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81 籌海圖編-明-胡宗憲 (master)


[011-1a]
欽定四庫全書
 籌海圖編目録
  經略一
   叙冦原
   除内逆
   定廟謨
   擇將材御將附/
   實軍伍
[011-1b]
   選士卒
   恤軍屬
   精教練
   足兵餉
   清屯種
   汰冗食
   慎募調客兵附/
   集衆謀
[011-2a]
   收圗籍
   定武畧
   鼓軍氣
   公賞罰
   禁妄殺
   處首級
   恤傷殘
[011-2b]


[011-3a]
欽定四庫全書
 籌海圖編巻十一
            明 胡宗憲 撰
 經略一
  叙冦原
主事唐樞云天下學未大明人心不正以致有是諸同
志欲為得為能為宜再訂印功夫先従天下人心上倭
冦滅盡然後天人合發以定萬化之機
[011-3b]
  此言人心乃治亂之原凡論禦冦者皆詳於治法/而略於治人惟此推究本源度越羣見似迂而實
  切故首/列之
禦海䇿要云為民禦亂莫若絶斯民從亂之心今之海
冦動計數萬皆托言倭奴而其實出於日本者不下數
千其餘則皆中國之赤子無賴者入而附之耳大略福
之漳郡居其大半而寧紹往往亦間有之夫豈盡為倭
也倭有時可使之無遺種而其雜以土人也則吾之攻
殺者有限而民之附益者無窮幾何而有寧日哉故愚
[011-4a]
以為今之當事者當一面督兵截殺以治其流一面重
撫百姓以治其本錢粮非上供至𦂳者悉與奏免而一
切軍門用度皆奏請無礙官物以充之無令盡責諸民
而其不容或已者則嚴為㑹計使吏胥粮里人等無有
指一科十之弊則斯民不惟身得安生而其心且有父
母孔邇之懐固將可殺而不可使之為亂矣今日郊野
之間皆囂然喪其樂生之志夫民不樂生其又將何所
不至哉此今日不可不為之計者也
[011-4b]
兵部尚書胡世寧云自古盜賊起於民窮民窮由於賦
役之繁重官吏之貪酷而官吏貪酷又其致盜之大本
也盖使官吏循良則部檄雖有征歛而亦為之周旋善
處民之被害亦輕官吏貪酷則朝廷雖有寛恩善政而
亦被其停廢尅削民之受禍不减故盜賊之興多由貪
吏而亦最恨貪吏觀方臘之亂所殺官吏備極慘毒此
其驗也故自古明君良臣平日既以選用良吏為弭盜
之本臨難亦以委用良吏收平盜之功唐太宗嘗言去
[011-5a]
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則自不為
盜而龔遂之治渤海賈琮之平交趾皆是道也近時盜
賊所在充斥實由昔日權奸弊政及守令乘機侵尅之
所致今朝廷累下恩詔悉更舊弊而盜賊猶未革心者
惟以平日貪庸之吏揚揚猶在民上而其一二離職者
則又歸作富翁而坐享吾民之膏血或反陞要職而更
為貪吏之營窟故無以服盜賊之心而散其脅從之黨
為今計者宜簡命風力憲臣出詢民瘼而凡舊日貪官
[011-5b]
暴吏不拘見任去官悉皆重按其罪以快吾民之憤窮
追其贓以代吾民之賦而又選用循良之吏委以便宜
寛其文法倣龔遂賈琮故事使得推誠布徳散其徒黨
而一二渠魁及奸民乘間生亂稔惡難宥者輕則就委
守令設法擒捕重則選委將帥調兵剿除則盜賊平而
患永絶矣計不出此而欲因循荏苒襲用舊人行舊政
吾恐盜賊難保其不至於滋蔓也
主事唐樞云備倭之法防海之禁斤斤明于國初然冦
[011-6a]
未嘗絶何也夷夏有無之互以通也承平日久市舶之
官勢勝流職於是為私通之計自天順末以來安之而
海上亦無盜警凡商於海者武具而力齊雖有小冦無
所容於其間嘉靖初市舶罷流臣嚴其私請商市漸阻
浙江海道副使傅鑰申禁於六年張一厚申禁於十七
年六年之有禁而胡都御史璉出十七年之禁流延而
有浙江巡按楊九澤之疏乃有朱都御史紈之出視撫
設而盜愈不已何也冦與商同是人也市通則冦轉而
[011-6b]
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冦始之禁禁商後之禁禁冦冦
勢盛於嘉靖二十年後是時居有定處隠泊宫前澳南
紀澳雙嶼澳而已又人有定夥名酋不上六七許棟李
光頭就擒張月湖蔡未山死陳思眄為王直所殺王萬
山陳太公曹老又皆不聞矣又况入有定時登岸虜人
致其巢責令以貲贖後乃盤據内地隨在成居而惡少
繼發徐明山者三十二年前之樿詮約步遨於浙之西
東而莫之識也當夫壬子前盜形已具沿海有司為禁
[011-7a]
益嚴内外商物不得潜為出入内地人素與交識者因
負其貲而不償夫然後壬子之變作矣
  此言海冦之患其始由於流官嚴禁/海商其後成于内地奸民負商貲本
都御史章煥云倭夷安從至哉有首亂有脅從有導引
明乎此而後賊可理也故外賊易見内賊難知今以海
外蠻夷而深入内境道路之紆曲民間之虚實官府之
動靜纎息必知者誰為之也又其始至千人四布無一
知者及鳴號而須臾畢集賊固善匿匿之誰也此東南
[011-7b]
之大變也夫吾民重困欲為盜久矣然時有見執之患
自賊間入而為之用進有望外之獲退無盜賊之形海
濵無關隘阻詰柔艪輕舟往來甚捷此賊之由通也與
賊連衡與良民雜居賊未至皆良民也賊至則良民去
奸民留賊去又皆良民也此禍之所以難測也兵入其
地以為居民詢賊情問道路悉為所誤當此時以為奸
民戮之然有良民也以為良民舎之然有奸民也故兵
多惑亂而妄行故倭夷有由入也亂賊有由熾也兵行
[011-8a]
有由誤也良民有由擾也城郭有由驚也奸萌有由自
也故奸黨不消則賊患不止故安攘之計莫要於安反
側夫反側之初良民也横征暴歛追之耳故奸民不可
以形治也治倭冦以兵治反側以誠故内賊為急外賊
次之政事為急甲兵次之誠得良吏而分治之行寛大
布恩信問疾苦時拊循明示不校反側者囘心矣此龔
遂所以治渤海之盜也且今良民安居而樂業彼將反
本而呼天捐親戚背鄉井冒危險豈其情哉是散賊黨
[011-8b]
而伐賊謀也倭夷安從入哉故良吏優於良將善政優
於善戰不然興師百萬能驅倭夷不能驅奸民奸民在
賊可以復入師不可久留是行奸民之計也且天下寧
獨倭夷可為亂哉故反側為要夫反側者反間之因也
敵情所由得也善致之則為我用不善致之則為賊用
此尤兵家之要㣲乎㣲乎不可以盡言者也
太守嚴中云海商原不為盜然海盜從海商起何也許
二王直輩通畨渡海常防刼奪募島夷之驍悍而善戰
[011-9a]
者蓄於舟中泊於雙嶼列表濵海之民以小舟裝載貨
物接濟交易夷人欺其單弱殺而奪之接濟者不敢自
往聚數舟以為衛其歸也許二輩遣倭一二十人持刃
送之倭人還舟遇船即刼遇人即殺至其本國道中國
刼奪之易遂起各島歆慕之心而入冦之禍不可遏矣
  此言海商初無糾倭入冦之念因防他/盜漸至乎此其後遂即真大受倭患矣
都督萬表云向來海上漁船出近洋打魚樵柴無敢過
海通番近因海禁漸弛勾引畨船紛然往來海上各認
[011-9b]
所主承攬貨物裝載或五十艘或百餘艘或羣各黨分
泊各港又各用三板草撇脚船不可勝計在於沿海兼
行刼掠亂斯生矣自後日本暹羅諸國無處不到又誘
帶日本島倭奴借其强悍以為䕶翼許二住雙嶼港此
海上宿冦最稱强者後被朱都御史遣將官領福兵破
其巢穴焚其舟艦擒殺殆半就雙嶼港築截許二逸去
王直原在許二部下管櫃素有沉機勇略人多服之乃
領其餘黨改住烈港漸次併殺同賊陳思盻柴徳美等
[011-10a]
船伍遂至富强以所部船多乃令毛海峯徐碧溪徐元
亮分領之因而海上畨船出入關無盤阻而興販之徒
紛錯於蘇杭近地人民自有餽時鮮餽酒米獻子女者
自陷黄巖屠霩&KR1790而其志益驕其後四散刼掠不於餘
姚則於觀海不於樂清則於瑞安凡通畨之家則不相
犯人競趨之杭城歇客之家貪其厚利任其堆貨且為
之打㸃䕶送如銅錢用以鑄銃鉛以為彈硝以為火藥
鐵以製刀鎗皮以製甲及布帛絲綿油麻酒米等物
[011-10b]
  此言海冦起於中國邉海奸民違禁取利初通西畨/後及日本為冦心腹毛海峯徐碧溪徐元亮者乃
  其魁首而許二王直又魁中之尤也殱/厥渠魁非䇿之至要而功之無上者歟
海道副使譚綸云片板不許下海禁革雙桅大船乃屢
朝明例以銷禍未萌意至深逺奈何沿海竈丁假以採
辦私造大船違禁下海始則取魚繼則接濟甚則通畨
十數年來富商大賈侔利交通畨船滿海間有朱秋崖
任事之臣力行禁捕而大家竈戸浮議横生不曰小民
無以聊生則曰國課必致虧損加之監鹺憲臣偏䕶竈
[011-11a]
戸過抑邊官摘拾小愆節次論劾海道備倭勘斥相繼
遂至避禍遷就海禁愈隳養成大禍莫有敢言者往年
倭冦刼擄漁船逼為黨羽既得其船以張聲勢又驅其
人以為嚮導蘇松之冦半皆脅從捕獲有贓尤多竈戸
必須申明嚴禁仍乞特勅巡鹽御史鈐束竈戸止於額
設海邊塲蕩採辦煎鹽遵照節題事例小船編號朝出
暮入循塗載滷不許造大船入洋採捕招惹倭夷仍立
連坐之法以稽私出之弊如有縱容下海為盜者運司
[011-11b]
塲官併得坐罪
  此言漁戸竈丁但當用小船不/當容其打造大船通畨引冦
  除内逆
兵部尚書楊博題云倭賊入冦多因我民為之勾引盖
逋逃不歸則禍本未拔東南無息肩之期合行督撫諸
臣多方招徠務使不軌之徒以次歸正
又題云蠢爾倭奴敢肆流刼者皆緣我之内逆為之鄉
導也倭奴非内逆無以逞狼貪之志内逆非倭奴無以
[011-12a]
遂鼠竊之謀必須禁捕内逆方可消除外冦合行督撫
諸臣責令軍衛有司將沿海居民逐一清查造册在官
稽其生理時加約束敢有仍前不悛從倭為逆許令同
里之人赴官告首即於犯人名下追銀三十兩充賞本
犯從重處治拔本塞源此為要務也
  定廟謨
都御史唐順之題云自海賊入冦以來十餘年東南雖
苦其毒而賊之被殺者亦積至㡬萬今年冦江北冦浙
[011-12b]
東者且萬餘而冦福建者𫝊聞不下二三萬則是殺者
不可勝紀而冦者不為少止夫南倭與北敵異口外砂
礫之地從古以來原有邉患腹裏膏膄之地二十年前
原無倭子今口外尚有一兩年無擾而倭子却無一歳
不來如此不已非止外患將為内虞古云兵久則變生
近者吳淞定海之間水卒呼糧挾官縛吏則兵變之漸
矣蘇人素怯弱而㳺冶子弟懐毒蓄機日伺倭來裏外
合應幸早發之猶燒官寺刼獄囚鬨然一逞則民變之
[011-13a]
漸矣此其萌芽也誠不可不深圖而熟慮之若謂倭冦
之來一歳支却一嵗一番殺却一番便自了事則臣不
敢知其所終也伏惟聖明勅下禮兵二部備講祖宗以
來招懐撫諭之略防海固圉之機及勅督撫諸臣徧訪
倭情集議長䇿二十年前何以絶無倭患十年之間何
以倭患若此年年禦倭何時是了如何可以永㫁倭冦
之路以復東南之舊苟可以利國不必為身家顧慮茍
可以便今不必以成説拘牽外内臣工方畧畢上然後
[011-13b]
聖明與廟堂大臣從中主斷而力行之期於三年四年
斷却此賊臣猶以為速也不然一嵗一來一來一勝臣
猶以爲浪戰
  擇將才
兵部尚書胡世寧云自古將材難得而起自行伍慣歴
戰陣者尤為難得今彼處邊軍衝鋒破敵者既拘例不
得報功而斬獲首級者又被勢豪奪去不得報陞官級
至於指揮千百戸間有謀勇可用者又或家貧不得營
[011-14a]
幹管軍事以顯其材以是將官起自行伍真能殺賊者
不可再得今宜嚴勅彼處鎮巡官公心體訪指揮千百
戸中間果有謀勇出衆家貧不得差遣者務要公心選
任管隊把總掌印備禦等職至於勢豪奪功買功之弊
尤宜痛革而行伍士卒果能衝鋒破敵或斬獲首級者
務要實報功次使其得陞官職與選任指揮千百戸俱
令積功漸陞品級以備將官之選則在邊將領可得真
才而緩急有備矣
[011-14b]
又云武職中固皆可將者矣然而天生智勇當不専在
此輩之中故自古國家用兵常乏將材民間盜起多是
豪傑臣愚以為莫若即此輩而收之則既獲將材又弭
盜賊䇿之上也如蒙乞勅兵部計議通行天下軍衛有
司精加訪察凡軍民中有膂力過人武藝精熟者悉選
在官其良民不願者不必强逼選在官者軍則任以把
總管隊民則授以總甲教師等項名目略加優給使之
隨軍操練遇賊擒挐積勞多者量授職事以旌賞犯罪
[011-15a]
重者即發邊方以立功至於兵部亦乞比照工部添設
主事等官㡬員精選廷臣進士中才略明敏者為之平
時則令草薙以習運籌有事則令出差以諳邊務才弱
弗稱者改選别部才能稱職者専陞兵備及邊郡知府
等官惟此二塗之中收養既多其間必有真才出用而
能為國家弭大患立大功者矣
又云選將責在兵部者盖惟守邊常職耳今軍政不立
久矣若遇中原盜起而専命武將之出貪功好殺盜猝
[011-15b]
難定而民命已殘惟得文臣能帥者監而統之則相機
度勢撫捕兼施然後脅從可散而首惡就擒賊可早㓕
地方不致大殘矣
兵部尚書張時徹云三軍之司命則在將帥今之世祿
紈袴固有宣力翼戴長於馭衆者矣寧無脧削以自肥
用賄以干進者乎昇之兵柄求無敗事不可得已昔者
晉悼公使欒紏為戎御以訓諸御知義使荀賓為戎右
以訓勇力之士可以時使山林草澤行伍之間未嘗無
[011-16a]
干城腹心之士也歐陽修所謂求賢勞之士不必限以
下位智略之人不必試以弓馬山林之士不可薄以貧
賤以非常之禮待人人亦以非常之效報國又謂取禁
軍廂軍年少有力者不拘等級因其技同毎百人團為
一隊而教之校其技精而最勇者百人之中必有一人
得之以為禆將合十禆將而教之又於其中擇有見識
知通變者十人之中必有一人得之以為大將此一人
之智勇乃萬人之選也推行是説拊髀之思庻㡬可息
[011-16b]

  此言將才當即於/練兵之中選擇
御史徐敦題稱先該巡按御史周如斗疏請於沙兵耆
民之中照例論功陞賞不願陞授者許其子弟讀書者
入學不讀者充吏承其舉人監生人等叙功加級選用
此亦因時處置鼓舞人心之術而未經詳議舉行者何
也議者不過以名器至重豈宜私濫然既與之冠帶矣
許之援例入監補官矣則何惜乎此而不以勸效死之
[011-17a]
人心作東南之士氣哉且此輩類多粗悍而養之學校
榮之禄秩又所以為化誨懐來之方也合無推廣前例
激勵後圖仍嚴行監軍御史叙論功次分别等第不致
冒濫或許實授或許入學或許叙用而將領之久効勞
於海防者仍念人才為今日之急勝負為兵家之常通
論功過勿以一失而遽棄之
  此言激勸沙兵耆民之法愚謂欲用沙兵耆民須/督以文官如督官兵之法方可不然則將放肆如
  苗土/兵矣
[011-17b]
叅議唐愛云今之論任將者不曰使貪使詐隨才器使
則曰精選賢才不宜輕用愚以為二説皆是而皆未也
何也使貪使詐云者非謂貪與詐為當用但云駕馭之
有法耳若將而貪汚則虚報兵額侵匿糧銀尅剥下人
縦容剽掠無所不至矣曽有如此之將其部伍不完號
令不行而能立功者乎若必求亷吏而用之拘拘於軌
範之内一毫不取一毫不與何以激勸功能結納人心
也昔漢高以千金與陳平縱其出入李牧備邊凡幕租
[011-18a]
聴其饗士莫與稽考故皆能成功今之將官自俸禄外
更無舒展何以感動軍士而致其死命乎如愚見似冝
體恤其情奉為定例總兵歳與者聴其作犒賞之用不
問其費之由由是而查其部伍禁其尅剥責之以成功
則在上者心無不安而在彼亦得以足兵足餉選練攻
守沛乎有餘力也或者曰使其妄用與入已如之何曰
通計總叅能幾何人試以浙江一省計之不過費銀六
千兩而止耳使其能衛生民不受屠戮之慘則敡歴風
[011-18b]
