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52 四川通志-清-黃廷桂 (master)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四川通志巻十三上
 水利
  書載九川滌源九澤旣陂由是而三壤咸則告厥
  成功然則土爰稼穡而非水之潤下曷以相濟也
  哉神禹治水導岷江以朝宗萬世永賴漸被逺矣
  嗣是李冰鑿離堆文翁穿湔江至今沃野千里號
  稱陸海蓋資其灌漑溝塍綺錯幾不下數千萬頃
[013-1b]
  也其他疏瀹有方而順水之性因地之宜以成天
  之功者又豈區區鄭白之渠所可比烈也耶作水
  利志
 成都府
  成都縣附/郭
  石堤堰在縣北/四十里木籠堰在縣北二/十五里清波堰在縣西/二十里
  雙江堰在縣西三/十五里縣境内凡漑田堰水源俱分自
  都江大堰每年照畝出銀詳見廵撫/憲德疏
[013-2a]
  華陽縣附/郭
  欄杆堰在縣西南/一十里龍爪堰在縣西/南五里洗瓦堰在縣東/五里
  姐兒堰在縣東/一十里縣境内凡漑田堰水源俱分自都
  江大堰毎年照畝出銀詳見廵撫/憲德疏
  雙流縣
  金馬堰在縣西北/一十五里鰱魚堰在縣東北/二十里縣境内共三
  十二堰漑田
  温江縣
[013-2b]
  朱家堰在縣東/三十里龍梁堰在縣東/三十里縣屬水源自灌口
  下約三十里分一派入江安堰卽新開河流温江
  郫縣灌縣雙流華陽地方又自灌口下約四十里
  分一派入玉石堰流温江雙流地方至用都江堰
  水止有六家毎年照田畝出銀詳見廵撫/憲德疏
  新津縣
  通濟堰在縣西南三里唐開元二十八年採訪使/章仇兼瓊所開分四筒穿渠灌漑本縣東
  南田畆並彭山眉州/青神等處二百餘里石馬堰在縣西/十五里 蕎草堰在/縣
[013-3a]
  西一十/五里沙子堰在縣西北六十里俱/引金馬河水漑田大寺堰在縣/西北
  一十五里引/西河水漑田五所堰在縣東一十五里/引楊柳河水漑田七里堰在/縣
  東北一十里引/洋馬河水漑田
  金堂縣
  老馬堰在縣東/一十里紡車堰在縣北二/十五里天工堰在縣西/一十五
  里/石龍堰在縣東南/一十里蠻仔堰在縣東/北五里縣境内凡漑
  田堰水源俱分自都江大堰毎年照畆出銀詳見/廵撫
  憲德/疏
[013-3b]
  新都縣
  龍門堰在縣南/二十里千工堰在縣西南/一十五里馬沙堰在縣西/二十里
  揷板堰在縣北/三十里縣境内凡漑田堰水源俱分自都
  江大堰毎年照畝出銀詳見廵撫/憲德疏
  簡 州
  明陽鎮堰在州/東北花落溝堰 官斗溝堰 平大鎮
  堰 虎頭堰 長溝堰 州境内共六十五堰皆
  節絳諸水以漑田
[013-4a]
  崇慶州
  百丈堰在州/北黑石堰 石頭堰 沙河堰 普濟
  堰 普潤堰 娑羅堰 石魚堰 州境内共七
  十四堰漑田
  郫 縣
  萬工堰在縣西/二十里黄土堰在縣南/三十里漏沙堰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牛王堰在縣西北/一十五里臘塔堰在縣西南/三十里縣境内凡漑
  田堰水源俱分自都江大堰每年照畝出銀詳見/廵撫
[013-4b]
  憲德/疏
  灌 縣
  太平堰在縣東/城下三泊洞在縣城/北岸柏木河在縣東/二里
  堰河在縣東/二十里羊子河在縣東/一十里油子河在縣東二/十五里
  陡河在縣東/五里侍郎堰在縣南/一十里鄉安堰在縣西二十/五里即都江
  堰/
  雍正八年巡撫憲德具
 題灌縣郫縣崇寧温江新繁新都金堂成都華陽等
[013-5a]
  縣照田畝之多寡以出夫即計夫役之多寡以折
  價永為定例
  崇寧縣
  毛家堰在縣北一/十五里永寧堰在縣南/一十里化家堰在縣東/三里
  龍口堰在縣西/一十里平樂堰在縣西/一十里縣境内凡漑田堰
  水源俱分自都江大堰毎年照畝出銀詳見巡撫/憲徳疏
  新繁縣
  興龍堰在縣東一/十二里天生堰在縣西/二里鐵馬堰在縣南/七里
[013-5b]
  金牛堰在縣西南/一十五里楊栁堰在縣北/五里縣境内凡漑田
  堰水源俱分自都江大堰毎年照畝出銀詳見巡/撫憲德
  疏/
  漢 州
  栁梢堰在州北引綿/陽河水漑田馬乂堰在州北引石/亭江水漑田馬脚堰
  在州北引金/雁河水漑田老鴉堰在州西引馬/蹄河水漑田粟米堰在州西/引清白
  江水/漑田州境内共三十六堰漑田
  什邡縣
[013-6a]
  洛口堰 青竹堰 跑馬堰 楊村堰 縣境内
  共二十堰皆節雒水漑田
  彭 縣
  闖平口堰在縣/東馬鳴堰 麻栁堰 羅江堰 濟
  民堰 縣境内共二十四堰漑田
 敘州府
  長寧縣
  東溪 西溪二溪環繞縣境居/民引以灌漑田畝
[013-6b]
 䕫州府
  奉節縣附/郭
  青苗陂在縣東白帝城東北五里方輿勝覽東屯/有青苗陂杜甫詩東屯稻田一百頃北有
  澗水通青苗明一統志在瞿/塘東蓄水漑田民賴其利
 龍安府
  江油縣
  文昌堰在武/都龍門堰在縣北三里縣境又有小/河許歐鐵佛陳公等七堰
  彰明縣
[013-7a]
  龍備堰在縣東縣境又有胡中永/安永豐羅村野壩等九堰
 雅州府
  雅安縣附/郭
  黑水堰在慕義鄉引隴/西河水灌田紅巖堰在上壩鄉引/濆江水灌田
  蘆山縣
  石波堰在縣東三里其水出始/陽山用木槽接水漑田
  名山縣
  黑水堰
[013-7b]
  清溪縣
  温江河發源於相嶺下壩/田畝資其灌漑流沙河由龍越嶺來上/壩田畆資其灌
  漑/
 直𨽻嘉定州雍正十二/年陞為府
  楠木堰在州西一十五里起安谷鄉宋家塲至馬/落壕止引沫水灌田又名牛特堰康熙三
  年叅政張能鱗重/修更名張公堰永豐堰在州北一十五里起風/洞子至白巖壩止穿山
  為洞連引綿竹/鋪青衣水灌田
  夾江縣
[013-8a]
  龍興堰在縣南一十里康熙四年知縣劉際亨以/水小難周灌漑更於其南五里開鑿大渠
  民利賴之號/曰劉公堰
 直𨽻眉州
  蟇頤堰在州東七里唐開元中益州刺史章仇兼/瓊築障蜀江水溉眉山青神田畝七萬二
  千有竒宋嘉定閒魏了翁又/畚武陽石壘堤其利尢溥鴻化堰在青神縣北/一十五里即
  唐張武等所開也舊志青神/陂堰五十有一惟鴻化最大馨堰元和志在彭山/縣西南二十五
  里擁江水為大堰/開六水以灌郡田
  彭山縣
[013-8b]
  通濟堰在縣西北四十里有大堰一小堰十唐時/章仇兼瓊所開自修覺山下引水灌漑彭
  山眉州等處田畝凡三百餘里後五/代時張琳重修元彭山令雍熈復修
  丹稜縣
  滄浪堰在縣東南隅水深數/尺可漑田十餘畆天生堰在縣西五里/係天成提堰
  不勞/人力
 直𨽻邛州
  六堰在州東州志有頭堰二堰三堰皆大邑縣界/四堰五堰六堰皆在州界自州東北向西南
  數十里沿河田/地仰以灌漑
[013-9a]
  大邑縣
  頭堰又有二三四堰并青山千工鐵溪/石頭五龍正武羊頭芽草等堰
 直𨽻資州
  䝉溪堰在州西州境又有鴛鴦等六/十一堰分引珠江水以漑田
  資陽縣
  水溪溝堰在縣東縣境共/有二十六堰
  仁壽縣
  漢陽堰在縣北唐志在資縣東五里至德初置引/漢水漑田二百頃文德元年縣令陳克復
[013-9b]
  修漢志境内又有方家壩草狹/溝鴛鴦池太平橋等十三堰
 直𨽻綿州
  雒水堰在州東北唐志在魏城北五里唐貞觀六/年引安西水入縣民甚利之州志州境又
  有邊堆泉水野茅石草水通史君河/北王武麻角丙水親開等十三堰
  德陽縣
  安樂堰在縣東南又有黄膠柳梢石板龍泉河等/二十三堰西南有歐家堰引綿竹之射水
  漑/田
  羅江縣
[013-10a]
  芒江堰在縣北五里唐永徽五年縣令/白大信置引羅江河水灌田楊村堰在/縣
  東北一十四里唐貞元二十一年縣令韋德築引/安縣之折脚堰水漑田舊志縣境又有泉水玉女
  馬山回龍靈/龍等十九堰
  綿竹縣
  軍屯堰今名官渠堰在縣北三十里其下有硼砂/走水龔家唐家等四堰皆引綿江水灌田
  又有黄土馬/壩馬頭等堰火燒堰在縣西四十里其下又有疊/溪象鼻貨家等堰皆引石亭
  江水/灌田鹿角堰在縣西南二十里其下又有海香江/家白鶴祖師麥草官堰土黄等七堰
