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a0014 三國志補注-清-杭世駿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三國志補注卷二


  編修杭世駿撰


  魏書


  后妃傳 卞后


  武宣卞皇后


  世説曰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及帝
病困武帝太后出看疾入户見值侍並是昔日所
[002-1b]
愛幸者太后問何時來邪云正伏魄時過因不復
前而歎曰狗鼠不食汝餘死故應爾至山陵亦竟
不臨


  后妃傳 甄后


  文帝納后于鄴


  世説曰曹公之屠鄴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
郎將已將去公曰今年破賊正為奴 炙轂子曰
塘上行一曰塘上辛苦行魏文甄后作


[002-2a]
  宜上尊諡曰文昭皇后 宜依周禮先妣别立寢廟
隸續曰甄皇后識座板函上刻文昭皇后識坐板
函八字紹聖丙子年鄴民耕地得一緑石匣廣八
寸有半長倍之厚三之一鹿頂笏頭葢其上有此
八字魏文帝甄后神座前之物也


  董二袁劉傳


  董卓


  續漢書張奐少立志節董卓慕之使其兄遺縑百
[002-2b]
匹奐惡卓為人絶而不受


  進乃召卓使將兵詣京師


  後漢書种劭傳曰董卓至澠池而進意更狐疑遣
劭宣詔止之卓不受遂前止河南劭迎勞之因譬
令還軍卓疑有變使其軍士以兵脅劭劭怒稱詔
大呼叱之軍士大披遂前質責卓卓辭屈乃還軍
夕陽亭


  卓初入洛陽


[002-3a]
  元和郡國志曰洛陽董卓宅在永和里掘地輒得
金玉寳玩後魏邢巒掘得丹砂及錢銘曰董太師
之物也後夢卓見索巒怯不與經年無病而卒此
述異記所載 古今刀劍録曰董卓少時耕野得
一刀無文字四面隠起作山雲文斸玉如泥及卓
貴示五官郎將蔡邕邕曰此項羽之刀也


  又自將兵燒南北宫


  太平御覽引續漢書曰卓燒南北宫雒陽城無隻
[002-3b]
瓦尺木


  卓至西京為太師


  鼎録曰董卓為太師鑄一鼎其文曰太師鼎古隸


  京師地震卓又問邕邕對曰地動隂盛大臣踰制之
所致也公乘青葢車逺近以為非宜卓從之更乘青
華皂葢車也


  獻帝春秋曰初平二年地震董卓問蔡邕邕曰天
[002-4a]
為陽故轉運于上地為隂故安靖于下鬰極而震
是失其性以隂而為陽也明公車不當青葢宜改
之以應變卓改為緑葢


  孫女名白時尚未笄封為渭陽君


  董卓傳曰卓孫年七嵗愛以為已子為作小鎧胄
使騎駃騠馬與玉甲一具慎出入以為麟駒鳳雛
至殺人之子如蚤蝨耳


  築郿塢


[002-5a]
  通典曰郿漢舊縣秦寧公徙居平陽即山斜水自
北入渭董卓郿塢在此髙原七丈號曰萬嵗塢


  或鑿眼


  卓别傳曰卓㑹公卿召諸降賊責曰何不鑿眼應
聲眼皆落地


  更鑄為小錢


  三輔故事曰董卓壊銅人十枚為小錢熨斗


  卓將吕布共謀誅卓


[002-6a]
  幽明録曰董卓信巫軍中常有巫都言禱求福利
言從卓求布倉卒無布有手布言曰可用耳取便
書布上如作兩口一口大一口小相累以舉謂卓
曰慎此也卓後為吕布所殺後人乃知况吕布也