濤衝冒矢石勞苦萬狀即以此而優厚之亦豈為過乎
不然亷者難望其立功貪者難責其守巳蠧國殃民多
靡邊費比之明與六千之數損益不大相逺哉
  此言體恤將官乃任將第一要訣也自來將官多/不成功者正以貪者無徳以服衆亷者無力以設
  施若能恤其私則貪者可以無貪而亷者可以成/功矣此義人皆知之亦私議之但避嫌而莫敢上
  達愚故述/而載之
舉人王文祿云今當選衆之中或將萬兵者名之曰萬
總即借指揮之禄與之有功另行外有將千兵者名之
[011-19a]
曰千總即借千戸之禄與之有功另行外有將百兵者
名之曰百總即借百户之禄與之有功另行外其不能
將兵之官止食軍之月粮是亦有祿矣其指揮千百戸
有能領兵者聴若然則兵皆將也
  此言選將/定禄之法
御史張椿云為將須有膽有略有量有徳殺人如刈草
從善如轉環用財如揮沙保民如恤子故拘泥故常不
敢分毫出格者不足與有為也
[011-19b]
閩縣知縣仇俊卿云地利既得必貴擇將法曰有良將
無弱兵今將帥取諸世胄紈綺習深英雄氣少雖馳馬
彎弓有未能者况望其諳韜略乎武舉科亦未能盡得
其人欲將外衛官員照京衛保舉會舉之例拔擢聴用
其不稱任使者照文職扣俸住俸事例或逓减其俸留
為軍門礪鈍之具文職之中有能知兵善陳者叅酌要
用不必拘以常格則豪傑之狀未必無人或致仕官僚
或舉監生員或山林韋布諸凡術數小道有能占天文
[011-20a]
曉兵法閑武藝善游説一切可為海防之禆者皆招致
之察其聲實之如何隨其材品之高下使之各盡所長
以神鼓舞則人莫不激發而賈勇效能矣此王陽明于
居家握兵之日毎能延攬以寓此意
予按諸公論選將之法詳矣然猶似欠明也何也將有
不同有大將有偏將偏將亦不同有先鋒有哨援有守
營有竒伏必先正將之名色而後論夫選之之法庶言
有歸着而法不混施焉耳何謂大將運籌幃幄之中决
[011-20b]
勝千里之外虚懐而取善不遺用材而器使各當古人
所謂善將將者是也何謂偏將恤下而不苛遇敵而不
懼奉令而不違沈㡬而不露應變而不窮古人所謂善
將兵者是也要之上通天文下達地利中諳人事必兼
此三者而後可以言將否則不得乎太乙六壬禽遁之
𫝊不知乎駕風鞭霆之術孰為勝地而宜據宜爭孰為
要路而宜守宜伏敵情有緩急難易如何而攻陣勢有
竒正分合如何而用孟浪而戰是以卒與敵也夫大將
[011-21a]
以出令為職者也若識不足以範圍才不足以駕馭諸
將其肯奉行乎偏將以受成筭而不自用為職者也若
提兵既逺不能隨時出竒而欲一一闗白主帥其能以
成功乎昔王晉溪在本兵宸濠之亂談笑自如人或訝
之晉溪曰兹事吾已料理之矣王伯安有大將才吾置
之於贑州是也未㡬而全捷疏至人咸稱服愚謂選大
將者當以晉溪為法仇咸寧之大父為百戸時北騎數
萬突至都御史李忠宣知其能使率兵禦之仇毅然曰
[011-21b]
兵不必多憑吾自選五十人足矣忠宣從之仇度敵所
必駐之處掘地坑令二十人埋伏覆以蘆席飾以浮土
三十人登山瞭望以銃為號敵至此果札營夜半銃發
坑卒地雷亦起敵疑大軍襲之自相蹂殺過半而走質
明五十人歸報中軍遣人馳割首級遂成竒勲可見勝
敵不在多人命將亦不必循資格惟存乎知人善任耳
矣愚謂選偏將者當以李忠宣為法
  御將
[011-22a]
兵部尚書胡世寧云陸贄有言將貴専謀兵以竒勝軍
機遙制則失變戎師稟命則不威而欲敦以付授之義
固以親信之恩假以便宜之權待以殊常之賞其餘細
故悉勿開言所賜詔書務從簡要蘇轍所言宋祖用將
之善而欲修其成法擇任將帥而厚之以財使多養間
諜之士以為耳目此御將之術也
又云自古御將莫如宋祖昔人謂其隆之以恩厚之以
誠富之以財小其名而崇其勢略其細而求其大久其
[011-22b]
官而責其成功萬世御將者所當法也
  實軍伍
兵部尚書張時徹云衛所轄於都司都司轄於五府其
卒伍之設毎百戸所旗軍一百一十有二千戸所一千
一百二十衛列五所及衛鎭撫凡五千五百有竒
  此言設/兵舊制
又云清勾之法既壞里書脱漏戸籍勾補者百無一至
即有至者本管過為誅求收伍未幾旋即竄匿至於犯
[011-23a]
法充新軍所在種種而法網不嚴曽未有𨽻尺籍荷戈
殳者兼之汰黜之令過嚴異姓充役及無妻者輒俱罷
革雖贅壻義子一切不録軍安得復舊額乎
  此言兵不足/之故有三
又云其犯罪充軍者嚴為發解明𨽻尺籍如近年兵部
題准事例不得有所隠脱又不足則召募土著之人膂
力精壯者程能試補仍復其身而給之食立以程限以
二十嵗為始五十而罷復為民有疾病願復民者聴不
[011-23b]
苦之以終身不陷之以永逺則人皆鼓舞爭為兵矣仍
籍應募他郡者責令來歸其册籍則歳注之給以懸牌
嚴其虚冒私替之弊當其精壯善鬬之時得以盡力武
事而不出二十年後復為平民皆知自愛而重犯法不
至呌呼無賴為凶人如此則軍無缺額而必無不任戰
之民死于無罪者矣
  此言足兵/之法有三
又云國初沿海建設衛所聨絡險要今軍伍空缺有一
[011-24a]
衛不滿千餘一所不滿百餘者宜備查缺額之數而補
足之其運糧班操等項原因海上無事撥借别用者可
悉還之原衛所使自為守衛所之兵常足則備禦無患

  此言足兵須先查/復撥借别用之卒
都御史唐順之云逃軍許其自首隨處收補一節論明
决直截僕亦同此意蓋與逃而無用不若就近而補之
猶得一軍之用也既而思之深有未便者苦寒磽确之
[011-24b]
地人甚不樂居嚴法羈管嚴法清勾然猶住者多逃而
逃者不獲若逃軍即許改編則雖素不逃之軍亦孰不
逃焉是今日逃軍之補見役所以釀成異日見役者之
作逃軍也利少而害多矣是以不敢遽有題請
  此言處逃軍之法不/當聴其隨處收補
海道副使譚綸云衛所官軍既不能以殺賊又不足以
自守往往歸罪於行伍空虚徒存尺籍似矣然浙中如
寧紹温台諸沿海衛所環城之内並無一民相雜廬舍
[011-25a]
鱗集豈非衛所之人乎顧家道殷實者往往納充吏承
其次賂官出外為商其次業藝其次投兵其次役占其
次搬演雜劇其次識字通同該伍放囘附近原籍歳收
常例其次舍人皆不操守即此八項居十之半且皆精
鋭至於補伍食糧則反為疲癃殘疾老弱不堪之輩軍
伍不振戰守無資弊皆坐此至于逃亡故絶此特其一
節耳為今之計合無委賢能有司官員公同該把總官
前去各該衛所督同掌印等官不必論其伍分先將城
[011-25b]
中街巷盡行查出計有若干毎街毎巷共有門面若干
戸分格眼紙一張諭令自開房屋幾間男婦㡬口某係
精壯某係老弱至於釜竈床鋪若干亦要從實開載貼
於大門之上乃各委官親自持簿帶領各伍官旗沿街
履戸逐一挨查面詰該管官旗有無隠漏并執結明白
然後比對戸口文册庻幾可得十之七八於是取其見
在人數通行挑選精壯者存留食糧老弱不堪者通行
革退即以戸丁精壯餘丁選補如果在營故絶無丁者
[011-26a]
除本省地方照舊行勾外其他省人民屢勾無解者不
必駕言單勾即查照近例嚴選别戸精壯餘丁補伍至
於充納吏承違例役占者自今伊始通行禁止其賣放
逃出外行商業藝投兵搬戯及隠容在籍收取常例等
項俱責令該管官旗及家屬人等免其前罪通行勒限
招囘一體選補務使食糧者皆精銳之士無復以老弱
充數不食糧者照依保甲之法編守城之人如百姓守
城之例不得以無糧藉口該管守旗招徠補充至五分
[011-26b]
以上即量行奬賞其始終不改縱容賣放如故者掌印
及諸伍官旗聴各道從實查叅輕則問罪降級重則綁
解軍門治以軍法如此庶軍政可肅戰守有人不至臨
時紛紛請兵矣
  此言兵不足之故有十能/查處此十者則兵足矣
御史曹光等題稱各該衛所正軍戸内餘丁有精壯者
盡數挑選補伍然補伍又須明言止終其身另行簽補
與正軍永逺者不同其補過各軍月糧務從長議處以
[011-27a]
充其養贍之資如有附近人民驍勇願役充者亦聴收
伍月糧照例支給特勅巡按御史嚴督守巡道等官親
詣地方着實舉行毎遇復命之期將各衛所正軍并補
過餘丁各若干有無充足堪用處給過月糧若干有無
缺乏從實具奏以憑查考
  此言足兵之法有二與/張尚書譚副使暗合
御史周如斗云沿海衛所軍伍缺乏之甚尤當亟為之
充補乞照昔年改編附近事例如在嘉靖三十年十二
[011-27b]
月以前凡南北衛所逃故清勾者及遺失清勾查無名
伍發囘聴候者皆准改編附近沿海衛所至于直𨽻江
北江南等處其新充附近終身軍犯尚未發遣者合無
改發各該沿海衛所其有定發衛分永逺充軍追賍未
完及未發遣者蓋以其畏邊方之逺且因例有監故免
補之條率多延捱前賍以圖茍免軍伍法固難逭情有
可原者合無亦自嘉靖三十三年十二月以前在監追
賍者量行改發邊海衛分彼將樂於地方之近而無靳
[011-28a]
于追賍之難不惟有以充實軍伍抑亦可以追完宿逋
由前則土兵之衆緩急獲濟由後則軍伍之完永逺有
賴矣
  此言處逃軍與問軍不肯着衛者之法其心甚/仁其見與荆川甚相反録之以俟有識者採擇
或云今之論兵者有五曰足軍額曰選弓兵民壯曰練
鄉民曰募義勇曰調客兵此五者救時之切務也愚謂
皆非探本之論也何也衛所軍與弓兵民壯乃官兵也
官兵足何事他求乎惟軍則缺伍弓兵民壯則不堪用
[011-28b]
故思練鄉民鄉民不能遽練也故思召募召募不得人
也故思徴調不知向來兵政之敝其原不在於此乃將
官畏死不敢擅動官軍殺賊之故也我朝大明律一欵
云云/夫兵凶戰危勝敗者兵家之常也自古名將如
太公孫武武侯其人上下數千年落落可計外此雖善
戰者不能為必勝矣設有所損其數豈可量哉蓋我太
祖撥亂反正躬親戰伐深知馭將之當嚴而行師之當
慎故以是垂訓使為將者常以失機為憂全勝為念則
[011-29a]
練兵不敢不預臨陣不敢不勇耳此其立法之至意所
以重人之大命也若其用法則又有權衡於其間而未
嘗執一如云云/蓋人情易怠而難久常恐懼之猶慮其
忽若立法不嚴則喪師失律何所不至也自定律後莫
敢不遵凡遇用兵言官引之以紏劾法司據之以問擬
將官惴惴焉寧殺其身而不敢損軍士非閃奸以規避
則顧家兵募義勇以衝鋒若有敗衂軍額不虧則失機
之罪免矣古者寓兵於農有事則戰無事則耕後世軍
[011-29b]
自軍民自民軍常設以衛民民常耕以養兵此國用之
所以常乏而民力所以難堪者端以養兵之費大也既
不用軍以戰則軍為徒設不過聴差㸃名虚文而已矣
練之似為徒勞不練亦無為害在班似為徒養逃亡亦
為不覺衛官初以兵缺為利而侵月糧法司後查其糧而
作羨餘兵日漸寡糧日漸縮若遇冦亂撫操兵備見軍
無適於用欲究之則弊久欲用之則徒使將官受失機
之誅耳不得巳權用民壯義勇更廣募調以支之冦平
[011-30a]
官各以功擢去誰復理前任之事也故雖大亂如倭朝
廷新設總督提督重臣添設兵備副使海防僉事一時
亦不能正其弊不容不用夫義勇民壯弓兵見不堪用
不容不更召募召募無良不容不更徴調徴調不可常
則又議練鄉兵要之鄉兵僅可自守而不可為鄰援不
如復祖宗舊設軍額欲復軍額須復舊設粮額此相須
之事也粮額如舊則足軍無難軍額如舊則沿海衛所
隨在有備不必募調而常如募調且實省募調之費矣
[011-30b]
然有軍不練與無軍同練而不戰與不練同如愚見是
在科道官以蒸民之生命為重以一身之利害為輕協
議㑹奏逺稽太祖云云/之言近述聖上屢批戴罪殺賊
之例嚴勅兵備海道官専督衛所官練軍限以一年半
年務有實用仍勅總督提督今後賞罰務查將官功次
若獲級多而損軍少者准其贖罪損獲相半者從輕姑
令戴罪俟後有功准贖若損軍至幾人而獲級不多則
姑容緩死或去其官或行降調俾之戴罪殺賊視後功
[011-31a]
次大小而量處之若隊伍敗衂全無斬獲者照大明律
失機處斬如是則將官莫敢不用軍以戰而凡戰軍莫
敢不用素練者矣豈非善體太祖立法之意通其變與
民宜之乎不然軍固命也民壯義勇與募調之兵亦莫
非命也軍損三人則以犯律而論失機民壯義勇募調
之兵而損三十人三百人亦以律所不載而不論可乎
科道官以言為貴且碍律而不敢言總督提督奉律以
賞罰人者也顧敢自擅乎夫國家設軍衛民戰死乃其
[011-31b]
分也今受民之養而不與民捍患民反代之戰焉天下
之寃孰甚於此愚謂此弊若無人敢言則將官終不用
軍以戰不用軍以戰則軍伍之缺不必查補而沿海設
備非廣募調何人以布列之耶天下之費吾不知其所
窮而倭冦之患吾不知其所終也雖然猶未也兵必土
著馬牧於官古之良法也欲補軍伍須改逺為近則服
水土便勾攝如是而逃者乞題照職官謫戍但逃殺了
之例著為定法此非變祖宗之制也法久弊生不容不
[011-32a]
救而通之也
  此言將官畏法之嚴不敢擅動官軍愚謂豈獨將/官哉凡文職衙門稍有干係者俱不敢動也昔契
  丹與金人戰曽有明驗矣始以法之嚴不敢動官/軍百戰百敗及後不得巳用官軍又稍輕其法人
  皆曰臨陣者死脫逃者生向前者死向後者生亦/百戰百敗可見法不足恃茍得其人官軍亦可召
  募亦可法重亦可法輕亦可在上/者可不汲汲焉以求人為先務哉
或云清查似矣但近來風俗或以賄賂或以囑託一至
地方則計其所獲倍其所費以致富者雖强壯而漏籍
貧者雖老弱而加名即有清正人貟若不順人情一切
[011-32b]
用法多致激變又因循撫葺是清查之法非惟無益而
有害矣余毎云古今有治人無治法種種皆驗
予按向來不敢用軍出戰端為律法太嚴而兵難遙度
恐少有挫衂則犯失機之罪故但用民兵易於掩覆此
誠將官之積弊也然兵部題准已有新例矣大略云但
當録其血戰之功而不計其失伍之罪軍伍缺者亦有
例許民充補所在巡撫兵備衙門正宜舉行以實軍伍
以之操練以之征勦可也論者未知新例故尚泥舊制
[011-33a]
非矣
  選士卒
叅將戚繼光云兵之貴選尚矣而時有不同選難拘一
若草昧之初招徠之勢如春秋戰國用武日久則自是
一様選法方今天下承平編民忘戰卒然之變自是一
様選法大端創立之選勢在廣攬分揀等率均有所用
天下一家邊腹之變將有章程兵有額數餉有限給其
法惟在精第一不可用城市游滑之人但看面目光白
[011-33b]
形動伶便者是也奸巧之人神色不定見官府藐然無
忌者是也第一可用鄉野老實之人所謂鄉野老實者
黒大粗壯手面皮肉堅厚有土作之色此為第一然司
選人之柄者或専取於豐偉或専取於武藝或専取於
力大或専取于伶俐此不可以為凖何則豐大而膽不
充則緩急之際脂重不能疾趨反為肉累此豐偉不可
恃也藝精而膽不充則臨事怕死手足倉卒至有倒執
矢戈先衆而走此藝精不可恃也伶俐而膽不充則未
[011-34a]
陣之先預思自全之路臨事之際既欲先奔復以利害
恐人為已避罪之地此伶俐不可恃也力大而膽不充
則臨時足軟眼花呼之不聞推之不動是力大不可恃
也興言及此選士之術荒矣然廢四者而别圖之不可
也諺曰藝高人膽大是言高藝止可添於有膽之人非
謂懦弱膽小之人茍熟一技而即能膽大也素負膽氣
豐偉伶俐而復習以武藝此為錦上添花也然此輩不
易得思其次則武藝尚可教習必精神力貌兼收又不
[011-34b]
若憑各親識鄉里哨隊長舉首此數者皆選兵之一䇿
而必膽為主膽在人腹中不可見何以選為殊不知人
之精神露于外選人以精神為主而當兼用相法忌凶
死之形重福氣之相此盡選人之妙矣使伶俐油滑寧
用鄉野愚鈍鄉野愚鈍之人畏官府畏法度不測我顛
倒之術誠信易於感孚愾氣易於振作先以異常之威
壓之使就我彀中而即繼之以重恩收其心結之以至
