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a0015 晉書-唐-房玄齢 (master)


[030-1a]
欽定四庫全書
 晉書卷三十
唐 太 宗 文 皇 帝 御 撰
 志第二十
刑法
傳曰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刑之不可犯不若禮之不可
踰則昊嵗比於犧年宜有降矣若夫穹圓肇判肖貌攸
分流形播其喜怒禀氣彰其善惡則有自然之理焉合
室後刑衢樽先恵將以屏除災害引導休和取譬琴瑟
[030-1b]
不忘銜䇿擬陽秋之成化若堯舜之為心也郊原布肅
軒皇有轡野之師雷電揚威高辛有觸山之務陳乎兵
甲而肆諸市朝具嚴天刑以懲亂首論其本意葢有不
得已而用之者焉是以丹浦興仁羽山咸服而世屬僥
倖事闗攸蠧政失禮微獄成刑起則孔子曰聼訟吾猶
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及周氏龔行却収鋒刄祖述生成
憲章堯禹政有膏露威兼禮樂或觀辭以眀其趣或傾
[030-2a]
耳以照其微或彰善以激其情或除惡以崇其本至夫
取威定覇一匡九合寓言成康不由凝網此所謂酌其
遺美而愛民治國者焉若乃化蔑彛倫道暌眀慎則夏
癸之䖍劉百姓商辛之毒痡四海衛鞅之無所自容韓
非之不勝其虐與夫甘棠流詠未或同歸秦文初造參
夷始皇加之抽脅囹圄如市悲哀盈路漢王以三章之
法以弔之文帝以刑厝之道以臨之于時百姓欣然将
逄交㤗而犴逐情遷科随意徃獻瓊杯於闕下徙青衣
於蜀路覆醢裁刑傾宗致獄况乃數囚於京兆之夜五
[030-2b]
日於長安之市北闕相引中都繼及者亦徃徃而有焉
而将亡之國典刑咸弃刋章以急其憲適意以寛其網
桓靈之季不其然歟魏眀帝時宫室盛興而期㑹廹急
有稽限者帝親召問言猶在口身首已分王肅抗疏曰
陛下之所行刑皆宜死之人也然衆庶不知将為倉卒
願陛下下之於吏而暴其罪均其死也不汙宫掖不為
搢紳驚惋不為逺近所疑人命至重難生易殺氣絶而
[030-3a]
不續者也是以聖王重之孟軻云殺一不辜而取天下
者仁者不為也世祖武皇帝接三統之微酌千年之範
乃命有司大眀刑憲于時詔書頒新法於天下海内同
軌人甚安之條綱雖設稱為簡惠仰昭天睠下濟民心
道有法而無敗徳俟刑而乆立及晉圗南徙百有二年
仰止前規挹其流潤江左無外蠻陬來格孝武時㑹稽
王道子傾弄朝權其所樹之黨貨官私獄烈祖惛迷不
聞司敗晉之綱紀大亂焉
傳曰三皇設言而民不違五帝畫象而民知禁則書所
[030-3b]
謂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朴作教刑者也然則
犯黥者皂其巾犯劓者丹其服犯臏者黑其體犯宫者
雜其屨大辟之罪殊刑之極布其衣𥚑而無領縁投之
於市與衆弃之舜命臯陶曰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
有宅五宅三居方乎前載事既參倍夏后氏之王天下
也則五刑之屬三千殷因於夏有所損益周人以三典
刑邦國以五聽察民情左嘉右肺事均鎔造而五刑之
[030-4a]
屬猶有二千五百焉乃置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一刺曰
訊羣臣再刺曰訊羣吏三刺曰訊萬民一宥曰不識再
宥曰過失三宥曰遺忘一赦曰幼弱再赦曰老髦三赦
曰惷愚司馬法或起甲兵以征不義廢貢職則討不朝
㑹則誅亂嫡庶則縶變禮刑則放
傳曰殷周之質不勝其文及昭后徂征穆王斯髦爰制
刑辟以詰四方奸宄弘多亂離斯永則所謂夏有亂政
而作禹刑商有亂政而作湯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者
也古者大刑用甲兵中刑用刀鋸薄刑用鞭朴自兹厥
[030-4b]
後狙詐彌繁武皇帝並以為徃憲猶疑不可經國乃命
車騎将軍守尚書令魯公徴求英俊刋律定篇云爾漢
自王莾簒位之後舊章不存光武中興留心庶獄常臨
朝聽訟躬決疑事是時承離亂之後法網弛縱罪名既
輕無以懲肅梁統乃上疏曰臣竊見元帝初元五年輕
殊刑三十四事哀帝建平元年盡四年輕殊死者刑八
十一事其四十二事手殺人皆減死罪一等著為常法
[030-5a]
自是以後人輕犯法吏易殺人吏民俱失至於不覊臣
愚以為刑罰不茍務輕務其中也君人之道仁義為主
仁者愛人義者理務愛人故當為除害理務亦當為去