  華嶠後漢書曰有人書回字于布上負而行于
市歌曰布乎布乎有告卓者卓不悟


  長安士庶咸相慶賀


  董卓别傳曰吕布殺卓百姓相對欣喜抃舞皆賣
[002-6b]
家中珠環衣服床榻以買酒食自相慶賀長安酒
肉為之踊貴


  初卓女壻中郎將牛輔典兵别屯陜分遣校㷉李傕郭
汜張濟畧陳留潁川諸縣卓死吕布使李肅至陜欲以
詔命誅輔輔等逆與肅戰 其後輔營兵有夜叛出者
營中驚 比傕等還輔已敗衆無所依欲各散歸既無
赦書而聞長安中欲盡誅涼州人憂恐不知所為用賈
詡策 合圍長安城十日城陷 尸王允于市


[002-7a]
  謝承後漢書曰董卓死陜中諸將共相要遣使詣
長安相聞求乞大赦尚書令王允等以為殺卓時
已赦今復求乞一嵗不可再赦傕等曰京師不赦
我我當以死決之若攻長安克之則可得天下矣
不克則盡鈔取三輔婦女財物西上隴歸鄉里作
賊延命尚可數年于是帥兵西鄉長安 後漢書
魯恭傳曰謙子馗官至太僕從獻帝西入關與司
徒王允同謀共誅董卓及李傕入長安馗與允俱
[002-7b]
遇害


  㴶大怒欲遣人害温其從弟應


  後漢書趙典傳作董卓從弟應


  傕將楊奉與傕軍吏宋果等謀殺傕事泄遂將兵叛傕
傕衆叛稍衰弱 天子乃得出


  後漢書楊震傳曰震長子牧牧孫竒為侍中衛㷉
從獻帝西遷及李傕脅帝歸其營竒與黄門侍郎
鍾繇誘傕部曲將宋曄楊昂合反傕傕由此孤弱
[002-8a]
帝乃得東


  追及天子于𢎞農之曹陽


  太平寰宇記曰李傕郭汜等追乘輿戰于東澗天
子幸曹陽墟次田中即此矣今謂之曹陽澗魏武
帝改為好陽澗


  袁紹 卓聞紹得關東乃悉誅紹宗族太傳隗等
後漢書袁隗傳曰董卓忿紹術背己遂誅隗及術
兄基等男女二十餘人


[002-8b]
  㑹太祖迎天子都許


  典論曰大駕都許使光祿大夫劉松北鎮袁紹軍
與子弟宴飲常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酣飲


  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栢桑梓猶宜恭肅
而操率將校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尸略取金寳
宋書廢帝紀曰以魏武帝有發丘中郎將摸金校
㷉乃置此二官


  紹進軍黎陽


[002-9a]
  古今刀劍録曰袁紹在黎陽夢有一神授一寳刀
及覺果在卧所銘曰思召紹解之曰思召紹字也


  袁紹遺壘在滑縣東北十五里每大營左右環
以二小營大營九小營十八


  瓊宿烏巢


  晉太康地記曰烏巢澤在酸棗之東南


  紹還謂左右曰吾不用田豐言果為所笑遂殺之


  水經注曰渠水又東逕田豐祠北袁本初慚不納
[002-9b]
其言害之時人嘉其誠謀無辜見戮故立祠于是
自軍敗後發病七年憂死


  冢記曰袁紹墓在臨漳縣西北十八里紹為冀州
牧卒塟此


  太祖渡河攻譚 尚自將兵助譚與太祖相拒于黎陽
述征記曰黎陽城西南七里有袁譚城城西南三
里又有一城曹操攻譚時所築 元和郡縣志曰
袁譚故城在黎陽縣西南一百步曹操故城在縣
[002-10a]
西南一里 濬縣志曰袁譚城今呼為團城


  袁術 後為折衝校㷉虎賁中郎將


  九州春秋曰袁術為虎賁中郎將張讓殺何進術
斫閣起火


  劉表 是時山東兵起表亦合兵軍襄陽


  水經注曰沔水南有層臺號曰景升臺葢劉表治
襄陽之所築也言表盛遊于此常所止憩表性好
鷹嘗登此臺歌野鷹來曲其聲韻似孟逹上堵吟
[002-10b]


