陽城湖陳
  湖太湖水鄉多有之著各區圖報舉入城不許容
  隠其人官府照養兵口糧給與工食計名分派城
  上緊要去處有功仍加重賞
 一城外濠内週圍空地多有居民占造房屋賊若攻
  城必先渡濠頓住城足城足有屋賊可隠身城上
[012-80b]
  矢石難施且賊登屋可以發火器矢石攻城前任
  巡按御史孫下令焚燬實萬不得已也不二三年
  愚民貪昧又行蓋屋若姑息之是將在城數萬之
  命而為僥倖之圖也今後賊將入境務要拆卸如
  不從者臨時照前院法無悔
  此雖蘇州一府守城條件但區處得宜/綜理周密錄之以為他郡守城者式
予按從來城守攻破者十一襲破者十九襲破之説有
二其一是伏奸細於城中放火守城者奔救則敵乗間
[012-81a]
而登其二是暗約奸細上城照㑹疎虞處用雲梯登至
垜口揮刀殺人守者驚散賊從此上故守城之法須設
兵一枝專司救火不許守垜者下城守垜者各持一斧
分班專視城足凡賊登城多在下半夜乗人疲倦故也
亦多在黎明守者散班故也把守之嚴賊豈能襲我乎
所苦者盤詰奸細甚難蓋奸細乃本地之民賊拘其家
屬刼其内應吾烏從而覺之今之詰者多在城門内使
賊假裝吾民從此擊殺門豈能遽闔乎又或閉城太早
[012-81b]
止通一二門出入人愈衆則詰愈難不若大開各門門
外盤詰而兵衞設於門下方善
  築城堡
策略云守必以戰而守城必以野自法有陷城之誅而
未嚴殘野之罸賊至茍負孤城而棄其四境煙焰相望
號聲相聞所至蕭條有不忍見聞者又安望其援乎故
李牧備邊先收保而不失不能收保是資賊也後將軍
燉煌先在乗隊列陣校聯不絶賊不敢犯使疏而可犯
[012-82a]
是自敝也愚以為略倣墩堡之制使民各聚為市市列
為堡約其道里之中使勢可相及毎賊至則墪堡固守
而郡縣急趨而助之而又特嚴其法使四境殘其者與
失城同罪則人各為戰地各為守賊入而無所得其勢
自困矣
都御史章煥云北邊城堡相望凡以防衝突備侵掠也
南方之畜侈於北邊風帆之力疾於馬足茍無城堡賊
何畏而不來民何恃而不散且夫賊勢之熾凡以鄉民
[012-82b]
奔竄奸民惑亂助其聲也有城堡則居者守逃者歸耕
者斂且遠近按堵什伍相保奸民無所容無奸民則無
鄉導何以能深入居民不散田野不蕪賦税不乏根本
之要也及今秋冬宜令諸鄉大者為城小者為堡而聚
民其中城堡羅列賊必不敢越境而内侵東南世世之
利也或曰公私俱竭如冗費何夫軍興不止費且不貲
民散不復賦將何出城堡所以省軍需足國計者也何
謂費也昔皇祖嘗命湯和視海上擇要地築數十城以
[012-83a]
備倭使治倭有他策也聖慮當先之矣今安用紛紛為也
又云賊遠來人持數日之糧未達岸多苦饑者賊之死
命制於數歩之内矣徒以海濱廪藏露積故賊至而掩
據之因糧以為食因財以為用故奸人為之黨而竆民
為之役所向無前乗人不備如使蓄積收斂而野無所
掠此賊坐困之道也不數日乃成擒耳故議守者莫要
於城堡城堡相望遠近相倚少則不能攻城多則所掠
不足供所食賊不能持久破之必矣夫賊不能宿飽則
[012-83b]
不能深入不能深入則不能多獲不能多獲則來者無
利而聞風者不來内地可不煩兵而守矣愚聞倭夷揮
刅成風天性好鬭誠難與爭鋒獨其久饑乃為易制邇
者我師三捷皆乗其饑剖腹視之類多青草禦冦之要
可知也
副使茅坤云近聞嘉善平湖蕭山諸縣已皆繕城然而
桐鄉崇德尚未聞議及者此特邑而已至於市鎮如湖
歸安之雙林菱湖璉市烏程之烏鎮南潯所環人煙小
[012-84a]
者數千家大者萬家即其所聚當亦不下中州郡縣之
饒者並當按其市居之田宅積貯而量其力之大小為
之均其費之多寡各列丈尺而築之有司特為之約束
期㑹鈎考布算以責其成功而已而其材不必藉入於
官入於官則多出没之弊其他敵樓城門并水寨之屬
非民間可以例辨者官糧藉庫貯以助之至於鉅姓勢
族而野處田間者或二三家或五七家或一二十家所
願隨便築堡者亦聽近聞甘肅諸邊總督楊公嘗遍行
[012-84b]
之雖有數萬控弦而下亦不敢窺數家之堡而仰攻何
者彼不過利之而已一攻堡則其内伏火器下&KR1235石非
擊殺數十百人必不能下彼所得不足以償其所失故
僕竊以為吳越之間凡近海一二百里者並當令著姓
居民遍為列堡而守可也
兵部尚書胡世寧云擇人而守之重其權而久其任使