  皆引射/水灌田
[013-10b]
  安 縣
  折脚堰在縣南唐志在神泉縣北三十/里唐貞觀元年置引水灌田雲門堰在/縣
  東唐志龍安縣東南二十三里有雲門堰引茶川/水以灌田唐貞元元年築下又有白馬黄土芭蕉
  等十/二堰
  按蜀省水利所在多有而都江一堰尤為利溥功
  鉅即成都所以稱沃野千里者也當事於此再一
  致意故成屬諸堰志中一一備載至若眉州之蟇
  頤堰彭山之通濟堰與夫嘉定之楠木夾江之龍
[013-11a]
  興等堰利賴雖不及都江之廣然經章仇兼瓊魏
  了翁張能鱗劉際亨諸公疏濬修築仁人之澤歌
  頌難忘故亦在所不遺其餘如重慶保寧以及各
  府州縣或堵溪㵎或壅澤梁非無塘堰以資灌漑
  要皆民間自作刻日可成者是以畧而弗紀
 題修都江大堰疏
  四川巡撫都察院佟鳳彩
 題為詳興水農之政為足民之大本事案照順治十
[013-11b]
  八年六月二十三日據左布政使楊思聖呈稱奉
  前巡撫高民瞻案騐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七日准
  工部咨都水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工科抄出該
  本部覆工科右給事中薛鼎臣
 題前事等因移咨到院備行到司奉此隨經備移水
  利守巡各道查議移報去後今准守西道移稱據
  成都府申據郫灌二縣回稱查得當日水利舊有
  都江大堰開鑿於秦時太守李冰灌漑十一州縣
[013-12a]
  值張逆變後所餘人民止就隅曲之水以灌偏僻
  之田茍且延生未遑修理順治十六年䝉監軍道
  詳請三院司道府遠近文武捐金二千有竒雇募
  淘鑿即今開墾漸廣但疏濬之水道易為沙石滯
  塞欲為永久計必行令用水州縣照糧派夫毎歲
  淘鑿庻民不憂旱而國賦漸増矣等因移司准此
  又准巡北道移據保潼二屬州縣回稱查得各屬
  州縣所轄百姓住居髙岡四野且地勢狹隘淺薄
[013-12b]
  非平川可比並無新舊水利當興等因到司又准
  守巡東南各道移覆相同各等因移報到司准此
  相應呈報等因到臣/臣/查看得蜀省川東川南
  川北皆崇山峻嶺並無應修應築之塘堰惟成都
  為省㑹平川之地舊有都江大堰在灌縣灌漑成
  屬州縣自遭兵燹之後堰堤崩頽通渠壅淤至十
  六年間文武各官捐助修築疏通水道目前暫資
  灌漑其於農政漸有禆益已於本年閠七月内備
[013-13a]
   咨工部去後至八月初二日臣/復將都江大堰修
   濬事宜於條議疏内列欵入
  告迨九月二十五日准部咨内稱此案應當題覆復
   行到臣/臣/覆查前情無異理合具
  題
  題請李冰李二郎封號疏
   四川巡撫都察院憲德
  題為
[013-13b]
聖明在上川嶽效靈懇
  請
賜封以光盛典事雍正五年十一月十一日准禮部咨
   祠祭清吏司案呈禮科抄出本部
  題前事内開該臣/等議得四川巡撫憲德疏稱成都
   府灌縣都江堰口廟祀李二郎自秦以來尚未受
   封號查都江堰水源發岷山禹導江後沫水尚為
   民患秦蜀守李冰使其子二郎除水怪鑿離堆穿
[013-14a]
   内外二江灌漑成都等州縣稻田使沃野千里康
   熙四十七年孟洞水決至灌口忽得木石闗欄水
   洩外江保全成都等縣近四五年閒江水安瀾灌
   口不乾不溢修堰之需比前費半功倍自
皇上御極以來五穀豐登萬民樂業捍禦保障為功不
   淺相應
  題請
勅賜封號等因前來查雍正二年詹事府少詹事錢以
[013-14b]
   塏奏稱江海之神請
恩褒爵秩一疏臣/部以沿海地方廟祀諸神果有捍禦
   保障之功應請封爵者令該督撫查明彚題等因
   議覆奉
㫖依議欽遵在案今該撫旣稱李二郎鑿山導江有功
   蜀地康熙四十七年孟洞水決獨至灌口忽洩外
   江保全成都等縣自
皇上御極以来五穀豐登萬民樂業江水安瀾不乾不
[013-15a]
   溢捍禦保障為功不淺等語理合
勅賜封號以昭
  盛典但查司馬遷史記班固漢書專載蜀守李冰鑿
   離堆穿二江功績厯厯可考惟灌縣志書内有使
   其子二郎鑿山穿江之語是二郎雖能成父之績
   李冰實主治水之功又查王圻續文獻通考内元
   至順元年封秦蜀郡太守李冰為聖德英惠王二
   郎神為英烈昭惠靈顯仁祐王兹逢
[013-15b]
 聖朝累洽重熙屢彰顯應康熙四十七年旣有保障之
   功近四五年間更覩安瀾之慶理宜並崇祀典用
   答神庥今該撫祇
  請封李二郎而不及李冰似未妥協或照該撫所
  請專封李二郎或將李冰並給封號之處恭候
欽定俟
命下之曰其封號字樣交與内閣撰擬進
  呈
[013-16a]
御覽行令該撫轉飭該地方官製造神牌安設致祭毎
   歲春秋二祭仍照例致祭可也等因雍正五年九
   月初六日
  題本月初十奉
㫖李冰李二郎俱着給與封號餘依議欽此隨行文内
   閣去後今准内閣撰出李冰封號
欽定敷澤興濟通祐王李二郎封號
欽定承績廣惠顯英王等因到部相應移咨該撫遵照
[013-16b]
   施行可也
  題都江堰酌派夫價疏
   四川巡撫都察院憲德
  題為敬陳管見仰祈
睿鑒事成都一郡地處高阜所屬田畝惟藉引水灌漑
   查灌縣都江大堰自秦時蜀守李冰鑿離堆以導
   江之支流當時大書深淘灘低作堰六字刻於石
   壁以為千古治堰之要訣後人因之創為竹籠作
[013-17a]
  堤之法以竹編籠納石於内築人字堤以資捍禦
  每歲淘築遂為成例人字堤之下又有太平堰三
  泊洞柏橋堰上下漏礶堰羊子堰徐堰河導江堰
  牛子堰等處分流而郫灌温江及崇寧新繁新都
  金堂成都華陽等九縣俱引水漑田由來久矣其
  歲修之費從前用水之戸照田塊派夫灌縣出夫
  六十九名温江出夫一十名郫縣與崇寧共出夫
  四百八名新繁出夫九十名新都出夫三十六名
[013-17b]
  金堂出夫九十名成都出夫九十名華陽出夫九
  十名以上九縣共出夫八百八十三名毎夫一名
  折銀壹兩共折銀八百八十三兩雍正元年以來
  毎年修築之費或五六百兩或七八百兩不等自
  雍正五年因人字堤衝決壅塞五六兩年費至一
  千二百餘兩不等通算每年須派銀一千二三百
  兩方可有備無患但從前照田派夫因川省田地
  向來不知畝數惟有計塊出夫目今丈量已竣畝
[013-18a]
  數可稽若仍以田塊較算不無大小懸殊之别實
  屬不均臣/愚應請計畝均攤方無畸輕畸重之弊
  查九邑田畝惟灌郫崇三處得水最近獲利最溥
  其温江新繁新都金堂成都華陽離都江大&KR3266
  一百餘里者其用水之處不能無遲早多寡之殊
  則出銀之處宜畧為區别如郫灌崇三處毎畝派
  銀二釐温江新繁新都金堂成都華陽每畝派銀
  一釐五毫又華陽縣内有用水畧少之田每畝派
[013-18b]
  銀一釐庶得均平今按九邑丈量清册實在用水
  田畝灌縣田一十一萬六千一百九十八畝毎畝
  派銀二釐該銀二百三十二兩三錢九分六釐郫
  崇兩縣田一十九萬一千六百二十五畝毎畝二
  釐該銀三百八十三兩二錢五分温江縣田一千
  二百九十四畝毎畝一釐五毫該銀一兩九錢四
  分一釐新繁縣田四萬六千七百五十三畝每畝
  一釐五毫該銀七十兩一錢二分九釐五毫新都
[013-19a]
  縣田七萬六千九百七十一畝毎畝一釐五毫該
  銀一百一十五兩四錢五分六釐金堂縣田五萬
  五千三百五十七畝毎畝一釐五毫該銀八十三
  兩三分五釐成都縣田一十九萬二千七百二十
  六畝每畝一釐五毫該銀二百八十九兩八分九
  釐華陽縣田五萬四千六百三十九畝毎畝一釐
  五毫該銀八十一兩九錢五分八釐又水不敷用
  田二萬四千九百七十五畝每畝一釐該銀二十
[013-19b]
  四兩九錢七分五釐以上共田七十六萬五百三
  十九畝零通用派銀一千二百八十二兩二錢二
  分九釐每年令各縣照數徴收竟解水利同知衙
  門該同知預將估修數目造册報明俟修完之日
  再造册報銷所有餘剩銀兩仍貯同知衙門以備
  夏秋水發衝塌之費務令深淘堅築使各處田畝
  俱資灌漑如有草率從事卽行查叅在從前民自
  修堰其派夫銀兩俱係里甲經手不無支少派多
[013-20a]
   致歸中飽情弊請嗣後各縣鄉村用水田畝派銀