亂是以五帝有流殛放殺之誅三王有大辟刻肌之刑
所以為除殘去亂也故孔子稱仁者必有勇又曰理財
正辭禁人為非曰義高帝受命制約令定法律傳之後
世可常施行文帝寛惠温克遭世康平因時施恩省去
肉刑除相坐之法他皆率由舊章天下㡬致升平武帝
值中國隆盛財力有餘出兵命将征伐逺方軍役數興
[030-5b]
百姓罷弊豪桀犯禁姦吏弄法故設遁匿之科著知縱
之律宣帝聰眀正直履道握要以御海内臣下奉憲不
失繩墨元帝法律少所改更天下稱安孝成孝哀承平
繼體即位日淺聽斷尚寡丞相王嘉等猥以數年之間
虧除元帝舊約穿令斷律凡百餘事或不便於政或不
猒人心臣謹表取其尤妨政事害善良者傅奏如左伏
惟陛下苞五常履九徳推時撥亂博施濟時而反因循
[030-6a]
季世末節衰微軌迹誠非所以還初反本據元更始也
願陛下宣詔有司悉舉初元建平之所穿鑿考其輕重
察其化俗足以知政教所處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
者而改之定不易之典施之無窮天下幸甚事下三公
廷尉議以為隆刑峻法非眀王急務不可開許統復上
言曰有司猥以臣所上不可施行今臣所言非曰嚴刑
竊謂高帝以後至于宣帝其所施行考合經傳比方今
事非隆刑峻法不勝至願願得召見若對尚書近臣口
陳其意帝令尚書問状統又對極言政刑宜改議竟不
[030-6b]
從及眀帝即位常臨聽訟觀録洛陽諸獄帝性既眀察
能得下姦故尚書奏決罰近於苛碎至章帝時尚書陳
寵上疏曰先王之政賞不僣刑不濫與其不得已寜僣
不濫故唐堯著典曰流宥五刑青災肆赦帝舜命臯陶
以五宅三居惟眀克允文王重易六爻而列叢棘之聽
周公作立政戒成王勿誤乎庶獄陛下即位率由此義
而有司執事未悉奉承斷獄者急於榜格酷烈之痛執
[030-7a]
憲者繁於詐欺放濫之文違本離實箠楚為姦或因公
行私以逞威福夫為政也猶張琴瑟大絃急者小絃絶
故子貢非臧孫之猛法而美鄭僑之仁政方今聖徳充
塞假於上下宜因此時隆先聖之務蕩滌煩苛輕薄箠
楚以濟羣生廣至徳也帝納寵言決罪行刑務於寛厚
其後遂詔有司禁絶鉆鑚諸酷痛舊制解祅惡之禁除
文致請讞五十餘事定著於令是後獄法和平永元六
年寵又代郭躬為廷尉復校律令刑法溢於甫刑者奏
除之曰臣聞禮經三百威儀三千故甫刑大辟二百五
[030-7b]
刑之屬三千禮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禮即入刑相為表
裏者也今律令犯罪應死刑者六百一十耐罪千六百
九十八贖罪以下二千六百八十一溢於甫刑千九百
八十九其四百一十大辟千五百耐罪七十九贖罪春
秋保乾圗曰王者三百年一蠲法漢興以來三百二年
憲令稍増科條無限又律有三家説各駁異刑法繁多
宜令三公廷尉集平律令應經合義可施行者大辟二
[030-8a]
百耐罪贖罪二千八百合為三千與禮相應其餘千九
百八十九事悉可詳除使百姓改易視聽以成大化致
刑措之美傳之無窮未及施行㑹寵抵罪遂寢寵子思
忠後復為尚書略依寵意奏上三十二條為決事比以
省請讞之弊又上除蠶室刑解贓吏三世禁錮狂易殺
人得減重論母子兄弟相代死聽赦所代者事皆施行
雖時有蠲革而舊律繁蕪未經纂集獻帝建安元年應
劭又删定律令以為漢議表奏之曰夫國之大事莫尚
載籍載籍也者決嫌疑眀是非賞刑之宜允執厥中俾
[030-8b]
後之人永有鍳焉故膠東相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
有政議數遣廷尉張湯親至陋巷問其得失於是作春
秋折獄二百三十二事動以經對言之詳矣逆臣董卓
蕩覆王室典憲焚燎靡有孑遺開闢以來莫或兹酷今
大駕東邁廵省許都㧞出險難其命惟新臣竊不自揆
輙撰具律本章句尚書舊事廷尉板令決事比例司徒
都目五曹詔書及春秋折獄凡二百五十篇蠲去復重
[030-9a]
為之節文又集議駁三十篇以類相從凡八十二事其
見漢書二十五漢記四皆刪叙潤色以全本體其二十
六博採古今瓌瑋之士徳義可觀其二十七臣所創造
左氏云雖有姬姜不弃憔悴雖有絲麻不弃菅蒯蓋所
以代匱也是用敢露頑才厠于眀哲之末雖未足綱紀
國體宣洽時雍庶㡬觀察増闡聖徳惟因萬㡬之餘暇
遊意省覧獻帝善之於是舊事存焉是時天下将亂百
姓有土崩之勢刑罰不足以懲惡於是名儒大才故遼
東太守崔實大司農鄭玄大鴻臚陳紀之徒咸以為宜
[030-9b]
復行肉刑漢朝既不議其事故無所用及魏武帝匡輔
漢室尚書令荀彧博訪百官復欲申之而少府孔融議
以為古者敦龎善否區别政簡刑清一無過失百姓有