得為萬全久遠之策可也或舉地利不如人和之説及
懲秦之滅亡而築城勞民為病者是不然夫自古王公
[012-85a]
設險以守其國使倚將和卒練一時善戰之功而不為
設險守國長久之計智者不為也况戎狄長於野戰短
於攻城而我中國之人毎與之反故吾乗城拒敵是用
所長而乗其所短且以土石而蔽血肉也若無險可恃
而專以戰為守是勉所短而校其所長且以血肉而代
土石也仁者將孰從乎况築城雖勞而為之以漸則亦
不至如秦之害人矣孟子之言為專恃地利而不恤人
者發也秦之政亂由其暴虐之極非專由築城也其築
[012-85b]
城之卒數十萬餘而南戌五嶺乃五十萬餘驪山阿房
之役又各七十萬餘是其勞民致怨豈專在築城哉後
世懲秦之失而忘古設險之制是因噎而廢食也
  此篇本為北邊而設其/實海防亦然故錄之
  廣團結
城外團結法愚嘗廣詢博訪宜以二十家為一團除租
房單丁外毎一團令養客兵一名毎家各設器械一件
出人丁一丁以為團兵凡二團四十餘家各出銀一錢
[012-86a]
造一巷門門上蓋一更舖舖内置鼓一面鑼一面鐵銃
三口香盤一方就四十家毎夜輪人夫二名守之居常
無事止鳴金鼓巡更一有冦警則本處即連放三銃四
十團兵各執器械追截諸團皆應之其所養山東兵官
嚴立法不許擅離本團騷擾團尸毎日有暇即教習本
處團兵軍門復時時委官查省之責成之衆既以勢分
而不得為非團兵之布列者又以聯絡而相為友助况
一團有賊諸團應之四郊之外固有隨地皆城隨民皆
[012-86b]
兵而大城屯守之卒將有不必用者矣
  行保甲
兵部尚書王守仁云本院近行十家牌諭誠亦弭盜安
民之良法而今之有司槩以虚文抵塞莫肯實心舉行雖
巳造冊繳報而尚不知其間所屬何意所處地方該道仍
要用心督責整理誠使此法一行則不待調發而處處
皆兵不待屯聚而家家皆兵不待蓄養而人人皆兵矣
工部尚書馬坤等題欲將土著之人各就一鄉編入保
[012-87a]
甲盡歸團練五人為伍十人為甲五十人為保上下聯
絡委各府州縣佐貳官賢能者不時就其一鄉團兵閱
其武藝又因而稽其人丁如有潜入賊中勾引或探聴
者坐罪若有隠弊互相連坐
副使譚綸云連年倭患皆為私通貿易而起浙人多詐
竊買絲綿水銀生銅藥材一切通番之貨抵廣變賣復
易廣貨歸浙本謂交通而巧立名曰走廣不此之禁則
履霜之漸馴至堅冰欲行究詰則奸宄之雄彌縫百端
[012-87b]
徒滋擾耳為今之計莫若稱此議練鄉兵之時立為保
甲之法委所轄各府佐貳官公同屬縣掌印官省約輿
從親詰地方不問腹裏沿海與城郭鄉鎮去處官吏生
徒舉監之家務逐戸挨查毎十家編為一牌牌内分十
直格皆以巷道為准如是東巷門起則於牌格内左甲
尾下填註東巷門字樣從西順挨一趙甲二錢乙三孫
丙四李丁五周戊六吳已七鄭庚八王辛九馮壬十陳
癸各填註人丁生理明白即於右甲頭下填註褚子姓
[012-88a]
名是為第一甲其第二甲牌格内左甲尾下填註陳癸
姓名亦從順一褚子二衞丑至十家止三牌四牌亦依
次聯絡挨填如一巷之内人家已編十牌外有零者即
將大家中人丁煙多者報足編之如村鎮無巷道者亦
依村鎮編之就於本名下坐定日期毎一家輪值三日
第一家輪初一十一二十一日第二家即初二十二二
十二日以次填註按日於本家門首懸掛仍毎一牌年
輪一名為甲長管領九家毎十牌年輪一名為保長領
[012-88b]
百家其中若有遠出不歸或私收絲綿火藥等物假名
走廣潜往通番或逋逃海外久不還鄉者許牌内值日
之人抱牌赴首官為拏究敢有隠不覺舉一家有犯十
家連坐毋容姑息其有原犯通番但逃囘自首免罪編
完之日府縣仍將牌毎甲一樣再填一張類釘成冊存
留在官巡捕官時加查考一體稽察若有假公濟私乗
此害人從重懲治如此庶通番之黨自消而地方之不
逞亦可以禁絶矣
[012-89a]
太倉生員毛希秉云凡海賊一起陸地賊乗機竊發假
海賊之名以縱暴地方不能抗禦惟保甲可以除之如
太倉初編保甲陸地賊無所容身逃縊擒首散亡略盡
嘗有海賊廿人夜刼城南十八都時其家潜報保甲總
甲及有船者預待賊出追之且擊且行逐至海口天明
賊之器械盡矣把港百戸陳璋鼓率人船直追半洋擒
囘送道又十五都沿江地方白晝有海賊上岸打刼適
潮落舟閣被保長盡數擒獲此皆從來未見之事而保
[012-89b]