   數目刋刻木榜通行曉諭照依江南河工歲夫折
   銀之例官徴官解給以由票此項折夫銀兩不加
   火耗永為定例庶幾
  國計民生大有禆益再查此項銀兩係雇夫修築之
  費零星給發不若改輸制錢但每雇夫多係蠻夫
   惟知用銀以便攜帶請嗣後應令各該縣銀錢兼
   收聼民自便定為成例永遠遵行實小民萬世之
[013-20b]
   利理合具
  題伏乞
皇上勅部議覆施行雍正八年六月十八日准户部咨
   四川清吏司案呈户科抄出四川巡撫憲德
  題前事雍正八年正月二十一日
  題二月二十一日奉
㫖該部查核議奏欽此欽遵於本月二十二日抄出到
   部該臣/等查得四川巡撫憲德疏稱郫灌温江等
[013-21a]
  九縣田畝地處高阜惟引灌縣都江大堰之水灌
  漑其修淘之費該撫憲德旣稱毎年須派銀一千
  二三百兩方可有備無患查九邑田畝離堰有遠
  近不同用水有遲早各殊則出銀之數宜畧為區
  别如郫灌崇三邑毎畝派銀二釐温江新繁新都
  金堂成都華陽每畝派銀一釐五毫又華陽縣内
  有用水畧少之田毎畝派銀一釐共田七十六萬
  五百三十九畝零共派銀一千二百八十二兩二
[013-21b]
  錢二分九釐每年令各縣照數徵收竟解水利同
  知衙門該同知預將估修數目造册報明俟修完
  之日造册報銷餘剩銀兩仍貯同知衙門以備夏
  秋水發衝塌之費如草率從事即行查叅所派銀
  數刋刻木榜通行曉諭官徵官解給以由票此項
  折夫銀兩不加火耗銀錢兼收著為定例永遠遵
  行實小民萬世之利等語均應如該撫所請將各
  縣派徵淘塌修堰銀兩解交水利同知衙門該同
[013-22a]
   知預將估修數目造册報明俟修完之日造册申
   送該撫具
  題查核餘剰銀兩以備夏秋水發衝塌之費如該同
   知草率從事或朦混冒銷並各縣額外濫加火秏
  等弊該撫即行指名
  題叅可也等因雍正八年四月二十八日
  題五月初一日奉
㫖依議
[013-22b]
   開濬成都金水河事宜
   雍正九年二月十七日成都府知府項誠為凛遵
   憲諭諄切詳請開濬事宜利民用以廣惠澤事竊
   照成都金水河一道向日原通舟楫日久漸至淤
   塞昨䝉撫憲面諭宜民立政之道水利為先即畎
   澮溝渠皆應及時修理矧省㑹為闔城民命地氣
   攸闗豈可任其久廢令卑府查勘確議卑府遵即
   率仝㕔縣逐一親勘此河上流當日原通灌縣江
[013-23a]
  水從郫縣兩河口引入磨底河徑逹成都縣西門
  水洞入城由貢院前三橋青石橋玉河沿一帶出
  華陽縣東門外水城直逹府河今自磨底河起至
  府河止量共一千五百二十六丈俱應開濬西門
  外原無往來船隻且門内即係滿兵駐劄應将水
  洞宻布鐵牕止令通水不得通船其划小船由東
  門進者俱抵滿城東水關為止如此則沿河一帶
  俱為商賈闤闠輻輳之所凡客船一至東闗貨物
[013-23b]
  行李皆用小船撥運入城就近投店可免背負遺
  失之患有便於商其利一米蔬柴炭為民間日用
  之物既可船運入城三橋又為省㑹適中之地衆
  物齊集在城居民皆可就近購買有便於民其利
  二且省城房屋多用草苫蓋即街市瓦房亦係竹
  壁編成閒或不戒於火毎至比屋延燒雖各設木
  桶貯水但器小易竭亦難盡恃為救焚之具是河
  一開即有祝融為患而隨處有備不難立時撲滅
[013-24a]
  其利三舊河既塞城中地泉鹹苦毎至春夏沈鬱
  穢濁之氣不能暢逹易染疾病昔杭州近海民飲
  井水多病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入城作六井
  至今賴之是河一開則地氣既舒水脈亦暢民無
  夭札其利四卑府細詢僚屬博訪輿情僉無異辭
  再查雍正元年議准條奏内開行令各省確查大
  小河道如有淤塞者即行設法疏濬務期實濟造
  册報部等因通行在案相應詳請憲臺俯念民生
[013-24b]
  飭發公項銀兩委員雇募人夫興工開濬務期深
  通可垂久遠從此惠澤旁流當與導江之功比烈
  矣等因當䝉撫都院憲發藩司高議詳查得沿河
  一帶俱為商賈闤闠輻輳之所而三橋又為省㑹
  適中之地一經開濬便商便民誠有如該府所云
  者且河流深滿可息不戒之風烟地脈疏通可散
  不時之疫氣該府所詳甚屬妥恊自應速為奉行
  等因隨奉批允於二月十七日興工三月二十九
[013-25a]
  日告竣共用工費一千四百兩俱係撫都院捐給
  亷俸給發併將滿城水東門另造石橋可以通舟
  凡商賈舟楫由大河撥換小船直通滿城又於九
  年六月十九日詳為再陳城河善後事宜以垂遠
  利事竊照省城金水河一道開自宋時相沿已久
  近年失於疏濬以致不通舟楫民苦沮洳深為未
  便幸䝉撫都院俯念城河有闗水利慨捐清俸獨
  力興修卑府遵奉督率㕔縣各員於本年二月十
[013-25b]
  八日興工分段挑濬計自西門外磨底河起由西
  門内滿城一帶三橋青石橋玉河沿直至東門外
  府河止共挑濬過一千五百二十六丈今已次第
  工竣但查善政之垂貴於可久使無專司分理之
  人則日久仍歸淤塞深為可惜卑府謹酌末議惟
  憲臺採擇焉 一查卑府同知一員原有專管水
  利之責請嗣後城河一應事務令該同知管理其
  成華兩縣縣丞亦經卑府議加水利職銜詳請在
[013-26a]
  案應令該同知督率分管以專責成 一省城向
  係旱門今東西添設水闗其西門水闗原係宻釘
  鐵簾不用啓閉自有滿兵看管外至於東門水闗
  通船出入必須依時啓閉應請照旱門之例交與
  城守營撥兵看管以重防守夏一城河新濬兩岸
  俱係浮土如遇夏秋雨淋衝刷泥土下河難免淤
  墊兼以來源係引江之水亦未免夾帶流沙必得
  毎年淘濬方能深通無阻况已成之功更可力省
[013-26b]
  功倍查水利同知衙門都江堰工每年各縣額解
  銀一千二百兩有竒請於毎歲冬間於修理堰工
  餘剩銀兩動支雇夫疏濬一例報銷以垂永久
  一東門水闗最為𦂳要查闗洞係舊時建造原屬
  堅固但沿城上游俱係土岸恐日久被水汕刷猶
  恐囓及城根應請兩邊添築䕶城雁翅各長丈許
  下簽木樁兩岸用磚石包砌以資捍禦 一三橋
  以下水勢猶緩惟板橋一帶水勢迅利蓋緣板橋
[013-27a]
  兩岸偪仄橋門旣狹又值河勢灣曲以故水急浪
  湧似應於轉灣之處兩岸畧為取直并將橋旁石
  柱改換木柱則水道寛緩併請將一洞青石卧龍
  等橋俱照安順橋之例改換木橋以緩水勢庶稱
  利渉 一沿河兩岸俱係居民凡糞草腌臢毎圖
  便易傾入河内易至堙塞請刋木榜曉諭禁止仍
  令牌頭不時稽查有犯即送該管縣丞量責示警
  實於河道有益 一城河之源來自郫灌西門外
[013-27b]
  應請建閘水大時下閘以防衝溢但冬月源水稀
  少若再任其直逹府河則城河必致淺涸似應於
  束水闗外河口之處建閘一座交與華陽縣縣丞
  管理一遇水淺即將閘下板蓄水毋使外洩凡有
  貨物出入俱於閘邊搬運統俟冬閒水涸興工則
  永享其利矣奉撫憲批發藩憲詳議允遵在案
  本年三月成都府知府項誠又議請於蜀王城之
  南三橋之西北相度地形開新河一道直通貢院
[013-28a]
  河并修淘貢院週圍河道通舟便民又新開河路
  搭橋二座總共需木植夫價銀七百兩有零奉藩
  憲高酌議允行隨捐發銀三百兩又奉臬憲劉及
  重慶府知府張光鏻龍安府知府張育茳雅州府
  知府張植眉州知州高思雍資州知州李懷智各
  捐銀有差併臬憲劉發下充公銀兩共五百四十
  兩有零成都府知府項誠自捐銀一百六十兩有
  零於三月興工七月告竣計開新河一百八十九
[013-28b]
  丈六尺九寸開淘王城河一千零五十八丈一尺
  五寸從此舟楫可直逹王城之北矣
  厯朝堤堰碑記並水利諸攷附
 元揭徯斯蜀堰碑
  江水出蜀西南徼外東至於岷山而禹導之秦昭
  王時蜀太守李冰鑿離堆分共江以灌川蜀川蜀
  以饒自秦厯千數百年所值衝薄蕩囓大為民害
  有司歲治堤防百三十二所役兵民多者萬餘人
[013-29a]
  少者千人其下猶數百人毎人七十日不及七十
  日雖事治不得休息其不役者日三緡富屈於貨
  貧屈於力上下交病㑹其費歲不下七萬緡毫髪
  出於民十九藏於吏槪其所入不足以更費今上
  皇帝即位之明年僉四川亷訪司事吉當普巡行