罪皆自取之末世陵遲風化壊亂政撓其俗法害其教
故曰上失其道人散乆矣而欲繩之以古刑投之以殘
弃非所謂與時消息也紂斮朝渉之脛天下謂為無道
夫九牧之地千八百君若各刖一人是天下常有千八
[030-10a]
百紂也求世休和弗可得已且被刑之人慮不念生志
在思死類多趨惡莫復歸正夙沙亂齊伊戾禍宋趙高
英布為世大患不能止人遂為非也適足絶人還為善
耳雖忠如鬻拳信如卞和智如孫臏寃如巷伯才如史
遷逹如子政一罹刀鋸没世不齒是太甲之思庸穆公
之覇秦陳湯之都頼魏尚之臨邊無所復施也漢開改
惡之路凡為此也故眀徳之君逺度深惟弃短就長不
茍革其政者也朝廷善之卒不改焉及魏國建陳紀子
羣時為御史中丞魏武帝下令又欲復之使羣申其父
[030-10b]
論羣深陳其便時鍾繇為相國亦賛成之而奉常王修
不同其議魏武帝亦難以藩國改漢朝之制遂寢不行
於是乃定甲子科犯&KR0898左右趾者易以木械是時之鐡
故易以木焉又嫌漢律太重故令依律論者聽得科半
使從半減也魏文帝受禪又議肉刑詳議未定㑹有軍
事復寢時有大女劉朱撾子婦酷暴前後三婦自殺論
朱減死輸作尚方因是下怨毒殺人減死之令魏眀帝
[030-11a]
改士庶罰金之令男聽以罰金婦人加笞還從鞭督之
例以其形體裸露故也是時承用秦漢舊律其文起自
魏文侯師李悝悝撰次諸國法著法經以為王者之政
莫急於盗賊故其律始於盗賊盗賊須劾捕故著網捕
二篇其輕狡越城博戲借假不廉滛侈踰制以為雜律
一篇又以其律具其加減是故所著六篇而已然皆罪
名之制也商君受之以相秦漢承秦制蕭何定律除參
夷連坐之罪増部主見知之條益事律興廐户三篇合
為九篇叔孫通益律所不及傍章十八篇張湯越宫律
[030-11b]
二十七篇趙禹朝律六篇合六十篇又漢時決事集為
令甲以下三百餘篇及司徒鮑公撰嫁娶辭訟決為法
比都目凡九百六卷世有増損集類為篇結事為章一
章之中或事過數十事類雖同輕重乖異而通條連句
上下相䝉雖大體異篇實相採入盗律有賊傷之例賊
律有盗章之文興律有上獄之法廐律有逮逋之事若
此之比錯糅無常後人生意各為章句叔孫宣郭令卿
[030-12a]
馬融鄭玄諸儒章句十有餘家家數十萬言凡斷罪所
當由用者合二萬六千二百七十二條七百七十三萬
二千二百餘言言數益繁覽者益難天子於是下詔但
用鄭氏章句不得雜用餘家衛覬又奏曰刑法者國家
之所貴重而私議之所輕賤獄吏者百姓之所懸命而
選用者之所卑下王政之弊未必不由此也請置律博
士轉相教授事遂施行然而律文煩廣事比衆多離本
依末決獄之吏如廷尉獄吏范洪受囚絹二丈附輕法
論之獄吏劉象受屬偏考囚張茂物故附重法論之洪
[030-12b]
象雖皆弃市而輕枉者相繼是時太傅鍾繇又上疏求
復肉刑詔下其奏司徒王朗議又不同時議百餘人與
朗同者多帝以吳蜀未平又寝其後天子又下詔改定
刑制命司空陳羣散騎常侍劉邵給事黄門侍郎韓遜
議郎庾嶷中郎黄休荀詵等刪約舊科傍采漢律定為
魏法制新律十八篇州郡令四十五篇尚書官令軍中
令合百八十餘篇其序略曰舊律所難知者由於六篇
[030-13a]
篇少故也篇少則文荒文荒則事寡事寡則罪漏是以
後人稍増更與本體相離今制新律宜都總事類多其
篇 條舊律因秦法經就増三篇而具律不移因在第六
罪條例既不在始又不在終非篇章之義故集罪例以
為刑名冠於律首盗律有刼略恐猲和賣買人科有持
質皆非盗事故分以為刼略律賊律有欺謾詐偽踰封
矯制囚律有詐偽生死令景有詐自復免事類衆多故
分為詐律賊律有賊伐樹木殺傷人畜産及諸亡印金
布律有毁傷亡失縣官財物故分為毁亡律囚律有告
[030-13b]
劾傳覆廐律有告反逮受科有登聞道辭故分為告劾
律囚律有繫囚鞠獄斷獄之法興律有上獄之事科有
考事報讞宜别為篇故分為繫訊斷獄律盗律有受所
監受財枉法雜律有假借不廉令乙有呵人受錢科有
使者驗賂其事相類故分為請賕律盗律有勃辱强賊
興律有擅興徭役具律有出賣呈科有擅作修舎事故
分為興擅律興律有乏徭稽留賊律有儲峙不辦廐律
[030-14a]
有乏軍之興及舊典有奉詔不謹不承用詔書漢氏施
行有小愆之反不如令輙劾以不承用詔書乏軍要斬
又減以丁酉詔書丁酉詔書漢文所下不宜復以為法
故别為之留律秦世舊有廐置乗傳副車食厨漢初承
秦不改後以費廣稍省故後漢但設騎置而無車馬律
猶著其文則為虚設故除廐律取其可用合科者以為
郵驛令其告反逮驗别入告劾律上言變事以為變事
令以驚事告急與興律烽燧及科令者以為驚事律盗
律有還贓畀主金布律有罰贖入責以呈黄金為價科
[030-14b]
有平庸坐贓事以為償贓律律之初制無免坐之文張