甲之功大矣今法久人玩乃復罷宜修飭以保地方但
不可使之迎送受詞以生事耳
  降宣諭
南京工部尚書馬坤等題朝鮮居東北日本居正東偏
北故日本諸夷凡由海上入中國交通生事舟必經過
朝鮮海面先年倭首宗設等犯我海道大肆叛逆屠害
中國軍民數多時朝鮮國王李懌聞賊歸由彼海憤其
作孽盡遮殺之隨即具奏倭奴打刼上國致殺官兵不
[012-90a]
伏天誅過境仰仗皇威𠞰殺幾盡并將擒獲賊倭中林
望古多羅等及賊首級三千顆與長箭船牕等物連搶
囘人口王樣等差刑曹叅判成洗昌等先後齊獻闕下
此固未暇深究其故但朝鮮能殺日本之人與日本之
人之畏朝鮮則驗矣請乞宣諭朝鮮國王查賊經由海
面既與日本密邇王須益申初議盡行截殺仍行國王
就近轉查日本管國者近年倭冦是否由其縱放若果
知情速令悔改若係左右奸宄或係中國逋逃假借妄
[012-90b]
為就令其盡將首惡擒斬獻報是亦一策也
  此言當令朝/鮮轉諭日本
在京各衙門㑹議云查得先該巡視浙江都御史王忬
題臣聞東南之倭冦猶西北之匈奴詛詐勇猛强不可
禦乗風迅速來不可測故我朝備倭北自山東南抵閩
廣規畫經制不減西北且嚴通番下海之禁明十年一
貢之規使常修舉不失豈有邊患但數十年來事皆廢
弛番商海冦俱至浙洋寧紹蘇杭姦宄射利之徒接濟
[012-91a]
交通勾引貿易自嘉靖二年宋素卿入擾之後邊事日
隳遺禍愈重閩廣徽浙無賴亡命潜匿倭國者不下千
數居民里巻街名大唐有資本者則糾倭貿易無財力
則聯夷肆刼巨室為之隠諱官府惟務調停日就月將年
深歲積識者固知有今日之變矣臣詢訪在海賊首約
有百人其雄狡著名王五峰徐碧溪徐明山毛海峰徐
元亮沈南山李華山洪朝堅皆廣布奸細包藏禍心計
算則未能就擒捕急則逃遁無跡雖恃海洋遼濶亦由
[012-91b]
倭國為之淵藪也節據被擄在倭歸人供稱本國酋長
請有入貢勘合得行則利歸於上今各倭私自貿易利
歸於下彼中酋長甚是不樂嘗禁各倭西犯昨刼黄巖
去者多被擒殺今春闗隘亦加嚴禁曾追囘倭船二十
餘隻并審擒獲賊首李哪噠亦稱渠魁沈南山等安住倭
國分遣其黨同倭入冦此輩不除海無寧日若差人曉諭
國王定將各逆并島夷𠞰逐此雖得賊擄之口未可輕
信而國王感恩慕義之心亦豈盡無查得永樂年間倭
[012-92a]
夷入貢又有倭冦犯邊令來使追捕得倭賊若干許以
彼國法治之以次蒸死數十餘年海洋平靜海道副使
李文進屢以議呈欲臣具請特旨北行朝鮮南行琉球
轉諭彼國及令布政司咨行述其許貢之由勉以藩屏
之義令將中國逋逃盡摉起發嚴密各島不得出闗庶
使賊勢日孤兵力可逞但恐夷性叵測國體攸闗未敢
遽陳即今警變異常正多方圖濟之日乞要查酌議擬
務求事體穏便等因本部咨行禮部查議訖又該刑部
[012-92b]
河南司主事郭仁題云今之倡亂者已經兵部明言有
賊首王直盤據海島招納叛亡然必竟勾引倭奴張大
聲勢故敢猖獗一至此也臣承乏刑曹凡遇朝鮮國解
至日本薩摩州失風流賊望古三甫羅等轉行到部有
被鎗火銃朩牌刻有軍門及松江府字號則倭奴之流
刼江南也無疑常考洪武二年遣臣趙秩諭日本來貢
五年復遣僧祖闡無逸往宣佛法諭其來貢太祖為賜
詩送行實重厥事也乃十餘年得安堵焉永樂初命太
[012-93a]
監鄭和等招撫諸番日本獨先納貢并擒獻犯邊賊二
十餘人就命來使治以其國之法於鄞地令一人執炊
一人上甑盡行蒸殺至十五年復入冦邊將執其酋首
送京師成祖待以不死遣刑部員外郎李&KR1697等使日本
降璽書責以敬天事大之義次年&KR1697還其國王源義持
亦遣刺史奉表稱謝成祖特釋其罪宴賚有加嗣是終
成祖世不復入冦此仁義並用祖宗駕馭倭奴之長策
也即今海島羣盜旁午使舟或未能達昔太祖嘗以三
[012-93b]
佛齊梗化阻絶使臣商賈命禮部移文暹羅國王轉達
𤓰哇俾以大義告於三佛齊合無查照故事遣使朝鮮
諭令差官齎送璽書前往日本宣揚聖朝威德戒令斂
戢屬夷該本部覆議移咨總督㑹同操巡撫按等官轉
相計議題奉聖㫖已經通行督撫等官議處未報近又
該督察侍郎趙文華咨送通事一名降倭二名前到兵
部譯審得入冦海賊俱係日本所屬野島小夷被中國
逋逃之徒糾同打刼倭王未必盡知所據南京工部尚
[012-94a]
書馬坤題請前因佀亦有據及要宣諭朝鮮一節又與