  江南宗賊盛


  後漢書劉表傳注曰宗賊宗黨共為賊


  襄陽人蔡瑁與謀


  襄陽耆舊傳曰蔡瑁字徳珪性豪自喜少為魏武
所親瑁家在蔡洲上屋宇甚好四牆皆以青石結
角婢妾數百人别業四五十處 荆州圖經曰襄
陽縣南八里峴山東南一十里江中有蔡洲漢長
[002-11a]
水校㷉蔡瑁所居宗族彊盛共保蔡洲為王如所
沒一宗都盡 水經注曰蔡瑁冢前刻石為大鹿
狀甚大頭髙九尺制作甚工 襄陽耆舊傳曰瑁
少為魏武所親劉琮之敗武帝造其家入瑁私室
呼見其妻字瑁曰徳珪故憶往昔共見梁孟星孟
星不見人時否聞今在此那得面目見卿邪


  建安十三年太祖征表未至表病死


  水經注曰宜城縣有大山以建安三年崩聲聞五
[002-11b]
六十里雉皆屋雊縣人惡之以聞侍中龎季云山
崩川竭國土將亡之占也十三年魏武平荆州沔
南凋散 典畧曰劉表跨有南土子弟驕貴並好
酒為三爵大曰伯雅次曰仲雅小曰季雅伯受七
升仲受六升季受五升又設大針于坐端客有醉
酒寢地輒以劖刺驗其醒醉 晉書天文志劉表
為荆州牧命武陵太守劉叡集天文衆占名荆州


[002-12a]
  世語曰表死後八十餘年至晉太康中表冢見發表
及妻身形如生芬香聞數里


  水經注曰襄陽郡城東門外二百步劉表墓今墳
冢及祠堂猶髙顯整頓 述征記曰劉表冢在髙
平郡表卒擣四方珍香數十斛置棺蘇合消疫之
香畢備永嘉中郡人發其墓表如生香聞數十里
呂布張邈臧洪傳


  呂布


[002-12b]
  明一統志曰飲馬溝在鞏縣城東七里漢吕布屯
虎牢時飲馬于此


  陳登者字元龍


  鍾岏良吏傳曰陳登為東陽令長視民如子


  臧洪 舉孝廉為郎時


  後漢書本傳曰洪年十五以父功拜童子郎


  紹令洪邑人陳琳書與洪喻以禍福責以恩義


  獻帝春秋曰紹使琳為書八條責以恩義告喻使
[002-13a]


  徐衆三國評曰


  徐衆當是徐爰


  二公孫陶四張傳


  公孫瓚 除遼東屬國長史


  英雄記曰瓚除遼東屬國長史連接邊冦每有警
輒厲色嗔怒如赴讐敵望塵而奔繼之夜戰虜識
瓚聲憚其勇莫敢犯之 又曰瓚與破虜校㷉鄒
[002-13b]
靖俱追胡靖為所圍瓚迴師奔救胡即破散解靖
之圍乘勝窮迫日入之後把炬逐北


