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a0014 三國志補注-清-杭世駿 (master)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三國志補注卷五


  編修杭世駿撰


  蜀書


  劉二牧傳


  劉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


  盛宏之荆州記曰鄭卿鄉鄭滅地方也岡南有劉
長沙墓益州牧焉之父


[005-1b]
  後以師祝公喪去官


  臣松之案祝公司徒祝恬也


  後漢書桓帝紀曰延熹二年八月光禄大夫中山
祝恬為司徒三年六月司徒祝恬薨注曰恬字伯
休盧奴人


  後丞相諸葛亮問秦宓以扶所長宓曰董扶褒秋毫
之善貶纎芥之惡


  後漢書方術傳曰丞相諸葛亮問廣漢秦宓董扶
[005-2a]
及任安所長董扶褒秋毫之善貶纎芥之惡任安
記人之善忘人之惡云


  先主傳


  先主姓劉諱備


  出所乗馬名的盧騎


  傅𤣥乗輿馬賦曰劉備之初降也太祖賜之驄馬
使自至廏選之名馬以百數莫可意者次至下廏
有的顱馬委棄莫視瘦瘁骨立劉備撫而取之衆
[005-2b]
莫不笑之其後劉備奔于荆州逸足電發追不可
逮衆乃服焉


  羣下推先主為荆州牧


  水經注曰劉備之奔江陵使築而鎮之曹公聞孫
權以荆州借備臨書落筆


  召璋白水軍督楊懐責以無禮斬之


  零陵先賢傳曰劉璋請劉備璋將楊懐數諫備悟
主人請璋子禕及懐酒酣備見懐佩匕首備出其
[005-3a]
匕首謂懐曰將軍匕首好孤亦有可得觀之懐與
之備得匕首謂懐曰女小子何敢間我兄弟之好
耶懐罵言未訖備斬之


  十九年


  洪遵泉志曰直百錢顧烜曰漢獻帝建安十九年
劉備鑄舊譜云徑七分重四銖 直百五銖錢顧
烜曰徑一寸一分重八銖文曰五銖直百劉巴說
劉備鑄直百錢傳形五銖此又近之未知孰是
[005-3b]
張台曰今自巴蜀至于襄漢此錢甚多皆是昭烈
舊地斷在不疑 傳形五銖錢顧烜曰劉備鑄直
百錢傳形五銖今所謂蜀錢即傳形五銖也時有
勒為直百者亦有勒為五銖者大小稱量如一並
徑七分重四銖三吳諸屬縣行之


  進圍成都


  隋書地理志曰蜀郡臨卭眉山隆山資陽瀘川巴
東遂寧巴西新城金山普安犍為越嶲䍧牁黔安
[005-4a]
得蜀之舊域其地四塞山川重阻水陸所凑貨殖
所萃盖一都之會也昔劉備資之以成三分之業


  勸學從事張奭尹黙譙周等上言


  顧炎武日知錄曰譙周傳建興中丞相亮領益州
牧命周為勸學從事而先主未稱尊號即有勸學
從事張奭尹黙譙周等上言前後不同按周卒于
晉泰始六年年七十二而昭烈即位之年年僅二
十有三未必與勸進之列從本傳為是


[005-4b]
  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擔之南 謹擇元日與百寮登壇
水經注曰沔陽故城舊漢祖在漢中言蕭何所築
也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北定漢中始立壇即漢王
位于此城其城南臨漢水北帶逵南面崩水三
分之一 梁州記曰劉備為漢王權住此城盟于
城下今門外有盟壇猶存


  章武元年


  通典曰魏武據中原劉備割巴蜀孫權盡有江東
[005-5a]
之地三國鼎立戰争不息劉備章武元年有户二
十萬男女口九十萬及平蜀得户二十八萬口九
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通計户九十
四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萬二千八
百八十一除平蜀所得當時魏氏唯有户六十六
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萬二千八
百八十一


  軍次秭歸


[005-5b]
  水經注曰秭歸縣城東北依山即城周迴二里髙
一丈五尺南臨大江古老相傳謂之劉備城盖備
征吳所築也


  二年


  鼎錄曰蜀先主章武二年于漢川鑄一鼎名曰克
漢鼎埋之丙穴中八分書三足又鑄一鼎沈于永
安水中紀行軍竒變又于成都武擔山埋一鼎名
曰受禪鼎又埋一鼎于劍山鼎並小篆書皆武侯
[005-6a]
造又時龍見武陽之水九日因鑄一鼎像龍形沈
水中


  先主病篤託孤于丞相亮 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
安宫


  水經注曰永安劉備終于此諸葛亮受遺處也其
間平地可二十許里江山迥濶入峡所無城周十
餘里背山靣江頽垣四毁荆棘成林左右民多墾
其中


[005-6b]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賈誼新書審微篇云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
可謂小而無傷