  周視得要害之處三十有二餘悉罷之且召灌州
  判官張𢎞計曰若甃之石則役可罷民蘇弊除何
  憚而莫之為𢎞曰公慮及此生民之福國家之幸
[013-29b]
  萬世之利也𢎞請出私錢試以小堰堰成水暴漲
  堰不動乃具文書㑹行省及邊軍七翼之長郡縣
  守宰鄉遂之老各陳便宜皆曰便復禱於冰祠與
  神約昔鑿離堆以富川蜀建萬世之利神功也今
  水失其道民失其利吏乘其弊若此而神弗之救
  是神之惠弗終也神克相予於治弗予相請與神
  從事卜之吉於是徵工發徒以至元改元十有一
  月朔肇事於都江堰都江即禹鑿之處分水之源
[013-30a]
  也鹽井關據其西南江南北皆東行北舊無江冰
  鑿以避沫水之害中為都江堰少東為大小釣魚
  磯又東跨二江為石門以節北江之水又東為利
  民臺臺之東南為侍郎楊栁二堰其水自離堆分
  流入於南江南江東至鹿角又東至金馬口又東
  過大安橋入於成都俗稱大皂江江之正源也北
  江少東為虎頭山為鬭雞臺臺有水則尺為之畫
  凡有水一及其九其民喜過則憂盡沒其則則民
[013-30b]
  困乃書深淘灘低作堰六字其旁為治水之法皆
  冰所為也又東為離堆又東過凌虛歩雲二橋又
  東至三石洞釃為二渠其一自馬騎東流過郫縣
  入於成都古謂之内江今府江是也其一自三石
  洞北流過將軍橋又北過四石洞折而東流過新
  繁入於成都古謂之外江即冰所穿二江也南江
  自利民臺有支流東南出萬工堰又東為駱駝又
  東為確石繞青城而東鹿角之北涯有渠曰馬壩
[013-31a]
  東流至成都府入於南江渠東行二十餘里水決
  其南涯四十有九歲疲民力以塞之乃自其北涯
  鑿二渠與楊栁渠合東行數十里復與馬壩渠㑹
  而渠始安流自金馬口之西鑿二渠合金馬渠東
  南入新津罷藍淀黄水千金白水新興至三利十
  二堰北江三石洞之東為外應顏上五斗諸堰外
  應顏上之水皆東北流入於外江五斗之水南入
  於馬壩渠皆内江一支流也外江東至崇寧亦為
[013-31b]
  萬工堰堰之支流自北而東為三十六洞過清白
  堰東入於彭漢之閒而清白堰水潰其南涯延袤
  二里餘有司因潰以為堰堰壞乃疏其北涯舊渠
  直流而東罷其堰及三十六洞之役嘉定之青神
  有堰曰鴻化則授成其長吏使底其功應期而畢
  若成都之九里堤崇寧之萬工堰彭之堋口豐潤
  千江石洞濟民羅江馬脚諸堰工未施亦責長吏
  農隙為之諸堰都江及利民臺之役最大侍郎楊
[013-32a]
  柳外應顏上五陡次之鹿角萬工駱駝確石三利
  又次之而都江又居大江中流故以鐵萬六千斤
  鑄為大龜貫以鐵柱而鎮其源以捍其浮槎然後
  即工諸堰皆甃以山石範鐵以闗其中取桐實之
  油刀麻為絲和石之灰以苴罅漏禦水潦岸善崩
  者宻築江石以䕶之上植楊栁旁種蔓荆櫛比鱗
  次賴以為固蓋以數百萬計所至或疏舊渠而導
  其流以節民力或鑿新渠而殺其勢以益民用遇
[013-32b]
  水之㑹則為石門以時啓閉而泄蓄之凡智力所
  及無不為也先是郡縣及兵家共掌都江之政延
  祐七年其兵官奏請獨任郡縣乃以其民分治下
  流諸堰増其修廣而大其役民苦之至是復合焉
  當歲蓄水之用僅數月堰輙壞今雖緣渠所置碓
  磑紡績之處以千萬數四時流轉而無窮甚便初
  都江水深廣莫可測忽有一大洲湧出其西南方
  可數里人得用事其間入山伐石崩石以滿隨取
[013-33a]
  而足用所向皆然蜀故多雨自初役至功畢無雨
  雪故力省而功倍民不知勞若有相之者亦其忠
  誠所感如此致使天子賜酒之使相望於道臺省
  觀工之檄不絶於使所漑六州十二縣之民咸歌
  舞焉而下自郡縣上至藩部惡其害己且疾且怨
  或決三洞之水以灌其坎或毁都江之石以壞其
  成撓之百計不拔益固甫五越月大功告成百一
  恒費民永休饗古未有也而吉達布㑹以監察御
[013-33b]
  史召省臺上其功詔臣徯斯記之於碑臣聞水先
  五行食首八政九疇之敘其次可觀矣夫水者衣
  食之源也然所以為利亦所以為害在善導之而
  已禹平水土猶已溺之后稷播種猶已饑之萬世
  有稱焉是故為政不本於農不先於水是為不知
  務是謂冥行之臣李冰一鑿離堆民受其賜吉達
  布一修其業神且不違彼失其利而欲廢之不亦
  悲乎惟吉達布才大而德敏愛深而知遠不枉其
[013-34a]
  道不屈其志臨難忘身為國忘家安於命而勇於
  義而知所先務故事可立而功可建其在四川請
  罷鹽運司正鹽井之法以去奸利置安撫司以撫
  四方流寓之民使安其耕鑿及居臺端知無不言
  言無不合誠國之寳也判官張𢎞殫智竭慮終始
  克相其志雖百折而不悔亦今之賢有司乎是役
  也石工金工皆七百人水工二百五十三人徒三
  千九百人而邊軍居其二工糧為石千有竒石之
[013-34b]
  材取於山者百萬有竒石之灰以斤計六萬有竒
  油半之鐵六萬五千麻五千撮其工之值物之價
  以緡計四萬九千有竒皆出於民之所積而在官
  者餘二十萬一千八百緡責灌守以貸於民歲取
  其息以備祭祀若淘灘修堰之供仍蠲灌之兵民
  常所繇役以專其堰事嗚呼後之莅此土者尚永
  鍳於斯勿怠其政墮其事以為民病以為國家憂
  臣拜手稽首而作頌曰天一濬靈多源於西岷山
[013-35a]
  導江禹績可稽民生之初惟水利賴夫既利之胡
  忍貽害運有推遷事有因革保制安危神實任責
  於穆英惠藩屏坤維於赫仁祐駿烈四馳自秦徂
  漢禩以千計維王父子蜀境是庇江源自蜀王鑿
  其阻蜀漑餘波厥施乃溥江趨而東勢通蜀山春
  夏暴漲横潰是閑既遏其衝又決其支以漫以灌
  惟堰是資昔王受命司我芻牧為兹惠利以阜我
  蜀今我蜀民作堰歲勞殫智疲力以捍江濤僉憲
[013-35b]
  有謀將息斯患王實誘之肯遺以艱吏籲於王願
  授指敎王繇之詞繼導之珓詢謀允孚百役以興
  厥志無二惟王之慿象鼻之漲茫無津涯湧為淺
  瀨有礫有沙匠陟彼巘言鑿其堅山夜發洪穴不
  得穿匠取彼石既磊既砢撝椎運斤惟右惟左蜀
  川不雲蜀日旦出渉冬屆春民就愛日彼揵彼舊
  昔水今石其崇言言永固爾壖民聼鼛鼓追思往
  年富民醵錢耕者廢田今兹永逸孰究我圖顯允
[013-36a]
  二神作我蜀郛聖神在御懷柔百神封章屢上亟
  命詞臣錫以徽稱華以欽命以旌王功以致皇敬
  渙號於庭揭虔於祠帝命不䙝神惟顯思登瀛有
  臣復請詠賜俞音自天寵命洊至嗟彼嬴氏百郡
  列署惟兹蜀守勲烈昭著異趨殊歸惟德與力王
  初庇民顧盡乃職豈謂異世猶濯厥靈俾王初志
  炳乎丹青王不恃力務德是勤有偉斯績益光前
  聞詞臣作歌守吏眡刻江流沄沄昭彼無極
[013-36b]
 明陳鎏鐵牛記
  粤稽古導江自岷山掠成都之南而東下成都之
  北水不及焉河渠書曰蜀守冰鑿離堆以避沫水
  之害引其水益用漑田疇之渠以億萬計蓋至是
  始分江通北道堰之始也沬蓋江之源云冰姓李
  仕秦有功於蜀民德之所在血食號曰川主其作
  堰之善遠不可考崖下有古刻曰深淘灘低作堰
  蓋治法云至漢唐尚因之宋以後或失其法堰遂
[013-37a]
  壞至元閒有僉事吉當普者聚鐵石大舉繕治民
  亦利之然不能如李之舊不百年復崩我朝自𢎞
  治以來當事者百計修復隨築隨圮有司歲伐竹
  木歲役人夫費不下鉅萬民甚病焉嘉靖間太守
  蔣君憫其民思欲修秦守之政乃具其事以請憲
  副周君相度地勢求故址得堰之最要者九欲盡
  甃之石其都江堰當水之衝則石之外再䕶之鐵
  議者韙之計所費不貲㑹君隨帶赴江西叅伯事
[013-37b]
  遂寢憲副施君繼董其事曰事貴有序功貴因時
  鑄鐵之功易於甃石且要焉盍先之徐謀其後乃
  檄崇寧尹劉守德灌尹王來聘謀鑄鐵牛其費則
  議出公儲之應修堰者經畫處置甚悉蜀王聞而
  賢之命所司助鐵萬斤銀百兩時巡撫李公廵按
  鄢公皆急於民多所因革執施君議深以為然咸
  刻期朂之成議定當庚戌二月矣春水始發即不
  能為功衆懼焉施君曰即不及事不可以為來歲
[013-38a]
  計乎毅然為之於是劉崇寧以君意晝夜勤事絶
  流浚沙鑿江底凡厥所需不數日咸集以是月二
  十四日入冶一晝夜牛成牛凡二各長丈餘首合
  尾分如人字狀以其銳迎水之衝高與堰嘴等坯
  治之日蜀府差長史李鈞齎幣帛羊酒勞諸從事
  者民環而觀之者億萬懽聲震山谷間其父老皆