誠作其氣則為我用命無疑此萬試萬効之方也若愛
[011-35a]
先于前而後繼之以威則怨叢而恩不感矣是故遵令
奉法臨事用命所以成天下之功也但威嚴不能自行
所以使威嚴之永行無阻壞者恩與信也彼天下之至
親至情莫慈父之於孝子若也設使父必于殺子雖孝
子且不能無私言况烏合之衆行伍之兵耶是故必恩
以佐威庶恩威為有濟此予數年之獨秘雖後日名將
之出必不易予言也
  恤軍屬
[011-35b]
兵部尚書楊博題云優恤軍士著在令甲即如近日山
西等處之變固是諸軍自干天憲至於處置乖方當事
者亦不得不任其責合無備行督撫總兵等官令所屬
大小將領將部下士卒察其饑寒同其甘苦務使人樂
為用闡明信義整肅威嚴務使人不敢欺則感恩畏義
無不願死以報上矣
  精教練
兵部尚書張時徹云議者欲以鄉兵代官兵奏疏文檄
[011-36a]
積滿案牘而迄未有能行者何也以調遣之失業也紏
聚之妨農也差官審編又不以賢能正官而率以佐貳
首領所至之地冨者行賄求脫强者挾詐求脫故册籍
未定而委官之囊槖已滿其充數者非貧難下戸則蠢
愚無知而鄉長甲長則無賴猾氓也謂宜明示號令不
調遣逺出不紏聚妨農委賢能正官親詣關廂村落備
查編戸隨其住居相近團聚大率以若干家為一甲就
中選有力量者二名立為甲/正甲副置牌一面上書甲
[011-36b]
正某人甲副某人居民某人某人仍於五甲之内選其
才能服衆者立為鄉長使之統領總置一牌上書鄉長
某人管領甲長幾人某人某人甲副幾人某人某人各
該居民若干某人某人列於各甲正甲副之後仍令每
家書冩排門粉壁互相譏察各備鋒利器械幾件毎鄉
長管下置大旗一首及合用銃砲等項聽從鄉長統領
前至空閒處所演習武藝一遇有警即便升旗舉砲各
率牌内之人同赴要害地方設法把守併力截殺仍於
[011-37a]
通行街巷路口樹立壯固木柵堆積石塊以便拒守其
居民或多或少隨宜團練不拘定數仍照兵部題奉欽
依事理保甲領䄂先行給與冠帶以為激勸有功之日
一體陞賞庻幾家自為守人自為戰不待調發之勞而
收保障之績矣
兵部尚書胡世寧云從地方總甲里老人等將各家五
十以下二十以上壯丁不分家主義男家人盡數報出
而於各家排門粉壁上各書本家壯丁姓名年貌其六
[011-37b]
十以下十五以上名中下亦書以備運磚送飯等用仍
責一壯丁各置堅利器械二件不分晝夜各請教師演
習武藝所製鎗杷務要長短大小一齊弓弩各隨氣力
强弱其間尤分長者學弓學鎗短者學杷學牌仍仰學
鎗學銃者各兼學使棍學弓學弩學牌者各兼學使刀
前項人丁内除官吏監生生員并見操民壯征進軍丁
一應在官役占之人外其毎三丁内抽出一丁不及三
丁者將别戸朋凑亦要三丁内義讓一丁僉為鄉夫街
[011-38a]
夫二項名色仍要毎甲内選立武勇一人為小甲置小
招旗一面毎鄉毎里内各選立有行止才望能服一鄉
者二人為正副總甲置大旗一面各置號頭鑼鼓部領
齊集毎五日一次在城者就軍伍教塲在鄉者就本鄉
教塲各操練武藝鄉市軍民之中若有平素膽力過人
武藝精熟者須聽赴府報名另為義勇名色本府重加
優待臨用之時與軍同給粮賞其各鄉原立備賊寨堡
亦要趂時修築完備以防不測
[011-38b]
  此言團集/鄉兵之法
又云精選各戸壯丁年二十以下十八以上氣力强壯
身才矯捷之冊籍紀年貌選委教師演習武藝仍編毎
十名一甲外立小甲一名另添雜役備缺一名以應古
炊家子之制毎甲共十二名毎五甲六十名為一總外
立正副總甲各一名以應古正副隊頭之制分為八總
毎二總共選立百長一名統率共該民壯五百名其餘
二十六名作吹皷手毎總内前一甲十名内五名學牌
[011-39a]
五名學鎗第二甲十名五名學杷五名學乂第三甲十
名俱學弓箭第四甲十名五名學銃五名學弩第五甲
十名五名學棍五名學長刀其總小甲俱執旗鎗仍帶
弓箭或腰刀副總甲執刀并帶弩箭在後押隊仍選身
材長者學弓箭銃弩短者學鎗牌杷棍
  此言練兵/派人之法
又云教閱之法在斟酌古今之制而施行之其一當簡
汰其疲老病弱升擇壯健驍勇如胡明仲之言二當先
[011-39b]
教擊技多習弓矢及令厚甲重器演習慣便而後習走
陣之法如宋仁宗時議者所謂諸軍止教坐作進退雖
整肅可觀然臨敵難用之意
又云宋學士蘇軾有言天下不免於戰無事之時士大
夫當尚武勇習兵教庶人之在官者以行陣之節役民
之司盜者以擊刺之術歳終試之較以勝負以行賞罰
一旦有事免以不教之民而驅之戰乃今日為世道計
者之所當知也
[011-40a]
巡撫都御史唐順之云八九年間為督撫者亦幾何人
中間以練兵為説謂不在増兵而在練兵者僅見總督
楊博一疏而已然則兵之積弱已非一日之故而兵之
不練弊亦久矣所謂専倚邊兵不練土兵者誠如明㫖
不敢虚飾竊以為目今權時之宜但可責鎭兵以為守
量調客兵幾枝以為戰待鎮兵練得一枝精銳然後將
客兵再减一枝至於舉軍盡練得精銳士爭抵掌人賈
餘勇一旦遇虜必不退懾屹然足為北門倚重然後更
[011-40b]
議免調之期則望實不失而經權兩得也
  此言目前且用客兵救急待練土兵成然後免調/其説詳見定軍制條當與此叅看甚善甚善但惜
  荆川疏中欠説練之/之法如何似為未備
或者云今之議者不思練兵而數欲調兵昔山東兵嘗
調矣而無救於敗狼廣兵再調矣而無救於敗蕃土兵
又調矣無救於敗而害益滋其所至如乳虎而其臨陣
如鳥散居則為民蠧出則長賊威故民苦調兵與被賊
等以其遣之不精而馭之無統也夫兵法平原曠野此
[011-41a]
用衆之地也如羣鹿抗獐以多者勝道狹險要則如兩
鼠鬬穴以勇者勝雖衆無所用也
兵部尚書楊博題云逺調客兵不如團練鄉兵此誠不
易之論况所調狼土等兵兇狼狂悖十倍倭奴總督既
不能節制其將領又不能約束即如近日川貴總督侍
郎石某所奏可鑒已但議者動謂鄉兵怯懦緩急難恃
不知近日浙江揚州之變多係土人何其勇於私鬬而
怯於公戰哉是在處置得宜耳合行督撫等官嚴督各
[011-41b]
該海防兵備守巡將各處鄉兵係𨽻行伍者責成軍衛
募自民間者責成有司如法團練務求實用至於客兵
仍遵明㫖不許輕調騷擾地方
主事唐樞云古之練兵少而習壯而安不見異物而遷
其技能上下相便休戚安危貴賤一體故能如身使臂
如臂使指今以烏合之衆馭之者如傳舍其事可效而
行否
  此言兵須/平時教練
[011-42a]
主事唐樞云練兵為長久之計海賊實不敢敵近日都
是無能之將以統無制之兵賊反素教預習所以肆膽
横行深入必須擇知兵者隨處教演又選差賢能官分
投查驗必賞罰以為經久可用
  此言兵不可以不練練/兵須擇人着實舉行
副使茅坤云浙人不習射當如兩河以北懸射銀錢之
利以誘之使習令弓師而能教百人善弓則善弓者得
以一人兼二人之食而弓師且賞之以百金而署之為
[011-42b]
百人之將矣令弩師而教百人善弩則善弩者亦得以
一人兼二人之食而弩師且賞之以百金而署之為百
人之將矣如此則不數月而全軍皆善射矣其他短兵
鎗棒亦率類此
  此言練兵/全在善誘
又云吳越江海之間㡬二三千里必非朝廷之兵所能
遍為戍守者漢患匈奴晁錯嘗請徙冨民實塞下盖使
之家自為守人自為戰若今日吳越之間則不必他徙
[011-43a]
富民而中自有饒田宅千金萬金以上者廬相接也以
愚計之當倣兩廣之制其勢力可以蓋一里而部署百
人上下者則命之為百長長有牌分為若干隊各籍其
所部署百人者之名氏年貌與分執兵仗於其上以待
約束其勢力可以蓋一鄉而部署千人上下者則命之
為千長長有牌分為若干哨各籍其百長及所分哨之
名氏年貌與互相聲援之畧於其上以待約束其在官
府特罰其不如令者而已不得數令追呼而擾之方其
[011-43b]
平居無事則千長得以擊牛酒㰱血為盟約劑於一鄉
之中以稍申其聲援之約及其賊既逼境則千長得以
舉火砲為號合各百長之兵以赴援於賊所間入之路
以迎其至而擊其歸有不如約者即聽千長百長各得
以按軍法綁縛而告之官府按軍法而治之如各鄉之
鉅姓大族有能自募膂力伎擊之士以為諸鄉兵之先
者則各書其名於官責其摧鋒奮擊以為里兵之倡而
賞犒之
[011-44a]
  此言練鄉兵須倚重/各鄉有勢力者為之
又云吳越之間其鉅家勢族往往有為子弟不惜千金
而鬻一官者倘疏之于朝凡民間所籍鄉兵或鉅家勢
族所各自募之兵有能奮勇𠞰賊凡斬首級者倍官兵
之賞毎級一百兩凡手斬三級以上者署爵一級如兩
廣試巡檢之類而賞仍半之累功至五級以上得世百
戸累功至七級以上得世千戶凡所部之兵斬三級以
上量為優之冠帶有子弟願補生員及都布按承差知
[011-44b]
印吏者聽五級以上准署爵一級如前或准送子弟一
人國子監讀書或原係監生准選光錄監事署丞及五
城兵馬等官七級以上亦得世百戸或願改錦衣世總
旗者聽十一二級以上得世指揮使或願改錦衣千戶
者聽或係監生願補内閣文華武英等殿及兩房中書
舍人之職亦得劑量如例如此則吳越之間非惟各思
保其妻子室廬之有抑且兢得夫爵賞寵禄之及爭相
家自為守人自為戰而其氣百倍矣較之官府歳調客
[011-45a]
兵其所當利害緩急尤有間者
  此言欲練鄉兵須以爵賞/激勸勢力之家人方樂為
舉人王文録云衆聚而不申以號令嚴以約束亂無紀
律所謂兵不戢將自焚狼兵則摟婦女貪貨財而肆其
抄掠邳兵則酗酒逞兇彈絲唱曲而徹夜淫遊民壯義
勇皆戀家無拘而不習戰技徒費養兵之財不熟練之
過也必責成統領分布要害日加團練編以隊伍五十
為隊倣吳起一人學戰教成十人之法與以堅甲利兵
[011-45b]
之器齊以坐作進退之度重以信賞必罰之權一人有
功一伍賞之一伍有功一隊賞之罰亦如是則互相救
援而奮發也必以所練之兵拔取衝鋒一萬取一千一
千取一百時加部犒戰勝不論首級而賞亦倍之蓋衝
鋒不暇斬首斬首皆藉衝鋒之人殺而斬之也
  此言練兵/須明賞罰
南京戶科給事中高鶴等題稱各兵之調非經久之計
欲選擇客兵之精鋭者分别武藝教練鄉兵以一訓十
[011-46a]
以十訓百以百訓千以千訓萬不半年而民兵即客兵

  此言練土兵當用客/兵之高藝者為師
主事唐樞又云練兵如近日教塲下操之類俱虚應故
事務令精専齊一而後膂力之强弱技能之長短可以
等而上之必求其至古人謂三官不謬五教不亂總是
用志不分隨著應手此必平居嵗月習成穰苴以他人
未教之兵為已率然之用不得已殺其愛姬助長以求
[011-46b]
速效然亦可濟臨時之用故練兵之法或暫或久可勉
可安兩法俱在慎而行之存乎其人
  此言練兵/之法有二
叅議唐愛云練兵之事當責之將官而不當任之兵憲
何也兵憲不自分領分領者將官也若兵憲練之將官
領之則將不識兵兵不識將何以制馭而取勝乎必用
此將官管領即用此將官教閱熟演於平日則如身之
使臂臂之使指臨陣無不順意矣兵憲不過日省月試
[011-47a]
孰為當賞孰為當罰孰為可進孰為可斥執監督之權
而已矣總督則但總夫握兵調將之權其職掌愈尊則
體統愈大也此練陸兵之説也若在海船則以風潮為
主有難於操演者其𦂳要惟在舵工轉運趨向皆出其
手遴選賞罰非總副叅遊之所當注意者乎
  此言練陸兵之法須委重領戰將官/練水兵却無法惟精擇舵工而已
又云使船必用造船之人則不恡工料而且知愛惜領
兵必用練兵之將則用心訓練而亦相識認故平日憲
[011-47b]
職練兵而禦敵付之武將非計也必令將官自練而兵
憲不侵其權不奪其功然後可責其成效耳
  此篇與/前同義
海道副使譚綸云今之戰卒望敵而走往往棄主將不
顧蓋由將不知兵與兵不素練耳夫將猶心也士卒猶
手足也手足無恙則欲持而持欲行而行無不如意使
手足而痿痺也則心雖欲為其能以相應乎故選將練
兵缺一而不可
[011-48a]
又云凡言練兵者非但練其藝與坐作進退之法耳其
要莫先於練心其法莫善於節制節者如竹節之節節
節而制之即人心齊一進非倖成退無速奔而常立於
不敗之地矣今姑言其概如以三千人分六總計之十
人為一隊設一隊長百人為一哨設一哨長五百人為
一總設一把總合五把總為一營設一叅將士卒未練
戰守無功在一營則責之叅將在一總則責之把總在
一哨則責之哨長在一隊則責之隊長如是則為之主
[011-48b]
將與長莫敢有退縮不奮勇者矣如使為之將與長奮
勇直前以至有失失一叅將則斬五把總失一把總則
斬十哨長失一哨長則斬十隊長失一隊長則斬九卒
如是則轉弱為强因練變化無不如意古人紛紛紜紜
鬬亂而不可亂正是此法但分數要明頭目要衆使我
所殺者嘗不過十人則心與法不相害而法可必行茍
徒具是法而行之不果亦與無法等耳
  此言練兵之法/當使兵將相習
[011-49a]
松江府同知羅拱辰云陸戰之法大率以十人為一隊
毎隊以一人為隊長就將原執竿子鎗上縳一號旗以
便陣用内牌手三人執牌在前謹蔽敵鋒用手牌者執
鏢一二枝以備飛擊鏢既發矣隨用腰刀其用挨牌者
手持長鎗一以護衆一以旋刺而腰刀又隨身可用則
用也次鎗手四人傍牌而行避身牌後亦各兼帶鏢鎗
一枝次又或弓或弩或銃者共三人藏身於鎗手之後
居中立者其面向前左右立者以背相向臨敵則先發
[011-49b]
弓弩銃賊近則牌手竿子手所執飛鏢齊發鏢發則牌
手與弓弩鎗銃等兵乗勢並進長短相間彼此相䕶斯
能有勝
叅將戚繼光云今之軍士設使平日所習所學的號令
營藝都是照臨陣的一般及至臨陣就以平日所習者
用之則是操一日必有一日之效一件熟便得一件之
利奈今所學所習通是一箇虚套其臨陣的真法真令
真營真藝原無一字相合及其臨陣又出一畨新法令
[011-50a]
却與平日耳目聞見無一相同如此就操一千年便有
何用且如各色器技營陣殺人的勾當豈是好看的今
之閱者看武藝但要周旋左右滿片花草看營陣但視
戯局套數誰曽考問操法也是此花法勝而對手工夫
漸迷武藝之病也虚文張而真營却廢制陣之病也司
閱者可不端明雙目以任習服之人為較量之衡耶
又云操兵之道不獨執旗走陣于塲肆雖閒居坐睡嬉
戯亦操也善操兵者必使其氣性活潑或逸而沉之或
[011-50b]
勞而息之或相其意態察其動静而樽節之故操手足
號令易而操心性氣難使其氣性活潑又須收其心秉
畏兢業又有操之似者最為操之害何則讙譁散野似
活潑懈苦不振似兢業為將者知此可以語韜鈐之秘
矣夫好生惡死恒人之情也欲使人樂死而惡生是拂
人之情矣蓋必有生道存乎其間故所謂恩賞者不獨
金帛之謂雖一言一動亦可以為恩所謂威罰者不獨
刑杖之謂雖一語一黙亦可以為威操之於塲肆者筌
[011-51a]
蹄也而兵雖靜處閭閻亦謂之操乃真操也此聖賢之
精㣲儒者之能事
鎭撫蔡汝蘭云兵猶食也欲談兵請先論食夫嵗大饑
宜告糴少服宜藝畆一年積則糴可弗告何也足於已
無待於人也客兵猶告糴土著猶藝畆其説甚易明曉
也夫燕雲之兵以騎射驍雄奪敵氣臨淄之兵古稱進
如鋒火戰如雷霆尤善長鎗而勇於公戰故募兵者必
以為首談下此則狼苗諸部以楯弩防突冦而於衝堅
[011-51b]
長驅之雄或歉焉蓋以東南諸郡久安忘兵血刄之慘
聞見未及若或海警少揚民將移避不遑有司莫之奈
何而募兵之説行焉故不得不贍其犒賞以招來之不
得不寛其約束以羈縻之不得不厚其賞賚以激勸之
若或警息而遣之懼其春汛之復至也如之何則可夫
所重于客兵者為其各有長技也豈夫人之所難能哉