湯趙禹始作監臨部主見知故縱之例其見知而故不
舉劾各與同罪失不舉劾各以贖論其不見不知不坐
也是以文約而例通科之為制每條有違科不覺不知
從坐之免不復分别而免坐繁多宜總為免例以省科
文故更制定其由例以為免坐律諸律令中有其教制
本條無從坐之文者皆從此取法也凡所定増十三篇
[030-15a]
故就五篇合十八篇於正律九篇為増於傍章科令為
省矣改漢舊律不行於魏者皆除之更依古義制為五
刑其死刑有三髠刑有四完刑作刑各三贖刑十一罰
金六雜抵罪七凡三十七名以為律首又改賊律但以
言語及犯宗廟園陵謂之大逆無道要斬家屬從坐不
及祖父母孫至於謀反大逆臨時捕之或汗瀦或梟葅
夷其三族不在律令所以嚴絶惡跡也賊鬭殺人以劾
而亡許依古義聼子弟得追殺之㑹赦及過誤相殺不
得報讐所以止殺害也正殺繼母與親母同防繼假之
[030-15b]
隙也除異子之科使父子無異財也歐兄姊加至五嵗
刑以眀教化也囚徒誣告人反罪及親屬異於善人所
以累之使省刑息誣也改投書弃市之科所以輕刑也
正簒囚弃市之罪斷㓙强為義之蹤也二嵗刑以上除
以家人乞鞠之制省所煩獄也改諸郡不得自擇伏日
所以齊風俗也斯皆魏世所改其大畧如是其後正始
之間天下無事於是征西將軍夏侯玄河南尹李勝中
[030-16a]
領軍曹羲尚書丁謐又追議肉刑卒不能決其文甚多
不載及景帝輔政是時魏法犯大逆者誅及已出之女
毌丘儉之誅其子甸妻荀氏應坐死其族兄顗與景帝
姻通表魏帝以匄其命詔聽離婚荀氏所生女芝為潁
川太守劉子元妻亦坐死以懐姙繫獄荀氏辭詣司隷
校尉何曽乞恩求没為官婢以贖芝命曽哀之使主簿
程咸上議曰夫司冦作典建三等之制甫侯修刑通輕
重之法叔世多變秦立重辟漢又修之大魏承秦漢之
弊未及革制所以追戮已出之女誠欲殄醜類之族也
[030-16b]
然則法貴得中刑慎過制臣以為女人有三從之義無
自專之道出適他族還喪父母降其服紀所以眀外成
之節異在室之恩而父母有罪追刑已出之女夫黨見
誅又有随姓之戮一人之身内外受辟今女既嫁則為
異姓之妻如或産育則為他族之母此為元惡之所忽
戮無辜之所重於防則不足懲奸亂之源於情則傷孝
子之心男不得罪於他族而女獨嬰戮於二門非所以
[030-17a]
哀矜女弱蠲眀法制之本分也臣以為在室之女從父
母之誅既醮之婦從夫家之罰宜改舊科以為永制於
是有詔改定律令文帝為晉王患前代律令本注煩雜
陳羣劉邵雖經改革而科網本宻又叔孫郭馬杜諸儒
章句但取鄭氏又為偏黨未可承用於是令賈充定法
律令與太傅鄭沖司徒荀覬中書監荀朂中軍將軍羊
祜中護軍王業廷尉杜友守河南尹杜預散騎侍郎裴
楷潁川太守周權齊相郭頎都尉成公綏尚書郎栁軌
及吏部令史榮邵等十四人典其事就漢九章増十一
[030-17b]
篇仍其族類正其體號改舊律為刑名法例辨囚律為
告劾繫訊斷獄分盗律為請賕詐偽水火毁亡因事類
為衛宫違制撰周官為諸侯律合二十篇六百二十條
二萬七千六百五十七言蠲其苛穢存其清約事從中
典歸於益時其餘未宜除者若軍事田農酤酒未得皆
從人心權設其法太平當除故不入律悉以為令施行
制度以此設教違令有罪則入律其常事品式章程各
[030-18a]
還其府為故事減梟斬族誅從坐之條除謀反適養母
出女嫁皆不復還坐父母弃市省禁固相告之條去捕
亡亡没為官奴婢之制輕過誤老小女人當罰金杖罰
者皆令半之重奸伯叔母之令弃市滛寡女三嵗刑崇
嫁娶之要一以下娉為正不理私約峻禮教之防准五
服以制罪也凡律令合二千九百二十六條十二萬六
千三百言六十卷故事三十卷泰始三年事畢表上武
帝詔曰昔蕭何以定律令受封叔孫通制儀為奉常賜
金五百斤弟子百人皆為郎中夫立功立事古今之所
[030-18b]
重宜加禄賞其詳考差叙輙如詔簡異弟子百人随才
品用賞帛萬餘匹武帝親自臨講使裴楷執讀四年正
月大赦天下乃班新律其後眀法掾張裴又注律表上
之其要曰律始於刑名者所以定罪制也終於諸侯者
所以畢其政也王政布於上諸侯奉於下禮樂撫於中
故有三才之義焉其相須而成若一體焉刑名所以經
略罪法之輕重正加減之等差眀發衆篇之多義補其
[030-19a]
章條之不足較舉上下綱領其犯盗賊詐偽請賕者則
求罪於此作役水火畜養守備之細事皆求之作本名
告訊為之心舌捕繫為之手足斷獄為之定罪名例齊
其制自始及終徃而不窮變動無常周流四極上下無
方不離于法律之中也其知而犯之謂之故意以為然
謂之失違忠欺上謂之謾背信藏巧謂之詐虧禮廢節
謂之不敬兩訟相趣謂之鬭兩和相害謂之戲無變斬
擊謂之賊不意誤犯謂之過失逆節絶理謂之不道陵