  合掌曰此吾子孫百世利也計鐵七萬斤及工費
  共用銀七百兩時各州縣多堰工舊逋君下令民
[013-38b]
  樂之不數日輸既充費有嬴水次居民杙急湍為
  磨碓以規水利君弗以例禁薄稅之復歲得八百
  金故事修堰需舟車之𩔖盡取諸民間至是皆有
  備可不勞民力不費公帑云僉事陳鎏以督學入
  灌口牛方落成往觀之曰物與水激其重必克數
  十萬之石可致而不可合數十萬之鐵可冶而合
  也合則其重并無尚矣水遇重不勝則洄而支支
  則力分而弱及其弱也竹木砂礫或可以當之故
[013-39a]
  堰莫急於衝莫要於鐵嗣世而後若再甃之石如
  蔣君之所議者以歲舉焉其百世利也李守故智
  要不出此時劉崇寧及通判張仁度尙有事堰上
  曰此正古人用鐵之意而未之發明也乃今知之
  請紀其事遂書之牛背後系之銘銘曰岷嶓既藝
  民之攸塈惟蜀之利岷江之隂陵谷變易亦有原
  隰惟禹之慼乃啓後賢曰李冰氏乃鑿離堆乃堰
  江洔乃拯昏墊乃沃千里顧兹積石月囓歲蝕代
[013-39b]
  有吏勤屢興屢踣蜀民謷謷勞此洚水畚鍤靡止
  百室罄只明嘉靖間守令則賢亦有憲副憫此下
  瘝謀用大作維力則艱施君繼之相時事事弗顧
  弗忌冰心姒思乃砥洪流言鑄之鐵神人胥悅二
  丑崢嶸天一迸裂馮夷駭驚蛟龍怒咽犇突既定
  江沱既灑漑此萬畦豈惟生民籩豆餴饎郡邑十
  二惟堰之資匪堰之力繄人之力嗣冰之功纘禹
  之跡爰有同心視此牛勒後千百年其永勿泐
[013-40a]
  陳文燭都江堰記
  灌縣都江堰蓋江之㑹云禹導江自岷山西入大
  渡河南通於汶厯於灌堰在江中流為二有南河
  者㑹新津有寳瓶口者流為三至於漢至於崇寧
  至於華陽故稱灌口堰外低而寛堰内高而狹水
  勢也作堰灌田始於秦李冰司馬遷著河渠書瞻
  蜀之岷山大李公之功且云渠可舟行民饗其利
  蜀人廟祀焉漢唐以及宋元堰法漸壞至元間僉
[013-40b]
  事吉當普鑄鐵龜民利之昭代以來屢修屢圯嘉
  靖間復鑄鐵牛詳在僉事陳公鎏記中其銘曰問
  堰口準牛首問堰底尋牛趾堰堤廣狹順牛尾水
  没角端諸堰豐須稱高低修減水眞名言云萬厯
  乙亥江大溢堰盡壊成都知府徐元氣灌縣知縣
  蕭竒熊列狀修復巡撫都御史曽公羅公慨然允
  行後先軫念巡按御史郭公慮益深長増以鐵柱
  令尋牛趾而濬之自堰以下如仙女三泊洞寳瓶
[013-41a]
  五陡口虎頭諸岸間植三十鐵柱毎柱長丈餘共
  用鐵三萬餘斤又樹柱以石䕶岸以堤水遇重則
  力分安流則堰固大都倣古云水利僉事杜公詩
  悉心區畫始萬厯三年十一月越四年三月工成
  費金三百灌漑千里民咸歌頌御史公適還朝復
  按兹地左布政使袁公隨右布政使潘公允端按
  察使劉公庠叅政蔡公汝賢秦公淦副使王公原
  相僉事甄公敬共觀厥成燭聞而嘆曰蜀稱天府
[013-41b]
  號陸海豈謂沃野不在人耶秦法作渠與井田並
  太史公論禹厮二渠以引河其來舊矣如西門豹
  引漳水鄭當時引渭水足利於國中原變遷閭殫
  為河法多湮滅惟李公之堰幸存於蜀乃二三公
  修之俾古人之遺意千載如斯尙永賴哉今天下
  事鑿者創新論怠者失故道及其不支諉曰天也
  沒壁負薪何益焉假令人皆師古則刋山表木之
  勲至今存耳寧獨一堰哉余益嘆二三公經世之
[013-42a]
  智云
  盧翊灌縣治水記
  蜀守李公冰鑿離堆以利蜀刻深淘灘低作堰六
  言於石立萬世治水者法所以制水出入為旱澇
  計者至矣其用功緩急疏宻之序意自較然漢晉
  以來率用是法永嘉閒李公嬴深韙之唐宋相承
  世享其利元始肆力於堰無復深淘之意無乃公
  言不足法歟假令沙石湧磧水不得東潤則雖鎔
[013-42b]
  金連障高數百尺牢不可拔亦何取於堰哉矧所
  謂鐵龜鐵柱糜費幾千萬緡者曽未幾何輙震蕩
  湮沒茫無可賴方諸籠石亷省古今便焉者孰得
  比來民受其困宜坐諸此予竊少之乃檄有司置
  鑱鑺鉅蘲役夫三千從事灘漬以導其流堰則仍
  民之便而已顧工多力少羣力告瘁未能勉其所
  欲為究其所當止如公法云者恥也舊刻相傳在
  虎頭山鬭雞臺水側其旁歲久剥落索弗獲慮後
[013-43a]
  之君子無考焉因磨石重鐫碑側云
 國朝朱載震修建太平堤記
  成都府灌縣之都江堰其水源來自松潘之上流
  其利於民也成郫等九邑咸資灌漑昔人所稱陸
  海者也雖有歲修成例要皆視為故事塗飾一時
  康熙丙戌夏五月霪雨彌旬山水泛溢人字堤三
  泊洞府河口盡被衝決諸邑沿河之城郭廬舍田
  畝漂沒者災傷見告矣大中丞能公惻然深念立
[013-43b]
  捐俸資委員詳驗俾多方撫䘏無使失所繼又嘆
  息言曰是特一時權宜事耳不可不為一勞永逸
  計冬十月躬行相度計程三百里不憚勞瘁一日
  往返乃與寮屬從容商確某處當修某處當濬暸
  如指掌惟是工費繁多非千數百金不足以濟而
  民力民財又不可以重累也公於是首先倡捐清
  俸以及藩臬兩司成都府屬用水九邑皆與焉復
  遴委别駕標員恊力鳩工自一陽始生至次年春
[013-44a]
  仲凡三䦧月築人字堤長三十八丈高八尺又於
  府河口三泊洞築新堤長八十三丈高八尺厚五
  丈支分條析水得復循故道灌漑無遺民將世世
  食其利豈特一時慶安瀾已哉以故九邑之食租
  而衣稅者咸拜首而頌曰公之樂於創始孰如公
  仁公之洞悉源流孰如公智公之倡導捐輸孰如
  公義公之先時集事孰如公信嗟乎公撫蜀僅三
  年耳凡此十郡六州之人前所謂不便及今所願
[013-44b]
  欲而不得者公皆為之除弊而興利焉春生秋肅
  陽開隂閉令修於庭户數日之間而人自得於河
  山千里之外今又軫念九邑黔黎遺樂利於無窮
  者如此公之功與流水同長矣是役也勞在社稷
  不可以不書
  堤堰考
  水經注曰江水由湔塴江入郫江撿其左其正流
  遂東郫江之右也因山頽水坐致竹木以漑諸郡
[013-45a]
  又羊摩江灌江西於玉女房下作三尺人於白沙
  郵郵在堰官上立水中刻要江神水竭不至足盛
  不沒腰是以蜀人旱則藉以為漑雨則下遏其流
  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沃野千里世號陸海
  謂之天府也俗謂之都安之堰亦曰湔堰又謂之
  金堤左思蜀都賦云西踰金堤者也諸葛亮北征
  以此堰農大國之所資調征丁夫二百人主䕶之
  有堰官李膺記云玉女房鑿山為穴深數十丈中
[013-45b]
  有廊廡堂室屈曲殆有神功非人力矣
  堤堰志曰粤自禹導江正源至石紐出汶川而南
  其北無水秦昭王襄王時蜀守李冰鑿離堆虎頭
  於江中設象鼻七十餘丈首濶一丈中濶一十五
  丈後一十三丈指水一十二座大小釣魚䕶岸一
  百八十餘丈横瀦洪流故曰都江以分岷江之水
  北折而東灌漑蜀郡田疇以億萬計蜀用富饒號
  稱陸海於所過處又設䕶岸蓋籠石附岸水不蠧
[013-46a]
  土而渠可堅久指日數十處如象鼻狀以扞之皆
  冰之所作也都江口舊有石馬埋灘下凡穿淘必
  以離堆石記為準號曰水則其下淘深二丈二尺
  而水則亦深七八尺石渠水口横一丈五尺縱一
  百二十丈深六尺石洞水分為三曰灌田水口横
  一丈縱一百二十丈深六尺曰彭州水口横三丈
  又分為二其一縱十有五丈深五尺其一縱四十
  丈深三尺曰將軍橋水口横二丈三尺縱四十丈
[013-46b]
  深三尺外應水口横一丈五尺縱一百三十丈深
  四尺倉門水口横八尺縱五十丈深二尺馬騎水
  口横六尺縱二百九十丈深二尺鼔兜石趾水口
  横二丈五尺縱六十丈深二尺東穴水口横三尺
  縱一百五丈深五尺投龍水口横五丈縱八十丈
  深三尺北水口横四丈縱一百八十丈深三尺鐵
  溪水口横一丈縱六十丈深三尺徙水口横三丈
  縱六十丈深一尺歲以為常過與不足其害立見
[013-47a]
  由漢以來數千百年或因舊葺治或因時疏築而
  功實原於秦守冰故厯代廟祀之所謂馬騎水口
  者東南六七里間有堤名上馬騎下馬騎各長二
  百餘歩世傳冰駐於此督工後訛以騎為堤也
  水利考
  按蜀中諸水咸出岷山江源在羌地之列鵞村所
  謂羊膊嶺者分為二派一西南流為尖囊大渡河
  一正南入溢村至石紐過汶川厯今灌縣境與湔
[013-47b]