是惟弗之習耳茍習焉則東南之衆是亦雲淄狼苗矣
愚敢曰募兵戰不若募兵教今宜於客兵之中精選其
[011-52a]
技藝之尤者各數人厚其糧餉用以訓練騎射長鎗甲
楯弓弩分部習學一教十十教百百教千千教萬日省
月試務肖其真而已由是則藝精氣壯而東南之衆要
皆雲淄狼苗矣如是則五月之内萬金之費可壯東南
之干城絶倭奴之窺伺滋萬姓之脂膏而百世無疆之
福由此其造基何也以土産之食養土著之兵以土著
之兵禦土地之患兵不加多而民皆樂業矣此土著之
愈於客兵而募戰之不若募教幸較量而取舍之
[011-52b]
太倉生員毛希秉云鹽徒海盜水冦也而我軍操練於
陸不習海勢素怯沙民以其所短攻其所長蔑不敗矣
朝廷知其然特勑兵備道専重水戰議者謂宜造多櫓
機發巨艦巡捕巡鹽官督令于海洋沙塲險要去處上
下巡視専習水戰之法此練軍之法也
又云軍之克敵者在器兵不完利與空手同射不中的
與無矢同海賊之器械惟任短兵我軍足以制之者火
器弓弩也然善射者寡乞倣种世衡教射之法懸銀錢
[011-53a]
于百步之外不中者宜罰闕/       而受責
三勝者得銀錢又當令其三六九日衍習如鎮江㑹手
然毎下操之日為數十偶使各官分臨之庶不費時日
而官軍可善射其他應用器械鎗棍弩銃皆以是法校
之數月而軍成矣此精技之法也
御史徐栻云聞兵形象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
勝古兵法也今賊常態每以三五星散誘致我軍發伏
取勝此慣用竒兵也手揮雙刀中者立斃此慣用短兵
[011-53b]
也勝竒兵者必以正兵勝短兵者必以長兵明部分正
約束逺斥堠行如戰戰如守是為正兵强弓勁弩射疏
及逺是為長兵以史思明善野戰逰兵及于石橋而李
光弼治軍嚴整當橋而進賊不敢犯近聞官軍過安亭
鳥驚魚散無復隊伍將士相離逺者數里賊若掩襲邀
擊將可擒也兹豈所謂行如戰耶趙充國渡湟使壯士
銜枚先渡立營已定引軍潛濟慎宻如此是以羌零之
輕狡不减倭夷而終以萬全去年官軍出劉家河者輕
[011-54a]
率赴敵被賊伏兵自蘆葦小港中突出衝斷首尾我兵
大敗而將僅以身免兹豈所謂戰如守耶自此一敗賊
益輕我為害愈熾蓋既不能用竒而又自棄其正是以
百戰百敗所向喪氣甚非長筭也今欲習用正兵先須
定十五之法自伍人為伍以上逓相連屬以至于將皆
如身臂相使首尾相應雖極倉皇不輕相捨而又營寨
嚴整號令明肅動止不亂則賊雖變詐安能撓我縱未
即勝敵而我先為不可勝矣此正兵之法也多置毒藥
[011-54b]
弓弩聚集善射勿與短兵相接而常殪諸百步之外此
長兵之用也前時我軍不能自立無暇乗賊之間今我
軍堅無隙可乗而賊跳梁既久勢必衰沮若覘得其實
鼓衆突入乘機掩擊立可擒滅此又正能生竒之妙用
也故兵法曰竒正皆得則國之輔夫擊虜以殄滅為期
豈可犯危險而取必旦夕凡此皆所謂致人而不致於人
或亦坐得必勝之道歟至於因勢利導隨時變化則存
乎良將之善用而兵未可以遥度也
[011-55a]
閩縣知縣仇俊卿云冗兵之費徒糜膏脂自古兵法貴
精不貴多所以冗兵當汰法曰兵無選鋒曰此在將兵
者當練習于平時擇用于臨事可也雖然羸稚為餌兵
亦可誘敵制勝猶上駟中駟下駟例也其最不可用者
召募之客兵借調之土兵人謂冦盜之害如風雨不留
土兵之害嵗月侵擾不若各鄉照戸查起壯勇練為鄉
兵各有身家地方之念逃亡有里戸可以拘追横肆猶
法制可以制禦昔于肅愍團練疏有云兵無不精則國
[011-55b]
威自振而冦盜自平此尤今時之急務
  練鄉兵附
近日虚談兵事者動以陽明先生保甲之法為言殊不
知此法止為安新附之民禦鼠竊之盜耳自古及今未
聞以此制禦夷狄也若謂可制禦夷狄則古聖帝明王
賢臣良將當先為之矣豈待今日二三言事者倡為此
説而後知哉我太祖以神武定天下斟酌百王典禮於
軍制尤留心焉若保甲可以資防禦則不當設立若干
[011-56a]
衛所派處若干兵粮以累百姓矣諺云省錢易飽喫了
還饑自古未有不暫費而能久安者况夫豪傑之士决
不隨人脚後跟假使保甲之法果為陽明先生禦冦之
䇿今日亦當更之不知此老當時擒宸濠平桶岡搗八
寨只用保甲之人乎抑曽借用狼土等兵也世儒不考
顛末妄言兵法真所謂恣虚談而貽實禍也豈不悲哉
海道副使譚綸云鄉兵之議蓋起於先年調到客兵統
馭非人所在搔擾百姓厭苦言官建議詔下有司訓練
[011-56b]
土著之兵以省徴調之害此誠廟謨之至計東南地方
之厚幸也然數年以來督責雖嚴明驗未覩其故何居
豈皆有司奉行之未至與葢緣前後議者止論練鄉兵
之概而未及養兵之詳而境内士民又稍病加賦往往
互㑹失指以為練鄉兵則不費官帑不用民財不煩素
養之勞坐收制勝之䇿且援引某縣某鄉曽掩殺一二
殘敗之冦以為証據遂使良法美意窒礙難行有司百
執事奉行無術反以虚文漸貽實患殊不知鄉兵之名
[011-57a]
則一而其義有二有召募之鄉兵有團保之鄉兵召募
之鄉兵謂選其土著之驍健者為之繫其名籍於官而
又以將臣領之優其餼食明其步伍時其教訓嚴其賞
罰之條無事則作其投石超距之氣有事則責以摶前
擊後之功是為素練之鄉兵自其對官兵而言又謂之
主兵兵之有實用者也至於團保之鄉兵不過因其地
方之逺近人民之衆寡使之自相團結諭以共保室家
小警則虚張聲勢以幸其賊之不來大警則預行收歛
[011-57b]
免致受禍之太慘如是而巳矣近年言官亦嘗有見於
此毎每欲移徴調之費以養本省之兵今給事中何亦
止因三省交論客兵之害而遂疏以申明之葢未嘗議
去本省召募之兵而别練鄉兵責之褁粮効義為節省
財用計也比者浙江議以全省之粮養本省之兵賦有
常經兵有定制未嘗與所疏相背且甫及三載屢奏竒
効此即練鄉兵之明徴也顧當時减省太過議額太狹
故當羣倭大舉入冦之時不免量調客兵以濟一時之
[011-58a]
急若即以調兵之擾併罷召募之法不求建議者之本
意而牽制於含糊不决之虚文以彼力穡之民盡為荷
戈之衆誠恐操練無素則為不教之民揀閱以時又有
妨農之怨聽其自食則人弗樂從給之官帑則所費滋
大勢既難行事多虚應失安攘之長䇿為東南之隠憂
誠不知其可也且團保之法所以禁民為盜以備地方
出沒無常之咎耳至於制禦夷狄古如秦漢唐宋今則
九邊兩廣皆藉素養之兵而獨於今日東南之事乃責
[011-58b]
之散處難合之民得乎為今之計不若以調客兵之粮
増廣主兵之額為之慎其委寄核其名實寛其文法而
總論其成功將見不出全浙之間自多羆虎之士誠亦
計之得者而又責成有司撫字凋殘團集保伍平居則
齊其心志臨事則遙為聲援庶幾兩利而俱存之可以
有備而無患矣
  足兵餉
兵部尚書胡世寧云六部之中戸部尤重葢自祖宗開
[011-59a]
創以來百五十餘年天下疆土田賦止是而内外用度
比舊加數十倍雖歳常豐收猶且不足而况嵗荒無徴
其何能贍故必得通變有才之人理國如家者而後可
濟也今得吏部善用人戸部善理財則民生自安盜賊
不憂其起邊境自足敵騎不患其侵兵部得無大事矣
不幸二部有欠而盜賊蜂起邉圉交侵不得已而用兵
猶賴吏部所用之人以領兵戸部所蓄之財以贍軍
  此言兵部全仰給于吏戸二部必户部得人而/後邊餉不憂其乏此探本之論也故首列之
[011-59b]
又云今邊儲最苦不足而足之道有三一曰廣屯種夫
屯種孰不欲廣然毎差官督勸不能増者急于起科得
利也夫嵗收不常而租有定額則開墾者利未得而害
已隨故人不敢開種今若查比北直𨽻地方欽奉太宗
皇帝聖㫖事理聽令各屯原額抛荒及空閑地土不拘
土客官民軍舍儘力開墾永不起科則有利無害而人
樂于興種矣葢所貴乎廣種多收民間米穀價賤發銀
可糴則邊儲易足矣至于南方謫彼充軍為民人犯宜
[011-60a]
責拘解當房真正家小到彼盡撥各武職員下作為伴
當責之收管使為墾田而照名代出本處軍伴操守則
彼勢難逃而人可漸多種可漸廣矣今聞戸部始議覆
奏又查出永樂二年令各衛所屯田官員軍餘家人自
願耕種不拘頃畆任其開墾子粒自收不許比較及正
統四年令大同宣府遼東陜西沿邊空閒之處許官軍
戸下人丁儘力耕種免納子粒則臣前奏聽其開墾亦
不起科明是舊例可行有益邊儲而該部又欲兩請或
[011-60b]
聽開墾永不起科或候三年成熟徴粮則臣前所謂歳
收不常而租有定額人不敢開種矣伏乞聖明俯念夫
邊方田荒歳久儲蓄日無特如臣奏施行地方幸甚二
曰興鹽利今天下生齒煩于國初數十餘倍食鹽者衆
矣故今私鹽盛行而官鹽未嘗不售其所謂私鹽不禁
能阻官鹽者葢襲舊時之説也故今宜于額外多開商
中不限引數聽其買補若勢要占窩専利則毎嵗開中
止將引目發邊付巡撫都御史并管粮郎中聽其就彼
[011-61a]
募商責限完粮而後填給違限不完者則轉給他人其
若都御史郎中召報容私致緩糧餉者聽巡按叅究則
自無此弊矣至于竈煎私鹽宜于出塲總路設立闗市
守把止許賣與商人有引之人而本處軍民願買者亦
須納官得引始聽如此則公私鹽利皆歸國用矣然又
須低昂其權使輸粟于邊者量地逺近米價貴賤倍减
其數而又得先掣納銀本處者隨時旱澇鹽價貴賤倍
増其數而又與遲掣則商人益勸于輸邊竈丁益利于
[011-61b]
煎鬻軍民得易于食鹽而巡邏之卒可减鹽徒意外之
禍可弭其為上下之利盖不一而足也三曰預收糴毎
常邊糧不肯趂賤預買及臨用兵發銀貴糴且逼人强
賣公私勞費不貲今宜妙選各邊管糧部官責其月報
米價貴賤歳報田收厚薄如年豐米賤之時那借官銀
數十萬兩到彼多糴米穀貯倉或計今年所糴可彀後
二三年之用宜即扣後二三年該給糧銀于他邊米賤
處所糴之或查應解邊粮地方時價米貴則量令折銀
[011-62a]
解邊備糴如此通融計處務使逺近官民皆便而邊粮
易于措積盖亦濟變通融之法也但其糴糧全在官司
立法簡便革弊嚴明不許减價掯勒難收以致靠損屯
農方可常糴臣聞今歳遼東米價甚賤但發一歳之銀
可糴二歳之用而二年免發其次宣大米尚可糴亦宜
差官發銀到彼預糴米穀以備客兵添兵之用惟若延
緩寧夏毎銀一兩止可糴米五七斗甘肅毎銀一兩止
可糴米二三斗然聞其地缺乏尤甚軍士不可枵腹而
[011-62b]
戰亦宜戸部差官賫銀到彼多方設法於有米地方貴
糴僱運轉搬至彼以救其危急可矣
又云昔我成祖皇帝之供邊悉以鹽利其制鹽一引輸
邊粟二斗五升是故富商大賈悉於三邊自出財力自
招逰民自墾邊地自藝菽粟自築墪臺自立堡伍歳時
屢豐菽粟屢盈至天順成化年間遂變其法凡商人引
鹽悉輸銀於戸部商賈耕稼積粟無用遂撒業而歸墪
臺遂日頺壞堡伍遂日崩拆㳺民遂日離散邊地遂日
[011-63a]
荒蕪戎虜入冦一遭兵創生齒日遂凋落地方日遂困
敝然則安邊足用之長䇿莫善於太宗皇帝之鹽法矣
  此言中鹽大利於邊儲乃為北邊/而發若在海防則于遼陽為切
在京各衙門㑹議云各處名山香錢缺官俸銀川廣鹽
銀廣東税銀大造黄冊過割地畆銀俱可取用至於税
契銀率多侵隠亦可查取徭編銀再可借解天下各司
府州縣贓罰紙價自嘉靖三十五年為始一毫不許别
用暫解軍門聽用其出入務赴巡按衙門掛號查考又
[011-63b]
各屯田暫納折銀數年且不為例其該納銀六錢七八
錢者即使徴收五錢南京應支月糧大約每石俱三錢
豈不五分中尚得餘利之二以充軍餉也及湖廣荆州
府則雲南川貴百貨所由之路䕫州府亦當入蜀咽喉
江西湖廣二省茶貨經此達於西畨欲要於荆州照依
九江北新關事例添設鈔關一所量稅舟船并𣙜其住
賣之貨䕫州責令撫按㑹同委亷官從公摧解又各省
府州縣預備倉穀酌量時價量糴其半解赴軍門又江
[011-64a]
西福建等處均徭已提編一年但皆十年一役尚可再
提一次其餘他處五年一役或三四年量為逓减又將
巡監御史黄國用奏准工本鹽銀二十餘萬量留借發
總督處斟酌支用事寧照舊議解戸部以濟西北又御
史徐敦題稱東南之民方困而派常賦之外海防未巳
而繼之以提編均徭提編未已而又加以民兵工食臣
愚以為軍需必不可缺而民困尤所當蘇非仰藉官帑
量為給發隣近諸省通融協濟恐終無以自贍其東南
[011-64b]
近日之科派速為議革止令僱募民兵則民不重困於
誅求之苦官不牽制於出納之難蒙賞者益思報效而
窮蹙者少延殘喘臣等㑹議得用兵以錢粮為本錢穀
衣甲器械船隻不備賞犒不充威權不著士不用命雖
韓白不能成功但東南自嘉靖三十二年興師以來勞
費不備致厪宵旰之憂者凡以為生民也今本處燒刼
僅存之民常賦之外海防銀兩未已而復繼之以提編
均徭提編未巳而復繼之以民兵工食百姓嗷嗷誠有
[011-65a]
如御史徐敦所陳而提編一節通行數省編及小民不
得安生者半天之下至於各省預備倉穀亦當積貯以
備不測飢荒㩁商稅銀恐亦無幾俱難輕議查得應天
巡撫奏留嘉靖三十五年起運銀四十四萬餘兩奉㫖
錢糧着戸部議處來説候覆間今徐敦復請於兩浙嵗
運之數量留二三十萬彼豈不念國家京邊重務所需
哉蓋濟東南目前之急正所以為國家悠久之計也合
無從戸部酌量定數存留若干以給軍門再於兩淮運
[011-65b]
司議處工本鹽銀二十萬内借用一半至於各山香銀
各關鈔銀缺官俸銀川廣鹽銀通聽總督移文各該撫
按查取不許留難此外又有開納一節尤為可行合無
查照工部開納事例兵部應給空頭劄付一千張咨送
總督收置軍門許令軍民照例上納有願報效者一體
收用其餘掛號稽察事宜悉如都給事中丘預達等所
議施行及據各官所陳専官管理一節巳經本部題奉
欽依咨行總督選委布政司官一員専司出納無容别
[011-66a]
議合用錢粮各有頭項大率民兵工食除今年在於已
徴提編銀内取給以後年分各府州縣比照原額工食
量加一倍通計實數各照丁田多寡量為輕重派徴申
呈撫按刋印書册頒布曉諭不許數外多派重困小民
士夫之家隨例應優免之外一體均派收貯官庫按季
給發沙兵工食聽督撫官酌量於浙直二省不經倭患
府分坐派徴解聽按察司官以時給發其一應見在地
方主客兵行粮及賞犒修造船隻置造器械等項俱許
[011-66b]
於軍門弔取并奏留銀兩數内支用通要造册開註出
納明白以憑巡按御史稽查
都御史唐順之云東南水陸兵粮往往有缺至三四月
不給者軍士萬里捐生日望升數之米而已而又不時
給之生心讟語亦何足怪此有故矣浙江軍餉銀四十
七萬兩江南五十餘萬兩江北一十六萬兩其初皆筭
兵而賦民原無贏餘若民間拖十數兩則缺却一軍之
食萬軍不能一軍空腹而萬兩不能株兩無欠加之民
[011-67a]
賦有災傷减免而軍餉無贏餘處補宜其不能准給而
生怨讟也古者軍興之費不盡仰於民務取之山澤鼓
鑄筦𣙜商賈之利故前史稱不加賦而用足今民間摉
括已盡無可處補而軍門亦無所謂山澤筦㩁之利稍
可處者惟有鹽法而已試舉一端如前時浙江巡鹽鄢
懋卿小票事例嵗亦可得銀數萬此皆不取之國與商
而坐收贏利者也合無勅下戸部轉行督撫等官㑹同
淮浙巡鹽御史委曲計議多方區處但使江北江南浙
[011-67b]
江毎處得七八萬兩民賦若足則别儲之一有蠲免即
以處補此亦國民兩便之䇿也聖明軫念東南兵荒萬
狀艱苦勅下工部查得大工銀兩漸彀乞漸將嘉靖三
十九年浙直兩處贓罰照數解與軍門聽其處補兵餉
以後年分自行解京如故此外山澤筦㩁之利有可興
者聽軍門從宜區處再照供給軍餉係有司職掌有司
往往視為不干已事始則催徴不力繼則給發不時墮