王忬郭仁所奏大略相同且日本原係朝貢之國載在
典制遣官傳諭於義無乖合無從禮部酌量查照祖宗
故事差官齎捧璽書前至朝鮮諭令傳諭日本國王以
示君臣之義禍福之機令其禁戢屬夷擒斬華逆以効
臣節如果罪在夷屬國王無預輸誠聴命海氛肅清許
其遣使奏報另議褒奬是亦不戰屈人之一策也
  此言行令琉球朝鮮/轉諭日本之疏為是
[012-94b]
海道副使譚綸云照得倭夷諸島種類雖繁部落相聯
亦有酋長衆所尊者號曰天文其法最嚴其威懾衆一
人為盜一家盡滅一島有犯隣島移平即奉令勘合以
時來貢者彼中故事毎遇閏年則諸島富倭各出已貲
輸於天文請得勘合方來入貢寔則貿遷有無以侔厚
利利權在上天文所欲者後因海禁廢弛奸民通番殷
實之倭徑自貿易不請勘合利權下移天文所不樂者
加之王徐林陳輩假稱名號竊錄勘合妄具禮儀私通
[012-95a]
酋長遂至招呼益衆往來無稽天文所不知者此皆彼
中情狀博訪似實故本職在昔具呈題請許令省諭蓋
嘗反覆思之審矣若頒降璽書特遣使命恐偶不敬反
生事端若令琉球髙麗就近傳宣事在彼中難於取必
不如止行浙江巡撫得以從宜省諭當如永樂事例取
髙僧數人移文乗桴直至天文詳為傳諭宣累朝許貢
之恩禁近來倭夷之擾發王徐之偽收逃叛之民許修
常貢操利權天文雖愚必知所擇蓋日本所需絲綿藥
[012-95b]
物器用之類悉皆仰給中國不能缺者若或海禁皆嚴
通番盡止彼日用不足勢必請貢惟命是從而我所欲
為亦無不遂此又拔本塞源之術也
  此言朝使宣諭及隣國轉諭/總不如撫臣自移諭之為善
通政唐順之云宣諭日本浙江軍門常請命遣使矣竟
不能盡得其要領使者坐罪而其事遂罷嘗考平倭略
所載洪武永樂間遣使日本者不一而足髙皇帝又嘗
與劉基議以倭國重佛特遣僧往諭古之王者於四夷
[012-96a]
之不貢不臣則有威讓之令文告之辭兵交使在其間
以深得敵情而處之切中其機也然自葉宗滿之坐重
罪而逋逃欲自歸者不免自疑自蔣洲之得罪而人以
使絶域為諱或宜減宗滿之罪以示信於逋逃之徒寛
蔣洲之獄以留使絶域詗敵情之一路
  此言宣/諭當行
兵部主事黄元恭云策者曰倭夷犯順乃羣小之僣竊
其君不知也誠遣使諭之彼王必能禁其下海境安矣
[012-96b]
百萬之師何如一介之任耶竊恚之昔晉率隂戎伐潁
周景王以弁髦之敝告晉辭直獲免而説者以為不如
東周之伐秦夫君臣上下古今之所以臨事統屬分也
臣有干於其君殺無赦下有犯於其上殺無赦夫其所
以殺無赦者乃天憲也周天子顛分壞憲屈體卑辭以
祈一日之存孰與拚國舉義存綱常於萬世之愈哉今
堂堂天朝玉帛萬國威迅九垓雖倭奴為患譬則蟁蝱
之螫耳未若唐之囘紇宋之困金元何至甘衰周之不
[012-97a]
屑耶或曰是舉也請命於天子擇布衣之士假朝臣之
服而以藩省之辭將之非害大者夫曰請命則實意開
於天子而識者黙思之必有元首居下之恥曰假服則
名器頒於朝廷而匪人卑用之必有衣冠掃地之辱實
意卑名器玷而猶曰無害大可乎且夫中國天子猶家
之主也倭王猶家僕也倭之羣小則家僕之臺從也臺
從肆然凌犯其主既不能奮草薙於其來又不能正其
根誅於其主而顧修文告之辭豈不忸怩當代含羞百
[012-97b]
世也哉抑人有言茍可以息干戈而全民命何憚於枉
尺夫逋法網以為盜於外境華夷皆有其人吾中國豈
不明掲憲典密布機宜迺不能禁吾民之竊出顧責倭
王盡禁其竊入者乎勢不行矣且倭奴狡猾素無慕義
之誠其臣服數十年不為梗特通貢之利足羈縻之耳
今入冦之利百倍通貢充其貪心何所不至猶恃中國
之威懾服者素而羣小之囘誘説未通若迺遣使諭之
假其重以寢其兵示弱明甚矣安知不啓通國之貪乎
[012-98a]
  此言宣諭害義/之大必不當行
海道副使譚綸云移諭日本之言似不可行何也通查
接濟乃吾中國沿海之人也中國之官不能自禁而欲
倭王禁其所屬不為所笑乎欲望倭王之禁其屬必先
自禁始
  此言降宣諭/為不當行
太常寺卿魏闕/云琉球國未嘗親來朝貢決不可使朝
臣往封以致之死地但以勅命封付福建布政司彼國
[012-98b]
來領可也國初朝臣親往者以其國主親來朝故也今
不來朝久矣中國豈可使朝臣親往乎
  此言乃為使琉球國而發琉球世為不叛之臣待/之且尚如此况日本乎可例推矣近年督撫議遣