  水合焉灌之上流有水出尤溪口又有水出白沙
  口同㑹於灌經灌縣西南流者即禹所導岷江正
  流自秦李冰鑿離堆引江水循灌城東注北折於
  是始以東南正流為南江經離堆薄灌城而東北
  注者為北江北江自寳瓶口穿三泊洞而北注者
  為外江自寳瓶口直東入五斗口而東北注者為
  内江蓋北江折為二江並南江而三其北行入五
  陡口一支在南北二江之上故以内江别之外江
[013-48a]
  北經崇寧彭縣新繁漢州界㑹綿雒諸水出金堂
  峽内江東經郫縣崇寧界下過府城北至城東㑹
  府城前江以趨於彭山界南江經崇慶新津東流
  至彭與府江合為江口其出金堂峽者由簡資内
  江富順㑹於瀘州此都江一堰之源流也至於大
  渡碉雅諸水㑹於嘉定馬湖諸水㑹於敘州嘉陵
  江經合州納潼涪諸水㑹於重慶黔彭諸水㑹於
  涪州大都高山峻嶺無堰可作如巡撫佟鳯彩疏
[013-48b]
  稱東南北三道並無新舊大堰是已獨李冰所鑿
  離堆山立都江堰當岷江中流歲費工資巨萬宋
  元祐間差官修築凡高下闊狹淺深以至灌漑頃
  畝夫役工料及監臨官吏皆注於籍元至元元年
  亷訪僉事吉當普建白用石包砌諸堰為石門以
  時啓閉用鐵萬六千斤鑄為大龜貫以鐵柱而鎮
  其源明初加意水利州縣與軍衛屯所共役人夫
  五千竹木工料計田均軫修葺堰得不壞成化九
[013-49a]
  年巡撫都御史夏塤以遠人赴役不便將郫灌二
  縣雜派科差均攤得水州縣專備工料以供堰務
  𢎞治九年添設按察司僉事一員專一提督都江
  堰各府州水利於時灌縣知縣胡光代石冶金即
  舊址甃砌為防貫以鐵錠柱三各長一丈二尺使
  當湍勢石堤中貫鐵處固以油灰直長一十五丈
  高一丈三尺濶五尺首濶一丈二尺用鐵三萬二
  千二百餘斤洞油五百斤麻線二百斤木二千五
[013-49b]
  百根各色工役計二十五萬三千二百有竒正德
  間水利僉事盧翊親詣督理疏濬直抵鐵板得秦
  人所書六字訣曰深淘灘低作堰大書灌瀾亭上
  以昭永鍳先是毎年修築工役有不均之嘆翊乃
  下令以糧三石派夫一名分八班毎八年一周而
  蜀府毎年亦助青竹數萬竿委官督織竹籠裝石
  資築明末獻逆之變都江堰衝決數百丈沙石填
  淤大異於秦碑所云矣
[013-50a]
 國朝順治十六年巡撫都御史高民瞻監軍道程翊
  鳯暨各文武官共捐銀二千有竒縁李冰舊制修
  築淘鑿以開民利十八年巡撫佟鳯彩行令用水
  州縣照種派夫毎歲委官督修康熈四十五年夏
  五月霪雨人字堤三泊洞府河口俱衝決巡撫能
  泰倡捐修築人字堤三十八丈又築三泊府河新
  堤八十三丈時稱為太平堤云舊例派夫修堰或
  照糧或照田不無畸輕畸重至雍正八年丈田事
[013-50b]
  竣巡撫憲德
 題請用水州縣區别遲早多寡計畝均攤派銀一千
  二百八十二兩二錢二分九釐毎歲徵收完解以
  成都府同知為水利同知管轄其事民稱便利焉
 
 
 
 四川通志巻十三上
[013-51a]
 欽定四庫全書
  四川通志巻十三下
  蠲政
   自春秋時有施舍己責之說而兩漢因有事於蠲
   貸由唐而下或因儉嵗或因大役或因恢拓土宇
   皆有蠲政至宋乾德四年免四川夏稅及諸徵之
   半田不得耕者盡除之元明以來於蜀中無名之
   斂不急之費間亦或從蠲減至我
[013-51b]
  朝厚徳深仁訖于四海川省尤疊邀
 異數田賦常除丁錢屢赦湛恩汪濊浹髓淪肌洵非蜀
   山峽水所得並其高深也作蠲政志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奉
上諭諭户部自古帝王撫馭九有軫念民依凡鞠養生全
 為計甚周猶以賜復蠲租為布德行仁之要務朕嘉與
 海内元元共圖樂利弛徵減賦時廑於懷惟頻渙恩施
 俾萬姓得沾實惠念直𨽻畿輔重地天下根本寛租之
[013-52a]
 詔屢沛往年但順永保河四府較之畿南諸府差役倍
 多供億尤劇應再加軫恤又湖廣湖南福建四川貴州
 地方昔年為賊竊踞民遭苦累今雖獲有寧宇更宜培
 養以厚民生一體蠲免用昭愷澤直𨽻順永保河四府
 及四川貴州兩省所有康熙二十六年應徵地丁各項
 錢糧俱着蠲免二十五年未完錢糧亦着悉與豁除湖
 廣湖南福建兩省所有康熙二十六年下半年二十七
 年上半年地丁各項錢糧及二十五年未完錢糧亦與
[013-52b]
 盡行豁免爾部速行該地方官通行曉諭務使人民均
 被恩賞以副朕愛育蒼生至意如有不肖有司官役借
 端朦混及私行重徵者該督撫指名題叅從重治罪如
 該督撫狥隠不行糾舉或經叅奏或被告發定行一併
 從重治罪爾部即遵諭行特諭
   康熙三十二年奉
上諭諭户部朕撫馭寰宇蚤夜孜孜惟以實惠及民俾登
 康阜為念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四省俱屬邊地土壤磽
[013-53a]
 瘠民生艱苦與腹内舟車輻輳得以廣資生計者不同
 朕時切軫懷厯歲以來屢施恩恤廣西省康熙十六年
 通省錢糧十七年十八年民欠錢糧貴州省二十二年
 秋冬及二十三年春夏地丁錢糧又貴州四川二省二
 十五年未完及二十六年應徵錢糧雲南省二十七年
 以前屯地積欠錢糧俱經次第蠲豁茲念育民之道無
 如寛賦矧邊省地方非再沛優恤之恩則閭閻無由充
 裕所有康熙三十三年四省應徵地丁銀米着通行蠲
[013-53b]
 免仍行文該督撫徧加曉諭令人沾實澤以稱朕嘉惠
 遠省民生至意如有不肖有司借端朦混私自徵收者
 該督撫指名奏劾從重治罪爾部即遵諭行特諭
   巡撫四川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貝和諾
  題為欽奉
恩詔事康熙四十二年四月十八日准户部咨四川清吏
   司案呈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恭逢
恩詔内開一恤民以免錢糧為要是以直𨽻各省錢糧屢
[013-54a]
 經蠲免但雲南貴州四川廣西四省俱屬極邊之地朕
 未經巡視數年以來又未曽蠲免錢糧宜更施恩澤這
 四省康熙四十三年應徵地丁各項錢糧通着蠲免該
 部速行文地方官員徧行曉諭務使小民得沾實惠欽
 此欽遵為此合咨前去遵照
恩詔内事理欽遵施行等因移咨到臣/欽此隨即行司道
   府㕔州縣土司一體欽遵
恩詔將康熙四十三年應徵地丁各項錢糧通行蠲免並
[013-54b]
   出示徧貼各鄉村市鎮曉諭使小民一體周知均
   沾實惠隨據闔省紳衿士民張烺張吾瑾徐仰亷
   等歡呼踴躍環聚公庭呈稱我
皇上洪㤙普被遠及萬方已無一夫不得其所又仰荷
聖慈軫念蜀省極邊小民
特頒恩詔將四十三年應徵地丁各項錢糧通着蠲免如
   此
皇仁浩蕩烺等無由報答惟有朝夕焚香頂祝願我
[013-55a]
聖主萬壽無疆并請代為
  奏謝等語到臣/看得蜀省遠處極邊荷䝉
皇上時加軫恤今又
欽頒
恩詔將康熙四十三年應徵地丁各項錢糧蠲免臣/准部
   咨隨即通行一體欽遵并刋刻告示曉諭務使均
   沾實惠以仰副
皇上愛養元元至意兹據通省紳衿士民歡呼踴躍懇請
[013-55b]
   代為
  題謝
聖恩等情前來理合具
  題伏祈
皇上睿鑒施行為此謹具
  奏

   康熙四十九年十月初三日奉
[013-56a]
聖祖仁皇帝詔曰朕躬膺
天眷祇承
烈祖鴻庥統馭萬方子育兆庶廑懷致治宵旰靡寧幸際
 海宇同風邊隅嚮化遐邇中外貼然衽席之安者皆仰
 荷
天地
祖宗福祐之所致也方朕八齡踐阼之初
太皇太后問朕何欲朕對臣無他欲惟願天下治安生民
[013-56b]
 樂業共享太平之福而已迄今五十年矣惓惓此心未
 嘗一日少釋毎思民為邦本勤恤為先政在養民蠲租
 為急數十年以來除水旱災傷例應豁免外其直省錢
 糧次第通蠲一年者屢經舉行更有一年蠲及數省一
 省連蠲數年者前後蠲除之數據户部奏稱通共㑹計
 已逾萬萬朕一無所顧惜百姓足君孰與不足朝廷恩
 澤不施及於百姓將安施乎朕毎歲供御所需概從儉
 約各項奏銷浮冒亦漸次釐革外無師旅餉饋之煩内
[013-57a]
無工役興作之費因以厯年節省之儲蓄為頻歲渙解
之恩膏朕之蠲免屢行而無國計不足之慮亦恃此經
畫之有素也比來省方時邁已歴七省南北人民風俗
及日用生計靡不周知而民生所以未盡殷阜者良由