  後主傳


  二年


  古今刀劍錄曰後主傳延熈二年造一大劍長一
丈二尺鎮劍口山徃徃人見光輝後人求之不獲


  二十年


[005-7a]
  水經注曰南廣郡南廣縣故犍為之屬縣也漢武
帝太初元年置劉禪延熈中分以為郡


  改元為炎興


  通典曰蜀劉禪炎興元年則魏常道鄉公景元四年
嵗次癸未是嵗魏滅蜀至晉武帝太康元年嵗
次庚子凡一十八年户増九十八萬六千三百八
十一口増八百四十九萬九百八十二則當三國
鼎峙之時天下通計户百四十七萬三千四百三
[005-7b]
十三口七百六十七萬二千八百八十一以奉三
主斯以勤矣


  又國不置史注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諸葛
亮雖達于為政凡此之類猶有未周焉


  史通曰陳氏三國志劉後主傳云蜀無史職故災
祥靡聞案黄氣見于秭歸群烏墮于江水成都言
有景星出益州言無宰相氣若史官不置此事從
何而書 又曰案蜀志稱王崇補東觀許盖掌禮
[005-8a]
儀又卻正為祕書郎廣求益部書籍斯則典校無
闕屬辭有所矣而陳夀評云蜀不置史官者得非
厚誣諸葛乎


  二主妃子傳


  劉永 使司徒靖立永為魯王


  劉理 使司徒靖立理為梁王


  鼎錄曰章武三年先主作二鼎一與魯王文曰富
貴昌宜侯王一與梁王文曰大吉祥宜公王並古
[005-8b]
隸書髙二尺


  諸葛亮傳


  諸葛亮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亮家于南陽之鄧縣


  水經注曰諸葛壘諸葛武侯所居也南枕沔水水
南有亮壘背山向水中有小城迴隔難解 梁州
記曰諸葛亮宅有井深四尺餘口廣一尺五寸累
博如初開云 水經注曰亮好為梁甫吟每所登
[005-9a]
游故俗以樂山水為名 梁甫吟曰步出齊城門
遙望蕩隂里里中有三墳纍纍正相似問是誰家
墓田疆古冶氏力能排南山文能絶地紀一朝被
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


  水經注曰檀谿之陽有徐元直崔州平故宅悉人
居故習鑿齒與謝安書云安省家舅縱目檀谿念
崔徐之交未甞不撫膺躊躇惆悵終日矣 梁祚
[005-9b]
魏國統曰崔州平者漢太尉烈之孫也兄曰元平
為議郎以忠直稱董卓之亂烈為卓所害元平常
思有報復之心會病卒


  曹公敗于赤壁引軍歸鄴


  說寳曰孫權據江東曹操伐之進兵赤壁勝負未
分權大將周瑜問計于諸葛亮亮曰用火攻可以
破之瑜曰恨無東南風耳亮曰可建星壇一所為
都督借風數日即可破曹矣瑜大喜令人于南屏
[005-10a]
山下築臺三層插二十八宿旗色按六十四卦用
一百一十人侍立左右禹步踏罡三上三下而去
至其夜東南風起瑜部將黄盖詐降順風放火燒
盡北船曹操狼狽奔還江南安堵皆亮之功也


  頃之又領益州牧


  水經注曰西樂城在山上周三十里甚險固城側
有谷謂之容裘谷道 益州山多群獠諸葛亮築
以防遏 又曰五丈谿側有黄沙屯諸葛亮所開
[005-10b]


  亮率衆南征其秋悉平


  古今刀劍錄曰諸葛亮定黔中從青石祠過遂抽
刀刺山頭刀不拔而去行人莫測


  躬耕于南陽


  困學紀聞曰殷芸小說云諸葛武侯躬耕于南陽
南陽是襄陽墟名非南陽郡也


  十二年春亮悉大衆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
[005-11a]
原與司馬宣王對于渭南


  語林曰諸葛武侯與司馬宣王在渭濵將戰宣王
戎服莅事使人視武侯素輿葛巾持白旄扇指揮
三軍皆隨其進止宣王聞而歎曰可謂名士


  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


  水經注曰諸葛亮死遺令葬于其山因即地勢不
起墳壟唯深松茂栢攅蔚川阜莫知墓塋所在


  損益連弩


[005-11b]
  宋書殷孝祖傳曰御仗先有諸葛亮筩袖鎧帽二
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上悉以賜孝祖 魏氏春
秋曰諸葛亮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銕為矢矢長
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作八陣圖