悮軍機多由于此此後若有仍前怠玩者自布政總司
[011-68a]
管糧道及知府以下聽督撫諸臣從重叅劾治罪庻幾
有司各知干已不敢誤事
  此言處兵餉之法莫如鹽利其次則山/澤筦㩁與贓罰銀而加賦為不可行
又云沿海衛所舊皆屯田今埋沒過半而圖册故存宜
按圖照册儘數查出辦納屯粮及金塘玉環諸山膏膄
幾萬頃皆古來民居之處今可墾為屯田設所戍守一
以據險一以固粮此一事與臣所謂足軍食者相關舊
制當復者三也
[011-68b]
  此言清理屯粮開墾海/中附近山田可足兵餉
御史曹光等題欲將巡鹽御史黄國用奏准工本鹽銀
二十餘萬量留借用一半發兩浙巡撫一半發蘇松巡
撫或俱發總督處斟酌支用以濟海防事寧照舊解戸
部以濟西北
  此言鹽銀可借以充兵/餉與唐荆川之見同
䇿略云嘗思今日坐困之術莫有過於兵多者方其兵
之初調縣縣傳送道里之費不可勝言也所過擄掠其
[011-69a]
擾害之患不可勝言也至則家給而戶養之供餉甚煩
而擄掠不息其費又不可勝言也今議者不思兵多之
費而憂財之乏此所謂舛也因其乏而議加賦益財此
又舛之舛者也昔先零之役當其兵集耿中丞糴四十
萬穀而不足及充國罷騎兵般師不費斗穀而羗平人
皆知充國屯田之興利而不知般師之省費也故調兵
一而為練兵之費百調兵一而當土著之兵其費十調
益簡則費益省以其所費者而練兵何弗强也以其所
[011-69b]
省者而充費何弗贍也此其不加益而足財之道也
  此言加賦以調兵/不如减兵以省費
海道副使譚綸云足食如行錢法抽寺田廣開墾查民
壯弓兵募銀復衛所額粮甚有所濟且行之可久
又云錢法行則公私皆利或謂費銀鑄錢而利苦不多
何便于官曰即使費銀一兩鑄錢亦止値一兩可也今
天下苦于困乏只因銀少錢法行銅皆銀矣矧銅鑛所
出併收民間銅而鑄之必本省而利溥矣謂之無利吾
[011-70a]
不信也
  此言錢法行則財用足誠可為兵餉之一/助自來無人及此而今日所當急行者也
又云調兵之法萬非得已募兵之法亦難久行惟是復
祖宗之舊酌時措之宜使軍伍不虚糧有定額民壯弓
兵名名得其實用不以許多錢糧置諸無用之地庶幾
足食足兵之長䇿也
知府嚴中云國初每郡扣除養軍若干官吏師生俸祿
若干然後定起運之額故軍伍缺下口糧謂之羨餘積
[011-70b]
於布政司或謂此項已屬於戶部作邊儲之用愚謂不
然嘉靖某年戶部偶缺用奏取各省羨餘浙江遂以軍
餘銀若干缺官俸餘銀若干并别項空閒銀兩共幾十
幾萬解去不聞以此為據以増納運而常年照數解京
也設使一年做例嵗以為常而不存積於布政司昔傅
應嘉巡按浙江募民補衛所軍額其月糧何所支乎自
戸部取用以後衛所軍額歲减一嵗布政司果嘗嵗歳
奏解乎愚恐羨餘之銀有解部别用者有未嘗解部而
[011-71a]
仍存本省者須細查之以為補軍額之用可也
舉人王文禄云東南之財甲天下之財財之藪也冦亂
三年將告匱矣當以天下之財濟之可也革侵漁之弊
各名山之香錢可取也革借關之弊各驛傳之供給可
取也國初軍制之數即食糧之數國初軍多而糧無不
足今軍少而糧不見餘須責督儲之司查而取之可也
各省缺官之俸折鈔之銀取之可也冗食之官奢靡之
費汰之可也倣周禮束矢鈞金之法凡豪右貪殘之訟
[011-71b]
罰而取之可也
  此言足兵餉/之法有六
蘇州生員沈拭云當今錢貨民皆私鑄致壞錢法物價
不平利歸於下宜奏聞朝廷南直𨽻及浙福湖廣等處
官自為鑄所鑄錢文一以嘉靖通寶毎錢七百准銀一
兩非此不行則利歸於官錢法不亂而軍需有助矣
兵部尚書胡世寧云秋成地方素無積蓄者宜出告示
曉諭軍民不許將米穀浪費及因而糶出外境其若本
[011-72a]
處軍民得過之家收積米穀在家待價糶賣以圖利息
者聽從其便在城人家有能收積稻穀一千石米五百
石以上者即係聽教良民本府凡事量加優恤鄉民屯
軍人等今後務要掘塘積水趂時勤耕以務多收米穀
秋成之後如果穀賤傷農凡民間應納差銀糧價及贖
罪等項俱許依時増價折納稻穀本府另借糴穀銀兩
申稟上司代其納官
又云今雖秋成貧民缺用必將米穀賤糶出境以後再
[011-72b]
難收回公私積蓄皆空倘遇荒盜鄉市軍民束手待斃
予欲將府庫原收義民僧行及積米紙價等銀盡數糴
在倉中遇荒賑糶遇兵給餉庶不有悮及照常時散銀
糴米多被奸豪誆領或庫吏稱散乘機尅落似此領銀
無實糴穀難完今照所屬州縣人民該徴均徭等銀將
穀賤糶煎銷上納未免耗折今欲就將糴穀銀兩扣收
在官抵作民間該納官銀或秋糧折色米價銀兩陸續
支解却令該納前銀人戸毎兩照依時價納穀若干在
[011-73a]
倉庶免彼此出納侵分耗折之弊
  此二條皆胡公世寧江右作郡時所/行沿海守令宜式之以為備倭之計
都御史章煥云師行糧從有餱粮有糗糒刁斗自隨樵
蘇自給强者主戰弱者主㸑此軍中之制也今或臨陣
而未食或食至而不均或師行境外而食具城中設欲
晨炊蓐食捲甲疾趨何以應之事機盡泄士忿不平此
養兵之制未定者一也
  此言行兵/乏食之弊
[011-73b]
主事唐樞云凡軍行若隨路關支口糧候到唱名給散
晝則擔閣行期夜及二三更纔得睡息若先給與盤纒
靜路行時不便買辦不無受飢之病北方行軍毎每有
此必須先立從長良法庶克有濟
  此言給行粮不/得其法之苦
兵部尚書王守仁云沿途該用廩給口粮等項合計筭
總支應庻免阻滯及省偏州下邑之擾為此牌行布政
司官將官舎頭目人等合用廩給口糧等項查取見在
[011-74a]
確數計筭經過州縣若干毎驛該銀若干就於軍餉銀
内支給其各州縣止是應付人夫再不許别項科派於

  此言總支廩給口糧乃關/行粮之法也録此以為式
兵部尚書王守仁云近因思田二府攘亂該前總鎮等
官奏調三省漢土官軍兵快人等前來南寧府屯住防
守軍民大小男不得耕女不得織而湖兵安歇之家騷
擾尤甚今雖地方平靖湖兵已回然瘡痍未起困苦未
[011-74b]
蘇况自三月以來天道亢旱種未入土民多缺食誠可
憫念已經遍查停歇湖兵之家開報相應量行賑給為
此牌仰同知史立誠即將十名以上七十一家各給米
二石鹽魚二十觔五名以上三百五十六家各給米一
石三斗鹹魚十三觔五名以下四百五十四家各給米
一石鹹魚十觔就於該府軍餉米肉内支給開報其餘
大小軍民之家諭以本院心雖無窮而錢粮有限各宜
安心生理勤儉立家毋縱驕奢毋習㳺惰比之豐亨豫
[011-75a]
大之日雖不足而方之兵戈擾攘之時則有餘矣
  此言歇兵之家所宜優恤陽明王/公已行之仁政也錄之以為式
御史徐栻云聞兵行糧從食者民之命尤兵之至要也
古將如趙充國諸葛亮之用師皆先為足食計然後言
用兵耳若驅枵腹之衆以荷戈禦敵其不能格可必也
近者海上南沙失事祇因犒餉觖望沙民邳兵未協故
鋒未交而識者已知其必挫矣且聞總兵等官跟隨親
兵毎名止日給米一二升尚未得一飽而求其冒波濤
[011-75b]
嬰鋒鏑樂為用命不亦難乎然東南民力之竭已非一
日而庫藏積貯又多已解給邊儲公私匱乏俱難措處
然則軍前之需其可不預為之備哉設更拘以常格動
輒齟齬亦未見其能濟緩急也伏乞勅下該部議行海
防巡撫都御史各將府州縣在官錢粮不拘寄庫正庫
無碍等項官銀通行查出酌量聽解以備行軍賞給或
遇𦂳急之際動支未敷仍許巡撫權宜行事將起解錢
粮暫借軍前應用一面題請事寧處補務要嚴督監守
[011-76a]
官毋得放支冒濫以滋冗費有司官毋得分毫科派以
病疲民管領官毋得出入尅剥而無實恵訪有此等悉
從撫按官挐問叅究如此庻軍儲有備無患而將士可
坐而䇿矣伏惟聖裁
又云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葢民命以食為天積貯之
法在平時且不可廢况夫兵荒之後其可不汲汲焉講
圖之哉臣嘗見國計取給東南者甚厚故天下惟東南
民力最竭而東南之民又惟農最苦也未遭冦亂之先
[011-76b]
毎以賦役繁重視田産如贅疣思欲脫去而為逃亡者
大半矧今白刃在前竄伏不暇田地抛荒居十九矣所
種者又苦久旱難望有秋將來穀必愈少而農民益困
明年田地必盡荒蕪不惟邊餉可憂雖欲支持本地恐
未克濟且冬既無處可糶夏又無處可糴民之弱者必
餒死強者必羣聚為盜如之何而不預為之所也臣熟
思之竊有一事其行甚易其效頗多即倣古常平倉之
意為之欲俟秋收之後茍有所入或於他處成熟地方
[011-77a]
即行府州縣動支官銀糴米比市價二十分内稍增一
分招民自運入城貯之空倉不足則寄貯之空寺院待
明年夏米乏時則比市價十分之内稍减一分糶之不
拘城内外皆得糴食専委廉官一員司其出入只此一
事其利有七米價不壅農人不傷其利一也城中充實
膽壯百倍其利二也粟多入城黙寓清野之意冦從焚
掠所失亦少其利三也米價常平饑民得食不驅為盜
其利四也耕種無資稍給與之秋收可望新陳相接謀
[011-77b]
食之源不絶其利五也十分災傷則開倉賑散民命可
全其利六也冬米必賤夏米必貴增價猶賤减價猶貴
羨入亦多其利七也此事倘有可行乞勅撫按轉行各
該府州縣用心議行今惟蘇松杭嘉淮揚被害等處尚
可求三年之艾其未被倭地方若早為之均屬有益夫
既有戰士捍衛於外使田者得於耕又積穀預備使民
有所恃賴將來田闢穀豐所以足國裕民者在是矣以
之安内攘外復何求而不獲哉
[011-78a]
丹陽邵芳云善耕者無窮民善治者無窮國又曰善戰
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錢穀甲兵皆一意也故善
耕者必數歳易種水旱易耨天時有窮而人事無窮善
戰者竒正疊出强弱疊形客情有盡而主謀無盡善治
者亦然彼錢鈔皮幣金刀之類無不可行者顧上之人
何如耳若必於所窮之中而求所以濟其窮如絶袖補
領割襟補裾惟見其愈窮矣
都御史唐順之云東南事體絶與西北諸邊不同西北
[011-78b]
諸邊雖是兵財殫弱而成法具在儲糧畜兵歳有畫一
只是廢墜不舉耳若東南事體一則以海冦猝起事屬
于草創一則以連年被冦力盡于支吾取辦一切未慮
經久其大者臂指相使之體統未明唇齒應援之機宜
莫辦至如浙直所募之兵則朝南而暮北有今日在浙
江應募明日在淮揚應募者如暫時顧倩之人主人不
得而有之又安得而用之軍需則移東以補西一年之
財只彀半年支用無名之費百出於民而軍人告缺四
[011-79a]
月五月缺糧者往往而是大率昔人所謂不終嵗之計
祖宗時備倭規制沿海屯田水寨諸法漫然無跡可考
矣故西北諸邊莫急于振舊廢東南海備莫急于定新
規此其大較也
  清屯種
兵部尚書胡世寧云自古屯田為足食足兵之上䇿國
初各衛皆有屯田軍以十分為率七分守城三分屯種
是即唐初府兵營田之制葢萬世之良法也何慮兵食
[011-79b]
之不足也今腹裏各衛三分之田多有軍先抛荒年逺
迷失而民墾納粮者矣若欲一一清奪還軍非惟失利
而且失民不為有益獨念今天下軍戸消亡殆半間有
存者毎年清勾戸丁隨解隨逃勞費百端不得軍用無
計可處議者謂宜上體祖宗置衛立屯之意逺推古人
寓兵於農之法通制各衛軍士各令有田一分其數江
北一頃江南半頃如江北一衛額軍五千名必須制田
五千頃江南半之先儘原額屯田次清寺觀間田及抄
[011-80a]
没罪人之田其有不足則設法開墾荒田再不足則措
銀收買民田如宋時役田之制務彀額數分與各軍聽
其有力者自種無力或不便者召佃收租然必量其所
入如古上農夫可食九人之數平時操守止令自食必
有征差方給行粮其衛所缺軍之處則分舎餘軍餘或
募民或罰有罪以補之蓋彼既有田必皆樂從而逃者
少矣此於邊衛京衛或不能盡行而腹裏衛分必皆可
行所省養軍之粮歳數百萬矣由是論之邊方之地必
[011-80b]
先有人而後田可屯是不患無田而患無人也腹裏之
地必先有田而後軍可募是不患無軍而患無田也其
輕重所主各有在矣
巡撫都御史彭操江都御史史巡按御史孫巡江御史
汪㑹議處屯軍一名撥田二十畆輸糧六石五斗餘聽
本軍食用兵農合一國家無養兵之費耕守相兼沿海
有屯戍之實奈何軍士逃亡甚多海防空虚殆甚屯田
在邊而屯軍却居城郭軍人領種而佃種又屬民人凡
[011-81a]
把港守寨之差皆老羸貧弱之卒遂致倭冦侵擾屯田
荒蕪兵備道親詣各屯踏勘查理務使軍不離屯屯不
離海則屯種者皆係軍實把隘者盡屬屯丁於且耕且
守之中寓足食足兵之法
工部尚書馬坤等題欲通行南北直𨽻并各省清查屯
田許其暫納折銀數年且不為例云云見足兵餉條/
充軍餉也
都御史唐順之云沿海衛所舊皆屯田今埋沒過半云/
[011-81b]
云見足兵餉條/舊制之當復者三也
  此言清理屯粮開墾海中/附近山田可足兵餉也
海道副使譚綸云國初屯田之制軍在海濱而田在内
地召民佃種本未盡善向來多為大家所占亦有軍貧
而轉典者若清查復舊大為兵餉之助
知府嚴中云國朝屯田之制北方與南方不同南方與
中州亦不同北邊之屯田重在鹽法兼重馬政而行之
也中州之屯田専重馬政而行之也浙直之屯田則以
[011-82a]
屯軍籽粒供造運船之用有餘者充補月粮福建則又
不然其省屯田至多不若浙直之少故専設一屯田僉
事歛之與浙江水利道帶管不同大抵屯種之軍不守
城不上操清查其弊於軍餉大為有助
太倉生員毛希秉云崇明田若干粮若干&KR1296海若干實
徴若干升合不起運而官吏師生守禦官軍俸糧猶未
能給毎數年大盜一興動費錢粮數萬沿海州縣居民
刼燒之害又不可以數計然則國家何利哉太鎮二衛
[011-82b]
之設本為崇明盜賊何故緩急未得其用乞于南沙平
洋沙増設守禦所修古土着屯田法庻有實效若仍舊
春秋二班交代惟虚應故事其勢安能久乎蓋舊制崇
明守禦所之外又有太倉中所八百戸鎮海前後所三
百戸在于崇明潭子港備倭後因&KR1296海改撥劉家河把
港既而太倉沙指揮具呈空閒人數取補上班今申明
舊制改設南沙守禦孰曰不宜或曰邊方衛所該守禦
腹裏衛所該運粮今太鎮二衛切近海洋毎有鹽盜倭
[011-83a]
冦生發乃坐運船三百艘運軍三千名有一緩急兵不
足用合無議將太鎮金山運船該派腹裡衛分即以無
額運軍定擬南沙等處守禦又曰屯田之設本備軍儲
今屯軍在太倉而屯田乃在常熟嘉定崑山等縣且屯
田零坐各區各圩其勢安能耕種未免轉佃居民而屯
軍坐食不差有名無實莫若通變宜民擇沙上常稔不
&KR1296田與守禦軍屯種以舊屯軍田易銀與沙民别置田
産實為兩便此䇿果行則凡旱寨水寨把港官此實百
[011-83b]
世之計也
  此言屯田與衛所隔别之弊即太/倉一處觀之其餘可以例推矣
閩縣知縣仇俊卿云征調戰攻之日官軍行粮口糧照
日給發不暇計費若夫敵退盜去之後兵火少息之時
各處要衝添設把守員役使其聚之而食則倉廩積蓄
莫非小民脂膏何可繼也合無倣渭上湟中故事將沿
海空閒地土督令開耕不起科徴且屯且守一年之後
人將自食其力不惟省養兵之費抑且行寓兵之法時
[011-84a]
至則務農事去則習武貧而壯者得田可耕未有不願
為兵而又可减召募之虚糜者數千萬緡矣昔戸科給
事中林士元等奏將抛荒屯田不拘軍民僧道之家聽
其各擇所便開耕不許屯官分外科擾夫僧道尚許承
佃屯田今于長守之戍顧不可聽其開耕空閒土田者

  汰冗食