承平既久户口日蕃地不加増産不加益日用不給理
有必然朕洞矚此隠時深軫念爰不靳敷仁用甦民力
明年為康熙五十年思沛大恩以及吾民原欲將天下
錢糧一槪蠲免因衆大臣集議恐各處需用兵餉撥解
[013-57b]
之際兵民驛遞益致煩苦細加籌畫悉以奏聞故自明
年始終三年以内通免一周俾遠近均沾德澤直𨽻奉
天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各巡撫及府尹
所屬除漕項錢糧外康熙五十年應徵地畝銀共七百
二十二萬六千一百兩有竒應徵人丁銀共一百一十
五萬一千兩有竒俱着察明全免並厯年舊欠共一百
一十八萬五千四百兩有竒俱着免徵其五十一年五
十二年應蠲省分至期候㫖遵行民間舊欠旣經豁免
[013-58a]
 嗣後毎年額徵錢糧務如數全完倘完不及額或别有
 虧空託稱民欠則負國甚矣即責令督撫以下官員償
 補仍從重治罪夫地方大吏以及監司守令皆與吾民
 誼均休戚者也誠克體朕孶孶保赤之懷實心愛養力
 杜侵牟朘削則閭閻咸得衣食滋殖無有失所而為官
 吏者亦身名俱泰豈非昇平樂利之盛事歟爾部移文
 各督撫諭㫖到日即刋刻頒布遍示窮簷令咸知悉特
 諭
[013-58b]
   巡撫四川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憲德為
   仰沐
皇恩懇請代陳樂輸報効事今歲川省辦理西藏烏䝉
   各路軍糈俱先動用附近州縣倉榖碾運至秋收
   動用軍需銀兩買補還倉經臣/
  題明部議允准除辦米州縣已自倉領榖碾運者現
   在發銀催令買補外有成都府屬之崇慶州原於
   碾辦之時傳令里民領穀碾辦據各里民詞稱各
[013-59a]
   家俱有現食餘米可應軍務若現領榖碾辦恐致
   遲悞不若先將各家現有之餘米攢凑應付其榖
   石暫貯在倉俟用着取領等情申報前來臣/隨檄
   令百姓照數領榖官吏無得遲累侵扣去後兹據
   成都府知府王&KR1397詳稱委署知州田廷錫申報崇
   慶州紳衿士民舉人李青霔等詞稱崇慶州僻處
   川西兵燹凋殘地土榛蕪我
  朝定鼎之後沐
[013-59b]
聖祖仁皇帝加意撫綏以故田地日闢户口日増兼鼓士
   氣右文重學家興禮讓人爭奉公六十餘年深仁
   厚澤已淪肌而浹髓矣今
皇上自繼統以來厲精圖治念切民生故五星照連珠之
   休日月垂合璧之象雨順風調年登大有此普天
   之同慶而為亘古所未有也偶有小醜釁起西域
   更遇狂悖騷動南川致廑
睿慮以勞我六師崇慶州先後共計攢凑過軍需米一千
[013-60a]
   五百石屢奉諭令里甲花户人等赴倉領榖竊思
   攘外所以安内除冦所以寧民今大兵之遠渉無
   非為小民身家計為民者正欲捐輸代辦稍効涓
   滴何忍以出過升斗之米而領倉榖以計償乎幸
   沐
皇恩恒獲有年之慶婦子食用尙不需此矧倉榖所儲莫非
皇恩之廣大為百姓備凶荒今値豐衣足食之日乞念下
   民之樂輸畱此榖石永為崇慶州之厚資等情疊
[013-60b]
   次聨名具呈不已臣/伏查西藏烏䝉等處辦運軍
   需我
皇上以軫念民生不忍絲毫累及民間故暫動倉榖碾運
   秋成發帑買補抵還正項
隆恩至渥矣今崇民以己資代辦已經三次榖數至三千
   餘石及催令赴倉償還乃紳衿士庶各稱情願捐
   輸異口同聲固由時和年豐家給人足實我
聖天子仁育義正之休無遠弗届敎養安全故百姓急公
[013-61a]
   樂義如斯也臣/不敢壅於
上聞據實陳
  奏伏乞
皇上睿鑒俯允施行為此謹
  奏雍正六年十一月十六日奏十二月十八日奉
㫖據巡撫憲德奏稱崇慶州紳衿士民將各家現有之
 餘米凑運軍需及諭令領回榖石僉稱叨沐
皇恩豐衣足食情願樂輸留此榖石永為崇慶州之厚
[013-61b]
 資等語該州紳衿士民尚義急公情詞肫摯此皆
聖祖仁皇帝六十餘年深仁厚澤浹髓淪肌是以風俗
 淳厚人心感戴朕心甚為慰慶著將崇慶州雍正七
 年額徵錢糧全行蠲免以示格外加恩良善之至意
 該部知道
   巡撫四川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憲德
   為仰沐
皇恩懇請代陳樂輸報効事雍正七年六月十六日准
[013-62a]
   户部咨四川清吏司案呈户科抄出四川巡撫憲
   德題前事雍正七年二月初五日
  題三月初三日奉
㫖該部知道餘著議奏欽此欽遵於三月初四日抄出
   到部該臣/等查得四川巡撫憲德疏稱崇慶州屬
   士民公捐米石上佐軍需經臣/具奏仰荷
皇上深仁下逮將崇慶州雍正七年額徵錢糧全行蠲免臣/
   接准部咨差成都府知府王&KR1397親詣崇慶州徧加
[013-62b]
   宣諭務使蔀屋茅簷咸聞
俞㫖窮鄉僻壤共沐
恩光兹據署布政司事建昌道叅議劉應鼎詳據成都
   府知府王&KR1397詳稱據該州紳衿士民葉榮賢等感
   激
天恩懇請代
  謝復以蠲租益下為
 盛世之隆施而惟正是供實下民之常分當此軍糈孔
[013-63a]
   亟民累全無若論衆姓之公捐尙不足抵當年之
   私派今州屬錢糧七千餘兩照册全蠲為數不為
   不多受之已為過分至於自首田畝於雍正五年
   分已納之糧前䝉
聖恩准抵作雍正七年徵收之數此項田畝旣䝉赦其從
   前隠匿之罪何敢復邀免本年應納之糧所有雍
   正五年分已徵在官者情願仍於本年抵銷其丈
   量未畢者情願亦於本年一體輸納等情理合恭
[013-63b]
   疏代
  題等因具
  題前來查川省隠匿田地雍正五年五月十五日欽
   奉
上諭特沛寛大之隆恩准自行首出將從前欺隠之罪悉
   從寛免定限一年令其首報統於雍正七年入額
   徵解臣/部欽遵行文去後該撫憲德以川省之田
   地欺隠太甚將本年首報之户業已
[013-64a]
  題准於雍正五年徵收則續行首報之糧應請一例
   於雍正五年起徵臣/部議覆以後報田糧在已經
   奉到
恩㫖之後令該撫謹遵
諭㫖統俟於雍正七年入額徵解但在一年内自首者悉
   遵
恩㫖奉行等因奉
㫖依議欽遵行文在案嗣據該撫憲徳以奉到
[013-64b]
恩㫖之後凡各屬已徵自首田糧若給發各州縣轉發納
   户誠恐里户繁多糧銀細碎反有胥役乘機侵蝕
   之弊
  題請畱抵雍正七年之額徵臣/部議覆准其畱抵奉
㫖依議欽遵亦行文在案今該撫憲德疏稱崇慶州紳
   衿士民葉榮賢等感激
皇上蠲免額賦之
鴻恩情願即將雍正五年自首田地已徵在官之糧仍於
[013-65a]
   本年抵銷丈量未畢者亦情願於本年一體輸納
   據情代
  題等語在百姓感激輸將實出於至誠然我
皇上之仁恩浩蕩槩寛從前隠匿之罪令其自首統於七
   年入額徵解復因崇慶州供墊軍糈將一州七年
   額課全行蠲免正所以加惠元元使其共沐
恩波之意也今若照該撫憲德所請將雍正五年田地已
   徵在官之糧仍於本年抵銷丈量未畢者亦於本
[013-65b]
   年一體輸納與從前畱抵新糧之
恩㫖似不相符合應令該撫憲德將雍正五年已徵之糧
   畱抵庚戍年正課其丈量未畢者亦統俟庚戍年
   輸納俾得均沾實惠以仰副我
聖天子澤沛重申之至意俟丈量事竣之日將地畝科則
   應徵數目分晰造具清册送部查核可也等因於
   雍正七年四月十九日
  題本月二十一日奉
[013-66a]
㫖依議
   巡撫四川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憲德為
聖人恩澤溥博如天等事瀘州里民王在廷等先經具呈樂
   輸軍需米石一案臣/將未經允其所請緣由據實
   陳奏仰荷
皇仁廣被即著照崇慶州之例將瀘州雍正七年額徵錢
   糧全行豁免臣/接准部咨隨即差成都府理事同
   知德爾格前詣瀘州廣行宣布並令該地方官親
[013-66b]
   歴四境遍加曉諭務使窮鄉僻壤共曉
恩綸咸沾實惠兹據該布政使趙𢎞恩詳准永寧道劉嵩
   齡移據代辦瀘州合江縣江聨輝詳據本州紳衿
   士庶余遐福等呈稱竊惟萬方惟正之供乃
  國家之大計九土輸將之職為臣庶之常經福等咸
   願公捐軍米不敢支領倉儲農有餘夫正可以輓
   輸自効民多餘力何曽以負戴為勞論小民之報