上僣貴謂之惡逆將害未發謂之戕唱首先言謂之造
[030-19b]
意二人對議謂之謀制衆建計謂之率不和謂之强攻
惡謂之略三人謂之羣取非其物謂之盗貨財之利謂
之贓凡二十者律義之較名也夫律者當慎其變審其
理若不承用詔書無故失之刑當從贖謀反之同伍實
不知情當從刑此故失之變也卑與尊鬭皆為賊鬭之
加兵刃水火中不得為戲戲之重也向人室廬道徑射
不得為過失之禁也都城人衆中走馬殺人當為賊賊
[030-20a]
之似也過失似賊戲似鬭鬭而殺傷傍人又似誤盜傷
縛守似强盜呵人取財似受賕囚辭所連似告劾諸勿
聽理似故縱持質似恐猲如此之比皆為無常之格也
五刑不簡正于五罰五罰不服正于五過意善功惡以
金贖之故律制生罪不過十四等死刑不過三徒加不
過六囚加不過五累作不過十一嵗累笞不過千二百
刑等不過一嵗金等不過四兩月贖不計日日作不拘
月嵗數不疑閏不以加至死并死不復加不可累者故
有并數不可并數乃累其加以加論者但得其加與加
[030-20b]
同者連得其本不在次者不以通論以人得罪與人同
以法得罪與法同侵生害死不可齊其防親疏公私不
可常其教禮樂崇於上故降其刑刑法閑於下故全其
法是故尊卑叙仁義眀九族親王道平也律有事状相
似而罪名相渉者若加威勢下手取財為强盜不自知
亡為縳守将中有惡言為恐猲不以罪名呵為呵人以
罪名呵為受賕刼名其財為持質此八者以威勢得財
[030-21a]
而名殊者也即不求自與為受求所監求而後取為盜
賊輸入呵受為留難歛人財物積藏於官為擅賦加歐
擊之為戮辱諸如此類皆為以威勢得財而罪相似者
也夫刑者司理之官理者求情之機情者心神之使心
感則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暢於四支發於事業是故奸
人心愧而面赤内怖而色奪論罪者務本其心審其情
精其事近取諸身逺取諸物然後乃可以正刑仰手似
乞俯手似奪捧手似謝擬手似訴拱臂似自首攘臂似
格鬭矜莊似威怡悦似福喜怒憂懽䫉在聲色奸真猛
[030-21b]
弱候在視息出口有言當為告下手有禁當為賊喜子
殺怒子當為戲怒子殺喜子當為賊諸如此類自非至
精不能極其理也律之名例非正文而分眀也若八十
非殺傷人他皆勿論即誣告謀反者反坐十嵗不得告
言人即奴婢捍主主得謁殺之賊燔人廬舎積聚盜賊
贓五匹以上弃市即燔官府積聚盜亦當與同歐人教
令者與同罪即令人歐其父母不可與行者同得重也
[030-22a]
若得遺物强取强乞之類無還贓法随例畀之文法律
中諸不敬違儀失式及犯罪為公為私贓入身不入身
皆随事輕重取法以例求其名也夫理者精玄之妙不
可以一方行也律者幽理之奥不可以一體守也或計
過以配罪或化畧不循常或随事以盡情或趣舎以從
時或推重以立防或引輕而就下公私廢避之宜除削
重輕之變皆所以臨時觀釁使用法執詮者幽於未制
之中采其根牙之微致之於機格之上稱輕重於豪銖
考軰類於參伍然後乃可以理直刑正夫奉聖典者若
[030-22b]
操刀執䋲刀妄加則傷物䋲妄弹則侵直梟首者惡之
長斬刑者罪之大棄市者死之下髠作者刑之威贖罰
者誤之誡王者立此五刑所以寳君子而逼小人故為
勅慎之經皆擬周易有變通之體焉欲令提綱而大道
清舉略而王法齊其㫖逺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
而隐通天下之志唯忠也斷天下之疑唯文也切天下
之情唯逺也彌天下之務唯大也變無常體唯理也非
[030-23a]
天下之賢聖孰能與於斯夫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
者謂之噐化而裁之謂之格刑殺者是冬震曜之象髠
罪者似秋彫落之變贖失者是春陽悔吝之疵也五刑
成章輙相依准法律之義焉是時侍中盧珽中書侍郎
張華又表抄新律諸死罪條目懸之亭傳以示兆庶有
詔從之及劉頌為廷尉頻表宜復肉刑不見省又上言
曰臣昔上行肉刑從來積年遂寢不論臣竊以為議者
拘孝文之小仁而輕違聖王之典刑未詳之甚莫過於
此令死刑重故非命者衆生刑輕故罪不禁奸所以然
[030-23b]
者肉刑不用之所致也今為徒者類性元惡不軌之族
也去家懸逺作役山谷饑寒切身志不聊生雖有廉士
介者茍慮不首死則皆為盜賊豈况本性奸凶無頼之
徒乎又令徒富者輸財解曰歸家乃無役之人也貧者
起為奸盜又不制之虜也不刑則罪無所禁不制則羣
惡横肆為法若此近不盡善也是以徒亡日屬賊盜日
煩亡之數者至有十數得輙加刑日益一嵗此為終身
[030-24a]