  乃以劉虞為幽州牧


  英雄記曰虞為博平令治正推平髙尚純樸
太平御覽引英雄記曰劉虞食不重餚藍縷繩屨


  陶謙 興平元年復東征略定瑯邪東海諸縣


  名勝志曰曹公城莒州南七十二里魏太祖征陶
謙拔五城畧地東海築以戍守今謂之五花營


[002-14a]
  公孫度 故河内太守李敏郡中知名惡度所為恐為
所害乃將家屬入于海


  晉陽秋曰敏子追求敏出塞越二十餘年 生子𦙍
而遣妻常如居喪之禮不勝憂數年而卒𦙍生不識
父母及有識蔬食哀戚亦如三年之喪以祖父不知
存亡設主奉之


  王隠晉書曰李裔字宣伯父敏為公孫度所迫浮
海莫知所終裔以父母不知存亡設木主以奉之


[002-14b]
  公孫淵 淵遣將軍卑衍楊祚等步騎數萬屯遼隧
宣王令軍穿圍引兵東南向而急東北即趨襄平


  水經注曰遼水又東逕遼隧縣故城西王莽更名
之曰順陸也公孫淵遣將軍畢衍拒司馬懿于遼
隧即此處矣 司馬彪戰畧曰司馬宣王軍到襄
平圍之北面東面有圍不合連車置水中積石鎮
其上以鹿角塞之 又曰軍到襄平去城百步穿
重塹竪連柵安諸營立樓櫓其近水沙地不得作
[002-15a]
圍塹而車輪以大弋㭬穿中又堅輪障其前


  張魯字公祺沛國豐人也祖父陵客蜀學道鵠鳴山中
造作道書以惑百姓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號米賊
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魯復行之


  李膺益州記曰張陵避病瘧于丘社中得呪鬼術
書遂解使鬼法入鵠鳴山自稱天師漢熹平末為
蟒蛇所噏子衡奔走尋尸無所乃假説權方以表
靈化生縻鶴跡置石崖頂光和二年遣信告曰正
[002-15b]
月七日天師昇𤣥都衡為系師衡子魯為嗣師


  益州牧劉焉以魯為督義司馬


  水經注曰初平中劉焉以魯為督義司馬往漢中
斷截閣道用逺城治因即崤嶺周迴五里東臨濬
谷杳然百尋西北二面連峯接崖莫究其極從南
為盤道登陟二里有餘濜水又南逕張魯治東水
西山上有張天師堂于今民事之庾仲容謂山為
白馬塞堂為張魯治東對白馬城一名陽平關
[002-16a]
隋書地理志曰漢中之人好祀鬼神尤多忌諱家
人有死輒離其故宅崇重道教猶有張魯之風焉


  典畧曰熹平中妖賊大起 漢中有張修


  後漢書靈帝紀曰光和元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張
修反冦郡縣


  魯欲舉漢中降其弟衛不肯率衆數萬人拒關堅守太
祖攻破之


  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曰漢中地形實為險固
[002-16b]
四嶽三塗皆不及也張魯有精甲數萬臨髙守要
一夫揮㦸千人不得進而我軍過之若鯨鯢之決
網罟奔兕之觸魯縞未足以喻其易


  諸夏侯曹傳


  夏侯惇 韓浩者河内人及沛國史渙與浩俱以忠勇


  嵇紹趙至敘曰沛國史仲和是魏領軍史渙孫


  夏侯淵 還擊武都氐羌下辯


[002-17a]
  通典曰魏武之初諸氐戎叛反令夏侯妙才討之
因徙武都之種于秦州以御蜀虜


  二十四年正月備夜燒圍鹿角


  魏武軍策令曰夏侯淵令月賊燒却鹿角鹿角去
本營十五里淵將四百兵行鹿角因使士補之賊
山上望見從谷中卒出淵使兵與鬬賊遂繞出其
後兵退而淵未至甚可傷淵本非能用兵也軍中
呼為地將軍為督帥尚不當親戰况補鹿角乎


[002-17b]
  曹仁 仁人馬數千人守城城不沒者數板


  水經注曰平魯城西南有曹仁記水碑


  曹休 遷大司馬


  博物志曰大司馬曹休所統中郎謝璋部曲義兵
奚儂恩女年四嵗病疫故埋塟五日復生太和三
年詔令休使父母同時送女來視其年四月三日
病死四日埋塟至八日同墟人采桑聞兒生活今
能飲食如常


