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d0005 古史-宋-蘇轍 (master)


[027-1a]
欽定四庫全書
 古史卷二十七      宋 蘇轍 撰
  曹子臧呉季札列傳第四
曹子臧者曹宣公之庻子也名欣時宣公之十九年會
諸侯伐秦而卒于師曹人使公子負芻守使欣時逆公
之喪負芻殺其世子而自立諸侯將討之宣公旣𦵏子
臧欲亡去國人皆將從之負芻懼告罪且請焉子臧反
而置其邑負芻之二年諸侯來討執而歸之京師將以
[027-1b]
子臧見王而立之子臧辭曰志有之聖逹節次守節下
失節爲君非吾節也雖不能聖敢失守乎遂逃奔宋眀
年曹人告於晉請歸負芻而反欣時晉侯謂子臧反吾
歸而君子臧反曹伯歸子臧盡置其邑與卿而不岀孔
子善之故於負芻之歸也書曰曹伯歸自京師春秋諸
侯失地必名於其反也書曰自某歸于某曹伯不名而
書曰歸自京歸言無與争國者也其後二十年而呉季
子稱子臧之義譲其兄諸樊呉季札者呉子壽夢之幼
[027-2a]
子也兄弟四人長曰諸樊次曰餘祭次曰夷昧次曰季
札季札賢父欲立之季札譲不可則立諸樊諸樊既除
喪復欲立季札季札辭曰曹宣公之卒也諸侯與曹人
不義曹君將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
節君義嗣也誰敢干君有國非吾節也札雖不才願附
於子臧之義以無失節固立之棄其室而耕乃舎之諸
樊十三年卒有命立餘祭欲以次必致國於季子餘祭
四年卒夷末立使季子聘於上國至魯說叔孫穆子曰
[027-2b]
子其不得死乎好善而不能擇人吾聞君子務在擇人
吾子爲魯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愼舉何以堪之請觀於
周樂使工爲之歌周南召南曰羙哉始基之矣猶未也
然勤而不怨矣爲之歌弼鄘衛曰羙哉憂而不困者也
吾聞衛康叔武公之徳如是是其衛風乎爲之歌王曰
羙哉思而不懼其周之東乎爲之歌鄭曰羙哉其細已
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爲之歌齊曰羙哉泱泱乎大
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太公乎國未可量也爲之歌豳曰
[027-3a]
羙哉蕩乎樂而不滛其周公之東乎爲之歌秦曰此之
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爲之歌魏
曰羙哉渢渢乎大而婉儉而易行以德輔此則盟主也
爲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
之逺也非令德之後誰能若是爲之歌陳曰國無主其
能乆乎自鄶以下無譏焉爲之歌小雅曰羙哉思而不
貳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猶有先王之遺民焉爲之
歌大雅曰廣哉熈熈乎曲而有直體其文王之德乎爲
[027-3b]
之歌頌曰直而不倨曲而不屈邇而不偪逺而不擕遷
而不滛復而不厭哀而不愁樂而不荒用而不匱廣而
不宣施而不費取而不貪處而不底行而不流五聲和
八音平節有度守有叙盛德之所同也見舞象箾南籥
者曰羙哉猶有憾見舞大武者曰羙哉周之盛也其若
此乎見舞韶濩者曰聖人之𢎞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
難也見舞大夏者曰羙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修之
見舞韶箾者曰徳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
[027-4a]
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徳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
他樂吾不敢請已遂聘於齊說晏平仲謂之曰子速納
邑與政無邑無政乃免於難齊國之政將有所歸未獲
所歸難未歇也故晏子因陳桓子以納政與邑是以免
於欒髙之難聘於鄭見子産如舊相識與之縞帶子産
獻紵衣焉謂子産曰鄭之執政侈難將作矣政必及子
子爲政慎之以禮不然鄭國將敗適衛說蘧瑗史狗史
鰌公子荆公叔發公子朝曰衛多君子未有患也自衛
[027-4b]
如晋將宿於戚聞鐘聲焉曰異哉吾聞之也辯而不德
必加於戮夫子獲罪於君以在此懼猶不足而又何樂
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巢於幕上君又在殯而可以樂
乎遂去之文子聞之終身不聽琴瑟適晋說趙文子韓
宣子魏獻子曰晋國其萃於三族乎說叔向將行謂叔
向曰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將在家吾子
好直必思自免於難季子之初使過徐徐君好其寳劒
口弗敢言季子心知之爲使上國未獻也及還至徐徐
[027-5a]
君已死遂解劔懸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死矣
尚誰予季子曰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背吾心哉夷昧
十七年卒呉人將以先君之命立季子季子逃去吳人
乃立夷昧之子僚諸樊之子光以僚之立也不順陰飬
死士欲以爲亂僚立十二年將因楚平王之䘮伐楚復
使季子岀聘以觀諸侯季子至齊而長子死葬於嬴慱
之間孔子聞之曰延陵季子呉之習於禮者也徃吊而
觀焉坎深不至於泉歛以時服旣葬而封廣輪揜坎其
[027-5b]
高可隐左袒右旋而號者三曰骨肉歸復於土䰟氣無
不之也已而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之於禮也其合矣
乎及季子歸則光已弑僚矣季子復命哭墓復位而待
曰茍先君無廢祀民人無廢主社稷有奉國家無傾乃
吾君也吾誰敢怨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亂立者
從之古之道也季子復事闔廬夫差年九十餘楚子期
伐陳吴使季子救之季子謂子期曰二君不務德而力
爭諸侯民何罪我請退以爲子名務德而安民乃還後
[027-6a]
十二年而吳亡季子蓋已沒矣
蘇子曰春秋之際世不知義而以權利為貴雖齊桓晉
文皆以爭國成名者也如子臧之於曹季子之於吳皆
有可取之義棄而不顧而况於爭乎予髙二子之義欲
考其行事而子臧反國而致事事不復見季子事吳九
十餘年觀其掛劔於墓不以死背其心葬子嬴愽不以
恩累其志引兵避楚不以名害其徳蓋其所以養心者
至矣雖禄之天下將有所不受而況於吳乎彼其所養
[027-6b]
者誠重故也
 
 
 
 
 
 
 古史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