   効猶未竭夫涓埃乃
[013-67a]
皇上之恩膏更莫窺其高厚寸絲斗粟悉酬婦子之勤
   勞蠲税除租咸荷
君王之申錫從此千家澤潤萬姓春生矣聞崇慶州士
   庶以
恩免錢糧情願將雍正五年自首已徵在官寛至雍正
   七年起科之糧仍於本年扺銷並現年自首尚未
   查丈定數之糧一體輸納公懇在案福等亦照崇
   慶州民之請情願一體完納等情理合恭疏代
[013-67b]
  題伏祈
皇上睿鑒施行為此謹
  奏雍正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題六月初一日奉
㫖崇慶州已徴之糧留抵庚戌年正課其丈量未畢
 者亦俟庚戍年輸納已有㫖了這所請瀘屬願輸錢
 糧着照崇慶州之例行該部知道
   巡撫四川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憲德
  題為恭謝
[013-68a]
天恩仰懇
 題達事雍正七年閏七月十三日准户部咨為欽奉
上諭事陜西清吏司案呈内閣抄出奉
上諭朕愛養黎元遐邇一體而邊逺之地小民家計不
 及近省尤朕心之所繫念數年以來甘肅四川雲南
 貴州廣西五省有用兵西藏及剿撫苗蠻等事其一
 應軍需皆動用公帑備辦秋毫不𣲖及於民間而糧
 餉轉輸亦有資於民力今藏地苗疆俱已寧謐朕心
[013-68b]
 嘉慰特沛恩膏着將庚戍年甘肅額徵地丁銀二十
 七萬七千六百兩零四川額徵地丁銀三十一萬六
 千三百兩零雲南額徵地丁銀一十四萬一千六百
 兩零貴州額徵地丁銀七萬四千二百兩零廣西額
 徵地丁銀三十五萬三千九百兩零悉行蠲免其西
 安各屬地方近日亦有預備軍需之事朕心軫念着
 將庚戌年額徵錢糧蠲免十分之三共計銀四十七
 萬九千九百兩零此六省督撫大吏宜仰體朕心轉
[013-69a]
飭所屬有司敬謹奉行務使閭閻均沾實惠如有奉
行不力被不肖有司暗飽私囊或被奸胥土棍强紳
劣衿包攬侵蝕者朕必訪聞得知將通省大小官員
分别從重治罪至於國家設官本以理民官有恤下
之責民有奉上之義若設官而不為計及養亷之資
則有司之賢者將窘迫而莫能支不肖者又將横取
而無所檢束矣是以酌定錢糧耗羡均給各官養亷
之法此揆情度理上下相安之道但思加恩百姓豁
[013-69b]
免正賦若將耗羡一併蠲除是民雖邀格外之恩而
官轉有拮据之苦上司或因此稍有寛假則必致巧
取苛索於民流弊種種轉多於耗羡之數於吏治民
生均無禆益常見庸劣之地方官每以蠲免錢糧為
不便於己心懐悵怏即此意也着於庚戍年為始凡
遇特恩蠲免錢糧者其耗羡仍舊輸納諒必民所樂
從若因水旱蠲免者不得徵收耗羡將此永著為例
欽此欽遵於雍正七年六月十二日抄出到部相應
[013-70a]
   行文甘肅四川雲南貴州廣西西安各省督撫遵
   奉
上諭事理應將庚戍年甘肅四川雲南貴州廣西五省額
   徵地丁銀兩悉行蠲免西安蠲免十分之三部文
   到日地方官着即徧為曉諭務使小民均沾實惠
   如有奉行不力及借端勒索侵蝕情弊該督撫即
   行指名題叅從重治罪仍將蠲免過銀兩細數造
   册報部至耗羡銀兩仍舊照常徵收將各州縣衞
[013-70b]
   所徵收過耗羡銀兩數目於歲㡳造册送部查核
   並知照直𨽻等省及順天奉天二府自庚戌年為
   始凡遇
特恩蠲免錢糧之處其耗羨仍舊輸納若因水旱蠲免者
   不得徵收耗羨永為定例遵行可也為此合咨前
   去查照
上諭内事理欽遵施行等因移咨到臣/欽此當即出示
   曉諭時因秋闈已近各屬紳士雲集省城隨率同
[013-71a]
   在城文武官弁紳衿士庶軍民人等望
 闕叩謝
皇恩訖萬姓歡呼踴躍又行布政司刋刻告示轉發各
   府州縣衞所徧行曉諭務使窮鄉僻壤咸聞
俞㫖共沐
皇仁去後兹於雍正七年八月初三日據四川闔省紳
   士宋瑋董新策張晉生葛秉敬等呈前事内稱
   竊念蜀省介在天末
[013-71b]
聖朝屢沛
恩膏敎養百年生成萬彚欽惟我
皇上臨御以來眷顧時切凡兹命官取士重農恤兵以
   及田賦之均平蠻荒之綏靖無不上闗
睿慮措置得宜猶復
軫念民依蠲租來歲俾凡六省之衆均沾一體之仁似
   此正供原屬定分况比戸催科不擾樂享太平
   且連年水旱無憂豐登大有今荷
[013-72a]
皇恩浩蕩
天語周詳免此數十萬之金錢恤我億兆人之家室十
   行
詔下四野歡騰從此千斯倉萬斯箱俱屬
皇仁之優渥耕而食鑿而飲彌知
帝力之高深白叟黄童共慶三生有幸深山窮谷齊呼
萬壽無疆瑋等安棲畎畝榮列衣冠夙受豢養之
恩難効涓埃之報同邀
[013-72b]
 異數敬展餘誠感激有心頌揚莫罄懇乞俯順輿情
   代
  題稱
  謝等情到臣/欽惟我
皇上
  治洽堯封
  恩周禹甸
  深仁布濩宣阜財解慍之風
[013-73a]
  至德覃施𢎞擊壤歌衢之化
  祈年祈榖時時陳七月之詩
  賜半賜全歲歲下三年之詔固已&KR1367穗有十千之積
   倉箱畱三九之餘矣乃猶以綏安西藏剿撫苗蠻
   雖諸路軍需無不動支
  國帑而計程輓運猶或勞我農人在羣情固樂於輸
   將惟
睿慮常勤於撫字民若曰衣食足矣幸無煩宵旰之憂
[013-73b]
   勞
君若曰物力艱哉宜重恤閭閻之疾苦蓄於國何如蓄
   於野庶木金不患其穰饑富在官無寧富在民使
   菽粟恒多於水火爰申
天語用飭地官弛各省之催科免來年之租稅
紫綸飛下
恩流邊鄙千村
丹詔傳來
[013-74a]
澤沛西南半壁伏念惟蜀省之民安物阜全仰荷
天庥而比年之開墾頻増幸無遺地利兹復供輸不事厖
   無夜吠之驚兼之地丁全除吏絶朝呼之擾崇瀘
   多委積一年有再見之
絲綸巴蜀遍桑麻九郡沐同時之
膏雨兵既吉凶有備歡呼於韜弓戢矢之餘民復樂利頻
   仍含鼓於鑿井耕田之下擬蜀山之聳峙難齊
帝德巍巍極峽水之汪洋莫並
[013-74b]
皇恩蕩蕩臣/仰體
聖明之博愛宣布惟周欽承
  利濟之寛仁奉行是力戒飭健胥猾吏毋滋中飽分
   肥務使
  湛露均沾咸拜雨粟雨金之賜
  陽春徧至共賡如雲如日之謡兹據闔省紳士里民
   呈請前來理合恭疏代
  題伏祈
[013-75a]
皇上睿鑒施行為此具本謹具奏

   巡撫四川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憲德為
   備陳下情等事雍正九年五月初六日准户部咨
   四川清吏司案呈尸科抄出四川巡撫憲德題前
   事雍正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題九年正月二十
   五日奉
㫖該部議奏欽此欽遵於本月二十六日抄出到部該
[013-75b]
   臣/等查得四川巡撫憲德疏稱川省雍正八年額
   徵地丁錢糧欽奉
恩㫖著蠲免除巴裡二塘供給喇嘛衣單土司蠻兵頭人
   口糧仍按數扣收外明正土司堅叅逹結並所屬
   土司雍正八年應納貢馬折價並雜糧折徵共銀
   一百九十八兩四錢沈邊長官司應納雜糧折徵
   銀五十兩冷邊長官司應納雜糧折徵銀四十兩
   口外新附土司五十四處應納馬牛青稞等項折
[013-76a]
   徵銀三千八百三十五兩四錢五分查各土司雖
   屬邊隅久𨽻版圖而各所屬頭目番民趨事赴公
   與内地無異厯年軍需糧餉該管番民俱各出力
   輓運並無遲悞可否與内地人民同沾
 愷澤以示柔遠之至意口外五十四處土司已奉免四
   年帶徵之項而本年應納錢糧應否一併邀免理
   合具
  題等因前來查川省雍正八年額徵地丁錢糧並新
[013-76b]
   附五十四處土司帶徵之項俱奉
㫖蠲免在案今該撫既稱明正沈邊冷邊等各土司并
   新附土司五十四處雍正八年應納各項銀兩俱
   請與川民一體蠲免等語相應請
㫖應否准其得與川民一體蠲免同沾
恩膏
洪恩出自
聖裁至於巴裡二塘供給喇嘛等衣單口糧應令該撫憲
[013-77a]
   德按數扣收可也等因雍正九年三月十六日
  題本月二十日奉
㫖各土司應納銀兩着與川民一體蠲免餘依議
 
 
 
 
 
[013-77b]
 
 
 
 
 
 
 
  四川通志巻十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