兵部尚書楊博題云國家養育邊軍極其優厚故居則
[011-84b]
有月糧出則有行粮寒則有冬衣布花至於獲功則又
有重大陞賞無非欲得其精健以為敵愾之地耳乃今
老弱叅雜所養非其所用逃亡揑冒有名而無其實近
戶部題稱督撫諸臣之奏求應援則曰軍馬寡弱逃亡
過半請粮餉則曰兵馬衆多供億不支觀此則坐食民
力者豈皆投石超距荷戈彀弦之夫未必無老弱疲癃
之士與夫缺伍寄名之人也自今合行督撫諸臣各選
風力守巡兵備官員親歴各該城堡將見在兵馬逐一
[011-85a]
查驗精壯者照舊存留老弱不堪者盡行沙汰戸内果
有壯丁准與收補其軍士逃亡即行開除如敢仍前作
弊以蠧邊儲聽各該巡按御史查叅究治
  此言兵餉原有定額冒濫冗食者衆則虚耗正數/矣向來論足餉者多方設法甚至加賦不思此弊
  不正所處豈足以償所耗乎従古聖賢論理財亦/只二法曰生財之原曰節財之流此即節財之義
  也/
  慎募調
兵部尚書楊博題云今之用兵大率有三曰練曰募曰
[011-85b]
調調遣之舉本非得巳葢緣本地兵力寡少遇有重大
聲息不能不調若使哨探明酌慎於徴調不惟芻粮一
無虚費亦且戰守均為有益但邇來邊臣多事張皇偶
有小警輒行請調恣目前侵冒之奸為日後掩飾之計
相應通行申飭督撫等官各將兵馬嚴加操練務致精
强遇有警報相機堵截不許輒張虚聲妄議調遣果有
大舉之信徑自斟酌量行調援亦不得因而藉口反悮
軍機如或不念國計計處失宜聽各該紀功巡按御史
[011-86a]
叅奏重治又須遵奉明㫖務以團練土兵為主如果目
下不堪戰守早為計議某處某兵可調某處某兵可募
應徑行者徑自酌行應具奏者以次具奏俟主兵練成
即為停罷
  此條雖言募調當慎若能遵行/可以汰冗食亦足兵餉之一助
又題云今日之事不難於禦冦而難於馭兵不難於足
兵而難於足食故建議者毎以罷客兵為説但各省投
募之兵多有㳺民叅雜其間官司未得其用地方反罹
[011-86b]
其殃亟當計處合咨河南山東湖廣廣西等處巡撫都
御史將本處㳺民嚴加禁約不許出外務令各安本等
生理如無招募明文私自出境投兵者即將家屬收禁
里隣坐罪仍刋刻告示通行曉諭庻投兵之風少息地
方之患不滋矣
  此議與都御史翁公/大立所奏暗相合
都御史唐順之云自倭患以來東南軍制最為不定葢
以濟變未慮經久梟猾之徒方應募於江北忽應募於
[011-87a]
浙東方以得募價而留忽以滿募限而去譬如借倩之
人主人不得而羈之安得而練之至于逺方無賴託名
土兵報効希圖擄掠羣然麋至在此不由軍門之徴調
在彼不由督撫之遣發坐費粮餉騷擾地方是以人人
爭言調募不便而以練土兵為説夫土兵之練誠是也
然土兵之數不足安得不募募兵不足以當賊鋒之銳
安得不調如前時王江涇數千倭子乘勝西上非永保
之兵力挫其鋒則何所不至矣為今之計合以練兵為
[011-87b]
實事以募兵為權宜以調兵為寄道募兵則逺募不如
近募調兵則多調不如少調募兵先儘本地方驍鋭若
浙江處兵江南沙兵之類其逺方驍鋭應募者亦須土
人保任優其募價什伍聨束而歳番上之不得自去自
來如往時則募兵亦土兵也總督軍門歳調麻兵立為
定額直𨽻幾千浙江㡬千専為衝鋒之用聽川湖軍門
精選發遣以憲司一員監督前來有不能衝鋒及騷擾
地方者罪及監督則調兵可以制其毒而得其用也俟
[011-88a]
土兵訓練有成然後募調俱罷
  此總論募兵調兵練土兵之法字字當深玩味遵/而行之若人先觀乎此而後讀諸公議論或以募
  調為上䇿或以募調為下䇿/自覺其頗僻而無定識矣
  募客兵
兵部尚書張時徹云閩廣諸兵其長技故智利在水者
可習而知而吾蒼山下八山之人熟閩廣之技者亦非
少也以一教十以十教百以百教千事在反掌而有勇
知方是在上之人使之者何如耳夫吳越之人以舟楫
[011-88b]
代輿馬以江海為坦途伍員對闔閭以舟軍之教比陸
軍之法大翼當陸軍之車小翼者當輕車突冒者當衝
車樓船者當行樓車走舸者當輕走驃騎况今日之邊
防恃舟師為長技以火攻為要術乎
  此言閩廣水/兵不必募
又云軍既銷弱勢不得不募客兵矧今募兵他省動越
數千里徴發僅千百人未及至而已損官帑民需不訾
矣况至者未必皆精以之赴鬬往往貪餌致敗恐官府
[011-89a]
之詰之也既又棄戈而竄走所過道路率又逞其狼豕
貪殘之性白日剽掠昏夜則汙瀆婦女一或捍拒則露
刄而譁殺人無忌故諺曰寧遇倭賊毋遇客兵遇倭猶
可避遇兵不得生由此而觀客兵有害無益明矣况使
之乆居内地間熟道路習知土風民俗之事必有不戰
自焚之禍如元末苗帥楊完者流毒吳楚盖可鑒也
  此言募客兵/有損無益
主事黄元㳟云客兵有二有調而至者有募而至者調
[011-89b]
而至者統領有官籍貫有的用則劄之至有不用則劄
之歸即無事矣募而至者烏合無統領之素萍聚無籍
貫之眞况多游手好閒無藉惡少安知不恃其武習反
衛為仇嘯聚山谷黨附海島皆不難矣
  此言募兵/不如調兵
都御史章煥云所募之兵須程其技力而籍其家室守
法者厚恤其私犯令而逃者有孥戮之禁至于鰥曠游
民給其田廬與之配偶則可以縶其歸念臣見狼軍毎
[011-90a]
有受㕓之心而山東惡少甘心従賊者利其擄掠之婦
女也茍遂其願則兵可募可久矣
又云分道募兵不擇強弱不按名籍游手無賴草竊亡
命悉入彀中及至而茫無統紀聚散無稽多寡不問虚
糜廩餼豢養無功故募而來來而去去而無兵則又復
募府庫罄竭道路驛騷終無實用此募兵之制未定者
  此二條言募兵無定/必立法善馭乃妙
予惟募兵之法但當於本處報選何也其家在是則所
[011-90b]
獲工食便於歸寄防春之暇便於歸耕其人善惡便於
保結召之則聚散之則歸然須不限名數如收錢之法
日積青蚨幾文馴至一貫孰有勇力孰長技藝選其精
能汰其懦怯夫然後募得其人也若四方泛募則是烏
合之衆無賴之徒招之甚易散之甚難今日之兵夫他
日之盜賊也葢離家久逺財不得寄歸淫酗賭博恒心
亡矣一旦革之非刼奪何以生乎荆川云逺募不如近
募亦此意也
[011-91a]
御史徐栻云客兵之爲地方害夫人而知之但方今之
事正如病疽者急則治標以毒攻毒之時也特視制之
者何如耳葢狼兵其貪如狼土兵似之而性尤狡譎客
兵中狼兵土兵尤甚一勝之後其氣必愈驕猛無忌况
左江田州之兵與右江南丹那地東蘭三洲兵素不相
睦散不相顧聚則仇殺雖有二遊擊白泫鄒繼芳分轄
之然其所見憚者瓦氏家法與該管土官頭目若莫崐
羅堂黄仁等而已土兵忌狼兵先進以攘其功狼兵忌
[011-91b]
土兵後至而挫其鋭氣態相戾功次相競烏可於既勝
之後而不知所以處之乎如欲一勝而撤去則海冦出
沒不常况其所素懾而見怯者特此兵耳兹久留而無
制則其悍恣之性所過殘擾村市為空是去倭之害一
間矣為今之計臣愚以為處之有道焉將各兵分派各
沿海府州縣住劄有司官為之崇其犒賞恤其勞苦以
深結各該土官頭目之歡心俾有所統屬而不得肆又
于本處應募民兵中擇其最驍勇者各照狼兵土兵法
[011-92a]
編為隊伍結為營陣象其衣甲演其技藝習其勁捷隨
其動止飲食以一教十以十教百推而上之日漸月染
若與俱化斯隠然示狼土兵之長技在我又足以分其
勢制其悍氣而資吾實用積之月日兩兵相為表裡無
分主客然後漸次查照發囘以逺客兵之害省養兵之
費其或制客兵之要乎
  調客兵
都御史章煥題云今治倭者無他調兵而已臣愚以為
[011-92b]
非久計也少發之不足多發則用度不計久駐則老師
廢財暫駐則兵散而賊復入且衆兵雜處爭隙易生壯
健久曠奸盜自起故客兵協守惟都城塞下可以居之
主客相當有所忌也江南民弱客兵所為尫羸視之者
也欲其不亂難矣婬婦女刼貨物殺良民如是則客兵
之亂與倭夷等前世調兵江南皆有明戒
又云調至土兵賊頗畏忌然亦獷悍難馴夫以苗攻倭
猶以毒攻毒不可輕用亦不可久用者也是在上醫國
[011-93a]
手劑量斟酌對病而攻病去即已今既無鼓舞之方復
無調停之法事急則懸賞求之勢緩則厭棄置之求之
則易驕棄之則生怨此調兵之制未定者也
  此二條言客/兵不當調
兵部主事黄元恭云唐徳宗藉囘紇以解圍而遂基旋
入之擾石敬塘因契丹以取唐卒釀播遷之禍狼土蠻
兵非我族類寧可引致心腹之地哉山東徐邳騎不習
步四川廣西峝不諳渠用其所短行其所疑則何賴焉
[011-93b]
且必重費以致之應募則有安家在途則有𫝊食即營
則勞來安挿月給行賞計每主兵四五而贍一客兵然
烏合無籍戀家寡情故逸使之易勞使之難恱使之從
怒使之拂利使之來罪使之叛至其習見我之無内恃
而専外藉則遂驕恣横所過塞門以防其擄遣發議賞
而後行重賞之格不自朝廷出幸勝必獲賞而復進速
勸之令不自主軍軍門出首級則僞良為賊冒從為主
而不得覈之論功之典不自憲臣出敗衂則棄營而逃
[011-94a]
以避誅再募則逃者重冒以趨利在營者原籍官司不
得羈縻而閱實待之如此其厚也養之如此其驕也然
湯克寛一試之而徐邳之卒敗李逢時許國再試之而
山東之卒敗至于今永順保靖麻陽酉陽瓦氏賴陽諸
兵潰且散散而盡矣其效已明然猶甘心捐厚畜驕而
無變計亦獨何哉或曰知非䇿也然主兵訓未就緒姑
暫爲之噫予聞其言五年于茲矣此當事者無久任責
成之重而為目前茍且之圖試問月攘一鷄足與改弦
[011-94b]
易轍也歟哉
  此言客/兵之害
丹陽邵芳云練本地之兵但可為本處防守而已不能
追勦大敵也欲追勦大敵須調客兵何也土兵習知地
利顧戀桑梓故選而練之可為常計若别省有事欲望
鄰省之民團作一處協力以拯之能乎不能乎且如往
年徐海陳東輩領冦數萬壓境而來蘇松杭嘉各自保
不暇其能相顧而協勦乎故練土兵與調客兵不可偏
[011-95a]

  此言客兵必不/當調之説為非
御史邵惟中題請勑下該部轉行督撫大臣從長計議
如徴調客兵必責令大頭目統領葢有大頭目則所調
客兵亦精而法令必行仍以監軍等官控制之類造各
兵年貌籍貫文册照其實數給以粮餉解赴軍門照冊
查㸃犒賞報効立功果有功次速行奏請陞賞如有退
縮即以軍法處治其逃歸者行彼處巡按提問
[011-95b]
  此言客兵即用原統將官領以聽調甚善但欲分/配截殺而不用原統官領戰不惟原統官無責任
  而不用心精選其領戰者亦於軍士不相識/難制馭矣恐須始終歸其權於一人則可
南京工部尚書馬坤等題欲要總督大臣查見在各處
客兵如無親管之官領率者即便轉行各省總督撫按
坐名查取稍加優厚申送前來如無土官總領照用兵
務本管官舎前來督領督領之官中途逃囘如某人輩
仍須備行總督及撫按衙門查照律中法例一體查究
及稱調兵必須精擇其可用與經戰者少倣古人分兵
[011-96a]
之法如一省調兵一千則令出兵地方大約可出幾千
總其大數互相裒益如十中擇其一則一嵗十丁之族
始出一兵也百中擇其一則一嵗百丁之族始出一兵
也數千中擇其一則一歲數千丁之族始出一兵也
  此言調兵之法當計里坐派是誠一見也以愚論/之客兵之所以不堪用者止因調至之後不用原
  統來官領戰責任既輕必不用心精選故也若委/知兵憲臣與其頭目統來就用之以督戰功罪所
  係彼豈肯帶狼/狽之兵自誤乎
都御史章煥云踐更以示其信處置以服其心以諸邊
[011-96b]
節制之兵為之凖調到狼土之兵為之輔夫邊兵矩度
素閑可以消狼苗之逸志狼苗有變而邊兵之强足以
制之夫藥有相佐亦有相制惟兵亦然則可調可用也
裕州知州王宇云按邊兵習慣苦寒日夜備禦不寧寢
食以為兵戍皆然一旦調至南方見蘇杭冨饒逸樂武
備廢弛不惟歆羨而不甘抑且玩侮而無忌我祖宗立
法止是原調用于北邊自正徳間議者不深顧念調擒
劉七及江西之冦邊兵遂驕邊患遂啓難於收拾今欲
[011-97a]
更調之以備倭後患有叵測者湖兵欵兵之當慮也亦
然故調客兵不如不調或曰鄉兵僅可各守一方調往
他處不能也捍禦大敵不能也不調客兵何以支倭㓂
之大舉乎曰春秋之齊國嘗受晉楚之師晉師中豈無
邊兵乎楚師中豈無土兵乎不聞齊借何地之兵以禦
之也若必欲以夷攻夷齊師中夷何在乎大扺兵之强
弱惟係得人與不得人齊桓公用一管仲行内政寓軍
令之法遂霸天下今若有人能倣其義於保甲法中抽
[011-97b]
選且如毎甲中一家出丁九家不出丁者出銀津貼則
不患于無兵與無餉矣就其中更選一班精鋭専一聽
調謂之逰兵如此豈不攻守皆有備乎
副使王春澤云今之議者皆謂補足軍伍可以禦倭愚
謂今之軍伍多羸弱不堪上隨之人所募勇夫憑吾選
擇人人精壯可用若移足軍伍之費而費於募勇敢為
益不既多乎但不可募逺方之人蓋地逺則水土不服
道途盤費有身家者不肯應募而應募者多無藉棍猾
[011-98a]
之徒其志不在於戰而在於擄不在於受約束而在於
逃故軍士不如勇夫逺募不如近募凡有識者不易吾
言也
予按今之論禦倭者有三曰調客兵曰練鄉兵曰募土
著之兵愚以為募土著之兵可也調客兵與練鄉兵不
可也何也客兵性氣驕悍不受吾之約束既不肯受約
束豈肯出死力而為我殺敵乎故客兵有害而無益所
謂不可調者此也欲練鄉兵須處錢糧養之今之錢糧
[011-98b]
甚難區處將欲使民自備與則民因貧而投兵豈能自
備乎將欲官給之與則凡民之無依者恐盡起而應募
何以支之將欲驗田均派與則田多者恐其始倩勇夫
以充役後用家丁之無能者以抽代人且不常安能訓
成兵技乎况防春正值農忙廢田事而固結不可也鄉
民各保其鄉調用之於他處不樂也故鄉兵保甲之法
僅可以防夜警自古迄今未聞以之而禦夷狄者所謂
不可練者此也夫惟募兵一事執利權以囿民選擇之
[011-99a]
精訓練之勤賞罰之嚴悉由乎我而大有實益然募逺
方之民非智也加賦以養兵非仁也須遵奏行新例令
貧民補實衛所軍額查各州縣民壯弓兵之額而三分
之留其一與有司自用取其二而團聚於府沿海弓兵
亦取而團聚之通計三項毎省若干名用其精强易其
單弱大約以三千為率合軍伍民壯弓兵之三者豈不
足以供其數乎軍糧毎歳九斗六升以一衛計之則五
萬石矣民壯弓兵毎嵗身銀七兩二錢以一府計之則
[011-99b]
幾千百兩矣此國朝定額見在所實費者以是實費而
行吾實事分而訓之各精一技合而訓之使知分合進
退之法平居則團練於府有警則分調各州縣豈不精
壯常在官使不必調兵而兵自足不必擾民而餉自充
也哉是之謂土著之兵所當募者此也雖然欲復祖宗
之軍額須復祖宗之糧額凡衛所缺伍而開作羡餘者
不奏查之不可也欲團練民壯弓兵須令各州縣按季
徴解民壯弓兵之身銀若聽其自索諸民不可也蠡測
[011-100a]
之見未知然否
  處客兵
主事唐樞云諸客兵毎日供費須集議的當銀米數目
令可永為遵守其數目須相去不逺使無彼此相形其
間若欲厚薄只於犒賞處低昂之
  此言調停/客兵之法
又云南北水土異宜近日久旱河水太渾濁須用桃杏
仁澄之食麫須淮北麥今江南自有淮麥只要處置司
[011-100b]
買者的當蓋淮麥秋植次年夏收備四時之氣麥屬金
又得佈種之正江以南冬種春收所以異也
  此言供養客/兵當備淮麥
  客兵附録
  天下精兵甚多不可勝紀茲所載者但據廟堂近/年議調與士論所評者耳或云無益如愚見客兵
  各負所長其或敗者不閑呉越地利又多堂堂之/陣罕用餌伏若原領頭目得人調皆精選嚴節制
  慎衝突用謀用哨不徒恃乎/驍猛庻可暫為海防之一助
  狼兵