  水經注曰營東即八陣圖也遺基略在崩禠難識
又曰石磧平曠望兼川陸有亮所造八陣圖東


  跨故壘皆累細石為之自壘西去聚石八行行間
[005-12a]
相去二丈目曰八陣既成自今行師庶不覆敗皆
圖兵勢行藏之權自後深識者所不能了今夏水
漂蕩嵗月消損髙處可二三尺下處磨滅殆盡
荆州圖副曰永安宫南一里渚下平磧上有諸葛
亮八陣圖聚細石為之各髙五尺皆棊布相當中
間相去九尺正中開南北巷悉廣五尺或為人散
亂及為夏水所沒至冬水退如故 荆州記曰壘
西聚石為八行行八聚謂之八陣圖既成自今行
[005-12b]
師不復敗後人莫能了之桓宣武伐蜀見之曰此
常山蛇勢也


  詔為亮立廟于沔陽


  水經注曰定軍山東名髙平是亮宿營處有亮廟


  北齊書陸法和傳曰軍次白帝謂人曰諸葛孔
明可謂名將吾自見之此城旁有其埋弩箭鏃一
斛許因插表令掘之如其言 博物志曰臨卭火
井一所從廣五尺深二三丈井在縣南百里昔時
[005-13a]
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諸葛丞相徃視之後火轉盛
熱盆盖井上煑鹽得鹽入以家火即滅訖今不復
然也 硯北雜志曰漢中之民當春月男女行哭
首載白楮幣上諸葛公墓其哭甚哀 困學紀聞
曰昭烈謂武侯之才十倍曹丕以丕之盛終身不
敢議蜀也司馬懿畏蜀如虎非武侯之敵史通云
陸機晉史虚張拒葛之鋒又云蜀老猶存知葛亮
之多枉然則武侯事蹟湮沒多矣


[005-13b]
  瞻怒斬艾使遂戰大敗臨陣死 瞻長子尚與瞻俱沒
困學紀聞曰晦翁欲傳末略瞻子尚死節事以見
善善及子孫之義南軒不以為然以為瞻任兼將
相而不能極諫以去黄皓諫而不聴又不能奉身
而退以冀主之一悟可謂不克肖矣兵敗身死雖
能不降僅勝于賣國者耳以其猶能如此故書子
瞻嗣爵以㣲見善善之長以其智不足稱故不詳
其事不足法也


[005-14a]
  晉永興中鎮南將軍劉𢎞至隆中觀亮故宅立碣表
閭命太傅掾犍為李興為文


  水經注曰車騎沛國劉季和之鎮襄陽也與犍為
人李安共觀此宅命安作宅銘後六十餘年永平
之五年習鑿齒又為其宅銘焉 古今刀劍錄曰
蜀主劉備以章武元年嵗次辛丑采金牛山鐵鑄
八劍各長三尺六寸一備自服一與太子禪一與
梁王理一與魯王永一與諸葛亮一與闗羽一與
[005-14b]
張飛一與趙雲並是亮書皆是風角處所有令稱
元造刀五萬口皆連環及兩口列七十二鍊柄中
通之兼有二字 房子容曰唐人尚書郎李章武
本名方古貞元季年為東平帥李師古判官因理
第掘得一劍上有章武字方古博物亞張茂先亦
曰蜀相諸葛孔明所佩劍也乃改名師古為奏請
為章武焉盖蜀主八劍之一也


  闗張馬黄趙傳


[005-15a]
  闗羽 遼以羽言報曹公


  宋書庾炳之傳曰何尚之曰臣思張遼之言闗羽
雖兄弟曹公父子豈得不言


  權遣將逆擊羽


  江表傳曰孫權使朱儁徃喻闗羽令降羽乃作像
人于城上而潛遁 古今刀劍錄曰闗羽為先主
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鐵為二刀銘曰萬人及
羽敗羽惜刀投之水中


[005-15b]
  張飛 封新亭侯 其帳下將張達范强殺飛


  古今刀劍録曰張飛初拜新亭侯自命匠鍊赤朱
山鐵為一刀銘曰新亭侯蜀大將也後被范强殺
强將此刀入于吳 彚苑曰豹月烏張飛馬見海
録碎事


  馬超 曹公與遂超單馬會語超負其多力隂欲突前
捉曹公


  江表傳曰魏太祖與馬超單馬會語超負其多力
[005-16a]
甞製六斛米囊東西走馬輒製米囊以量太祖輕
重太祖尋知之曰幾為狡虜所欺


  黄忠 建安二十四年于漢中定軍山擊夏侯淵
水經注曰容裘谿水左有故城憑山即嶮四面阻
絶昔先主遣黄忠據之以拒曹公 古今刀劍録
曰黄忠從先主定南郡得一刀赤如血于漢中擊
夏侯軍于一日之中手刃百數