  使諭日本不用王官而用/布政司移諭甚為得之
  用間諜
都御史唐順之云用間使其自相疑而自為鬭最是攻
夷上策然非深得敵情則不能用間非熟於地形則不
可以成掎角之勢而夜襲敵營且我兵形既露虜人亦
[012-99a]
日夜為備而匿實示虚匿近示遠匿精壯而示羸弱百
計以疑我者宜亦深是故得敵情為難
  通貢道
通政唐順之奏云據總兵官盧鏜手本内一欵撫處夷
情以尊國體開稱祖宗以來給與日本金印勘合十年
一貢船不得過三隻人不得過百名既申遠夷慕義之
情遠夷亦得交易中國之貨以為利而中國亦以羈縻
遠夷使常馴服不為冦賊百餘年來自嘉靖二年宗設
[012-99b]
宋素卿等爭貢讐殺貽害地方因而絶貢至嘉靖十八
年正使碩鼎等齎獻貢物并進表文伏罪荷䝉皇上擴
天地之仁雖非貢期復准入貢嘉靖二十六年正使周
良等坐船四隻復貢議者計方九年之期有違事例徑
自阻囘從此貢路不通倭夷素性貪詐利我中國之貨
既不與貢則無復望矣因此遂被姦徒勾引同利為冦
不止則以偶蹉一年貢期阻囘之故也為今之計乞題
請聖裁行令各衙門遵照今後夷人復來求貢果有真
[012-100a]
正表印勘合别無詐偽姑不計其限例就與奏請起送
赴京譯審來冦之端勅彼國王令其查治惡逆斂戢屬
夷使不敢再犯則倭夷知有貢路之可通而詭計自銷
黨類自攜勾引之徒亦可暫縛矣鏜老將也三十餘年
在海上熟諳夷情其言當不甚妄乞勅該部查議可行
與否臣又聞先時陜西總制王瓊論西夷事以謂能絶
其入貢之路不能絶其入冦之路今亦可借以為喻也
  此言夷人來貢不必拘定貢期/但有表印勘合即當准其貢
[012-100b]
兵部尚書張時徹云倭奴悔禍或揚帆稱貢而至將何
以處之昔楊文懿公嘗著却貢之議曰倭奴狙詐狼貪
云云見楊守/陳條下且前此入冦之少蓋以通番下海勾引嚮
導者多也乃不嚴禁姦之令而欲開非時入貢之門是
止沸而益之薪也况倭王微弱號令已不行於國中即
使通貢果能禁諸島之冦掠乎且貢夷止數百計而冦
邊者動以千萬計豈冦邊之賊皆欲貢而不得貢者乎
請宣頒明詔申命海道帥臣益嚴守備貢則却而驅之
[012-101a]
出境冦則草薙而禽獮之則奸謀狡計破阻不行矣今
之議者復曰昔三代盛王九夷八蠻五戎六狄莫不來
王聖人之作春秋於荆楚猾夏則書人以黜之至遣椒
來聘復書爵以進之招攜以禮懷遠以德蓋王政之所
不廢也倭奴自祖宗朝効其職貢已非一日邇者朝廷
准令遣使移檄往諭實屬招來之意以開其補過之門
但奉使者不能直達倭王以宣布聖天子威德而徒以
簡率行之如其欵邊納貢而峻却之恐永塞其自新之
[012-101b]
路而益堅其稔惡之心東南未知所息肩也夫為是説
者猶治疾之標而未察其本者也王者内夏外夷修之
有道軍志亦曰毋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使在我者
未修而疏於所恃也則通之適所以招侮絶之亦足以
啓釁此豈安攘之長策哉邇者臺省部寺會疏奏行九
事一曰選武將二曰任文職三曰精選練四曰慎徴調
五曰處軍餉六曰守要害七曰明職掌八曰明賞罰九
曰行撫諭酌以時議之允協者而兼行之於以内收順
[012-102a]
治之功而外樹威嚴之績如其且冦且貢反復不情則
用威讓之令文告之辭以却絶之是恪遵太祖髙皇帝
之明訓義之所以為盡也如其引慝伏罪重譯効欵必
欲率賓王化以自納於覆載之中則必質其信使堅其
誓約勅令禁戢各島不復犯我邊疆期以數年為㫁其
命不渝而後如先朝著例容令入貢此成祖文皇帝綏
徠之方仁之所以為至也是故明徴定保君子監成憲
而行之爾巳是故修治垣隍慎固城守一策也編立保
[012-102b]
甲内寓卒伍一策也譏察非常嚴禁出洋一策也綏撫
瘡痍以固根本一策也此皆所以治内也修復墩堡嚴
明烽堠一策也繕治器械查復戰船一策也出哨㑹哨
悉遵舊規一策也據險守要聯絡響應一策也此皆所
以治外也至於練土兵而免調募之擾足財用而資軍
興之需聚芻糧而給餉以時嚴賞罰而功罪不掩設畫
樹防出竒應變為吾之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則在中
外任事之臣加之意可也
[012-103a]
或云許貢一説決不可行蓋成祖之許入貢先有威以