[011-101a]
廣西狼兵於今海内為尤悍然不易得眞狼也眞狼兵
必土官親行部署纔出其餘葢不過栁州所為水東岩
之游民與廣州新㑹打手之屬而已如果則亦無以加
於嘉湖販鹽者流也
東蘭那地丹州之狼兵能以少擊衆十出而九勝何者
三州土官之兵大畧如昔秦人以首虜為上功其所部
署之法將千人者得以軍令臨百人之將將百人者得
以軍令臨十人之將凡一人赴敵則左右人呼而夾擊
[011-101b]
而一伍皆爭救之否則一人戰沒而左右不夾擊者臨
陣即斬其一伍之衆必論罪以差甚者截耳矣凡一伍
赴敵則左右伍呼而夾擊而一隊皆爭救之否則一伍
戰沒而左右伍不夾擊者臨陣即斬其一隊之衆必論
罪以差甚者截耳矣不如令者斬退縮者斬走者斬言
恐衆者斬敵人衝而亂者斬敵既敗走佯以金帛遺地
或爭取而不追躡者斬一切科條與世之軍政所載無
以異而其既也所謂論功行賞之法戰沒受上賞當臨
[011-102a]
陣躍馬前鬭因而摧敵破陣雖不獲級而能奪敵之氣
者受上賞斬級者論首虜以差斬級而能冠所同伍者
輒以其人領之故其兵可死而不可敗
岑氏家法七人為伍每伍自相為命四人専主擊刺三
人専主割首所獲首級七人共分之割首之人雖有照
獲主擊刺者之責然不必其武藝之精絶也我祖宗舊
制狼兵調征經過之處不許入城狼兵性貪淫離家逺
出罕御酒肉又不獲繼貨色之慾含怨飲恨惟刼於其
[011-102b]
主之威而已若有司不善遇之擄掠之患所不免也
  湖兵鈎䥥鎗弩之技/
湖廣土兵永順為上彭翼/南保靖次之彭藎/臣其兵天下莫
强焉近嘗調三千人後調六千此在官之數也實私加
一倍共一萬二千人其陣法毎司立二十四旗頭毎旗
一人居前其次三人横列為第二重又其次五人横列
為第三重又其次七人横列為第四重又其次七人横
列為第五重其餘皆置後歡呼助陣若在前者敗績則
[011-103a]
第二重居中者進補兩翼亦然勝負以五重為限若五
重而皆敗則餘無望矣每旗一十六人二十四旗共三
百八十四人皆精選之兵也其調法初檄所屬照丁抽
選宣慰籲天祭以白牛牛首置几上銀副之下令曰多
士中有敢死衝鋒者收此銀啖此牛首勇者報名彚而
收之更盟誓而食之即各旗頭標下十六人是也其節
制甚嚴止許擊刺不許割首違者與退縮者皆斬故所
戰必捷人莫敢攖但沿途剽掠胥謂其不可用不知剽
[011-103b]
掠之故一是因調來者非止一枝有過得相推委二是
因小頭目愚弄宣慰謂人不可擅殺殺則言官論之朝
廷罪之彼然而聽之也若以保永分為二班輪嵗更調
每調定以一萬二千人毎人月給工食銀一兩毎嵗十
四萬四千兩先以四萬兩與調官領給土兵途費不必
騷動有司反稽途程其來也以一憲副督之宣慰専主
禁令調官専主聚泊毎晚不許舟師亂泊須視調官搴
旗然後魚貫而泊次早即行勿容登岸既至軍人以二
[011-104a]
千人派之温台二千人派之寧紹二千人派之杭嘉二
千人派之蘇松二千人派之淮揚各以一頭目將官領
之餘二千人宣慰自領以聽軍門調發隨處䇿應有功
者照常毎級賞銀三十兩給與本兵無使土官侵匿宣
慰土官大加陞賞其歸也憲副與調官仍照前法送之
則兵將感激聞風知勵何剽掠之有所患者土兵無鳥
嘴銃須軍門以素演熟者三千人分撥助用其技為十
全矣或謂夷性難馴萬一生變何以制之是殆不然嘗
[011-104b]
聞二宣慰之言曰吾祖宗相𫝊土地官爵逺自隋唐未
嘗易姓以奕世謹守忠義故也若恃兵勇謀為不軌朝
廷下片紙令鄰夷分取吾土朝令而夕亡矣得如今日
之富貴乎又嘗聞其門帖云心戀九重跬歩敢忘燕闕
北手提三尺英風長鎮楚天南又一帖云節慾可以延
生何必遼天尋洞府守分便是享福却來平地作神仙
此其心之明達盖可占矣夫豈不守分量而率意妄為
者哉若二司更調各逞賢能各圖報効各希爵賞較之
[011-105a]
並調為益不既多乎
湖廣九溪等衛容美宣慰等司桑植安撫長官等司麻
寮等所上峝茅等峒各有驍勇土兵慣熟戰陣宜選各
衛謀勇素著指揮統領
予按短兵相接倭賊甚精近能制之者惟湖廣兵鈎䥥
鎗弩之技必須動永保二宣慰司精兵使與北兵彼此
夾持部五均配器械長短相濟
  河南兵
[011-105b]
嵩盧等縣調取毛葫蘆兵
懐慶引農二衛調字號官軍多驍徤可用
雎陳二衛宣武彰徳二衛軍兵俱可調用
  礦夫
嵩縣李和尚李㫤白廷美盧氏縣王九張文廣永寧縣
馬雄張吕登豊縣王試宜陽縣葉張飛靈寶縣王九宰
等俱堪調取涉縣夏時生長其地習知礦塲之事可以
統領
[011-106a]
  角腦兵
號角腦者坐名取之查照近例量給冠帶賞以銀牌花
紅假以把總名色令其自率平日所與之人以來官不
必選彼必忻然聽命而來者必强壯可用之士其中或
舊有罪犯者許令立功自贖計得角腦十人即可得兵
一千
  打手
打手須用行文四處選取毎百餘名選一驍勇知名之
[011-106b]
士率領其給賞冠帶假以把總名目與礦夫同
  北方兵
山東直𨽻徐邳山西善使雙頭棍標鎗打手
徐州箭手
保定箭手
涿州河間等兵
徐邳淮揚乃勁兵所産之處破賊有徴多可用與經戰
者就委慣戰者叅遊督率而來
[011-107a]
北兵所長優於騎射東南水鄉技難獨展
  僧兵
今之武藝天下胥推少林其次為伏牛要之伏牛諸僧
亦因欲禦鑛盗而學於少林者耳其次為五臺五臺之
𫝊本之楊氏世所謂楊家鎗是也之三者其刹數百其
僧億萬内而盜賊外而夷狄朝廷下征調之命蔑不取
勝誠精兵之淵藪也
  邊兵
[011-107b]
延綏遼東兩鎮官兵除已選入衛者不動外其存留本
鎮者各練若干名鎮巡衙門選委謀勇素著慣戰將官
管領令其多帶火藥弓箭星馳赴援
延綏新遊兵二枝内可量撥
大同新選聽兵與調用遊兵可量撥
邊兵不耐暑熱此後涉夏潦濕方盛恐難于用若先行
選定仍令在鎮蓄養精鋭以俟緩急方可
  福兵漳兵
[011-108a]
嘗習水戰聞其内多從海冦行奸利者多習海冦所鬭
於諸兵中為冣特不知今所調者若干耳
  坑兵
浙江以處州為絶勇處州守坑之軍其性徤鬭但未嘗
勒習水戰也
總兵盧鏜云浙中陸兵之善鬭者無如坑兵而邇來應
募者卒皆不得其用者何耶盖坑兵惟梁高山為冣自
幼開坑盜礦驍悍難制自有重利不樂為官府用也欲
[011-108b]
顧募之非優其募資厚其糧餉恩信兼至真坑兵其可
得乎
  集衆謀
副使吳子孝云鄉官舉人監生生員人各有識下至耆
老總里人等不拘貴賤但有所見許其面陳許其具手
本來説虚心以受之下禮以招之則竒計出矣若更許
其薦舉多能之士畢集軍門智䇿不可勝用矣然須有
一二名士高才定其可否迂闊狂妄者不用則羣小無
[011-109a]
以售其奸矣諸葛公開誠心布公道廣忠益集衆思専
攻吾之闕一字不可少也
舉人王文録云如至一縣必諭知縣曰爾為知縣必知
一縣人才有謀者不拘縉紳士庶請之來吾當詢之詢
之一縣則一縣之謀集矣詢之一府則一府之謀集矣
府縣積而為省省積而為天下則天下之謀集矣然集
衆謀必先虚已略去勢分屈降咨詢邇言不遺寸長必
錄懽然如家人父子手足腹心之相與唯求靖冦為急
[011-109b]
則庶乎其可也宋岳武穆謀勇之全者也將出兵也猶
且盡召諸統制環坐而飲食之先謀敵之所以敗我者
至於六七竭智共攻必無敗也乃行故毎戰而無敗况
其下者而可不集衆謀乎是故用兵者必以集衆謀為
先也
吳郡生員盛之化云昔周文襄巡撫江南凡父老士庶
無不延訪或時在路亦止輿受言始則集衆人之細長
終則成一人之大智陽明先生自入仕以至秉鉞動隨
[011-110a]
生徒顧問帷幄後遇逆濠之變若龍光黄受諸人或為
間諜或潛伺察或通機宻皆以平日腹心為之遂能成
功至于封拜邇年東塘毛公征交南大開言路有賞無
罰謀士集者八十二人遂能開削故道洞見敵情奮士
鼓行蠻王納欵此皆前事之足驗者
  收圖籍
都御史唐順之云古之籌邊者敵之所從入與吾之所
以制敵皆可以按圖而坐籌之是以守固而戰克人皆
[011-110b]
言敵人來去如風雨此亦未必盡然且敵人非萬騎不
能大舉騎不可一日無水草沙磧少水而水草可飲食
萬騎者尤為難得敵人擁騎南下須是覘得水草便利
處然後可入其無水草處敵人亦不能以饑渇馬致千
里也是以邊城雖綿亘千萬里敵人雖是風雨來去而
其師從入大約可以先定其小小隘口零騎可入處雖
不可數而其大舉之路大約不過數條而已禦敵者常
患備多而力分茍圖畫分明可以必敵之所入與所不
[011-111a]
入知敵所入與所不入則備可以不多而力可以不分
列屯築堡駕梁按伏省却大半氣力矣
  定武畧
兵部尚書胡世寧云自古詰戎練武専備蠻夷盜賊蓋
以二者皆能戕殺生靈傾覆廟社故為此殺人以救人
非得巳也今境外四夷已有祖訓不許輕伐先朝惟責
邊將謹備其來而或近屯百里之外勢將入冦則先伐
其謀耳自來不曾逺征至于邊境叛軍即聽處决擒殺
[011-111b]
著律已明别無他議若民間盜起則宜查累朝設立巡
撫兵備勅詞立為定制務使練兵足食一聞盜賊生發
即便舉兵撲滅於㣲一面奏聞及其既久則宜撫捕兼
行以散其脅從離其黨與而必殱其渠魁不許姑息若
其一時失計稍有挫衂則當體念勝負兵家之常責圖
後效以全功其若終無成功或先隠瞞坐視及有事地
方等官或先爭權曲阻其事或後忌成隂毁其功者皆
當重治誤事甚者即照先年重例處死
[011-112a]
  鼓軍氣
都御史唐順之題云戰陣之所以精明與中國之所以
勝四夷者氣也而非甲兵之謂也國家承平日久文吏
游談而養尊武臣恬嬉而寳身閒雅雍容之習成而慷
慨果鋭之氣亦寢銷矣南倭北狄倐然内侵殆若昔人
所謂氣炎以取之者賴皇上天縱神武赫然一怒誅逐
偷惰拔用英竒文臣督帥皆躬自臨戎有兔罝﨣﨣之
氣自此倭虜不敢深入則氣之勝也以臣占於行陣之
[011-112b]
間猶有未盡然者臣視師東南備觀怯將情狀一聞賊
戰如澆冷水顔色可憐縱不便走股已先慄雖亦未必
盡然而然者固多矣至于倭賊渡洋談笑飲食若履平
地而我將棲泊近岸日遇海風則頭捍目眩夜聞潮聲
則耳讋心愓且夫倭賊有過藐我將之氣而我將無必
吞倭賊之氣則是未戰而索然也如此而望長驅海島
掃清大懟臣猶以為難也此氣在宇宙間磨礱而時用
之則鮮明置之不用則黯無精光謂宜文臣督帥時御
[011-113a]
戎服出入軍中發揚蹈厲以作武將之氣武臣大將遇
有賊戰戎服出入陣中以作偏禆小校之氣偏禆小校
遇有賊戰戎服先登以作士卒之氣而督帥武將臨陣
督戰間取潰校逃卒遵奉旗牌事例百萬軍中忽然斬
却一二人以變士卒之耳目使我之氣日益精明則賊
之氣自然銷沮此其言若迂闊而實勝敵之要機也李
光弼蒞軍而旌旗變色毎戰必勝氣之謂也
  按荆川鼓軍氣之説不如東坡倡勇敢之論盖士/氣精明必須養之有素臨陣得善戰者作之若但
[011-113b]
  使文武戎服先登以倡疲卒則疲卒望敵而潰徒/送文臣與賊殺之而已無益也軍之取勝全在乎
  氣作之誠是但/如此作之恐難
  公賞罰
兵部尚書王守仁云夫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也今總兵
官之頭目動以若干彼其誠以武勇而收録之也則亦
何不可之有然而此輩非勢家之子弟即豪右之夤緣
皆以權力而强委之也彼且需求刻剥騷擾道路仗勢
以奪功無勞而冒賞懈戰士之心與邊戎之怨為總兵
[011-114a]
者且復資其權力以相後先其委之也敢以不受乎其
受之也其肯以不庇乎茍戾於法又敢斬之以殉乎是
將軍之威固已因此輩而索然矣其又何以臨師服衆
哉必須提督等官發令之日即以先所喪師者斬于轅
門以正軍法而所謂頭目之屬悉皆禁令發回毋使瀆
擾侵冒以撓將權則士卒奮勵軍威振肅克敵制勝皆
原於此
  此言行法須自將官始若/姑息將官則士卒不服矣
[011-114b]
又云賞罰之典雖備然罰典止行於叅提之後而不行
於臨陣對敵之時賞格止行於大軍征𠞰之日而不行
於尋常用兵之際
又云近年以來如賊攻城掠鄉毎每督兵追𠞰而不勝
者以無賞罰為之激勸耳今後但遇賊情領兵官不拘
軍衛有司所領兵衆有退縮不用命者許領兵官軍前
以軍法從事領兵官不用命者許總統兵官軍前以軍
法従事所統兵衆有能對敵擒斬功次或赴敵陣亡從
[011-115a]
實開報覆勘是實轉達奏聞一體陞賞至若生擒賊徒
鞠問明白即時押赴市曹斬首示衆庻使人知警畏亦
與見行事例决不待時無相悖戾如此則賞罰既明人
心激勵盜賊生發得以即時撲滅糧餉可省事功可見

又云古者賞不踰時罸不後事過時而賞與無賞同後
事而罰與不罰同况過時而不賞後事而不罰其亦何
以齊一人心而作興士氣是雖使韓白為將亦不能有
[011-115b]
所成
  此三條俱言賞罰須行/于臨陣之時方為有益
又云伏覩大明律内該載失誤軍事條領兵官已承調
遣不依期進兵䇿應若承差告報軍期而違限因而失
誤軍機者並斬從軍違期條若軍臨敵境託故違期三
日不至者斬主將不固守條官軍臨陣先退及圍困敵
城而逃者斬此皆罰典也及查得原擬直𨽻山東江西
等處征𠞰流賊陞賞事例一人并二人為首就陣擒斬
[011-116a]
以次劇賊一名者五兩二名者十兩三名者陞實授一
級不願者賞十兩陣亡者陞一級俱世襲不願者賞十
兩擒斬從賊六名以上至九名者正陞實授二級餘功
加賞不及六名除陞一級之外扣筭賞銀三人四人五
人以上共擒斬以次劇賊一名者賞銀十兩均分從賊
一名者賞五兩均分領軍把總等官自斬賊級不准陞
賞部下獲功七十名以上者陞署一級五百名者陞實
授一級不及數百量賞一人捕獲從賊一名者賞銀四
[011-116b]
兩二名者賞銀八兩三名者陞一級以次劇賊一名者
陞署一級俱不准世襲不願者賞五兩此該賞格也今
賞罰之典固在然操縱失宜進而效死無爵賞之勸退
而奔逃無誅戮之及則進有必死而退有幸生也何苦
而求必死乎凡兵之情畏我則不畏敵畏敵則不畏我
今兵皆畏敵而不畏我欲求其用安可得乎
  此言賞罰為兵家之要/務當照律例所載而行
都御史方亷云用兵之際衝鋒為難斬級次之今海上
[011-117a]
賊船初來能迎其鋒犂沉一船另賞銀一百兩飽去之
賊犂沉一船另賞銀五十兩如不能對敵搖駕小船撈
取首級者不惟不賞即以退縮論陸地之賊初來疲困
甚易擒𠞰延至二三日即復强悍但初𠞰之不令貽害
地方又不當以難易言也其間能衝鋒破陣使賊披靡
者另賞銀三百兩若夫鄉村零斬必要倭首相兼仍審
地方隣証見賊犯某處從何斬獲取有結狀方照格行
賞查係虚冒即以妄殺平人論
[011-117b]
都御史唐順之云賊若從某處海面深入登岸者該總
首先坐之論其登岸多少以次罪及總兵又罪及兵備
海道而止至於海中擊賊初至將領以竒功論已有事
例惟軍士首級之賞尚未别白臣先具題擊來船與擊
歸船不同擊歸船真倭首級一顆給銀十五兩自合如
故擊來船真倭首級一顆合無量増銀十兩比陸戰首
級尚少銀五兩巳足使水卒感恩懐利盡死擊賊
  此言行罰當自上始行賞/當以海中擊來船為重
[011-118a]
又云擊賊海中以竒功論雖有平倭事例但分别得來
船去船欠明且水中首級一槩以十五兩論賞不知打
來船之難十倍於打去船也去船殺人刼財巳厭其毒
殺一賊是止于一賊而已若殺却來賊一人是全了幾
箇好人性命其功不可同日語也若得該部題覆打來
船真倭首級雖不能同於陸地首級三十兩亦可量增