  趙雲 亮令雲與鄧芝徃拒 軍退


[005-16b]
  諸葛亮與兄瑾書曰前趙子龍退軍燒壊赤崖以
北閣道縁谷一百餘里其閣梁一頭入山腹其一
頭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窮極
不可彊也 又云頃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橋閣悉
壊時趙子龍與鄧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
口但得縁崖與伯苗相聞而已


  七年卒


  城塜記曰南陽縣南十五里為蜀漢偏將軍趙雲
[005-17a]
墓有石碑


  龎統法正傳


  龎統 潁川司馬徽 統弱冠徃見徽徽采桑于樹上
坐統在樹下共語


  輿地志曰荆東南白沙有龎士元宅于漢水之北
司馬徳操于漢水之南隔魚梁望衡對宇歡情日
接每至相思則褰裳涉水


  徳公字山民 為魏黄門吏部郎早卒子渙字世文
[005-17b]
晉太康中為牂牁太守統徳公從子也


  襄陽耆舊傳曰徳公居峴山之南未甞入城府躬
耕田里夫妻相待如賔琴書自娛覩其貌者肅如
也荆州牧劉表數延請不能屈乃自徃候之後遂
攜其妻子登鹿門山託言采藥不知所在子渙字
世文晉太康中為牂牁太守去官歸鄉里居荆南
白沙鄉里人宗敬之相語曰我家池中龍種来歸
鄉里仰其讓徳少壯皆代老者擔


[005-18a]
  許麋孫簡伊秦傳


  許靖字文休汝南平輿人少與從弟劭俱知名並有人
倫臧否之稱而私情不協


  典論云汝南許劭與族兄靖俱避地江東保吳郡
争論于太守許貢坐至于手足相及 韋續書九
品曰下下蜀相許靖行艸


  劉彭廖李劉魏楊傳


  李嚴 少為郡職吏


[005-18b]
  江表傳曰嚴少為郡職吏用情深尅茍利其身鄉
里為嚴諺曰難可狎李鱗甲


  移屯江州


  水經注曰巴漢世郡治江州巴水北北府城是也
後乃徙南城劉備初以江夏費觀為太守領江州
都督後都䕶李嚴更城周一十六里造蒼龍白虎
門求以五郡為巴州治丞相諸葛亮不許竟不果


  楊儀字威公襄陽人也


[005-19a]
  水經注曰蔡洲大岸西有洄湖停水數十畝長數
里廣減百步水色常緑楊儀居上洄楊顒居下洄
與蔡洲相對在峴山南廣昌里


  楚國先賢傳云儀兄慮字威方少有徳行為江南冠


  襄陽耆舊傳江南作沔南 又曰許汜是慮同里
人少師慮為魏武從事中郎事劉備昔在劉表坐
論陳元龍者其人也


[005-19b]
  霍王向張楊費傳


  張裔 諸葛亮遣鄧芝使吳亮令芝言次可從權請裔
諸葛亮教張君嗣曰去婦不顧門蔞韭不入園以
婦人之性艸菜之精猶有所耻想忠壯者意何所


  黄李吕馬王張傳


  黄權 明年卒


  水經注曰淯水又南逕預山東山南有魏車騎將
[005-20a]
軍黄權夫妻二冢地道?通其冢前有四碑其二
魏明帝立二是其子及臣吏所樹者也


  蔣琬費褘姜維傳


  費禕 亮以初從南歸以褘為昭信校尉使吳孫權性
既滑稽嘲啁無方諸葛恪羊衜等才博果辯論難鋒至
褘辭順義篤據理以答終不能屈


  荆州先賢傳曰吳與蜀和遣使張温来修好温辯
議鮮有言抑之諸葛亮以禕有俊才宜遣報温使
[005-20b]
以褘為奉信校尉權時竊尊號意猶豫不決褘為
陳興亡之畫開國建家之䇿權甚恱滑稽時知名
皆在會並在發異端之難褘應輒答坐席稱之由
是愛敬焉


  姜維 是嵗汶山平康夷反維率衆討定之


  舊唐書地理志曰維州薛城縣漢已前徼外羌冉
駹之地蜀劉禪時蜀將姜維馬忠等討汶山叛羌
即此地也今州城即姜維故壘


[005-21a]
  皆退保劍閣以拒會


  益州記曰姜維抗鍾會故壘其山峭壁千丈下臨
絶澗


  鄧張宗楊傳


  鄧芝 頃之為督江州


  水經注曰陽闗巴之三闗斯為一也延熈中蜀車
騎將軍鄧芝為江州都督治此


  宗預 廖化襄陽人也


[005-21b]
  襄陽耆舊傳作中盧人









  三國志補注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