制之也今威未行而遽許之非惟無益恐彼借入貢之
名來無常期人舟不遵定數反生事端矣
  此二條言貢/不宜輕許
尚書楊守陳云倭奴僻在海島其俗狙詐而狼貪自唐
以至近代已嘗為中國疥癬矣國初洪武間嘗來而不
恪朝廷既正其罪復絶不與通著之為訓至永樂初始
復來貢而後許之於是往來數知我中國之虚實山川
[012-103b]
之險易因肆奸譎時拏舟載其方物戎器出没海道而
窺伺我得間則張其戎器而肆侵夷不得間則陳其方
物而稱朝貢侵夷則捲民財朝貢則沾國賜間有得不
得而利無不得其計之狡如是至宣德末來不得間乃
復稱貢而朝廷不知其狡詔至京師燕賞豐渥稇載而
歸則已中其計矣正統中來而得間乃入桃渚犯我大
嵩刼倉庾燔室廬賊殺蒸庶積骸流血如陵谷縛嬰兒
於柱沃之沸湯視其啼號以為咲樂捕得孕婦則計其
[012-104a]
孕之男女剔視以賭酒荒淫穢惡至有不可言者吾民
之少壯與其粟帛席捲而歸巢穴城野蕭條過者隕涕
於是朝廷下備倭之詔命重帥守要地増城堡謹斥堠
大修戰艦合浙東諸衞之軍分番防備而兵威振於海
表肆七八年間邊氓安堵而倭奴潜伏罔敢揣焉兹者
復來窺伺而我軍懷夙昔之憤幸其自來送死皆瞑目
礪刅欲食其肉而寢處其皮彼不得間乃復稱貢而我
師遂從其請以達於朝是將復中其計矣今朝廷未納
[012-104b]
其貢而吾鄞先罹其害芟民稼穡為之舍館浚民脂膏
為之飲食勞民肋力為之役使防衞晝號而夕呼十徴
而九斂雖雞犬不得寧焉而彼且縱肆無道强市物貨
善謔婦女貂璫不之制藩憲不之問郡縣莫敢誰何民
既譁然不寧矣若復詔至京師則所過之民其有不譁
然如吾鄞者乎矧山東郡縣當河決歲凶之餘其民已
不堪命尤不可使之譁然也且其所貢刀扇之屬非時
所急價不滿千而所為糜國用弊民生而過厚之者一
[012-105a]
則欲得向化之心一則欲弭其侵邊之患也今其狡計
如前則非向化者矣受其貢亦侵不受其貢亦侵無可
疑者矣昔西旅貢&KR0729召公猶致戒於君越裳獻白雉周
公猶避讓不敢受漢通康居罽賓隋通髙昌伊吾皆不
免乎君子之議况今倭奴乃我讐敵而於搆釁之餘復
敢懷其狙詐狼貪之心而施其奸計以罔我其罪不勝
誅矣况可與之通乎然彼以貢獻為名既入我境而遂
誅之則類於殺降不武不義若從而納其所貢則中其
[012-105b]
奸計而益招其玩侮不可謂智取一而損十得虚而費
實不可謂計弊所恃以事無用俾其不兵甲而騷不水
旱而窘不可謂仁有一於斯皆非王者之道竊以為宜
降明詔數其不恭之罪示以不殺之仁歸其貢獻而驅
之出境申命海道帥臣益嚴守備俟其復來則草薙而
禽獮之俾無噍類若是則奸謀狡計破沮不行若日之
所照月之所臨物莫能遁故天下咸知朝廷之明貢獻
不納貨賄不貪雖有遠方珎恠之物無所用之故天下
[012-106a]
咸知朝廷之廉自浙江以達京畿且數千里之民舉不
識輸運之勞不知徵斂之苦父哺其子夫煦其妻而優
游衣食故天下咸知朝廷之仁裔夷知吾國有禮義而
不敢侮奸宄知吾國有謀猷而不敢發桴鼓不鳴金革
不試故天下咸知朝廷之威舉一事而衆善備焉斯與
勞民費國而幸蠻夷之服者萬不侔矣
  開互市
主事唐樞云我太祖髙皇帝定鼎之二年遣使趙秩招
[012-106b]
諭日本次年國王艮懷奉表入貢五年復遣僧祖闡往
諭之隨遣人奉方物時祖闡之使也宗渤以詩别而髙
皇帝親和之有同仁無遐邇之句十三年貢使無表文
俱發三邊安插十四年貢使表有前使姓名乃悉放還
自十五年賊臣胡惟庸黨備倭指揮林賢入倭搆亂十
六年冦金鄉十九年進巨燭暗藏火藥兵器佐惟庸為
不軌於是髙皇帝立訓絶其往來夫招之者帝王無外
之仁也無驗而拘之及得其真而即歸之中國柔遠之
[012-107a]
禮也其奸深禍結示以永拒聖人誅罪之義也然不即
勤兵於討以訓令代鈇鉞明於勢之所不及不欲以全
律之也况罪以罪乎其人豈終罪其國無可宥之日耶
是則艮懷世而聖怒宜息矣故當文皇帝繼世定貢加
賚遣使給符封其鎮山初禁似與全釋蓋後先殊局彼
此異宜而其致一也嘗考大明律凡將物私出外境貨
賣及下海者罪止杖一百將人口軍器出境及下海者
絞因而走泄事情者斬及考問刑條例擅造二桅以上
[012-107b]
大船將帶違禁貨物下海往番國買賣潜通海賊同謀
結聚反為嚮導刼掠良民者處以極刑若止將大船顧