銀五七兩則人人爭奪打來船者益衆而賊之登岸者
少矣
[011-118b]
  此専言賞功當以/海中擊來船為重
又云自來海中獲功止擊歸賊不擊來賊歸則賊氣已
惰賊資又滿人既樂擊擊之又易來則賊氣方銳賊船
又空人不樂擊擊之又難擊賊之歸如虎㗖人而人殺
虎虎斃而人已殘擊賊之來如虎未㗖人而人殺虎人
不傷而虎斃
  此叚發明擊來賊/與去賊難易不同
夫出入波濤冒不測之險人情所甚不堪然臣嘗思之
[011-119a]
地里有險夷而土著者無險人情有利害而利重者忘
害若使各陞調官軍必於沿海衛所自少生長身履目
擊雖或稍遷異地事無弗同也至其垂危冒險轉戰窮
追若只同常廩止以常格論功其視内地輕重難易之
間殊有不得其平者今須多處行糧豐其犒賞若總兵
官能使賊船不得登岸而於海洋擒斬首級得叙異格
各軍人等比内地所獲功次倍論如止獲賊船亦以大
小論級如此則人皆爭奪而無不堪之情矣
[011-119b]
  此言論功當以/禦海洋為重
太常寺卿魏校云臨陣不可生擒在野不可妄殺陷陣
先登者為上功繼而登者次之尚功首虜敗亡之道也
  此條論賞功當重/衝鋒不當重首級
兵部尚書胡世寧云聞各處兵戰多因割取首級及爭
縛生擒檢取婦女財物以致費力悞事乃將欽奉奏例
并斟酌事情預定臨陣賞罰條格惟臨陣先登破敵者
第一人賞銀十兩第二人第三人各賞銀五兩其先登
[011-120a]
被賊攅促而後兵進救得勝者亦賞銀十兩其擒殺諸
賊首級俱依欽定賞格外若對敵毎殺從賊一人賞銀
二兩敗後擒殺從賊毎一人賞銀一兩皆以衆見為定
即時給賞不論首級若賊來盛獨立不退者毎人賞銀
五錢全隊不退者總甲賞銀一兩其勝賊回軍檢得賊
馬一疋者止賞銀五錢軍器全件一付賞銀一錢若與
同夥有功人爭取首級仍還本人報功者毎級分與該
賞銀三錢冒認為已功者重打五十不賞對敵陣亡者
[011-120b]
先給埋葬銀二兩子孫陞世襲官一級不願官者另賞
銀三十兩若退陣逃囘被賊趕殺者不賞亦不收葬
  此論與前同義/而詳明過之
又云夫以賞言首級論功非國初舊制也兩軍相敵當
先格鬭者手眼瞬息不得差也何暇割首使其取首則
再不能戰而為敵所乗為後軍所爭奪死矣故首級非
我大勝彼大敗奔逺不能割而割之者多或非真也貪
軍奮死殺賊止望得賞衣食稍足耳豈望陞官也惟論
[011-121a]
首級陞官故殺賊者不能取首而得首者又為勢要所
奪又或因爭首級自相蹂踐而為敵所敗此邊人之大
恨兵戰之大患也以罰言則原奏邊例交鋒傷虜四五
人即問充軍殺虜十名口以上不報者止降一級輕重
不倫隠瞞得利人何苦而實報哉又或兩軍對敵勝負
相當殺傷相抵我軍被殺者可驗殺彼之人不能取首
不得論功亦問前罪故今邊將惟以退縮保守為事而
墩堡任其攻尅鄉民任其殺擄上下相瞞惟事欺隠而
[011-121b]
已甚者被殺之人捨死逃囘邊堡以其先時失報恐被
查究而遂殺之尤可痛也如䝉聖明更定賞罰之格惟
嚴隠匿之罪其兩軍交鋒而殺傷相抵不曽割取首級
撫按明知回奏者不問其罪其有守備力所不及雖被
殺擄二十人以下亦不問充軍其若力可敵而不敵雖
失四五人亦問充軍至于兵力相當退縮敗陣及擁衆
自衛縦賊深入而又不能擊其惰歸以取勝者但被殺
擄數十人以上俱問失機其他軍校小小失事不曾有
[011-122a]
誤地方者輕則聽領兵官量情責打重則送巡撫官即
時問决不必一一奏勘以致累死邊軍至于戰勝論功
止憑巡撫兵備查審衆證某人設䇿某人當先破陣某
人殺死幾人皆聽巡撫官量情即時給賞銀兩但紀其
功不必陞官其有三次設謀或當先破陣或一起連殺
三五人之上勇力出衆者方保陞官其若巡撫總兵失
事混同隠匿或冒功賞其所私者却從巡按訪實紏舉
必問重罪如此庶幾賞罰當而人心思奮
[011-122b]
  此條言賞罰之法/與前論互相發明
又云首級論功之弊有詐冒有攘奪甚至戮平民傷戰
士其弊有不可勝言者夫自古戰敗之餘固有假遺財
物於道以使敵人檢拾而緩其追躡者况當酣戰之際
格鬭不暇乗勝之餘追奔不及而何暇於斬首哉故首
級之得或多非奮勇當先真能殺敵之人矣而况奏報
隨從之人身未常便鞍馬目未嘗見軍陣者哉是蓋古
今通患而莫之善處盖惟朝廷命將得人而其所任偏
[011-123a]
禆校領臨陣之人自皆奉公而執法其所身經而目覩
者某陣得某人之効謀而得勝某陣得某人之奮力而
成功其方戰也某人敵退某人其既勝也某人斬獲幾
首又某人奮敵不過而被殺某人得功幾多而陣亡回
營之後復叅之於衆見而報之於紀功之人由是權其
難易以第其功賞不専尚於首級也至於凱旋之日則
某人書辦得用某人隨從有勞詳以上奏而量加甄録
固亦可也若冒報立功之人則面試其謀勇斬敵之狀
[011-123b]
而取證其臨敵同事之人其偽立見矣丘公濬所言選
任紀功之官更立賞功之式而欲死者一功當生者二
功皆良法也
  此篇不但發明首級論功之弊至為詳備而紀/驗功次之法確乎其不可易用兵者不可不知
兵部尚書楊博題云沿海一帶休戚相關若使自分秦
越或不行拒堵或不相䇿應希免巳責貽人以禍均屬
誤事交相坐罪合行福浙直督撫諸臣如前通政唐順
之所議若賊巳下船果有衝鋒阻遏俾不得登岸四突
[011-124a]
者雖無首級照依題准事例陞賞
松江府同知羅拱辰云各兵懦怯者既不肯前而勇悍
者衝鋒多因砍取首級以致敗事若一兵砍取首級則
傍兵見必爭之况得首級者欲全賞功銀兩未免先奔
一兵相爭則衆兵皆亂一兵既走則衆兵皆搖兵因此
而驚潰賊乘此而進衝從來如此今須於將臨陣時審
其願衝鋒者各給與衝鋒小朩牌使衆兵皆知其為衝
鋒彼雖欲不前誰則容之衝鋒者决不許砍取首級若
[011-124b]
有衝鋒先兵挐首級來獻者打一百棍仍不准給賞陣
後助陣兵夫許令斬級如一陣斬獲首級若干顆該給
賞功銀若干兩内以七分給衝鋒兵以二分給與助陣
砍取首級之兵以一分驗其在陣被傷者給之庶賞有
差等不致爭亂而人皆思奮矣
副使吳子孝云凡戰鬭之時不須首級為功今因割首
級往往誤事如一陣海冦盡殪滅之總筭給賞不以首
級為貴則破敵必矣
[011-125a]
舉人王文祿云衝鋒者先衆兵而殺㓂功之冣也今混
於一例而不分惟論首級行賞毎戰亂奪首級以致敗
徒費用兵之財不明賞之過也必以所練之兵抜取衝
鋒萬取一千千取一百時加倍犒戰勝不論首級而賞
亦倍之盖衝鋒不暇斬首斬首皆籍衝鋒之人殺而斬
之也
  此三論與/前同義
在京各衙門會議云凡水陸主客官軍民快臨陣擒斬
[011-125b]
有名真倭賊首一名顆者陞授三級不願陞授者賞銀
一百五十兩獲真倭從一名顆并陣亡者陞授一級不
願者賞銀二十兩
  此言論功以首級多寡為序與王陽明/胡靜菴諸公之見相反恐未為定論也
又云武將自守備把總以下文官自海防練兵同知以
下所領軍兵民勇五百名部下臨陣擒斬真倭毎五名
顆陞一級十名顆加一級一千名部下毎五名顆陞署
一級十名顆陞實授一級各以則例逓陞至三級而止
[011-126a]
如獲功之前或以後失事革職者准收贖若總兵副總
兵之與巡撫叅將之與兵備水陸士卒俱屬統領戰守
機宜俱聽調度除在下有違節制者免究外其餘功罪
叅將以所屬分論兵備隨之總副合所屬通論巡撫隨
之但今經理之初暫將臨山總兵分理海防金山副總
兵分理陸地則功罪亦當查照分别重輕俱聽總督廵
按酌量時勢究覈情實明白具題
  此言賞罰之/格當計職任
[011-126b]
又云凡有官員舉監生員義民人等督領家丁赴軍門
隨賊截殺得獲功次及仗義輸粟濟軍者俱聴軍門及
撫按官臨時酌擬奏請從厚陞賞以為懐忠慕義者之
勸至于耆民統領沙兵或屬把總或屬府縣官管轄其
所獲功次仍照部下功論擬陞賞
  此言處報/效賞格
兵部尚書張時徹云今奏擬五等賞功之例
曰論首級凡水陸主客官軍民快臨陣擒斬有名真倭/賊首一名顆者陞三級不願陞授者賞銀一
[011-127a]
  百五十兩獲真倭從賊一名顆并陣亡者陞一級/不願者賞銀五十兩獲漢人脇從賊二名顆者陞
  授署一級不願/者賞銀二十兩
曰論竒功如在海洋遇賊有能要擊衝沈船隻或追逐/登山使賊不得登岸如賊既登岸有能衝鋒
  破陣奮其聲勢或追出境或逼下船使地方不致/受禍或所部兵少而擒斬多者均以竒功論聴總
  督即時具題巡按作/速勘報超格陞賞
曰分信地凡守備把總及海防民兵府州縣佐各有信/地如賊至不能拒守致賊突入者固當律以
  守備不設之罪若能奮勇鏖戰或有首級功罪相/當者亦許准贖若罪少功多者仍以功論如賊從
  别港路出境有能邀截擒斬打獲船隻所得貨物/盡行給付仍照例陞賞至於故縱出入本港専圖
[011-127b]
  邀取賊贓者聴督/撫官叅究重治
曰計職任詳見㑹/題中
曰處報効詳見㑹/題中
必如是而行之則有功不至於濫賞有罪不容於倖免
而將士戮力用命矣
  此言賞罰/之令當嚴
巡撫都御史唐順之云肅隊而趨挺矛而舞非以為戯
也將責之以臨陣禦敵之實用也責之臨陣禦敵之實
[011-128a]
用而不以臨陣禦敵之賞罰施之則亦戱而巳矣史𫝊
所記子玉治兵斬七人貫三人耳孫武以婦女試陣法
而戮其女隊長二人然後鼓之而無不如志然則古之
治兵者大略可見也請於常廩之外多儲金錢以賞其
用命者以作其投石超距之氣其不用命者縱不能盡
如臨陣之刑而軍令所謂鞭笞貫耳等類許將官督操
亦時一行之以示威或聨為伍法罰及同伍紀律既明
人心自肅至其臨陣庻㡬畏我而不畏敵矣
[011-128b]
  此言操練時須發/行賞罰人方知畏
太倉生員毛希秉云欲人出死力不與同其利自古未
有能濟者也乞依晁錯邊事胡人入驅能止所驅者以
其半與之凡捕巡所獲鹽船賊船聽其照例估料納銀
不得如舊惟有勢要在官人徴價給領利歸他人如此
而再犯贓壞法照依文官永不許管軍管事庻彼顧利
不敢輕犯明憲而可責其盡職矣此使人自為戰之法

[011-129a]
兵備副使凌雲翼云臨陣退縮軍法甚重今領兵官員
畏罪掩飾毎遇賊入犯即妄稱領兵追賊其實去賊甚
逺不惟不見其形雖賊之衆寡虚實亦不得而知也及
尾賊出境乃揑報追至某處與賊血戰沈死者不計燒
死者不計斬獲首級一顆豈有與賊血戰而斬獲僅一
顆者乎此名為追賊實與退縮何異不加敕正遂效尤
接踵習為故智豈不敗迺事哉今後須申明軍法務要
從實追𠞰如果賊勢重大兵力寡弱徑自明白聲説以
[011-129b]
為别圖如或窮追連旬累月不聞一戰直至賊出境虚
飾浮詞欺罔觀聽者聴本道查實叅呈重究與退縮同
科庶可以破其躱閃之故態矣
閩縣知縣仇俊卿云羊斟之㣲足以覆床一笠之小可
以强吳三略曰軍無賞士不往使勸懲通乎人心可以
使之赴水火者否則衆心解體矣何以能刼之使鬭哉
是故行賞以示恵决罰以立威皆兵家之所尚也後世
賞罰不明武備廢弛有脂韋襁抱而報功者有手獲功
[011-130a]
級而為人掩奪者亦有喪師矯以為捷而冒賞者有屢
建竒功獨立而反蒙辜者亦有乘其喜怒愛憎之故而
賞不以功罰不以罪者顛倒繆迷如此何以厭服人心
振揚武烈哉顧其鋒鏑縱横之際存亡呼吸之間人以
萬死博一賞在上者寧不動心矜察之乎若有敵不前
交鋒不勇者罰固無足議也亦有勢孤援寡勞逸饑飽
主賔地利之不同者此皆有可原也斬將先登破陣殺
賊者賞固在上功也亦有運籌决勝者雖未曽身蒙矢
[011-130b]
石亦賞之所推首也茍或俘降以邀功誘虜以違令甚
至截殺行人老稚以充首級者又皆在所不赦也故將
之五徳信賞必罰為之主焉若近嵗王陽明申明賞罰
疏雖已事之後猶不亡前功斯可以永昭勸懲者也
予按已上諸論皆賞罰之常格未盡其妙也何也今之
衛所官乃紈袴子弟而巳矣武藝且多不諳况肯捐軀
建功業乎衛所軍餘世平日久不經訓練一旦臨敵無
技能可恃膽寒氣怯非敗即走以是常格賞罰待之豈
[011-131a]
能煆煉淬勵而得良將勁兵乎夫賞罰者榮辱之謂也
大而官爵之命小而言語之褒皆謂之榮重而斬刖之
刑䡖而斥詈之及皆謂之辱施恩而可測者非榮也惟
施不測之恩人方以為恩而知所勸耳施威而可測者
非辱也惟施不測之辱人方以為威而知所懲耳故有
今日為行伍而明日拔之為將領者有侵晨在人上而
薄暮降之為役卒者褒貶予奪大公無我顛倒豪傑莫
知端倪則人孰肯甘處其辱而不思所以自奮哉周禮
[011-131b]
爵以馭其貴禄以馭其富正此意也在上者能測乎此
則激惰為勤轉弱為强不必用衛所之官而民間自有
良將可選不必調湖粤之兵而鄉閭自有勇夫可練矣
  禁妄殺
兵備副使凌雲翼云賞功罰罪勸懲繫焉今各領兵官
員既不能奮勇運謀為地方保障往往將被擄逃回或
窮鄉避難之民殺以報功故行路者若非成羣不敢獨
行是不能禦賊而反為民賊矣又從而賞之誠可痛恨
[011-132a]
今後報首級止一顆二顆者聽本道查訪果有對敵實
迹方轉送紀驗其或詐冒無據者即鞠究明白坐以抵
命至於指稱奸細殺以為功者猶為易見盖謂之奸細
必至一二人假裝吾民或探聽消息或潛為内應既巳
覺露可縛而致之非臨陣血戰者比也何至斬首級哉
以後奸細止許生擒不許殺害違者一體抵罪盖天理
人心昭然難冺而欲欺昧以求滅賊未有能濟者也
御史徐栻云自古命將出征師還奏凱取魁首以為大
[011-132b]
戮後世緣此遂尚首功故首級不明非惟功賞不實亦
多戕害人命西北邊功正患坐此流弊也故我祖宗深
鑒兹弊惟海外諸蠻如倭之類得論首級以其種類别
而真偽易辨耳近者斬獲倭冦得比照流賊事例已該
兵部題奉欽依無容别議但臣恐貪冒成風功次失實
則未免貽誣殺冒功之害也是可不嚴為之防乎臣願
我皇上勅下該部議行海防巡撫都御史以後凡遇海
上報捷即便詳加勘驗果係皮肉𦂳縮有血䕃刀痕者
[011-133a]
方為真正首級頂心□門無髮又非刀剃者方為真正
倭頭得以首級論功奏請陞賞其有中國勾引之人雖
係有髮須在大夥賊内對陣擒斬者方許比照從賊生
擒例議賞如有誣殺平民妄冒功次者悉從巡按御史
叅究坐罪則庻乎首級申明而慎軍功重民命胥得之
矣伏惟聖裁
  處首級
都御史唐順之云鳥銃手不許割首級亦不暇割首級
[011-133b]
論賞與餘軍照數分級假如百人為率或鳥銃手十名
餘軍九十名鳥銃手居餘軍十分之一或餘軍内得一
首級該銀三十兩則鳥銃手得銀亦十分之一共分銀
三兩或鳥銃手五十名餘軍五十名鳥銃手居餘軍二
分之一餘軍得一首級則鳥銃手亦得銀二分之一共
分銀一十五兩人數搭得多寡分銀數多寡率照此例

  恤傷殘
[011-134a]
巡撫都御史彭巡按御史孫等議云優恤軍屬律有正
條隠蔽殺傷例有明禁今後各道并軍衛有司部下軍
兵俱要従實開報陣亡官員給銀三十兩奏請陞級他
鄉客死者仍給關文陣亡民兵一名給銀五兩官軍一
名給銀三兩被傷軍兵傷重者一兩傷輕者五錢被殺
民人未埋者五錢已埋者三錢被傷未痊者一錢房燒
盡絶十口以上者三兩十口以下者一兩五錢老小無
依者五錢壯丁砍去蘆葦者應納鹽課官為處補俱從
[011-134b]
兵備道呈請查給若有隠蔽不報者從重究治督糧道
仍將近者議免太倉嘉定上海崇明四州縣荒蕪田糧
及民運白糙粮米議改折色數目出榜諭衆通知務俾
民有實惠
 
 
 
 籌海圖編巻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