之徒也自顧反善無期而災困逼身其志亡思盜勢不
得息事使之然也古者用刑以止刑今反於此諸重犯
亡者髮過三寸輙重髠之此以刑生刑加作一嵗此以
徒生徒也亡者積多繫囚猥畜議者曰囚不可不赦復
從而赦之此謂刑不制罪法不勝奸下知法之不勝相
聚而謀為不軌月異而嵗不同故自頃年以來奸惡陵
暴所在充斥議者不深思此故而曰肉刑於名忤聽忤
聽孰與盜賊不禁聖王之制肉刑逺有深理其事可得
而言非徒懲其畏剥割之痛而不為也乃去其為惡之
[030-24b]
具使夫奸人無用復肆其志止奸絶本理之盡也亡者
刖足無所用復亡盜者截手無所用復盜滛者割其勢
理亦如之除惡塞源莫善於此非徒然也此等已刑之
後便各歸家父母妻子共相養恤不流離於塗路有今
之困創愈可役上准古制随宜業作雖已刑殘不為虛
弃而所患都塞又生育繁阜之道自若也今宜取死刑
之限輕及三犯逃亡滛盜悉以肉刑代之其三嵗刑以
[030-25a]
下已自杖罰遣又宜制其罰數使有常限不得減此其
有宜重者又任之官長應四五嵗刑者皆髠笞笞至一
百稍行使各有差悉不復居作然後刑不復生刑徒不
復生徒而殘體為戮終身作誡人見其痛畏而不犯必
數倍於今且為惡者随發被刑去其為惡之具此為諸
已刑者皆良士也豈與全其為奸之手足而蹴居必死
之窮地同哉而猶曰肉刑不可用臣竊以為不識務之
甚也臣昔常侍左右數聞眀詔謂肉刑宜用事便於政
願陛下信獨見之斷使夫能者得奉聖慮行之於今比
[030-25b]
填溝壑冀見太平周禮三赦三宥施於老㓜悼耄黔黎
不屬逮者此非為惡之所出故刑法逆舎而宥之至於
自非此族犯罪則必刑而無赦此政之理也暨至後世
以時嶮多難因赦解結權以行之又不以寛罪人也至
今恒以罪積獄繁赦以散之是以赦愈數而獄愈塞如
此不已將至不勝原其所由肉刑不用之故也今行肉
刑非徒不積且為惡無具則奸息去此二端獄不得繁
[030-26a]
故無取於數赦於政體勝矣疏上又不見省至惠帝之
世政出羣下毎有疑獄各立私情刑法不定獄訟繁滋
尚書裴頠表陳之曰夫天下之事多塗非一司之所管
中才之情易擾頼恒制而後定先王知其所以然也是
以辨方分職為之凖局凖局既立各掌其務刑賞相稱
輕重無二故下聽有常羣吏安業也舊宫掖陵廟有水
火毁傷之變然後尚書乃躬自奔赴其非此也皆止於
郎令史而已刑罰所加各有常刑云元康四年大風之
後廟闕屋瓦有數枚傾落免太常荀㝢于時以嚴詔所
[030-26b]
譴莫敢據正然内外之意僉謂事輕責重有違於常㑹
五年二月有大風主者懲懼前事臣新拜尚書始三日
本曹尚書有疾權令兼出按行蘭臺主者乃瞻望阿棟
之間求索瓦之不正者得棟上瓦小邪十五處或是始
瓦時邪蓋不足言風起倉卒臺官更徃太常按行不及
得周文書未至之頃便競相禁止臣以權兼蹔出出還
便罷不復得窮其事而本曹據執却問無已臣時具加
[030-27a]
解遣而主者畏咎不從臣言禁止太常復興刑獄昔漢
氏有盜廟玉環者文帝欲族誅釋之但處以死刑曰若
侵長陵一抔土何以復加文帝從之大晉垂制深惟經
逺山陵不封園邑不飾墓而不墳同乎山壤是以丘坂
存其陳草使齊乎中原矣雖陵兆尊嚴唯毁發然後族
之此古典也若登踐犯損失盡敬之道事止刑罪可也
去八年奴聽教加誣周龍燒草廷尉遂奏族龍一門八
口并命㑹龍獄飜然後得免考之情理凖之前訓所處
實重今年八月陵上荆一枝圍七寸二分者被斫司徒
[030-27b]
太常奔走道路雖知事小而案劾難測搔擾驅馳各競
免負于今太常禁止未解近日太祝署失火燒屋三間
半署在廟北隔道在重墻之内又即已滅頻為詔㫖所
問主者以詔㫖使問頻繁便責尚書不即案行輙禁止
尚書免皆在法外刑書之文有限而舛違之故無方故
有臨時議處之制誠不能皆得循常也至於此軰皆為
過當每相逼廹不復以理上替聖朝畫一之徳下損崇
[030-28a]
禮大臣之望臣愚以為犯陵上草木不應乃用同産異
刑之制案行奏劾應有定凖相承務重體例遂虧或因
餘事得容淺深頠雖有此表曲議猶不止時劉頌為三
公尚書又上疏曰自近世以來法漸多門令甚不一臣
今備掌刑斷職思其憂謹具啟聞臣竊伏惟陛下為政
每思盡善故事求曲當則例不得直盡善故法不得全
何則夫法者固以盡理為法而上求盡善則諸下牽文
就意以赴主之所許是以法不得全刑書徴文徴文必
有乖於情聽之斷而上安於曲當故執平者因文可引
[030-28b]
則生二端是法多門令不一則吏不知所守下不知所
避姦偽者因法之多門以售其情所欲淺深茍斷不一
則居上者難以檢下於是事同議異獄犴不平有傷於
法古人有言人主詳其政荒人主期其事理詳匪他盡
善則法傷故其政荒也期者輕重之當雖不厭情茍入