[002-18a]
  子肇嗣


  太平御覽引曹肈傳曰明帝寵愛肈與帝戲賭衣
服有所獲輒入御帳服之遙出親狎如此


  曹爽 明帝在東宫甚親愛之


  世語曰爽與明帝少同筆硯


  爽弟羲


  曹羲集九品議曰伏見明論欲除九品而置中正
欲檢虚實一州闊逺畧不相識訪不得知㑹復轉
[002-18b]
訪本郡先達者耳此為問州中正而實決于郡人


  桓範 還復為兖州刺史


  桓氏家傳曰範為兖州刺史表謝曰嘉於復見選
擢慙於不堪所職悲於戀慕闕庭三者交集不知
所裁


  所憂當在穀食而大司農印章在我身


  晉陽秋曰桓範出奔曹爽云大司農印在吾手中
所在得開倉而食


[002-19a]
  晏何進孫也 晏長于宫省


  魏畧曰晏南陽宛人漢大將軍進孫也或云何苗
孫也 何晏别傳曰晏小時養魏宫七八嵗便慧
心大悟衆無愚智莫不貴異之魏武帝讀兵書有
所未解試以問晏晏分散所疑無不冰釋 語林
曰何晏以主爵駙馬都㷉美姿儀帝每疑其傅粉
後夏月賜以湯餅大汗出以朱衣自拭尤皎然
晏别傳曰武帝欲以為子每扶將遊觀令與諸子
[002-19b]
長幼相次晏微覺之坐則專席止則獨立或問其
故答曰禮異姓不相大異族不相貫坐 世説曰
何晏七嵗明慧若神魏武奇愛之因晏在宫内欲
以為子晏乃劃地令方自處其中人問其故答曰
何氏之廬也魏武知之即遣還 太平御覽引魏
末傳曰宣王欲誅曹爽呼何晏作奏曰宜上君名
晏失筆於地


  夏侯𤣥字太初


[002-20a]
  魏氏春秋曰𤣥大將軍前妻兄也風格髙朗𢎞辨
博暢 世説曰夏侯太初嘗倚柱作書時大雨霹
靂破折倚柱衣冠焦然神色無變書亦如故賓客
左右皆跌蕩不得住 劉峻注曰見顧愷之書讚
語林曰太初從魏帝拜陵陪列于松栢下時暴雨
霹靂中所立之樹冠冕焦壊左右覩之皆伏太初
顏色不改臧榮緒又以為諸葛誕也 世説又曰
裴令公目夏侯太初肅肅如入廊廟中不修敬而
[002-20b]
人自敬一曰如入宗廟琅琅但見禮樂器


  嘗進見與皇后弟毛曽並坐𤣥恥之不悦形之于色


  世説曰魏明帝使后弟毛曽與夏侯𤣥共坐時人
謂蒹葭倚玉樹


  中書令李豐


  世説曰時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懐李
安國頽唐如玉山之將崩


  事下有司收𤣥緝鑠敦賢等送廷㷉


[002-21a]
  毓弟㑹年少于𤣥𤣥不與交是日于毓坐狎𤣥𤣥不


  世説曰夏侯𤣥既被桎梏時鍾毓為廷㷉鍾㑹先
不與𤣥相知因便狎之𤣥曰雖復刑餘之人未敢
聞命 劉峻注曰名士傳曰初𤣥以鍾毓志趣不
同不與之交𤣥被收時毓為廷㷉執𤣥手曰太初
何至于此𤣥正色曰雖復刑餘之人不可得交按
郭頒西晉人時世相近為晉魏世語事多詳覈孫
[002-21b]
盛之徒皆采以著書並云𤣥距鍾㑹而袁宏名士
傳最後出不依前史以為鍾毓可謂謬矣


  臨斬東市


  異苑曰夏侯𤣥為司馬景王所誅宗人為之設祭
見𤣥來靈座上脱頭于膝取食物酒胾之屬以内
頭中畢還自安頭而言曰吾得請于帝矣子元無
嗣也 世説曰夏侯太初與廣陵陳本善本與𤣥
在本母前宴飲本弟騫行還徑入至堂户太初因
[002-22a]
起曰可得同不可得而襍 名士傳曰𤣥以鄉黨
貴齒本不論徳位年長者必為拜與陳本母前飲
騫來而出其可得同不可得而雜者也