與下海之人分取番貨及糾通下海之人接買番貨發
邊衞充軍若小民撑使單桅小船於海邊近處捕魚採
朩巡捕官兵不許擾害欽測皇猷防民以惡交而不强
遏其販貿杜民以奸搆而不直撓其生業故海上境外
之貨實與夷為市罪惟杖而不過謂不勝其重也其誅
斬焉則人口軍器恐資冦兵益盜黨耳違式巨艦雖成
[012-108a]
濟具而原其所欲為若只從互市罪亦不列死欵夫然
後知先皇制律之意嚴奸宄以沮其漸復因利用以體
其情茍當事者不意論慎一切矯枉而踰於直豈先皇
大道為公之謂哉
  此言海/禁當寛
通政唐順之云國初浙福廣三省設三市舶司在浙江
者專為日本入貢帶有貨物許其交易在廣東者則西
洋番船之輳許其交易而抽分之若福建既不通貢又
[012-108b]
不通舶而國初設立市舶之意漫不可考矣舶之為利
也譬之礦然封閉礦洞驅斥礦徒是為上策度不能閉
則國收其利權而自操之是為中策不閉不收利孔洩
漏以資奸萌嘯聚其人斯無策矣今海賊據峿嶼南嶼
諸島公然番舶之利而中土之民交通接濟殺之而不
能止則利權之在也宜備查國初設立市舶之意毋洩
利孔使奸人得乗其便
  此言開市/舶為是
[012-109a]
主事黄元恭云或者云中國繁華之盛四夷慕之吾民
之出而勾引彼夷之入而横暴皆此為之媒故浙之定
海有闗號稱要害誠於此立市多設防兵以通諸番之
貨易則夷人有自通之便吾民杜竊出之端凡所欲物
以好取不以戎取夷酋何憚而不為廣中歲通市舶百
姓安堵足明徵矣難與諸番類觀廣浙事體大不侔也
嘗聞海島諸夷惟倭狡猾為甚出没無時所在登刼故
沿海諸郡盡設守備把總等官軍以禦之曰備倭蓋患
[012-109b]
之深矣廣東舊有諸番之舶而無倭故通市無恙若乃
定海本倭入貢之道定海通市舶倭奴原在不拒之中
矣昔在太祖朝猶慮倭奴通貢之擾而不與成祖嘉其
擒獻叛冦之忠始許之自劉江擒斬盡絶之後憲臣有
司能束以法恪守陪臣之分帖帖者數十年至嘉靖癸
未夏宗宋與倭搆孽中國莫能禁自是遂萌驕桀貢不
及期獻不盡物爭屠牛剥狗之故相予環視者屢矣當
是時守臣已難禁輯况通市於大亂未懲之後誰復能
[012-110a]
以綱紀馴擾之昨倭自寧波登刼者八十人南京横行
兩省而後殱之計市舶之倭當不減八十其或外順内
姦乗吾不備甚易易也就令無他安保吾民不有奸貪
愚弄以起隙又安保彼中不有淫酗驕恣以生戎一有
不虞將何以禦之此端一啓朝夕慄慄官除者必掛納
㕓處者必播遷昔人倡為馬市之説以彌亂得乎失乎
鑒不在遠矣
  此言浙江開/市舶之不可
[012-110b]
兵部尚書張時徹云或謂定海沿邊舊通番舶宜准閩
廣事例開市抽税則邊儲可足而外患可弭殊不知彼
狡者倭非南海諸番全身保貨之比防嚴禁密猶懼不
測而况可啓之乎况其挾貲求利者即非脯肝飲血之
徒而捐性命犯鋒鏑者必其素無賴藉者也豈以我之
市不市為彼之冦不冦哉殷監不遠元事足徵當商舶
未至而絶之為易貿易既通而一或不得其所將窮兇
以逞則將何以禦之矣今之冦邊者動以千萬計果能
[012-111a]
一一而與之市乎内地之商聞風膽落果能驅之而使
市乎既以市招之而卒不與市將何詞以罷遣之乎夷
以百市兵以千備夷以千市兵以萬備猶恐不足以折
其奸謀我之財力果足以辦此乎且市非計日限月之
可期也彼之求市無已則我之備禦亦無已果能屯兵
而不散已乎此皆利害之較然者也乃謂可以足邊儲
而弭外患不已大繆乎
  此言浙江互市必不可行大意與/黄元恭同而剖析利害尤為明備
[012-111b]
或云互市之説即入貢之説也若我之威有以制之則
彼以互市為恩不然則互市之中變故多矣
予按今之論禦冦者一則曰市舶當開一則曰市舶不
當開愚以為皆未也何也貢舶與市舶一事也分而言
之則非矣市舶與商舶二事也合而言之則非矣商舶
與冦舶初本二事中變為一今復分為二事混而言之
亦非矣何言乎一也凡外夷貢者我朝皆設市舶司以
領之在廣東者專為占城暹羅諸番而設在福建者專
[012-112a]
為琉球而設在浙江者專為日本而設其來也許帶方
物官設牙行與民貿易謂之互市是有貢舶即有互市
非入貢即不許其互市明矣西番琉球從來未嘗冦邊
其通貢有不待言者日本狡詐叛服不常故獨限其期
為十年人為二百舟為二隻後雖寛假其數而十年之期