於文則佷而行之故其事理也夫善用法者忍違情不
厭聼之斷輕重雖不允人心經於凡覽若不可行法乃
[030-29a]
得直又君臣之分各有所司法欲必奉故令主者守文
理有窮塞故使大臣釋滯事有時宜故人主權斷主者
守文若釋之執犯蹕之平也大臣釋滯若公孫弘斷郭
解之獄也人主權斷若漢祖戮丁公之為也天下萬事
自非斯格重為故不近似此類不得出以意妄議其餘
皆以律令從事然後法信於下人聼不惑吏不容奸可
以言政人主軌斯格以責羣下大臣小吏各守其局則
法一矣古人有言善為政者㸔人設教㸔人設教制法
之謂也又曰随時之宜當務之謂也然則㸔人随時在
[030-29b]
大量也而制其法法軌既定則行之行之信如四時執
之堅如金石羣吏豈得在成制之内復稱随時之宜傍
引㸔人設教以亂政典哉何則始制之初固已㸔人而
随時矣今若設法未盡當則宜改之若謂已善不得盡
以為制而使奉用之司公得出入以差輕重也夫人君
所與天下共者法也已令四海不可以不信以為教方
求天下之不慢不可繩以不信之法且先識有言人至
[030-30a]
愚而不可欺也不謂平時背法意斷不勝百姓願也上
古議事以制不為刑辟夏殷及周書法象魏三代之君
齊聖然咸弃曲當之妙鑒而任徴文之直凖非聖有殊
所遇異也今論時敦弊不及中古而執平者欲適情之
所安自託於議事以制臣竊以為聼言則美論理則違
然天下至大事務衆雜時有不得悉循文如令故臣謂
宜立格為限使主者守文死生以之不敢錯思於成制
之外以差輕重則法恒全事無正據名例不及大臣論
當以釋不滯則事無閡至如非常之斷出法賞罰若漢
[030-30b]
祖戮楚臣之私已封趙氏之無功唯人主専之非奉職
之臣所得擬議然後情求傍請之跡絶似是而非之奏
塞此葢齊法之大凖也主者小吏處事無常何則無情
則法徒克有情則撓法積克似無私然乃所以得其私
又恒所岨以衛其身斷當恒克世謂盡公時一曲法廼
所不疑故人君不善倚深似公之斷而責守文如令之
奏然後得為有檢此又平法之一端也夫出法權制指
[030-31a]
施一事猒情合聼可適耳目誠有臨時當意之快勝於
徴文不允人心也然起為經制終年施用恒得一而失
十故小有所得者必大有所失近有所漏者必逺有所
苞故諳事識體者善權輕重不以小害大不以近妨逺
忍曲當之近適以全簡直之大凖不牽於凡聼之所安
必守徴文以正例每臨其事恒御此心以決斷此又法
之大槩也又律法斷罪皆當以法律令正文若無正文
依附名例斷之其正文名例所不及皆勿論法吏以上
所執不同得為異議如律之文守法之官唯常奉用律
[030-31b]
令至於法律之内所見不同廼得為異議也今限法曹
郎令史意有不同為駁唯得論釋法律以正所斷不得
援求諸外論随時之宜以明法官守局之分詔下其事
侍中太宰汝南王亮奏以為夫禮以訓世而法以整俗
理化之本事實由之若斷不斷常随輕重意則王憲不
一人無所錯矣故觀人設教在上之舉守文直法臣吏
之節也臣以去太康八年随事異議周懸象魏之書漢
[030-32a]
詠畫一之法誠以法與時共義不可二令法素定而法
為義則有所開長以為宜如頌所啟為永乆之制於是
門下屬三公曰昔先王議事以制自中古以來執法斷
事既以立法誠不宜復求法外小善也若常以善奪法
則人逐善而不忌法其害甚於無法也按啟事欲令法
令斷一事無二門郎令史以下應復出法駁按随事以
聞也及于江左元帝為丞相時朝廷草創議斷不循法
律人立異議高下無狀主簿熊逺奏曰禮以崇善法以
閑非故禮有常典法有常防人知惡而無邪心是以周建
[030-32b]
象魏之制漢創畫一之法故能闡弘大道以至刑厝律
令之作由來尚矣經賢智歴夷險随時斟酌最為周備
自軍興以來法度陵替至於處事不用律令競作屬命
人立異議曲適物情虧傷大例府立節度復不奏用臨
事改制朝作夕改至於主者不敢任法每輒關諮委之
大官非為政之體若本曹處事不合法令監司當以法
彈違不得動用開塞以壞成事按法蓋麤術非妙道也
[030-33a]
矯割物情以成法耳若每随物情輒改法制此為以情
壞法法之不一是謂多門開人事之路廣私請之端非
先王立法之本意也凡為駁議者若違律令節度當合
經傳及前比故事不得任情以破成法愚謂宜令録事
更立條制諸立議者皆當引律令經傳不得直以情言
無所依凖以虧舊典也若開塞随宜權道制物此是人
君之所得行非臣子所宜専用主者唯當徴文據法以
事為斷耳是時帝以權宜從事尚未能從而河東衛展
為晉王大理考摘故事有不合情者又上書曰今施行
[030-33b]
詔書有考子正父死刑或鞭父母問子所在近主者所
稱庚寅詔書舉家逃亡家長斬若長是逃亡之主斬之
雖重猶可設子孫犯事將考祖父逃亡逃亡是子孫而