  初中領軍髙陽許允 收付廷㷉徙樂浪道死


  世説曰許允婦是阮衛㷉女徳如妹 陳留志曰
阮共字伯彥㷉氏人清真守道動以禮讓仕魏至
衛㷉卿少子侃字徳如有雋才而飭以名理風儀
雅潤與嵇康為友仕至河内太守 世説曰允為
[002-22b]
吏部郎多用其鄉里魏明帝遣虎賁收之其婦出
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既至帝覈問之
允對曰舉爾所知臣之鄉人臣所知也陛下檢校
為稱職與不若不稱職臣受其罪既檢校皆官得
其人于是乃釋允衣服敗壊詔賜新衣初允被收
舉家號哭阮新婦自若云勿憂尋還作粟粥待頃
之允至 世説注引晉諸公讚曰允有正情與文
帝不平遂幽殺之婦人集載阮氏與允書陳允禍
[002-23a]
患所起辭甚酸愴


  竒字子泰


  世説注引晉諸公讚曰竒太始中為太常丞世祖嘗
祠廟竒應行事朝廷以竒受害之門不令接近出為長
史世祖下詔述允宿望又稱竒才擢為尚書祠部郎


  清河王經 坐髙貴鄉公事誅


  世説曰經被收涕泣辭母曰不從母教以至今日
母都無慽容語之曰為子則孝為臣則忠有孝
[002-23b]
有忠何負吾邪


  荀彧荀攸賈詡傳


  荀彧


  荀氏家傳曰荀彧徳行周備名重天下海内英俊
咸嘉焉


  祖子射與衡善


  禰衡别傳曰黄射作章陵太守衡俱有所之見蔡
伯喈所為碑正平一過視之歎息言好後各歸章
[002-24a]
陵射恨不令使寫之正平曰吾雖一過皆識然其中
央第四行中石盡磨滅兩字不分明當是其字恐
不諦耳因援筆書之初無遺失唯兩字不著耳章
陵雖知其才明敏猶嫌有所脱失故遣往寫之還
以校正平所書尺寸皆得初無脱悞所疑兩字如
正平所遺字也于是章陵敬服


  乃令騎以衡置馬上兩騎扶送至南陽


  禰衡别傳曰南陽冦松柏託劉景升景升嘗待遇
[002-24b]
之景升嘗暫小出屬守長胡政令給視之松柏父
子宿與政不佳景升不在松柏子在後羅人盜迹
胡政無狀便爾殺之景升還慚悼無已即治殺胡
政為作三牲醊焉鄭平為作板書弔之時衡當行
在馬上駐馬援筆倚柱而作之


  十七年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
勲宻以諮彧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
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徳不宜如此太祖由
[002-25a]
是心不能平


  宋景文筆記曰荀彧之于曹操本許以天下及議
者欲加九錫彧未之許非不之許欲出諸已耳操
不悟遂殺之然則天奪其爽以誅彧寧不信乎


  詵弟顗


  晉諸公讚曰顗蹈禮立法思議温雅加深識國體


  裴徽通彼我之懐為二家騎驛


  永嘉流人名曰徽字文季河東聞喜人太常潛少
[002-25b]
弟也仕至冀州刺史 管輅傳曰裴使君有髙才
遺度善言𤣥妙也 世説曰傅嘏善言虚勝荀燦
談尚𤣥逺每至共語有爭而不相喻裴冀州釋二
家之義通彼我之懐常使兩情皆得彼此俱暢


  粲常以婦人者才智不足論自宜以色為主 後婦
病亡 痛悼不能已嵗餘亦亡


  世説曰荀奉倩與婦至篤冬月婦病熱乃出庭自
取冷還以身熨之婦亡奉倩後少時亦卒以是獲
[002-26a]
譏于世奉倩曰婦人徳不足稱當以色為主裴令
聞之曰此乃是興到之事非盛徳之言冀後人未
昧此語