未始改也今若單言市舶當開而不論其是期非期是
貢非貢則釐貢與互市為二不必俟貢而常可以來互
市矣紊祖宗之典章可乎哉何言乎二也貢舶者王法
[012-112b]
之所許市舶之所司乃貿易之公也海商者王法之所
不許市舶之所不經乃貿易之私也日本原無商舶商
舶乃西洋原貢諸夷載貨舶廣東之私澚官稅而貿易
詳見後附録廣/東海道囘文既而欲避抽稅省陸運福人導之改
泊海倉月港浙人又導之改泊雙嶼毎歲夏季而來望
冬而去可與貢舶相混乎何言乎二而一一而二也海
商常恐遇冦海冦惟恐其不遇商如隂陽晝夜判然相
反為商者曷嘗有為冦之念哉自甲申歲凶雙嶼貨壅
[012-113a]
而日本貢使適至海商遂敗貨以隨售倩倭以自防官
司禁之弗得西洋船原囘私澚東洋船通布海洋而向
之商舶悉變而為冦舶矣然倭人有貧有富有淑有慝
富者與福人潜通改聚南澚至今未已日本夷商惟以/銀置貨非若西
番之載貨交易也福人利其值希其抽/稅買尖底船至外海貼造而往渡之雖驅之冦不欲
也此固無待於市舶之開而其互市未嘗不行者也貧
者剽掠肆志毎歲犯邊雖令其互市彼固無貲也亦不
欲也此非開市舶之所能止而亦不當反錫之名目者
[012-113b]
也故不知者謂倭冦之患起於市舶不開市舶不開由
於入貢不許許其入貢通其市舶中外得利冦志泯矣
其知者哂之以為不然夫貢者夷王之所遣有定期有
金葉勘合表文為驗使其來也以時其驗也無偽我國
家未嘗不許也貢未嘗不許則市舶未嘗不通何開之
有使其來無定時驗無左証乃假入貢之名為入寇之
計雖欲許得乎貢既不可許市舶獨可開乎或謂日本
國王號令不行山口豐後互相雄噬金葉勘合燬於兵
[012-114a]
久矣如責其期拘其驗則彼終無繇貢而市舶終無繇
開矣須𢎞包荒之量昭無外之仁可也又不然夫貢而
無驗招冦之囮也貢而無期弛備之階也緩其期稽其
驗隄防猶難矧可頻貢而勿驗哉大抵善施恩者施之
於威伸之後則人知恩今冦犯順數年雖屢大捷而禍
猶未殄倭未知畏也此須肅清之後俟其請罪求貢或
如永樂初擒斬對馬臺岐故事夫然後許之則撫下之
仁事上之義兩得之矣
[012-114b]
兵部尚書鄭曉云洪武初設市舶於大倉名黃渡市舶
司尋以近京師罷改設於福建浙江廣東七年九月又
罷未幾復設蓋東夷有馬市西夷有茶市江南海夷有
市舶所以通華夷之情遷有無之貨收征税之利減戍
守之費又以禁海賈而抑奸商也市舶不復利歸豪强
而國家坐受其害若慮各夷并至市舶司難於防閑查照
西蕃闡化闡教輔教三王貢使自四川入贊化王貢使
自陜西入事例而今日本等國至浙江市舶司琉球等
[012-115a]
國至福建暹羅滿剌加等國至廣東亦可近見箬溪先
生言都憲陳金西漸集中有開市舶十利疏大抵事體
宜然今不設重臣賊必不退退必復來設重臣退賊後
因民情震懼可築城矣不復市舶夷人必欲售貨奸民
必欲牟利為盜必不已重臣無可召還之期蓋非設重
臣無以戡目前之棘禍非復市舶無以塞日後之亂源
開設市舶㑹典中有之諸巡撫及信國各誌墓誌行狀
傳中皆有之矣
[012-115b]
予按倭國服飾器用多資於中國有不容一日缺者安
能待十年一貢之期而限以三船所載之數哉若禁其
貿易則入冦刼奪一定之勢也蓋倭國雖小亦有君臣
朝貢燕享禮儀使無絲線等物則無禮文而不成乎國
矣彼既不容不資於我而利重之處人自趣之豈能禁
民之交通乎故官法愈嚴小民寧殺其身而通番之念
愈熾也但朝廷無命孰敢私許互市以干國典哉此只
消一海道有機敏有力量者活動行之不失於縱不失
[012-116a]
於激如某海嶼某老歴年商舶之頭也欲律以通番死
罪罪未必及而亂先激矣必申明朝廷之法寛處而羈
縻之且重其責成曰商販貿易姑聽其便但一方之責
皆係於汝一方有倭變即汝一人之咎也彼以利為命
者利既不失而又不峻繩以法則感恩畏威必不僨事
矣一面修吾海防不容夷舶近岸販貨出海者闗口盤
詰勿容夾帶焰硝之𩔖載貨入港者官為抽税以充軍
需豈不華夷兩利而海烽晏如也哉此之謂以不治治之
[012-116b]
也見今廣東市舶司處西洋人用此法若許東洋島夷
亦至廣東互市恐無不可
 
 
 
 
 
 籌海圖編巻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