父祖嬰其酷傷順破教如此者衆相隱之道離則君臣
之義廢君臣之義廢則犯上之奸生矣秦網宻文峻漢
興掃除煩苛風移俗易㡬於刑厝大人革命不得不蕩
其穢匿通其圯滯今詔書宜除者多有便於當今著為
[030-34a]
正條則法差簡易元帝令曰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是
以眀罰勅法先王所慎自元康以來事故荐臻法禁滋
漫大理所上宜朝堂㑹議蠲除詔書不可用者此孤所
虚心者也及帝即位展為廷尉又上言古者肉刑事經
前聖漢文除之増加大辟今人户彫荒百不遺一而刑
法峻重非句踐養胎之義也愚謂宜復古施行以隆太
平之化詔内外通議於是驃騎將軍王導太常賀循侍
中紀瞻中書郎庾亮大將軍諮議叅軍梅陶散騎郎張
嶷等議以肉刑之典由來尚矣肇自古先以及三代聖
[030-34b]
哲眀王所未曽改也豈是漢文常主所能易者乎時蕭
曹已没絳灌之徒不能正其義逮班固深論其事以為
外有輕刑之名内實殺人又死刑太重生刑太輕生刑
施於上死刑怨於下輕重失當故刑政不中也且原先
王之造刑也非以過怒也非以殘人也所以救奸所以
當罪今盜者竊人之財滛者好人之色亡者避叛之役
皆無殺害也則刖之以刑刑之則止而加之斬戮戮過
[030-35a]
其罪死不可生縱虐於此嵗以巨計此廼仁人君子所
不忍聞而况行之於政乎若乃惑其名而不練其實惡
其生而趣其死此畏水投舟避坎蹈井愚夫之不若何
取於政哉今大晉中興遵復古典率由舊章起千載之
滯義拯百殘之遺黎使皇典廢而復存黔首死而更生
至義暢于三代之際遺風播乎百世之後生肉枯骨恵
侔造化豈不休哉惑者乃曰死猶不懲而况於刑然人
者㝠也其至愚矣雖加斬戮忽為灰土死事日徃生欲
日存未以為改若刑諸市朝朝夕鑒戒刑者詠為惡之
[030-35b]
永痛惡者覩殘刖之長廢故足懼也然後知先王之輕
刑以御物顯誡以懲愚其理逺矣尚書令刁協尚書薛
兼等議以為聖上悼殘荒之遺黎傷犯死之繁衆欲行
刖以代死刑使犯死之徒得存性命則率土䝉更生之
澤兆庶必懐恩以反化也今中興祚隆大命維新誠宜
設寛法以育人然懼羣小愚蔽習玩所見而忽異聞或
未能咸服愚謂行刑之時先眀申法令樂刑者刖甘死
[030-36a]
者殺則心必服矣古典刑不上大夫今士人有犯者謂
宜如舊不在刑例則進退為允尚書周顗郎曹彦中書
郎桓彞等議以為復肉刑以代死誠是聖王之至徳哀
矜之弘私然竊以為刑罰輕重随時而作時人少罪而
易威則從輕而寛之時人多罪而難威則宜化刑而濟
之肉刑平世所應立非救弊之宜也方今聖化草創人
有餘奸習惡之徒為非未已截頭絞頸尚不能禁而乃
更斷足劓鼻輕其刑罰使欲為惡者輕犯寛刑蹈罪更
衆是為輕其刑以誘人於罪殘其身以加楚酷也昔之
[030-36b]
畏死刑以為善人者今皆犯輕刑而殘其身畏重之常
人反為犯輕而致囚此則何異斷刖常人以為恩仁邪
受刑者轉廣而為非者日多踊貴屨賤有鼻者醜也徒
有輕刑之名而實開長惡之源不如以殺止殺重以全
輕權小停之須聖化漸著兆庶易威之日徐施行也議
奏元帝猶欲從展所上大將軍王敦以為百姓習俗日
乆忽復肉刑必駭逺近且逆寇未殄不宜有慘酷之聲
[030-37a]
以聞天下於是乃止咸康之世庾冰好為糾察近於繁
細後益矯違復存寛縱疎宻自由律令無用矣至安帝
元興末桓玄輔政又議欲復肉刑斬左右趾之法以輕
死刑命百官議蔡廓上議曰建邦立法弘教穆化必随
時置制徳刑兼施長貞一以閑其邪教禁以檢其慢灑
湛露以流潤厲嚴霜以肅威雖復質文迭用而斯道莫
革肉刑之設肇自哲王蓋由曩世風淳人多惇謹圗像
既陳則機心直戢刑人在塗則不逞改操故能勝殘去
殺化隆無為季末澆偽設網彌宻利巧之懐日滋恥畏
[030-37b]
之情轉寡終身劇役不足止其奸况乎黥劓豈能反於
善徒有酸慘之聲而無濟俗之益至於弃市之條實非
不赦之罪事非手殺考律同歸輕重約科減降路塞鍾
陳以之抗言元皇所為留愍今英輔翼賛道邈伊周誠
宜眀慎用刑愛人弘育申哀矜以革濫移大辟於支體
全性命之至重恢繁息於將來而孔琳之議不同用王
朗夏侯玄之㫖時論多與琳之同故遂不行
[030-38a]
 晉書卷三十
[030-38b]
[030-39a]
 晉書卷三十考證
刑法志溢於甫刑千九百八十九其四百一十大辟千
 五百耐罪七十九贖罪○監本千五百下衍七字今
 以上四百一十及下七十九核之則此當作千五百
 乃合千九百八十九之數也故刪去
 晉書卷三十考證
[030-3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