  賈詡 文帝即位以詡為太㷉


  太平御覽引齊職儀曰魏文黄初二年日蝕奏免
太㷉賈詡詔天地災害責在朕躬勿貶三公遂為
永制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002-26b]
  國淵字子尼樂安葢人也師事鄭𤣥


  𤣥别傳曰淵始未知名𤣥稱之曰國子尼美才也吾
觀其人必為國器


  後漢書鄭𤣥傳曰樂安國淵任嘏時並童幼𤣥稱
淵為國器嘏有道徳


  田疇 太祖賜疇車馬穀帛皆散之宗族知舊從征荆
州還 于是乃復以前爵封疇疇上疏陳誠以死自誓


  魏武帝令曰東曹掾田疇言前以無功横被封賞
[002-27a]
之賜以寔自歸教從所執昨到下車見絹三千疋
穀五千斛驚愕怪懼未敢自寧乞還藏府以為軍


  王修 居府雖舊非赴難之義頃之病卒官子忠
王修誡子書曰我寔老矣所恃汝等也汝今踰汝
縣越山河離兄弟去日下者欲令見舉動之宜勸
髙人逺節問一得三父欲得子善惟不能殺身其
餘無惜也 塚記曰漢孫嵩墓魏王修墓俱在安
[002-27b]
丘城南四十里 名勝志曰修以慈孝表後人稱
其塟處曰慈阜


  子裦


  冢記曰三國王裦墓在濰南三十里之營丘社


  邴原


  遼東多虎原之邑落獨無虎患原嘗行而得遺錢拾
以繫樹枝 于是里中遂斂其錢以為社供


  太平御覽引原别傳曰里老為之誦曰邴君行
[002-28a]
仁邑落無虎邴君行㢘路樹為社


  後原欲歸鄉里 後乃遁還南行已數日而度甫覺


  世説注引原别傳曰中國既寧欲還鄉里為度禁
絶原宻自治嚴謂部落曰移比近郡以觀其意皆
曰樂移原舊有捕魚大船請村落皆令熟醉因夜
去之 水經注曰汝水又東北逕柴阜山北山之
東有徵士邴原冢碑誌存焉 太平寰宇記曰朱
虚故城在縣東六十里管寧墓邴原墓在其城外


[002-28b]
  管寧字幼安北海朱虚人也


  名勝志曰管公都在安丘縣西南四十五里魏管
寧家于此 丘淵之征齊道理記曰朱虚城東有
管舊宅前有水是寧嘗所澡浴處


  㑹寧卒


  水經注曰晏謨言柴阜西南有魏獨行君子管寧
墓墓前有碑


  潁川胡昭 昭乃轉居陸渾山中躬耕樂道以經籍自
[002-29a]


  嵩髙山記曰魏文帝時嵇叔夜胡昭在此學桃樹
現在


  初昭善史書與鍾繇邯鄲淳衛覬韋誕並有名尺牘之
迹動見模楷焉


  張懐瓘書斷曰昭少而博學不慕榮利有夷皓之
節甚能籀書真行又妙衛恒云胡昭與鍾繇並師
于劉徳升俱善草行而胡肥鍾瘦尺牘之迹動見
[002-29b]
模楷羊欣云胡昭得張芝骨索靖得其肉韋誕得
其筋張華云胡昭善隸書茂先與荀朂共整理記
籍又立書博士置弟子教習以鍾胡為法可謂宿
士矣


  時有隠者焦先河東人也 及魏受禪常結草為廬
于河之湄獨止其中冬夏恒不著衣


  博物志曰近魏明帝時河東有焦先者裸而不衣
處火不燋入水不凍杜恕為太守親所呼見皆有
[002-30a]
實事 周日用曰焦孝然邊河居一庵大雪庵倒
人以為死而視之蒸氣于雪畧無變色時或折薪
惠人而已






[002-30b]









  三國志補注卷二